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16:15
导语:在精益生产优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日益增长,促进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者对个性化商品的要求变得格外突出。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客户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如何既保持在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下健康平稳的发展,又能满足客户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这是企业必须要解决的当务之急。随着生产领域的理论研究越发成熟,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由简单机械和大量劳动力支撑的粗放型制造企业,需要转型成以信息化和精益化管理为基础的集约型企业,作为使日本汽车制造企业迅速发展的精益生产理论引起来国内制造型企业的竞相引进,但是引入后的实施效果远远达不到企业所希望的效果。
一、RT公司仓库管理现状及问题
RT公司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原材料都是通过外购的方式获得,在生产线上的加工、组合、发泡等工序,将家用太阳能的水箱生产出来,所配套的真空管和支架由上游的制造商供应到厂内。公司现运行的ERP软件是推动式的管理系统,若销售部门对预测数据偏差较大就会造成库存数据失真,造成因缺料导致生产线被迫停线进而影响交单时间。物料管理人员对物料使用均力管理,管理效率不高。
公司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产品需求不平稳造成物料剩余。(二)计划部门为保证交货准确率而提高库存。(三)库存控制策略不合理。(四)呆滞品处理不及时。
二、瑞特公司的仓储优化方案构建
(一)使用ABC分类法对物料重新分类
首先是收集公司的2732种原材料的全年资金消耗,导入到Excel表格内并按全年资金消耗的多少进行排序,并计算出所占的成本比重。将成本累计占比80%以前的,物料种类数在5%~8%的物料归为A类物料;将成本累计占比在80%~95%区间段的物料归为B类物料;C类是剩余累计占比95%~100%的物料。
(二)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拉动式库存控制策略
对于A类物料使用最大最小值库存控制策略。首先设定物料的最小值,物料的最小值一般可以认定为安全库存量,是为了保证在订货提前期内物料能满足生产线的需要,不发生缺货。最小值的计算公式是MIN=SS+D×L。
其次,设定物料的最大值。物料的最大值是物料的最小值和单位周期内物料消耗量的包装整数倍的总和。计算公式是:MAX=MIN+N×Qspk;N=roundup(D×LQspk)。其中N为采购批量为供应商物料标准包装的正整数倍,Qspk是供应商的标准包装量。
最后,再订货量的计算。最大最小值策略的每次订货批量不固定,需要根据库存剩余和在途物料来计算采购数量。其公式是:ROP=MAXInQm。其中,In表示的是当前库存量,Qm表示在途物料的数量。
对于B类物料使用优化的推动式库存管理策略。公司要提高ERP系统内库存信息的真实度,确保ERP系统运算的准确度,并减少因最小起订量造成的库存剩余。
对于C类物料使用再订货点库存管理策略。其运行原理是:某种物料随着生产的运行进行正常的消耗,当该物料的库存量达到预先设定的再订货点时,采购部门收到补货通知,采购人员将需要补充的数量制成采购订单传给供应商,在供应商送货期间,该物料还会继续消耗,理论上当该物料消耗到安全库存量时,再订货点订购的新物料正好送到仓库,直接将该物料的库存水平补充到安全库存量和采购批量的总和。再订货点的计算公式:ROP=SS+D×L。其中,D为物料平均日耗量,L为固定的提前期。
对于C类物料可以实行再订货点策略进行仓储控制管理。因为再订货点策略只是针对数量的变动采取是否补货的反应,并不能及时反馈订购之后物料消耗的信息,会产生一定的库存积压,而C类物料所占库存成本的比例才5%,价格低廉的物料产生积压对库存成本整体的影响幅度很小,还能减少采购人员对C类物料管理的难度,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A、B类物料的管理。
(三)呆滞品的处理优化
对于呆滞品的处理还是鼓励员工进行改进改善,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创新意识,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毕竟呆滞品都是采购进厂的物料堆积过久形成的,不能加以改造利用直接出售的话,也会造成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所以,激励员工进行改进改善项目,将呆滞品转换成可利用的原材料,激活库存中的沉淀资金,为公司消除浪费,获得更高的收益。
三、RT公司的仓储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一)经济效益保障措施
公司应继续积极推进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决策方案,特别是控制库存成本方面施行仓储管理优化后,处理呆滞品200.1万元,对减少库存资金有明显的效果,公司应将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策略落实到员工的价值观上。
(二)组织体系保障措施
围绕公司实施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策略,公司各部门按照部门工作特点进行相应的降本提效的措施。公司管理层要对绩效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多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公司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严肃处理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James P. Womack,Daniel Jones.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M]. Paperback,1991
战后日本经济历经了快速复苏、经济崛起、产业结构升级从各种角度探讨日本经济模式的成功之道,如日本企业经营模等重大发展与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在产业发展、结式研宄、日本型产业竞争力研宄、日本型雇佣、日本型金融、日本型政治文化、日本的IT业及服务业等,这些研宄成果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日本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因素,试图解析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成因。
另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研宄较多,而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角度分析资源和环境要素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如何通过节能环保优化产业升级的研宄却很少。对于日本战后由于经济迅猛发展及其偏重型产业结构而导致的公害事件及环境污染这一人们关注的话题亦是如此。事实上,战后日本产业的发展、结构升级背后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这条主线密不可分。
本文重点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日本在1970年前后,面对产业结构偏重,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的背景下,以节能环保为目标,通过实施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投资结构、能源结构、贸易结构,强化环境治理、科技研发等综合手段,促使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环境依存度较低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通过分析日本节能环保促进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是产业升级重要的外部因素,探讨如何使资源、环境变压力为动力,通过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升级。日本经验对现阶段我国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特点及6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带来的困境
战后日本历经了经济复苏(1945-1955年)、经济高速成长(1956-1973年)、经济低速增长(1974-1990年)、经济全球化(90年代以来等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巨变,与此同时资源利用与环境质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从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的特点划分,以1973年为转折点,大体可分为“重工业、轻环保,重环保、促发展”前后两个阶段。1973年前期(经济复苏期及经济高速成长獅,日本以煤炭、钢铁、石化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重化工产业,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对环境问题的漠视,为日后的产业结构过重、工业污染引发的大规模环境问题埋下了隐患。
1.“重厚长大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战后日本为了快速回复国家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制定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政策,形成了日本70年代工业化、重型化的“重厚长大型”产业结构。
战后日本首先制定实施了“重点生产方式”(也称“倾斜生产方式”,1947年)的产业复兴政策,通过资金倾斜、价格倾斜、物资倾斜等手段重点扶持煤炭和钢铁等生产能源与原材料的基础工业部门,目的在于快速利用国内资源,迅速重启工业化、拉动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出台的政策有《钢铁工业和煤炭工业的合理化政策纲要》(1950年8月)、《关于我国产业合理化的方针政策》(1951年2月)、《企业合理化促进法》(1953年3月)等,运用财政投资、海运利息补贴、外汇配额等方式确立了煤炭和钢铁产业的基础地位。50年代后半期,日本政府在《新长期经济计划》和《国民收人倍增计划》中确立了“推进重化学工业化”为60年代产业政策的中心目标。除煤炭、钢铁以外,重点支持的产业增加了石油化工、造船和现代纺织产业。
产业政策成功的促进了日本工业发展,50年代中期日本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超过10%,工矿产业年均增长达到20%。尤其是重化工业发展迅猛,从1955-1960年日本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由44.6%提升到56.4%,制造业年均增长17.5%,钢铁工业19.9%、有色金属19%、机械工业28.5%,而纺织和食品加工业为9.7%和5.7%。1970年重化工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2.1%。出口贸易结构发生巨变,1956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位造船和船舶出口国,钢铁出口超出了棉纺织品,位居出口商品首位。但由于此时对环境问题的漠视,为日后的产业结构过重、工业污染引发的大规模环境问题埋下了隐患。
2.重型化产业结构导致资源环境问题凸显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复苏到来的是环境污染。震惊世界的公害中就有四例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日本。战后初期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约占40%?50%,由于没有良好的减排措施,50年代各大工业城市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但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意识不同今日,大阪曾因被誉为“烟都”而自诩,北九洲市洞海湾的“七色海”现象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人们搁置。
60年代末,日本大城市河流已经受到普遍污染。以东京为例,1969年在东京21个河口取样调查,发现17处溶解氧值不到5ppm,其中8个河口断面低于2ppm。这与同一时期其它发达国家大城市河流水样调查结果(莱茵河,劳比特市,1969年5.1ppm;塞纳河,巴黎,1971年3.5ppm相比水质差距较大。这一时期日本主要城市的大气污染也不容乐观。能源结构发生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二氧化硫以及飘尘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东京与大阪市内二氧化硫的浓度年平均值达到0.062ppm和0.083ppm(1968年)。
公害事件的爆发是日本民众开始真正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导火索。如熊本县新日本氮肥株式会社和新泻县昭和电器株式会社排放含有甲基汞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造成附近居民患病的“水俣病”事件;三井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排放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造成附近居民患病的“痛痛病”事件;四日市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因排放含有二氧化硫及其它重金属微粒的工业废气造成附近居民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四日气喘”事件等。
三、日本资源、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的要因分析
