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时间:2023-06-07 16:19:07

导语:在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竞争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创新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更无法应对WTO的挑战。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环节。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为基石的,而生态经济的实现又以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

1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基本内涵

“创新”概念最早是在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使用的一词。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以及实现工业新的组织等内容。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把经济、技术、生态三者的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它是既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和生态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生态良性循环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实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应是全方面的,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就应把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生态经济文明的背景下去考虑。

我们从与一般技术创新的比较中得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定义。一般技术创新是从企业内部经济性出发,在减少生产边际内部费用的同时,经常增加生产边际外部费用;而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在创新的各个阶段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从而引导创新朝着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避免、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向协调的方向转变,以提高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这与以往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新型的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生态化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一种与市场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

2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基本前提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现必须要以实现四化为前提:使用能源的清洁化、生产废料的资源化、生产过程的闭路化、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化。

(1)使用能源的清洁化。清洁能源即非矿物能源,也称非碳能源,它在消耗时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全球环境的物质,主要指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但是,这些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除水能占5%外,其余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加起来还不足1%。正是因为我国在开发清洁能源的技术上比较落后,才使既廉价又清洁的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所以,加快这些清洁能源的技术开发将有利于我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2)生产废料的资源化。当前企业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废料不仅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是解决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我们可以按照工业营养的食物网(链),使每道工序的废料成为其他工序或者其他部门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处在食物网中的企业集中起来,形成绿色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中只有绿色原料的输入及绿色产品的输出,没有废物废料的输出,既可实现废物利用,又可达到绿色标准、增加产出,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生产过程的闭路化。生产过程闭路是指在某个工业企业中使用封闭的物料循环系统,使废料重新利用起来的技术。废料的重新利用,除前述一个企业的废料直接作为另一企业的能源,或一道工序的废料作为别的工序的资源使用外,还有更深的含义,就是对废料的回收利用。废料回收利用也需要新的回收技术,否则回收本身就是一种污染严重且耗费巨大的活动。实现生产过程的闭路化可以使企业变废为宝,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企业竞争力。

(4)产品及服务的绿色化。产品及服务的绿色化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要实现满足ISO14000检验,ISO14000的目的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控制和减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推动企业生产绿色产品,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的需求。为了满足ISO14000的要求,企业要在保证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把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用同样或者更少的物质消耗量来获得更多的产品,也就是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使用效率。

3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尖锐矛盾,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出现难于发展、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提出来的一个重大战略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走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利益,又不损害今后几代人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在体现和本质要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思想基础。同时,技术创新生态化也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生态化因其对环境问题的改善和对经济促进的双重角色,正日益成为理论界、企业界甚至政府关注的对象。在环境的压力下,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企业创新研究的新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严重不足。而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采用使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生态正效应的技术创新生态化,推行生态化、清洁化的生产方式,能使原材料和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把污染物尽可能地削减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实现企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可见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应用可以取得巨大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一致,通过获得绿色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有利于改变企业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的、落后的企业生产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浪费惊人、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不高。

4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践意义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为避免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在我国大力提倡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难选择。一方面我们需要高速发展经济,非此不能满足13亿人口的生存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为多灾害国家之一,工业整体水平落后,能耗高、经济效率低,为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所付的代价很大,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生态化才能走出这个怪圈。

(2)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而要贯彻实现这一战略则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要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就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生态化是21世纪最受人们青睐的技术,因此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成为各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如果我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疑会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3)是我国拓宽国际市场,增加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以后,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已不只在国内,而是向国外延伸。然而现在许多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只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检验,而且要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的检验。许多发达国家以保护国内环境为由,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利用绿色市场准入制度来禁止或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口,限制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以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例,由于受规模经济、科技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不仅深加工层次低、附加值少,而且产品污染严重,有害元素超标,在国际市场上严重缺乏竞争力。为了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从根本上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这就势必要求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舞台时增加产品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含量,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中国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势在必行。

(4)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全人类的呼声。绿色产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已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我们美好的家园。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由此必须面对的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使人们在满足自己物质欲望的同时开始更多考虑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威胁也越来越以凶猛的势头直接作用于人们本身,这在客观上使绿色价值观可以得到广泛的接受,人们呼吁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也是全人类的呼声。

参考文献

1杨光华,彭福扬.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趋势[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

2吴光辉.绿色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3万伦来,黄志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

DiscussiononTechnicalInnovationEcologyOrientation

第2篇

关键词:建筑产业;低碳经济; 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90-04

A Literature Review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LAI Xiao-dong, SHI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teratures research status with the topics regard to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requirements on greenhouse gas control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It presents an overall review for the journal literatures in China with a methodology by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s based on five aspect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admap, research theory, low carbon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with technology progress. To a further step, it has given a brief summary 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directions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with the purpose of aid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rateg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dustry;low carbon economy;technology innovation;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1 引言

建筑产业高投入、高能耗与低增值性的行业特征与现行能源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研究表明,全球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建筑施工、使用以及建材生产过程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据统计,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继续扩大。在高能耗行业中,建筑业成为能耗之首,建筑业已经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1]。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本文选取高能耗建筑产业,对国内外有关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建筑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低碳技术的技术路线、研究理论、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能源效率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让相关从业者或研究人员对与建筑产业相关的低碳技术创新有个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助力“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研究

2.1 低碳技术路线图的发展

什么是低碳技术?国外主流的观点是,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主体的低碳技术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技术而言,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新的能源技术是对能源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而现有的技术(传统能源技术)“具有严重缺陷,无助于稳定全球气候” [2]。低碳技术创新是一个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来实现对原有技术经济系统进行解锁的过程。他指出“真正的革命性创新起于毫末,但最终将通过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共同进化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系统”。低碳技术可分为3个类型: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等。另一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如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3]。

文献研究发现,有关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思路:即以情景分析为核心和以技术预见为核心,这两种制定低碳技术路线图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关键技术选择方法不同。情景分析法主要通过模拟政策措施和技术发展情景对未来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关键问题,对技术发展路径提出建议,如文献[4];而技术预见则在综合考虑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以技术预见结果为主要依据,得到的关键技术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如文献[5]、[6]。

2.2 主要国家的低碳技术路线

低碳技术种类繁多,各国家和地区对低碳技术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欧盟注重走清洁能源技术优先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7],日本侧重于节能技术[8],美国则选择了全面发展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9](见表1)。

国家技术前瞻课题组就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大规模应用时间做了预测,其中建筑节能和能耗输配系统被列为关键技术之一[6]。吴昌华(2010)针对中国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进行分析,分析了各产业技术发展存在的障碍和成本,提出了一个低碳技术创新链条概念解决模型。并指出目前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路线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建筑节能、能效提高和新能源开发的第一阶段,未来新概念低碳建筑还处于探索阶段[10]。能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已经不允许中国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型走低碳节能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发展之路[11],有学者采用情景模拟对我国低碳经济技术路线图进行分析,透过对28种低碳技术的模拟分析,认为我国2050年实现减排任务是有可能的 [12]。

由上分析,以低碳技术路线图作为脉络发展低碳经济在国内外都受到推崇。清晰的能源技术战略、产业结构规划和明确的减排目标和任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前提。从文献的研究看来,未来的低碳技术创新趋势应该是走“减碳”、“碳中和”、最后到“负碳”的技术发展路线。

3 低碳技术研究理论

学界较著名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低碳技术体系研究理论包括史帝芬·巴克乐的稳定楔理论、麦肯锡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和乌恩鲁的碳锁定理论等。

稳定楔理论[13]是目前被公认的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策略之一。其创立者史帝芬·巴克乐和罗伯特·索克罗从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中筛选出了15种关键技术,将其命名为“稳定楔”,认为这15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像楔子一样,在稳定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把15种“稳定楔”技术分为5类,即:①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管理的技术;②燃料使用的转换与CO2的捕获及储存技术;③核能发电技术;④可再生能源及燃料技术;⑤森林和耕地对CO2的吸收作用技术。稳定楔理论第一次全面审视了人类现有技术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不同技术的碳排放贡献及其减排潜力对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进行了筛选,为人类的减排行动指出了重要方向。

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是麦肯锡在全球10个领军企业和组织支持下开发出的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数据库[14]。该数据库包括了至2030年的时间范围内,对10个经济部门和全世界21个地区的200多种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成本的深入评估。该成本报告不仅包括了对低碳技术发展的最新评估和宏观经济评价、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减排潜力、投资和融资需求均做了详细的评估及成本估算,同时采用情景模拟动态性地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减排,包括对建筑产业的分析。

与“稳定楔”理论不同的是,麦肯锡评估报告不仅注意了各种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减排潜力,而且分析了各种减缓技术的应用成本与投资需求。这对政府和投资决策者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碳锁定理论是由格利高里·乌恩鲁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能源政策》陆续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15~17]

等。其中,《理解碳锁定》一文系统地提出了碳锁定概念。他认为,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存在,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结合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为其广泛商业化应用铺设道路。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阻碍替代技术的发展,即“碳锁定”。其来源主要来自技术、机构、产业、社会和制度等五个方面。

碳锁定理论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高能耗产业,研究指出,受益于长期递增报酬的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可能会产生“锁定效应”,进而妨碍低碳、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的创新。同时,受益于现有制度的参与者将试图维持该种制度,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现存技术系统的锁定。目前工业化国家以碳为基础的能源和运输系统形成了锁定的技术—制度复合体,相应地也是碳锁定。

文献[18]认为,由于内部惯性,解除碳锁定需要外生事件的冲击。如相关技术的危机、政府规制、技术突破、消费偏好的改变、“缝隙”市场和科学发现等6大方面。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能源和碳封存技术可有效解决高能耗产业的碳锁定僵局[19]。

4 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评估

4.1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和低碳建筑演变

早在19世纪,“生态建筑”就出现在西方建筑理论与实践中。“绿色建筑”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或更早

