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时间:2023-06-06 15:34:57

导语:在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第1篇

关键词:壮族;歌谣;措施;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95-01

一、右江河谷壮族童谣的现状分析

对于童谣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有所建树,特别是按照区域性来分类的童谣,比如山东民间童谣、桂林童谣、闽南童以及有深圳童谣节等等,这些童谣都是有歌谱记载,形成一种文化链,并得以开发保护和利用。但是,据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就右江河谷一带的壮语童谣,在各大期刊以及历年来人们对民俗文化开发领域研究中并未发现,至于开发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二、右江河谷壮族童谣开发利用研究的措施

(一)对壮语童谣进行走访、调查、研究,找出更具要有学术研究性作为切入点,并将其进行创新性开发并合理利用,在走访的过程中要分配好路线,搭配好人员,分工要明确,尽量不要出现重复工或者重复路线的错误,安排点要采集到实质性材料,不能弄虚作假。

(二)在采集、收录、记谱、创编、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都采用会议研讨形式,统一行为,不单独行动,以此来提高采集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及准确性,进而为材料后期加工制作提供各方面保障。

(三)将采集收录壮童谣进行深度研究:包括调性特点研究、与其他地区民族童谣做出对比研究、语言特征研究、歌曲内容研究、歌曲趣味性与民族特点的关系研究等。

(四)习唱并将改编完整的作品精心录制、并制作出完整的音频材料。在习唱的过程中,首先攻克语言关,深入了解壮语语言文化深入了解,进而掌握其发声特点。

(五)利用整理好的歌谱在教学中试行,准确找出弊端并及时修改后最后定稿;在前期成果完成的基础上,将歌谱进行创编,在进行歌曲的创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抓住原始材料作为作品创作的主要材料去发展作品。

2.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壮族音乐特点去创作。

3.音域的选择要采取大众能够驾驭的程度去考虑,这样的作品传唱度、广泛度才高。

4.作为参赛的作品,要严格区别于教材作品,参赛作品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具备壮族音乐的特点,特别是多声部交叉的特点,除此之外,又要融入当前音乐最先进的手段和审美,让作品即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性,更具有科学性,这样才生在各类赛事的优胜中提供最直接的材料,并为赛事的获胜奠定基础。

三、右江河谷壮族童谣开发利用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研究意义:右江河谷壮语童谣广泛收录、整理并规范记谱,这一研究为国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样的举措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二)现实研究意义:壮语童谣的收录记谱和开发利用,使得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范围更广泛、更直接、更深入、更准确;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直接的儿歌教学参考书;也为大学民间音乐课提供直接的谱例;为地方民俗文化研究提供直接教材;更重要的是为传统文化传承保留了直接有力的证据材料;挖掘本土童谣收录记谱,形成直接教学参考书;为民族音乐作品提供直接创编素材;口传记谱成册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播最准确、最迅速和最广泛的形式。

(三)传承保护意义:口传心授的流传形式,一直是保护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最简单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文章的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开发利用,在研究之前,我们已经最原始的材料录制并保存,这样的原始收集和整理变相等同于口传心授,这一举措也是保护并传承本土文化的行为,并潜移默化的得到推广。

(四)在整个走访、采集、汇编、录音、后期制作等过程中,教师的业务素养借此机会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比如民族语言的学习、民族音乐特点掌握的丰富性;这样的研究也为终日守在课堂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业务交流的平台,这样一来,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又得要新的提高;另外,这样的研究过程和素材的采集又能为教师个人的科研能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并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研究切入点,为新的研究领域找到切入点。

总结:童谣是音乐类型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一些历史沉淀较为深厚、经济科技较为发达地区的地方,童谣的传播性较为广泛,为大多数人所认知,比如,广东、福建、上海、台湾等地的童谣,都深受欢迎,而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所处地域相对偏远、贫困落后,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要坚定研究的信念,将本土文化义无反顾的推广并传承下去,让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1]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第2篇

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在我国现有5大宗教中,海西地区分布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4种。现有宗教团体2个(州佛教协会、州伊斯兰教协会),宗教活动场所60处,其中:藏传佛教28处,伊斯兰教32处。海西地区宗教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历史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开始传入吐蕃,并与雪域高原土生土长的苯教进行长期斗争和融合,同时吸取汉地、西域、克什米尔和尼泊尔等比邻国家和地区佛教之精华,形成独领,至今依然在世界宗教园林中大放异彩的藏传佛教。海西地区寺庙多,且建筑规模大,历史上这些寺院不仅是当地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巨大财富宝库,藏有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卷帙浩繁的藏族文献和佛教经典。到9世纪中叶,达玛的“禁佛运动”使佛教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吐蕃3位智者经阿里、于阗(今和田)、霍尔地区(今海西地区)到西宁一带,最后隐居于今化隆县境内的“丹斗”和“阳斗”佛教圣地。11世纪初,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由于■厮■政权的支持而进一步得到发展,政教合一制度初见雏形,此后开始形成藏传佛教各派系。元朝初期,中国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发展,已形成庞大体系的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皇室的支持下广为传播,蒙古族上层人士开始信奉藏传佛教,佛教寺院所在地逐渐成为城镇,并相继建立了政教合一制度。15世纪初,宗喀巴实行“宗教改革”并创立了格鲁派。明宣德9年(1434)格鲁派传入内蒙古地区,明正德4年(1509)内蒙古土默特阿勒坦汗(既明史所载俺答汗)率部驻牧青海湖地区,明万历3年(1575)在今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筹备修建寺院,明万历4年(1576)邀请索南嘉措,明万历5年(1577)寺院建成,明廷赐额“仰华寺”,明万历6年(1578)5月15日举行“仰华寺”开光法会,10万余人参加,阿勒坦汗赠号于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的尊号。索南嘉措赠给阿勒坦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的尊号。从此格鲁派迅速传遍了蒙古族地区,湟源东科寺活佛成为格鲁派派往蒙古族地区的联系代表。明万历16年(1588)第3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病逝于内蒙古后,阿勒坦汗孙苏密尔被认定为转世灵童,成为第4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明万历38年(1610)格鲁派传入卫拉特蒙古地区,明崇祯5年(1632)喀尔喀蒙古信奉噶玛噶举派的却图汗入据青海湖地区。明崇祯10年(1637)正月,顾实汗率军从新疆入青海湖地区击败却图汗,随后其部众迁入青海。明崇祯11年(1638)顾实汗扮成香客朝佛入藏,5世达赖喇嘛在大昭寺为之举行吉祥法会,赠号“丹增却杰”(持教法王)尊号;至明崇祯14年(1641),顾实汗占据康巴和卫藏地区,建立起和硕特汗延后,清顺治2年(1645)给扎西伦布寺法台罗桑却吉坚赞崇上“班禅博克多”尊号,请他管理后藏,请5世达赖喇嘛管理前藏。从此以后海西地区藏族和蒙古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最初兴建起帐房寺院及土房寺院。直至1958年前,海西地区共有佛教寺院18处,清真寺2处。

