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

时间:2023-06-08 15:16:18

导语:在科学管理理论实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学管理理论实践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理论;二级学科;“轮式”理论

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基本原理、发展史、中国化研究、国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加强学科建设,开展科研和教学以及人才培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五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学界存在两种看法:一种为“圆式”理论,以三个放射状圆圈来表述学科间的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因无法纳入圆圈中而被视为上述各学科的应用(见图1);另一种为“分式”理论,即视基本原理、发展史、中国化研究、国外研究为基础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为应用学科。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看法对厘清五个二级学科的关系有所裨益,但都存在偏颇:第一种意见既不能反映五个二级学科的全貌,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无法纳入圆圈之中,同时也不应机械生硬地套用圆圈来表述,因为四者的关系根本就不是大小圆圈的关系;第二种意见的不足就更为明显,因为这五个二级学科既具有基础理论性,又具有实际应用性。笔者主张“轮式”理论,即本身位于中心,基本原理学科是从理论、现实、横向或共时态角度来研究,发展史学科是从实践、历史、纵向或历时态角度来研究,前者是静态研究,后者是动态研究;而中国化研究、国外研究①、思想政治教育(又称的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学科,都是围绕纵横两条线展开环形运动的解读、研究和运用,如图2所示。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本身,位于“轮式”理论的中心位置,是马克思恩格斯以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亲身参加社会革命实践为基础,从所处的时代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充分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原汁原味的。

(2)基本原理和发展史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来解读。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说,对马克思恩格斯原着读得还很少,尤其是受语言的限制,对原文着作接触得就更少了。因此说,对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研究,都只能说是“走近马克思”,距离“走进马克思”还很远,但“走进马克思”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两者之间是一个逐渐从前者到后者的关系问题。

(3)“走近马克思”涉及对解读的客观性原则问题。从对象的实际出发把握对象,以主客观相符合满足认识的真理性,这既是

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们进行事实认知的客观性原则。在解读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或者借用释义学术语说。解读者应该坚持从本义出发解读文本。

一部文学作品、一幅画、一件雕塑艺术品、一种科学理论,都凝聚着某种思想,蕴含着一定的意义,而这些又体现了某个精神主体的理念和愿望,这就是决定作品面貌的作者意图。泛泛而论,作者意图属于主观性的东西,然而它一旦物化为客体,就以精神客体的身份,带着客体性的标记与解读主体一同步人解读的过程之中。因此,所谓解读者能否从客体出发解读客体,就突出表现为能否按作者意图解读作品。进一步说,是否承认作者意图的确定性,这是能否满足解读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于作者意图的确定性问题,西方释义学有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两种理论。前者突出强调作者意图的客体含义,认为作者意欲表达的含义是自我统一的和明确的,一部作品的重要性可以随时问和前后解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但作品隐含的意思是不变的。后者否认作者意图对客体的决定作用,认为它是外在于客体的东西,与客体含义不具有同一关系。作品的意义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永远从属于一次次发展变化着的现实,所以客体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和可塑的。对这两种观点,不能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不过,就提出了理解的客观依据和标准、指出离开作者意图任意处置客体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错误这一点而言,客观主义的解读前提无疑是正确的。前提正确不能说明一切,正如霍埃所说,客观主义与客观性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客观主义将释义的客观性等同于作者意图和客体含义的固定不变性,这确有形而上学之嫌。事实表明,作者在制作作品过程中改变初衷是常有的事。当一个作家发现其作品与他本意相左时,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他人将其对某一作品的解读当做是作者的本意而产生的误解,由于这种误解恰巧代表着对该作品普遍满意的看法,这就使得作者完全可能采取默认态度,允许违背作品原意的解读成立甚至认同;二是他人对作品的解读包含着对作者意图的干预,如作者确认其高明,亦可能通过修改作品来改变最初的意图。

