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研经费监管

时间:2023-06-06 15:35:08

导语:在科研经费监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研经费监管

第1篇

关键词:国际合作;科研经费监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际合作项目科研经费监管制度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日

党的十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为新时期我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化、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当前,科技创新与合作发展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重大科技问题和挑战需要全世界共同应对,越来越多的重大科研项目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国际合作已成为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控制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国家一方面增加对科研项目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注重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如何使科研项目经费发挥充分的作用,取得预期效果。同时,也能增强承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种认识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本文主要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制度建设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建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制度

建立经费预算支出和科研项目成果质量与绩效结合的预算目标管理制度。项目申报人在编制经费预算时,必须具体明确项目成果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一定时期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并且与项目申请经费数量挂钩。如不能达到预算所确定的目标,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或项目经费资助者应停止经费资助或采取其他惩罚措施,如限制科技项目申报等。

严格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经费预算列支的项目和金额应当严格执行,但考虑到预算编制依据的变化,可允许单项费用支出金额在一定的幅度内上下浮动,但支出总额不得突破。特殊情况下需要对经费预算作较大调整的,应由项目承担人提出申请,报项目批准人或经费资助人同意。

自选或研究所下达的课题,经学术委员会讨论,研究所领导批准后,课题负责人应将开题报告书或协议书、合同书及批准经费的详细预算交研究所办公室办理立项拨款手续。

国内科研院所核定项目管理费用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核定的范围内,严格执行经费预算管理。严格在核定的经费指标内开支,项目负责人为经费管理第一责任人,经费支出由项目负责人审批后财务部核实,按照项目报销流程入账,按季控制分析使用情况,经费预算纳入科研项目的年度考核。

海外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主要是根据国内科学院下达的成本费用控制指示,执行和分解国内科研院所下达的管理费用计划、制造费用计划、基本投资计划。国内科研院所监督海外科研项目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必要时有权建议提出修正财务计划。

财务预算编制的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国内科研院所的财务计划,努力完成各项科研目标。

二、建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的配套财务与审计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控制,强化财务核算和管理,促进科研项目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结合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实际需要建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的配套财务与审计管理制度。

(一)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重点完成经费的划拨、管理和资金风险控制。借鉴欧盟框架计划的实施过程并结合我国自有国情,整个项目实施分批划拨。其中,经费不直接划拨给项目申请人,而是通过项目协调人分配给项目申请人。同时,规定在项目协议中使用的银行账户必须用于项目资金,不能挪作他用。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申请人只能获得一次预付款项,其后每一阶段预付款都要根据项目执行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专家的评估并得到批准才可支付。在资金划拨的控制和管理上,一方面主要集中在对各种项目财务报告的审批和核实上;另一方面是对经费申报后的系列风险控制上。为了尽可能地加强项目资金控制,对申请者提供的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方法应建立严格的审查,包括要求申请者提交财务决算证明、财务方法证明、平均人力成本证明以及经费申报后的系列风险控制方法,一旦发现项目申请人有违规行为,将对其进行财务处罚。(图1)

为了规范项目资金和银行账户的管理,建立和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货币资金安全,加强对货币资金和银行账户的财务管理。

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正确处理财务关系。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地筹集和使用资金,有效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按期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和财务说明书,做好分析考核工作。监督海外项目资产的购建、保管和使用,定期进行财产清查。

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应加强海外资金和银行账户的管理,开立银行账户时应该先对拟选择的开户银行进行资信调查,包括银行的股东、经营业绩、在当地的影响,资信调查完成后,项目部应提出开户申请,向国内研究院报送《银行账户开户审批表》、《境外银行信息调查表》(附件)及相关资料,报送审批。国内财务部对拟开户单位的开户申请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报国内研究院领导审批。审核同意后,开立账户。海外银行账户的授权管理人严禁只授权一人管理,可以降低资金的管理控制风险。

库存现金应根据机构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库存限额,并报国内科学院财务部核准。严禁超限额存放现金,库存现金超过限额,应及时送存银行。提取、运送大额现金要两人以上同行,现金应存放保险柜中保管,并设有专门的、且能保证安全的放置场所。

对于人员经费,应该报送人力资源部审核后发放,因现场需要的劳动竞赛奖及各种福利,报国内科学院批准后由项目部在核定的额度内掌握控制使用。

员工国际间出差的机票应向三家不同的票务公司询价,报销时发票、行程单、询价单(注明选择该航空公司的理由)交财务部审核。

(二)改革科技项目经费审计监督方法,实行绩效审计评价制度。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完善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稽核制度,明确相关机构或人员的工作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监督检查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看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监督检查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看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监督检查印章的保管情况,看是否存在全部印章由一人保管现象;监督检查票据的保管情况,看是否存在票据管理漏洞。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组织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定期检查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研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核财务决算。

财会人员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录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退回不给予报销。财会人员对认为是违反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及分公司有关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制止与纠正,制止与纠正无效的,应向海外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意见,请示处理。

三、建立外汇经费管理制度,防范汇率风险

国际合作项目尽可能地约定使用人民币或主流货币结算。对美元或欧元应合理使用金融工具防范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外汇汇率风险应做好合同签订前汇率趋势分析;加强合同履约,最大限度降低海外业务应收款项。在项目所在地收到款项,应及时划回。划回的外汇应根据汇率的变化和支付计划判断是否结汇。

目前,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由此汇率风险成为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作为进出口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回避汇率风险已成为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鉴于此,国际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应当采取汇率保值增值措施,尽量减少外汇汇率损失。

选择合适时机结汇。海外财务部应根据各职能部门及项目编制的资金收支计划,考虑欧元和美元的汇率走势,确定结汇时机和结汇余额。对于美元收款,尽量做到收款当天或隔日结汇,美元账户不保留大额款项;对于欧元收款,选择较高的价格结汇。从根本上解决汇率风险的途径是要求业主来承担汇率损失,和第三方协商采用签订合同当日的人民币对美元固定汇率结算合同价款,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由第三方全部补偿。这个要求从目前来看并不过分。

