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16:19:17
导语:在居家护理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诊断明确的慢性肾脏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5~70岁,平均49岁。入选标准:(1)透析时间>3个月;(2)患者可以定期来门诊就诊;(3)除外伴有急性合并症(如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原发病因:慢性肾炎24例,高血压肾病2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2例。透析开始时,患者均有严重的尿毒症表现,尿量160~260mL/d,血清肌酐960.7±270μmol/L。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使用美国百特公司双联腹膜透析系统和专用透析液。在随访期持续行腹膜透析,均能有效预防腹膜透析并发症。
2 观察及护理
2.1 对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状态、经济条件、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关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腹膜透析培训,讲解正常肾脏的功能,肾功能衰竭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腹膜透析的原理和常用名词,清洁与无菌的概念,洗手、带口罩的重要性,换液环境、物品的准备,鉴别与检查透析液、碘伏帽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加药的目的和方法;导管并发症,如导管移位、管路阻塞、出口感染、腹膜炎、接头污染;体重与血压的测量;记录本的使用与方法,洗澡方法;居家所需物品;导管出口处的处理,换药的重要性,腹膜管及短管固定的方法,操作换药技术;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培训效果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腹透的效果。
2.2 心理护理 讲解腹膜透析治疗的优势,使患者获知较好的腹膜透析疗效,会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增强信心。以安慰、鼓励、支持的态度对待患者,取得家属的支持配合,使患者保持最佳状态,提高透析质量。
2.3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食谱,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每天足够的热量,高蛋白质、优质蛋白饮食[1],让患者根据食物成分配合饮食。尽量保持患者的正常食欲和消化功能。指导患者每月回医院监测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测量体重。控制饮水,预防容量负荷过重。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磷饮食。
2.4 居家环境 指导家属安排好居家透析室,房间进行清扫和消毒,根据面积安装紫外线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柔和。
2.5 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 操作前按要求洗手,戴口罩,减少细菌量,换液前按6步洗手法洗手可明显减少接触污染的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穿紧身裤,彻底洗澡,沐浴液专用。勤换干净衣服、被褥。工作、活动时注意透析短管的固定与防护,避免过度牵拉、扭曲造成出口的机械性刺激,引发局部炎症等。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肠内毒素可进入腹腔,诱发腹膜炎的发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引流液混浊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6 建立家庭随防体系 每月上门家访,每周电话访问,及时了解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并解决透析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家访时为患者测量体温、体重、血压、心率,抽静脉血监测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血钙、血磷、血浆蛋白等,留取透析引流液做细菌培养,观察透析液出入情况及颜色变化,记录腹膜透析情况,综合评定患者居家腹膜透析的效果[2]。
通过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流程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方法,做好家庭随防及动态的护理,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腹膜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参考文献】
[1] 刘晓琴,赵新莲,蔡国梅,等.家庭随访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10-712.
关键词:居家式老年公寓近居型居住社区居家养老无障碍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据预测,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2050年将达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1.2%。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在经济基础准备尚不充分,农村与城市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历史课题与严峻挑战。
1国外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的老年居住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种:独立式老年住宅、集合式老年住宅、护理院、养老院。
(1)独立式老年住宅:在西方文化大背景下,欧美国家老年人的思想和经济独立性普遍较强,具备大规模实施独立住宅的基础。独立住宅一般存在于规模大而独立的老年社区,常常坐落在大城市的郊外,环境优美,俨然一座世外桃源。这样的“桃花源”对于我国现状下的老年人心理和经济能力尚存在一定差距,大规模修建这样的独立老年社区目前尚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2)集合式老年住宅:也称老年公寓,是一种专为方便老年人居住的专用住宅,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总体布局常选择交通方便、配套服务设施成熟完善的地段与普通社区结合布置,交通设施、医疗服务机构、娱乐休闲设施均可资源共享。老年公寓概括起来可分为四种形式[1 ]:居家型老年公寓、普通型老年公寓、养老院型老年公寓、医护型老年公寓。 其中以居家型老年公寓和普通型老年公寓最为适合在我国大规模发展,符合我国国民的心理与经济能力,是一条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完善的兼顾传统与满足现实生活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护理院: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医疗服务,建筑按无障碍设计。卧室、卫生间独立,起居室和厨房共用。护理院的医疗护理设施最为完善,主要为一些生活不能自理,有严重病患的老人提供居住和生活帮助,对于生活、行动上没有太大不便的老年人群该模式在国内外均不太受欢迎。
(4)养老院:在国外常带有社会福利性,而在我国也存在着“硬件”等基础设施不能很好满足老人生活需求,“软件”服务如人文关怀、情感交流上欠缺,使居住其中的老人常常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也是养老院在很多国人心中得不到认可的根源所在。
2两种适宜我国的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
根据我国的现实社会情况,我国养老应采取社会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会养老为辅的模式。
居家养老的概念在新的现实社会背景与新观念的发展作用下,又有了更广阔的含义。现在居家养老已不仅仅是指多代同堂,几代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单元内的居住模式,而是发展为更为现代人接受的分而不离的近居型居住模式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2.1提倡符合中国人思想生活习惯的近居型居住模式
(1)同楼居住:同楼居住可以是几代人住在同层或不同层的不同单元内,其空间关系多分主、次空间,各家单元分门而入,可通过起居室相连通,各户居室可分可合,既保持血缘的亲密性又保持各自家庭的独立。日本的“两代居”、新加坡的“多代同堂祖屋计划”就属于这类住宅模式[2],可以说在延续了亚洲人传统文化观念的同时又融入了时展的新需求,在我国对一些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家庭很有吸引力。