说作者意图和客体含义并非固定不变,决不等于否认它们具有相对确定的属性。在这一点上,怀疑主义走得太远了。他们将作者意图与客体含义割裂开来,认定客体含义不依赖其思想者,含义因人而异,这就必然导致对客体客观对象性的否定。事实上,主观、任意地设置解读标准的反权威主义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因为这只能导致解读的混乱状态。

第2篇

(一)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手段,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手段也不同,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迟早会随之进行调整。根据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作为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政管理学“贵在有用”。作为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学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是解决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持续多年的,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各方面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急需首先补上理论匮乏这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采用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教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满足了当时一个新的理论和课程最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据此,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把行政管理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到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突出了行政管理学学科的管理性,即实践性。从学科的调整可见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突出其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软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学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法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了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指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特别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指导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问题,以及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相关情形下的推广。这一特性决定了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工作中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2“.角色模拟”教学法。这一方法在于在课堂上人为地营造某种行政管理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角色,从事相应的具体工作。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去感受、领悟所涉及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涉及大量常规细节和现象、需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方法技能训练的场合。行政司法、行政执法、公文处理、会议管理、机关物产材管理等内容非常适合运用这种方法。

3.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是在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后,为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学生通过充分准备,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既可以达到形成共识、的目的,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针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历史沿革及其启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路径“”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西方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应该运用讨论的方法。

4.换位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师生身份互换,老师随机点名,让个别同学以老师的身份给大家讲解,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老师最后作点评。这样,通过备课、讲课,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学懂、学透,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5.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任务驱动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进行成绩评定。“任务驱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使教师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的转变。这一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业余时间,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其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指导性自学。这一方法是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自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布置学生阅读与行政管理学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经典著作、重要文献、高质量的专业论文等,其目的是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教材中的一些非重点、非难点的章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理解的内容。如行政管理学当中的“行政决策”这一章,关于行政决策的定义、程序、类型以及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在管理学等课程中基本的东西都学过,因此,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布置学生自学,教师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来讲,只是提示学生在把握的过程中注意决策同行政决策的区别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行政决策体制以及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教授上。自学不仅达到了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主要的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2.科学研究法。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这种职能不单纯是要求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适当的科研工作。如以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选拔基础好的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团体等,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和展示个人的才华。

3.模拟实验。在校内建立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行政管理场景和运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某种管理角色中,从而增进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方法的认知,培养综合管理能力。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真实的社会中去,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印证和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把学到的理论向实践转化,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社会调查。针对行政管理要解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专题调研,在调查中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如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这一章,可以布置“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以绥中为例“”辽宁省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等。人事制度这一章可以布置“辽宁政府雇员制”“辽宁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等。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袋徇卷、撰写调查报告等,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2.参观教学法。为了使行政管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感性化,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巩固验证已学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到政府等部门去实地参观。参观法资源鲜活、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学空间被极大地拓展,教学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参观访问作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印证,对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明显。参观一般由校外实践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参观笔记,撰写参观报告。

3.实习。顾名思义,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以锻炼工作能力。对于应用性极强的行政管理学这一课程而言,实习具有一切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用。为了保证实习的实效,最好应在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进行。

三、问题思考

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和形式表明了《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多,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为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讲的,而在实际上,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尚属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地运用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并不是说在每个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对每种方法都要采用,也不是某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随意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每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方法中,从达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基本的基础实践手段,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如实验、参观、自学;二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中层实践手段,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法等;三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而设置的高层综合实践手段,如项目驱动、科学研究法、调研、实习等。因此,应加深对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合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组合,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二)系统地规划和安排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从总体上看,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类。作为两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更多地采用的是理论讲授法,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等方面具备了许多经验,理论讲授比较规范和系统。而实践教学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单独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或者变形走样。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系统地安排和规划。如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与实践性手段相适应的内容;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的比例,改变实践学时随意性的情况;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考试制度中,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从而使实践教学得以贯彻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机制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方法运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目前从事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了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行政管理学科比较常见,在其他学科也司空见惯。实践教学经验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而成为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如有计划地让从事该课的教师到行政部门挂职锻炼、吸引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加盟等。实践教学方法的成本比理论教学要高得多,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实践教学方法运用的前提,无论是实验设备的配置、实践基地的建立和使用,还是调查、参观以及实习方法的使用都需要必备的资金物材的支撑,没有这些条件,实践教学无法开展。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投入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学校甚至是空白。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必须在教学的硬件环境上下功夫。

