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9:21:08
导语:在特色园林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人与自然
1.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现状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息、交流和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房地产行业急速升温,房地产开发商对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也越来越重视,不惜重金邀请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参与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很多西方的建筑和景观设计理念传人中国,欧式园林景观、各种形象艺术雕塑等出现在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中,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随着居住区园林景观渗入到居民生活中,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在逐渐的改变。小区居民的住宅逐步走向人性化,现代住宅中园林景观设计开始步入时代的潮流。
2.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特色
2.1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设计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更加关注环境人性化,以保障居民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传承地域性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营造优美而又宜居的景观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住宅小区创建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对于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城市道路的拥挤不堪,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通过大量种植绿色植物,水产养殖等来美化小区的生活环境。
2.2园林景观的居民审美设计
城镇化日益加快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压力,人们很少有时间投入到艺术的欣赏和研究上,不过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标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人们更加渴望在工作或者学习之余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放松身心,因此,在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审美设计上,更加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符合人民大众的总审美标准,如景观小品设计。景观小品是指摆放在小区或园林中,起到装饰或衬托作用的艺术作品,比如假山、人工小溪等。我国现代园林尽管设计还是多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如壁画、雕塑作品等,多受西方建筑风格和文化习俗的影响,棱角分明,烘托了良好的园林气氛,更符合广大居民的审美标准。
2.3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和住宅建筑风格及城市环境相符合
现代居住区建筑形式具有多样性,不同密度的居住区对园林景观的设计也有所不同,对于高密度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以满足功能和改善小区空气环境为主,确保人们的交通畅通,拥有适当的健身和娱乐场地,通过大量种植绿化植物来改善空气环境。低密度居住小区内居民数量有限,他们更加注重宁静的空间,追求亲近的大自然和诗情画意、可游可居、陶冶性情的艺术境界,从而感受鸟语花香和植被丛林的生态自然景观。其设计理念在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议
3.1注重生态效益
植物是天然的环保物质,它可以自动调节环境和气候,以及生态系统中各不同层次的动物、植物之间食物链、食物网的关系,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在居民住宅小区内适当养殖和栽培植物,能充分利用阳光和水分等天然资源,净化整个居民的生活环境,让景观充满色彩感和层次感,让居民生活更加和谐。
3.2打造生态园林
打造生态园林是促进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主要原理是利用植物的代谢功能,不仅能够打造高水平高功能的园林景观,同时能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将不同品种的植物移植到特定的群落当中,在地下不同深浅处形成不同的根系,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根系生态系统,促进住宅区地下水的净化和循环,因为地下的根可以吸收大量有害物质,其代谢产物多为无机物,不仅无污染还能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养料,增强土壤肥力,净化土壤。
3.3设计上要创新
由于时展迅速,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日益提升,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追求创新,在相同的环境中要设计出不同的景观,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不能设计出相同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要以自然为主导,将大自然作为一种指导方向,先设计园林的整体布局,再设计不同园林的相适应的布局,使得整个城市形成一套完美的园林系统。要充分利用园林设计中的形式要素,让城市更具观赏性,也让居民能更好地融人自然,喜欢自然。
【关键词】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
Abstract:Jilin University Library Speci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Library building in Jilin Province,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lin University Library Special Resources strategy.
Keywords:Jilin;University Library;Special Resources
吉林省高校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之一,应注重做好本地区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研究和构建特色文化资源系统和服务平台,有利于高校在文化研究上与地方文化发展密切联系,还能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实现,笔者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试对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1.吉林财经大学概况
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唯一的一所财经类本科院校,从组建开始,即对其发展作了科学定位,即立足吉林省,服务全国,把学校办成省内知名,国内一流的财经类大学。作为一所财经类地方高校,吉林财经大学图书馆在藏书建设方面,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以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为依据,教学科研藏书为中心,财经类信息资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1]。
2.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既体现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长期发展策略,又是衡量所在院校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网络检索的便利性日益提高,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正成为一种趋势。同时,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资源利用率大幅度增加,馆藏资源日趋同质化。高校图书馆如何适应时展,更好的吸引读者,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是摆在图书馆馆员面前的主要问题。特色馆藏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搞好特色馆藏建设不仅有助于优化馆藏,提升用户满意度,也有利于图书馆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2]。
3.吉林省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吉林财经大学图书馆十分注重对财经类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主要开展财经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为突出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入藏后,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建立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专藏及专门阅览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收藏的完整性,提高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吉林省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此,吉林财经大学图书馆设立了本校教工发表文献专区,专门收藏本校教师科研成果资料。
