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

时间:2023-06-04 09:21:05

导语:在数字经济培训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字经济培训课程

第1篇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形式:

讲授、讨论、演练、纠错等

培训目的:

1、了解企业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3、掌握基本的公文写作要点及规范;

4、掌握商务公文的写作流程与技巧;

5、了解和避免公文写作的常见问题;

6、提升、拔高企业员工的公文写作能力。

培训对象:

力资源部。

培训背景: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和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商务文书已成重要的作用,公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对外的品牌形象,对内的信息传达;商务文书是记录企业运营的信息载体,是企业沟通力、执行力的重要保障因素;高效规范严谨的商务文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衡量评价员工任职能力的重要尺度之一,是管理者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因此,公文写作值得企业及职业者的高度重视。

面对领导的要求——

往往不知如何下笔?

是用通知还是用函?

是用请示还是用报告?

办公桌上的公文——

格式准确吗?

行文规范吗?

用语得体吗?

书本是怎么写的?

经验是怎么说的?

企业内部又有什么特殊的规定?

例剖析,结合讲师自身的行政管理经验,颠覆纯理论的传统授课方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扭转学员对公文写作“枯燥无用”的错误观念,掌握简单易行的公文写作技巧,使公文写作变得“快乐而简单”。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公文写作规范篇

一、公文写作课程导入

1、公文是美而有趣的!

2、“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4、谭小芳老师独家:透过公务说公文

分享:杜拉拉如何写公文?

二、公文写作概述

3、公文写作的基本原理

4、行政公文与一般公文的理解及误区

三、公文写作步骤与意义

1、行政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3、行政公文写作的结构和语言

4、学习行政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

四、请示、报告与批复

1、什么情况下用请示?

3、什么情况下用批复?

4、如何写请示?

5、如何写报告?

6、如何写批示?

7、请示、报告的分类

(见三类模式表格)

五、计划和总结培训篇

1、了解计划的多种“变体”

2、了解计划的时间限定

(练习、改错)

六、通报、通告及通知篇

1、结合单位性质,辨析几类常见公文

(练习、改错)

七、社交礼仪文书写作

1、社交礼仪文书目的

2、社交礼仪文书要求

3、社交礼仪文书种类

、情感信函

5、请柬请帖

6、信纸信封

八、商务信函写作培训篇

1、写作要求“6个C”

、写作格式

3、常用标注

4、商务信函样例

5、商务传真写法

九、经济(法律)文书写作

、经济文书特点

2、经济文书要求

3、意向书

4、合同

5、标书

1、会议记录

2、会议纪要

3、了解会议纪要的成文格式

(练习、改错)

1、电子公文概述

2、电子公文的特性

3、电子公文的制作

4、电子公文的归档

1、发文处理

2、收文处理

3、公文管理流程

4、范围设限规则

5、归口管理规则

第二部分:公文写作技能提升篇

一、掌握公文写作的规律

1、公文阅读者的思维

2、公文的四个构成要素

4、主动写作与被动写作的区别

5、通过公文表达主旨的五种方法

案例+练习:总经理的通知

二、公文高效写作五步法

、收集材料

2、构思大纲

3、起草初稿

4、修改润色

5、定稿发出

1、周知公务信息

2、沟通上下左右

3、建立规矩方圆

4、包容大事小情

5、处事张驰有度

、求财滴水不漏

7、轻松不忘办事

8、互通内外有无

四、握住生花之“妙笔”

1、强化公文的规范性

3、用语与文种统一和谐

4、公文写作要正确使用名称

5、公文写作严谨的标点符号

6、公文写作的数字使用规则

7、公文写作计量单位的使用

9、提高商务公文的情感指数

10、公文运用事例和引用的窍门

11、5W2H方法在公文写作中的作用

互动:公文范例分析与常见弊病改错

1、精:公文的发文主旨

2、气:公文的正式程度

3、神:公文的核心思想

4、韵:公文的线条结构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经济 劳动力市场 影响

现今,数字化强势席卷全球,极大的促近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为信息社会、商务模式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化的存在,反映出中国经济、社会的部分特点。数字化经济不仅提升了电子商务的质量、生产效率,而且对提高我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的研究尤为必要,对加强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确保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长期以来,劳动力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其与市场供求等存有密切的关系。经调查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主要由新增劳动力、事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构成。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劳动力配置、劳动力数量、优化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利好因素,这使我国第三产业所占经济比例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而服务业则恰恰相反。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路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服务业每年创设的就业岗位约为700万。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于提高就业率,降低社会矛盾起着积极的作用。

2、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近年来,我国多家民营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倒闭。然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却不断攀升,这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资历、工作经验、实践技能等,其在就业过程中自身核心竞争力较为薄弱。

3、缺乏新兴产业高技能岗位人才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新技术、高科技人才极度匮乏。统计资料明确指出: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劳动力约占所有劳动力的10%,其余的劳动力没有人力资本,其就职方向大都倾向于简单的劳动体力。就当前来看,社会特别渴求新兴产业高素质人才。

二、当前数字化经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实践证明,数字化的普及,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转变(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数字化经济你)的目标。与此同时,数字化给我国环境、社会、经济等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工作方式、劳动力市场结构、运营机制等内容。根据实际从业经验,笔者将数字化经济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概括为以下内容:

一方面,数字化经济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对于数字化经济而言,其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当前,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在改变劳动方式(劳动力加劳动工具)、手段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数字化经济环境中,我国劳动力市场必然受到其的影响,从而在微观、宏观层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另一方面,数字化经济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数字化经济的蓬勃兴起,促使新产品、服务需求产生,对市场供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劳动力市场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优化,从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三、国外劳动力市场对我国的启示

