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16:08
导语:在电力安全常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根据建设部对5年来建设工程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部位等的统计分析,建筑施工现场触电事故有了有效遏制,但仍有部分施工现场管理者由于认识不足,对规范理解不透;现场临电不安临电设置原则配电;线路截面计算与实际通过流量不符;线路设计与现场不结合等原因而导致线路上存在隐患,使触电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们需要从组织上、技术上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为消除事故隐患,保障用电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规范临时用电管理。
电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需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取得过硬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由施工企业全面负责,项目部具体负责,有关机构及责任人按国家及行业有关法规、企业内部责任分工分别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监督管理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总体负责,项目安全监理人员、安装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具体负责。
安装、维修、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并根据工作复杂程度指派不同等级的电工进行操作;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
二、施工现场用电组织设计
按照《规范》的规定:“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编制用电组织设计的目的是用以指导建造适应施工现场特点和用电特性的用电工程,并且指导所建用电工程的正确使用。用电组织设计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写。
施工现场用电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①现场勘测;②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③负荷计算;④选择变压器;⑤设计配电系统;⑥设计防雷装置;⑦确定防护措施。
对于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的小型施工现场,按照《规范》的规定,可以不系统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但仍应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并且要履行与用电组织设计相同的“编、审、批”程序。
三、建筑施工现场专用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原则:
(1)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2)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3)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一).TN—S接零保护系统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不带电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接地电阻值一般应小于4Ω。
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根据保护零线(PE线)是否与工作零线(N线)分开,保护接零供电系统又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目前,建筑施工现场要求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系统,即TN-S接零保护系统。 1.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引出。 2.同一供电系统内不得同时采用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两种方式。 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箱柜的金属框架、门,人体可能接触到的金属支撑、底座、架体,电气保护管及其配件等均应与保护零线做牢固电气连接。
(二)、“三级配电” “三级配电”是指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用来接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三)“两级保护”主要针对漏电保护器而言,除在末级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内再设置一级漏电保护器,形成两级保护。 1.两级漏电保护器的参数相匹配,可按如下方法选择:总(分)配电箱可选100~200mA,但不得超过30mA*s的限值;开关箱处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用于潮湿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2.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必须选用肉眼可以辨别分断点的开关。
四、线路敷设的方式
(一)、埋地敷设
埋地敷设应选用铠装电缆,避开电焊、气焊等会产生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化学敷设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不得采用直埋。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少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二)、架空敷设
架空电缆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木杆或墙壁敷设,不能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钢筋混凝土杆不能存在露筋、宽度大于0.4mm的裂纹和扭曲现象;而采用木杆则不能选用腐朽、最小端直径小于140mm的;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能小于2.0m,这样出入的工作人员就不会碰到电缆线,起到间接防护作用。绑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
(三)、穿管敷设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构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至地下0.2m外,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直径应大于电缆线50%。
五、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是配电系统的终端设备,是最终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等其他形式能量的设备。在施工现场中,用电设备就是直接服务于施工作业的生产设备,要求如下:
1.塔式起重机的机体必须作防雷接地,同时必须与配电系统PE线相连接。除此以外,PE线与接地体之间还必须有一个直接独立的连接点。
2.外用电梯通常属于载人、载物的客、货两用电梯,所以其安全使用尤为重要。要设置单独的开关箱,特别是要有可靠的极限控制、通信联络。
3.桩工机械主要有潜水式钻孔机、潜水电机等。①潜水式钻孔机的漏电保护要符合配电系统关于潮湿场所漏电保护的要求。②潜水电机的负荷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护套不得有裂纹和破损。
4.夯土机械的金属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小于两处;其漏电保护必须适应潮湿场所的要求。夯土机械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
5.焊接机械的使用。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其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进线端不得。交流电焊机除应设置一次侧漏电保护器以外,还应装设二次侧漏电保护器。
六、外电防护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而逐渐提高,但是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监控的波动起伏较大,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不容忽视[1]。积极推行全面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采取先进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手段,提高科学技术,争取创建现阶段的最优等级质量的工程。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主要包括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地点以及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2]。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可以协调各个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进行预先规划,尽可能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失误率以及预防某些问题的出现,是保障施工现场如期完成指定工程目标,同时保证工程施行的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的最有效的手段。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工程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尽管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进展飞速,但是我国的水利水电专业的人员和施工团队在施工方面的经验仍然相对匮乏,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未能解决。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2.1施工用电安全管理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多大型机械设备运行、各种金属的焊接,都需要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用电设备线路,同时,在比较危险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牌,避免施工人员在未知的情况下发生触电、灼伤或者引起火灾,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
2.2施工材料管理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相比于其他工程,使用材料和施工环境更复杂,基础的工程项目、管道的制作、混凝土工程、机电工程等等常常会涉及到很多专项工程,如深基坑作业、塔吊安拆、土石方开挖、高空作业、管道铺设等等。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复杂,新型的技术和设备需要专业人员的专业操作,任何一个方面缺失精确性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问题。
2.3施工现场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处于整个施工过程的中央核心位置,但是大多数施工企业太过注重于施工的时间限制和利益问题,往往会在赶超工程进度的同时忽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使得施工现场的实际具体操作不符合规范化要求,违规作业、超负荷作业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施工人员的精神意识在长期高负荷、高压力的作业的过程中完全处于疲劳的状态,也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埋下重大的隐患。同时,过度赶超进度会使得工程材料供给困难,容易出现资料短缺现象,如果在材料的使用上出现问题,例如材料质量不达标准、材料使用量不足等,都会对整体工程造成极大的危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多会忽略对整体安全性的再次审查,或者审查不严谨,忽略其中的细节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忽略细节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的危害性不容小觑。
2.4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决定了施工的质量优劣、施工进度的快慢、施工成本的高低以及最终效益的好坏。而我国现阶段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秩序混乱,施工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施工过程中各项操作很难达到标准化,这些都严重阻碍施工工程的进步。其次,施工单位在人员任用方面也比较混乱,施工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施工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准确,分工粗略模糊,导致施工人员在现场的督查工作落实不到位,妨碍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3]。
3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强化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施工现场的危险发生频率,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理念运用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且进行相应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上岗通过资格,全面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源头上消除施工人员的习惯性违规操作,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提升施工人员对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可以更好的保护一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3.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