1958年进行宗教制度改革,出现了“左”的倾向,全州各类寺院全部拆除或封闭,一些寺主和宗教职业人员被关押,大部分僧众还俗参加生产劳动。古老的宗教文化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后,全面落实党的自由政策,宗教文化得以传承,寺院恢复重建。

(二)内涵博大精深。宗教文化资源大多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察价值。从文化方面来讲,寺院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载体,在传承传统文化、旅游观光、珍藏文物,以及天文历算、民族医药等方面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利用寺院和宗教活动吸引游客和外地香客,进一步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从宗教方面来说,以藏传佛教为主的藏族宗教文化,已成为既有高原地域特色又十分兴旺发达的一种自成体系的宗教文化。藏传佛教推动藏族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更为突出。对此,藏族人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藏传佛教的寺院,以独特的建筑风格,不拘一格的绘画雕塑形式,令人目不暇接。它以独有的艺术魅力,像一块磁铁般地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观光。比如,天峻县的西王母石室,坐落在关角山的一座玲珑小山,高20多米,西侧有一神奇的山洞,洞内有一个可供4人并坐的天然石炕,天生一个仙人洞。距此不远处有一座山,山顶如斩削的平台,而石室所在的这座山峰传说是美猴王与二郎神大战被斩削下来的山尖。许多美妙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感叹不尽大自然的奇巧与神秘。

(三)藏族宗教文化神秘独特。宗教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或多次飞跃发展之后,才逐渐具备了独立存在的结构和功能。比如,藏族宗教文化最终以藏传佛教为主流,在藏族地区特别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等精神文化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厚的影响。诸多高原地域特色的宗教文化资源都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如都兰寺北的塔延山,此山中有一棵奇特的伞状柏树。相传在17世纪末,都兰寺二世丹津呼图克图(法名楚臣嘉措)在塔延山隐居参禅,当活佛功德圆满之际,紫气祥云从天而降。活佛为牧民祈愿,掬清泉做法,祈祷上天普降甘霖,泽被苍生大地。清泉落处,神柏顿生,迎风而长,苍翠欲滴,佛许下偈语:但待此树常青翠,永保大地甘霖普降,水草丰美,六畜兴旺,苍生幸福。佛语过后,神柏秀气四溢,迎风呼雨,但见山峰瑞雪纷飞,银装素裹,山峰以下细雨蒙蒙,谷中山泉喷涌,化作喷珠溅玉的溪流。采摘周边树上枝叶煨桑有驱邪祛痛之神效,后人称之为神树,常年煨桑祭奠。寺前的都兰河,如一青龙跃出群山。位于寺院西北面的赛特尔达吾,是近年来新建造的第七、第八世呼图克图舍利子纪念塔所在地,信教群众十分敬仰,经常前去煨桑祭奠。又如天峻县舟群乡的扎西郡乃神山等宗教名山,都与宗教文化息息相关。

(四)突出民族宗教文化结合的特点,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民居、岩画、民间故事、民间文学、宗教艺术、民俗婚庆以及“那达慕”和“六月歌会”等等,正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亟待加以整理和开发利用。同时,展示名胜古迹的访古文化。如都兰县热水吐蕃墓葬群和诺木洪等古文化遗址都具有较强的可研究性和鉴赏性的文化内涵。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宗教文化很好的结合点,民族宗教文化更能发挥它的旅游价值。

宗教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优秀的宗教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疏导情绪、净化心灵、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也是宗教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多年来,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恢复开放了一批宗教活动场所,有重点地保护了一些文物建筑,投资修建了寺院管委会办公用房,规范了宗教场所,引导宗教团体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以宗教文化为纽带,宗教友好交往有了扩展。虽然我州在发挥宗教文化作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宗教文化意义的认识比较滞后。多数人缺乏对宗教的深层次认识,把研究宗教文化混同于宣传,把弘扬宗教优秀文化混同于传播宗教思想,甚至不自觉地一概将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第二,对宗教文化的研究、挖掘还很肤浅。宗教文化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组织不力、经费不足、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深度不够,以及研究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关心、支持等,致使研究成果在本地区媒体得不到很好的宣传,对如何挖掘利用宗教文化资源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研究更是不够,优秀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严重不足。

宗教文化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海西优秀的宗教文化是建设旅游强州的一个重大资源,也是打造“文化海西”的重要元素。开发利用好宗教文化资源,有利于提升海西文化品位、丰富海西文化形象、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增进对外开放和友好交流。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营造亮点、把海西拥有的宗教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优势。

一、澄清模糊观念,端正对宗教文化的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有神论的宗教思想不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它对其信徒有道德教化、止恶从善、心理抚慰的积极作用,对社会道德规范和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宗教文化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虽然不是主流文化,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西深厚的宗教文化资源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他可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宗教场所多种风格的建筑可以美化城乡,宗教作为民间文化的联系纽带可以推动与境外、海外的友好往来,提高海西的知名度。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内涵丰富的海西宗教文化,充分发挥宗教文化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的积极作用。

二、采取措施,强化宗教文化资源的研究工作。要强化奖励引导机制,把各方面的研究人才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对海传佛教历史、宗教名人、宗教名胜的挖掘和研究。要建好海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平台,确保必要的研究经费,新闻媒体及文化、文联、旅游等部门要发挥自身作用,创建各种传媒平台,为全方位展示海西宗教文化及历史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积极利用研究成果,搞好宗教文化规划和开发。各级政府要十分重视宗教文化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利用,要研究和制定开发利用宗教文化资源的总体规划和逐步实施的工作目标。要组织宗教、规划、文化(文物)、建设、旅游等部门,对全州宗教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提出利用和开发的方案,并将宗教文化开发利用规划和逐步实施的工作目标渗透到城乡建设规划、历史文物保护规划和旅游资源整合发展规划中去。政府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建立能发挥各方积极性的宗教文化开发投入机制,政府也要有重点地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缓解宗教文化开发中的资金“瓶颈”。

