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15:59
导语:在诗歌艺术鉴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34-02[作者简介]廖沁华,女,广西梧州市苍梧中学教师。
诗歌融合了中华文化之精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不少学生认为诗歌学习枯燥乏味,对诗歌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学习动力不足。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隽永与优美?
一、介绍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是理解诗歌的首要切入点,写作环境、时间、地点、动机等都是写作背景,它是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感受诗歌的捷径。特别是战争时期的诗歌,在和平年代出生长大的学生很难体会到这类诗歌作品的感情,这就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事件。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艺术,可通过展示图片或名人对诗歌及作者的评价等方式导入课堂,然后再接着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教学为例,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李清照的图片,让学生体会这位婉约派代表词人的特点,接着向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基本概况:公元1127年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境况极为凄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下了这首《声声慢》。通过介绍词的创作背景,学生就理解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学生换位思考,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这首词的凄凉和悲伤。
二、理解诗歌的意象
意象用法常常出现在诗歌中,作者常常借用这种手法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要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意象。教师可以借助比喻的修辞方法让学生了解意象的具体作用和意义,接着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找到意象用法并进行初步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教师的讲解修正自己的体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用法,还锻炼了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了语感,加固了语文基础。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雨巷》的教学为例,笔者先为学生引入了“意象”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诗中找出有意象用法的事物。很快,学生便找出了“雨巷”“油纸伞”“我”“雨”“篱墙”“丁香”和“丁香一样的姑娘”等意象,接着笔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尝试体会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感情――“这首现代诗中‘丁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它象征着什么?带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随后,引导学生发掘丁香的特点――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一抹愁怨和凄美。紧跟着,笔者趁热打铁,向学生及时抛出问题:“文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又是什么意思?和丁香有什么联系?其中包含什么样的内容?”学生很快就结合前面“丁香”的问题,找出了“丁香一样的姑娘”意象所指――诗人刻画的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除此之外,笔者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面上理解,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中心思想:“丁香一样的姑娘”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大革命失败,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可以代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部分有追求的年轻知识分子,表达了他们在政治高压下因为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恐和迷茫的心境。经过对于每一个意象的分析,学生更加体会到了《雨巷》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哀愁和彷徨。通过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练习对意象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应先让学生自己去找诗歌中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内容,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歌基调的整体把控能力。
三、结合音乐教学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教学手段之一,对于诗歌的学习,除了“阅”还要“读”,一些饱含深情的诗歌仅仅通过分析理解是不能够完全体会其韵味的,这时诵读就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在诵读时,配上合适的音乐,诵读教学会更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在收尾时,笔者播放班得瑞的《童年》,让学生在配乐中体会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并且让学生在配乐中感受这首诗的抑扬顿挫,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首诗有感情地诵读出来,鼓励学生比较自己和其他学生及教师的朗读,找出异同,归纳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输出”的同时提高了“输入”的质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笔者通过介绍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意象以及结合音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轻松细致地理解了富有文化底蕴和文学技巧的诗歌,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腻情感。
参考文献:
下面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感知文本,培养学生的判读能力
对作品的鉴赏不能脱离文本,只有对文本进行全面的感知和理解,才能在鉴赏主体上得到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那么该如何正确感知文本呢?