定期的安全检查可以及时排除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消灭有害因素,弥补施工过程中的缺陷,保障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改善施工环境,避免事故发生。施工单位需要设置相应部门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情况进行专业的检查,特别是重点环节和部位的专项排查十分重要。安全检查可以分为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常规检查主要就是每日的正常巡查定检和每日作业完成后的复检,专项检查包括对主要的、危险的环节进行多次反复而细致的检查,必须由特定专项人员检查。检查记录需要及时完善,记录内容应该简要明确,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并在安全检查记录中做好特殊标记,以便日后对其修护回执的复查确认。
3.3项目施工过程要防止生产事故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工程量繁重,工期跨度长,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在施工前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科学合理的划分施工现场的每一项工作,合理设置施工工期,避免高负荷作业,对重体力劳动的一线操作人员、高负荷运转的施工机械以及各类器具的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分工合理、施工安全,对于施工人员的作息安排时间要合理,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和最快的速度完成施工。
4结束语
施工现场的系统化管理势在必行,对施工的前期预分析危险因素,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和施工用具的安全管理是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的关键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工作,从源头上消灭危险因素,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完整的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其能高效运作;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逃生自救演习,提升施工人员对危险事故的应变能力,做到“警钟长鸣”;制定紧急预案措施,争取在危险发生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将危险程度降至最低。在今后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条例,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管理理念到每处细节,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利,焦晓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3).
[2]黄舒.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析[J].科协论坛(下),2012(3).
[3]苏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
关键词:水利水电;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对于所有企业而言,管理工作都极其重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也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环节。当前,随着国内外水利水电市场的革新和完善,水利水电行业也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就需将施工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对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管理工作一般由四个方面构成,即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而在这其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所以,要想完成好水利水电工作的施工管理,就需对这四方面的管理工作都进行有效完成,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管理则是重头。
1、概述
1.1、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原则
1.1.1、以人为本,安全先行的原则
我国各省市对于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都有明确的法律条例要求,其共同点均是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在施工作业中进行安全管理。
1.1.2、现场动态管理原则
由于随着工程项目建设的不断进行,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改变旧观念,要及时的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不能够掉以轻心。施工单位的管理者要及时的总结以前施工过程中的教训,及时的提出控制措施,发现问题,就必须究其根本原因,及时指出,限时整改。
1.2、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施工中得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施工安全在施工企业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因此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甚至企业存亡等等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与企业的安全管理方而的行动有关。施工安全的管理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2、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问题分析
2.1、一般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的单位较多,施工现场分散,各个工地间的距离比较长,容易造成各个工地之间的联系不通畅,这给安全监管带来比较大的隐患。
2.2、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对象比较复杂,且各部之间的管理方式存在差异,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的上方爆破,这期间就需要接触雷管,而这个问题就属于爆破安全问题。在洪水期间的施工过程中,应当首先保证汛期施工安全,这类问题又属于汛期安全施工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的使用牵涉的架设和使用安全问题,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和封堵安全问题等。
2.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地设备和材料大多都是暴露在室外,现场人员繁杂,很难对现场进行有效的隔离,同时施工人员的安全监管难度也比较大。
2.4、在聘请施工人员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而水利水电施工涉及的工种较多,这就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应对机制不够灵活,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有大量的重型材料和设各,由于许多施工人员并未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很容易引发设备或者材料伤人事件。
2.5、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也相对比较多,自动化、复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施工的进度也相对较快,这此因素也让整个水利水电枢纽的施工进度加快,使得施工现场安全控制问题变得较为复杂。
2.6、由于大部分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野外,所以施工单位的作业条件、生活条件等都相对较差,且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而,自救能力有限的施工人员而对突发问题发生时,其生命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3、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强化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得到领导者的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者重视才能够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标准,加强对各管理岗位责任人的安全意识培养,并且将其作为考核的标准。发生安全事故,一定要追究到底,对其进行严惩。对于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操作,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在施工阶段,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制止,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创造有利的环境。
3.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在工程施工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制度依据而造成施工质量管理的漏洞。为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的建设非常重要。因此,第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建设完善的前提下,项目经理要经常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严格安全制度的管理过程,对于表现好的规范操作给予奖励,做到赏罚分明。
3.3、明确责任到人,重视各部门的配合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较多、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落实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采取责任到人管理制度,进而确保安全施工的落实到位。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监督,各部门管理人员在明确与落实自身岗位职责基础上,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落实安全管理中的相互配合与监督机制,实施奖罚分明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以促进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实效性。
3.4、更新施工设备与技术
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单位或企业应当加大对施工设各与安全技术的投资,及时替换和更新施工的机械设各,引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据了解,许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中,不乏有施工机械设各老旧、施工方法、技术落后的因素。所以,淘汰老旧的机器、更新机械操作技术,加强施工过程的有效监控,监控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这不仅利于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同时也利于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及质量。
3.5、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主要阵地,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单位或企业必须狠抓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明确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以确保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内容繁多,主要包括施工作业安全、防火防水安全、安全技术操作安全、材料进出场把关等,各部门应分工协作、安全交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成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队伍,及时发现与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杜绝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总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工作人员的财产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以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就必须把准备施工前的所有工作落实做好,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安全工作监管,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国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J].甘肃农业,2014,07:63-64.
