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技创新的知识

时间:2023-06-04 09:21:06

导语:在科技创新的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技创新的知识

第1篇

近年来,各高校在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带动下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越发认识到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如何更加高效的组织和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进行深入剖析,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基础。

关键词:

科技竞赛;科技创新;大学生;教师;高校

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扩展,是当代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课外知识和丰富阅历的良好途径,是学生反哺社会,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途径。近年来,创新和创业成为社会主流风气,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与蓬勃的群体,理当成为创新和创业的主流群体和中间力量。在国家尊重科技人才,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政策支持下,各级政府和部门举办了多种多样的科学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多种多样的综合性学科竞赛,各高校逐渐意识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把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关于如何发挥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高教师指导能动性

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理论修养和科技水平较高的优势,从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消除当代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错误认识。从全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度,使其真正意识到科技创新和实践的目的意义所在,为他们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了锻炼的舞台。同时学校各级部门要形成良好的激励措施,使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有“益”可为,有“利”可图。

二、动态指导很重要,组织实施不可少

大学生科技竞赛,展示的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同时也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指导、协调。“凡事预则立”,所以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候,就可以进行宣传引导,激发大学生参加创新竞赛的热情。指导教师要提前和学生收集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意义的idea,在最初针对某个竞赛去设计实施方案,并且使方案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性,一步一步去实现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和教师科研活动一样,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准备较长一段时间,一两年甚至更长。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竞赛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为了自身全面提高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其次要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指导。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超前,易发现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瑕疵问题,但受限于自身知识能力,往往对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办法,在这时候,指导老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特长优势,指导学生们运用所学书本理论知识,结合国内外前沿的学术理论和科技技术,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能促使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相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学生主体、老师垂范、学校监督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遵循大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学校是组织督导者,竞赛是大舞台的原则,教师必须认识到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做好学生“向导”和“指导”,在其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宏观上指导,把握大的方向,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过程指导要细,要求要高,但绝不是一把抓,控制过严过死,应做到“严但不死,活但不乱”。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既不是“保姆”一样的,大包大揽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但也绝不能放任大学生,盲目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外,还要做好督促指挥的作用,任何项目的良好实施都需要精心组织和必要的监督,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学校要定期组织必要的、可行的检查督促活动,以不断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有利于发现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待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成熟了,各种竞赛就是展示的大舞台,将成果进行适度包装,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成果全方面地展现出来。

四、眼光要远,视野更要宽

以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比较注重创新课题的深度,多数和教师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相关,很多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具有很高的前瞻性,虽然具有前瞻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多的课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学生所能具备的知识水平。所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拓宽视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所出现的难题,这样的创新更加具备实际应用性。

参考文献:

[1]于海,李海岩,张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机制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2]代明智.关于大一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0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辽宁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客观、科学地皮昂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一个区域在一定范围内(如全国或地区) 科学地定位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 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 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

科技创新能力从本质上可以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现代科技领域的管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能力的主体主要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获得的科研奖励。目前关于技术创新的界定较多,所能达成的共识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专利、新产品和新工艺。知识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革命性力量。

在实际研发活动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经常同时发生,很难区分二者的界限。由于管理创新能力属于管理学范畴,目前主要是定性讨论,缺乏数据支撑和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的科技创新能力仅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特定区域运用技术基础设施,采用多种手段合理有效地配置科技人力、信息、技术和资金等资源,通过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是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科技创新体系是不同主体交叉作用的网络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方面。其中,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是衡量科技活动的效率,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活动的最终体现形式。

1、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保障。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这些要素只有在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科技创新投入是指全社会为支持科技活动而进行的经费、人力等各种资源的社会配置,科技创新投入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科技创新投入要素主要是科技人员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核心,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越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越强。科技创新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的投入,所以科技创新活动的另一大投入要素是资金,包括购买仪器设备、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和消化吸收等研发活动的经费支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有企业资金、政府资金、国外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等,其中企业资金和政府资金是目前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

科技创新产出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科技创新产出有助于推动区域的发展与进步,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产出相对容易量化,主要表现为企业新产品产值、专利授权数、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等指标。

3、科技成果转化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应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分为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因此,科技成果同样可以分为知识创新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知识创新成果主要是和出版的著作;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产值。对于知识创新成果而言,要实现其价值创造的能力,必须在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上进行成果转化,成为现实中可以应用的技术成果。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结合以上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以及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本文认为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取指标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系统性、数据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

1、系统性

在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时,需要考虑到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因此,在指标中要能够反映出不同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指标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2、数据的稳定性

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需要考虑数据的稳定性,由于统计对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导致某些统计数据中存在数据不连贯、波动较大的现象。因此,在选取指标中,需要选择一些比较平稳的数据,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

3、数据的可获取性

有些创新能力指标很难获取,或者获取数据的成本太高,所以在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时,尽可能保证所采用指标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来获得相关指标的数据,或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指标数据。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系统概念, 它是由若干指标组合而成的指标体系。为了反映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本文将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同时遵循上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获取性两大原则,确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科技创新环境指标、自主创新投入指标、自主创新产出指标和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二级指标分别是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数等,具体指标见表1:

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

(一)数据与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年》和《辽宁科技统计年鉴2008年》中相关指标的数据。由于《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2009年辽宁科技统计年鉴》的论文数据均为2007年,所以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采用2007年的数据。

熵是应用于不同决策过程的评价或案例的效果评价时是一个理想的工具,熵可以度量获取的数据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量,从而能够确定该信息所占的比重。在充分考虑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与产出和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影响因素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客观赋值熵权法对辽宁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二)定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1.定量计算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

通过以上定量计算得出辽宁及全国其他省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综合评价值及位次,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1)创新环境排名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完善。辽宁省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但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辽宁省科技机构数和高等学校所属研究与发展机构数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五和第二位,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数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十位。

(2)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投入相对偏低。从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来看,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是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少。从评价结果看,辽宁省科技经费筹资总额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在全国中排名分别为第八和第九位,相对于辽宁省科技创新的综合评价位次来看,投入相对偏低,低投入会制约了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指标整体排名较低,某些具体指标远远落后于科技强省。

(三)分析与讨论

总体而言,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其经济发展地位基本一致,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但而科技创新投入较低,相对于科技强省的差距较大。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转化能力一般。在创新主体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较高,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一般,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较低。制约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是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人才建设。

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在提升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中的贡献比较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提升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较大,但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小;企业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贡献薄弱。根据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可以把增强科技创新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以及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作为主要的政策着力点。

参考文献

[1] 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 经济问题, 2005,(08) .

