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管理专业

时间:2023-06-04 09:21:04

导语:在档案管理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管理专业

第1篇

关键词: 专业人员 技术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02-02

专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这些资料真实地反映专业人员个人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连续发展过程[1]。通过专业人员技术档案,一方面可证实个人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培训、成果业绩、专业技术年度考核等情况。另一方面则反映单位的业务工作的全貌和整体水平。

1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收集

1.1建档对象:各类专业人员是个人技术档案形成的主体。以我中心为例,凡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具备初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的人员均纳入建档对象。

1.2收集的内容

1.2.1专业技术证书:包括学历证明、专业资格证书、聘书及上岗证。

1.2.2培训证书:培训、进修等取得的鉴定及证明材料。

1.2.3考核:各种考试、考核成绩及年度考核。

1.2.4主要专业技术业绩、成果、论文、著作等。

1.3收集的渠道主要分为实时收集和集中收集两种方式。

1.3.1实时收集:个人日常取得的有关专业技术证明和业绩成果材料,如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论文、专著、科研及培训教育形成的材料等,及时收集。

1.3.2集中收集:集中在年终考核后一次性收集。

2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

2.1根据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的管理要求,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建立《人员档案卡》,记录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职称、专业资格、工作及培训经历、仪器设备使用上岗证等需经中心主任对其确认或授权后才入册建档,确保每位专业人员均符合任职岗位要求,使技术档案完整、准确和规范。

2.2按照专业人员业务材料的自然形成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每人一卷为单位进行编号,标明姓名,职称及所属科室等,录入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目录。

2.3由于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材料的种类较多,按照专业人员的业务材料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五类:第一类:人员档案材料(人员档案卡);第二类:证书材料;第三类:成果奖励材料;第四类:考核、培训材料;第五类:专业总结、实例论文材料。通过分类,把种类较多的材料理顺清晰, 技术档案就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2.4建立专业人员个人电子档案,以便于查阅、借阅、归档和统计等日常工作。

2.5做好保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一般不能借阅,如因特殊情况需调阅,应征得档案室负责人批准。

3 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专业技术人员对技术档案认识不足。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它伴随着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培训教育、、业绩成果、考核等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过程,不断产生的技术材料,在这些证明材料逐步提交过程中,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长期以来, 部分专业人员对技术档案认识不足,档案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往往将个人的技术材料自己保留,不按时提交集中归档,经常需多次催促, 致使档案收集归档遇到了较大困难,部分材料因未及时收集或补充,使档案欠缺完整性。

3.2档案管理知识薄弱。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经过档案专业正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很少,专业知识薄弱,档案管理经验不足,且多是兼职,很难专心钻研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简单认为档案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保管材料,有人员职称晋升、评优等查查资料了事,只要档案不遗失就可以了,这势必会造成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分类不规范的弊端。

4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4.1领导重视和人员配合。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把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将档案的收集工作纳入的职责范围,并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制定出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并经常检查档案工作和定期进行考核, 将档案归档情况的好坏作为考核科室及个人指标之一,凡没有按要求而出现少归、漏归的将扣除科室或个人的考核分数,通过这种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使科室积极支持档案部门的工作。只要领导重视和专业人员的积极配合,档案人员认真负责,才能更加科学地规范档案的工作程序和管理要求,保证了档案资料的顺利归档。

4.2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通过考试、宣传栏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规、档案知识,使全体专业人员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档案意识。只要加深专业人员对建档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科研、职称晋升、论著论文、培训教育等方面取得证明材料,是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技术财富,应该把它归档视为自己的职责,只有他们的档案意识提高了,才能与档案员密切配合,按质按量完成归档工作,从而保证收集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为技术档案在建立和管理中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4.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档案人员首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档案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是一个档案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收集工作的重要保证。其次,档案人员业务能力要强,为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安排档案人员参加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班,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总之,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为中心全面了解专业人员的业务情况和技术水平, 提供专业人员信息的资源,对促进疾病控制、卫生监测、健康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莫若琦.健全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对策与作用[J] .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8):864.

