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风险的认识

时间:2023-06-07 16:19:26

导语:在金融风险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风险的认识

第1篇

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教师鼓励和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去验证理论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在验证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从而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等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大学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承担和进行“大学科、大平台”的综合性实验,严重地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现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多从教师视角出发,并未基于学生视角对实践教学进行划分。本文立足于学生习得角度,以实践教学对学生知识、行为、素质的改变程度为划分依据,构建更加合理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对金融风险管理教学的新要求

1.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更加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其主动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强调知识、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学校办学功能的逐步拓展,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要求,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是金融学微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金融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微观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学专业中的金融风险管理是微观金融领域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投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等众多学科与课程。风险管理是金融类大学生高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在综合运用前期多门专业课的基础上系统学习新的内容,使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是适应金融风险管理学科性质的要求,是适应新的就业方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以实验室实验研究为载体,构建以金融风险管理实验室为平台,包含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保险与理财风险管理、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六大模块的“平台+模块”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优化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包括:系统风险(宏观经济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社会与政治风险六类)与非系统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四类)管理。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信贷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管理。

(3)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管理。

(4)保险与理财风险管理包括:内部风险(产品设计定价风险、核保风险、责任准备金风险、再保风险、资产负债配置风险等)与外部风险(保险业监理风险、经济风险)的管理。

(5)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包括:外汇风险、国际投资风险、国际结算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管理。

(6)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公司投资风险、融资风险、股利政策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2.建立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将智能Agent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管理,开发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化开放式实践教学及管理系统。将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和具体实验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网络化智能管理,形成从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到学生完成实验、成绩的一整套网络管理的先进运作模式,全面实现实验课程与实践项目的查询、申请、审批、授权、实验、考核等实践环节的开放式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合作精神。

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金融风险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培养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型人才。

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首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体系,对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其次,从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实验实训平台、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设计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实施的路径与保障措施。第三,强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将公司金融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

四、结束语

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实践教学,将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通过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平台+模块”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实践教学实施的路径与保障措施,为金融风险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红,陈玉蓉,李娜.江苏省高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调查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09,2(5).

[2]邓亚妮.促进金融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发展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12).

[3]王周伟.应用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课程实验教学标准探索与实践[J].金融教育研究,2012,25(5).

第2篇

关键词:金融预测;金融评估;市场

中图分类号:E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50-01

引言

虽然金融市场的价格都是随机,不确定的,但仍然与金融市场中的部分因素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所以人们还是会事先采用金融风险预测和评估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破产和违约,投资决策失误的可能性,降低风险,保障有效收益。

一、金融风险的分类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其风险的种类比较多,本文将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形式,一是市场风险,其涵盖了利率和汇率,主要是银行利率和汇率的上调和下降所引起的风险,但由于我国的汇率并没有实现全面的开放,因此对于市场而言,主要来源还是利率风险。二是信用风险,这也是现阶段出现频率较高的风险之一,主要是由于个人或是企业到期偿还不了所贷款的金额,给金融机构所带来的风险。三是流动性风险,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风险的存在意味着资金的不足,从而影响了营运能力。四是管理风险,无论是哪种企业类型,如果在管理上或是对风险的事先控制上存在操作失误等问题都会带来金融风险,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关于金融风险的预测与金融风险评估分析

1.金融风险预测分析

(1)对金融风险识别的认识。对于金融风险的预测最基本的是对风险有所识别,即能收集到造成风险损失的原因,影响因素的类别以及对于哪些具体风险应该事先有所考虑等方面的认识,而相对于类似的市场、信用或是流动等风险,则有具体的预测指标和内容。比如信用风险,可以通过过往的信用状况,盈利能力,资本,担保物以及行业环境等因素来进行事先的预测,而流动风险则可以通过流动性比例,其中企业一般需要超过百分之百的比例,银行是不小于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另外还有贷款比例,超额备付金以及定资金比率等指标来对风险进行预测。

(2)关于金融风险预测方法分析。对于金融风险预测一般方式可以通过一是风险因素识别,比如一项工业投资活动,包括对生产的工艺、原材料,操作条件做大致的了解,掌握风险源。二是关于金融投资项目事件的前后关联性进行预测和分析。三是金融风险调查分析,涉及到财务报表和其他经济数据的分析,但由于任何一种风险预测方式都不能全面的指出风险的类别和程度,而且也不能通过一两次的调查和分析,得出所存在的具体风险,因此要结合风险单位的性质、规模和结合多种方式,对复杂和深层次的风险进行认识和预测。

除此之外应用较多的还有马尔科夫的预测方法,主要作用于对贷款的回收率和商品市场的占有率预测,由此看出它既适用于金融机构,也适用于非金融机构,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运用统计学中的概率原理,发现投资者应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进行不同的投资,分散风险。另外对贷款回收率的预测一是假定预测对象可能存在的状况是不变的,二是假定贷款的条款不变,三是仅仅与前一期的回款情况相关,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起到了帮助投资者有效的规避风险的作用。根据这种分析方式可以发现,对金融风险的预测需要科学的分析工具,并加大对金融信息的收集和研究,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2.金融风险评估分析

(1)明确风险评估的指标。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是确认资产的质量,是否具有一定的资金流动性和能保证生存以及发展的能力,是否存在不良贷款的情况,另外资金有充足的金融机构也并不表达其流动性的水平很高,如果流动性剩余较多反而也会影响到资金的盈利能力,所以要有度的评估。二是收益的合理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收益是否真实合理是判断其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标准,同时其经营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范,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和具有潜在的支付风险等因素也是衡量风险的指标。三是管理的健全性,在治理结构、审计以及内部控制的管理上是否有严格的制度和政策,这也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有效指标。

