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智慧生态建设

时间:2023-06-04 09:21:06

导语:在智慧生态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智慧生态建设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环境艺术 关系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315-01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建筑业,对生态环境的创造更是有着不容忽视作用。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有着高贵灵魂的城市,必然有高贵的建筑。衡量高贵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建筑以外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的塑造。

一、建筑设计

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这就是建筑设计。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人?其实人在空间之中,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效应必须满足人的需要。需要反映为人在刺激后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和活动空间状态的推移,也就是人的行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一个全新的观念进入了建筑师的思想和他的人民生活之中。此后,建筑逐渐成为空间的,被认为是一连串相互联系的空间。而何以为空间呢?空间的概念到底是什么?著名建筑学者冯纪忠教授在讲课中提出过——建筑是空间,并生动的拿茶壶作比较,壶身是大空间,壶嘴是小空间。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上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设计上,中国是城市较早的,中国很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与建筑之间上了。西方建筑师这样教授我们什么是空间:这是一种图底关系。把房子当作实体,周围环境作底,我们只看得见房子;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

二、生态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全球环保人士呼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唯一家。作为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

四、节能生态型建筑的塑造

第2篇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村生态社会;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37-03

一、背景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 这是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个新要求指明了目的、内容和途径,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指南。它对指导我们全面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生态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目前中国农业资源的持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等情况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的农村生态社会建设将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从根本上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减轻农业环境压力,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民自身素质,增强中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中国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1966年提出的,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农业经济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是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上的应用最初表现为一种朴素的形态,即“生态农业”模式,如广泛应用的南方“猪―沼―果”和北方“四位一体”等生态农业模式[2]。

循环农业表现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级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 [3~4]。循环农业的目标最终体现为形成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农业产业附加值提高,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农民收入提高和生活得到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快速发展。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两低一高”,即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低、物质能量利用高。“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5]。

二、循环农业的基本模式

1.优先发展畜牧业。农村地区应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村为单位修建村级的畜牧饲养场,农民入股共同兴建,政府予以政策扶持,农村信用社提供必要金额的贷款,设立财务监管机构,实行正规化管理模式,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职业化培训,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相关高校和科研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下乡给予技术指导。畜牧业的规划饲养既能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资源,又能减少农业生产的废物产生,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地肥料,节约农业生产成本,还为农村清洁能源的生产提供了原料。

2.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畜牧业需要饲料,也要对畜牧产品进一步加工才能更好地提高产品附加值,根据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发展相关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一来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同时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可以增加农村商品流通和餐饮业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将保证初级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还能将产业附加值留在农村。通过农产品加工业,还可以增加农民的合作,建立新的有效的组织,将农村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起来。

3.发展清洁能源。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这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而且资源利用率极低。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补贴,为农民提供修建沼气池的部分资金和技术,统筹规划,将沼气池普及开来,使养殖场的粪便,田地里的秸秆变废为宝 [3~4]。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做饭;沼气池发酵所产生余热可用于取暖;发酵完全的粪便可以撒入田间,改良土壤,节省化肥施用量,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品质。

4.生产绿色农产品。应鼓励农民在农闲时间种植经济作物以提高农民收入。如在适当土壤条件下进行蔬菜大棚建设,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废液,牧业的有机肥生产绿色蔬菜,这样就可以进行春秋,甚至冬天的蔬菜种植及销售,既为当地农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蔬菜供应,又使农民增加了收入[6~7]。另外,还应有效利用土地,大力种植药材、经济木材等。

三、循环农业在农村生态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循环农业在农村生态社会建设中具有全方位的价值。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外,还能给社会、环境带来良好的效益。

1.循环农业的经济价值。循环农业系统是一个自然、生物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大系统,它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生物物质生产过程。所谓“自然”再生产过程,是指种植业、养殖业与海洋渔业等,实质上都是生物体的自身再生产过程,不仅受自身固有的遗传规律支配,还受光、热、水、土、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经济再生产过程,是指农业生产是按照人类经济目的进行的,投入和产出,受到经济和技术等多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即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就是利用并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再通过动物饲养,以提高营养价值,使农业生态系统为社会尽可能多地提供农产品。同时,人类运用经济杠杆和科学技术来提高和保护自然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其经济价值。现以南方和北方典型的生态模式为例分析循环农业的经济价值。如典型的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 [2],它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具体地说,就是户建1口沼气池,人均出栏两头猪,人均种好0.067hm2(1亩)果,被俗称为“121”工程。利用人畜粪便下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沼液种果、养鱼、喂猪、种菜,从而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如典型的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2],它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地栽培、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也很明显。具体地说,温室为沼气池、猪禽、蔬菜创造良好的温度、湿度条件,猪也能为温室提高温度。猪的呼吸和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CO2气肥,可使果菜类增产20%,叶菜类增产30%。蔬菜生产又为猪提供氧气。同时,猪粪尿入沼池,产生沼肥,为蔬菜提供高效无害有机肥。在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起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较长、能流物流循环较快的生态系统,基本上达到了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

2.循环农业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发展的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实现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一方面循环农业中的产物,如沼气,给农民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如此一来,可以减轻社会的供能压力,使得社会不会因为局部地区的能源匮乏而急于求成的开采能源,节约了社会资金成本和劳动成本等;如畜牧、绿色蔬菜、经济作物等,不仅满足了农村地区的生活需要,而且能将剩余农产品提供于社会,更为重要的是循环农业生产的大多为无公害的农产品,符合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标准 [2]。另一方面通过循环农业的生产方式,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农村仅需要部分劳动力从事生产,而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总产值。如吉林省委省政府预计从2010年起利用三年时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巩固“吉林保安”、“吉林大姐”劳务品牌,集中打造“吉林技工”劳务品牌。着力提升外派劳务的规模和质量。加强对外派劳务企业和派出人员的政策服务和规范管理,维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2010年全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0万人,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满足社会企业的生产用工所需,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

3.循环农业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区别于劳动价值的一种价值。根据理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因而不具有价值,对它们的使用无须付费。而如今,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成为严重问题,环境污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维护环境需要支付大量环境费用,因而提出“生态价值”的问题。它要求承认清洁的空气、干净的天然水,肥沃的土地等具有价值,天然森林和其他资源具有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它是“自然―社会”系统的共同财富。

