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神经生物学综述

时间:2023-06-08 15:16:14

导语:在神经生物学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神经生物学综述

第1篇

关键词: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科学化、心理治疗

 

1.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范畴

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的当属《生理心理学纲要》的作者、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其意在从客观的、生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而生理心理学被界定为: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可以说,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行为以及神经活动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而随着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生理心理学所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生理心理学包括了生物心理学、行为神经科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生理心理学除了与神经生理学、遗传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精神病学之间有深度的交叉和融合外,近年来也与工程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学有所交叉[1]。在某种程度上,生理心理学所具有的学科包容性以及伴随科技发展的态势使其影响不断壮大,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2. 生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二十世纪初,生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首次由西欧介绍进来,此后更是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我国上世纪的特殊历史背景环境中,生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建设等意识形态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归纳起来,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

⑴ 50年代在中国与苏联的密切关系中,我国生理心理学的工作主要限定在对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心理的研究,同时出现了一些引进国际尖端技术和理论的意识萌芽。

⑵ 60年代由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理论技术,生理心理学开始了以脑电及皮电为主要指标的心理学研究轨道,可以说,此时期的生理心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⑶ 70年代后期我国生理心理学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中断及低谷阶段,各项相关脑机制和临床研究等重新开展,并展现出了一定的民族特色,譬如关于针麻和气功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

虽然我国包括生理心理秀儿在内的整个心理学学科发展底子薄、过程比较曲折,但就在最近这些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生理心理学逐渐与国际接轨,出现了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热衷,各项相关研究蓬勃展开,诸如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生理心理学角度的研究论文不胜枚举,在心理学量化、实证化的研究氛围中独占鳌头。同时,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 21 世纪我国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我国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正密切地关注心身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2]。

3. 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

生理心理学试图揭示宇宙起源、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类自然科学中处于核心地位[3]。同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也即探讨和阐明心理活动是怎样产生的,因而是心理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

我国生理心理学的发展更多的体现在高校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以及在临床神经科学实践。在我国高校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方面,北京大学“生理心理学大实验课”开设于1981年,这或许是国内高校心理学专业最早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程和实验课的时间[4]。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生理心理学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学专业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学术素养。而在临床实践层面,生理心理学强调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生理方面、特别是脑的关注,在这一趋势下,目前认知神经科学更是日入破竹、如火如荼。

就整个心理学体系而言,不管是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还是目前心理学界量化、实证化的主流发展,生理心理学均扮演者主要的推动力。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生理心理学所能起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5]:

⑴ 在心理学诞生伊始就一直处于哲学范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多是哲学思辨,生理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更加实证化的实验技术,促进了心理学由一门学科向科学转变;

⑵ 生理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使心理学理论研究跃上一个新的水平。比如心理学发展史上关于脑机能定位的理论,便开启了心理学对心理脑功能定位的新思路,其也帮助心理学研究开始注重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⑶ 生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使得心理学的研究超越了思辨、描述而更注重实验、实证,这对于实验心理学的开创以及当下大数据时代心理学是一种很大的填补和推动。

另外,除了理论发展层面的意义,值得一提的还有生理心理学对心理学知识应用的影响。而这方面最常见的当属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比如在心理治疗门诊中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诊断方面,除了衡量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等意外,还要参考来访者的躯体特征方面的改变;除了参考来访者的家庭环境、病史、人际关系等外在因素,有时候还需要检查其体内激素水平或脑部的病变与否。

 

参考文献:

[1][3] 李量.生理心理学:一门探索心理活动、行为活动以及神经活动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J].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2012 ,27:22-30.

[2] 林文娟.生理心理学前沿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353-354.

[4] 李新旺.努力加强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26-28.

[5] 郭志戎. 试论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4):21-23.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025-02

周围神经损伤发生以后,机体会启动复杂且调节完好的程序来清除坏死组织及开始修复的过程。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在发生上起源于神经嵴,经过雪旺细胞前体幼稚雪旺细胞成熟雪旺细胞几个阶段,随后成串地沿着神经纤维生长、增殖并形成髓鞘,一个SC只形成一节髓鞘,而在无髓纤维。SC可以包裹不止一条轴突。SC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归结为SC的研究。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SC增生的分子机制简要综述如下:

1 华勒反应中的雪旺细胞

1850年Waller首先观察到,切断蛙的舌下神经和吞咽神经后,损伤平面以远神经纤维全长的轴突和髓鞘破坏,称之为华勒变性。华勒变性使神经支配的靶器官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中断,整个神经通路崩溃,随之而来的损伤神经的修复再生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①损伤神经近段轴突的芽生与延伸。②再生轴突的再髓鞘化。③再生轴突与相应的靶器官重建突触联系。SC在华勒变性反应开始的一刻即参与损伤和再生的整个过程。神经损伤后SC立即开始分裂、增殖,其高峰出现在伤后第1~2周,以后快速回落。SC与巨噬细胞一同吞噬变性的轴突髓鞘,增殖的SC形成bungner带,引导再生轴突的生长。另外SC分泌表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等,除了诱导轴突的延伸、髓鞘化及神经的再支配。还能稳定外周胶质细胞网络,短暂的黏附有利于轴突芽生和新生轴突的髓鞘化。SC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作用是多样性的,它们既具有吞噬功能,又有为神经再生提供支架和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引导轴突的有序延伸,促进轴突的髓鞘化和调节自身的生存和凋亡。

2 影响雪旺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周围神经损伤后SC的增殖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如下:

2.1 神经调节蛋白neure~'uhn(NRG)

它们是在结构上类似的多肽家族。有三种异构体:NRG-1、NRG-2、NRG-3。NRG的功能性受体是由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组成的。NRG激活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经过接头蛋白Shc和Grb2将信号传递到下游的Ras/Raf/MEK/ERK激酶信号传递途径,调控细胞的基因转录,诱导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损伤后SC的增殖和迁移等重要的生理活动,并影响髓鞘的形成。SC前体的存活依赖于FGF2和IGF,而成熟的SC则依赖于NRG来进行调节。对于ErbB2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会严重阻碍周围神经的髓鞘化,这种损害是无法修复的,提示NRG信号系统参与了SC的增殖和神经的修复过程。利用转基因和基因敲除的小鼠进行研究,发现NRG-1是SC分化和发育所必需的,同源缺失小鼠的胚胎可见SC前体数量明显减少及颅交感神经节的异常发育,NRG受体基因敲除以后,髓鞘形成会明显变薄,实验动物会出现共济失调、震颤,并有运动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的大量失。

2.2 巨噬细胞

传统的观点认为,巨噬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主要是参与吞噬、清除变性的轴突及髓鞘的碎片,事实上。巨噬细胞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还可能通过分泌某些活性因子(如癌调蛋白,oncomodulin),影响SC的增殖活性,从而对神经再生产生影响。通过对两个月大小的C57BU6J小鼠静脉注射二氯亚甲基二磷酸脂质体,诱导巨噬细胞的损耗,在神经损伤以后的第1、2、3、5、7天,分别在体外和体内观察巨噬细胞和雪旺细胞增殖的情况,发现在华勒反应中巨噬细胞可以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在雪旺细胞培养时加入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会使SC的分裂增殖加快,其原因是巨噬细胞导致SC内cAMP水平的升高,后者引起SC促分裂因子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的上调,从而表现出促SC增殖的效应。通过腹腔内注射二氧化硅200mg,产生巨噬细胞的功能抑制,10 min后制作双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别在术后第1、2、3、5、7、10天取远侧神经进行细胞培养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功能状态和SC的增殖情况,发现巨噬细胞的功能抑制,使SC的增殖出现延迟。结果提示,巨噬细胞可以分泌某些活性因子,这些活性因子对雪旺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但仍有其他因素参与雪旺细胞的增殖活动。

2.3 溶血磷脂酸和鞘氨醇-1磷酸盐

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细胞外的信号磷脂,对SC有广泛的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存活、肌动蛋白重组、髓磷脂基因表达等。研究发现,LPA可以使丝状肌动蛋白重新排列形成螺旋状结构,其周围是短的呈直角分布的肌动蛋白微丝,它们与黏着吸附蛋白(focal adhesion pro,teins)、桩蛋白(paxillin)、扭蛋白(vinculin)一起促使SC附着在层粘连蛋白基质表面,还可以促进SC形成,广泛的细胞间连接,导致细胞群集,药理学阻断实验发现,LPA对肌动蛋白的影响是通过Rho信号途径激活百日咳毒素敏感蛋白(pcPtussis toxin-sensitive G-protein)而实现的。周围神经损伤后伴随着SC的增殖,SC表达的LPA受体和鞘氨醇-1磷酸盐(sphingosine 1-phosphate,SlP)受体明显增加,这两者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分子。饱和及不饱和溶血磷脂酸都可以引起SC的DNA合成增加,随剂量增加其效应增强,刺激雪旺细胞的有丝分裂。研究发现SIP可以促进板层伪足和肌动蛋白网的形成以及SC的迁移,鞘氨醇激酶抑制剂二甲基鞘氨醇可以抑制S1P的促有丝分裂效应。

2.4 细胞周期蛋白D1(cvchn D1)

第3篇

[关键词] 抑郁症;神经炎症;细胞因子;补体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5(b)-0033-03

[Abstract] Rec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biology, the effect of neuroinflammation on depression has been highlighted. More and more research find the importance of aberrant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In this paper, neuroinflammation mechanism of depression is to do a review.