(四)防止实践性教学方法目的化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的提出,实践性教学方法被许多学者和专家所关注,从而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性教学方法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极端化的现象,就是为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被异化为目的。而在客观上,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教学,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方法再重要,也必须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否则,过分地抬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忽视其实效性,就会使这一教学手段极端化。因此,正确发挥实践性这一教学手段的功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正确区分在教学内容上哪些内容适合使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实践性教学;其次,实践性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条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检验实践性教学方法效果的唯一标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3篇

一、法院行政事务科学管理的内容

法院行政事务科学管理的内容必须针对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来决定。概括起来看,大致可分为工作秩序管理和生活秩序管理两个方面。前者是根据法院内部各庭处室工作人员所担负的职责,建立起一套保证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的运作机制,如院务会议和庭务会议制度,岗位考绩规定、开庭规则等。从而明确工作原则和职责,规定工作要求,理顺各方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后者主要是建立一套确保法院干警正常生活、活动的秩序,拓展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生存空间,以解除法院干警的后顾之忧,激活工作积极性。简言之,就是通过健全和实施一整套法院行政事务科学管理办法,把事无俱细、紧张无序的行政事务纳入科学规范、循序渐进、良性发展的轨道,从而确保各项审判工作的优质高效进行。

二、法院行政事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意义上讲,科学管理要遵循民主原则、科学原则和高效原则,它不仅要求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民主化、科学化,管理人员知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还要求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少的物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法院行政事务科学管理作为法院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坚持现代管理的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效率、效益和质量原则。这三者的统一是一切管理的共同目的,也是权衡管理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人民法院的行政事务科学管理要体现效率、效益和质量,就要在对人的管理上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对物的管理上着眼于物尽其用;对钱的管理上讲求钱尽其利。

服务至上的原则。法院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服务于审判工作,为审判工作提供辅助与保障,因而法院行政事务管理工作附属性特点明显,尤其随着审判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这一特点愈加突出。同时,审判功能的实施对司法行政有一定的依赖性,因为每一项审判活动离开司法行政的作用都是无法进行的。因此,在服务、介入、支配、依赖关系之下,行政事务管理与审判工作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干预审判之嫌。

创新开拓原则。法院诸方面的改革均是大胆有益的探索,其目的就是要革除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使各项审判工作赶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以审判服务为中心的法院司法行政干警要跳出“安于现状,无过便是功”的圈子,摆脱陈规旧习的束缚,进行创造性思维,敏锐的发现问题概括地提出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超前提出具有新颖性或者改进性的见解,使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个体优化原则。法院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从广义上讲,是由法院各级领导、司法行政干警共同承担的,从狭义上看主要是靠法院司法行政人员担负的。尤其在法院司法行政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强化法官中心观念、压缩司法行政人员数量的新形势下,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担当优质高效为审判工作保障服务的司法行政管理队伍,就必须优化司法行政人员的个体素质,其方法途径无外乎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岗位练兵、优化组合、筛选更新等。

科学求真原则。为了适应法院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使法院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达到快节奏、高效运转的目的,就要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矛盾论的原理用于指导行政事务管理之中,在繁忙中理头绪,被动中争主动,紧张中求有序,忙乱中求准确,前进中找规律,从而把握好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与审判工作的临界点,与法院工作的最佳结合点。

