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35:03
导语:在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注重数学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数学思维与表达能力就像电脑的主机与显示器,数学思维是数学语言表达的核心和前提,数学语言表达是数学思维的外显,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表达能力,必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但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数学学习不能依靠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它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力的活动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曾经有人作过一次对比研究: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时,一位老师就直接告诉学生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学生记面积公式,再通过大量题目进行强化训练,最后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相关问题;一位老师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是让学生数、摆、拼、量、算、猜、验证等活动,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然后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从表面上看,第一位老师的教学效率好像要高些,利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像要强些,但从教育的长远目标来看,显然,第二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是一个长期慢长的过程,它不能急功近利。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外,我认为,一题多解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一个题目,多种解法,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问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坚持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变得非常活跃,教师可能在不经意间会获得意外的惊喜。如:我在教学这道例题“3箱矿泉水共有36瓶,48箱矿泉水共有多少瓶?”时(三年级下),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许多同学都想到两种方法:方法一――36÷3=12(瓶)48×12=576(瓶);方法二――48÷3=1616×36=576(瓶);而有一个同学很自信地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36×48=1728(瓶)1728÷3=576(瓶)。我问:你是怎么想的?生说:我用假设法,假设每箱有36瓶,那么48箱就有48个36瓶,因为我将每箱的瓶数扩大了3倍,所以要将最终的结果缩小3倍。他的话音未落,同学们都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的教师可能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推理、验证等思考过程,它与其它学科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我们应树立“大数学观”思想。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它必须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之上建构起来。而广泛的阅读能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认知水平、丰富语言词汇,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表达能力。曾有人对中法两国的小朋友作过实验调查:题目为“船长的年龄有多大?”即在一只从南斯拉夫开往澳大利亚的船上,载着30头牛和40只羊,请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结果70%的中国小朋友答案为:70岁,而70%的法国小朋友答案为:所给的信息与船长年龄无关。检测实验结果证明了,我国的小学生存在阅读理解力、逻辑思维力相对低下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建议》中指出:部分学生不会用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某个部分,因此他们语言里就出现了坑坑洼洼,模糊不清。经过多年研究,得出一条结论:这种智力上的“口吃不清”,正是由于缺乏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以及边阅读边思考的技能而造成的。
除了课外阅读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遇到某道题,要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边阅读边思考,疏理信息,明确问题,并最好能用自己的语言背着表达出大概题意,然后再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能用数学语言将整个思维过程描述出来,不但要说清怎样做,更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
三、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紧张的课堂氛围
在人的心灵的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科学家研究证明:孩子们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思维才会最活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表达;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发展性评价,让学生想表达;平时要求学生注重数学语言的逻辑性、严谨性,让学生会表达;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能表达。当然,“宽松”不等于“放松”,课堂提问不能成为优生的专利,不能只抽积极举手的学生,对于想举手而不敢举手的学生要鼓励,对于根本就没思考的学生要施与一定压力,制造一定的学习紧张感,从而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勇于发言,促进思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设计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分析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思考能力发展并不均衡。就优等生而言,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水平较高。分析、推理、想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思维表现出较好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而且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已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中等生而言,其数学思考能力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推理、想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与独创性就显得差一些,思维显现出一定的惰性。就后进生而言,其数学思考能力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水平。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直接造成了他们思维的肤浅,导致他们逐渐失去自信,缺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后者又反过来制约了其思考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数学思考的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思考何尝不是这样?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静心思考、有所创新的。因此,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可以安静、深入地思考,情感、动机、信念、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想想,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呵斥或嘲笑他们。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义务教育十一册教材中“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让他们将圆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如此多次,让学生观察在圆纸片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精力陡然集中,都想看看圆纸片上有什么?一生发现:圆纸片上有折痕。另一生又发现:圆纸片上有无数条折痕。老师表扬两生观察仔细。其它学生倍受鼓舞,纷纷发言:圆面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交点叫什么?折痕叫什么?