循环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8]。循环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它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搞好循环农业建设,一方面,注重总结与推广中国传统农业中适于循环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修建水平横田、垂直化的种植养殖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循环农业新技术 [9],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另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沼气池的修建、残叶残杆的合理利用等等,既节约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费用,又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创造了生态价值。

4.循环农业的文化价值。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循环农业的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实施,一方面使得农民更注重现代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主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另外,循环农业也可称为生态农业,它的一个宗旨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前在农村地区先后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如环保宣传、文艺演出、干部下乡指导、科普知识讲解、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等,以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科学素养等综合素质,从而使农民更加积极的从事生产生活。

四、循环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

1.大力倡导农业生态文明,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全面发展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首先,政府政策的扶持,给予循环农业经济方面的一些补助或优惠,从而促使农民自主的选择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10]。如政府应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大力倡导农业生态文明,建立有计划的长期坚持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其次,加强农民基本的素质教育以及中小学环保生态意识教育,使环保的观念根深蒂固 [11]。最后,对农民进行生态意识培训,同时规划村容,对农民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等做出合理的改善,使之更加整洁,适宜居住的同时加强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既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又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在循环农业中利用先进的技术,如重点以农业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尤其加大对实用的关键技术创新的投入,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农业生产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农用技术等 [9]。

3.遵循循环农业的“3R”原则,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在农业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起农业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9]。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向农民支付一定费用回收秸秆及人畜粪便等,制成有机肥料、饲料再出售给农民使用。有了经济利益的刺激,农户就不会随意浪费秸秆,农村人畜粪便的污染就会大量减少。秸秆还可以加工作为畜禽饲料的秸秆粉、秸秆工艺品编织、秸秆造纸等等。

4.加强循环农业经济法制化建设,注重循环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9]。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法规和法律等,如建立健全农药、化肥、农用物资、种子的标准体系,从源头上防治农残物引发的农村环境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法律法规体系,如农村土地、农业灌溉设施、环境治理设施等的产权法律法规。另外,应注重培养运用各种实用技术的人才,只有搞好循环经济的人才队伍,才能全面落实循环农业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谷曼.中国循环农业的实证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2).

[3]章政,等.上海市农业经济循环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6,(4):63-65.

[4]吕爱清,等.生态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6).

[5]尹昌斌,等.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6).

[6]江彦博,等.循环农业转变农民增收方式[N].农民日报,2008.

[7]刘炜,陈景新,张建军.循环型社会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求实,2006,(Z2).

[8]赵平,等.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社会经济价值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5,(1):75-78.

[9]方杰,等.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绿色经济,2009,(2).

第3篇

一、充分认识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1.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民谋福利、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虽然我市水生态保护工作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新战略发展要求相比,我市水务保障能力仍然较弱。主要表现为:全市70%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业仍然靠天吃饭;41%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城市总体防洪能力尚未达到规划标准;1/4农村人口吃不上安全水,大约70%河段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努力构建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水利发展新格局。

2.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生态问题。我市情况虽然稍好,但是人均水资源较少,供需矛盾较大。全市总体防洪能力尚未达到规划标准,水旱、洪涝灾害隐患较为突出,一些河流污染较为严重,局部生态环境时有恶化。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3.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现代水利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市是一座滨水城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32条,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现代水利理念和水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引导各区、县(市)和各部门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科学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有利于提升水利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水利的经济支撑、社会服务、民生保障、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功能。

4.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一些区、县(市)河湖水系不畅、水域面积萎缩、水生态系统退化、洪涝灾害频发、城市排涝标准过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市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实现城市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打造和谐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二、哈尔滨市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1.水资源基础条件。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 321条,均属松花江流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2条,河流总长度6 179.5公里。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9.2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9.2亿立方米,地下水30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量1 290立方米,约占全国人均水平的60%。地表水开发利用率40%,地下水开发利用率80%。

2.水利工程基础条件。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01座,设计总库容23亿多立方米,其中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大型水库3座。各类堤防1 845公里,主城区松干堤防达到了百年一遇防洪标准。万亩以上中型灌区70处,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5处。共有公共供水厂29座。其中市区10座,供水管网长度1 577公里,日供水能力162.8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87%;主城区饮用上了安全优质磨盘山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9%。县镇19座,供水管网686.55公里,日供水能力21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82.9%。共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 673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1%,饮水安全率67%。共有污水处理厂2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51万立方米,其中城区11座,排水管网2 063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131万吨,污水处理率83%。水田面积发展到1 000万亩,水土保持治理率49%。

3.生态水利建设成果。“北国水城”、“百里生态长廊”等重点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阿什河综合治理重点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北国水城”一期工程全面完工,规划建设的“一横”――发生渠及其以南渠道、湖泊将全部通水、见绿、通航,松花江北岸100公里堤防防洪抢险通道及横贯东西的北京东路工程将于年底全线通车。“万顷松江湿地”完成滩岛清障、退耕还湿20平方公里,初步打造了金河湾湿地植物园、民主湿地等松江湿地游景点。“三沟一河”综合整治稳步推进,阿什河清淤治污和三沟清水水源工程全面完成,“三沟”实现了全线污水收集和清水入河,城区日污水处理能力由74万吨提高到131万吨。

4.水资源管理工作进展。一是立法工作得到加强。陆续出台了《哈尔滨市水生态监测条例》、《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哈尔滨市滩涂管理条例》,为全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水行政执法得到加强。制定了《水资源专项执法方案》,通过加大对水资源、供排水、灌溉工程及相关设施的稽查力度,破坏、占用灌溉工程,侵害、占压、私建排水设施,违章用水、排水等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三是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全市年度取水量控制在70亿立方米以内。通过推进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措改造和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年节约用水233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1%。

5.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过境水资源较为丰富,利用空间较大。不但境内河流众多,而且松花江穿城而过,每年过境水量约为400亿立方米。按照国际惯例规定的过境水利用率一般不超过30%计算,松花江可利用过境水量大约为100亿立方米,而我市目前利用率不足4%,可利用空间广阔。二是水务一体化管理优势较为突出。我市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较早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城市之一,早于2010年3实现了对全市涉水部门一体化归口管理。继2008年获批成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后,2010年3月又被国家批准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提升建管水平奠定了体制基础。三是生态水利建设基础较好,前景广阔。不但前期开展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松花江沿岸“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是全国沿江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面积达1.5万公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6.水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地表水污染严重。现状水功能区总体达标率仅为40%左右,特别是松花江干流和呼兰河及阿什河下游水质污染严重。二是地下水超采。伴随开采量逐年增加,目前城区已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虽然现状开采量已低于允许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也已大面积回升,但地下水下降漏斗仍然存在。三是湿地破坏。表现为湿地面积严重减少,湿地污染、旱化、沙化严重。四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市森林中除保存一些原始森林外,大多数是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抚育缓慢,森林维护生态环境功能减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各项工作