4.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4.1 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4.1.1 明确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著述等,对于吉林省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责无旁贷。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研究中心,经济模拟研究所、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实验室及低碳经济研究所。两个编辑部,分别为《税务与经济》编辑部和《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吉林财经大学图书馆主要收集经济相关专业的文献及信息资料[3]。
4.1.2 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理、甄别、类聚
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研究了解地情知识、为当地制订地方建设规划、实施科学决策、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4.1.3 采取多种收集方法
由于吉林省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具有多样化及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应广开收集渠道,拓宽收集途径,采取多种收集方法。首先,负责采集的人员,要了解掌握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分布、出版发行情况;经常与当地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等文化机构保持业务联系;多与专家学者沟通,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定期到民间采集资料;关注读者反馈意见。另外,由于吉林省高校的教师都较为注重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研究,有的高校还设有专门的科研部门,他们在进行教学和科研时,往往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与这些教师和部门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一方面图书馆采访人员要主动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也能从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中(诸如查新、专题书目、数字资源、专家工作室等)得到启发和帮助。这样,双方就建立起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4]。吉林财经大学图书馆对吉林省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了“长远规划,整体论证设计,分阶段实施,联合共建”的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体系,通过多渠道采集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相关文献,主要有书目预订、征集、交换、捐赠、委托收集、网上搜索引擎收集等,对于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收集,例如通过摄影、CD、VCD、DVD、录音、录像,制作成磁带等声像资料,甚至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上传互联网。
4.2 加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吉林财经大学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时,首先是对吉林省地方特色文献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确定要建设的目标、重点、主题,然后利用采集网络对吉林省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评价和排列,剔除不相关的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同时进行描述和标引。这样,经过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后,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献资源体系,可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2.1 编制专题目录和综合性评述
开展服务的人员,需要多与读者沟通,制作新书简介、专题目录等,同时要综合运用目录、索引、文摘、综述等工具和手段,以及网上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递等服务形式,广、快、精、准地为各类专家学者传递文献信息。吉林财经大学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时,还常举办各种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力求多主题、多途径、多层面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吸引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5]。
4.2.2 开发建设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
吉林省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利用其丰富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优势,做好深层次特色数据库建设,建立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文献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打破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馆藏重复和短缺现象并存的状况,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准备,更有效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4.3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开发吉林省文化信息资源,人才是关键。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懂得图书馆专业知识、民族文献知识,又应掌握计算机网络、外语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多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6]。此外,还应通过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在高校,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教学是永恒的主题。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对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与开发时,必须与本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术研究、地方发展构建一个富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7]。
参考文献:
[1]胡绍军.浙江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11(10):45-48,64.
[2]智翠兰.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策略[J].图书馆学,2011(4):40-41.
[3]顾剑.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1-13.
[4]杨治容.高校图书馆学校特色资源建设探讨[J].现代情报,2011(12):63-65.
[5]周欣平.全球化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1):18-27.
[6]生修雯.学科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及共享模式研究——以江西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11):52-55,58.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园林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对于园林设计来说,设计好的作品,要有好的设计思想的支撑,而我们在园林设计当中,通过充分融入特定的地域性文化,可以说是园林设计当中的一个有益尝试。我们让设计出来的园林作品,既能够满足人们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体现当地的地域性文化特点,达到了园林设计作品与欣赏者的共鸣,不断地丰富本地居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分体现园林设计的实用与文化的价值。
一、地域性文化与园林设计概述
我们在开展地域性文化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的相关探讨之前,有必要先理清“地域性文化”、“园林设计”的内涵。
就文化而言,泛指人类群体和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等抽象无形的人类创造,而且包括物质对象如工具,货币,艺术等等。而“地域性文化”这一概念,指的是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有地区特点的区域性文化。正因为区域性的差别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多姿多样,园林作为人们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人类的文化传承不断发展至今;而今的园林设计,主要指的是通过自然界特有的形式,运用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来处理建筑、自然和人的关系,使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优化凝练,更加的宜居、适居。