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并熟记。要学习在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老师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和同学手中的圆纸片的直径和半径,启发学生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要画圆了,老师还是不讲画法,让学生先去画,满足他们操作圆规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圆的方法和步骤。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人人有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说理、动脑思维的机会,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好。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她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四)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4/5。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第一种解法:因为这艘轮船往返行驶,驶出路程等于驶回路程。若设驶出最远路程要用x小时,那么驶回时要用(6-x)小时。列方程为:30x=(30×4/5)×(6-x)解这个方程得x=8/3,那么,驶出最远路程就是:30×8/3=80(千米)。
第二种解法:先求出逆风时的速度:30×4/5=24(千米),然后设这艘轮船最多驶出x千米就应往回驶了。根据行驶往返所用的时间关系,可以列出方程:X/30+X/24=6,解这个方程得,这艘轮船最多驶出80千米就应往回驶了。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思考充满灵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认识数学,体验解决问题的情感,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而数学思考的产生是需要诱因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并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数学思考充满灵性。例如,执教“毫米和分米”一课时,导入新课时设计“我们手中的学生尺长2( )” 一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当学生产生严重的认知冲突,在“米”或“厘米”之间举棋不定时,又可因势利导追问:有没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呢?学生认真思考后,交流想法,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必须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分米”。1分米多长呢?启发学生思考想象,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汇报并说明理由,发现1分米=10厘米。创设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又如,教学“优化”时,教师问“怎样安排才能让客人老师尽快喝上茶呢?”一问激起千层浪,孩子的神经系统被激活,教师又出示一个个子问题: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同时做什么?在一系列问题情境中学生激烈地讨论、比较,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找到了沏茶的最佳方案。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遵照《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编写要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意见,努力挖掘教材中能进行数学思考的各种因素,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数学思考的“土壤”, 让数W思考充满灵性。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数学思考充满智慧
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索的问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课堂交流和讨论才能深入,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的数学思考才会充满智慧。如,教学“口算乘法”时,在课始,从复习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导入课题: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这样导入课题,学习不仅为学习新知识做了准备,而且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导入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编算式,然后自己想方法来计算,在这个环节上,学生思考数学的积极主动性远远高于教师出题学生来计算,如果是后面那种设计,学生就学得很被动,数学思考也不具有挑战性。
又如,教学“优化”时,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师设计“小组动手烙―展示烙法―比较烙法―选取最优烙法”的教学环节,从动作思维到抽象思维,层层深入。当教师在发现许多学生无从下手时,便启发学生先试一试,再议一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烙3张饼至少要用9分钟。如果教学就此结束,那么操作是表面的,这时教师趁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是9分钟?学生则体会到烙饼最优的奥秘就是“每次锅里要放2张饼”,许多学生已开始借助表象进行想象。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追问:还能不能找到更省时的烙法呢?这样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究,造就了一次比一次更为激烈的思维碰撞,不仅让学生领略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还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抽象思维的发展,课堂真正成了数学思考的场所。
三、适时捕捉生成资源,让数学思考充满挑战
【关键词】 数学阅读能力 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活动,是我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说到阅读,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语文阅读。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阅读的内涵越来越广泛,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阅读素质不仅仅是简单的语文阅读,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数学阅读、科技阅读等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和素质。
数学阅读是一种从书面数学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和智力过程,包括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分析、综合、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也是中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从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上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最终实现数学语言水平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在数学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明明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却无法独立正确地读懂题意,最终导致失误的现象也频繁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不同程度的打击,主观能动性的降低也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和评价结果。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在多轮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就明显感觉到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欠缺,其中又以数学阅读最易被忽视。多数学生几乎是不看数学书的,数学课本对于学生来说通常就是当作习题集来用,正文是从来不去看的。即使老师布置了阅读数学书的作业,也没有几个人把它当作一回事来对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即使到了高三总复习;即使学生接触数学、学习数学算来已有十数个年头;即使是班里一些数学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回答关于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与性质,比如函数的导数定义、立体几何中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提问时,往往是答不出来,或表述不到位,更不用说让他们解读具体的题目。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有:
(一)在概念理解运用时,如导数内极值的有关概念,有些学生总是简单的认定极值点就是导函数的解,而忽视了对该点左右单调性的分析;在材料信息的理解与运用时,对问题中规定的原则、运算不理解。
(二)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术语缺乏认知导致对问题处理上的偏差。
(三)对同一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认识不足而导致数学语言的操作障碍。
上述种种都说明:没有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当然,这些遗憾的造成,我们数学教师也有部分责任。因为长期以来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已经把教材内容进行了提炼,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给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如果他们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印象不深,时间一长容易忘记,这样也就缺乏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和习惯。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已将数学阅读设定为专题课,数学课的阅读教学,正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叙述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下文我将重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结合数学教学实践,阐述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培养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对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打开数学世界的大门,走进数学、亲近数学、理解数学的一把钥匙。有了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顺应和内化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不断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推理、想象,不断地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即便会不时地遇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全新的问题,通过他们的自主阅读,赢得充足的时间和获取无限的空间尽情地发挥其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去深入思考、大胆猜想、主动探索,甚至与人合作交流,尝试用各种办法分析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从而无形中锻炼了独立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阅读的独特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nfield)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之由来。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数学语言的独特性上)使得数学阅读除了具有一般阅读的特点外,还具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
1.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要求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读感知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
2.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决定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适合数学阅读学习,而是要认真细致的阅读
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
3.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过程
一方面,在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做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还有,数学阅读时常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学生以将笔记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4.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
数学课本中的语言通常是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目的之一就是进行语言的转化。如把一个用抽象表述方式阐述的问题转化成用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表达方式表述的问题,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把用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转化为言语的形式以及把言语形式表述的关系转化成符号或图表形式;把一些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
三、对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思考
基于上述数学阅读能力在整个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我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特别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又由于数学的阅读不同于其他文科阅读,不能盲目照搬它们的模式来指导数学阅读,因此要掌握一定的指导策略,使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对此,结合自身实践,我总结了几点经验:
1.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过程,如果不能吸引学习者主动参与,效果就很差。阅读也是如此。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首要任务。为此,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新颖而贴近生活并富有启发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反例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2.优化课堂模式,适时进行数学阅读示范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本身应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策略,这样才能适时借助于数学课堂阅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在概念教学中,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将数学阅读教学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形成“讲读练三结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3.读写结合,培养数学阅读的认真细致
当我们在看一本小说时,时常会跳阅性阅读,因为这个时候,我们不用太注意细节。但数学阅读由于其逻辑严谨性,要求我们对每个句子、每个数学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要求手脑并用,读写结合,认真细致。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很多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是要求我们记忆的,然而数学教材对问题的叙述通常又是非常简洁的,有些数学推理过程常被省略,甚至有时一些定理的推论、性质自己还要进行推导,阅读时如果两步之间跨度较大,我们就需要借助纸笔演算推理来“打通关节”,以便顺利阅读。因此,在数学阅读中要注意言语的内部转化。简单的说,就是把一个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内容,或者是把用符号或图示表述的关系转化为文字,又或者把文字表述的关系转化为符号或图示等。
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信息进行语言转化,这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是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知识和工具,阅读数学教材不像看小说那样容易上手,容易入戏。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教师要耐心等待,循循善诱。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相结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阅读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才能改变数学阅读能力欠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严士键,张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江苏教育出版社.