1、知背景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由此可见,要充分理解一首诗词,和作者的诸多因素相关。任何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作者的其他作品。同时学生在鉴赏作品时也应该把作者及其作品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上考查,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
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在教授此词时,务必要使学生了解它的背景和作者写此词的生活处境、思想状态等情况。早年的李清照生活非常幸福,她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唱妇随,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偶尔,在丈夫长时间出差在外时,呤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类的闺音。可是,命运偏偏捉弄人,金人入侵,国破家亡,丧夫之痛,故土难回,把以前赏风弄月、衣食无忧的贵族“流放”到了这江南的烟雨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应运而生了。学生们只有了解此词的背景,才能真实地了解词人思想感情。
2、知典故
运用典故是古典诗词中通用的一种手法,可顺用,也可反用。如果学生在鉴赏诗词时不能了解作者用典故的出处、含义和用意,那就根本不能理解本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现的艺术特色。
例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了两个典故。其一,借“闻笛赋”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其二,借“烂柯人”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仿佛有隔世之感。总之,诗人借用典故暗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二.感知文本,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引起心灵的共鸣,或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把握作品的意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采用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古典诗歌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之一。作者一般通过意象来表达作品的意境。所以,我们应该教导学生在分析诗歌时,要抓住诗歌鉴赏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意象。体会意境,进入到诗人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亲身感受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近距离接近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
南唐李煜的《相见欢》一词,在该词中,词人以多个意象的融汇,构出离别之情的缠绵绯恻,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词为李煜归宋后所作。“西楼”,此楼非以前皇宫里的楼,“人去楼空”,昔日的前呼后拥,早已风光不再;今天的孑然一身,更是好不凄凉。此“楼”的意象渲染了寂寞的气氛。“月如钩”,此时的“月”只有晦暗,并处于深院中。孤人,又见瘦月,景残、事缺、国破、人别的伤感油然而生。“梧桐”意象,渲染的是一种忧愁之感,国破家亡,怎不生愁感?解读本词时,只有领悟这些意象,才能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三.分析诗词的技巧,领悟诗歌艺术的奥秘
在古诗词中,作者常借助于各种艺术手段和多种修辞方法来显示诗词的艺术特色。在引导学生鉴赏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文本中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等多种表达方式的使用,同时还要注意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只有在分析诗词的技巧上,才能体会诗词的形象,更好地分析诗词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其鉴赏又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我们学生古代诗歌鉴赏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据统计,历年高考考生在古代诗歌鉴赏题得分都没有过半。我们学生为什么鉴赏古代诗歌就乏力乏术呢?我以为这是因为学生不会读、不会品,不能通过有效的读来感受诗歌的理趣与艺术。那么,怎么通过读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学会自读,提升初步感受能力
我们在诗歌鉴赏题做题指导中会告诉学生诗歌主要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做阅读诗歌鉴赏题要学会“六看”,看题干、诗歌题目、看作者、看内容(找意象、找体现情感的字词)、看注释、看问题。那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最初的一环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自读。教会他们形成一种自读的意识——从“六看”开始,在初步感知诗词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和探索去分析形象、语言、手法等等。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先自读,自己去解读内容、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然后提问学生读出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自由交流探讨。于是学生从该词的题目读出了这是一首登高见远抒情词;由作者辛弃疾推想该词大致是抒发英雄落寞、报国无门主题的;还注意到情景交融与用典手法的运用。之后,让学生再读,抓住“愁”“恨”“泪”印证诗歌的情感与主旨,通过动词的捕捉,获得词人的激愤之情;借助注释大致体悟词人婉转曲折的心境和情感。如此,这首词学生就基本上能够理解大致内容,为较好的鉴赏奠定基础。
当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学会自读。让学生学会诵读感受诗歌内容,学会从用语、节奏、语气等方面感受诗歌的类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可能有的创作意图。
二、学会品读,提高定位赏析能力