我们通过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园林设计,这是现代园林设计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园林设计来说,可以不断开拓园林设计的艺术内延空间,提升园林设计的品味,彰显园林设计的文化意蕴。而对于地域性文化来说,通过园林设计的形式,来彰显地域的文化特色,不失为一种好的表达方式。如果地域性文化在园林设计之中,得到了传统的继承和充分的表达,可以激发当地人对其地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一特色的传统文化。
二、地域性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一)地域性文化要融入园林设计,成为园林设计的创作源泉
对于园林设计来说,如果我们只是照搬国外或教科书的设计理念或者设计图纸,完全不顾及新的园林景观的地域特点,那么,可以说我们设计的园林设计作品,就缺乏了必要的“地气”,甚至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相关园林作品的落成,也可能达不到应有的设计效果。我们的园林设计者,要将地域性文化要融入园林设计,成为园林设计的创作源泉[1]。
例如,我们在上海设计相关的园林作品,就要考虑到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将园林作品中,融入海派的文化符号。这样我们设计出来的园林作品,就在无形之中与上海本地的欣赏者达成了默契,相关园林作品的落地,也会得到该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可以说,通过地域性文化融入园林设计,使其成为园林设计的创作源泉,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也随之打开,创作的园林设计作品也更加个性和特色十足,不断提升园林设计的视野,也不断彰显园林的地域性文化特点。
(二)地域性文化要融入园林设计,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文化符号
对于园林设计来说,说到底也是在进行精神文化的创作活动。如何创造出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园林形式?这也是广大园林设计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园林设计来说,不仅要融入现代的与传统的因素,还应该积极融入地方的地域性文化因子[2]。
例如,我们在苏州进行相关的园林设计,若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特色,那么我们的园林设计作品落地之时,必然会饱受诟病,更有甚者可能被要求重新,推倒重来。因而,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之时,要积极地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园林设计,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文化符号,创作出既有区域性文化品味的园林作品,又能够不断拓展园林设计的空间,可以说,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文化的结合,可以使园林与地域性文化二者相得益彰。
(三)地域性文化融入园林设计,不断提升园林设计的文化品味
对于园林设计工作来说,面对大量推陈出新的设计作品,设计者要在其作品之中“出新”,可以说是比较难的。那么,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当中,可以考虑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园林设计,不断提升园林设计的文化品味,这是一个良好的设计尝试。对于园林设计来说,要提升其品味,就要合理地加入一些文化因子[3],而地域性的特色文化对于园林设计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设计者可以考虑,用园林设计的作品,来表达特点的地域性文化。
例如,我们在凤凰县开展园林设计,就可以尝试考虑运用凤凰县所独有的地域性文化,来设计相关的园林作品,做到既能够通过园林来表达凤凰县的文化特色,又能够通过对凤凰县特色地域文化的引入,提升园林设计的文化水准,这可以说是园林设计技法的一个新的、有益的尝试。
(四)地域性文化融入园林设计,要选择典型的地域性文化融入设计
对于园林设计来说,在进行地域性文化融入园林设计的尝试之中,要注意选择区域内典型的文化因素,来融入园林设计之中,提升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准。
例如,我们在绍兴市进行园林设计之时,在面对底蕴丰厚的越文化之时,若我们不分芜杂的将各类越文化因子融入园林设计作品之中,我们的园林设计作品就有可能出现地域性文化因素的滥用的情况发生,因而,我们可以就某一个文化主题,或者撷取越文化中的兰亭文化,来进行园林设计工作,这一我们的设计的园林作品,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兰亭园林设计作品,能够充分彰显绍兴市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可以通过设计者将兰亭文化因子融入园林设计作品,提升该作品的文化品味。设计者通过选择典型的地域性文化融入设计之中,可以取得相互的园林设计的艺术效果,既能够彰显园林设计的独创性,而且承载了良好的地域性文化因子,这也是园林设计的一个极致的体现。
(五)地域性文化融入园林设计,要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
地域性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之时,采纳一下地域性特色文化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充分融入现代设计技法,将地域性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4],创作出既有地域性文化特色,又充分运用了现代设计技法,将地域性文化的特点充分而全面的凸显出来,可以说,让人们在欣赏园林设计作品的同时,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当地的地域性文化,进行着文化的追寻和反思,不断地深化对本地文化的认识。可以说,通过现代技法的介入,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所隐藏的内在审美特色,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来。例如,苏州市近年来的一些园林设计作品,在融入当地的地域性文化因素的同时,也充分借鉴了现代的园林设计理念,在继承园林设计传统的同时,有所突破,这是园林设计工作中,所需要的艺术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园林设计当中,要恰当地融入地域性文化。对于园林设计来说,通过地域性文化的介入,提升了园林设计内蕴,而地域性文化在园林设计作品之中渗透,也彰显了地域性文化的特色。作为园林设计者,我们只有立足于地域性文化的园林设计,才能够设计出更多的园林作品,助推园林设计品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航,赵伟韬,侯阳. 朝阳地域文化特色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2)
[2] 李宏俭. 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J]. 山西建筑. 2011(23)
1.1地域性文化
地域性文化是一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随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发生了显著的不同,即地域性文化差异。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够展现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还能对当时的经济和政治起到推动的作用。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民族性,并且是以整体的方式来不断融合和发展的,从而形成一种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为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2园林设计
随着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高,在对一个区域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人们迫切希望其地域性的文化能够在园林设计中充分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该区域的文化内涵、生活品味及审美观念等。园林设计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给居民带来一定的荣誉感,同样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从整体来看,将园林设计和地域性文化进行融合,建设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园林和提升这一区域的文化和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地域性文化与园林设计的融合
2.1地域性文化为园林设计者提供全新的设计思路
在当下,园林设计的主要问题就是设计思路的照搬照抄,导致最后所有的设计内容大同小异,雷同版本过多,缺乏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而如果将地域性文化与设计进行融合,就会为设计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还能提高园林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园林设计者,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思路和设计亮点才能博得人们的青睐。如果一味追求模仿优秀的设计,最终并不能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只能是别人的翻版,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2.2地域性文化成为园林设计的文化特色
