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

时间:2022-05-18 04:58:23

导语:在初中语文病句修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

第1篇

一、语法教学地位的缺失。《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语法知识只是在书后的“附录部分”被提及,并没有相关的知识要点和例题巩固。再从初中语文试卷题型的设计来看,语法已经不被列入考试的主要内容,顶多就是仿写句子和病句修改,而这些并不需要系统的语法知识,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即可。既然不考,那教师和学生就更不会去上繁琐的语法课。再加上,现在各种理论和研讨会对人文性的提倡,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体的感悟。从而使初中语法教学彻底陷入了低谷。

二、语法教学缺失的尴尬。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并不能回避语法知识。考试尽管不考语法,但要考病句的修改,修辞手法的仿写等。这些并不难的知识点在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课的教学中却成了难点。因为学生一直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词、短语、句子等语法知识点。面对病句修改上的一些术语往往是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从基础开始重新讲语法,那是不现实的,但是不讲,让学生凭语感。凭语感,学生是会改但不知错误的原因。

三、语法教学不能淡出。

那么,到底要不要教语法?我觉得淡化语法是有道理和应该的,那些过于繁琐的语法知识,过于机械化的语法训练是应该淡化,但淡化并不等于淡出,常用语法知识的学习是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首先可以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了解了中国汉字集声音、形象、词义于一体的特性,学生就不会因为形近、音近而写错字了。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改病句,学生了解了词性,句子成分以及句子的构成后,就能分析出句子错在哪。三是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了修辞的用法后,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能针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分析。四能提高学生学习古文、对联等内容的兴趣。

四、构建合理的语法教学体系。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梯度和具体的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要点。在专题讲座之前,可以让学生阅读语法知识短文的文本材料,先自己探究、分析。接着教师采用讲解、启发、点拨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可以包括这些知识点:形声字、实词、虚词、短语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常见的单句、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

同时,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倡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活生生的语言中随文强化。

第2篇

病句类型基本上有这几种:句子成分残缺、词语顺序不当、内容重复多余、成分搭配不当、句子产生歧义。各类型病句的判断依据如下:(1)句子成分残缺:主要看各个句子之间的成分是否残缺。(2)词语顺序不当:遇到并列结构的词或短语,看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合理;还要看修饰语的顺序是否合理。(3)内容重复多余:主要看句子中是否有意思表达重复的词语。(4)成分搭配不当:主要看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恰当;如果出现“能否、是否”等词语,那要看句子前后是否一致。(5)句子产生歧义:看是否有两个相同意思的句子合在一起。

二、病句类型及例句

1.句子成分残缺

一个句子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三个成分组成。成分残缺的病句主要有:

(1)缺少主语:通过交流,使我提高了对朋友的认识。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2)缺少谓语:孩子识别对错的能力。应在“孩子”后加上“具有”。

(3)缺少宾语:董事会提出了“情况变了怎么办”。应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2.词语顺序不

(1)词语顺序不当:爸爸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家作中存在的问题。这里的“纠正并指出”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指出”再“纠正”。

(2)短语顺序不当: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里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顺序不当,应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修饰语顺序不当:他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这里的“最杰出”不能修饰“20世纪”,应改为“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

3.内容重复多余

(1)通过宣传教育,有的学生已经走生了正途,改邪归正。

(2)最近,有假造的赝品流入市场,严重扰乱国家的商品市场。

4.成分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之间:高中时代的那些同学的爽朗的歌声和愉快笑容,至今还在我眼前浮现。这里的“歌声”不能“浮现”,只能“回响在耳边”。

(2)主语和宾语之间:我的家乡是南京市人。这里的主语“家乡”不能搭配宾语“人”,应该把“人”删去。

(3)谓语和宾语之间:高明变化了早晨不吃饭的习惯。这里的“习惯”不能用“变化”修饰,要用“改变”。

(4)中心语和修饰与之间:在通往码头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迎接的人群。这里的“数万名”不能修饰复数“人群”,应把“人群”改为“人”。

(5)关联词搭配不当:这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所以收获很大。这里的关联词“所以”应改为“但是”。