多数学者认为直接导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是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使日本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造成的结果,这是一条不争的事实。然而,除了能源危机之外,环境领域内长时间形成的“公害危机”同样促使日本对产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以1973年为转折点,“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成为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产业相关政策、环境政策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日本通过实施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提高高耗能衰退产业的精深加工度、调整投资比重、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强化环境立法、增强科技体系支撑等综合体系,来减轻以至摆脱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1.产业政策的“环境治理优先”主义与“前瞻性”“环境治理优先主义”是日本政策的重要特点,无论在产业政策还是环保政策中都能得以印证。70年代日本政府以石油危机为契机,主动把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获得了显著成效。在1973年版的《通商白书》中,日本政府指出,由于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以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日本必须从自身产业结构入手,向省能源、省资源型、环境依存度低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为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增长的代价”和“外部不经济”问题,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政策。通过制定一些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政策逐步取代以产业化本身为目标的产业政策。在1974年出台的〈{产业结构长远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节能、低污染型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四大方针:①为实现国民“真正的富足”,打好产业基础,建设福利型、生活保障型产业结构;②大力节省资源、能源,建设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型产业结构;③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④促进国际协调,建设适应国际经济变化的国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此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目标。
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同样体现出“环境治理优先主义”。通常环境目标的设定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或相匹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环境目标往往从属于经济目标。日本在最初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时,因顾虑环境政策会过分限制工业发展,涵盖了所谓与经济协调的条款,而这些条款在1970年修改时被删除。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应该确保人类处于优先地位”的观点占据了上风。正是由于删除了与经济协调的条款,使得日本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处于相等地位,甚至优于经济发展。因此,强有力的环境政策实施力度确保了环境优化产业升级的效果。
日本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这也归结于日本产业政策的前瞻性。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画上句号,随后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改变。但事实上早在石油危机爆发前日本已经开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知识密集化转变。在实行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政策期间,日本已经开始实施产业高度化政策。1956年为促进日本电子产业发展,颁布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并成立了日本电子工业振兴协会,目的在于研制与IBM650抗衡的电子计算机设备。1971年,日本以《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代替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扶持产业内容扩充了电子管、半导体等成品和半成品。这就为7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和几十年后日本电子产业排列世界前茅奠定了前期基础。1971年,日本“产业构造审议会”在答《7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中明确指出需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标志日本产业结构政策中心由重化工业型的产业转换为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些政策都是政府在重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主动提出,用来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2.改善工艺、延长传统产业加工链、减少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较重的传统产业,对资源依附也相对较大,公害防治的推进使传统产业经营状况遭遇挑战。日本通过改善工艺、开发新技术、延伸传统产业加工链条、促进产品精深加工来减少资源消耗,达到环保要求,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向附加价值高、终端消费产业发展。
在改善工艺、开发新技术方面,例如水泥的“新型干法窑”技术研发、提高钢铁产业连续铸造率等,减少资源浪费。在延伸传统产业加工链方面,以钢铁产业为例,1973年产量为100计算,73年前和73年后的各种产品产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73年以前各种钢铁产品的产量都保持着快速且均衡的增长趋势,涨幅大体一致。73年以后产品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在生铁、粗钢等基础性材料的产量趋于稳定并呈现缓慢下滑情况下,附加价值相对较高的镀锌板产量加速增长(如图1所示)。这表明日本在满足社会生产和建设的基本原材料的同时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0.调整投资比重、加大公害防治投资力度
调整投资比重是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之一。政府通过逐步增加公害防治投资、物流投资、非制造业部门投资进而调整产业结构。
在强化法规条例约束前提下,日本逐年增加公害防治投资金额,积极鼓励民间企业投资。1970年企业公害防治投资同比增长25.8%,1971年比1970年增加了87.1%,其中环保研发投资是最主要投资方向。例如,机械加工、食品等行业的环保研宄相关投资在总投资中一直占领绝对优势,甚至超过了扩大生产力的投资份额,从1975-1978年一直保持25%的增速。基础建材相关行业及造船行业的环保研宄投资比例在1978年达到了15.9%,成为公害防治投资项目中的首位。而环保设备投资占总体公害防治投资比重也逐年增加,1971年约为10.2%。
1.调整能源结构、从能源供给阶段强调节能环保
日本能源大部分依靠国外进口,石油便是主要进口产品之一。70年代前日本能源政策核心在于全力保障价格低廉且长期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从70年代以后,日本国内越来越重视能源消费造成的大规模环境污染,因此从能源供给阶段开始注重“低污染、无公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措施有以下三点:①保障“低污染、无公害”能源供给,提高无公害能源消费比重;②重点推进节能技术、能源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③促进能源本土加工、提高进口深加工能源比重。
日本采取逐步增加使用含硫量较低的原油、增设直接或间接脱硫装置、推广无公害能源从而降低能源的硫氧化物排放。首先,日本针对原油产地进行筛选,能源贸易对象由能够长期稳定的提供廉价石油产地国,增加了西非、印度尼西亚等含硫浓度较低的原油产国,并逐步扩大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从原油进口上降低含硫量。其次,增加国内的电厂、矿场的脱硫设备,加强脱硫设备的研制开发。最后,开发世界领先的新型无公害能源。节能技术、能源加工技术是日本重点推行政策之一。天然气作为无公害能源,列入了开发推广项目。当时天然气运输困难,成本较高,日本政府积极鼓励降低液化天然气运输成本的相关技术的研发。
2.调整出口贸易结构,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曰本的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日本依靠扩大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主要依赖重化工产品不断扩大出口贸易,1961年重化工产品占出口比重43.7%,至1972年上升到77%,已经超过了当时的西德和美国。日本政府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应首先着手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出口产品由重化工产品向知识密集型产品转型,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日本主动调整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从1970-1983年,在世界贸易商品需求度上升最快的10种商品中,日本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世界需求上升速度的商品就有6种,其中电器医疗器械、办公自动化设备居于首位。尤其进入80年代,家电、通信仪器、电子仪器、电力设备、运输设备、普通机械等出口增长幅度占据领先地位,而其附加值的增速也远高于其它产品,带动了国内经济发展。这些产业具有耗能少、附加价值高等特点,是摆脱能源制约、切实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日本通过转变贸易结构引领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3.强化环境立法,推动企业改善工艺、节能减排
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制定了大量的环境相关法律,由基本法到各项配套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立法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理重工业污染与保护自然环境。配套法律涵盖了大气、水质、噪声、振动、恶臭、土壤等多项环境介质领域。法律中不仅规定了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也规定了责任承担制度,如企业对其排放的有毒污染物造成人体健康损害时应进行补偿。这些法律有效的推动了企业防污、治污行动,加快了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开展技术研发的步伐。
对企业环境标准的严格监管,促使日本传统产业内部技术设备不断进步与更新,节能减排技术普遍运用到重化工产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以钢铁产业为例,通过节能求生存,采取了节能技术、工艺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并举的节能措施,在技术节能、工艺改造方面,通过工序的连续化和连续铸造等提高电炉炼钢比重,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等方式实现节能目标。80年代普及大型废热回收设备(CDQ、TRT等),此后又加强了对废热的回收和提高设备的效率;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以新日铁为例,从1979-1993年,通过四次关停并转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的节能生产。这些措施的实施终于使吨钢能耗快速下降,以1973年为100计算,1975年为98,1980为89,1985年为80。根据调查,到2003年,将日本吨钢能耗作为100计算,综合钢铁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国际比较是:韩国为105,美国为120,欧盟为110,中国为150。
4.强化科技支撑体系、促进产业高端化
科技引进和技术研发是支撑日本产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实施了由“引进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到“创造型知识密集产业”政策的转变,实现了日本产业高端化的进程。60年代开始日本重点实施“引进知识密集型产业”政策,无论是引进海外技术的数量还是金额都不断上升。1960年共引进外国技术588件,到了1973年达到了顶峰共计2450件,增长了3倍;支付的金额也从9400万美元增加到了7.51亿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虽然引进技术数量略有减少,但支付金额却不断扩大。