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专业技术人员 档案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剧,我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事业单位同样也不例外。专业技术人员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如果对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那么该单位将会落后于其它的事业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合理、高效的进行档案管理,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全面了解、考察、正确评价和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事业单位具有更贴近广大百姓的服务,所以如果事业单位不具备先进的、过硬的技术,那么事业单位将会经营惨谈,直接导致单位和员工的利润收到损害,这样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事业单位必须正视市场竞争。事业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首先是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特别是要注重对技术人才的管理。完整的档案信息能帮助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管理,所以我们应加强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从而促进单位的发展。

1、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点

1.1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设施落后

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室还是旧的,没有进行改造,相关的现代化设施需要的线路也没有。同时很多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没有采用现代化设施或者升级不够,没有配备电子化的档案管理设施。因此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进行管理时,便不能形成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从而不能进行优化管理。

1.2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没有通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不具备系统的档案管理思维。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的流通加大后,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人员便不能对各类技术人员的档案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建立不同的功能模块。

1.3 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档案管理能否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的为本单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单位的政策以及单位的领导是否给予足够的重视。

2、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特点

2.1 较强的机密性

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清晰记录了专业技术人员整过历程的资料,包括其个人基本信息和所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这些资料如果被竞争对手知道的话,他们便会采取一些不利于单位战略发展的行动。

2.2 真实性

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不具备真实性,那么事业单位将对该技术人员所具备的能力不能正确掌握,那么在对该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分配的时候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同时还有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负面效果。

2.3 完整性

因为技术人员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要求便是尽量完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前部分人生历程有充分的了解,也才能充分意识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最合理的对他们进行工作分配。

2.4 专业性

因为技术人员掌握着一种或几种的专业能力,所以他们的档案应该明确体现出他们所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区别管理,才能体现他们的优势。

3、如何加强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

3.1 完整的记录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

一个完整的技术人员档案应该包含以下信息:

(1)个人基本信息:出生年月、籍贯、身高、视力、民族、健康、家庭状况等。

(2)教育培训经历:学历、毕业院校、毕业证与学位证、培训课程、培训证书等。

(3)科研成果资料:资料、创造发明、获奖专利、科研成果鉴定等资料。

(4)奖惩资料:学生时代的奖惩情况、工作期间的绩效考核资料、表彰与嘉奖、行政单位的处罚等。

(5)工作经历:所服务的工作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原工作单位的基本信息等。

(6)其它:有无海外工作经历等。

只有将以上的信息全部完整的记录了,才能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合理的进行工作安排。

3.2 提高单位领导对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一个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首先是要单位领导能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单位领导能充分意识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能帮助单位更好的对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分配的话,他们便会从政策、资金、人来等方面给予尽可能的支持,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很好的服务于单位。

3.3 加强对档案管理室现代化设施的配备

由于当今市场竞争不断加大,各方面的人才流动也加大,同样,事业单位也不例外。技术人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终身制了,也会随着市场行情而流动。所以这个时候,档案的信息量较以前就更多、更复杂了。我们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所存储的时间也要求更长,如果还是按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的话,很多档案信息在一定年限后,便会受到损坏。

4、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知识管理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各类人才的流动频率也越来越大了,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了。

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和关键部分,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便能逐步完善整个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另外,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也能帮助单位更好的挖掘专业技术人才的潜力,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单位,为单位创造更大的利益,也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红秋,李伟时.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势在必行.黑龙江科技信息.

[2]朱淑芳,张慧晶,姚圣格.如何加强科技事业档案管理.业务研究.

[3]石毅.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探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第3篇

【关键词】规范化;专业化;真实、准确、完整;经济资源集体采集利用

《会计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真实、完整地办理了会计事务,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生产出合格“产品”了。那么,如何把这一合格“产品”—即会计档案保管好、使用好,是各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拟把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管理专业化结合统一方面进行探讨。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对会计档案管理有了明确规定。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有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比较规范,有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随意性比较大,有的单位在会计核算年度终了,把会计档案往库里一堆了事。没有专职档案人员进行管理,也没有配备兼职人员进行管理,谁需要资料谁都可以查找,严重违反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会计记录的经济活动信息都归集在会计档案中。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各级政府经济信息统计基础性资料,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负责人是否廉洁施政的重要证据,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综合的反映。

1.会计档案管理的专业化

会计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既包括了会计档案管理需要有专业化的队伍承担管理工作,有包括了管理会计档案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工作水平。

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大的,应配备专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给出编制。国有大型企业配备专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从会计人员选拔产生。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比较小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只有专业化,才能规范化。专业化是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专业化和规范化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的有序统一。

一个单位内部,有不同的会计主体:即一级法人单位,还有二级会计核算单位(即非法人分支机构或二级报账制单位)。不论什么样的会计主体,都有大量的会计档案需归档。单位内部还有不同的行业,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对象也不同,客观上也要求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不能简单地把会计档案一归档就了事。造成经济信息资源永久沉淀,得不到及时开发和利用。

无论是上述何种会计档案的管理方式,都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领导层面上要增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意识会计档案对于本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利益;第二,给予一定的物质、经济支持,会计档案的收藏与保管需要一定的物理场地,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也是提高会计档案馆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三,对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培训的支持,目前很多从事会计档案管理的人员对档案管理知识较为缺乏,或者是对专业性质较强的会计档案的管理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既有利于提高会计档案的信息质量和保存价值,又有利于提高对会计档案中蕴藏的信息的开发与使用。