(2)同小区或近距离居住:同小区而住或两家庭地理空间上相隔不远(以步行、骑车、乘车人不疲劳为宜)的形式在我国比较多见,父母与晚辈容易相互照顾,又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家庭矛盾。要形成这样的模式就要在合适的区域内建立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公寓和社区,与普通社区进行合理规划。
适宜老人居住的社区首要原则是无障碍的要求,不光是消除地面高差,台阶、楼梯的尺度安全,配置适合老人锻炼或出行的设施及无障碍电梯(多层住宅也应尽量设置)等,还应从整体社区环境上加强可标识性,可通过建构筑物的造型、色彩、材质来突出空间的个性营造出鲜明的领域归属感。另外,尤其要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先天机能的消退,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格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比如地面为行车、停车区域,二层设置流畅的架空平台作为人行空间,以无障碍坡道与地面自然相接,可以减少老人出行的紧张感,也增添了空间的独特性、安全性。
近居型居住模式还是较多侧重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血亲关系的表达,随着现实生活的多元化,相对于“近居”[3],必然出现“远居”,那么兴建普通型老年公寓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条必由之路。
2.2积极推广普通型老年公寓,逐步实现社区居家养老
对于那些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或独居的老人来说,既能在心底维系一份家的感觉,又能随时得到全面而专业的照料,无疑是再好不过了,那么社区居家养老就是首选。其基本模式是:将老年公寓、住宅建在各社区内与普通住宅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是这个居住区的一部分,同时又可功能独立自成一区。在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生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
这个过程的实现必然伴随着老年住宅公寓的普通化、规模化、产业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以说也将构成我国城市未来服务业产业模式的主流力量。可以预见当现在的青年、中年人变为未来的老人时,经济能力与祖辈父辈相比呈现增涨趋势,知识结构与人生观的改变也使之更加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届时有可能还将出现新型的老年公共建筑类型。当人类社会越来越体会到年龄结构的更迭问题,设计理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住宅区建成后的再规划、可持续规划问题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4]。现在的住宅区规划建设问题常是静态地考虑问题,而当居民在步入老年后原有的生活环境就会出现不适宜,那么在规划初建时就应当考虑后续发展与改造的可能性,前瞻性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环保的标志,老龄化的问题在融入个人生活的同时还将改变人类今后的观念与思维模式。
总之,老年居住建筑的模式必须与老年人居住模式相适应,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在设计理念始终,以实现小到一个社区大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其居住建筑模式也是息息相关的。
参考文献
[1 ]元育岱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01
[2 ]武勇住宅平面设计指南及实例评析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01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为失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的专项养老设施出现较晚,2009年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经过整体改扩建,成立了第一所失智老人照料中心。单从失智老人养老设施建设实施方面来看,目前失智老人养老设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有建筑的局部改造,另一种是新建失智养老设施。无论改造或新建的失智老人养老设施,在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多是从一般意义上的舒适出发,如无障碍设计,借鉴国外居家式的设计理念,但对失智老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的关怀体现不足,主要表现为:医院化、宾馆化单调统一的空间环境布局,缺乏亲和力;通廊式空间布局,空间形似且缺乏定位目标,老人易迷失;活动空间缺乏,现有活动空间不能吸引老人,使用率低;多人间设置,居室空间缺乏私密性,半私密空间少且单调。
2失智护理对空间设计方法提出新要求
总的来说,国内失智老人护理空间设计偏重于物质的空间环境,难以达到辅助护理治疗的作用,甚至会加重其病情的恶化。究其根源,是国内建筑从业者在护理环境及失智老人生活行为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研究方法主观性较强,缺乏实证研究基础。因此,国内失智养老设施设计迫切需要一种基于失智老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与空间结构关系研究的客观理性的设计方法。
3循证设计的概念与设计原则
3.1循证设计——失智老人护理空间设计新趋势
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Design简称EBD)是西方医疗建筑设计中逐渐兴起的,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起初“循证”一词的概念来源于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1]。受循证医学的影响,建筑界开始了对循证的研究,最先被应用于医疗建筑设计中。2013年美国健康设计中心(TheCenterforHealthDesign.简称CHD)将循证设计定义为“基于可靠研究成果而制定的关于建筑环境的有据决策.以期达到最佳成果的设计过程”。其过程主要有八个步骤:确定循证目的和目标;寻找相关证据来源;批判性解读相关证据;建立并创新循证设计观念;提出假说;收集基线绩效评估数据;监督设计与施工;进行使用后效果评估①。循证设计并为要求建筑师摒弃传统设计方法,而是要将设计建立在以证据为基础的研究上,跨越了学科界限,突破基于传统经验和感觉的主观臆断设计。医疗建筑的循证设计目标在于通过相关设计来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患者心理应激以增强康复效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正与失智老人护理空间环境的治疗目标不谋而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循证设计无疑将为失智老人护理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和工作思路。
3.2失智友好环境的循证设计原则
近年来,国外从业人员开始研究循证设计在失智老人护理设施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应用,循证设计的失智老人护理空间设计研究跨越了建筑学科的界限,结合环境设计、护理学与医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在护理空间环境与失智老人生活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大量研究理论的收集与实例研究。针对失智症症状特点,将空间环境营造和护理服务组合成有机的整体,提出失智友好环境的循证设计原则[2](表1)。
4失智老人护理空间设计探讨
4.1空间结构模式
纽伦堡失智护理中心的设计者针对以往养老设施的线性排列模式,在分析其优劣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的研究,规划了以护理单元为基本结构单元小规模居家式护理单元组合。以护理单元为核心,强调居家感受,并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及内容的公共空间,促进老年人之间、与护理员之间的交流,减轻老人和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以达到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营造自律的日常生活的目的。4.1.1小规模居家式护理单元组合失智老人异常的精神行为,使其对环境变化更加敏感,调查表明,传统养老设施采用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的护理单元规模,类似于医院宾馆的空间环境,单调、划一的集体生活,使失智老人入住后难以很快适应,导致病情的恶化。研究证明,小规模护理单元(12~15人)一方面能够促进老年人之间、与护理员之间的交流,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护理员工的压力较低,促进他们与老人有更好的互动,提高其工作质量。居家般熟悉的氛围有利于减轻老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减少精神压力。单间和单元式护理方式能有效减轻失智老人入住护理设施后所导致的空间、时间及规范认知等功能的退化,达到老年痴呆症相关症状的减轻、沟通的增加、表达及参与意愿的提升等治疗功效。基于这些研究依据,纽伦堡失智护理中心的设计者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了小规模居家式护理单元组合形式:设施由三个独立组团组成,每个组团的每一层都是一个满足12人入住的小型独立护理单元(图1)。厨房、餐厅、会客室都面向走廊开放,进一步淡化了走廊的感觉。门廊、靠窗的座椅,老人居室内的布置进一步加强了居家的感受(图2)。