1.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涉及城市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与节水用水、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整治、河湖岸线美化绿化及水景观营造、水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建议切实加强领导,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区、县(市)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水务、发改、财政、建设、卫生、环保、林业、国土、交通、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科学规划,规范标准,保证工作有序开展。首先,要将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但要与《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2008)等现有国家政策规章制度标准协调一致,还要与其他相关规划有效衔接,建立起涵盖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全过程的制度标准体系。其次,尽快建立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标准,在有关工作中切实体现以水定发展、以水调结构、以水规划产业布局的核心理念,制定管理办法,完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标准和重点工作任务。

3.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引进,强化科技支撑。第一,积极学习吸纳济南等城市在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方面成功经验,充分借鉴其在现代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先进经验。第二,结合我市“北国水城”、“百里生态长廊”、阿什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鼓励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强水生态文明城市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工作,进一步明晰河湖水系连通、防洪、排涝、供水、截污治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规划布局、建设重点和对策措施。第三,进一步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从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投资、建设、管理全过程,统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夯实水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基础。

4.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创建进程。选取部分区、县(市),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创造良好环境,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开辟思路,积累经验。各区、县(市)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着力开展前期研究和筹备工作,确保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5.完善机制,强化考核,保证工作落实。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节奖超罚的节水财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保证水资源费按照国家规定主要用于水资源的管理、节约和保护。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纳入政府、管理部门、干部考核体系,保障相关工作有效落实。

第4篇

为了解明“动态相对主义”是何理论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解明“相对主义”的概念。“相对主义”是指否定追求普遍的绝对的真理,真理仅仅是相对的,或者说真理不是唯一的,也可能有多个真理同时并存。而且,“相对主义”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之后才成立的,只有通过比较才有可能追求真理。但是,如果过于极端激进地理解“相对主义”,那么无论何种知识抑或是认知,只要合乎情理,就能说是正确的。这样,“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妥协性”的部分产生,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由此,上田熏针对“相对主义”提出了如下见解: 

“因为真正的相对化是断然不允许绝对化的,因此与人类诚实的态度,特别是强有力的主体性的保持是无法分开的。人类往往会误解为不承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是一种随意的自暴自弃的生存方式,但是以不可能完全成立作为前提条件,不认同完全成立,坚持……” 

以上,上田氏针对“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无法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被人随便对待提出批判。因此,上田氏指出,真正的“相对主义”是指,在承认普遍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基础上,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寻找发现绝对性的东西而要不断地强烈追求。这里上田所谓的“追求真理”是以“作为公民的资质”为视点理解的,同时考虑可树立追求更好的社会及团体这样一个目标。当然上田同时指出,为了创造这样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团体,有如下两种姿态是必要的: 

首先是作为人类的诚实的姿态。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对于和自己有着不同思想的人的意见,首先要真诚地倾听,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是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上田认为,所谓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必须在追求更好的社会和团体的目标前提下,独立自主地率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追求的一种姿势。 

综上,笔者概括,上田所谓的“相对主义”是要实现创造更好的社会,而彻底追求更好社会的姿势便是其根本。为了贯彻实行这一姿势,“对话”等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并主观能动地参与社会中去的同时,也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才是上田所认为的真正的“相对主义”。 

二、动态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与其教育观和课程观是密不可分的。如下引用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问题解决性的学习是将社会危机自觉作为根本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当世界看起来太平顺利的时候,解决问题性的学习能做什么呢?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教授规定好的定式的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只会令课程退化甚至颓废。因为如果这样,也就是将世界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对待了。而现实肯定是不会按照人的计划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有生气,事物才会发展”。之前所提做法自然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 

综上,上田首先针对静止性的课程进行评述。她认为,静止的课程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所以她批判“静止的课程”。换句话说,“静止的课程”就是将教科书上所罗列的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课程,仅仅是对这个世界表面的一种认知,也可以说是对毫无变化的世界的一种认知。而且她同时认为,僅仅将教科书上罗列的社会结构等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话,学生最终也仅仅是表面性的理解社会,而无法充分理解现实发展变化的社会。 

特别是针对社会实践性的课程,上田认为所谓的“动态”,是指“现实社会绝不可能事事都照着计划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有生机,才会向前发展”。 

综上,上田的“动”,即社会日益变化的状态,或是人类不断交流不同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动态”课程即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沟通如实把握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 

比如,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针对“用货运火车运货运费更低,可为何一般选用运费较高的货运卡车来运货呢”等比较现实的社火问题进行调研,锻炼自身如实把握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以上,为了考察“动态相对主义”理论,笔者将上田的“动态”和“相对主义”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所谓的“动态相对主义”,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是: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课程中,学生在与持不同意见思想的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加深理解。将此“动态相对主义”理论具体化的手段之一除了上述将现实社会纳入具体课程外,非常重要且可行的一种手段便是大学里如今在实行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发动学生利用暑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和同伴他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现实社会。 

比如笔者在所指导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中,有“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这一主题。一般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自身经验制订教学计划,结合自身认为应该教的内容和自己想要教的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往往忽略学生理解这一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按照课堂教学看,“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最终将是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是“明确现今垃圾场设置是否合理?让居民生活舒适的垃圾场应如何设置”,然后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解释,这样的课堂是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呢? 