除此之外,对于非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指标则需要结合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其中宏观方面主要考虑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关的金融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等内容,而微观体现在金融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利率、汇率等方面,以及包含前文所述关于金融机构的财政状况方面的内容。

(2]关于金融风险评估的方法分析。主要针对金融机构的评估一是的加权评估方法,对可能影响或是引起金融风险的因素进行加权,通过计算对金融机构所存在的风险程度进行判断。比如对于得分低于50分的则为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其存在的风险程度较高,低于20分则被判断成有危险的金融机构,风险程度极高。二是通过特征值来进行评估,一般而言如果盈利能力、不良贷款率或是资产的流动性比例超过了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是监管局所定下的标准线,都属于存在一定风险的金融机构。同理非金融机构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设立金融风险等级,包括安全,基本安全,警惕以及危险,比如财政风险指标评估就是通过财政债务依存率,国债负担率以及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果财政债务依存率大于五十则风险较大,国债负担率超过二十五代表危险,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小于十五危险系数较大。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一、金融创新条件下,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1)金融创新的发展伴随着新的金融风险。在市场中,收益与风险总是并存的。相应地,收益越高,伴随的风险指数也就越高,这一点在金融市场中也不例外。收益必定伴随着风险,金融创新产品也是一样的,它也不能消除风险。具体来说,金融创新只是在微观层面上稍稍减少了金融风险,而在宏观层面上却是将金融风险从一边的风险回避者转移到另一边的风险偏好者,以新的方式进行了重新组合,使得金融体系的总体金融风险并未因此而下降。

(2)金融风险与金融创新相互促进。一方面,我们说,加大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风险在管理上的发展。也就是说,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金融风险正在不断加大,而且人们对金融风险在管理上的需求也比以往更加的迫切,所以金融风险的管理也就显得愈加重要,因此我国要加大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人们的避险需求在持续增加,各种新型的金融风险的管理工具也纷纷涌现了出来。但是,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了逃避金融监管而进行的,它使得原有的金融监管失效。于是,金融监管部门的管理者便制定出更加严谨的监管措施和方法,用来约束金融业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可是约束的结果却是更为高级的金融创新形态的出现。我们在认识金融风险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时,要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二、正确认识和评价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1)金融创新带来的资产证券化加剧了金融风险。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它从另一方面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也是一种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想要将资产证券化,这些资产必须是质量较好的。虽然资产证券化有着很多的好处,但是它也给货币当局带来巨大的压力。证券化的资产也具有一定的交易流动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货币交易的垄断局面,同时也使得货币当局的资产控制能力的减弱,影响了货币当局对货币的绝对控制。

(2)投机市场的存在加大了风险的破坏性。投机市场是古老和新鲜的,存在市场交易就存在投机行为,近代的金融市场所形成的标准合约和股票极大提升了投机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了市场的流动性。市场的职能就是促进交易向最大化发展,金融创新的目的就是躲避风险,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投机者和投机市场。风险与机遇共存,虽然金融创新是为了躲避风险,保证金融业可以进行稳妥的交易,但仍有大量的投机者甘冒风险进行投机交易。一旦投机失败就会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破坏,使得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

(3)金融业在经营时,为了尽量削弱和躲避金融风险,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金融创新,这使得金融风险得到转移或分散,无形之中就加剧了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而各个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加强大的竞争能力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使诸多的金融机构不得不迎着高风险进行业务创新,从而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些金融创新工具把一些金融风险导入到了其他的国家,增加了其他国家的金融业的动荡,而对该国的货币汇率和货币流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金融创新条件下金融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就目前经济的发展来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促进金融的发展,但是金融当局又要对金融创新进行约束,促进金融业的管理。如何既促进金融业的管理,又促进金融创新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这就需要金融当局把握一个度,既要强化金融监管,又要为金融创新留下一定的余地以使金融业创新和稳定协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当局在监管的过程中给金融创新留下生存范围,并不是完全放松对它的管制,反之要严厉打击那些违法违规的金融创新行为。此外,金融当局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增加监管法规的包容性,既强化金融的监管,又为金融创新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金融创新。

(2)要创新金融监管的理念。风险监管是和合规性监管同样重要的,所以说金融监管部门应该把两者并重,不要偏重任何一种监管。鼓励法人内部风险监控,与此同时,还要逐步地建立起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水平。当然,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的监管经验,积极地构建国际化、市场化的金融监管体系。把金融监管的重点放到构建能够使相关金融部门规范地经营、公平地竞争以及稳健地发展的外部环境上面,要尽我们的努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一些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来对金融进行电子监管,对金融机构的备付金率、资本充足率、呆坏账比例等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管,希望用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的能力。

(3)积极增加国际合作。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一体化。以此为背景,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国际各国要相互合作,加强宏观调整经济,并且相互合作,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金融风险,维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促使各个国家稳定的金融发展。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加入各个国家相互监管的协议,或者在制定金融行业标准、创新和推广金融业务的时候参考国际规则,确保我国和国家金融接轨。