[20]。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即被融入了绿色建筑理论中,以1993年国际建协在芝加哥通过的《芝加哥宣言》和美国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一书列出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细则”为标志,形成了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理论体系。2003年英国首次提出低碳概念[21]。低碳建筑随之出现,学界开始从能源、环境、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对低碳建筑和低碳技术进行研究[22~24]。

国内对建筑业创新研究也经历了生态、绿色、可持续和低碳建筑的演变过程。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为“标题”关键词分别检索,其时间序列统计见表2。经分析发现,以“低碳建筑”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起步较晚,内容多集中在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建筑机械、智能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表2数据基础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低碳技术为主题的文献只有17篇,发表时间集中在近2年(发表在国际期刊的未作统计)。说明有关低碳建筑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4.2 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实现路径和评估体系

在绿色低碳建筑的实现途径方面,文献[25]指出, 很多大型建筑公司采用技术创新是基于成本竞争和服务考虑,而未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从个人、组织和制度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和心理障碍,如“总框架、目标人群、教育、结构调整、激励改革和风险补偿、绿色建筑标准的改进和税制改革”等七大方面来解决。建筑技术研发创新也可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努力来进行[26]。文献[27]研究发现,要有效解决建筑产业的脱碳,减少碳排放问题,最好的途径是推行低能耗、零排放的新标准综合建筑。低碳技术集成系统(如环境控制、LED节能、节能技术集成网络等)的应用可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减少国家对能源的过度需求[28]。如文献[29]基于英国建筑产业评估状况,指出建筑高能耗产生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是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专家团队,采用垂直整合设计、价值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教育培训、信息传递和研发工具政策支持、文化教育的改革以实现低碳或零碳建筑,环境政策的制定要与建筑产业的改革密切结合起来。

也有学者从建筑产品创新、设计创新、新型建筑技术应用等方面论证建筑产业的低碳可行性。文献[30]以山西建筑产业为例,指出“产业节能和减排弹性脱钩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的因素,政府应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好的绿色建筑项目是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典范[31],地方政府在绿色建筑的推行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32]。低碳建筑的实现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设定碳排放基准线,促进行为节能和行为减排,分析可行资源,建立高效的系统调适和运行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33]。

国内外比较知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有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加拿大的SRTool、澳大利亚绿色之星、德国的DGNB、日本的CASBEE评估体系等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基于全寿命周期为主轴构建指标,内容多集中在绿色节能和绿色宜居等方面。权重则根据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碳排放和设计中创新的评价指标很少,目前只有LEED和“绿色之星”体系中有单列指标对建筑的技术创新进行评估。

对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等方面[34,35]。有学者在现有绿色评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建筑评估内容[36],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联合的《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37]为我国低碳建筑社区减碳技术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但在国家统一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未权威公布之前,有关低碳建筑评估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探讨。

5 技术进步与建筑能源效率提高的研究

5.1 建筑产业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随着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有学者把能源效率称为“第五类能源” [38]。国际性的能源强度比较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国际性比较可以帮助了解各国能源强度降低的潜力。文献[39]认为建筑节能和能效提高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或设施的使用,这也是节省成本,提高能效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与建筑的能效关系密切,要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40]。

5.2 建筑产业供应链技术创新与能效提高

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产业,其供应链的碳排放控制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文献[41]对建筑产业上游钢铁行业的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能做实证分析发现,只有技术创新,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率。利用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将显著降低我国钢铁行业能耗和CO2排放量;我国钢铁和水泥企业碳减排潜力还有很大空间[42,43]。 建筑材料产业采用精益生产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能耗[44];文献[45]通过对我国6大产业的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能源效率的长期或短期分析结果看来, 建筑业的能源效率都是最低的,加快产业结构和提升技术进步势在必行。

6 结论与展望

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研究,而作为集成多技术的建筑产业的低碳、控碳技术的创新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系统。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涉及社会、经济、能源和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目前的文献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一个从系统的、全面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建筑行业的特征和在当今高能耗产业“碳锁定”状态下如何从技术、政策和操作层面来实现低碳建筑产业的革新,即从技术创新的本身规律上来解决当前能源紧张和碳排放问题,以综合集成、多维度和多种技术系统集成管理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控碳技术、提高能效为绩效指标的评估机制和管理模式也是未来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基金会.低碳经济影响四大产业变革[J].北大商业评论,2010, 68(3):2-4.

[2]MI Hoffert,et al. Advanced Technology Paths to Global Climate Stability: Energy for a Greenhouse Planet [J].Science, 2002,298 (5595):981–987.

[3]Berkhou t F. Technology Regimes, Path Dependency and the Environment[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2001:1-4.

[4]姜克隽, 胡秀莲,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14(6):1-7.

[5]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M]. 科学出版社, 2009.

[6]钱祖.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R].创新科技,2008(31):54-55.

[7]Malko J. Roadmap to Low-carbon Economy[J]. Rynek Energy, 2010,4(8):26-30.

[8]Ashina S, et al. Japan Roadmaps toward Low-carbon Society by Backcasting: Optimal CO2 Reduction Pathways and Investment Timing for Low-carbo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2010, 2 (3).

[9]Paster MD, et al.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Program on Hydrogen Production[J]. Nuclear Production of Hydrongen, 2004:57-71.

[10]吴昌华. 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J].中国科学院院报, 2010, 25 (2):138-145.

[11]Zhang ZX. China in the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J].Energy Policy, 2010, 38(6):6638-6653.

[12]Liu HW, Gallagher KS. Catalyz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 CCS Roadmap for China [J].Energy Policy. 2010, 38(1): 59-74.

[HJ1.55mm][13]S Pacala, R Socolow. Stabilization Wedges: Solving the Climate Problem for the Next 50 Years with Current Technologies[J]. Science, 2004(305):968-972.

[14]McKinsy.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Challenge: Curb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R].McKinsy Global Institute, 2008.

[15]Unruh GC.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 Energy Policy, 2000, 28 ( 12) : 817-830.

[16]Unruh GC. Escap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2, 30( 4) : 317-325.

[17]Unruh, GC. Globalizing Carbon Lock- in [J]. Energy Policy, 2006, 34 ( 10) : 1185-1197.

[18]Cowan R, Hulten S. Escaping Lock-in: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6,53 (1):61-80.

[19]Vergragt PJ, Markusson N, Karlsson 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io-energy with CCS, and the Escape from the Fossil-fuel Lock-in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11, 21(5): 282-292 .

[20]BStone. How Building Green Got Its Start [EB/OL]. http:///environment/green-living/articles/51601.aspx, 2012-07-02.

[21]DTI. 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M]. 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3.

[22]Williams J. The Deployment of 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s as Part of the Housing Growth Programmer in the UK[J]. Energy Policy, 2010, 38 (12): 7604-7613.

[23]Nemet GF, Baker E. Demand Subsidies Versus R&D: Comparing the Uncertain Impacts of Policy on a Pre-commercial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J].Energy Journal, 2009, 30 (4) : 49-80.

[24]Glass J, Dainty ARJ, Gibb AGF. New Build: Materials, Techniques, Skills and Innovation [J].Energy Policy,2008, 36 (12): 4534-4538.

[25]Hoffman AJ, Henn R. Overcoming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Green Building[J]. 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2008, 21 (4): 390-419.

[26]Changyoon Kim, et al.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Construction R&D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Effort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09(18):330-337.

[27]Newton PW, Tucker SN. Pathways to Decarbonizing the Housing Sector: a Scenario Analysis [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11, 39(1): 34-50.

[28]Cho S, et al.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Operation, Low-end Energy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Korea[C]. KC2008: Proceedings of the EU-Korea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 Springer Proceeding in Physics, 2008(124):123-133.

[29]S Sorrell. Making the Link: Climate Policy and the Reform of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03 (31):865–878.

[30]李忠民,韩翠翠,姚宇.产业低碳化弹性脱钩因素影响力分析—以山西省建筑业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10, 24 (9):41-44.

[31]Heerwagen J. Green Buildings, Organizational Success and Occupant Productivity [J].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 353-367.

[32]Theaker IG, Cole RJ.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Fostering Green Buildings: a Case Study[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1, 29(5):394-408.

[33] 龙惟定,白玮,范蕊. 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建设科技,2008: 16-20.

[34] 施骞,徐莉燕.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18(2):112-117.

[35] Lent T, Walsh B. Rethinking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for Comprehensi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J]. Journal of ASTM International, 2008, 5(2):1-9.

[36] 聂梅生,秦佑国,江亿.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7]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国绿色低碳住宅区减碳技术评估框架体系(讨论稿)[J].动感, 2010,(0):30-33.

[38] Andrew Warren. Does Energy Efficiency Save Energy: the Implications of Accepting the Khazzoom – Brookes Postulate [EB/OL].http: // technology.open.ac.uk / eeru / staff /horace/ kbpotl.htm. 2006-07-07.

[39] Hydes KR, Creech L. Reduc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st: the Economics of Green Design[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2000, 28(5-6):403-407.

[40]Koebel. CT Innovation in Homebuilding and the Future of Hous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8, 74(1):45-58.

[41]韩一杰,刘秀丽.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各区钢铁行业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 31(3): 287-298.

[42]Ke Wang, et al. Scenario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2007(35):2320-2335.