80年代开始,日本向“创造型知识密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重心体现在“科技、技术”方面,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其中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是“科技立国”的重要组成。90年代后,又提出《新技术立国》(1994年)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1995年)等方针政策。主要内容与技术政策紧密相关,主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从而进一步促进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新环保节能技术的研发,不仅使日本积累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同时也为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臝得了更多商机,促进了日本产业高端化。例如节能型变压器的推广和电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在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为基础的同时,把节能环保的目标充分体现在能源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政策等方面,运用综合手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四、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质量改善日本以环境治理优先为主义,充分利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成功的推动了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同时使国内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自70年代中期,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开始稳步调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1970年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7%、47%,到1985年则为41%、56%(如图2所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960年,日本原材料产业占整体国民生产总值4.7%,比组装加工业
高近一倍,是典型的重工业结构。之后原材料加工业持续壮大,但其增长速度已经明显低于组装加工业。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拐点,原材料产业开始下滑,组装加工业迅速提高,1975年原材料产业仍占制造业总额的36.7%,位居首位,到85年下降到30.2%,取而代之的是组装加工业,占制造业比例由26.6%上升到40%(如图3所示)。这表明日本的产业结构已完成由重化工业到知识密集型工业的转变,汽车、机械、家电、半导体等组装加工业已成为制造业的主导。
这一时期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了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产业部门能源消耗比重逐年下降,1960年产业部门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比重的66.3%,到1985年下降到52.3%,1995年则为47.3%。大气质量明显见好,硫氧化物(主要指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显著下降,根据环境厅15个普通大气监测局监测数据表明,1965年硫氧化物年平均浓度是0.057ppm,1975年下降到0.021ppm,1985年则达到0.011ppm。日本全国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1975年全国水质达标率为59.6%,1990年则上升至73.1%(如图2所示)。
五、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在产业政策制定、能源结构调整、贸易结构调整、投资比重、科技研发等方面都以节能环保作为主要目标,统筹规划,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日本由过重型产业结构成功过渡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这些都为我国提供了预警和借鉴作用。
1.环保与经济目标齐头并举、建立产业与环境政策综合决策体制
彻底摆脱“经济增长优先、环境治理在后”的局面,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制定各项产业相关政策。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的幸福,这就包括为人类创造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无论经济发展目标还是环境管理目标,都应围绕这一宗旨设定。因此,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力度,节能环保与经济发展齐头并举。
在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推进节能环保型产业政策。强调环境部门与经济部门的会审机制制度化--从环境角度审议经济政策和从经济角度审议环境政策。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使环境保护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外力。
2.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针对传统产业,一方面压缩过剩产能,加快工艺技术改造,促进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高附加值化。通过加强项目引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控制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积极倡导产品的深加工、精细加工,鼓励节约型、环保型企业代替过去的粗放型企业。同时,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新型产业。
3.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削减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水电、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智能电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提高我国清洁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重。
4.增强科技投资、提高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产业创新,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科技是创新的基础,日本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利用其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渐进创新模式下实现本土创新,科技发展。加强产学研三方联合攻关,突出企业在应用研宄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和高科技产业,努力完成从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结构”向技术密集型的“后工业化结构”转换,最终实现技术要素代替资源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柱地位。目前,我国技术研宄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不足1%,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政府应加大科技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我国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节能减排科技研发的投融资政策。
引言
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出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项目。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古代水利工程,随着《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落地和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以及《大运河京津冀段通航计划》,大运河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凸显,相关的旅游开发保护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遗产廊道(herritage corridor)概念源于美国,指的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目前国内学者也将此概念引用到中国的运河旅游开发。
运河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较成熟:美国把废弃的伊利运河河段作为历史遗迹开通旅游线路,体验开凿运河的艰险;俄罗斯开发波罗的海运河旅游,体验沿岸城市风光观光;丹麦在哥本哈根运河开通著名的水上观光巴士;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运河以四通八达的城市运河交通网闻名;瑞典约塔运河、德国勃兰登堡水道都可以通过运河体验民族风情;罗马尼亚的黑海运河是观光多瑙河三角洲自然风光的生态通道;法国的“英吉利海峡到地中海运河网”是一项宏伟工程,体验美丽的乡村风光;英格兰的什罗普郡联合运河展示了英国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还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运河情景。除此之外,国外运河旅游还开发了各自独特的旅游产品:包括自行租船驾船、租独木舟或皮艇、乘坐改装过的古代运煤船(Narrowboat)、乘坐家庭式游船(Houseboat)等,内容丰富多样。
我国非常重视发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旅游的规划与研究,提出整合运河旅游资源,创新整合运河旅游产品体系。国内学者针对大运河开发与保护开展了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存在着以下观点:一是发展景区、城市和区域3个尺度的运河旅游节点与轴线;二是加强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运河遗产的文化地位;三是基于产业、空间、环境管理的运河开发保护等。
二、京杭大运河及山东南段整体旅游发展现状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大运河杭州段、扬州段旅游线路比较成熟,开发模式主要有:乘坐仿古船串联起大运河遗迹,并开发运河亮灯设计,实现短途旅游。扬州以北的运河旅游发展相对落后。
本文选取了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整体旅游发展进行分析。
(一)地理位置
根据《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总体规划》,山东段属齐鲁文化旅游区段,属于规划中的六个区段之一,德州、聊城、济宁、台儿庄四城属于运河“十六节点”城市。
以黄河为界将山东段运河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南段北起济宁市梁山县,沿运河向南至枣庄市台儿庄(图1),全长237公里,沿岸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山东南段特点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沿线附近涉及泰安市、济宁市梁山县、汶上县、任城区、市中区、曲阜市、微山县、枣庄市台儿庄等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还拥有运河文化、梁山好汉文化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表1,图1)。
2.生态旅游资源富有特色
该段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带:南面的台儿庄附近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北面的梁山县年降水量下降至600毫米。南面的可种植水稻和小麦,而北面只能种植小麦,南北自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使得生态旅游资源极富特色。
3.政策导向有利
除了国家层面的旅游导向,由于该区是传统的煤矿基地,随着近年来煤产量下降,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开发旅游,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三、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大运河旅游供给侧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该段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围绕运河旅游仅有一些简单的旅游产品,与扬州段、杭州段有一定差距,与国外种类多样的旅游产品更是相差甚远,这与大运河旅游受到国内外众多旅游爱好者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二)传统著名景点和新开发景点星罗棋布,没有形成体系,无法发挥运河穿针引线的作用
该段已有的著名景点,如曲阜三孔、水泊梁山都在距离运河1小时路程内,却都没有与大运河密切联系;新开发的运河附近景点如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台儿庄古城等星罗棋布,没有通过运河遗产廊道串联起来,无法发挥运河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该段运河客运码头较少,济宁以北没有在运行的客运码头,一些运河旅游景点年久失修。同时,由于没有开发出该段最具代表性的运河遗迹,无法打造如杭州拱宸桥那样的代表性景点。
四、京杭大运河山东南段旅游开发建议
(一)深入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
应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运河旅游的经验,根据自身特点,深入开发适合该段大运河旅游“小而精”的旅游项目,深入大运河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
(二)重视旅游创新,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
应结合遗产廊道的特点,创新式地运用线性旅游空间串联春秋儒家文化、宋代好汉文化、明清运河文化、抗日游击队文化等,开创从春秋到年代的“文化历史穿越式旅程”;串联中国北方和南方过渡地带自然人文风光,开创从北方到南方的“大自然跨越式旅程”。学习国外改装运煤船的做法,开发适合运河航行的游船。