但是社会实践是放手让学生调研—思考—实践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发言等是出乎教师预测的,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社会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展开指导。上田指出若不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解,教师就远离了学生。只凭自身的预测上课教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你真正走进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微妙的差别。当教师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会意识到集体指导无非是独善的没有意义的指导。

    三、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其指导思路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有着很多不得不应对的突发状况。结合上述一、二的内容,在三中,笔者从“教师应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一视点出发,论述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思路。 

首先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在于“教师不教,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极力控制自身的发言,这与所谓的“消极教育”存在一线之隔。教师不教的背后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调研,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尽可能地多教授一点知识给学生”,可以说是一般教师的通病。可是,教师说得越多,学生思考得越少,他们的理解自然就越浅。而且,教师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教授的量宁愿少,但是所教授的内容必须深刻充实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只说一点点,学生却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才是教育的关键。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那么为了让学生理解,必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场所。正如师徒关系,师傅一般不会直接将精髓的技术教授给徒弟,而徒弟是在不断的试行错误中慢慢习得更精湛的技术。 

其次,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突发状况,一般可以考虑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学生没有提出各自不同的獨具建设性的意见,而是一个团队一个结论或是一种意见;第二,部分学生有可能受教师的意见影响,因而无法发表独具个性的意见。这不仅无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萌芽。那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针对第一点,一个团队只有一种意见或一个结论的情况,指导教师最好让学生困惑,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意见产生怀疑。为了让学生将平时有疑问的问题毫无抗拒心地提出来,教师应该创造“接纳学生”的环境。那么,“对话”便是这个环境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对话”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交流”。以“垃圾场设置”这一主题为例,通过讨论交流,笔者所指导的一个团队七个人针对设置场所提出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将垃圾场设在离住宅区或是繁华地带较近的地方,其理由是通过调查得知,无论是住宅区还是繁华地带,所产生的垃圾非常多,因此设在住宅区或繁华地带附近比较方便快捷经济;另一种意见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认为第一种意见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势必污染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场应如何设置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环境等多方面,用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理论解释,可一理解为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大学的实践类课程当中,让学生接触与自己持有不同见解的人,相互对话交流并理解,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其次是针对第二点,部分学生易受教师意见影响而无法发表个性意见,指导教师该如何做呢?上田指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若寻找合适的时机插入简洁的语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上田的主张呢? 

指导教师在发言的时候,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发言即使没有被采纳也被接纳和尊重。比如针对“垃圾场”的设置,教师可适当插入“除了反对意见外,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没有哪位是持中立态度的”等问题。这样,除了赞成和反对的,那些认为设在居民住宅区和繁华地带虽然方便但不环保的意见也得到尊重,而也许正是这种处在中间犹豫不定的意见,最后才能规划出最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广松涉.岩波哲学·思想事典[M].东京:岩波书店,1999. 

[2]上田熏.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克服教育低迷之路[M].东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99. 

第5篇

一组鲜活的数据则见证了平鲁区跨越崛起的“速度”:2012年全区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完成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4%;一股预算收入完成15.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33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4元,增长13.6%。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平鲁调研时对平鲁的发展理念大加赞扬:“平鲁的‘两个70%’,是一个新的理念,而且发展速度也很快,在经济比较低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地区生产总值30%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接近60%,这是很了不起的。”

承载着平鲁人民诸多的愿望和期盼,2013年,平鲁区再次确立了明晰的目标:以“两个70%”为抓手,以转型综改试点区建设为统揽,以稳定增势、争先进位为总基调。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为导向,全面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生态化、农业现代化五化联动统筹发展,努力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全面建设转型发展先导区、生态建设示范区、人民生活幸福区、创先争优标杆区。

以更大力度优化经济结构

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思路,平鲁区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结合起来,着力构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做大做强煤炭支柱产业。全面推进20座地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全力服务中煤平朔三大露天矿和4座井工矿生产建设。开工建设金色能源、同煤等大型煤台和煤炭洗选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煤炭就地转化率提高100%。继续引深组团式开采和煤炭产业管理改革。深入推进“一矿一企”战略,鼓励引导煤炭企业兴办农副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生态修复和社会服务等非煤非电产业。

打造产业转型高端平台。实现北坪、东露天两大园区和平朔安太堡、安家岭矿区一体化建设,整合建设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平朔循环经济园区。在项目建设上,北坪园区力争胶带胶管、轮胎翻新等6个建成项目投产达效,平安化工、低热值煤利用、2×66万千瓦矸石电厂等4个在建项目快速推进;东露天园区实现神电2×60万千瓦电厂建成投产。加大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力度,力争年内投产运行和获准建设总装机容量达到776.7万千瓦。

以更大力度推进城乡统筹

紧紧抓住平鲁与朔州同城化机遇,按照“一城四镇三十个新型农村社区”总体布局,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加快建设品位平鲁、宜居平鲁、美丽平鲁。

高品位提升城市品质。继续推进环城生态新区建设,完善元宝湖、如意湖和摩托车赛场周边配套设施;全面完成溪泉河、七里河二期、沙沟河整治;完成南山湖、大粱水库湿地公园人工湖建设。高品位建设善学、井西、文鑫苑等住宅小区;高标准建设门神文化园、体育馆、老年公寓和敬德大剧院等十大公益性建筑;高质量完成新城街西延、善学街和博学街东延、安西和新苑两大社区自来水管网改造.以及井西和善学小区主管网铺设等市政工程。全力推动城中村和城市棚户区改造.逐步实现自来水、集中供热、天然气等全覆盖。

加快建设“智慧平鲁”。紧紧抓住平鲁被列为全省唯一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区的机遇,全面加快“智慧平鲁”建设。开工建设智慧平鲁大厦,完成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地下管网信息系统、无线平鲁、智能交通和视频治安二期工程,组建“智慧平鲁”运维公司,逐步实现产业智能发展、城市智能运行、政府智能服务、居民数字生活,力争使平鲁成为全省首家智慧化运行管理的县级城市,打造晋西北乃至华北地区信息产业的“硅谷”。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白堂、陶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每个乡镇启动一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庄,力争三到五年建成30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特困群众易地搬迁、行政村街道亮化、乡村幼儿园改扩建和乡村清洁工程。

强化集镇产业支撑。在东南乡镇,整合建设大中型煤炭物流园区,形成产运销相互衔接、农工贸整体配套的城镇集群。在西北乡镇,集中建设一批以设施农业、苗木产业、特色小杂粮种植加工和规模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力争建成10个标准化股份制生态养殖园区。推进农副产品有机生产和精深加工,把以红山荞麦为代表的特色小杂粮、肉羊养殖、苗木产业等做强做大,精心打造叫得响的农业产业品牌。

以更大力度加快生态建设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按照“两个70%”战略,围绕“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建设二百万亩生态屏障”的目标,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建设。

