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研能力建设

时间:2023-06-08 15:15:58

导语:在科研能力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研能力建设

第1篇

为全面加强北京检验检疫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工作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保障检测工作有效性为主线,全面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和科技精品工程建设,积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机制改革,为引领检验检疫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创建“三体联动、分工协作”的科技保障新体系

1.强化科技管理手段。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科技委委员人才资源效益,提高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科研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科研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强化实验室认证认可后管理体系的监管工作,加大对实验室管理绩效考核频次和力度,初步建立了分层管理、权责明确、监督有力的三级实验室管理制度。

2.注重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以建设检验检疫精品实验室为目标,设立了质量部和业务部,完善了8个专业实验室,确保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做好检测工作。

3 .完善北京市检科院建制。为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储备力度,充分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对科研资源整合和效能优化,完善了北京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制,设立了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和科研管理部,规划了生物技术研究室、食品理化技术研究室、工业与轻工产品技术研究室,为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和首都市场安全提供保障。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打造了“荧光定量pcr”、“生物芯片检测”和“纳米检测技术”三大技术平台,为“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实”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构建“思想创新、突破观念”的技术机构改革新模式

北京检验检疫局按照“精简效能、资源合理化配置、责权一致、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原则,使技术机构真正成为职责定位科学、职能划分规范,既能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职能,又能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法人实体,为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和开展社会检测提供优质服务。

1.建立健全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按照“按需设岗、职责明确、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按岗付酬、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聘任制的用人机制。一是成立了质量管理部和业务管理部,技术机构的主任、副主任不兼任管理部门或实验室负责人,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各管理者、各实验室、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二是通过对技术机构检测工作的全过程分析,科学设定工作岗位,编写岗位职责,并按岗位需求聘用人员。三是定期对全体人员实行量化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的依据,增强了人员聘用的灵活性。

2.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按岗位、任务、业绩设立了“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三元结构分配制,重点突出绩效工资比例,并依据工作岗位、人员能力确定不同的绩效奖励系数;根据实验室的不同专业设置工作类型系数,将人均检测项目数量、人均事业性创收检测项目数量、对外委托业务支出费用与法定检验工作计费收入的比例、试剂耗材消耗费用与总检测收入的比例等考核内容指标予以量化,并与收入分配挂钩,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广泛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全口径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单独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收费,实行内部独立核算和成本核算制度。一是开展法定检测工作所需的费用全部在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效力。二是社会检测市场收入全部纳入技术机构预算管理,并坚持按项目、时间、进度支出,确保年度收支平衡。三是按照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配比、相互一致的原则,根据收费性质实行以实验室为单位的部门成本核算。

此外,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与北京市有关部门建立了食品、玩具、服装、机电产品等商品的市场抽查检测合作机制,获得了国家3c强制性认证指定检测机构、消费者协会指定检测机构、农业部疯牛病疑似病例确诊实验室等资质;北京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和外交部、人事部、劳动部、交通部、中科院、北京海关等50余家单位建立了固定业务联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了稳定的顾客群。

三、搭建“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科技合作新机制

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多、科研院所多、科技人才多、信息渠道多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聘请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为高级技术顾问,创新性地提出了“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培养了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了严把国门和执法把关的技术支撑能力。

1.科技合作机制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倍增器。北京检验检疫局将检验检疫工作需求同国际前沿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同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863”病毒基因载体研发基地、北京贝亿安泰医学研究院等30多家科研单位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并建立科技合作机制。如北京检验检疫局联合北京贝亿安泰医学研究院申报的《国境口岸应用ttm技术筛要检疫传染病方法的研究》,在获得了国家公益性科研项目立项批准,有效地解决了国境口岸检疫监测手段单一、灵敏度不高等问题,为我国检疫传染病监控模式带来重大变革;联合中国检科院等单位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境有害生物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81个植物病毒属的特异筛查基因芯片,发现2个植物病原新种,为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快速的检测手段。

2.组建科技智囊团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智力库。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聘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田波、侯云德、范维澄、饶子和、庞国芳等13位院士,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达赛克博士等13名知名学者,共计26人为高级技术顾问,使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科研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北京检验检疫局还通过实施科技骨干与院士顾问之间的“培养带教工程”,鼓励科研人员与特聘专家、院士及其拥有的行政资源开展合作,安排科技骨干到院士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为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速度、上层次奠定基础。

3.携手攻关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北京检验检疫局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携手攻关,促进科技研发工作进程,提升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如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构建检验检疫应用纳米技术新平台,共承担、参与有关纳米检测技术方面的科研课题17项,在全国首次确立了最佳的纳米材料与抗体偶联的方法,研制出禽流感、布氏杆菌病原的高特异性抗体;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检测5种重要植物病毒的纳米磁珠富集和提取核糖核酸(rna)方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北京检验检疫局与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于推动生物芯片产业化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xx年,北京检验检疫局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申请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纳米测量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已获得批准,使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纳米技术基础研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四、建立“一点两环、三级管理”的检测质量控制新体制

1.科技处监督构成外环。北京检验检疫局科技处充分运用“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将实验室检测工作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采取专家评审、现场操作考核等方式,在盲样测试、实验室间比对、质量控制、人员培训、标准物质、仪器设备、样品处置和不符合项整改等方面对实验室进行绩效考核,使检测工作质量控制逐步向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2.技术机构质控部门构成内环。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质控部将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指标体系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岗位练兵、盲样检测、空白试验、阳性对照试验、平行样试验、加标回收试验、标准物质检测、保留样品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比对等措施对检测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实验室年度考核、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实现了由单纯服务性收入考核向全面绩效考核指标的转变。

3.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形成质控点。实验室质量监督员通过监测实验室环境设施运行情况,监督检测人员实验操作,抽查标准操作规范(sop)实施情况等,做好实验室内部日常监督工作。

近年来,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动物检疫领域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资质,组织了“禽流感荧光rt-pcr检测”国际能力验证计划,成为第一个成功组织动物检疫领域国际能力验证计划的中国实验室,建设了质检系统唯一个疯牛病检测实验室。北京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卫生检疫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资质,成为全国质检系统唯一一个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一家同时开展赴美移民和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机构。北京检验检疫局先后组织了28次全国性能力验证计划,从动物检疫、卫生检疫扩展到植物检疫、玩具检验、纺织品检验、机电检测、医学媒介生物等专业领域,进一步提升了检验检疫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执法把关水平。

目前,北京检验检疫局已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核查验收,占北京检验检疫局国家(规划)重点实验室的82%;北京检验检疫局技术机构涉及的169个产品领域、1998项的检测项目参数已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并具备了13类产品、43个检测项目参数的能力验证组织能力。

五、建立“运行高效、科学监督”的信息化运行新机制

1.强化检测报告签发审查。北京检验检疫局通过引进科学数据系统,使审核报告人员能直接实时查询检测结果相关图谱,实现了在一台客户端上浏览实验室中大部分报告和数据,并且不影响实验中的仪器设备使用,提高了检测报告签发审查的质量。

第2篇

关键词: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知识体系;解决方案

0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实践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实验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1实验课程简介与意义

1.1实验课程简介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是对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课程的实践与实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课程也包含了一些课内实验,学时安排如下:

智能信息处理(48理论学时,8学时课内实验)+智能信息处理实验(16学时),其中理论课程讲述了各种智能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遗传算法、免疫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诸多智能优化算法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智能优化算法的理论知识。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应用软件MATLAB上使用这些算法,将这些算法应用在现实问题中,既加深学生对智能算法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2实验课程意义

完成一项实验并不都是和想象中一样简单,在具体操作时学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问题。

要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需要具备相关方面的许多知识。从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到实验中需要操作的软件和硬件的使用都包含相当多的知识,可以说成功地完成一次实验,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好机会。因此,多次的成功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长足的长进,而且也能对学生所接触过和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加深印象。这是一种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所会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的教学形式,这和教学中一直倡导的实践出真知和理论结合实践不谋而合。然而,应该注意到的是,一次失败的实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影响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进行动手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Ⅲ。因此针对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而提出实验课程的课程建设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实验课程中发现的问题