[Key words] Depression; Neuroinflammation; Cytokine; Complement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为主要特征,其高致残率和低治愈率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极为沉重的疾病负担。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研发的抗抑郁药物经过临床多年实践证明仍存在起效慢、有效率低等缺点[1-2]。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神经炎症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神经免疫异常在抑郁症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神经炎症与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神经炎症与抑郁症

神经炎症是指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神经系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免疫隔绝的系统。然而,最新研究指出神经膜周围的纤维母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内皮细胞在组织损伤时可被激活,产生细胞因子、一氧化碳、趋化因子等免疫物质,并进一步诱导循环中的免疫细胞进入神经系统引发免疫反应或炎性损伤,主要途径包括补体、免疫细胞和胶质细胞等[3]。补体系统激活被认为是慢性神经炎症机制中的重要环节。神经系统中多种细胞可以表达补体成分和补体受体,而神经系统自身也可以合成补体参与多种疾病过程。补体系统不仅促发固有免疫反应,还可造成T细胞、B细胞活化,引起适应性免疫反应。补体激活方式包括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这三条途径殊途同归,最终形成C5转化酶,并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是补体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因子,是补体激活途径的调节因子。Zhang等[4]发现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CFH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CFH基因rs1061170位点与抑郁症具有显著性关联,eQTL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显著影响脑内下橄榄核和枕叶皮质内CFH基因表达,提示CFH可能与抑郁症有关。在旁路途径中,CFH可以通过抑制C3转化酶的组装调控旁路途径,避免补体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免疫病理反应,因此CFH对C3有负性调节作用。迄今已有多项报道显示C3在抑郁症患者中枢和外周组织中显著升高,同时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显示CFH基因rs3753394位点与补体C3表达之间具有显著性关联[5]。因此,上述研究提示补体系统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FH可能是抑郁Y发生的易感基因。

抑郁症自杀者尸脑研究发现患者脑内细胞因子以及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内一氧化碳合成酶合成显著增加[6]。细胞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23以及抗炎因子,如IL-4、IL-5、IL-10和IL-13。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失衡在抑郁样行为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多项研究指出,抑郁症患者外周血血清或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如IL-1β、IL-2、IL-6、TNF-α和IFN-γ均显著升高[7]。某些细胞因子升高,如IL-1β、IL-6和TNF-α见于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但不见于不典型抑郁症患者[8]。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体内促炎因子,如IL-1、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且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11]。临床研究也指出,实验动物经脂多糖处理后,脑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并出现抑郁样行为,如睡眠障碍、缺失和动力不足等[12]。临床药理学已证明NMDA受体拮抗剂Ketamine对于抑郁症的显著疗效,前扣带皮质主要负责NMDA拮抗信号内流,同时神经影像学研究也指出前扣带回皮质功能和结构异常在抑郁症神经机制中的重要地位[13-14]。现有证据显示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升高的同时往往伴有前扣带皮质内小胶质细胞激活[15-16],提示前扣带回皮质可能是抑郁症神经炎性反应的易感脑区。一项针对长期使用低剂量重组人IL-2蛋白的癌症患者的随访研究显示,经过3个月的治疗,80%患者抑郁水平显著上升[17]。虽然细胞因子与抑郁症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神经炎症机制对于大脑神经可塑性的负性调节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也表明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升高与谵妄和自杀风险增加有关[18]。

目前的证据显示神经炎症系统具有维持突触持续联系的作用,在生理和病理层面上控制突触可塑性。感染、外伤以及慢性应激可诱导免疫细胞激活并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和前列腺素。这些促炎因子通过神经毒性作用、损害线粒体功能造成神经营养因子下降,引起神经可塑性、神经发生和记忆异常[19-20]。例如,细胞因子引起NMDA功能异常激活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变以及认知功能障碍[21]。在突触水平,研究显示TNF-α上调突触膜NMDA受体NR1亚基,引起NMDA诱发钙离子大量释放并提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导致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22-23]。

一最新囊括了18个临床研究,包括583例有自杀抑郁症患者,315例无自杀抑郁症患者和845名健康人的荟萃分析[24]结果显示,IL-1β和IL-6在有自杀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和脑组织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无自杀抑郁症患者。体外实验显示有自杀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L-2生成显著低于无自杀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内IL-8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者。其他研究证据也提示IL-1β、IL-6升高以及小胶质细胞增生和单核细胞增多与自杀行为有关[25]。药理学研究指出很多抗抑郁药物具有抗炎作用,也间接支持炎性反应是抑郁症的潜在病理机制[18]。

2 神经炎症机制

炎性反应增加活性氧自由基生成,如过氧化氢、超氧化物等,损伤脑细胞和神经突触,影响大脑功能[26],其机制在于氧自由基可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通道开放,使细胞膜去极化,导致线粒体受氧自由基损害。在分子水平上,Zhang等[27]发现线粒体复合物Ⅰ亚基NDUFV2基因启动子rs12457810和rs12964485组成的T-C单体型与抑郁症呈显著性相关,提示线粒体是抑郁症发生的易感部位。多项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基底节和前额叶皮质等区域葡萄糖代谢能量减低,血液灌注减少,提示患者脑内神经元活动受限,代谢能量减少[28]。磁共振波谱(MRS)研究也显示抑郁症患者脑内乳酸水平升高,前额叶磷酸单脂水平升高,高能磷酸化合物减少,磷酸肌酸与无机磷酸盐比值降低[29],提示抑郁症患者脑内ATP功能不足。此外,抑郁症患者外周肌肉细胞活检结果也显示细胞线粒体ATP生成减少[30]。因此,炎性反应可能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生成,造成线粒体ATP产能异常、跨膜电位改变、线粒体膜离子泵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级联反应,导致脑细胞功能障碍,增加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3 小结

综上所述,神经炎症机制可能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炎症效应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和能量代谢等过程导致抑郁症相关脑区神经功能变化导致情绪控制异常。因此,抑郁症神经炎症机制研究将为阐明该病病因、新药研发和指导个体化用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Zhang C,Wu Z,Hong W,et al. Influence of BCL2 gene in major depression susceptibility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outcome [J]. J Affect Disord,2014,155:288-294.

[2] Zhang C,Li Z,Wu Z,et al. A study of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gene(GRIN2B)variants as predictors of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on [J]. Psychopharmacology(Berl),2014,231(4):685-693.

[3] Del-Bel E,Bortolanza M,Dos-Santos-Pereira M,et al. l-DOPA-induced dyskinesia in Parkinson's disease:are neuroinflammation and astrocytes key elements? [J] Synapse,2016,70(12):479-500.

[4] Zhang C,Zhang DF,Wu ZG,et al. Complement factor H and susceptibility to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Han Chinese [J]. Br J Psychiatry,2016,208(5):446-452.

[5] Yang X,Sun J,Gao Y,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serum complement C3 and C4 levels in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 [J]. PLoS Genet,2012,8(9):e1002916.

[6] Torres-Platas SG,Cruceanu C,Chen GG,et al. Evidence for increased microglial priming and macrophage recruitment in the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white matter of depressed suicides [J]. Brain Behav Immun,2014,42:50-59.

[7] Tajfard M,Latiff LA,Rahimi HR,et al.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depress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Iran Red Crescent Med J,2014,16(7):e17111.

[8] Craddock D,Thomas A. Cytokines and late-life depression [J]. Essent Psychopharmacol,2006,7(1):42-52.

[9] Dowlati Y,Herrmann N,Swardfager W,et al. A meta-analysis of cytokines in major depression [J]. Biol Psychiatry,2010,67(5):446-457.

[10] Passos IC,Vasconcelos-Moreno MP,Costa LG,et al.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and meta-regression [J]. Lancet Psychiatry,2015,2(11):1002-1012.

[11] Jiang M,Qin P,Yang X. Comorbidity between depression and asthma via immune-inflammatory pathways:a meta-analysis [J]. J Affect Disord,2014,166:22-29.

[12] Tang MM,Lin WJ,Pan YQ,et al.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dysfunction linked to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a neuroinflammation induced model of depression [J]. Physiol Behav,2016,161:166-173.

[13] Chan SW,Sussmann JE,Romaniuk L,et al. Deactivation in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during facial processing in young individuals with high familial risk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fMRI findings from the Scottish Bipolar Family Study [J].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16,57(11):1277-1286.

[14] Holroyd CB,Umemoto A. The research domain criteria framework:the case for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J]. Neurosci Biobehav Rev,2016,71:418-443.

[15] Steiner J,Walter M,Gos T,et al. Severe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icroglial quinolinic acid in subregions of the anterior cingulate gyrus:evidence for an immune-modulated glutamatergic neurotransmission? [J] J Neuroinflammation,2011,8:94.

[16] Haroon E,Fleischer CC,Felger JC,et al. Conceptual convergence:increased inflamm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asal ganglia glutamate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J]. Mol Psychiatry,2016,21(10):1351-1357.

[17] Pizzi C,Caraglia M,Cianciulli M,et al. Low-dose recombinant IL-2 induces psychological changes:monitoring by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J]. Anticancer Res,2002,22(2A):727-732.

[18] Echeverria V,Grizzell JA,Barreto GE. Neuroinflammation:a therapeutic target of cotin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J] Curr Pharm Des,2016,22(10):1324-1333.

[19] Tong L,Prieto GA,Kramar EA,et al.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dependent synaptic plasticity is suppressed by interleukin-1beta via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J]. J Neurosci,2012,32(49):17714-17724.

[20] Cabezas R,El-Bacha RS,Gonzalez J,et al. Mitochondrial functions in astrocytes:neuroprotective implications from oxidative damage by rotenone [J]. Neurosci Res,2012,74(2):80-90.

