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6:08:31
导语:在一般贸易交易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3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关键词:交易方式 流通现代化 创新 网络
任何一种流通组织形式都是与一定的交易方式相联系,以自己特定的形式、规模和方法,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换的。在信息技术发达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全面影响商品交易,更满足了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低成本交易要求。而新型交易方式的兴起,无疑推动了流通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交易方式变革背景
(一)交易方式的涵义及其变革形成因素
交易方式是指交易过程中双方采用的各种具体做法,是交易双方联系的手段和方式。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自愿让渡的基础上,对相互提供给对方的商品或货款,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换活动。交易方式是随着商品交易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也是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易实践中,根据不同商品、不同地区、不同对象以及双方的不同需要而逐渐形成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育和完善的。交易方式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有一个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表现为: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以适应多品种、大批量、远距离商品流通发展的需要。
Williamson(1975)指出影响交易方式变革和形成的因素有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违约成本等,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交易环境与人性两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导致市场失灵现象,形成交易困难。他还提出交易成本的六个来源,分别是投机主义、有限理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气氛(信任)、少数交易以及信息不对称。而影响交易效率的更深层次因素包括技术、制度、市场需求等。基于对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的追求,交易方式不断发生着变革,传统交易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背景下,受到强烈冲击。而新型的信用交易、信托交易、网络交易克服了传统交易方式的缺点,实现了经济性原则。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这必然促进全球各国之间交易增长,商品流通增加,同时随着技术进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新,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时空上大大缩小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时空距离,促使世界行业巨头可以实现在全球内获取利润,甚至可以在某些国家和区域内依靠领先技术或市场势力获取超额利润。而金融全球化则可以使得世界各主要金融证券市场形成无缝隙对接,极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这都为交易方式变革提供了动力和技术上的可能性。
(三)网络化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日益普及,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它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买卖关系,缩短了交易双方在时空距离,大大降低传统意义上的交易成本。网络交易是指发生在信息网络中企业之间(B2B)、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2C)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C2C)通过网络通信手段完成的交易。网络交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为支撑体系,以现代的电子虚拟市场为运作空间,以全球市场为市场范围,以全球消费者为服务范围,以迅速、互动的信息反馈方式为高效运营的保证,在虚拟空间里,实现即时谈判与交易,并依靠发达的物流系统,完成商品流通。这种网络交易在网络化背景下,由于其有效克服时空限制、快捷便利和降低交易成本等优点而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新的交易方式,并由此推动流通业的同步创新与发展。
交易方式变革下流通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为大型流通企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约为5432美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这些数据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而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库兹涅兹等学者运用统计资料,对众多国家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快速增加。这一研究结论,说明流通企业发展空间较大。同时,也对流通企业的发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发展流通产业、增强流通企业的发展能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建设流通企业持久发展能力,是增强我国现代流通企业发展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我国流通业生产效率低,交易成本高
近年来,虽然网络和通信等技术发展迅速,并对流通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流通业普遍存在企业从业年限少、规模小、资金薄弱等问题,技术革新能力现代化技术采用受限,我国的商品年周转率仅为1.5,与经济发达国家年周转率为8的差距很大;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约占GDP的20%,比国外同行业高1倍左右。
(二)我国流通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
事实上,国外大型流通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大型流通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2006-2008年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包括零售、批发、贸易、专卖等的流通企业分别是67家、68家、67家,分别占当年500强企业中的 12.6%、13.4%、13.4%。这些跨国流通企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利润率最高的行业主要分布在竞争性领域,如制药、互联网与零售等;而中国500强企业的前面几名,基本来自垄断行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整体盈利能力偏弱。
(三)我国流通业企业相对分散,经营规模小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百强零售企业占全美市场的34%,德国百强零售企业占德国市场的63%。而我国百强零售企业占全国市场的比例,虽然逐年增长,但到2010年才达到13%。由于进入和退出壁垒低,流通领域竞争激烈,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无序竞争,导致企业成长环境恶劣,企业寿命短、经营规模小等后果。
基于交易方式变革的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任何一种流通组织形式都是与一定的交易方式相联系,以自己特定的形式、规模和方法,进行商品或劳务交换的。一般说来,在交易方式与流通组织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组织形式的变化与演进不仅可以同商品经济的发达水平与发展阶段相一致,而且还必须与交易方式的内在要求相统一。交易方式决定着组织形式;交易方式需要借助组织形式才能实现其经济作用,但超越生产力水平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组织形式既不能创造出相应的交易方式,也不可能带来较高的流通经济活动效率,它所能带来的只能是流通成本的上升和流通效率的下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交易方式决定流通组织形式,推动着流通组织形式的演进与变化。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交易方式,具有克服时空限制和降低成本的优点,但是这种新型交易方式的发展,需要有与之对应的流通组织形式,故起到了推动流通业发展的作用。
