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供应链业务风险

时间:2023-06-06 15:34:56

导语:在供应链业务风险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供应链业务风险

第1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业务外包;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066-03

[作者简介] 方 青,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

邓旭东,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优化与管理、企业战略与运营管理。(湖北 武汉 430081)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的今天,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越来越快、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买方市场,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已无法快速地响应市场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管理模式,即通过利用企业外部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其他企业完成,即所谓的业务外包,它是解决企业资源不足的有效手段。业务外包已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和最流行的经营战略。

一、业务外包的内涵及作用

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业务外包(Outsourcing)的概念。根据他们的观点,所谓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基于契约,将一些非核心的、辅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外部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利用他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而自身仅专注于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业务。

业务外包推崇的理念是,如果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且又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另外,这种活动还不至于与客户分开,那么可以把它外包给世界上最专业的公司去做。也就是说,首先应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然后将剩余的其他业务外包给最好的专业企业去做。供应链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决策是一个增值的决策过程,如果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比自制更高价值的资源,那么企业应该选择业务外包。在当今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个企业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就要求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又是来源于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供应链中的实施业务外包是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具体而言,企业实施业务外包可获得以下好处:

1.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金资本。许多外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者拥有能比本企业更有效、更便宜的完成业务的技术和知识,因而他们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并且他们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获利。企业可以通过外向配置资源避免在设备、技术、研究开发上的巨额投资,从而节省资金。同时,企业实施业务外包可以优化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去掉一些不合理的业务流程,仅保留必须的、增值的业务流程,从而进一步减少不合理的支出,节省企业的资本。

2.弥补企业某些能力的不足。通过业务外包,企业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或没有能力完成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完成,从而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这样,企业在迅速多变的环境中能迅速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并能快速地响应顾客的需求,不但弥补了自己能力的不足,还能获得丰厚利润。弥补能力不足的业务外包常见的形式有:人力资源外包、研究开发外包、信息系统外包等,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特别有利。

3.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合适的企业建立合适的伙伴关系,注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各个节点企业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集中于核心业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核心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共生出更强的整体核心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

4.分散企业的风险。今天企业所面对的是一个急剧变化、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市场环境,如果所有的业务都由自己来完成的话,风险将大大增加。而通过业务外包,将非核心、或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给其他更专业的企业去做,这样一来就可以将风险与其他企业共同承担,从而既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又增强企业经营的柔性。

5.节约社会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业务外包,各个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进行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避免因重复投资或由于承担不擅长的业务而使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使整个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业务外包的风险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通过外包,可以给企业、社会带来许多好处。但是,一个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即业务外包在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下面我们对这些风险进行系统的阐述。

1.外包企业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指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的行为特征。企业的决策权掌控在企业法人的手中,而企业法人的行为特征也属于有限理性的范畴,因此,企业法人的有限理性,使得企业管理层在进行外包决策时就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会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另外,在与承包企业签订契约时,由于企业法人的有限理性,使得在签订契约时,不可能把所有情况都写入契约中。因此,外包企业的有限理性可能会使企业遭受损失,有时甚至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像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举不胜举。

2.逆向选择风险。实际上,外包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构成了委托关系,在委托关系中可能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悖逆选择问题,即委托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可能出于私利,刻意隐瞒自己的信息,或刻意向企业提供虚假、歪曲的信息以谋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于是在外包业务发生前将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即企业可能放弃优质的承包商而错选较差的承包商,从而造成外包收益达不到企业预期的要求。

3.企业的败德风险。如上所述,外包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构成了委托关系,在委托关系下,委托企业与企业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可能发生败德行为,包括隐藏行动和隐藏知识。隐藏行动是指在外包企业与承包企业之间签定外包契约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外包企业不可能对外包业务的所有内容进行直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承包企业对于那些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的事情却降低要求或标准,省掉某些活动,或采取一般方法去做而达不到他们应有效果的行为。尤其在合同双方未就权利义务有明晰的界定情况下,可能在服务质量、提供效率、对服务需求变化的灵活性掌握、费用控制等方面存在着这种风险。

4.商业秘密外泄的风险。当企业进行业务外包时,企业的基本运营情况不可避免地向承包企业公开,这可能产生两种可能风险,第一种风险是承包企业有可能将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使外包企业丧失竞争优势;第二种风险是承包企业由于机会主义动机为了获得新的业务外包合同,可能将其所掌握的委托企业的机密情况泄露给竞争对手,这将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5.产品或服务的失控风险。外包常常会使公司失去对一些产品或服务的控制,如对外包产品质量的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引进的控制等等,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承包方拥有大量外包企业所不了解的信息时,承包商可能采取欺骗等手段,使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增加了公司正常生产的不确定性。另外,公司还有可能丧失对外包的控制,进而影响到公司整个业务的发展。

6.目标与文化冲突的风险。要实现业务外包的根本价值需要建立合作双方的战略联盟框架,而对于完全以契约为核心的企业关系和组织结构的弹性替代纯粹的产权交易和控制行为,短期寻利的机会主义的风险将更大,因而在使用资产类型上,容易产生“套牢”的企业行为。即使合作各方在目的性方面一致,也可能存在文化的障碍,文化是员工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体系,资源外包涉及企业与不同外包商的资源整合,会面临由于企业之间价值观体系的差异带来的摩擦和冲突。

7.“锁定”风险。“锁定”即“套牢”的意思,是指外包企业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与承包企业保持业务关系,如果中止这种业务关系将付出高昂的代价。承包企业可以利用“锁定”效应在外包续约谈判中相要挟,企业将处于要么接受不利的契约条款,要么支付昂贵的转移成本的两难境地。“锁定”风险直接导致了业务外包谈判和决策成本的提高,甚至造成新的成本,如重新选择承包商的转移成本等。而造成“锁定”的主要原因有3个:① 资产专用性。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易过早地终止,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部分地无法改作它用,因为投资所花费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中都包含了一部分沉没成本。在外包决策阶段如果企业计划在外包交易中投入大量的专用性资产,那么企业将面临由此引起的“锁定”风险。即使不考虑专用性资产更换承包企业的代价也是昂贵的,因为无论新承包企业经验多么丰富,企业都可能需要面对一个几乎全新的外包协作环境。② 仅有少量可选的承包企业。承包企业的力量随着他们数量的减少而递增,可以替换的选择太少,使得外包企业对承包企业的依赖加强。而没有足够的承包企业参与到竞争中来也使外包企业的交易费用有所增加。③ 外包企业缺乏外包合同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企业缺乏订立外包合同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而签订了一个缺乏适应性的长期合同,导致企业“锁定”于外包的长期合同中。