[2] 张克英,黄瑞华,朱爱辉.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在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1) .

[3] 李宗璋,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上海统计, 2002, (08) .

[4] 张逾坤,吴见平,管连龙.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估及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 (01).

[5] 殷晓莉,王里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6, (06) .

[6] 荣飞,刘春凤.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态势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6).

[7] 唐炎钊,方旋,邹珊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02) .

第3篇

关键词:青岛 科技创新 促进条例

1.实施国家科技进步法以来青岛科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1青岛科技发展现状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实施《科技进步法》有力地推动了青岛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成效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1.1.1科技进步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为落实国家《科技进步法》,青岛市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包括《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青岛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办法》、《青岛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营造了依法推进和保障科技进步良好的政策环境。

1.1.2科技投入增长机制逐步形成。2009年青岛市R&D经费支出,由2001年的21.58亿元,增长到105亿元;2009年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由2001年的2.0497亿元,增长到10.9亿元。

1.1.3高技术产业规模逐步壮大。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427.53亿元,同比增长1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6.51%,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573亿元,同比增长22.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7.01%。

1.1.4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目前,青岛已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家、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校、科研研究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创新服务体系。

1.2存在的问题

1.2.1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近年来,尽管青岛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逐年增长,但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比较,2009年,青岛市全社会研发投入105 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1%,排在第6位;财政科技经费投入10.9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22%,排在第9位。

1.2.2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偏低。2009年,青岛市专利申请8754件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0名,成交总额14.21亿元,排名第13。科技活动产出水平长期偏低是制约青岛科技进步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之一。

1.2.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虽然走在山东省前列,但增长后劲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青岛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家电领域为主,处于低速增长期;第二,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核心技术相对较少,利润较低;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长期规划,缺乏科技招商意识和配套政策;第四,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较小;第五,尚未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2.4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青岛拥有十分丰富的科技资源,2009年,全市共有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490家,重点实验室104家,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达1547台(套)。长期以来,各种科研资源难以打破单位、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导致了科技资源重复配置而不能合作共享,造成了大量的闲置浪费,严重影响了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1.2.5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青岛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对大规模技术创新形成了制约。如何为科技型企业等新兴产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其成长, 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2.国内外科技立法的经验借鉴

2.1国外科技立法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各国独立的科技创新立法较少,大都散见于其他法案之中。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为科技创新促进和保障进行专门立法的现象。英国196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法》,规定了国家的科技发展目标、组织形式等。此后,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先后制定了本国的科技法,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子法,如创新保护立法、创新促进立法,使科技立法逐步走向独立化和体系化。

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立法覆盖了科技研发、技术市场和技术贸易、科技成果转化和保护、科学创新环境、科技奖励、高技术发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等领域,涉及税收制度、科研设备快速折旧制度、科技投入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一系列具体规定。部分国家还将科技立法与科技发展战略相互配套,如日本在每成立一个国家研究机构或制定一项重要的科技计划、科技战略时,日本议会都制定一部相应的特别法,对政府的资金投入数量做出明确的规定,对重要的科技计划及科技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保障措施,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综合国外的科技立法,可以看出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有利于科技、经济发展的体制,并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措施,来保障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达到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目标。

2.2国内立法现状

目前,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已经有12个城市进行了“科技进步条例”或者“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专项立法。自2007年国家修订颁布新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来,许多城市的人大和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立法工作,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立法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深圳、重庆等城市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深圳早在“十五”期间就启动了《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颁布施行;重庆市于2006年启动《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于2009年9月1日正式施行。

第4篇

关键词 本科生 科技创新 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31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Tak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MA Xiaodong, LI Min, LI Jin, LIU Bin, LV Haiy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iming at Xinjiang University how to carry out undergradu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the practice of tutorial system this problem,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action research method, seize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raining system, excitation potential and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master through the core research content.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has become the effective carrier in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Science College of lower grad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a higher interest, enough self-confidence, on tutorial system restraint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recognizes the high degree of; segmented teacher training mode, is a research associate in the growth syste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ject system, undergraduate advisor special training and graduation thesis cohesion system, in accord with the basic law of talent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odel of auxiliary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m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alize through the master, improve graduate matriculate quality and quantity are very favorable. But the mode of operation, the need for system security and steady progress, an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erfect.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utorial dystem

科技创新是指导教师高效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思维训练和科研实践锻炼,是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也是价值体现。国内知名高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历来对本科生导师制十分重视,通过吸引和鼓励本科生在平时实验操作技能熟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导师课题小组,并在导师的引导下将个人的创新思想不断融入到课题研究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①但是,各个高校发展定位不同,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本科生培养的一剂强心针,如何通过导师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这个创新主体的潜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新疆师范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相关问题,具体探讨新疆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科技创新中的有效运行模式。

1 现存主要问题

(1)目前,包括新疆师范大学在内疆内高校,对如何通过导师制规范教师对本科生科研实践的系统化训练和指导,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潜力和参加此类活动的热情,尚缺乏深入思考和成熟的操作体系。(2)校内本科实验教学培养力度与内地知名高校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把本科生科技创新(长期)导师制纳入到本科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范畴,实现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接轨,是我们教学改革需直面的重要问题。②

2 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的现状分析

2.1 本科生对科技创新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发现,低年级的本科生刚步入大学不久,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高层次学科实践技能的锻炼具有较大的新鲜感,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当中去体验,因此对导师指导的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和热情。当然,导师制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师一定的了解和喜爱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教学过程挖掘学生好奇心和科研创新潜力是必要途径。

2.2 导师制下科研训练系统化具有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导师制也必须服务于系统化的科研训练,这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目标主体,即要努力提升大学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水平。③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好的思想和技能基础,本科生的平时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基础与科技创新训练是相辅相成、一脉相承的。要加强这套体系,就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主动参与和团队成长的意识,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2.3 导师制对科技创新中个体差异影响较大

有相当一部分低年级本科生对自己的科研潜质不确定,处在自我认知的徘徊期,这更需要导师指导制度化,从而让那些震荡中的“潜力股”学生们能打开“上扬飘红”的大好局面。此外,学生认为性别、家境、性格学习成绩对科研倾向有影响,其中性格影响最大,其次是学习成绩,这表明学生也很清楚性格是否与科研能合拍,是决定自己能否大胆地投身于科研训练并坚持下去的原动力,其次才是自己目前的学业成绩。但超过半数的调查学生认为在老师指导系统下进行科技创新训练,对自身培养和未来发展有利。因此,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的初始差异并不起决定作用,只要通过导师制,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引导,那么会有一大批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从而在基数保证的基础上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子。