三、法院行政事务科学管理的基本途径

1、改革机构,理顺关系。

勿庸讳言,法院现行司法行政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构重叠,职责不明、人浮于世、被动应付、推诿扯皮,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纠其主因,是各级法院司法行政机构体制较为混乱,上下级法院之间、同级法院部门之间关系不明所致。因此,一要改组法院系统的司法行政机构,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司法行政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二要改组各法院内部的司法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单一的司法行政机构,对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从而消除政出多门、责权不明、效率不高的弊端。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2、优化人员、科学管理。

法院现有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干警,大部分是胜任工作的,他们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而保障了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也有少部分司法行政人员素质低、成份新、不思进取、不安心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的现象。而司法实践中也的确存在重审判业务轻司法行政,重视培训法官的司法技能和法律知识,轻视对司法行政人员的培训,法官与司法行政人员政治待遇不平衡等问题,我们应将司法行政人员分开管理,适用不同的管理规则,实行法院司法行政人员职业化。要严把司法行政人员的入口,积极吸收既懂法律又善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司法行政队伍,杜绝把审判部门“两不”人员照顾性地安置到司法行政岗位的错误做法。同时应象重视培训法官那样加强对现有司法行政人员的法律知识和微机操作、行政管理等技能培训,建立一支充满生机的司法行政队伍。

3、建章立制,形成体系。

科学管理必须通过规范制度这一载体来实现。目前法院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措施很多,除了最高法院、省法院出台的规定外,各地法院还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并实施了一批管理制度。结合当前法院体制改革实际,应重点建立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考绩机制,工作运行、监督制约、后勤保障、队伍管理等机制也必须予以配套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法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

4、适时调研,服务决策。

法院司法行政人员在优质高效地完成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通过行政管理实践及时准确地为领导管理决策提供带方向性、全局性的信息和建议;认真负责,有预见性地为领导决策收集信息,及时提供方案、资料,协助院领导抓好督促落实工作;决策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反馈意见,搞好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补充完善措施,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5、科学预见,超前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138-02

一、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推行实效

当前党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参考咨询模式,这种被动单一的服务模式,已远不能满足教学科研人员对信息的需求。与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相比,学科馆员制度在党校系统的确立与推广显得相对滞后,这种局面如果不能迅速得到改变,将根本性地制约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深入探讨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发展及建设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在陕西省委党校校委的积极支持和图书馆领导的详细规划下,图书馆以制度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跟踪教研室课题研究开展服务

自2006年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以来,经过对学科服务人员严格的培训和强化,学科馆员对这一制度推行的把握度明显提高,其跟踪课题研究服务的针对性能力明显提高。就拿笔者服务的哲学教研室来说。因其教研室课程专业性较强,课程设置相对较少,为教职员工申请各级课题提供了较充裕的时间。2006年来,哲学教研室老师共申请国家课题2部,省级课题4部,中央党校重点课题2部,校级课题5部,针对他们各自的课题研究特点,笔者提供了相应的文献信息资料和各专业最新研究动态,使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和结项。从笔者服务的一位老师的话中可以看出学科馆员服务的质量。他说“因为你们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料使我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课题研究,我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归因于你们的帮助,我衷心地感谢你们!”。作为党校图书馆一名普通的学科馆员,工作得到这样的肯定,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和自豪吗?

(二)重视学科馆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实行学科馆员以来,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学科馆员继续教育体系,每年选派3-5名学科馆员去兄弟党校或公共图书馆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馆员了解、学习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服务技能。另外积极鼓励馆员参加在职或脱产学历教育,系统学习对口服务专业知识,使服务对象对学科馆员的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学科馆员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率大幅提升

