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时间:2023-06-04 09:21:10

导语:在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第1篇

为推进联盟建设工作,淄博市成立了市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围绕今年确立的规划编制、项目建设、重大科技交流、商业模式创新和规范联盟运作等几项重点任务,各联盟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个联盟均已启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预计7月底之前全部完成;2013年度实施 121项重点创新发展项目,开工率达90%以上,完成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到40%以上;举办了22项重大科技交流与商业模式创新活动,47项联盟内部交流活动,为提振行业发展信心、激发发展干劲注入强大活力。目前联盟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联盟发展态势良好。

一、高水平策划联盟规划,制定年度发展计划

一是找准联盟产业定位。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联盟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联盟健康发展的保障,找准联盟产业规划定位是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联盟按照要求坚持高起点定位,立足当前扎实的产业基础,结合产业发展潜力、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方向,依托骨干企业和技术支撑单位,努力发展差异化、特色化产业,搞好产业战略定位和目标。二是加快编制进度。由联盟理事长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牵头,组织联盟内企业、技术支撑单位,聘请国内最专业的咨询机构或顶尖高校,加快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进度,力争年底前完成产业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三是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各联盟结合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各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了各自的年度发展计划,明确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四是策划实施重点项目。围绕产业基础、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各联盟加强项目研究论证,以实施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为抓手,围绕共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联盟标准制定四个方面,积极组织策划实施重点项目,发挥联盟协同创新的载体作用,使联盟真正承担起协同创新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二、加强联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创新是联盟发展的战略支撑。利用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合作单位研发优势,依托理事长单位和相关企业聚集产业创新链科技资源,各联盟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利用淄博市与联盟产业相关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放性科研开发平台和产业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为实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转化一批新技术、新工艺等科技成果,吸引培养一批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企业技术方向和路线的选择,更涉及到企业组织、文化、资源配置的全方位、深层次革命。在联盟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时,鼓励联盟积极开拓思路,培养互联网思维,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目的,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商业活动和技术交流活动,在积极探索符合联盟发展实际的商业交流形式,改造提升传统营销模式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三是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工业设计是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必由之路,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鼓励联盟内企业充分利用好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和齐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平台作用,重点支持以联盟为单位组织联合建立工业设计中心,联合制定联盟标准,注重与国际国内一流工业设计人才和团队合作,加快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抢占价值链高端,努力形成产业

特色。

第2篇

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管理的要求

自2009年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推进步伐,并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试点工作;第二阶段为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纵观世界各国及我国智能发展进程,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1)要求高。智能电网旨在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这一建设目标决定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度。(2)技术难度大。从当前世界各国和我国智能电网研究来看,要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攻克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难题。(3)试点推进。由于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取试点推进的原则,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存在更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的管理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首先,要有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团队是否由最优秀的人才组成是决定该团队创新研发能力大小的关键要素,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其次,要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目标是创新的动力和方向,没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团队就是无头苍蝇。智能电网是科技集成应用的综合体,需要在多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智能电网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攻关课题。

再次,要有健全的统筹推进机制。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电力、电子、信息化等多个专业知识,需要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建立跨专业、跨层面的统筹推进机制是提高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关键。

然后,要有规范的管理流程。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持续的长期工作,特别是作为试点的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必须具备可复制性,其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有规范的管理流程以指导智能电网建设的持续发展。

最后,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科技创新具有试验性,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体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科技团队创新管理的实践和应用

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现有的5家国家级孵化器之一,其目标定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智库”、浙江省海洋经济带的“枢纽”、杭州市产业升级的“触媒”、临安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代表全国科研高新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浙江省两家智能电网综合工程试点单位之一、浙江省首家由县级供电企业牵头实施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9亿,工程建设周期为2011-2013年,由清洁能源接入、储能系统、优质电力园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在内的16个子项目组成。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临安市供电局,结合企业实际和项目定位,不断探索智能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管理方面的新举措、新方法,重点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课题管理、机制建设、基础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创新团队管理方面

(1)严把准入关。在创新团队成员的选择上,打破了指定团队成员的做法,通过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公开选拔、竞聘的方式,择优录用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好、积极性高的成员,实现了科技创新由部分管理人员参与到全局所有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变。成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科研技术小组,组建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项目团队、技术监督团队、QC团队、状态检修团队、ERP/PMS团队等科技团队,全局39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青年骨干力量通过应聘加入到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团队中,充分挖掘了企业内部员工科技创新优势,调动了企业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保证了创新团队的专业性和先进性。