(一)通过流通业态创新提升行业效率
流通业态的创新是通过流通渠道组织的集中、分散、创造、融合与协作等途径,提高流通渠道组织的运行效率,为适应经济发展变化而进行的流通渠道组织的新组合。流通业发展滞后的表现,包括消费水平偏低,零售业态结构单一,“商流”、“物流”不畅,流通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流通业态创新是扩大消费的着力点,流通业态的基础设施改进是扩大消费的基础。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它可以通过发展大型流通集团连锁经营和供应链联盟来实现。大型流通集团连锁经营和供应链联盟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自二十世纪末进入我国后,显示出强大的适应力、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大型流通集团连锁经营和供应链联盟是社会化大生产在流通领域的应用,是规模化与专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实现资本经营的集约化与零售活动的分散化的有机结合,能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彻底改变以前零售业态的局面。发展大型流通集团连锁经营和供应链联盟是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创新流通业态的一项长期战略。
(二)通过流通领域制度创新提高组织化程度
需要明确产权关系,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权与企业的所有权两者分离,使传统的流通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运行主体,减少流通企业间出现的各种失信行为,降低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道德成本支付,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只有认清此举,从流通企业实际出发,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产权制度对流通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流通企业的新腾飞。
理顺流通领域的管理体制,打破目前流通领域依然存在的内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分工重叠的不合理格局。初步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合理调整流通企业结构,逐步形成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增强企业活力,保持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保护消费者利益。充分发挥流通领域的中介组织作用,宏观调控、市场规划、法规建设成为政府管理的重点。理顺监管体制,维护市场流通秩序,提高对流通领域市场出现重大情况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保障有效的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体系。
(三)通过流通技术创新扩大经营规模
现代意义上的流通领域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量应用了电子数据处理、条形码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仓库技术等信息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流通领域的电子收银、电子卡支付、库存管理、账务处理等作业流程的自动化,这是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是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之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企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传统流通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电子商务和传统流通企业两者的形式不同而内容完全一样,电子商务主要内容是电子形式的交易,而流通企业经营的主题即是交易。电子商务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信息服务、交易和支付等三个方面。电子商务提供了一种无时空约束的方便快捷的交易途径,重新定义了流通领域的操作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进行交易,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目前,国外很多大型流通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都已着手建立跨国电子商务联盟,是为了垄断市场、攫取高额利润。
综上,加快流通业现代化进程,适应交易方式的变革,应该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积极培养熟悉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管理的流通人才;学习先进的流通观念、流通模式和流通技术;加快建立商业信用体系,加强商业诚信经营,增强流通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雄浪,李国平.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矫正[J].学术月刊,2007(4)
2.郭士倜.流通企业的功能及其规模—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6)
3.汪旭晖.关于中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的战略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0(8)
1.1 外汇期权交易投资的含义
外汇期权指的是在购买期权的一方支付费用给出售期权的一方之后,在签订的合约期限内购买期权的一方可以买进或者卖出自己购买的期权来进行获利。外汇期权交易的实质其实是权利的买卖,外汇期权交易的优势是它锁定了未来的汇率,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外汇保值方式,投资者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中汇率的上涨或下降浮动购买或出售自己的期权,获利的机会更多。投资者在外汇期权交易投资中只承担购买外汇期权时的支付费用就有可能在汇率变动中得到巨大的收益,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只有来自期权费转让的收益,风险比购买方大很多。
1.2 外汇期权交易投资重点内容
外汇期权交易的投资风险与收益几乎在交易过程中占有相同的比重,投资者要想在外汇期权交易市场中获利,必须对外汇期权交易的特点和投资中的重点内容做到充分的了解,这是进行外汇期权交易投资的基础准备。外汇期权交易投资的特点是不管购买方是否在规定的时间按照合约办事,在这个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期权费都不会退还给购买方,期权费用支付后即属于期权的卖方所有资产。但是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非常的不均等,期权的购买方具有选择权,卖方要承担被选择的义务,无法拒绝购买方的选择;然而购买方只需付出一定的期权费就有可能收获巨大的利益,但期权卖方的最大收益也只限于期权费用。另外,外汇期权交易中协定的汇率以美元价格为报价标准。
2 投资者选择外汇期权交易的原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股票、期货等交易品种在国内资本市场中逐渐流行起来。虽然外汇期权交易属于我国资本市场中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交易品种,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并没有比对股票和期货的熟悉程度高,但是外汇期权交易还是吸引了很多投资者。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投资者的个人认知和爱好
由于国内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在2007年开始投资者人数暴增,之后就进入好几年的连续熊市,流失了很多投资者。随着近一年股市的好转,很多投资者都选择进入股票市场,想要分一杯羹,但是牛市并不持久,近期大盘大幅振荡,涨涨跌跌之后基本又处于萎靡状态,对股民来说每天都像在坐过山车,一大部分新进的股民被套牢,大量的资产投资都付之东流,虽然还有一部分股民想要继续留在股票市场中等待奇迹的发生,很多人面对这种鸡肋行情已经默默地淡出了获利机会变少的股票市场转而投入其他交易市场。外汇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相比没有那么高的风险,于是很多投资者根据个人对投资理财和外汇期权交易的认知和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进入外汇期权交易市场。