加快推进苗圃建设,进一步扩建向阳堡双万亩苗圃。开工建设下水头苗圃,力争当年形成4000亩规模。加快推进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环城生态新区、大粱水库周边绿化,高标准启动荣乌和平朔高速、运煤专线、下木角至乌龙洞旅游通道绿化。年内完成大片造林12万亩、通道绿化200公里。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实现旧城区“改造添绿”,新城区“留地建绿”,主干道“骑路增绿”,使整个中心城区应绿皆绿。每个乡镇高标准绿化一条主干道路,每个村庄种植一片环村树林,每家每户因地制宜在房前屋后栽植树木、绿化庭院。

以更大力度加快民生改善

第6篇

构建“创新型文化”,打造创新型企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基础,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必将是封闭的、落后的、为时代所淘汰的民族。同样,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企业,必将是缺乏竞争、毫无生机、为市场经济所摒弃的企业。要想在现代商海中取得一席之地,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各项工作必须以创新为重点。

煤炭企业作为国家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几十年来,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道路,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培育了一代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煤炭人,其煤炭企业文化也随之形成,并指导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平朔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东西方企业结合的产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因此而赋予了新的使命。尤其在新形势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加快创新、不断创新、永久创新,才能将企业文化这股强大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建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要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现代科技装备的投入力度,侧重于露天、井工开采技术和新设备的研究引进、煤矸厂和粉煤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全面提升公司技术水平。要推动安全创新,努力夯实安全文化基础,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手段,明确安全是企业最大的财富,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的软硬件建设水平。要推动管理创新,按照公司的规划部署,进一步明确企业部门职责权限,从强化管理理念、落实管理责任、更新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建立各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科学规范管理。

构建“生态型文化”,打造绿色产业链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煤炭清洁利用与当地环境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给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煤炭企业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十一五”期间,平朔公司累计投入13.5亿元,用于土地恢复和环境治理工作;露天矿回收率达到96%以上、井工采区回收率达到85%以上,资源综合回收率稳居全国首位;矿区土地复垦率为50%,排土场植被覆盖率为90%,是煤炭开采与生态治理同步进行的有力佐证,建树了煤矿土地复垦的典范;将矸石、煤泥、粉煤灰资源化,对锅炉污染进行高效脱硫除尘,对所有工业废水闭路循环零排放,环境污染得到同步治理;完成了“十一五”时期总节能目标的136.58%,节能工作走在山西省和全国前列。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为搞好矿区生态重建工作,公司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山西省科委、中国地质大学等联合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课题,致力于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与应用,对复垦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进行了规划设计,为平朔矿区建设生态旅游矿区、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和谐矿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可以说,平朔公司的生态建设走在了煤炭行业的前列,在于公司坚持用一流的管理手段建设一流的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坚持“资源开采精细化、废物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构建“智慧型文化”,激发企业生产活力

“智慧型文化”是指清新刚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文化。作为煤炭企业,构建“智慧型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在市场上的应变能力,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在行业跨越发展的辐射力和企业持久的生命力。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发展目标的践行者、创造者。员工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平朔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构建“智慧型”文化,注重挖掘企业文化内在的思想张力,注重员工团队的进取力,提炼并形成“敬业、奉献、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并使之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尊重员工意愿与诉求,把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与切身利益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大幅度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努力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需求,使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进而促使广大员工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建功立业。

第7篇

金融城市建设新引擎

在产业定位方面,丽泽金融商务区充分利用自身的规划亮点、区位和产业结构优势,以新兴金融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服务产业,构建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金融服务产业体系,吸引新兴的、创新的境内外机构和企业落户,推动北京经济总量增长。未来5年,丽泽金融商务区将着力瞄准京外银行在京设立的第二总部、功能性总部和特色专营机构,国内外保险机构在京设立的集团总部、业务总部和功能性中心,外资股权投资机构在京设立的管理公司,以及大型企业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债券承销业务的功能性总部,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首都建设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城市的新引擎。

城市规划方面,2009年丽泽金融商务区开展了国际方案征集工作,评选出了“天赋丽泽”和“北京金融产业第三极”两个优胜方案。2010年1月,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会审议通过了丽泽提出的综合方案,明确了商务区用地布局、市政交通、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等方面的总体原则。之后,丽泽金融商务区依托市规划委搭建的两个技术支撑平台,先后聘请了国内外20多家知名设计机构的近百名专家,经过方案征集、深化、综合3个阶段的筹备,共开展了31项研究工作。截至目前,丽泽金融商务区已形成了一整套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规划体系,并荣获“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北京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示范区”和“北京市绿色生态试点区”等称号。

招商引资方面,近年来,丽泽金融商务区经济指标增长强劲,引进金融机构的品质不断提升。截止到2015年8月,丽泽实现全口径税收26.5亿元,同比增长104.4%;实现留区税收7.8亿元,同比增长76.5%,其中金融业实现留区税收7.3亿元,同比增长117.4%。2015年引进的60家企业中,金融类机构51家,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28家,其中金融类24家,注册资本金超过140亿元。截至目前,丽泽金融商务区累计引进企业391家,注册资本金超过24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67家。引进企业中,金融类企业占80%以上,包括证券类、保险类、财务公司类、股权投资类、小贷融担类等新兴金融机构,涵盖了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建信股权基金等新兴金融机构、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场、基金业协会等全国性金融行业协会以及中国铁物等大型央企总部5类机构,产业聚集效应及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越发明显。

在市政建设方面,目前,丽泽金融商务区智慧清洁能源项目和高可靠性智能电网项目已开工建设;智慧丽泽项目正在根据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任务书要求,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并先期启动通信管道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项目已开始逐步落实,重点是督促各二级地块落实低碳生态约定书的各项建设要求;同时,在国际方案征集的基础上,丽泽绿地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获得北京市园林局正式批复。

智慧与绿色典范

本着“以人为本,务实推进;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市场为主,协同创新;可管可控,确保安全”的原则,丽泽金融商务区逐步推进各项工作。当前“智慧丽泽”建设规划共分为4层15项,一方面在商务区各类市政设施布放智能感知终端,形成感知层;另一方面,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慧城市的基础层,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包括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智慧丽泽规范体系在内的智慧城市支撑层,最终,实现以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应用层指标建设,其中包含绿色生态精细化管理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综合安保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园区金融产品综合交易平台、地下环廊及地下城市综合体、智慧支付平台、智慧物业、智能电网、集中供冷等智慧应用。