在地域性文化和园林设计理念相融合时,园林设计者要注意,将地域性文化在设计的过程中凸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还能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设计能力。同样在设计中,各种物质文化的融入可能还会带来冲突感和矛盾,这时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要为了全部融入而忽略人们的实际需求。例如在对浙江省绍兴市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只需要把兰亭文化在设计成果中重点展现出来。因此,最终所呈现的设计作品一定要把最重要的地域性文化通过园林设计展现给世人,这样既能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又能展现出优美的园林设计效果。
2.3地域性文化与园林设计要与时俱进
将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文化进行结合,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一大亮点。同时,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参考当地的文化还有融入这个时代的先进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出来的成果,才能与时俱进。可以让人们以一种现代的眼光去欣赏具有现代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园林,把这种地域性文化赋予了一定的现代色彩,并通过园林设计成果展现出来,这同样也是园林设计的一个新思路。
3结语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居住区 园林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立足点不仅仅局限于花草树木所创造出来的视觉美感,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园林设计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要创造出视觉得美感同时也要创造合理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城市建设及环境建设加快前进步伐。
1、中国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
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中国一直是世界三大主要园林体系中东方体系的创始国和继承国,她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中国这一辉煌的历史成就,不仅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园林文化传统,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东方邻国特别是日本的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园林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他和来自西方的现代园林一起,成为共同影响当代中国景观行业发展的两支生力军。
1.1传统园林
传统园林是中国原产的,完全按照中国人对自然的一贯态度,即保护而不破坏的原则,在相对自然的地理位置上,以情感的和主观想象或者叫做写意的艺术方式,以风景名胜、官员官邸、有文物保护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寺庙、历史遗迹等为服务对象的景观理论与实践。它在形式上有别于西方的landscape(指从事景观美化或园艺工作),而更接近于scenery(更强调自然景观)。它的建造指导思想是“虽由人造,宛自天开”。
1.2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是指后来由西方传入的,有别于中国原有的传统造园形式,主要采用与现代建筑相匹配的对称和几何形状等方式,以注重理性和科学分析为特征,以现代城市广场、道路、公园和居民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为服务对象的,讲究人工改造的造园理论和实践。
2、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原则
2.1充分应用生态学原理
中国景观园林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本区域生物的多样性,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因此,在现代化的景观园林设计中,必须坚持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造诣和设计,让整个景观园林在现代化城市中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稳定的群落结构。
2.2因地制宜的原则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以此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气候、地位特征,人文以及文化特征都不一样,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找到灵感,设计出独特新颖,而且富有价值的园林作品出来。
3、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3.1形成现代化城市园林设计理念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景观园林设计也逐渐提出新的要求,以生态学和环境学为依据,不断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园林设计理念,树立“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理念;建设生态园林,不断加深对生态园林概念的理解;让景观园林的设计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从景观园林的造诣出发,提高人类的自然意识,提高他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要认识,形成新的园林设计理念。
3.2大力提倡建设园林城市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在城市建设中也逐渐认识到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失调,同时也逐渐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近年来,不少城市都提出“城市与自然并存”的观点,打响了城市自然化的口号。但是还是有一些城市,过分强调城市的现代化和气派,忽视景观园林造诣的价值。事实上,建设园林城市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在近一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大力提倡建设园林城市,强调从各区域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探究,找到适合该城市的景观园林设计思路。
3.3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
景观规划设计过程要倡导多元宽容精神,积极发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未来的景观设计不仅仅把范围局限在围墙以内,而是把整个片区发展纳入整体考虑,创造具有共享性的、充满活力、与城市生活紧密联系的公共空间系统,它将体现新城市主义的规划与景观理念。它追求的是居住与城市的融合;城市与自然的融合,生产、工作与商业、居住的融合;公共交通与居住区的融合。坚守民族文化精神,就应当承认差异,宽容差异,倡导个性,而且要把这一原则推及到对待“他者”文化的行为之中。对海外而言要能弘扬出中国特色;对国内而言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本地而言则要弘扬出自我特色。这样就需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当中积极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
3.4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原则
在中国景观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园林设计者们将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纳入考虑的因素。在中国的文化当中,讲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所体现。前些年,很多景观园林的设计者误认为,在设计中增加自然的元素、结合自然就是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事实上,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还是要尊重景观园林的地域性,在当地、当时寻求出适合当地的自然灵感和自然元素;同时还要尊重当地场地的特征,尊重它的历史和文化,在设计中保留、利用这些文化元素,增加景观园林的功能性和审美性。重视结合自然的设计,倡导全新的设计理念,形成生态设计理念;必须按照生态原则对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更多的运用本土材料将整个被设计体形成一个有机体,最大化的减少人工成本,增加自然的做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未来的景观设计,将不再单纯的停留在表面的美丽上,而是将更加注重园林设计的内在美,将生态价值和生态美从形式走向功能与内涵的统一。
4、结语
中国景观园林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业绩辉煌,全世界都承认中国古典景观园林设计是独树一帜的体系,它对世界园林艺术发展有着巨大贡献。这是中国景观园林学的根基所在。当代居住区园林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最贴近生活也最适用,居住区园林在数量和面积及使用上均为城市绿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故其设计更应审慎思考。无论是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还是拿来主义洋为中用,都须贴近民众和生活,真正以人为本,做有中国特色、本土特色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姣.园林设计现状及问题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02).