[21] di Penta A,Moreno B,Reix S,et al. Oxidative stres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contribute to demyelination and axonal damage in a cerebellar culture model of neuroinflammation [J]. PLoS One,2013,8(2):e54722.

[22] Wheeler D,Knapp E,Bandaru VV,et al.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neutral sphingomyelinase-2 modulates synaptic plasticity by controlling the membrane insertion of NMDA receptors [J]. J Neurochem,2009,109(5):1237-1249.

[23] Wall AM,Mukandala G,Greig NH,et al.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potentiates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 the rat dentate gyrus after acute hypoxia [J]. J Neurosci Res,2015,93(5):815-829.

[24] Black C,Miller BJ. Meta-analysis of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 in suicidality:distinguishing suicidal versus nonsuicidal patients [J]. Biol Psychiatry,2015,78(1):28-37.

[25] Steiner J,Gos T,Bogerts B,et al. Possible impact of microglial cells and the monocyte-macrophage system on suicidal behavior [J]. CNS Neurol Disord Drug Targets,2013,12(7):971-979.

[26] Daulatzai MA. Fundamental role of pan-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nitrosative pathways in neuro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rats [J]. Am J Neurodegener Dis,2016,5(2):102-130.

[27] Zhang Z,Ni J,Zhang J,et al. A haplotype in the 5'-upstream region of the NDUFV2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Han Chinese [J]. J Affect Disord,2016,190:329-332.

[28] Zhang K,Zhu Y,Wu S,et al. Molecular,functional,and structural imaging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J]. Neurosci Bull,2016,32(3):273-285.

[29] Schur RR,Draisma LW,Wijnen JP,et al. Brain GABA levels across psychiatric disorder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1)H-MRS studies [J]. Hum Brain Mapp,2016,37(9):3337-3352.

第4篇

关键词:针刺;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生物学;机理;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34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1-0130-05

Research Progress in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HAN Ya-di, ZHANG Yan-feng, YAN Xing-ke (Acumox and Tuina College,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s a mental disorder appearing after the body suffers from life-threatening or strong mental trauma.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as good efficacy to PTSD caused by recent disaster even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domestic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in PTSD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analyze and conclude the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in PTSD, and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on efficac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in PTSD.

Key words: acupunctur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neurobiology; mechanism; review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或长期持续的一种精神障碍。PTSD在重大灾变事件后发病率高、病程长且病愈率低,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自然灾难、社会及交通事故等频发,PTSD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如2008年汶川震区PTSD发生率达37.8%[1],2010年4月玉树震区住院伤员中PTSD发生率达60%[2],“8.8”舟曲泥石流住院患者中PTSD患病率高达70.16%[3]等。目前临床针对PTSD的治疗手段比较有限,主要有2种:一是心理干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和专业心理帮助;二是药物治疗,以精神类药物为主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惊厥药等。但心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要求较高,耗时久;而药物治疗又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服药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相比之下,针灸对本病有独特治疗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已广泛用于PTSD

的治疗[4]。如在玉树、汶川地震后,针灸被大范围用于治疗地震中幸存PTSD患者,并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5-6],尤在其改善PTSD患者焦虑、惊恐和学习记忆能力低下等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甚至优于PTSD的经典治疗药物帕罗西汀[7-8]。同时,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针灸干预PTSD的机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笔者通过梳理近年来针刺干预PTSD的机理研究文献,从针刺对PTSD行为学的影响、对PTSD异常脑功能的调节及对PTSD神经内分泌调节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行为学的影响

PTSD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认知、精神等功能,还给患者的行为造成极大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持续性创伤相关经历回避、情绪麻木等。有研究指出,约50%~90%的PTSD患者除上述主要症状外,还伴有抑郁、焦虑等症状。如董氏等[9]研究发现,58例玉树地震中罹患PTSD者中,37人伴发焦虑或抑郁,19人同时伴发焦虑和抑郁。此外,亦有学者在相关实验研究中发,现通过给予动物严重创伤应激刺激所建立的PTSD动物模型所表现出一系列行为改变与PTSD患者异常行为特征极为相似,而行为学评价(如旷场箱实验、高架十字迷宫用以评定动物焦虑、恐惧水平,Morris水迷宫用于评定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能全面反映实验动物整体状态,在PTSD研究过程不可避免发挥重要作用。如赵氏等[10]采用复合应激源建立PTSD大鼠模型,并通过旷场实验和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发现旷场实验中PTSD模型大鼠跨格次数和站立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

近年来研究观察到针灸可明显改善PTSD大鼠的异常行为症状。方氏等[11]观察电针对PTSD样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并利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计算大鼠进入开臂和闭臂的总次数及滞留总时间的百分比(OE%和OT%,一般认为OE%和OT%越小显示焦虑程度越高),结果发现电针能显著增加OT%、OE%,具有明显减轻PTSD焦虑情绪的作用。焦虑情绪多是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异常所致,并与血皮质醇高分泌成正相关,推测针刺可能通过调节异常HPA轴、降低血皮质醇含量发挥抗焦虑作用。

还有研究观察了针刺对PTSD所致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的影响。李氏等[12]利用行为学观察了电针对PTS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体质量的影响,发现电针或服用西药帕罗西汀均可调整PTSD大鼠的食欲,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且2种疗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张氏等[13]进一步观察了针刺不同腧穴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发现针刺治疗可改变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百会、神庭或与内关、三阴交合用,在治疗抑郁情绪方面有一定优势。孙氏等[14]则通过电针不同经穴干预束缚应激模型大鼠,并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发现电针能很好改善慢性束缚应激所引起的抑郁、情绪焦虑;进一步对比还发现百会在应激早期抗焦虑作用显著,而关元、足三里的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上述研究为针刺干预PTSD临床选穴提供了参考。

2 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脑区脑功能的影响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PTSD患者存在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15]。有学者指出,导致PTSD发生的重要神经病理基础可能是杏仁核-前额叶-海马环路的异常,认为PTSD病变过程中前额叶内侧皮质活性下降,使其失去对杏仁核功能的抑制,导致杏仁核活性增强,而杏仁核是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重要结构,并在恐惧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活性增强可使患者出现过度恐惧应答或使患者恐惧记忆消退受损等,海马功能异常可导致PTSD患者环境安全识别能力及陈述记忆力能力的损害。研究显示,PTSD患者记忆缺陷多与海马体积缩小有关[16-19]。此外,PTSD患者丘脑和岛叶等脑区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也可能参与本病的病变过程[20-22]。

在针刺治疗PTSD显示较好疗效基础上,有学者相应开展了针刺治疗PTSD的脑功能调节机制研究,初步显示针刺干预对PTSD的脑功能改变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如杨氏等[23]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局部一致性方法探测PTS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大脑功能异常,并进一步探测电针治疗前后PTSD患者大脑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PTSD患者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功能异常,局部神经元活动一致性降低;电针治疗后患者脑区BOLD信号在左侧额中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岛叶、扣带回、海马旁回、尾状核、舌回、丘脑、小脑等脑区局部一致性增高,由此认为电针治疗PTSD的靶点脑区可能与额叶、颞叶、岛叶、枕叶、边缘系统、小脑等脑区构成的神经环路存在相关性。进一步对比PTSD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及PTSD患者治疗前后静息态低频振幅(ALFF),发现PTSD患者与健康者及PTSD患者治疗前后ALFF均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PTSD患者边缘系统、顶叶、颞叶、小脑、枕叶等脑区ALFF出现明显异常,而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上述异常的ALFF,认为针刺可能是通过参与修复上述异常脑区而达到治疗PTSD的目的[24]。此外,张氏等[25]在针灸干预PTSD机理研究中,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影像学技术观察电针头穴对PTS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TSD患者在脑岛、丘脑、海马、前扣带回皮质(ACC)、前额叶内侧皮层(MPFC)等脑区有激活;电针治疗6周后,部分脑区仍有激活,但激活区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一些脑区激活点消失。由此认为,PTSD患者的发病可能与脑岛、丘脑、海马、ACC、MPFC等脑区的代谢异常有关,而这些脑区减低的转变可能就是电针干预PTSD的机制之一。

3 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影响

3.1 对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

HPA轴系统在人体的应激反应调控中发挥核心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是调节应激反应所致内分泌及行为反应最重要的神经调质之一,可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合成和分泌,ACTH间接作用于糖皮质激素(GCs),进而促使机体产生应激防御反应。同时,释放的GCs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CRF和ACTH的合成与分泌,又可抑制过度应激,保护机体。付氏等[26]认为,绝大部分PTSD患者体内存在过度应激,机体呈现高ACTH、低GCs、GCs受体表达异常等一系列HPA轴功能异常改变的现象。

研究表明,针灸对HPA轴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其机理主要是将穴位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下丘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ACRH)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与释放,进而多层次地调节HPA轴,使其功能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27]。在针灸治疗PTSD相关机理研究中,有学者发现针灸亦可通过调节HPA轴发挥对PTSD的治疗作用。方氏等[11]进行了电针刺激干预PTSD样大鼠血清皮质酮的研究,实验采用电针“百会”和“长强”治疗PTSD样模型大鼠,并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发现电针能显著降低PTSD样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具有明显降低HPA轴活性作用。陆氏等[28]观察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发现大鼠抑郁模型存在HPA轴功能紊乱,电针可通过调节海马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酶实现对HPA轴功能的调节作用。