(三)以人为本,创立运河水路联运机制
创立运河水路联运机制,增强旅行交通的舒适度,使交通成为旅游的一部分。发展沿岸城市文化旅游综合体、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街、古镇等,把现有的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博物馆各旅游点与大运河有机结合,让儒家文化教育融入该区自然风光之中。
(四)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十三五规划纲》中提出,要“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该段北侧运河沿岸种植小麦等作物,可发展北方平原观光农业;该段南侧沿岸是水稻小麦交替种植的地区,可发展南方平原观光农业;微山湖段依据鸬鹚捕鱼、乘船采莲、打捞菱角等传统水上农业项目,可发展体验农业;该段沿岸有传统的打野兔、捉知了猴(蝉幼虫)等野趣,可发展创意农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精细化旅游产业规划
加强客运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扶鼓励一部分以拉煤为主的运河“水上人家”参与运河旅游事业。做好精细化旅游产业规划,规范旅游市场。
(六)注重保护,在开发的同时推动大运河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郑州航空港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航空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013 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简称《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这标志着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郑州被推到了航空经济的前沿并将受到国家力量的支撑。同时,也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地处内陆而颇受挤压的河南省迎来难得一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探索以郑州航空港发展带动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模式,对于促进河南省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推动航空经济发展,带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郑州航空港对促进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建设意义重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进入了“速度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速度成为了关键因素。依托国际航空港的快速物流技术与网络的建立,实现即时生产、即时供货、即时满足客户需求成为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端物流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通过产业向国际航空枢纽集中集聚集群发展,迎合了“三个即时”竞争的需要,所以发展航空经济就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方式。
河南省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在海运、河运时代赶不上基础设施低成本的要求,很快沦落为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沿海地区利用国家提供的历史发展机遇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出口为主要动力,分享了改革的红利。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内陆省份河南,2008――2010年的进出口总额只占全国的0.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法共享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利益。归结其原因,不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不努力开放,而是通过传统方式发展开放型经济成本偏高,发展时机不成熟。以至于曾经繁荣的中原地区,经历了长期被边缘化的痛苦。面对“速度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历史性的困惑,河南省委省政府勇于创新、大胆开拓,强烈意识到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紧迫性和发展机遇的到来。近几年来,积极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方案,引进国际化企业富士康,在郑州建设全国中西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促进河南省进出口额连续两年增长速度都在58%以上,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郑州航空港客货运输飞速增长,加上河南贯东西通南北的地理优势,国务院将第一个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批复给了郑州。郑州市的建设与发展迅速具有了现代国际都市的战略意义与前景,并终将促进郑州市以及河南省开放型经济获得空前发展,迎来重新崛起的重大机遇。
二、当前河南省产业结构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10月7日,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推出,河南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日益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持续不断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不断走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尽管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不断走低,但其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为1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较大。第三产业与全国水平的差距由2011年的14.3个百分点一步拉大到14.4个百分点。作为农业大省、资源大省,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善,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生产的效益比较低。
(二)产业资源依赖性强从河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轻工业的比重在70% 以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类产业、金属和非金属采选加工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1 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排在前5 名的依然是高耗能、高资源依赖的产业。这些足以证明河南省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从第一产业看,传统农业仍占很大比重。种植业仍偏重于传统种植业,蔬菜、水果、园艺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低。畜牧业虽获得较快发展,但其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较低。从第二产业看,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很大进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特别是对具有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从第三产业看,整个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并未改变。2012年河南省的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邮政这六大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的比重为41.5%,金融业占全省服务业的11.5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4.1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4%,文化产业占4.77%[2]。可以看出,河南省服务业结构中,代表服务业发展趋势的金融保险、IT 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根据价值链理论,美国学者Humphrey和Schmitz( 2000)提出了产业升级的四种路径, 即: 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我国学者张其仔( 2008)认为这四种路径均为产业线性升级, 其中前三种为产业内升级, 后一种为产业间升级[3]。以郑州航空港建设为驱动力,河南省这样的内陆省份有了腾飞的翅膀。在这样的条件下,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哪里?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弥补河南航空运输短板,并通过航空运输参与全球经济互动,引领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河南在重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及各类轻工业上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我们缺乏的是附加值, 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空间巨大。一般来说由于缺乏产业积累, 产业间升级不仅困难大, 而且风险也大,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品牌塑造)等产业内升级路径应该成为河南产业升级的主导路径。
(二)依托重工业打造强大制造业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打造基础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在经济上出台了一些了措施,比如通过行业转化,让再工业化向制造业回流,从而确保自己在制造业平台中的强大优势,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河南省在产业升级这块需要借鉴这些优秀的经验,通过借助郑州航空港的集群效应,突出本地的重工业优势,对老牌的钢铁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化工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进行资金、技术等投入,衍生出一批新产业和新产品,让原先的单一产品提高附加值,发挥好产业的带动作用,创建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平台。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为现代服务业提业支撑,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平台, 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是发展不起来的。
(三)政府介入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政府应适当介入超前规划、扶植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使之在未来某个阶段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七大产业包含在国家正酝酿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河南应依托航空经济对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的优势, 圈定一批新兴产业、产品与技术, 加大研发及与其他国际企业的合作力度, 占领产业制高点。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一批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带动产业升级。
四、结束语
“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积极探索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其地处内陆地区,传统发展经济模式并没有改变其产业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批复与建设,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航空经济带入了河南。航空运输带来了生产、资本、贸易、技术、人口在特定地区的聚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功能区。河南省得以突破内陆省份的瓶颈,通过工艺升级(技术提升)、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功能升级(品牌塑造)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发挥重工业的优势打造强大制造业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打造基础,超前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必将能够极大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河南省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义芳.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J].河南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4): 42 - 44.