三、供应链环境下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对策

1.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和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很多企业由于没有认识到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没有单独的组织对风险进行管理,因此,当风险降临时,要么是匆忙应对,要么相互踢皮球。因此,企业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并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尤其是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企业经营环境里,如不对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规避,企业就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2. 建立科学的业务外包流程。企业进行业务外包时,首先应该明确企业哪些业务是核心业务,哪些业务属于非核心业务;在非核心业务中,哪些业务将是企业未来的主要利润来源。如果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企业未来的主要利润来源,企业便应该自己来完成。其他业务,如果自己来完成没有优势,则可以把它们外包给更专业的企业去完成。

3. 设计最优的契约合同。外包企业与承包企业的合作关系最终体现在双方的契约合同中,契约中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契约设计科学、合理,将会使各种风险降低至最低。这就要求契约制定时,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充分的协商与沟通。

4.制定有效的惩罚――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惩罚-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减少承包企业的败德行为,如采取减少外包工作量、中止外包业务关系等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承包企业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如采取增大外包业务量、增加利润分成、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等措施。

5. 双方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外包企业与承包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性外包伙伴关系,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冲突,降低外包风险。同时,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有效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6. 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对实行外包的企业来讲,不仅要做到现有核心能力和承包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更重要的还要做到如何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如果忽视了本身核心能力的培育,那么实施外包只是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而自己则失去未来的发展机会,发展核心竞争力应考虑和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核心技术的发展和作为核心能力重要载体的人才培养与激励问题。

7. 采取反“锁定”措施。反“锁定”措施包括:① 共同锁定,即企业和承包企业共同投资业务外包所需的专用性资产,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这样锁定是双向的,如果交易终止,双方都会有很大的损失,因此,外包双方在谈判中是均势的,双方更愿意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② 采用多个承包商,企业可以通过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承包商来避免被某个承包商锁定的危险。但是,多个承包商将使外包业务的协调、控制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增加,所以企业在采用该策略之前需谨慎考虑。

8. 实行跨文化管理。外包涉及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常常面临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和冲突,在实施跨文化管理时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① 形成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可使不同的企业的员工为了实现共同的愿景而进行不懈努力,这也是企业进行合作的动力。② 建立信任关系。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充分的沟通与理解,建立诚实互信的关系,加强各方的协调与合作。③ 促进信息化和知识化。通过信息网络可使企业间实行信息共享,加强企业间更好的沟通与协调。知识化是指通过双向式学习获得知识交流。知识化可以消除因知识层次相差太大产生的交流障碍,也便于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知识结构优势,进行创造性活动。

四、结语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强调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而通过业务外包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业务外包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因此,企业实行业务外包时,应该加强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即做好预测、评估、规避风险的工作,使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霍佳震,马秀波,朱琳婕.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崔南方,康毅,林淑贤.业务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J]. 管理学报,2006,(3).

[3]朱世平.供应链环境下物流外包的风险和效益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

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1引言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最早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供应链管理与金融学的融合以及实践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方式,聚焦了理论界越来越多的目光。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是银行贷款的核心内容,这也预示着供应链金融中风险管理研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活跃的理论研究前沿。Sunil(2004)从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多元性和复杂性。Diercks(2004)具体分析了资产支持类融资业务风险识别和管理的策略,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参与风险控制很有必要。Barsky(2005)指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理念应该由传统的考查单个借款者主体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向控制整个供应链交易过程转变,并构建了包含业务流程、宏观环境、信息控制、人力以及基本结构这5类因素在内的风险评价模型。杨晏忠(2007)较为全面地描述了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面临的自然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和行为风险等表现形式,对如何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提出了诸如建立社会协调机制、业务外包等具体的方法及应对措施。周纯敏(2009)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对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李毅学(2011)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分为宏观与行业系统风险和供应链系统风险,将供应链金融的非系统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和操作风险,展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估过程。牛晓健(2012)运用CreditMetrics模型,计算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转移矩阵,量化测度了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风险,揭示了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程度。顾振伟(2012)从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3个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白世贞(2013)建立了具有较好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风险指标体系,运用matlab的BP神经网络工具构建了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模型。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文献大多从风险识别的角度讨论,且多集中在信用风险评价方面,较少涉及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风险。关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对策方面的讨论也较少,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本文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对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的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等供应链层次的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商业银行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2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

根据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商业银行与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按照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全面进行风险评估。

2.1供应链金融风险辨识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一项增值业务。供应链条的稳固与顺畅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和供应链企业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了解并识别可能存在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1.1企业文化差异风险。具有潜伏性和持续性的员工队伍多元化及企业文化变革使得供应链中企业文化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与决策方式不断面临冲击、更新与交替,进而引发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可能造成供应链的混乱。2.1.2自然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近几年赢得了广泛关注。供应链中的某一企业遭受火灾、污染或其他不可抗因素影响,都可能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流畅,使供应链中资金流阻断,生产经营过程无以为继,继而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目标的实现,将银行暴露在风险中。

2.1.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由市场的变化引起的。比如抵质押资产是否缺失、价格是否波动较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容易变现;或抵质押资产是否因价格或替代品因素发生退货;或抵质押资产因能源、材料充足性和稳定性变化发生虚假交易等。这些市场因素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还款风险。

2.1.4产业风险。产业风险主要是特定产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不同产业的供应链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建筑业、软件业波动性较大。处在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产业风险。商业银行在选择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时会因不同的产业而面临不同程度的还款风险。

2.1.5信用风险。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大问题就是信用缺失,而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引致型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一旦出现信用问题,必然会迅速扩散,影响到整个供应链金融的安全。同时,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固有的信用风险和供应链背景下的综合风险,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按期收回账款。

2.1.6法律风险。供应链金融涉及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商业银行。各企业之间关系、产品契约方式存在一定的法律隐患与漏洞,可能对供应链运转产生负面效应,诱发经营风险,危及商业银行权益。

2.1.7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员工、过程、技术、舞弊、外包带来的风险。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流程的严密性、规范性和完善性直接关系到还款效力,并可能造成信用风险的位移。并且,银行与第三方物流监管方的信息系统技术也会影响到银行对抵质押物信息的动态了解。总之,从本质上来说,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已经识别出的大多风险都是操作方面的。

2.2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从已识别出的风险来看,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都属于供应链层次的风险,这和供应链本身的风险密切相关。商业银行在选择供应链提供金融业务时就应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或风险补偿策略。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操作风险可能导致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也可能转化为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适时采取风险对冲、风险补偿或风险控制等策略。