[2]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3]孔企平,张维忠,黄荣金.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
[4]邵光华.数学课堂阅读指导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5]邵光华.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6]马铭清.刍议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阅读[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7]郭雅彩.数学阅读及其教育功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订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2002.3.18 征求意见稿)[J].课程・教材・教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9—0047—01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从世界的发展看,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每一节课几乎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时间很少。因而,培养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目前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自主地探索并学习新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旧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多花一点精力去引导学生多看、多思、多动、多说,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去学习数学知识。
二、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就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学习方法,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要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使他们懂得怎样去观察并发现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认知学家也认为,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保障。
三、巧妙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无论在数学教学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一些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并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积极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以往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或直接给出问题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样做对学生的思维无形中进行了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在课改实验教学中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模式是这样的:
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引导学生走上科学发现的道路,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进行创新性学习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重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上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之于发散思维,即非逻辑思维。数学创造能力的大小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成正比。另一方面,知识量越大,则联想、类比、相象的领域就越广,从而产生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的机会就越多,所以创新能力的大小又和知识量成正比。徐利治教授给出了以下公式:创新思维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提倡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关键词:推理能力归纳类比猜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我觉得,推理能力的培养决不仅仅只在某一节思维训练课上进行,它应该体现在我们日常教学的点滴当中。下面结合我教学当中的几个片断,来谈谈我在日常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一些思考。
一、利用数学归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线段》课后的一道练习题:“共有()条线段。”一题时,没有就题讲题,而是充分利用了本道题的资源,通过板书,让学生发现规律,规纳出解决这一类题的通用方法,接着让学生举例,画一两个图形试试看,从而验证结论的正确。在这一过程当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习题。
师:这里有几条线段?(生有的说“3条”,有的说“4条”,答案不一。)
师:注意,在这里,每两个点之间就是一条线段。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师:你数出了几条线段?
生1:6条。
师:请你上台来画一画。(生1上投影仪前演示:生边画师边写“3+2+1”,使学生明白3、2、1的由来)
至此,学生已经会用画图法解决此类题了,但是,师又接着出示:“”。
师:这里有几条线段?(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指一生上投影仪前画,生边画,师边板书:4+3+2+1)
生:10条。
师:这里又有几条线段呢?
(师随即出示:“ ”)
师用不同颜色粉色标这出,并板书:5+4+3+2+1。
生:等于15。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1:5+4=9,9+1=10,10+3=13,13+2=15。
生2:4+1=5,3+2=5,5+5+5=15。
生3:上面已经算出了等于10,这个算式跟上个算式比,多了一个5,10+5=15。
师:你听懂他的方法了吗?(再指一名学生说一说)
生:老师,我发现规律了。有几个间隔,就从几加起。
师:你能听懂他的意思吗?(小组同学间交流自己的想法,指名说想法。)
师:这个结论对不对呢?请你你验证一下。(生在练习本上验证)
以上教学,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算式,发现规律,归纳类比,得出结论,进行验证的学习过程,并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学时,我没有过多的强调计算方法,只是将学生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自己归纳得出结论。结果学生的发言真的很精彩,他用自己的话语归纳出了一种数线段的非常好的算法,即:“看看有几个间隔,就从几加起。”学生表达如此清晰,说明他是真正明白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其他学生呢?是不是也明白呢?于是我让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机会。经过验证之后,同学们都很兴奋,因为正是这样的“发现”,使解决这一类问题变得简单多了。
二、借助观察类比,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许多新知识的发现都需要观察类比,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可供学生观察比较的材料,如回忆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等。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一课时,就是让学生回忆旧知,通过比较,找到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得出新的结论,在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片断]
在学生做完一道加法竖式68+3并回顾笔算加法在笔算时应注意的三点之后,教师随即出示68-3。
师:这道题和刚才的68+3一题有什么不同?
生:68+3是加法,而68-3是减法。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笔算减法(师板书课题)。
请你们猜一猜,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有什么相似吗?
生1:我觉得笔算减法要从个位算起。
生2:我觉得笔算减法也要数位对齐。
师: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
生: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师:同学们通过猜想认为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现在就请你们在练习本上试着笔算68-3。
生开始做题。
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之后,已经初步掌握了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再学习减法的笔算是水到渠成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加减法进行对比,猜想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融为了一个知识整体,降低了教学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而且在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然后猜想,进而通过计算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当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激发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一课时,就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然后举例验证,最后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片断]
在得出加法交换律之后。
师:加法有交换律,你马上猜想到了什么呢?(生思考,师启发学生)
生:乘法、减法、除法也有交换律吗?
师:乘法、减法、除法有没有交换律呢?你能想办法验证吗?(生在练习本上验证,指名汇报)
生1:我验证过了减法也有交换律,比如:1-1=1-1,2-2=2-2……
师:好象说得有道理呀!你认为对吗?