2.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禁毁损,散失和泄密。”明确了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和目的,就是要及时对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一定时期经济信息资源及时采集利用,可能会对经济社会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过了保管期限,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原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价值也就随之终结。及时开发利用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是关键,把握时代脉搏,需要不断学习型人才,才能有效开发利用会计档案经济信息资源。从开发利用角度看,也需要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

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建设。《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各个单位对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会计档案的立案归档、管理利用、编纂开发和鉴定销毁形成规章制度。实施的细则需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要建立制度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这是会计档案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第二,要建立档案制度的保管制度,会计档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日后的对于账目的清查鉴定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制度对会计档案的归档期限、范围、种类和使用人员的范围有明确的制度规定;第三,要建立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制度,虽然建立会计档案是为了防止财会人员,但是会计档案还是存在着一定保管规律,要对会计档案的要建立完整的鉴定制度,及时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销毁,同时也要对销毁档案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制度建设,即建立起销毁制度。

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统一,着重加大对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检查的力度。对各单位会计档案是否建档和归档,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一次大检查,对没有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管理会计档案的单位进行整顿,限期改正;经过整顿,仍没有按管理制度执行的,给予处罚。同时应把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纳入单位年终考核体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经常化。使用多种手段和措施,促进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升级,:开展会计档案管理创先争优活动;会计档案管理知识有奖抢答赛活动;开展会计档案管理学术活动等等。依法促使本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

第4篇

[摘 要] 新时期,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能适应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方式转变,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应该重视岗位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增进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自我学习。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 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岗位培训;继续教育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63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35- 02

0 引 言

新时期,为促进干部保健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满足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是必要的。但目前该项工作存在不足,制约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

1 新时期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培养专业人才,不仅能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对有效开展档案管理等工作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m应新时期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发展需要

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档案管理之中,再加上大数据和“互联网+”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注重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适应新时期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1.2 有利于促进干部保健档案管理方式转变

通过完善管理培训制度,让档案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扫描技术的使用策略,并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理念。有利于转变档案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为档案使用者提供便利。

1.3 有利于促进干部保健档案管理水平提升

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为此,应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和学习,让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管理技巧,更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档案管理的各项活动。进而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

2 新时期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为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结合新时期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培养策略。

2.1 重视岗位培训工作

加强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让他们熟练掌握档案管理技能,有效开展管理活动。要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终身学习理念,构建档案管理人员培养的中长期计划,立足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技能,让他们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熟练利用扫描仪、数据库等开展档案管理活动。培训要紧跟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知识和技术更新,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增强专业化技能,推动干部保健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

2.2 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专业人才匮乏是档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对各项活动开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应该把握继续教育的机会,健全学习制度和相关措施,让他们丰富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积累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技巧,从而更好适应新时期和新形势的需要。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培训活动,利用课堂授课、远程教育、专家讲座、网络教学等形式,有效开展继续教育活动。这样既能丰富档案管理继续教育和学习方式,还能增进工作人员的学习主动性,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进而增强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为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3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可以发挥中国档案学会的作用,有效组织人才培养的各项活动。中国档案学会拥有很多专业性人才,应该发挥其人才优势,组织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例如,可以开展在职教育活动,组织学术讲座,举办专题研讨班,开展专题培训等。进而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

2.4 增进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

加强档案管理部门与学校的合作,提升保健档案管理人员综合技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各项活动开展创造便利。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图书资源,师资力量等,努力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学习,丰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不断提高管理技能。建立长久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让管理人员更好融入学习活动,努力掌握档案管理技巧。增进相互联系,为档案管理人员培养提供师资、教学设施、图书资源等。从而更好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培养质量。

2.5 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自我学习

为推动档案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应该注重采取有效措施,让档案管理人员更好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有效适应档案管理需要。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理论知识、信息技术、档案管理技能的学习。要对档案管理理论知识有效系统全面的认识,然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指导日常活动。注意信息技术利用,掌握扫描技术的应用技能。并建立档案管理数据库,完善资料设置,确保信息资料齐全,为开展管理和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注重提高档案管理技能,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注重与其他管理人员的交流学习,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武装自己。进而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综合技能,更好适应档案管理工作需要。

3 结 语

新时期,为有效提升干部保健档案管理水平,应该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注重专业人才培养。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并开展继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培训制度措施。作为干部保健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熟练掌握档案管理技能,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创造便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新才,聂云霞.信息时代档案人才培养与档案学专业发展展望[J].档案学研究, 2013(1):87-91.