在国外,外汇期权交易投资理财的方式受到了很多普通投资者的欢迎,比如在日韩等国家,很多家庭主妇早已进入外汇期权交易市场进行投资理财,这已经成为非常大众化的现象,但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还是股票和期货,外汇期权交易这一投资方式还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但是仍然有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大胆地尝试,因此研究外汇期权交易投资理财的风险并对其控制和规避显得尤为重要。
2.2 外汇期权交易的价格优势
很多投资者选择外汇期权交易的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价格优势,因为外汇期权交易市场每天交易量数额可达数万亿美元,这样巨大的市场交易额之下很少有出现国内股票市场中的庄家操盘现象,而股票市场中由于有庄家,很容易出现庄家用较大的资金操控大盘走势,赚取散户资金的风险。但是外汇期权交易市场中价格与股票市场的价格相比就具有更高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2.3 外汇期权交易的盈利模式
投资者在进行操作时,应该对外汇期权交易与投资者个人实盘外汇买卖加以区分,外汇期权交易投资的盈利模式为,当投资者根据银行的报价支付了期权费用,就可以享有在合约规定的价格内买入或卖出投资理财产品的权利,这样的盈利模式具有巨大的优势,就是不单纯以美元汇率的某一种变化而盈利,即美元汇率上涨和下跌都为投资者提供了可以赚取利润的空间,不像股票市场交易中股民基本上只能通过等待股票上涨后赚取买入价和现价的差额利润。在外汇期权交易中只要投资者能抓住汇率浮动的时机,就有可能赚取一定的收益。
外汇期权交易另一个吸引投资者的特点就在于,投资者可以在可控和可接受的风险之内以小博大,一般情况下只需投入与其他金融品种相同数额的资金,就有可能获得比普通交易中更多的收益,这样的高利润是一个巨大优势,十分适合想要在交易市场中利用较少投资成本赚取大量财富的投资者。
3 外汇期权交易投资风险规避及盈利方法
外汇期权交易市场对投资者的进入要求很低,比如在招商银行缴纳数百元就可以开户,但是在国内交易市场中期权交易并不是很普遍,大多数人都不敢进入外汇市场,很多进入投资者也只是处于刚刚进入外汇市场进行摸索的阶段,还有一些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因为不熟悉外汇期权交易的特点对其投资风险程度评价过低,其实外汇期权交易的投资风险还是很高的。
因此虽然外汇期权交易投资有着低投入、高收入的诱人优势,但是投资者们不应存在侥幸心理,经过知识储备之后,不做任何实践准备和风险预防工作就将自己的资金盲目投入外汇期权市场中,这是非常不理智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外汇期权交易投资中的风险规避,争取在外汇市场中盈利。
3.1 进入市场之前的模拟交易训练
进入外汇期权交易市场之前,投资者最好先进行一段时间和足够多次数的模拟交易训练,熟悉外汇期权交易的交易规则和风险,巩固自己在之前进行的理论知识储备,为自己以后的实际交易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投资亏损的风险。目前有很多手机软件都是专门为外汇期权交易爱好者开发的,投资者可以下载安装这些软件,每天抽出一定的精力模拟操作进行交易,了解市场的节奏并及时获得金融市场的最新资讯,不能闷在书本里或者单纯看一些交易专家的评论,要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外汇市场的交易特点,并根据这样的模拟训练考虑自己是否适应这样的交易方式,能否在外汇期权交易市场中立足和盈利。在进行过模拟交易训练之后,投资者再根据自己的实际资金额度和交易水平等情况,量力而行,选择是否要进入外汇期权交易市场进行真实的投资。一旦进入市场,就要有长期钻研外汇期权市场规律和投入大量精力的准备,不能因为困难就轻易地放弃。
3.2 正确认识外汇期权交易的风险
外汇交易市场是错综复杂的,单凭模拟交易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投资者在进行真实的选择时,要正确认识外汇期权交易的风险,不要因为过于恐惧而不敢下单。投资者要认识到,外汇期权交易的风险高,但是可控,亏损的最大数额不会超过购买期权时支付的期权费用,不需要缴纳保证金或其他费用。同时,投资者一定要慎重选择外汇保证金交易和期货交易,目前在国内资本交易市场中,外汇保证金交易因为风险过大还属于非法交易的范畴,因为在外汇保证金交易中,如果投资者做错方向且仓位过重就需要缴纳保证金,如果不能及时上缴就面临着被强行平仓的风险,甚至损失更加惨重。相比之下外汇期权交易的风险是可控的,属于合法交易品种的范围。
3.3 根据实际选择外汇期权交易方式
投资者在进行外汇期权交易理财时,要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交易方式。外汇期权交易中主要的变化来自于以美元为基准的其他货币汇率变动,而汇率变动又受到各种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波动的范围和频率都不容易确定,这正是外汇期权交易的利润机遇,同时也增加了外汇期权交易的风险。
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进行进出口贸易或者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有其他外汇收付的需要,当投资者选择外汇期权交易以后,既能够保证汇率发生不利变动时投资者的经济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又能够在汇率发生有利变动时获得相当的利益。例如,如果一个投资者进行的是美国进口贸易,2个月后他需要支付一笔欧元货款,并且在2个月之后或者在这2个月之间欧元的汇率肯定会有所变化,但是至于是上升还是下降投资者是无法预见的。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投资者购买欧元的买进期权,这样2个月之后,如果欧元汇率上升了,美元汇率下降,这时他就可以按照2个月前签订的合约中约定的汇价和数量行使买入的权利;反之,如果2个月以后的欧元汇率下降了,美元汇率上升,投资者就可以选择不履行签订的合约,按照合约中约定的汇率从2个月之后的市场买入欧元,这样就可以在英镑汇率下跌之后获得好处。反之,如果投资者进行的是美国出口贸易,2个月后会收到其他人支付的欧元货款,根据当前的政策形势他能肯定的是2个月后欧元汇率会发生大幅的变动,但欧元的汇率到底是上升还是下跌无法确定,这种情况下,不管投资者是否在远期外汇市场卖出,都会困扰这个投资者,因为如果2个月后欧元汇率下跌而他没有卖出就会承担货款损失,自己的出口利润降低甚至大量的亏损;如果2个月后欧元汇率上升而他已经卖出又不能赚取欧元升值的出口利润。投资者可以选择进行外汇期权交易投资,买入外汇卖出期权,只需要支付期权费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减少欧元汇率改变为自己带来的收益困扰。
外汇期权交易中的双向开仓交易方式是比较建议有经验的投资者选择的交易方式,因为这种交易方式中投资者有双向的准备,也就有了双向的机会,投资者将资金分成两部分投入,不至于冒着孤掷一注的风险,拥有看跌期权以后还可以购买看涨期权,是比较安全的,盈利方式更灵活,不受汇率的单方面波动影响,但是双向开仓交易方式对于投资者对交易时间的把握和交易者对看跌看涨期权的价格处理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一般投资者在这样的价格变动中很难找准机会下单获利,因此投资者在双向开仓交易方式中需要保持良好的价格和收益计算思维,在价格的跌跌涨涨中看准时间平仓盈利。
3.4 总结经验找到投资盈利的机会
要想真正在外汇期权交易市场中立足并适应这个市场的规律生存下来,甚至赚取大量的财富,投资者必须总结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天上不会掉馅饼,外汇期权交易市场中也不会
有免费的盈利。很多有经验的投资者都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成功中跌跌撞撞得到了最终的稳定收益。其实只要进入资本交易市场,无论你选择了哪一种交易方式,都要有正确的投资态度和心理准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形成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全球性电子虚拟市场,十多年来,全球电子商务[1]呈爆炸式地迅猛发展。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贸易形态,产生了新的避税问题,对各国税制造成了很大冲击。如不及时加强对电子商务避税现象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将会损害我国税收利益,减少我国税收收入。
二、电子商务的特点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与传统交易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一)交易的空间扩大。传统的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但网络面向全球,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使异地交易与同城交易、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差无几。
(二)部分交易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电子商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网络的虚拟企业,这些网络上的企业已不再是传统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它们根本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通常是若干法人组成的联合体,而不表现为具体的实体形态,具有不确定性。