2.1实验必要知识不足

首先,在实验课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很模糊或者说根本没有相关的接触。再者,有许多学生对实验中需要使用的软件并不了解,因此更谈不上熟练使用。就拿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中的模糊控制实验来说,学生对于实验中需要用的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并不非常熟悉,而且对于实验中最重要的软件MATLAB的使用更加生疏,甚至有的学生并未接触过MATLAB软件,因此,学生需要先了解相关程序的操作,然后才能开始进行实验。

2.2课堂学习状态不同

在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中,学生对于课堂的专注程度不同。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先由老师通过投影仪讲解实验原理和具体实验步骤,然后学生再根据讲解内容进行实验操作。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耐心地听到所有内容讲完,有些功底比较好的学生往往并不是很耐心,很多实验能够迅速完成。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对于投影仪上讲解的内容乏味,而喜欢自己先进行实验,等到出问题了再具体问题具体研究。这些情况就导致了所有学生的听课效率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对之后的实验也是有影响。

2.3外界因素影响实验

实验中本身存在一些外界因素,以至于影响实验的成功。比如在进行遗传算法实验时,我们调用的实验函数Rastrigin在个别电脑中的MATLAB中可能被修改过,导致最后实验失败。还有在进行模糊控制实验时,由于每台电脑上的MATLAB版本并不统一,不但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实验错误,更是给解决实验中的错误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2.4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实验中,学生往往被动地去进行实验,而不去积极地进行思考。往往是教学中怎么进行实验,学生就怎么做实验。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可是换个思维方式来看,这同时也是从实验步骤上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虽然不能说所有学生都会按着步骤走从而丧失创新,但是这样的上课方式确实会使得大部分学生不去思考而一味地原搬照抄。

3解决实验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3.1完善课程制度

分析部分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生疏和实验必须使用的软件不会操作的原因,总的来说是本科课程系统的不完善。就拿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来说,这是一门必修课,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选这门课,而作为这门课程的相关课程比如MATLAB相关课程和智能算法相关的课程有的却是选修课程,这就导致了会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并未接触过MATLAB软件或者并未了解实验中一些理论知识,因此,当实验课程中讲到这些并且需要使用到某些软件时,学生只能从头开始,现学现用,这样的学习不仅十分不牢固,学生在实验课之后不久就会忘记这些临时学习的软件,而且这样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实验进度,对于这部分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在不充裕的实验课程时间内还要先去学习软件的操作再进行实验,他们又怎么能够像可以熟练使用软件的学生那样在完成实验之后有时间思考创新。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提出的想法是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学校既然将某些相关课程设立为选修课程,那么就不适合将它们全变为必修课,同时如果全变成必修课也会影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且加重学习负担,因此我们的想法是尽量将必修课的相关体系课程排成一类,在学生新生入学或者选课之初就尽量将所要求的必修课的相关基础课程清晰地列举在必修课程之后。让学生尽可能做到心里有数,有选择地进行选修课学习。就算没有选择相关的选修课,学生也可以在必修课开课前对其需要的选修基础学科进行自学,从而达到一定的基础,更好地完成实验。

3.2优化课程内容

对于学生听课专注度不同以及本身水平不同这一点,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一样。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区别的,同样,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也是客观上存在差别的。当然,有些学生没有兴趣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实验课,尤其是智能控制相关的实验课所选用的实验题材本身不具有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感到无聊才会无法集中注意。所以说既然无法从学生本身进行改变,那么只能从课堂内容加以优化和改良。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想法是,可以采用半自由式课堂。所谓半自由式课堂,也就是在实验课开始之前,针对本次实验所要注意的细节和常见的错误录制视频并且制作PPT,在上课之前拷贝到每台电脑里。这样学生可以选择按照老师的步骤走一步一步听完理论概念和实验步骤再进行实验,也可以自己先进行试验,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翻看视频和PPT。对于本科实验课程这种非小班化的教育课程来讲,学生数量过于多,如果所有人都需要教师指导才能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肯定是无法照顾到所有人。这样,如果事先录制视频,当出现了视频中没有的问题时再请教教师,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讲都是事半功倍的。当然,对于本身实验内容的选择来讲,应当尽量做到趣味性,可以在实验教学的背景讲解部分穿插相关实验的显示应用,最好是有比较震撼人心的成品实例,讲课的方式也要轻松愉快,不能按PPT照本宣读。另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每次实验之后加上与本次实验相关的思考题性质的实验,难度可以呈阶梯式的增加。准备一节实验课的教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进行相关优化与改良。增加思考题性质的实验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学生浪费课程时间。

3.3加强课前准备

关于外界因素影响实验,我们提出如下措施。首先,对于实验室中做实验需要用到的软件进行统一安装,比如做算法实现的实验,有的时候需要使用MATLAB软件,那么在上课之前,首先就要核查上课人数与实验室容纳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实验设备;第二就要确保所有电脑上的MATLAB没有版本问题,版本一致才能方便授课和方便学生实验;第三,在上课前对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的软件自带函数进行检查,确保实验时每台设备都能调用需要的函数,并且也要检查这些自带函数有没有被篡改,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经常发现由于实验所需软件自带函数被篡改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因此实验前对软件自带函数检查十分重要。对每台电脑上的本次实验需要用的软件进行检查,确保顺利实验十分重要。总的来说,就是要有充足的课前准备,确保实验的失败不是人为因素。

3.4注重学生互动

关于学生积极性不高问题,首先如果一味地强调独立、创新,没有固定的步骤给学生,那么很大可能就是在浪费课堂时间。我们的建议是,实验课程中的演示实验要与学生需要完成的实验存在差异,或者说是类似实验,在保留相似实验步骤的同时,又能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当然也要鼓励学生以新思路新方式进行实验。

第3篇

[关键词]技能 通用管理 认证 “双证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42.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06-04

一、项目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素质良好、技能合格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第一线与实际工作场所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有较高关联度,其关注度也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变热。

叶平浩在选取2002年至2011年CNKI中1582篇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基础领域,如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就业、人才培养目标等。

在高等职业教育诸多问题中,其核心问题是质量。教育部2006年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深刻认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提出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等具体意见。

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界定,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看法。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合格或者卓越,应服务于其目的,即能够实现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视为合格或卓越。本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提出,试图探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某个具体途径。简言之,就是建设一门课――管理技能开发,引进一种认证考试――通用管理能力(GMP),再将两者进行衔接融合。当然,这种探索应看做是对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的意见的一种响应,应能在局部改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建设的基本思路

管理技能开发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三个模块――自我管理、个人与团队、团队管理向学生传授涉及开发自我意识、解决问题、了解和融入团队与组织、团队建设与领导各个方面的管理技能。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是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引进和推广的一种水平考试。管理技能开发课程与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课证衔接的设想,是用较低的教学和学习成本使得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顺利通过认证考试,从而实现高职高专教学“双证书”或者“多证书”的设想。

最简单的衔接办法是直接“拿来”,即将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涉及的内容完全搬用,完全替代管理技能开发课程内容,然后教学也围绕考试进行。但这样做恐怕不能达到低成本的目的。原因是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不同于一门课程的教学,而放弃一门已经有较多的经验价值的课程也是对原先的投入的放弃。值得探索的是,可否在管理技能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引进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的核心知识点,然后通过管理技能开发课程改良和建设,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既能满足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取得学分的需要,又能实现考证的双重目的。

三、管理技能开发课程与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叠合与差异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情况

天向互动教育中心翻译引进的《个人与团队(第二版)》,分为上下两册,两册分别以自我发展管理和团队管理为主题展开。自我发展管理主题主要讲述组织中的个人应具备哪些必备的基础管理技能,这种技能直接指向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团队管理主题主要讲述如何领导团队,并成为优秀的领导者。[1]自我发展管理主题又分为五个板块来阐述:自我规划、时间管理、沟通基础、工作沟通、融入组织。这五个板块实质上阐述了三个内容和一个衔接点,即自我规划、时间管理、沟通管理和从个人到团队的一个衔接点:融入组织。因为《个人与团队(第二版)》下册的内容开门见山地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团队的管理内容:团队建设、实现目标、团队激励、领导团队。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自我发展管理主题中加入一个衔接板块是必要的。徐世勇、刘旭刚编写的《管理技能开发》面向在校学生,目的是“期望在校学生掌握和了解管理技能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别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2]实际上,这本书的编排也主要是从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管理技能这两个主题展开,了解自我、问题解决、压力管理、人际沟通与合作技能、冲突管理这些章节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管理技能,团队管理、授权则从团队管理技能的角度来展开。