4.2空间形态
4.2.1短循环游走路径93%的失智老人存在空间定位障碍,并存在一条路径上游走徘徊的习惯。传统通廊式布局,其单调的环境,对称的房间布局,使得失智老人定位更加困难。而小型开放式的空间布局,通过让老人的视线与目标空间接触,更有利于老人快速基于这一发现,设计者提出设计一种短循环路径的假设——围绕中央服务核,形成短循环路径,将活动空间(如起居厅、露台等)穿插在游走路径之中,相较于其他区域形成更高水平的感官刺激(如听觉,嗅觉),利于老人辨别方向的同时刺激老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减少无意义的游走(图3)。4.2.2丰富的小尺度空间失智老人的生活主动性丧失,自主能力逐步下降,根据这一特点,在空间设计中应当提供多种活动场所,促进老人活动和自理能力的保持。研究表明,适度的感官刺激能够促进失智老人参与活动,减少发呆等无为行为。在纽伦堡失智老人护理中心设计中,短循环游走路径将单元内相互关联的活动场所(如吃饭、起居、休闲)等多个小尺度空间串联起来,促进老人参加相应的活动。在居室前设计如进门入口、走廊端头休闲空间等半私密空间,使老人能够自由随意地选择独处或交流(图3)。两个护理组团的中心服务核分别布置一个开放式厨房,它直接通向用餐区(图4)。居民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些家务劳动(简单的烹饪、清洗餐具等),作为老人护理治疗的一部分,对失智老人原有生活能力的保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4.2.3亲近自然的室内外空间康涅狄格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自然环境能有利于失智老人身体机能的维持,减轻精神压力,改善其睡眠障碍、游走和攻击行为等。根据这项研究依据,项目设计了庭院、露台等与自然交融的空间(图5),庭院提供了室外活动、感知四季、亲近自然的场所。面向庭院布置的玻璃廊为老人提供毫无阻挡的花园景观,鼓励老人独立探索室外空间。每个护理单元的露台使不能下楼走动的老人能眺望花园景观。4.2.4人性化的私密居室空间失智老人同样需要私人空间维护自我尊严,同时为自立的生活行为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持。设计在居室设置中采用单人间和双人间两种形式,分别满足老人单独入住和夫妇二人一同入住的需求(图1),失智老人有了个人所属空间,可以带进自己的家具和物品(图6图7),创造熟悉的居家环境,延续原有生活方式。4.3细节设计4.3.1色彩、标识的应用纽伦堡失智老人护理中心每个组团入口都有特殊的标识,方便老人区别自己的“住宅单元”。居室门所在墙面,被赋予单独的色彩,提示老人居室所在(图9)。此外设计针对失智老人对年轻时期的记忆更深刻这一研究发现,将老人的房门口设置一个小木板,用来贴挂老人名字和年轻时期的照片,放置有代表性的纪念品等,用这种形式唤起老人内心的一些回忆和思考,找到自己的房间(图8)。这在后期评价中显示,这种定位策略是有益的,既告知老人他们的位置,也可促进归属感的形成。4.3.2安全细节设计失智老人随着智力的下降,出现行动迟缓、动作准确度低,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其护理环境设计既要确保其安全,又要方便护理人员及时发现老人的突发状况。失智老人因其病症的特殊性,在空间安全设计中需要有别于一般的无障碍设计,根据其自身特点考虑。如在室外环境设计中,庭院边缘用密集灌木木遮挡,防止老人走出去;院内的植物则不宜过高过密,以防遮挡护理人员的视线。在室内设计中,需要对除了老人居室以外的门进行弱化处理(如颜色与墙面相近),循环路径上安装圆角扶手,在家具布置中避免轻质家具等等。另外,在纽伦堡失智老人护理中心设计了一种上下能分别打开的居室房门(图9),通过打开房门的上半部分,护理人员能观察到老人房间内的情况,同时又给老人提供了一定的私密空间。
5结语
关键词:长期照护 递送体系 整合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根据调查预测,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1,再加上家庭照护能力弱化,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等因素,要解决我国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更为困难。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大规模增加照护服务的供给也不现实,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照护资源的效用,而对照护服务的组织递送进行优化整合就是其中的关键,因此照护服务的递送体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一、照护服务递送体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长期照护这个概念是直接从英文Long- term Care翻译过来的,所谓长期照护,就是“在持续的一段时间内给丧失活动能力或从未有过某种程度活动能力的人提供的一系列健康护理、个人照料和社会服务项目”2。而长期照护服务的组织递送主要解决如何借助不同层次的平台将已有的照护服务项目组织起来,通过适当的渠道将服务递送给消费者的问题,其中的主要消费者是老年群体。递送体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效率和效果,但并不存在单一的、最好的递送模式,如何选择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特征、文化背景及长期照护内容的制约和影响。就目前的发展来看,长期照护的组织平台一般有三种:以家庭为平台组织的居家照护服务;以社区组织为平台的社区照护服务;以专门机构为平台的机构照护服务。递送方式的分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更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需求满足的分割。每种递送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也会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护理内容,但又有很多重叠之处,所以构建照护服务的递送体系不仅仅是发展三种平台这么简单,还要将平台与不同的服务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保持统一协调,使它们不至于因为具体服务项目、专业、提供者的不同导致的分割影响到老年人的实际使用。
二、服务递送平台的界定和发展
(一)居家服务平台
就家庭平台的居家照护服务来说,它不应再是那种传统的所有照料护理都由家庭来承担的模式,而是一种家庭照护模式与福利机构照护模式之间的折中方案,在这种模式下,国家虽然不直接承担老年照护的责任,但却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服务,间接地帮助家庭承担起照护其老年成员的责任。老年照护的主要场所在家庭里,但老人除了接受家庭成员的照护之外,还能在家中享受到来自家庭之外的照护服务体系提供的各种服务。这种模式极大地弥补了家庭在老年照护提供中的不足,提高了家庭照护的能力,使老年人居家养老变为可能。鉴于现阶段的国情,我们应当将居家照护服务定位为我国主要的老年人照护模式,并为它提供多个层面的外部支持3。国家要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为居家照护创造一个可持续的、适度并且有效率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也要为居家照护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实际支持,尤其是相关部门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向接受居家照护的消费者实际需求靠拢。社区层面的互助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家照护是否可能,因为与家庭最为接近的社区在其寻求外部支持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4。
(二)社区服务平台
所谓社区照护服务,是指依托社区,组织官方或民间以及大量的志愿者为生活在社区内的受照护者提供的服务。一般地说,社区照护服务泛指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可以在社区内获得照护服务5。之所以需要社区平台上的照护服务,是因为我国的老年群体有许多特征很集中,例如完全依赖他人照料的老人所占比例不大、很多年纪较大的老人无法承担老年公寓甚至是普通养老院的费用等。而且对很多老人而言,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可能带来在适应新环境中的风险,很多老人即使有能力和需要入住专门的老年照护机构,也更愿意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养老6。因此要明确社区照护服务的重要性,发挥社区组织平台的作用,把社区建设成为适合老年人居住的能够维系老年生活连续性并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在他们身体发生变化时能够满足他们需要,最大限度的维持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可以对老年居民比例较高的社区进行生活设施的改造,为一些失能老人提供辅助设施和器械,在社区内设置相应的生活服务机构等。