毋庸置疑,数字化经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源的流动。数字化经济形势下,互联网普及率明显增高,对经济投入、产出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工作场所的优越性发生了转变,工作场景、模式的虚拟化逐渐引领潮流。笔者以美国劳动力市场为案例进行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作模式得以丰富

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社会、经济、生活等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工作模式亦是如此。自2000年以来,远程就业开始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高素质人才需求量不断攀升

就美国数字化经济而言,其制定、出台了很多关于远程就业的法律法规,以提升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此外,美国开设技能培训课程,以提升劳动力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满足社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此同时,美国极其重视引进国际人才,为保持高科技竞争水平提供有力保障。上述这些内容,对我国更好地配置、优化劳动力资源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四、结束语

数字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电子商务生产率、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数字化经济时代,就业模式、劳动力资源流动等发生了巨大变革。为更好地应对数字化经济形势,我国应采取构建互联网就业平台、对劳动力进行科学培训、转变高校育人方案、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等有效措施。希冀,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等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枭吟.经济数字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08):130-134.

[2]李剑玲. 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07):47-48.

第3篇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高辍学率,澳大利亚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普通高中实行职业教育培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高中职业教育培训在澳大利亚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参加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全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总人数的30%。本文介绍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的最新概况,以期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有所启示。

一、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最新概况

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包括为高中提供的职业教育课程以及以高中为本位的新学徒制。自从1997年以来,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参加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有211885名11、12年级的高中学生参加了高中提供的职业教育培训,占所有高中学生人数的50%左右,是1996年参加此培训人数的4倍。

1.政府支持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澳大利亚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高中职业教育培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高中职业教育培训

(1)法律上支持除《职业教育法》和《培训保障法》之外,2003年澳大利亚政府同意修改1996年制订的《工作场所关系法》,以减少企业与高中制订职业教育培训标准时产生冲突与矛盾,《工作场所关系法》的修改也将会为更多高中学生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

(2)建立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让更多的高中学生有机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澳大利亚政府2003年决定未来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4所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7200名11、12年级的学生提供参加以高中为本位的新学徒制的机会。新建立的第一所技术学院将在2006年开始招生,2008年时24所学院全部投入使用。

(3)建立国家机构2005年6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咨询委员会同意建立一个国家机构,通过职业教育体系以关注高中职业教育培训,解决学生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时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4)实行奖学金制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参加高中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参加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澳大利亚政府2005年首次决定为450名参加高中职业教育课程及50名参加以高中为本位新学徒制的学生每人每年提供2000澳元的奖学金。

从1997年起,澳大利亚开始加大对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2005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从2006年6月到2008年9月期间投资大约101亿澳元用来支持和扩大学校职业教育培训,包括以高中为本位的新学徒制。另外,政府将与培训机构合作,自2005年6月起每年为7000个提供以高中为本位的新学徒制的学校提供2590万澳元,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高中职业教育的支持。随着对教育系统以及对学校职业教育培训资金投入的增加,澳大利亚政府对提供职业教育培训的学校以及学校的技术中心也提供了专门的经费,每年分别提供2130万澳元和400万澳元,用来改善学校职业教育培训的设备。除此之外,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每年也将提供2000万澳元用来支持和扩大高中职业教育培训,2006年时这个资金数目将会增加到4000万澳元。

2.课程设置

截至2005年,几乎所有的澳大利亚公立高中都开设了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7070以上的高中学生参加了职业教育培训。在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行业、企业需要此类人才;二是此专业是学生感兴趣的。根据以上要求学校主要开设如下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商业、文秘、计算机、艺术、娱乐、体育、工程与矿业、建筑、纺织服装、制鞋、社区服务、健康教育、销售、第一产业、汽车、通讯、科学技术、制造业、设备、食物加工、金融保险等等。最受欢迎的职业领域有旅游与招待、商业与办公、计算机等,占2004年培训总人数的48%。

3.严格师资标准

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师资标准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师资既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教育教师的标准(取得一定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又要符合普通教育教师资格的要求。因此,各个高中在招聘职业教育教师时(包括兼职教师)都有一定的严格标准,例如:有3-5年的相关实践工作经历;至少获得4级职业资格证书;受过高等教育并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等等。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教师是从企业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者工程师,以兼职教师为主,只有少部分的专职教师。

4.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4篇

关键词:银行培训制度 问题 改进 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逐步扩展,国有银行和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也纷纷扩张,参与争夺市场的脚步越来越快,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培训教育是实现人才开发、获得高素质人才资源的一种基本途径,是提高人才能力的重要基础。培训教育作为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手段,对银行人才队伍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银行培训制度的问题

对目前银行业培训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试从五个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出发做简要分析。

1.培训目标

设置培训目标是培训计划具体实施的前提,设立目标后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评估等要素。培训目标是宏观的、抽象的,它需要不断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目前银行很难做到对每一类岗位的员工设置总体培训目标,并安排一系列具体课程达到这一总体目标。单从某个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考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员工反映参训后不懂的还是不懂,主要是因为设置的课程缺乏明确的目标,未深入考虑课程的预期效果。归根究底是缘于不了解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现状,不清楚员工的需求,最终导致重复培训员工已熟练掌握的内容,而对员工困惑之处却轻描淡写,造成培训浪费人力物力。

2.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表现为一系列具有连贯性培训课程的设置,以及每节课程的具体讲授内容。培训课程体系应与员工职业生涯相结合,培训课程内容应与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能及工作目标相结合,紧扣培训目标,且重点突出,要有较强的针对性、理论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当前,银行培训内容过于单一,集中于经济、金融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培训。身处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传播方式上逐渐数字化,这就对员工掌握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最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因此,银行亟需丰富培训课程的内容,除了专业性课程之外,开设更多综合性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外语读写、心理辅导等。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员工对集体文化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

