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城镇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05 16:08:50

导语:在小城镇发展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城镇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定安县;小城镇;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2-0086-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08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将城镇化作为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小城镇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好小城镇发展载体推动广大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一、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义上的小城镇是指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和农村集镇;狭义的小城镇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包括县城镇)和集镇(一般是指乡政府所在地或经济比较发达的集镇)。定安县行政辖管定城等10个镇及南海等3个国营农场,县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定城镇辖仙沟、龙州两个集镇,龙湖镇辖永丰一个集镇,新竹镇辖新序一个集镇,富文镇辖坡寨一个集镇,同时国营金鸡岭农场和中瑞农场场部也是具有相当规模的集镇。

1.城镇人口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根据2007年人口普查数据,定安县人口在3万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黄竹镇、雷鸣镇和龙河镇,人口最少的翰林镇仅1.6万人。全县各镇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平均水平较低。全县城市化水平为29%,远低于全国36%和全省40%的平均水平,只有定城镇城市化水平达到58%。

2.城镇经济结构单一,城镇财政收入少。全县除定城镇作为县域中心,功能比较综合以外,其它各城镇功能较为单一。黄竹、龙河、龙湖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他镇产业为简单的农副产品交易和初级加工业。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全县城镇第一产业比例偏重,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例尚待提高,可以判断出全县城镇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例达到10%以上的城镇仅有定城镇(54:13:33)、龙湖镇(59:15:26)、龙河镇(48:11:41)、新竹镇(72:10:18)。从城镇财政收入来看,城镇财政收入达到500万以上的仅有定城镇,其他镇的财政收入均在250万以下。

3.城镇现状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吸引力不强。全县城镇内部道路体系不建全。过境公路穿越镇区中心,新建街道交通与镇区商贸人流矛盾日益尖锐。中心镇区的建设错乱无序,人居环境质量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排污系统,公共绿地、加油站、消防站、长途汽车站、公共停车场及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对周边村落未能形成较强的吸引力。[1]

二、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受限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的原因。

1.政府宏观调控、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城镇化演进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同时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同时城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的不合理,给政府调控与协调造成困难,制约了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提高,也制约了生产要素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镇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镇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建制镇数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自身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创新滞后,致使农民离土不离乡,“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5.历史传统观念影响。定安地处内陆县,没有通商口岩和商(产)品批发集散地。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定安跟文昌、琼海等市县相比差距不在于乡镇,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对发展小城镇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加上小城镇建设长期没有排上乡镇工作的议事日程,大多数乡镇党政领导对小城镇建设没有从经济发展战略上去认识。

6.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由于城镇经济实力薄弱,地方财政拮据,资金较为紧缺,很难拿出太多的资金进行建设。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收缩县级和农村机构业务,使城镇发展深受“失血”之痛。而且由于受地理、各种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不能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大学生毕业回县城工作的不多,愿意去乡镇工作的就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的吸引力,人才流失严重。既缺乏一般人才,更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具有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经济型人才。人才缺乏导致了科技力量的薄弱,科技创新难,科技基础差。加上投资软硬环境相对较差,吸引资金、技术也相对较少。

三、加快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是基础。首先在各级党委政府中确定“小城镇、大战略”的理念,将小城镇发展战略提高到破解“三农经济”难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政治高度来认识。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把握,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契机,全面扫除阻碍小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小城镇方面的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发展小城镇的本领,让他们在实施小城镇战略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2.规划先行是前提。各镇要将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要按照“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的要求,尽快完善城镇建设规划体系,突出科学超前、特色、节约和生态的理念,在已经完成的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修编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规划,统筹安排好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教育、生活、娱乐、水、电、路、气以及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3.增加投入是关键。由于城镇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要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要积极研究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投资体制,通过多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既要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房地产商带资开发,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旧城改造盘活存量,以项目为载体采用股份合作方式直接融资等。

4.发展模式是手段。要积极研究如何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重点研究如何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契机,引导农村集体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建设小城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尽快完善以个人出资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经济发展是目的。各镇要因地制宜,突出不同乡镇的产业文化特色,作到一镇一品、一镇一策,做大做强域镇经济。定城镇,要借助县委县政府打造仙沟片区的契机,研究如何带动仙沟片区农村集体发展,研究潭黎瓜菜批发基地和龙州洋瓜菜基地的产业特色,推动龙州墟的发展。雷鸣镇要依托南丽湖风景名胜区和文笔峰旅游区,积极做好产业延伸服务,研究如何发展旅游风情小镇。龙门镇要利用特殊的交通枢纽位置,积极研究如何承上启下,承接全县南北经济发展,打造特色的商贸小城镇。黄竹镇要抓住南海农场合并的契机,充分利用高速路出口的交通优势,研究如何做大旅游、房产、加工业,打造定安通往三亚的门户形象。龙河镇是定安的南部重镇,要充分研究茶根糖厂和部队驻军的因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小城镇。

6.综合整治是抓手。在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中,要以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提升城镇功能,建设和谐城镇,以县城、龙河、雷鸣、黄竹、新竹等城镇为重点,争取每年打造2个示范小城镇,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第一轮小城镇建设。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上,力争每个镇做到“六个一”工程,即卫生洁化、美化、亮化、畅通、绿化、饮水工程,全面打造宜居城镇。在努力打造城镇市政设施的基础上,还要狠抓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店、市场、金融、文化体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而不凌乱,建筑集中而不分散,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小城镇建设。■