(三)机构服务平台
机构照护也是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中一种常见的类型,曾经受到实行高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推崇,但70年代的经济危机让片面发展机构照护变成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机构照护成本相当昂贵;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医疗照护,忽略了生活、交往和精神方面的需求,造成普遍的过度医疗与服务满意度低同时存在7。虽然我们不能将机构照护作为老年人照护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但机构照护在为那些重度失能老人以及经济条件较好或是有特殊照料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时更有优势,而且我国照护机构及床位数量相比失能老人规模相比还是相当少的,所以机构照护还需要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除了发展那种大型的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全方位服务的养老院,还要在更多的社区兴办一些类似的老年人照护机构,如社区养老院、托老所、生活护理院等8。我国发展老年照护机构还要考虑到收入水平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根据消费者支付能力将照护结构分为两类:满足一般群体的普通老年照护机构和满足高收入群体的高级老年照护机构。
一、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概念
第一,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街道安排社会内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以家庭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它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目前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困难,将大龄下岗女职工和缺乏生活照顾、需要居家看护的孤老这两个困难群体的需要相结合,调动社会和企业力量出资建立家庭养老院,成为老人、养护员、政府和多方受益的良好模式。
第二,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在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它不仅解决了某个家庭的困难,也解决了社会的困难。
二、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于1999年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999年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是总人口的10%以上,更为严峻的是老龄人口以每年800万至900万的速度增长。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速度加快。资料显示,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44亿,占总人口的11%,截至2040年,中国老龄人口数字将急速上升至4亿。年末,老龄人口达1.67亿,80岁以上的老人占1899万,其中多数人逐步成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银龄浪潮的汹涌而至,以及计划生育的实施,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力量呈现出比较薄弱的局势。此外,伴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人后在异地工作、结婚生子、安家落户,致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垂暮之年变成了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还有一类老人,他们牵着子女的衣襟来到异地生活,成为寄居老人。对于寄居老人而言,融入陌生的环境,他们的生活状况、内心世界以及情感世界都需要社会各界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这就需要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发挥重大作用,尤其需要作为其基础的并且和传统文化最具切合性的居家养老发挥重大作用,但目前,这一养老模式一直处于基本停滞状态。
三、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重大意义
(一)居家养老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人性化选择
调查显示,急需帮扶的老年人口日益增多,需求范围日益扩大,大部分老年人都不愿意跟随子女异地迁徙养老,也不愿意与子女合居养老。中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所占比例已达49.7%,比提高了7.7%。,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于11月7日指出,城乡老人家庭中,空巢家庭所占比例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70%。而发达国家老年人空巢家庭所占比例为70%-80%,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相比,中国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持续增加的现实将是不可避免的。为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投入了相当人力物力构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为老服务体系,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这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在这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有学者指出社会机构养老应发挥重要职能。不容乐观的是,在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幸福指数并不高。对于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老龄人口,他们有着物质和情感上的需求,而功能弱化了的家庭养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具体来讲,这些需求包括精神需求,医疗需求,社会需求,住房需求以及其他需求。社会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年人这些需求的具体表现:
首先,中国大部分社会养老机构的设施不完备,服务不周到,致使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活动少,生活单调,与同伴相处困难,进而影响到老人的心情和幸福感。由于面积和周围环境的限制,大部份养老机构娱乐设施不完善,能提供的娱乐方式很有限;为数不少的养老机构房屋有限,必须几个老人合住一间房,而老人的个性、认知大多已经固化,适应能力不强,在再一次“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学习、适应以及接受新环境对于老年人而言都具有相当的困难,这就导致了他们无法适应新环境,很难与周围的人处好关系。此外,对于那些实行差异化管理和服务办法的养老机构,老年人之间的攀比使经济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很难保持平和心态。
其次,在设施相对完善,服务基本周到的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很难享受到来自于家庭的天伦之乐。针对老人入驻养老机构的问题,《东南快报》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老年人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人们要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而所占比例为70%的愿意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表示,只有家庭不和才会考虑进养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特别邀请的研究员伊密也发表过类似观点,她曾经指出“家的感觉是任何一个养老机构都不能给予的,很多老年人因为不能照顾自己同时又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无奈之下才做出去养老机构的决定”,“但是离开家并不代表对家没有了牵挂,他们的心仍旧留在了家里”。虽然设施相对完善,服务基本周到,但对家的思念和对子女的挂念始终困扰着很 多老人。