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是一个拥有70年历史的图书馆,其馆藏资源的丰富性及资源的珍贵性是有些党校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固有的服务模式使科研工作者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了解甚少。学科馆员的推行,除了使广大教职员工对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使他们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构成以及馆藏资源的丰富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拿笔者服务的哲学教研室的一位老师来说,他需要大量禅学方面的资料,在笔者查阅大量馆藏书目数据,查找到他需要的资料时,那位老师惊喜地说,“以前不知道咱们馆有这么多珍贵的资料,要是早知道咱们图书馆有这些资料,我的博士论文就可以在咱们图书馆完成了”。后来,那位老师就成了我们图书馆的常客,并一再说“到咱们图书馆再也不用为找不到资料而担心着急了”。而我们的古籍阅览室,也是在学科馆员制度推行后,知名度大幅度提高,负责文史教研室的学科馆员将古籍资料整理摘抄出来,积极推介给教研室科研工作者,使古籍资料的利用率大幅提高。

(四)学科馆员的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因为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增强了学科馆员对所服务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自2006年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至今,科研水平从最初的15篇,发展到去年的67篇,不仅在数量上是一个进步,质量上更是一个飞跃。就拿去年来说,就有9篇文章获得我校规定的高层次科研奖。而6年来,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达15篇,相对于以往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另外由于对课题策划,内容分析创新性论证、成果评价等方面提供全过程服务,使一部分学科馆员对课题的论证设计有了深入的了解。自2006年来,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分别有1位学科馆员主持了1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2位学科馆员参与了1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3位学科馆员主持完成了省级课题的研究,3位学科馆员申请并主持了校级课题的研究,完成质量也得到省社科规划办和学校科研处的肯定和好评。

(五)图书馆地位提高,投资逐年增加

俗话说“有为才有位”,在图书馆领导及学科馆员的努力下,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不论是在服务上,还是在科研等这些衡量党校教育水平的硬指标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支持党校各教研室课题的论证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得到校领导和教研室老师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而学科馆员取得的这一切成绩都与我们每年增加投入,补充的丰富馆藏资源密不可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以来,在馆领导的要求下,学校从2006年起初每年20万元的购书经费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万元,先后购入和充实了方正电子图书馆库、人大复印资料库、中国知网、中宏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独秀数据库、网上报告厅七大数据库,保证学科馆员获取信息资源和提供知识服务的时效性、广泛性和全面性。

二、对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

(一)在服务上积极引用“长尾理论”

所谓“长尾理论”就是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也就是说,企业的销售量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陕西省委党校目前有职工700多人,学生2500多人,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300多人。不可否认,因人力等各方面原因,现在大部分学科服务都在“龙头”上。即重点主要服务于教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因为他们都主持或参与许多课题,需要大量相关学科信息,如果为他们提供定题服务,可以使他们节省大量查找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学科馆员跟踪“龙头”的课题为他们推送相关信息,极容易出成效和成绩,也能得到领导及教授专家的赏识,从而提升学科馆员乃至图书馆的地位。客观来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学科馆员也乐于把主要的精力用于为“龙头”的服务上。然而这样服务的结果导致许多在党校接受高学历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及在校大学生(2004年来,陕西省委党校与西安工业大学合作办校的部分学生),也就是笔者要说的“凤尾”,获取信息资料的权利受到部分限制。这部分人员虽然在科研上没有教研室科研工作者的能力强,但他们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质量也是党校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因此,党校图书馆也应该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服务,组织相关学科馆员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内容、科研及论文研究方向,根据需要提供相应信息服务,使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深入到教学科研的各个角落。

(二)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措施

构建学科馆员制度可以为陕西省委党校各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有效保障。要使学科馆员制度能有效地运作,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制订明确、科学、合理的学科馆员岗位职责,设立相应的岗位,从制度上给予充分保证;对学科馆员实行资格认证,择优上岗,标准可根据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等制订;对学科馆员进行考核评价,如对学科馆员的工作实效进行考核,以克服有些学科馆员投机取巧行为。这种考核既有图书馆内部的考核,包括学科馆员的竞争意识、敬业精神、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及服务效果等。也有来自专业学科的教学科研部门的考评。包括考核学科馆员参与咨询课题的情况、联系对口服务部门的次数及效果、服务的内容以及对口院系师生的反馈意见等,尤其要注重其参考咨询能力、对相关院系教学科研的影响和帮助能力等内容。并根据服务质量实行奖惩规则,加大对业绩突出者的奖励力度,对于不能胜任的人员,让其从学科馆员的岗位上退下来,重新评聘。通过考核评价和奖惩,促进学科馆员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好地执行学科馆员的职业精神。另外,图书馆还积极鼓励学科馆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定期组织学科馆员就自己服务过程中的心得与其他学科馆员分享,对好的服务经验和方式给以奖励,极大地促进了学科馆员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与各教研室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协同管理效应