四、建立配套的海外研发基地财务管控制度

在内部控制方面,采用统一的财务费用计算方法,从根本上排除由会计方法错误和不合规定而导致的问题;承担单位定期上报科研成果和财务状况,并提供有独立第三方审计员出具的审计证书。在外部监督方面,公开审计报告的内容、后续承担处理结果,甚至适当公开审计监督的工作程序,接受社会和大众的监督。在差旅费管理方面,遵照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地制定本项目人员的差旅费制度。差旅费管理的目标不仅是降低费用,还要考虑增强差旅费管理的透明度和合规度,提高费用管理流程效率,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安全感和满意度,是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一是应制定清晰明了的差旅费管理制度,并随环境变化(如航空公司、住宿服务、餐饮业政策或物价变动)及时加以更新;二是对差旅费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将处理差旅费用的流程标准化,使之可以及时搜集有关数据并全过程监督差旅费用;三是保证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差旅费制度,以避免在未被授权的领域内支出费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集团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纪实[J].中国总会计师,2005.11.

[2]加强财务管理,加速企业发展――记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姚维汀[J].中国总会计师,2005.11.

[3]陈慧云.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研究[J].煤炭技术,2005.8.

[4]黄朴.企业集团海外拓展资金管理策略[J].财会研究,2005.5.

[5]李.论跨国公司资金融通的内部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4.3.

[6]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跨国公司资金统筹管理模式与外汇收支影响[J].中国外汇管理,2001.7.

第2篇

1增加“绩效支出”,激励科研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

《通知》明确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在对科研工作者业绩考核基础之上,结合科研人员的实际绩效,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统筹安排绩效支出。在《通知》文件颁布以前,在项目预算编制中涉及酬金性质支出的科目只有“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然而有工资性收入的在职人员不允许从纵向经费中列支“劳务费”,课题组成员和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也不允许领取“专家咨询费”,因此科研人员付出艰辛的劳动没有合理的补偿渠道,不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2〕。“绩效支出”改革办法的出台为科研人员劳务付出给与明确的列支渠道,允许优秀科研工作者在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激发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2.3推进项目承担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改革进程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的改革对各级各类项目管理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无论是在高校科技经费制度建设方面,还是在实际工作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原有的科研承担单位内部经费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改革需求,必须依据国家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建立学校内部的间接费用管理办法、绩效支出管理办法等。高校科技经费管理部门也应紧跟改革的步伐,督促科研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相关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2间接费用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2.1间接费用提取采取上限比例控制,无法避免在上限额度内人为控制其预算金额按照《通知》要求,间接费用按照直接费用扣减设备购置费后的经费额度(以下简称直接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核定并实行总额控制的方式。比如,对于经费直接费基数在500万元及以下部分,间接费用总额按照不超过其20%的比例控制,那么间接费用的提取额度则是一个范围限制,就会存在人为控制的空间。大部分科研人员对间接费用的概念还很陌生,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管理费这个预算科目上,把间接费用和管理费混为一个概念。在项目经费到账后,间接费用被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科研人员看到大于过去管理费的金额被学校提取很是心疼,所以在做项目预算申请书时,尽量将间接费用金额做的很低,甚至还有老师将间接费用纳入自筹经费,后期因自筹经费无法到位而造成间接费用无从提取,最终造成高校科研环境和条件方面的补偿不足,科研人员绩效支出也无从得到保证。要解决间接费用提取额度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加大国家科技计划间接费用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做好相关培训工作,使科学研究者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科研人员如果认识到此项政策确实是对开展课题研究有益,其目的是解决在科研工作中直接费用无法列支的支出,还包含对课题组人员的绩效考核支出,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在预算书中足额提取间接费用。还有一些高校为避免出现此种状况,采用的方法是在制定校内间接费用管理办法时,要求课题负责人在填写项目预算书时,间接费用统一按照提取比例的上限足额提取,否则绩效支出将同比例减少。例如:某课题的直接费用为500万元,设备购置费为120万元,那么间接费用提取金额为(500-120)×20%=76万元,如果低于76万元,绩效支出则相应同比例减少。这种方式是高校为保证间接费用的提取额度,从制度上所做的硬性限制,这种在项目申请阶段就对项目预算书严加审核的方法,是非常可取的管理方式。在高校科技经费的管理当中,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改变过去在项目申请阶段,只重视项目是否能够立项,而对项目预算的填报情况未严格审核的状况;科学研究者也应重视预算书的填报,对开展项目研究可能发生的支出加以充分考虑,在经费预算结构中合理规划,避免出现经费列支和预算不附的情况。如果项目预算合理、合规编制,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会随之自动消失。