(二)拓展居家养老服务是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需要社会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逐年上升;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需求范围日益扩大、需求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需要社会提供的服务在种类、形式、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朝着更加具体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而言是个良好的契机。另外,近年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就业问题,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热情来解决这一困扰中国的难题,但这一问题仍然凸显。若能把两者有机对接,将会实现养老与就业双赢的局面。“养老产业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老年护理服务和设施行业,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金融等各个领域。仅仅培育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就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这是作为日本养老研究者的鞠川阳子曾经指出的有关国外养老服务蕴含的对于就业的良好机遇,对于中国而言,他指出“中国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庞大,如果加上相应的培训、考核机构所需要的人才,对于解决目前中国大学生失业严重的问题会大有帮助”。此外,根据权威机构测算的数据,中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和护理服务,潜在的市场规模是13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超过5000亿。这足以说明老年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且规模不容小觑,是扩大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四、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伊始,中国部分大中城市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活动,各地服务规范细则上不尽相同,本文将最具有代表性的规定整理,如表1所示。
第二,现行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服务对象太少,范围过于狭窄,社会化程度低。从养老服务业起步至今,居家养老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某社区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95%的老年人不知道居家养老的存在,他们对居家养老的理解与真正意义上的居家养老相去甚远,而知道居家养老的5%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仅包含家政服务及陪聊天。
其次,投资主体和服务主体单一,资源整合性差,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
再次,居家养老服务业人才奇缺。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从业人员就业层次低,待遇不高,致使高校相关专业招生困难,已经在相关岗位工作的人才流失严重。拿云南省来说,目前所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近80万名,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全省养老护理人员不到5万,其中持有护理人员资格证的不到2万人次,与需求相比,所缺人才达70余万。在云南省省会的昆明市常住人口中,老龄人口约80万,是总人口的14.4%,而养老护理人员仅1万人左右。
五、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第一,政策层面的建议。政府要承担重要责任,政府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战略计划中,应该扮演设计者、推动者和建设者的重要角色。在政策制定方面,应该进一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空间,以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解决投资主体单一化的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应当加大财政投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为居家养老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人才培养层面的建议。先行试点的经验表明人才的稀缺是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瓶颈,若能在未来的居家养老服务业中融入更多的专业化元素,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所有突破。
首先,当前家居养老服务业服务员大多是4050下岗失业人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职业的使命感和归属感有所欠缺,因而他们认为做这份工作是“生活所迫”,加之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在具体工作时不懂得如何甚至不愿意与老人沟通,导致与长者关系僵硬,长此以往,老年人容易对服务员产生不满情绪。针对此问题,相关培训机构对服务员的培训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如让服务员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一定了解并让他们知晓怎样与老年人沟通。也就是说,培训的内容要源自于服务员在服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老年护理现状 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也正席卷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注重人口数量到注重人口质量)的体现[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给社会、家庭、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对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我国老年护理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
1 人口老龄化现状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60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10.23%,65岁及以上达总人口的6.96%[2]。预计2000~2025年,老年人口会占到总人口的19.3%。2025~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5.2%。
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1970年达到3亿,2002年达到6亿多,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老年人数量将增加到世界总人口的21%[1]。中国甚至于全世界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2 人口老龄化对健康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的下降,患急慢性病的几率增加,就诊率、住院率因此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老变化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在思想、情绪、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能适应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老年人也常出现脑衰弱综合征、焦虑、忧郁症、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高楼住宅综合征等心理和精神问题[3]。
3 老年护理的现状
3.1 老年护理的概念
3.1.1 传统观念 人们往往将老年护理与老年病护理相提并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老年护理是针对老年人的某种疾病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大多数疾病对老年人的影响与对其他年龄组人群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实践证明,对老年人群的护理有别于对其他年龄段人群的护理。这些因素包括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各种疾病症状在这类人群中的不同表现,以及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身体、心理的反应及所产生的后果等。目前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老年人应付实际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护理有别于传统观念的老年病护理[4]。