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实施学科馆员制度,必须得到服务对象和相关部门的认同和支持才能有所作为。其一,持之以恒地加强宣传,积极推广学科馆员服务理念。通过“想服务对象之所想,急服务对象之所急,为服务对象之所为”的实际行动让学科馆员这一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其二,加强与各教研室的联系,将工作做在实处。针对党校学科馆员制度正在摸索阶段及学科馆员知识结构及服务能力有限等现实情况,可借鉴高校实行的“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协同服务”机制,加强学科馆员与被服务部门科研骨干教师间的协作,帮助学科馆员了解教师对图书馆各项信息服务的意见及建议,架起教研室科研工作与图书馆联系的桥梁,配合学科馆员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其三,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行与教学科研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加强与科研处和教务处的合作交流必不可少。这样在实践中,可通过教务处和科研处,及时了解开设的专题内容,提早介入该专题科目的信息查询和服务,让专题讲授者和研究者将精力更好地应用到各专题科目的讲授和宣传上。同时也可与两处合作开发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教研成果数据库和课件数据库等,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

(四)进一步加强对学科馆员创新潜能的培养

陕西省委党校图书馆虽然每年选派几名学科馆员学习新知识,了解专业新动态,但随机性比较大,因此除了要学科馆员不断自我“充电”和外出学习外,还要在馆内积极举办专业知识教育与岗位培训。党校图书馆结合形势发展和变化,不断地有针对性地举办特色学科专业知识和情报技术培训班,努力充实和进一步提高馆员特色学科专业素质和信息服务技能。例如,进行上岗培训、短期培训、专题讨论、业务研讨、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使学科馆员及时适应新形势的角色转化。

参考文献:

[1]汪莉莉,钟永恒.学科馆员服务支撑机制要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3):86-89.

第5篇

一、构建节约型社会下会计规范模式的必要性

会计工作是经济、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规范的科学性。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要求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必须从节约出发,会计行为也不能例外。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在其层次性、稳定性、协调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何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我国从1993年企业会计改革开始,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具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一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有效的会计规范有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门的若干规定和解答等,这些会计规范之间有时出现冲突或后者否定前者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会计实务工作者对所面临的问题,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会计规范的层次较多,过于复杂。从层次上讲,基本准则要受会计法的制约,具体准则要受会计法和基本准则的制约,会计制度要受会计法、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三重制约。从会计法到会计制度随着管理层次的增加,沟通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将加大。一道命令在经由层次自上而下传达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曲解、遗漏和失真,由下往上的信息流动同样也困难,也存在扭曲和速度慢等问题;其次,众多的部门和层次也使得计划和控制活动更为复杂,一个在高层显得清晰完整的计划方案会因为逐层分解而变得模糊不清失去协调;另外,随着层次和管理者人数的增多,控制活动会更加困难。这样看来,由于我国会计规范的层次较多,会计规范在执行中存在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会计管理不够顺畅,不但造成社会资源上的浪费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二、构建节约型社会下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符合经济发展对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会计国际化,而会计国际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我国现阶段会计规范模式总体上讲主要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这种模式使会计规范的研究开发、制定与发行、学习培训、信息反馈修订等成本大大增加,这与新形势下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随着我国会计环境的变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我国的会计规范模式必然从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化,即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模式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变。因为这种模式既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适应国际会计规范发展的要求,更体现了新形式下创建节约型社会对会计管理行为的要求。会计准则的单一模式是节约型社会下科学合理的一种会计规范模式。