[2]肖艳,贾蕊,田广煜.简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4,19:108.
[3]林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4,19:111.
关键词: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related to the beneficial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an infrastructure, production safety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safe and civilized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how science is the power projec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U71
电力工程的建设投资一般较为庞大,建设工期长,涉及的工序多,从“三通一平”、线路基础开挖到最后的正式投产,工序的繁多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而当中的任何一道工序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电力工程的建设投资呈现越来越庞大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分析介绍。
一、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特点
电建施工现场是一个露天、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临时设施多、作业面变化大、人员集中的生产场所。作业环境多变,人机流动性大,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多,仅从事施工安装的特种工种就有:架子工、电火焊工、操作工、起重工、电工等,是事故易发性的作业场所,属高风险行业。
二、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
电建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多工种作业的群体, 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保护体系是搞好施工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管理思想应该是:职责分明、预防为主、把握重点、有始有终、封闭管理。即指导施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贯彻各种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的管理, 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都明确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职能,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同时要改变在安全生产中只注重物资的投入,转变为在管理资源开发上投入,通过安全策划,从人、财、物、机、法、料、环方面制定预防措施,由事后处理改变为事前控制,真正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和明确各级部门、人员的权限,制订出各个节点的控制。制定危险、关键点的安保计划,从根本上改变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缺乏针对性的局面,从源头上抓,实施封闭管理。项目法人(指业主方)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必须树立“管工程必须管安全的思想”,加大项目法人对项目安全的管理责任, 要彻底改变安全生产仅由施工单位管理的传统观念,可由项目法人牵头组织成立由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工程安全委员会的安全监督机构,对工程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监督,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三、应急预案的建立
在施工现场编制预案的目的, 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对施工人员的伤害能够迅速得到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员的伤害程度,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组织的紧急救治。在电建施工现场中,制定的主要预案应该包括:(1)火灾事故处置应急预案;(2)化学危险品应急预案;(3)机械设备应急预案;(4)射线事故应急预案;(5)食品中毒应急预案;(6)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7)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的编写内容和格式力求规范(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程序文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等),保证应急预案编写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并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进行专业审核,并在审核各签字页处签字。应该指出的是,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进行组织抢险救援行动的指南。所以,对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有演习计划,定期组织演习,验证应急预案及响应的有效性。
四、优化危害因素辩识程序
加强电建施工现场的危害辩识,加强施工现场职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判定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主要危险源和主要环境因素,从而为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电建施工现场的危害辨识应包括:(1)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2)作业场内所有人员的活动;(3)作业场内所有的设施、设备等。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辨识、环境因素识别的原则主要依据“输入-输出”的原则,根据施工过程中原辅材料、能源及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的投入来判别企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或产生安全隐患的要素。
五、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技术手段,改善劳动条件,避免失误,清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一份完整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在编制技术措施之前,要根据电厂的不同机型、地理位置等,加强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面的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做到工程项目从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布置、交底、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作业层便于操作履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是项目施工技术措施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应做到同时编制、同时审核、同时批准、同时执行。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单项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原则上谁组织施工谁编制,但涉及到专业性较强的配合工种,应由专业配合的工种提出单项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的人员必须熟悉所编制的施工项目情况,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找出危险源、危险点,使判定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针对性强,具体明确,确保安全施工。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好后,由工种专职工程师审核,送上一级会审,然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停止实施,修改需按原审批程序批准。
六、大型机械设施的管理
机械设备的安全是电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机械使用寿命的全过程,管理上稍有不慎,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负面影响大。从近年事故看,主要原因是机械质量不过关、审批把关不严、吊装方案不完善、安全措施不具体、不落实、违规指挥等原因造成各类惨剧。因此大型机械的安装、拆卸、维护、使用、操作、保养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一切可能使机械受到损坏,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和现象。根据机械设备管理好的电力施工企业经验,应做好以下几点:(1)为确保机械的完好率,财政保障机械的保养和修理;(2)财政保障机械安全保护设施齐全、可靠,用电、接地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确保安全使用;(3)对机械操作、指挥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4)加强单机安全技术档案,搞好状态识别和标识,定期检验鉴定做好相关记录;(5)补充、完善机械保养、修理的各项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坚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和故障检修, 确保机械设备良好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状况。