2.4 本科生科技创新导师制对本硕贯通具有正效应

本硕贯通是内地很多知名高校本科教学体制中重要的一环,主要涉及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贯通。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实施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但同时也是选拔、挖掘优秀生源提早进入硕士研究的重要渠道和方法。④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在专门的老师指导下进行长期的科技创新训练会产生考研的想法,这是导师制产生的巨大联动力,是本硕贯通的重要补充。当然,无论学生是否有考研动机,在导师系统指导下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或从事科研训练,对学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在某些方面对本硕贯通具有正效应。

2.5 导师制对挖掘双语班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力更有利

新疆师范大学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超过半数,双语班级和汉语言班级的学生对待本科生科技创新导师制问题的态度有一定差异。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双语班级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给自己一个接受科技创新训练、提升科研素养的机会;他们多数选择从一年级就开始由导师指导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这一指标显著高于汉语言班级的学生;他们对实验课更加重视或感兴趣,因此实验操作能力和信心相对较足;但他们很多家境不佳,经济上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认为家境对科研倾向影响较大,从班级调查来看这是基本事实,不容回避;但他们中大多数仍然坚持认为,导师制下的科技创新训练对所有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利,而不仅仅是对考研意愿的学生;有相关一部分双语班级的学生认为导师可以不考虑给学生科研经费,相信学到知识和技能是他们最大的收获。调查分析表明,双语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语班的学生相比,他们对导师指导下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更有自信,更看重导师的指导下的自我能力的提升。因此,导师制下的科技创新活动更能挖掘他们的潜力。

3 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制的规范化实施模式

通过前期调查分析,我们得出基本结论是:本科生对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学生实验基础较扎实,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潜质,同时导师制具有促进本硕贯通的广阔前景。但具体的实施需要一个规范化的、有效的运行模式。

3.1 导师制实施的基本原则

3.1.1 面向所有本科生,并重视从低年级做起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本科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导师专业指导都十分认可,从参与的热情和对自身潜力的自信度都较高。以往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获奖者多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但科技创新最难得的是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只要有导师的悉心指导,加上适当的激励机制,低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勤奋的自学和实践锻炼挖掘出自身的科研潜质。

3.1.2 以学校的教师研究团队为基础

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导师怎么让学生确定创新题目,这要基于导师自己团队的研究基础,只要给定范围,学生在其中可以自主选题,这体现在调查中学生更愿意和导师协商确定选题。因此,导师制基础上,依靠科研教学团队,学生的科技创新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在实践中也能得到整个团队的指导,而不仅仅限于某个导师个人。⑤

3.1.3 基于学生自愿,同时加大导师宣传和引导力度

本科生加入导师的课题组进行科技创新训练多为自愿,学生对参与导师课题和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这是学生自我提升意愿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的老师可以通过课内外的主动对接,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而凭借科学或者个人人格的魅力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会带给导师和学生双赢的局面。

3.1.4 与导师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有效衔接

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必然离不开它与导师课题研究和学生毕业论文的有效衔接,学生通过对导师的课题产生巨大的兴趣,从不断积累的科研能力中获得科技创新活动的好成绩,进而总结升华使之成为自己毕业的完美收官之作,这种有机衔接也是本硕贯通的基础。⑥

3.1.5 加大对双语班级本科生的培养力度

新疆高校中有众多双语班级的本科生,调查发现他们有几个共通特点,即对导师十分信任,对科技创新训练很感兴趣,对自身的实验技能更有自信。不难看出,这几项恰恰是导师制与科技创新活动完美结合的核心支撑力。因此,面对新疆高校本科生中的大多数,通过导师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运用提升他们的培养质量,一举多得。

3.2 导师制的运行模式(见图1)

图1 本科生科技创新导师制运行模式图

3.2.1 科研助手成长制

从大学一年级起,就让本科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创新精神十分重要的。在一年级新生中实施以成为导师课题组的“小助手”为主,从勤学勤练、实验室的浸润和导师的耐心引导中,在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方面迅速成长。⑦导师需要让小助手加入研究小组的“组会研讨”和“子课题研究”,以之为载体成就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3.2.2 科技创新立项制

通常导师课题经费相对充足,有能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科技创新活动经费。同时,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小助手”成才期,已经与导师建立比较熟悉的关系,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学生已经能相对独立地承担一些研究实验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求课题组导师按照学院规定设置大二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资助申请,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导师把自己在科研和教学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实验技术、研究方法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创新项目在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方面有本质提升,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从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⑧

3.2.3 本科生导师特培制

从一二年级的培养过程中,导师自然能发现一些真正具有科研潜质,并立志于今后走上科研道路的优秀本科生。因此,大学三年级我们采取因材施教,推行“导师特培制”,通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深度重点部分优秀学生的创新技能和科研素质,由面到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实验队伍的后备力量。⑨这既能深化导师制在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意义,同时也为学院招收到好的研究生打下一定基础,从而为本硕贯通或者学研衔接铺平道路。我们采取导师指导,学生跟进,以“准研究生”的身份自主组建创新项目小组的方式,充分给予优秀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3.2.4 毕业论文衔接制

在四年级强化毕业论文研究,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⑩本科生从大一开始,就在导师系统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和创新任务,那么几年的工作积累将成为影响毕业论文工作成绩的关键因素。

3.3 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科技创新中实施的预期成效

3.3.1 全面提升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导师制”运行模式在本科生科技创新中的实施,促使本科生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实现自我提升最大化,更好地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及其应用,充分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意识,从而为学校培养出新疆“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下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3.2 推动本科生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

实行本科生科技创新导师制,使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跟随合适的导师及早开展系统的科研创新训练,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长期积淀,取得满意的科技创新成果,以核心论文或者竞赛获奖的形式为其后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校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支持。此外,本科生的这些成果在当今全社会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会极大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3.3 促进本硕贯通的实现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更加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招生规模进行了有力控制,加之硕士研究生培养收费“双轨制”的取消和多志愿填报的影响,本学科硕士招生受到较大冲击,本学院的优秀本科生流失严重。 面对这样的局面,从大一开始实施科技创新导师制,对学院“本硕贯通”,以实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4 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理科学院低年级本科生对科技创新具有较高的兴趣、足够的自信,对导师制的约束机制、奖励机制的认可度都较高。分段式导师培养模式,即科研助手成长制、科技创新立项制、本科导师特培制和毕业论文衔接制,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同时,该模式对辅助本科实验体系优化、挖掘学生创新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以及实现本硕贯通,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数量十分有利。但该模式的运行,需要制度保障和稳步推进,并结合实际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唯此,才能在学校层面让“导师制”成为本科生、导师、管理者三位一体联动,实现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以及教学相长的新生驱动力。

注释

① 胡文斌.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5(6).