[关键词]EPDM模型;流程;算法;统一;标准规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58
[中图分类号]TE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3
1 背景及研究内容
1.1 背景
新疆油田公司2010年完善了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基本覆盖了原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的业务功能,但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只涵盖油气生产相关业务的数据采集,无法完全满足整个油田的数据存储和业务需要,要想正常获取、及时处理开发生产信息,每天还要将数据从A2库回传到原开发数据库,支撑目前用户的各类应用,因此各采油生产单位依然存在两套系统并行的情况,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之老系统本身存在错误、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与老系统之间的数据组织机制不同等问题,导致两套数据无法保持一致,给数据应用人员造成很大困扰,成为开发数据应用中的重大隐患,也使上报到股份公司的数据不能通过数据校验系统的检验,且系统处理时间长,使用极其不便,影响上报效率。
1.2 研究内容
随着油田生产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入,可根据股份公司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要求和实际需求,建设一套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减轻用户工作量,增强系统稳定性,保证数据质量,彻底实现源头采集、源点唯一、质量可控、充分共享。
第一,基于统一EPDM数据库模型,实现一体化的标准规范管理。对在用的EPDM模型进行扩展优化,实现日月报数据流程化审核、处理、上报、、报表查询及应用管理。
第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数据审核上报流程,实现开发生产动态数据管理的标准化,提高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三,采用统一标准算法,实现日月报一体化,使日月报系统处理上报速率更加快捷。
第四,停用老开发动态库,解决两套系统并行造成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和数据透明,实现生产管理的实时化、可视化,为综合应用研究和生产决策提供更加快速有效的数据支持,促进智能化建设。
2 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实施情况
2.1 建设总体思路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以下简称我厂)是新疆油田公司各采油厂中首家实现开发动态库停用的单位,该系统改变了两套系统并行且数据不一致的现状,最终实现数据源唯一、算法和结构统一的目标,图1为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完善与深化应用总体思路。
2.2 统一油气开发数据模型,规范数据结构
数据模型,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与灵魂。EPDM是中石油有关技术专家遵循国际石油行业标准POSC,借鉴业界成熟的商业数据库EDM风格,融合中石油数据模型的特色内容设计的中石油数据模型,建立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数据模型(EPDM)。这是集勘探开发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数据模型,面向对象设计,简洁严谨,易于扩展和维护,具有数据来源唯一、结构统一、算法统一等优点。EPDM数据模型在质量控制、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及减少数据冗余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油田数据存储以EPDM数据库模型为标准进行统一,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的统一。这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和数据查询的高效性。在建设投资、运维成本、系统安全性、数据安全性和升级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
以分析化验系统为例,基于EPDM 1.0进行数据模型扩展优化,实现各类分析化验数据的标准化应用。从EPDM数据模型表抽取数据表3张,新增数据表15张,新增字段255个。满足新疆油田油气开发数据的管理及应用需求,EPDM模型扩展优化如图2。
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在油气田生产中逐步成为生产管理人员最常用的工具和平台,EPDM也逐步成为中石油统一的数据模型,要以EPDM模型为基础,积极开展油田开发数据建设,为数据资产管理、数据仓库和数字油田建设服务。
2.3 统一油气水井生产数据录入,建立多级审核机制
数据采集遵循采集与应用相分离,源头产生、源点录入的原则。将数据采集点前移至班组,形成由班、作业区、厂、油田公司多层级构成的采集体系,数据层层把关、层层推进,确保采集体系的完整性,如图3所示。源点录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缓解了集中录入时间紧、并发用户多造成的系统压力大的局面;数据在现场及时入库,发现数据异常可马上到现场核实校对,真正做到5个及时:录取资料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现场落实及时、现场处理及时、跟踪分析及时,提高了现场生产管理的效率。
业务规则和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化,数据处理上报实现了从下到上四级审核的流程化管理,确保数据齐、全、准。在数据库表上部署质量控制逻辑校验规则,方便用户检查审核数据,完善数据逐级检查、审核和上报功能,提高数据质量控制能力,提供录入人、作业区、采油厂、油田公司四级数据质量校验与审核流程。从录入、处理、上报各环节严格把关,最终确保数据质量准确可靠和正常化入库。在数据审核及上报安全控制流程中,对于审核后的数据实行逐层锁定管理,下级部门要修改数据或重新上报数据,必须经过上级部门解锁,从技术层面保证底层数据和上层应用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如图4、图5所示。
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已在功能上全面贯通数据的审核上报流程,使数据质量管理得以提升,跟踪数据审核与等历史操作,统计用户进行数据审核与的时间与数据加解锁的次数,并能形成同级对比排序结果,在管理上分出优劣,从而实现对数据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的优劣评定,最终优化人员管理结构。在系统高级安全管理方面也得以提升,系统管理员可实时跟踪管理登录系统的用户,监控管理用户的登录时间及并发用户数等。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跟踪记录用户登录系统的查询及操作内容,系统管理员可查出每位用户曾查询的数据和曾进行的操作,达到系统最高级的安全监控管理。
2.4 统一日月报处理算法,实现日月报一体化应用
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采用统一标准的算法,规范了日报统计标准,实现了从日报到月报的一体化管理,月报打破了以往人工选值模式,无需人工干预,自动由日志汇总生成月报,减轻用户工作量。作业区1名地质员以前用2~3天时间进行选值和备注录入,现只需半天时间进行数据备注校核,全厂月报处理上报只需1人半天就可轻松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图6、图7所示。
根据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标准化数据管理规范及要求,结合数据库结构,制定并实施历史数据迁移技术方案,采用建立存储过程和数据映射关系实现日月报历史数据的迁移,如图8所示。
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数据管理系统,不仅通过统一标准算法可以生成日月报等各类单井、区域数据,还可提供油气水井的日生产数据、井月度数据、区块开发生产数据等的查询和下载,可综合支持各种油藏动态分析软件的数据需求,开发灵活的数据接口功能,导出各种数据格式及数据内容,提供统一标准的数据共享服务,提升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支持功能的价值。
3 推广应用效果
该系统已成为油田开发生产管理人员工作中最主要的数据管理与查询工具,全面支持油田日报、月报、年报及生产动态分析等业务。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油田所有油气水井生产数据,实现了油气生产井站库分线一体化数据管理。
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纵向贯通采油队、厂、油田公司到总部的数据上报流程。油田上报日月报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不断加强,日臻完善。系统规范和统一了数据源和业务规则,确保了数据质量,使横向数据共享成为现实。
在数据采集及数据应用等方面,替代了原有系统,为单井问题诊断与优化、综合数据查询等专业系统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源。基于EPDM数据模型搭建系统应用平台,为今后移植采油厂级综合井史、地质台账等奠定坚实基础。
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在油田公司范围内组织实施集中培训,并在各采油单位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4 结 语
根据油气水井生产管理特点,结合生产数据应用需求以及在用开发数据库结构标准,对EPDM模型进行规范整理、扩展和完善,规范开发动态生产业务管理流程,实现油气水井各类生产数据及时入库、审核、校验,采用统一标准日月报算法,实现一体化的标准规范管理。为采油厂管理层和技术层人员提供准确数据,为各种动态分析提供可靠支撑。同时,确保数据的采集、应用、跟踪、处理及时、准确,节约大量的人力、时间,提高现场生产管理的效率。要进一步建好相应的数据标准和管理规范,在完善技术的同时,不断强化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生产数据管理目标,充分发挥系统在数据管理、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新疆智能油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精益生产;成本控制;优化配置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76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02
精益生产能对企业成本的实现有效控制,在企业的各个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当前,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粗放型的生产手段,使得企业的成本得不到合理控制,因此,有必要在精益生产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1 精益生产对成本控制意义
精益生产与成本控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科学的生产管理能实现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精益生产对成本控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的科学规划。对于企业而言,各个生产环节都会涉及成本问题的发生,对成本进行科学规划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精益生产通过很多途径作用于企业的成本规划过程中,推动企业成本规划的科学性。精益生产有利于在产品设计阶段实现科学的成本规划,使产品能与精益生产的理念相同步,与市场的现实需要更加契合,及时发现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使产品的设计成本实现科学规划。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目标的科学规划与确立,进一步明确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发展思路,达到怎样的成本规划预期,在一些生产的细节上制定科学的成本预算。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规划评价体系的科学确立,通过系统性的保障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本规划评价体系,使各项成本评价指标得到量化,保证企业成本规划评价的科学性。