3.1.2 新的观念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让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时给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以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及监督指导,而不是让老年人被动接受护理,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无用”的压力,由于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参与,使老年人出院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及家人的护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经由自我照顾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则有助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交的健康。因此,老年护理应重视强化个体自我照顾能力,在尽可能保持个人独立及自尊的情况下提供协助,适时给予全补偿、部分补偿的护理服务[5]。
3.1.3 没有统一的概念 老年护理在德国没有统一的概念,其特点是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及个性,注重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身体三者合一,强调回归自然、贴近自然;对护理人员强调更多的是耐心与献身精神[6]。
3.2 国内外的老年护理机构发展史 1870年荷兰成立了第一支家居护理组织,以后家居护理在荷兰各地相继建立起来[1]。德国的老年护理始于18世纪,1900年老年护理成为一种正式职业[6]。英国1859年开始地段访问护理,19世纪末创建教区护理和家庭护理,1967年创办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日本1963年成立了老人养护院。我国于1985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88年在上海建立了第一所老年护理医院,1996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倡导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区老年护理,1997年在上海成立老人护理院,随后深圳、天津等地成立了社区护理服务机构[7]。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有养老院(老年福利院)439家。根据医疗保险部门统计数据,2004年我市家庭病床共有2.1万,根据市民政局调查数据,上海市有95%的街道(镇)开展了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每月接受服务的老人有2.6万[8]。目前上海市的老年护理机构主要有:老年护理院、养老院、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4个方面。
3.3 老龄化所带来的观念转变
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每年以8.7%的速率上升,发病者中约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恰当的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但康复疗效受多种因素干扰,老年脑卒中患者尤为显著。而且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锻炼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2年。对于存在功能障碍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在1~2年的康复锻炼期发生跌倒等安全问题的风险非常高,所以在对其进行康复锻炼的同时加强安全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健康管理就是通过有机地整合自身和医疗机构、保健机构、保险组织等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的资源,为每一位加盟的社会成员即医疗保健服务消费者提供系统、连续的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使消费者能够以最合理的费用支出得到最全面而有效的服务,并且能有效地降低健康风险和医疗费用支出。运用健康管理理念对养老机构内的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安全预测评估,采取应对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
本文从健康管理的视角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使家庭、社区及养老机构内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得以有效预防和解决。
一 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常见的安全问题
1.脑卒中患者康复期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点去限定,脑卒中患者病情平稳后甚至是在患病的急性期即已经开始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所以,在康复护理中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分为急性期康复、恢复期康复和后遗症期康复。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康复中,存在不同的安全护理问题,尤其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在进行治疗、康复的同时进行预见性的安全护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常见的安全护理问题
脑卒中患者大多会或多或少的留下一些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或癫痫等,而这些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使得他们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尤其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如果护理不当,甚至任何疏忽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家庭、医院及社会养老机构带来很大的负担。对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出现的安全护理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发现,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有跌倒、坠床、走失、误吸、皮肤受损,特别是吞咽障碍,如:吞咽障碍患者如果护理不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等并发症,以及抑郁、社会隔绝等负性社会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王玉华提出居家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用药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见性和联动性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用药风险认知和依从性,促进居家老年脑卒中患者安全用药。同时,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群体中有一部分老年人存在不服老、不想依赖别人、不容易接受别人意见、固执己见的心理特征,在自身躯体功能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仍不寻求帮助,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所以,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意外等不良事件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加强呼吸道、坠床与跌倒和烫伤等安全隐患问题的预见性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健康管理理念