诗歌的魅力在于读,从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与艺术特点。因此,在学生初中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要学生学会“品读”,也就是在再次读中圈点、批注,提高定位诗歌艺术价值体现之处,如意象选择、意境创设,以及炼字特点、手法运用和情感显现等。在杜甫《登高》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们去“品读”,为了学生能够会“品”,我提出几个引导性的问题:首联有哪些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颔联中你认为哪几个字用的比较好,为什么?颈联中“作客”含有的意义是什么?尾联中“新停浊酒杯”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都是诗歌鉴赏题的考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思考这样可能出现的考点。如果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有意识地的去品读;那么,他们就能学会分析与鉴赏诗歌,获得诗歌鉴赏的重点。
当然,学生找出可“品”之处后还要会“赏”,能够有鉴赏的方法和能力,有一些赏析的技巧、表述的思路步骤。如《登高》的首联意象的赏析,我们要教会学生,首先要明确或是概括内容“这两句连借风、天、猿、渚、沙、鸟等物象,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构成”,其次要明确其作用“指明节序与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再次要分析作者可能有的情感。另外还要分析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等,以及手法分析的一般解题思路,即先手法、后结合内容,最后谈可能有的情感思想。
可见,让学生会读古代诗词,能够敏锐获知诗歌鉴赏的重点,才能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有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登高》品读中,学生感受到“萧萧”与“滚滚”应该有深意,可不会组织语言按照一般鉴赏思路步骤去分析,鉴赏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三、对比涵咏,增强诗歌鉴赏内力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是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与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同类型对比阅读的考查,设计了总分值11分的三道题,分别从情感、形象和结句手法三个方面出题。其中前面两道题需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而第三问则是从手法的角度去分别鉴赏。但是这一考查题并没有很好地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来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这样具有一定创新意味的题型设计,对我们的诗歌鉴赏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高对比阅读的能力。
对比阅读可以选同一诗人的不同风格或同一风格的作品来品读。如将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放到一些对比阅读,比较两词的语言特点、选用意象、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从而获得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将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和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宵》就立意和表现手法的异同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在读中发现两词都是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在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中,凸显一位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现自己的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与高洁的人格。当然如能细分析出具有对比手法的不同之处,那么,学生就会知道如何对比阅读,从而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鉴别、分析与鉴赏力。
【关键词】秋兴八首(其一);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秋兴八首(其一)》的教材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诗歌。该单元是必修一、必修二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四的诗歌鉴赏打下基础。
从诗词本身的文学价值来看,《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的代表作品,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本课选学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来看,本册的第二单元主要是指导学生鉴赏唐代诗歌。杜甫最高的成就是律诗,本单元精选的杜甫律诗就有3首,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 “沉郁顿挫”的风格,将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情表达到极致。
从考试大纲来看,在各类文学体裁中,靠情感化意象取胜的诗歌最难鉴赏,而《秋兴八首(其一)》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且鉴赏这类的古典诗词又是历年来的高考热点。
二、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法。同时学会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去鉴赏诗歌。学习小组汇报探究杜甫诗风及成因的结果。又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作品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从杜甫的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之所以确立如下目标,我的主要是依据是新课标。一是新课标规定: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二是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板块建议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三是必修三教参,建议进行比较阅读教学,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杜甫诗歌,如《望岳》《春望》等,因此可作纵向比较,看看杜甫前期诗歌和晚年诗歌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三、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学情的学法