第8篇

摘要:妇女担负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决定了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当前部分欠发达地区生态恶化与生存的现实困境之间存在严重的恶性循环,充分挖掘妇女生态参与价值,有助于缓解或解决该地区生态危机问题。

关键词 :生态参与;欠发达地区;妇女;路径

近年来,部分欠发达地区成为生态破坏的重灾区。占人口近半数的妇女在成为生态恶化最大受害者的同时,也成为生态建设的能动者,“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1]推进女性生态参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生态危机、发展模式与妇女地位作用的深刻检讨与反思,意图推进女性生态参与,充分尊重和保障妇女在生态建设中的平等地位与权力,以切实提升生态建设的实效性。

一、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必要性生态危机与发展模式紧密相连,“任何发展问题都不是社会性别中立的,事实上社会性别不平等嵌入了所有发展问题之中。要解决任何一个发展问题都必须关注社会性别问题。” [2]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下,经济过速增长、资源过度开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生态危机,尽管男女两性均难逃劫难,但由于女性自身与自然的联系以及社会性别分工等因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对妇女健康和生活造成的损害更大、更直接。

妇女和自然生态都拥有孕育和哺育生命特征,妇女具有繁衍生命的自然使命和保护后代本能,对生态环境变迁更具天然敏感性。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使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具有天然的责任意识,在保护环境的倡导与行动上更积极主动;同时,妇女是人类物质文明创造者,尤其“在农村,农业劳动80%以上家庭种植业和养殖业70%由妇女承担”,[3]妇女还是家庭日常生活管理者和主要消费者,“世界上70%的消费决策通过妇女进行,选择家庭生活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不仅关系到家人健康,还直接刺激商品生产,引领消费方向,对环境和生态意义重大”。[4]妇女在性别分工中的角色和天然优势决定了她们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2.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可行性分析

(1)理论支撑。随着社会性别理论发展,妇女与自然的关联被关注。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妇女环保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应运而生。90年代以来,政治生态学涉足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沃伦就西方社会价值二元对立思维、价值等级思维和统治逻辑三者共同导致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的概念框架予以阐述,提出要实现妇女解放就要拒斥这套概念框架,并指出这是解决生态问题要害。他还就生态女性主义做出核心假设,包括“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重要联系;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必须包含生态学视角;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包含女性主义视角”。[5]

(2)文化因子。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母神形象,极具代表性的是中华始祖女神女娲育人、炼石补天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母亲神,比如,沿海地区信奉妈祖。这些远古神话中的女神作为女性化身将控制、治理、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为己任,在自然威胁到生命时,会挺身而出,运用神力、智慧与自然威力作斗争,最终平息灾祸,使陷于灾难中的人类得以重生。各种母神对自然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反映出早期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女性劳动是取得食物的主要来源,女性的天然性别属性,使她们在面对自然中展现出温和的风格,与生命赋予的关联性使传统文化中母神崇拜成为必然。

(3)法律保障。面对环境恶化、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可持续发展等日益严重的生态与社会危机,联合国围绕性别平等、环境、人权等关键性议题达成系列共识:始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妇女不仅被视作环境破坏的受害者,也被视为促成社会变革的关键性行动者”。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特别强调妇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将妇女福祉改进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签署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再次确认社会性别间的平等人权,强调妇女作为发展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充分参与发展进程的重要性。1995年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一项里程碑性的《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妇女无害生态环境的经验及贡献必须成为21世纪议程上的中心组成部分。除非承认并支持妇女对环境管理的贡献,否则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渴望不可即的目标”。提出三个战略目标:积极吸收妇女参加各级环境决策;将社会性别关切事项和社会性别观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方案;在国家、区域、国际各层面加强或建立机制以评估发展和环境决策对妇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1995-2000 年、2001-2010 年、2011-2020 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把“妇女与环境”纳入妇女发展纲要的重要领域,“将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构建具有性别评价标准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意识、生态思维、生态伦理、生态道德与生态价值确立了目标和要求。”[6]

二、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现实困境

1.日常生活中贫困与生存之需衍生生态问题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造就了妇女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事实关联。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变迁对广泛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并承担主要家庭角色的欠发达地区妇女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在一些地缘偏僻,资源匮乏的边远地区,贫困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贫困与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妇女的生存困境,男性大量外出谋生将更多农田劳动留给妇女,无论土地利用,还是寻找日常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比如水、燃料等,有的还得兼顾非农活动,都对负责家庭日常生活的妇女构成巨大挑战。在这种现实境遇下,当生态保护与生存利益发生冲突时,毫无疑问,求生是压倒一切的优先选择,破坏生态以满足其生存所需是必然之举。

2.性别平等、生态公平理念在生态建设中的阙如

生态建设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公平原则,是生态建设的首要价值准则,即生态权益公平,具体表现为区域公平、代际公平和性别平等,尊重并实现妇女在生态建设中的价值与权益是生态建设的应有理念。但受我国历史男权文化、性别不平等观念的长期影响,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别文化建设长期滞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性别平等、公正理念淡漠,造成妇女在参与生态环保活动中获得社会认同、信息获得、社会资源拥有、参与广度和深度等的不足。

3.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导致生态道德意识匮乏

欠发达地区妇女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调查显示“农村女性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占56.2%,本科及本科以上占1.9%,分别比城市低32.7%和33.3%”。[7]文化水平低下,缺乏对知识、信息、科技的了解和掌握,妨碍其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使其在非农转移中的发展受限,生存困境难以缓解,边缘化加剧。此外,教育程度低下,生态意识的匮乏使她们无法意识到自己在生态建设中的权益和责任,无法发挥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优势和价值。

4.配套政策缺失致妇女生态参与的实践空场

国际社会应对欠发达地区妇女社会性别问题的政策干预有很大推进。然而国际政策话语与政治承诺与欠发达地区妇女的现实生活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无论是在世界上其他地区,还是在处于初级阶段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处于边缘化地位的欠发达地区妇女权益保障仍是发展中的短板。“仅依靠经济发展本身远不足以缩短所有的性别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消除导致性别差别差距持续存在的根源是必不可少的。”[8]政策干预进程缓慢,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活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所遭遇的历史性不公仍在延续,阻滞了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