(2)严把培养关。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上,一方面通过举办临电大讲堂、管理人员培训、班组长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积极拓宽员工视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攻关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培训中心”和“劳模工作室”两个培训平台,建立“周期学习制”和“交叉学习制”两种学习交流机制,积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获取先进专业知识和交流典型经验的平台渠道,助推科技人才能力提升。在科技攻关中,切实挖掘、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新人,在项目攻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后备军或主力军,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3)严把考核关。在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管理上,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团队项目激励”和“团队成员激励”两种激励办法,对获得较高荣誉的科技成果和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分别实施奖励。建立了团队成员“淘汰更新”机制,对在科技团队中无贡献的成员进行淘汰,并及时吸纳新生力量补充团队新鲜血液,保证了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先进性。

创新课题选择方面

一是开放式选题。在课题选择上,不设定课题的范围、大小、专业、主题等要素,完全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由科技创新团队自主提出攻关课题,自行设定创新方向,自行组织实施课题,保证了课题选择来自工作、创新成果应用于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合理化建议、群创项目等渠道,广泛搜集员工意见建议,丰富创新实施平台。

二是竞争性管理。在课题管理上,实行课题年初申报、过程指导和年终评比,对年初各攻关小组上报的课题进行统一评审和筛选,评定重点课题,调整淘汰无关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每月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督办和指导,对毫无进展或进展困难的课题进行适当调整;在年终评比中,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统筹推进机制建设方面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立了由省公司、市局和县局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项目推进机构,建立了由局领导、项目负责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广泛参与的月度例会和技术协调会机制,建立项目联络月报制度与上级专业部门紧密联系和沟通,开发智能电网网络交流平台,编制智能电网周刊,及时沟通协调系统上下、专业之间、团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2)建立学习调研机制。由各科技创新团队提出各子项目年度调研需求,智能电网协调组对需求进行统一协调并排定年度调研计划,统一监督调研进展。2012年临安市供电局各科技创新团队共外出调研12次,累计90余人次,拓宽了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眼界和思路,吸取了大量的先进经验。

(3)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主动借脑,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英大传媒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智能电网研究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不仅在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拨、课题管理上采取开放竞争的方式,还建立了科技创新团队与团队之间横向对比、团队自身纵向对比的竞争机制,促进团队之间比学敢拼,促进团队自身的不断进步。同时,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干部选拨、技能评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激励,有效提供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方面

(1)建立完善规划体系。积极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与中国电科院合作编制我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并在该规划的指导下编制了智能电网规划和青山湖科技城电力专项规划,成为指引临安电力“十二五”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效引领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2)建立完善标准制度体系。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规范科技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估常态机制,对于技术经济价值较高、先进实用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修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制定《科技论文、专利成果奖励办法》,建立了适合县局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促进了科技创新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3)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由智能电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各科技创新团队具体负责,从项目立项审批到验收投产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和过程资料台账管理,确保各项目实施规范有序、资料详实;同时,加强项目的闭环管理,确保所有课题均有立项、有实施、有成果、有应用、有评估、有反馈、有完善。

资金来源保障方面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与省公司、市局的沟通,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项目列入省公司重点项目,积极争取省公司投资8600余万元。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开展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减免税收工作,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财税政策支持,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复评通过获得200万元免税;深入理解浙江省科技创新管理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奖励,近两年获得省、市、县三级科技创新类奖励近200万元;积极争取政府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参与和支持,临安市政府投资的风光互补路灯项目已建成投产。

(3)积极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积极做好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工作,主动为客户提供光伏发电、清洁能源接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内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和企业用户投资融入智能电网建设,目前已有近3000万元的企业用户资金投资智能小区、储能系统、清洁能源接入等项目。

成效分析

自2009年青山湖科技城落户临安以来,临安市供电局即开始谋划建设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并积极研究探索科技团队管理的新模式。至今,科技团队创新管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已历时三年有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在科技人才管理和智能电网项目推进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丰富。通过科技创新团队开放式竞争性选拨,挖掘锻炼了一批新人,为员工成长成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科技创新团队间的沟通协调、外出调研、合作交流等为员工提供了学习知识、开拓眼界、拓宽思路的多元化平台;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体现了人才能效的阶梯分布,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第3篇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进程阶段,走的是制造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制造业,使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相伴相生的,还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污染问题和资源消耗问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更让发展中的中国深刻体会到了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之“危”,惊喜窥见了创新发展方式之“机”。

诚然,制造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支撑中国取得飞速发展的唯一条件,但从长远来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完成从制造型国家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坚持不懈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创新型发展道路初探