3.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是一个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授课方法可以而且应该灵活多样,要根据培训目标、受训对象、课程内容灵活地选择培训方法。知识类的课程,除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外,还可采用录像、视频与网络教学等方式;技能类的课程,就要灵活采用课堂讲授与练习、示范、研讨、模拟演练等模式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课堂中也可增加讨论、分享、交流、角色扮演等环节来加深员工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银行培训课程大多采用现场讲授和视频教学的方式,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尤其是视频教学,缺乏互动,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现场讲授中,有些授课者照本宣科,导致员工精神不集中容易开小差,从而造成台上授课无趣、台下听课劳累的尴尬局面。长期以往,员工容易对培训抱有抵触情绪。对此,一方面要改变套路,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加强学员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无现场培训必要的,可以采用视频、网络等方式,提高员工时间安排的灵活性。

4.培训师资

培训教师是培训实施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关系到授课效果,培训教师可以来自银行内部也可以来自银行外部。银行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以内部员工为主,往往是口才较好的员工或者是一些业务骨干。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外部的培训教师通常具有高超的授课技巧,能够轻易地与员工互动,但对银行内部情况缺乏了解,其授课内容容易泛泛而谈,不能有效地切合实际;而部分内部培训教师则缺乏授课技巧,单纯地认为培训是把内容讲完,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忽略员工的感受,不能有效地互动,这些因素都可能挫伤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使培训效果打折扣。

从长远来看,依靠外部师资并不能解决行内员工的培训需求,而且费用昂贵,因此培养一支银行内部的师资队伍非常必要。经验丰富、技术突出的员工稍加合理培训,就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当然,对兼职教师给予合理的物质补偿或奖励,有助于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及授课热情。

5.培训管理

严谨规范的培训管理,是培训正常运作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考勤、考试、考评等制度。无论哪种形式的培训,学员正常出勤是学习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制定周详且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考核办法。

目前,银行培训主要通过现场签到进行考勤,每一堂培训课都有相应的培训积分,要求每位员工每年完成规定积分的课程,其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员工参训的积极性,确保了参与率,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容易出现员工签到之后却不参训的情形。因此,课程结束之后合理利用考试等评估手段十分必要,可以有效地促进培训目标的达成,无形中督促员工认真听课,有效提升培训价值。

二、银行培训制度的改进措施

上述提到的每一个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而且必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人才不是成本而是资源,适当的投资必然会收到更多、更长久的回报。

1.明确培训目标

培训通知时,可以明确要求,参照考试大纲的方式提出目标,即通过培训希望员工学习哪些知识,达到何种层次等等。对于受训员工来说,事先明了学习目的所在,可以有明确的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不单独列出培训要求,而把培训内容的要点稍加细化,并对每个要点附上要求,希望员工听课后能达到什么层次,是一般性了解、熟练掌握,还是灵活运用等。

2.拓宽培训内容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计算机水平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很多银行都会组织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但是培训内容过于宽泛而不深入,一次培训最好有针对性地只涉及一个模块,比如专门设置课程加强员工的PPT制作技巧。另外,员工心理培训不可或缺,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强,员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导和训练,能够增强员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还能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

3.丰富培训方式

灵活采用课堂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自行选择适宜的培训时间。对于空闲时间与培训时间冲突的员工完全可以利用远程网络进行学习。课程结束后,增加员工提问环节,既可以为参训员工答疑解惑,也可以据此了解授课效果,有利于授课教师的进步。

4.培养多样化的师资队伍

从银行内部各个条线通过选拔、聘任组建专门的教师队伍,包括金融、保险、理财、销售、法律、心理等多方面的人才。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针对性地提高授课技巧以及应变力、沟通能力、分析整合能力和学习力等综合素质。

第5篇

关键词:高校转型;合作办学;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13-04

一、地方高校转型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病;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视市场的需求,关门搞教学;在学校整体建设上,盲目追求“高大上”。由此导致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年年攀升,而就业难问题也一年比一年严重。与此同时,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却陷入了“人才荒”的尴尬境地。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

(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学生、家长普遍认为职业技术类高校非正统大学,学技术当技术工人低人一等,因此即便应用技术型高校在现实中的就业率更高,他们也不愿选择这类高校就读。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毕业生时,也存在迷信名牌、盲目追求高学历、高职称现象,而忽视对其岗位的适应性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高校本身对转型也未有充分的准备,不少地方高校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的夹缝中,依然在做着“升格”的美梦,对于转型持犹豫、观望态度。

(二)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一轮变革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升本高校与老牌本科院校都自我定位为“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类院校在本科院校中是不入流的角色,这种缺乏分类分层的管理造成高校办学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某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地方本科院校率先试点,但因为高校评估体系未能跟上,相关举措的推进也是举步维艰,教师犹豫彷徨,学校进退两难。

(三)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型师资队伍严重短缺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缺乏实战经验。自己本身没有基本的技术技能,怎样引导学生学习与实训,这样的师资状况如何能适应地方高校的转型?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成为当前高校转型的重中之重。

(四)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基础设施与基地难以落实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光说不练,事实上,练习与实际操作是教学中的重头戏。而目前面临转型的高校大多存在实验室配置、实训实习基地无着落的困境。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市场调查

地方高校转型除了观念上的扭转之外,对市场实际需求的了解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市场的需求日新月异,地方高校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以形成高校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局面。转型高校的市场摸底调查至少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推进:一是实地考察,深入高校周边地区行业、企事业单位,挖掘其人才需求的类型与层次数据;二是对于校企、校地合作对象,可以直接联系或通过实习生的反馈获取数据;三是对招聘网站用人单位释放的用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市场总体人才、各类人才、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量。