七、强化安全检查手段
安全工作更多的是预防工作,检查是预防和诊断。在目前情况下,安全大检查仍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有效手段和方法,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要坚持。安全检查要在“严”字上和“全”字上狠下功夫。如何才能利用安全检查这一手段促进安全工作呢? 其答案是做到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要充分利用安全检查时机,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指定专人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要做到该停产的停产,该整顿的整顿,该罚款的罚款,该关闭的关闭。只有掌握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不断改进安全检查和督查方式, 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对被检查对象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工作原理相当了解,检查才能有的放矢。总之检查是手段,整改是目的。要把检查发现的所有问题和隐患逐条落实、逐项整改,不留尾巴,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以此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八、培训比能力更重要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做到认识上的高起点,才能实现工作中的高标准。“抓安全必须抓思想保证、能力保证、技术保证和制度保证”,4 项保证的首要前提是落实思想保证,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也都把“培训、意识和能力”列为一项重要条款,尤其在安全管理中,培训比能力更重要。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的规律,不妨称其为五要素:人的精神状态、人的身体状况、工具的状况、材料的状况、环境的状况。当然,不是说五要素都具备了就一定发生事故,但是,只要发生事故,就一定具备至少一个要素。这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在事故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很大比例,所以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和避免。培训是企业给从业人员的最大实惠和福利,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将从中受益,最终实现良性循环,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关键词】风险预控;危险源辨识;煤矿安全管理
1、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
根据风险预控理论,风险预控的对象为能量和行为失误,如果进一步细分,能量可划分为设备能量和环境能量,行为失误有操作失误和管理失误。能量和行为在正常状态下称为危险源,在失控状态下称为隐患。在煤矿企业中,风险预控的本质对象是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重隐患控制,轻危险源管理,并没有完全遵守风险预控的原理。因此,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除了重视隐患管理之外,更应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真正实现风险预控。根据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遵循危险源辨识- 监测-控制的基本思路,形成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险预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①危险源辨识;②危险源监测;③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其辨识的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的效果。危险源监测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与正常状态相偏离的危险源,发出预警信息,并根据危险源监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修订制度规范或培训员工。危险源控制是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测,直至警情得到控制和消除。
2、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使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和有效化,虽然流程是科学的,但没有制度、规范、奖惩等激励约束机制相配套,也很难保证流程的良性规范运转。一般来说,机制包括两部分:制度、体制。制度是根据安全管理应该遵循的规律来制定的,体制是依据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动力源而制定的,有了制度,必须有相应的体制作支撑,才能真正使制度落到实处。本文从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两个方面设计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依据是风险预控原理,方法是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其运用风险预控全息动态监控信息系统来提高管理效率。在此,有三点需要说明:①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中的措施并不限于图2所列举的;②制度保证和体制支撑中的措施并非绝对完全的一一对应,一项体制可能支撑多项制度;③风险预控全息动态监控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发现、收集、分析、管理、反馈安全信息的平台,是一种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办法,较传统管理方法规范、有效,能显著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3、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实施要点
3.1理顺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煤矿安全需要国家、行业、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形式和监督体制,以保证煤矿的长治久安。因此,从国家相关部门到行业协会,从省、市、县到煤炭企业,应该形成上下一致的机构设置,从而实现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的管理功能,各管理实体各司其职,各尽其则。此外,安全管理体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明确国家部门、行业协会和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形成健全的责任体系,建立安全工作问责制度和评价考核标准,并严格落实。
3.2实施危险源闭环管理,实现风险预控
危险源闭环管理就是对危险源实施辨识、监测、控制、反馈的闭合管理程序,任何一个危险源都必须重复这一过程,形成首尾相接、闭合循环的安全管理流程。危险源闭环管理采用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其强调持续改进,每经过一轮循环,安全管理就迈向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对危险源实施闭环跟踪控制管理,能够提高对危险源的安全监管能力,有效实施风险预控,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结果、有反馈,不留安全死角。
3.3加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对煤矿企业来说,首先应建立目标清晰、分解科学、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培训目标体系。其次,要分析培训需求,针对不同的人群或工种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再次,要重点实施行为矫正培训,即针对煤矿员工惯常、频发的不安全行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最后,要建立起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同时,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准入管理,如班前抽考不及格不允许入井,没有取得区队长和班组长资格证不能担任相应职务等。
关键词: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2日
建筑工地的环境较为复杂,很容易造成配电线路绝缘老化及用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同时,用电设备的多样性和工作状态的不稳定性、施工现场的复杂性等,这些因素极易造成电击事故。因此,如何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减少现场用电事故的发生,成为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及实施要科学合理