2.2间接费用如何分配和使用是改革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按照《通知》要求,间接费用纳入承担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但间接费用具体如何分配和使用、补偿机制如何建立,《通知》并未做出实施细则。目前,很多高校存在间接费用分配和使用的滞后现象,实施细则还处在讨论阶段,学校、学院、课题组之间如何分配,还未达成共识,间接费用补偿机制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各高校所制定的内部间接费用管理办法中,间接费用主要包括科研条件支撑费或列作科研发展业务费、管理费用、绩效支出3个部分〔3〕。“通知”规定,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基数的5%,计提比例和用途明确,提取金额直接依照批准的课题预算书执行,所以对此项支出的异议不大。对于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主要用于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验收、结题、鉴定等环节过程中产生的管理费用,高校一般按照项目具体类别的相关政策要求,在最高限额比例内计提,此项费用对于高校和科研人员并不陌生,而且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已久,管理办法也已成熟〔4〕。因此,间接费用分配和使用的矛盾集中点为学校科研条件支撑费。科研条件支撑费主要用于学校为科学研究提供的仪器设备、房屋、能源消耗,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实验平台建设等资源的间接成本补偿,是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的重要举措〔5〕。高校对此项费用的使用主要有两种观点,分别是学校支配观和课题负责人支配观。学校支配观的优势是增强高校的统筹管理自,扭转长期以来科研挤占教学经费的现象;劣势是课题负责人可以支配的课题经费减少,影响其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容易造成课题负责人和高校之间产生矛盾。而课题负责人支配观的优劣势正好和前者相反,这种观点适用于学校经费来源充沛,科研支撑条件较好的大学。这也正是高校间接费用分配和使用滞后的深层原因。解决此项问题,高校必须细化间接成本补偿机制。间接费用去除绩效支出和管理费,即为科研条件支撑费,因此细化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重点是建立科研条件支撑费的核算体系,即科研资源占用费和基础建设、平台建设等费用。高校为科学研究提供的仪器设备、房屋,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建立统一的资产占用成本核算方法,实行有偿使用,促进公共科研设施的高效配置;科研人员为节约成本而自觉共享共用,发挥所占用资源的最大效用,从而逐渐形成科研资源的有效自动调节机制,避免高校资源浪费〔6〕。间接费用中水电气暖消耗是指和科研相关的能源消耗,后勤管理部门应完善成本核算机制,建立科研能源成本回收渠道,避免出现科研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7〕。科研基础设施、实验平台建设等科研条件及环境的支撑费用,应以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发展为出发点,经学校领导和科学研究人员代表等充分讨论决定,制定详细的专项预算和严格的经费支出审批制度,使科研条件支撑费能够切实改变学校的科学研究环境,通过科研创新实力的提升带动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通过建立严密的间接成本补偿核算体系,使科研人员充分了解到科研间接费用的支出方向和具体用途,感受到间接费用补偿机制的优势及学校科研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切实体会到个人开展科学研究的益处,便会对建立间接费用补偿机制持有理解和支持态度,自觉安排间接费用预算。

2.3绩效支出未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分配和管理方式有待创新绩效支出作为间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激励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8〕。绩效支出内部管理办法的建立和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校的科研发展方向,对学校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通知》文件下达以后,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内部绩效支出管理办法,但大多存在过于形式化的问题。课题负责人认为个人项目的绩效经费预算,理所当然应为自己课题组所用;学校不愿引发和课题负责人的矛盾,觉得最终要将绩效这部分经费分配给对应的项目组成员,因此在制定管理办法时过于笼统,实际执行时形同虚设,结果造成不能充分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对于上述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解决。首先是绩效支出的发放时间问题。学校应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方案,可以根据项目的研究周期进行中期考核和验收考核,按照考核方案确定的比例分两次发放,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或未能通过验收者采取不发放绩效和撤回已发放绩效的惩罚措施,从而切实起到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二是要强化审批和监管制度〔9〕。课题负责人要按照课题任务书、课题任务执行情况对课题组人员实际绩效完成情况做出考核,然后以绩效考核证明材料向学院提出申请,学院审核通过后再上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批,科研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交由财务处办理绩效支出。学校审计、纪委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工作,定期对绩效支出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使绩效支出规范合理。

3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医院;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管理

近年来,医学研究投入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来源日趋多样化,其管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1]。科研经费管理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并在整个医院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是各大医院的重要工作。本文总结了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某三甲儿童医院的实际情况,科研部门联合财务部门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效果进行讨论。

1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预算编制不合理,难以控制其准确度 科学合理的制定预算是项目正常开展的第一步,如何保证预算编制合理成为项目组及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在编制预算时往往只有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参与,科研部或财务部并未参与,造成预算评审评估不够严肃、专业[2]。项目负责人对其研究的内容了如指掌,但对预算编制遵循哪些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不熟悉[3]。由于缺乏合理编制预算的意识,编制出的预算简单、笼统、缺乏科学依据,最终可能导致项目经费高比例的结余或严重不足,从而影响项目的完成或经费使用效率[4]。

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出台相关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及编制预算说明,如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13年11月的《关于印发的通知》沪财教[2013]67号文件,其中附件要求项目组编制时细化经费预算并准确编制预算内容。但实际编制预算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未按照相关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及编制预算说明的要求合理编制预算。由于专业的限制,以及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给编制准确科研项目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会导致出现经费预算内容与预算科目不符以及超出相关规定的费用标准,造成项目经费执行差、财务审计不过关等问题[5]。

1.2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缺乏监督反馈机制 由于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大多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立项、经费使用、项目验收、财务审计等的管理[5]。据了解,目前,仍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得到的,其所有权归项目组所有[6]。一般医院为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某些类别的项目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配套资金,这些资金也由项目组自由分配,其中还有科研人员认为这笔资金由我支配,几乎成为其私人资产[7]。这些都会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比较随意。如现金业务支出占的比例较高,专家咨询费、研究生劳务费、以劳务支出的调研及病例收集费等等,甚至包含了个人的市内交通费、招待费等。

当然,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也会造成一部分项目实际支出与经费预算不相符,造成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给科研项目验收和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8]。现阶段,科研部门缺乏对经费使用情况的跟踪与有效管理,财务部门缺乏对科研进展情况的整体把握,所做的只是简单的会计报销工作,难以形成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监督。

1.3科研经费核算不规范,结题不结账现象严重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对科研会计核算未作明确规定,从而造成医院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口径不一,有些医院放在"往来科目"中核算,有些医院放在"基金"中核算,还有些医院放在"往来科目"中核算等等[6]。随着2012年1月1日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正式施行,虽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增了"科教项目收入"科目,并在"科教项目收入"科目下设了"科研项目收入、教学项目收入"两个明细科目,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会计核算口径,提高核算准确性[7]。走访某三级医院得知,科研经费的明细核算是按照项目负责人设置,再细化至项目本身,做到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但是,实际核算时不规范且过于简单,不能细化到科研经费支出所涉及到的设备、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会议费、劳务费、间接经费等,导致经费决算时各项收入归口不明晰,无法通过财务信息对科研经费收支结构的合理性做出评价,不易发现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9]。