[43]Shalini Anand, et al.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gt,2006(79):383-398

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01-02

一、引言

在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下,寻找核心技术优势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回顾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我国中小企业基本上处于产业链中的中小游,对上游依赖强,缺乏自主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量大,知识产权少,技术创新投入动力不够,技术创新组织管理控制失衡,转化成功率低,循环导致组织领导积极性不强,忧患意识薄弱。长期以其发展模式,创新与增值得不到发展,则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浪潮中被吞并。中小企业其发展与增值成为拉动我国经济不可小觑的力量,以受托经济责任观为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各企业引入技术创新审计评价并有效地管理技术创新活动,在技术创新管理有不足的地方提出改善建议,促进技术创新取得成功。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文献

技术创新审计属于管理审计范畴,从1996年Vittorio等人首次提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是指企业通过与第三方利用审计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审视,找出创新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找出影响其技术创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1]。之后,学术界开始对企业技术创新审计一系列研究。

第一,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Burgelman通过对五种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提出资源可获性、信息可获性、技术环境可获性,组织文化可获性以及战略管理能力可获性为审计所必须要素[2]。卜琳华等分析了企业技术管理特征,从而为技术创新审计的模型建立提供基础[3]。随后,马宁等指出四种创新能力,即R& D 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是影响技术、设计制造管理和商业化的全过程的因子[4]。

第二,随后,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开始成为主流。Vittorio 等人提出企业创新过程审计模型,该模型将创新过程分为核心过程和周边系统[1]。陈劲等不仅运用Vittorio审计模型,对6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创新成长―达均衡―再成长等创新管理模式,而且应用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研究方法,从五方面进行审计实践,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技术创新审计的SPRE 审计模型,从创新战略、新流程、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等四个维度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审计评价[5~6]。2007年,张炜总结四类技术创新审计模型,开始构建了中小创新型企业操作性定义为实证检验创新型企业标准提供了理论基础[7]。廖雅等从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分析,结合系统工程法,融入利益相关者概念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的概念模型[8]。从此,技术创新审计开始融入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影响因子,不再单纯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定向。

第三,学术界已将技术创新审计研究面进行了扩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融入多层视角,以期在实践上能够行之有效地指导技术创新审计,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陈劲等基于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提出影响中小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因子[9];如黄益等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再融入价值链相关理论,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九大审计要素,初步构建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模型框架[10]。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发展与建设的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国内外研究分析总结出,中小企业只有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通过审计方法,可以合理监管,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才能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审计,可以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国内外研究一般以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审计衡量尺度,提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现阶段的审计模型视角逐步扩大,以期能丰富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研究理论。但是,鉴于技术创新具有不可逆转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且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失衡,技术创新实现增值周期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实现审计监管还处于萌芽期。该系列研究缺乏系统全面地评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流程,指导性不足,构建的技术创新审计框架实证应用不显著,望在以后研究过程中,结合实证,完善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小技术创新审计模型。

参考文献:

[1] Vittorio Chiesa,Paul Coughlan,Chris A Voss.Development of a technical innovation audit[J].Innovation management,1996,(13):105-136.

[2] Burgelman R.A,Kosnik T.J,Vanden Poel M.Toward an capabilities audit framework[J].Innovation management,1988,(13):31-44.

[3] 卜琳华,孟庆伟.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特征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0,(6):83-89.

[4] 马宁,官建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内容及审计基准[J].中国软科学,2000,(5):80-85.

[5] 陈劲,耿雪松.基于审计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J].管理工程学报,1999,(3):l-4.

[6] 陈劲,余芳珍.技术创新SPRE 审计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5):9-14.

[7] 张炜.基于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J].科学学研究,2007,(25):465-468.

[8] 廖雅,樊一阳,陈亚锋.基于审计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5):522-526.

第4篇

关键词:绿色持续创新 循环经济 SWOT分析 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03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42-02

一、绿色持续创新的理论及其SWOT分析

(一)创新的内涵

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奠定他一生事业基础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 (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特别强调,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一种发明只有应用于经济活动并成功时才能算是创新。创新总是先由个别人进行的。但创新活动所得到的利润鼓励其他人模仿,形成创新浪潮,这时整个社会生产率提高,社会就进步了。

(二)绿色持续创新的内涵、特征及评判准则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Enterprise's Green &Sustainable Innovation ,ESGI)是指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地推出、实施旨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的绿色创新项目(如绿色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材料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并持续不断地实现商业化,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的过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具有绿色性、时间持续性、经济效益增长持续性和企业发展持续性等基本特性。走绿色持续创新道路已成为一些优秀企业的首选。

根据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基本特征,我们给出四个相应的基本评判准则:(1)绿色准则,即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实施的创新项目应具有制造过程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或降低、消除所提品的有害物含量或环境污染等绿色特性。(2)时间持续性准则,即企业的绿色持续创新过程应能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般应在十年以上,至少五年。(3)利润增长持续性准则,即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应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4)企业发展持续性准则,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即意味着发展,因此,企业的绿色持续创新应能导致企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定义和评定准则,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界定所研究的具体企业的创新过程是否已经实现了企业绿色持续创新。

二、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 SWOT分析

SWOT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类似我们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权衡”思想。SWOT方法的基本点,就是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使其内部能力(强处和弱点)与外部环境(机遇和威胁)相适应,以获取经营的成功(表1)。

二、循环经济的本质――绿色持续创新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一词,循环经济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的热切关注。循环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有机结合与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各种经济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其目的是通过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实质是通过物质资源的循环和集约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均衡。

(二)循环经济与持续创新的关系

企业持续创新是微观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则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经济发展的路径,二者虽然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实现绿色持续创新,只有企业持续创新才能从总体上实现社会经济的循环发展,而循环经济的持续运行又从制度上保证了企业持续创新的推行。

三、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

(一)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中原经济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先天不足,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靠大量资源消耗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高投入、低效益、重污染的模式。一方面,工业发展将增大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显现出了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我们明显地看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作为代价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可能持续进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不断增长,如果这两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走绿色持续创新之路,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实现。

2.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循环经济发展除了在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上具有积极作用外,其自身所要求的“再利用”、“再循环”必然需要一定的技术储备做支撑,从而推动我国政府和企业自觉地去采用先进技术,在整体上带动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现持续创新提供一个缓冲空间,使我国经济不至于因增长模式的急剧变化而影响发展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循环经济,除了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外,更是在科技不能即刻取得飞速进步情况下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一种替代选择。

3.只有绿色持续创新才能实现循环经济

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企业自己没发明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但能成功地引进别人的新产品、新技术并将其产业化,也是一种创新。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这方面的成绩还能算差强人意,引进了不少新产品、新技术。目前的问题是,随着发达国家产业调整和向外转移传统制造业的过程逐步完成,而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新产品而迅速崛起的中国一般制造业逐步成熟,再靠引进就越来越难了,特别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只有绿色持续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由于资源相对贫乏,中原经济区企业应该特别关注如何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对我们这样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可是持续发展的大事。另外,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既包括改进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更包括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任务,尽管这方面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要走的路还很长。只有坚持绿色持续创新,才能把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二)基于绿色持续创新的中原经济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1.企业建立绿色持续创新体系

企业必须制定和实施绿色持续创新战略,建立绿色持续创新体系,推动绿色持续创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要树立正确鲜明的绿色观,针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和实施以科学为指引的绿色持续创新战略,并从宏观和微观出发,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绿色持续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外部激励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等复合机制体系。

2.政府的制度保障

由于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是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和自上而下式制度变迁,所以,应增加政府有效的制度保障,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保护环境。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积极地绿色持续创新才能为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和激励。资源和环境问题植根于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当前,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一是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将环境代价计入发展的成本,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以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中原经济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绿色持续创新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3.实现绿色持续创新的智力储备并实现绿色技术产业化

企业应该在人才储备方面培养批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1)提倡有实力的企业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全面、扎实的专业化学习和研究;(2)科研院所和企业优势互补、紧密合作。两者紧密结合,既能吸引科研机构走向市场,推动科研机制改革,也能帮助企业攻克绿色技术创新难题,实现绿色技术产业化。

4.借鉴国际研究成果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国外政府和企业交流合作,了解国外循环经济和持续创新理论的发展情况,学习国外的经验,特别是了解国外在生态环保技术上的研究成果。中原经济区应加快对循环经济理论和绿色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政府及企业也应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

5.拓展绿色持续创新的融资渠道

发展风险投资,可考虑由政府引导商业银行、高新技术大企业等投资主体,建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设立种子基金、创新基金等风险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付一凡(1982-),河南许昌人,硕士,助教,从事创新营销研究。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设计;路径选择;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423.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status of manufacturing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by questionnaire to 550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article understands the situation of the degree of emphasis on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purpose and motivation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investment of personnel and funds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the cost and benefit, the difficulties and measures, etc.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the article designs the paths of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from the dimensions that are the degree of innovation, the resources and capacity of innovation, the guide bodies of the innovat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designs the radical innovation paths that are radical and cumulative innovation path, independent, imitative and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ath, employee-led, entrepreneur-led and government-led innovation path. At last, the article presents advices about the innovation paths selection.

Key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reen process innovation; Design of path; Choice of path; Questionnaires

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是促进制造业发展和保障产业提升的基石。自中国加入WTO后,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障碍。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方面创造大量财富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工艺创新尤其是绿色工艺创新成为我国制造业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了解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总结、设计绿色工艺创新路径是加快培育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创新体系重构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

1 文献综述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是由参与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活动的各主体通过主体间的互动学习和信息交流促使制造企业在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改良活动[1]。Utterback和Abernathy(1978)设计“A-U”模型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层面[2]。Thomas Cless和Klaus Rennings(1999)提出绿色工艺创新的决定因素包括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管制[3]。Urmila Diwekar(2005)和Urmila M.Diwekar等(2010)认为绿色工艺设计包括化学和材料选择时期的决策和后期管理的决策[4、5]。毕克新和冯英浚(2002)提出绿色工艺创新是解决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有效方法[6]。

目前学术界对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主要从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内涵、类型、模式、选择和评价等角度开展研究。Dosi(1982)从技术轨道的角度解释了技术创新路径,认为这是企业经过经济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权衡折衷[7]。Linsu Kim(1997)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8]。吴晓波和许庆瑞(1995)通过对二次创新动态模型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路径的发展经历模仿创新、创作型模仿创新和改进型创新[9]。顾晓燕(2014)提出进行科技再创新的前提是具备较强的自主能力[10]。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Hobday(1995)观察到对于新出现的技术经济范式而言每个国家都是初学者,发展中国家可能跳过过时的技术赶上发达国家[11]。杨志刚和吴贵生(2003)从路径依赖角度对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分析,认为保持技术能力提高途径的多样性是促进产业技术能力提高的最好选择[12]。王卫红(2010)根据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具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方案[13]。姜红和陆晓芳(2010)测度技术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以此为标准将我国42个产业分为四种类型,提出相应的产业创新模式[14]。