贺州学院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此后几年依然延续师专教育的老路子,以学科为单位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学生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错位,尽管各个二级学院费尽心机,学生就业仍然不如人意。学校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适应教育部关于地方新升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趋势,2014年暑期各学科派出考察人员奔赴广州、深圳、清远、南宁、北海、柳州等地的用人单位调查,获得了不少真实的市场资料与人才需求数据。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原来定位这一专业是为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文化部门培养人才,而事实不尽如此。电台是事业单位,必须通过统一的招考程序才可能进入,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在考试中未必能胜出。同时这些事业单位在选聘时往往首先选择传媒类专业高校,或者985、211等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作为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是很难进入这些事业单位的。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如文化传播公司、婚庆公司、广告公司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却有着巨大的需求量。为此贺州学院与凤凰教育将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定为三个层次。

主要就业岗位:新闻媒体、游戏、动画、广告公司或从事动画、影视等的后期制作、网络页面的设计策划等。

次要就业岗位:广告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网络与多媒体制作公司。

其他就业岗位:企业形象策划、文化传播公司的美工设计。[2]

(二)专业共建

专业共建是校企合作中一种区别于院校传统专业教学的新的办学模式,采用订单式培养,实行双轨制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项新举措。该模式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的要求,更好地实现了“产、学、研”三方共赢的新局面。专业共建项目合作模式将企业的经验和需求直接传递给学校,对于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毕业生就业、帮助人才储备、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本校的新型专业,缺乏具有相应的教学与制作经验的师资队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培养高端实战型人才,凤凰教育与贺州学院就以下方面展开合作:共同研发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训课程,企业专业人员到贺州学院兼课、帮助贺州学院规划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实习就业示范园区开发。凤凰教育为贺州学院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实训场所以及专业化的训练,包括实训内容、实训要求、考核方式等,贺州学院将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三)课程置换

课程置换是将院校现有的传统专业课程全部或部分地替换为适合市场发展趋势及需求的企业培训课程,建立面向市场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转型高校的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技术性师资严重短缺,而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往往是技术性人才,转型高校在设置这类课程时如何来解决这一矛盾?企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合作方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是值得推广的方案。课程置换后将本专业教师无法承担的教学交给有能力承担的合作方来做,既解决了地方高校技术性师资短缺问题,同时也能培养出适应市场新变化的技术人才。

(四)短期培训

短期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专业的兴趣,拓宽专业外的技能基础。通过常规培训外的短期培训,强化专业技能水平,实现学校到企业的无缝链接。通过短期培训模式,一方面对于非此专业或零基础学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培训班级,从而接触到相关的操作技术、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掌握一定的技能、拓宽自己的知识文化范畴;另一方面通过此阶段的培训,弥补培训学院的弱项,真正实现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零过渡。

如贺州学院与凤凰教育达成协议,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贺州学院开设凤凰短期培训班。凤凰班将超越学科与专业的限制,允许贺州学院所有对数字媒体感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凤凰班将根据学生的起点与现有水平分层次教学,对零基础的学员主要通过短期培训激发起学习与操作的激情,对已接受过常规训练的学员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强化技能、提升其实战操作能力,培养“品德好、基础实、专业精、能力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目标。

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

对接市场,为地方与区域性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目前地方转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具体到不同专业则有相对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同时也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这些目标。下文以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与凤凰教育的合作办学为案例来说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与要求以及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

合作双方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具备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进行网页、动画、电视等多媒体产品的策划、制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面向新型数字媒体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通过数媒专业软件的几大模块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学习,培养未来从事多媒体制作、大众传媒、游戏美术、动画、网页的设计策划,电视电影的采编与剪辑等工作的人才。

置换课程分四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并揭示该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后期制作方向”,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系统地学习基础的制作绘图软件,为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一是系统学习动画视觉所涉及的灯光、材质、UV、烘焙、贴图绘制,完整掌握三维动画贴图制作的整体制作;二是能够为角色搭建适合动画和个人使用的设置功能骨骼系统;三是将动画原理运用到动画制作中,掌握整个动画流程;四是掌握影视制作中的自然特效、魔幻特效制作技法。第三阶段的教学目标:全面掌握电影、电视的合成制作流程、制作方法以及合成原理。第四阶段的教学目标:按实训要求能够运用所学软件完成整个项目。

培养目标与要求着重强调应用性与技能性,除专业能力外,通用能力与沟通能力也是能力结构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见下表)。

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的考虑,合作双方对课程体系的设计也做了大幅度调整。调整的原则是“专业对准市场的行业,方向对准行业的岗位”。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与“实践课程平台”三大块,以后二者为主。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凤凰教育关于“数字媒体”专业开设了动画概论、素描、色彩应用、平面摄影、计算机文化基础、速写、数字媒体风景写生、C语言基础、动画技法、多媒体编辑技巧、图像图形基础(Photoshop)、剪辑创作(premier)、MAYA软件、NUKE软件、AfterEffect软件等十多门专业核心课。贺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核心课程之外开设五个专业方向课程,分别是:出镜记者方向、纪录片方向、摄影制作方向、电视编导创作方向、影视文学创作方向。每个方向由若干课程构成,如纪录片方向设有“纪录片导论”“影响叙事学”“电视节目形态I新闻纪实”“专题片文本创作”“中国纪录片栏目研究”“西方纪录片研究”“纪录片影像还原与呈现”“影视录音与制作”“人类学纪录片创作”“影视项目策划与制作”等十门课程。

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能力层级是市场调查的结果,反映了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课程体系设计是否恰当、推进是否合理将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能力层级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贺州学院与凤凰教育合作开发的课程体系较好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律与市场的需求。

贺州学院与凤凰教育合作办学的尝试说明,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办学模式,不仅解决了转型高校技术型师资短缺、实习与实训难以落实等问题,而且必将倒逼高校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只要合理实施、合力推进,必将在地方高校中脱颖而出,扭转整个社会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刻板印象,确立地方高校“把推动地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和转型的第一价值尺度”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3]

参考文献:

[1]王剑波.瑞典校企合作的政策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7).