(6)前后不一致: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学习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这里的“有没有”与后半句“能够取得成功”不一致,应该把“有没有”改为“有”。

5.句子产生歧义

(1)记者到公司里采访到许多赵经理的事迹。这里的“许多”修饰成分不明确,可以是“赵经理”,也可以是“事迹”。

(2)他看见爸爸在和他的同学讲话。这个“同学”到底是谁的“同学”,造成歧义。

三、解题策略

1.凭语感:凡是听起来含糊,读起来别扭的,就有可能有语病。

2.审读法:通过认真地阅读,从语法角度去发现句子中的毛病。

3.简缩法:将结构复杂的长句子所成短句进行检查。

四、方法点拨

1.病句修改原则:一个句子只改一处。以改通顺为目的,不能作修饰,也不能改变原意。

2.修改病句的方法:多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读不顺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从语法角度辨析句子成分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最后进行复查,看句子是否改通顺了,有没有新的语病。

五、特殊类型及注意点

1.容易出现重复的词语:“目的是为了”、“大约……左右”、“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就”、“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看到这些词语就要特别注意。

2.有两面性的词语:“优劣”、“好坏”、“成败”、“有无”、“能否”,句子前后不能呼应就出错。

3.否定多用。注意:“防止”、“禁”、“禁止”、“忌”、“忘”、“避免”等词语后不能有否定副词。

六、修改病句的原则

1.先认真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是语法毛病,还是修辞毛病,又或是逻辑方面的毛病,找出病句的问题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看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是否齐全,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词语或短语的结构是否混乱,并加以改正;然后再看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把词序不恰当的、中心语不正确的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可以增加一些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短语,调整短语间的顺序,更换修饰语,一定不能另造新句。

在病句修改的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先通过病句例子引导学生掌握病句类型,再教给学生修改病句的方法,对病句进行修改。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过渡教学

当教育教学没有进行如此全面的改革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不大,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过渡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没有对其做到足够的重视。并且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小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不能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理解,其学习的兴趣逐渐淡化,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调动,大大降低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过渡教学进行全面的关注和研究。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意识的树立

在之前的语文教学中,相关的教育者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过渡教学并不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之间也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着非常突出的阶段性的特点,同时,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小学的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过度关注,将很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复习上,虽然,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的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发挥和体现,其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对于知识的过渡性和持续性非常重视。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发现,它与小学语文从本质上是存在差异的,有着不同的知识难度和形式等。那么,在此情况下,小学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的观念,对过渡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重视小学高年级的过渡教学,让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能够适应教学的方式,并且有效理解教学的内容。

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融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并不多,教学的进度也比较慢,当遇到相应的重点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都会对其进行相应的讲解,同时,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对其进行反复的练习,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点的难度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教师对于作业的批改也是非常重视的,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对相应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而有效的掌握和理解。当进行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的时候,语文考试的难度并不大,所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的难度都是比较适中的,只要学生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进行了反复的练习,那么,是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的,但是,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有着比较大的难度,知识点越来越多,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记忆等,教师的教学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作业的量也是相对比较大的。在初中的考试中,语文考试的难度比较大,所考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考试时间的限制性更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让小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后可以迅速适应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和速度等,必须要对过渡教学做到足够的重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的病句修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应的知识加入到其中,主要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等的语法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着比较突出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做好相应的病句学习的准备。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保持注意力集中;其二,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对于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三,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其做足够的重视,当教师和家长不对其进行监督的时候仍旧可以有效完成;其四,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自我思考的习惯;其五,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要实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目标,就需要让学生每天都写日记,读好的文章,并将其中的好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摘抄,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其六,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参考书和工具书进行相应的应用,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当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相关的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掉。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考;主体性发挥;复习教学;复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考之前的总复习是学生系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思维,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与方法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考试说明》中考查的重难点,更要让他们发挥主动性,认识自己语文学习以及各知识点掌握情况,明确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懂得如何提高和加强。但是,我们现在的常规复习没有因材施教,很难让学生主动性地提高复习质量。