2.3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

商业银行需要对潜在的已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估风险的价值和风险对银行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可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或聘请有资质、信誉好、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对供应链、供应链交易状态以及银行操作方面的风险进行度量。分析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度,分析各项不同风险,初步确定银行对各项风险的管理优先顺序和策略。

3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银行要对不同的风险选择适宜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于供应链层次的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银行可采用风险承担、风险规避或风险补偿策略。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产业链上相关授信主体综合准入和交易质量进行整体性评审,选择优质供应链或在银行风险承受度内的供应链提供服务;建立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财务或人力补偿。对于信用风险,银行可采用风险对冲和风险规避策略。对供应链金融中各金融产品进行组合和捆绑销售;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不属于银行核心业务的实物流、信息流管理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包括信用额度稽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在内的内部控制制度,将风险屏蔽在银行之外。对于操作风险,银行可采用风险控制和风险补偿策略。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明确操作规范要求,细化操作环节要点,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员工有恰当能力并愿意执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确保银行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关于抵质押物的信息技术系统有效。对于法律风险,银行可采用风险控制策略,明确供应链金融业务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尽可能完善各种契约合同文本。

4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应根据已制定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在风险事件发生的前、中、后组织人员依据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对相关业务流程采取应对措施。

4.1风险管理的组织

建立上下协调、机动灵活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风险 管理工作的首要步骤。制定再好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去实施,也是徒劳的。商业银行在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风险值较大的单项业务,比如供应链金融业务,应建立一个包括风险管理负责人、一般专业管理人、非专业风险管理人和具体业务操作人等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在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建有风险管理部门,同时,结合内部审计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和具体业务执行部门,协调运作,共同做好供应链金融这一新兴业务。

4.2关键风险管理指标

关键风险管理指标可以管理单项风险的多个关键成因,也可以管理影响企业主要目标的多个主要风险。商业银行对传统业务建有一系列的包括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在内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来说,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价指标。首先,分析并找出关键风险成因,如前所述,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的关键风险,信用风险代表性的风险原因是到期不能还款;操作风险代表性的风险原因是员工操作失误。其次,将关键成因定量化,确定该成因导致风险发生的具体数值,得出信用风险的不良资产率、坏账损失率以及操作风险损失率等,以表现风险信息为目的,得出预警值。然后,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关键成因指标确定不同风险状态的界限值和预测分析系统。最后,当出现风险预警信息时,由专门风险管理组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4.3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4.3.1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全面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将风险融合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个企业的风险文化将决定企业如何成功地进行风险管理,努力营造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和风险管理看做是商业银行日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内部,从下到上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培育风险管理氛围。

4.3.2建立风险考评制度。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将商业银行薪酬制度建设和人事制度建设归纳进来,建立风险薪酬制度,不单纯以业绩为考核指标,兼顾风险,奖励风险意识强的员工。以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为原则,防止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行为的发生。聘任有风险意识的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任用制度,要充分考虑风险意识这一指标。

4.3.3建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制度。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对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设计相应的政策、制度和程序,控制影响流程目标的各种风险。建立内控报告和批准制度,明确相关当事人主体以及报告和批准程序;建立内控考核制度,将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奖励挂钩;建立内控审计制度,按照内控原则和风险管理流程,采用压力测试、穿行测试等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加强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建设。

5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或者审计部门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及其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率将供应链金融业务单独进行风险管理或与其他业务综合进行风险管理。

6总结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商业银行围绕供应链中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对供应链整体进行评级准入管理,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能切实保证供应链整体资金顺畅。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提高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鲁其辉,曾利飞.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与评述[J].软科学,2014,4.

2DiercksL.A.IdentifyingandManagingTroubledBorrowersinAsset-BasedLendingScenarios[J].CommercialLendingReview,2004,3.

3BarskyN.P.,CatanachA.H.,Evaluationbusinessrisksinthecommerciallendingdecision[J].CommercialLendingReview,2005,3.

4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

5周纯敏.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6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

7牛晓健,郭东博,裘翔,张延.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测度与管理———基于中国银行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

8顾振伟.基于银行视角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J].商业时代,2012,25.

9白世贞,黎双.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研究[J].商业研究,2013,1.

10杨林.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2,19.

11代湘荣.供应链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策略[J].经济导刊,2011,8.

12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

13陈才东.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防范[J].银行家,2012,10.

第3篇

论文摘要: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金融创新的全新领域。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业务模式,根据我国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信用制度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构建我国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设想。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1.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完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供应链产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供应链产业参与者众多、行业和地区跨度大,容易产生供应链内生性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体现在既有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频繁、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又有诸如自然灾害、战争与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会遭遇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冲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增加供应链自身信用问题的风险。二是供应链产业的白发性扩散作用。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问题凸显,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大的金融灾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2.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有关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中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和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现实法律中,合同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般物流企业签发的仓单又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和监管,仓单的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从我国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到“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

(二)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各层次的金融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偏好对资源分配起引导作用。它通过准确计量各类风险确定经济资本,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决定各类资产规模,改善业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配比关系,将有限的资源从效益较差而风险较高的业务上释放出来,为效益更好而风险可控的业务腾出空间oe6]由于供应链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的行政区域,这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必须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应链出现的风险。

第4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88-02

一、供应链金融现状

最早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是1803年荷兰一家银行开办的仓储质押融资业务。在国外,世界排名第一的船公司马士基、快递公司UPS都是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参与者,该块业务已经成为其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在金融业,法国巴黎银行、荷兰万贝银行等都对大宗商品提供融资服务、以销售收入支付采购贷款等。在国内,深圳发展银行是供应链金融的先驱,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以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也相继逐步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

二、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虽是降低融资风险的一种有效工具,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管理者对物流业资金监管不力,金融手段落后,导致供应链金融不能跟上物流发展需要,存在许多问题。

(一)法律缺失产生的风险

目前,中国的供应链金融仍处萌芽阶段,虽有《担保法》和《合同法》等法律进行规范,但针对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条款却不完善,另外,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操作进行规范整合,因此,业界利用法律漏洞谋取利益,产生法律风险的几率不低。同时质押物所有权问题以及合同的条款规定等,由于业务涉及多方主体,质押物所有权在各主体间流动,产生所有权纠纷的可能性很高。

(二)融资企业产生的风险

1.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融资企业多为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成为制约其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客户的业务能力,商品质量以及客户之前的商业信誉等形成了供应链金融的潜在风险。同时,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如规模小、制度不健全、透明度差、资信不高等。据调查,50%以上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60%以上信用等级是3B或3B以下。这些都让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变高。

