时间:2022-11-19 09:49:53
导语:在农村教育问题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局限在“三农”的圈子里,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把农村中小学集中到中心城镇,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城市适应性教育,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转化;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开展远程农民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农”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如何有效地转移和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转化为优质劳动力,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对配套的教育措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则成了研究的重心。解决“三农”问题,要跳出“三农”层面,配套的教育措施也不能局限在“三农”的圈子里。
一、降低办学成本.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缺的是资金,少的是投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要求政府加大投人满足教育需求只能是难以如愿的美好愿望;加强制度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增加教育经费,但是因为体制与观念的惯性,也非短期所能凑效。所以,在穷国办大教育的大背景下,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千方百计降低办学成本,用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好的教育。
(一)中小学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应
根据目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各个年龄阶段分布情况的分析,近年学龄儿童将逐年减少,这样,原有教育设施难以充分利用,甚至大量闲置。为了集中资金,提高办学效益,形成规模经济,减少重复建设,学校应适度集中,向中心城镇靠拢。农村居民分散,中小学生奔走于相距较远的学校和家庭之间,既浪费时间、精力,又不安全,推广寄宿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各个乡镇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所中学,二到四所小学,结合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精简管理层级,优化教育资源。这样,既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办学质量。
(二)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远程农民教育
要改善“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农村太落后”的状况,就一定要加强农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但农民教育经费太少,农民本身对接受教育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开展农民教育一定要考虑好三个方面的因素:要就近,便于农民学习;要成本低,农民不必掏多少钱就可以学习;要能学以致用,有很强的实用性。从降低教育成本的角度出发,应该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场地就近利用村公所或者中小学校,如果学校白天不能给农民教育提供教室,就采用一校挂两牌的方式,白天学生上课,晚上给农民上课;教学方式采用远程教学方式,有远程教学服务网络的,进行网络教学,条件差一点的,利用优秀教师的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条件更差的,只需要准备一台电视机、VCD和几张光盘影碟,只需中小学的一个普通教师组织教学,就可以把优秀教师和技师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农民,大大降低教学成本。
(三)教材回收,重复利用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教材,通常回收利用五年以上,学生无须购买新教材,大大降低了入学费用,而且能减少因印刷大量教材造成的纸张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应该节约资源,减少费用;农村教育经费紧张,更应该回收教材,重复使用,降低学习成本,减轻教育负担。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城市适应性教育并重,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转化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一般在总人口的10%以下,而我国农村人口达70%左右,有9亿多农村人口。不改变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人均生产资料稀少的现状,就不可能达到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只有加快农村人口的转移和转化,才能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农村目前的富余劳动力,而忽视了学龄阶段的农村人口,要充分考虑他们数年后的就业和出路。这里讲的转移是指地点的变换,是指农民工进城;转化是指质量的变化和提高,进城不能只是城市边缘人,务农不能停留在原来的耕作方式上。为此,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转型时期,“三农”问题比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还没有得到充分转变,在抓紧时间完成这一阶段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尽力追赶第二阶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熟练技术人员,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有本土特色的技术教育和培训。
1.为获取劳务输出收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全国有7800万农民工,据专家估算,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数量巨大的农民工每年创造大量的劳务收入。据统计,2001年四JlI省出省农民工560万人,打工收入400亿。尽管进城农民工数量巨大,2004年沿海地区还出现了明显“民工荒”,但是缺少的主要是熟练的技术工,而不是初级的体力工。针对这一现象,政府要建立信息网络,及时了解需求信息,组织农民工进行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加强针对性,减少盲流。
2.农村成人教育要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重点。中国三个产业层次仍然是第一、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作用和影响还有限,解决“三农”问题,不能超越国情,更不能本末倒置,一定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配套的教育措施要强调“科教兴农”,充分发挥农村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农村中小学可实行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成为乡村基层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基地。建设“高等学校农业科技网络联盟”,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贡献。