第2篇

一、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的特点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中体育方面的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人均(或产均)费用支出。它说明一定时期内个人或家庭体育消费需求满足程度,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和家庭体育消费在某一时期的水平。我省属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人口第一大省,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在国内相对较低。近些年来我省体育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

1.对于体育消费的价格承受力较低。体育消费的价格承受力受收入水平、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环境的制约。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消费,抛开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不谈,在具有消费意愿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和平均水平。“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是将其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的基本影响因素,同时也是行业发展和企业市场定位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家庭体育消费年支付能力看,在50元左右,低于全国水平。对居民“能承受的门票价格”的调查结果看,2元以内的价格获得48.36%认可率,11元以上的认可率只达到7.38%。另外,从“一年中到收费体育场馆去锻炼和娱乐的次数”的调查看,只去过一次的,我省就占51.64%,而全国仅占6.42%;去过16~20次的,我省仅占6.56%,而全国则占27.29%。因此,从现阶段看河南省居民的消费承受能力较低。

2.缺乏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通过对居民“今后是否打算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看,选择肯定的为35.95%,选择否定的为27.57%,不能确定的为36.49%。对“业余时间用途”的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居民体育活动的选择率排在9项活动的第6位,而全国1996年的调查结果,该项指标排在第3位,反映出我省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还不强。而家务劳动的选择率在全国和全省均排在第1位,选择率都在70%以上,繁重的家务劳动是影响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日常生活消费之外的主要消费”的调查显示,选择排序为:①子女教育56.48%,②买房子54.48%,③家用电器35.83%,④书籍报刊14.17%,⑤高档服装11.54%,⑥高档用品9.72%,⑦旅游6.88%,⑧体育器材5.87%,⑨其它5.08%,⑩服务性消费3.24%,以下依次为买汽车2.23%,体育门票1.24%。体育器材和体育门票消费排序靠后。以上都说明我省群众尚未把体育看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要素,参与体育的意识不强,“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

3.愿意选择经济实惠、简单的活动项目和场地。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散步跑步是我省群众首选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与我国人民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羽毛球、乒乓球参与者较多,这与中国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也与我省当前体育活动场地较少,人们容易在较小的空间开展这两项活动;篮排足球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受到场馆的限制,这些活动已不能很好地开展;交谊舞和体育舞蹈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拥有较大的群体;气功、太极拳、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较为稳定,是体育活动的首选项目。整体看,我省群众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开始向健身化、娱乐化、生活化、有氧化方向转移。同时,我省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公共活动场所、单位体育设施、住宅小区、公路街道边、公园广场等地方,而去收费体育场馆锻炼的较少,这与收入水平、锻炼场所与居住地距离远近等因素有关。

4.高等院校体育资源丰富,但有效利用率低。调查显示:“我省居民的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而作为体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是体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利用率十分低下,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未能充分地发挥作用,特别是节假日和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几乎是闲置浪费,这与大多数地区群众体育活动没有场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当前我省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既受经济发展整体环境、个人收入、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也受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文化背景、余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1.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恩格斯曾在1891年第一次从物质资料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人的需要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人的需要层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由低向高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倾向,当收入水平有限而不能满足所有层次需要时,人们自然倾向把有限的收入用于购买生存必须品,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需求的中心会逐渐向更高层次转移。《河南统计年鉴》显示:“2001年我省人均GDP为5923.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27.42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省居民的体育消费。

2.居民的消费意识和观念。体育消费行为是人们享用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活动。体育消费行为除了受经济因素制约以外,还受消费价值观、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调查表明,我省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还没有转化,表现为重实用和耐用,还没有把体育当成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来看待,还没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到体育消费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体育对人类全面发展的潜在影响。在大多数人眼里,体育就是玩乐,没有把体育与商务活动、精神作用等联系起来,更何况深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熏染的中国,历来就有重文轻武的传统,许多人宁愿把金钱和时间花在赌博或炫耀性的消费上,也不愿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影响到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也与我省人民的教育水平偏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3.余暇时间的使用。人们的时间可分为劳动时间、休息时间和余暇时间三部分。其中余暇时间是指在劳动和休息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余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如何利用,既反映一个国家和个人的经济物质条件,也反映精神文明程度。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居民余暇时间较少,家务劳动占去了大部分业余时间,真正空闲的时间如双休、长假等,许多人又会选择走亲访友,看电视和逛商场。可见,居民余暇时间使用的不合理对体育消费有很大影响。

4.体育消费环境与质量。体育消费环境对体育消费的效果和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体育消费的环境包括,场地器材设备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服务环境。资料显示:我省每万人拥有3.5个体育场,人均运动面积0.4平方米,两项指标在全国30省中排名第24位。这严重制约着居民的体育锻炼,进而影响人们体育消费。我省体育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服务意识,很难提供高质量、多样化、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无形体育劳务服务。前几年,郑州保龄球馆、健身房迅速崛起和很快倒闭就反映出我省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成熟。另外,我省竞技运动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比赛,媒体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宣传引导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