3.2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神经递质与受体表达的调节

慢性PTSD患者常出现高度焦虑、抑郁、失眠等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的临床表现,甚至引发自杀。在PTSD发病演变过程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9]。在针灸治疗PTSD可能机制的初探中,尹氏等[30]认为,PTSD涉及阿片系统、谷氨酸能、DA能、5-HT能等多方面的神经生物学改变,而针刺对PTSD的调节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机体内相关细胞因子而进一步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综合调节所致。此外,国外亦有研究指出,针灸对PTSD患者体内异常5-HT1A受体的调节可能是针灸治疗PTSD的关键所在[31-32]。而周氏等[33]在相关实验研究中同样观察到慢性应激所致焦虑大鼠的海马和大脑皮质中5-HT、NE和DA含量显著升高,氨基丁酸(GABA)表达则有所降低,而电针干预在降低大鼠两脑区单胺递质含量的同时,还可上调其低表达的GABA,推测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两类神经递质间的失平衡,发挥治疗慢性应激的作用。同时,Eshkevari L等[34]实验表明,电针老鼠足三里可抑制慢性应激诱发的神经肽Y升高,还能抑制神经肽Y1R mRNA的表达,表明电针还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通路的兴奋性,发挥治疗慢性应激障碍的作用。

中枢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对HPA轴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其发生变化可引起精神障碍动物模型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侯氏等[35]对PTSD模型大鼠给予“百会”与“足三里”低频(2 Hz)电针刺激,30 min/次,每日1次,连续1周。结果显示,电针治疗能显著缩短PTSD模型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大鼠海马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升高而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降低,电针干预后MR/GR至正常水平。初步认为电针可通过调节海马MR与GR之间的动态平衡,恢复受损的海马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善PTS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一步研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PTSD模型大鼠nNOS mRNA及CA1、CA3区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

海马既是调控应激的高级中枢,也是应激的重要靶器官。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与GR的调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2B介导的突触传递有密切联系。张氏等[37]在研究电针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NR2B的影响时,发现慢性应激可诱导大鼠海马内NR2B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降低,而电针干预后NR2B的阳性表达强度有所提高。推测电针可能通过调节NR2B的阳性表达,改善海马内NR2B介导的突触传递,从而起到治疗PTSD的作用。

4 小结

PTSD属于现代医学的身心医学范畴,其治疗应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着手。中医理论强调自然-形神的整体观,与现在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极为相似,而针灸根植于中医土壤,属中医传统疗法,治疗上无论单纯毫针针刺,还是电针、针药结合等,均注重从总体上把握疾病,辨证施治,强调实现形神统一,从而对本病发挥了较好的治疗优势,且因针灸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明显不良反应,使针灸疗法成为临床治疗PTSD的优选方案之一。但是,目前文献关于针刺干预PTSD的机理研究报道还较少,且绝大部分出自同一课题组,并多以电针干预为主,很少有关单纯毫针针刺或传统针刺手法干预的研究报道。本文也仅从行为学、神经生物学角度揭示了针刺干预PTSD机理的冰山一角,今后尚需从心理、社会等多学科入手,广泛深入探索针刺干预PTSD的可能机制,为针刺干预PTSD提供更多理论和方法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WANG L, ZHANG Y, WANG W, et al.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surviors three months after earthquake in China[J]. J Trauma Stress,2009,22(5):444-450.

[2] 吴学华,李小麟,陶庆兰,等.玉树地震伤员急性应激反应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7):857-858.

[3] 马彬,齐国卿,李伦,等.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住院幸存者心理健康与应激障碍调查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2):147-149.

[4] 刘炜宏,王凡,王玲玲,等.论针灸医学的特色与优势[J].中国针灸, 2011,31(8):674-676.

[5] SPENCE D W, KAYUMOV L, CHEN A, et al. Acupuncture increases nocturnal melatonin secretion and reduces insomnia and anxiety:a preliminary report[J]. 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4, 16(1):19-28.

[6] R0NAN P, ROBINSON N, HARBINSON D, et al. A case study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of acupuncture as an adjunc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results and future study design[J].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2011,9(5):503-514.

[7] WANG Y, HU Y P, WANG W C, et al. Clinical studies on treatment of earthquake-caus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using electroacupuncture[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2, 2012:1-7.

[8] 张虹,冉连辉,袁秀丽,等.针灸治疗“5・12”地震后创伤应激障碍的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21-24.

[9] 董强利,叶兰仙,张玉堂,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及伴发焦虑抑郁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32):3415-3417.

[10] 赵中兴,伍亚民.一种新的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检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0):929-931.

[11] 方杨琪,蔡定均,周奇志,等.电针、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PTSD样大鼠焦虑行为及血清皮质酮的比较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28(4):357-359.

[12] 李艳鸣,赵桂君.电针对PTSD大鼠体重和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4,38(3):233-234.

[13] 张建斌,王玲玲,吕梅,等.针刺不同腧穴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5,25(9):639-643.

[14] 孙洁,曾霈君,魏惠芳,等.电针不同经穴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实验观察[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0):1027-1031.

[15] 戚荣丰.创伤后应激障碍脑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和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3):1023-1025.

[16] BREMNER J D, VYTHILINGAM M, VERMENTTEN E, et al. MRI and PET study of deficits in hippocamp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women with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AM J Psychiatry,2003,16:924-932.

[17] HEDGES D W, ALLEN S, TATE D F, et al. Reduced hippocampal volume in alcohol and substance naive Vietnam combat veteran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Cogn Behav Neurol,2003,16:219-224.

[18] LINDAUER RJ, VLIERER EJ, JALINK M, et al. Smaller hippocampal volume in Dutch police officer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Biol Psychiatry,2004,56:356-363.

[19] SHIN L M, SHIN P S, HECKERS S, et al. Hippocampal function in post-traummatic stress disorder[J]. Hippocampus,2004,14:292-300.

[20] NAGAI M, KISHI K, KATO S. Insular cortex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J]. Eur Psychiatry,2007, 22:387-394.

[21] PERES J F, NEWBERG AB, MERCANTE J P, et al. Cerebral blood flow changes during retrieval of traumatic memories before and after psychotherapy:a SPECT study[J]. Psychol Med,2007,37:1481-1491.

[22] LANIUS R A, WILLIAMSON P C, DENSMORE M, et al. Neural correlates of traumatic memorie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 functional MRI investigation[J]. Am J Psychiatry,2011,158:1920-1922.

[23] 杨莎,李波,袁前,等.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特点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4):1102-1105.

[24] 杨莎.电针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功能改变的静息态磁共振影像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

[25] 张虹,陈炜炜,宋文忠,等.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1):1882-1883.

[26] 付婧,文鹏,王艳杰,等.基于HPA轴的PTS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1):95-99.

[27] 郭义,方剑乔.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1.

[28] 陆,朱红梅,谢俊杰,等.电针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浆COR及海马PKA、PKC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8,28(3):214-218.

[29] 樊键.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递质及免疫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30] 尹重,张虹,陈炜炜,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针灸治疗初探[J].四川中医,2009,27(8):123-124.

[31] CAMPOS A C, FERREIRA F R, GUIMARAES F S. Cannabidiol blocks long-lasting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predator threat stress:possible involvement of 5HT1A receptors[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2012,46(11):1501-1510.

[32] HU W B, WU Z J, WANG KM. Progress of researches on involvement of serotoni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acupuncture analgesia

and other effects[J]. Acupuncture Research,2012,37(3):247-251.

[33] 周奇志,赵纪岚,蔡定均,等.电针对慢性情绪应激焦虑大鼠中枢单胺递质与γ-氨基丁酸失平衡的调节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 23(10):926-928.

[34] ESHKEVARI L, EGAN R, PHILLIPS D. Acupuncture at ST36 prevents chronic stress-induced increases in neuropeptide Yin rat[J]. Exp Biol Med (Maywood),2012,237(1):18-23.

[35] 侯良芹,刘嵩,熊克仁.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38(2):140-143.

[36] 侯良芹,刘嵩,熊克仁.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7):632-636.

[37] 张敏,图娅.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 15(2):25-27.

第5篇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高,且极易复发[1]。目前临床对脑梗死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寻找一种能从组织结构及功能上修复坏死神经元的种子细胞意义重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存在于骨髓网状间质内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细胞[2]。随着BMSCs的体外培养成功、分离纯化、建立细胞系及定向诱导分化等技术的成熟,作为一种良好的种子细胞日益成为有关专家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它也为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国内外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结合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间充质干细胞首先在骨髓中发现,是一类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大量的体外实验证明,在不同诱导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向多种中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分化,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肌细胞等,还可以向外胚层和内胚层来源的神经元样细胞和肝细胞样细胞分化[4~6]。

迄今为止,BMSCs的表面标志尚未确定,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到的结果显示BMSCs的表面抗原具有非专一性,它表达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的表面标志,而不表达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BMSCs对SH2、SH3、SH4、CD29、CD44、CD71、CD90、CD105、CD166等抗体呈阳性反应,对CD11b、CD14、CD31、CD34、CD45、CD133等则呈阴性[7~9]。其中SH2、SH3、SH4随着干细胞的分化而消失,具备一定的特异性。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潜能的研究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BMSCs在体外、体内特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这为其移植治疗脑梗死提供了理论前提。