(二)相同点的比较

1.两套教材编写的出发点相同。两套教材的编写者都意识到管理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的必备的一个能力, 和社会分工、高校专业分科之间并没有天然的沟壑。相反,当今社会需要具备管理能力的通用型人才。在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础上,有了天向互动教育中心《个人与团队》教材的引入和认证体系的结合,也有了对徐世勇、刘旭刚编写的《管理技能开发》的编撰。

2.两套教材的主题相同。徐世勇、刘旭刚编写的《管理技能开发》和天向互动教育中心翻译引进的《个人与团队(第二版)》,教材编写的主题都是两个,即阐述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管理技能。尽管两套教材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始终围绕着这两个主题展开论述。

3.在一些具体的章节安排上相同。两套教材在一些具体章节的编排上是相同或相似的:《管理技能开发》中的了解自我、人际沟通与合作技能章节和《个人与团队(第二版)》上册中的自我规划和沟通管理内容上相重合;《管理技能开发》中的团队管理、授权章节和《个人与团队(第二版)》下册团队管理的部分内容相重合。

(三)不同点的比较

1.教材的侧重点不同。徐世勇、刘旭刚编写的《管理技能开发》侧重于实用性技能的开发;天向互动教育中心翻译引进的《个人与团队(第二版)》侧重于基础管理知识的阐述,并且和认证体系相结合。这种侧重点的不同,通过教材内容编排的不同体现出来:《管理技能开发》比《个人与团队(第二版)》多出三个板块的内容,即问题解决、压力管理、冲突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恰恰是在个人管理技能方面非常实用的内容,也是要综合运用个人管理基本知识才能够完成的内容。而对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人与团队(第二版)》未予以提及,而是用更多的笔墨去细致地阐述了个人管理和团队管理中的基本理论。

2.知识点不同。从通用管理能力(个人与团队)一些常见的考点比对,《管理技能开发》与《个人与团队(第二版)》均有知识点重叠和差异,有些知识点表述略有出入,但实际上所指相同。我们归纳通用管理能力(个人与团队)常见的考点20个,分别是SWOT分析法、KOLB学习周期、SMART原则、时间管理矩阵、PEST分析法、组织竞争优势――顶点优势、迈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ANSOFF矩阵、BSC平衡计分卡、三环领导模型、六顶思考帽法、头脑风暴法、目标管理、WBS任务分解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五种团队领导方式、团队能力和领导方式,这些考点全部落在《个人与团队(第二版)》,但落在《管理技能开发》上的也有7个,类似度达35%。当然,《管理技能开发》其他的知识点是这个教程的一些特色,在这些考点之外,也在所料之中。

3.成本不同。成本从两个角度来考虑,即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由于两套书的侧重点不同,其编排的篇幅不同,如此直接导致了选用相应教材的教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不同。徐世勇、刘旭刚编写的《管理技能开发》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定价32元,共八章,236页,预计30个课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天向互动教育中心翻译引进的《个人与团队(第二版)》上下两册,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64 元,全书十个单元,共36章,500页,预计需要70课时。

综上所述,在对《管理技能开发》和《个人与团队(第二版)》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管理技能开发》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能够在实用技能的培养上起更多的作用;而《个人与团队(第二版)》则更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体系性。如何结合两者的优点,同时实现技能提升和获得证书是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四、假设与实验及其结论

(一)假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选用徐世勇、刘旭刚编写的《管理技能开发》,同类可选用的教材并不多见。从国外引进的教材以大卫・A.惠顿,金・S.卡梅伦《管理技能开发》最具权威性。引进教材内容丰富,极具国际化,但要经过消化吸收,进行本地化方能使用。另外引进教材大多篇幅过长,价格不菲,学生尚未使用已有畏惧,因此我们并未选用。

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个人与团队)目前以Karen Holems,Corinne Leech编著,天向互动教育中心翻译引进的《个人与团队(第二版)》为考试指定教材,教材篇幅适中。考点基本落在教材之内,未有逾越。

管理技能开发课程与通用管理能力考试知识点对比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第一,上述教学和考试的知识点是封闭的,封闭的区间各自在《个人与团队(第二版)》教材之内。

第二,涉及的各种概念和原理在教学或考试中可能表达不尽相同,但在比对中视为同一术语、同一原理或同一知识点。此类差异性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第三,教学和考试涉及的案例教学或案例分析可能要动用更加全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在上述的区间之外,但此类延伸也将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技能提升和获得证书是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二)实验设计

为了评估在管理技能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引进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的核心知识点,然后通过管理技能开发课程教学实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并掌握实用的管理技能与考证双重目的的可能性,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分组

参照组甲:由A教师以公选课的方式开设《管理技能开发》课程,选用徐世勇、刘旭刚编写的《管理技能开发》的教材,32课时。甲实验组A教师仅以《管理技能开发》的教材为基础进行讲授。

实验组乙:由B教师以公选课的方式开设《管理技能开发》课程,选用徐世勇、刘旭刚编写的《管理技能开发》的教材,32课时。乙实验组B教师在《管理技能开发》的教材之外,以天向互动教育中心翻译引进的《个人与团队(第二版)》为依据,选取20个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讲授。

考虑到教师授课水平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项目组在设计实验时,第二学期的实验设计做了改变,即其他指标不变,在第二学期中,参照组甲和实验组乙由同一教师讲授。

2.实验评估

两个实验组的学生,以参加“基础级个人与团队管理”的认证考试为课程考核的方式。在成绩公布后,分析两本组的考核情况,做出分析评估。

如果各项指标或者多项指标,实验组都优于参照组,则说明了在管理技能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引进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的核心知识点,然后通过管理技能开发课程教学实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并掌握实用的管理技能与考证双重目的的可行性;否则,说明其不可行。

(三)结论

实验进行了两个学期,获得了两组数据,相关情况如下:

第一学期数据:A教师讲授的参照组甲和B教师讲授的实验组乙各45人。

第二学期数据:参照组甲和实验组乙各60人,都由B教师讲授。

第一组的实验数据表明,在两位不同的教师讲授的情况下,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或者多项指标都优于参照组,通过率两个组相差了一倍。考虑到师资因素设计的第二次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或者多项指标都优于参照组,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说明在管理技能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引进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的核心知识点,然后通过管理技能开发课程教学实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并掌握实用的管理技能与考证双重目的的可行性。

五、经验与总结

(一)弱弱结合,任重道远

管理技能开发是我们新开设的一门课。开设的初衷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传统的课程如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在内容上侧重于知识和原理部分,但管理技能部分较为单薄。解决之道可以是继续开设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课程,但在教学内容上侧重选择技能部分传授,也可以对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进行改造,专设关于管理技能方面的课程,如管理技能开发课程。后者是我们参照国内部分高校和国外高校教学实践“拿来”的。这其中自然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和试验,准备不足,经验不够也是预料之中的。或许也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开设的这门课不太成熟,教学实践中问题较多。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从2002年始引进、改装、出台,至今有十余载,但考试认证制度和过程也在完善之中,也略显幼稚,社会认可程度不高。所以课程管理技能开发与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可能相互“提携”的机会比较小,更可能的是借鉴整合形成新的影响力,预期效果是弱弱整合形成强势。可见,任务的艰巨性和失败的几率是同时并存,要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持续投入和较强的模糊耐受性。

(二)外部影响因素较难排除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有几个因素影响较大,较难排除。其一,教师不易证明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的权威和有用性。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本身社会认可程度尚待提升,其认证考试建设也在发展中,在课证联动衔接建设中,学生实用导向比较明显,比较关注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或关注其权威性(学生的逻辑是社会认可度高,权威性就高)。若证书能成为学生就业的一块敲门砖,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学生就认为它“有用”。尽管这样判断比较急功近利,表面看还合乎常理,因此比较难以说服学生改变思维,说服他们考虑再多一点、再广一点、再远一点。其二,教师的流动性大,教学团队建设受较大影响,进而影响与教学团队相关的教学工作,如教学大纲设计的优化、教材建设、考试题库建设等。其三,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变化发展影响课程教学设计稳定性。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从引进、改造、推出和推广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同时也在变化之中。教学设计在以往的认证考试中寻找结合点和衔接吻合内容,这样的内容本身就在变化中,可能教学设计刚刚构建成型,认证考试已经有所调整。其四,认证考试组织过程较为冗长和不确定,从报名到考试到出成绩能按计划的时间表进行,但发证环节耗时较长,效率不高,使部分学生因此质疑考试的质量和权威。