一直以来科研项目结题,但却没有按规定结账,"结题不结账"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结余。有些医院对科研结余经费的处理态度较为宽松,一是可能由课题研究负责人决定剩余经费的用途;二是作为医院科研基金的一部分,被继续用于医院的科研活动[10]。也有些医院管理部门对结题管理不够重视,一是财务部门因为没有参与科研项目的前期、中期及后期管理工作,对科研项目信息缺少了解,二是科研管理部门也没有及时提供各个科研项目的相关情况,两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财务部门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只是按照常规进行支出报销,可能在科研项目已经结题,财务账面仍有余额,形成科研经费结余[11]。大多数课题都存在课题结题后不及时结转剩余经费的情况,课题长期闲置或用做其他与原本科研课题无关的研究费用支出,也有一些项目负责人是研究生导师,课题虽然结题,但由于需要经费继续研究生带教,为保证账面有足够的经费,故而不急于经费的结转[9]。结题不结账使得课题中的许多固定资产未能得到清理,结余资金未能进行分配,使得有限的资金和固定资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7]。

2实践与对策

针对各个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结合某三甲儿童医院现状存在的问题,该医院科研部门联合财务部门及信息部门引进科研管理系统(简称电子报销系统)解决该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规范科研经费报销、实时动态监测为目的,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项目验收和财务审计的通过率,使得科研经费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的作用。

2.1加强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交流,合理编制经费预算和及时结题结账 经了解,引进电子报销系统前,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全部过程进行仔细的整理,包括预算编制、科研经费的报销、验收与审计等的过程整理。科研部门致力于科研经费的管理,通过与财务部门的多次交流,财务部门不仅仅可以参与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也可以及时的了解项目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反馈项目经费的使用是否规范。

从项目申请开始,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首先编制经费预算,科研部门依照相关项目经费的管理办法及预算编制说明反馈预算调整意见至项目负责人,修改后交至财务部审核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例如:《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16号)、《上海市市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35号)、《上海市市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9号)、《上海市市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沪财行[2014]14号)等。考虑到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留有弹性空间的预算也是有必要的。经费预算就可以由固定性预算与非固定性预算组成。这样,经费执行过程中,原先未预计到的支出就可计人不可预见费。项目立项后,批复的预算经费录入电子报销系统,暂不可更改。一旦预算需要更改,根据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可在一定范围调整预算,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经讨论并上交医院院务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调整预算,电子报销系统提供修改预算的功能,确定最终经费预算。因此,医院科研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不但要做好本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还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的编制预算管理工作[12]。

科研部门掌握各个项目的研究进展,通过电子报销系统,可提示即将结题的全部科研项目的列表。科研部门既可以提醒项目负责人尽快使用全部经费,也可以将列表发给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在结题后做好结账工作。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某三家儿童医院财务存在结题不结账的情况,例如有些离职、退休、过世的医院科研人员的科研经费仍存在医院财务账目中等。为了更好地做好结题及时结账的工作,必须加强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联络,按照医院财务制度严格执行。

2.2规范科研经费报销流程,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某三甲儿童医院首次结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科研经费报销,实现报销登记、报销审核均在系统进行,突破原有财务审核流程,形成一套具有某医院院科研和财务管理特色的科研经费报销流程。

新的科研经费报销流程较之前的流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规范使用科研管理系统。它也成为了整个科研经费报销流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新的科研经费报销流程在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上至下,若有一处审核出现问题,必须重新报销。严格按照新的科研经费报销流程执行有利于科研人员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思维,有利于科研管理人员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审核管理,提高报销一次成功率。

但是,目前该医院现行的是原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该医院之前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与项目负责人制原则,以《科研经费使用手册》为报销手段,通过科研部门、分管院长、院长以及财务部门对支出报销的签字和审核,缺乏电子报销系统与《科研经费使用手册》结合的具有规范性的报销流程规定。当然,医院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才能使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6]。从长远的角度上,规范报销流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实践科研经费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规范使用科研经费,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课题组(负责人)之间建立电子报销系统,科研部门录入项目经费预算,财务部门添加新增到款经费,科研部门及时将到款经费一一对应到项目中。科研部门首先可审查支出报销材料是否齐全、合理,还可通过电子报销系统随时查看预算经费的实时使用情况,对于已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最终环节的审核,严格遵照财务制度,把控报销质量,若报销环节出现问题财务部门具有一票否决权,退回重新报销。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可以通过查询在系统上查看某一项目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既然动态监管是本系统最有特色的,从科研经费开始使用到结题,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科研和财务部门,此系统可以使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减少科研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强课题负责人的科学使用科研经费意识,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也有利于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检查和审计[13]。

因此,建立科研部门-科研人员-财务部门为一体的动态监管机制是该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趋势所向。动态监管机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使用经费监管和结题审计监管部分。第一部分是使用经费监管,就是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的管理。科研人员不得超出预算范围开支经费,也不得提前预支经费,不得支出科目与预算科目不符。经了解系统可以做到百分之百保证项目负责人合理使用经费。第二部分是结题审计监管,就是项目经费决算及经费使用进度的监管。科研人员可查询支出明细,财务管理人员可直接提供经费决算表,以便用于项目年度考核、中期考核、财务验收、财务审计等情况。在整个经费使用过程中,有效的动态实时监管可以查找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查找出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差错并及时更正,可以查找出科研人员报销时遇到的操作问题并咨询解决问题,也可以满足财务的所有需求。

3讨论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模式逐步专业化和精细化,对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某三甲儿童医院首次引进电子报销系统,系统运行良好、效果显著,获得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人员和财务部门人员的一致好评。该系统可以督导项目负责人科学的管理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可以实时了解经费使用进度,通过项目序时进度调整经费使用进度,也可帮助其顺利通过财务验收及审计等上级检查。该系统也可以协助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动态监管经费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可提醒项目组调整经费使用进度和项目结题做好验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志光,杨涛,梁宁霞,等.基于WEB的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9,22(20):111-112.