综上,作为技术创新组成部分的工艺创新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从影响因素、重要性和时机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范畴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中宏观和微观内容较多,而中观层面较少。近年来学者们对部分地区某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将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和模式通常作为同一问题分析和处理,并未进行严格区分。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基础,有文献认为取决于技术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产业创新规模和发展阶段等[14],尚没有文献根据行业创新特征对制造业创新路径选择进行研究。总之,尽管国内外已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路径展开研究,但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研究相对匮乏,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路径的研究更是基本空白。本研究拟调查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设计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并提出路径选择的建议。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现状

本研究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南、四川、贵州、湖北、天津、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制造业共550家大中型企业的研发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以面谈、电话访谈或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从创新意识、成本、效益和困境等角度,设计了创新重视程度、目的、动机、人员和经费投入、成本和效益、困境和措施等共39道题,其中主观题8道、客观题31道,共128个选项。回收问卷中有效173份、无效21份,回收率为35.27%,涉及的行业有:医药制造、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造纸及纸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品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

2.1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视程度

这部分调查包括企业是否重视绿色工艺创新以及重视到何种程度,结果见图1。调查中所有大型企业和75.5%的中型制造企业均设有独立的研发部门,有专门人员从事绿色工艺研发。

2.2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和动机

本研究将创新动机分为被动和主动,将创新途径分为内部和外部。调查显示51.5%的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是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积极主动创新,48.5%是被动创新。73.34%的领先者进行创新的目的是保持市场地位,26.67%的领先者是被动创新;86.67%的追逐者进行创新的目的是在市场中跨越式前进,10.15%的追逐者是被动创新,3.33%的追逐者是避免市场淘汰。关于绿色工艺创新的开发方式和调查结果见图2。

2.3绿色工艺创新的人员投入

人员投入调查包括企业看法、数量和质量三方面。企业看法通过“企业认为技术人员能力开发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如图3所示。数量方面通过各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人员占职工比重体现,如图4所示。质量方面通过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要求体现,调查发现80%的企业要求绿色工艺创新人员为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由上述可知我国制造企业对技术人员能力开发比较重视,且绿色工艺创新的人力资源质量状况良好。

2.4绿色工艺创新的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的调查主要包含企业对经费投入的看法、投入比重、投入方向和地区差异四方面。看法方面现状如图5所示。投入比重方面,43.3%的企业对绿色工艺创新的经费投入占总收入的20%以下,30.4%占总收入的20%-40%,剩余26.3%占总收入的40%以上。投入方向的结果如图6所示。地区方面的调查发现在黑龙江省的制造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比重较小,而河北省以南(包括河北省)制造企业的投入占企业每年总收入的10%以上。

2.5绿色工艺创新的成本和效益

关于绿色工艺创新成本,调查发现59.8%的企业认为创新增加了企业成本,其余40.2%则认为降低了企业成本。绿色工艺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关于其对企业发展重要性,调查发现50.2%认为非常重要,21.2%认为重要,11.5%认为不重要。本问卷利用“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三个指标反映绿色工艺创新为企业提高整体收益,体现其经济效益;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指标反映创新使企业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体现其社会和环境效益;利用“降低废品率和节约资源”两个指标体现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调查状况如图7所示。

2.6绿色工艺创新的困境和措施

问卷了解到我国制造业在绿色工艺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如图8所示,其中较高风险、经费和人员短缺是创新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对问题企业的主要措施如图9所示,其中最主要是对员工奖励,它对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发现目前制造业对绿色工艺创新缺乏系统认识,由于短期看不到显著效益故缺乏全面开展的动机和积极性,尽管部分企业意识到绿色工艺创新重要性,但活动大多是零星、分散的。制造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比较明确,但企业所选择的创新开发方式均较为传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制造业已认识到技术人员能力开发对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目前创新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良好,但能力有待提高。经费投入有待于提高,且大多集中在技术和设备购买、对人员培训投入偏低;河北省以南地区投入较多。绿色工艺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并存,在环境改善方面仍需格外重视。

总之,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在实践方面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的途径和模式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仍需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制造业产业创新特征的创新路径。

3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基本路径设计

本文在调查中发现各制造企业的绿色工艺创新现状重点表征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三个方面的情况: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动机和重视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以及创新引导主体。而现有绿色工艺创新的途径和模式(即创新路径)主要取决于企业在这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而本文根据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这三个维度,总结归纳并设计出不同情景下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八种基本路径。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0所示。

3.1基于创新程度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本研究调查发现制造企业会根据自身状况选用不同创新程度的创新方式――局部累积型或者突破型,据此本文提出基于创新程度的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和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

(1)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根据Hermosila(2010)对渐进式创新的界定[15],本文认为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的目的是从制造工艺流程的局部入手,细化到每一个小的生产环节,持久地对工艺进行改进、完善,有利于降低创新难度和成本。它需要全员参与并且高度配合,使整个组织适应高频率的动态变化,不断累积创新成果。

(2)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相对于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本文认为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是创造全新的工艺流程、技术或设备,摆脱过去的工艺模仿或全部引进,在若干领域实现工艺水平的突破。该路径的特点为:首先,它多由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研究所合作开发,缩减了企业研发的时间和压力,提高工艺创新的整体效率;其次,它的研发人员对创新产生的商业价值不做单独考虑,从而降低了研发人员的工作难度;最后,它的创新程度较大,其突破性成果有助于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3.2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根据傅家骥(1998)对技术创新的分类:自主、模仿和合作三种模式[16],本研究在问卷调查中发现11.2%的制造企业选择了自主创新模式;31.1%的制造企业选择合作创新模式;37.7%的制造企业选择模仿创

新模式;20%的制造企业选择了其他的创新模式。因而本文总结提出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自主型、模仿型和合作型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1)自主型绿色工艺创新。这是指企业在响应国家绿色生态的号召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的工艺研发活动,摆脱从外部引进核心工艺技术和设备等的创新活动方式。进行自主型绿色工艺创新的企业具备雄厚的创新实力与充分的资源和信息,具有大规模的研发团队,对团队中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技能要求高,能够对市场环境进行精准的分析和预测,在绿色战略制定方面具有前瞻性。

(2)模仿型绿色工艺创新。根据施培公(1999)对模仿创新的界定[17],本文认为模仿型绿色工艺创新是企业通过模仿他人的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或流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完全模仿或者二次改良的创新活动。其中,完全模仿是对先进绿色工艺的仿造,而二次改良是在引入绿色工艺后,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之符合企业特点。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专利制度的完善,要获得效益显著的模仿结果就很不容易。因此,该路径在运作时需有良好的研发团队,并积极与最早创新者进行沟通。

(3)合作型绿色工艺创新。这是指企业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规避创新风险,联合同类型的制造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进行绿色工艺研发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达到共赢的创新活动。问卷中对“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主要是通过内部研究还是依靠外部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31.1%的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认为合作研究开发非常重要的企业达40%,重要的33.3%,一般重要的13.3%。可见该路径在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具有重要意义。该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竞争和创新压力、节约时间,迅速获取更多创新资源,激发企业创新人员灵感。

3.3基于创新引导主体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

研究调查发现绿色工艺创新的引导主体有三类:员工、企业家和政府,本文据此设计以下路径。

(1)员工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Shalley和Gilson(2004)提出员工创新是员工针对组织的产品、实践、服务或程序产生新颖、有用的想法[18]。员工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是指员工作为创新主体参与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制造企业以提高技术人员研发能力为主、开发其他员工的创新能力为辅,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实现全员协同创新[19]。该路径的成本较低,可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成长。

(2)企业家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该路径强调企业家在创新战略制定中的强势地位,发挥企业家精神,由企业家决定绿色工艺创新的决策、方向和定位[20]。该路径对企业家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它具有冒险性,风险大小取决于企业家制订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合理性及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因此,“绿色战略”和“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可以是该创新路径的重要体现。本次问卷调查了这两个因素对绿色工艺创新的重要性,43.3%的企业认为绿色战略非常重要,33.3%的企业认为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可见该路径已得到部分企业注意。

(3)政府主导的绿色工艺创新。绿色工艺创新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创新效益未必马上出现,这就需要制造业外部“动力场”中的政府发挥动力机制[21]。调查发现51.5%的企业认为“国家政策支持”非常重要,充分印证了政府在绿色工艺创新中的重要性。该路径是指政府运用制度、政策调控、引导、支持、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具体包括资金动力型支持,如拨款、专项贷款、减免税政策等;引导型支持,分为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保护型支持,分为知识产权保护和关税保护政策。与员工和企业家主导的创新不同,该路径对员工的创新意识要求不高,企业风险相对较小。

4 结论和建议

本研究历时半年通过问卷调查我国13个省、市制造行业的绿色工艺创新现状,根据现状从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三个维度,总结并设计出基于创新程度、创新资源和能力、创新引导主体的八种基本创新路径,针对各路径的选择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基于创新程度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从前文阐述中发现,渐进式绿色工艺创新适合于相对复杂、成本较高的工艺创新。而对于时间和压力较大、创新产生的商业价值不做单独考虑的工艺创新,适合选择激进式绿色工艺创新路径,便于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2)基于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当企业创新资源较少、筹资较困难、技术人员短缺时,可选择模仿型创新路径,以节省创新时间和成本。当企业实力薄弱,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获得技术和市场信息较困难,可选择合作型创新路径,与外部机构建立信息技术沟通平台,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当制造企业实力较强,拥有优秀研发团队和充分资源、信息时,可选择自主型创新路径。

(3)基于创新引导主体的绿色工艺创新路径。对创新人员投入相对较大或者员工创新能力较高的企业,适合选择员工主导的创新路径,通过各部门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共同实现组织目标。当企业领导具有很强的冒险和企业家精神、能够对市场进行精准预测,或者企业拥有良好绿色战略、绿色创新管理制度完备,可选择企业家主导的创新路径。对创新资金匮乏的中、小规模企业,或常常被动创新的企业,可依靠政府支持,选择政府主导的创新路径,为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开拓新的发展契机。

本文仍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由于工艺创新是制造企业的敏感话题,多涉及企业机密,加之对“绿色工艺创新”这一研究意义不甚了解,许多企业对调查持排斥态度,调研阻力异常巨大,导致问卷的低回收率,进而约束了研究理论的实用范围。第二,不同行业由于其发展背景、产品特点、工艺特征等决定其创新方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绿色工艺创新的路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各制造行业创新方式的侧重点对制造业分类并研究其路径选择是我们后续研究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田红娜, 毕克新. 基于自组织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系统演化[J]. 科研管理, 2012, 33(2): 19-22.