其次,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的优化配置。企业力图通过成本优化来保障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精益生产有利于推进企业成本配置的优化升级,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与效益之间的优化配置。精益生产有利于对成本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各个成本要素的特征和地位进行分析,使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地位突出的成本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通过优化配置成本要素使成本更具优势。精益生产有利于对成本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使不同成本要素得到合理配置,通过精益生产在不同成本要素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使成本要素的优势特点得到充分发挥。精益生产有利于对资源利用进行优化配置,更大程度地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演变成资源优化的过程,尤其让一些带有附加值的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
再次,精益生产有利于成本的合理控制。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合理控制企业的各项成本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一环,而精益生产有利于对企业的成本实现合理控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精益生产有利于实现管理效能的优化升级,通过精益生产来推动管理模式的优化,使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同步,让管理融入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达到合理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精益生产有利于实现生产手段的优化升级,使生产手段能更为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来发挥生产手段的价值,达到合理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精益生产有利于实现作业过程的优化升级,在企业的作业过程中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平衡点,一旦作业过程超过了成本控制的平衡点,就会形成预警,通过精益生产来改善作业过程,达到合理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
2 当前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控制瓶颈
尽管精益生产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仍不能有效把握精益生产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瓶颈,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影响企业利益,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前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控制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其一,原材料成本相对较高。企业的生产过程离不开原材料的采购,这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然而,一些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不能与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同步,且原材料采购的中间环节比较复杂,容易出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使得原材料采购成本相对较高。
其二,生产设计成本在成本控制中所占比重较大。科学高效的生产设计是有效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但一些企业的设计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和设计理念创新,使得所设计的产品与市场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二次设计产生的成本,让生产设计的成本加大,这样一来,当生产设计在总体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时就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沉重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其三,具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加成本较高。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多层面的沟通与协调,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运营能有序推进,一旦某个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附加成本的加大。然而,一些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与成本要素相关的环节沟通协调不善,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产生了一些附加成本,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其四,生产终端产生的流通成本较高。企业生产所产生的产品最终只有到市场上进行流通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在流通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成本,然而,一些企业在流通环节不能有效采用精益管理的手段,使得流通环节不畅通,导致终端流通的成本相对较高。
3 精益生产指导下的成本控制手段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精益生产对于企业成本控制的价值,深刻剖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对精益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的成本控制瓶颈,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瓶颈,在精益生产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精益管理,有效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用精益管理的手段对采购人员进行教育引导,提升原材料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理念,提高原材料采购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使他们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能时刻用精益生产的理念来进行,为企业节约必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有效监督,建立原材料采购监督机制,并对监督机制进行量化,通过制度来约束采购人员的行为,合理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另外,要积极建立与企业采购相关的行业平台,通过平台上的采购资源共享来减低原材料的价格,实现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标。
第二,加强设计改造,控制重复设计产生的次生成本。科学的产品设计能提升产品的价值认可程度,有效降低二次设计产生的次生成本,使企业的设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对于企业而言,设计是完成生产的第一步,在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精益化原则,以设计优化来推动产品的创新,以创新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既要保证产品的设计风格,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所设计产品付诸于生产后所产生的成本问题,小到每一个零部件所产生的成本都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让整个设计过程中将精益生产的理念贯彻始终。另外,当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调整,不能等到投入生产后发现不合理再进行修改,避免次生成本的发生。
第三,注重生产协调,科学合理的控制生产附加成本。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的机构和部门进行积极的协调与配合,通过管理优化的方式来保证生产的精益化程度。要保证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不仅要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还要加强技术研发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协调来降低附加成本的产生。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通过改革的方式来推动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在一些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关的核心机构,更应该加强技术改革与创新,有效控制附加成本的产生;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管理,通过管理手段的优化升级来推动生产过程的协调性,使管理与生产相协调,充分发挥精益化管理的效能,让生产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科学合理的控制生产附加成本。
第四,灵活流通渠道,降低生产终端产生的流通成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还应该在流通渠道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灵活的流通机制,保证流通渠道的畅通。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既可通过产品的包装上保证流通的顺利,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因为二次包装而产生的成本发生,有效控制终端成本的增加,也可通过与产品的运输机构进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运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还可建立第三方的流通平台,通过平台交易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构建产品流通关系网或者资源交流群,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4 结 语
精益生产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作为企业要在各个环节上加强精益化管理,不断提升成本控制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在精益生产的指导下合理控制企业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保证企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郭之茵.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2],蔡厚清.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模式在我国汽车企业的运用及优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6).
Construction of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Lean Thinking
刘扬 LIU Yang
(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 110043)
(AVIC Shenyang Liming Aero-Engine(Group)Co.,Ltd.,Shenyang 110043,China)
摘要:为使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某单位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以流程优化为主线,探索并建立起了适用于装配修理企业的流程管理体系。该体系充分结合发动机修理装配的产品特点,从生产制造流程最末端的工位实际需求出发,以生产制造流程的持续优化为目标,详细阐述了基于布局调整与流程优化的管理体系构建过程,提出了一种能与多种管理方法和工具相融合的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设方法。