(三)项目取考证之长补课程之短有小量成功

毋庸置疑,课程与考证衔接建设均有小量成功。首先,项目建设过程解决了课程教学目的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选课之初就明白他们是为考证准备的,与单纯选课要学分不一样。其二,解决了课程教学内容单薄、封闭、静止的问题。课程建设与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相连接,考试中吸取当前管理学最新的知识和技能都能通过设计的连接办法进行传导,向管理技能开发课程输送最新信息。其三,解决了部分学生“双证书”需求问题。在项目实施的高校中,部分学生获得“双证书”的渠道有限,机会有限。在完成课程获得学分的同时还能获取一个认证考试证书,哪怕证书“含金量”还不是很高,总体来说无坏处,有利益,何乐而不为?其四,教师教学团队(或可称为虚拟团队)初步建立。通过项目建设,课程管理技能开发教学团队业已建立,并形成交流互动、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尽管教师流动对教学团队有所冲击,但互联网等移动通讯技术使虚拟团队工作方式成为可能,因此团队工作并未受太大影响。其五,课程管理技能开发教材建设已有思路,即将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部分考点在课程现有的内容上(教学以徐世勇、刘旭刚的《管理技能开发》为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并以此本教材的内容框定学习内容)体现出来,或将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考点有机融入教材中。当然这部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六,通过课程学习和参与认证考试,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能满足实践工作需要的管理技能,这些技能可能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成功的基石。总之,项目建设强化了课程管理技能开发的建设,使之在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材建设方面有一定进步;项目建设还引进了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考试,使部分学生持有或将持有“双证书”;项目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工具,增加了就业竞争力。

(四)追求长效要持续投入

项目成果具有非人格性,一旦小有所成便物化依托单位的资本――人力资本。既然是人力资本就有继承性,并不一定说是谁的项目,并不一定因为是谁主持便改变其非人格的意义。项目建设的效果要保持或扩大效果,使课程管理技能开发成为项目依托单位一个优质课程,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建设,需要同行认可,继而接班和传承。一句话,要持续进行和追求长期效果,还需要持续投入。

六、结束语

一种新的探索,总是需要时间让社会认识到这种探索的价值。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发挥其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地方,要培养出能够快速职业化的毕业生,管理技能开发正是这样一种探索。这一课程有最实用和简洁的管理学的课程设计,不需要基础性的管理学知识,面向管理专业和非管理专业的学生,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实用的知识。如果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能够像其他资格考试一样,最终能够通过证书的方式体现出来,这对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正如上文所述,课程和考证两者在社会上的认可性都较弱,这需要长效的持续的投入。而作为课程的承担者,教师应当有坚定的信念,能够坚持开设课程,全心全意上好课程,指导学生参与考证。我们应逐步扩大师资队伍,形成相应的师资团队,将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并逐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最终将课程设立为基础必修课程。同时,在逐步的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好反馈调研,用调研数据支撑课程,进而向整个社会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 KarennHolems,Corinne,Leech编著,天向互动教育中心译.个人与团队(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徐世勇,刘旭刚.管理技能开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

[3] 大卫・A.惠顿,金・S.卡梅伦.管理技能开发(第8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 叶平浩.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可视化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9).

[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DB / OL]..

[6] 黄蓉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第4篇

[关键词]经济类实验课程;公选课;开放实验

[作者简介]蔡梦筠,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师、实验师,广东广州510225

[中图分类号]G423.02;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95-03

科学在发展,高校教育也要发展。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必须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妥善处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突出经济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关系;规模、结构与质量的关系;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赋予的权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开设经济类实验公选课程的必要性

1.由其学科性质所决定。经济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具有一种天然的实践性质,理论之效率和意义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转换就成为人们必须加以注意的问题。这也正是人们日愈重视经济类学科实验的原因所在。

2.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金融业以其对国民经济巨大的影响力已被定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其发展水平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高校经济类实验课程与会计行业的紧密联系以及对经济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开设经济类实验公选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经济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我国的经济融入到国际经济环境中后,需要大批的经济应用型人才,特别在企业的兼并、改组、联合过程中,经济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

3.为学生就业竞争提供有利条件。开设经济类实验公选课,是各高校整体实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学生作为个体在社会上的竞争。这种个体竞争力的形成将最终取决于学生在学期间基于自主学习兴趣的专业选择。为此,在制定有关学生选择专业的各项规定时应具有更大的柔性,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选择的可能性,这是机制创新的目的,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4.满足学生的课余需要。有很多同学虽对经济专业感兴趣,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就读别的专业,但业余时间一直在选修经济类课程,希望今后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既有学习兴趣又有学习目的,适当开设经济类实验公选课,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设置经济类实验公选课程

作为公选课,选课的学生专业不同,有农学类、植保类、食品类等,在所掌握的知识层次上也有高低,有的没学过理论,有的初学过一些理论基础,基本上都是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针对这些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实践课的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大纲的硬性要求,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具体实验项目的设置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学时在课程总学时的1/3之内,实验教学占课程学时的2/3;设立的实验项目包括会计手工模拟、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证券投资、人力资源。在学习中还可以与就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结合起来,为今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1.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在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同的行业所需要的会计工作是不相同的。会计公选实验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在实验课程中老师可根据基础课程内容教学生动手操作。例如:教会学生如何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等等,将实际单位中财务部门中的流程操作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在学生基本掌握会计基础工作后,由老师带领开展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学生可根据老师教授的内容,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就像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通过实验,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入认识。

2.会计电算化实验。计算机作为对信息处理最为快捷有效的工具,它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使会计信息处理有了质的飞跃。学习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学生必须完成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会计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后才能开展。上机实验是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区别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标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进行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学习,还要进行上机实验操作。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某一商业会计软件来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的全过程,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工作,甚至能用某一语言(如Foxpro)来设计与本单位会计业务相关的系统模块。实验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地操作实验,直到正确为止。

会计就业资质证书是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的一张“准入证”,其次是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同时获得者即可到各区财政局换取会计从业资格初级证书。会计电算化证和会计上岗证的区别在于,会计电算化证是一种实践证明,证明学生有能力操作会计方面的一些软件,而会计上岗证说明学生有理论知识。两者结合才能正式上岗。

3.电子商务实验。电子商务(E-commerce)简称EC是包括EDI在内的各种网上商务活动的总称。电子商务是Internet网络住处平台与传统商务的融合,它以高效、便捷、方便的优势和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经营环境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一个重大应用领域,它代表未来商务发展的方向,也代表网络应用的方向。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多。开设电子商务实验公选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美的电子商务实训场所,给学生一种高质量的现代化电子商务模拟环境。它有真实的现代化商务办公室,配备有最新信息、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平台等现代化商务办公设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现代商务教学网络里,学生雇员与世界商务模拟网络上其他模拟公司的人员进行模拟的现代化电子商务商务交易活动,真实公司里所有的现代商业活动和一般的商务管理常规及现代商务贸易都得到充分的模拟。模拟公司让学生经过亲身体验,使学生了解现代真实商务工作世界中的基本要素,充分理解电子商务运作流程和网络营销理念,熟悉企业电子商务对社

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应用与策略,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时代要求的现代营销商务人才,为学生进入劳动市场打下基础。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业发展迅速,为电子商务的大行其道奠定了基础。电子商务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人员,即融IT,与商务于一身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红头文件,启动了包括电子商务师、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营销师、项目管理师、企业行政管理师等七项新增职业鉴定考试,而其中电子商务师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因其与前沿产业的相关性,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学校的广泛关注。