第4篇

【关键词】企业 国际贸易 金融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外贸企业已经成为中国走进世界、融入世界的重要途径,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成效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然而,经济的全球化,金融资本的国际化将直接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全球化、国际化,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将面临更多的风险与挑战。国际间的汇率变化、银行的利率调整,国际信用市场的管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法律法规的变更等都将给外贸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成因

金融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也日益凸显成为普遍性的问题。但遗憾的是人们的金融风险意识的树立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思想上仍受到旧的、狭隘思想的束缚。大多数外贸企业的经营者都不重视金融风险,盲目扩展业务,无限度贷款,全然不顾风险。更有些经营者使用违规账外经营,形成大量呆账、坏账,严重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成为诱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

内部管理不健全。我国的进出口企业中有很多是中小企业,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多缺乏科学、严密、有效的内部管理制约机制。一些相关人员素质低下,思想狭隘,缺乏培训,并且有章不循,常常进行违规操作,从而造成生产上的金融风险。另外,大多数的企业都缺乏相应的信用监管、合同监管,在交易时,往往轻视对进口商自身信息的搜集、了解,也缺乏对合同细则的仔细审核,所以往往自食其果,造成无谓的损失和风险。

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风险的产生往往会直接受到相关环境的影响。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国内的重大事件、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对金融带来相对应的风险。如欧美等国出于保护本国贸易利益的角度对我国掀起的倾销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再如战乱、危机等都会成为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金融风险对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

金融风险导致企业资金链的中断。遭受金融风险期间,国内的金融环境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内信贷紧缩,企业贷不到款,出口退税又被压得很厉害,再加上国外进口商面临生死考验而没能力继续履行订单,导致不少中小外贸企业的资金链就此断裂。

而为了防止金融风险的进一步加剧,银行一般会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银行原先实行的“还老账,贷新款”的规定,变成“只进不出,只还不贷”的死命令。融资大门的关闭,使得我国不少外贸公司受到巨大打击。一些产品委托外贸公司出口的工厂看到此情况,纷纷到外贸公司催讨货款。那些无钱可付的外贸公司甚至以房产抵债,濒临倒闭。银行不给贷款,为了融资,很多中小外贸企业不得不向社会融资,公司的运行重心从拓展业务转向了筹集资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及效益。

汇率风险对外贸企业销售造成负面影响。为了避免金融风险,国家会采取一种金融政策,即调节货币供应量或是货币汇率。货币政策着眼于调节社会货币供给和需求,对社会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有着极为明显的作用。对一些中小外贸企业来讲,货币政策一方面通过对信用的松紧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通过货币的投放或回收,扩大和压缩社会需求和投资需求,对企业的市场销售营造间接的不利环境。通货膨胀与有效需求不足将使企业产品滞销积压,从而使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流动资金进不来,生产的产品又卖不出去,进退维谷。企业产销不畅,必然影响到中小外贸企业的效益。

金融风暴之后,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引起国内需求萎缩,大幅度减少进口,因而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与此同时,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也变得日益复杂,人民币升值过快对外贸企业出口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当前中国外贸出口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会对我们中小外贸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金融风险会降低企业信用造成损失。在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中小外贸企业和外国进口商都会面临流动资金不足、原拟定的经营计划因危机的连锁反应而难以为继的困境,这就迫使这些企业重新考虑出路,以求生存与发展。一些中小外贸企业为了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对其的伤害—负担加重发展困难,为了可以节省开支,必然会裁减员工,可这也可能造成企业内部关系紧张,以至于工作效率降低,加上由于企业所需原材料、流动资金进不来,导致一些中小外贸企业无法准时完成订单,从而降低了这些中小外贸企业的信用。

而有些外国进口商为求自保,没有偿还债务履行订单的意愿。这种情况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方有能力归还债务和履行订单,但故意逃避责任,不予归还;二是对方暂时没有能力归还债务和履行订单,并且不主动承担还债义务,就一直拖欠。这与该企业的信用与负责人的人品有很大关系,会造成很大的信用风险,对外贸企业造成损失。

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的企业要想在国际贸易中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做好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针对各种风险的具体特点和风险程度采取不同的防范对策:

提高金融风险意识。综观我国的外贸企业,大多都把重心放在如何拓展业务、扩大规模、提高利润等方面,对金融市场的认识仍较为肤浅,对金融风险的重视远远有待提升。企业要想在国际贸易中防范金融风险,首先必须未雨绸缪,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把对风险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会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关注各国基本经济、金融因素,政治和传媒因素,各国央行的政策因素,心理及市场预测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对金融市场及外贸市场的影响,以积极做出金融风险防范。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的经济,就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国际金融知识,增强人们的金融风险意识,使我国的外贸企业充分认识金融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在实际业务中积极主动地去防范可能出现的情况。

提高对外汇风险的敏感度,切实做好防范措施。第一,针对交易风险,企业要学会利用远期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期权市场进行长期保值。而具体的管理方法又分为事先防范法和事后防范法。事先即指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在签订合同前,就采取措施防范外汇风险,如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适当调整商品价格、在合同中订立货币保值条款和汇率风险分摊条款等;事后是指已经用软货币签订了出口合同或用硬货币签订了进口合同,无法在合同条款上加以弥补时,就可以通过外汇市场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等方法来防范外汇风险。