教学策略的选择一定要结合班级的学情,所任教班级的优势是:班级是文科实验班,学生表达能力较强;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已经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劣势是知识底蕴不深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鉴赏能力不佳。鉴于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遵循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教师的教主要采取如下方法,即创设情境法、诵读教学法、讲析法和点拨法、分析讨论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三个探究方向,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
(二)学法
就学而言,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多读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分小组探究预留问题。
四、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具体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即复习激趣导入、直觉感知、感受深化、拓展学习、课堂总结。
(一)导语
同学们,提起一个人,我们都不会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关心国家前途,低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同情人民疾苦,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今天我们继续与诗圣同行,学习被《唐宋诗醇》称为杜甫“一生心神结聚之作”的名篇《秋兴八首(其一)》(板书:题目及作者放幻灯片),导入之后通过单项比赛的形式构架本节课程:
(二)诵读(比赛第一关)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指名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诵读指导;听名家诵读(播放录音);全班齐读。
(三)鉴赏
1.口头说画――走近杜甫(比赛第二关:说画)。根据这首《秋兴》口头说画,在这幅画里,你想画些什么呢?要求:每人限说一幅;说明你为什么这么构思。目标:让学生抓住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或几个意象联系上下句进行理解,并在讨论中深入感受自己原有的体验。
学生交流准备2分钟。学生口头说画。
2.口头作文――我是杜甫(比赛第三关:作文)。要求:化身为杜甫,穿越时空回到766年的四川夔州,走进杜甫内心。目标:引导学生于形象层面上对本首诗歌进行深入解读。突破办法: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探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变,我制作了幻灯片:杜甫766年档案解密。
学生交流准备2分钟。学生口头作文。
设置背景音乐为刘天华先生的《病中吟》本曲曲名即“人生向何处去”之意。以此来切合当年杜甫心中苦闷如病,表达他内心的忧虑与彷徨。(“病中吟”并不是生病的意思,而是心中苦闷如病,有一种内心的失落和彷徨。)
(四)拓展(比赛第四关:探究)
汇报课前就布置的三个探究问题,完成本课学习的拓展环节。袁行沛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中说:“诗歌艺术研究的最高层次就是风格研究,风格研究,已经脱离单纯的艺术分析,而深入到人格的领域,是对诗人所做的总体把握。要求:《秋兴》与《登高》作横向对比;杜甫早晚期诗风作纵向对比,并探究其成因。学生分组汇报探究结论;教师评价(学生主要从社会原因探究诗风成因);教师陈述自己的探究结论。
1.诗风:沉郁顿挫。沉郁:内容厚实丰满,意境恢宏阔大,感情深沉含蓄。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1.必修二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时期,诞生了以诗歌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惊世骇俗的《离骚》,都证明了战国人民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陆续诞生了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以《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对这些诗歌进行讲解,重点要表明诗歌在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也能更加投入。
2.必修三讲述了唐代诗。来自唐代的诗歌,也是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学生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十分明白。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唐代诗坛也涌现出了其他非常优秀的诗人,诗歌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了巅峰。在必修三的诗歌教学中,收入了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以及白居易的《琵琶行》。
3.必修四描述宋词。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当中,将宋词分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婉约派中,有李清照的《醉花阴》有柳永的《望海潮》;而在豪放派之中有辛弃疾的《水龙吟》、苏轼《念奴娇》等词赋,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展现了宋词极高的艺术造诣水平。