1、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在5台以下或总用电量在50kW及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现场基本概况;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选择导线或电缆;选择电器、设计接地装置,绘制临时用电电气平面图、配电系统接线图;设计防雷装置;确定防护措施;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配电室或总配电箱位置设置原则,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便使电能损耗、电压损失接近最小且进出线方便;避免设在多尘、低洼积水、妨碍车辆行走及施工地方。
2、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3、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科学进行外电防护
某些施工现场由于受场地限制作业面十分靠近外高压线路,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架空线路间距小于最小安全距离,但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或只采取了简陋的防护,极易引起触电事故。对于外电架空线路,当在其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当因场地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的正下方施工、建造临建、堆放材料及构件等。塔吊等起重机械吊运物料、构件等不得在外电线路、设施正上方行走,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三、配电线路架设要安全可靠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一般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目前,施工现场主要存在以下不合理情况:配电线路直接架设在外脚手架或井字架上,架空线路的电杆没有采用砼干或木杆;电杆埋地深度浅,挡距超过规定;电杆的终端杆、转角杆没有加装平衡拉线,电杆上缺少绝缘子,横担上线路排序混乱等。埋地敷设的电缆埋设深度较浅,上下缺50mm细砂;埋地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0.2m处未加保护套管;电缆线路拖地、私拉乱接等。由此言之,施工企业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对配电线路架设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把临时用电的风险降低到最小范围内,使安全用电做得好上加好。
四、保护接地形式
施工现场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接地保护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带电的外露的可导电部分,要与专用保护线(PE线)可靠连接。有的施工工地一部分用电设备做保护接地,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建筑工地内的用电设备都属于同一个用电系统(有些特别大的工地有一个以上的用电系统除外),当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时,在保护装置未动做或拒动的情况下,会使中性点接地线电位升高,造成所有采用接零保护的设备外壳带电引起触电事故。正确的做法是只采用保护接地。
五、严格按规范要求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三项技术原则:(1)采用三级配电系统;(2)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3)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三级配电”是指配电箱应分级设置,即总配电箱以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用来接设备,形成三级配电。设备控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果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两级保护”主要针对漏电保护器而言,除在末级开关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总配电箱内再设置一级漏电保护器,形成两级保护。
六、TN-S系统保护零线引出点
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工作接地、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RCD)电源侧的工作零线处引出。有的工地从分配电箱的重复接地处引出,有的工地从总漏电保护器的负荷侧引出,这些都是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这是因为不理解TN-S系统的工作原理造成的误解,因为,目前施工现场广泛采用的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是通过检测相线与工作零线之间电流的不平衡来工作的。对于上述错误的接线情况下,这时如果设备的外壳带电,可能导致有些用电设备保护装置不动作,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七、按照规定进行PE线的重复接地
由于诸多原因,在一些施工现场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规范现象:(1)PE线的重复接地点数不符合要求;(2)重复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要求。按照有关规定,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总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做不少于三处的重复接地,每一处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具体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在如下位置增设重复接地点:PE线路的两处重复接地间距较大时(如大于50m)、大型建筑机械保护接零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大于规范时等。重复接地工作不应忽略,施工实践证明,重复接地能有效降低事故点的对地电压,减轻保护零线短路时的危险性。
八、用电设备与保护零线间连接
在施工现场发现,很多临时用电系统在初期架设过程中也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布置了保护零线,且零线引出点也是正确的,且安装要求也做了重复接地,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设备专用保护零线连接出现不牢固现象,如临时用电系统安装人员不仔细,只是简单将保护零线与设备接地体进行简单连接,并且没有经过严格的临时用电验收就投入实际运用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设备保护零线接线不妥当,使设备外壳出现带电或当设备发生漏电时失去安全保护等现象发生,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用电过程中出现触电事故。因此,要做好定期的检查维护工作。
九、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档案,包括单独编制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审批手续;技术交底资料,包括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向安装、维修临时用电工程的电工和各种设备的用电人员分别进行交底的文字内容,交底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和完整性,并有交底双方人员的签名及日期。安全验收和检查资料,包括临时用电工程的验收表;电器设备的调试、测试和检验资料(主要是设备绝缘和性能完好情况)。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电工维修工作记录:记载时间、地点、维修内容、技术要求、处理结果。临时用电人员从业资格有效证件复印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生产
建筑施工作业环境具有露天作业、劳动强度高、高空临边作业多,交叉作业等特点而成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建筑业的人数仅次于交通、煤矿等行业。所以,建筑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一、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考核工作
安全生产的实践表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但是在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重生产,轻安全”的观念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责任考核工作不落实、重质量进度轻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在工程建设初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使项目部领导层到工作岗位层层层有责任,有任务,有考核。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很明确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落实效果的检验,要充分利用考核这个能动机制,调动全员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