(三)结算方式不同。传统贸易的结算方式主要是现金、支票、汇票等,而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主要是电子支付,它可分为三大类: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等;另一类是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电子划款;还有一类是电子信用卡,如智能卡、借记卡等。所有这些都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来完成信息传输的,而传统结算方式都是物理实体的流转来完成的。
三、电子商务避税的原因
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为减轻或免除税负所采取的一切正当和不正当的行为。一般进一步将其区分为正当避税与不正当避税,其中正当避税因符合税法宗旨和政策意图,因此常为各国政府所鼓励和提倡。不正当避税则指行为人利用税法的漏洞,通过人为的异常的法律上安排,减轻税负或排除税法适用的各种不正当行为。狭义的避税,则仅指不正当避税,目前学界和国际组织大部分持此种观点。[2]本文所探讨的对电子商务避税的规制指的是狭义上的避税。互联网的全球性、无国界性、高科技性在某种程度上使电子商务成了企业避税的温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交易急剧膨胀,加强对电子商务避税问题的研究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要规制电子商务活动中出现的避税行为,首先要弄清电子商务活动避税的原因:
(一)常设机构的概念受到挑战。在跨国电子商务中,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谈判、订货、付款等交易行为,因此,在东道国境内设立营业场所、固定机构或委托人开展业务的传统方式已失去其存在意义,也使物理存在为行使条件的来源地征税管辖权受到规避,因而引起国际避税问题。
(二)电子商务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税收转移。网络贸易是一种数字化交易,这种交易方式虽未改变交易的本质,却打破了世界各国疆域的限制,大批企业纷纷在低税负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网站进行经营,高税率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也会通过互联网从低税率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或服务。
(三)加大了税务稽查的难度。税务机关要进行有效的征管稽查,必须掌握纳税人有关应税信息,作为税务机关判断纳税人申报数据准确性的依据。但在电子商务中,由于认购、支付等都在网上进行,使得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征税凭据已不复存在,使税务机关难以掌握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状况而造成避税。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刺激了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一些银行纷纷在网上开通联机银行,联机银行与数字现金的出现,使跨国交易的成本降至与国内成本相当的领域,国际避税地的联机银行更成为电子商务企业进行避税有效的工具,因为如果信息源为境外某地的银行,则税务当局就很难对支付方的交易进行有效监控,从而丧失了对逃、避税者的一种重要威胁手段。还有,跨国电子商务某些交易打破了传统交易下国家之间地理疆域的限制,交易标的物无需经过海关,造成关税的流失。
(四)跨国电子商务数字化商品交易性质模糊的特点,使有关纳税人可以利用各国对不同种类所得税率规定的差异进行国际避税。按照交易标的性质和交易形式来区分交易所得性质的传统税法规则,对网上交易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难以适用。对一些不易划清名目的所得,纳税人可以利用各国采用的税率种类和税率高低的差别规避高税负。
(五)跨国电子商务的迅捷性特点,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能力。电子商务的迅捷、高效显著缩短了交易时间,进一步促进跨国企业集团内部功能的一体化,跨国公司能更轻易、更方便地将产品开发、销售、筹资等成本费用以网上交易的形式分散到各国的子公司,更灵活地调整影响关联公司产品成本的各种费用和因素来转移关联公司的利润,掩盖价格、成本、利润间的正常关系。各国税务机关对跨国公司内部的经济往来活动状况更加难以追踪和监管,从而助长了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逃避国际税负。
四、对电子商务避税的规制
中国目前尚处于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提供网络服务的单位少,规模小,贸易份额小,贸易结算大多还没有通过电子支付系统进行,但电子商务无疑会成为未来的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主要交易方式,我国税务部门应对电子商务带来的税务问题尽早、尽快地进行研究,从税收政策、税收技术等各方面做好积极准备。
(一)完善税法。
1.为了使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更好地解决这种新的交易方式给税收带来的问题,应在现行税法中增加有关电子商务的规范性条款。在不对电子商务增加新税种的情况下,对我国现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关税等税种补充有关电子商务的条款,完善现行税法。
2.修订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对电子商务企业设立、营运的监管措施,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保存相关资料、办理税务登记、依法办理纳税事项。
3.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常设机构、固定基地等有形物理标志已失去标示非居民的经济活动与来源国存在持续性、实质性经济联系的作用,突破传统概念框架寻找新的连结因素,修改常设机构、固定基地等概念用语,代之以“在境内实际从事工商经贸活动”等涵盖性较广的用语。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从事电子商务企业的监管。
1.建立备案制度。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就要严格税务登记,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及时申报电子商务经营范围,要求其将通过网络的服务及产品的销售业务,单独建帐核算,将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材料报送税务机关,以便于税务机关监控。
2.针对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关联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情形,我国应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开展双边或多边情报交流,特别是交流、共享关联公司转移利润的情报,以及两个成员国的企业在第三国交易以逃避税收的情报。扩大与相关国家的税收监管合作,充分、及时地掌握跨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在与跨国电子商务关联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的斗争中取得主动。
3.必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税务、海关、外汇等部门合作,共同进行电子商务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早日完成内联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的建立,创建一套新型的网上关税体制,防止数字化商品交易利用关税制度的漏洞而发生国际避税行为。
4.加强对网络服务商(ISP)的管理。进入和利用网络的整个过程中,ISP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单机或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均须通过ISP的中介,通过对其进行登记管理,可以了解和掌握Internet分布及情况。
5.加强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研究。税务机关可联合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作为试点,从技术角度探索网络贸易征税的解决方案。
(三)培养面向网络时代的税收专业人才。网络经济时代的税收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税务部门应加大投入,培养、引进一批既精通税收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适应网络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税收人才,迎接知识经济对税收的挑战。
「注释
[1]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将电子商务定义为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http//.