国际学术界将创新型国家定义为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持。2011年3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又提出要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由此可见,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将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重要战略决策。

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依靠科技力量,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获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2006年以来,我国已在此取得了初步成绩:第一,自2006以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加16.8%,居世界第二位,其中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高达39.1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29万件,从世界第十位上升至第四位;国内创新活动日渐活跃,2010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了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4.9%,其中职务发明申请占76.3%。第二,自2010年以来,中国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约13万篇,收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次数位居世界第八位。第三,2010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接近7000亿元,进入世界前三位;R&D与GDP比值约1.75%;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R&D人员接近260万人年,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位居世界首位。第四,2010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7.6万亿元,占GDP的19.1%;软件产业产值达到1.3万亿元,占GDP的3.3%;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近31.2%。第五,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改善极大提高了国外投资者的信心。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70多家在中国落户;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研发中心已超过1200家,而外商投资企业也已成为中国研发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好政策广促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国家有关部门为支持创新型发展道路在国内的稳健发展,积极组织实施科技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相继出台了若干税收、金融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基地与平台建设,广泛围绕优势领域和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国家科技计划为创新发展奠基。据了解,我国于1986年先后启动实施了星火计划、“863”计划;1988年启动实施了火炬计划;1997年启动实施了“973”计划;2006年启动实施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启动实施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2010年10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通过对以上科技计划的全面部署,已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及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科技、税收、金融政策支持创新发展。在科技投入方面,《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为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在税收政策方面,一是允许企业按照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的所得额;二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可采取加速折旧的政策;三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四是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减至15%。

再次,加强金融政策对创新的支持。一是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融资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贷款;二是对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服务;三是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扶持企业创新创业;四是建立支持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支持创新。

最后,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带动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1年以来,我国已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先后建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目前已有83家上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类开发区在聚集科技资源、促进技术创新转化、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有56个(未包括2009年新升级的27个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了1.8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0%;产品出口额达230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5%。“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以上,2010年达到7.6万亿元;二是加强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我国已在新兴交叉前沿的战略空白领域建成了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及研究开发中心;目前共建成1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8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或研究开发中心。三是扩大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平台向全社会的开放幅度,建立和完善国家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向企业和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和制度,全面向企业和社会提供专项服务。

知识产权护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有效机制,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创新者的合法利益,而且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合理有效扩散、推动创新发展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08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要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撑。可以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了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调动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而知识产权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促进了中国的创新发展历程。

第二,完善专利法律制度,鼓励发明,促进创新。1984年3月国家颁布并实施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经过1992年、2000年和2008年三次修订和完善,不断加大了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并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立法的根本目的之一,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心;实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制度,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鼓励非职务发明创造,并给予其一定的费用减免;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创新者安于创新、消除顾虑。

第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我国一直采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当发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当事人既可请求行政管理机关处理,也可以通过法院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其中,行政执法由于具有行动迅速、程序简便、结案快捷的特点,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和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具体做法为:完善行政执法相关配套规章;建立健全地方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系;建立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和督办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开展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工作;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

第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通过开展企事业单位试点示范工作,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事业单位的建立、完善和实施;二是通过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使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数量明显增长;三是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产的有效融合,有效推动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不断提升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工作的动力;四是通过资助中小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对中小企业及事业单位通过PCT途径向国外申请专利给予资助,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帮扶。

第五,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推动创新效率的提升。一是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满足科技创新对专利信息的需求;二是加大对专利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实施专利机构帮扶计划,不断提升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开展专利分析和预警工作,为技术研发拓宽思路、提高效率,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为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第4篇

发改委官员表示,

“十二五”期间将着重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引导和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认真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产业发展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强信息引导,提出对策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宏观引导出台七个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决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7个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物联网、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规划体系,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国家相继出台了新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高技术服务业指导意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启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编制工作,引导新兴产业发展。

加大要素支持 设立专项资金

2011年,中央财政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需求激励、商业模式创新等综合扶持方式,以组织实施参股创投基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等为载体,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形成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4个省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实施规模,新批复了41只创投基金的设立方案,吸引社会资本70多亿元。出台了《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指引》等一系列政策,促进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

在高校增设了25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和收益权、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改革等试点政策,加快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力储备。

加快体制改革 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已启动

在三网融合方面,组织了第一批12个地区(城市)开展三网融合试点,试点地区的IPTV试商用业务用户达到350万户,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宽带接入用户超过100万户,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业已启动。在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新能源配额制方面,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由每千瓦时4厘调整为8厘,制定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和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