(二)推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教育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是城镇化,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除了小城镇的吸纳之外,民工潮将成为另外一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途径。引导民工潮向良性方向运转,克服其给城市带来的弊端,除了改进制度性的因素外,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也很重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除了职业技能培训之外,还要重视城市适应性教育。农民工进城打工,意味着他们再社会化,城市适应性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其再社会化的速度和水平。通过农民工培训层面、社区层面和工地文化层面对农民工进行法律法规、良好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教育与培训,改变其不良习惯,促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提高潜在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时代的发展,现实的需要,都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两只轮子同时转起来,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内容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的教育内容,以便学生中学毕业进入高职学校后能够很快适应。
(一)基础教育内容应与高中后教育相衔接
传统教育中,基础教育与高中后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高中毕业后,要么进入与以前教育很不连贯的高等学校,要么在毫无思想准备和毫无职业技能基础的情况下被抛人陌生的社会。因此,发挥我国基础教育较好的优势,更新部分教育内容,以便其更好地与高中后教育相衔接,如增设进行初步研究活动的选修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绿色证书课程等。
(二)办学形式要多样化,全日制与半日制、日校班与夜校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按需开办
1.配合初中后和高中后分流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广大民众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甚至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初中毕业生升人普通高级中学,同时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也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和技术熟练工人,因此全日制的高职专科学校既利于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又利于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
2.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开展现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即使是高级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只要不学习,就会很快赶不上形势,知识技术迅速陈旧、老化,所以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定期回炉。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有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加盟。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其技术等级,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提升现有人才质量。
3.教育内容增强本土特色。虽然通过劳务输出能增加本地居民的收人,间接促进本地的发展,但人才的外流不利于本地人才直接服务本地,促进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教育培训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强化本土特色。
4.加强实践教育,丰富高教、职教的实习、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是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期,就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实践教育,使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准人才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时间和场地,能够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多次转换中,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缩短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和磨合期,降低上岗培训成本。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创建与之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难以回避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功能“定位”。是新农村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结构“调整”问题,是新农村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个性“演化”,是新农村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3、中介层面。作为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中介的农村教育市场发育的程度。这是标志作为教育生态系统进化限制因子的市场调控机制形成的层面。只有农村教育市场充分而健全的发育,才能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对社会的供给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中介机制,而使之在对立统一中进入协同进化的轨道。
一、最突出的问题:缺乏心灵关注和人文关怀
那年夏天,我曾经参与过一次“寻人行动”,原因是学校某个班有个孩子不见了。那一天,下着小雨,老师和家长一起寻找一个叫做“言言”的孩子。言言父母离异,他跟爸爸一起生活。孩子是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说是上厕所,结果,趁老师不注意,一去不复返。后来,是在学校外面一个废弃厕所里找到的孩子。我看见他时,他正冷得瑟瑟抖成一团,一个8岁的小孩儿,是有着怎样的心灵感受才会做出这样的逃避举动?我当时就忍不住泪奔了。后来我带着他往回走,边哄、边聊,原来,中午他的爸爸心情不好吼了他,他没能写完作业就去了学校,后来老师又批评了他,他觉得没脸在班里待了就跑了出来。这件事,最后以家长和老师的千般嘱咐结束。回头看,这似乎只是一件有惊无险的小意外,却暴露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首先,家庭一方,父母纠结在自己的感情漩涡里根本还出不来,本身就没有好的心态来关注孩子,又怎么能奢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呢?另一方面,在农村,一个家庭的破碎,往往伴随着周遭的鸡毛满地,外界对于一个破碎家庭投来的并不是同情与帮助而大多是评头论足的偏见和异样的目光。一个从破碎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人们往往忘记了他的无辜,而是习惯了给他冠以各种各样的色彩与标签,偏见、冷漠与轻视几乎充斥了有关这个孩子的所有大事小情。这些对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子来说,又怎能不产生心灵的负面冲击呢?
再说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学校教育,师生大都是相熟的同乡邻里,本身难以摆脱舆论的左右,所以,作为本该是孩子成长路上引路人的老师,抱着成见的态度,也就很难保证与单亲孩子的正常交流与沟通,所以,也有很多做不到对孩子的心灵呵护和人文关怀。在一个看不到温暖的天地里,孩子被冷落、嘲弄甚至被放弃、抛弃,他又怎能身心健康成长呢?