2000年,Woodbury等[10]在研究中将成年大鼠BMSCs 在体外培养繁殖20 多代,用β巯基乙醇诱导,结果显示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N乙酰神经氨酸(NeuN)、神经微丝蛋白(neurofilamentM,NFM)和氨基乙磺酸(tau),在相同条件处理下人BMSCs 也可以分化成神经元。2001年Guo等[11]发现使用高度浓缩的2巯基乙醇能够诱导B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的细胞,分化后的细胞可以表达NF和NSE,这些神经元样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检测呈阳性,而其他未分化的干细胞则是阴性的,利用甲苯胺蓝涂染已分化的细胞未发现尼氏小体,说明这些细胞并不属于神经元谱系。2003年Hou等[12]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成人BMSCs移植入帕金森模型大鼠体内,发现标记细胞生存时间超过70 d,在大鼠脑内的纹状体、胼胝体、对侧皮质甚至脑动脉血管壁都检测到标记细胞的存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这些移植的标记细胞表达NF、NSE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Joannides等[13]于2003年在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极大地促进BMSCs向神经方向分化[13]。2004年,Tondreau等[14]利用FACS得到纯化的BMSCs并用一系列的抗体SH2、SH3、CD14、CD33、CD34、CD45等对其进行了筛选和鉴定,他们进而通过流式细胞术和RTPCR显示其向神经元方向诱导分化后的结果,证明细胞表达Nestin、TujI、betaIII Tubulin、tyrosine hydroxylase(TH)、MAP2和GFAP等。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持续表达未成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蛋白Nestin、TujI,而细胞传了五代以后则开始较多表达成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蛋白TH、MAP2和GFAP。同样,在2005年Long等做了类似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神经细胞培养基中加入多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EGF、bFGF、dbcAMP、IBMX、BDNF和bFGF8可以直接诱导BMSCs分化成神经样细胞。2006年Mareschi等[15]比较了几种条件培养基的神经分化效果:最低条件培养基/β巯基乙醇,最低条件培养基/维甲酸,最低条件培养基/二甲基亚砜(DMSO)+β丁羟基茴香醚。他们发现在β巯基乙醇组,分化细胞免疫表达NeuN、NSE、GFAP、Nestin,而其他两组只有NSE和Neun两蛋白表达阳性。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已有大量报道说静脉注射BMSCs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的局部血流,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建,改善认知功能。近年来BMSCs在治疗脑梗死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04年Kurozumi等[16]用突变的F/RGD腺病毒载体将BDNF基因转染到BMSCs中,用大脑中动脉缺血梗塞模型模拟脑中风。MRI结果显示在移植后的7~14 d中,转染的细胞可以更显著地促进脑缺血部位的功能重建,缺血边缘带的TUNEL阳性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Honma等[17]在2006年用端粒末端转移酶转染了BMSCs并将其从静脉输注至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中,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和平板试验检测大鼠的神经认知功能恢复,用MRI和MRS检测其损伤体积的大小,并观察组织学方面的改善,结果证明细胞能有效缩小脑梗死后的损伤体积及改善神经功能。2008年Onda等[18]在永久性脑缺损的大鼠模型建成6 h后,将成人BMSCs和血管生成素1(ANG1)转染的BMSCs通过静脉途径输入,发现都能明显改善损伤体积和程度。这两组都能促进损伤边缘区血管生成,而ANG1转染组的损伤处血流改善更明显及新生血管生成更多。2008年Theus等[19]用不死剂量的低氧预处理胚胎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极大的增加其凋亡坏死的耐受性(40%~50%凋亡减少和caspase3活化),其增加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并上调bcl2、低氧预处理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神经微丝蛋白以及突触素的表达,低氧预处理的保护效果持续至少6 d。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机制的研究

虽然目前国内外专家对BMSCs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其治疗神经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在体内转移分化相关机制以及修复脑缺损的机制现阶段所知甚为有限。

已有多种文献报道BMSCs能够分泌各种营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这些因子促进缺血部位的脑功能改善的原因可能有:减轻了缺血和再灌注早期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维持了血管内皮结构的稳定,有利于减轻局部缺血程度,并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使血管松弛,增加了脑血流灌注,从而促进血管运送更多的氧和营养因子到局部缺血区,促进功能恢复;促进轴突生长、提高神经存活及抗损伤能力,还能够减少细胞内钙超载从而对低血糖和兴奋性中毒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抑制缺血半暗带细胞的凋亡、清除自由基、抗炎作用和抗谷氨酸兴奋性中毒作用,从而促进脑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20~22]。但是这些因子在脑缺血损伤后究竟如何产生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以及是不是这些因子起到主要的作用尚未有直接证据。但是以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BMSCs分泌营养因子从而改善脑损伤这一机制是最有说服力的。

转贴于 5 展望

脑缺血性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坏死的神经组织不能自然恢复。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虽然能启动自发修复反应,但数量有限。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新的目的组织细胞,进行细胞移植,或借助于体外培养扩增直接移植,以修复受损的脑组织,为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目前用于中枢神经移植的供体细胞主要有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脐血干细胞等。而BMSCs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免疫原性弱,易于从骨髓中分离、纯化及体外扩增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实验研究主要以动物为对象,由于动物模型与人体疾病存在一定的差异,故间充质干细胞真正用到临床仍有相当距离;体外诱导分化的机制,定向诱导分化以及原位诱导迁移举步维艰;BMSCs发育和分化中基因的表达变化和信号的传导与调节也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尽管如此, 仍有理由相信随着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人类基因组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BMSCs诱导分化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逐渐阐明,BMSCs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Giroud M, Beuriat P, Becker F,et al.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etiologic significance and prognosis[J].Rev Neurol (Paris),1990,146(3):224227.

[2] Friedenstein AJ, Gorskaja JF, Kulagina NN,et al.Fibroblast precursors in normal and irradiated mouse hematopoietic organs[J].Exp Hematol,1976,4(5):267274.

[3] Chen J, Li Y, Chopp M. Intracerebral transplantation of bone marrow with BDNF after MCAo in rat[J].Neuropharmacology,2000,39(5):711716.

[4] Post S, Abdallah BM, Bentzon JF,et al.Demonstr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independent preosteoblastic and preadipocytic cell populations i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Bone, 2008,30:110114.

[5] Choi D, Kim JH, Lim M,et al.Hepatocyte-like cells from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ngrafted in regenerating rat liver tracked with in viv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Tissue Eng Part C Methods, 2008, 14(1):1523.

[6] Kermani S, Karbalaie K, Madani SH,et al.Effect of lead on proliferation and neural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J].Toxicol In Vitro, 2008, 22 (4):9951001.

[7] AméThomas P, Deschaseaux F, Mauny F,et al.In vitro functional defects of bone marrowderived CD34+ progenitors from newly diagnosed mature Bcell malignancies with bone marrow tumor involvement[J].Exp Hematol, 2005, 33(3):318328.

[8] Polk EE, Wexler SA, Kymes S. Incidence of corneal epithelial defects with the standard and zerocompression hansatome microkeratomes[J].J Refract Surg, 2005, 21(4):359364.

[9] Lee J, Wecker A, Losordo DW,et al.Deriv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one marrowderived multipotent stem cells[J].Exp Hematol, 2006, 34(11):16021603.

[10]Woodbury D, Schwarz EJ, Prockop DJ,et al.Adult Rat and 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J].J Neurosci Res, 2000, 61(4):364370.

[11] Guo ZK, Liu XD, Hou CM,et al.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like cells in vitro[J].Zhongguo Shi Yan Xue Ye Xue Za Zhi, 2001,9(1):9192.

[12] Hou LL, Zheng M, Wang DM,et al.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rat brain[J].Sheng Li Xue Bao, 2003,55(2):153159.

[13] Joannides A, Gaughwin P, Scott M,et al.Postnatal astrocytes promote neural induction from adult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J].J Hematother Stem Cell Res, 2003,12(6):681688.

[14] Tondreau T, Lagneaux L, Dejeneffe M,et al.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lready express specific neural proteins before any differentiation[J].Differentiation, 2004, 72(7):319326.

[15] Mareschi K, Novara M, Rustichelli D,et al.Neural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vidence for expression of neural markers and eag K+ channel types[J].Exp Hematol, 2006, 34(11):15631572.

[16] Kurozumi K, Nakamura K, Tamiya T,et al. BDNF genemodifi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reduce infarct size in the ra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J]. Mol Ther, 2004, 9(5):766.

[17] Honma T, Honmou O, Iihoshi S,et 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immortalized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tects against injury in a cerebral ischemia model in adult rat[J].Exp Neurol, 2006, 199(1):5666.

[18] Onda T, Honmou O, Harada K,et al.Therapeutic benefits by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s) and Ang1 genemodified hMSC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J].J Cerebr Blood Flow Metab, 2008, 28(2):329340.

[19] Theus MH, Wei L, Cui L,et al.In vitro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as a strategy of promoting cell survival and functional benefit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to the ischemic rat brain[J].Exp Neurol, 2008, 210(2):656670.

[20] Zhang ZG, Zhang L, Jiang Q,et al. VEGF enhances angiogenesis and promotes bloodbrain barrier leakage in the ischemic brain[J].J Clin Invest, 2000,106(7): 829838.

[21] Ang ET, Wong PT, Moochhala S,et al.Neuroprotection associated with running: is it a result of increased endogenous neurotrophic factors[J].Neuroscience, 2003, 118(2):335345.

第6篇

Abstract:The paper comment on digital image fusion what it researched maily,and introduce some typical technique of image fusion.