1.健康管理的概念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教授曾经提出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及预防的全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和公共预防医学专家黄建始在《健康管理师》中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健康管理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在南京医科大学徐文君的研究中将健康管理视为符合当今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一种健康管理理念,全面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健康管理效果。其内容包括对个人健康状况的评价,对危险因素的分析、监测和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干预,实现预防疾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之目的。
2.健康管理的对象
健康管理理念不仅仅限于患病人群的健康管理,同时还包括亚健康人群及健康人群,而且针对不同人群都有相应明确的健康管理目标,如:以保持健康状态的健康人群的管理、以疾病预警为目的的亚健康人群的管理、以降低患病风险为目的的高危人群的管理、以缓解病情为目的的已患病人群的管理。
那么作为康复期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他们当然属于已患病人群,在健康管理理念中对已患病人群治疗的同时更需要积极参与自身健康改善。不仅需要在生活和行为方式上进行全面改善,更是要监控危险因素,尤其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穆荣红等的研究中曾经提及社区居家脑卒中患者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可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服药和遵医行为。由此不难看出,运用健康管理的理念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服药安全护理的管理可以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服药安全的风险水平。
3.健康管理理念在老年脑卒中康复期的实施
健康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在对目标人群健康信息的知晓、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监测和干预的基础上,以期达到预防的目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安全护理过程可分四个步骤实施:第一步,老年脑卒中患者患病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即发现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形成个人健康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第二步,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护理评估,即认识护理安全危险因素,通过第一步所得信息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所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评价,预测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护理安全问题的可能性;第三步,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安全护理咨询与干预,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订康复护理及安全护理计划,提供健康教育与指导;第四步,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安全护理随访和监测,即对整个康复期安全管理流程的质量控制。内容主要是检查健康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对主要的护理安全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查。
高鹏:沟通是养老服务最关键的技能
大家都说给老人一个家,但是这个家怎么建造?这个家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即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思维方式。一线人员的专业标准,并不是常规理解的某一方面,而是对关于老年人生理学、心理学、精神学等科学知识的全方位运用。
比如,养老行业里有人说自己的机构护理得非常好,这个我不太认同。护理不是狭义的一个概念,不能只指医疗护理和生活行为的照料。首先,要评估每一位老人的身体、心理、精神、社交等实际需求。要针对他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愿望等进行综合评估,个性化、科学地制订服务计划,并对服务计划执行的过程不断进行评估,以不断完善、接近老人对生活的目标。
养老服务的最关键技能是什么?沟通。沟通是所有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它需要技术、技巧、技能。因为老人存在各种不同的障碍,如语言的、听力的、心理的,只有成功的沟通才能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排除内心的焦虑、顾虑、担忧与不安。所以,要有合格的服务,就要有合格的员工。合格的员工得对情商、对老人心理学都有所了解;而要做一个优秀的员工,则要看“心”,有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心。(来源:京华网)
养老服务业:亟须专业护理人才和设计创新人才
最为缺乏的是专业护理服务人才。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全国失能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16.6%,这意味着现在至少有597.6万失能老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2个失能老人至少需要1个照料人员。我国各地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方式,目前对专业护理及服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其次,缺乏专业设计创新人才。记者走访过多家养老机构和敬老院,发现他们普遍开始注重各种配套设施和细节的处理,比如,走廊扶手的高度和宽度便于老人抓握,拐角处安装圆角扶手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设施及用品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并且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他们只是通过细节创新使之更适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精神。要做到养老配套设施及装备国产化,就需要专门的设计人才和创新人才。(来源:经济日报)
乌丹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由服务决定的
养老产业中有一些经营性的实体,如社区、医院、老年公寓等,这些实体依托的上游是什么?是研发。实体依托的下游是产业链对接。现在,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研发人员,因为中国没有现成的经营管理模式,还需要相应的经营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实际上在这个结构中,我们看到现在开发商重点做的是“中游”,重点讨论拿地建设,将来跟医院对接。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家更应该关注上游,就是研发模式的问题,还有下游市场的启动,我们发现很多项目是“卧城”,因为和市场对接得不好。
在国内,上述三种人才目前是非常缺乏的:重点解决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研发人员,重点解决运营模式的经营人员,解决市场启动机制的营销人员。否则,你靠什么去拉动市场。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社区养老 对策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解决我国现实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1]其观点是社区居家养老的核心是家庭,平台是社区,主体是居住在家的老年人,内容是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也有学者提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2]其观点是非营利性组织依法成立,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社区养老,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带来社会效应。相对于传统的养老方式,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具有众多独特的优势。[2]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结合X街道的个案访谈,对目前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一、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分析