四、培养高素质宗教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开发海西宗教文化中的作用。底蕴深厚的海西宗教文化是历代宗教界人士的积极创造,特别是一大批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在海西优秀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今天保护、挖掘、利用这笔宝贵财富,仍然要依靠高素质的宗教界人士。因此,要重视对宗教界人士的培养,调动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海西宗教文化开发,特别是在宗教文化名人纪念设施和宗教文化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筹资、建设、管理等重要作用,发挥他们渲染宗教景点的宗教文化氛围,诠释有关宗教历史及教义中道德、哲学、因明、藏蒙医方面的知识,解读宗教历史名人行迹、建筑、艺术作品、法器等宗教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3篇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现状;对策

随着各种民俗体育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民俗体育与学校教育、旅游商贸的结合,特色鲜明的民俗体育展现巨大魅力,其发展道路越发宽广。但是,民俗体育的功利化倾向和传承渐衰问题日益严重,而且民俗体育尚未受到体育社会科学界和民俗学界的重视。因此,提高民众民俗体育认识,鼓励并引导良性变异,将能够使民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存活并彰显活力。

1 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在基础理论、民俗个案、民俗应用和发展对策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就,但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时空观慢慢为现代时空观所代替,不可逆转的改变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传统的民俗体育游戏却难登大雅之堂,再加上民俗体育竞技性偏弱,难以纳入正规的比赛,造成其难以推广,而逐渐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民俗体育大部分都属于行为民俗,随着农村年轻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使得乡村民俗体育正面临传承衰落的堪忧境况,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将使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人为民俗体育商品化,导致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

2 民俗体育文化开发价值

民俗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心理及风俗等文化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是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们通过长期体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为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开辟新途径。民俗体育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我国体育文化,也促进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和推广。

民俗体育本来就属于体育的范畴,因此,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俗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健康状况的提高,加强人际交往,陶冶情操,是民间健身的重要活动形式。

3 民俗体育文化开发对策

3.1 加强宣传引导和组织开发

借助各种大众传媒手段宣传、介绍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特性,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工具的优势进行宣传,对大众的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科学的引导,使民俗体育在群众中深人人心.通过宣传引导,人们认识到民俗体育的作用。加强民俗体育的组织与开发,积极拓展民俗体育的发展空间,加强政府政策、组织和经济的大力支持,将民俗体育推广到人们日常的体育生活当中。

3.2 加强队伍建设

民俗体育的开发、组织和推广离不开相关的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工作,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继承、整理和推广需要一定的专业人员介入,加强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弘扬民俗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充分利用基层的力量,有计划、有规划地进行民俗体育调查、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以树立和巩固学校和社会体育教育中民俗体育的地位。

3.3 提高娱乐审美性,增进现代性发展

民俗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其活动大都适于业余时间进行,且运动者和观赏者都能通过项目运动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只要我们注意发掘其中的娱乐审美价值,增进民俗体育的现代性,对其组织和形式进行不断地改革、拓展,这些体育活动必将显出活力而逐步走向世界为各国人民所接受、喜爱和参与。

参考文献

[1] 李艳茹,汪普健,张黎.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及其资源的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7):88-91.

[2] 田晓岫.中国民俗学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35.

第4篇

关键词:应用人类学;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65-02

应用人类学是一门把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社会的知识用于研究、改善人类社会生活的实用科学。人类学家通过研究人们在社会文化变迁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人类行为、思想甚至信仰,从而改进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使人类社会生活向进步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服务人民”。

应用人类学起初是为了服务于西方殖民统治及扩张,主要在殖民地从事培训和管理工作。 二战爆发后,人类学家被迫卷入与战争有关的应用工作。西方人类学家更多地注重对本国各种社会问题如都市病态、环境影响,民族特性、主流社会与少数民族等。第三世界发展问题也成了人类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三世界人类学家较多地介入社会变革中,从事各种各样的应用人类学研究计划。如1949年秘鲁的维柯斯计划、Tama地区的福克斯计划、国际马铃薯中心等,无不对当地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应用人类学的研究涉及了几乎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所涉及的范围大到经济开发、能源开发、城乡发展,小到婚姻家庭、试管婴儿、青少年犯罪、劳工就业等。20世纪70年代,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类学博士在政府、基金会、公司、旅游机构就职。可想而知应用人类学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我国,引入人类学的初衷是为了本土民族识别,建立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以及关注各个民族社会文化的研究。解放初期,应用人类学的民族研究主要服务于国内的民族识别和调查工作,并为制定和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后,人类学家致力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各项民族事务的工作上。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学进入以研究民族地区现代化为主的阶段。如民族地区如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问题,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实行开发式扶贫问题,不同民族地区和不同经济类型现代化建设方针和措施问题,边疆山区和牧区民族生产力发展问题,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调适问题等。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的应用人类学不仅注重学术圈内,还注重学术圈外不同层次、不同场合的政策研究,并积极参与决策或政策制定的过程。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初是依赖于畜牧业、农业甚至是手工业来带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给部分少数民族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民族文化就已被划入旅游规划事项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成为旅游中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多种多样的民风民俗、原生态的地理环境加上世界级文化遗产噱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访。这些都是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人类学在对于这些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旅游规划需要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解决规划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当然,人类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化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达到双赢的效果,共同提高。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及研究成果等应用到旅游规划中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在广西已启动了《广西民族文化工程总体规划》工程,各地文化部门对本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普查调研,并提出既要保护原有的民族文化又要开发新的,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接踵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现在民族学家们亟须面临的问题。无论对哪一个旅游开发地区来说,文化是否能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如何开发等,都成了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文化资源是一种固有的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旅游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传统文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旦这样的文化被破坏,民族的精髓、象征及代表就会不复存在。结果便是该地区被汉化,失去了原有的独具特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民族文化也将消失。另外一些人类学家则认为: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不仅给当地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并且文化开发也将给该地区带来“文化复兴”。无论是民族自信心,还是当地知名度都得以加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云南就是一个开发相当成功的旅游胜地。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了云南旅游业最大的卖点。当然,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是一个具复杂性、多元性、综合性为一体的课题,需要面临种种困难,我们需要全面而又透彻地了解其中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最令人担心的问题莫过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我们都知道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双向性的活动,是东道主和游客之间的互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就是文化的涵化――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排斥另一种。旅游者来到当地,希望看到的是与平时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新事物,如民风民俗等,以便开阔眼界。有的甚至希望能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地的节日活动和宗教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必然将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带到了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原生文化。然而,对于当地人来说,旅游业不仅带给他们外来的世界,更带给了他们可观的经济来源。他们比原来变得更加精明能干,开始将自己的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售,从游客身上获取经济回报。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文化的价值:当地人开始抢救那些即将濒临灭绝的传统历史文化;他们开始恢复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遗迹,修筑原有古老破旧的历史建筑;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的盛装,向旅游者载歌载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是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的;他们开始制作和重新发明手工艺品,而这些手工艺品之前都为家用,但现在完全是为了销售;他们开始举行一些宗教仪式,这些仪式,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具有神圣意义的,而现在却多半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他们开始与汉族通婚,从山区走到城市。总之,当地人给我们再现甚至是重新创造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以此来迎合旅游者(即消费者)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在此同时,当地人认为这是一种民族文化保护和增强的表现,这对于本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地宣传推广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民族地区的旅游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是利大于弊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房住、有饭吃、有学上、有工作,闲暇之余还能有些娱乐活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旅游业给当地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变迁。旅游中的文化重创改变了原有文化的内涵,使其产生了负面效应,如文化商品化,“舞台真实化”等,这些对当地的文化是很不利的。正如科恩所说的那样:“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当表演,其文化和宗教的内涵也就丧失了”。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寻求真实的文化以及文化现象,文化的商品化破坏了文化的真实性,创造出了虚假的文化,这对于当地的文化来说是具有极大的摧毁性。