关键词:数字图像融合;主成分分析;演化计算;神经网络;小波变换;模糊算法

Key words: digital image fusion;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evolutionary computation;neural network;wavelet transform;fuzzy algorithm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099-01

0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应用领域也遍及遥感图像处理,可见光图像处理,红外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等。尤其是近几年来,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已成为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医疗诊断,遥感,保安,军事应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1数字图像融合的主要研究内容

数字图像融合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传感器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获取的关于某个具体场景的图像或者图像序列信息加以综合,以生成一个新的有关此场景的解释,而这个解释是从单一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中无法得到的。图像融合的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其作用包括:①图像增强。通过综合来自多传感器(或者单一传感器在不同时间)的图像,获得比原始图像清晰度更高的新图像。②特征提取。通过融合来自多传感器的图像更好地提取图像的特征,如线段,边缘等。③去噪。④目标识别与跟踪。⑤三维重构。

2图像融合研究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

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并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当前图像融合在特征级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尽量保持原图像的光谱特征,从而保证后续分析理解的有效性。另外,图像序列以及视频信息的融合问题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3几类典型的数字图像融合理论与方法

3.1 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的几何意义是把原始特征空间的特征轴旋转到平行于混合集群结构轴的方向去,得到新的特征轴。实际操作是将原来的各个因素指标重新组合,组合后的新指标是互不相关的。在由这些新指标组成的新特征轴中,只用前几个分量图像就能完全表征原始集群的有效信息,图像中彼此相关的数据被压缩,而特征得到了突出。

3.2 演化计算法演化计算是模拟自然界生物演化过程产生的随机优化策略与技术。它具有稳健性,通用性等优点和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等职能特征,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演化计算方法:

3.2.1 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说的。所以在算法中要用到进化和遗传学的概念,比如串(在算法中为二进制串,对应于遗传学中的染色体);群体(个体的集合,串是群体的元素);基因(串中的元素,如有一个串S=1001,其中1,0,0,1这四个元素分别成为基因);基因位置;串结构空间;参数空间;非线性;适应度等。遗传算法的原理可以简要给出如下:

Choose an initial population;Determine the fitness of each individual;Perform selection.

Repeat:Perform crossover;Perform mutation;Determine the fitness of each individual;Perform selection;

Until some stopping criterion applies.

这儿所指的某种结束准则一般是指个体的适应度达到给定的阈值,或者个体的适应度的变化率为零。

3.2.2 粒子群算法(PSO)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源于对鸟群捕食的行为研究。设想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鸟在随机搜索食物,在这个区域里只有一块食物,所有的鸟都不知道食物在哪里,但是他们知道当前的位置离食物还有多远,那么找到食物的最优策略是什么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搜寻目前离食物最近的鸟的周围区域。PSO算法从这种模型中得到启示并用于解决优化问题。PSO中,每个优化问题的解都是搜索空间中的一只鸟,我们称之为“粒子”。所有的粒子都有一个由被优化的函数决定的适应值,每个粒子还有一个速度决定他们飞翔的方向和距离,然后粒子们就追随当前的最优粒子在解空间中搜索。PSO初始化为一群随机粒子(随机解),然后通过迭代找到最优解。

3.2.3 蚁群算法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又称蚂蚁算法,是一种用来在图中寻找优化路径的机率型技术。它由Marco Dorigo于1992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引入,其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路径的行为。蚁群算法是一种求解组合最优化问题的新型通用启发式方法,该方法具有正反馈、分布式计算和富于建设性的贪婪启发式搜索的特点。

3.3 神经网络法神经网络法是在现代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对人类信息处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有大规模并行处理、连续时间动力学和网络全局作用等特点,将存储体和操作合二为一。现实世界中图像噪声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甚至有时信息会有缺失,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融合法也能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推理。

3.4 小波变换法自从1989年Mallat提出了二维小波分解方法后,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图像融合领域,小波变换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于图像融合,在频率域进行比在时间域进行更为有效,融合算法的设计必须把融合的技术目的和图像的频率域表现结合起来考虑。

3.5 模糊图像融合所谓模糊性是指客观事物在形态及类属方面的不分明性,其根源是在类似事物间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使得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图像融合模糊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量化不同目标类型和相应像素值之间的关系。

4结束语

图像融合是一个众多学科感兴趣的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图像融合也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首先,图像融合技术缺乏理论指导。虽然关于图像融合技术的公开报道很多,但每篇文章都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应用问题,对图像融合技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所以,建立图像融合的理论框架是目前的一个发展方向。再者由于图像的特殊性,在设计图像融合算法时一定要考虑到计算速度和所需的存储量,如何得到实时、可靠、稳定、实用的融合算法和硬件电路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另外,建立客观的图像融合技术评价标准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覃征等.数字图像融合[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阿片类药物;依赖性 

    1  钙离子通道概述

    ca2+在体内的分布是极为不均匀的,主要表现为细胞内外ca2+的分布不均匀和细胞内ca2+分布的不均匀,静息状态下神经元内的ca2+浓度始终维持着10-8~10-7mol/l的动态平衡[1]。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内ca2+平衡的破坏是许多外界因素引起神经元生物学功能改变的共同机制[2]。所以细胞内存在着严格的调控机制维持细胞内ca2+浓度的相对稳定。其中ca2+通道是调控的主要靶点。

    目前已知的ca2+通道大致分为以下几型[3,4]:①电压门控通道:t型、n型和l型等;②激动剂受体门控ca2+通道:atp、n甲基d天冬氨酸均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促进ca2+内流;③机械操纵型ca2+通道:该型仅见于血管内皮细胞;④质膜上分布的钙泵;⑤ip3受体ca2+通道;⑥ryanodine受体ca2+通道(ryanodine,ryr钙通道)。前两型分布在细胞膜上,⑤、⑥两型分布在内质网和肌浆网上面,而④型在细胞中分布广泛。

    2  钙离子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膜上ca2+通道被激活后,一方面细胞膜内侧的pip2分解,产生ip3和ip4,并激活ip3受体,引起细胞内钙库的释放;另一方面,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ac),产生大量的环磷腺苷(camp),激活磷酸激酶a(pka)使通道蛋白发生磷酸化而开放,这类通道可被配体的竞争性抑制剂所阻。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与胞浆蛋白中的钙调素(cam)结合,调节许多酶的活性,甚至激活第三信使(如cfos、cjun等),引起基因转录,诱导蛋白合成,发生相应的细胞生物效应,在神经元内包括神经元生长和长时程记忆等过程。

    3  钙离子通道与阿片类药物依赖

    研究证实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细胞外ca2+的内流和(或)细胞内钙库的激活,释放钙ca2+入胞浆[5]。阿片类κ受体激动剂 u50488h可使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ca2+内流显著增加,κ受体的选择性阻断剂norbni可抑制这一效应。在无钙的hanks平衡盐缓冲液中,u50488h的效应也能被拮抗。l型电压门控型钙通道的选择性阻断剂硝苯地平 (nifedipine)也能取消u50488h促ca2+内流作用,l型钙通道的选择性激动剂bay k8644能够升高细胞内ca2+浓度的效应也可被硝苯地平完全阻断,这说明l型钙通道是κ阿片受体调控的[6]。κ受体和钙通道耦连的中心环节是兴奋性gs 蛋白,它能够激活二氢吡啶类敏感的钙通道,而且有实验表明κ受体长期兴奋会使星形胶质细胞的gs mrna 数目减少。smart 等[7]在人类成神经细胞瘤 shsy5y细胞中发现阿片类μ受体激动后,不但可以直接兴奋l型钙通道,引起ca2+内流,而且内流的钙可适度增加细胞内第二信使 ip3 的水平,诱发ca2+从细胞内钙库进一步释放。去除细胞外的ca2+或将 sh sy5y细胞用l型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处理,μ受体兴奋后细胞内ca2+增加的效应也将消失,说明在shsy5y细胞中μ型阿片受体调节着l型钙通道的开放状态。另有实验证明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机体中ca2+通道的密度增加[8]。因此,阿片受体和ca2+通道之间存在着耦联关系,阿片类可激活g蛋白抑制或促进钙离子的内流。随着阿片类身体依赖性的形成,钙通道的数目增加。

    4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

    1960年,世界第一个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由kroll制药公司合成。1966年,德国学者首次提出钙离子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的概念,此后又称为钙通道阻滞剂,简称ccb。ccb可以与蛋白受体结合,阻滞钙离子内流,或者减慢钙通道的恢复,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国内外实验[9,10]从整体和离

体水平研究了ccb对阿片类戒断综合征的抑制作用。在小鼠的自然戒断实验中,与吗啡组相比,维拉帕米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硝苯地平可有效抑制体重下降和减少排便量,改善腹泻等戒断症状;地尔硫艹卓可显著减少小鼠的跳跃次数,并可有效抑制前肢颤栗;氟桂嗪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纳洛酮催促引起的大鼠体重下降,腹泻发生率也显著下降,但氟桂嗪不减少跳跃次数和眼睑下垂的发生率。豚鼠回肠离体实验中发现纳洛酮催促或洗脱,可产生戒断性收缩,而且这一过程在同一标本上可重复发生,这就不仅为深入研究外周阿片类依赖性的形成提供了简单、有效的实验模型,同时也说明在没有中枢参与的情况下 , 外周可独立地形成依赖 , 而且中枢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和外周相似。

    5  中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

    中医戒毒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的指导理论和治疗原则,在成瘾的病因、病理生理和治疗原则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认识,尤其在注重整体调节和因人施治等方面具有优势,对戒毒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1  复方中药  谭大琦等[11]用“阳光毒瘾消”对吗啡依赖小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能减少纳洛酮催促出现的自主活动;第二次催瘾跳跃反应基本消失表明该药不引起阿片类药物身体依赖性,动物已基本脱毒;郑有顺等[12]用加味参附汤治疗大鼠及小鼠戒断综合征,结果表明该药能明显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及小鼠催促戒断症状。王小平等[13]以可乐定配伍中药扶正剂进行阿片类戒断症状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可乐定与中药扶正剂配伍使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卢慧勤等[14]以清君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进行戒断治疗,实验结果表明清君饮治疗组大鼠其心、肝、肺、脑、肾等组织细胞变性坏死较少,变性程度较轻,说明清君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有明显修复机体受损细胞的功效。刘莹等[15]对具有滋补肝肾、解毒、利尿等作用的药物组成的戒得安复方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该复方可明显升高依赖大鼠戒断后前三天血清和尿液中吗啡含量,由此提示戒得安可加速体内排出体外,并推测这可能是该复方脱毒作用机制之一。