Abstract: In ordere to make management becom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enterprise, some units take lean thinking as a guide, take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as the main line to explore and set up the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assembly repair enterprise. The system fully comb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 repair and assembly of products, starts from the end station actual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process, takes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s the target, it expounds the management system build process based on the layout adjustment and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in detail,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can fuse with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ools based on the lean thinking.
关键词 :精益制造;流程优化;布局调整;体系建设
Key words: lean manufacturing;process optimization;layout adjustment;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19-02
0引言
推行精益生产,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质”的改变,怎样构建精益制造体系更决定了精益推进的成败。本文将以推进过诸多现金管理工具、具有悠久文化的某先进航空制造企业为例,就精益生产的推进方式以及整个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1相关理论及内涵概述
1.1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它通过消除一切浪费活动来缩短生产流程,改进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盈利速度,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精益生产的理念最早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它的核心是追求消灭一切“浪费”。精益生产包括5个步骤的流程:一是定义价值,从客户的角度看待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二是消除浪费,确定产品和产品系列的整个价值流;三是同步流动,以最佳的流程组织增值活动;四是需求拉动,只生产和设计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五是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1.2 精益生产与流程管理的内在联系
精益生产的一个关键点在于通过确定正确且标准化的流程来消除浪费,因此对流程的优化甚至再造是实现精益生产所必须的。精益生产认为任何流程,无论是在制造、营销还是产品研发,惟有把产品服务和活动的实物或信息转化为客户需要的东西,才能创造价值。正确且标准化的流程就是将流程中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去除并通过标准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企业通过精益生产能够有效的改善企业的流程,通过标准化将流程再造的成果固化,以指导企业的日常运作。同时,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结构,以标准化的管理和工作标准作为向员工授权的工具,培养员工,使之了解且认同企业的理念,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实现精益生产的关键之一是生产流程的不断优化和流程标准的固化。而流程管理正是以规范化构造卓越业务流程为核心,以通过流程的优化不断提升组织绩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精益生产和流程优化或再造对完善企业基础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设
2.1 基本构想
当把精益生产上升为哲学和文化层面时,它自然将成为统领所有管理工具并形成管理体系的平台,而将其与管理的核心——流程相结合,用流程加以固化,形成能够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的管理体系,就一定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L公司结合自身的管理现状和生产特点,围绕类流水线生产组织模式的建立,从满足生产流程最末端的工位实际需求出发,以生产流程最优为目标,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以生产作业流程设计与优培育为手段,通过生产作业流程的调整拉动生产组织模式与生产组织流程的彻底变革,从而建立起能够使生产流程持续优化的全系统、全流程的管理体系,进而发挥管理的综合效用,实现管理方法的有效融合和整体最优。
2.2 体系搭建
2.2.1 确定推进思路
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能够实现对业务流程和工作进程进行时实跟踪和管控的信息化平台,为发现和解决流程问题,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通过以流程优化为基础的多种管理方法的综合推进,消除流程中的浪费,实现效率、质量、成本等的全面提升。先期选取当前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工序或环节进行试点,应用精益思想对试点单位的生产布局和流程进行调整与优化,重新确立生产组织流程;从操作者的工作实际需求出发,重新审视和优化工作流程;以工作流程的有效运行为目标,建立相应的制度标准、绩效体系、员工培训体系等。通过试点单位流程管理体系的有效搭建及运行,总结经验并将该模式复制到下一瓶颈工序,进而逐步建立起适合并能够满足工厂发展需要的以流程为导向的管理运作模式。
2.2.2 寻找流程瓶颈
流程管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寻找并消除流程中的一切浪费,减少工作中的不增值环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使生产流程能够显性化,该单位借助信息化平台,将整个生产流程和工作流程以及运行的实时状态都集合在信息化系统中,一方面便于管理者了解生产流程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为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每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进行跟踪测算以及对工作修理周期的统计分析,建立工作流程的标准时间,从而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从而确定流程瓶颈。
2.2.3 优化关键流程
在确定了需要改善的瓶颈工序后,通过现场跟产等方式,绘制出瓶颈工序的详细价值流图,应用六西格玛等管理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并找寻问题原因,通过工艺布局调整等对流程进行优化。以实现类流水线的修理流程为目标,按工艺流程,以人员及部件的移动距离最短、空间利用最优为原则,在充分考虑到各作业单元间的工作交接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将各工位的摆放顺序与零组件内外部物流方向调整为同一流向,从而从物理位置上有效缩短人员和部件移动距离。通过合理安排工艺布局还可从根本上解决人流、物流、信息流上的诸多问题,进而实现优化整个作业流程,提升现场基础管理的目标。
2.2.4 发挥管理工具的综合效用
实现与信息化互联。为确保生产作业流程的顺畅,解决生产计划下达不够准确导致工序间出现较长时间等待等问题,工厂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生产调整,自主开发了精益生产与资源管理,实现了信息系统科学排产,所有的生产信息均由系统发出,避免了信息传递错误。同时结合信息化系统的流程控制点,装配进度一目了然,不仅提升了生产管控能力,也增强了生产安排的精细化程度。推行6S管理,确保现场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源规整有序,节约流程中工具、物品、零组件的寻找时间;推行可视化管理,使各工位的工作状态、设备的使用状态等一目了然,节约了判定和了解状况的时间;推行标准作业,使各工序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得以保证和提升,使生产流程更加顺畅等。
3结论及效果
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建设,主要是从生产单位的现状出发,在构建精益生产组织模式的同时,兼容了其他的先进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的应用,使流程的持续优化能够带动整个生产组织乃至管理体系的整体变革,突破了管理工具应用中单存的基于“点”和“线”的局部改进,真正形成了整个管理体系的联动。因此说,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是一个以流程优化为核心,能够使各种先进管理方法和工具相互融合、各个管理环节相互渗透的动态循环过程。
基于精益思想的流程管理体系,是一个各种管理工具相互融合、各个环节相互渗透的动态循环,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管理方法或工具环节单一的循环。通过该体系的实施,某单位的产品修理周期平均缩短了近20%,产品的合格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产能增加了34%,不仅很好地保证了产品的交付周期和质量,更为提升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若松义人,近藤哲夫[日]著,崔柳译.丰田改善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3-96.
关键词:精益管理,精益建造,质量,工期,成本,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目前,精益管理方法的应用已经从制造业转入各行业中。近1-2年,在集团牵头下,公司内也进行了精益管理的学习和推广活动,并初具成效。本文将就精益管理的分支――精益建造进行谈讨和研究,以期能将精益管理的思想应用至建设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通过从新的视角对管理工作进行审视和优化,最终达到从质量、工期、成本角度进行有机整合,项目整体效益最优的结果。
1.精益建造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精益建造方法是将精益思想应用于施工现场管理而形成的一系列思想和方法的总和,现在仍然在不断发展中。其定义为:精益建造是基于对建筑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的重新审视,应用并行工程、流程再造等手段,根据精益思想原则对建筑生产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建立新的建筑生产管理模式[1]。其本质就是要在生产建设中尽可能消除浪费,增大有效工作时间的比例,以追求企业增大利润,并能为项目带来额外的增值。
2.施工现场存在的浪费
在精益思想中,认为生产管理由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组成。而非增值活动又可分为协调增值工作的必要活动,以及对创造客户所需价值毫无贡献的活动两类。而后者被称为浪费,应通过定性识别、流程改进等步骤,尽可能消除浪费。
对施工现场存在的浪费进行识别,可以看到存在诸如待工的浪费、运送的浪费、加工建造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工程质量不合格返修的造成的浪费、动作的浪费等。
3.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应用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认为,质量控制工作是通过生产线上每个经手人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不让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这样的思想来控制整体工作质量的。和传统质量管理的方法不同,传统方法重视检查和监督,而精益思想则侧重于每个经手人自发控制质量,即在工程项目的精益建造中树立“3N”思想:不建造不合格品、不接受不合格品、不传递不合格品(No accepting、No manufacturing、No transferring),把质量问题解决在初级阶段,达到对各工序质量问题事前遏止,控制质量缺陷和错误的递延[2]。