综上所述,旅游与文化、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用对与错、好与坏来衡量的,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我看来,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我们只需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旅游和文化、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发扬民族文化,还能使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事实上,文化和传统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意味着文化必须一成不变。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已然发生了改变。我们只要顺应文化的纵向变迁规律,在横向上对其保持并加以创新,古文明必定能得到发扬和传承。

我们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应该保护什么样的文化,又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在主题文化不变的前提下使其与新文化融合等。虽然旅游业给当地人们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利益,使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民族文化也得以重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都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例如一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是无法加以利用的,这是对当地人民信仰的亵渎。在穆斯林的礼拜过程中,是不允许外人(即非穆斯林群体)观礼的,做朝拜的清真寺也是不得随意进出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某些文化,我们可以使其创新和转型,更为广泛地被大家接受;对于另一些文化,我们则要保其精髓原貌,保护其封闭性并使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以其多元化的文化和民俗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达到文化与经济共发展的双赢局面。旅游行业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柱,我们要注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不可盲目开发。我们应在保护原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永远注入新的血液,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

第5篇

在当前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已有一批有识之士组成多学科的课题组,围绕着文化变迁及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主题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切人,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选择各种具有不同文化类型的社区进行考察,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型比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得出结论。例如有人用音乐人类学的方法去考察陕北地区的民歌“信天游”,通过研究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当地民众对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信天游”的感情变化过程来反映这一时期当地文化变迁的真实面貌。这种将对象置于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将个案考察和宏观的文化背景相结合,从而揭示文化和艺术背后具体而微的生成、变异过程的方法,不仅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比来自书本理论的抽象演绎更为具体充实,而且也真正做到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

由此,笔者想到了关中西部。关中盆地素有“天府”、“陆海”之称,从历史而言,关中西部则是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的生息之地,从公元前12世纪周太王自豳迁岐建立姬周政权始,直到嬴秦统一,一直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中心,其间虽有礼崩乐坏、百家争鸣的发生,但周人开国时奠定的礼乐文化则始终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后来为儒家所发扬,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我们要想把握礼乐文化的特质,就得在它的发源地――关中西部民间文化中所遗留的周代礼俗的蛛丝马迹中去直观体验。如以农事为本的节日庆典礼俗、以礼仪为核心的衣食习俗和人际交往观念、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丧葬礼俗、以生殖崇拜为中心的婚俗、以追求生命的诗意生存为本质的游艺民俗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认识“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思想史”的活化石。将这些文化遗存进行发掘和批判清理,不但对西部人文资源能起到保护作用,也对于实现西部社会的现代转型、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从西部经济开发的现实来看,有些地方的确也注意到了借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如岐山郭店、陈仓区蟠龙原,纷纷通过“民俗村”建设进行旅游开发,但缺乏深广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品位,从而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因此,将周代礼俗在周文化发祥地的遗存考察与当地人文资源的开发研究相结合,既可以为学术界论证周代礼乐文化传统对现时代中国人的影响提供典型的个案实证,又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并且顺应了当前西部开发中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以及抢救民间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这个世界性的大趋势。

在这项工作中,还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周代礼俗流传至今已逾数千年,其间经过了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所以要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审慎地予以鉴别,搞清哪些是原生的遗留,哪些又经过了变异和改造,并进而探讨其遗传变异的内在文化机制。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当前国家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旨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性战略,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因此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研究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社会转型、文化观念模式变革,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问题。而周代礼俗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所以我们有必要将它置于西部开发和现代化的视野中,以批判的眼光重新予以审视,革除其中束缚人性自由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繁文缛节和陈规陋习。而相反在西部民间饮食文化、人际交往礼俗、节日庆典礼俗和游艺民俗中却存在许多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的因素,另外因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追求人生诗意化的特质,可为厌烦了现代都市喧嚣的人们提供精神暂时放松、灵魂得以栖息的心灵家园,故而也天然地成为民俗旅游文化开发的广阔资源。因此,全面研究周代礼俗在西部民间遗存的现代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策略,不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也是西部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加快培育旅游业、形成特色优势的要求。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721007)

第6篇

1.1民族艺术的涵延

民族艺术主要指与生活生产关系较密切的,直接源于生产实践的,以可见形式保留下来的,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等。从广义上来说,民族艺术还包括了音乐、文学、曲艺、杂技等在民族发展中形成的共有的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广义的民族艺术几乎等同于民族文化的范围。

1.2民族艺术的分类

民族艺术的分类往往由于对民族艺术的涵延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不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单的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从应用产生的环境,即民俗的角度,又可以分为礼仪、节令、生产等几个方面。在对民族艺术研究的初期阶段,作为具体调研的依据,可以根据生活习俗,围绕生活生产活动进行简单的分类:

1.衣食住行:日常服饰、日用品、建筑、交通工具、公共设施;

2.生产活动:畜牧、农耕、贸易;

3.庆典仪式:婚姻、丧葬祭祀、歌舞娱乐、节日;

4.社会关系:家法、氏族、游宴、结社、娱乐;

二、大众化消费文化的现状分析

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都市消费文化。它集中产生于各大中心城市,通过大众传媒辐射到其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其突出鲜明的消费特性与欲望特性,给城市的低收入阶层和农村群众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上世纪90年代初,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全国展开。精英们为理想高呼,为人文精神呐喊,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绚丽商品,面对人们逐渐显现的对欲望的追求,精英们深感忧虑,中国要往何处去?传统的价值坚守还有意义吗?”