5.组织化程度低下抑制妇女生态参与话语权

欠发达地区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各种组织机构通常很社会性变化,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更被排斥在外。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1184个村委会班子中女性成员仅74.8%,担任村长的只有2.3%;党支部中有女委员的占42.4%,女支部书记只占2.5%”[9]。妇女在社会乡村基层权力机构中缺席或处于结构底层,女性与基层村务管理脱离,政治影响力微弱甚至趋于零,妇女在资源使用经验、观点、生态利益诉求方面没有表达机会或较少得到考虑;非政府生态组织极其有限,已有的非政府生态组织在挖掘妇女生态价值方面仍以城市女性为主,欠发达地区妇女的生态主体地位与价值被忽略。

三、欠发达地区妇女生态参与的实现路径

1.更新理念,树立性别平等与生态公平理念

生态建设是由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性别、民族、地域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追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综合效应。在这一庞大系统中,理念影响制约着生态建设的实效。其中性别平等、生态公平理念是生态文明进步的标尺。它主张公平公正地对待性别、阶层、民族、地区等环境与发展差异;人与自然的平等与依存,包括人与人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发展。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的发展不仅不应以牺牲另一个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平等关系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社团与社团间的关系,也表现在否定传统父权制的性别等级观念与机制,促进性别平等价值实现上。重视生态建设中性别意识的价值取向必然加快欠发达地区有效、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

2.消除贫困,保障欠发达地区妇女生存需求

欠发达地区人与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是最大的矛盾。庞大的妇女群体无法满足最起码的生存需求,整个社会的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都只是不切实际的奢求。欠发达地区致力于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行为往往是她们生存之需。事实表明,妇女对生态建设的态度和意识都是由特定地理环境下的特定生活经历塑就的。对因贫困和生存之需趋势下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唯有通过科学发展,提升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才能消除。

3.促进教育公平,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与生态主体意识

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直接关系自身进步,还关系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程。由于妇女在家庭中具有特殊地位,母亲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代际发展的理念和水平。欠发达地区应着重建立技术培训教育体系,以提高妇女劳动技能,使她们有更多机会实现劳动力转移。妇女掌握的生态知识越多,生态保护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就越强,参与能力和带动能力就越大。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推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加强生态知识与道德法制宣传和普及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及人口压力的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对后代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妇女主动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的自觉性,整合社会资源,将生态文化内容纳入对各级基层妇女的培训,建立相应的道德考评机制和榜样示范机制,养成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思维意识。

4.加强妇女民间组织建设,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整合力量

世界各地深受资源环境破坏之害的草根妇女开始投身环保事业。亚非拉等地致力于保护森林、树木或水等环境资源的农村妇女环境运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印度喜马拉雅山底层妇女为保护喜马拉雅山区森林掀起的“抱树运动”;肯尼亚鉴于农村地区土地流失、沙漠化日趋严重等问题发起的“森林绿化带运动”;台湾的“家庭主妇联盟”,日本的“妇女环保合作社“等妇女组织,都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妇女制止不正当开发、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优化政策,充分保障欠发达地区妇女发展的合法权益

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倾斜,以赋予她们在发展中享受更大福祉。比如,在建设新农村中给予农村妇女积极发展可持续农业、林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行业和生态产业的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探索体现农村妇女生态思维与生态智慧的生态乡村治理模式,打破以往与生态的恶性循环关系,在与生态系统优化互动中受益,进而内化为自身生态道德自律、外化为生态保护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胡玉坤.对妇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省思[J].世界环境,1997(1).

[3]绿色能源离不开妇女关注[EB/OL].光明网,2010-05-23.

[4]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6).

[5]K. J. Warren. The Power and the Promise of Ecological Feminism[J]. Environmental Ethics,1990,12(2):125-146.

[6]关夏.充分发挥妇女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N].广西日报,2012-2-23.

[7]丁雨辰. 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前沿,2013(7).

[8]世界银行组织.2012年世界发展报告:性别平等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甄砚,主编.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9篇

[关键词]苏格拉底;“善”;和谐社会;道德生态

[作者简介]马婷,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基本原理2009级硕士研究生;肖祥,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042-03

在伦理学思想发展史中,“善”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苏格拉底毕生都在为了“善”而活着。透过他的道德理想,我们该如何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道德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善生”:苏格拉底的道德理想

古希腊伦理学都是从人的追求与行为出发,提出什么是最终目的及其实现的问题,而所有的讨论都是围绕“何为善”及如何达到善而展开。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才真正从主要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自身。苏格拉底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并将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伦理、善和恶;把知识与德性统一起来,以理性为德行的基础,并最明晰地提出了希腊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何为“善”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本性并非趋恶避善,一切恶均源于人的无知。因此,苏格拉底关于道德的基本命题是“美德即知识”。所谓“美德即知识”的知识,不仅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善的知识,也是关于“自我的知识”,即作为一种对人的理性自我本质的道德意识。人要做到从善和“善生”就得具有关于“善”的知识,认识自我,这是改善心灵、培养道德的基础和出发点。苏格拉底把这种对善的认识叫做“真知”。一个有了真知的人必然会有善行,正如,一个人养成的好习惯不会刻意去违背一样。所以,在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这四种希腊人认为最基本的德性中,智慧居于首位,“知善即行善”。强调智或知识对人的思想道德行为的决定作用,这是苏格拉底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内涵。

苏格拉底对于道德哲学的研究,也就是对于“善”的研究,就是要追问:“善”是什么?首先,“善”与“有益”一致,即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其次,“善”是一种必然性和合理性。任何事物的“美德”不是从偶然性,而是从“秩序”和“条理性”中获得。“任何事物,无论是器具、身体、灵魂,还是某种活物,它们的善在这些事物中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某种公正和秩序。”善是“理性”或“必然性”的存在,合乎秩序就是合乎理性,合乎理性的东西也就是普遍的、必然的东西。再次,“善”与“智慧”同一,与自制、自由相连。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最大的善”。“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能,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情和其他美而好的事情都是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智慧与自制相连,有智慧的人都是能自制的人,不能自制的人远离智慧。自制使人自由,不能自制的人也就不能主宰自己。可见,“善”体现着人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智慧的、自主自由的本质。