2.质押物风险。质押物选择风险。并非所有的商品都适合做质押物,合适的质押物应具有质量稳定、适用广泛、价格波幅小、易于变现、保存和监管等特征,比如钢铁、有色金属等。由于质押物市场价格波动,汇率变动造成的变现能力改变等,使企业无法按原计划销售产品而产生的质押物产品市场风险;当融资企业无法按时还贷时,银行有处置质押物,获得补偿的权利。若质押物变现能力差或变现成本高,银行在处置质押物时,可能出现质押物变现价值低于银行授信敞口余额或无法变现等而产生质押物变现风险。

(三)金融机构产生的风险

1.操作风险。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间短,风险管理经验不足,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贷款工具缺乏灵话性,内部监控系统不完善等。同时对质押物的估值是否客观公正、准确,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损益。因此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存在着很大的操作风险。

2.银行内部管理风险。主要包括银行管理机制完善程度,监督机制严格程度,管理水平,决策正确与否,以及银行工作人员素质高低、业务操作失误率而带来的风险。

(四)物流企业产生的风险

1.质押物监管风险。物流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时,一般要与银行签订《不可撤销的协助行使质押权保证书》,对质押物的丢失或损坏负责。而银行同物流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或信息交换不及时等情况都会影响决策的准确性。物流企业管理是否科学,监管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是否有提前预警机制等都对质押物监管风险产生影响。

2.控制质押物存量下限的风险。由于质押物的流动性,有进有出,因此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对质押物的种类、数量、规格型号进行有效监管,还要使质押物的库存数量保持规定额度。否则,一旦控制质押物存量不力或质押物进出库时出现提好补坏、以次充好现象,将给整个业务链带来很大风险,影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进行。

3.仓单风险。中国《合同法》中虽规定了仓单上必须记载存货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和填发时间等内容,但现在企业多以不具有有价证券性质的入库单作质押,同时中国目前使用的仓单多数仍由各家仓库自行设计,形式很不统一。从而使操作困难,容易发生失误和内部人员作案等风险。

三、应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由于受到诸多限制,且动产质押、权利质押的规定不完善,政府部门应加快修订和完善中国《担保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包括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准人资格、行业管理办法以及操作指南等,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奠定法律基础,促其健康有序发展;另外,从法律角度保护相关人合法权利方面,尽力简化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程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合同谈判成本。

(二)应对融资企业风险措施

1.多方努力,建立信用机制。针对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物流企业及融资企业应充分合作、信息共享。首先,融资企业应从大局和长远出发,提升自身能力,提高自身信用度。在供应链组建之初,核心企业选择合作企业时,应对各拟加盟企业严格筛选,通过订立各项契约保证信任,尽量避免摩擦;其次,物流企业应发挥其掌握融资企业及质押物第一手资料的优势,对融资企业信用进行评估管理;再次,银行要完善其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方法,建立相关制度,如客户资料收集制度、资信调查核实制度、信用动态分级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信用额度稽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最后,银行要严格审查质押物原始发票、付款凭证、交易合同及权属证书等凭证,对其权属进行认真的静态和动态审查,避免质押物所有权在不同主体间流动引发权属纠纷。

2.建立信息收集和监控机制。针对质押物市场风险和变现风险,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质押物,并设定合理的质押率。一般来讲,选取销售趋势好、需求弹性小、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高的产品作为质押商品,并建立销售情况、价格变化趋势的监控机制,及时获得产品市场资料,避免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风险和变现风险。

(三)应对金融机构风险对策

1.优化方案,建立应急机制。对供应链金融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商业银行在有约束条件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时所制定的决策方案,进行局部优化,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优化方案。

2.加强素质培养,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银行内部人员素质培养。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金融、管理、法律等知识进行培

训,全面提升员工业务素质;订阅相应报纸、杂志,使员工对商业银行的基本架构、业务范围、经营管理、风险合规等有清晰的认识。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一种方法。要强化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内控机制建设,首先要搞好“三道防线”建设,严禁有章不循、执纪不严等失控行为的发生;其次要遵循内控的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原则,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四)应对物流企业产生风险的对策

1.加强监管,实施物流保险。加强对融资企业抵押货物的监管,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并完善质押物入库、出库的风险控制机制,根据服务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规范和监管程序,预防因内部管理漏洞和不规范而引发的风险。

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的扩张,物流公司有必要利用各种风险控制手段,提高自身的风险保障。而寻求专业化的物流保险产品,转嫁风险损失,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物流公司广泛应用的保险险种主要是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这两个险种都是针对物流过程中某一特定过程进行的保险,易出现延误、漏保和不足额投保的情况,难以满足供应链金融业务对物流品种高速周转的要求,专业化的物流保险产品的创新将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长远发展的有力后盾。

2.确定存量下限,严格管理。银行根据所提供的信用额度、融资企业所交保证金及折扣比例来计算确定最低库存下限,其公式是:最低库存下限=(银行提供信用额度一融资企业所交保证金)/折扣比例。同时物流企业要对质押物的存量下限进行严格控制,满足库存量按确定比例折扣后的价值加上保证金后不能小于银行提供的信用额度,当质押物的存量达到规定限度时,要采取通知、警告、冻结等有力措施。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量不断增多,仅仅通过人工的手段控制存量下限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可以应用具有存量下限控制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操作人员进行仓储物的管理。

3.统一仓单,专人管理。为避免操作的复杂性和交易的风险性,应对仓单内容、格式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同时派专人对创单进行管理,严防内部人员作案,减少操作失误,保证仓单的真实性、唯一性和有效性。

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不会阻止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供应链金融特别是它有可能产生的风险,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我们利用好这个工具,为供应链和金融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方立.供应链金融――值得关注的金融创新[J].金融纵横,2007,(20):30-32.

[2]唐少麟.乔婷婷.发展物流金融强化供应链整合一物流金融系列研讨之一[J].物流技术,2006,(2):99-102.

[3]申风平.刘玉莹,周燕.物流银行业务效能及风险防范研究[J].商业银行实务,2008,(8):30-31.

[4]曹 艺.关于物流银行业务中风险防范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7,(10):126-127.