在天津、河北等10省市启动了国家排污权交易试点,在北京、天津、上海等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交易试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军民融合、空域管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强化科技创新 重点部署新能源等领域

“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都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高性能中央处理器(CPU)、12英寸65-40纳米介质刻蚀机、快速成像测井技术装备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瓶颈技术。

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组织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显示、云计算等重大产业专项和深圳国家基因库、卫星及应用等重大项目,增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加快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环节。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了北京音视频、重庆超声治疗医疗器械、深圳新能源等8个产业专利联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积极培育市场电动汽车等标准已进入试点

组织实施了节能惠民、十城万盏、十城千辆、金太阳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推广节能空调3000多万台、节能汽车360多万辆、高效节能电机400多万千瓦、节能灯1.6亿只、160万盏以上LED灯,试点运行各类电动汽车1.4万辆,建设光伏发电项目343个。

组织建设云计算及信息安全示范专项,在北京、深圳等5个城市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促进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2011年共批准了90余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半导体照明等标准已进入标准化试点阶段。

加强相关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新建成通航支线机场4个,着力改善了支线机场助航灯光和仪表着陆系统等基础设施,加快阿拉善盟通勤航空试点工作进度。加快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检定中心、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大科学工程,为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条件。

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了第二批、第三批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名单。进一步扩大废旧商品回收体系试点城市范围。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和注册管理体制,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全国各省份纷纷出台实施采购机制的基本办法。

开展国际合作 推动高端研发服务外包拓展

利用高访、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以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平台,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编制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落实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第5篇

一、试点目的

(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试点,在市已有的氟硅新材料、新能源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等产业优势基础上,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我市培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基地和全省经济新增长点。

(二)实现产业模式创新。通过试点,形成若干个现代产业集群体系,围绕现代产业集聚的培育,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和完善生产业配套功能。

(三)形成工作机制。通过试点,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到位,推进有序,考核有据的联动推进工作机制。

(四)积累经验。通过试点,落实方案,不断积累市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的工作经验,逐步做大做强市现代产业集聚体系。

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特色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机制体制更活、创新能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涉及的空间集聚、产业集聚、创新驱动、要素保障、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选准改革试点项目。围绕产业集聚区新平台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地,选准改革试点区域。同时兼顾面上改革推进,形成全市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

——创新方法,科学推进。注重自行突破与争取省、国家层面支持同步开展,改革试点以自行突破为主,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在政策和工作方面的支持,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态势,推动我市试点工作,努力取得现实成效。注重全面推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比较成熟的改革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其他改革项目选择若干县(市、区)、企业开展试点。注重有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和各地、各部门自主开展相结合,重点项目统一部署实施,一般项目由各地、各部门按照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要求,自行组织实施。

——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注重改革领域的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改革项目要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的特色,形成各领域的改革协调推进、共同促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注重改革措施的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改革是系统工程,改革项目的推进要兼顾各方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三、主要任务

根据推进试点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实施《市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各项任务,结合实际,选准改革项目进行探索,力争在试点的第一阶段,能够实施一批促进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改革项目。当前,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精心组织,重点推进以下改革项目:

1.建立特色产业发展空间拓展机制。依托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谋划新一轮发展空间,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争取纳入省级空间发展战略和省“十二五”规划。建立健全产业空间布局引导机制。通过规划引领空间资源,空间资源引导产业布局,推进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产业在空间上的集群效应。

2.建立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引领、特色产业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的创新机制。以规划引领产业特色的营造,完善特色产业项目引进机制。围绕特色产业规划的实施,加快特色产业项目引进的体制创新。以规划引导扶持政策的导向,以规划带动招商项目库的构建,明确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制定出台有利于推进特色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3.完善产业大平台整合机制。积极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改革,探索开发区(园区)管理模式企业化和干部激励分配制度创新,探索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领导职级高配制度。整合提升市区现有的多个开发区(园区),推进设施共享、布局统筹,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建立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实施一批园区生态化改造、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项目,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健全重点耗能企业监管和重大新建项目能评制度,创新排污权交易机制,探索碳交易改革试点,争取申报省和国家级“低碳经济试验区”。探索形成特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和谐共赢的新机制。

5.整合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平台建设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联合高校院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创新平台创建机制,鼓励经济主体创办各类行业研发机构。整合现有氟硅等一批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整体效能。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6.健全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机制。建立后备发展空间和政府可调控资源对龙头企业“双优先”制度,列入市级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优先申报省级重点培育企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技术成果、专用装备、技术人才、产业品牌、营销网络集群内共享机制。对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优先列入省级重点培育企业和培育上市。

