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血压的防控措施

时间:2023-06-04 09:21:04

导语:在高血压的防控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血压的防控措施

第1篇

基于我国民众在现阶段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现状,我国高血压患病者比例之高和患病者群体数量之多均令人担忧,做为严重威胁我国民众整体健康水准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有必要探索针对该病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护理干预方式[1]。循证护理是建立于可信的具实践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基础之上的先进护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和运用研究实证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优质护理产品的实践模式,已在多个病种的护理实践中均获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尝试性地对高血压病例施以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高血压病例154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和对照组(77例),试验组中男女高血压病例数分别为40例和37例,平均年龄为39.48±19.42岁;对照组中男女高血压病例数分别为41例和36例,平均年龄为40.33±18.26岁。两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在临床治疗方案、年龄、男女数量比例、病程、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例接受一般高血压护理常规内容。试验组高血压研究对象接受循证护理服务。

具体实施步骤为:①成立高血压循证护理小组,组长为科室护士长,副组长为科室资深护士,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完成对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②确定需解决的高血压循证护理问题为:饮食干预方式、情绪干预方式、运动干预方式、合理用药干预方式、正确实施血压和并发症监测干预方式等。③通过两种循证查询方式(阅读纸质文献和查询网络资源),广泛寻找并科学评价上述循证护理问题的实证解决方式,并进一步确定出适用于高血压护理对象的最佳护理方案。④按照既定的护理方案,结合高血压护理对象实时现状,对患者全面展开包括饮食与情绪、运动与合理用药、血压与并发症监测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服务,并于循证实践过程中,随时依据护理对象动态情况做出灵活调整。

1.3评价指标

选择对高血压治疗方案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两个指标做为干预后效果的评价指标。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病例数/全部入选高血压病例数,血压控制达标率=血压控制达标病例数/全部入选高血压病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获得的数据采用 S P S S 1 7.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两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干预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均采用X2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高血压研究对象干预的对高血压治疗方案依从性和血压控制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选高血压病例, ( P< 0.05) ,见表1 。

第2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防控;治疗原则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34-02

一、引言

经文献1研究表明: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危险呈正相关[1]。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亦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心、脑、肾等器官是高血压的损害对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这些靶器官的损害,就标志着高血压病正在发展。占我国死亡原因之最,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二、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伴微蛋白尿;葡萄糖耐量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

2.1低危组男性年龄

2.2中危组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病人应给予药物治疗,开始药物治疗前应经多长时间的观察,医生需予十分缜密的判断。典型情况下,该组患者随后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15%~20%,若患者属高血压1级,兼有一种危险因素,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约15%.

2.3高危组高血压水平属1级或2级,兼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患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或高血压水平属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高危组。典型情况下,他们随访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0%.

2.4很高危组高血压3级同时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TOD,或高血压1~3级并有临床相关疾病,典型情况下。随后10年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最高,达≥30%,应迅速开始最积极的治疗。

三、高血压病的防控

3.1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在护理活动中可通过个别咨询、书面指导、团体授课,也可采取走廊张贴科普宣传画、出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形式,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律服药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以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

3.2生活方式的指导

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①合理膳食限制食盐摄入,一般成人摄入盐5~6g/d.此外,过多摄入脂肪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的病人,要严格控制饮食,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减少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限制食用动物脂肪、蛋类、内脏等。要合理膳食,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②限制体重除了宣教肥胖的危害外,还应指导病人如何防胖减重,适度增加有氧活动量,超重者要逐步减轻体重,但不宜过快,病人在减轻体重时应保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若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可引起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③适度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从事一些户外活动,并持之以恒。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均有好处。运动能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每天早晚可以跑步或散步,逐步地增加运动量。④避免过度紧张,生活要有规律,以保持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过度兴奋、过度紧张、情绪波动都不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⑤限制饮酒,提倡戒烟:长期饮酒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易引起高脂血症,应戒酒、戒烟。告诉病人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毒害作用,对已吸烟者劝其戒烟。

3.3 个性化治疗

高血压通常存在这样的情况:病因复杂;同时病情因人、因时而异。为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时间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目前医学界已经成熟应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已达百余种,这些药物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病因等有着不同的适用情况,本文仅举出常用的几种如下:

1)合并脑血管病的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血栓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脑中风后,血压可能明显升高,舌下含服硝苯吡啶或卡托普利一般在20分钟左右使血压下降20%,家庭急救一定注意用量,以免血压急剧下降诱发脑梗塞。脑中风慢性期,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使再发性中风率降低30―50%。老年人脑血管自调功能降低,合并脑血管疾病时又受到进一步损害,尤其要密切注意血压的变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ECI)和钙拮抗剂降压效果都不错。

2)合并糖尿病的降压治疗:

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人很容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此种病人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特别重要,吸烟者要坚决戒掉。许多药物对糖尿病人有副作用,但并非禁忌,应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宜选用利尿剂。而ACE抑制剂及钙拮抗剂可用于这类病人,此外,ACE抑制剂对糖尿病肾性蛋白尿病人有特殊疗效。

3)合并痛风的降压治疗

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约20―50%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已知利尿剂可诱发高尿酸血症,噻嗪类利尿剂可使敏感的病人发生痛风。因此,对于有痛风发作史的病人即使近期无发作,原则上也不应给予噻嗪类利尿剂;对于无痛风发作史而仅有高尿酸症者,应根据尿酸值的高低酌情而定。

总之,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是复杂而细致的,医生要细心了解病人的病情为病人选好药,病人也要有耐心。

四、结语

本文从个人工作经验出发对高血压病的防控和治疗原则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三种个性化治疗方法,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治疗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高血压;患病率;农村;现况调查

高血压是我国目前人群慢性病中患病率高的疾病,又是我国主要死因——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延长人群寿命的关键健康问题之一[1]。为了配合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结合社会实践于2007年6月28日至7月4日对包头市东河区河东镇26个村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对该人群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该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以包头市东河区河东镇26个村常住人口830人为调查对象。由研究者制定统一健康体检表,用统一测量方法,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血压测量采用经过校正的水银柱血压计。受检者安静休息后取坐位,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2次,取平均值。高血压诊断标准: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调查资料经检查、核对后,采用软件EpiData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

2 结果

本次共调查830人,其中男性136人,女性694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5.84岁,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年龄为84岁。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0.4%,高血压患病年龄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河东镇人群高血压病年龄性别分布(略)

男性、女性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分别经χ2行×列表检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年龄段与高血压患病情况有关系。在同年龄段男性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文献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约1.6亿[1]。我国于1959、1979、1991年我国卫生部、医科院组织了三次全国性血压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3%和11.88%,呈明显上升趋势[2],河东镇居民高血压发病率为10.4%,低于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该地高血压患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0岁以上。由于高血压属于慢性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硬化发生率增加,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40岁以下青壮年患病率较低,40~50岁患病率有所上升,可能与生活压力、家庭负担等社会压力大有关。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患病率在同年龄段有明显差别,男性高于女性,这也可能与男性所承受家庭负担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有关。

高血压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在农民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我国,农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要加强农村高血压防治的领导,增加防病投入,转变观念,促进农民健康。在农村地区要加强预防高血压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增加农民自我保健意识。积极开展包括减少肥胖、戒烟、限酒、限盐,增加体育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的高血压一级预防,注重生活保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同时应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提高服药率和规则治疗率。针对农村人群有组织、长期的进行降压药使用的指导,对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家庭,选择经济有效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慢性病是当前人类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占总体死亡的80%以上。因此提高慢病防控能力,有利于家庭、社会和谐发展。自2009年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启动后,经过各级专家的反复跟进培训,我县医生的慢病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就医环境和综合服务也逐步得到了居民的认可,慢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65-021.慢性病防控现状

基层目前开展的慢性病管理主要围绕项目在所辖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肿瘤筛查和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等项目工作。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我县还未开展。就慢性病防控评估能力看,我县整体评估能力薄弱,截至调查之日,我县尚未开展过慢性病防控评估,慢性病工作开展的局限性和短期性,限制了慢性病评估的有效实施。

从基线调查、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入手,通过开展“家庭主妇培训班”、“小手拉大手”、“健康一二一”和发放限盐勺、控油壶等活动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达到预防与控制各种慢病的目的,已取得了一定成效,采取的方法和措施逐步被群众认识和接受。2.慢性病干预