第5篇

供应链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模式。就当下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而言,供应链金融是一项具有非常大发展潜力的,不仅是大多数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的一项业务,更是大多数企业所需要的。然而,供应链理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具体的金融业务开展中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据此,本文就从分析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和发展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供应链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探讨当前背景下商业银行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供应链;银行;金融管理;风险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理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发展。原本被看作是企业原材料购入、零部件匹配、加工制造、生产运输以及分销直到把产品运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连续过程的总称。由于该过程具有环环相扣的链条,而经过每一环都会为商品的价值实现提升,而这每一环都会经过一类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供应链的理论也将企业经营作为一个价值提升的过程,通过对供应链相邻两环企业的合作,来实现竞争战略理论实用化。根据该理论的指导,将供应链中各个主体以资金流的角度进行联系,从而形成全新的战略合作体系。同时,这成为了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渠道,“供应链”来进行融资从而实现共赢。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而受到市场各界的关注。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述

根据我国国家信息中心的相关调查,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独立融资时往往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就参与调查的企业来看,其中有80%以上的企业认为自身的资金现状并不能满足该年内的流动性需求,而该类企业中的75%在实际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商业银行的满足,这也使得这类企业的长期规划受到阻碍,从而制约了其发展。而这类融资难题也是我国学术界进行研究和探索得到重点,以供应链金融为首的金融性创新业务被投入试用。该业务作为商业针对产业链内各上下游企业所提供的一项全面性金融服务,通过对该供应链内各核心企业及配套产业提供的服务,意在稳定供应链内各企业产能和服务的稳定性,从而达成长期性的合作,保障商业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三者在长期以内可以实现利益共存和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生态。然而,该理论作为一项金融业务的创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有了良好的应对,淡化了企业因自身规模而带来的融资瓶颈,满足企业日常运营和发展中的资金流动性需求,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客户群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然而,其所面对的风险也引起了不少的学者的关注。

二、供应链管理视野下银行金融管理所面对的风险

(一)政策风险

我国正处于产业调整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国家政策的变化在国际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中会出现较大的变动,从而影响到相关行业的产业链发展。因此,该链条从源头到终端的零售商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出现包括规模和价格成本的变动。因此,当银行在此之前就已经对该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开展了供应链融资服务时,就会受到波及,甚至出现亏损的风险。

(二)违规操作风险

根据国际的定义这种是指由于内部存在不合规范的操作、人员以及系统等问题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而该定义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就表明在商业银行在处理该项融资业务的过程中,没有对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控制,就进行融资的提供,或是在贷后操作中没有注重规范性、合法性以及严密性的要求,没能为贷款的回收提供相应的保障,由此导致风险被扩大。

(三)市场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为了保障贷款的回收,会加入不少的资产作为担保,而由于供应链的差异性,该类担保也种类较多。而市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因此,这类资产也具有相应的波动性,当出现贷款回收变现时,若该类资源处在低谷,就给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了市场风险。

三、供应链管理视野下银行金融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团队的职业能力

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的要素较多,所以对其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举要一定的知识面,对金融、国贸、法律以及财务知识等领域都比较熟悉的复合性人才,然而,我国的高校并没有对该项业务进行专门的人才培养。因此,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和教育产业展开积极的合作,以自身行业的尖端人才配合学校教育,尽快满足当下供应链金融的人才需要。

(二)建立健全征信与规范体系

商业银行在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服务时,需要严格依照自身在业务设立之初所建立的制度和规范,尤其是征信系统。首先,需要保障信息的真实和完整,以多样化信息渠道来完善信用数据库的监理,并在自身的银行体系内完善好客户的信息管理工作,并对贷款后的动态信息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分析,确保银行在整个过程中对企业信息的了解,在规范化的业务操作内对自身风险提高鉴别能力,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

(三)实时监控企业间资金流动

市场风险和政策性风险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进行预料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可以在风险发生之后,强化对于风险的控制和遏制。因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首先会在某一个环节发生,蔓延至整个供应链条仍需要一定的时间。银行可以借助自身独立性来结合核心企业的组建具有第三方特性的监控机构,利用自身的信息渠道来对企业间的资金流动进行实时监控,对其中的可疑交易行为进行严密的控制,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危机处理效率,更加稳定的帮助商业银行发展相关业务。

四、结束语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少的创新。以发供应链金融为例,该项业务的理论出现和实践应用都给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该业务作为创新型的事物必然具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商业银行也需要对该业务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和控制,并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具有实践性的应对对策,以实现金融风险的最小化。

参考文献:

[1]赵慧玲,等.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01:32-34.

[2]张兴.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对策[J].企业导报,2015,04:153-154.

第6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Abstract:Astheintensificationofmarketingcompetitionand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y,thesystemofenterprisewhichis“largeandfull-scale”isbreakingdown,thecompetitionbetweencorporationsareturningaroundthoseofsupplychain.Inordertodecreasethecostoffinancing,increasetheamountofthesaleandenhancethecapabilityofcompetitionintheinternationalmarket,thoseenterprisesonthesupply-chainof“product-supply-sale”haveabigneedofSupply-ChainFinancing.Ourcommercialbankshouldconsiderthesituation,expeditetheinnovativedevelopmentofsupply-chainfinance,andestablishthecoexistedandcontinuanceecologicalindustryofthebank,enterpriseandsupply-chainofcommodity.

Keywords:Supply-ChainFinancing,;CommercialBank;Riskmanagement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指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与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相比较,供应链融资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从操作上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特点可总结为“封闭运行,单笔操作”。银行围绕贸易本身进行程序设置和寻求还款保证,提供信贷时,着重关注的是融资链流程是否符合“封闭性、自偿性和可控性”三原则。银行对资金流向和物流信息进行监控,跟踪融资的使用和进出口结算情况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资金流向,大大降低融资的风险。同时银行对于授信企业的考量不再强调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担保方式等的考量,而是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从而使一些难以获得信贷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贸易融资或的银行的支持。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统一起来控制管理,这就是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新阶段。

二、我国供应链融资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不管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是承担供应链整体物流业务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及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金融企业,都在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全球供应链融资理念已经形成。而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

(一)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国内商业银行基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方式:(1)应收账款融资。这种模式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下游的债务企业在整个运行中起着反担保作用。即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2)存货融资。当企业处于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的业务流程期间时,可以以存货作为质押向金融企业办理融资。银行重点考察企业是否有稳定的存货以及长期合作的交易对象和整合供应链的综合运作状况作为授信决策的依据。(3)预付账款融资。这种模式一般是银行为下游企业提供短期信贷支持。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往往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货款,才能获得所需的原材料、产成品等,这种业务适用于供应商承诺回购条件下的采购融资。

(二)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开展状况

与欧美企业相比,供应链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非常迅速。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国内三大物流巨头——中外运、中储和中远签署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我国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序幕,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分享到了供应链融资平台带来的便利。