[2]蔡青.校市相融 校企合作――地方教学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7(8).

[3]鲁林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个案[J]. 中国高教研究,2009(1).

The New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cal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YUAN Jun-xuan

(Hezhou College, Hezhou 542800, Guangxi Province)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会计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85-01

知识时代就是经济时代,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在经济市场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由于中国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变大,因此,现在正是对会计教学改革的最好时机。本文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开展高职会计教学改革。

一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及特点

1.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内容没有定型

成本会计专业培训课程,目标不明确。主要体现在成本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区分不清,如成本会计工作培养是财务会计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成本会计是由预算、决策与控制和评价的能力组成,财务会计课程目标培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疑问在专业界存在很多争议。由于成本会计培训课程目标大不相同,因此导致在教学课程内容方面产生不同。在其专业的学术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成本会计归属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成本,基于这一观点,内容相对简单化,成本会计就是成本核算、报告,从而进行提出计划和分析成本。第二种观点是成本会计归属于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基于成本核算理论的基础上,上述内容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估及其他内容。

2.实践教学基础薄弱,教学效果不理想

成本会计课程对教师专业水准的要求比较高,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很强的成本会计实践和成本管理能力。高校教师中,部分教师既有丰富的实践或工作经验,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有一些教师不具有上述实践和教学的经验,在实际的生产工艺过程中,生产组织对成本会计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够了解,从而导致成本的计算、分析、应用、预测和控制方法在企业中很少得到有效的应用。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有些教师经常采取理论式教学,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仍然应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一部分教师用一本书、一个PPT课件和投影仪,坐在讲台上讲课的方式来教学,它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教师没有参与学生一起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使用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各种实践的活动性。(2)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肢体语言,最终导致课堂气氛十分沉闷。(3)缺乏提问环节,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老师知道吗?答案是肯定的。(4)学生缺乏感性的认知。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图表、数字、表格格式、模版,只能依靠老师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看不到企业的事例,对车间生产、仓库仓储及管理等概念缺乏认知。单一的教学方法既导致教学无效果,更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法想象和难以理解。

二 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1.科学定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由于就业形势,社会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地完善会计专业课程,创建教学理念,满足财务管理服务的生产企业的需求,培养使用先进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会计教学的首要任务,它可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强度,使其能力和素质结构得到合理的发展。为此,会计教育的职业培训目标可理解为:培养具有知识掌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灵活应用广义的经济基础概念和会计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市场经济规则意识强,有在从事会计、银行管理或其他相关金融管理领域,具有应用专业知识强的高端人才。

2.结合会计改革编写新的会计教材

教学的核心是学习,学习是掌握知识的桥梁,如果会计改革没有新的会计教材,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会计知识和轻松学习以及进行知识积累,新会计教科书的改革值得进一步探讨。

3.讲授要以启发、引导为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教师应了解教学改革的宗旨,特别是近几年,掌握先进科学的知识十分重要,从整体结构的合理调整方面,应教给学生掌握与学习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学习与应用知识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从而自然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

在当前信息经济社会,会计软件的使用是会计师必须掌握的,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会计管理,因此,专业的会计教学方式是计算机互联网、会计软件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应建立一个职业能力评估与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内容是考察学生能否胜任其工作。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时代背景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世纪,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公共行政现代化对政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各国面临着许多共同性的课题。与此同时,由于文化的和历史的原因,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动荡和不安。国家公务员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其素质的提高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1、经济全球化

到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以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知识共享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日益显露,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逐渐加强。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深入和市场的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显得密不可分。“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注:秦言著《知识经济时代》,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经济和社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组织行为和公众观念等等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各国政府都将面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

2、公共行政现代化

政府运行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基础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必将对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政府效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和公众的要求反应更加迅速,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政府功能实现服务化等等。(注:朱丽兰、张志坚主编《知识经济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第261页。)这些要求促使各国政府积极推进行政改革,“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现代化浪潮由此产生。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欧美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某些国家率先开始了与市场化的经济改革相呼应的行政改革,之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始了行政改革。(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序言第1页。)尤其是东亚和南亚,在90年代末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行政改革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3、文化差异

尽管世界逐渐成为“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日益拉近,但各民族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依然存在,而且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隔阂往往超过经济和政治本身,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彼此之间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对于世界的稳定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生活在一个拥挤的和脆弱的平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我们不得不互相依赖,同时也依靠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注:秦言著《知识经济时代》,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页。)

4、历史启示

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合作与交流对历史进步、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当今时代的变革更是全球性的变革,人类面临的希望和危机远远超出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日益取决于人类的合作与理解。从此意义上讲,各国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二、国外公务员培训的新特点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发展历史较长,在公务员培训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模式。随着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在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培训机构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机构按办学功能模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短期、中期培训相结合,以短中期在职培训为主的独立培训机构,以英国和北欧诸国为代表,培训课程中往往穿插管理、政策方面的研究咨询活动;第二类是“招、培、考、任”相结合,以“招录—职前培训—考评—任用”一体化项目为主的独立培训机构,以法国国家行政学院(ENA)为代表,它以培养后备高级公务员为使命,把预选、招录、中长期培训、考评、任用结合起来,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在职前的定向培养,每个环节都按公平、公开原则层层选拔。第三类是以教育、培训、研究为主的大学研究生院,这些研究生院不仅开办全日制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MPA)、公共政策(MPP)硕士研究生教育,还为公职人员开设非全日制的硕士学位课程和各种非学分制的短期培训课程。如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Maxwell)、德国施派尔学院(Speyer)等。这些机构都注重培训、科研和咨询三者的结合,呈现出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的趋势。俄罗斯国家公务学院(PATC)集第二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在职公务员短期培训、资格证书培训和科学研究于一体。