慢性病干预是有效控制慢性病的手段。慢性病干预的覆盖面越广,人群受益率越高,慢性病防控工作效果越好。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现管理工作开展的远远不够。需要加大慢性病干预工作点,扩大干预范围,创新干预方式,加强干预力度。我县慢病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国家经费补助项目或自治区科研项目的支持为依托开展。基层目前开展的慢性病管理主要围绕项目在所辖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肿瘤筛查和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等项目工作。

2.1高血压、糖尿病的干预。各单位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为管理目标人群,并且在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为契机,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管理和随访,并制订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个案实行一人一病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每次随访记录表等。

2.2精神卫生工作的干预。精神卫生工作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造成的个人、家庭、社会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今年来,针对精神疾病的卫生关注度和防治管理逐渐被纳入到慢性病的重要工作范畴。2009年,国家医改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纳入9类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宁夏地区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自2010年起,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全面纳入到疾控工作的常规性工作任务当中。2010年我县开展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辖区覆盖率基本为100%,然而因地区在精神卫生专科的发展上缺少配置,我县普遍存在专业精神专科医师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人员短缺问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率未得到有效提高。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队伍并未得到壮大,疾控机构中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普遍缺少专业的精神疾病专业知识,加之诸多的疾病控制工作内容的统揽一身,难以保证精神卫生专业防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总之,慢性病的管理缺少长期的、规范的、具有顺畅工作流程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实现慢性病长远的预防控制管理水平,则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指南,在如何有效发挥疾控机构工作人员能力和基层百姓的参与性上进行深入思考。

2.3其他。2009年9月,隆德作为宁夏的试点县,首次开展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妇女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随后在2010、2011年增加肿瘤随访登记、食管癌/贲门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2012年又启动了妇女乳腺癌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在项目支持下,推动了一部分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内容的开展,惠及广大群众。

较之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免疫规划工作,隆德县慢性病防控工作缺乏丰富的经验、规范化的流程和科学指导的工作规范。慢性病工作涉及内容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健康需求的增多,除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防治外,对于肿瘤防治、营养保健、口腔卫生等健康需求日益增大,慢性病防控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以隆德县现有的疾控队伍力量和慢性病防控机构、人员建设现状来看,满足人群诸多的慢性病防控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建议

3.1政府制定政策,落实防治经费,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协调各部门共同努力的“大卫生”新格局是关键。

3.2发展一支战斗力强的慢病防治工作队伍是保障;主动协调好涉及乡镇村领导和部门关系外,参与工作的乡村医生建立和管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给予一定的补助,形成“大卫生”的局面。

第5篇

同时陈竺也指出,慢病是“社会传染病”,慢病防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如果控制不好,未来二三十年,全球将呈现慢病“井喷”态势,应高度重视导致慢病的社会决定因素。

美国华盛顿大学Elanan Uretsky在题为《成功的风险》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慢病在中国城市男性尤其成功男性和政府官员中盛行,与社会因素导致的危险行为关系密切。(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2011,26:212)

尽管许多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却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医生凭专业医学知识不能应对慢病的浪潮,传播慢病的知识不足以改变行动。降低慢病的风险更需要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转变。Uretsky提出,中国人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工作和什么是健康的工作场所,干预措施应针对群体,而非对某一个体进行教育。

现状

“关系”与“应酬” 中国慢病的危险因素

“关系”和“应酬”这两个概念,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在市场经济时代,“关系”和“应酬”意味着要频繁地参与吸烟、喝酒、暴食等活动以及光顾娱乐场所等。这些行为在为人们赢得成功事业的同时,也将身体健康置于摧枯拉朽之境地。

Uretsky对我国一些成功人士和政府官员进行观察后发现,中国人的典型工作日为非正式结构,主人邀请客人共进午餐和晚餐,晚餐后娱乐并进食夜宵。为了相互交流和表示尊敬,主客之间少不了互敬香烟。尽管很多男士不愿意频繁地去应酬,但他们没有反抗的余地。俗话说,无酒不成宴,无宴不成事。对于每一个渴望“成事”的人来说,应酬必不可少。换言之,中国人中慢性疾病的流行是一种政治经济现象。