[2]刘剑文、丁一,避税之法理新探(上),涉外税务,2002.8。
「参考资料
[1]陈晓红、喻强,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0.9.
[2]程永昌、卫君,国际互联网贸易引发的税收问题及对策,税务研究,1998.7.
[3]萧明国,计算机因特网涉税研究的国际动向,涉外税务,1999.11.
[4]覃征、岳平、田文英编著,电子商务与法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5]蒋志培主编,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律出版社年版,2000.
[6]刘怡,电子贸易对国际税收制度的影响,经济科学,1998.6.
[7]那力,网上贸易与税收法制,吉林大学学报,2000.2.[8]廖益新,跨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及中国的对策,东南学术,2000.3.[9]张贵,避税概念探析,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形成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全球性电子虚拟市场,十多年来,全球电子商务[1]呈爆炸式地迅猛发展。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贸易形态,产生了新的避税问题,对各国税制造成了很大冲击。如不及时加强对电子商务避税现象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将会损害我国税收利益,减少我国税收收入。
二、电子商务的特点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与传统交易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一)交易的空间扩大。传统的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但网络面向全球,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使异地交易与同城交易、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差无几。
(二)结算方式不同。传统贸易的结算方式主要是现金、支票、汇票等,而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主要是电子支付,它可分为三大类: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等;另一类是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电子划款;还有一类是电子信用卡,如智能卡、借记卡等。所有这些都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来完成信息传输的,而传统结算方式都是物理实体的流转来完成的。
(三)部分交易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电子商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网络的虚拟企业,这些网络上的企业已不再是传统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它们根本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通常是若干法人组成的联合体,而不表现为具体的实体形态,具有不确定性。
三、电子商务避税的原因
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为减轻或免除税负所采取的一切正当和不正当的行为。一般进一步将其区分为正当避税与不正当避税,其中正当避税因符合税法宗旨和政策意图,因此常为各国政府所鼓励和提倡。不正当避税则指行为人利用税法的漏洞,通过人为的异常的法律上安排,减轻税负或排除税法适用的各种不正当行为。狭义的避税,则仅指不正当避税,目前学界和国际组织大部分持此种观点。[2]本文所探讨的对电子商务避税的规制指的是狭义上的避税。互联网的全球性、无国界性、高科技性在某种程度上使电子商务成了企业避税的温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交易急剧膨胀,加强对电子商务避税问题的研究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要规制电子商务活动中出现的避税行为,首先要弄清电子商务活动避税的原因:
(一)常设机构的概念受到挑战。在跨国电子商务中,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谈判、订货、付款等交易行为,因此,在东道国境内设立营业场所、固定机构或委托人开展业务的传统方式已失去其存在意义,也使物理存在为行使条件的来源地征税管辖权受到规避,因而引起国际避税问题。
(二)电子商务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税收转移。网络贸易是一种数字化交易,这种交易方式虽未改变交易的本质,却打破了世界各国疆域的限制,大批企业纷纷在低税负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网站进行经营,高税率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也会通过互联网从低税率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或服务。
(三)跨国电子商务数字化商品交易性质模糊的特点,使有关纳税人可以利用各国对不同种类所得税率规定的差异进行国际避税。按照交易标的性质和交易形式来区分交易所得性质的传统税法规则,对网上交易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难以适用。对一些不易划清名目的所得,纳税人可以利用各国采用的税率种类和税率高低的差别规避高税负。
(四)加大了税务稽查的难度。税务机关要进行有效的征管稽查,必须掌握纳税人有关应税信息,作为税务机关判断纳税人申报数据准确性的依据。但在电子商务中,由于认购、支付等都在网上进行,使得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征税凭据已不复存在,使税务机关难以掌握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状况而造成避税。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刺激了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一些银行纷纷在网上开通联机银行,联机银行与数字现金的出现,使跨国交易的成本降至与国内成本相当的领域,国际避税地的联机银行更成为电子商务企业进行避税有效的工具,因为如果信息源为境外某地的银行,则税务当局就很难对支付方的交易进行有效监控,从而丧失了对逃、避税者的一种重要威胁手段。还有,跨国电子商务某些交易打破了传统交易下国家之间地理疆域的限制,交易标的物无需经过海关,造成关税的流失。
(五)跨国电子商务的迅捷性特点,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能力。电子商务的迅捷、高效显著缩短了交易时间,进一步促进跨国企业集团内部功能的一体化,跨国公司能更轻易、更方便地将产品开发、销售、筹资等成本费用以网上交易的形式分散到各国的子公司,更灵活地调整影响关联公司产品成本的各种费用和因素来转移关联公司的利润,掩盖价格、成本、利润间的正常关系。各国税务机关对跨国公司内部的经济往来活动状况更加难以追踪和监管,从而助长了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逃避国际税负。
四、对电子商务避税的规制
中国目前尚处于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提供网络服务的单位少,规模小,贸易份额小,贸易结算大多还没有通过电子支付系统进行,但电子商务无疑会成为未来的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主要交易方式,我国税务部门应对电子商务带来的税务问题尽早、尽快地进行研究,从税收政策、税收技术等各方面做好积极准备。
(一)完善税法。
1.为了使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更好地解决这种新的交易方式给税收带来的问题,应在现行税法中增加有关电子商务的规范性条款。在不对电子商务增加新税种的情况下,对我国现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关税等税种补充有关电子商务的条款,完善现行税法。
2.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常设机构、固定基地等有形物理标志已失去标示非居民的经济活动与来源国存在持续性、实质性经济联系的作用,突破传统概念框架寻找新的连结因素,修改常设机构、固定基地等概念用语,代之以“在境内实际从事工商经贸活动”等涵盖性较广的用语。
3.修订公司法、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对电子商务企业设立、营运的监管措施,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保存相关资料、办理税务登记、依法办理纳税事项。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从事电子商务企业的监管。