② 赵晓华,杨孝宽,翁剑成.导师制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

③ 单士刚,包永芬,马萍,陈贤均.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2(29).

④ 董卓宁,宋晓东,贾国柱.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探索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⑤ 李雨健,朱大明.基于科研导师制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

⑥ 虞佳,唐正午,杨晓燕,梁微,单云丽.浅议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

⑦ 高凤山,李清,刘莉,逄越,王仁军.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及成效――以生物类专业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13(7).

⑧ 陈彦,杨智坚,马文娟,朱笑,邹君惠,于博.本科导师制下科研团队的创新文化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15(5).

⑨ 郑旭.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推动创新人才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第5篇

【关键词】创新的意识;科技教育的目标;立足学校实际;从生活中做起

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作为一个农村学校教师,在把科技创新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的时,在战略上从大处着眼,要充分认识创新的时代意义和迫切感,在战术上从小处着手,从改变教育理念做起,立足实际情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做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平台,不求学生有惊天的创新伟业,融创新意识于学生的血液之中,力求学生从小就具备创新的意识。让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观,是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

创新的基础在教育,科技教育创新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多年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不是教师能否从事教育创新的问题,而是很多教师缺乏进行教育创新的意识。他们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被迫或自愿地沉睡在应试教育模式之中,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从思维的培养方面,只要求按教师和书本之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为此,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已是当务之急。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爆发时代、网络时代,师生关系由授受关系转为讨论关系、交往关系。教师“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为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营造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更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培养他们对自身努力的肯定和信心。创设和谐、自由、安全、宽松的创新教育的环境的责任在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而应使学生学会创造。

二、立足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以生活为基础,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我们农村学校,不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学校相比是有巨大落差的,要像城市学生那样进少年宫、走科技馆、访科学家是基本做不到的。那么我们应怎样来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呢?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过一段有趣的故事:一个朋友的太太,因为小孩子把她的一个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在大怒之下,把小孩子结结实实打了一顿,于是行知先生对她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你可以把孩子和金表一块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他要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但附带的条件是要你的小孩子在旁边看他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我们要从生活中找源泉,“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儿童的时间”。以生活为基础,降低创新的门槛,撕去创新教育的“神秘化”外衣,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动手动脑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我们教学生进行折纸游戏练习,一张张普通的纸变成能飞的鸟,能飞的飞机,变成小猴、小鸡、小船,这难道不是创造、创新的杰作?橡皮泥和陶泥是最容易买到的物品,学生们通过它做成了无数千姿百态的作品,这其中无不蕴涵着创造创新的灵感和火花。日常家里的废旧用品,如茶叶罐、洗发液的瓶、硬纸盒、香烟盒等等,都是创造、创新的好材料,我们辅导学生进行利用废旧用品制作建筑模型的活动,通过不同的外包装壳的组合,精心设计制作,涂上理想的色彩,一件件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模型坐落在绿色环抱、鸟语花香的宜人环境之中,学生的创造欲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由每一所学校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定的。我们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时遵循两个原则,即一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二是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我校所处地是一个电子制造发达地区,相当部分的学生家长是电子厂的职工,耳闻目染,好多学生对电子技术有兴趣,所以我们以电子制作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科目,学校在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先后抓了以下几个环节:①指导学生确定选题;②组织课题组,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与活动方案;③组织研究,落实方案;④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⑤撰写实践活动报告。如我校几位老师分别指导本班学生确定和开展了《家用电器待机耗电的调查》、《LED灯与节能灯的亮度和耗电对比研究》等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都体现了一定的课题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几年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工厂自动电子生产流水线,参观电器制造厂,请工厂技术员介绍电子元件的作用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校的电子制作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制作了声控小电扇,声控电灯、光控电灯、生日电子卡片等,在省青少年电子技师电子制作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了全省最佳制作奖,一等奖、二等奖,连续几年荣获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四、网络是农村学校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免费资源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技术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环境由于自身的特点反映出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实现了人机对话与人工智能化,同时,网络改变了世界的界限,其信息量大,时代性强,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加深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知识学习带来许多有益的帮助。电脑在我们农村也具有了一定的拥有量,几乎每个学校都建有电脑网络教室,所以,利用网络上的免费资源进行创新教育是可行之举。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上网学习。教师先确定每一个阶段上网学习的内容与目标,然后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让学生去上网浏览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并在下一节的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既提高了上网浏览的效率,又避免了学生进了网络教室偷偷玩电脑游戏的弊端。学生在网上了解了近几年的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的情况,从中开阔了眼界,激发拉自己的学习和创新的欲望,现如今我们的学生熟知的科普创新类网站有:http://.cn(江苏公众科技网)、http://.(AST321中国科普网址大全)、http:///(科学大众)、http://.cn(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网)、http://(中国科技教育资源网)、http://.cn(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等数十个。由于科普、创新教育的介入,学生在上网时已养成了自觉浏览科普网站的习惯,不再一味的玩网络游戏,使学生学会正确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我们农村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要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利用好农村学校现有的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生活教育做起,不求学生有什么大的创新伟业,融创新意识于学生的血液之中,力求使学生从小就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欲望,待将来长大成人后成为祖国建设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讲话》

[2]《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3]《在全国科技大会闭幕式上总理的讲话》

[4]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行知教育论著百篇》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出版

[5]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行知教育论著百篇》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出版

[6]温恒福.《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http://

[7]姚燕平.《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教育研究》,2000.3

[8]谢劲松.《创造力与教育观念的变革》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

[9]吴红英.《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湖北省宜都市教科所

[10]张燕贞.《创新教育呼唤现代陶行知》(汕头市金园职业学校)

[11]《创新教育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制造技术;教学目标;课程创新

近几年,学生的就业决定了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式,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教学亟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二次开发,其核心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即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某门课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交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做、思的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

一、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

1.教学任务分析

先进制造技术主要讲解的是逆向设计、建模与加工。其具体的工作流程是针对现有样品或模型通过三坐标数字化测量仪准确、快速地将物体的三维坐标数据以数据点集的形式获取得到。在经过数据处理、构建曲面、编辑、修改后,传送至常用的CAD/ACM系统作进一步的设计,再由CAD/CAM系统生成刀具的NC加工轨迹传送至CNC机床制作所需模具,或者生成STL文件传送到快速成型机将样品模型制作出来,也可由CAD生成机械加工用的图纸,再由传统机床加工出产品零件的流程。