二、最需要的做法:行动,行动,再行动
有多少无辜的孩子还在承受着别人看不到的风雨?又有多少幼苗还在扭曲着成长?行动靠什么?靠家长的理智,靠老师的关怀,靠社会的长效机制。
首先,多做宣传普及,把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法制化,具体到要求离异父母怎么做,定时、定期、定量、要结果,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以确保孩子作为一个小公民应有的身心成长需求,这样做,既惠及孩子、家庭,又惠及社会。
其次,针对外界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偏见,如果不能劝和,除了进行不同形式的舆论宣传外,最好在不同区域设立实实在在的针对特殊家庭的平台,为孩子或家庭提供一个有效的可以平心静气沟通、咨询的平台,让人们面对婚姻、家庭生活的诸多问题学会更理性地面对,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
最重要的,作为家长,要抛开个人恩怨,用理性的心态关爱孩子,孩子是父母带到世界上来的,平时应多陪伴孩子,及时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明辨是非善恶,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希望,为孩子积攒更多的正能量,使孩子茁壮成长。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创建与之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难以回避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功能“定位”。是新农村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结构“调整”问题,是新农村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个性“演化”,是新农村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性功能“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性功能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性功能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 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性功能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性功能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3、中介层面。作为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中介的农村教育市场发育的程度。这是标志作为教育生态系统进化限制因子的市场调控机制形成的层面。只有农村教育市场充分而健全的发育,才能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对社会的供给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中介机制,而使之在对立统一中进入协同进化的轨道。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女童;建议
现代社会中,女性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女性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也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尺度。女性的进步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教育。虽然当今社会一直倡导男女平等,女性受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实际中,尤其是在经济状况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农村女童失学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经济水平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中西部一些偏远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有的地方经济贫困,甚至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家庭无法负担教育费用,对教育投入的热情度较低,女童入学没有经济保障。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大多数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农打工。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减少支出,很多家庭选择让女童外出打工创收。相关研究表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当地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经济水平低的地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反之则相反。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指出,小学辍学率的高低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例关系: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上,辍学率为4.3%,人均收入在300~800元,辍学率为1.1%,人均收入在800元以上,辍学率降低为0.6%。此外,山区县的小学生辍学率(5.4%)远高于平原地区(1.7%)。这种“马太效应”在女性教育方面是极其不利的。女性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她对下一代的教育理念。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女性的观念没有很大转变,使她延续老旧的理念教育孩子,造成“愈来愈穷”的后果。
二、传统观念的桎梏
1.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现在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人也顶半边天”。但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1982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8.5,1990年为111.3,2000年为116.9。城乡对比发现农村高于城市,2000年城市为112.8,镇为116.5,乡村为118.1。农村对于女孩子一直持有这样的观念,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是为别人家养的,迟早是要嫁人的,生女孩子所获得的回报少。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家庭对女孩子的教育投入比例较少,甚至没有,女孩子较早地投身到家庭劳作中。在农村,女孩子在家照看年幼的弟弟,操持家务是很普遍的现象。
2.就业难形势下的新读书无用论
“知识改变命运”是很多农村孩子学习的一大动力,他们渴望着通过学习考入大城市,毕业后能有份好工作,留在大城市,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留在大城市变得艰难,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如高中毕业直接打工获得的收入多,这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开来。很多女孩子自己也有这样的思想,认为多花钱读书收效并不大,倒不如早点外出打工好。女孩子自己这种错误的受教育观念也是很不利的。
三、学校教学质量低劣
1.教学目标脱离实际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多以升学为目标,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农村女童没有良好的基础,不能适应高难度的课堂教学。教育虽然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学校方面更多的是重视知识的积累,家长也是一味地追求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教师素质低
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工资收入水平较低,教师不愿意来农村教学,这使得农村教师队伍普遍素质不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但效果不甚明显。农村教师普遍未达到规定的学历要求,距离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相差甚远。即使一些教师学历层次达标,但由于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研讨会的机会少,缺乏科学观念和运用现论进行教学的实践能力。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枯燥乏味。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要求学生简单重复记忆,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启发诱导。教材本身编写对农村孩子来说就较难,加之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没有切合实际,结果就使学生厌学情绪加重,家长对孩子读书丧失信心。
四、对农村女童受教育的几点建议
1.政府应扶持农村经济,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一方面要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的增加能使农民不再为高昂的学费担忧,促进农民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大教育的投资额度,使农村女童受教育有经济支持。改进女童受教育的条件和学习环境,增加女童受教育成功的几率。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农村从事教育事业。重视教师培训,向农村教师传授现代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应该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女童身心的良好发展。
2.转变受教育观念
现代社会里,人们更多地把教育功利化、工具化了。张楚廷教授也认为:“教育领域里的工具主义实在太严重了,我们时而把教育往‘上层建筑’那个口袋里装,又时而把教育往‘生产力’那个口袋里装,无非都是把教育视为政治或经济的附属物,非常驯服的附属物,惟独没有了教育的特性,没有了教育自己。”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写到:“我对大学的看法是它是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人把大学当做找工作的跳板,注重的是受教育的收益,而不是学知识,培养学生素质。持有这种观点的学生和家长很多。政府应加强舆论导向,促使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受教育理念。