[2]齐海彬.大数据时代新型档案人才培养刍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72-75.

第5篇

关键词: 文秘 《档案管理学》 教学改革

《档案管理学》这门课程以档案管理的总体性、宏观性理论和档案管理基本方法、原则的理论为指导,传授从事档案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它既要求学生应当掌握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统计等实体管理理论,以及检索、提供利用、编研等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理论,更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上述八项内容的档案管理工作操作实务。

档案管理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树立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除了需要广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外,还需要注重课程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档案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一、对教学内容、方法、方式进行改革

首先,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掌握一定现代科学技术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文秘人才,这就要求文秘专业中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和一些经验等方面,要积极探索与研究适合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适应现代办公条件下文件与档案管理的新变化,适应电子文件、数字档案馆的保管与利用,这就需要学生在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所突破,在运用跨学科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所创新。如:以“件”为单位进行档案整理是在文秘与档案工作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条件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为简化文书处理和档案整理程序,逐步实现文档一体化,对档案整理方法的创新,这些内容教科书上还来不及编进去,及时补充并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紧跟档案工作发展的步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提倡教学方法灵活性、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又要有实践参观、案例分析,实施启发式、自习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档案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把学生推向学习主人的位置。

再次,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课堂上使用课件能使沉闷的课堂立刻生动起来,在特定的理论内容里添加相关的图片和音频、视频文件,如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表册样式、档案馆的库房实景、档案管理设备的外观样式、整理完毕的档案规范样本及一些史料故事等,使授课内容趋于形象直观,从而有助于学生缩短认识理解的过程,轻松愉快地度过几十分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现场教学,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搬出教室,将学校档案馆、各专门档案室作为课程的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切实掌握档案工作环节;熟悉档案馆的各种设备器械,并学会使用;接触到不同载体、不同形状、不同类型的档案,并亲身实践对于它们的整理及保管方法。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形成了关于档案宏观的感性认识,缩短了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适应期,教师也可以把它当做检验授课效果的一个标尺,凭此考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及时发现弱点并加以强化训练。

三、引入案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活化”教学内容,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景中。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案例引入课程教学中,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学生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原理及其适用的方法和原则,拓宽思考角度和深度,培养全面的思维能力,增强教学效果。诚然,课堂上对于“八千麻袋事件”、“汤国基事件”、“如此‘特殊’退休事件”及“弃档族”等案例的探讨结果并不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以“档案”为题材的专题节目,如大型系列片《清宫秘档》,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北京电视台的《档案》,深圳电视台的《解密》等栏目,这些栏目有些案例很典型,制作也很成功,有些栏目还有专家点评,对教学会很有帮助。

四、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尝试新型实践性作业法

作业是巩固和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应用型学科作业模式,以考查理论与概念的书面练习为主,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大多数是通过文字叙述来回答问题,许多人就采取抄书、抄袭的方法应付。而实践性作业模式,转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训练为主上,能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档案管理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涉及档案的收、管、用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光靠讲解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毫无档案工作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掌握档案整理、鉴定、分类、著录标引、编制检索工具等业务工作内容都有较大的难度。档案整理大作业是《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是对传统应用型学科作业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在讲解归档文件整理时,采取归档文件整理大作业模式,利用学校不归档的文件,将其随机分发给学生,每人20份以上以“件”为单位进行档案整理,让学生模拟具体的实际工作进行操作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对归档文件分类、鉴定、确定保管期限、排列、编号、编目、装盒等实训过程,这就促使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各自的作业,从而避免了互抄作业的现象。这种“边学习边实践”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管理对象,并要求他们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从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上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独立工作能力。

五、改革课程考试和成绩评定的方法,引入“创新分”机制

对档案管理学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改传统的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方式为大综合论述题的模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管理现代化;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一、档案工作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档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象等不同形成的记录。长期以来,人们在各项活动中积累了各类档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进步,档案的数量日益增多,利用率要求日益提高,管理水平有待不断的提高,这些问题都对基层档案管理现代化提出了改革的新要求。

现代化档案工作管理其特有形式是以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库存。档案工作管理现代化的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档案文献信息和建立现代化管理的环境,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主要内容和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最优化,用科学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档案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二、基层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一)存在问题

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存在设备落后,档案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偏低。库房的设备落后,保管条件,防治档案所受到虫、毒的危害,减缓材料的老化,字迹的褪变手段等技术设备陈旧;档案文件的整理还存在着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法都不可避免面临保管庞杂,查找困难,提供迟缓等等问题。