二、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落实安全技经费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竣生产管理目标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成指标。工程中我们常用的生产安全管理指标有:死亡率及工伤率、隐患治理率、机械事故率、安全标准化实施率等。同时应将指标分解到各阶段便于控制。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需要安技经费的保障,否则安全生产工作无法落实,无从实施。安技经费必须足额提取,根据工程进度制定使用计划,按进度审批使用资金。
三、重视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农民工安全意识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人数约占建筑业一线施工作业人员的9O%以上,据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主要来自于经济不发达地区,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从历年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故统计来看,农民工发生事故占90%以上(据有关的统计资料显示,超过95%工伤事故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三违”原因造成的)。这两个90%足以表明,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工。这支庞大队伍的安全问题足以对整个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产生巨大影响,而进城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尤其是新进城的农民工,刚放下农田的“锄头”,走进工地拿起“榔头”就干活。因此,项目部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采用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岗前培训考核及以直观教育为主的现场教育,班组岗前教育、开设农民工夜校等方式加大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杜绝“三违”,已经成为当前保护农民工生命安全,降低安全事故,促进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四、强化安全设备设施检查,切实落实设备设施的验收
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临时用电、施工电梯、基坑防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拆除与爆破工程。“四口”、“五临边” 防护设施等设备设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强化对其的管理,禁止使用淘汰的机械设备。重视安全机械设备的送检工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施工现场各种设备设施一定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验收,对需要第三方检测检验的必须检测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近年来,因设备设施问题产生的安全事故数量逐渐加大,加强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检查验收和日常保养维修工作,特别是班前检查,对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五、细化工作内容,强化隐患整改
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一切事故源于事故隐患的存在,控制事故必须抓住源头。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减少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施工现场能否积极主动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关系到安全生产目标能否实现。推进隐患排查制度建设,强化隐患整改监督,细化隐患排查工作内容,着实解决安全生产隐患是隐患排查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安全隐患应重视对其分析归类,找出存在问题的A类因素和针对A类、B类因素制定包括技术、管理、教育三方面内容的整改措施。为此,项目经理必须亲自负责隐患排查工作,强化对现场施工安全生产隐患的检查、整改,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走过场。
六、借科技兴安之力,获安全生产之利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在传统的“人防、物防”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用信息技术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施工现场主要使用信息化技术有:建筑塔吊监控系统、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塔吊防碰撞系统、施工升降机安全管理智能装置等。
1.建筑塔吊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塔吊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生安全隐患时提前预警和报警,以及群塔联合作业时智能防碰撞功能。该系统可通过GPRS互联网络将实时数据传输到企业远程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进入系统平台后可以对塔吊安全运行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同时它具有实时数据显示、强制制动功能,能及时纠正使用单位和操作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行为,对严重违章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并作为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处罚的重要依据。
2.施工升降机安全管理智能装置能确定工地施工升降机操作人员唯一性、可靠性、安全性,确保非上岗人员无法操作施工升降机。避免因非上岗人员随意操作造成安全事故。并严格控制乘载人员数量,有效杜绝施工升降机重大事故的发生。
3.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它由无数个布置在施工现场的视频探头和数据交换机及显示装置组成,在施工现场安全监控室内可以清楚地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场所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通过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能及时、有效地发现事故隐患,杜绝“三违”,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管理效率。从我单位近年来实施的情况来看,成效显著,经济性好、实用性强。
七、加强应急演练,强化演练实效
应急演练是应急保障的重要内容。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应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工作原则,需要事先制定演练方案、规范救援工作流程,施工现场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演练人员应在不知情的情况投入活动,从而检验项目部应对险情的能力。应急救援演练应坚持“学习一演练一总结提高”闭环管理。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应急救援技能,管理人员的救援指挥能力、作业人员的救灾避险能力,提升项目部处置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救援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八、小结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安全管理是责任更是荣誉,需要加强事先控制和重视事中控制、事后检查控制,需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抓重点环节人手,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深、抓细,从而确保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郑钦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9期
关键词:电厂;安全精细化;管理
安全问题无小事,细节问题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更加重要,电厂的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要做好电厂的安全精细化管理,就需要针对细节问题做好工作,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做细、做全、做精。
一、建立健全各种规则制度