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机构如果按机构属性和运行机制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国家培训机构,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ENA)、德国联邦行政学院(FHB)、日本人事院公务员研修所、韩国中央公务员教育院(COTI)、希腊公共行政中心、瑞士联邦公务员培训中心、西班牙国家行政学院(INAC)、加拿大管理开发中心(CCMD)等,这些机构中有些也在不同程度上依托市场机制运作。第二类是政府导向、依托市场机制运行的国家培训机构,如美国FEI,以短期课程“培养优秀行政官员,保证联邦政府工作的行政效率”,并“致力于为公众服务”为主要内容,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收入。俄罗斯PATC,经费的70%靠学费收入。葡萄牙国家行政学院(INA),办学经费的一半从培训市场获得。第三类是市场导向的国家培训机构,英国公务员学院(CSC)奉行“顾客至上”准则,以500门短期课程为“商品”,每年举办2500项培训、研讨活动,参训3万人次。新加坡公务员学院(CSC)以220门课程、每人120新币/日的学费在培训市场上吸引着全国75%的公务员参训。(注:资料来源:张修学主编《国外著名行政院校概览》,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3~8页。)

中国公务员培训机构——行政学院基本上均属于第一类,即政府主导、国家财政支持,以短中期在职培训为主。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隶属于国务院,主要负责培训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和培养高层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员,学院经费由国家财政全额预算拨款。学院建院10年来(1988至1999年),共举办培训班104期,培训4600多人,各类培训以短期为主,单班平均培训期为34天。(注:《我院边建设边培训的十年探索》,摘自《国家行政学院教学调研资料》第29期,1999年1月20日。)行政学院在举行短、中期在职培训的同时,也在积极努力开拓培训市场,独立或联合开展其他形式的培训,这类班次主要以市场导向为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这些班次的举办,为学院今后部分培训班依托市场机制运行作了有益的尝试。

2、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

作为独立培训机构的培训者或指导者,专职教师需要面对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成人学员,起着组织、引导、协调、辅导的作用,必须具备管理项目、掌握研究班课程、主持专题讨论会的能力,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公职经验。兼职教师一般是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知名教授,或者是相当一级的政府官员。由于培训项目类别、数量比例和在更高层次上的总体功能差异,大学研究院和独立培训机构,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和结构常常有很大差别。在机构规模有限、资源不足的条件下,从政府和社会聘用兼职教师和培训者已成为通行做法,也是提高培训课程实用性的有效措施。

根据专、兼职教师的数量比例关系和专职教师占全校教职员工总数的比例,可以将公务员培训机构分为“学院型”、“社会型”和“中间型”三类。“学院型”专职教师绝对数量多,而且相对于管理、服务人员的相对数量也多,在功能模式上大多属于研究生院类型;“社会型”专职教师不仅绝对数量少,而且相对数量也少,靠经常、有效的组织联络工作来维系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如法国ENA;“中间型”则专、兼职教师数量成反比,在总体功能上有偏向于“学院型”的,也有偏向于“社会型”的。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基本上属于“社会型”,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方针。专职教师队伍按照“优化精干、结构合理和专业配套”原则组成,兼职教师主要从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省部级、司局级国家公务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中选聘,学院还根据需要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担任教学顾问,聘请国外专家、教授为客座教授。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专兼结合,保持主要课程兼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吸收兼职教师参加教学、科研和有关学术活动,使专、兼职教师协作配合、优势互补。

3、培训对象多元化

许多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机构在培训中高级公务员、在职公务员的同时,也对非政府工作人员进行项目培训,同时还直接面向社会招录人员。在以短中期在职培训为主的独立培训机构中,主要培训对象是中高级公务员。在以中、长期培训为主的培训机构中,以法国ENA为典型,培训对象包括28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47岁以下、有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在职公务员,以及40岁以下、有8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非政府工作人员。在大学有关专业研究生院中,培训对象大都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的人员,如MPP、MPA教育等。培训对象的多元化对于我国公务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除培训国家中、高级公务员和国有重要企业的领导干部之外,还面向各高等院校招录应届毕业生,作为国家公务员后备力量的培养对象。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培训班可分为:省部级干部专题班、司局级公务员任职班、香港和澳门高级公务员培训班、国有重要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班、稽查特派员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从全国范围看,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行政院校还没有做到直接面向社会招生。

4、在职培训与学位教育相结合

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内容(项目)主要包括有:MPA学位项目、初任公务员培训项目、在职公务员培训项目和国际培训项目等。中国公务员培训则主要以初任培训和在职培训为主,相信MPA学位教育不久将成为中国公务员培训的一个重要的项目。

国外开展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已有许多年历史,最早起源于美国。1924年,美国马克斯维尔学院(Maxwell)启动了美国第一个MPA计划,面向公共行政或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之后,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专业学校开办了MPA教育。70年代以后,美国的MPA教育进入规范化的发展时期。有关院校开始建立共同的组织,加强联系,相互学习,建立统一的MPA课程标准,对开办MPA单位进行审核、评估。据统计,现在全美开设MPA课程的院校有220多所,在学学生有30000多人,而且发展势头很好。之后,MPA教育在欧洲也发展起来。欧美MPA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功的经验,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视,不少国家正积极学习、借鉴欧美这方面的经验。可以预见,MPA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会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具有与MBA一样的地位与声誉。