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以补与增相结合的形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肯定必修教材的核心作用,在学生消化掉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添课外读物以及辅助联系,有效地将一个单元内的诗歌课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诗歌整合到一块进行教学,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时代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达到连接整个单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根据其理解程度的高低灵活调整能够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这三首诗来自于不同的时间段,例如较早的《涉江采芙蓉》,三国时期的《短歌行》,最后是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因此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用《西北有高楼》这一首诗,让学生理解到诗人在作者失意的时候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2.采用朗诵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被学生所理解,并且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形象的称为“一二一”。
在
一部史论的篇幅终归有限,不可能含盖所有的 历史 问题,更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都作出透彻的阐释。其最大的意义应该像灯塔一样,用理性的光亮去烛照出历史的蕴籍所在,为后来的研究者建树进套步探索的路标,启示读者循着这些光亮,对问题展开更充分的思考。罗振亚先生的这部《史论》中,就时常闪现出这种理性思辩的锋芒,以其宏阔的视野,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扇通向更深广的研究腹地的大门。例如,采取历史同审美辨证统一的视点评价诗潮史的问题, 现代 主义文学作品形式的自足性问题,如何解决功利观念与审美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问题,等等。其中关于“传统诗歌对 台湾 现代诗的影响”这一问题,就为罗先生的研究生选定毕业 论文 题目起了很好的导航作用。
“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这是罗振亚先生谆淳教诲他的历届学生的哉言。罗教授坦荡、率直、严肃的做人原则延伸到治学上,集中体现为对诗歌 艺术 领地执着坚守的精神。具体而言,最突出的,点就是相对于徘徊在诗歌外围的批评视角和策略,他的评论研究始终坚持回归诗歌本体的分析鉴赏,在艺术审美的道路上做着精神的探险。这是一项艰难的努力,因为在严格的意义上讲,诗是一种学不来的艺术,其技巧是不可言传的;然而,破解诗神的符码的奥义,觅得进入诗歌的门道,又是读者寄予理论批评的重要期待。批评家的工作在于“帮助读者得到一个对诗本身的直觉的、完全的理解,从而知道什么是好诗,如何将它们与坏诗区分。罗振亚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有着强烈使命感的批评家,诗一经他的细致解读,成r经得住思考、口i以批评和判断的空间客体。
与一般的诗评家不同,罗教授首先是以诗人身份涉足诗歌的,无论是当初的激情创作,还是后来的慎重退出,都是出于内心对缪斯的忠诚、虔敬。他对诗歌有着感性加知性的双重经验,诗歌批评呈现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例如,对40年代“九叶”诗派的审美品格的评述,首先指出:“任何文学精品,无不是意味与形式这双重因素的共时性呈现。其中任何·种因素的薄弱偏离都将铸成不可逆转的遗憾或倾斜。”继而,在这一理论背景的烛照下,详细剖析九叶诗的意象艺术、结构意识、体式和语言的创造性探求。在与东、西方诗学的比照中,提炼出九叶诗意象艺术的特质知性强化和与意境合代从九叶诗特有的感知方式中挖掘戏剧化结构和高层结构的意识成因,对于虚实嵌合、陌生化的语言特点则着重阐释其影响和意义。玄奥繁复的诗歌艺术“黑箱”,经过深入浅出的层层剥离,变得清朗透彻、水落石出。历来令论者望而却步的诗神的咒符,《史论》著者破解起来却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显示了罗教授扎实娴熟的诗歌理论功力、敏锐深刻的领悟能力和卓越独到的艺术鉴赏能力。所以,《史论》的存在可以称得上是对现代主义新诗、乃至整个
题;意象;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6―00124―01
一、析诗题,顺藤摸瓜明思路
古人作诗,很讲究拟题。标题是诗歌的眉目,它往往暗含了作品的思想内容或作品的线索。一般地说,分析诗题,首先有助于阅读的方向。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事》一诗中,“闻”意为听说;“王昌龄左迁龙标”揭示了写作背景;“遥”表明了两人分隔两地。有了这种对题目的分析和理解,再阅读此诗,我们就会感到非常容易。其次有助于准确把握诗词中某些词语的意思。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很多学生对诗中的“故国”、“空城”难解其意,其实,结合题目,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它们和题目中的《石头城》一样,指的都是六朝古都金陵。把握了这一点,诗意就贯通了。再次有助于把握绝句的前两句和律诗的前两联。诗词的开头一般要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及事件等。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这两句点明了《约客》的环境,富有地方气息。又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这两联照应题目,写出了登高所见,呈现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情调。
二、抓意象,透过意象看抽象
意象是读者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通过对诗歌物象的把握就能领会作者借用了哪些意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如“月”是唐诗宋词中常用的意象,一般说来,“月亮”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再如“梧桐细雨”是凄楚悲凉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梅花”多比喻诗人不幸遭遇与诗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松”则是正直、坚贞、高尚的象征(“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寒蝉”含有凄惨萧索之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鸿雁”常寓游子思乡怀情和羁旅伤感(“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冰心玉壶”比喻无意于追逐功名富贵,自己的心如同一片冰在玉壶那样纯洁、晶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鉴赏诗歌只要抓住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不同旨趣,所体现的不同情调,就能较好的鉴赏诗歌。