X街道目前共有15家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街道委托爱心共助会、老年协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祥光老年事业发展中心、文体团队联合会、老年日间照料站等6家社会组织参与为社区老服务工作。社会组织围绕“六个老有”目标,通过多年运作,呈现出受益面广、认可度高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一)发挥爱心慈善类社会组织基本保障功能,切实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X街道社区爱心共助会以高龄无业老人、孤老、特困老人为帮扶重点,为他们提供爱心理发、爱心补牙、爱心义诊,帮助老年人购买银发无忧保险等系列爱心服务项目。爱心共助会现行运作的助老项目有10个,每年有6000余人次的老人受益。老年日间照料站为130名老人提供日托服务,坚持做到管理模式规范化、工作队伍职业化、服务项目需求化、活动内容多元化,解决部分高龄老人的日间生活照料问题。
(二)发挥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凝心聚力作用,构筑老年人共有精神家园
街道老年协会推进邻里点建设,为老年人搭建守望互助、沟通交流的平台,吸引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进一步增强社区归属感;以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为工作理念,开展独居老人看发展等活动,切实满足老年人了解新上海的愿望;通过福利彩票公益招投标项目,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关爱。街道老年协会已连续三年承接助老服务项目,每年受益老人3000余人。老年协会还联手街道文体团队联合会、爱心共助会,每年为金婚伉俪举办金婚庆典活动,切实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发挥专业服务类社会组织专业优势,实现个体需求与服务对接
2012年,街道老年协会与祥光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公益招投标项目子项目,依托其专业的护理人员,完成了50名大病老人的上门护理和康复锻炼指导服务,开始了老年个体需求服务的探索。2013年,基于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的增多,祥光老年事业发展中心注册成立,入驻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和康复锻炼指导。
二、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居民对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信任度
目前,社会组织往往是开展一个项目或活动再去寻找服务对象,而非老年群体进行主动选择。在社区中开展为老服务的社会组织较为零星分散,服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影响了为老服务的实效性。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对社会组织的认识还不够深,面对新入驻的社会组织,须依靠居委、志愿者等引导并给予解释才能顺利开展项目,反而多费一番口舌与曲折。社区居民思维定式强,一提社区为老服务即认为是免费的、政府运作的,故对收费或稍有自费的服务项目尚未认知与接受。
(二)社会组织自转能力不强,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目前,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大多对政府依赖性强,在专业性、创新性方面缺少自主意识和能力,提供的服务大多是打扫卫生、送餐上门等较为简单的服务内容,且提供服务的主要为“4050”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他们学历层次普遍较低,难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的为老服务。
(三)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不畅,筹集渠道单一
目前,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资金仍主要依靠政府提供。在访谈了X街道3个非营利组织负责人后发现,街道城市爱心共助会是由十来家民营企业家共同发起组建的,其每年的自筹资金比例相对较高,但仍主要依靠于街道提供的资金。资金的严重不足限制了非营利组织作用和能力的发挥,使养老服务的质量受到影响。
(四)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持,组织监管不足
目前,我国与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相关的法律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但大部分还未出台有时效性的各项法律法规。同时,还缺乏对登记成立后的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缺乏法律约束,导致非营利组织发展参差不齐。
三、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一)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宣传,增强认同感和信任度
首先,作为政府,应向公众正确地宣传非营利组织,让公众可以深入了解,提高对社区养老的接受率和认同感。其次,将社区内开展为老服务的各类社会组织统一纳入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在街道的指导下,综合规划、统筹协调为老服务项目,设置为老服务菜单供老年人选择,进行双向互动。最后,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将社会组织提供的为老服务分为有偿、低偿和无偿三类,对低保、低收入、困难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诸如增加服务时间、服务频次等“增值服务”手段,由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对于社区内有经济能力并愿意购买服务的老年人,采取略低于市场价格的有偿服务方式,通过试用服务、满意度反馈等方式,不断改进和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
(二)引入专业性社会组织,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尝试引入具有专业能力和资质的社会组织参与生活照料支持系统和医疗护理支持系统等养老服务模式的运作,通过定向委托、项目发包、公开竞标在内的多种形式开展专业化、个性化为老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加强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配备和培养,畅通高校与社区人才输送通道,为社区长期发展储备人才。同时,建立和完善短期社工培训体系,保证所有服务者都掌握必要的老年人病理知识和专业的社工知识,不断助推社会组织向管理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稳定性和持久性
一是拓展资金来源,积极发挥社会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对非营利组织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二是注重阵地建设,为社会组织提供场地,并在初期进行经费、项目支持,吸引为老服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为老服务事业。三是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过程中的预算编审、信息、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等保障机制,梳理政府需要社会组织承接的项目,加快推进政社分开、管办分开,进一步理清关系、明确职责,实现资源合理优化,推进社会组织自主发展。
(四)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实现规范化和自主化
要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3]首先,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进一步落实地方政策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工资体系等方面的制度,为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提供基本保障。其次,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考核和科学评估,对运营情况、服务结果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合格的组织进行相应的处罚。
(作者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作者简介:杨淑妍(1986―),女,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MPA研究生3班。]
参考文献
[1] 金艾裙,孙计红.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日本的经验及启示[J].皖西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