第二,针对结算风险的防范,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资产负债保值来防范风险。子公司通过减少风险或增加风险负债,来使得总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资产和风险负债相等。由于汇率的变动将导致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均相等,因此结算风险为零。其次,企业可以通过远期外汇市场保值来防范风险。企业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风险货币,在期末即期外汇市场上买回同种货币,用买币办理远期外汇合同的交割。若企业对将来的即期汇率预测准确,远期外汇市场保值将产生利润,且利润足够抵消预期的折算损失。最后,企业也可以通过货币市场保值来防范风险。企业先借入风险货币,再兑换成本国货币,在本国货币市场上进行投资,然后投资总收入又可兑换成风险货币,并偿还借款。需要注意的是,从事货币市场投资的期限应等于风险货币的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应等于折算损失。

从我国许多企业的情况看,很多风险都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决策失误,投资失败。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内部监控,强化对重大事物的管控,合理控制企业负债规模,完善、防范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切实落实责任制,加强高风险业务管理,建立企业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应建立起定期的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分析报告的制度。在此基础上,企业应重点对战略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等建立风险的预测与分析、预警与评价工作机制。

加强信用管理。外贸企业如果想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交易方式就必须从买方的角度出发。我国入世之后,将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到我们中国,他们所带来的是先进的信用管理经验,我们如果不尽早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就一定会在今后的竞争中遭遇失败。树立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

信用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信用管理部门通过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和严密监控,准确判断每个客户的长处和短处,可以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益处,信用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我们要通过对信用风险的种类、影响以及产生的原因等进行分析,通过对外贸企业信用风险外部防范措施以及加强对外贸企业信用管理基础建设,加强客户、合同、应收账款的管理等具体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来防范和管理我国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

第5篇

一、企业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况

所谓企业金融风险,即是指在某固定时机与发展前提下,因为当前金融市场中某些因素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可与执行,进而导致金融市场出现难以预测的波动情况,从而最终使得该金融市场不得不面临着一系列经济损失,换而言之就是由于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使国内外广大企业遭受着严重程度不一的经济损失。事实上,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可能会面临着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其不仅会影响着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很可能会逐步削弱企业的竞争实力,为此当代企业为获取更好的发展优势,务必要高度关注与重视金融风险,通过一系列高效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断为行之有效地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一般而言,企业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有汇率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等,而且上述种种的风险问题都时刻存在于企业的金融活动项目当中,因为金融市场的汇率、证券价格或者利率等各种不同要素发生较大的波动,从而最终导致企业面临着严重经济损失的发扎局面。

二、新时期企业存在金融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在外部方面

1.金融风险本身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众所周知,企业金融风险主要是因为各种各样不可预测的影响因素而引发的,比如证券价格、利率等,这些未知的金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甚至会影响作用着众多企业的发展之路。而且现阶段国内外对企业金融风险的分析研究结果并没有获得较好的成果,甚至在某方面会存在着和现实相差较远的结论,进而导致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难以针对具体的风险问题,采取一系列高效、可行的预防措施,而且如果这些企业经营者仅仅通过上述的金融风险研究成果来开展一系列金融活动,极有可能会大大提高了新时期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2.外界经济发展现状与政策规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一般而言,伴随着国际上经济交易活动不断增多的步伐,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要素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影响关系,它们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也正因为此,导致当代企业面临着更重大的金融风险问题,时刻影响作用着企业未来的发展。与此同时不规范不标准的金融监控管理系统与支付,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一系列不合法的方法与渠道来开展相关的金融交易活动项目,或许在短时间内这部分企业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却难以保证自身能够获取长期性发展的条件。除此以外,国家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比如颁布金融政策规定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能否警惕金融风险、能否实现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在企业内部方面

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存在着管理不恰当、财务监控不到位、专业理财技能不高、风险规避意识不强、预防措施落实不及时等种种问题,都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金融无法展现其实际的发展价值,无法让企业在根本上有效地应用与利用这部分经济投资资金,从而使企业面临着一系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除此以外,种种虚假、不可信的金融或者财务信息都会影响作用着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金融投资决策,甚至会存在着金融风险评估错误等现象,一旦企业内部存在严重的金融风险隐患,通常就会发生链条式的经济发展瘫痪,最终让企业陷阱难以补救的经济危机当中。与此同时,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部分违规违法操作都可能会使得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隐患,也由此可见企业要实现健康和谐的发展战略,就务必要加深企业内部广大员工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尤其是财务人员,也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本上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新时期企业规避金融风险的可行策略

1.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预防意识,增强对企业金融风险的评估与预测能力

面对竞争愈演愈烈的金融市场,企业务必要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预防意识,转变传统的金融投资理念,参照当前的金融交易情况与以往的风险问题,提前准备好一系列有效预防金融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从而为更高效地规避金融风险、更及时地作出预防措施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定期为财务人员、理财人员提供定期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教育项目,实时地更新与转变这部分员工对金融风险与金融交易的认识,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功底,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进而让企业能够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作出最为有效正确的金融交易评估决策,并且根据当前国家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与金融政策,通过一系列高效可行的发展渠道,作出最优化的金融市场投资行为,也有如此才可以把企业所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控制到有效的规避范围,为企业实现长期性、健康新、和谐性的发展提供前提基础。

2.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金融风险预防系统

参照国家政府的金融风险预防体制,当代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建设出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风险预防系统,保证企业自身在金融交易市场上的每一单交易都具备较为准确、一致的发展方向,尽可能避免因一味地参照或者相信金融风险预测结果而导致的风险隐患,例如企业在进行一则金融交易投资项目时,应当事先对该金融交易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经济效益、风险系数等进行预测评估,并且提前做好各种各样的风险隐患预防措施,从而为更好地控制约束金融风险问题提供有效的时间条件,不断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制定准确有效的金融交易信息反馈机制,配置专业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强的工作人员全程负责企业的金融投资交易项目,必要时还可以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共享平台,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企业金融交易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大大避免企业金融投资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