7.建立低丘缓坡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机制。按照“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重点建立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新机制,开展低丘缓坡直接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改革试点。充分利用低丘缓坡的优惠政策,增加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的专项用地指标,大力鼓励各项建设向低丘缓坡发展,不占或少占耕地。

8.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加快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创新,完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成果奖励、分配激励制度,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政策。创新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模式,制订吸引产业高端人才引进特殊政策,加快引进海内外领军型高端人才。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组建重点特色产业职业学校或设立专业(系),鼓励校企定向培养、定向招聘、联合办学。实施培育引进“双千”工程。

9.创新建立政府技术性职能向协会行业转移的机制。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中间组织,开展政府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的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政府职能转移实施方案、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宜由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与服务职能通过授权、委托、转移等方式转移到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鼓励行业协会加强服务并合理行使职能。探索建立行业协会为政府提供有偿服务的机制。

10.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机制,推进制造企业主辅分离改革试点。创新服务业发展促进机制。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积极建立生产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形成促进生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鼓励工业企业剥离所属服务功能发展服务业。鼓励发展新型服务业和特色服务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进入垄断型服务业领域。确定工作目标,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建立重点服务行业发展的推进机制。

11.建立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的特色农业发展机制。建立产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机制。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125”工程,推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和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推进柑桔、茶叶、蔬菜、食用菌、生态特色养殖和笋竹等六大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12.创新完善地方金融支撑对特色产业发展的保障作用。鼓励地方金融创新,强化金融对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争取筹建地方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发展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

13.深化区域合作发展机制。深化山海协作,加强与杭州、宁波、绍兴等发达地区的合作,建立一批资源与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将打造成为承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特色产业转移的基地。加大央企对接力度,吸引符合特色产业发展的央企项目落户。

14.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挂钩特色产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政绩评价考核制度,形成全社会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合力机制。优化政府服务,加快政府服务产业的流程再造,完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代办制度。营造特色产业文化,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氛围,加大特色产业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特色产业培育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切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建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机构,推进改革试点。重点推进的改革项目要建立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和有关县(市、区)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项目推进工作小组。

第6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能力

一、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自主创新概念第一次正式的提出是在2006年全国科技技术大会上,这个大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这个纲要里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另外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建设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6年以后我国的发展一直就以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为中心,最近的十也遵循了这一发展战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在去年九月三十日也曾指出要加快科技体制的改革,扩充一切约束科技创新的体制障碍,整理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一切政策的环境。

自主创新的含义一直有很多争论,就目前来看自主创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独立的研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技术和知识,并将技术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过程。他的基本标志之一是在创新过程中,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模仿创新而言的,模仿创新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运用在本国的生产过程中。

二、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比较

(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分布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分布表如下所示:

由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广懂的创新排名一直名列前茅,而我国的政治中心北京、经济中心上海却排到了三四位,这是什么原因呢?由刘峰老师的2013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分解中可知北京上海在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这三个指标都较江苏省弱,这也是其需要努力改进的方面。另外有图表中我国创新能力排名来看,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排名的第二梯队大致分布在中部地区,这一系列的排名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大致一致的。

(二)我国区域典型自主创新示范区

我国设立了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一个国家自主创新实验区。那么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包括了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武汉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实验区包括合芜蚌这一个地区。

中关村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北京很相似,首先他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北京市是我国拥有211、985院校最多的省市,他聚集了大量的高等科技人才,人力资源极其丰富,这也为中关村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另外政府在中关村的资本投入也相当巨大,这又为中关村的科技创新奠定了资本基础。最后由于北京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使北京聚集了大量的国外企业,这也使得中关村的科技创新有了较高的基础,另外与国外友人的交流也有利于思想的开拓,更有利于创新体制的发展。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国的光谷,它的自主创新以光电子、光电信息产业为基础和特色。它的总体经济体量比中关村要小很多。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经济体量和中关村差不多,其中它的创新型服务业占得比例非常高,这也是它与中关村的重要区别之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与上面三个比较总体来说要弱一些,但他的总产值也还是很高的,是我国中部地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

三、自主创新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政府与市场存在错位问题

政府在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过程中存在着缺位或越位等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很明确的提出了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我认为面对目前的情况要做到以下两方面:一个是要把握好政府、市场在自主创新中的正确定位。另一方面要解决政府与市场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冲突。也就是说政府要把缺位的方面给做了,要从越位的领域退出。