中国工商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主要体现在“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中,利用沃尔玛公司的优良信用,对其供货商提供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融资支持。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推出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中,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创新推出了在线账款管理方案、采购商支持方案、供应商支持方案、区内企业贸易融资方案、船舶出口服务方案和工程承包信用支持方案的六大业务方案,针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需求精心设计而成,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全面、专业的银行支持服务,力争实现银企双赢。

中国银行于2007年7月也推出了其供应链融资产品“融易达”通过利用“核心企业”授信资源向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服务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其加速资金周转、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强化上游链条的力度,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实力。

在外贸政策导向转变为要“积极扩大进口”的新形势下,2007年7月,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再创新品,推出名为“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该行基于进口贸易过程中的“在途货物”以及到港“仓储货物”设定质押,给予大宗商品进口企业授信。与传统“货押”业务不同的是,该业务既可以现货质押融资,还可以“未来货权”质押融资。

三、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意义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渠道,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在商业银行纷纷思考并推进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供应链融资也同样具有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1)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交叉销售机会,有效带动中间业务、结算业务和低成本结算性业务的发展,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向先进的交易性银行转型的目标相适应。(2)可以调整商业银行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分散客户集中度的风险。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得生产商、物流企业、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的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部实现良性循环。(3)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对银行风险资产管理的要求,风险资产权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成本和收益。由于贸易融资比一般贷款风险低且该业务有自偿性的特点,所以开展此业务有利于突破资本约束的限制,改变中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在传统发展模式下,风险资产规模扩张过快、信贷结构不尽合理和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的现状,改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增加收益。

四、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注意的问题

(一)突出特色、提升功能,加快产品线再造

国际贸易融资竞争主要体现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竞争,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类新产品虽不断推出,但整体缺乏特色,引进的复制品较多,同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当前国内多家银行都推出了供应链解决的整体方案,但在实践中仍然只针对供应链单一环节进行融资,因此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金融需求及风险特点,进行产品创新,大力研发给予存货即应收账款的融资产品,尤其要积极关注汇款结算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点,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风险管理

在商业银行对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的过程中,伴随着资金、商品、单证的流动,涉及到客户、银行及物流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政策风险、行为风险等,因此供应链上的参与各方应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此提出的建议是:(1)商业银行应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充分合作,并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管理客户信息及时跟踪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贷后管理的动态分析。(2)加快建立快速灵活的市场商品收集信息和反馈机制。物流企业和银行应及时收集商品的价格信息,监控产品的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根据市场行情选择质押物,设置合理的质押率,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对质押货物的评估失真,控制并规避产品市场风险。(3)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内控机制。要建立严密有效的组织结构,加强自律,严禁有章不循、执纪不严等失控行为发生;其次要遵循内控的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原则,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4)积极呼吁立法部门在这方面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同时尽可能完善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5)加快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覆盖前、中、后台的专业化队伍。通过引进人才,在职培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另外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完善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

(三)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由于供应链融资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应急系统,通过信息平台、流程制定、人员配备等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能够不慌不乱,按照相应的措施快速处理。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预警系统必须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应急系统处理紧急、突发的事件,避免整体业务或组织带来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

[2]吴瑕.融资有道[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43-245.

[3]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68-69.

[4]冯瑶.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方共赢的金融创新服务[J].新金融,2008,(2):60-63.

第7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61-02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指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与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相比较,供应链融资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从操作上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特点可总结为“封闭运行,单笔操作”。银行围绕贸易本身进行程序设置和寻求还款保证,提供信贷时,着重关注的是融资链流程是否符合“封闭性、自偿性和可控性”三原则。银行对资金流向和物流信息进行监控,跟踪融资的使用和进出口结算情况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资金流向,大大降低融资的风险。同时银行对于授信企业的考量不再强调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担保方式等的考量,而是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从而使一些难以获得信贷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贸易融资或的银行的支持。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统一起来控制管理,这就是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新阶段。

二、我国供应链融资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国际上,不管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是承担供应链整体物流业务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及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金融企业,都在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全球供应链融资理念已经形成。而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

(一)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国内商业银行基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方式:(1)应收账款融资。这种模式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下游的债务企业在整个运行中起着反担保作用。即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2)存货融资。当企业处于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的业务流程期间时,可以以存货作为质押向金融企业办理融资。银行重点考察企业是否有稳定的存货以及长期合作的交易对象和整合供应链的综合运作状况作为授信决策的依据。(3)预付账款融资。这种模式一般是银行为下游企业提供短期信贷支持。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往往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货款,才能获得所需的原材料、产成品等,这种业务适用于供应商承诺回购条件下的采购融资。

(二)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开展状况

与欧美企业相比,供应链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非常迅速。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先后与国内三大物流巨头――中外运、中储和中远签署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我国供应链金融活动的序幕,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有数百家企业分享到了供应链融资平台带来的便利。

中国工商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主要体现在“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中,利用沃尔玛公司的优良信用,对其供货商提供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融资支持。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推出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中,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创新推出了在线账款管理方案、采购商支持方案、供应商支持方案、区内企业贸易融资方案、船舶出口服务方案和工程承包信用支持方案的六大业务方案,针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各环节需求精心设计而成,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整套全面、专业的银行支持服务,力争实现银企双赢。

中国银行于2007年7月也推出了其供应链融资产品“融易达”通过利用“核心企业”授信资源向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服务提供资金融通,帮助其加速资金周转、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强化上游链条的力度,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实力。

在外贸政策导向转变为要“积极扩大进口”的新形势下,2007年7月,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再创新品,推出名为“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该行基于进口贸易过程中的“在途货物”以及到港“仓储货物”设定质押,给予大宗商品进口企业授信。与传统“货押”业务不同的是,该业务既可以现货质押融资,还可以“未来货权”质押融资。

三、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意义

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开辟了新渠道,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健康发展。在商业银行纷纷思考并推进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供应链融资也同样具有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1)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交叉销售机会,有效带动中间业务、结算业务和低成本结算性业务的发展,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向先进的交易性银行转型的目标相适应。(2)可以调整商业银行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分散客户集中度的风险。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得生产商、物流企业、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的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部实现良性循环。(3)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对银行风险资产管理的要求,风险资产权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成本和收益。由于贸易融资比一般贷款风险低且该业务有自偿性的特点,所以开展此业务有利于突破资本约束的限制,改变中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在传统发展模式下,风险资产规模扩张过快、信贷结构不尽合理和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的现状,改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增加收益。