3.加大对企业各部门的监控管理力度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金融投资交易项目、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企业务必要高度关注与重视内部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并且要为各部门安排专门的专业性管理人员,从而确保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步骤与细节都准确有效,比如企业内部的策划部门应当在某种金融交易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尽可能把一切的风险问题列举清楚,且让财务部门以及金融预测评估部门对这金融交易项目开展必要的风险评估,以便于在经济效益与金融风险之间寻找相应的平衡点或者收支点,从而为其更快速、更合理地作出金融投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又例如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应当制定出科学恰当的财务管理制度,清楚规定企业金融交易项目的具体标准,增强当前企业金融交易项目的预算性与结算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企业内部财务行为的透明化、高效化,真正展现出企业财务部门在预防、警惕金融风险中的有效作用,为企业继续投资金融项目提供信心。

三、结语

第6篇

(1)金融风险的判断

金融风险判断是针对于金融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情况进行的判断,通过分析、总结、整合来钻研金融市场本身处于的金融风险等级以及受影响程度。对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判断主要为风险内容、风险规模及风险影响力。另外,金融市场要对于金融行业资产负债情况进行比对于,分析利率以及汇率在市场中呈现的变化。

(2)金融风险计算

金融风险计算是针对于金融风险代销程度的预测以及预估,其中包括了对于金融市场业务以及运营管理中的各项风险大小、程度、影响力、效益损失方面的计算。金融风险计算是对于金融风险判断的延伸。通过金融风险强弱、程度的预测可以有效降低,乃至是防止风险的产生,对于金融市场运营管理以及发展拥有首要意义。如在金融市场运营中疏忽金融风险,那末金融市场就不会在战略制订中制订风险应急机制,自然会加大金融市场在遇到风险后的损失;相反如风险预测高,那末也容易呈现过剩本钱付出,造成没必要要的损失。因而可知,金融风险计算并不是单纯的风险预估,而是需要通过科学公道法子进行估算,确保将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节制在公道规模内。

(3)金融风险的审计与节制

金融风险的审计与节制是现代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中需要树立的风险预测体系,以相符金融市场内部董事会、监事会或者其他监管部门的调查请求。在对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进行审计后要进行踊跃布控以及反复调查并制订踊跃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金融金融风险机制树立。金融风险的监测是指商业金融市场应当拥有完备的金融风险监测系统,知足董事会、高档管理层、金融风险管理部门和财务、审计部门的管理请求。金融风险的节制是指风险管理措施施行后的检查、反馈以及调剂。

2、希腊金融风险传导对于我国的影响

希腊金融风险主要是通过其债务危机演化而来的,自二00九年希腊金融风险呈现苗头。二0一0年五月欧洲同盟与国际货泉基金组织联合出台一一00亿欧元救助协定之际到达了1个,而后欧盟有成立了七五00亿欧元的基金组织,以通过基金支撑方式匡助欧元成员国家解脱债务危机。二00九年浮现金融风险后,希腊始终处在财政入不敷出的地步,而后不久希腊政府宣告其国家赤字率与债务率指标,将分别到达一二.二%与一一.三%,早已经超过欧盟规定的《不乱与增长公约》请求的规模,希腊金融风险真正浮现出来。二0一0年希腊政府宣告其国家的债务到达了三000亿欧元,但国内GDP仅仅有二四00亿欧元,财政赤字超过了一0%,呈现这类情况后,世界3大信誉评级机构都对于希腊国家的信誉等级进行下调,直接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凌乱局面。不但能呈现原油价格、大宗商品的价格降落,还推进黄金、美元价格上升,致使欧元价值降落,股市连跌,暴发了以欧元为中心的金融危机。

(1)双边贸易对于我国的影响

就双边贸易来讲,希腊暴发的金融风险对于我国影响其实不大。虽然希腊会由于债务危机做出适量的贸易调剂,影响其贸易发展,但这类影响实际酿成的伤害对于我国对于外贸易而言是10分有限的。

(2)欧洲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

希腊作为欧盟国家,其经济发展对于欧盟或者欧洲地区都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我国同欧洲之间的瓜葛,则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且这类影响是较大的。依据我国官方统计,二00四年开始欧盟成为我国第1大货物贸易火伴,这期间我国与欧盟之间贸易发展是始终高于与其他国家以及火伴的,且人民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变动也经常产生,但对于双方贸易展开没有太大影响。二0一0年之后,我国货物出口率到达二位数,发展速度较快。依据相干人员解释,呈现这类情况缘由1方面在于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也存在外商企业在我国注资后对于经济发展发生的影响。二00九年希腊呈现债务危机后,欧元价值下滑,直接影响欧盟属地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注资以及仓库存货,影响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注资以及发展,进而影响我姑经济的发展。

(3)欧元与美元的汇率对于我国的影响

假定人民币与美元直接的汇率能够维持长时间不变,那末欧元1旦贬值,那末其在与我国进行资金交换以及货物运输中对于人民币也会呈现贬值,所以希腊债务危机造成欧元贬值会在必定程度上影响欧元地区国家与我国的货物运输来往。从我国同欧盟国家的贸易来往中看,确切会遭到汇率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