生2:不对,那是被减数、减数相同的情况下,这样是a-a=a-a。举个反例,2-1不等于1-2。一个反例就足以说明减法没有交换律。
师:真了不起!是呀,数学中有很多的假象,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能将假象,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得到结论的?
生:先猜想、再举例验证再总结。
学生在知道了加法交换律之后,我没有局限学生的思维,而是启发诱导学生猜想“有没有乘法、减法、除法交换律?”学生在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之后,已经经历了结论形成的过程,自然会想到去验证,从而得出结论。在猜想验证的过程当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2-0220-02
中图分类号:R 642.44文献标识码:B
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能力来自于实践的锻炼,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加强医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是医学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医学生必须经过长期而又扎实、规范的临床实践的培训,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本文根据医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就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和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作一探讨。
医学实践教学现状
完整的医学教育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两者互相渗透,紧密相联,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1]。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的突出特点,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教育,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调研我国82所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情况:①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足;②重理论轻实践,具体表现在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的比例为1∶0.6,实践教学学时偏少,不利于医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③传统医学教学过程,是执行先理论教学,再临床见习教学,而后毕业实习的“三段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晚;④教学模式陈旧,传统课程设置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课程内容带有浓厚的“纯治疗型”特征, 缺乏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内容,难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的变革。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上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医学生出现了重仪器、轻临床的倾向,医学生往往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1],其后果是不能够很好地掌握病情的变化、分析和鉴别诊治,工作好似一个“书记员”。同时医疗改革使患者及家属有选择医生的权力,对医生的水平和安全性、满意程度、防范差错的意识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医学生不被社会尊重,患者不配合和拒绝诊疗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医学生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经过医学高等院校倾力培养5年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不会看病”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2]。每年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结果显示,考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是最欠缺的,其次是体格检查基本技能不扎实,X线、心电图阅读不尽如人意[3],提示我们应加强在校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
改革课程教学体系
改革课程教学体系,加大实践课程比例,一方面将与临床医疗联系不甚紧密的科目比如医用物理、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等作为选修课、自学课来安排。简化教学科目,增加临床课程的教学课时数,有效延长临床见习、实习时间。另一方面,构建综合化课程体系。传统临床课程虽具有知识结构完整,所需教学投入少,便于组织等优点,但存在学科界限泾渭分明,教学内容不必要重复多,部分内容陈旧、过时,对新理论、新成果反映不及时等弊端。因此,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临床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即将必修课的理论部分重组、整合为诊断学总论(综合课程)、系统疾病学(综合课程)、专科课程(仍为学科课程,主要进行内容更新)3个模块,并新开临床选修课程模块(医患沟通学、临床营养治疗学、肿瘤学概论、急诊医学)。主要方法是打破原有的诊断学、放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等课程结构,将《诊断学》中的“问诊”、“基本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与《放射诊断学》中的“总论”整合为《诊断学总论》,将《诊断学》中的“各系
作者简介:韦红卫(1965-),女,广西平果县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统体格检查”,与《放射诊断学》中除“总论”以外的部分,与《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以器官系统知识点为牵引,按照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主线进行重组、整合,形成《系统疾病学》。教学内容按照突出“三基”训练、减少不必要重复、增添新理论新知识、补充遗漏的原则更新优化。从而大幅删减了放射诊断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精神病学都要重复讲授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改为由上述科室联合授课、集体备课,内科主讲病因、病理、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不含影像诊断)、内科治疗;放射科主讲放射诊断,外科主讲外科治疗。这样就减少了课堂理论授课的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的愿望得以实现。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接近或达到1∶1。
强化实践能力训练
贯彻以医学生为本理念,转变“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采取综合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笔者认为,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①重视诊断学、放射诊断基本技能训练。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心电图判读和X线阅片是必考内容,说明了医学生掌握这些技能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这方面基本技能的训练。一是加大这些课程实践与理论教学学时比,确保临床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为1∶1;二是坚持配强师资,教员全脱产教学,确保全身心投入;三是小班授课,每班50―60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四是建立技能训练室开放制度,实行课后技能训练。影像诊断学讲授中,每个知识点都配有相应的影像图片,每次理论课后当晚均进行影像读片训练,每个章节结束时在周末集中组织影像读片辅导和答疑。诊断学教学中,教员先示教,医学生再互练,要求手法规范,内容全面, 步骤正确,而后再进行临床见习。②理论与见习同步教学。要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因此应该实行理论课与见习同步教学,每2―3个疾病理论教学后就安排1次相应内容的临床见习,这样就使见习内容紧扣理论课,避免了见习与理论相脱节的现象。③在临床见习课中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 learning,PBL)。 即教员先将问题提出,带领医学生到病床边熟悉病情,再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讨论分析,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讨论点,能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主动性。④加大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发挥模拟教学的作用。由于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医疗市场的现状,目前,妇产科学等临床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的见习难以得到病人的同意和配合,成为临床见习教学的难题。为了弥补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应该加强对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建设,购置各种模拟训练设备,如高级分娩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等,能较好地演示分娩的全过程、实行急救技术操作等。目前此项工作已得到了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些学校还建立起了模拟医院,有条件的单位还聘请、培养标准病人(standard patient),以供临床教学之用。