1.建立备案制度。在电子商务
发展初期,就要严格税务登记,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及时申报电子商务经营范围,要求其将通过网络的服务及产品的销售业务,单独建帐核算,将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材料报送税务机关,以便于税务机关监控。
2.必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税务、海关、外汇等部门合作,共同进行电子商务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早日完成内联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的建立,创建一套新型的网上关税体制,防止数字化商品交易利用关税制度的漏洞而发生国际避税行为。
3.针对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下关联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情形,我国应加强与有关国家的合作,开展双边或多边情报交流,特别是交流、共享关联公司转移利润的情报,以及两个成员国的企业在第三国交易以逃避税收的情报。扩大与相关国家的税收监管合作,充分、及时地掌握跨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在与跨国电子商务关联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的斗争中取得主动。
4.加强对网络服务商(ISP)的管理。进入和利用网络的整个过程中,ISP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单机或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均须通过ISP的中介,通过对其进行登记管理,可以了解和掌握Internet分布及情况。
5.加强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研究。税务机关可联合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作为试点,从技术角度探索网络贸易征税的解决方案。
(三)培养面向网络时代的税收专业人才。网络经济时代的税收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税务部门应加大投入,培养、引进一批既精通税收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适应网络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税收人才,迎接知识经济对税收的挑战。
「注释
[1]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将电子商务定义为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
[8]那力,网上贸易与税收法制,吉林大学学报,2000.2.
一、效率的提升
在每一次的物品交易中只要使得成本减少就是交易效率提升的表现。所以,只要电子商务的交易效率数值越高,成本逐渐减少,那么它们所对应的价值也就越多。
企业在传统模式下的经营方式和企业在网络经营都和效率的增减有着极大地关系。综合信息的出现导致了供应双方之间信息的不同。而网络的出现又使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方式变得更加快速,使得搜集信息的成本大大的降低了。网络市场的逐步扩大化,使得电子商务成为很多贸易用来决策和交易的必选方式。它不仅对于提升交易成功率、减少分散的成本、使得管理货品方式、交易方式改变、较少错误率,特殊的顾客将会以需求集散和大宗卖货的方式中获得客观利益,实现供应物流管理,使得买卖双方获得利益的过程和订单方式,较以前的成本降低方式会有更多的空间选择。经学者证明网上交易一辆汽车要比实际的支出费用少用一般。在当代这个的效率极高的电子商务平台中,运营成本、交易成本和交流成本都会得到减低,公司的总体价值将会得到扩大。
二、产品和服务的互补关系
互补关系指的是多种商品可以进行单项商品的价值比较。互补关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当顾客挑选同种商品时,如果这个商品包含了对手商品的特点,那么此商品的顾客价值最大。
1.垂直互补和水平互补
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可以比作上游和下游的关系,例如,戴尔电脑公司的芯片和主板就是与上游公司的进行的合作关系。很多的网络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分支销售点,这种是供与求的关系既是销售关系。有些信息可以从网络公司的网站上获得,例如新闻、天气预报、商品交易信息、机票预订等等,网络的预定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方面、更快捷的选择。
这些都是市场的交易模式,它都是将交易的过程集中到某一个地点,方便了用户的采购和供求需要,提高了成交的机会,如淘宝、阿里巴巴等。
2.网上与网下的互相作用关系
电子商务可以对于网上的资源进行补充和整合。网上购物的用户都很在意是否能够得到好的售后服务,例如退货等。网络中的互相作用是商务的的基本要素,例如有一家鞋子的销售网站,既可以让用户在网页上浏览,也可以实行退货等业务,在和其他的合作伙伴了解有关的产品的信息。
3.互助产品和服售货
电子商务的产品可以直接为用户提品的互补信息和售后服务。例如,某一个用户社区群不用到真实的地方去就可以进行网络社交,这样的网络公司有着自己的一套销售方式,销售、购买、直销等构建起来的用户群体。该公司可以采用很多优惠措施来继续稳定客源与继续吸引新客户,比如,将采用聊天室与免费软件相互下载结合的方式来吸引顾客。这些服务都与公司本身销售的物品关联不大,但是却在无形中加深了顾客彼此的了解。
电子商务还可以将很多网络活动中的内容和信息联系起来,将供应链的关系更紧密,在很多的技术层面上实现资源互助,一个新的业务构想与新的网络技术相结合才能达到资源整合,实现更大的价值体现。
三、加强贸易壁垒
壁垒是指使客户和合作者间出现了分歧和背叛等综合因素。顾客的多次购买和合作者的对于投资关系的保持,都可以使得电子商务的品牌价值增强,电子商务的创造性价值都是可以通过贸易商务价值而体现的。
电子商务是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来设计个性产品网站、建立资料和售后服务,从而增强贸易壁垒。例如,商务网站可以对用户量身设计最合理的、最符合要求的操作系统,将每天的入货、存货、产品销售、变更和限时报价等都及时的更新。在很多的商务网站中已经有了订货的基本模式,但是还是有很网站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的信息平台,实现产品一体化。个性化的服务宗旨。这些都是通过长时间的顾客信息分析、购买记录、个人资料,建立个性化窗口,进行多种商品买卖而建立起来的丰富的销售经验。
四、超越和创新
关键词:外贸企业;汇率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2-0074-04
国际贸易业务中,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通常用外汇或国际货币来计价,大约70%的国家采用美元,所以外贸企业在业务中不可避免地要收付大量的外汇或拥有以美元表示的债权和债务,而当前由于新一轮加息潮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引起频繁且剧烈的汇率变动,使外贸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持有或运用外汇时,蒙受着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正逐渐加大。因此,如何通过规避汇率变动风险来保障外贸企业的正常经营成果,已成为外贸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汇率风险分析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浮动的幅度逐渐加大,特别是加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至千分之五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意味着汇率频繁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将是外贸企业必须面临的现实。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关于决定汇率变动根本原因的理论。汇率的确定取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水平的比较。长期而言,汇率的变动是由各国的货币购买力所决定的,在国际项目比较前,各进行比较的国家提供按本国货币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并按支出分类选各类代表性的多个用于比较的商品和劳务,要求这些商品和劳务在各比较的国家都质量相同并同时存在,权重也符合各国的消费模式。该理论把物价水平和汇率紧密相联,当物价剧烈波动、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由于通货膨胀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因此要将通货膨胀因素引入汇率决定的基础中。它已被世界银行等国际货币机构广泛运用于测算各国经济实力并进行国际间比较。然而,实际汇率的确定,不仅取决于本国的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和外汇储备状况以及国际收支情况,而且还受到产业结构、产量、工资水平、税赋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中我国的经济结构、进出口结构、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再者人民币还不能完全自由兑换,这些因素均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