[2]Abernathy, W. J., & Utterback, J. M.. 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view. Ariel[J], 1978, 64: 254-28.

[3]Cleff, T, & Rennings, K..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European Environment[J], 1999, 9(5): 191-201.

[4]Diwekar, U. . Green process design, industrial ec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A systems analysis perspectiv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J], 2005, 44(3): 215-235.

[5]Diwekar, U. M., & Shastri, Y. N.. Green process design, green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 A systems analysis perspective.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J], 2010, 34(9): 1348-1355.

[6]毕克新, 冯英浚. 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测度评价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综述[J]. 科研管理, 2002, 23(6): 125-133.

[7]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 Research policy[J], 1982, 11(3): 147-162.

[8]Kim, L.. 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 Organization science[J], 1998, 9(4): 506-521.

[9]吴晓波, 许庆瑞. 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与后发优势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 1995, 9(1): 7-15.

[10]顾晓燕. 自主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影响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14, 28(1): 11-14.

[11]Hobday. Technological learning in Singapore: A test case of leap frogging[J]. World Development, 1994, (30):123-134.

[12]杨志刚, 吴贵生. 复杂产品技术能力成长的路径依赖――以我国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J]. 科研管理, 2003, (6):31-34.

[13]王卫红.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基于索洛剩余法的实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10, 26(5):20-25.

[14]姜红, 陆晓芳.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视角的产业分类与选择模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9): 47-56.

[15]Carrillo-Hermosilla, J., Del Río, P., & K?nn?l?, T.. Diversity of eco-innovations: Reflections from selected case stud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0, 18(10), 1073-1083.

[16]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17]施培公. 后发优势[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18]Shalley, C. E., Zhou, J., & Oldham, G. R.. The effects of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on creativity: Where should we go from her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4, 30(6), 933-958.

[19]谢章澍, 杨志蓉, 许庆瑞. 企业全员创新及其组织机制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17(5): 7-13.

第6篇

中图分类号 TH0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168-07

Dewitt指出,现代工业化经济发展,造成环境七项重大损害:①空气污染;②水源的破坏与枯竭;③土壤品质衰退,沃土流失,连带影响农产品产量与质量;④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⑤保护生态圈的臭氧层遭到破坏;⑥有毒化学品与废料泛滥已经到了毒化全球的地步;⑦人类灵性的衰残与文化的衰落[1]。这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色产品创新随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总结出了一些影响绿色产品创新的因素。例如,吴晓波与杨发明认为,影响绿色产品创新与扩散因素可分为技术特性、社会压力、企业素质和组织环境四个方面[2]。袁凌、申颖涛与姜太平认为,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绩效取决于社会教育、技术开发、投融资体制和政府四个系统的协调[3]。赵细康将企业创新的动力因素分为内部综合驱动力和外部综合驱动力两类[4]。向刚与段云龙也把影响绿色创新的动力分为内部动力要素和外部动力要素两类,前者包括企业家创新意识、企业家创新精神等,后者包括消费者对环境的观念、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及创新环境等[5]。张颖与段维平认为,影响绿色产品开发与扩散的因素主要包括绿色法规环境、绿色经济环境、绿色金融环境和绿色人文环境四类[6]。但从总体来看,大部分的研究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哪些因素能够影响绿色产品创新、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产品创新的步伐。

本文在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209家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相关资料与数据,构建了影响绿色产品创新的理论假设与概念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的方法,运用SPSS13.0和AMOS7.0软件对这些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理论假设和概念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不同的因素对绿色产品创新的作用路径和效果。

1 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与理论假设

1.1 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获取

由于大部分绿色产品创新最终将由企业完成,因此,研究的立足点也是企业。首先从青岛的制造企业中邀请了20位高层管理人员构成样本,由10位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经理和10位制造企业的CEO组成,用于生成问卷的条目。每个人要求完成一份仅包含一个开放式问题的问卷,即:影响你所在公司绿色产品创新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共收集了218条条目,平均每人给出10.9个。项目组分别独立地对这218个条目进行合并归类,然后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对条目进行增加与删除,最后共确定了22个题项,如表1所示。

1.2 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在绿色产品创新中,中小企业会成为主力军。但是,中小企业却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着绿色产品的创新。技术人才是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技术人才的缺乏,特别是高水平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在中小企业中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6,7]。由于中小企业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发展预期以及技术创新的层次与大企业无法相提并论,因而很难吸引和挽留更多的技术人才,人才流失和紧缺现象严重,尤其在一些乡镇企业或民营企业中,高水平人才更为稀缺。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技术人才的数量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葛晓梅、王京芳和薛斌认为,绿色生产与制造技术要兼顾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后果,技术性强,复杂程度高,难度大[7]。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创新管理设备陈旧落后,有很多是从大企业淘汰下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仍处于较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而且多数中小企业采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只有很少一部分采用90年代的先进技术。因此,中小企业现有的低技术水平很难与先进的绿色技术相匹配,这也是阻碍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一个重要因素。

H2:生产与制造技术水平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绿色产品创新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其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昂贵,所以企业进行绿色产品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非常有限,而且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少、资信度低、缺乏担保和抵押,以及存在社会偏见等因素,银行一般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对外融资困难。这使得中小企业投入到产品创新方面的资金很少,而投入到绿色产品创新方面的则更少了。据统计,企业基建资金中用于绿色产品创新的只有4.5%,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绿色产品创新的仅有1.3%[8]。

H3:研发资金的数量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刘益与杨铁定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企业产品创新资金不足,从而有效地减少产品创新因资金不足而引致的疲软[9],而财政补贴有同样的功效。因此:

H4: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H5:国家财政补贴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由于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占相当大的数量,企业家及企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环保意识比较薄弱,企业决策者对绿色产品创新的认识不够。他们往往只考虑企业的短期利益,没有认识到绿色产品创新会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企业声誉的有效途径,更没有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绿色产品创新及其推广,这也会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

H6:企业决策者的绿色意识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企业决策者对市场中替代品的认识,也是影响绿色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替代品的出现,会产生熊彼特所提出的“创造性破坏”,即:新产品和新工艺能够破坏原有产品的可销售性,尽管这些原有产品本来还可以保持很大的价值。如果原有产品的所有者同创新者是不同的个体或群体,那么,后者在决定他们创新行为的重大意义时,就没有任何激励将前者在价值上的损失考虑进来[10]。因此,若市场上替代品的出现频繁,为了自己不被市场所抛弃,企业必须加快绿色产品创新的速度。

H7:替代品出现的频率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专利保护与专利转让制度会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专利保护,使绿色创新者能够获得创新准租,因此对创新者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如果绿色创新者的创新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则必然会使追随者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获得同创新者一样的收益。由于追随者未付出研发的代价,因而将会使整个社会的企业得到激励,采取寻租的行为或搭便车,使得创新动力被破坏。

H8:绿色技术专利制度的健全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人们通常认为,既然创新能为创新者带来收益,那么创新者是不愿将创新成果转让给其人或组织的。但Baumol分析指出,如果出售所有权带来的利润高于自身利用这项技术带来的利润,那么企业就可以从转让所有权中获益(更多)。另外,由于技术受让方消化吸收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滞后期仍然会给技术创新者保有重要的时间优势――可以改善或创造更新的技术,因此,出售技术并没有创新者完全牺牲优先占有创新能够带来的全部优势[10

]。

H9:绿色技术转让制度的健全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通过有效的市场监管,可以保证绿色措施的顺利实施,充分利用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污染环境、浪废资源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11]。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那些不进行绿色经营的企业受到处罚,从而实现选择性激励[12]。

H10:有效的市场监管与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赵修卫认为,很多中小企业为获取眼前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往往等待观望,态度不积极。它们之所以开展绿色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对有关部门制定的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服从,否则,就可能遭受经济上的损失,甚至被勒令关闭。因此:

H11:政府强制性法规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有正向作用。

H12:绿色认证制度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有正向作用。

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使得今天的企业只注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部分,而将大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很少有企业能够仅凭自身的力量完成从原材料生产到绿色产品创新的全过程,企业必须从市场上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因而绿色产品创新的原材料的可得性会对绿色产品创新起影响作用。

H13:绿色原材料的可得性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由于绿色产品创新的成本高,加之制造技术与人才缺乏,因此,绿色产品的价格必然高于一般产品,这会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激发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积极性。但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过高的绿色产品价格必将会阻碍那些具有绿色意识但收入水平不高的消费者的消费,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低,将直接导致企业开发的绿色产品滞销,从而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

H14:绿色产品价格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H15:消费者收入水平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但如果仅是单方面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并不见得就能够促进绿色产品的创新。詹绍芬、章恒全、张武昌认为,今天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当代人的“代际无知”,使社会伦理意识中缺乏代际公平观所造成的[11]。而绿色制造强调生存环境的代际公平,这种代际公平观为绿色制造的实施提供了伦理约束基础[13]。只有借助各种措施改变社会伦理价值观,使具有代际公平观的伦理意识成为制造哲理的意识基础,绿色制造模式才能在当代人选择制造模式时不因为未来人缺席而被拒绝,这其中绿色教育与绿色培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H16:绿色教育与培训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有正向作用。