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的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广泛引导和投入的加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以物的占有和使用为目的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逐渐向更具社会性和象征性的、更注重消费过程的多元化消费发生转变。其中,文化消费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代社会最突出的消费模式之一。文化消费的崛起带动了民族艺术产业的发展。

三、大众化消费背景下民族艺术的发展反思:符号化生产

作为兴起于大众化消费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艺术展演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在社会结构变迁、文化观念改变和民族艺术审美范式转型的现实语境中得以彰显的。那些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地区,应广泛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奇异的民族风情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发展地方民族文化产业。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族艺术因其较强的艺术性、表现力和审美价值,而被纳入当代社会的文化消费范畴,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商品。如果把尚未经过市场化开发的传统民族艺术视为一种民族文化“原生符号”的话,那么,作为文化商品的当代民族艺术的符号化生产,就是对“原生符号”能指层面的形式征用和所指层面的意义改造,并将新的能指与所指进行重新拼接、组合,以形成新的文化“再生符号”。

3.1“想象性审美”

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符号化生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在许多民族地区,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因其形态独特、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而作为地方性资源优势,被纳入经济建设的轨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普遍做法。从扩大宣传、提升形象、振兴地方经济的实用功利目的出发,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开发民族工艺品、展示民间歌舞艺术、挖掘特色民俗风情、复兴民族传统节庆、打造民族旅游市场等方面,当地政府往往都会不遗余力地参与、引导,并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强有力的扶持。

3.2“快餐式表演”

由经营企业运作的符号化生产在当代消费社会,旅游作为一种最具文化消费特征的社会现象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其中,以体验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民族村寨,旅游经营企业不仅利用当地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其开发建设成为“民族文化旅游村”,而且组织村民歌舞表演队,帮助开发民族旅游工艺品,发动村民开办特色家庭旅馆,以充满异域民族风情的旅游服务内容来吸引游客。旅游市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衡量和取舍决定往往来自于投资回报及实际收益,因此,原本就存活于乡土民间,且集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身的民族艺术自然凭借其“投资小,见效快,低成本运作”的特点而成为经营企业开发打造的重点对象。例如,在以壮族歌舞展示和传统村寨风貌为特色的广西龙胜县金竹寨,每当有游客到来,村里的壮族青年歌舞队都会到寨门前敲锣打鼓迎接客人,唱迎客歌、敬酒歌,表演师公舞、扁担舞、板鞋舞、竹梆舞、竹竿舞等,其间还穿插有绣球传情一类的互动游戏活动。

3.3“原生态艺术”

由文化精英实践的符号化生产“原生态”是当下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按照学术上的规范理解,源于自然科学的“原生态”指的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将“原生态”用于艺术上,即“原生态艺术”通常应当指“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较为封闭的民族聚居地)内流传的、较少受外来文化艺术影响的、风格纯正且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艺术样式,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并通过本民族世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然而,随着以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延续的传统封闭格局已经被打破,外来的异质文化不断介入和渗透到各民族的物质生活领域及精神文化空间,生长于这种生态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艺术也必然会不同程度受到现代性因素的影响。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艺术”早已随着原初的生态环境的变迁而不复存在,现在所谓的“原生态”更多是指一种运用民族民间的原生艺术元素来集中再现本真性民族文化,进而使之得到保护、传承及发展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态度。

第7篇

[关键词]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对策

[作者简介]刘长英,北海职业学院旅游商贸系,硕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广西北海,536000

[中图分类号] F59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90-0003

广西保存了许多文物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城市,先后有桂林、柳州、北海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某一时代或几个时期的历史风貌或民族特色,映射出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人文理念,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和结晶。

一、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协调,区域性的横向联系薄弱,旅游热点没有导入腹地,旅游内容无法与名城的文化传统相融合,未能充分发挥名城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优势,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显著特色,名城的品牌优势无从发挥。与邻近的云南、湖南、四川等省市相比,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仍处于劣势。具体而言,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保护严重不足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通常包括城市周围及内部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特殊的物质形态、城市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以及诸如独特节日习俗等历史文化的人文表达方式。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名城旅游开发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没有充分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使名城的传统文化风貌特色正逐渐失去。例如北海的廉州府学,设置于唐、宋之间,是府一级的教育管理机构,内设崇圣殿、大成殿、名宦祠、七贤太守祠、三贤祠、乡贤祠等,岁时祭祀。可如今的千年廉州府学已败落成了一个杂货场,大成殿变成了军粮供应站,崇圣殿被租作仓库,其他部分也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有卖彩票的,有卖米面的、有卖冰淇淋的、有卖钟表的,有修理铺,还有摆衣摊、开幼托的。

(二)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由于宣传开发的相对滞后,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与历史意义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譬如桂林,旅游者的首要形象感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而作为老牌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感知度较低,很少有旅游者会联想到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如北海,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湮没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老城的骑楼、民的风情民俗等日益被城市化的趋同化所取代,其所承载的繁荣的近代中国沿海社会经济文化已经很难再寻。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不光是维护几个街区,它涉及到认知、挖掘、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体现的是城市整体素质和品味。

(三)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定位不够明确

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文物古迹众多,但比较分散零碎,未能形成整体的系列旅游产品,普遍缺乏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旅游主题,使旅游者对名城的印象只停留在“量”的丰富上,而未能升华到“质”的认识上,无法让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与情感上的共鸣。桂林具有完善的文化体系,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桂林名城旅游的主题形象并不是很明显,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表现不突出、文脉特色不鲜明,名城旅游形象不够明确。

二、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理念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弘扬广西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广西应该以怎样的理念来指导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呢?