[2]况景勤,郭文博.基于科研经费验收角度的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3):204-206.

[3]刘茜.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初探[J].商务会计,2013(2):109-110.

[4]李祥婷,贾品,叶蕾,等.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6):614-617.

[5]罗爱华.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J].财会研究,2014(12):252-253.

]6]李静峰.如何有效地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J].会计之友,2011,23(8):25-26.

[7]蒋祖康.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视野,2014(12):169-170.

[8]于新颖,陈瑛,张焕萍,等.对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2):94-95.

[9]黄小琼.浅析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1):39-40.

[10]于娜,李哲海.浅析如何完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J].医药与保健,2014,22(11):178-179.

[11]董音茵.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促进医院科研发展[J].现代医院管理,2011,09(2):54-56.

第4篇

【关键词】 横向科研经费; 经费管理; 建议

高校是开展产学研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横向科研项目和筹措的横向科研经费均呈大幅增长趋势,横向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高校不仅接受社会各类企业的研究、开发课题,而且也接受各类企业、公司等单位的相关业务咨询与服务。在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及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能够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横向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少数高校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实施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学校在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以致影响到正常的科研工作开展。针对当前高校在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达到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横向科研工作健康发展之目的。

一、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

(一)项目经费管理制度缺乏

有些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有些高校虽已制定但未及时修订,已经无法适应横向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些高校借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管理横向科研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有别于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人员利用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服务于企业或企业将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由高校科研人员研究解决而形成的定向式服务经费。双方按约定的服务方式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经费的管理完全依托高校财务部门,方式灵活,科研人员积极性较高。而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于教育厅、财政厅、科技厅等代行政府职能的相关部门,有严格的预算与审批,有明确的开支标准和范围,有常态化的审计监督。

研究发现,直接借用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管理横向科研经费的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抑制,一些科研人员直接与企业洽谈,项目经费体外循环,逃避学校相关部门的监管。一些高校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过于宽松。学校提取管理费和相关税金后,经费的使用完全由项目负责人掌控。学校对支出内容虽有规定,但过于宽泛,支出结构不合理、结题不结账等现象相当普遍。

(二)报账弄虚作假现象多见

横向科研经费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报销票据所载内容的真实性上。一些商家唯利是图,随意虚开各种内容发票,甚至金额也具有随意性。如虚开招待费和劳务费发票、虚拟商品品名,将服装、家电等商品开具为复印纸、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在学校要求提供的明细清单上往往会露出造假痕迹。此外,用差旅费套现现象也比较严重。以上诸多不正常现象,与以下观念不无关系:横向科研经费是依靠个人的能力从社会企业那里争取来的,只要符合财务报销手续,就没必要过问其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横向科研成本无法核算

由于高校既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又肩负开展科研工作、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多目标性加剧了“主要产品”成本核算的困难。众多学者曾试图求解生均培养成本,但问题的复杂性超出想象。在这一视角下,求解横向科研项目的成本更是难上加难。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密不可分,资源共享,确认和计量复杂,不但科研人员的工资和津贴等支出无法拆分,混用的房屋、试验场地、仪器设备、水电、材料,以至学校声誉、技术等也难以实现成本分担。因此,横向科研成本无法核算。

(四)项目沟通协调机制缺乏

高校对横向科研管理工作一直重视不够。表现在:投入的科研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不足,只注重项目、成果、经费,不关注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项目结题成为一纸空文,科研效益分析更是无从谈起。

(五)经费使用缺乏社会监督

高校横向科研经费依托与企业、公司签订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合同获得。合同一般对经费支付方式、支付时间进行约定,而少见对经费的预算、开支内容、使用进度作出约定。科研人员只要按合同条款提供服务,企业按合同规定及时拨付经费,双方便相安无事。企业无需知晓经费使用情况,高校无需提供经费使用情况报告。即使税务部门来访也只是走过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二、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建议

(一)完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建议高校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特别应针对当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依据《合同法》、《高校财务制度》、《财政部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科研活动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校内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新,鼓励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横向科研经费收支,有效制止个人牟利、损坏学校声誉或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等行为。

(二)强化横向科研经费核算监督

高校横向科研经费大多在科技开发公司或科技开发服务部的体制下运作管理,加之学校鼓励科研创收大幅度提高了项目负责人可支配经费比重,必要的行政监督和制约被弱化。建议学校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横向科研经费的核算管理,适时规劝和制止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的短期行为,保持与项目负责人的及时沟通,规范经费开支内容,及时提供财务报告,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项目沟通协调机制应常态化

建议高校建立常态化项目沟通协调机制。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全程参与到横向科研项目合同订立、资金管理使用以及项目结题等工作中。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掌握的财经法规知识,及时帮助指导科研人员合规合法使用科研经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建立横向科研社会监督机制

建议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在加大科研成果推广,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的前提下,建立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社会监督机制。对大型或重点横向科研项目实行项目社会审计制度,推动横向科研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产学研的道路将越走越宽,高校横向科研项目和经费愈来愈多,加强横向科研经费有效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岳红梅.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2] 张大福.完善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6(6).

第5篇

关键词:科研经费;经费管理;常见问题;具体对策

1 概述

众所周知,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是很多企业赖以生存的因素,而作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发源地,企业的科研项目就成为了除生产经营外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企业对于科研的经费管理存在众多问题,因科研涉及到的费用复杂、受到企业资金来源的限制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科研经费的管理存在很多缺陷。而如何科学的管理企业的科研经费,促进其合理的使用则成为很多企业的管理重点。

2 现阶段企业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常见的问题

2.1 科研人员财务管理意识低

在我国条块分割的科研体制下,很多企业的科研经费来源较多,且范围较广,科研项目也进行了详细的分门别类,这也为可养经费管理加大了难度。因经费预算不合理,使得这些来源广泛的经费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有的项目经费不足可能同时使用多个渠道来源的经费投资,而有的项目则没有完全使用完一个投资渠道引进的资金,这也无疑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2.2 科研环境复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研成为了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而科研具有特殊性,涉及的领域较多,并且不同领域之间都有着自己的科研经费渠道,这也使得科研经费管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科研财务支付的手段也变得多元化,因此对于科研预算的编制就存在很多问题。科研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很多科研项目人员为了保险起见,对于科研的项目经费预算采用盲目的估算。而在会计核算时,没能做到全成本核算,对于很多隐形经费没有足够重视,最终导致预算和最终核算差距太大。