(二)计算机的电子文件归档

在我国政府机构和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网络发展很快,网络环境中运行的电子文件的作用,开始从辅助文件转向正式文件,甚至已经是无纸办公的工作方式,由此产生的电子文件要归档成为电子档案。因此,在档案管理领域中,就存在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和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问题。一般说来,电子文件归档的程序是:1.确定电子文件是经过审批的最终“版本”;2.积累和整理;3.编制目录;4.整理、鉴定、检测归档的电子文件;5.编制归档说明;6.存入磁光记录介质、复制备份;7.确定载体标识。因此,在档案管理领域中,就存在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和长期保存等系统化管理问题。

三、改进措施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已是必不可少。而且某些资源可以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用户可以查阅或调用异地的档案文件,共享同一数据库中的档案数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档案管理运用电子计算机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可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存储海量化、传递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及需求扩大化等等,所以计算机技术在基层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诱人的前景。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自动编目和自动检索

为利用者提供实时性的联机目录检索服务,利用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的检索。

(二)档案自动全文(原文)存储与检索

经过扫描器扫描后可按两种方式存储:一种是扫描直接获得档案的图形信息,适于手迹和图表的处理;一种是继续经过文字识别获得档案的文字信息,可针对档案内容中的字、词进行自动检索。

(三)档案业务工作辅助管理

是指计算机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鉴别、销毁、统计等环节的管理应用,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档案自动借阅管理和统计,对利用工作中涉及的登记、审批、检索、调卷、归还、利用情况统计等进行自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四)可用计算机辅助立卷、标引

计算机辅助立卷是根据文件的归档立卷参数自动进行立卷处理,其应具备的功能有:逻辑组卷、逻辑案卷调整、卷内目录编印、卷皮打印、检索工具编列、档案题名、字词切分、内容特征的分析。在立卷和标引方面可大部分代替手工操作。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

(五)档案保管环节的自动控制

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可对档案的保管环境的温度、防火、防盗等进行自动监控。

(六)在恢复性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的档案信息拾取,像速信息的运算加工,信息增强处理,恢复后的图形信息输出等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字迹的褪色、扩散、污染覆盖等情况进行处理。

(七)微缩技术的运用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微缩技术主要是解决档案的存储问题,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存储规格统一,密度越来越大,能准确地记录原文,方便检索。

(八)静电复印技术的运用

静电复印技术是电摄影方法的一种,即将感光版表面形成电荷潜影,再经过显影定影取得复印副本。其特点是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泛,图像耐久性强。

四、基层档案工作部门的观念更新

档案工作本质上是一项管理工作,管理者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以法律、法令、计划、条例、会议为依据,才能实现档案的科学管理。在基层档案管理现代化中,人是决定因素,应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动性,打破多年来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特别是要适应当今计算机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工作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有各种不同类型技能的人才。要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档案学在国内外最新理论动态;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体包括: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现代通讯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设备维护和标准化知识;最好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以满足进行对外交流和合作,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有快速敏捷的应变能力;既有创造性又有团队合作精神。

五、应培养一支高水平档案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就整体而言,我们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还缺乏兼备管理和计算机这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改变这种局面,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各高等院校的档案专业教育,应该把档案计算机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问题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根据最新的技术发展与档案管理现代化实践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最新、最实用的教材,对档案专业的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系统教育。

第二,加强档案干部的再培养和继续教育,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放到第一位,以追求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并举的双重效应。

第三,走出去,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广泛吸纳、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以壮大档案工作队伍,提高档案人才队伍的质量。

六、档案现代化管理应重新界定档案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一)确定档案工作定位,指明档案工作前进的目标

我国公共档案工作已有了特色化的建设,许多地区的档案馆(室)都开展了大量的特色服务,能够很好地吸引利用者,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也是离不开档案工作负责人的远见卓识和创新才能。

(二)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使档案工作充满创造力

在新型档案管理工作中,负责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档案工作内部建立一种机制,打破陈旧观念,激发档案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作出理性的选择。

(三)培养现代化档案的工作伦理

现代档案的工作伦理是一种依据现代档案管理技术性和组织化条件形成的工作,其伦理的内涵有:

1.高级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

2.谦虚诚恳的服务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顾全大局的整体理念,团结互助的协助精神;

4.敏锐的档案归属权意识,从多方面促进档案工作效益的提高,激发工作热情,能吸引人,留住人,发挥人的潜能,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成效。

总之,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档案工作者的使命是永恒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应逐步改变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内容,促使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创新,更新职业角色,才能适应新的变化,经受住这种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庆云,苗壮.现代档案管理学.青岛出版社,2002.

[2]刘耿生.档案开发与利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钟祛非.网络环境中档案工作的管理创新》,《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2001.