3.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经费限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差,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很多地区代课教师数量多,由于接受教育信息机会少,缺乏教育培训,普遍教育水平不高。因此,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授水平,让教师能教、会教且教得好。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降低学生的辍学率。
参考文献:
[1]田宗友.论农村学龄儿童失学原因[J].江西社会科学,2003(10).
[2]李旺珍.农村女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中西部八省的问卷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邱红.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社会性别分析[J].人口学刊,2007(5).
[4]任军利,朱晓锋.免费义务教育条件下我国女童教育所面临的困境[J].农业考古,2008(06).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传统教育观念;“小学化”
农村幼儿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可以改善幼儿受教育的环境,还可以提高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使更多的幼儿提供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机会,更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安全隐患,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再加上农村幼儿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收到了严重的影响。
一、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因此农村幼儿数量占全国幼儿的比重也较大,但是因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与其他环境因素,导致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很多适龄幼儿并未接受正常的学前教育。近几年,国家为了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也提到“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对农村幼儿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幼儿教育机构中只有一部分符合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大部分还不够规范,因此存在很多的问题。
1.农村幼儿园入园率低。农村家庭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传统,大部分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觉得幼儿教育对幼儿影响不大,因此选择自己在家照看孩子,忽视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大部分儿童没有进入幼儿园,从而导致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入园的人数较少,制约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2.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以及家庭对幼儿教育的不重视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设施很落后,不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和设施,农村幼儿园大多规模小,设施简陋,幼儿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甚至有些贫困地区教学环境非常艰苦,教学所用的桌椅板凳、玩具、教材和保育设施,都严重不足,舍得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有限,严重阻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3.农村公立幼儿园相对较少。尽管近几年国家提高了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视,但是农村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数量较少,其发展还是十分缓慢的,农村公立幼儿园主要集中在乡镇所在地,覆盖面积比较小,,因此有很多教育机构或者个人会租赁农家院作为办园的场所,教师大多素质偏低。
4.农村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幼儿管理体系非常不完善,公立幼儿园一般条件相对较好,硬件设施、保育人员素质较高,使得幼儿教育有所保障,但是农村幼儿园有一部分设在小学里,没有专门的保育员,不仅使得幼儿的安全有隐患,并且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农村幼儿园缺乏专业的教材和相对来说素质较高的教师,致使幼儿教育不规范并且小学化,很多农村幼儿园将小学教学内容照搬到幼儿园,幼儿园中缺乏适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对策
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当地幼儿未来的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幼航逃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的,农村家长的传统思想和幼儿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不够健全等因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良好的农村幼儿教育是农村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因此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显得刻不容缓。
1.改善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家长是幼儿的第一启蒙者,由此可见家长对幼儿的影响之深。想要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首先要在农村宣传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更了解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目的,使家长关注和支持幼儿教育的发展。在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并且保证幼儿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质量。
2.增加对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视。首先,政府要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努力健全农村幼儿教育中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农村幼儿教育机构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孩子回归自然,更好的接触和了解大自然,使教育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充分发挥农村贴近自然的优势。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幼儿教学机构进行规整,严格审查幼儿教学机构的办学资格。
3.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幼儿化”。农村幼儿教育有非常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使幼儿接受不适龄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农村幼儿园可以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选购适合幼儿的教材,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游戏、探索中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让幼儿不仅局限于教室,让幼儿走进自然,在万物生长中学习到知识,鼓励幼儿观察自家农作物的生长,然后再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见,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等能力。
4.全面提高幼师的素质。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规范性,推行保育员、教师、食堂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对搜游的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师资格审定,只有取得资格证后,才被允许在幼儿教育机构任职。其他教师也要通过专业培训取得幼师上岗证书后,才可以充实到幼儿园任职。政府相关部门要督促建立又是培训机构,使幼师培训等活动达到有计划、有考核、规范等要求,鼓励幼师自觉进行幼师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幼师骨干队伍。对农村幼师奖励档案卡,定期对其进行审核,并推行幼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吸引更多专业的幼师。
三、结语
幼儿教育是所有教育中非常特殊,但是又很关键的一部分,幼儿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幼儿教育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对人一生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且落后,家庭和学校对幼儿教育的不重视,教育资源的落后以及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只要政府、学校、家长都对幼儿的教育予以重视,采取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督、加强幼师队伍能力建设等有效措施,就可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我国的幼儿驾驭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其他问题,这就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促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贵华.推动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1).