(一)有效的资源保护与适度的旅游开发相结合

历史文化名城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代表性城市,同时又是极为脆弱的历史文化载体,名城的历史文化生态一旦破坏就无法恢复。因此,保护和复原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中,应将城市整体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地加以保护,尽力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相关历史环境,使其拥有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不会减小或消失。

从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业的关系来看,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只有有效地保护有价值的东西,才能使旅游开发有本可依;而唯有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通过努力挖掘名城自身的文化内涵,宣扬和展示其独特的城市精神、性格和气质,保护才有意义。

(二)以体验经济理论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创新基础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旅游者旅游心理和旅游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旅游者参与”和“旅游者与环境的关系”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体验”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旅游者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而旅游者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还是“沉浸”都极大地体现了旅游者的主体性和与旅游环境的互动性。个性化服务、人性化体验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活动的主体。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更多地希望借助旅游进入到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之中,追寻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色。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旅游服务为舞台,以旅游商品为道具,将历史文化名城许多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从而为旅游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

历史文化资源不能直接等同于旅游资源,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时,要注意调研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心理倾向,以及其对历史资源的体验深度的期望等等,开发出一些展示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将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变成易识别、易感受、易参与的体验性旅游产品。

(三)坚持和谐理论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活动

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开发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开发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旅游意识。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旅游业,会给当地历史文化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有积极影响,譬如增进文化交流、促进当地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复兴、促进文化遗迹的整理与保护、增强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等;也有消极影响,如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传统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庸俗化、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甚至损毁等。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将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辩证地统一在旅游业的规划蓝图中,在城市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寻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三、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建议和对策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不是单纯开发一种或几种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或几条历史文化旅游线路的问题,而是指如何立足于广西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结合广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旅游者不仅能感受到广西山水之秀美,还能感受到真正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制定整体联合发展的战略

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在人类历史上人文生态的聚集区,要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必须从整体层面进行统一的规划。在宣传促销、产品开发、线路设计、项目布局等方面从全局出发,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融入到广西旅游区的旅游整体开发当中,加强与区域内各种旅游要素的整合联动,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整体联合推介营销。具体操作上,通过旅游线路和划定主题旅游功能区进行互补性整合优化开发。同时,加强与自然观光旅游整合,使得人文景观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有机结合,多元化互动和谐发展。此外,从发展广西区域旅游的视野当中加强与旅游目的地内相关旅游资源的互补开发,把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开发生态旅游、城市旅游、工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强的旅游产品,增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旅游开发与文化创新相融合

开发旅游,资源是基调,文化是灵魂。只有将静止的自然旅游资源与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提升广西旅游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使旅游者能够真正体会到广西不仅有甲天下的山水风光,天下第一滩的滨海胜景,更有可与其媲美的历史文化渊源。事实上,也只有把旅游产业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着力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旅游价值,努力在推进历史文化与旅游结合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打造像《印象・刘三姐》这样的文化旅游精品,才能为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带来质的提升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三)强化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服务与市场营销

在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方面,广西要选择以区域整合和深度合作为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名城营销模式,积极谋求区域内名城的联合行动,确立共同优惠政策和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完善组织体系,结成旅行社联盟等名城旅游合作组织。在此基础上,加强广西名城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完善个性化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人性化旅游服务质量,形成强势的旅游软实力。同时,加强旅游宣传促销,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外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提高旅游者数量和旅游者消费水平。

广西作为我国沿海沿边的西部旅游大省,在大众化旅游深化阶段,如何构建广西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广西特色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强势吸引力,已成为广西旅游业必须突破的瓶颈。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要求我们确立“大旅游”思想、大资源观念和大区域意识,在开发中不但要突出自己有异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又要照顾各个方面的整体提高,变景点式开发为区域性开发。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潜力,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黎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目标模式研究[J].思想战线,2001,(1).

[2]程龙.中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0,(6).

[3]章牧,林芳.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初探[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第8篇

[关键词]驻马店;动漫产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87 — 02

动漫产业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目前驻马店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时刻,驻马店动漫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

一、驻马店动漫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动漫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文化资源,无论是动漫内容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开发,还是动漫品牌的培育,都与传统历史文化密不可分。驻马店塑造本土的动漫形象,发展动漫产业,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驻马店名胜古迹众多,截至目前,全市已查明的史前文化遗址有187处,历史古城遗址45处,古墓葬109处,古塔、古寺廊等不胜枚举;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河南省第一批14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驻马店占17项,居全省首位。天中文化所独有的历史人文、民俗文艺、自然风光等都是本土动漫创作的活水之源。

2.快速发展的城乡经济

驻马店多年来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本土动漫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驻马店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服务业比重不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为驻马店动漫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同时也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增强无疑给予了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扶助。

3.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驻马店市位于中原地理中心,中国南北交通主通道中段,地理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快速通达四方。“得中原者得天下”,驻马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交通交流优势显著的特殊地理区位,为驻马店动漫产业发展以及动漫产业的引进和输出提供了极大便利。

4.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

国家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决策,无疑给了驻马店一个崛起于中原的新机遇。因此,驻马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强市的过程中,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文化体制,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势在必行。

5.后发优势

驻马店动漫产业刚刚起步,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独特的市场优势,以及通过体制创新取得的后发优势等,使驻马店完全具备了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6.潜在人才储备

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教育。自2006年以来,黄淮学院等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开始培养动漫人才,为产业的后续人才提供了有利保障。黄淮学院动画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为社会培养专业动漫编剧人才、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才。此外,驻马店很多培训机构也在向社会培训输送动漫人才。

二、驻马店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创意不足,缺少本土特色动漫品牌

创意是动漫作品的核心和灵魂,动漫创意应符合时代要求和受众心理。目前驻马店动漫产品的创作观念还较陈旧,缺乏原创作品,缺少本土特色动漫品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不够,远没有利用好天中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本土动漫产品在内容题材、质量及艺术水平上基本都没有凸显驻马店特色,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思想内涵,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和传播天中文化资源,受欢迎程度较低。驻马店动漫产业必须要在开发新产品、提升新技术、培育新品牌、创作新精品上下大功夫。

2.市场资金严重短缺

动漫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业,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前期动漫内容产品的制作,作品完成后的发行、音像出版、产品开发、品牌授权、衍生品开发等市场运作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驻马店作为文化大市,各县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虽然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但是由于财政紧张,政府对文化产业投入相对不足,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这与驻马店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不相符。作为新兴文化产业,在动漫产业发展初期,政府的资金扶持至关重要。

3.市场意识与市场机制缺乏

驻马店文化资源闲置与浪费严重,对文化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较差,现在迫切需要对驻马店丰富的天中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驻马店发展动漫产业,开发本土天中文化,必须牢固树立市场意识,重视市场机制。

4.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驻马店动漫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动漫产品从细节上看还显得比较粗糙,缺乏严格成熟的制作模式,在动漫的制作技术和技巧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力量的引进使得我市本土技术力量的培育受到一定制约,从而形成我市动漫技术延续的恶性循环。