三、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

1.制定消费战略。要依据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来制定我省现阶段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及体育市场的开发战略。因此,我们在制定体育发展战略,促进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增长时,必须注意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开发战略。结合我省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及体育市场的开发战略重点应放在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品市场的开发方面,特别是要加大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市场、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的开发力度,并以此带动整个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2.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学校和个人力量,努力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提倡和鼓励居民从事体育消费。体育人口、体育消费欲望和体育消费水平是决定体育市场大小的三个基本要素。一般来说,体育人口越多,体育消费欲望越强,体育消费水平越高,那么这个体育市场的容量就越大。因此,要努力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提倡和鼓励居民从事体育消费,特别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体育消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确引导广大居民体育消费日趋科学化、合理化。

3.制定消费价格。要制定合理的体育消费品价格,特别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品和运动竞赛产品的价格,要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也要遵循供求关系规律的基本要求。我省居民体育消费尚处在初级阶段,正从实物性向劳务性过渡,体育消费品价格应确定在中低档,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众多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者。同时,提高体育消费品的质量,加强体育劳务的管理和服务意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第3篇

关键词:小城镇公园,绿化种植,配置技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1、1小城镇的概念

城镇,顾名思义即为较小的城镇。它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归纳起来,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我国狭义上的小城镇是指除设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县城。这一概念,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法定含义。

我国广义上的小城镇,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集镇的概念。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我国目前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根据1993年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集镇提出的明确界定: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1、2 小城镇公园概念

人们对公园的概念或许很清晰,但说起小城镇公园也许不是有很多人都了解。其实小城镇公园总体上说就是小城镇内建的公园。只要把小城镇的概念弄清楚了,小城镇公园的概念就能弄清楚了。

1、3小城镇公园的特点

小城镇公园的特点是规模小,功能全,游人固定,地貌复杂,故在设计时既要强调园林的意念与趣味,同时更应突出公园的大众性和公共性,其空间环境应适宜群众活动,游戏和休闲,并求景物的四时变化,形成“步移景异”的境域。

1、4 小城镇公园的发展现状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小城镇建设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加快小城镇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城镇能不能建设好部分取决于它的绿化建设搞的好不好,一个城镇的绿化水平能代表整个城镇的发展程度。随着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关注,小城镇公园的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另一方面,随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上升,小城镇公园的发展会日益走上提程。

三、简述小城镇公园绿化种植设计的特殊性――畅悠公园设计为例

1、公园背景

该公园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白山镇,处于三条道路的交汇处,东接白山镇政府,西邻居民区,南靠人工湖,面积达19483平方米,是一个以植物景观为特色,集休憩、娱乐、健身、儿童游乐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的休闲公园特征的城镇综合公园。

2、巢湖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最热月7月平均25°,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1000ml。

3、景区划分类型

按游人对景区环境感受不同分为: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清净的景区、幽深的景区;

按不同季节组织景区分为:冬景区、夏景区、秋景区、春景区

4、绿化种植原则

第一、尽量利用原有大树形成景色

第二、突出公园的特色

第三、植物的基调以及各景区的主配调规划

第四、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第五、季相变化,不同季节的季相配置要合理

第六、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其生长的环境

第七、注意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合理搭配

四、对绿化种植设计中植物进行分类――畅悠公园设计为例

4、1按植物学特性分类

1、乔木类:树高 5米以上,有明显发达的主干,分枝点高。其中小乔木树高5--8米,如梅花、红叶李、碧桃等;中乔木树高8--20米,如塔柏、樱花、枇杷等;大乔木树高20米以上,如银杏、悬铃木、毛白杨等。

2、灌木类:树体矮小,无明显主干。其中小灌木高不足1米,中灌木高1.5米,大灌木高2米以上。

3、藤本类:茎细弱不能直立,需借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条及干茎本身的缠绕性而攀附他物向上生长之蔓性树。如紫藤、木香、凌霄、五叶地锦、爬山虎、金银花等。

4、竹类:属禾本科竹亚科,根据地下茎和地面生长情况又可分为三类。单轴散生型,如毛竹、紫竹、斑竹等;合轴丛生型,如凤尾竹、佛胜竹等;复轴混生型,如茶秆竹、苦竹、箬竹等。

4、2按观赏特性分类

1、观形类:植物的形状是园林构景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指在正常生长环境下成年植物的外貌。

2、观枝干类:以观赏树木、枝干的颜色和树皮的外形为主。

3、观叶类: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有些可终年观赏。

4、观花类:在花形、花色、花量、花香诸方面具有特色的树木,其中以花色更为重要。

5、观果类:指果实形状奇待、色泽鲜艳、经久耐看,并不污染环境的树木。

4、3以植物的生活周期来分类

1.一年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于第一年种子萌发、生长,至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活周期年复一年,多年生长,如常见的乔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还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

4、4草坪与地被植物

草坪是指人工建造和护理的绿化美化草地,多为由矮性禾本科或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致密似毡的植物群体。地被植物是指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地面上的低矮植物,其植物体所形成的枝叶层紧密地与地面相接,对地面起着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园林绿地中的地被植物,有的是人工种植的,但也有不少是自繁能力较强的野生种。从广义的概念讲,草坪也属于地被植物的范畴。