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在教学中得到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提高,包括课堂理论课教学应该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方面是将PBL等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理论课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进行授课,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就避免了照本宣科、灌输式教学所致的枯燥无味,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开设讨论课,有讨论才会有思考,思维才会真正被激活。在每个系统疾病的理论课结束时,安排综合性讨论课1次,其教学要求为:①在教学设计上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②教员精选案例、设计讨论范围和步骤,课前将资料印发每名学生;③第每次讨论课前,讲明讨论课的目的、意义、要求及方法;④讨论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循序渐进,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发言;⑤最后总结时,教师既要注意对知识的总结,更要注意对方法的指导。讨论课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将讨论课与课堂讲授有效结合,发挥讨论课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和必须途径,也是医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部分院校通过教学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高校扩招和目前的医疗环境下,相当部分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下、动手能力差的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仅是作者的初步探索与思考,希望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做进一步的研究,为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更多的教学方法。
一、高校学生科研工作现状
1.目前高校的学生科研气氛日趋浓厚,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和高校现实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把学生科研的重点放在研究生上,对于普通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况,没有把学生科研纳入日常工作轨道,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学生科研工作进行管理。对学生的科研经费投入很少,实验室很少对搞科研的学生开放,学生只能接触到科研的初步感性认识,甚至连科研的基本方法都没有掌握,学生的科研主要是通过几周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来完成。
2.由于近几年因为高等学校扩招,多数教师忙于教学,加上科研负担愈来愈重,几乎没有余力用到指导学生科研上;而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学而优则仕”,多数学生忙于英语、计算机过级,忙于选择毕业后找一份收入丰厚、条件舒适的工作,造成做学位论文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他们以完成学位论文为目标,不可能投入很多的精力去深入研究。加上有些学生知识储备不足,选题缺乏论证,目的不明确,做科研凭兴趣,没有计划性和恒心。当研究工作不顺或遇挫折时,为了应付了事,就会产生投机取巧地修改或伪造数据做假论文等现象。
3.由于高校对学生搞科研缺乏鼓励性政策和硬件条件,造成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强,参与科研的学生数量相对很少。沈阳师范大学科研处的华正伟曾对辽宁省五所高等学校的1500名高年级学生进行过一次专题问卷,在被调查者中仅有14.6%的学生有过科研活动经历,而专科院校学生有科研经历的人则更少,仅有1.1%,而美国某些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率高达65%,因此,与国外大学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科研的成功率偏低,成果的总体质量不理想。
二、加强高校学生
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大幅度扩招,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只注重学习课本知识的人将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因此在大学四年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校教育应当使本科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相关的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科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如果没有了对问题的探究,学生就不可能主动积极的学习,学生也就不可能有相互之间思维的激烈碰撞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就得不到真正的磨练和提高。但目前多数高校只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对科研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体制与现在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规律相违背,已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提倡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科研活动强调培养学生参与、探索、求实、创新的精神。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为今后的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见习机会,它能让专业知识快速转化为生产技能,能锻炼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能消除学生的社交恐惧。21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为了面向知识经济发展,要求每个人必须有最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都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指导,促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与发掘心理,有利于正确引导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力,然后逐步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和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的能力。
3.高校学生参加科研,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知识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无论参与何种形式的科研活动,也不管课题的大小,都少不了学生自已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迫使他们深入钻研与课题的关的知识领域,掌握相关的技能,发展各自的思维,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科研方法、思路,提高分析、动手能力从而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通过科研是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有效途径。
4.高校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有利于营造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是创新,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改善校园文化的结构,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体现学府气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可改善校园的生活和人文环境,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竞争氛围。