三、品语言,结合语境解诗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古代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古代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古代诗歌多半短小精悍,但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的语言美集中反映在精炼美和音乐美上。分析古代诗歌中精炼而又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必须让中学生弄清弄懂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从而确定诗歌的语境义和领悟作品内涵。品古代诗歌语言,也就是要中学生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古诗的语言一般有如下特点: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感,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2.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绚丽。其特点是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修辞,奇幻的情思,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李商隐的诗。
4.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
5.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作者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所述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去品味。如李清照后期的词。
6.简洁。其特点是语言干净利落,言简意赅,注重炼字炼句,如贾岛的诗。
首先,应该做到“须三多”:多翻译;多文采;多角度。
多翻译。诗歌鉴赏一般考分析诗歌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思想倾向以及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之类。而这些需要建立在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上。这就需要我们像对待文言文那样去对待诗歌。文言文提倡翻译,诗歌鉴赏也不妨加以翻译。这一点,其实很关键。做题时,你必须做到“多翻译”,有时遇到“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之类的题时,你干脆照原句精炼地翻译一下就可以了。在做表达技巧题时,要先揭示一下本诗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或手法,然后稍稍地翻译一下――结合诗歌内容去阐述、分析。说白了,就是简要地翻译。
多文采。就是要多用精练、典雅的词语,尤其是遇到分析意境的题时,这一点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诗歌鉴赏是一种精练、高雅的艺术体裁,分析、鉴赏时,也需要多用精练、高雅的词汇。比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考的《春日秦国怀古》,问:“此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案设置就很精练高雅:“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多用对偶句式,精炼、高雅,有文采。
多角度。当你面对技巧、手法分析题时,如果一时想法不成熟,你可以多“猜”一些,这样总比写一种说不对要好些。其实诗歌艺术都是相通的,比如烘托与反衬,就有些相似:前者属于正面衬托,后者却是反面衬托。角度不一样。你若实在搞不清,都答上去,只要你分析得有些道理,照样可以酌情给分。一般情况下,阅卷老师是同情那些勤勉的人的,你答得多,老师是有感觉的,会理解、倾向你;何况分析得多,角度多,也有正确作答的较高几率。
上面只是经验之谈,临考时,需要实战策略。具体而言,也应做到“五读俱全”。
第一,读题目。有人说:“题目,是诗文的眼睛”,我要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读题目,能迅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比“披文以人隋”似乎更迅捷些。古人强调:“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就是因为他要选个能概括诗意的精当题目。可见,诗歌题目,多么重要!而且,做题时,有些标题就直接体现了内容或部分答案。如2009年江西卷所选司空曙的《喜见外弟卢纶见宿》,此题目就直接点明了诗人感情和主要事件。第一小题问: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显然我们从题目即可看出喜悦的感情。再读诗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我们便可基本确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是喜中带悲。
第二,读诗人。所谓“风格即人”,不妨倒过来,理解成“人即风格”。不同的诗人其语言风格也是不一样的。解题时,最好借助平时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去理解诗歌。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前者雄奇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者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风格,两位诗人的诗作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显然是有区别的。同属豪放诗词,苏轼与辛弃疾也是有区别的。因为个人经历与时代风貌,都给诗人打上了不同的印记,写入诗词,自然也就不同了。因此平时要多注意积累作家素材,这对我们鉴赏诗歌,无疑大有好处。
第三,读正文。有人说:“诗歌正文理解了,题也就会做了。”这话虽有些绝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在诗歌内容方面,我们首先要认真理解诗句,看懂诗歌所选的意象,把握诗歌所写的脉络,领悟诗人创作的目的。意象,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而重点的动词和形容词以及副词的妙用,你须结合诗句,进行反复揣摩与推敲。至于因精炼而故作的倒装句,如何理解,你更须“试译”而务做到释义。如2009年四川卷所选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第一问是请谈谈这首诗前两旬中“人”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我们应该先读懂诗句,答题时先解释该字含义,再翻译该句,然后再说说其表达效果。
【关键词】诗歌鉴赏;炼字;表现手法
近几年高考题中诗歌鉴赏的热点之一是“对含义深刻的词语的分析”,“含义深刻的词语”往往是炼字使然。就所炼字词的词性而言,常见的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名词、叠词等等。