[2]邓华,杜威.关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民营科技,2011,(03).
摘 要: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运用会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不同的感受。将色彩美学理论知识应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但能提高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还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因此,风景园林景观色彩的设计还要以色彩美学为基础,灵活运用色彩对比及其调和规律,从而打造出和谐、优美的风景园林色彩景观。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色彩;设计
引言: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设计者还要考虑到色彩的运用,因为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将色彩美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风景园林景观色彩的设计还要以色彩美学为基础,灵活运用色彩对比及其调和规律,从而打造出和谐、优美的风景园林色彩景观,不但能使风景园林的作品内容更丰富,园林设计更优美,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需求。
一、色彩美学理论的基本概述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一直都比较高,而如何选择适合风景园林设计的色彩,也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运用会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不同的感受。将色彩美学理论知识应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但能提高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还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虽然风景园林可以在视觉上带给人们愉悦感,但由于一些风景园林设计者缺乏科学的色彩美学理论知识,因而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忽略了色彩的运用,从而影响了风景园林的整体视觉美观性。而色彩学是研究色彩产生及其应用规律的学科,它以光学为基础,涉及到心理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美学等学科。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色彩及其分类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色彩主要分槿种,具体包括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
(一)自然色
风景园林中的自然色主要有石材、水、天空、土地和植物色彩等,自然色又被分为生物色彩和非生物色彩两种[1]
1、生物色彩:生物色彩主要就是园林中的植物色彩,植物色彩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非生物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如天空、山石这样的生物色彩做背景外,天空中的云朵或是朝霞等也是构成风景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
(二)半自然色
半自然色是指经过人工加工但自然物质本身性质没有发生改变的色彩,例如风景园林中的各种木材和石材等颜色。
(三)人工色
人工色顾名思义就是经过人工加工后自然物质呈现出的颜色。比如,人工建筑的各种景物颜色,或者建筑物用的瓷砖和玻璃等的颜色。
三、不同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构成风景园林的色彩元素比较多,而且风景园林中的色彩元素又会受到社会和历史文化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止风景园林在色彩设计中出现形式单一,或是杂乱无章的情况,人们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色彩设计的问题进行认真考虑。
(一)风景园林的色彩设计应以色彩美学原理为基础
风景园林中各个景观之间的色彩搭配,要以确保各个色彩之间的协调性和色彩本身的多样性为主,另外,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还要遵循尺度和比例、变化与统一、均衡和稳定的美学原则,因此,风景园林色彩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上还要保持统一,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来获得心理上的体验。另外,运用科学化的艺术手法对风景园林的色彩进行设计,不仅可以创造出内容丰富的色彩艺术,还能使园林景观中的各种色彩达成统一和谐。
各种园林景观的色彩搭配要有呼应,以便在空间上使园林的景观实现协调统一的效果。但如果不遵循色彩美学的规律将各种色彩随意搭配在 一起,整体上会给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园林景观的设计自然也毫无美感。相反,如果使用的色彩单一,没有任何色彩变化,又会显得过于单调刻板。所以,在风景园林色彩设计中,还要按照色彩美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色彩进行合理搭配,从而打造出视觉上令人感到舒适且充满美感的风景园林景观。
(二)风景园林的色彩设计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风景园林的色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影响。色彩既能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比如绿色象征着希望,能带给人安宁,从而给人带来精神慰藉。红色代表着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则意味着忧郁,黑色给人一种压抑、沉重之感。所以,风景园林的色彩设计,应该以人为服务主体,在进行色彩选择时要以满足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审美情趣位基础。
(三)充分利用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色彩设计
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而植物的颜色和形态等,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改变,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色彩设计时,还要充分利用园林中植物的独特的观赏性,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合理布局,从而创造出多样化的园林艺术景观。
(四)风景园林的色彩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
在同一个园林中,也存在不同功能的环境,因而在色彩设计上还要突出当地的地方特色,在搭配园林中的景观色彩时,要与园林的空间结构相统一,同时又要凸显园林所要表达的主题风格。另外,突出园林色彩设计上的地方特色,不但能使其和其他园林景观设计有所区分,还能使之成为具有持久特色景观的设计。
结束语:风景园林中最常见的元素就是色彩,色彩的运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而在风景园林色彩设计中,还要依照色彩美学原理进行色彩选择,不但能更合理的运用各种色彩,还能创造出统一、协调且具有美感的园林景观,从而满足人们对于风景园林景观的多元化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 夏盛凯, 张亚芬*. 浅析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以丽水市南明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 现代园艺, 2013(4):93-93.