(二)“善生”:源于对幸福的德性追求

苏格拉底的“善生”理想,是建立在以“善”为根本的幸福观之上的。苏格拉底认为,人要追求“善”活着,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做到使自己达到“善生”,是人生的最高追求。这种“善生”理想,是建立在以“善”为根本的幸福观之上的。我们都知道幸福离不开人“善”的行为。因此,苏格拉底认为,人之所以希望拥有“善”,那是为了能够“幸福”的缘故,而这种“善”必须通过现实中的善行来获得。所以,他强调“幸福”与人的“德性”密切相关。他关于“善人是幸福的,恶人是不幸的”道德命题正是源于这种思想。苏格拉底承认有普遍的善和正当的价值规范存在,即“美德和知识的统一”,一个确切知道什么是善的人也会去行善,同时他也就获得了幸福。表面上看来,有人知善而不为,知恶而故犯是受着情感的支配,实际上这种情况正是由于无知造成的。无知使人不能分辨和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善恶快乐,因而在测度快乐和痛苦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和选择,无知就缺乏理性,缺乏理性就屈从于自然,受非理性的支配,不能自主和自制,因而,为恶的人是不自由的。

苏格拉底的“善生”的理想,不仅仅只是他个人的理想,也是以追求城邦全体的“和谐(善)状态”为前提的。他所提倡的“善”是一种全民性的,他试图让整个社会都达到“善的理念”苏格拉底从理性的角度,用“善”的知识来连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与道德知识。

但是,道德建设不仅仅只是一种条文或是规定;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毕竟,道德不是法律,而是一种文化;只有当公民自觉地把“善”作为习惯的时候,这种文化才是真正到位的。

二、当代社会在“善生”方面的缺失及其表现

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包括物质环境,更包括人文环境。“道德生态”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规范人类有关道德的行为原则。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民道德建设并非是依靠某种外在强加的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即需要一种内在的生长机制。人性中,有一种“善”以使别人幸福为自己的必需,这种来自给予的快乐不带有任何私利,以这样的道德情操为起点建立起来的和谐的道德生态环境会给社会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会弥补人们幸福感的缺失。然而时下,人们不“行善”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客观上的无知,而是主观上的不愿。社会上对“善行”的漠视、受惠者对施救者动机的怀疑都会伤害到社会的道德自治能力,伤害到道德生态。

当代社会中在“善生”方面的缺失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常常会出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人们并非不知道个人与集体孰轻孰重,而是因为存在理性而在主观上排斥,不愿意损失个人利益而实现集体利益。于是,出现了有些官员,为满足私利,权钱交易,将国家的钱中饱私囊;出现了互联网上的黄色网页,娱乐圈的小道消息,八卦;大学生只愿去“东南”等发达地区,而不愿去“西北”等偏远山区。一心向“钱”看的观念十分严重;社会上假药、假账、假文凭满天飞,诚信危机几乎以无孔不入之态势渗入到社会生活当中,使社会道德生态严重失衡。其二,在个人价值观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泛滥,而在实际行为中表现为急功近利、背信弃义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这种以物质利益为目的的价值追求、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导致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普遍出现诚信危机,社会心理层面的道德冷漠现象也由此而生。其三,在人们

行善的动机和心理层面上,人们担心道德关注行为背后会是深不见底的陷阱以至于道德受助者对道德施助者道德行为的直接反映往往不是感激和赞扬,而是对施助者动机的怀疑,对施助者行为的困惑与警惕。在一些见义勇为的事件中,常常助人为乐的人最后得不到好报,顺手牵羊的人却成了无名英雄。总之,无论在人与社会的总体道德层面还是在人与人的个体道德层面,当前我国的公民道德生态状况都不容乐观。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传统道德资源的认同和传承的不足,是公民道德生态出现危机的历史原因。我国古代的道德思想可谓丰厚,《大学》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个步骤里,修身又是中心环节。其次,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法律的不健全,是我国公民道德生态出现严重危机的诱因。应当看到,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体制仍在改革和完善之中。而同时,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影响,冲击和瓦解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而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观念尚未建立,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为道德危机的产生、道德生态的恶化提供了契机。再次,市场经济也使公民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价值目标选择的功利化,价值评价标准的功利化,价值实现手段的功利化,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实用主义倾向等等都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都使道德生态环境存在巨大隐患。最后,日益加深的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文化背景下道德资源的传播,来自异域的道德价值观念对本土道德资源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道德生态的恶化。

三、和谐社会公民道德生态建设路径

(一)从社会层面上来看。社会应尽快建立社会主义道德生态的长效机制

1、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资源。中华民族有着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深厚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孟子》一书中认为人应具备四种德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类似这种文化资源在民间的风俗习惯中有着深久的积淀和丰富的蕴藏。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着力对潜涵于社会传统风尚层面的这种道德资源加以开发,使道德行为不再仅仅只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升华为关怀和救助他人的普遍性社会风俗习惯和严格的社会惯例。

2、政府要加紧完善“切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制度体系。由政府带领成立各种服务性组织机构,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所蕴含的善的可能性创造性地转化为具体的关怀性因素,使之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真正表现为关怀、救助每一个平凡个体的普遍性的现实力量;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二)从个人层面上来看。从个人修为以及与人交往中加深对“善”的理解

1、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的道德思想,2500年前,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将心比心,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俗话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不要因为做了好事就要求回报,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因为遭到别人的误解而终身不去“施善”;同样,因为受到曲解而拒绝“行善”的人也不是具有“至善”品行的人。

2、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上要秉承“善”的思想。《菜根谭》云:“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的,要善为化诲,如忿而嫉之,是以顽济顽。”意思是:当我们发现别人有什么缺点时,要很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他,假如在很多人面前揭发人家的缺点,这不仅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也证明了自己的无知和缺德;我们一旦发现某人个性比较愚蠢固执时,就要很有耐心地慢慢地诱导他启发他,假如由于他一两次不会就很生气地厌恶他,这不仅无法改变他的愚蠢固执,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愚蠢固执。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观点相冲突,直击对方的短处和错误,往往使对方更坚持自己的见解和立场,这就需要我们冷静淡定的处理。要善于温暖与启发他人,针对他人的观点最有建设性的,一条一条的讨论,厘清思路,发现问题,让他人接受。启蒙人、引导人和转化人,这也是一个人的胸怀与耐心修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