五、如何选好小城镇公园内的绿化植物――以畅悠公园为例

5、1在园林绿化中,要正确选择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资源,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5、2 绿化植物的配置技巧(设计依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姜允芳,小城镇绿化规划理念与技术,中国城市林业,[J],2003年02期

第4篇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我市小城镇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130个建制镇,镇域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其中镇驻地建成区面积29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驻地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镇域总人口643万人,其中镇驻地人口112.5万人,暂住人口29.5万人,平均每个镇驻地常驻人口1.2万人。建制镇中,有全国重点镇9个,省级中心镇29个,市级重点镇23个,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个,“十二五”规划又确定了12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镇体系,促进产业发展,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小城镇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小城镇完成建设投资172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25%。2012年底,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13.6平方米,用水普及率82.3%,燃气普及率59.1,绿地率22.3%,污水处理率17.4%,生活垃圾处理率66.5%,人均住宅面积27.5平方米。

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小城镇人口偏少,集聚效应不明显。一般而言,小城镇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产生一定的集聚效应,我省经验表明,镇区人口达5万人以上,规模集聚效应才更为明显。目前全市130个小城镇中,平均每个镇驻地人口(含暂住人口)仅有1.2万人,镇驻地人口超过1万人的有63个,占总数的48.4%。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公共品服务供给严重短缺,镇域范围内的产业资源、人口资源、自然资源、经济实力无力满足小城镇的建设配套要求。

二是财政状况差,小城镇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虽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制度,县与镇的财政关系仍是统收统支,小城镇的财政并未成为相对独立的一级财政。大多数属“吃饭财政”,难以拿出财力搞城镇建设。由于吸纳社会资本的能力较弱,虽然规划框架已经拉开,但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利用市场机制实行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运营步履艰难,主要靠争取上级支持。建设资金匮乏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首要制约“瓶颈”。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我市小城镇数量多、范围广,由于资金紧缺等原因,小城镇人均建设投入远低于城市水平,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力差。

四是主导产业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小城镇大都缺少主导产业,产业聚集不强,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独具特色的镇域经济。还有一些小城镇习惯用计划经济和单打一的方式来“规划”小城镇的产业和市场,盲目招商攀比,导致产业结构雷同,项目重复建设,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五是规划不科学,管理水平低。一些小城镇规划建设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严肃性,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部分小城镇规划缺乏严肃性,往往一届一个思路,导致建设上出现短期行为。多数小城镇布局无特色、建筑无风格、城镇无品位。

六是政策存有障碍,体制亟待创新。在土地、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和投融资等方面,还存有许多不利于小城镇加快发展的政策性体制。

二、加快我市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原则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小城镇促进战略,以扩权强镇、完善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镇为重点,壮大镇域经济,突破县域经济瓶颈,实现带动发展、科学发展、示范发展、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严肃性,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发展。

二是坚持产业强镇。培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以工业园区化、农业现代化带动小城镇发展。

三是坚持功能兴镇。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促进小城镇发展。

四是坚持特色活镇。针对小城镇发展特色、发展阶段和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独特的景观风貌、鲜明的地域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小城镇发展水平。

五是坚持生态立镇。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为重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路子,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六是坚持为民建镇。以民为本,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民群众参加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扩权强镇,创新小城镇管理体制。一是分类放权。将现有小城镇分三类,一类是省级以上中心镇、重点镇,二类是市县确定的重点镇,其他为三类。对一类小城镇,依法赋予发展决策、项目审批、社会管理、综合执法和检查特许等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对二类小城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镇驻地人口、建成区面积连续3年年均增幅达到25%以上的,也赋予县级管理权限。将县直部门直接管理的一些机构和人员下放给小城镇管理。二是完善职能。按照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精简、充实和调整小城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在上级政府统一核定编制的基础上,赋予镇政府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设置机构和配备人员的权利,不要求上下对口,左右看齐。各镇成立建设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服务职能,解决工作经费,充实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协调能力的人员。

(二)加大扶持,完善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设立小城镇发展专项基金,以投资、贴息、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扶持小城镇发展,县区财政进行配套。增加小城镇可支配镇级财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对重点镇财政收入原则上用于本镇的建设发展,上缴县区的予以返还。

(三)市场运作,推进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小城镇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小城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小城镇依法组建国有独资的城镇建设投资公司,负责政府性城镇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融资管理。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放宽对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功能区的建设和运营。

(四)集约节约,搞好小城镇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合理调整用地布局,为小城镇发展预留空间。支持和鼓励小城镇通过挖潜、旧城改造、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做到集约节约用地。用地指标向小城镇倾斜,优先保证小城镇发展需要。

第5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2.0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贫困向富裕转变的必经阶段。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1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常住人口达7亿多人,其中有80%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77%。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蒸蒸日上,与其相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却略显迟缓。

1.1 规划管理欠科学

一部分小城镇规划水平低、起点低,缺乏科学性与严肃性,甚至不少小城镇没有制订详细规划,可操作性弱。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合理,存在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区混杂现象。

1.2 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小城镇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有的各自为政,基础设施没有共享,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过多的耕地;有的基础设施不足,配套差、质量低。小城镇的道路、绿化、供电、供水、文化、教育、卫生以及设施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健全配套。