5.高端动漫专业人才匮乏

我市动漫产业严重缺乏高素质创新型精英人才。动漫编剧与导演等创意人才、角色设计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匮乏,已经成为制约驻马店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动漫设计人员对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地方特色了解不多,导致其无法利用这些文化知识进行动漫创作。

6.动漫产业链不完善

目前驻马店动漫产业的开发,缺乏科学有效的总体规划,在动漫作品的策划和制作环节,没有与未来衍生产品的开发环节挂钩。动漫产品的市场开发不成熟,市场销售渠道不畅通,市场开拓能力弱,产业链条没有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缺乏内部交流合作,这些致使我市动漫产业开发的动力、规模、效益等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发挥出最大生产力。

三、驻马店动漫产业发展路径

1.培育良好的驻马店动漫企业创业环境

驻马店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必须建立对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在资金、税收、市场培育、市场监管、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动漫企业大力支持;在投资运作方面,也应采取政府投资引导、民间多元化控股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坚持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化运作

推进我市动漫产业发展,必须要加强动漫制作公司市场意识的培养,建立动漫行业市场机制,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动漫形象,建立动漫品牌,开发动漫衍生产品。在动漫产业链中,动画片的制作和动漫产品的开发要同步。既要有动画片开发商和设计制作团队,更要有营销人才和对市场有控制能力的管理人才。整个市场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营销体系,通过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市场营销,增进天中文化资源的产业效益。

3.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是动漫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虽然我市很多高校及培训机构都开设了动漫专业,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没有掌握动漫核心技术、没有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没有足够的动漫专业实验室和专业设施、缺乏动漫研发能力等。当前应尽快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在引用技术的同时,要自主研发动漫科技产品。

4.整合天中文化资源,坚持文化创新,倾力打造驻马店原创动漫品牌

动漫品牌等无形资产是动漫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利用动漫品牌来带动动漫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使其价值链得以延伸。而创新则是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天中文化资源、建立原创动漫品牌、实现驻马店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1)深入挖掘,彰显天中文化内涵

驻马店本土原创动漫产品的开发,应充分挖掘、整理和利用天中文化资源,从民族发源的神话传说到王朝更替的历史英雄故事,从政治、宗教到民俗、物产、自然景观,以突出天中文化主题、彰显天中文化内涵。天中文化包括以蔡国为代表的古国文化,以“棠溪剑”为代表的冶铸文化,以平舆为代表的交通文化,以梁祝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以南海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嵖岈山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竹沟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打造具有我市本土特色的动漫品牌,就必须对天中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创作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准确表达天中文化精神和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2)创作具有本土特色的动漫原创作品

① 坚持文化创新,在天中文化土壤中培育动漫品牌

创意是动漫产业的核心属性,创意化开发是推进天中文化资源转化和动漫内容产业发展的深层动力。本土原创动漫作品的研发,必须鼓励创新与创意,以天中文化为基石,同时饱含时代的精神风貌。在动漫选题方面,应积极开拓新思路,不仅专注于挖掘传统的主题,还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创造新的有现实意义的题材;在动漫人物的外在形象设计方面,要继续丰富动漫人物性格形象和内心世界;在动漫剧本创作方面,不但注重情节叙事方式的巧妙新颖,还要注重动漫人物个性的真实与鲜活。只有如此,才能对受众产生跨越时空的现实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 基于天中文化,创作本土漫画作品

漫画或连环画的制作生产和发行成本非常低,有利于自主原创。漫画既是动漫形象的源头,又是动画成败的试金石。充分利用天中文化资源,从中筛选漫画创作元素,绘制具有本土地方特色的漫画作品,为动画创作提供原画素材,是打造原创动漫、品牌动漫的需要。

③ 基于天中文化,创作动画科普教育片

传统文化拍成动画片,并不是没有市场,关键是要看如何去表现。通过二维、三维动画精彩还原西平棠溪宝剑、平舆太平车、汝南麦草画、上蔡东岸桃核雕、上蔡重阳茱萸绛囊、确山彩绘彩画彩塑、遂平桃符宋、正阳德胜祥木板年画、上蔡东岸木板年画、泌阳烙画等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运用电脑技术虚拟再现汝南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泌阳神话、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确山打铁花、汝南罗卷戏、新蔡杠天神、平舆丝弦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建立一套形象化的资料体系,这种动画科普片不仅为驻马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资料,而且也会成为对外宣传民俗科普教育的有效途径。

④ 基于天中文化,创作网络动漫

网络是目前流行的动漫作品传播途径。利用网络有利于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动漫作品,也有利于扩大动漫产品的影响。以天中文化为主题的动漫作品,可以立足于当今传统民俗文化教育,以教育项目策划为宗旨,以网络智力游戏开发为手段,以网络互动学习交流为方式,吸引青少年对多媒体动漫游戏产品的关注;也可与知名网游公司共同开发以古国文化探寻、梁祝、棠溪剑等为题材的大型网游。

此外,在动漫题材和形象创新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3)开发具有本土天中文化特色的动漫旅游产业

积极开发动漫与城市、古代名人、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探索发展具有驻马店地方特色的动漫旅游产业。例如选择具有浓厚民俗文化、古国文化沉淀的城镇、遗址,修建特色动漫主题公园、遗址公园,以拉动旅游经济、宣传当地传统文化。

5.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人才资源是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和坚实基础。应尽快建立与动漫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的选拔、使用、激励制度,并开展在职人员的各种培训。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动漫企业、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等积极性,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共同建设动漫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多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动漫人才。同时,加大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优秀动漫紧缺人才。将“引进来”和“送出去”有机结合,立足于本土动漫人才的培养,也可以通过外部力量培养本土动漫产业人才。

6.加快形成驻马店动漫产业基地核心园区

动漫内容产品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空间更大,应更好地疏通各个环节的产业链,开发衍生产品以获得更大利润。要尽快建立产、学、研、供、销于一体的动漫产业基地核心园区,汇聚动漫精英,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动漫产业群,力争使动漫成为驻马店文化产业领域最有竞争力的产业。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充分挖掘天中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在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开发本土原创动漫形象,大力发展有本土特色的驻马店动漫产业。

〔参 考 文 献〕

第9篇

[关键词]地市级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71-02

在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的同时,地方性博物馆尤其是博物馆雷同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在于博物馆发展依旧缺乏地方独有的个性,缺乏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理念与运行方式。如何转变观念,整合地方资源优势,探索具有地方独特个性化的发展渠道是当下博物馆必须思考的问题。天水市博物馆在探索个性化发展方面无疑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一、创新管理模式,实现“馆庙合一”