[论文提要]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较高,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江西省当前迫切的任务。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当前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成因,依据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及江西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江西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省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作为承担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其现状及发展直接影响到我省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尽快解决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发挥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一、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难以适应新世纪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纵观现在的一些农村职校,在专业设置上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专业陈旧,知识老化,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在专业设置上片面迎合学生的择业观念,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争开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即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考查当地的实际需要,更谈不上专业设置的超前性、实用实效性。农村职业教育未能以变化快、周期短、知识新、形式活的办学来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2.农村职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环节脱离农业生产实际,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在办学定位上,脱离了当地农村区域经济特色;在教学内容上,脱离了农村经济专业内容;在教学形式上,教学环节脱离实际。
3.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办学方向与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相背离。相当数量的学校以对口升学作为办学的主要目的,这也成为大量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这种做法与国家和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严重背离,不仅无法发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产业升级的功能,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僵化,师资实践技能缺乏,人才培养水平低。目前,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已开始面向经济、面向市场,但其内部运行机制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学历教育并无真正区别,从组织领导、办学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到教材、教学活动等都还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历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模式,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学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总体上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低,素质不高,专业教师缺乏,专业课教师与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
二、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费不足与政策导向影响。经费不足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教育政策导向也直接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一是本科扩招;二是高职高专发展过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之城乡差别的拉大和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上“重普教轻职教”,以及择业观念的陈腐,致使本来条件较差的农村职业学校愈加萎缩;三是高校扩招对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人才市场出现高学历求职者“扎堆”的情况。
2.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影响。一是实验设备条件不足,老旧的实验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换,不能适应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二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够,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差异较大;三是教师待遇差,留不住人才。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以学制性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农村青年进行短期培训。没有把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限制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
3.就业影响。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工作选择面窄,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重要因素。农民花钱让孩子学习技术,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工作,但目前广大农村职校毕业生由于多种因素未能找到工作或工作回报率低,导致农村孩子对上职业学校不感兴趣。
三、江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1.整合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本着现实性原则和统筹性原则,打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的界限,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对那些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的学校进行合并,使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把那些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示范性职业学校不断做大做强。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要以大职教观指导农村各类职业教育发展,健全适合农村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办学上不局限于层次,为农村现代化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2.科学定位、务实办学,实现农村职教办学形式的创新。首先要转变观念、科学定位,由面向农村办学改为面向城乡办学,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职业学校的主要定位与办学目标,人才流向不仅仅限于农村建设、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建设。其次要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以1∶1为好。改善实验设备条件,突出技术操作性、职业技能性和教学实践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
3.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试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变“输出地”培养为“输入地”培养,依托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使职业学校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毕业生就业也更加有保障。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以满足特困学生的求学需求。将学校本位模式转向与企业、社会有机结合的模式。
4.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各门课程。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现有职业教师的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措施和方案,注重对专业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激励教师不断加强业务、技术学习的机制;努力为教师创造进修和学习的条件,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优化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企业或其他单位进行学习和锻炼。三是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根据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发展需要,不断充实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5.运用市场规律,实现江西农村职教体系的创新。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要创新管理体制,搞活办学体系,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用人机制、教学方式等。要鼓励私人企业和社会力量办职业学校,形成市场调节竞争的办学机制。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真正把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办实、办活、办大,办出特色,走出一条农村职教新路,创建江西农村职教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召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管理, 2007, (4).