Uretsky提示,许多疾病的流行与性别和职业强烈相关,我们需要认清社会风险在推动危险行为中的作用。60%的中国男性吸烟,而女性吸烟者仅5%,35~44岁的男性吸烟者比例最高。换句话说,全球1/3的吸烟者为中国人。对于不适当饮酒的工作期男性,脑卒中等慢性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人并未充分关注慢性疾病。尽管许多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却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懂得如何预防慢性疾病。

陈竺:要像重视GDP一样重视慢病防控

我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慢病成为城乡居民死亡主因,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我国前两位死亡原因,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2.45%和22.32%,第三、四位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慢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76.5%上升到82.5%。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了22.5%。

据估计,目前我国心血管病(CVD)2.3亿人,其中高血压至少2亿人,脑卒中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20万人,肺心病500万人,先心病200万人。1/5的成年人患CVD。全国每年300万人因CVD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41%。去年年底,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等报告,中国已有超过9 200万糖尿病患者,此外尚有约1.5亿中国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除了人员伤亡,慢病对经济的影响也令人震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2015年,中国、俄罗斯和印度3国因慢性疾病所致的国民收入累计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3国的损失依次为5 580亿美元、3 030亿美元和2 370亿美元。

正如陈竺所说,各国政府应该像重视国民生产总值(GDP)一样重视慢病防控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降低发病率;坚持早发现,减少经济负担;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生活质量;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行动

慢病联盟提出首要干预措施

5项措施 10年可避免千万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柳叶刀慢性病行动小组和慢病联盟整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提出了5项应对慢病危机的首要行动和5项首要干预措施,前者包括领导力、预防、治疗、国际合作以及监督和问责制,后者包括控制烟草使用、限盐、改善饮食和体力活动、减少酒精摄入以及基本的药物和技术。(The Lancet.2011年4月6日在线版)

慢性病行动小组和慢性病联盟共同指出,近年来全球的慢性病负担不断增加,严重阻碍了全球发展目标的实现,如减少贫困、健康平等、经济稳定和人身安全等。

慢病行动小组和慢病联盟的目标是:至2040年,全世界基本实现无烟环境,即使用烟草者应

选择上述干预措施的理由是它们有助于促进健康、具有费用效益、实施成本较低,且从政治上或经济上均具有可行性。在这些措施中,最紧迫的任务是控烟。

医生戒烟带动社会吸烟水平下降

吸烟是所有慢病的危险因素,参与各种慢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销售国和受害国,每年有约1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特别是中国医生的吸烟率达40.7%,这与我国社会发展进步极不相称。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约国,我国在控烟方面取得的成效并不乐观。

2009年5月22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向全国医师提出联合控烟倡议。

据中国医师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总干事石丽英介绍,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医生吸烟比例高达40.7%,而英国是2%,美国是9%,经验证明,医生吸烟率高,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吸烟状况处于较高水平,只有在医生吸烟率下降之后,整个社会的吸烟水平才会进入下降轨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医师在全社会烟草控制方面所拥有的独特作用。而随着我国近30年来医学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医疗硬件和诊疗水平同欧美发达国家的距离都在大大缩短,我们应当更加积极参与到国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对倡议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在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上,我国尚未发出过强有力的声音,而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在做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到了让国际社会都知道我们所承担的责任和努力的时候了。

中国行动:多学科协作防治慢病

2010.10

2010年10月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成立

完成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学科建设,是从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到防控转化层面上的一次重大战略转型,从“对疾病的治疗”过渡到对其“发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实现心血管疾病工作重点“前移”和“下移”。

2011.5.11

2011年5月11日,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启动

该项目为期5年,首先对全国500名中青年骨干医生进行糖尿病防控全方位培训,再由骨干医生向1万名基层医生“传递薪火”,并在全国选择部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实现糖尿病“防治结合,关口前移”。

2011.5.15

第6篇

【关键词】 高血压;火车司机;危险因素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病和肾脏病变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当,可以损害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病变成为较严重的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这些常见高血压合并症。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它是人类疾病死亡原因中的头号杀手,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治疗疾病中的费用也是极高的,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危害最大的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为了解机务段火车司机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我院在2011年至2012年健康体检中对35岁以上男性司机进行了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1107名35岁以上男性火车司机进行调查。年龄35-79(50.27±10.73)岁。