H17: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H18:消费者文化水平高低与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当前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在日益增强。1999年和2001年组织过两次关于“绿色产品需求”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两年来,积极的绿色消费者的比重由13.3%上升到30.66%,表现出明显购买意愿的消费者也占到了被访对象的63%以上。

H19:消费者的年龄与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在消费者具备了消费意识后,应当使消费者容易辨认出绿色产品。由于绿色产品在市场销售时缺乏统一管理,消费者经常想购买绿色产品而难以识别,这成为绿色产品的推广与销售一个障碍。

H20:营销策略是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

H21:绿色产品标识的清晰度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由于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企业的目标是不同的,因此,相关人员认为这将是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外的一些研究也发现,不同的组织年龄,其环境管理的作为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2: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正相关。

2 绿色产品创新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2.1 样本与程序

最终问卷除过滤性问题外,共由22个题目组成,如表1,题目全部采用6点Likert量表测量,要求回答者判断每一个条目对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程度,从1(几乎无影响或完全不赞成)到6(影响非常大或完全赞成)。为了避免问卷无效发放,我们先分别用电话联系了220家企业,在获得答复之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并在发放问卷一天后再次用电话取得联系,以确保问卷得到回答。问卷共收回215份,回收率为98%,剔除6份填写不全的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209份,有效问卷率为97.2%。

2.2 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研究应用SPSS13.0对所得的209份问卷进行了总体信度检验,其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41,说明问卷整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依据该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是可信的,基于问卷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也是比较可靠的。判断样本充足性的检验系数(Kaiser-Meyer-Olkin)为0.765,大于0.5的经验值;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1 243.823,自由度为231,显著性为0.000,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3 提取主因子

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共可提取7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01%。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每个影响因素的载荷系数(除企业生命周期题项)均在0.50以上,如表2所示。

2.4 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与命名

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将问卷划分为7个分部分,经检验7个分部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均在0.50以上,符合Nunnally所提出的信度标准[14],即Cronb

ach's值至少要大于0.5,说明在各个构面信度良好。7个主因子中的每个题项的负荷量都在0.45以上。我们对7个主因子进行了命名,分别是企业因子、国家法规因子、消费者意识因子、政府资助因子、消费者收入因子、市场因子和知识产权因子。

3 模型构建与检验

3.1 模型构建

为了研究各个主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需建立各主因子间相互关系模型。因为企业是绿色产品创新的主体,因此,本研究设定企业因子为内生潜变量。而政府资助、国家法规因子作为外生潜变量,将直接对企业因子产生影响。而消费者意识因子、消费者收入因子、知识产权因子将作为外生潜变量直接对市场因子(内生潜变量)产生作用,通过市场因子间接作用于企业因子,如图1所示。

4 研究假设的验证

由表3可知,在消费者收入与市场的关系中,路径系数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544,临界比为2.793,显著性概率为0.005,表明路径系数在0.00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消费者收入水平与市场呈正相关关系。

知识产权与市场的关系,路径系数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211,临界比为1.758,显著性概率为0.0790.1,表明路径系数即使在0.1显著性水平下也不显著,说明知识产权与市场无相关关系,在图2中用虚箭线表示。

在政府资助与企业的关系中,路径系数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007,临界比为0.109,显著性概率为0.913>0.1,表明路径系数即使在0.1显著性水平下也不显著,说明政府资助与企业无相关关系,在图2中用虚箭线表示。

在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中,路径系数的标准化估计值为0.324,临界比为2.480,显著性概率为0.013

5 绿色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消费者收入对市场的路径得到验证,它通过市场而间接作用于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消费者收入因子中的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影响最大,表明消费者目前的收入普遍不高,在绿色产品消费上还存在着困难,这也恰好印证了绿色产品价格过高导致的消费不足,是仅次于消费者收入水平的第二个因素。而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处于第三位,因为企业研发资金与技术人才的充分性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成熟期最为宽裕,而初创期与发展期比较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影响到绿色产品的价格,这与Egri & Herman的研究结果是相同的。

知识产权对市场的路径得到验证,证明我国的企业普遍对此比较重视,而且企业对专利的重视程度比技术转让更高。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会导致创新企业投入的巨大研发成本无法及时收回,这会使企业没有激励更进一步地创新。Olson所提出的选择性激励的方法[12],就是要使付出努力的企业得到相应的好处(激励),对于未付出努力的企业(搭便车者)进行处罚,而知识产权是实施选择性激励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我国的绿色产品创新专利还未大量涌现,因此相对而言,技术转让还未形成规模,但随着专利数量的增多,这种趋势应该会越来越明显。

国家法规对企业的路径得到验证。政府通过教育与培训,使企业能够认识到绿色产品创新的重要性,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方法[15,16],能够使绿色产品创新成为企业的一种内驱力、一种自觉行为,将会使绿色进程大大提高。在内驱力不足的情况下,绿色认证、市场监管和国家强制性法规作为一种外驱力,也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迫使企业不得不遵守相关规定,从而减少污染,增进绿色化的进程。

消费者意识到市场的路径没有得到验证,与我们的直观感觉不相符。通过街上拦截法对青岛部分消费者进行调查,也表明消费者的意识是会通过市场而影响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的。而此处未得到验证,可能在于样本的选取方面:本次调查的被访者都是企业的技术经理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的最低学历也在专科以上,绝大部分是本科学历,一部分为硕士及以上学历。环保观念对他们而言可能已经内化到自身的意识之中,而被访者又不可避免地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问卷的填写,这可能是造成此路径没有得到通过的原因。

政府资助对企业的路径也未得到验证,这一点与我们的直观感觉与理论分析皆不相符,可能的原因在于:①被调查者绝大多数是企业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他们的目标是从企业资源中获得最大的支持进行产品创新,而不是直接与政府的相关部门接触,不直接申请国家的相关财政支持,因此,他们对政府资助的理解不够深入。②企业申请政府的相关资助手续比较繁琐,而且政府的资助一般要在企业具备了一定的绿色产品创新能力之后才能获得,而这也使人们对政府资助在企业绿色产品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的理解出现偏差。

为了探讨构成消费者收入、知识产权、国家法规、政府资助、市场等各影响因子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程度到底如何,我们采用权重分析法进行分析。权重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各自变量对同一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其依据是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总效应。总效应可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影响,其大小用路径系数来衡量;间接效应是指因变量通过一个或多个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间接影响,它等于从所有自变量出发,通过一个或多个中介变量结束于因变量的“箭头链”上的路径系数的乘积之和[17]。由图2中所确定的路径系数,我们分别计算了各影响因素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如表4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与制造技术(0.715)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术人才(0.609),排在第三位的是研发资金(0.535)和营销策略(0.535),二者作用程度基本相同,然后依次是原材料(0.422)、教育与培训(0.262)、绿色产品标识(0.222)。

6 结 论

绿色产品创新是一个相关社会群体――绿色产品创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企业并不是绿色产品创新的唯一参与者,但企业是绿色产品创新的主体。我国的研究普遍将影响绿色产品创新的因子划分为企业、政府、市场和消费者四个,但本研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划分为企业、国家法规、消费者意识、政府资助、消费者收入、市场和知识产权7个因子,但路径分析表明,消费者意识与政府资助两个因子的作用并不显著。通过模型构建及SEM路径分析,企业、国家法规、消费者收入、市场和知识产权5个因子并不全对绿色产品创新起直接作用,消费者收入、知识产权等是通过市场因子起间接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努力规范国家法规,加强监管的力度,努力通过市场来调整相关企业的利益,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企业的角度看,生产与制造技术是制约绿色产品创新的关键因素,其次是技术人才、研发资金、营销策略、原材料等因素,因此,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予以加强。从市场角度看,教育与培训、绿色产品标识等是会以间接方式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应当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ewitt,C.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hristian: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New Treatment[M]. Mich: Baker Book House, 1991.

[2]吴晓波,杨发明. 绿色技术的创新与扩散[J]. 科研管理,1996,17(1):38~41. [Wu Xiaobo, Yang Faming. The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of Technology[J].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1996, 17(1): 38~41.]

[3]袁凌,申颖涛,姜太平. 论绿色技术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9):64~65. [Yuan Ling, Shen Yingtao, Jiang Taipin. On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9): 64~65.]

[4]赵细康. 环境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4~28. [Zhao Xika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4, 4(1): 24~28.]

[5]向刚,段云龙. 基于制度结构的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2):118~120. [Xiang Gang, Duan Yunlong. Study on Motivational Mechanism of Green Sustainable Innovation Based on Institution Structur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7, 24(12): 118~120.]

[6]张颖,段维平. 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20):67~68. [Zhang Ying. Study On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J]. Productivity Research, 2007, (20): 67~68.]

[7]葛晓梅,王京芳,薛斌. 促进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87~91. [Ge Xiaomei, Wang Jingfang, Xue Bin.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J].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T, 2005, (12): 87~91.]

[8]游达明,董忠云.基于环境资源的绿色技术创新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8):53~54. [You Daming, Dong Zhongyun. Thinking of 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8): 53~54.]

[9]刘益,杨铁定. 环境因素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31(8):88~91. [Liu Yi, Yang Tied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1998, 31(8): 88~91.]

[10]Baumol,W.J. Free Market Innovation Machine: Analyzing the Growth Miracle of Capitalism[M]. N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11]詹绍芬,章恒全,张武昌. 21世纪绿色制造业的伦理约束与激励机制研究[J]. 预测,2004,23(1):22~25. [Zhan Shaofen, Zhang Hengquan, Zhang Wuchang. Study on Ethics Restraint and Incentive Echanisms of 21Century Green Manufacturing[J]. Forecasting, 2004, 23(1): 22~25.]