四、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应注意的问题

(一)突出特色、提升功能,加快产品线再造

国际贸易融资竞争主要体现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竞争,当前国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类新产品虽不断推出,但整体缺乏特色,引进的复制品较多,同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当前国内多家银行都推出了供应链解决的整体方案,但在实践中仍然只针对供应链单一环节进行融资,因此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金融需求及风险特点,进行产品创新,大力研发给予存货即应收账款的融资产品,尤其要积极关注汇款结算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结合供应链金融的特点,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风险管理

在商业银行对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的过程中,伴随着资金、商品、单证的流动,涉及到客户、银行及物流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政策风险、行为风险等,因此供应链上的参与各方应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此提出的建议是:(1)商业银行应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充分合作,并加快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管理客户信息及时跟踪评估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贷后管理的动态分析。(2)加快建立快速灵活的市场商品收集信息和反馈机制。物流企业和银行应及时收集商品的价格信息,监控产品的销售状况和价格变化趋势,根据市场行情选择质押物,设置合理的质押率,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对质押货物的评估失真,控制并规避产品市场风险。(3)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内控机制。要建立严密有效的组织结构,加强自律,严禁有章不循、执纪不严等失控行为发生;其次要遵循内控的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原则,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4)积极呼吁立法部门在这方面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同时尽可能完善合同文本,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降低法律风险。(5)加快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覆盖前、中、后台的专业化队伍。通过引进人才,在职培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另外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完善对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管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

(三)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由于供应链融资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应急系统,通过信息平台、流程制定、人员配备等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能够不慌不乱,按照相应的措施快速处理。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预警系统必须发出预警信号,以便应急系统处理紧急、突发的事件,避免整体业务或组织带来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邹辉霞.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

[2]吴瑕.融资有道[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43-245.

[3]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68-69.

[4]冯瑶.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方共赢的金融创新服务[J].新金融,2008,(2):60-63.

[5]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42-45.

[6]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2): 14-16.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trade finance

―― Supply Chain Finance

TAN Min1,2

(1.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2.ShanXi Aviatio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Hanzhong723102,China)

第8篇

关键词:供应链 风险 弹性

问题的提出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核心企业和最终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同时又是集成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链,是目前企业竞争的一种主要形式。供应链上各企业相互依存,贡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但是由于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不可避免的具有诸多风险和脆弱性。如何应对供应链风险和脆弱性,增强供应链弹性,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由此引发了对供应链脆弱性、风险和弹性的广泛研究,供应链弹性就是为了应对供应链的脆弱性和风险。

2009年,苏黎世的业务连续性协会对供应链弹性进行了调查,对201个给予回复的调查对象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

第一,四分之三的调查对象在过去的十二月里经历了供应链破坏,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衰退、H1N1、信息技术和电信的破坏。而且超过三分之一的调查者觉得供应链的破坏增强了。

第二,大约三分之二的组织感觉到他们在供应链的业务连续性方面仅是获得部分胜利;九分之一感觉他们完全胜利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组织要么没有尝试这么做,要么就是没有取得成功。

第三,超过五分之一的调查者认为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是供应商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的保证;三分之一的组织表达了同他们的供应商合作来提高和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能力的意愿。但是,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随着时间的延续,业务连续性管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上述调查很容易发现,现在供应链所面对的风险越来越多,对供应链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大,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应对供应链风险从而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建立弹性供应链从而确保企业业务连续发展是企业的必由之路。

供应链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从组织结构来看,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具有不同目标且相互独立的经营主体组成。因此供应链的运作相比单个企业的运作要复杂得多,物资从供应商进入供应链到最后变成商品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经过了原材料供应体系、制造体系和分销体系中众多节点企业,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期间伴随着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发生。在这复杂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供应链风险,增大了供应链的脆弱性。对于供应链风险,不同学者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

丁伟东(2003)认为供应链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他将风险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其中,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有水灾、火灾、地震、闪电、雷击、风暴、陨石、冰雪损害、火山爆发、山体滑坡、外界物体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以及其他各种不可抗拒的原因所造成的损失;社会环境风险包括:独家供应商的风险、信息传递的风险、物流配送的风险、财务状况的风险、市场波动的风险、合作伙伴的风险、利润分配的风险。他利用模糊风险因素分析法进行供应链风险评估,并通过计算供应链系统可靠性来衡量供应链系统风险。

Martin Christopher和Helen Peck(2004)将风险分为企业内部风险、企业外部风险和供应链外部风险。其中,企业内部风险包括流程风险和管理风险;企业外部风险包括需求风险和供应风险;供应链外部风险即环境风险。

此外,对供应链风险的定义和分类还有很多。本文主要在Martin Christopher和Helen Peck的基础上对供应链风险进行划分,分为供应链外部风险和供应链内部风险。

(一)供应链外部风险

指供应链之外的风险,主要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自然风险,指由自然变化造成的风险,主要指自然灾害;人为风险,指由于供应链外部的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包括恐怖事件、战争等。

(二)供应链内部风险

指供应链内部可能产生的风险,以企业为基点,分为企业内部风险和企业外部风险。

1.企业内部风险。指企业内部所有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如企业生产过程中断产生的风险或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风险等。

2.企业外部风险。指供应链中企业上下游可能产生的风险,主要分为需求风险和供给风险:需求风险,指相对于企业的供应链下游,由于市场和下游企业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供给风险,指相对于企业的供应链上游,对企业的供给产生了变化从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供应链弹性相关研究概述

为应对供应链风险,出现了供应链弹性的说法,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对供应链弹性的理解和定义,并提出了提高供应链弹性的各种方法。

Martin Christopher和Helen Peck(2004)认为,供应链弹性是“一个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到原始状态或者更新、更令人满意的状态的能力”。提高供应链弹性的措施包括:供应链再设计、供应链合作、提高敏捷性、营造供应链风险管理文化。

第9篇

深圳发展银行于2006年在国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了“供应链金融”品牌,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并不一定在于企业自身,而在于供应链条上的核心企业挤占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和信用,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形成巨大的融资压力。该行还以华南的能源市场和华北的粮食市场为试点,开发了首批供应链融资产品,使一些中心企业获益不少。现在,很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甚至不少中小型商业银行,都纷纷推出各自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为我国外贸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新做法。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外贸企业供应链融资新方法的实际效应和存在问题,并对如何做好中小外贸企业供应链融资创新进行了探讨。

一、供应链融资——中小外贸企业融资的新做法

传统的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针对一家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信用风险评估作出是否对其授信的决策。供应链融资则把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视为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对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为上下游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据统计,截止201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已为多家国内大型企业完成超过500个供应链金融项目,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超过8000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2014年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已达近1万亿元,相比2009年大幅增长,年复合成长率达68%。