[2]张俊领.以市场为导向重塑农村职业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一、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浓厚英语学习氛围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环境的营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认为英语环境对英语学习无足轻重。但事实证明,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氛围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究其原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能让英语学习者沉浸在英语中,产生“如鱼得水”之感,也能为英语学习者搭建展示自己英语风采的平台,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呢?就农村小学而言,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学校布置英语化。在校园里,努力做到让学生能在每个角落都看到英语,包括校牌,办公室、教室与活动室等的门牌,英语宣传橱窗,各类标牌等。在教室里,努力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如英语书法、英语手抄报等。第二,成立英语广播室,让学生能听到英语,感受英语。确定专人或专门小组,每天定时播放一些英语歌曲、英语故事等。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情。英语活动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校级活动;二是年级活动;三是班级活动。努力构建英语活动网络。这三个层次的活动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各具特色。英语活动内容可包括:唱英语歌曲、短剧表演、诗歌朗诵和手抄报展览等等。第四,建立英语评比激励机制。教师可开展各类评比,可在班级中评选“阅读奖”、“阅读大王”。可以定期评选校级英语小明星或英语标兵,在期末评比中增加英语学习积极分子,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感,以便形成人人争优的良好英语学习风气。
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之下,实施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在课堂。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原因是: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工作量大,有的甚至兼任其他学科;英语课时量少,未能保证每天都有英语课;班级人数偏多,学生差异大等等。笔者以为,要提高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水平,要处理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理念与方法。理念决定教学的方向,决定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当前的英语课堂,应坚持贯彻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把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其整体滚动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具备这种新的理念,就要坚持新课程倡导的活动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不是活跃课堂的“调味品”,而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怎样让活动教学真正体现它的作用与价值?笔者认为:首先,要把教材活化为生活实际,把教学过程活化为交际过程,还要活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二,要分清活动的类型,也即呈现活动、练习活动与交际活动,以便确定具体方法;第三,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身心特点,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设计难易适度的任务活动;第四,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材处理。英语教材承载着丰富的英语信息,但我们不能向学生灌输信息;相反,应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地接受信息。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创造性地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领会、接受教材信息。否则,我们会把生动活泼的语言变得索然无味。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还存在着“教教材”的倾向。鉴于此,笔者对目前PEP教材的使用提出如下建议:
(1)围绕教材。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
(2)跳出教材。在吃透教材的情况下,在教学初始阶段应跳出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或优化组合教材,采用面对面的直授方式,以便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
(3)返回教材。在按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活动、完成了教材的规定内容后,还应返回到教材,认读、听录音、对子活动等,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加深认识。
(4)不要教材。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因此,不应以掌握对话或故事为主旨,而应以掌握对话或故事所承载的语言知识运用于交际为目的。所以,使用教材是起点,不要教材是终点。
3.学法指导。现实表明,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法方面普遍比较欠缺,对教师依赖性较大,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英语学习方法指导尤为必要。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1)学会听英语。教会学生既要养成听英语录音的习惯,又要养成听教师与同伴说英语的习惯。(2)学会说英语。教会学生养成大胆自信、声音响亮地说英语,而且要勤说多说英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3)学会读英语。教会学生养成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努力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自然。同时,要让学生认真模仿英语录音,力求与录音的语音语调一致;(4)学会交谈。教会学生养成用英语互相交谈的习惯,做到表情自然,举止得体。(5)、学会听课。教会学生养成作好课堂笔记的习惯,养成大胆举手发言、积极投入会话表演等活动的习惯。(6)学会复习。教会学生养成经常复习所学内容的习惯。以上这些举措,教师应该在课内外抓住有利时机反复渗透、反复强调,确保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三、建立学习型教研组,共享教学资源