[2] 王虎森. 浅谈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 现代园艺, 2012(8):123-123.
[3] 李叶锋. 浅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12):154-155.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园林;设计
低碳经济是采取超低能耗,很低的污染量,很低的CO2排放量等指标来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绿色发展理念。低碳经济下园林设计的核心是采用先进的能源技术和技能减排技术,从城市园林的设计、材质、结构等方面实现重要转变,通过对园林设计材料,园林施工工艺,减少使用石化能源,材料的消耗,从根本上降低能耗,降低CO2的排放量。低碳园林设计将会从园林整体的规划,园林施工材料,材质选择等程序上,围绕以最少能耗,最低CO2的低碳核心,最大程度实现园林设计的生态环保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主要研究低碳城市园林设计基本原则,创新低碳城市园林设计策略,为我国城市在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方面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
1 低碳城市园林设计原则分析
低碳城市园林理念的提出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需要,建设低碳城市园林对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美化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低碳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进而提高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水平。总体来讲,低碳城市园林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遵循自然,因地制宜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在遵守大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使得整个园林工程工期缩短,建筑物更加稳固、长久。实施符合自然规律的巧妙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比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建造园林水闸时,可以利用水流的方向和冲击力将闸孔正对水流,既可以保证水流能够正常从闸口流出,又可以大大减少水流对水闸地基的冲击力,有助于减少园林安全隐患。
1.2 尊重场地原则
尊重场地是低碳城市园林设计的第一原则,尊重场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区域特色,这是做好低碳城市园林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时,设计人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到当地历史、文化、经济、习俗以及区域特征等因素,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彰显出地域特色。例如,在进行当地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时,设计人员完全可以将具有特色的花木以及建筑保存,甚至可以增强对一些乡土植被的采用,使得园林更具有区域特色。
l.3 彰显自然,生态和谐
低碳园林的建设,其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要与整个城市的生态相平衡。在实际低碳园林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仅要遵循自然风貌,还需要规划各种景观,正确处理人、建筑以及绿化植被之间的关系,施工中不得出现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问题。另外,在设计时,应该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究乔、灌、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景观效果。
2 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方法探索
2.1 加强对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也是低碳城市园林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际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时,应该做好水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以及水源景观建设。加强对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①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做好水资源利用。城市建设以及改造过程中,应该对绿地做好相应的规划,尤其是对于河流道路以及绿化规划工作,这样可以保证水的合理流动,进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②做好对于雨水的收集以及利用设计。雨水是最为方便回收的水资源,园林通过对于雨水的收集,可以进行植物净化以及植物灌溉。甚至还可以将已经利用过的水资源进行渗透,将利用过的水资源渗透到地下,缓解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进而缓解城市水资源利用压力过大的问题。③做好污水的回收处理以及循环利用工作。污水进行回收处理之后,虽然无法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但是却可以用来灌溉园林,这样可以做到对于污水的最大化利用。
2.2 选择使用绿色材料
现在城市园林中大都采用大理石等材料铺设道路,由于其产地大都集中在少数地区,而且品种单一,开采过程复杂。在当前低碳城市园林设计中,为了不使铺设地面的材料以及颜色过于单一,通常会使用不同种类和多种颜色的石材,这样势必会造成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石材需求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石材生产地的过度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①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在选择建材时尽量选择当地生产和制造材料,这样不仅可以缩减材料运输的时间,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证材料的质量。②尽量使用二次加工的产品。比如,混凝压土砖、瓷砖、人造大理石等,这些经人工合成的材料不但具备了原材料的功能特性,而且外观和使用性能上也要优于原材料。比如,人造大理石,以天然花岗岩和大理石的残渣作为填充料,再加入一些用水泥、树脂和石膏制成的粘合剂,搅拌均匀以后,再用模板塑造成形,再对其进行打磨、抛光等工序制作而成。它不但秉承了天然大理石的固有特性外,还具备体重量轻、抗侵蚀、硬度强、制作方便、可操控性强等优点。
2.3 丰富园林绿化层次,加强园林生态效益
在对低碳城市园林进行设计时,要丰富园林绿化层次,比如,可在地带多种植些乔木林,并配上草坪:中心地带可种植一些灌木,配上一些花草;道路两边可选择种植一些竹子等。这样不仅实现城市园林景观内部空间的稳定性,同时也从外观上给人以美的感受,另一方面加强园林管理生态效益。城市经济较发达、人口集中,污染也比较集中,因此,必须通过建设低碳园林的形式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在低碳园林的建设中,首先要重视低碳园林的生态效应,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设计低碳园林,尽量多设置植物群落,多进行生态绿化,种植花草树木,扩大绿化的面积,使城市低碳园林能够更好地调节城市局部地区的湿度,调节局部地区的温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环境和降低噪音污染,更好地发挥低碳园林在城市中的生态功能作用。因此,在低碳园林管理中,生态效益是城市低碳园林管理最重要、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3 总结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对城市园林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高居住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位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尽管我国城市园林设计部门在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城市园林建设效果。为此,深入研究低碳城市园林设计存在问题,创新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技术与水平,是今后我国城市园林设计部门低碳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方向与课题。
参考文献
[1]方芳.浅析节约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4).