3、金融风险传导的应答策略

(1)晋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

晋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是树立健全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的首要前提,应该遭到各界关注。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请求商业金融市场内部设立严格的监督部门,不但要对于金融市场内部员工进行监督,也要按期审查金融市场内部的财务会计状态,以保障各方面的顺利发展。人员的管理永久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首要的环节,金融市场内部员工晋升对于风险管理认识,将风险管理诸如金融市场文化建设以及发展战略中。面对于繁杂多面的市场环境,晋升金融风险意识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止以及警示作用。

(2)完美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机制树立是在金融市场施行内部监督

第7篇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内涵

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损失或获益的机会。任何行业面对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宏观、气候和微观经营环境,随时都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银行更以其特殊的经营对象、广泛的联系和强大深远的力成为风险聚散的焦点。因此我们把银行所面临的损失和获益的机会称之为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主体从事货币、资金、信用交易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如果不加以防范和化解,就会酿成金融危机。不同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形式是不相同的,对其、认定和控制也不相同。

二、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设想

所谓金融风险预警主要是对金融运行过程中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报,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和建议。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指各种反映辖内金融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形式,指标体系和预测方法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以经济金融统计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必须要设置可行的预警指标,而这些指标既能够体现适应性、稳定性、一致性的特点,又能明显反映出预警对象的,并且能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对指标值作出相应的调整,指标内容包括:金融性技术指标和社会性指标;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的预警区间的预警指标。

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一般是以巴塞尔协议和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设置。指标体系分为7大类,共15个指标。7大类是:经济风险类、信用风险类、流动性风险类、资本风险类、经营风险类、金融犯罪风险类。15个预警指标分别是:1、真实GDP增长率下降。2、资产负债偏高。3、不良贷款率超过15%。4、流动性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的比例小于25%。5、存贷款比例超过75%。6、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与一年期以上存款比例超过120%。7、存款准备金率小于6%。8、资本充足率低于8%。9、总成本与总负债的比例超过7%。10、应收未收利息与利息收入总额的比例超过15%。11、拆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超过4%。12、拆出资金余额之比超过8%。13、各项资金损失率超过10%。14、金融犯罪发案率上升。15、账外经营额与金融资产的比例上升。除以上15个指标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将储蓄网点的日存款下降率作为识别支付风险的重要指标。

以上16个预警指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银行经营状况和地区经济状况以及经济环境状况,对衡量银行经营风险和风险监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央银行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内容。因此,基层中央银行必须依照以上预警指标,科学设计有关险情预警报表,建立内容详实、完备的预警资料库,在日常非现场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对金融机构风险的预测和监督,中央银行通过对银行风险分类、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估价后,对金融风险基本上做到了心中有数,对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建立金融风险分析方法及识别机制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衡量和监测金融风险的基础,对金融预警指标的分析和识别是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对金融预警指标的分析一般借助以下方法。

1、金融风险的分析方法。风险分析是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要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是基层中央银行有效预防、控制和对金融机构进行非现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在现实操作中,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分析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最直接、最方便的风险识别工具就是本银行的财务报表,对银行自身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风险管理者实行财务风险分析的重要内容,运用以下几项报表分析方法,通过评估商业银行过去的经营绩效,衡量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着重找出可能影响银行未来经营的风险因素。

A、比较法。用本期报表与前几期本银行报表或同期其它可比银行的财务报表,就各个科目绝对数字、绝对数字的增减变动、百分比增减变动、比率增减变动等各方面作详细的比较。

B、趋势分析法。选择某一年为基期,以后每一期中各科目对基期对应科目的趋势百分比,主要目的是探索银行过去、现在、未来业务开展、风险承担、盈利能力的趋势,特别注意这些趋势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C、共同比分析法。分析个别科目占总资产、总负债或者毛利的百分比,判断是否有异常现象,并寻找原因。

D、比率分析法。计算财务报表中某些科目的数值比率,如流动性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负债比率、资金流量比率、平均收款时间(逾期贷款收回时间)、利润率等,识别影响银行营运资金、资金运用效率,获利能力的因素。

E、特定分析。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考察资金流动的充足性,与通畅性,分析银行经营成本,银行业务量和银行利润的关系,寻找变动原因。

(2)、风险环境分析法。除财务报表分析法之外,另外一种常用的风险识别就是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出发,识别有关的不确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财务报表分析法还是采用风险环境分析法,风险管理者不仅要判断存在哪些风险因素,而且要根据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筛选,从而排除干扰,有重点地管理风险。关于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要靠风险估价来具体分析确定和比较。

2、风险的识别。在诸多风险因素中,有些一目了然,有些却直到已造成损失以后才容易被管理者认识,所以,风险识别需要管理者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的充分熟悉和了解,丰富的实践经验,完备快捷的信息处理和深刻敏锐的预见力。

风险识别就是在商业银行周围纷繁复杂的宏、微观风险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中发现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意外损失或者额外收益的风险因素。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有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根本谈不上有效的管理。可见,风险识别至关重要。对于地方性金融机构来说,支付风险、资产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政策性风险和风险等其它风险是各类风险识别的重要。

第8篇

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由金融业引发的金融危机不胜枚举,例如199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亚洲,1994年发生在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拉美型危机,2008年,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风暴更是重创了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有些国家甚至在此次金融危机下濒临破产。而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这些国家金融业发展中不注重风险管理、没有积极的进行金融创新是密切相关的。而这些屡次发生的金融危机也让金融行业认识到了金融风险的危害性,并加大了金融创新的研究。