中国公务员队伍的现状对开办MPA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530多万公务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3.9%,35岁及其以下人员占56.8%,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公务员中,也极少有受过系统的高层次公共行政教育的。(注:季明明:“国家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途径——论我国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载《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3期。)而MPA教育则正是针对广大管理者,特别是政府公务员的,它重视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实际,尤其是政府管理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学习国外MPA办学经验,尽快开办行政院校的MPA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5、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特别注重实践性,在方法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强调“实践”,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适应政府改革需要。在培训内容上紧密联系政府工作的现实问题,或通过政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案例教学,或以政府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为研讨专题。法国、希腊行政学院还安排学员2次到政府部门或企业去实习,每次半年,法国将此比作培养“医师”的方法,因为高明的医生需要经历大量临床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而该学院的课程是让学员在不长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经过提炼的、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

(2)强调“实用”,重视能力培养。国外著名行政院校虽也重视知识的学习与教育,但更重视以问题为中心,强调运用现有的知识、特别是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培养学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以专题为主,坚持“短而精”,每次只针对一个专题,时间1周左右,有的只有2至3天,突出专题性和时效性。

(3)坚持“择优”,这是培养高级公务员的首要前提。以法国国家行政学院为例,其生源来自大学毕业生、在职政府公务员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工作人员。他们都被要求参加激烈的竞争性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后才能被录取。每次考试都要组成一个考官委员会,由行政学院、人事、司法、审计部门的高级官员和公共部门的高级职员与行政院校的教授组成。考试程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以考核考生运用丰富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主,面试则检验考生是否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4)实行“重用”,学成后凭成绩任职。这一点在法国表现得最为突出,法国公职部每年为行政学院提供多于毕业生数的职位,由长期班学员凭分数排名依次挑选,一般排名在前的毕业生可得到副司级职位,排名最后的毕业生可得到处级职务。“重用”原则有利于增加招生的吸引力,可在更大范围和人数中选拔优秀人才,同时也给学院自身加大了压力,使其必须千方百计地改进课程和改革教学,真正能培养出名副其实的能够担当重任的毕业生。

(5)方法“灵活”,实现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的相结合。国外行政院校的教学适应公务员的需求与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除传统的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外,还比较广泛地采用了研讨班、研讨会、实习、现场观摩、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等方式、方法,这样既适应了公务员培训的特点,也有利于学员能力的培养,不仅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而且还从能力、动机和态度等方面作全面的培训。作为一种新兴的培训方法,参训者“角色模式转换”,已经成为世界公务员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动向之一。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前景展望:公务员培训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1、公务员培训的信息化、网络化

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虽然十多年前预测将出现的“课堂革命”并未发生,但信息技术(IT)渗入教育、培训领域的巨大势能已不可逆转。世界各国有2/3的政府功能与信息管理相连接,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对公务员教育、培训提出的要求日益紧迫。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克林顿1998年初要求“通过提高培训和学习技术含量,以完善现行联邦政府培训和学习”的执行备忘录,成立了“总统联邦政府培训技术特别任务组”,制定了建立高技术远程学习系统框架的工作计划,营造面向终身学习的远程学习技术市场。法国制定了《使法国准备进入信息社会》的政府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大力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培训。公务员教育、培训在信息化过程中必将趋向网络化、数据库化,并从集中型培训转向分散型培训。从发达国家的先行轨迹看,其成功要诀在于:“三分技术、七分协调和管理”。

第8篇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沙盘仿真实验是瑞典皇家工学院KlaMellan于1978年开发的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初使用于我国高校的MBA教学中。目前,沙盘演练既是世界500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必备培训课程之一,也是欧美商学院的EMBA培训课程。ERP沙盘教学是在预设的市场环境和经营规则下,由一组企业进行协作和对抗的经营模拟。沙盘教学主要涉及企业战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管理、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产投资规划、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协作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操作流程全部展示在沙盘的盘面上,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模拟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课程开始之初,全班按照每小组6名成员分成若干组,每组代表一个企业,组内成员分别担任总裁CEO、财务总监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及财务助理等角色,共同经营企业。每个企业经过相同的初始条件和起始年经营后,进行自主经营,在完成6-8年经营活动后,最后生存下来的公司以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率两个指标分出胜负。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是课堂主体;教师只在讲解运营规则和模拟经营初始年中扮演引导者角色,其他时候都是工作者和配合者。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学生在“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的,体验游戏的乐趣和竞争的残酷。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集思广益、交流合作,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教学设计对农经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1.更新教学理念,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教学模式同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有很大差异,前者是学生在既定运营规则下,以小组合作方式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配合者。一个团队由6名学生组成,每个人既各司其职,各个岗位之间又相互贯通。CEO是团队的总负责人,需要不断协调成员间相悖的观点;持不同观点的成员也要说服其它成员以获得赞同,最终的决策需要组员充分讨论后,服从最优决策,从而使整个团队获得更好的业绩。团队成员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辩论演讲能力;个体在服从的过程中培养了以大局利益为重的妥协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2.整合教学内容,提高自我学习和数字处理能力“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讲解4学时、实训44学时。教师需要在课程初始阶段简单介绍运营规则,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掌握并具体运用规则。按照规则中市场开拓、生产线购买、产品研发、产品生产、融资、折旧等明确的规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财务计算与运筹决定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课下自主学习,从而参照运营规则反复练习以实现科学规划和开源节流。学生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都要填写财务报表,包括综合费用表、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等,有助于锻炼会计原理实践操作能力与数字处理能力。在目标驱动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除了掌握财务知识,还会主动学习运筹、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在操作和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还提升了学习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革新能力的融合企业资源计划沙盘教学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并通过亲自参与和操作体验来了解知识。在实训中,有的小组因为订单量过大而完不成任务,不仅被没收订单还遭受罚款,有的小组因为广告投放策略不对使得订单量减少且库存产品积压,此时,小组间可以开展合作,实现互通有无、互利互惠,这种权变思维方式不仅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总结和积累的经验。这些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开放度,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任何角色、任何岗位及任何时候。