一、认识复习误区,明确主体性复习的必要

中考前的复习,往往是老师利用复习资料,对中考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方法再强化,技巧再训练。因此,毕业班语文教学往往就是讲练评结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一些学生可能对某个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会出现的考查已经掌握的较好,还要无谓的花时间,浪费宝贵的学习精力。如课文的名句默写对一些优秀学生来说已经基本不成问题,而我们老师还让学生在早读背诵,让他们反复默写等等,都没有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复习。

另外,随着复习阶段训练的频率和节奏加快,我们老师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批改、分析。因此,在评讲的时候,要么淡化讲解,发下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查漏补缺,这样缺少方法指导,不利于学生在欠缺方面的有效提高。要么没有很好地利用检测反馈,针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学生也没有较好地获得纠正、补足与提升;学生失去思路分析、规律掌握与学习能力提升的机会。炒冷饭加重学生厌学、厌考的心理,在重负担、低质量的训练中迷失自我,不能自主发现、主体性发挥的补足性的复习与提高。

二、加强方向指导,提高主体性复习的有效性

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人的行为,复习也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我们老师应该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学习的情况,发挥主动性,进行个性化的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一)明确考试要点,突出复习侧重

我们的中考复习是围绕《考试说明》开展的,但是复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为我们的中考总复习主要是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提升语文生思维与作答的精准性。因此,带领学生学习、分析《考试说明》,一方面,让学生知道中考考什么,哪些能力必须具备;另一方面,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强化、再提高。如我们的中考侧重于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就要让学生检查自己在一些模拟练习中失分的问题,对照参考答案思考自己没有答准、答全的原因,思考如何才能使得答案与参考答案更好的一致起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解题方法,或者将一些答题思路和步骤理解性的记忆。

可见,我们在中考语文复习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复习的侧重,获得有效复习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巩固中获得提高,在训练中获得语文答题思维和方法的增强。

(二)突出有效指导,提升反馈意识

复习阶段需要对复习内容系统规划、重点突出,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复习教学。能够了解学情,把握学生学习的状态;要能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地复习,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学会在反思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如一次模拟中我们用了2013年淮安市中考题中的病句题,结果不少学生对“该市还加强了林业复合经营的效益”这一病句没有修改出来。这时候,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对这类搭配不当的病句进行强化复习,带领他们在研究和学习《考试说明》中的病句典型例题,巩固提高提取主干、仿句和抓住特征词、特征点等分析常见病句题的方法的掌握。如此,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在复习中通过检测反馈,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加强指导,提高他们主动地去有效弥补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三)讲求复习方法,生成复习高效

我们在毕业班语文复习教学中,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提高反馈意识,增强查漏补缺能力,更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复习教与学活动,让学生能有兴趣自主复习,使得自我提升的更有效果。如中考中“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两道题,虽然比较基础且分值小,但这是硬碰硬的识记性考查。我们老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内的生字词编排识记表格,也可以将历次考试中常见的重点字与词进行归类,通过分散记忆与永久记忆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识记的效果。

再如阅读是中考的重难点。我们可以通过专题复习,就一个能力要求,选择题目让学生练习提高;也可以在整篇练习之后,让学生找出以前联系过的相同能力要求的考题,将答案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一些类型的解答方法。另外,针对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我们要加强审题干找出提示性信息,依据要求落实答题区域,通过筛选语句提取关键词句等常规方法的再训练、再要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处理、输出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我们老师要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有很强的系统意识和帮助学生认识不足、不断提高的能力;还要不断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自我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只要我们依据考纲和考试说明,推动学生自我发现、有针对性的加强与提高。那么,学生就能全面而精准作答一些常规题,提高复习的效率,提高赢在中考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刘佳.初三语文复习方法与策略[J].成才之路,2012(06).