炼动词。动词炼得好,容易使诗篇“活”起来,特别惹眼,特别使人喜爱,也特别容易使读者动情,触发想象,有助于诗歌意境的营造。
李白《塞下曲》第一首:“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随”和”抱”两个字都用得好。鼓是进军的信号,所以只有“随”字最合适;“抱玉鞍”要比“伴玉鞍”“傍玉鞍”等说法好很多,因为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
杜甫《春望》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的典型。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丧乱,一家人流离失所,鸟语花香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蒸”“撼”二字妙极,具有夸张色彩:“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八百里洞庭浩淼无边的阔大气势被渲染得大气磅礴。
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有一支曲子:“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字一般是被动的,有“残存”、 “残余”的意思;且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另二字则无如此丰富的内涵。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云破月来花弄影”、 “海上生明月”等等,炼动词的诗句相当多,这是诗歌鉴赏中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炼形容词。形容词对整个诗句起到了修饰的作用,往往使整个诗句生动形象,含蓄而蕴藉。
吴伟业《无题》“千丝碧藕玲珑腕,一卷芭蕉展转心”一句中的“碧”字,从腕而联想到美人之腕如藕,由藕而想到诗心之慧,因有玲珑之赞,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能在对方的美上增加几分空灵的仙气。这种好像颠倒黑白的形容,反而给人一种合情合理再无一字可以换易之感。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二联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
炼副词。诗歌中也经常锤炼副词,副词炼得恰到好处,也能使诗歌开合自如,悠扬婉曲,生出情味,化板滞为流动,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二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富有情趣,表达了作者的喜雨之情。
王昌龄《闺怨》一诗云:“闺中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先写闺中兴冲冲地登上翠楼欣赏春色,用“喜”铺垫;由一“忽”字过渡,转入因看到杨柳嫩绿之色,想起送别丈夫参军,现还未归,自己是孑然一身,不免产生孤寂落寞之感,又“怨”上心头。“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周邦彦《咏蔷薇》“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用了一个“似”字,便使蔷薇处于与人似与不似之间,显出无限情韵。
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衬托出诗人壮志难酬困顿落寞的心境来。
炼数量词。诗歌中有时也会运用一些数量词,犹如神来之笔,为诗歌艺术平添几分亮丽。
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李商隐《锦瑟》一诗,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五十弦”、 “一弦”、 “一柱”这些并非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李白“白发三千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 “会须一饮三百杯”、 “对影成三人”等诗句,就是借助于数量词形成夸张的手法,加上自己大胆地想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大愁大悲大喜的情感。
炼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并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游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而触发,化作无边的乡愁;孤雁从南楼飞过,凄哀的鸣叫,使乡愁更加上一层“雁归人未归”的感伤。情景交融,含蓄而耐人寻味。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思妇抬头望天,见一轮皓月,几片云彩,便想到如果云中飞来的鸿雁能够给自己带来丈夫的书信该有多好!雁字回时,渐飞渐远,思念之情却更加浓郁。
由诗中“雁”字,可见“雁”这一特殊的意象所蕴含的情感:思乡怀人,这就是名词意象的独特魅力。
有时多个名词连用时,能营造出非常精美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个句子都有三个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细细品来,各个意象无一例外地萧条苍凉,这样的意象组合就营造出一种分外孤寂的氛围,让我们读出了游子出门在外的无限愁思来。
炼叠词。叠词往往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的作用。
最熟悉的还是李清照《声声慢》里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诗人大清早一起来就开始“寻寻觅觅”,她在寻找什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譬如她曾经朝夕相处的丈夫,可是接下来的“冷冷清清”,我们就知道了斯人不再,再也寻他不着。几个叠词铺排而下,对丈夫的无限思念,找不到丈夫的无限失落,心情格外地“凄凄惨惨戚戚”,让人不禁跟着抒情主人公潸然而泪下。
一首《杳杳寒山道》,通篇充满了“寒意” ,就是因为句句使用了叠词,显示了其艺术的威力:“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落寞之感;“啾啾”状鸟鸣之声,以有声写无声,衬托环境的寂静;“寂寂”直接描写寂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写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 “朝朝”“岁岁”从时间上渲染寒意之久。这些叠词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塑造了整首诗歌的寒冷氛围。
叠词中的拟声词能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一句,用了叠词“潺潺”,一点点一滴滴,落到了亡国君主的心上,读者也仿佛听到了潺潺的雨声,走入了李后主凄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