目前我国各家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名称和分类方法虽有差异,但大体可分为应收账款类融资产品、存货类融资产品和预付/应付类融资产品。表1为部分商业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列表。

(一)中国银行“融易达”业务

融易达是指在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交易中,在基础交易及应付账款无争议的前提下,银行占用买方授信额度,为卖方提供无追索权的贸易融资服务。例如某世界知名的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A公司在中国拥有大量的配套卖方,结算周期一般为货到后两个月付款。这些卖方多为中小企业,银行授信额度不足。A公司与中国银行签署了融易达业务协议,中国银行在全额占用A公司授信额度而不占用卖方授信额度的情况下,为A公司的卖方提供了融资,解决了卖方的生产资金问题。

(二)中国银行“融信达”业务

融信达是指中国银行对卖方已经向中国银行认可的信用保险机构投保信用保险的应收账款,凭借相关单据、凭证和协议等为卖方提供的贸易融资业务。某中型小家电出口企业,主要面向南美洲市场出口产品。考虑到国外买方的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该企业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了出口贸易信用保险,并将保险单项下的赔款权益转让给中国银行,由中国银行在保险公司核定的买方信用限额及赔付率内为企业确定合理的融资比例,在获取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的基础上将融资款项划入企业账户,应收款正常收汇后银行扣除融资本息,余款支付给出口企业。

(三)招商银行出口供应链融资业务

招商银行进出口供应链融资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以控制物流及应收账款为风险控制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供应链融资服务。B外贸公司接到拉美买家一份机电产品订单,以60天赊销方式结算。B公司需要首先在国内采购出口所需机电产品,但面临资金短缺,同时也担心买家的信用风险。招行为该公司设计了“未来出口货物质押装船前融资+出口保理”方案,以公司即将采购的机电产品为质押物,提供出口融资款;B公司出口装船后将应收账款转让给招行,办理出口保理并归还装船前融资;在赊销到期买方付款后,招行将B公司收汇款项先归还保理融资,余款划回B公司。此方案既满足了B公司出口融资需求,又消除了B公司对国外买方支付能力的担忧,同时还防范了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

(四)招商银行进口供应链融资业务

C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纺织品的企业,需要从巴西进口原棉。巴西卖家要求开立即期信用证,而C公司规模不大,短期内很难筹集支付即期信用证的这笔大额款项。招商银行为C公司提供了“未来货物质押进口开证+信用证下货物质押进口押汇”方案。C公司向银行提交开证申请,并同意将未来进口货物质押给招行;信用证项下运输单据到达后,C公司向招行申请进口押汇;银行将运输单据交给指定的物流企业办理报关、报检及入库质押手续;C公司将进口货物销售后归还融资款,一次性或分批提取货物。

(五)广发银行“贸融通”业务

贸融通涵盖了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类业务,通过对现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管控,将贸易过程中的资金、商品和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供应链融资新理念。浙江某中小型外贸流通企业希望通过银行贷款满足产品采购需求,以抓住所销售商品的低价商机。当地的广发银行通过贸融通业务对该企业进行了快速评估,企业在提供了足额的不动产抵押后获得了300万元的授信额度,圆满完成了这笔融资项目。

(六)建设银行“融链通”业务

融链通是建设银行推出的针对供应链客户群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可有效拓宽中小型客户贸易融资,解决传统的一般授信额度不足和提供担保难等问题。广东某市中小贸易企业数量众多,当地建行根据企业与进出口公司之间的真实贸易背景,为特定优质企业的上游中小企业供应商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单户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期限最长12个月,只要能提供建行认可的应收账款质押并办理登记,这些企业可以迅速获得融资款项,该项业务深受中小企业欢迎。

二、中小外贸企业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

2014年青岛港部分不法贸易商利用重复质押、虚构贸易合同、伪造财务状况等手段骗贷,银行风险敞口逾10亿元;7月份又爆出某物流公司项目经理受贿7000万元帮助他人骗贷20亿元的案件。银行对供应链融资主体的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交易合同的真实性和自偿性,而不是针对借款企业的信用,一旦出现伪造交易单据和虚构交易背景骗取银行信用的行为,银行就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此外,供应链融资专业化程度较高,业务审批、办理、管理都有别于传统授信业务。银行工作人员必须洞悉借款企业的行业特征、竞争水平、潜在风险等,否则将会给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具体操作带来风险。

(二)银行供应链融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不对称是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供应链融资,银行是以贸易背景、履约记录、对物权单据的控制、企业违约成本和银行贷款管理等因素对融资企业进行评级后对企业所进行的融资的。有效规避贸易风险,实现融资风险的最小化必需以获得透明、及时、真实的信息为前提。信息的不对称、中小企业财务的不公开、不透明以及信息监控和报告体系的不健全都有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和欺诈行为,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滋生。

(三)供应链融资法律法规不完善

供应链融资涉及到的相关法律主要有《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上述法律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以仓单质押为例,合同法确定了仓单的概念,但未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关于仓单流通转让的管理体制还未建立。青岛港骗贷事件的原因之一就是重复开具仓单所致。此外,有关供应链融资的金融监管制度、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等也亟待完善。

(四)适应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产品需要优化创新

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同质性强,缺乏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或产品组合。供应链融资多集中于汽车、钢铁、家电、医药和造纸行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旺盛需求还未能充分满足,商业银行开发新型供应链融资产品,拓展供应链融资领域的潜能有待开发。

三、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外贸企业供应链融资

第一,银行应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严格审核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严格供应链的准入,对于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更应审慎识别,做好贷前审查、贷中监督和贷后评估工作。2009年深发展联合中欧商学院完成了一项供应链融资风险研究的课题,归纳出近30项常见风险信号。银行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概率和损失进行评估和计量,综合使用机构授信、现金流和物流控制等技术减少不对称信息,通过风险抑制、风险分散和风险外包等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银行应加强供应链融资业务人才培养,建立一支懂业务、会管理、能创新的从业人员队伍。

第二,推行大数据信贷,建立电子化信息平台。大数据信贷,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全面收集数据并共享,通过数据分析降低贷款调查、分析和管理的成本,减少人为的操作风险,避免道德风险。供应链融资信息平台覆盖融资的全部参与者,通过平台把企业的财务信息公布给银行,实现银企合作、财务共享和财务共管,企业经过银行专业的评估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授信。据民生银行一业内人士估算,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银行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