4.证券投资实验。开设证券投资公选课实验,一方面是回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应学生的要求而开设的。证券投资活动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参与性,不仅金融机构参与其中,从中央的强势媒体到一般的地方媒体都有着证券投资方面的大量宣传和报道,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选课心理。证券投资公选试验课程如何开展,在此以股票操控为实例进行分析。首先试验课程老师应从基础知识开始,让学生了解股票和股票代码,认知股票发行企业的背景和业绩以及流通盘。其次是学习和了解具体的个股和大盘的历史走向,对当前的政策的基本面进行有效的分析。当学生掌握股票的基础知识后,老师可以选出3~5支个股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掌握股票的低买高卖,利用各种K线和成交量的变化进行模拟操控。学生熟练操作之后,由老师监督,学生亲自操控。操控过程中,老师要跟盘分析指导,指出一些错误的操盘方法。这样使学生对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新的和正确的证券投资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在各种证券投资中所遇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习证券投资学的学生人数多,知识结构差异大,而可供选择的教材种类有限,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应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的共同点,潜心研究总结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将这些内容单独提炼出来,形成稳定的教学主线,然后,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以这些基本组成部分为骨架,构建教学实验大纲。人们通常所说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是进人证券行业的必要证书,拿到从业证书后,可以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erti-fl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简称CIIA),它是由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ACIIA)为金融和投资领域从业人员量身订制的一项高级国际认证资格考试。通过CIIA考试的人员,如果拥有在财务分析、资产管理和/或投资等领域三年以上相关的工作经历,即可获得由国际注册投资分析师协会授予的CIIA称。

5.人力资源管理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课程,通过在理论教学中配备实验环节,将会使学生充分理解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快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操作方法。人力资源管理选修课要求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在实验过程中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掌握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包括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员工进行人事管理;工作说明的输入;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开展人才测评,进行有效的员工招聘与培训;使用计算机进行员工绩效考评和员工薪酬管理等。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就要取得人力资源师的资格考试。人力资源师资格证书是我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的产物,此证是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就业准人的唯一证明,持此证可享受国家相关的工资和福利政策,也是求职、晋升、出国、引进人才的有效证件,具有法律效力。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跃进时期,未来的几年里此证的效用将越来越明显。

三、经济类公选课程开放实验的管理

1.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工作在主管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协调组织并负责具体实施。院(系)教学与实验室工作主管负责人直接领导本院(系)的实验室开放工作,充分发挥院系实验室管理的作用,学校设立公选课实验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补贴学生参加开放实验所需材料消耗费和指导教师实验津贴等,不列支其他费用。公选课实验专项基金通过申请,按照实验室实际开展实验课程的内容、工作量和成果核定审批。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改革与发展;科研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3.07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实验技术改革重点项目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相继实施了实验室中心化、平台化改革[1],使得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系级管理,成为与院或系平级的功能单位,突出体现了实验教学和科研在高校职能中实现与理论教学与科研并驾齐驱的同等地位,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现代高校办学理念的发展方向。对过去依附与院或系的实验室进行中心化、平台化改革,其目的就是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实验中心化、平台化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科研资源,使其在创新人才培养、原创性知识成果获取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当前的实验室中心化、平台化建设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痕迹,最突出的就是几乎所有的中心化后的实验室,无论是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还是教学评价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时期的框架和体系,教学功能较为完善,而科研功能普遍较为薄弱。如何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加、完善科研功能模块建设,使有科研想法的学生和教职工能够方便的了解和使用现有的设备、发掘它们的潜在的功能、提高大型仪器的利用率等问题,是深化实验室中心化、平台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大平台建设、改革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如何构建实验中心科研功能模块提出了几点思考和设想。

1 改革管理运行机制,整合实验资源

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主体,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首先要赋予实验中心整合物理学院实验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和学科发展方向等相关职能,增加科研功能模块。实验教学中心改为实验教学科研中心;中心直接受学院的领导,与其他各系平级;中心独立于其他各系,其他各系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中心统一安排人员和设备进行;中心根据服务对象的创新科研项目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可行性之后,调度有关人员和设备给予支持;对于现阶段实验条件尚达不到的实验研究项目,形成书面报告,形成发展规划,提交给上级领导争取支持。

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的同时要改革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隶属关系。过渡时期可以赋予各系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双重身份,不但隶属与各自的系(材料、光电、应物和基础)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服从实验中心管理,有义务向实验科研办公室提交所管实验室的功能、仪器状况、开放时间等各种资料,服从实验科研相应的工作安排。进一步的改革将实现管理人员完全的实验中心管理化。

2 改革管理机构,建立科研管理部门

近年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引进和培养,已经拥有了一支高学历的人才队伍,虽然队伍的知识背景、科研经历比较庞杂,不存在较为统一的科研方向;但是不可否认,这样一支队伍蕴含着各种可能性,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暂时还无法形成合力。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指定一位副主任,管理中心的科研活动,主要工作内容和形式就是定期传达学院或学校下发的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提交等既定工作,人员配备单薄,没有真正形成对人员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当前中心的工作重心无疑是实验教学,然而科研是突出中心话语权、提升中心各项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要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必须改变科研活动各自为战的局面,改变对现有科研活动放任化管理方式。管理机构中增设实验科研部门(具体名称可用科研办公室,与现有教学办公室呼应),增设实验科研主任和秘书各一名。实验科研部门的职责包括:科研用实验设备的管理和建设;科研性实验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实验课题的规划和整合;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实验仪器设备的改造和研发;组织实验技术类成果的评价等。

3 完善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

构建实验室科研功能模块离不开现代化技术手段,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是实验室各项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信息化建设不仅表现在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更重要的应该表现在实验室资源上网的程度。当前,实验中心所从事的"实验项目卡"工作,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该项目针对开设的各类实验项目,要求登录、完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操作规程等各方面的内容,方便了查询和学习。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近几年来持续不断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已经实现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查询、预约、反馈交流、成绩统计与公布等都可以在网上轻松完成。该项工作为进一步实现实验科研信息化系统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尤其对于较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实行实验中心统一管理,打破专业界限和设备垄断,提高利用率。

4 构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机制

构建实验室科研功能模块,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实验技术是开展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实验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仪器设备日趋电子化、数字化和自动化,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具有超前意识和较强的接受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并使用新设备、新仪器,为理论教师、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实验技术队伍要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做好实验技术队伍的培训工作。要培养一支实验素质高、技术全面、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变革后,中心日常工作应增加人员学习机制,提高实验中心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自身的教科研能力。

总之,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构建科研功能模块的改革,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和老师形成重视实验的观念,从实验中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成果;使进入一个实验室成为一件非常轻松和快乐的事,并真正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实验真正成为培养人才、创新成果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理念;高层建筑设计教学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Teaching based on Practical Innovation and Capacity-building

--Take High-level Architecture Design Teaching for Example

GAO M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tchitecture,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nd cultivate abilities, this paper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tatus of teaching about“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which is architectural undergraduate course. and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ought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eaching practice. new teaching concepts that laying emphasis on process, open education,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and other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Teaching idea;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随着社会发展及学科变革,国家的教育方针强调培养实践能力。作为建筑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反思后发现,尽管我们有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评价等为框架的“教学体系”,但以往的教学重点是强化设计成果,沿用着片面、僵化的“师傅带徒弟”的“言传身教”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为单调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改图学生看”的被动式教学,教学评价也往往多关注学生是否已掌握设计模式,很少注重学生对设计的探索研究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收获。针对教学现状无法适应对学生强化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本文结合四年级“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改,探讨改革创新的思路。

1 教学概况

“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是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于本科四年级上学期。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能独立思考的设计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能与教师互动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已不是在低年级的手把手教的“师徒关系”,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多,学生能够更快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及设计方法,从业后能尽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课程教学改革从城市的整体性、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分析人手,在更高视角、更大空间范围内和周围环境和谐共生。思考建筑师如何谨慎、理性、负责但又不失艺术创意地在满足空间、形态、科技、防灾等基本准则下,注重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更高层次的目标与追求。