[12]Olson,M.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M]. MA: 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80.[13]陈安宁.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机制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2):107~111. [Chen Anning. Approach to Incentive Mechanisms of S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J]. Journal of Nature Resource, 2000, 15(2): 107~111.]

[14]Nunnally,J.C.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 for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M]. NY: McGrawHill,Inc., 1974.

[15]Shrivastava,P.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16): 183~200.

第7篇

医疗卫生是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行业。技术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医疗质量建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医院竞争和发展的主要标志。要以创新思维为先导,拉动医疗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永续创新,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目标,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1]。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提升医疗质量、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2]。

1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含义

1.1医学技术创新的定义自1912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技术创新定义以来,厄特巴克、缪尔塞等经济学家不断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所谓技术创新,即“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应用到医学中,引进、改进或创造现有的医学理论或技术,并付诸于医疗技术活动,从而提升医疗质量的过程即医学技术创新。

1.2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依据创新活动中创新对象的不同,把创新分为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人类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技术创新理论既是技术创新也是理论创新。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指在医学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实际医疗活动的过程。

2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对于医疗质量的作用

2.1引进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能够保证医疗质量引进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就是将院外成熟的技术创新理论成果引入到本院中,并应用于实践。优点在于可以快速缩短与先进医院的技术差距,医疗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缺点是缺乏超前能力,不能够进行改进和完善,依赖性较强,医疗质量很难得到进一步提高。

2.2改进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能够提升医疗质量改进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是指引入成熟的技术创新理论后能够结合医院实际,进行再创新,再应用,是目前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缩短技术差距,而且还能够与医院实际紧密结合,有的放矢,提升医疗质量,缺点是依赖性强,自主性不够。

2.3自主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能够跃升医疗质量这种模式对于医疗质量的作用是颠覆性的,通过自主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创造出一种优于先前的全新的技术方式,突出表现在不能治疗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或者治疗方式变得更简单有效,这是医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经过30年的创新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肠功能障碍”理论体系,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010年,该研究成果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对于医疗质量的作用效果

3.1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要避免因为出现差错和事故等因素而给患者造成医源性伤害和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同时更要避免因为医疗措施采取不当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或者延缓了疾病的转归。创伤是34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如何有效控制原发损伤,并最低限度减少手术带来的继发损伤已成为创伤救治的关键。我院普通外科在国内首次提出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并成功应用到创伤救治、危重疾病的手术治疗等临床实践中,有效降低了创伤救治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创伤救治的成功率[3]。

3.2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有效性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特性,即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应当对疾病具有治疗效果。我院率先在国内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到临床中,对患者疾病做出准确、全面的诊断,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实行有效、彻底的治疗,减少手术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4],以达到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不断提高显效率、治愈率。例如,在腹部外科中,早期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患者结肠切除术后2~3d就可以康复出院[5]。

3.3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必须及时,以尽快消除或减轻患者痛苦。对医疗服务的时间要求,客观上由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急迫性所决定,具有紧急需求的患者应得到及时救治。医疗服务及时性的实现同时也为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我院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创新急救模式,设立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时间要求紧迫的疾病绿色通道,病人随到随诊,介入治疗及时参与,有效降低疾病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创新了ICU协作模式,全院ICU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危重病人能够及时收住,得到规范、有效治疗。创新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模式,血液净化随时随地能够实现,在救治批量重度中暑病员中,因及时应用连续性血液进化技术,所有病员全部康复并无一留有后遗症[6]。

4几点体会

4.1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医院技术创新的三个模式实际是一个连续积累的过程,一般经历从引进创新到改进创新,再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层次逐渐增高。一般来说,一级医院由于人才、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应该采取“拿来主义”,以引进创新为主;三级医院由于在资产规模、技术基础、人力资源等方面有较强的实力,现有技术创新基础较好,主要以自主创新为主;二级医院介于一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之间,一般采取改进创新模式。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应从医院实际出发,这样才有利于技术创新,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医疗质量。我院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医院全面建设正在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迈进,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在坚持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将人才、技术优势重点放在自主技术创新上,放在医疗质量提高上,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第8篇

关键词:电气技术;发展方向;绿色化;智能化;挑战

随着全国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电力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为电气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网绿色化发展的理念不断更新,必将导致电气技术向着职能、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大量以职能、绿色为主题的电气技术和电气设备,引领着电气时代的发展方向。

1 电气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1 电气技术的发展

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电磁场理论的不断研究,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欧姆、法拉第等人通过对磁效应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电磁感应原理,形成了电磁学这一专门的自然科学。正是电磁学的研究及成熟为电气技术、电气设备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随着电力的不断发展,电能的成熟,电气技术日益走向成熟。从电气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是通过对电能的不断开发利用,实现电能的有效转化,演变成其他的使用方式,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最终达到利用电能的最优化、经济化。

1.2 电气技术的应用

借助电能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电气技术可以说达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能以其能够有效转化,传递信息,同时传输又不受距离限制等优势,为电气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当今时代,电气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照明、通讯、交通等各个领域,融入到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中。

2 电气技术的绿色化、智能化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绿色、环保成为国际交流的主题。我国更是把绿色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理念,可见绿色已经成为当前各个领域发展的主流。绿色化的实现就是从选材、加工、生产到应用整个过程都是绿色的、环保的。绿色化的生产加工理念既可以节省能源,又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领域,电气技术的研发同样要走绿色化之路。在电气设备研制过程要实现全程绿色化选材、加工,形成绿色电气设备,然后对技术进行推广示范,打造出绿色研发、绿色加工、绿色应用的全程绿色化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要实现绿色化,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不断研发绿色电力,进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利用力度,突出环保性、再生性。

(2)研发电网改进技术,借助互联网实现电网智能管理、绿色输出。

(3)加大与互联网的融合力度,把电气技术的原理及电气设备的工作过程在网络上虚拟展示,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电气运转原理、情况及工作模式。

电气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就是让电气设备具有记忆、储存等人脑所具有的功能,激发更大的潜力,实现人工操作的简单化、自动化。随着电力电网的智能化建设,电气设备智能化发展呈现出集中高、规模大的特点,出现了智能化成套设备。此类设备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多方面、全方位控制,如监控、诊断、咨询等,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转。电气设备智能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精确度更高,灵活性更强,更具有稳定、环保等属性。

(2)发展趋向小型化,呈现高度集成、功能齐全等特征。

(3)机电一体化更加明显。

3 电气技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原因

电气技术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是时代的潮流,不可阻挡。除了其特有的优势以外,还有国家的政策、社会的需要共同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

3.1 电气技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的创新升级。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改革力度更大。众所周知,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要实现产业升级,去库存,就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实现制造业的有效供给,发展绿色化、智能化的产品。而电气制造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走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绿色已经成为全球的主题,要实现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电气制造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加大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研发,推动电气设备的可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电气技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国家各项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随着国家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各行业、各领域的职能绿色发展提出了要求。为了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我国近几年已经连续出台了多项规划文件,如《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就绿色制造、智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的部署。

从各类文件的出台不难发现,国家对电器制造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视。电气制造要实现源头绿色化,就是要从设计开始便走绿色之路,采用节能减排的产业技术,实现绿色化改造,提高电气设备的利用效率和环保效能。除了实现绿色化之外,智能化同样是影响电气制造竞争力的关键。必须加强电气设备自动化的研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将智能制造作为未来电气设备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智能化发展。同时,必须加强与电力系统的有效配合,在产品制造上实现自主化、绿色化、智能化,依托供电系统的电力有效输出,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优化电气生产、加工效能,实现绿色、智能发展。

4 电气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中国电气行业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的速度较快,短短的几年,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主要的电气制造国。电气技术在我国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4.1 存心恶意竞争现象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电气行业出现了一些恶意竞争现象,严重影响着电气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如电力系统存在盲目压价现象,导致产品的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

为有效阻止恶意竞争现象的发展,就必须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实现产业转型,由追求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研发高精尖产品,打造精品自主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同时要不断加强新技术的革新,特别是研发电气工艺及电气装备技术,结合电力技术的创新,推动电气技术、设备的现代化进程。

4.2 电气行业的产业升级

加大电气行业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完善供给结构,优化产品质量。加大电气制造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摆脱依赖外国技术的现状,着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产品,以推动国家整体行业发展。在发展模式上,要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培养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加快升级改造步伐,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促进电气技术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4.3 电气技术的创新研发

第9篇

一、我国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科技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工农业生产、城市循环经济建设及其它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绿色技术创新使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首先,绿色技术创新增进产业化效益。在循环经济领域,我国绿色技术开发在传统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着重于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等的开发应用。无论是自主研究、模仿创新,还是共性技术攻关,均出现可喜成就。在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创新成果迅速转化成产业化效益,出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一体化良好局面。其次,重大共性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创新渐成规模。我国自“九五”期间就不断组织科技攻关,重点开发及推广工农业循环经济所需的重大共性技术,其它行业共性技术及其成套设备也得到充足发展,且由原先注重单项技术创新转向技术集成组合及多学科交叉研究。再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不断推进的多层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了我国循环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使工业循环经济渐趋成熟我国工业循环经济呈现出跨越发展良好态势。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带动生态工业建设热潮。它们踊跃开展绿色技术研发,从资源替代、产品生态设计、三废治理、清洁生产、绿色营销与管理等方面,走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之路。传统企业与中小企业也纷纷以科技进步为依托,改造落后工艺、技术及管理,加入到生态工业建设中,工业循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清洁生产技术与实践目前已全面渗透到我国工业体系,且正从工业领域向其它产业快速蔓延。大量绿色技术经过筛选引进,在政策扶持下进入各类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技术产业化使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欣欣向荣。绿色技术及清洁生产技术创造良好市场效益,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三)绿色技术创新使农业循环经济轮廓初现我国是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国家制定规划、明确责任,以科技进步有序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绿色技术的研发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推广形势喜人。资源节约的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开发普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取得新突破,适宜于农业的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受到重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应用广泛,生态农业十大模式及其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多产业循环组合式发展的“大循环”农业产业链颇受青睐。另外,确保农产品质量相对安全的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得到大力扶持。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四)科技进步焕发城市循环经济活力我国各级城市纷纷依托自身优势,以科技进步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形式多样的生态化技术工程,开展声势浩大的循环经济建设工程试点,多措并举,推进建筑交通、商贸市政及工厂机关等的科技节水、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城市三次产业循环经济科技实力不断提升,推动工业、都市农业或服务业调整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同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断被改造,使城市运行所需的水电气、道路通讯、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循环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如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实施了碧水蓝天工程、绿色照明工程和奥运科技行动计划[1],使北京许多公共设施(如奥运场馆等)成为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典范。