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得各种行为准则有了一个可以依据的书面基础,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做好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的治理根本,因此应该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精细化的规则制度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根本上杜绝“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符合电厂企业的实际状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做好系统全面、内容细致;要明确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对工作程序和操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要确保其合法性和权威性,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做进一步的细化和延伸,与企业的文化融合,互为补充,体现出时代特色。在采用新的制度和方法的同时兼顾大众做法,使职工乐于接受。
做好各种规则制度的精细化管理,以形成电厂企业的日常管理有章可循、现场操作有规可从、奖励惩罚有本可依,为安全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不是缺乏规则制度,而是缺乏具体的细化和进一步的完善及修订,使得在实际运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各种规则制度还应该切合实际状况,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断的更新、完善和修订,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立健全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电厂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高效性的基础,是减少违章事件、提高职工业务能力、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教育培训的内容要精、措施要细,注重实际效果,以人为本,重视每个员工的具体特点和水平,因材施教。教育培训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任务,需要长期坚持,制定周密的计划,有步骤、有计划的展开。同时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生产的薄弱环节、职工的文化水平等进行因材施教,合理布局,做到内容既广泛而又深入,逐级过关,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同时安全教育培训还要结合时代特色。学习行业法规,自上而下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教育的氛围,从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学习入手,教育形式力求生动活泼,追求实效,避免空洞乏味,走形式。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现场教育、网上教育、操作示范、外出培训等各种形式,结合一周一题,一月一个案例,一年一个考试的形式,包括百日安全竞赛,将安全生产切实做到位,真正让每位员工都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切实提高电厂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完善违章处理精细化
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违章现象不制止,事故就很难从根本上消除。违章现象具有习惯性、隐藏性和顽固性的特点,因此治理违章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和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时时刻刻注重避免违章现象的发生,治理违章要坚持常抓不懈,采取有力措施,将违章现象降低到最低程度,实现长期无违章记录目标。
违章现象的治理要从电厂企业的实际出发,认真找出出现可能违章的源头,制定具体的反违章措施和治理措施。企业要通过各种方法宣传反违章的内容,加强教育,针对不同的部门、班组,组织好违章内容的学习和分析。班组是杜绝违章现象的具体实施者,因此,应该重视班组的违章内容教育,各班组也要针对各值班员的业务水平、性格和习惯,分析每位员工可能出现的违章现象,通过具体学习,使每位一线职工明白违反规定后的危害及后果,从每一位员工做起,理解反违章的意义,加强自身的反违章自查和纠正工作,提高自身自觉反违章的意识和能力。治理违章问题要分层次、全面展开。
第一,班组。班组是各项生产任务的实际执行者,如果班组人员不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就很容易导致各种事故和违章问题的出现,因此班组一线人员要严格守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第二,管理层面。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要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避免违章指挥和领导,杜绝管理性违章行为的出现。
第三,系统、设备、安全设施规范配置等。生产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安全设施的规范配备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因此要做好这些设备的故障排查,企业也要做好相关设施配置。
四、完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和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预防事故、消除隐患、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强监督检查的精细化管理,就需要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督和检查,查漏补缺,及时发现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将事故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监督检查一方面要依赖企业的监督系统,从企业上层到生产部门的班组,每级都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包括现场检查、周检查、月检查等。另一方面,要依赖保证体系,通过各级人员的日常严格的管理,实现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技术人员一线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专业管理人员、领导干部的专项检查、治理等,将生产中重点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形成上下一心、共同监督即齐抓共管的局面。
检查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方法,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任到人,落实安全责任制,根据问题的轻重程度,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期限,并对解决结果进行跟踪检查验收,确保将问题治理到位,整改到位。同时要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彻底解决问题,从而将安全隐患彻底消除。
五、完善危险点预防与控制
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对危险点要根据不同作业环境和环节进行细致规定,做到全面、准确,措施到位,保证每个作业项目、环节都能够有预防分析、危险点设置,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危险点的分类和控制对象的事前制定是做好危险点预防与控制的前提。要根据容易产生事故的作业环境、机器设备、操作人员常容易出现的违章问题,按照事故的原因、类型进行列举,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危险点的存在,减少事故出现的可能。明确应该辨识的危险点对象、辨别方法及步骤,为开展危险点防治做好基础性工作。危险点有着客观存在性、潜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寻找、分析和确定危险点时,要认真考察,对设备、设施、环境、操作等容易出现危险的环节进行现场考察,通过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查找确定。同时也要借鉴本企业或者同行、同类行业中曾经发生的事故实例,进行原因分析、概括和总结,确定危险点。另外可从一般性规律出发,通过推理分析,确定危险点的存在。对于风险较高的作业项目,列为重点检查对象,重点进行监督和控制。
危险点的控制可以班组为单位,分专业、岗位进行查找和分析,并逐级上报确认,做到分级控制和管理。同时,危险点的确立要实事求是,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动态实际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加以补充和评审,确保危险点设置的准确、全面、措施的有效,实现预防事故的目的。
六、结束语
电厂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电厂安全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是确保电厂安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安全管理要做到精细化,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到实处,细化工作内容,全员做好安全生产,从规章制度建设、违规处理、监督检查、教育培训、危险点预防控制等各个方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和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迟娟,马瑞艳.谈班组的精细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
2.苏中怀.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J].中国水泥,2010(1).