再从外贸企业的业务实践中看,一般要涉及两种货币,即本币与外币,从国外进口或对外投资时,需要支付外汇,需要用本币向银行购买外汇,向国外出口或引进外资时,要接受外汇并通过银行结汇换成本币,用以核算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国际贸易业务实践经验,跟单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从出口商发货到垫款议付,约需3~4天时间,在我国特有的收妥结汇方式下,从出口商发货到收妥结汇,一般10天至半月,即使在即期交易中,也有两天的时间间隔,而在这段时间里汇率时刻发生变化,造成风险损失。因此,本币、外币和时间3个要素共同构成汇率风险,三者缺一不可。假如,我国企业同海外公司开展进出口业务,如果只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由于不涉及货币兑换问题。也就不可能出现汇率风险。又如某企业因进出口业务需要,在同一天收入一笔外汇,并支出币种相同、金额相等、期限相同的另一笔外汇,不存在时间间隔,因而也就没有汇率风险。
由此可见,汇率波动是汇率风险的首要原因,只有在汇率出现波动时,敞口的外汇头寸即“受险部分”、“敞口”或“风险头寸”才会形成汇率风险。在外汇交易中风险头寸表现为外汇持有额中“超买”或“超卖”部分,在企业经营中则表现为其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不相匹配的部分,包含外币资产大于或小于外币负债,或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在金额上相等,但期限上不一致,均构成风险头寸。
二、汇率风险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根据萨缪尔森一巴拉萨效应,在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将导致实际汇率上升加快,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将给外贸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可控性降低,预见性难度增大,进出口企业将随时面临汇率风险。
1 汇率变化引发汇兑损失 在进出口贸易中,从合同订立到信用证的开立,到审证、改证。再到卖方装船发货,直到受益人向银行议付货款,期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如果汇率变动,直接产生汇兑损失。外汇汇率上涨,如果进口货物,支付既定的外汇需更多的本币,进口商受损。外汇汇率下跌,如果出口货物,收入既定的外汇结汇后获得更少的本币,出口商受损。另外,由于资本项下外汇管理仍实行较严格的核准制度,并根据项目进度而定,不允许提前结汇,对外商投资企业未结汇资金也会产生外汇资本金的汇兑损失。
2 增加外贸企业进出口量的不确定性 鉴于对汇率的升降难以把握,外贸企业对签单成交的盈亏性把握不大,这对进出口业务将产生严重影响。对出口行业来说。如果企业主要从国内采购原材料,产品主要出口国际市场,如服装、纺织、家电等行业,汇率上升,坚挺的本币使本币不变的外销价骤升,如果国际市场上此商品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出口商的外销量就会锐减,直接缩减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再加上行业在国际上具有的定价能力较差,企业受升值的不利影响较大。对进口行业来说,如航空业,其燃用油依靠进口,若汇率下跌,疲软的本币使外币不变的内销价骤升,增加其进口成本,如果国内市场此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进口商的内销量就会减少,相应会导致企业盈利的减少。
3 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受到影响 随着美元质押存单价值的下降,美元质押率将会降低,意味着进出口企业融资规模会受到影响,融资成本也将升高。
三、汇率风险的防范措施
1 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 外汇风险的大小与外币币种有着密切的联系,交易中收付货币币种的不同,所承受的外汇风险会有所不同。计价的货币及其金额将直接成为风险的弥补对象,因此进出口商品用何种货币计价是弥补外汇风险的关键。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资金的收付以“收硬付软”为基本原则,即争取出口合同以硬货币计值,进口合同以软货币计值。对外借款选择将来还本付息时趋软的货币,对外投资选择将来收取本息时趋硬的货币,一般来说,外贸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
2 运用合理的贸易手段 在贸易过程中。如何运用贸易的手段来弥补风险是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弥补风险的成本低。
(1)适当调整商品的价格。外贸企业自营出口业务在向外商报价过程中应适当调整价格,要考虑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尽可能弥补预期收汇时可能出现的损失。在出口业务中,改变按固定换汇成本结算的方式,协议按固定费率收取费,从而规避汇率风险。
(2)提前或延期结汇。进出口企业在进出口合同生效后,企业应当密切跟踪预期应收、应付货币
对本币的汇率变化,通过对外汇汇价变动趋势的预测,改变外汇资金的收付日期,防范外汇风险。在出口业务中。当计价货币汇率呈上升趋势时,企业应在合同规定的履约期限内延迟出运货物,或向外方提供信用,以延长出口汇票期限,若汇率呈下跌趋势时,应争取提前结汇,比如以预收货款的方式在货物装运前就收汇。而在进口业务中,应反向操作。此外,出口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
3 利用灵活的金融衍生工具、保险服务
(1)贸易融资。贸易融资可以较方便地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获得外币贷款并立即结汇,既满足了出口发货与收汇期间的现金流需要,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又规避了汇率风险。在贸易融资方式构成中,进出口押汇使用比重较高(约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汇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可以较好地缓解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另外,还可使用福费廷等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方式。
(2)贴现。在延期付款的出口业务中,出口商可考虑将承兑的远期汇票向银行贴现,这种方法除了可提前取得货款加速出口商资金周转外,还可消除外汇风险。一是出口企业将票据向进口企业所在国的银行贴现,再将收到的外币票款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兑换成本国货币后汇回国内;二是将票据向我国银行贴现,直接收到本币资金,转移外汇风险的费用包括在银行收取的贴息里面。但是,一旦承兑人到期不能支付票据,出口企业要承担被追索的风险。
(3)利用保险制度。一些国家专门设有一种为经营外贸服务的保险机构以及外汇保险制度,其提供的保险服务就是汇率波动保险。外贸企业按照保险规定投保,若因汇价变动造成了损失,则可根据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将按保险合同的规定赔付。如中国信保的“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产品。“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产品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专门为年出口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设计的,特别适合那些刚刚步入国际市场、业务规模较小的外贸企业。
(4)远期结售汇。一般由银行与客户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在到期日外汇收支发生时,按照远期结售汇合约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或售汇。
交易场所不同:外汇现货一般是通过银行间或者是做市商进行交易,所以中间往往有买卖点差,这是银行和做市商在当中收取的成本;而外汇期货是通过交易所交易,如美国CME交易所,交易着世界上最大量的外汇期货合约买卖,属于撮合成交,成交方式类似股票,所以没有买卖点差。