(一)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能大大降低会计规范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上世纪80年代初,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率先提出“会计管理”这一新概念,并进而论证了会计的本质是以讲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活动。会计既然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必然讲求成本效益,而会计管理的成本效益又与其管理层次密切相关。会计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必然涉及到相关的成本和社会效益问题,会计规范层次是否科学合理对会计规范的成本有着重大影响。我们从管理学角度来看会计管理层次问题,会计管理层次存在的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副作用,层次多意味着费用也多。层次的增加势必要配备更多的管理者,管理者又需要一定的设施和设备的支持,而管理人员的增加又加大了协调和控制的工作量,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效益的降低。在一定条件下,减少会计管理的层次是讲求经济效益的最好方法。会计规范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能大大降低会计规范的执行及其相关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具体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正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

我国于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在1992年11月30日颁布,自1993年7月1日实行,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接轨,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一体系包括1项基本会计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显然,会计准则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会计规范的走向是用会计准则逐步代替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的大量出台正标志着我国会计规范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化。

(三)会计准则单一模式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的新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必然使会计发生重大变革,会计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总是要不断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会计规范来说,要求尽量减少其层次使会计规范的执行更加顺畅高效,而我国目前的会计规范是一个多层次格局,且缺乏相对的稳定性,这样的会计规范不仅是资源上的浪费,也给实务工作者带来了很多麻烦,其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提出的新要求,改进会计规范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是经济发展对会计规范的新要求。

(四)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并使会计规范执行更加顺畅

会计工作的效率受会计人员素质及会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会计规范是会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规范的层次越多,会计所处的环境就越复杂,会计人员对会计事项的处理难度就越大,会计工作的效率就会降低;同时,会计规范的多层次有时会使内容重叠,这些内容若衔接不好甚至出现矛盾,从而导致会计规范执行不顺畅或执行错误,这不但浪费了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规范若采用会计准则单一模式,会计规范的层次减少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就会提高,会计规范的执行就会更加顺畅,既节约社会资源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五)会计准则单一模式适应了国际会计规范发展的要求

世界上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另一种是以德法等国家为代表的双轨制模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德法等国家的会计规范模式大有向英美等国家会计规范模式转化的趋势,德国与法国等国家近年来都相继成立会计准则委员会,就证实了这一点。对于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国的会计规范必然与国际会计规范接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是适应国际会计规范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规范模式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会计规范改革的必然。

三、构建我国会计准则单一模式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批量出台,会计准则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准则的可操作性和对会计行为的指导性越来越强,会计规范由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向会计准则单一模式转变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在我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单一模式不能急于求成,在构建过程中值得我们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努力打造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提升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境界。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努力打造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提升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境界。

1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科学审计理念,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作为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

1.1准确理解和把握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监督是手段,审计服务才是目的。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就要把推进依法审计、维护民生,推进改革和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服务要着眼于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审计监督要注重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热点问题。

1.2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效益审计意识。科学审计理念本身要求审计工作行政成本最低化、审计成果最大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上研究和分析问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1.3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审计制度建设。发现和查处被审计单位违规违纪的问题,要从数字和问题背后的根源进行分析,深入揭示体制和机制层面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制度完善。既要坚决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又要着眼社会长远发展。

2抓审计项目管理,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古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对完成每项审计任务至关重要。只有编制内容详尽,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2.1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细化审计内容就是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有选择的确定需要查明的具体经济事项。细化审计内容应该有确定的审计范围和重点,应该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2.2找准审计切入点,突出审计重点。选择审计项目时要选择重点投资项目、关系民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审计重点,是选择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2.3科学全面系统,明确审计步骤和方法。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是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适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2.4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审计责任。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及审计人员各自承担的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审计项目档案,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3抓审计方法创新,推进公共财政审计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增加,人们对审计的要求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总结经验、寻求科学的方法,努力提高审计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1实行专项审计,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专项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相结合;二是专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要将部门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相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开展行业“一条龙”审计,既避免了多次进点,又节省了审计成本和时间。