(二)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不足

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我国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我国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对于第一个问题在资源获取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不同体制的企业在获取资源方面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比如银行贷款方面。其实第一个问题在市场准入方面、市场无序竞争缺乏有效归置方面得到了体现。另外第二个问题中国企、私企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国企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利于创新,私企研发基础差,经常面临不公平竞争。

(三)科技管理体制亟待改进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在以下三点得到了体现。首先全国层面的科技创新缺乏统筹协调,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不是很清晰。其次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计划定位不清。最后创新主体之间的分工不清。因此要解决科技管理体制的问题,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处理。

第7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要点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于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言具有重大冲击。国有企业担负着我国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生产和供应,他的整体运行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国有企业管理与其他类型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内容,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在建立长期规划,实现阶梯式发展,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竞争机制。因此,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细致研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

1.更新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作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国有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需要进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国有企业高层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我国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时期,在新时期,企业的运行发展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而人是构成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企业员工拥有什么样的工作姿态,存在什么样的能力,是企业保持正常运转的关键。从观念上改变对人才的认知,是新时期新发展的明显标志,也是国有企业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2.丰富内容,创建多层次人才结构规划。国有企业发展进步需要经历长期的现实考验,而人才结构是能否经得住考验的核心元素。创建人才结构的阶梯式递进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模式。人才结构的梯次进步,不仅是年龄上的递减,也是专业水平的递增。梯次发展规划能够实现人才结构的全面更新。在不同的岗位以老带新,以新促进,形成人才发展的全面性。同时,在人才结构规划上,要符合国有企业的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人才规划实现分类、分阶段调整,建立企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

3.贴合实际,建立符合企业文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企业文化包含企业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强调企业文化就是要明确人才发展的精神支柱。国有企业发展正处于深化改革期间,企业不仅面临经营上的竞争,更面临着管理上的竞争。人才评价体系就是为了能够全面的实施人才管理与考核。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考核,需要做到人才专业化管理,人才动态监测,人才前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效力的全面发挥。国有企业不同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在股权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更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精神依托。人才评价体系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就是使人才更具建设发展的家国情怀,形成具有主人意识的人才发展理念。

4.创新发展,培养知识与能力多重进步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创新发展也是一项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培训是一项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建设中,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因此,人才的创新发展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上,一定要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训机制。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上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上,一定要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德育教育上,实施先进文化的熏陶,在专业化培训上,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在科研项目上,鼓励新发明新创造,建立国有企业大批量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5.调节薪资,促进人才录用机制的现代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薪资的调整对于人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薪资与工作实绩相符合,才能够体现劳动报酬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中,对薪资的调整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状态进行奖励性规划。例如企业效益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工作突出者进行奖励。在人才录用方面,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明确薪资标准,运用动态观察法进行考察。在现代化企业建设中,运用好薪资调整手段,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高科技应用频繁的岗位, 脑力劳动为主的岗位,发放特殊津贴;或者对于有科技创新发明的员工,实施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

三、结语

人是一切活动的根本,人的能力是可以深入开发创造的物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良好的管理方式,促进人才成长进步的过程。国有企业的发展进步依托政策的倾斜,更依靠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基层管理者,都要正确认识到人力管理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研究,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改革,逐步形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熟模式,实现国有企业在新时期更加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候喜梅.浅析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J].河北企业,2013年第12期

[2]和凌育.如何做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J].中国科技纵横,2011年第17期

[3]沈莹.如何做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8期

第8篇

作者:李冬雪,徐益君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13-09-16

[通信作者]*李冬雪,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Tel:(010)88225159,E-mail:lidx@cncbd.org.cn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中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围绕政策环境、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

1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来促进中医药的科技发展。2006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到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2012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里面均涉及了发展中医药的内容。

各部门也大力协同,了很多相关规划及文件,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发展。科技部2007年1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列为优先领域。2010年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到发展中药产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医药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健康产业。202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点、布局合理、区域化协调发展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2011年,科技部又陆续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均把中医药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下半年连续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列举了16项重点任务。

可见,近些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大环境,也是中医药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2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持续增长,但同生物医药的其他相关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在2007―2011年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研发投入经费总额由2007年的18829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399807万元[1-5],增长了约17倍,尤以产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最快,见表1。

表1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数

Table1R&Dfund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万元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165082810614368120082307639604195984200926352511482080422010353645567417414420113939066706329371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2.2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研发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的R&D课题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中医药学研发投入经费只有临床医学研发投入经费的约1/3[1],见表2。