第5篇

1.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两种错误倾向

1.1过分弱化

受原有教学大纲和旧课标的影响,“不考即不教,不教即不学”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教学中对于语法知识,相当一部分老师的做法是直接忽略,或者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仅仅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模糊概念,而具体应用时学生往往一头雾水,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认知仅仅停留与此,对其高中以后的语文学习影响颇大。

1.2过分强化

在教学中,也有少数教师不遵从教学规律,不深研新课程标准,不顾学生学情,随心所欲的教书,自顾自地把系统的语法知识一股脑拼命塞给学生,有时课上讲不完的课后还安排时间给学生补充,还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甚至一些老师把本应高中才掌握的语法知识也进行讲解强调,这种超出课标、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做法,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初中语文语法学习的重要性

2.1了解语法知识,掌握考试要点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对于学生掌握语法能力的考查,考查力度从未减弱过,几乎逢考必有语法知识出现,且语法考点无外乎落实到语言文字运用及阅读题当中,考查词的用法、短语搭配、关联词是否使用准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运用、扩展和压缩语段、仿写、修改病句等,对语法知识的考查融入到具体的语段和情境中,因此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在平时注重积累语法知识,各类考点即使出现的形式不同,但终极考点都基本相同。新课程标准附录中罗列了初中生要掌握的12种词的分类、5种短语结构、6种单句成分、7种复句类型、8种常见修辞格,学生据此可掌握语法修辞方面的考试要点及难度,平时对此类问题可额外关注,从而从容应对各类考试。

例如:陕西省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中,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第五小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球答题。(3分)

①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②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磨砺出。”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生得到升华,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1)第①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为第③句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这道题就融考察学生的关联词语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及短语的搭配于一体,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很难得出准确答案的。

2.2学习语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构成。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且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之一。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学习现代文,还是学习文言文,都离不开一定的语法知识,只有掌握语法规则,形成一定语法思维习惯,才能形成语感,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3学习语法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法则,它就必须潜在于言语产品―作文之中,语法系出言语,又服务于言语生产,而作文则是语法的存在方式之一,通过语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语法的本质作用在于使语言中的词语条理化、规律化,只有条理化、规律化,才能把所想的的东西表达出来,正确地反映逻辑思维。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归功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由最初的词与词组成短语,又由句子到段落,再到完整篇幅,都需要学生不断地训练有条理、规律化的清晰表达,从而达到交流思想,使语言成为人类交际的工具。

2.4学习语法知识,提高学习外语能力

学习外语,语法知识也是必须要接触到的,汉语与外语在语法方面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学习汉语语法其实对学习外语也是一种帮助,外语同样讲究句子语序、成分、结构,我们很快发现一些中外语句式结构的异同。

3.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如何适度渗透

3.1随文学习,打好基础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不系统学习语法,那么学生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连主人自己也什么都找不到”,此话不无道理,教师在讲授汉语语法时,虽然不强调花时间做专题全面系统讲解,但应结合教材随文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语法现象做总结归纳,把学生的知识仓库整理得井井有条。大部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后面都附有相关语法知识,如八年级上册附录有汉语词类(虚词)表,八年级下册附录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标点符号用法目录等,初中语文教师可借助这些现成的资源,积累语法知识点,让学生理解概念,弄懂用法,形成知识链条,为学生学习应用打下扎实基础。

3.2实例分析,掌握规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法知识中这样提到“本标准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点拨和指导,指导的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这就说明语法知识点不适单独拿出来“操练”,而是教师要随文点拨,把知识点置于一定的语言背景中,结合具体实例,抓住典型问题进行剖析,总结规律,让学生学“法”用“法”,牢记于心,甚至举一反三。

3.3总结归纳,形成专题

第6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初中生;自主作文能力

作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一直作为重点、难点的教学对象,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大部分采用应试教育或考试式的写作训练,导致了学生的作文变得越来越公式化。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初中生自主作文能力的培养,积极改善课堂教学的方式,将学生转变为课堂上的主体,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确保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能够顺利、有效地展开。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普遍不容乐观,且面对作文时,大部分的初中生不仅存在着畏难、抵触的情绪,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无法有效地展开。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问题主要有三点:

1.在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规定作文“套路”这个方法来展开作文教学的,如:记叙文应自然过渡、读后感应格式化等。虽然初中生都具有自主和创新的心理特点,但传统作文教学的方法较为死板,较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自主作文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在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在提出了作文题目后,就直接让学生根据作文题目进行写作。这样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扩充。一般来说,教师的讲解无法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且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较易出现化简为难的情况。