[4]傅荣校.论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的职业特征》,《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2001.

第7篇

高校毕业生档案是指已经完成国家教育部或者就读高校所规定的学分或者学时的学生的个人档案,档案应包括的内容:学籍材料、社会活动表现情况、、党、团材料、奖惩情况、体格资料、毕业材料等。

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方面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反映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也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以创新的思路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充分挖掘档案管理在促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服务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推进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是十分重要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高职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毕业生档案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规范管理,然而目前,就高职院校而言,档案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以我校为例,学校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种学制办学,学生来源不一,学制有三年,有五年,形成的学生档案材料也不一致,因此我们的毕业生档案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呈现出服务被动化、管理不规范、管理模式陈旧等管理现状。

服务被动化。学生档案的管理观念陈旧,还停留在只是汇集学生在校的政治表现和毕业阶段的终端学习成绩,仅供查阅等单纯的学籍资料归档作用上。对学生就业所需的推荐材料,也只是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与用人单位录用需要的信息要求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内容单调、缺乏个性,既不能反映市场对人才所需求的综合素质,也无法起到为用人单位提供完整准确的人才信息的载体作用。

档案管理不够规范。高职专院校在档案管理上还没有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够严格的现象,使档案管理流于形式,仅是充当了档案“保管员”的角色。

(1)档案材料片面、不完整。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档案来源的广泛性。有来源于教学管理部门的,有来自系部的,有来自学生本人的,还有来自校外相关部门的,这些材料数量庞大,单从人事或教学方面考虑学生档案的归属,很容易造成档案材料收集的片面或重复,不利于学生档案的完整和统一。二是档案形成时间具有阶段性。学生档案一般是有季节性的特点,有的材料是在学生进校时形成的,有的是按学期形成的。到了毕业生集中离校期间,时间紧,工作任务特别重,往往到了要即将转寄档案材料时匆忙安排几个学生帮忙整理,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经验缺乏,责任心不足,导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2)档案材料用纸、书写不规范。从学生档案中发现,有的材料用纸是8k,有的材料用纸是32k,尤其是《学生学籍成绩单》,各个系基本不统一,影响档案的利用质量。还有一些档案书写随便,用圆珠笔书写,但是用圆珠笔书写的材料一般几年后就开始模糊,给档案保存带来很大的困难。

管理方式落后。我校仍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即以单一的纸质档案管理为主,导致学校档案占用空间大,查阅不方便,容易出现脱页或字迹不清晰等问题。作为用于服务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学生档案,具有材料的丰富多样性,收集材料过程的系统集中性和档案材料服务就业的实用权威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成长成才的行为表现形成的档案材料要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才能为用人单位提供客观详尽反映毕业生整体情况的档案材料,其归档的信息量很大,工作量也很大,这样的工作要求靠现行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管理方式是无法承担的。

三、实行毕业生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思考

加强毕业生档案宣传与教育,提高毕业生档案意识。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宣传不到位,使得学生档案意识严重缺乏。根据近期我校开展的一项抽样调查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认为自己比较了解,而超过七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对档案不了解,不知道档案有什么用甚至认为档案根本没什么作用,也不清楚毕业后档案到底该放到什么地方。对档案知识的匮乏使学生不关心自己档案的去向,对档案丢失也不理不睬。在这种情况下,就采取不要档案或者把档案存于学校的方式,导致大量的毕业生档案滞留学校,给本来就紧张的档案库房和匮乏的人力物力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在新生入学上交档案时就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及时、完整地将档案上交。大学期间,在填写档案内容时要规范、准确、真实,不能弄虚作假。在学生毕业时,高校应把该项工作纳入毕业生教育工作之中,让毕业生知道毕业生档案的形成规律与作用,毕业生档案运转的一些过程等,让毕业生对自己的个人档案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毕业生档案的不可或缺性,是自己生命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更新服务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真正从服务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要求来实施管理,杜绝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全、信息失真、信息滞后等问题。

(1)工作中主动与毕业生档案来源地多联系与协调,及时收集、整理学生档案。力求毕业生档案来源内容与来源渠道的安全。学生档案的收集是保证档案完整性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入团、入党志愿书、申请书、转正报告、政审材料等,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到所形成材料的部门收集材料,及时进行鉴别整理。

(2)定期做好馆藏毕业生档案的管理情况统计,熟悉所藏的毕业生档案的所有情况,以便能及时提供利用。

加强高素质和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目前的档案管理主体多为兼职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因此,首先要转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提高毕业生档案服务于就业的意识,将档案管理纳入学校整体的规划之中;其次,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并定期考核,不仅包括业务知识的熟悉情况,还有掌握与时代相适应的电子信息管理技术;再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有步骤、分重点推进毕业生档案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对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有的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时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因此毕业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是高校档案管理方式改革的必然。