天水市博物馆于1979年建馆,馆址位于天水市伏羲庙内。伏羲庙是明代专门为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所建的宗庙古建筑群,被当地人称为“人祖庙”、“人宗庙”。天水市博物馆建馆之初规模很小,设施陈旧,馆藏文物数量少,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只知伏羲庙,而对坐落其中的博物馆却知之甚少。面对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窘境,天水市博物馆作了许多尝试。1986年,天水市博物馆与天水伏羲庙合并,实行“馆庙合一”的管理方式。“馆庙合一”是天水市博物馆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和探索博物馆创新发展的一次有效尝试,事实证明“馆庙合一”很好地将传承和发扬太昊伏羲祭奠活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发展相结合,为博物馆发展找到了全新的发展模式与管理方式,并一直延续至今,极大地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

天水市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力度,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馆庙合一”的基础上,2006年,天水市博物馆对当地的名人故居(南宅子)进行了保护维修,利用南宅子地理和民居环境的优势,筹建了甘肃省第一家民俗博物馆,并于2011年免费对外开放。目前,天水民俗博物馆隶属于天水市博物馆,以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为载体,全方位展示天水地区民居、民俗文化,成为当地的民俗博览园。自此,“馆庙合一”的管理方式再度得到延伸,其优势也逐步显现,博物馆展示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地方文化与民俗文化不断得到展示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大力弘扬,博物馆文物展陈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且形式丰富多彩,博物馆功能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事实证明,“馆庙合一”的管理方式很好地将地方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在弘扬和传播传统伏羲文化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天水市博物馆成为当地文物陈列展示和研究、弘扬伏羲文化的一个个性鲜明的综合性博物馆。

二、着眼羲皇始祖文化,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

天水是经史料记载及考古学资料和民俗资料证实的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之地,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伏羲庙被誉为“华夏第一庙”,是明代成化年间官方专门为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而建的庙宇,庙内有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伏羲圣像和古建筑群。从明代开始天水伏羲庙就是全国祭祀伏羲氏的中心,天水市博物馆与伏羲庙合并以来,保存了最为传统和极具地域风格的祭祀礼仪,每年举办三次规模盛大的祭祀伏羲氏的活动,公祭伏羲大典就是其中最为隆重的一次祭祀伏羲氏的活动。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伏羲文化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天水市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随之不断提高,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也成为弘扬和传播伏羲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发扬伏羲文化,充分利用“馆庙合一”资源优势,天水市博物馆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开拓创新,筹划建设伏羲文化始祖园,启动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工程,建设伏羲文化陈列馆,逐步使天水伏羲庙成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全国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

三、弘扬地方民俗文化,创建特色博物馆

天水古城历史悠久,汇聚着多元文化,拥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资源,绽放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天水市博物馆充分开发、整合这些民俗文化资源,2004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水市博物馆正式启动南宅子保护维修工程。国家、省市先后投入1000万元,搬迁了56户居民、8间商铺、两家企业用房,维修古建筑2000多平方米。同时,很好地将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的故居保护、开发和利用起来,利用古建筑的格局和风貌,筹建了天水民俗博物馆。天水民俗博物馆占地505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由12个四合院、78座单体古建筑组合而成,目前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天水民俗博物馆以明清时期天水官宦人家生活场景为主线,以民俗文物为馆藏特色,陈列展示了2100余件民俗和历史文物,包括“家族谱系、祝寿、婚庆陈列”“祭祖、闺房及家居生活陈列”“书房、佛堂、私塾陈列”“皮影专题陈列”“书画、剪纸陈列”“刺绣、银饰陈列”六个基本陈列,展厅面积1950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物2366件馆内常年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目前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集明清民居、民俗展览、民俗表演为一体的博物馆。

四、突出博物馆特色,增加民俗文化展演

在注重人性化服务,突出对游客的人文关怀,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的同时,建成了3D数字影院、多媒体放映厅,在民俗馆改建戏院,并增设皮影戏表演,开展祝寿、祭祖、结婚等主题展览以及历史名人书画、皮影、剪纸、根雕、刺绣、古钱币等各类民俗展览。在做好博物馆旅游、文物展陈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富有天水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创立文物商店,强化旅游服务。在文物展陈上,强调精品,不断丰富展示内容,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了虚拟翻书、数字触摸屏、数字投影和电视播放,更加直观地展示文物。为使展览更加突出天水文化特色,天水市博物馆制作了500余件文字、图片、复访制品等辅助展品。通过多项举措,天水市博物馆不断突破创新,在展陈布置上突出地方民俗文化,全方面生动展示天水的地域文化,在发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为游客提供轻松、舒适、休闲、娱乐于一体观光旅游场所。

五、凸显展陈设计,倡导多元化服务

天水市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多年来在展陈设计和服务上下足功夫,注重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最大化地传播文物信息,不断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上突出展示了天水的主要文化――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佛教石窟文化以及天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展览突出天水文化特色,在文物展陈上,丰富展示内容,增强精品意识,将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民俗博物馆展览依托于古建筑,选用与古建筑相协调的展览设计,保持与古建筑的协调性,并挑选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民俗用品进行辅助展示。制作了硅胶人像、献果模型、匾额楹联、书画作品、展板图表等辅助展品,让展览充满生活气息,对展览主题起到了更好的诠释。

为增强展览的趣味性、互动性,最大限度为观众提供服务设施和优质服务,景区内配备有游客存包处、咨询处、文物商店、餐厅、星级卫生间、饮水处、触摸屏、残疾人专用洗手间、婴儿车、轮椅、医务室等基础设施,方便游客的游览。在景区讲解上,提供方言、普通话、英语等多语种讲解服务,方便游客全面理解景点文化。同时,建成了3D数字影院、多媒体放映厅、游客休息厅,厅内配备电子设备,为游客提供免费上网查询及报刊阅览等服务,努力将游客被动式学习和“自助式”学习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旅游、文化休闲与一身的文化娱乐服务。在做好博物馆旅游、文物展陈的基础上,开发富有天水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创立文物商店,强化旅游服务。增设了祭祖香蜡业务,专门研究开发了伏羲庙祭祖龙凤蜡、八卦香、平安香、赐福香、平安带等祭祖产品向国内外发行了伏羲庙个性化邮票,开发制作了八卦纪念章、伏羲纪念币、伏羲女娲故事浮雕、伏羲庙手提袋、邮封等。通过不懈努力,天水市博物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突出人文关怀,为游客提供多源服务,尽最大努力增加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亲和性。

六、整合媒介资源力量,走品牌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