1.3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受传统户籍制度的限制,小城镇人口流动较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回村居住,因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很大影响。

1.4 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生存保障

实行后,农民把这些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社会保障,如果农民放弃土地到小城镇去创业,其转让土地获得的补偿却很低,因此他们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且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无法完全脱离土地进城务工。

1.5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到位

部分企业只注重走过场,实行的改革并不到位,政企划分也不明显,也没有真正突破地域性产权观念,而乡镇企业若要在城镇购买土地、雇佣劳动力比起在农村占用集体土地、使用当地劳动力所花的代价要高得多,因此不愿意到小城镇发展。

2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不是普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因此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引导。

2.1 科学规划,严格实施

小城镇的规划包括城镇网络体系的规划和分区布局规划,前者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确定,而后者则要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还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2.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深化改革投资体制,鼓励集体、个人参与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建立以集体经济积累和个人投资为主,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不仅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也要通过定期安排小额贷款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2.3 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关于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划分改革的方向是要改变传统的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的划分做法,逐步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制度,按照居住地来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根据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2.4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农民不能进入小城镇的原因除了受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农民进城后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今后的生活产生担忧。因此,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就需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民将其承包的耕地有偿转让出来,其宅基地则可通过出让或是按级差地租收益折成一定比例置换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作为其居住、经营用地。

2.5 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将改革产权制度作为突破口,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通过重组存量资产鼓励企业联合兼并,来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档次、水平;提高农村土地占用费,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还要减免这些企业的城市配套费和相应的其他收费。

3 总结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只能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因此,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根据政策结合实际加速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源.山东省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胡燕婕.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

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现状问题城镇建设多元化用地需求

1固始县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口户籍政策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造成固始县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压于经济发展水平。

1.1城镇化水平较低

由于固始县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区位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作为一个灾害频繁的贫困县,造成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集聚阶段。到2000年底,只有8个建制镇,城镇化水平为16.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比重为10.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

1.2城镇的量少,人口规模小

全县33乡镇中,仅有8个建制镇,其中城关镇、黎集镇、蒋集镇、郭陆滩镇、往流镇、陈淋子镇等六个镇为老城镇,由于大多数乡的经济实力较差,乡改镇的步伐较慢。城镇分密度2.7个/千平方公里,远低于全省4.1个/千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城镇不但数量小,而且规模小。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和第三产业滞后,尚不能很好地直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功能薄弱,总体规模偏小,建成区面积只有19.6个/千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7.73人,占全县总人口11.63%。与160多万人口大县地位很不相称。多数乡镇基本以单一的行政中心为主,并有传统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和小规模的集市贸易,集聚能力和服务功能薄弱,职能单一,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城镇规模小影响了城镇职能作用的发挥,难以承担带动全县发展的重任。

1.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道路狭窄,建设标准低,交通拥挤;二是自来水普及率低;三是排水设施不完善,下水道普及率低,很多建制镇未铺设排水管道,污水排放及处理问题严重;四是环卫、通讯、环保设施、广播、电视、教育、园林绿化设施、消防、防震等综合防灾设施及停车场地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吸引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集中。

1.4沿公路布局的不合理性。

许多小城镇主要是依托过境公路发展后,形成了“要想富,占公路”的观念,使得许多小城镇的建设沿路拓展,公路不仅有小城镇内部道路和过境交通的双重功能,而且沿路形成商业市场,难以形成小城镇的完整形态和合理布局。

1.5农村城镇化的表面性。

一是小城镇职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水平,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其主要职能仍停留在为周围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及文教服务的初级阶段,经济的主体仍然是农业,小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三产业还处在资要地位。二是土地松散,固始县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普遍偏高,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的比例较大,“一户一楼,一家一院”的传统农村型居住方式仍是目前小城镇居民普遍采用的居住形式,从而导致土地松散,人口松散。三是规模偏小,集聚功能偏弱。80%的小城镇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下,起点低、规模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制约了二、三产业集中区的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机会不多。

2固始县城镇发展趋势

2.1固始县城镇发展步入快车道,城市建设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农步扭转。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已成必然趋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已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当前县域经呈出一主两副四重点的城镇体系分布格局,即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段集、三河尖为二翼,以黎集、蒋集、胡族、往流为支撑,以一般乡镇为节点的职能结构完善,组合有序,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网络,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起飞阶段,城镇的发展处于极化过程,县域内各种经济资源要素都在向县城集聚,城市处于快速膨胀过程。

2.2城镇建设投资呈现多元化

建设小城镇的关键是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但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资金从何处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固始县已走出一条成功道路: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来推动小城镇发展,走以地建城、以城养城的市场化路子。对经营性土地一律实行公开拍卖制度,几年来通过拍卖土地,积累资金上亿元,有力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运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设施的使用效益,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大胆引进外资。通过有偿转让道路、公厕等城市公共设施经营权,对城市道路、路灯的广告进行招标,出让公益设施冠名权,获得城市维护资金。县城建设已形成企业,民间投资,政府等多元投资机制。

2.3城镇规划成为指导城乡建设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全县33个乡镇都已委托具有规划资质的单位完成新一轮的整体规划(2000—2020年),城镇规划编制的完成,避免了小城镇低水平重复建设,明确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突出了自然及人文特色,充分发挥各地的种种优势,为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