5.学生的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也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专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而专业能力是通过教学和科研来培养的,因此,一所高校的质量不只在于其校舍的漂亮与否,而更主要的在于该高校的教师和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在于其教师和所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三、提高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1.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科研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由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使知识陈旧的周期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培养的人才有较宽的知识面。高校原先的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校应从指导思想上,把科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到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等同的地位,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规模和办学方向制订本校的大学生科研工作计划,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运作机制,加强管理力度,把阶段性或自发性的学生科研活动纳入教学过程。
2.领导支持和教师关心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
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科研活动是作为学生课余活动,由团委、学生会来筹划、组织,所以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够,只有得到学校领导从科研政策、教学、设备和经费等方面支持,学生的科研活动才会有较深入的开展。高校的教师是学生科研的领路人和启蒙者,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科研意识,在选题方向、科研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自已的积极性,使其创造能力得到锻练和提高。
3.建立大学生科研信息交流平台,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学术讲座、座谈会、辩论会等,活跃校园学术气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积极为学生建立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因为信息既是促使学生产生科学研究激情的动力,也是指明学生科研之路的明灯。建立学生信息交流平台,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起常规的信息传递渠道。教师是学生最重要的信息源,教师教学活动信息量的大小对学生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4.注重毕业设计,加强毕业论文指导,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
通过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的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能有机地把教学计划中各学科和各教学环节联系起来。通过毕业计设,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师将自身的课题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为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创造良好的条件。这种初步的科研经历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和进一步深造有着很大的帮助。
5.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正确的激励措施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学校及院系、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精心组织学生申报学术论文、科技制作、发明、社会调查等作品参加竞赛,对优秀作品给予表彰奖励。使学生觉得自已有成就感,所做出的学术成果能被老师和同学认同,从而感到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为了调动大学生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大学生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应建立大学生科研专项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6.建立学生科研管理新制机。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学习情境 实践 教学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鼓励创新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环节,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课堂创新能力就必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敞开。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信任、平等的目光去正视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创新,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情境中学生便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有所创新。
二、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学生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疑问,才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去解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在实际的工作中, 教师一方面使学生在求新中发现问题。根据事物之间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辩证观点,教师在组织、启发学生对旧知识复习巩固的同时,要引出新知识,并通过让学生观察、动脑和动手,使学生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对新知识提出问题,然后找出解决的办法,从而掌握新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学生只有发现问题的可疑之处,才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才能有效发展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学生也只有在质疑和探索的过程中,才能暴露出对哪些地方掌握的比较牢靠,对哪些地方还存在一知半解,以便于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结合生活和教学实际,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质疑的兴趣和质量,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和愉快的状态之中;其次,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敢于对教材的内容、教师的讲解,特别是对同学观点中值得商榷的地方进行质疑,并让其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
三、动手参与实践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加强操作活动能使学生的眼、脑、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从而使他们积极探索、发现、获取新知,体验成功。动手参与实践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操作学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使他们在亲自动手中理解数学概念,感受数学的意义,发展创新思维。当然,加强实际操作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真正做到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新教学模式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他们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锻炼合作能力。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能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这有效增强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锻炼了其多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应细心把握,将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