3.在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的传统教学过程中,一直都是采取教师评改学生作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参与度,且大部分学生在看到教师的评改建议后,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致使作文评改很难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同时,不根据实际情况展开相应教学模式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提高初中生自主作文能力的策略

1.采用“先发挥、再规范”的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应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采用“先发挥、再规范”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不仅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写作的心理,还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对提高学生的自主作文能力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先发挥、再规范”的教学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1)教师可以采用“先发挥”这个教学方法。“先发挥”即教师要求了作文的题目后,对学生的作文长短和文体格式不作任何规定和指导,鼓励学生自由进行写作。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掘到自己对写作的真实需求,并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进而确保作文内容能够充分地将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确保了作文的真实性。

(2)在基于“先发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再规范”。“再规范”即教师对学生自由发挥的作文提出修改建议、标出用词不当、语法错误或者有病句的地方,再让学生们根据教师的建议来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这样的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主作文能力的束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自由写作。由此可见,“先发挥、再规范”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作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而加强了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并确保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

2.采用“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建立学习小组,然后提出一个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再让学生们以半命题作文的题目为话题来展开讨论。通过学习小组对作文题目的讨论,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对写作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并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了学生在交际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对文体知识认识不足、词汇量较少和写作技巧不够成熟等。“自由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及时解决问题,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上进心。

3.采用“自主评改”的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自主评改”的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及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学生克服对写作的排斥和畏惧心理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此外,“自主评改”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实效性。“自主评改”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1)确定合理的评改篇目,并设定合作评改的载体

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宜于对全部作文都进行“自主评改”,而应通过合理的比例划分,设定每4人为一组的自主评改小组,选取适量的作文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评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评改的能力,还避免学生出现思想麻痹,致使作文评改综合成效降低的情况。

(2)提出作文的评改要求,并循序渐进地进行评改

初中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较为明确的自主评改要求:首先,应分析作文的立意和选题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其次,应分析作文的内容是否能突出主旨,有没有存在结构不当、详略不明的问题;最后,应看作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是否使用恰当和流畅。学生在根据作文的评改要求对作文进行循序渐进地评改后,不仅激发了其对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还提升了自身的写作能力。

(3)体现集体的优势,给予综合评定的意见

在自主评改交予教师前,学生可以将自主评改的文章先提交给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对自己评改的文章展开集体研究,并对评改的结论简要地进行分析。集体综合评定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评改成效,最大限度地实现评改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4)教师对评改作文进行抽检验证

为了更好地推进和调整“自主评改”的教学方法,以及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自主评改成效,初中语文教师应对评改的作文进行抽检验证,从学生的评改意见、作文的内容等方面来进行审核。这样的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保证了评改活动的有效进行,并为作文的综合评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提高初中生自主作文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通过自由写作、与同学展开自由讨论和自主评改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审题立意和自主评改的能力。同时,提高初中生的自主作文能力还能够确保学生自主地对文章进行审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瑞伟.浅谈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作文自改[J].新一代,2013,16(4):162.

[2]刘敬成.初中生自主作文能力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23):68.

第7篇

【关键词】作文;优化;提高成效;初中语文

作文一直就是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项难点,许多语文教师都深有体会。而形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大体表现为学生的畏难情绪,写作技巧掌握不到位,写作素材匮乏。教师应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展开研究分析活动,以创新教育理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艺术来促进作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一、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学习热情

许多初中生在作文学习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针对这种现状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学生接受,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反而有碍于提升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所以,做为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感知成功的喜悦,激发习作的积极性。

二、增加学生文学积累,强化读写训练

初中作文教学始终低位徘徊,那是因为学生的文学积累不充足,由于畏难情绪,习作强度也不够。阅读量可以积累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在校时间已经全被占用,课余时间也用于题海练习,学生的阅读量也得不到保证;此外,由于学生习作的数量偏低,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强化学生的读写训练,学生的文学积累增加了,作文的教学成效也会提高。首先,教师可为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阅读的类型和数量列举出来,最好详细到每月、每周、每天,新课程也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应控制在50-80万字左右。其次,教师应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训练。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后科学地做读书笔记,摘记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借鉴文章结构及表现手法。时间一长,学生在写作时才会厚积薄发,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习作训练活动。教师可每周设置一节课为口语课,并制定题目让学生按照此范围进行口语训练,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加强对作文教学薄弱环节的辅助教学活动。