2.学生情况分析

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大三的学生。学生已进行过三维设计软件造型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学习过机械制图、CAD/CAM技术等专业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3.教学资源分析

理实一体教室或实训室配置有40套三维逆向建模与创新的软、硬件平台。

4.教学目标设定

综合以上对教学任务、学生情况和教学资源的分析,根据目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职业标准和教学大纲为依据,设计本任务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二、教学内容重整组合

三、教学方法推陈出新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遵循“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比一遍”的技能认知规律,采用“听、看、做、比”相融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学习,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培养他们勤于动手,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了,知识掌握较以往更牢固,学习兴趣浓厚了。看来高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源于工作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从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着手。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新机制;可能性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感触最深的往往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创新之处. 因为这样的创新往往能出乎教师的意料,或者出乎同学的意料,能够让波澜不惊的课堂风起云涌,能够激荡学生的思维,能够将课堂推向.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创新在课堂上确实会出现,但其出现往往似乎又带有一种偶然性,即教师往往无法准确地判断哪些地方有可能出现精彩. 于是,相对于预设的另一个概念――“生成”就出现了.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是不是只能坐待这些精彩的生成呢?这种精彩背后的创新机制在哪里?如果掌握了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机制,那就能让我们对数学课堂有更为精准的把握.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通过梳理与分析,自觉还是可以让直接的教学经验变成更高一个层级的理论智慧.

■ 小学生数学创新机制的探究

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创新总是相对于传统思维而言的. 在平常的课堂上,更多的往往是学生的思路都在教师的意料与掌握之中,尤其是对于有经验的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一个知识点呈现出来后,学生有哪些反应往往都在意料之中. 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说明教师的教学功底深厚呢?其实这样的判定是不全面的,因为这有可能也说明了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总是在依着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学生思维,而学生一旦适应了、顺从了这种教学方式之后,他们的思维就很难再跳出现有的框框,因而课堂上就难以出现精彩.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阶段中,思维发展速度非常快,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仅会受到在校学习的影响,也会受到除学校之外其他事物的影响,因此,小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完全被课堂教学思维所影响,这就使得他们的思维总有创新之处,这可能是课堂上出现精彩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所以做以上阐述,其实是想提醒作为数学教师的自己,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以聚敛性的思维去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应以发散性的思维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让数学创新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一种常态. 在应试氛围下做出这样的选择,应当说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因为当用一种方式就可以获得同样的分数时,往往很少有人愿意去寻找第二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研究,小学生数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思维的发散性,即发散思维. 这种思维相对于聚敛性思维而言,变通是其显性特征,而熟练是其隐性前提. 所谓熟练,即是对基本的数学知识及数学关系要相当熟练,因为只有做到熟练,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不同数学关系的联系,并从不同数学关系之间的那个联结点上获得解题的新灵感. 而变通则体现在利用联结点得到的关系往往异于一般思维,往往能够超越传统理解将别人难以发现的关系寻找出来,从而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从理论上来说,小学数学创新的关键正是在让学生熟稔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去发现隐蔽的数学关系.

例如,在小学阶段求圆的面积公式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拼接法,即将圆剪开后拼成熟悉的图形,以通过已知的面积公式去获得圆的面积公式. 在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教学思路有两个选择:一是常规选择,即将学生的思维带向将圆形剪接成长方形,这种思维下的结果是学生获得一种方法;另一种选择不是明确指明将圆形剪接成某个具体图形,而是提醒学生将圆形剪接成自己熟悉的(即已经会求面积的)图形. 这一教学选择的困难之处在于:一,由于没有具体的目的,因而学生需要一个思考与选择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否值得花,往往对教师教学选择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二是学生在将圆形剪接成不同图形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这就会给课堂调控带来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教师是否愿意面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正是教师的顾虑太多,因此太多的教师都选择了第一种教学思路,但其面对的结果,就是学生失去了一个培养发散思维的机会.

■ 小学生数学创新的实现途径

在从理论上得到小学生数学创新具有一定的机制之后,就可以遵循发散思维这一核心机制,去寻找其实现途径.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几经探究与梳理,觉得以下一些途径或许可以尝试.

1. 注重固基工作. 发散思维是以基本知识为基础的,如果基础不牢,则再发散也没有用. 但这里的固基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在日常的四基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讲到新的数学知识时,可以或明或暗地告诉学生本知识与原来的哪个数学知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教学一方面可以复习旧知,另一方面可以巩固新知,而且这种联系一旦建立,实际上就是将旧知和新知形成了一个大的知识组块,本身也有利于学生记忆.

2. 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 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创新,首先取决于学生有没有创新、求异的意识. 其实,小学生本来非常喜欢不同的思维,但这种思维常常在课堂上遭到压制,因此与其说是培养,有时倒不如说是恢复. 但无论是培养也好,还是恢复也罢,现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的这种求异意识能够强烈起来. 这就要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有一种不满足感,而这却在于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以及点拨方式. 首先,学习情境要有挑战性,要能吸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解决上. 其次,要能通过语言提醒学生不断地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比如这样一个问题:在“乘法”知识的学习中,教材(苏教版)提供了一个好的情境――学生围绕跑道跑2圈,问一共跑了多少米?400×2=?这么一个最为简单的问题,却有着多种解法. 在这里,我们不能让学生直接阅读教材,而应设计成开放式、探究式的问题――你们有多少种解法?大家动脑筋想想,看谁的方法更好!这些提问与激励,往往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长期采用类似的提问方式,就可以让学生自发地生成一种求异意识.

3. 要有效地发现隐蔽的发散思维. 在数学课堂上,总有一些孩子会有奇妙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如果被教师忽略,那一个很好的种子可能就发不了芽. 但要发现学生的这些思维也不容易,其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一种发现意识与能力. 记得笔者有一次在教授“行程问题”时,向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参加拉力赛,计划5天走完160千米,结果4天就走完了. 问平均每天比计划多走多少千米?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呈现之后,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分别求出计划的和实际的每天走多少,然后相减. 可在准备进入下一题时,笔者发现一个学生的头伸了一下,似乎要举手却又没举手. 这个孩子数学基础一般,如果不注意可能也就过去了,但这次我下意识地提醒其他学生再思考以寻找其他解法,然后假装顺便走到他的身边,看看他草稿纸上的解法. 果然,他的做法与众不同,他是先求出每天实际走的路程,然后乘以计划所走的天数,这就多出了一天的路程,用这个路程除以实际的天数,就得到了每天多走的路程. 这一思路看似有着重复的地方,却反应出了另一种思维,我认为是有价值的.