    5.2  单剂中药  在药物依赖方面,相对复方中药而言,单剂中药的研究较少。刘忠华等[16]研究了粉防己碱对大鼠吗啡戒断反应的影响。以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后,用纳洛酮催促戒断,结果发现粉防己碱抑制体重下降的作用最明显,其次为植物神经系统的症状(如腹泻、流涎、流泪等);三七总皂苷[17]亦能显著抑制纳洛酮催促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胡祁生等[18]采用剂量递增方式皮下注射吗啡5 d的大鼠,经过川芎嗪处理后,再用纳洛酮催促,在停用吗啡后不同时间里观察评定戒断症状分值,结果发现川芎嗪明显减轻戒断症状和体重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钙内流有关

 6  展望

    综上所述,ca2+通道与阿片类受体存在着耦联关系,ca2+通道阻滞剂不但通过直接阻断ca2+通道影响神经元生物学效应的产生,而且不具成瘾性,在阿片类药物依赖戒断症状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草药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不乏具有ca2+通道阻滞作用的药物,对这些中草药的进一步筛选,选出最有效的药物成分,并对其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戒断症状的机制进行研究,将有望开发出有本国特色的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新药。

【参考文献】

  1] 吕国薇. 神经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6.

[2] saeed em,yadollah f,fereshteh m,et al. ltype calcium channel blockade attenuates morphine withdrawal: in vivo interaction between ltype calcium channels and corticosterone[j].hormones and behavior,2008,53:351357.

[3] eskes r,antonsson b,osensand a,et al. baxinduced cytochrome c release from mitochondria is independent of th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but highly dependent on mg2+ ions[j].cell biol,1998, 143(1):217224.

>[4] bernardi p. mitochondrial transport of cations:channels,exchangers,and permeability transition[j].physiol rev,1999,79(4):11271155.

[5] connor m , henderson g. δ and μopioid receptor mobilization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in shsy5y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j].br j pharmacol,1996 , 117 :333340.

[6] erirsson ps, nilsson m, wagberg m. kappaopioid receptors on astrocytes stimulate ltyoe calcium channels[j].neuroscience,1993 ,54 : 401 407.

[7] smart d, smith g,lambert sg. μopioid receptor stimulation of inositol trisphosphate formation via a pertussis toxin sensitive g[j].protein j neurochem , 1994 , 62 : 10091014.

[8] ramkumar v, fakahany ee. prolonged morphine treatment increases rat brain dihydropyridine binding sites :possible involvement in development of morphine dependence[j].eur j pharmacol , 1988, 146 : 7383.

[9] ahmet dogrul , unal zagl, cankat tulunay,et al.the role of ttype calcium channels in morphine analgesia,development of antinociceptive tolerance and dependence to morphine, and morphine abstinence syndrome[j].life sci,2002, 71: 725734.

[10] liza leventhal, scott cosmi, darlene deecher,et al.effect of calcium channel modulators on temperature regulation in ovariectomized rats[j].pharmacol biochemi behavi,2005, 80: 511520.

[11] 谭大琦, 李秋华, 李卫星, 等. 阳光毒瘾消对吗啡依赖小鼠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 1997, 19(6) :4850.

[12] 郑有顺, 文磊, 余林中, 等. 加味参附汤戒毒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2, 19(1) :5658.

[13] 王小平, 闫丽芳, 李春梅, 等. 可乐定配伍中药扶正剂抑制阿片类戒断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 1996, 5(3) : 170174.

[14] 卢慧勤, 励石寒, 王耕, 等. 清君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脏器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2, 40 (5) :3638.

[15] 刘莹, 薛昭卿, 刘锡武, 等. 中药戒得安对吗啡依赖大鼠血清和尿中吗啡含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0, 9 (4) :265267.

[16] 刘忠华, 亢国英, 李金莲, 等. 粉防己碱对小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99, 8(3):185187.

[17] 牛增强, 闫玉仙, 马春玲, 等. 三七总皂苷对吗啡戒断大鼠海马组织camkⅱ活性及 camkⅱα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17 (2) : 102105.

第8篇

1980年,卓敏以全县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生物学和生物物理专业,硕士毕业后,他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的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这个由冯德培、张香桐、江振裕等一批教授领导的世界一流研究所攻读研究生,从此进入了痛觉研究领域。

海外深造 连战连胜

1988年到2015年间,卓敏赴海外深造、工作多年。这十几年他不仅一步一个脚印,在学习与研究中夯实自己的专业积累,还在每一个脚印处,用突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奖杯。

1988年,卓敏以访问学生的身份加入美国艾奥瓦大学杰里・盖博哈特(Jerry Gebhart)实验室,并随即转入博士项目。盖博哈特是世界闻名的痛觉领域专家,曾任国际及美国痛觉协会主席,是业内的权威。卓敏在他的指导下借助药理学、电生理学以及行为学的手段发现了在脊髓神经痛觉传导中由脑干或前脑产生的下行易化(descending facilitation)的全新调控机制。这一机制与之前的下行抑制(descending inhibition)一起提供了脊髓伤害感觉信号的双向调节模型,其中下行抑制主要参与有害刺激的阈值上反应的调节,而下行易化则降低了细胞对伤害感觉刺激的阈值。因此,下行易化作用增强了动物在感知环境中危险信号的能力。这一机制涵盖了从皮肤痛到内脏痛等等不同的传导通路,是极为重要的发现。这项成果在当时并未受到广泛重视,但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在慢性痛病人中下行易化有显著增加的迹象,通过抑制下行易化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疼痛,卓敏当时的研究工作无疑为这一治疗手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2年,从美国艾奥瓦大学博士毕业后,卓敏加入美国科学院院士埃里克・坎德尔位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从事大脑海马区可塑性研究。坎德尔于2000年凭借他在学习记忆领域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是研究形成记忆的分子机制的先驱。卓敏在这里的研究中认识到,慢性痛可能会利用类似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进行调节,他发现气体分子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作为协同逆向信号分子在海马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之后他与同事胡音和博士合作发现这些信号分子的下游蛋白PKG和sGC并指出他们在影响中枢神经可塑性中的重要作用。这两项成果分别发表在1993和1994年的《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得到业内普遍认可。短短两年间就在世界顶级期刊上连发两篇文章,卓敏认为高效的工作来源于充足的准备工作:“做科研有时就像打仗,计谋、士兵、武器缺一不可,要做到速战速决;必要时可以打持久战,但不能每场都是持久战”

1995年,卓敏硕果累累的博士后研究工作结束,他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顺利获得一份教职后却选择了去美国斯坦福大学钱永佑(Richard Tsien)实验室做为期一年的博士后工作。在这里他掌握了先进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并成为第一个在分离的海马神经组织中记录到树突电信号的科学家。他们的成果发表在神经科学的顶级期刊《神经元》上,并创造了投稿后七天就被基本接受的纪录。

厚积薄发 迈向辉煌

1996年起卓敏开始正式在华盛顿大学任教,并参与建立了华盛顿大学第一个痛觉研究中心。此时他打算将自己在痛觉和突触可塑性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探索脊髓背角(spinal cord dorsal horn)的相应变化。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脊髓背角中的沉默突触(silent synapse)以及其在慢性疼痛传导中的关键作用,这也为脊髓感觉传导系统中易化调节的G蛋白耦连通路提供了分子层面的解释。之后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出AMPA受体(主要介导突触后电流)以及蛋白质PDZ的联系在传导痛觉中起到了决定作用,因此通过抑制他们的联系可以起到很好的疼痛缓解作用。这一系列工作均发表在世界顶级的《自然》、《自然・神经科学》等杂志上。

在华盛顿大学期间卓敏还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刘国松以及普林斯顿的钱卓教授合作完成了在美国备受关注的“聪明鼠”项目。通过在小鼠前脑神经元中增强NMDANR2B受体的表达可以提高海马中长时程增强(LTP)的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这一成果被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能否用生物科技让人变得更聪明的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思考。同时,卓敏教授开始探寻过度聪明是否是进化上的一个劣势,他发现NR2B受体的过量表达同时也会引起慢性疼痛的增强,这第一次揭示了前脑中的NMDA受体在持续性疼痛中扮演的角色。由于这一系列在痛觉研究方面的贡献,卓敏教授被辉瑞等多家跨国药企聘请为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进行科研合作并提供专业意见。由于在科研上的突出贡献,卓敏在华盛顿大学短短五年内由助理教授晋升为终身正教授,当时38岁。