三、指导学生仿写范文,提升写作能力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做提纲式的提点,在学生进行习作时,简单的提一些条纲要求。这样的指导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写作的要求,导致作文教学成效得不到提升。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时,教师要选取一些适当的范文或是准备下水作为实例和样本,引导学生针对这些教学素材开展研究与分析,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首先,教师让学生从文章的遣词用句、主题立意和布局结构方面进行领悟和分析,找出范文的优点,进行学习和借鉴。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分析学习范文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进行仿写。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进行单纯的仿写,而是要让学生消化吸收范文的成功写法,并以这样成功的写作方式多用于相类似题材的文章写法训练。学生通过这样的范文引导和仿写练习,提升了他们的作文技巧,尤其针对一些写作能力不高的学生,他们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文章立意和框架结构版本,这样有助于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鼓励学生融入社会,累积写作素材

“无米之炊”是作文教学成效不高的主因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增加对生活的感知积累,将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通过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接触,拓宽他们的生活圈子,解决作文素材的缺乏问题。首先,教师应尽可能多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他们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养成自行寻找生活亮点的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让学生多看新闻和报刊等等,对社会发展中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对其感悟和思考。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如针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汇报和辩论,通过学生的自行感悟和积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五、改变作文评改模式,提高教学成效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中,作文评改的主角只有教师一个人,而学生对于教师辛苦做出的作文评讲内容不予重视,他们只是关注结果性评价,也就是教师评定的分数,这样局限了学生写作技巧和能力的提升。自新课改以后,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将批阅文章的主角也转让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换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开展作文讲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互评方式,从“找错字、改病句、理解文章立意和总结文章特点”进行自主批改活动。学生在接到评改任务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文章中是否有错别字,然后再找出文章中的病句并进行修改,对照教师布置的文本选题和结构要求,分析文章的结构,体会文章的立意,在分析文章不足之处的同时,也要发现文章的优点,并在小组交流中进行讨论。另外,在学生做出评改后,可让其与所评改的文章作者面对面的进行交流,讨论所批阅的评语和建议。教师可对学生做出的最后的评改结果给予把关,确定最终的分数。

第8篇

关键词:初高中语法教学;特殊语言现象;断层现象

初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出现断层现象与初高中课程目标断层,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初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差异性以及初高中教师之间缺少联系与沟通等原因有关。针对这些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初中语法教学建议

语法在中考中不做考查要求,但高中阶段涉及知识广泛,要求较高,鉴于初高中语法教学严重脱离的现状,希望初中语文课堂中对语法做一定教学要求:(1)系统讲解一些语法基本知识,如语素、单句句法成分、复句之间的关系。(2)重点分析复杂单句成分教学。当学生对复杂的句子不能正确理解时,插入相应的语法知识进行教学,如何抓主干,如何去枝叶,让学生在实例中对语法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3)加强病句及修改的知识讲解和训练。通过典型例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基本辨别方法及改正方法,如主干枝叶梳理法。(4)加强变式句的语法知识教学。汉语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在遵守语法规则的前提下,语序不同,句式就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就不同,选择句式的过程,就是加强语法知识学习的过程。如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5)在阅读、写作中渗透相关语法知识,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初中毕业生有效掌握一定的基本语法知识,逐步养成规范用语的习惯,为高中阶段的语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语法教学高中教学阶段建议

(1)教师自己要做到对语法知识的体统学习和正确掌握。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必像精心做研究的专家一样,对语法知识做精深的研究,但是我们却要做到对语法知识完整系统的了解,对于学习中遇到的语法现象和问题能够做到合理的分析和解答。(2)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语法教学,做到强化学生能够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语法实际问题。我们要做到“语法知识的精确掌握、语法知识的真正懂得、语法知识的真正运用”这三点原则,纲要式地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建立语法意识并在头脑中产生语法概念,进而增强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解决语病、文言文中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

教师要时刻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法知识的运用,将语文知识中难以理解和复杂的知识进行解决。