表2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生物医药相关学科R&D投入经费数

Table2R&DfundsinbiomedicalfieldinR&Dinstitutionsanduniversityin2011万元

排名学科研发机构高校1生物学2596142263232临床医学621652263303基础医学37923988944药学61188566115中医学与中药学39390667066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6984215447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7281138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2.3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与化学药品制造业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为3293711万元,不到化学药品制造业的1/3[1],存在较大差距,见表3。

表32011年生物医药各相关产业R&D投入经费数

Table3R&Dfundsinmanufactureofmedicinesin2011

排名分类2011年R&D投入/万元所占比例/%1化学药品制造业1044223255.322中成药制造业329371117.453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265449414.064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248614013.17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且研发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3.1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人员总量从2007年的18578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35597人年[1-5],增长幅度达91.6%,增长较快,见表4。

表4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

Table4R&Dpersonnel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人年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24558703742020082774106671366020093402104991546420103647109891045820113897117051999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2产业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58.7%和34.5%;但产业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7420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19995人年[1-5],增长幅度高达169.5%,并且占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39.9%提高到2011年的56.2%,充分表明科研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成绩显著

4.1“中医学”科研数量增长显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学”文章的数量从2007年的15164篇增长到2011年的24620篇,增长幅度达62.4%,文章总数量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9名上升至2011年的第4名;并且在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也由2007年的不在前10名跃升至2011年的第6位[6],成绩显著,见表5,6。

表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排名

Table5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takenbyCSTPC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农学农学中医学计算技术3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4基础医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农学中医学5农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农学6药学药物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7生物学中医学药物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8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预防、卫生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学9中医学预防、卫生化工化工化工10化学化学地学土木建筑土木建筑

表6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

Table6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cited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地学农学农学农学农学3农学地学地学地学地学4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5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6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7化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8环境科学化学化学计算技术计算技术9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技术中医学环境科学10电力与电气中医学中医学化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SCI/EI/CPCI-S收录的“中医学”论文数从2007年的63篇增长到2010年的450篇[1,4],增长明显。

4.2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明显增长2002―2012年期间,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和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3074件上升至9451件,增长幅度超过200%,增长明显;同时,2002年至2011年期间,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由692件增至6319件,增长了约8倍,增长更为显著,见图1~2。

第9篇

【关键词】 全员创新 促进 煤业企业

企业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特别是技术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掌握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战略优势资源,但总体上,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川煤集团广能公司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公司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深入开展全员技术创新活动,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从主要依赖工程技术人员向全员参与技术创新的根本性转变,逐步实现全员技术创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公司全员技术创新工作以科技项目攻关与群众性“五小”活动为契机,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供同类型行业参考和借鉴。

1 培育创新文化,构建全员创新组织体系

1.1 营造创新氛围

30多年来,广能公司经历了刀柱、阶、长壁炮采、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高档普查以及大倾角、急倾斜综采的艰辛历程后,更加坚定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走采掘机械化、科技治灾、先进技术向先进生产力转化之路,走采掘技术成果向煤机拳头产品转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全公司范围了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1.2 健全组织体系

一是成立“公司-矿”两级技术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行政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增强技术创新工作的组织保障。二是成立专业研究室。公司在技术中心设置了煤矿主体各专业和煤机产品的研究室,并配备了专兼职技术开发人员。三是组建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课题组。对公司级重大科技项目实行责任制,由总经理与各攻关课题组组长签订目标责任状,落实攻关责任。四是开展群众性“五小”活动。公司鼓励基层职工积极参与“五小”活动,并做到群众性“五小”活动常态化。近年,公司参与技术创新的普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2成以上,获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

1.3 制定创新规划

一是科学制定创新发展规划。公司制定有“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五年科技发展(创新)规划”,明确了公司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重点研究方向和保障措施。二是每年下达“五小”活动计划,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向基层职工、岗位现场延伸。

2 强化基础管理,构建全员创新长效发展机制

2.1 完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对公司级重大科技项目下达资金补助计划保障科技项目攻关投入。针对公司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公司集中人、财、物资源实施攻关,并对实施单位下达资金补助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后给予资金补助。二是矿级科技项目实行自有资金保障本级科技项目攻关投入。对未列为公司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公司下达科技项目计划,由各单位自筹资金组织实施,并向基层科室、连队落实攻关任务,公司负责督促考核。三是集中列支群众性“五小”活动经费。公司每年从集中的科技经费中,预列专项资金用于群众性“五小”活动的开展与奖励,确保“五小”活动经费的足额到位。