(五)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循环经济全球化进程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对外科技合作逐渐与国际接轨。合作趋势区域化、多边化,合作规模、领域日益扩大;合作内容由科学研究、技术引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官方、半官方和企业、民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异常频繁;在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下双边或多边合作积极开展,形成国际性多方协作局面。我国与他国共同设立了种类繁多的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及基地,并互遣人才参与项目合作或学术交流……,以提升我国循环经济科技水平。目前,引进或联合开发能源、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技术是我国循环经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领域,技经贸一体化则是其重要发展方向。

二、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也有一些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一)企业尚未成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主体当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还未成为循环经济效益提升的主渠道,企业并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企业面临经费不充足、人才匮乏、产学研合作不够密切以及企业间技术联盟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企业遭遇技术瓶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许多企业甘于技术引进和技术跟随,引进与创新关系失调;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少,发明专利不多。有的企业一次创新能力强,持续创新能力弱;局部创新产品或工艺多,系统创新产品及工艺少;循环经济行业共性技术或战略性技术研发能力弱,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不强。

(二)循环经济科技人才相对匮乏首先,循环经济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不高。全国科技人才总量不少,但从事循环经济科技活动的人才不多,已有的循环经济科技人才“平而不尖”,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其次,循环经济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现有循环经济科技人才比例不协调,存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职业差异。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人才济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中小企业人才则明显匮乏,研发人才远多于从事科技普及的人才,从事循环经济科学研究的人才偏低。工业领域人才多,农业领域及第三产业科技人才相对偏少,缺乏卓越的企业家群体。

(三)产学研一体化成效较低我国循环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其合作形式单一封闭,缺乏多元化模式活力和动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难以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多学科、全方位产学研一体化交叉合作局面还未形成,导致循环经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弱,产学研一体化成效不高。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得失与风险共担责任制度和运行效果评价体系未建立,运行机制不完善,挫伤产学研主体创新积极性。产学研各主体目标定位的差异,致使产学研技术供需出现矛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注重科技成果的前沿性,忽视市场需求;企业重市场,看重产品成本、投资回报率。目标差异导致产学研一体化效率不高,国内技术成果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我国战略牵引、市场推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尚需健全。

(四)循环经济科技投入仍显不足我国循环经济的科技投入逐年递增,规模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技投入的增幅和增速不尽如人意。具体来说,资金总量明显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与科技投入分散并存,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风险投资不发达,资本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政府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社会机构、及民间投资主体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创新多持观望态度,投入热情不高。外资引进量偏小,投资潜力有待激发,循环经济科技投入全球化任重道远。以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还未形成。

(五)高新技术产业化不尽如人意我国循环经济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技术优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具备品牌效应,且布局不均衡、缺乏科学管理。整个行业产业规划有趋同现象,重复建设不容忽视,技术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仍有待提高;且存在管理不力、职责不明、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化缺少多类载体和工具。企业共聚共生、和谐多赢的产业生态环境并未形成,缺少分工协作网络、产业链及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强化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使我国科技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应健全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强化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对策措施和基础保障。

(一)健全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1.加强循环经济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驱[2],是技术进步的一个长远而强大的动力,应用研究与开发能把基础科学的发现转化为技术创新[3]。因此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推动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推动循环经济跨越式发展。首先,政府应对循环经济相关基础研究进行宏观指导,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同时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更新落后科研基础设施。政府研发投入应向循环经济的基础研究倾斜,研发投入比例宜逐年增加。以便优先扶持具有战略前瞻性、带动全局的循环经济基础研究,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地球及其生态规律,以基础科学的深厚底蕴为循环经济的相关节能降耗、生态保护、清洁生产、新材料研究的创新突破提供理论先导。其次,企业和科研院所也要重视循环经济的基础研究,不断组织科技攻关,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基础研究氛围,打造学科交叉研究体系。既鼓励自由研究,也尽量使部分基础研究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相协调,或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坚持学科组合的发展模式,发挥科技人才的聚集效应,促使科研人员在不同行业、不同专业进行有序的协作与交流,开展综合交叉研究,引导科研工作走向团队化、组织化,从而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的综合交叉基础研究体系。

2.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循环经济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要依照3R原则构建适宜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重点优化各种循环经济技术路线的组合。优先发展多学科交织、跨行业共进的公益性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新技术与各种传统技术的组合与应用,定期出台循环经济技术发展报告,完善循环经济技术平台建设。其次,完善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循环经济技术标准的制定、落实和推广工作,重点推进企业技术标准,积极采纳并参与制定循环经济的国际技术标准,争取国际技术标准制订的话语权。再次,完善循环经济技术评估体系。建立循环经济项目评估及准入制度,规范项目评估管理,强化循环经济科技评估主体建设,使科技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提高循环经济科技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完善立法以推进循环经济科技评估工作,推进循环经济科技评估机构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建设。最后,发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技术创新上加强国际合作、国内联盟的力度,以资本、人才激活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循环经济产学研深入合作。借助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循环经济相关产学研深层次合作,能使技术创新价值最大化,获得高额市场回报。为此宜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围绕循环经济相关项目与技术,组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营造联盟成长壮大所需的各种政策环境,形成一批区域性或全国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联盟依托循环经济项目或企业技术需求,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循环经济科技创新能力,使技术创新价值最大化和获得巨额市场回报。其次,企业应发挥领军作用以打造高绩效联盟。“小企业联合组成研究协会,就能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收集足够经费来执行相当全面的科研规划。”[4]企业应科学组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明确产学研合作主攻方向;建立大批高水准协同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在联合培养人才的同时,共同开发循环经济所需产业共生技术、技术工艺、行业共性技术与个性技术,模拟生态循环体系共建基地。再次,企业应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跟踪与评估激励机制,并加强循环经济国际合作。有针对性地开拓国外市场,逐步形成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技术联盟为内容的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二)优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政策体系

科技政策是国家为了对科技活动的投入、运作、产出、转化各环节进行调控而建立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知识生产的科技方针和实现科技方针的体系。[5]良好的科技政策体系有助于循环经济发展。

1.依托电子商务优化循环经济技术市场。技术市场的专业化服务是促进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速度的重要因素,其持续的刺激作用可诱使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以节能降耗、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使技术与循环经济融为一体。如欧洲企业普遍愿去美国注册专利,只因美国庞大的环境技术市场能保证其技术创新收益。[6]因此技术市场的建设不容忽视。首先,借助电子商务建设逐步调整我国循环经济技术市场布局。完善技术市场内循环经济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在线交易信用机制,构建网络技术产品和生产要素交易平台。营造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循环经济技术市场成长的价格、竞争、退出和监管等机制,完善服务,保证技术市场良性运转。其次,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市场准入制度。对技术经营机构或科技中介机构、技术经纪人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对进入市场前的技术、产品和项目进行严格科学的评估,选择评估合格的成果进入市场,防止非绿色产品及技术流入市场,坚决杜绝“三高一低”项目上马。对已取得市场准入许可的循环经济类技术或产品也要严加监管,防止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非法获取暴利。

2.培养和造就循环经济亟需的科技人才。人才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以科技进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持。要制订循环经济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制订落实差异性人才引进战略及人才管理战略,大力培养循环经济型人才。加大海内外智力资源的引进利用,加强本土人才国内外交流与培训。转换现代教育模式,以教育创新为着力点培养循环经济科技后备人才。以企业为基地,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国家项目、国际项目为辅佐,借助项目契机加速构建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循环经济科技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科技人才作用。

3.加大循环经济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推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应宏观调控和科学监管循环经济科技投入,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投入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循环经济科技投入与技术服务、科研管理实现良性互动,达到资源最佳配置,优化循环经济科技投融资规模和结构。尽快建立循环经济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循环经济科技投入在GDP中的比重。尽快摆脱政府拨款投入的单一模式,改变以政府主导循环经济科技投入模式为市场主导模式,形成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市场化投入为重点、社会集资和外资引进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

4.加强循环经济国际科技合作。我国要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国际科技合作,并加强区域国际科技合作。使企业及其它科研院所从孤立分散、势单力薄的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模式,转向团体协作、互利共赢、平等高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国际大科学项目合作。争取一切机会,参与多国共同出资、全球专家汇集、共同协作研究、共享研究资料、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不断与发达国家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领域内的科技差距。另外,要充分强化循环经济科技经贸合作,把握国际贸易机遇,拓展国际市场,形成技术、产品、服务、人才、管理、金融、贸易和市场整合的一体化国际合作。

5.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首先,企业要尽快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善于选择、评估适宜自身发展的循环经济型技术及产品,在技术战略中要审慎选择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企业要重视绿色产品设计,无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还是模仿创新,或是合作创新、委托创新,都要注重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作用,创新市场需求,探索技术转化为产品的不同途径;并通过技术整合,推动成果迅速扩散和产业化发展。其次,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除了要加快构建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和技术市场外,还要以推广中心和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试点推广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从而积累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国家间技术转移的工作经验、典型案例和成功推广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循环经济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速率和覆盖率。

(三)完善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体系

1.健全服务于循环经济的科技中介体系。要尽快构建面向循环经济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三类中介机构:服务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中介、各类信息咨询与监督中介机构、社会服务中介机构。同时,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强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借助网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使科技中介机构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服务国际化、经营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