金融创新指的是金融主体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影响自身发展的环节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对金融要素进行创新组合,建立起新的金融机制。金融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包括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业务的创新和金融管理手段的创新等等。以此来达到消除阻碍金融主体发展因素,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金融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规避风险,能够有效的减少行业竞争,是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二、金融创新的表现

(一)金融理财业务的创新。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很多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在满足日常消费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投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开始开发和推出诸多的理财业务,各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竞争也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时期。各种理财业务竞相推出,更新的速度和频率极快。例如中行、工行和建行等先后推出了各种形式的新股申购理财产品。

(二)业务领域的纵深创新。

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商业银行一直在不断的延伸业务领域,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摆脱了过去单纯的“存贷汇”业务束缚,开始将业务触角伸到个人理财业务、证券业务、电子银行和一些衍生产品领域。当然,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不仅仅停留在这些业务上,有部分商业银行还开始尝试组建新的金融集团,并设立基金公司,以实现银行资金的跨行业流动。这表明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进行金融经营的创新。

(三)金融服务对象的创新。

过去,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对象范围比较狭窄,影响了金融业务的开展,在金融创新深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开始创新金融服务对象。很多商业银行都开始推出针对个别客户的特殊财务规划,为这些个别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大力推广。

三、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及管理

金融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金融行业活力的增加,还有风险的增加。金融创新让金融机构的竞争开始同质化。当银行传统主流业务,如存贷利差开始缩小之后,其不得不转而推出高风险的业务,这些高风险的业务也导致了银行经营风险的增加,降低了银行的信用等级。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在金融市场国际化之后,金融市场的外资可能会大量流入,会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从而导致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具有扩散性,因为当前金融机构是相互交织和联动的,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风险,均有可能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会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风险,从而诱发行业危机。金融风险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安全问题会变得更加隐蔽,一旦风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突然爆发从而对社会和国家造成更大的危害。因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金融风险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想规避和控制这种风险,必须要发挥多方作用,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

(一)改变理念和方式,优化金融监管。

新时期,金融监管也应该充分适应市场需求,适应金融创新的需求。一直以来,在我国金融业中,银行是主导行业,金融风险更多的表现为银行风险。因此,监管的重点放在对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管上,而在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风险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要想充分适应这种变化,实现对证券机构、保险机构等金融行业的监管,必须要改变监管理念、革新监管方式。监管既要以规避金融风险为前提,又要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对社会的贡献为目标。监管措施上要采用先进的手段进行监管,例如可以引入金融工程实施监管。金融工程集金融理论、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对于推动金融创新活动有显著作用,对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利用其中的投资组合理论来分散投资风险,可以利用其中的期权理论来防范收购兼并风险。

(二)政府要发挥作用,强化金融监管。

在金融监管中,政府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政府的参与,能够有力的打击金融违规行为,能够保持金融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因此,政府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在金融监管中的重要地位,要为金融监管献力。具体来说,政府应该加大监管法规的制定,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政府在指定金融监管法规时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首先,金融监管要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必然要进行创新,政府监管不能够牺牲金融机构的利益,不能够妨碍金融机构的创新。而是要发挥对金融创新的引导作用,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并引导其完善相应的创新机制。其次,要修改完善金融监管法规。要根据当前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的需要对既有金融监管法规进行修改完善,特别是对一些行业打擦边球的现象,要完善相应的监管法规,确保无法律漏洞可钻,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再次,对不合时宜的法规要及时进行废止。要针对金融创新后的个人理财业务和保险业务等修改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三)发挥市场制约作用,防范金融风险。

市场能够对金融行业进行监督,为了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更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督作用。各国都必须要注重市场的这种作用,将市场约束和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监管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金融监管的成效。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加大市场信息的披露力度、加强金融行业的信用等级评价等来实现监管,要强化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意识,利用市场本身的经济力量来调控和约束金融活动,从而达到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

(四)金融主体要树立风险意识,强化自我风险管理。

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各金融机构必须要正确认识金融创新及随之而来的各种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要知道金融创新可以扩充自身的金融业务,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利润。但是也应该认识到随之而来将是日显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金融风险。为了有效的规避风险,金融机构必须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能够防范风险的管理制度。例如可以建立风险预测评估体系,可以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提前预判。同时,金融机构在创新产品的过程中也要谨慎决策,注意产品自身风险的规避。

(五)注重国际合作,防范规避金融风险。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也会日渐明显。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金融行业必然要逐渐拓展国外金融业务。面对日渐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金融机构必须要注重国际合作,通过国际联动来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例如各国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要取长补短,同时,各国应该签署相关的协议,明确规定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适宜,从而加强对本国金融风险的监管。

第9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 企业 监控体系 研究

金融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只有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监控,才能够确保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金融风险的监控管理工作与金融学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高等数学知识相互联系,所以要有效实施风险监控工作,则必须在做好财会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出相对健全的风险监控体系[1]。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金融风险监控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升金融风险的担保水平。

一、企业金融风险的内涵

企业金融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开展金融活动的过程中因金融基础变量,如证券价格、利率及汇率等出现不可测变化而导致企业蒙受财务损失的一种风险。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企业财会工作、内控制度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原因;相对于可保风险而言,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为经济因素,且属于一种投机风险,可出现正负两种不同的货币偿付机制[2]。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分为三种,即价格波动、汇率波动以及利率波动所引起的风险,因此在构建风险监控体系的过程中,应注重基于财会管理视角,并从以上三种主要的风险入手,制定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金融风险监控管理预期目标,以确保监控体系能够根据监控管理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为企业财会风险担保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