2.3 对经费的使用监督不足

伴随着企业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很多部门都要配合好科研部门的研究,而此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组织和监督机制,很多部门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很可能造成科研部门与其他部门重眼前利益而出现贪污、私藏经费的现象。而另一方面,对于科研部门缺乏严格的监督,在再加上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只注重科研项目的进展而忽视了对经费的合理使用,最终都有可能导致经费不足或者经费严重超支。

3 造成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因素分析

3.1 缺少足够的科研经费投入总额与人工成本

上文提到,企业对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来源渠道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因企业的科研项目规模和数量以及类型不断扩大,势必会出现有的项目资金富余,而有的项目资金不足的现象。从总体上看,整个企业科研的经费投入总额仍旧不足,不但如此,参与科研的人才本来就稀缺,再加上足够的人工成本投入,很难激起科研人员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可能阻碍企业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3.2 财务核算与管理水平不高

很多企业为了促进科研的又快又好进行,专门设立了负责管理科研项目的经费机构,用于对科研项目的财务情况、进度等进行申报、立项、验收和鉴定。而这种机构对于专门的财务管理水平尚有不足,正如上面所说,财务预算、核算等环节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再加上缺少管理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核算人员,使得企业的科研项目财务存在严重的不足的现象。

3.3 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科研部门在使用经费的过程中,因缺少一个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存在经费使用混乱的现象。尽管很多企业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对科研经费的整个流程进行跟踪和汇报,但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标准,监督部门缺少合理的监督标准,因此很难开展对科研项目的追踪。而有的企业有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但又缺乏落实和责任机制,监督管理基本流于形式,甚至还出现科研部门与监督部门同流合污的现象。

4 加强企业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具体对策

4.1 建立明确高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首先,明确好企业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关系,将财务部门独立出来,建立专门的科研经费审核小组,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申请、支出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记录和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务部门应主动承担起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核算以及预算审核等工作,时刻与项目负责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与督促科研项目的经费准确及时的汇报。为防止财务部门与科研部门的利益关系,应制定其相关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以确保各个部门的独立工作和财务意识养成。此外,要保证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协调合作,及时沟通,以确保科研经费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及时性。

4.2 制定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上文提到,因科研项目的经费来源丰富,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按照科研经费来源的不同对经费进行操作性较强的分类管理。一方面,要将经费加入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集中核算,要坚持专款专用,避免账务混乱,对于经费的支出与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审批的流程和规范来进行。另一方面,加强对于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通过完善企业相关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制定,更要通过总结和分析,对不同的项目经费进行统一的制定并提出具体的预算编制要求。

4.3 完善相关科研经费监督机制

企业的项目科研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企业的生产产品,因此很多企业对于科研部门的经费预算都比较宽松。但这也导致了很多腐败现象的出现,所以做好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必不可少。通过组织企业中财务部门小组成员,严格跟踪和汇报相关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和支出情况,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必须有监管人员实时跟踪记录。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隐形项目支出经费都要保证手续齐全,并严格按照企业的流程和规范来进行,并通过建立监督机制,确保科研项目的经费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企业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众多问题而言,通过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高效管理和有效监督,并制定其完善的经费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全面保障科研项目进给的合理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苗海生.浅谈企业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7:29-30.

[2]尹小娟.地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161-164.

[3]张煜,马福云.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0,7:89-90.

[4]田蓉,富敏,王松.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政监督,2011,35:45-46.

[5]吴建国.国立科研机构经费管理效益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第6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科研经费也在逐年增加,科研经费作为科研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是科研单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的保障,是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经费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但是,科研经费使用部门在经费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财务人员参与项目预算编制的效用不明显

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预算执行的质量,财务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环节的参与度不够、专业优势作用发挥不强,导致项目预算编制不科学,给将来的项目执行埋下隐患。

1.2项目经费预算和实施结果“两张皮”

科研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就是科研人员按既定的工作路线和目标任务搞研究,财务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财经法规抓核算,最终形成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和真实可靠的项目决算。但这个“关键”大多数时候得不到落实,项目经费预算和实施结果“两张皮”,使得科研投入产出的匹配度、项目决算的真实可靠性存疑。

1.3财务人员应对项目审计验收的执业风险大

科研项目的审计验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科研项目经费决算表,以反映科研项目经费的收入、使用情况。现实情况是,项目经费预算和执行的脱节使得科研项目经费核算很难“直面”审计验收,财务人员的执业风险大。

2.产生问题的原因

2.1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给编制准确预算带来了较大困难科研活动是一种创新性的脑力劳动,而正是由于“创新”,科研活动的结果和过程必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科研项目的立项决策是建立在对科研结果和过程的预测和评估的基础上,而立项之初其不确定性往往很难把握,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立项时预料不到的困难或结果,造成经费预算缺乏合理性。

2.2科研项目主持人的绩效预算意识薄弱

项目预算主要是凭经验估计,与财务部门结合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财务信息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导致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不够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2.3法制观念淡薄,业务素质欠缺,责任心不够

一些科研项目承担部门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对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较少,在管理和使用本单位承担的课题经费方面随心所欲。一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认真的学习钻研,使得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3.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提升财务队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要重视财务队伍的建设,要有长期合理的会计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财务人员也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不但要提高专业能力,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熟悉科研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科研过程,把握科研规律。通过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科研人员的理解、信任、尊重与支持。加强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思考与研究,可以摸索一些较为通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满足小项目的申报需要。针对重大项目,则集中优势力量,全程参与项目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增加申报命中率。