2 教学现状及问题

高层建筑是横跨多学科、技术复杂的综合体,其教学包括:场地环境、功能、交通、造型、结构、设备等众多内容,在教学初期,虽然先系统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但是学生对于高层建筑技术的复杂性和各专业配合协调认识不足,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往往很难做到同步进行,通过前期的探索,使得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都感到精疲力尽,从而导致了前松后紧的状况,到了设计后期则是熬夜赶图时有发生,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另外,建筑学的设计课程设置一直沿用着基于类型建筑的教学方法,即在大学五年的设计课程中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类型的设计,通过由简入繁的教学安排。通过涵盖尽可能多的建筑类型,通过大量重复性训练,力图使学生掌握各类型建筑特点及设计方法。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带来了以下几个问题:

2.1 课堂交流及讨论

课程的模式沿用低年级的教学模式。第一次上理论课时下达设计任务书,学生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现场调研后分组做PPT汇报并提交书面报告,教师批阅报告书后集中点评,然后学生开始一草、二草、三草的课堂改图,最后画正图和公开评图的设计过程。学生的调研报告作业内容空泛,缺乏有针对性的独立思考,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深化后续的建筑方案构思。师生间课堂交流困难,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设计思想的语言表达能力,难以用图纸模式语言清楚的表现设计意图与构想,教师往往靠揣摩学生得想法来指导设计,学生也很难做出好的设计作品。

2.2 专业技能及法规规范

建筑设计的是在环境、场地、法规、社会等因素限制中寻求最优方案。但在学生设计图中能看出,常有学生不重视建筑规范及基本设计原理,设计较随心所欲,不进行深入推敲,设计中对社会、经济造价、节能等方面缺少应用思考,有的也只是简单的退红线,满足消防要求等。由于方案违反规范的强条造成设计根本不能成立,直接影响到设计深化及最终成果的质量。

2.3 忽视建筑技术

高层建筑设计选题的目的是强化各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学生及教师中存在着重建筑功能和造型设计,而忽视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的问题,学生对其它相关知识在设计中的运用很少,甚至一无所知。许多学生在面对大型的复杂课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而找不到头绪,结果所完成成果的设计深度达不到实际工程所要求的深度。

2.4 设计方法及正图表现

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同学的设计步骤混乱,往往在图书馆或建筑网站里抄袭感觉较好的效果图或资料图纸,片面的追赶时髦的形式而忽略场地的限制,由此而来的设计成果就可想而知。部分同学在正图表达时也存在着“重视觉效果,轻逻辑方向图”的误区,学生往往把重心用在如何使图面更炫丽,轻视表达的深度和制图规范性。轻视设计过程的推敲、分析、演化、生成等重要环节。学生往往对剖面图表达错误很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执业素质。

3 教学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我们以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对本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细化、深化设计选题与课程指导,强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加强教学及师生交流、严格控制设计程序,通过对以往课程教学的重新再思考,对教学的目标、内容、原则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有了新的理解和构想。教学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多样性、开放式的课题设置

设计题目一律采用真实的题目、真实的地形,降低了功能流线的复杂性,把重点放在了深化设计上。并依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标准要求,从题目方向、场地选择、类型、规模、空间、过程控制、评分标准等细节,全体教师都经过多次研讨,考虑了课题研究性、时效性或带有特色的题目,注重系统集成与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题目是围绕“城市与建筑”教学主题,设置六个领域:城市设计类、银行办公建筑、高层商住综合体、城市酒店综合写字楼、生态绿色建筑、参数化建筑设计,依据教师研究课题和参与的实践工程,学生自主选择六类课题(如图1)。

图1 “高层建筑设计”选题方向矩阵图

3.2 创新单元化、模块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是将整个课程教学安排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知识模块有一个主题,如功能分区、交通流线、建筑结构、高层防火、机械设备等,首先对整个课题通过PPT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并答疑讨论,后续再针对每个独立的问题进行深人讲解,这样,学生在掌握了高层建筑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分块训练解决高层建筑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和方法,再进行全面整合。

教学过程聘请资深建筑师及设计单位总工,讲授结构与水暖电等方面知识。各教学组根据不同的命题方向,由教师根据自己特长组织多场单元化专题的讲座:①高层建筑概论:历程、定义分类、与城市关系、经典案例分析;②建筑技术:结构体系、地下车库、设备机房、核心筒、避难层等;③历史文脉:在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与价值。④规范梳理:熟悉各类国家法规及规范以及建设单位的实际要求等,使学生在方案构思前有实践积累,能做到心中有数。

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以便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学。设计理论教学需要大量的形象化教学手段,课程应用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推广电子讲稿和多媒体教学方式。

3.3 注重过程及动手能力

我们建立一套严谨、紧凑的教学体系。改变以往毕业设计只是规定完成一草、二草、正草及正图模式。为了强调设计的有章可循和理论依据。并针对学生学习“前松后紧”的现象,首先是现场踏勘、调研分析。并绘制分析图示和说明,要求尽量客观,避免个人价值取向。还需要搜集中外建筑经典范例,用PPT对其分析评价,针对任务书兴趣点广泛阅读,同时总结看法,并由教师点评。在二草阶段编制设计研究报告,分析论述建筑方案理念。并积极与建筑技术组配合,建立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密切联系实践,加强学生设计向真实性与严谨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依据不同要求(包括建设方的要求)进行综合的多方案比较,以不同的表而形式,如构思草图、徒手草图、工具草图、正式图以及工程文件说明等共同组成整个设计的有序整休。始终以整体意识作主异。在解决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某一个问题时(初期),如使用功能、交通组织等,允许学生在方案中在造型、结构、设备以及其它方而有一此不足之处。另外,尽量以一个方案为基础,多方案综合,以前阶段工作为前提条件,不断反省前阶段工作,加深对所犯错误的深刻认识,以保持整个方案的连续性,使学生自觉形成方案设计的整体意识(如图2)。

图2 “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结构框架图

在过程中强调训练学生制作手工形体模型能力,通过模型直观映像来探讨建筑艺术美学、推敲形体与场地关系、建筑与城市环境关系等内容。深化学生利用SU三维建模技术和虚拟进行建筑内外空间形态的分析,引导学生重视采用新技术模拟现实的设计手法。补充、更新扩展,引用经典工程案例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课堂讨论,通过多案例的对比分析,解决设计时的常见问题,

3.4 课堂交流与团队合作

我们在课堂上力求每位学生积极发言并讨论,教师通过察听学生发言来了解学生设计思维,分析其设计考虑上的缺陷和失误,提出整改建议措施。每一位学生的设计思路的表达还可以成为其它学生的信息源来源,学生间相互参照,比对各自的想法,不但丰富了设计教学信息。强化了学生面对问题能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

课程采用创新的双向选择方式、学生通过网络选课选择课程题目及老师,按照1名教师指导10余名学生的小组进行教学。小组成员协同工作、小组间讨论汇报。每次课堂上布置与设计课相关的作业,下次课公开讨论,改变以往课堂时间成为绘图或设计时间的不良状况,形成课下有思考和准备,课前有小结,课间有汇报讨论的教学秩序;也改变了设计课教师在课堂间仅成为一个顾问的状况。课程结束集体评图时,要求学生有相应的设计总结,检讨和反思该课程的得与失,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填写课后反馈调查表。

3.5 实践建筑师参与与评图环节

我们注重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培养,以实践项目为依托,将实践研究融入课堂教学。聘请地方设计单位的一线建筑师担任课程“导师”,并参与整个设计课程的设置与指导。分阶段请结构、设备专业的工程师和教师来讲授相关基础知识,结合典型实例,具体指导在设计中所遇到的结构、设备等问题。他们都把自己关注的事物拿到教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教育体制涵盖不了的东西。始终让学生感受到真实设计氛围,真切参与实际项目设计的流程和技术问题,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已广泛实行的“大评图”是丰富强化设计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改变过去的“关门评图”为“开门评图”。对外聘请一线建筑师及专家参与最终的评图,他们提供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及评价视角,关注成果介绍的严谨性与严肃性,对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有益的补充。创建了组织条理有序、明确的成果图审查制度,设计成绩评定也能公映实际设计能力,确立开放的成果考核标准。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建筑设计竞赛,使教学更具有学科交叉和挑战性。

4 教学思考与结论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注重设计能力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中努力贯穿将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想结合。教学过程应注重过程和细节,还有很多问题要在教学中继续思考与完善。