二、企业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分析

(一)金融风险监控管理目标的构建

构建风险监控管理目标是完善金融风险监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建立监控管理目标时,应注意充分考虑企业经营战略,财会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经营损益情况,以便构建出相对合理的风险监控管理目标。在构建监控管理目标之后,应严格按照管理策略执行及复核企业当中的各项金融业务。另外,构建监控管理目标时,应重点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偏好。实践证明,企业在经营各项金融业务时愿意承受或有能力承受的主要风险大小或类型均由风险偏好所决定,所以分析风险偏好对于构建合理的监控管理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风险偏好进行分析时 ,应基于财会管理视角明确企业能够承担的主要风险类型及风险最大值,对于目前所经营的金融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否了解,资本水平与业务的预期利润、经营目标能否相适应等[3]。在分析以上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做到合理控制金融风险业务的初始投资金额及后期资金投入,从而确保金融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出现与监控管理目标相违背的各项金融投资行为。

(二)制定合理的金融风险监控流程

风险监控流程是否合理,将会对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管理好企业金融风险,则应在完善企业财会管理工作及风险担保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监控流程。就一般情况而言,基于财会视角的企业金融风险监控流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阶段,风险识别。企业应重视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当中的各类金融业务所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判断风险监控管理过程是否有效。第二阶段,评估风险。进行风险监控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评估有助于判断避险业务、风险监控管理目标及金融交易是否具备合理性。第三阶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企业金融业务的各项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以保证风险监控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第四阶段,量化风险头寸,并在量化的基础上对风险头寸进行控制。量化风险有助于判断风险偏好及风险程度,且能够为风险监控当中的越权行为控制及权限的设定提供有效依据。第五阶段,评估金融风险的损益状况。在评估风险业务的损益情况时,应注重通过财会工作对业务风险承担职责进行有效审核,以便可以对风险业务所造成的损失及获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在评估金融风险损益时,应注重有效结合企业内部奖惩措施,以便可以使风险监控绩效评估体系得到有效调整。

(三)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及建设风险监控信息沟通机制

合理及有效的财会内控制度是保障风险监控体系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在完善企业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将风险评估机制及信息传输机制融入到内控制度当中;第二,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当中的风险预警指标及预警模型;第三,将金融业务风险限额控制制度与内控制度结合起来,如期限限额制度、VAR 限额制度、止损限额制度、合约头寸限额制度及名义头寸限额制度等;第四,合理划分内控制度当中的财会管理工作人员权利及责任,有效分离金融业务的后台管理工作与前台交易工作,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及出现变动的交易头寸,从而确保头寸限额能够与风险授权实现合理匹配。除了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之外,建设风险监控信息沟通机制对于企业金融风险的担保也非常重要。在构建信息沟通机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财务主管及企业经营人员的具体风险监控责任,以保证监控信息能够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实现有效传达;第二,根据企业金融业务情况建设数据库,以保证各项监控数据信息能够及时传递与共享。第三,构建金融风险信息报告系统。如在进行风险决策的过程中仅依据文字基础资料,则难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对此应利用计算机构建风险监控系统,并同时采用计算机系统构建风险信息报告模型,以便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风险决策;当决策被确定之后,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及时风险预警信息,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明确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及风险分析人员的具体职责

审计人员及风险分析人员是维护金融风险监控体系顺利运行的主要责任人,因此要明确以上两者在风险监控工作中的具体职责。首先,应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及风险分析人员直接接受企业董事会所下达的指示,其日常工作职责与金融业务运营部门的职责相互分离及独立,以保证可以做到客观的管理及监控金融风险。其次,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根据金融业务所依据的商业合同提供相关的法律意见,以便能够规避法律风险;对于财会管理部门所制定的风险头寸,也应提出科学避险策略[4]。第三,注意对企业金融业务的重分类、分类以及公允价值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拆分嵌入形式的金融业务以及分析金融业务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信。第四,应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及财政状况定期审查各项金融业务,根据审查资料调险监控制度,以确保监控体系的有效性。此外,还应根据企业金融业务的具体交易情况,及时做好外部审计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在风险监控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强化企业金融风险监控意识

风险监控体系建立后必须依靠相关人员的配合才能顺利实施,所以应注意强化金融风险监控意识。为了能够增强财会管理人员与风险监控人员的风险监控意识,则可以将监控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让相关人员认识到进行风险监控的重要作用。此外,应定期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进行业务培训。由于金融业务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且交易方式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对相关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将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风险监控意识以及保证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强化风险监控的自觉性,则应将会计收益、奖惩制度与评估制度结合在一起,构建出相对完善的奖惩及评估机制,并在对经营成果进行衡量时融入RAROC指标。

三、结束语

金融风险是一种常见的企业投资风险,为了能够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则应构建出相对完善的风险监控体系。在构建风险监控体系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构建合理的监控管理目标及完善风险监控流程,同时还应建设良好的风险监控信息沟通机制。此外,增强风险监控意识对于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也具有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应注意从多方位及多角度构建或完善企业金融风险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姚滟珍,董学良.浅析企业金融手段与经营手段规避外汇风险的效果评估[J].才智,2011,(9):11.

[2]梁曙霞,李秀波.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视角[J].新金融,2012,(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