1.2 方法 由全科医生进行火车司机的统一体检、发放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包括体重、血压、身高等。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有无高血压家族病史、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及食盐量等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综合所有数据,把健康人和高血压人群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1.3 诊断标准 使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标准进行目标人群的高血压诊断和分级[3]。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的分析建议作为肥胖和超重的诊断标准,即BMI(成人体质指数)大于24为超重界限,BMI大于28为肥胖界限[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Epidata3.1软件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对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的计算,采用2012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资料;χ2检验进行率的组间比较,用 χ±s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

2 结果

2.1 高血压的患病率、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情况分析 1107名35岁以上男性火车司机确诊高血压的有439例,患病率高达39.02%;高血压的治疗率为23.76%,知晓率25.30%,对高血压的控制率为8.07%。

2.2 血压分级分析 对高血压患者分级后可以看见,各级别高血压构成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与之相反的是,血压正常的人群构成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火车司机人群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57.18%的患者为1级高血压(251/439),详见表1。

3 讨论

结果显示,机务段35岁以上火车司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9.02%,与全国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结果比较,有明显增高[5]。高血压的患病率、治疗率、知晓率、控制率都比较低,说明了火车司机高血压患病情况和防治状况的严峻形式,对于这个群体高血压的防控已经迫在眉睫。从表2可以看到,火车司机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先增高的趋势;从高血压患者分级的数据(表2)可以看到,1级高血压占大多数,提示我们在今后对目标人群的管理中,应当特别重视1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从高血压患病的原因分析看,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吸烟、家族史、肥胖、嗜盐,即高血压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年龄是高血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其它则是可以控制的。在本次调查中,高血压组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的平均年龄。BMI也与高血压有着显著的关系。有高血压家族史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调查结果还显示,每天食盐摄入量比较,高血压组较血压正常组高,吸烟率的比较也可以看到,高血压组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这与中国居民的高血压病主要危险因素分析结论是一致的[6]。饮酒的比较中,P>005与高血压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血压的产生与不健康饮食习惯、吸烟、过多的钠盐摄入等有密切关系;而且从调查中还发现,血压正常的火车司机中,处于正常高值人群的构成比例较高,但恰恰是这部分人群,对高血压的防病意识更加淡薄,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教育普及,高血压的发病率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使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进一步增高。

综上所述,我们医务人员应强化防治高血压的宣教,使人民群众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规范,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取得较好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 Arima H,Anderson C,Omae T,etal.Perindopril-based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reduces major vascular events in Asian and Western participa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the PROGRESS trial[J].JHypertens,2010,28:395-400.

[2] 王文,张宇清,张学中,等.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平均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非洛地平降低并发症研究(FEVER)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5):439 -443.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4] 缪国忠,赵荣兴,陆红达,等.江阴市成人腰围、体质指数与高血压、血糖关系的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23(3):48-50.

第7篇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于医院进行诊治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但无颅内感染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取两组患者的肘静脉血5.0ml进行检测,将其采用德国Sigma3-18K/3-30K型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将其以5000r/min离心15min,然后取上清液进行血清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其中应激激素检测指标为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AD),氧化应激指标为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C),上述指标均采用对应指标的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后,将两组的血清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分析,同时比较观察组中轻症与重症感染患者的检测指标。

1.3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AS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单位采用t检验处理,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清应激激素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清Cor、Ang-Ⅱ、NE及A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症感染患者的波动高于轻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SOD及T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症感染患者的波动高于轻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8篇

【关键词】企业;慢性病干预;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97-0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环境状况、居民生活水平以及营养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和死亡大幅度上升。通过对德城区2家企业职工进行慢性病干预,观察干预效果,为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新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德城区疾控中心将山东宇虹新颜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1206名职工,作为对象实施慢性病干预,其中男职工 652人,女职工554 人,平均年龄 38岁。

1.2 资料收集与处理 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检的方法获得两企业职工实施慢性病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分析数据,并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种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P

1.3 干预方法

1.3.1 由德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两企业职工进行查体,对体检结果依据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特征标准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标准进行筛查分类[1]。

1.3.2 对筛查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依据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健康

档案,实施包括定期随访、调整药物、指导减盐、有针对性的开具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