合约限制不同:外汇现货,一般来说合约价值在10万美圆为一标准手,正规的交易也是以手为单位进行,合约没有一定的交割期限,可以长时间持有,但是要付银行间的利息;外汇期货,交易合约基准为IMM结算体制下的标准合约。一般说来3,6,9,12的月份合约为年主力合约,但是基本每月也有月合约,交易的期限正常为合约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二为最后交割日,如果之前没有平仓,必须办理交割手续进行交割。外汇期货持仓是不需要任何利息的。
主要的投资者不同:不可否认,外汇现货的交易量也很庞大,但是更多的是银行间和做市商之间及投机者间的交易;而外汇期货则不同,从事外汇期货交易的是套期保值的需要为主要部分,这发生更多在对外贸易的行业和公司之间,而个人的投机者,只是占外汇期货交易市场当中5%的份额左右。从这点上来看,外汇期货市场的投资性质比外汇现货市场要重得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交易平台 经济全球化 影响
一、电子商务简介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利用各种电子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商务在时间、地域上的限制,成为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新兴商务活动模式。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从广义上看,电子商务指的是建立在由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基础上,各项商务活动得到充分的电子化运作机制;而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一般指基于数据或数据库的传输和处理,并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进行的商业交易,这其中包括企业与企业(B2B)、企业与消费者(B2C)、用户与用户(C2C)之间的交易活动。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通讯方式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利用电报和传真机发送商务文件。电子商务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了70年代初,西欧、北美等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开始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过度,人类使用石油发展工业的时代走向尾声。20世纪70年代,基于EDI的电子商务的雏形产生。9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特别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模式得到较快的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电子商务这一崭新商务模式是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必然产物。它充分依托国际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在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网络信息技术系统中,包含了生产商、供应商、承销商、消费者以及贸易过程的各环节的信息,国际贸易领域的信息流动得以充分实现。
第一,电子商务为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企业提供全球贸易信息,使商家们能充分收集和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信息资源,并能够借助电子网络平台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和政策的动态。第二,电子商务有利于形成统一有序的国际贸易市场。依赖全球互联网的提供的现货交易场地和规范化的交易方式,形成了统一有序的国际化大市场。第三,世界各国的企业以新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结算和管理,形成以商品生产企业为主,流通企业为辅,全球会员制为纽带和规则,有型和无型市场的紧密结合为基本框架,看样订货和网络交易为手段的新的流通组织形式。
“虚拟公司”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单个公司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联接,构成了全球公司群体网络,商品和服务在这个网络市场平台上得到了更好的流通。国际贸易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商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交互式贸易网络的运行机制,优化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
四、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对各国的企业来说,电子商务网络不是绝对安全的。国际相关贸易相关电子商务完整的法律法规的缺失,给世界各国的网络贸易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通过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进行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损害了全球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其次,世界各国和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全球网络化发展很不平衡。这种新的分工格局将不发达国家排除在外,导致了“边缘化”贸易倾向,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比较优势降低,国际投资者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采取非正常的竞争手段,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实行保护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难度。
再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如何确定所使用的无形的网上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讨论,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这又给了潜藏的不道德贸易行为以可乘之机。
五、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1.转变国民观念,迎接社会生活网络化的挑战
中国传统的购物习惯、支付形式和产销方式根深蒂固,电子商务作为由西方世界传入中国的贸易形态,想要得到大多数国人的充分认可,仍需时日。我们应做好相关的宣传引导工作,倡导信息科技环境下的生活方式,使网络贸易的相关概念逐渐被国人认识、了解和使用,使传统观念得以转变。
2.深入对网络贸易的研究,规范网络贸易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时期,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深入对当前世界贸易模式的研究,探寻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深层次地规律所在,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新型商务机制的构建,规范相关的市场法律制度。
3.加快网络信息化建设,提高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信息大爆炸、知识为主导的时代,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内资企业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如何运用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相关技术,已逐渐成为一个企业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中国的企业若能够借电子商务这一模式拓展业务、改革创新、迎接挑战,定能在世界贸易舞台上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Soon-Yong Choi, Dale 0. Stahl& Andrew B. Whinston.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傅铅生,陆志红.基于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新特征之相应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4,(2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