4.1 结合实践的多元化、开放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多元化、开放式。不仅体现在学生能自主选择题目和教师,还体现在与设计单位、甲方、建设管理部门的合作上,合作要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建筑师应具有多专业的知识和综合素质,我们加强提高学生了的综合能力,包括相关知识、专业技能、从业能力三个方面,我们不但注重训练扎实的建筑专业技能及相关专业的知识,还加强su,lumion,max等设计软件制作动态模拟的三维动画来展示设计成果,以及制作模型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课题小组长协助教师统筹小组事宜、协调组织校内外的讲座和方案研讨会,提高个人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团结协作。

4.3 题目的真实性、创新性

真实的题目所涵盖的信息量是假题所无法比拟的,依据基地和使用者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对确立设计概念是很重要的。学生应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现状、交通等场地信息,在接受任务后首先应当考察地形环境,从而限制了他们天马行空的随意设计。同时,选题依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标准要求,创新的融入生态绿色建筑、参数化设计等方面内容。

4.4 深化设计成果

任务书的要求,在原有的规定的各层平面、四个立面及一个剖面再加图量,要求有规定数量的局部平面、立面、剖面图,增加分析图的分量,并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做等细致深入的问题。并引入其它专业进行有序地配合,要求学生绘制清晰表现结构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的剖面图,设备管线走向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及其如何应对,绘制一部分建筑细部与构造节点详图等。

希望随着课程教改的继续深入,教学体系能日趋完善。我们将回访用人单位及学生,并通过发放调查表,根据对建筑设计选题和过程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可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7(5).

[2]卓刚.高层建筑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M].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7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群;资源整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151-03

一、构建外贸实务类课程群的意义

笔者的课题组对多家外贸企业用人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外贸从业人员的岗位群主要体现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为国际商务岗位群,此类岗位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为扎实的外贸专业知识,较强的商务英语沟通、市场营销推广以及进出口业务单据操作能力,具体岗位主要为外贸企业和生产性企业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及外贸跟单员。与之对应,企业建议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商品学、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第二大类为外贸操作岗位群,此类岗位群侧重于从业人员的外贸制单、报关报检、货运、国际货物通关和运输等手续办理的基本技能,具主要为外贸企业、报关企业、国际货代公司、国际物流企业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及国际货代员。与之对应,企业建议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货代营销、货代实务、报关报检实务操作。企业对人才的能力存在具体的需求,因此建议开设的课程较为实用化。例如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函电反映了企业对制单、磋商能力的高要求;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反映了企业对国贸专业毕业生掌握报关、报检技能的要求。企业表示希望高校在更实用的课程上加大资源投入。

根据当前经贸发展形势,我国外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朝着高素质技能型方向发展,具备较过硬外贸核心技能,如商务谈判能力、跟单能力、报关报检能力、订舱能力的人员,能够在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既有扎实的外贸理论分析能力,又具备较强的外贸实践应用能力的学生。国贸专业的外贸类课程体系直接决定着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及技能,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独立学院应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和制定适合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体系。

二、构建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群的思路

课程群是由存在横向内在联系又具有纵向连贯关系的若干门独立课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目前高校课程规划的统一性、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整理优化与协调,减少课程重复建设及教学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首先应根据现实师资力量设计好课程群的规模,根据笔者对独立学院国贸类专业的师资情况调研发现,课程群内课程一般设定为3―6门课程,结合对外贸从业岗位群核心课程的分析,以及现有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外贸实务类课程群由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进出口贸易操作实训、国际贸易综合模拟等6门课程构成,课程群内的 6 门课程都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实务类课程,它形成了“4+2”的课程体系,“4”是指四门基础实务理论课程,“2”是指两门实践应用课程。其中,“国际贸易实务”作为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先修课程,系统性地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内容及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环节和流程进行了介绍;“外贸英语函电”是“国际贸易实务”的英语应用,讲述外贸交往各环节所涉及的商务信函应该如何进行规范的英文表达,在加深对外贸各环节的认识之余,提升商务英语运用表达能力;“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实务”的细化,就后者中涉及的货款支付进行更加系统的介绍;“国际贸易单证”是外贸交易中单据缮制部分的专项学习,旨在提升学生单据填制技能;“进出口贸易操作实训”及“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两门实践应用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后续综合实训课程,以纸质和软件结合方式让学生将之前学习的实务理论综合性地应用于进出易之中,进行综合模拟操作。外贸实务类课程群内课程能培养学生外贸操作技能,各课程之间在内容及实训环节上的联系性,如表1所示。其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为外贸实务理论课程,对学生外贸操作技能的培养起知识铺垫作用,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进出口贸易操作实训、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为综合实践应用课程,以纸质和软件结合方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外贸操作,综合提高了学生的外贸实际操作技能、商务英语应用技能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三、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之间衔接性差,内容重复率较高

以国贸实务的重点内容提单为例,不仅在国贸实务课程中会有2至4课时的实践练习,在报关实务、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等其他课程也会有该内容的专门实训学时,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内容重复,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实践教学课时不足

尽管独立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推广,教师授课中也加大了在实务类课程中实践实训环节的设计,例如纸质单据的制作、外贸软件上机实训等,但对于国贸实务、国际结算、国贸单证等实务基础类课程,仍然以传统讲授模式为主,且由于教师不同的教学水平态度,各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状况也不一致。实践课程的设置、组织往往需要耗费较大精力。这使得有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实训学时安排上过少,不足总学时的1/3,实验实训环节的随意性较大。

(三)教师大多缺乏外贸实战经验

多数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外贸从业经验。有些教师虽然有过外贸工作经历,但外贸流程的变动性很大,其经历已经很难跟上最新的实践操作。同时,由于牵涉到公司的商业秘密,现任教师想找一家外贸企业见习的难度也很大,最终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节。

(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课程群建设取得成效与否,取决于学生能否通过课程群的学习,提升知识掌握、应用能力。然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点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不能及时完成实践类或自主调研类作业或任务,在课堂、机房的实训操作中抄袭成风,能够一步步调研、分析、计算、查阅,最终完成实训任务的学生不到1/5。同时,考试临时抱佛脚型学生居多,导致“考试应急,考后忘光”,学生未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无法建立起课程之间的联系,为课程群整合教学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基于行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外贸实务类课程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整合课程资源,对课程群内课程进行整体规划

各独立学院的课程资源整合应考虑到自身所处区域的经贸发展特点,以笔者就职高校所在北部湾经济区域为例,应从港口经济及东盟自贸区经贸合作背景出发,结合国贸专业毕业生主体就职的中小企业角度,以培养学生的外经贸应用能力为主线,对外贸实务类课程群中的课程进行梳理,明确各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就课程内容重难点划分、重复交叉内容整合、相关课程的实践方案设计及承接、教学设备的合作及应用、教材的选取等方面开展建设,以此实现课程资源整合优化,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的课程体系。

(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课堂、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

在确立与行业能力培养相接轨的外贸实务类课程群之后,需要在实务基础理论类与实训类课程中展开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利用好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形成课堂、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有机统一。比如进行连续性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做到循序渐进。大一通过参观、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对外贸行业、经贸形势有所了解;大二大三,根据外贸课程内容M行专业类实践活动,如纸质单据及电子单据结合的形式,单一流程演练与全景实训结合的形式,达到全方位提升学生外贸实操技能的目的;大三后期及大四,通过假期实践、毕业实习,开展提高全面能力的综合演练。由此,通过课堂、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国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除此之外,在课程群建设中,要改变过去教师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渐实现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及创新性教学任务,如任务驱动法,即布置任务、课后准备以及课堂分享等,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加大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保证实训内容、实验软件、实训手段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三)组建优质课程群教学团队,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课程群建设需要由主持人作为总负责人,对整个课程群进行设计、规划、组织、协调,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为团队成员需要互相配合,每门课程配备2―3名教师,每位教师可讲述多门课程,并轮流讲授不同的课程,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群的整体认识,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针对实务类课程群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学团队中应保证一定比例的具备涉外企业从业背景的外聘教师,负责学生的校外实习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需加强对院聘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积极开展优秀教师示范课、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等,通过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也加强了团队中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同时,需要加强教学管理与监督,完善奖惩机制,对教学团队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可通过年度考核、活动经费倾斜等方式给予肯定和必要奖励;对于照本宣科、不思进取的教师可以劝退出教学团队。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程群建设中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优化合理的考核体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首先,考试形式可实现多样化,除笔试之外,可加入口试、课堂讨论、上机操作、实验报告、小组方案等。考核的内容除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之外,可增加一些创造性选题。比如,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匹配,在课程的前半段,教师以学生对产品的设计、对合同条款的撰写成果作为考察对象,以此了解学生对货物买卖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程的后半段,以提单、保单、装箱单、发票、汇票等单据的缮制成果进行考核,与后半段单据教学内容相吻合;期末闭卷考试主要以案例分析、选择、计算等形式考核相关需要记忆及理解的知识点。这样,通过三部分综合的评定方式(各部分比重分别为30%、30%、40%),促使学生在课堂内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主动完成任务,有利于督促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而不是考前临时抱佛脚。

[参考文献]

[1]张照玉.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 科教文汇,2013(10).