当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为数学创新奠定基础的方式远不止这三种,这里只择其三,更多的是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 小学生数学创新的教学反思

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小学数学创新显然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头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往往就孕育其中. 但在努力的过程中感觉最大的挑战还是现实评价. 或者说得更坦率一点,这一努力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一方面,由于教学评价的限制,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总要占去相当一部分学习时间,这就造成了同一个知识点、同一个数学问题,只讲一种方法的考试结果比发散思维往往要好.

第8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长期信贷;财政科技拨款;证券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08(2012)05-0109-08

创新是一个昂贵的过程,需要付出足够的资源来启动、指引和维持,因此,被普遍认为是创新经济分析先驱的约瑟夫·熊彼特,把资源配置,尤其是金融资源配置的研究作为他创新研究的中心也就不奇怪了,熊彼特认为,创新通过信誉的建立来获得资助,信誉能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并重点强调了商业银行的作用,即产生新的购买力并使企业家可利用,继熊彼特之后,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其著作A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经济史理论》)中也指出,英国的工业革命实际上得益于18世纪早期在英国发生的金融革命,因为一些主要科技发明在工业革命发生前就已存在,而工业革命中对这些科技发明的大规模使用得到了大量而长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如果金融市场不能提供充足并且低成本的流动性支持,则科技发明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将受到极大限制,随着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兴起,当代经济学家已把“信息不对称”引入企业金融和投资行为间交互作用的研究中,指出企业和金融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的外部金融比内部金融更加昂贵,一些研究认为,各产业的投资行为(金融要求)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更多依靠外部金融的产业在拥有更发达金融市场的国家中应该成长更快。

现代科技创新早已超越工业革命时代依靠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的技术革新和发明,而主要依靠基于科学研究和试验基础上的新发现和新突破来进行,通常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包括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商业化等3个阶段,其中商业化是最为关键的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指出,“18世纪的法国科学水平被判为至少相当于,而且很可能超过英国,在发明的质量(不是数量)上,法国也相当于或超过英国”,但工业革命却发生在英国,英国相对于法国的优势在于将科技发明成功实现商业化,只有将科技发明引进生产体系当中,科技发明才能转化为科技创新,因此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就不仅仅包括前期的研发投入,更重要的是对创新成果商业化阶段(创新产品批量生产和销售阶段)提供资金支持,以Lerner为代表的现代学者则认为,由于科技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相对的市场配置失灵,政府不仅要对科技创新提供大量的财政投人,还应积极出资成立风险投资机构或基金直接进行股权或类似股权的投资,激励科技创新活动,由此可见,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实际上包括了政府财政投入和资本市场筹资两大部分,对于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公开所能见的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相关的研究,例如,沈能在其博士论文中安排了一章“金融安排促进技术创新功能实现的实证检验”,其模型的变量为“金融发展、技术创新、资本形成”;邓平博士论文也写入了“中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VAR分析”一章,其模型的变量为“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结构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科技创新指标”,显然二人是从金融的制度安排角度来检验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我们认为,在当今科技创新的时代,且不论金融制度安排根植于一国历史文化传统而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无论一国金融制度如何设计,如果其能有效解决科技创新的关键难题——融资问题,则是适宜的,舍其而难以有更好的衡量标准,此外,张强和赵建晔对我国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其论文也仅仅考虑了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并未探讨财政投入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有鉴于此,我们拟就各种融资渠道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及其动态影响关系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的重要作用。

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1对科技创新指标的选取

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衡量是从科技创新产出角度来考察的,因为从产出角度来衡量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科技创新活动成效,由于科技创新成果衡量指标众多,直接选用则会在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时让问题分析变得复杂,且变量之间还可能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为此,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低维空间将信息分解为互不相关的部分以获得更有意义的解释,文章数据全部来自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基于数据可得性及尽可能获得更多观察数据方面考虑,并尽量剔除政府部门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科技成果”统计分项中,我们分别选取了“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简称专利申请,下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简称科技论文,下同)、“全国各地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简称成交合同)、“全国各地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简称成交金额)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简称出口)等5项统计指标,分别记为PATENT、PAPER、CONTRACT1、CONTRACT2、EXPORT,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7-2009年,计量调整后的有效数据为1988-2008年共21年统计数据,由于对变量取自然对数不会改变变量本身的协整关系,且能使变量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因此,我们对以上5个指标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NPATENT、LNPAPER、LNCONTRACT1、LNCONTRACT2、LNEXPORT,EVIEWS软件(本文所有计量均采用EVIEWS6.0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第1和第2主成分的累积贡献度(cumulative proportion)达到了99%以上,且第3主成分的特征值(value)明显小于1,因此可以认为第l和第2主成分已能较好地反映5个一致指标的总体变动情况,从现实情况来看,专利和论文确实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总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水平,因此我们最终确定用PATENT和PAPER两个指标来衡量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

1.2对创新融资指标的选取

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包括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及资本市场筹资两大部分,政府的财政投入不仅包括直接的财政科技拨款,还包括间接的财政投入,如各种对科技创新的税收减免及科技奖励等政策措施,资本市场筹资按筹资方式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即金融机构的各种贷款以及债券市场上的债券融资、股票市场上的股票融资和风险投资市场上的风险资本等,由于目前的统计年鉴只能给出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一项,无法统计出财政对科技创新的种种间接财政支持,同时统计资料也无法细分出企业的科技贷款以及证券市场上的科技专项融资,因此我们选用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金融机构的中长期信贷和企业证券市场筹资来作为科技创新的融资考察指标,之所以选用中长期信贷指标,是因为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包括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中长期信贷更能稳定支持创新主体持续进行创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统计指标时间跨度较大(1987-2009年),而这期间我国价格波动很大,依据科技创新的特点,我们对金融统计指标进行了价格调整,以便更客观地反映资金投入的变化,具体而言,我们借鉴王玲和Szirma的研究,将综合价格调整指数设定为0.5×P+0.5×W,其中P是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W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并以1986年的价格指数为基准进行调整,我们从《中国金融年鉴》中选取金融机构的“中长期信贷”以及“企业证券市场筹资额”统计项,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选取“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统计项,分别记为LOAN、BOND和FINANCE,各变量取相应对数后记为LN-LOAN、LNBOND和LNFINANCE。

2 计量模型构建

2.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我们建立一个多变量的VAR模型,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方法进行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以5%的显著性水平为衡量标准,各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而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序列。