3.韩临慧.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对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
【关键词】 视频脑电监测;安全知识宣教;防护措施;护理
作者单位:450052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癫痫科 我院癫痫科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共完成长程视频脑电监测2893例,由专职护理人员参与完成,检测过程中患者的安全保证是我们的护理重点,现将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93例患者全部为住院或门诊的癫痫和疑似癫痫患者,男1872例,女1021例,年龄38 d~79岁,其中癫痫患者术前定位检查1715例,普通监测1178例,监测过程中有临床发作者1517例,其中179例排除了癫痫发作。
12 监测方法 使用美国BioLogic128导全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系统,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法放置头皮盘状电极,加用胶布及弹力帽固定,行单、双导EEG描记,采用自然睡眠,常规睁闭眼反应及过度换气试验,部分患者加做蝶骨电极描记,根据病情采用24 h或连续数天监测,记录完成后利用回放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与诊断。
13 结果 根据脑电监测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监测方案,严格按操作规程完成监测任务[1]。遵照医嘱,对于术前定位或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捕捉2~3次及以上发作,以利于明确诊断。对于监测时间过长的患者,视情况重新清洗头部,重新粘贴电极,以保证脑电图像质量,对发作频繁者,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通过我们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全部病例均安全顺利完成监测检查。
2 护理
21 监测前准备 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视频脑电监测的目的和检查方法,告知患者检查无痛苦、无创伤,以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2]。监测过程中,尽量不要在病房充电,接打移动电话,使用笔记本电脑等,以防出现电磁干扰,影响检查结果。在检查前1 d做好头皮准备:洗净头发,禁擦发油头皮有感染者需预先控制,如做术前定位的男性患者需剃光头,女性患者剪短头发,以保证头皮与电极接触良好。
22 病房环境 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6℃,湿度控制在50%左右;太冷,患者寒战易致肌电干扰,太热,出汗可致脑电图基线漂浮,所以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有利于脑电图资料的采集[3]。同时保持床单位整洁,对于遮挡摄像头的物品等应及时整理。另外,还要向患者介绍病房的基本设施、呼叫器的使用、监测系统的区域活动范围等,以保证全面捕捉患者发作的临床表现。对于危险物品如暖水瓶等要集中放置,避免患者发作时受到伤害。
23 监测过程中护理 由于视频脑电监测时间过长,患者的活动受到了一定限制,我们定时巡视病房,观察并满足患者生活所需。每次巡视病房时检查电极有无脱落,有无错位,胶布固定松紧是否舒适。监测过程中嘱患者按时进餐,以免空腹后血糖偏低对脑电图结果造成影响[4]。告知患者进食过程中注意进食安全,过烫的汤及粥类食物不要端起,放温后再服用,以免出现发作后烫伤。一旦患者发作,护士要迅速赶到患者床旁,观察并记录发作情况,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患者进食中发作,护士应及时将患者口中食物清理干净,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在发作过程中避免强行按压患者抽搐的肢体,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24 头皮的护理 在监测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头皮的情况,尤其是耳周围及前额部的皮肤,对于检测时间过长者,定时给予松动弹力帽,必要时给予干净纱布垫于弹力帽下,防止皮肤过敏及水疱的发生。监测完毕,取下电极或电极帽,清除导电膏,用温水清洗头皮,并观察皮肤有无受损,对出现瘀血及水疱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危重患者护送回病房。
25 心理护理 患者在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时活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术前定位的男性患者通常需要剃光头发,有时对于术前进行癫痫灶定位的患者需要减药或停药来捕捉发作,患者处于癫痫发作的高危水平,这些情况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关心体贴。并仔细询问患者每次发作前有无诱因、先兆、好发时间、发作的持续时间等,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监测过程中,如有发作,医护人员会及时赶至床旁做好保护措施,并详细观察发作特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除患者忧虑,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积极配合监测要求及方法。
3 讨论
视频脑电监测实施专人护理,全程监测,监测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防护尤为重要。监测中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监测过程中不要剧烈活动,不要随意触碰放大器。每个床位的前上方都有一个摄像机镜头,在陪护过程中家属不要与患者一起坐或者躺在床上,避免妨碍摄像机对于发作情况的记录。在监测过程中,护士要保证视频脑电监测的质量,注意随时调整摄像范围,保证患者图像完整。如有减停药物者,向患者和家属讲明减停药的目的,当患者发作时,应用呼叫器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对于发作前有预感的患者,在出现预感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发作时家属不要惊慌,让患者平躺在床上,把被子掀开暴露全身,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站在病床一侧或蹲下,轻轻扶住患者的身体(不要过分用力),防止跌落床下,并同时呼叫患者的名字,护士此时应立即赶至床旁,防止患者坠床、撞伤,并松开衣领、腰带,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咬伤舌及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同时避免患者拽拉导线及电极,发现电极脱落时,应重新粘贴,同时保护好放大器,防止损坏仪器。抽搐发作完后立即清除患者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由于癫痫患者临床发作时大多数意识丧失或意识不清,在脑电监测过程中,保证患者的安全尤为重要,应在病床的床头床尾放置靠垫、两边加护床挡护垫以免患者癫痫发作时摔伤碰伤,危险物品应远离患者放置:如暖水瓶,剪刀,尖刀等物品。监测室内应备好开口器、压舌板、吸痰器,吸氧装置,地西泮针等抢救器材和药品,对发作频繁及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给予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有效的供给药物。因此在脑电视频监测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全知识宣教,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及做好各项护理措施是患者安全及顺利完成监测检查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抗癫痫协会专家组主译现代临床脑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528542.
[2] 冯晓燕,丁小华,陈书达,等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干预.护理研究,2006,20(2B):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