3.2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各科研单位要针对当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不同经费来源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对纵向经费要注重国家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制定实施细则;对横向经费在不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核算方式统收统支,并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科研项目周转金制度。建议有关部门调整资金结构,根据不同类型和情况,核定科研周转金,并制定使用办法和要求,以解决预研经费不足、单位调控能力不强、以及单位资金沉淀问题。制定科研项目及时清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科研单位对已完成验收的科研项目及时进行清理,对结余经费,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进行结题核算,纳入单位事业结余处理,收归本单位。制定结余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明确结余经费的用途,减少资金沉淀,真正做到各科研单位对项目结余经费的统筹使用,增强单位的综合调控能力。

3.3规范横向科研活动,重视科研合同管理

当前科研单位对于执行的横向科研项目的管理还相对滞后,个别单位横向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存在违规问题。要针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薄弱环节,完善单位横向科研管理办法,规范横向科研管理。

3.4加强科研项目成本意识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审计、科研、财务部门加强交流、沟通、紧密合作,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同时加大宣传,确保每个科研人员都能正确认识科研经费,各级领导也应充分认识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从而加强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3.5建立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要建立健全互相配套、互相制约的系统管理制度,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其经济受托责任履行的内在要求。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自上而下的逐级授权制度的建设,按照目标管理方式,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二是把程序化管理作为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制订相关的制度程序,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关系。三是明确专门部门归口管理,落实督办制度,其核心是保障每项工作的运作都按照制度和程序执行。

第7篇

(三)不规范: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管理缺乏规范化建设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并集中表现为:1)超标准。科研经费具有特殊性,属于专项经费。但在科研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科研经费支出的界定尚不明确,钻政策漏洞、利用管理疏忽,超标准使用科研经费的情况时有发生;2)混收混支。由于管理不规范、不严格,一些科研项目人员将其他科研项目票据在本项目之中列支;一些项目负责人利用管理漏洞,将不能列支的票据在项目之中列支,这就造成了收支混乱的情况;3)管理不全面。高校缺乏对科研经费资产管理,对于可严重的图书资料、固定资产等项目,未能及时登记入库,以更改发票名等方法,避开资产登记入库;4)结题不结账。科研项目结题但未发生资金的转出,出现长期挂账的情况。而挂账经费往往用于其他之外支出,这就造成管理不到位,难以及时进行经费决算。

二、高校科研财务管理规范化构建策略“科研“是创新发展的驱动,是国家战略性发展的有力支撑。高校科研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构建,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规避腐败等行为的重要基础,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笔者看来,高校科研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构建,在于以“责任”扎牢科研财务管理的藩篱;以“创建平台”夯实科研经费管理服务;以“规范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一)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科研财务管理主体实现高效科研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于进一步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主体,将责权的藩篱扎牢。1)强化领导重视。科研经费是确保科研项目开展的重要基础,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需要强化领导重视,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国有资产观念;2)明确各方责任。高校主要领导对科研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学校财务、审计及纪检等部门承担监督责任;科研项目负责人承担直接责任。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各方行为,确保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有序开展,处理好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让科研经费用到实处。(二)创建平台:创建科研经费管理平台,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第8篇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审计 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深入,高校的科研工作与国家各项经济发展的联系不断加强,各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日益增多,科研经费的来源种类也呈多样化,科研经费金额逐年上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科技研发经费为118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科研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8%,高校科研经费以及科研专项资金支出已占高校年度支出总额的30%以上,如此大数目的资金和如此高的增幅,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高校的发展。

但是目前,各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相应配套管理办法,有些科研经费管理刚起步,各项管理还不完善。作为高校内审,需要在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承担起审计应有的职责,也是审计义不容辞的责任。找准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的关键环节,通过审计,达到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能够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升科研工作的水平,真正是审计工作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探讨研究科学有效的“课题制”管理模式

由于当前科研课题多是采用了“课题制”的管理模式,传统的“课题制”在执行上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给予课题负责人以充分的自力,另一方面也为课题负责人滥用权力埋下隐患。课题负责人可以在批准的计划任务和预算范围内享有充分自,即使是违规使用科研经费,通过变更资金使用名目,也可以堂而皇之的报销。甚至个别课题负责人在观念上就存在偏差,认为科研经费都是各级看在自己名誉、声望、水平的基础上争取来的,科研经费的支出就是花自己的钱,与其他人无关。

组织学校相关部门、课题负责人等研讨“课题制”管理模式,对原管理模式的有利方面予以发扬、保留,起到促进科研课题研究的良好作用,同时找出不利于科学研究、学校学术总体发展和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因素。对其不利因素从管理模式上加以改进,研讨出一个既有效地促进学校总体科研、学术发展,又有利于规范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管理模式。既能够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可使学校能总体调动和安排经费的使用,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使学校的学术水平得到尽快的提高。

二、深入有效地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工作

(一)选题是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关键

高校科研课题经费按经费来源的渠道不同,主要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选择什么样的项目作为审计的对象是实施好审计的关键之一,决定着审计的效果。首先要按照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来确定审计的选项类型,由于不同的项目类型,有着不同的经费来源,同时又有着不同的制度要求,如可以选择同类项目进行审计,但在同类型的项目中,众多数量的项目,从中如何筛选,也是审计工作者的职业判断所在。

(二)把握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效果

高校科研课题不仅包括纵向课题还包括横向课题,在审计过程中应把握以下重点:一是审查科研项目预算。主要审查预算的合理、合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二是审查经费管理。主要审查各类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有无与国家相关制度相抵触矛盾的条款,能否有效执行,执行手续是否严密,各部门之间关于科研经费的合同是否能做到出发点一致而条款又相互补充,不存在矛盾现象。三是审查经费的来源。根据经费不同的取得来源,确定各自的审计重点。如:纵向科研经费,一般都经过国家、省或各个部的专家组严格审核,由上而下划拨的课题经费,所以纵向科研经费重点审查资金、配套费的到位情况。横向科研经费,一般是和企业通过平等协商制合同确定的经费,不一定都经过专家审核,故横向科研经费应重点审查该横向科研合同的合法性、保密性、经费使用方向、到位时间、科研成果归属等,以杜绝资金损失、浪费或挪用。四是审查经费的支出。主要审查各类科研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有效,真正为本科研课题服务。