关键词:农村课改;教学问题;资源配置;评价机制
中小学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而要顺利实现新课程改革,必然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自身问题;二是学生的主体问题;三是教材教学资源及资料的配套问题;四是评价机制问题。如何处理与把握好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是课改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也是能否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非口号性的关键。
一、教师问题
教师处在课改最前沿,是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也是课改的直接实践者,课改能否顺利展开,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这个执行者。
1.教师因惯性心理和对教材的依赖而不愿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由于原有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惯性,教师很难于短期内在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作出调整,在原有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把“课程”看成是“学科科目”或“教材”甚至就是书面的“教科书”。因此,教师秉承的是一种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在最大程度上再现课程编写者的意图,忠于课程的内容。这种心理就造成了教师只在课堂中再现课程的内容,传递专家学者指令的现状。因而失去了课改中关键的一环―――教师不再是新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建设者。并且形成一种普遍的心理:课程的开发,那是专家学者的事,我只要用好教材,教好我的书就行了。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自我能否成为一个开发者抱怀疑的态度;自己开发出的课程,校本教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能满足大纲的要求,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等一系列问题。而导致了他们不愿成为一个开发者。
2.教师本身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及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的老化使他们无法成为“课改”者
新课程理念的无法接受,教学方式难以调整,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的不能使用等使他们无力去完成新形势下这种“角色”的转换。比如,某县教育局的一份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报告上的数据显示,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4200余人,平均年龄46.2岁,这些农村教师中70%是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初参加工作,90年代转正的原民办教师,还有10%是20世纪80年代老教师退休后顶职的教师,这些教师因为本身受到学识水平与专业水平的限制而无法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因而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障碍。
二、学生问题
学生是一张待描的白纸,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主观能动性很强,教师如何引导,用什么方法引导,引导是否得当,引导是否会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都有待于师生共同探索。能否揣摩他们的意向及可能的思维形式,把他们引导到成功的彼岸,这是教师应做的。但在教育教学这种双边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原有思维、知识基础上会发生与新理念、新方法相抵触的行为。因为他们中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行为,突然间转变为自我主动探索知识这种意识非常薄弱,甚至于无所适从,由此而变得对新教学方式的不适应,无法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方法和路径,好像失去了依托,掉进了一个找不到方向的深渊而迷失方向。如此说,在课改中,有些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比如,讲故事、做游戏或搞活动,而在探究前或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引入探究的目标与方法,有些学生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听故事、做游戏或搞活动的单纯参与者,而不是学知识,因而也就失去了教与学的意义,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三、教材、教学资料及资源配置问题
1.随着“课改”的深入,很多课程的具体实施是没有固定模
式的
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既没有课程标准,也没有材,这样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就无章可循。
2.教材的频繁变更,使得教师无所适从,甚至出现教材的不连贯性使用问题
比如,2003年七年级的英语教材,是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的基础上编写的一套教材,而农村小学原来并没有开英语课,和城里的学生共用一套教材,学生必须在ABC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却要依照教材要求学句子和课文,这种现象使得教师无法教,学生没法学。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进度。
四、评价机制问题
“课改”已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然而与之配套的评价机制却迟迟没有出台。这个评价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教师的,一是评价学生的。
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他实施了课程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而这种教学并不见得在学生能力增强的同时应试能力出增强。而且根据实践证明学生应试能力还会大不如前,那么,如何来评价教师在课改中取得的成就与成绩,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课改”中如果不把农村中小学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解决,课改的顺利进行在农村中小学里怕也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