关键词:园林设计;设计理念;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园林设计是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也在社会形态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改变自己的空间形态和环境特质。近年来,在园林设计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意识到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园林设计的理念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讨。
一、当前园林设计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园林设计中缺乏原生态理念
当前,很多的园林设计中忽略了原生态的保护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导致设计往往是对原生态的一种破坏,主要体现在原生态的山体、水系、自然植被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在建设中推掉原生态山体而重建人工山体等,同时在设计中不注重原生态环境的充分利用,不注重资源的再利用,而一味注重景观的再造,也造成了工程成本造价的提高和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二)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不注意结合城市的特色与文化
时下,园林的风格在我国步入了一个较为迷乱的时期,西式特别是欧式风格,几乎成了中国很多城市园林设计的同义语。园林设计之本为因地制宜,而现在却是形而上学、一味追求欧美景观,盲目追求国外大草坪、大色块,强调三通一平,不管基地上是否有保留价值的房屋、土丘、河道、池塘,一律挖平填满,致使我国的园林设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城市、小城市都是一个模式,没有民族的、地区的特色,缺少艺术审美的差异性,特别是少了对民族文化的一贯追求,或者说是缺少了文化、思想上的“主义”。没有“主义”,就没有灵魂,就只能是跟着别人跑,以至造成了人文环境错位,造成了精神品格的庸俗化,使众多的园林设计形成了没有城市特色、没有文化内涵的局面。
(三)在园林设计中缺乏务实与创新意识
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现代园林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但与此同时,最基本的务实与创新意识却在很多园林设计中缺失了。比如一些面积很小的城市绿地,为追求表达多手法、多要素而搞得复杂繁琐;一些设计不加消化,不切实际地照搬欧美园艺设计,追逐所谓的“新理念”,导致某些布局构图给人以莫名其妙的感觉;一些城市广场的设计,几乎都是那种千孔一面的八股套路等等。
二、对园林设计理念的思考与探讨
(一)园林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园林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是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具体地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园林设计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人类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社会因素的积淀所客观形成的文化。
(二)园林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
1.原生态环境的特征及相对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的事物,是生物和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开放系统,不仅包括了各种资源、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并且还蕴含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域、人文生态文化。当前人们认为只要是依山傍水、树木覆盖的景观设计就是原生态环境的设计;只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形成的绿色景观效果,就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其实不然,真正的绿色原生态设计就是最少限度地向自然索取,最大限度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般来说,人为建造的任何环境,无论多么“生态”,都不可避免地要改变甚至破坏原有的自然条件。而环境原始的自然风貌和自然条件是最为“生态”的,因为它是按照自然规律,经过千百年自然选择和淘汰之后发展、演化起来的。这样的“自然”一旦加入人为因素,必然要使用“人工”材料,留下“人工”痕迹,这样肯定会改变甚至阻断“自然进程”,从而对环境的原始生态形成各种干扰。从这个意义上讲,园林设计中所说的“原生态环境”并不是完全“原生态”的,其中也包含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人为”因素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并不应该完全被排斥,因为纯粹的生态环境纵然有千万种好,但这种环境并不一定适合人的生存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获取更有利于“人”的生活环境而改造自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前提是不应当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应将人看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原生态的设计就是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朝这一方向努力的园林景观设计。
2.原生态环境设计的原则 对场地原有元素的保留和对原有材料的再利用作为一种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原生态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连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反对只讲过去,不讲现在和未来,就要在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自然效益的同时应做到将原生态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贯穿项目的始终。
(三)园林设计中的城市特色与文化
1.园林设计中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的意义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其历经岁月长河的洗礼、沉淀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这即是城市的特色与文化。它是指生活在城市区域内的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对象化活动中,所共同创造的行为方式、组织结构和道德规范,以及这种活动所形成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典章制度、观念形态、知识体系、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技术和艺术成果等。它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同时更是一座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根基所在。城市的特色与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个方面,而园林既是其物质的一项内容,又是展示整个城市特色与文化的窗口,因此园林设计中是否考虑到、尊重到这一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日本 现代园林设计风格 探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不断变迁,极大程度上促使人们生活方式得到改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古典园林之精华是日本临摹的范本。近年来,日本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促使自身的园林位居世界领先地位。笔者就对日本园林设计风格进行了分析。