(三)将科研经费审计关口前移

高校内部审计除重点关注支出内容的合法合理性外,还应变审计监督为提高管理效益,将科研经费的审计关口前移。以我校曾经开展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审计项目为例,内部审计人员对科研立项资料中的“本课题所需大型仪器设备采购” 是否真正为科研服务,与相关专家一起把关论证,同时还特别关注学校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问题,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

三、利用各类科研效益评价指标进行审计评价

如何衡量科研工作的效益,成为科研经费提供者最关注的问题。科研成果的效益主要依据在课题立项书中明确的各项经济、技术、社会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基本以定性描述为主,辅以定量指标。如:科研课题实现的利润、依托本课题培养人才的情况、项目组人员基于课题研究数、申请和本课题相关的专利情况、获得奖励情况等,但这些往往超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范畴,需要聘请各领域的专家,对定性指标做出判断和评价。审计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和专家意见,建立起一套用于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工作的定量指标,并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开展审计工作,发现问题,评价各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

总之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和谐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的使用科研课题经费,研发出领先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动各项经济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我国科研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还未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审计效率效果,不仅是对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也能够促进科研成果水平的提高,保证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顾旭蕾 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3

[2]张俊芳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

第9篇

关键词:高校;二级单位;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10-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会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从近年审计、检查的情况来看,也有少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已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针对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从源头做起,做好高校二级单位科研经费监管工作,使科研经费的使用科学、规范、合理、透明,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一、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逐渐形成了由政府拨款、科研基金、科技贷款、风险投资等多元化的科研经费投入体系,既有来自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和其他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又有来自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科研经费。多部门、多渠道、多层次的科研经费,给管理和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经费来源分散重复、预算编制不科学、经费支出不合理、经费使用效率低等问题。由于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不同,在管理制度和核算比例上也就无法统一,给管理工作增添了许多的困惑。一方面,由于项目研究进展的不确定性,科研经费预算很难准确预估;另一方面,由于科研人员对经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编制不科学不严谨,最终造成决算差异巨大。不仅如此,由于许多科研人员对国家的财经政策了解不够深入,经费使用比较盲目,同时学校的财务部门也对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执行的实际情况不够熟悉,对票据报销的松紧尺度难以把握,导致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的情况存在。另外,由于经费预算的不合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使得项目结题后,结余资金数额较大,给后期的管理增加了不小的难度。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校科研管理也逐步形成了以校、院二级管理的模式。学院作为二级单位,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院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服务于基层,更要熟悉政策,把握全局,在学校给予的自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高校一级的财务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方法比较完善,但却没有统一规范的二级学院财务监管制度,难以保障二级单位财务的良好运作。由于学科不同,二级单位的经济业务特点也各异,学校制定的财务政策有些缺乏针对性,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偏差,造成校内不同部门间的对立状况出现。二级单位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费管理方法,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方法的探讨

1.完善管理体制,明确监管责任。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校应明确科研经费二级监管体制,注重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强化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明确学院(系)的二级监管责任,落实学校、院(系)等二级单位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能够顺利高效运行。学校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应该实行校长负责制,校科研经费管理办公室承担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对全校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协调分配。院(系)等二级单位,由分管领导负责,配备专业财务人员充实相应业务科室,从预算编制、计划执行、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绩效考核等方面,根据学科特点和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科研经费全程监管,确保经费合理合规使用,确保项目顺利圆满完成。

2.统计分析数据,构建共享系统。科研项目从中央到地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区域广泛,使得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区域化的特征,这使得管理的难度提升,仅靠人工是无法完成的。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涉及经费预算、决算、转拨、调账等诸多业务和测试、材料、会议、差旅、设备等费用的报销以及管理、水电、劳务、绩效等费用的提取,经费多、数量大,不仅要求准确无误,而且要求科学高效。学校设定专门的财务平台,院(系)二级单位创建切实可行的管理系统,通过对科研经费到款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加大对重点、难点、盲点经费的监管,做到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合理规范,有据可查。学校的数据平台对院(系)专职管理人员开放操作,院(系)的管理系统让所有科研人员共享查询,形成动态监管、上下联动,同步推进的管理模式。

3.制定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执行。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效率,充分调动全体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学校利益和规范科研行为,学院(系)二级单位应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和学校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做好科研经费最基层的监管工作,落实学校及国家各级部门下达的监管任务。特别是对科研经费转拨校外单位、1万元(含)以上的测试化验费报销、5万元(含)以上材料费报销、会议费报销及劳务费发放等重点管理领域,可要求项目负责人签署个人承诺书,不仅对提交核审的材料做到明确规定,而且对个人承诺的内容进行详细列表。规定的出台是为了规范行为,也是为了更有效率地管理,不仅使项目负责人简明扼要地了解风险点,也使办事更加准确、方便、快捷。

4.加强学习培训,扩大宣传教育。高校二级单位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是一个长期而深入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服务中求发展,开拓创新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素质。与时俱进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从财务知识到政策法规,从科学预算到准确结算,从规范使用到跟踪检查,使管理人员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生力军和指导科研人员科学合理使用经费的好参谋。院(系)二级单位要强化广大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有效合理使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和全体科研人员的责任风险意识。一方面加强对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工作,落实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建立科研经费规范有效、合理合法管理的长效机制,树立优良学风,培养科研诚信。

三、结语

科研经费的二级单位管理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基础和支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使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合理、有章可循;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数据库,使各类经费支出公开透明、有据可查;培养一种诚实可信的科研行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和科研人员的责任风险意识。这些都是二级单位推动学科建设,保障科研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Secondary Units in Universities

CHEN Yi,FANG Yi-hua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5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