3用地需求预测

2000年底固始县城镇化率只有16.8%,城镇人口25.62万人,按照规划到2020年如果城镇化水平达到45%,全县人口180万人,城镇人口70万人,那么全县将有55万人由农村迁居城镇,按照人均占地100平方米算,还要新建、扩建城镇建设用地55KM2,其中县城人口由17.7万人增加到35万人,建设用地将增加到24KM2;乡镇镇区居住人口将由8万人增加到38万人,建设用地将增加到69KM2。扩建城镇建设用地55KM2盯当于又要占用土地8.25万亩土地,这的确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城镇化、工业化需要占用地,一方面靠城市内部挖掘与改造老城区,提高建筑高度,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规划,尽量利用山坡地、填谷造地来解决重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占用耕地问题,特别是盘活农村老宅基地。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张秋琴,周宝同,孙婷,犍为县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其用地需求分析者[J].建筑大学学报,2006.7.

第7篇

>> 国外城镇化模式选择和启示 国外城镇化建设启示 浅析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国外城镇化经验借鉴及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 浅谈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浅谈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省外城镇化进程对贵州的启示 国外城镇化发展战略成败及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国外城市交通规划对中国交通发展的的启示 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精明增长理论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人文转型 可借鉴的国外城镇化典型模式 国外城镇化立法特点 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 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日本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海南就地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新型城镇化治理模式选择 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简单抄袭国外主流城市模式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9]孙波,白永秀,马晓强.日本城市化的演进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2(12):8487.

[20]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启示[EB/OL].(20130104)[20140601].http:///experts/201301/04/content_27576590.htm.

[21]范炜.日本智慧交通建设的借鉴[J].浙江经济,2012(21):4749.

[22]周晓萃,王岳.日本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及启示[J].城乡规划研究,2013(5):4750.

[23]阎海防.日本:智能城市建设让市民受益[N].经济日报,20110822(10).

[24]陈玉兴,李晓东.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8):8084.

[25]万博,张兴国.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0(11):8995.

[26]BUSCHMANN S.德国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未来[J].中国房地产业,2013(6):6671.

[27]叶齐茂.可持续发展的德国城镇化[J].城乡建设,2010(2):7375.

[28]黄发红.在德国看城市化[N].人民日报,20130506(23).

[29]武锋.德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J].信息化研究,2013(7):210.

[30]舒尔茨.美国的兴旺之城:小城镇成功的8个秘诀[M].谢永琴,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8895.

[31]奥姆斯特德.美国城市的文明化[M].王思思,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6769.

[32]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J].规划师,2003(11):9699.

[33]王海燕.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36):510.

[34]何凡,罗洎,陈一君.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发展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045.

[35]CENSUS B. 2010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Population and Housing Unit Counts[M]. 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12:4143.

[36]张鸿雁.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优先战略选择――“零失误城镇化战略”的理想类型与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13(1):4955.

[37]张占仓, 蔡建霞.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亮点研究[J].经济地理,2013(7):5358.

Inspiration from Foreign Selections of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China

HUANG Jun1,2,JIA Yu1,GUI Mei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Agricult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第8篇

摘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也逐渐提升,即便是小城镇家庭,消费层次也发生了改变。文章就市场经济背景下小城镇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育消费;现状

一、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及相关方面的消费。其主要包括用于购买运动器材、体育服装;购买体育书报、期刊等实物型支出;用于观看各种体育表演、体育赛事等所进行的观赏型消费以及用于参加各种的健身训练、体育活动、体育健康与医疗等参与型消费支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持续快速的发展,这样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的身体健康需求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层面的享受。

二、小城镇家庭体育消费的现状

(一)总消费水平比较低

从某地的体育消费调查研究中发现,在2000 年时,某地的小城镇家庭消费有百分之六十七的体育经费支出,但是消费水平总体还比较低。2002年使用于体育消费的水平达到了达328.83 元/户。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家庭消费支出水平越来越高,直到2003 年时,每人每年的体育消费支出达到将近伍佰元。从恩格尔定律中看出,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越少的家庭,在进行食物购买的消费能力比较高,占据的比例也比较大。在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的当下,文化娱乐、体育消费等方面支出水平逐渐提高。在进行某省的体育消费支出研究中发现,经费支出水平是受到省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的。如果某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属于农业大省,那么居民在精神消费上的能力会有所下降。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如果体育消费水平属于高层次消费时,居民拥有了一定经济收入,这个时候的高层次消费水平才会逐渐提升。

(二)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单一

体育消费结构主要指的是,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所消费者支出的各种资费比例,这个比例是可以准确的反应出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消费层次的。某省的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看,观赏性类型的体育消费占据了百分之十。导致这一因素出现的原因是,一方面因为运动服装、运转球鞋等实物消费效用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城镇居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基于运动实物经济发展为主,实物消费达到了百分之八十,这其中还不包含运动器材。