与传统质量控制方法不同,精益思想重视“第一次就做好”的理念,将问题和矛盾消灭在萌芽中,这样则从根本上减少了由于质量不合格返修等带来的浪费。而事实上,这样的思路也更符合质量控制的特点、更符合工人开展施工的自然习惯。弱化质检员的位置,而强调现场的每个人都是质量检查员,对不合格工序都有控制和避免的责任,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质量,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为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应用精益思想,在施工现场中应加强教育工作,向施工人员反复传递3N思想的要求,并进行指导,另外尽可能保证施工人员的稳定也有助于形成更良好默契的配合。
4.从工期控制的角度应用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中重要技术方法之一是缩短过程之间的转换时间。应用在施工现场,应:首先从施工组织设计入手,做好现场布置和施工组织的优化工作;其次做好现场分包方及各施工队伍的协调配合,避免工序交叉带来的时间延误;第三进行现场工序配合的优化工作,合理安排,尽可能减少待工时间。
5.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应用精益思想
通过减少浪费,达到降低成本,最终极大增强企业竞争力是精益思想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创造并总结了精益思想的日本汽车工业在竞争中取得的极大成功正是精益思想的辉煌成果和得以被推广的最关键因素。建筑生产自身存在的单件性、现场生产、多专业单位合作、不可控因素多、临时性组织等特点[3],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施工组织上难度大,因此浪费程度也更高。
传统的管理思想认为,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之间互相影响,如为保证质量就必须一定程度上保证成本的投入,而追求更高的质量则会加大成本投入;又如为了压缩工期往往需要增大投入,从而增加工程成本。而精益思想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兼顾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多个方面,在与供应商的共同协作下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化。
在现有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借鉴精益思想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从与供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同制定和优化设计方案等方面着手加以实施。
事实上,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工期控制已经实现了有效降低成本的作用,是成本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工程返修率则减少了物料额外支出造成的浪费;优化工程组织,减少工序交接间的时间浪费,则可直接降低人工和机械的开支。
6.精益建设在现场管理中的实施
(1)推行5S管理
5S管理制度是精益管理方法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它包括整理(SH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规范(SEIKETSU)、素养(SHITSUKE)[4]。在现场推行5S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工作环境的改善,有效调动工人工作积极性,并将精益管理思想逐步渗透进工人的日常工作中,使工作流程更加明确,提高工人对于精益思想有效改善工作效率的信心,为迎接下一步变革做好准备。
(2)推行样板制管理
要有效的开展精益管理实践活动,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工作效率较为低下的环节或车间,诸如钢筋加工区、木工棚、材料堆放区等建筑工程施工的常规设置场所作为改善的重点,首先开展系统性的精益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样板进行推广,这样不但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的浪费问题,并且可以极大的鼓舞员工的信心。
(3)持续改进
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具有一致性,精益管理思想要求发动全员的力量对于工作中的浪费不断的发现、流程不断的进行调节和优化,这是一个持续的永不停歇的过程,也正是精益思想追求完美的思想内涵的体现。
7.小结
质量、成本、工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要素,传统观点认为这三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应用精益思想开展工程管理则是从消除浪费入手,通过价值流识别和流程优化,从根本上提高了系统效率,从而实现了质量、成本、工期的三赢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坚勋,精益建设――建筑生产管理模式的新发展,建设监理,2003,6:62~63
[2] 朱宾梅 , 刘晓君 , 王智辉,基于精益建造下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工期三要素管理的新思维,建筑经济,2007,11:13~15
【关键词】精益生产TnPM; 国家烟草专卖局; 成本最小化
1.精益:卷烟工厂管理提升的重心
首先,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推进精益生产是抓住了牛耳。烟草行业属于高利税的垄断行业,不像其他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成本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企业管理的经济性必然存在改善的潜在空间。如何提升行业给国家的税收和利润贡献,在行业准入限制和价格垄断的大背景下,全面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就成为关键。
精益生产早期是在丰田公司由大野耐一等人实践,称为TPS,即丰田生产系统,是通过看板管理、后拉式生产组织、快速切换等手段,降低中间和最终产品的库存,达到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后来被美国 MIT的研究者总结提炼为 JIT,即准时化生产,也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生产适当的中间和最终产品。后来由詹姆斯・沃麦克和丹尼尔・琼斯所著《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进一步将其总结提炼为精益生产。精益生产虽然最早诞生于汽车、组装行业,但实践证明,在其他行业都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2.精益TnPM描述
精益生产诞生于汽车组装业,早期的精益生产工具更多的聚焦于流程的优化,通过 IE(工业工程)手段,在快速切换、瓶颈管理、一个流设计、纠错防呆等方面进行持续改善,助推企业实现精益目标。
精益是普适的宏观理念,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和各种类型的企业,但如何通过有效的抓手来实现,就值得推敲和研究了。
1998年,国内学者提出 TnPM理念并搭建了系统平台。TnPM的提出与烟草行业有很深的渊源。国内学者将日本 TPM导入中国,目前这一管理体系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几百家企业推进,而且被国际社会所接受。
2013年,开始研究如何将精益与 TnPM有机融合,提出了精益TnPM的方法论。精益的理念是高价值、低成本;而 TnPM的理念是人机和谐与规范化,两者结合可以起到互促、互补的作用。两个体系虽然提法各异,但都会以6S、清除六源 6H、六项改善6I、追求要素极限的 6Z(TnPM提炼出来,烟草行业又增加了零投诉,扩展为 7个零)作为管理的基础。
精益生产的工具箱内容包括价值流分析、瓶颈管理,即 TOC理论、自动化、快速切换、后拉看板管理、纠错防呆以及均衡生产等很好的工具,要适时、适当的应用起来。TnPM也有大量很好的工具,更适于在设备管理上发挥优势,如科学的前期管理、自主维护三闭环、小停机管理、零故障管理、全优管理、维修策略优化(赛车式检修 PIT STOP,全面质量维护TQMain,价值驱动式维修VDM、安全为中心维修 SCM、寿命周期风险维修 LCRM等)、备件管理优化、维修规范体系,以及员工成长模型、赢在基层班组建设、全员参与的有氧活动和源头追溯与根除预案等,将有效抓住设备精益管理的关键环节。没有优化设备管理的精益,系统的精益就是非理想的。
3.精益TnPM 工具的应用
精益 TnPM的应用要实事求是,适时、恰当、准确,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有侧重。精益TnPM工具在卷烟工厂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艺流程的优化:工艺流程的优化以及重组再造是应用精益工具的很好契机,一般在工厂技改、搬迁时最能够发挥作用。在已经定型化的生产现场,可以通过小规模的优化改善活动来进行局部优化。精益工具运用最多的是 IE手法,通过合并、重组、简化等方式提升流程效率;通过瓶颈分析,找到关键点,进行研究攻关,从而疏通瓶颈环节;通过状态监测、质量监测手段发现设备故障隐患或者精度劣化,加以及时改善,并加以固化。快速切换也是可以发挥作用的精益工具,在卷烟换牌生产时可以帮助优化停机时间,减少换牌时的消耗损失。
设备效率的提升:TnPM有大量工具可以用于设备效率的提升。如 TnPM的点检和自主维护体系可以守住设备劣化的第一道防线;自主维护不能解决时,通过诊断和专业维护守住第二道防线;而通过它机类比点检和主动维修(立足于根除故障)再去守住第三道防线。三道防线,层层闭环,可以降低设备停机损失,提升设备运行效率。TnPM的小停机管理和零故障管理,分别从设备劣化和故障停机不同层次,针对性的解决设备运行效率问题。
TnPM给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维修策略集合。针对质量痼疾的 TQMain可以从系统的角度提升设备的精度和产品质量,减少和避免质量损失;针对停机损失巨大的赛车式检修,从队伍建设、故障树分析、技能体能训练、预案准备、备件资材准备、工具吊具准备、沟通方式设计以及主辅修方式设计等多角度提升检修效率,缩短检修周期,从而降低企业停机损失。针对安全隐患突出,安全损失频繁的情况,以安全为中心的维修就会有效的保障检修和设备运行安全,为企业避免安全损失。除了维修策略,TnPM的清除六源 6H活动,可以让生产现场日常出现的所有源头,包括污染源(也是故障的潜在隐患)、清扫困难源(难以清扫的污染)、故障源、缺陷源(质量缺陷也是浪费)、浪费源(日本人所说的 MUDA)以及安全隐患源(也是造成企业损失的源头)的清除制度化、常态化。
TnPM的六项改善 6I,是上述清除六源 6H活动的飞跃,如果说清除六源 6H旨在维持生产的正常和基础状态,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渐进性的改善, 6I则是否定现状,空杯和归零,是挑战性的目标和改善。如现在的生产是正常的,似乎没有什么六源问题了,6I会提出更低故障率和更高良品率的要求,提出更高设备效率的要求,要通过PDCA来朝着这种挑战性的目标努力。一方面,生产现场的改善无止境,另外一方面,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改善必然会带来一次效益的提升,这和精益的目标又吻合在一起。TnPM的有氧活动(OPS+OPL)是六项改善的有效载体,全员参与的提案活动(OPS)和人人为师的分享活动(OPL),可以将员工的潜能深入挖掘,最有效地释放在六项改善活动里,为企业创造效益。
资源配置:上述的清除六源6H、六项改善 6I,以及有氧活动完全可以应用在资源配置优化方面,也可以应用在随后的物流与供应环节。在 TnPM管理体系里,维修资源的配置是有一套分析工具的,第一是掌握自主维护技能的操作员工资源,第二是外部合同化维修资源,第三是内部专业维修资源,这三类资源的最佳配置既可以保证检修响应速度和质量,又可以让维修费用最小化。
物流与供应:除了一般性的生产资料物流与供应,备件资材是维修成本的主要构成,TnPM对于备件管理有深入的研究,从备件的3A库存优化模型、虚拟备件库建立,到不同的备件采购(战略采购和战术采购)模式设计,再到不同的备件储备模式(联合储备、寄存式储备、外部直供等),都为备件流动资金占有的降低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为这一领域的精益打下基础。
4 .向精益TnPM 要效益,要指标
精益 TnPM不是企业作秀,是要实实在在创造价值的。企业导入这一体系之初,就要与其精益管理目标紧密结合。要向精益 TnPM要效益,要指标。
间接的效益指标包括设备综合效率(有效作业率)OEE、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 TEEP、平均故障间隔期 MTBF、平均修理时间MTTR、备件库存周转率、高值备件上机率、维修费用率,以及检修一次试车合格率等。还有反映现场管理水平的可视化率和定置化率,反映全员参与程度的人均 6H清除数、人均 OPS数、OPS实施率、人均 OPL数和 OPL分享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