4.改革考核方式,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考核评价是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企业资源计划”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经营结果和课程论文两部分,其中,经营结果的成绩占60%、课程论文的成绩占40%。经营结果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整体得分,包括经营过程中的违约情况记录、以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为财务指标体现的经营成果;课程论文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撰写的内容,能够训练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基础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所有小组的经营结果按总成绩进行系统打分后,由组内成员进行二次分配,分值由学生本人、小组CEO及指导教师三部分打分组成,占比依次为20%、40%、40%。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有利于学生确立公正的衡量标准,从而客观地看待人和事。每组的CEO需要在课程考核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点评,内容包括经营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组内成员的表现、组际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课程考核方法和结果等;组员可以对运营过程发表个人意见,交流经验,既加深了课程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第9篇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eacher, student and cooperative enterprise. Enterprise solution must come from the whole enterprise solution, conform to reality of schools. It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must be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resourc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lete construction scheme on constructing target, idea, scheme, step of enterprise resource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project, providing useful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library enterprise resource.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企业资源;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步骤

Key words: enterprise resource of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construction goal;construction scheme;construction step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86-02

0 引言

我院数控设备维护专业教研室的专兼职教师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数控设备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企业资源子项目建设,从项目申报,提出建设思路和方案,落实任务,历时三年,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等待评估验收。

1 项目建设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增强服务区域和行业的能力为目标。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快校企合作体制改革步伐,紧跟教育教学改革和行业技术发展,持续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服务能力。

1.1 构建区域行业信息平台,引领专业发展方向 广泛收集区域内外行业相关信息、发展规划等,分析当地产业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开设等情况。实时修整适合本地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课程体系等基础资料,创建、规整实训条件,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1.2 建成企业解决方案资源,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调研数控系统生产企业、数控设备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选取典型的数控设备应用案例、维修案例和提炼数控设备设计、制造、维护案例,进行企业解决方案资源建设和相应的企业培训学习资源建设。为在岗人员技能培训、中职毕业生在岗继续教育、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优质的开放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快捷的支持服务平台。

2 项目建设思路

2.1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组建多元建设团队 依托“校企合作委员会”,组建多元的专业化建设子团队,成员主要包括行业或企业专家、校内外专业带头人、校内一线教师、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

2.2 面向各类学习者,项目式设计企业解决方案 以需求为导向,面向数控设备生产企业、数控设备应用企业以及社会学习者,项目式设计企业解决方案资源建设项目的结构和功能;实行学生、教师、企业人员等各类人员的资源利用的成组与个性化管理,建设教学可用、实践可用、技术可用的优质资源,以满足专业教学及其各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2.3 落实保障体系,促进资源库持续发展 建立资源建设组织管理机构与体系,实施项目责任人负责制,落实项目责任,明确近期任务与远期任务,实行目标管理。同时紧跟行业发展与教育发展,在学校企业不断收集资源库用户新的需求及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持续建设企业解决方案案例,并及时更新上网。

3 项目建设方案

3.1 专业级资源建设 应用高职教育理念,结合区域、行业经济特点,建设涵盖专业调研资源、专业建设方案资源、专业解读资源等内容的专业级资源,建成专业调研资源,专业建设资源,专业解读资源,以供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专业开设与建设参考需要。

3.2 素材级资源建设 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好用为原则,自主开发建成文本类素材资源、图片类素材资源、动画类资源、视频类资源、课件资源等。如表1所示,以供不同用户二次开发或学习使用。

3.3 企业解决方案资源建设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分解的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企业典型案例进行企业解决方案建设如表2所示。

3.4 企业培训学习资源建设 面向不同用户需求,兼顾专业建设需要,收集、整理专业所需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各类学习资源12个;建设企业典型案例解决方案培训课程3门。建设培训课程2套,企业案例、标准类资源、产品技术类资源多个,如表3所示,以满足企业培训需要。

4 建设步骤

按照“前期准备”搭建队伍、落实任务;“中期建设”三个阶段分步实施;“后期应用”必须考虑不同用户需求。同时兼顾项目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确保资源库的持续更新。(表4)

5 项目应用

建立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工作运行机制、互惠共赢动力机制、沟通交流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机制,促进深度合作。①校际推广。强化资源推广力度,力争在川、陕、甘片区相关高职院校推广使用。包括前期宣传培训、应用试点及推广普及等力争在五年内达成目标。②校企推广。在数控系统制造企业、数控设备制造及数控设备使用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包括用户培训、试点应用及逐步推广。

6 特色创新

①基于先进教育理念,架构全新的专业资源体系。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师生、企业员工及社会其他人员等不同学习对象的“共性”与“个性”需求,基于先进教育理念,为用户提供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员工培训、继续教育所需资源与快捷的服务。②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构建系统化生态支撑体系。聚集行业、企业多方优势;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确定各方责任与任务,推动各方的深入合作;依托网络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合力持续建设系统化、可视化的专业资源,惠及各方,助推各方长效合作,持续建设,形成资源库持续、快速建设的长效机制。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可视化虚拟现实环境。综合应用动画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多途径开发典型动画、典型图片等培训资源,实现抽象内容形象化,搭建集学习、实训于一体,克服传统教学资源的时空局限性,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效率,降低教学成本。

7 结论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永恒的主题,让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实施。在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同时,需要有完善的法律规章的支持,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红兵,李移伦.探索如何基于企业素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J].电子世界,2012(14).

[2]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