(三)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受性别差异和年龄段的影响明显

在小城镇家庭体育消费中,性别消费出现了差异,不同的年龄对体育消费影响比较大。一般而言,女性比较注重参与性消费以及实物性消费,而大多男性比较倾向于观赏性消费以及博弈性消费中。从调查中看出,女性在25 岁到35 岁之间的年纪,她们锻炼时间比较少,这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工作和家庭因素影响导致。而45 岁以上的女性消费人群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她们是消费的主力军。小孩儿的体育消费主要是基于兴趣培养基础上进行的。从中可以得知,45岁以上的群体是主要消费群体。她们的消费目的是锻炼身体,购买的体育器材也是因为兴趣为主。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时,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更加注重身体娱乐享受。

(四)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存在多层次和文化结构的不平衡性

从最新的资料调查得知,某省进行的观赏性消费以及实物消费比例较高的群体,主要是一些注重文化消费的群体。一般是私营企业以及个体消费比较多。农民和打工的群体中消费水平相对就低一些。农民对于体育消费,他们习惯将其和劳动结合在一起,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他们对于观赏性消费是不热衷的。加之,不同的家庭里,有着不同的文化结构,有的是公务员之家庭,有的是知识分子家庭以及工人家庭等等。人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消费价值观。从总体上看,小城镇的实物消费达到百分之八十,观赏性消费达到百分之二十。

三、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支撑力度,正确指引居民体育消费要使用现代宣传手段,正确引导居民,科学进行宣传。可以借助全身健身计划纲领执行,鼓动更多的人员参与其中。使得全民身心健康,从而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要树立起文明、科学、健康的体育消费理念,提升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消费理念。个人家庭的体育投入水平也要有所提高,这是当前体育消费水平一大标志。

(二)加大体育管建设

当政府明确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之后,可以加大力度进行体育社区建设,这是社会发展进步一大表现。可以打造出合适社区需求的体育场所,保障居民的活动区体育功能齐全,健身器材健全。使得居民的身体锻炼需求,从家庭单元投入模式逐渐过渡到个人多元化投资中。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当下,需要利用法制市场,进行法规划管理,使得体育场设施建设工作得以落实,也使得体育场使用效率提高。体育场馆可以选择低收费或者是不收费的开放方式,进一步解决公共体育设施不健全矛盾出现。使得学校体育资源成为居民健身和娱乐之重要场所,从而凸显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三)发挥出主导地位

当人们消费欲望具备之后,会刺激市场的发展,使得一些较高科技的体育消费服务出现。为了提高社会体育消费发展水平,为了正确引导人们消费。体育消费需要和精神文化挂钩上。人们借助体育消费得到了身心愉悦,得到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的满足,这样的投资看成是有回报之行为。为了提升体育消费水平,为了保障服务质量,小城镇体育消费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合法权益维护,在保障体育市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逐渐提升体育服务质量,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水平快速提升,人们在进行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体育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应该正确引导体育消费,在满足人们身体锻炼的同时,提升人们精神享受。

课题项目:

课题编号:LYHX2012039。

课题名称:关于辽宁省家庭体育发展现状及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俊喜,夏美燕.社会分层视角下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0期.

[2]武昌桥,李小进.家庭体育.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的新需求[J].四川体育科学,2012年第1期.

[3]于益民.对我国城市家庭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探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年第7期.

[4]崔云霞.21世纪家庭体育的特征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第15期.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唐山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42-03

2013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一项重要任务。会议强调,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

农村城镇化从中国来看,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职业转换以及居住地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区域向城镇区域迁移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对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唐山市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幸福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一、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发展现状

1.城镇化水平。唐山市现有两个县级市、6个县城、115个独立建制镇,小城镇建成区人口172.62万。截至2011年底,唐山市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2.14%,唐山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小城镇对全市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其中有11个镇(含5个县城镇)被国家六部委核定为国家重点镇,18个建制镇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镇,19个建制镇(农场)被核定为市级重点镇。

2008年,唐山市城市化率于超过50%,2010年已达到53%,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在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位,其中小城镇对全市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和国内整体城市化进程相比并不落后。目前,唐山市无论从经济发展阶段还是城市化进程看,小城镇建设都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期。

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状况代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唐山市的经济发展都是以重工业的发展为主,忽略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唐山市现阶段的产业发展中,除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外,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趋势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更为缓慢,这严重制约着唐山市城镇化的顺利推进。第三产业的产值由1990年的309 861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2 504 073万元,增长幅度较大。但是相对于总产值的增长,唐山市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没有显著的提升。唐山市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变化较大,1990年唐山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为25.44 %,1991年增长到33.93%,但在1991年之后唐山市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出现了徘徊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唐山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2.79%,比1991年低了1.14%。

3.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关系看,以非农人口衡量的唐山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根据2008年国家的《中国城市化率报告》中的数据,2008年全国以及河北省以非农人口衡量的城市化率分别为33.28%和30.95%,同时期唐山的城市化率达到了33.51%,分别高于全国及河北省0.23个百分点和2.56个百分点。但是从河北省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2008年石家庄市和秦皇岛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1.21%和42.01%,远高于唐山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初步估算,农业经过结构调整、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现有乡村劳动力资源大约近50%都需要转移出来,这将给唐山农村城镇化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