1、日本现代园林的发展状况
日本园林最初起源于中国,然而与中国本土的园林相比,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历经了本土化的发展过程。当前,日本园林的发展现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具备完善的现代园林设计理论
纵观当前日本的园林建设逐步向着更大尺度的景观建设方向发展,而且很多城市都制定出了详细的景观管理计划,通过对城市景观的调查,对当前的景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出城市发展的理念以及城市景观的形象。与此同时,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始终秉承着总体发展理念,给人们呈现出整体的印象,真正实现景观管理有法可依。当前,日本的园林设计建立起了融合民族文化精神,独具风格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发展成为亚洲园林设计的突出代表。
1.2 园林设计充分尊重自然
“师法自然”是日本造园者始终坚持的原则,在日本园林设计中为我们呈现出了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日本园林设计师田芳数提出“与自然融合”、“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念,作品“绿色津南中央庭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好地将周边自然景色凸显在庭园中,尤其是自然蜿蜒的小溪,映照在水面的树木和起伏的山脉,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1.3 园林设计中融入了精神性和民族性
日本园林景观所建设的人性场所,时常会让人们感受到独具日本特色的民族气息,比如说茶道往往崇尚简朴和优雅;而禅宗往往崇尚朴素和静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园林的美并不是凭借装饰就可以展示出的,而是要达到整体的比例协调,凸显出具有特色的精神和气息。
1.4 园林设计凸显出时代性和科技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呈现出一定的机械性,在人们的闲暇时间内,不喜欢谈论那些深奥的话题,更喜欢交流一些较为轻松、内容简单的话题。而园林设计师就抓住了当代社会人们的这一需求,并直接体现在园林设计的作品中。例如著名景观设计师三谷徹的作品 “风之丘墓园”就很好地凭借视觉的直观感受来实现设计的目的,与此同时,这种直观且感性的设计手法,非常注重视觉上的刺激,而且依托整体的氛围来渲染出日本独具特色的精神和气质。
纵观日本的园林设计,很多人们都会为精细、独特的施工技艺所震惊,为何日本的园林施工会做到如此的精细,这些与日本人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日本园林立足于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创新,高科技产品以及高新技艺应用在日本的现代园林设计中是经常可见的,还逐步向着新的领域以及方向发展。例如日本爱知世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开始研究一直到方案的最终确定整整利用了五年的时间其配套于会场建设“3r”方针(reduce、reuse、recycle)的造园设计,为了体现世博会主题“自然之睿智”而进行了会场用材的研发,并在“生物肺”和“日本庭院”等会场的一些重要设施中,对于提案、施工监理、运营等都是密切围绕着主题进行的。在21世纪的风景园林设计活动中,这样的尝试属于一个重大突破,同时也预示着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模仿技术”和“生物应用技术”的重要地位,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空间设计中,这样的空间会引导市民产生一种自我参与的共鸣。
2、关于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风格的思考
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与日本的交往拥有悠久的历史,由于人种是相同的,文化也非常相近,从而在审美文化方面也具有很大的相似处。从实际状况来分析,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现状与起初的日本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国正在向着信息化方向发
展,由于发展中过分追求发展的速度,再加上发展的点面非常集中,造成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协调以及滞后的现象,其中,园林设计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从这个方面来讲,日本现代园林的设计为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事实上,由于中日文化传统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就要求不能够全盘的西化,也不能够盲目照搬日本的发展经验,而是应该科学地看待日本园林的发展,将日本园林的发展作为一面镜子,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便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的园林设计之路。
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在继承和吸收中进行变革和发展,只有将继承和变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满足当代人们对景观设计发展的需求。尽管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但是由于仍是沿用传统的技术方法,从而就需要在园林设计风格中,充分体现“人”的精神需求的观念和形式。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传统的园林形式无法更好地适应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技术发展的需求,从而就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精华,更好地实现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也是我国园林设计发展中亟待要解决的一项问题。
总而言之,现代园林设计已深入到城市建设以及市民生活的广泛领域,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的观察与思考也有着众多的角度和视野,本文就简单地对日本现代园林设计风格进行了探讨。在接纳日本现代园林设计优美的形式之外,更应该注意到日本现代园林设计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从而就需要在今后园林设计中,充分吸收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精华,以便更好地实现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张云路,董丽.日本传统园林中的“纯”在日本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10(10).
[2]郭泉林.日本现代园林景观的考察和启示[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