(1)建立和完善毕业生档案数据管理系统。没有信息化的操作平台,谈论信息化建设只是空想。因此要对各类操作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加快对软件系统的升级更新,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

(2)加强档案信息基础建设工作。在毕业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数据库尤为重要,它以档案为原始依据,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学生入校时,应着手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并以网上招生录取时学生的电子档案为基础,入学后学生学籍卡制成标准式的电子文件格式,同时必须及时维护和更新,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美等动态地记录每个大学生的成长历程。

第8篇

 

当前,科研单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到底该采取何种措施和制度,从而提高科研单位的知识生产力,将合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将档案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高程度。健全和完善科技档案知识管理体系,是科研单位提高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必须要根据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最高指示和要求,对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开发,从而更好的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1 科技档案资源管理平台搭建

 

“知识管理平台”不仅有利于促进知识信息数据的交流,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互动,优化知识资源配置,而且还可以降低其管理的成本和费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的内容为实际案例,建立了科技档案资源知识管理平台,它由“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库”、“科技档案知识资源整合系统”、“科技档案知识资源服务系统”三部分组成。

 

1.1 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库的建设

 

科技档案一般通过光盘,照片等载体来进行储存和管理,反映同一个课题任务的档案资料可能分居于“文件库”、“图纸库”、“光盘库”、“照片库”等不同库房,通过扫描、存储等方式,将纸质档案实现数字化、实体化、精准化,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各种载体转化成数字信号,最后都保存在特定的数据库中。由于软件开发的环境和数据管理体系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一般对科技档案数据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以实际需要的特点为基础,根据现实社会的需求为进行规范调改。

 

1.2 搭建知识整合系统

 

由于当前人们对档案检索的要求更加严格,致使越来越多的领域对档案需求的程度更加深入。一方面,在需求方式上由分散式逐渐转变成集中式。对需求的用户来说,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一个通道,来争取、获得所需的相关资源,从而满足自身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在需求内容上,从信息化需求转变为知识性需求,用户希望可以在较多的资料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辩证的分析出知识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要求,简单检索和二次检索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当前,比较流行的方式是设置链接,关键词搜索,主题词,作者等,在使用这些检索方式的基础上,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相关的信息,得到相关数据资料,使用户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得以充分满足。

 

2 基于科技档案专业化知识资源管理的支持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生产制造,科研技术,工程建设等方面已经完善了相关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包括了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带等。这就为社会生产和科技的研发提供了保证,而且科学技术档案蕴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管理价值,只有充分的开发并使用,才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帮助管理者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

 

2.1 科研诚信决策支持服务

 

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必须要以诚信为基础,以行业道德规范为行为的最高准则,继承和发扬上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和先进理念。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将学术诚信定义为:虽然身处于一个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科技档案有很多关于科研诚信的实力记载,在以诚信为主题的前提下,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在社会上展开了一系列的专题活动,大力传播诚信知识,并且根据现实社会的特点和现状,达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的需要。

 

2.2 制订中长期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持服务

 

在坚持实施中长期业务发展规划的战略方案下,展示了我国相关组织机构具有较强的领导力。纵观国内外很多国家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要想制定科学的科研战略方案,就必须要加强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当前,科研档案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的不同时期,我国档案部门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档案工作人员在制定业务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和现状,从而提高其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管理的成本,为社会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3 结 语

 

由于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科技化时代,科技档案知识化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内在要求。科技档案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提高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健全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从而为文档一体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环境。档案数字化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档体系的完善,除此以外,还需要科技档案部门转变服务管理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档案数据、工具与专家协同决策的决策方式,在科技决策中有效利用科技档案,发挥科技档案的知识资产作用。

第9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档案管理;思维方式;转变

在信息时代下,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想要挖掘数据中存在的潜在价值,则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档案作为一种珍稀资源,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产生而积累,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价值,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中的不断应用,档案管理逐渐趋于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方向发展,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挖掘档案中蕴含的价值,提升管理效能和针对性,因此,事业单位要基于大数据前提下,转变自身的管理思维,提升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

大数据技术概述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源,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主流软件已经无法快速处理,数据资源的作用性和价值性无法发挥。大数据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海量数据完成整理、分析以及筛选工作,为使用者提供决策辅助和技术支撑。当前,为了满足单位和企业的运行需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贯彻于企业生产、单位管理以及行政办公等多个方面,在档案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共享和利用,并且分析档案中蕴含的价值信息,将有价值的资源整理分析,为单位决策和管理运行提供信息服务。