1.3.3 对筛查出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具有3项及以上高风险人群特征者,纳入管理,开展包括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摄入,适当运动、缓解心理压力、避免过量饮酒等生活方式强化干预并按规定每年进行两次定期随访[1]。

1.3.4 预的企业实施工间操制度,参与创建无烟单位,定期更换慢

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栏,发放合理膳食支持工具,设置健康指标自助监测点,要求职工定期接受随访,强制慢性病患者服药;职工食堂烹饪使用“低钠盐”,开展健康食堂创建活动;倡导职工积极参加运动比赛等一系列慢性病行政干预措施。

2 结果

2.1干预前后主要健康行为及自身指标的变化

通过对两企业职工慢性病综合干预后,过量饮酒、血压高值、血清总胆固醇高值人群所占比例均显著下降,家庭使用控油壶、限盐勺人群所占比例均显著上升,干预前与干预后主要健康行为及自身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经过1年的实践,对两企业慢性病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慢性病患者得到了规范治疗,高危人群减少了慢性病发生的机率,解决了企业职工无法享受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问题,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病误工,因病致残、因病丧失工作能力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

3.2 疾病预防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要转变服务理念,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由生活社区延伸至功能社区,将为居民服务延伸至职业人群服务,加强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采取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增强机关、企事业单位慢性病防控能力,减少因慢性病危害而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3.3 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与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配合,要投入大量资金,开展职工体检,购买体育器材,开展体育活动,设立健康指标自助监测点,建立慢性病健康教育宣传栏。同时要制定单位控烟制度、工间操制度,参加健康教育活动考勤制度,强制患病职工服药、按时接受随访制度。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M]. 2011:28-31

[2] 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41-182

第9篇

关键词: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肿瘤等为首的慢性疾病成为当危及生命的首要问题。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控迫在眉睫[1]。由于基层医务人员慢病防控知识老化,没有规范的管理标准,以致慢病防控效果不佳,现迫切需要找出一条适合基层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模式[2]。中心自2013年开始对基层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设6各社区卫生服务站。

1.2方法 对医务人员岗位职责进行分工调整,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档案书写、慢性病规范管理标准的培训,每月督导、考核、纳入绩效工资等规范化管理。1年后采用规范化管理前后自身对照,对建立档案数、档案真实性、档案合格率、慢性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率、控制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3质量控制 制定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书写规范,明确慢病管理标准(参照北京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手册2011版),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督导、考核并纳入绩效管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按照《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基本经费和人力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标准,每个人工作量为6h/d×250d/年×60min/15min=6000服务当量,医生超负荷工作,药剂人员年满负荷工作,护理人员明显工作量不足,管理后护理人员加入了建立和完善居民建档、免费测血压、健康咨询指导、协助药房工作等工作,1年后医生、药剂人员工作压力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明显提高,见表1。

2.2健康档案建档率、真实性、完整性有了明显提高 2012年建档人数为347人,2013年建档人数为1047人,建档人数增加了201%;真实性由72%(20671)提高到92.80%(33278);合格率由12.63 %(3603)提高到41.74 %(14969)。

2.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人数、控制人数比较 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规范管理人数、控制人数较前有明显改善,慢病管理人数增加了2941人,规范管理率由61%,提高到72%,慢性病控制率由65%提高到70%。其中高血压管理人数:规范前2094人,规范后4392人。规范管理人数:规范前1341人,规范后3083人。控制人数:规范前889人,规范后2186人;糖尿病管理人数:规范前895人,规范后1538人。规范管理人数:规范前503人,规范后1187人。控制人数:规范前311人,规范后806人。

3 讨论

3.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为首的慢性疾病成为当前医疗卫生的首要问题,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控迫在眉睫,基层社区开展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减少慢性病产生的危害。

3.2对基层社区现有人员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基层人员紧张问题,暂时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3]。

3.3建立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标准[4],在基层社区简单易行,很大方面提高了慢性病管理水平,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3.4基层社区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首先检验结果未与医生工作站对接,还不能共享检验结果;其次就是医生工作站慢病管理系统不能自动审核将不规范的档案自动清洗出来。还有全区信息化平台还未完善,全区医疗机构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增武,张林峰.社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7:461-465.

[2]齐运鑫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对策[J].首都医药,2012,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