2.2协整关系检验

由于LNPATENT、LNPAPER、LNLOAN、LNBOND和LNFINANCE各变量是非平稳序列,且是同阶单整,因此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从表3可以看出,特征根迹(trace)检验和最大特征值(maximum eigen-value)检验均说明各变量存在3个协整方程,因此各变量通过了协整关系检验,说明这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各变量能被其他变量的线性组合所解释,可以建立VAR模型进行分析。

2.3VAR模型的构建

建立VAR模型时需要确定滞后阶数,从表4可以看出,以LNPATENT、LNPAPER、LNLOAN、LNFI-NANCE、LNBOND为内生变量,常用的5个检验标准(LR、FPE、AIC、SC、HQ)一致说明滞后阶数为2。

3 模型分析检验

3.1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无需对变量作任何先验性约束,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并不分析变量之间的系数关系如何,而是分析系统的动态特征,即每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或冲击对它自己及所有其他内生变量产生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可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来实现,只有通过稳定性检验的VAR模型才可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们所建立的VAR(2)模型全部特征方程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内,说明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对脉冲响应分析,为避免模型中输入变量顺序不同而对脉冲输出结果产生影响,我们采用广义脉冲方法,脉冲响应情况如图2、图3所示。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纵轴表示各响应变量应对冲击的变化幅度(各变量均为对数,代表了弹性的变化),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响应变量对相应冲击的反应。

从图2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中长期信贷一个正冲击后,专利申请前2期正向反应平稳,在第3期迅速上升到最大;此后开始滑落,并又从第6期开始持续上升,这表明中长期信贷将所受外部正冲击经信贷市场传递给专利申请,且这一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稳定的和越来越强的促进作用,专利申请对财政科技拨款的正冲击响应迅速,当期就大幅度上升,并在第3期达到最大量;此后虽大幅度下滑但却在第5期后基本保持稳定,这表明财政科技拨款将所受外部某一正冲击经政府财政预算直接而迅速传递给专利申请,且冲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当在本期给企业证券筹资一个正的冲击,经证券市场对专利申请产生正向影响,专利申请响应在第2期后基本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并在第9期对冲击的正向影响接近零,从图3可以看出,中长期信贷的正冲击对科技论文的前2期影响很弱;科技论文的正响应从第3期开始迅速上升,第5期后开始下降,但第6期后又开始持续上升,财政科技拨款的正冲击对科技论文的前2期影响也较小,从第3期开始,科技论文正向响应明显,并在第3~5期间保持稳定;从第5期开始下滑,此后基本保持平稳增长,证券筹资的正冲击对科技论文的影响很弱,除当期有一点促进作用外,此后基本影响很弱,甚至在第6期后有负面影响,综合以上脉冲响应函数图可以看出,各变量冲击对专利申请的影响基本上在第3年比较明显,而对科技论文的明显影响则保持在第3~5年左右,整体而言,中长期信贷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期间虽有波动,但长期支持作用递增;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比较直接迅速,长期支持作用递减;企业证券市场筹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较弱,除前面几期有些促进作用外,后面几期几乎不起作用,甚至还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3.2VAR模型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中的各内生变量对冲击是如何反应的(如响应符号和响应强度等),但不能比较不同冲击对某一特定变量的影响强度,而方差分解则是将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个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来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对一特定变量产生影响的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可以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利用方差分解,我们可以看出在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金融变量的贡献率如何,表5和表6分别为专利申请和科技论文的方差分解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不考虑专利申请自身的贡献率,中长期信贷冲击对专利申请的贡献率随时间稳步增长,在第10期达到最大,接近12%;财政科技拨款冲击对专利申请的贡献率从第2期后就平稳增长,并在第7期后贡献率稳定在6%以上;企业证券筹资冲击对专利申请的贡献率很小,基本在1%左右;从表6中可以看出,同样不考虑科技论文自身的贡献率,中长期信贷冲击对科技论文的贡献率在第3期急剧上升,此后虽小幅波动但上升趋势明显,并在第10期的贡献率超过36%;财政科技拨款冲击对科技论文的贡献率在第3期达到最大值,此后小幅波动和缓慢下降;企业证券筹资冲击对科技论文的贡献率很小,也基本在1%左右。

综合以上方差分解分析可以看出,中长期信贷在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过程中贡献率持续上升,且贡献度最大;财政科技拨款对促进科技创新的即期效应明显,且贡献率基本保持稳定;企业证券筹资冲击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度微弱,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4 结论与建议

受限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及理论分析的需要,我们只考察了3种融资途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和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对中国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巨大,而证券市场的支持作用则十分微弱,这个分析结果与Tadesse的观点基本一致,Tadesse认为,在金融部门不发达时,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在金融部门发达时,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则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总结模型的检验结果,我们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科技创新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支持,计量模型检验表明,科技创新能力与资金投入规模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与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和资本市场的大规模融资紧密相关,同时,模型分析也表明,从增加资金投入到创新能力提升是有时间滞后期的,具体而言,融资规模冲击对专利申请的显著影响要到第3年,而对科技论文的显著影响则在第3~5年,换句话说,增加资金投入并不能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期间约有3~5年时间的滞后期,由此可见,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需要国家制订有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更需要构建稳定长期的创新融资渠道来保障。

(2)政府的财政投入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显著,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我国财政科技拨款对科技创新的短期促进作用效果明显,长期作用则缓慢递减,特别是对于科技论文的促进效果显著,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科技创新的公共性和外溢性,实际上,相对于世界上其他科技创新活跃的国家和地区而言,中国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较低,并还曾在本世纪初出现一定幅度下降(根据《201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2000-2005年,中国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4%以下,2009年上升到4.2%),显然,要追赶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我国财政科技投入需要构建一个稳定增长机制,且针对重大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还可以发挥启动迅速的作用效果。

第9篇

如何提升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韦健认为:“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的实效?下面笔者就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具体策略进行总结。

设计小前奏激起大乐章—— 注重课前的知识梳理和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的生命源自学生对未知的探究。学生的未知是什么?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什么样子?现有的教材又是如何?这是教师在进行设计和教学之前必须明确并深入了解的事情。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学生个体水平差异明显,使用教材种类很多,这就需要针对不同学校的学生水平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前测,在得到可靠的数据资料之后,为学生建立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结构,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为学生夯实学会学习的基础,关注学生人文修养的提升。

例如,《花中四君子——利用自选图形添加文章插图》一课是海淀区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Word提高部分的内容,我们在研究中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新旧知识的连接贯通,在自主探究中完成从知识到方法,再到意识的提升。最后,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本课并没有局限在只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图文搭配,图文和谐统一”的教学常规上,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和文字的关系”。这样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在意识层面上有了从正确认识图形和文字的关系到正确处理事物间关系的顺利提升。这些学习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发展将大有裨益。