大数据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转变

2.1 共享性思维

共享是大数据技术最为重要的特点,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各项资源的高度共享,完成资源的有效利用。档案作为一种珍稀资源,其事业单位在发展中而不断累积的宝贵财富,实现档案资源共享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更好的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可以加速档案资源的共享化建设进程,使用者在查阅和应用档案资源中,不需要到单位进行查阅,只需要一台终端设备访问信息平台,就能够完成异地资源获取,具有较强的便捷性。

2.2 技术性思维

在以往的档案管理中,主要以人工的方式对纸质文档进行管理和保存,在这一模式下,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如果管理人员出现失误,则会影响档案管理质量。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的信息化和技术化程度更高,尤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对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可以显著提升管理效能,实现用户需求和档案资源的双向控制。同时,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中蕴含的价值逐渐受到使用者的重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性手段,能够挖掘档案价值,促使档案管理从以往的保管型趋于分析型方向发展,技术性思维的转变也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对档案使用的需求。

2.3 数字化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档案管理的新手段、新模式和新方法,并且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可以促使档案管理趋于数字化方向转变。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能够完成数据库构建,为使用者提供便捷、高效以及安全的服务。同时,在数字技术下,还能够将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化档案,实现档案的异地共享和使用,使用者通过数字化平台能够快速完成档案资源检索,不仅能够获取文字档案,还可以查阅视频档案、图片档案以及音频档案[1]。

2.4 服务性思维

档案属于一种珍稀资源,其可以对事业单位的各项决策、干部任免、运营发展提供数据和资源参考,服务性是档案价值的本质。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具有动态性、超越性以及全球性等特征,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完成对档案资源的挖掘和分析,并且根据用户的访问记录和喜好为其推送相关信息,促使档案服务更具针对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档案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定制服务,提升服务的精确性和预见性。

基于大数据下档案管理思维转变创新途径

3.1 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开展一切管理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撑下,才能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利用。首先,事业单位要积极整合数字化档案资源,突破以往“信息孤岛”的固化管理模式,实现各类资源的互通互联,以制度为保障将档案服务、资源组织和资源创建充分结合,形成规范而标准的管理体系;其次,在开展档案服务中,为了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以及严谨性,单位要制定相关操作制度,要求所有人员按照既定的制度进行各项操作,涉及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加工等多个环节,促使档案管理趋于程序化发展,实现管理数字化转型,切实发挥档案的服务性质;最后,将数字化管理作为考核人员的基本内容,制定人员考核制度和标准,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绩效挂钩,通过科学的考核调动管理人员开展数字化管理的热情

[2]。

3.2 构建智慧平台

想要切实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事业单位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积极构建档案管理智慧平台,该平台要分为以下层次,实现立体式体系构建:第一层次,底层,其主要作用为对物理资源进行整合,具有资源池作用,为档案管理提供数据和网络资源的传输与共享服务;第二层次,平台层,其功能为对底层进行科学控制,具有部署和控制的职能;第三层次,应用层,其主要作用为电子档案查询、政务服务、资源利用以及档案分类;第四层次,用户层,使用者可通过该层次完成档案资源的查阅和获取工作,并且对用户的访问记录进行跟踪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推送相关档案资源[3]。

3.3 加强安全管理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在引入大数据技术中,可能会对电子档案的安全带来一定影响,如果发生档案资源泄漏或者遗失等情况,事业单位会遭受一定损失,因此,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单位要落实档案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借助智慧平台加强数字档案管理,对于重要的档案资源要及时备份,避免发生遗失情况;其次,对管理人员的访问权限进行科学制定,在加速档案服务的同时,严禁权限随意使用,尤其对于保密性较强的档案资源,要做好权限设计工作,避免内部人员滥用权限导致档案资源外泄;最后,采取先进技术加强档案安全管理,例如在计算机上安装市面上常用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软件保证其杀毒效果,同时还要发挥防火墙的作用,避免黑客入侵导致档案资源受损或者丢失[4]。

3.4 提升人员水平

管理人员的思维意识和能力水平与数字化管理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大数据下的档案管理,管理人员要迎合时展,在平时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同时,事业单位还要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意义,采取科学的组织形式进行人员培训,通过培训促使所有人员都能够胜任岗位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档案领域的不断应用,事业单位要立足于自身特点,积极转变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切实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和价值,挖掘档案的潜在价值,进而为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子叶.基于大数据思维下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品牌研究,2018,(5):201-202.

[2]侯卫元.转变思维,谋求创新——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转变的"四核心"要素[J].科教文汇,2018,(18):191-192.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