1.语文课堂中讲解复杂多样的语法问题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在内容上表现为复杂性;在表达手法上变现为多样性;文本文化上表现为多元化;思想内容上变现为隐蔽性;语言的运用上表现为灵活性等方面,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初中语文教材不能够比拟的。学生要做到对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掌握,就必须做到思路上理清、要点上准确概括,真正对文本进行理解。要对思想观点和感情进行表达我们就必须对复杂的语句进行合理分析。如《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中的一句,“至于这一回在风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句话初读我们很难明白和懂得其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们对语法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这句话的主干是:“事实―为―明证”,可以证明这句话,“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又如文中的这句话“地方法院今天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我们对这句较为复杂的语句和句群进行语法分析:首先,地方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到底地方法院允许不允许?其次,对于这种句式我们可以把长句子变为三个短句:(1)某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指示。(不准建)(2)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准建)(3)今天,地方法院又了这一禁令。(不准建)答案是: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语法逐层的分析会让学生理智地解决遇到的语法问题。当新的语文教育思潮一次又一次向我们涌来时,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到将学习知识进行资源整合,还要将语法本身的优良资源发挥出来。

2.把握文言文中的特殊语言现象

第9篇

一、班级学生学习差异悬殊,使大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利用率不高。

班级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很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剩下来的时间无所事事,课堂时间显得反而多余。五分之三学生能够跟上节拍,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五分之一的学生一无所得,跟着凑热闹,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这样一来,一节45分钟的课堂感觉没有被充分利用,没有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二、僵化套用一种教学模式。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进行中,有的教师仍然使用“组、复、新、巩、布”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机械模仿,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将“自主”变成“自流”,时常使用“放羊式”教学。课堂出现了沉闷或者热闹的局面,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学生没有得到实质意义的发展。

三、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等待,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体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耐性,设计问题不能针对学生实际,问题有时过深,问题抛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越俎代庖,直接将问题解决,没有等待学生思考与回答的时间,让人感觉教师很急促,没有耐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漠视了学生的力量。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不动脑子,时间一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

四、课堂形式多,实质少,缺乏活动体验。新课标中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同虚设,师生的活动完全限制在教室之内。相当一部分教师追求课堂形式的新颖,而不追求课堂的实效,这样长期下去,丢掉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将是语文教师的悲哀,学生的悲哀。

面对以上所谈到的各种语文弊病,我们的语文课堂改革将走向何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了上述的语文课堂弊病不再出现,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目标是一节课所要达到的效果,合理的目标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诸如教师自身的因素,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教师要有多方的考虑,才能设计出一定的科学性的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除了要考虑上述原因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目标呈现层次性。让优生能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得进。

这样一节课下来,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任何模式的使用都必须以学生为本,因为只有学生内心有学习的需求,否则一切的教学都没有效果,都是徒劳的。因此学生是一切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是教学的终点,而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创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如从去年开始江苏省连云港市实行的“三案六模块”教学模式,我觉得就是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让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得到发展,实现有效教学。

三、强化教师备课,要求学生充分预习

要求教师的备课分为三级备课,个人主备、集体复备、个人再备课,这样的备课既有个人智慧,又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同时又体现了教师的个性,让每个教师拥有经过两次修改的个人教案,这样的备课是有效的备课,是高效的备课。光教师备课显然是不行的,同样学生也要充分“备课”,学生的“备课”就是课前充分预习。教师要求学生预习的时候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预习:“一读、二划、三查、四思、五问”。“一读”要求学生一遍遍的读文本;“二划”要求学生划出文章不理解的字词或不理解的句子;“三查”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句的问题;“四思”指学生在读书时记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时在书上做出标记;“五问”指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按照这样的习惯长期预习下去,学生会学得轻松,教师会教得愉快。

四、讲练结合,积累运用

语文并不回避训练,在课堂上,教师要设计一定的训练项目,如读书训练,仿句训练,修改病句训练,作文开头训练,思考训练,将每一种训练自然地结合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会得到提高。同时,让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见到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好的解题方法等,要学会及时总结,天长日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五、重视反思,不断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