心理学家布里格斯曾指出,教学设计过程是“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目的,以及为满足这些需求而设计的教学系统的全过程”。“我们作为设计者,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之前,都应首先了解教学对象特点,分析学习者特征,明确学生有何种学习需要,将教师的教基于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起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努力开发每个学生身上不同的潜能,采用多种策略激发促进他们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要,以达到“以学定教”。

例如,《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版面——设计海报》一课在以往设计中,通常遵循以下思路:构思规划—分析要素—布置任务—制作作品—展示评价。在此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制作之前的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关注,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会局限于学生制作作品本身。针对学生学过了画图和Word软件,但等待外界刺激的激活以及对学校活动感兴趣的情况,我们确定在设计本课时,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大量的生活实例增加学生感知,运用认知支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转化,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绘制出设计草图,并且利用设计草图,激活学生旧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正因为我们在教学设计与实施开始前,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进行了针对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准备的“前奏”,才会使得我们顺利地谱写生动课堂的“大乐章”。

课堂小细节成就大成功—— 发现教学的细微生成和成功基点

一节课是由诸多小细节构成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发现,注重课堂教学的细节微末之处,往往会收获教学的大成功——即学生顺利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大成功。

例如,在《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版面——设计海报》一课中的设计构图、激活旧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确定的主题,进行海报构图的规划设计。教师师在出示课件后,请学生在A4纸上画出自己要设计的海报的规划草图。在纸上画草图可以便于学生迅速绘制规划布局草图,促进其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转化。

同时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自己设计绘制的草图。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辅以自己的设计图,顺利激活旧知,展开后续的作品创作。

通过在纸上绘就设计构图这一细节,引领学生回忆,顺利地激活了其原有知识技能、学习经验,从而为后续的海报制作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掌握从设计到制作的一般方法。

过程小聪明汇聚大智慧—— 运用教学机智调控课堂的节奏

因为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预设,课堂教学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课堂教学跌宕起伏,要求教师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调控课堂的能力,即具有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而这种看似“小聪明”的能力,实则源自教师日常的积累和设计时的充分预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情况时瞬间判断决定的“小聪明”成就了教师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放收、疏密、动静的“大智慧”。

就地取材:在《花中四君子——利用自选图形添加文章插图》中,在处理教学难点“图形的叠放次序”时,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把图形“上移一层”或“下移一层”需要的内容还是显示不出来,有的教师在处理时制作了课件演示,但我发现此难点用实物展示更直观、更易理解,即随手拿起桌上的几本不同的教材,进行“叠放次序”的演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充分预设:在《自定义动画》一课中,教师展示学生前一环节完成的“探索任务”作品,然后请学生谈谈感受:动画效果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急于做归纳总结,再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设置对象的动画效果才算好?学生在回答、讨论问题时,答案可能会只局限于自我或同学的作品展开,但也有可能天马行空、五花八门,所以我在设计时做了充分的预设,把可能涉及的情况均做准备,这就避免学生的遗漏或教师的仓促紧张。正是充分的预设,使得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课堂小情境连接大生活—— 设置教学情境赋予生活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将教学过程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使教学知识回归生活,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得以提升,成为终身知识,使所有的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不但源于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观察、描述、感悟、理解生活世界。

例如,在《拉伸和扭曲》一课中,由于学生对“拉伸和扭曲”的灵活应用存在困难,选择什么样的载体让学生突破难点呢?操场上学生的影子让我灵机一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活动: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到操场活动,观察阳光下自己和伙伴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在上课时教师先展示拍摄照片:学生在操场阳光下早、中、晚的影子。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活动时的观察回答影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并尝试回答:影子和光源的位置相反、物体影子与物体相比是有一些变形的、物体影子和物体是相连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影子的变化,得以顺利实现生活到课堂的转变,为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记录影子,从而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点滴小尊重展现大关怀—— 尊重个体差异设置分层任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以学定教的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由于遗传、家庭、教育和社会等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才可能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信息技术课相对于其他学科课程,学生的个体差异会表现得非常突出。

我们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只要课堂上充分尊重各有所长的学生,因人而异,因时不同,分层分类,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就可以促进学生在自身原有水平上得以提高,并获得适合自身的正确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课堂别是分层任务练习环节,将这种人文关怀予以传达。

例如,在《直线和曲线》一课中,我们针对学生情况设计了分层练习:

练习一:为作品中的小鱼添加上美丽的外衣和其他鱼朋友。(全体学生)

练:请利用所学画图知识将作品补充完整。(出示:“他们是谁?”提示)(部分学生)

练习三:利用所学知识,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绘制简单的画像。(出示 “爸爸的画像”参考)(少数学生)

勇敢小尝试促进大进步—— 营造丰富创新的学会学习平台

教学论中对学会学习的阐释:“‘会学’要求学生去主动猎取,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要求他们对已学知识具备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和系统化能力,并且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更注重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学会”的着眼点往往只是获取现时的知识,而“会学”则是更多地瞄准未知的知识。“反思力和自我调控——培养“会学习学生”的根本;学习方法的掌握和驾驭——培养“会学习学生”的前提;学习资源的开发和选择——培养“会学习学生”的基础。”我们的研究以此作为目标,始终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贯穿始终,不断地做出尝试,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例如,在《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版面——设计海报》一课中,努力从以上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体现在:(1)在经过大量的实例图片感知后,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身的能力水平确定海报主题(第一次的资源选择);(2)利用教师提供的大量资源,进行第二次资源选择后,进行海报制作;(3)为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学生们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体验制作的一般方法,灵活驾驭掌握的只是方法;(4)在制作海报以及展示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面临自身的情况,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从而为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在研究中深深体会到:在信息技术评价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提倡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主导的原则,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评价环节我们所做的尝试同样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研究发现并尝试总结:学生的发展不是单一方向的前行,而是以一个立体的人在三维空间的发展,因而我们的评价应该围绕教学目标中相互联系、渗透的三个维度展开,应该成为一个三维的立体评价体系,而不是一条直线上的简单量化。这样就需要教师运用观察、调查、访谈、评语等形式来进行评价研究,密切关注学生在这两方面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积累过程。同时学生方法、意识方面变化发展也绝对不是在一节课中全能体现出来的,它们分散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因而更需要教师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可靠有效的学法指导和鼓励,对学生进行连续的方法培养和意识渗透,以多种形式时刻关注学生在方法、意识方面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学生在期末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实现方法和意识方面的飞跃,从而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为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