二、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城镇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唐山市农村城镇建设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发展还不均衡。在规划水平、资金投入、城镇管理、城镇面貌等方面,与沿海省份先进地区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目前,唐山市小城镇建设不仅区域分布不合理,而内部规划管理极度缺乏,具体表现在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设随意性大。在一些地方城镇建设中,既缺乏目标模式的总体规划,又缺少建设过程的管理指导,建设随意性大;有的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特点和条件,好高求大,盲目照搬其他地方模式,建“区域中心城”,有的不按规划进行,凭领导主观愿望办事。由于缺乏规划指导,致使小城镇建设盲目占地,布局过于分散。

2.农村城镇建设管理不完善、不配套。多数建制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镇区道路改造、排水设施、绿化美化,由于缺少建设改造资金,存在着设施不完备、建设标准不高的问题,容貌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在115个建制镇中,只有14个重点镇建成或在建14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个镇建成或在建防渗漏垃圾填埋场,其他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仍为空白,在垃圾处理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集中供热、供气发展缓慢,已有的建制镇供热、供气覆盖范围过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建制镇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普遍不足,休闲娱乐设施和空间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3.农村城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还不强,多数镇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不少建制镇仍然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散,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产业拉动力不足,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乡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缓慢,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特别是个别重点镇由于缺少产业支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在同类重点镇中已显落伍。因而,统筹全市各镇及重点中心镇的规划,在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的谋划、政策支持等方面,迫切需要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规划与协调工作。

4.农村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渠道还不宽,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重点中心镇建设中,资金紧张是普遍面临的难题。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镇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作为镇级政府,并没有充裕的自有资金可供利用;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非常不健全,大部分镇没有能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筹措建设资金,缺乏融资主体,又缺乏运作经费。多数县(市)区主要财力集中用于县(市)城区建设,投入小城镇建设的资金较少;受建设投资理念和土地政策的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做的不够,利用民间资本和金融贷款还不足,资金不足成为困扰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加快推进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1.要坚持规划第一,将规划当作城镇建设头等重要的事来抓。农村城镇建设的成败首先在规划设计,规划的失误将是战略的失误,将是不可弥补的失误。强化规划和布局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以市域为单位,加强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与布局,在全市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分散格局,以经济区域代替单一的行政区域,促进社会资源向中心镇集聚,在市域范围内形成若干个小城镇群的局域中心。第二层含义是指要加强重点中心镇内部的规划与布局,这种规划与布局上要有别于一般小城镇建设,突出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规划的起点要高,要有发展眼光、超前意识,在有效利用各类资源的同时,满足未来的城镇居民对城镇功能的各种需求;二是综合性,要正确处理近期、中期和远期,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三是科学性,要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和区位优势,合理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发展速度及用地、人口规模等。

2.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实力。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优势,选准和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小城镇建设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市场、资源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城镇集聚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等功能优势,承载、辐射和带动当地产业结构向一、二产业转移,推动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在小城镇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把小城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中心和农业产业的信息、金融、服务中心。与乡镇企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及基础设施共享的优势,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新办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乡镇企业利用小城镇相对优越的环境,调整结构,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3.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以解决重点镇的基础设施欠账为重点,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集中供热、供气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小区的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设施要与住宅同步建设,原有住宅小区和居住住户要逐步进行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改造,不断扩大重点镇的集中供热、供气、供水覆盖面积;继续实施村庄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工程。加快村庄街道和小巷的硬化改造和道路两侧沟渠、绿化建设;引导农民自己动手,搞好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推广“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解决垃圾乱堆乱倒问题;大力发展普及户用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厕、改圈、改厨。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加快城镇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馆)、养老院和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应急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安排中小学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文化品位。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卫生保健室、健身休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加快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专家测算,小城镇每增加1平方公里,投资近2亿元。要克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约束,推进农村城镇建设集中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改革现行单一由政府主体投资的局面,广辟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要在进一步完善土地转让、集中统建、招商引资、谁投资谁受益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民间集资、农民带资、乡镇企业筹资和外商投资建城。一是加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力度,各县(市)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按一定比例向重点镇倾斜。放宽小城镇建设市场准入,按照特许经营的改革取向,吸引外资、民资和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组建作业公司,承接设施维护、绿化养护、道路保洁等业务;通过有偿竞买方式,出让道路、广场、路灯、绿地等冠名权、广告权,实现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重点镇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加大投融资力度。二是逐步建立以政策扶持和政府投入为导向的城镇建设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源利用商品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城镇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开展金融创新,探索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金融创新工程,建立吸引民间资本的投融资平台。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加大对重点中心镇招商引资的政策性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宽松的投资环境,通过政府贴息,税收减免,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投资的吸引力,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到重点中心镇建设中来。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允许和推动和指导重点中心镇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民互助合作社、农民互助资金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运营,解决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困难。

5.完善和兑现重点镇建设与发展的支持政策。要真正贯彻落实河北省《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和唐山市《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的精神,一是有条件的扩大重点镇扩权强镇试点范围。对具备条件的重点镇设立独立的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县(市)镇实行分税制。重点镇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除国家规定的以外全部返还镇政府,专项用于本镇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镇征收的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除上交国家部分以外全额返还镇财政,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深化户籍管理配套改革,实现小城镇人口健康有序增长。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实际居住地和所从事的职业,将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凡在城镇有合法固定场所、相对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准予取得城镇户口。

参考文献:

[1] 岳伟刚.重庆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压力[J].科学咨询,2011,(5).

[2] 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0,(1).

[3]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