2003年,卓敏教授被邀请加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担任终身教授,同时任EJLB基金会和加拿大国立研究院特聘教授及加拿大国家研究教授,由此开始了崭新的研究生涯。他将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大脑前扣带回(简称ACC,AnteriorCingulate Cortex)的突触可塑性上,这一区域被广泛认为在痛觉传导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首先发现了ACC区域能产生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减弱(LTD)的双向可塑性,并阐述了相关分子机制,为慢性疼痛以及慢性疼痛相关的情绪紊乱提供了病理学证据,同样也为这类病症的治愈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在这之前,人们普遍倾向于在脊髓以及背根神经节(DRG)上寻找慢性疼痛的治疗靶点,而卓敏另辟蹊径,揭示出大脑中潜在的疼痛治疗靶点,这一成果为从事转化医学的科学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卓敏认为:“神经学家要敢于挑战现有的知识和既定概念,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脑的奥秘;创新能力是科研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卓敏教授及其研究小组还在ACC区域中损伤相关增强的分子机制模型研究中作出了贡献。他们发现在小鼠截肢模型中其大脑ACC区域中长时程减弱(LTD)的水平有明显降低甚至接近消失,于是他们提出这种去抑制的现象可能是导致幻肢痛(phantom pain)的分子机制。而在受伤相关疼痛的研究中,他们发现Ⅰ型腺苷酸环化酶(AC1,adenylyl cyclase subtype 1)在催化神经损伤后长时程增强(nerveinjury-related LTP)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使用AC1基因敲除小鼠检验其对不同种类疼痛的反应,发现小鼠对急性疼痛反应正常,而对神经损伤以及其他药物介导的炎症几乎没有产生反应,这证明AC1可以作为治疗慢性疼痛的药物靶点。而与其他常规靶点相比AC1并不会影响与学习记忆相关的长时程增强(LTP)过程,具有更好的疾病针对性。于是,通过药物设计以及化学筛选的方法,卓敏教授团队发现了NB001作为AC1的抑制剂,这种药物的突出优点在于它只对AC1有强大的抑制功能而不会影响其他类型的腺苷酸环化酶,减少了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NB001的确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卓敏已经开始和企业合作推动NB001的临床试验。

几十年深耕于神经生物学领域研究,卓敏教授的科研成绩单令人注目。他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科学》、《神经元》、《自然-神经学》、《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综述24篇。论文被引用近1000余篇次,h因子是60。他主编了第一本分子疼痛的英文教科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世界最大科技出版社之一的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联合出版。他己拥有5项有关新药研制的国际及美国专利。2009年卓敏教授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这是科学家在加拿大所能获得的极高荣誉。

回国奉献 奋斗不止

2005年开始,卓敏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国内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科研、育人之外还以各种方式积极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发现那个没有疼痛和焦虑的世界汇聚更多的力量。

卓敏教授创办了第一份开源国际痛觉研究杂志《MolecularPain》及《Molecular Brain》,他也因此成为为数不多的参与创办科学核心期刊的华人科学家,还同时担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神经化学》杂志的执行主编。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Neurons and Diseases(简称AND)的国际性科学组织,并定期举办年会共同探讨最新科研进展,促进了与会科学家之间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该会议迄今已举办超过十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国际合作一方面可以增强科学发现的可靠性,通过重复试验来反复验证结果;同时也能为一个新发现赋予更多的综合性,提供各种不同的证据从各个方面进行推理证明。国际合作过程中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发挥不同实验室各自的长处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在这样一个不同文化交融的环境中也能激发出更多创新的观点,更有利于推动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研究方面,近几年卓敏教授的研究兴趣转向了疼痛和焦虑的相互联系方面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方面工作很大一部分是他在西安交通大学创立的神经和疾病研究中心完成的。他发现在小鼠的疼痛和焦虑模型中其大脑的ACC区域均出现了前突触长时程增强(pre-LTP),这直接证明了二者的相关性。2015年最新发表的《神经元》杂志上刊登了相关研究文章。为什么从疼痛领域研究转向焦虑领域研究,卓敏说:“很久以来,大多数科学家都将疼痛理解为单纯的感觉,并且致力于从减轻生理反应上来缓解患者的疼痛,而忽略了疼痛在精神层面上影响的研究。数据表明越来越多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经常感到焦虑并患上精神疾病。传统观念认为精神疾病,如抑郁症、阿兹海默症只是由遗传缺陷导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坏’的基因是致病的唯一因素”。他认为,如果慢性痛引起了大脑中足够多的变化,那么人也有可能患上精神疾病。因此,人们需要从认知和精神健康角度去理解和治疗疼痛。

对后辈的培养也是卓敏科研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他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的十余年间,培养出魏峰(现任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招明高(现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药理学教研室主任、长江学者)、伍龙军(现任美国罗格期大学助理教授)、陈涛(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等一批优秀的神经科学家。

第9篇

关键词:中西医;典型;偏头痛;疗效;脑血流

偏头痛的治疗和诊断已经成为了临床研究和探讨的焦点,现代医学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作出明确的阐述[1],但多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和遗传、饮食、内分泌及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西医治疗偏头痛以镇静、镇痛及缓解伴发症为主,常见的药物包括5-HT受体拮抗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以上药物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方面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但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引起胃痛、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2]。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历史较为悠久,且在众多的中医著作中对偏头痛疾病的病机进行了阐述,中医治疗多以祛风、活血、通经为主,常见的中医汤剂包括吴茱萸汤、镇肝熄风汤、芎茶调散汤等,以上汤剂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众多患者及医师的好评[3]。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典型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的影响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1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阐述

1.1偏头痛发病机制的西医阐述 西医认为典型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总体较为复杂,目前仍缺乏明确的阐述,但临床仍出现了较多的发病观点,常见的观点包括传统血管学说、神经元异常学说、神经血管假说等,近年来,影像学技术正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神经生物学说在基因调节方面的研究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作出了新的阐述[4],该学说认为,缓解期会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皮质扩散后可以抑制触发先兆,头痛的出现和中枢疼痛调节系统的功能和三叉神经系统的兴奋异常有关,头痛发作时间和导水管周围灰质出现进行性受损有关,并且可能促使发作性头痛向慢性头痛转变。血管学说是被认为是最佳阐述机制,该学说认为颅内血管异常收缩和扩张是导致脑血流状态异常的根本原因,故在治疗过程中,解决偏头痛脑血流异常是治疗和诊断的关键。

1.2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中医阐述 祖国医学认为头部是诸阳汇集的地方,清明之府,风邪外袭后,阻滞气机,导致脑络麻痹,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头痛发作,探究其根本病机,多和风邪上犯、脉络瘀阻有关,目前治疗偏头痛的常见中药汤剂包括吴茱萸汤、镇肝熄风汤、芎茶调散汤、活血祛痰汤等,且针刺治疗典型偏头痛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

2.1氟桂利嗪联合穴位针刺对典型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 王瑞红、范金梅、邓春君[5]等在《盐酸氟桂嗪胶囊结合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35例疗效观察》一文中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35例偏头痛患者分成了两组,采取盐酸氟桂嗪胶囊治疗的为对照组,采取盐酸氟桂嗪胶囊结合中医针灸推拿治疗的为治疗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和73.3%,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且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头痛发作闻期均伴有脑血流速度增高情况,脑血流已经处于异常状态,但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2.2氟桂利嗪联合熄风通络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刘四新、李迎微[6]学者在《通络熄风法治疗偏头痛88例临床观察》一文中对8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了分组,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取氟桂利嗪联合熄风通络汤治疗的为治疗组,采取西比灵口服的为对照组,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30天,通过对比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疗效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发现,治疗组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血管状况改善情况及头痛指数,均较治前均有显著性(P

熄风通络汤的主要中药材包括川芎、天麻、钩藤、石决明,配伍药材包括当归、地龙、川牛膝、白芷等,川芎具有显著的通脉止痛功效,可行血中之气,是治疗头痛疾病最为常见的中药材;天麻的主要功能在于止痉、祛风通络、平肝潜阳,可缓解疼痛之症;石决明和钩藤共具有抑制肝火上逆、热盛动风的功能,是清热平肝的佳品;以上四味药材是熄风通络汤的君药,佐药中的当归活血补血;地龙通络祛风止痛;川牛膝引热下行,在方中可增强川芎的活血行气功能,增强通络止痛的疗效,白芷善治头痛,诸药合用,可以起到对症治疗,标本同治的功效。

2.3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典型偏头痛的疗效 刘炳石[7]在《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对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将医院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分布有50例,采取西比灵胶囊加乙酰氨基酚合用治疗的为对照组,采取西比灵胶囊加乙酰氨基酚合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为实验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俞纪伟[8]学者在《针灸联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48例》研究中选取偏头痛患者7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单一的西医治疗,通过对比各项临床指标(负面情绪评分、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头痛是临床的常见病症,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以偏头痛最为常见和普遍。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患者常伴随着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典型偏头痛的发病率正逐渐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在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将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中西医结合治疗典型偏头痛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并对患者的脑血流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Zhou,X.,Tang,L.,Xu,Y.,et al.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dicinal uses of Carthamus tinctorius 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view[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Devoted to Bioscientific Research on Indigenous Drugs,2014,151(1):27-43.

[2]Mingqing Huang,Haiyu Zhao,Wei Xu,et al.Rapi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welve major components in Pien Tze Huang by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2013,36(24):3866-3873.

[3]Jing Wen,Weijun Kong,Jian Wang,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aflatoxins and ochratoxin A in ginger and related products by HPLC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fter immunoaffinity column clean-up and postcolumn photochemical derivatization[J].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2013,36(23):3709-3716.

[4]Yuzhuo Xia,Wenyuan Gao,Haiyang Wang,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TCM) starch for potential cosmetics industry application[J].St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Investigation, Processing and Use of Carbohydrat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ur die Erforschung, Verarbeitung und Verwendung von Kohlenhydraten und deren Derivaten,2013,65(5/6):367-373.

[5]王瑞红,范金梅,邓春君等.盐酸氟桂嗪胶囊结合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35例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147-148.

[6]刘四新,李迎微.通络熄风法治疗偏头痛8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