[2]童伟伟. 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体系框架构建与实施探讨[J].科教导刊,2011(10).

第8篇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课程资源库 内涵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以课程为教学单元资源建设、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和社会服务水平建设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改革。“十二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重点,将从以规模发展转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课程资源库建设能进一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教育始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可概括为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信息素质的新型人才。然而,传统的教学资源结构并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教学资源库便显露出它强大的优势。

第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能进一步提升职教信息化水平。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国家的立项建设项目,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建设投资也是空前的。其建设必将推动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第三,课程资源库建设能进一步扩大使用者的受益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势发展,特别在专业教学方面。从多媒体资源到精品课、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建设规范,这些都是几十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信息共享与交流是信息增值的必要途径。这些信息只有通过建设、管理、共享和交流才会使我国几百万的高职教师和近千万的高职学生和社会使用者受益。

第四,课程资源库建设能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由于区域经济和均衡发展的差异,全国各地的高职教育发展并不均衡。部分院校虽然经过示范性建设,但建设成果在传统的资源平台上很难实现快速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教育理论为支撑,它的“示范性”和促进作用会更加突出,必将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第五,课程资源库建设能进一步提高专业服务社会能力。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必须依托专业服务社会的主线,包括联合行企、开展专业领域调研、行业职业标准、人才需求分析和校企合作等全方位地诠释了专业服务社会的内涵。故此教学资源库服务于社会就成为必然。

2 课程资源库建设内涵的体现

2.1 课程资源库建设要体现目标的针对性

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以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遵照国家和省级建设标准,进行教育性、系统性和可应用性的建设。在建设目标设计上,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以满足行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建设内容设计上,注重与工作的一致性;在课程实施方面,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行业、企业和专业技术标准与通用权威的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形成职业能力导向体系。促进资源库建设的有效性。 (下转第196页)(上接第170页)

2.2 课程资源库建设要体现主体的多元性

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式的多元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可解决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资源共享难等问题。深度融合企业资源,定期深入企业,既能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又能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资源库建设人员结构的多元化。资源库的建设不仅包括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应关注资源应用环境的建设,为此资源库的建设需要的是一个共同体建设团队。建设团队应吸纳职业教育专家、教学骨干、企业技术能手、程序开发和美编设计等多方面的人才。注重校校合作、校企联合、政学合作。这也是以企业人才需求作为平台建设的必然要求。

2.3 课程资源库建设要体现技术的先进性

教学资源库本身就是一个网络运行的共享资源库。若反映工作过程的要求和实现资源库平台运转优良的网络环境必须引入先进技术作为支撑。在这些技术中可借鉴现实技术与虚拟技术间的有效对接,以实现其教育与培训的功能。

2.4 课程资源库建设要体现内容的开放性

资源建设内容的开放性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在内容的开发方面,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引入专业标准使课程内容能充分反映企业的需求,必须紧跟行业产业实际。二是内容设计方面,应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既能反映国内共同的建设要求,也要将具有独创特色的教学信息纳入资源库,把专业独创特色的教学成果和实践反映出来。三是在内容开放的程度方面,要注重共享国内先进院校的建设资源,更需关注并吸纳、整合国外的优秀教学资源。四是资源库的素材方面,要把握资源库的素材针对性和适用性,从论证、立项、建设、验收和维护全过程对资源库素材进行合理规划,坚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科学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库资源的充实有效。

2.5 课程资源库建设要体现管理的长效性

教学资源库并不能通过一次性建设就完全解决的,教学资源的长期更新和交流是它本身的属性。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更新。教育工作者需要有目的地对“流动”的教学资源进行交流与共享。

2.6 课程资源库建设要体现应用的推广性

要提高资源库的利用率,就要加快素材的开发和提升质量,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对专业建设的支持。资源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在专业教学、企业培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和社会学习者为本,设计合理的网络运行界面。要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社会学习者自学等方面落实项目建设方案。突出资源丰富、专业对口,方便易用的网页、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支持和学习支持。

总之,课程资源库建设对专业教学改革和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各行业技术不断发展,涉及领域宽泛,充分利用网络化资源的多媒体、文本和扩展再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的资源。建设具有友好交互、虚拟仿真和共享特点的网络化资源库,突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形式,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要求,才能更好地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促进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02.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3] 黄敏.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4] 许琦.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制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9).

[5] 李利平.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第9篇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考核手段 能力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类课程设计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对于计算机系的学生,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生,开设各类课程设计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C语言课程设计为例,介绍了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手段,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的方法。

二、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计划

C语言技术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其应用早已渗透到各个行业,C语言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完成了理论教学之后,后续的C语言课程设计的安排是很关键的。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要求选修C语言课程设计的同学必须先修C语言原理,具有程序设计的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设计概述、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C语言的物理设计、C语言的实施和C语言系统的管理维护。本课程以实践为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独立设计C语言应用系统,掌握C语言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充分重视上机实践的环节,课程在机房上,有利于学生学习。

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教学周数为18周,每周6学时。每周具体内容安排如表1。

三、各阶段教学方法

由于各阶段的任务不同,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学生熟悉的、容易理解的C语言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

题目选取阶段是C语言课程设计的初始阶段,也是决定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阶段。如果题目选取得太大、太难,或者是学生不熟悉、很难接触到的领域,做起来太困难,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到后期的学习效果。而题目太简单,又达不到教学标准。因此在本阶段,采取教师提供参考题目,学生自主选择的方法。教师根据开题报告整理出小组题目以及成员,并简要分析选题的难易程度。在第二周的开题讨论上让每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大家分析讨论题目的可行性,对于选题不合理的,重新修改。这阶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大家的思维,实际教学效果良好,很多学生的选题都具有现实应用意义。

题目确定完之后,就要进行需求分析。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部分的重要性,选定题目后就想开始代码的编写工作,往往做了一半就进行不下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实例充分讲解需求的分析重要性,讲解具体的需求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同时掌握基本的需求分析技能。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尽可能收集课题的完备需求,可以利用不同小组互相模拟实际用户的形式,增加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开发兴趣。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完成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高质量的完成需求分析工作可以巩固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等基础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确定用户需求后,进入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阶段要完成应用系统的设计和C语言设计。应用系统的设计要完成课题应用软件的架构设计和具体功能模块的划分。C语言设计要结合应用系统的设计,逐步完成C语言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整个C语言设计的关键,该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要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物理设计阶段要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C语言设计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ER图等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

系统实现阶段,教师对采用的教学案例代码进行演示,针对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对C语言的连接部分进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示例代码。此阶段主要是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完成系统功能。要指导学生编写高质量的代码,包括变量的命名方法、代码的书写规则、代码的注释规则等。这阶段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学会查找资料,自己思考解决。

系统测试阶段,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要指导学生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对于C语言系统,还要进行C语言的性能测试和容量测试。通过系统测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有效提高软件的质量。

四、考核方式

教师在每个阶段都会进行检查,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开题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开题报告,并确定选题是否合理。在需求分析阶段,要求每组上交需求分析。在接下来的系统设计、实现及测试阶段,要求学生详细记录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实现过程及测试结果,整理出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书。最后由教师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给出总评成绩,包括文档的完成情况、开发环境的选取、系统功能实现情况、用户界面的设计以及现场演示答辩的效果。通过以上方式,较综合、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文字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系统设计、程序开发的能力。

五、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形式的C语言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软件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化开发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且可以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