2.2 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2.2.1 建立职工“五小”活动创新发展机制

一是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岗位技能竞赛等群众性“五小”创新活动,坚持每年召开职工“五小”成果及表彰会。二是建立技师“五小”任务摊派,成果数量与技师津贴挂钩考核激励机制。三是建立职工“五小”革新能手评选机制,对连续三年以上获得多项“五小”成果,且成果质量较高的职工评选为革新能手,并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四是建立“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配备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职工,充分发挥职工技术创新能力。近年,广能公司建立了5个“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其中绿水洞煤矿“何模洪技术创新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劳动创新工作室”,公司被授予“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煤炭企业。

2.2.2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深化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各级技术创新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措施。公司成立技术创新考核小组,坚持每年对二级单位术创新机构及平台建设、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创新计划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技术创新成效等六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对分数较高排名靠前的单位给予“技术创新优秀单位”授牌奖励,对重视不够、创新成果较少、分数较低的单位给予处罚和通报批评。

2.2.3 建立全员创新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公司坚持每年修订、补充和完善技术创新工作、专兼职研究室管理和绩效、技术报告撰写、职工“五小”活动等全员创新考核办法,严格逗硬考核,加大全员创新成果激励。对专利技术成果采取申请受理、授权、组织实施三个阶段进行分别奖励;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分别按市、省、国家级成果给予不同倍数再奖励。对重大技术进步项目,签订专门攻关合同,实行悬奖重奖政策。“五小”活动根据成果的效益和水平,可获数千元奖励并落实到具体职工。

2.3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全员创新的精英团队

一是建设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对公司的重大技术项目,由课题组组长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并有针对性地吸引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课题研究或技术会诊,聚集内部技术资源,发挥外脑聪明才智,着力增强核心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

二是强化技术人才引进培养。立足社会及大专院校,加大煤矿主体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等紧缺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立足自身,与重点本科院校开办采矿、机电专本科函授班和采矿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切实为建设创新型煤炭企业储备人才。

三是狠抓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拜师学艺、技术比武、职工夜校以及与设备制造厂专家交流培训、送一线优秀职工到先进企业考察学习、学校培养等方式,提高职工操作技能。

3 依托重大项目,把握创新的重点与方向

3.1 攻克重大技术难题

公司狠抓重大技术项目攻关,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近年来,公司重点攻克了大倾角、急倾斜煤层综采、急倾斜煤层俯伪综采、薄煤层综采等技术及装备研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空白。另外,公司还开展了岩巷装备配套及掘进新工艺研究,引进了岩巷液压钻机、侧卸式装岩机、钻装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提高了岩巷掘进机械化程度,并实现了坚硬(f=10-12)岩巷单进达200m/月以上。

3.2 推进科技防灾治灾

公司围绕防治水、防治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安全工作重点,引进先进技术手段,重点完成了矿井瓦斯地质、低透气性煤层水压预裂增透消突、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水害防治方法、溶洞裂隙带压水封堵技术等安全治灾项目的研究运用,初步构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防灾治灾体系。近年来,公司杜绝了一通三防、防治水方面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3 提升机械化发展质量

公司积极开展大倾角、急倾斜及薄煤层综采技术的创新研究,大力推广应用煤巷掘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成功解决了多项复杂煤层机械化开采及煤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等技术难题,提高了矿井采掘机械化发展质量。目前,公司综采、综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95.5%、45.1%;倾斜、急倾斜煤层综采、薄煤层综采月单产和岩巷炮掘月单进均创下四川煤炭产业纪录,多项记录位于西南片区前列;五对生产矿井中已有两对矿井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行业级安全高产高效矿井”。

4 强化基础管理,积极争取政府重大科技支撑计划

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和政府重大科技项目经费补助等政策,公司坚持跟踪、研究相关优惠政策和年度技术创新项目扶持重点和方向,加强协调,掌握申报相关要求,作好基础管理和申报工作。公司制定了科技投入统计归集办法,把科技投入的统计工作质量纳入技术创新工作进行专项考核,确保科技投入明细、台账及相关凭证管理保存规范,为享受国家有关科技优惠政策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公司连续享受了科技抵税、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补助等有关科技优惠政策,让企业职工尝到了甜头,为企业持续创新和实现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动力。

5 全员技术创新成效

近两年来,公司坚定科技兴企、全员创新战略,完成科技进步项目87项,并奖励群众性“五小”活动成果180余项,累计创经济效益6700万元;通过省部级以上重点技术进步项目鉴定1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申请专利28项,授权18项;先后荣获“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技术中心”、“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