3.2注重审计过程,做到“四个落实”。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规范开展工作,实行三级复核,认真把好审计程序关、法规应用关、资料取证关、报告质量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规不当以及审计程序不到位等不符合要求的,坚决纠正,不留后患。在具体实施中做到’‘四个落实”,即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工作落实、督办措施落实、审计结论落实。

3.3创新审计方式,实现“四个转变”。审计方式从真实合法型审计向绩效型审计转变;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分散型向行业型转变;单纯的查账型向查账与调查相结合的转变。

3.4探索审计手段,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采取同级审计与上级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二是账面审计与清点固定资产相结合;三是抽查业务档案与清理收费票据、银行账户、库存现金相结合;四是传统审计方式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

3.5推动审计成果转化,提升效益审计。审计人员要做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审计资源,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注意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及深层次的问题,向政府各部门提出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形成高质量、高水准的审计“精品”。

4抓审计监督内容,揭示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从审计实践看,当前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应更广泛、更深入、更注重从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在监督内容上做到“五个必审”:

4.,对单位的“家底”情况必审。抓住财务活动的源头,摸清单位资产负债和“家底”。从而揭示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财产物资管理混乱的本质问题。

4.2对重点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往来情况必审。我们需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与分配、专项资金的拨付与机关经费的联系、上下级单位的资金往来等情况加强审计,以发现大案要案的线索。

4.3对罚款和收费情况必审。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在许多单位没有落实到位,究其原因,除财政拨款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罚款和收费与这些单位、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挂钩。

4.4对房子、车子和发放“票子”的情况必审。行政事业单位建房子、购车子和发放“票子”的情况在单位和社会上都是敏感问题,其中容易滋生腐败。

4.5对核销的财政票据、税务发票是否真实必审。有些单位钻发票审核不严的空子侵吞国家财产。通过审计监督揭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

5抓审计成果提升,提高审计监督的辐射力

审计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就必须坚持从微观入手,把问题查深查透,从宏观着眼,把审计发现的问题放在国家经济的大环境中去把握。抓住典型、解剖麻雀,进一步加大分析力度,提升审计成果质量。要做到这些,就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5.,深入分析研究,挖掘深层次原因。对审计成果进行深层次挖掘,是摆在每一个审计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审计工作中充满着分析判断,审计人员要切实增强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意识,摆脱过去习惯于审计找数据、报告堆数据的简单工作方式。分析问题,要开阔眼界,运用辨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方法,用发展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第7篇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深化对于管理学的了解和认识、掌握有关公共事业组织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重要途径。本课程涉及知识点比较多、比较宽泛,很多学生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直观认识,单纯的课堂讲授比较枯燥,也缺乏说服力。因而,要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合适的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强化知识、培养能力。

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选择分析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参与和体验为基本方式,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获取式的实践教学系统。本课程所采取的实践教学方法较多,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管理游戏、网络冲浪等方法。其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采用较多,又是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是整个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特色形式。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对其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社会调查方法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材料,并形成一定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调查主题、调查准备、社会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等。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特别是要带着特定的管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深入各类公共机构与组织,以及社区,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实现学会认、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案例

社会调查法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引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青海省公共事业组织状况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素,因而选择“青海省公共事业组织状况”作为调查主题。这主要是由于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本课程学习对象为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的认知度。其次,课程学习的60%以上的学生来自青海各基层地区,调研地点以就近为主,分布于西宁市及海东地区,还有玉树州,充分的体现了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而且,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能够保证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方法的选取和组织安排两方面的内容。

1、调查方法的选取:调查方法主要有抽样调查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等,其常用调查方法为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进行交谈,讨论而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中最重要的是设计问卷,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公共事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基金会)的现状、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公共事业组织运行的状况及存在的困境为主要内容,以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考察所选公共事业组织的状况及这些组织所涉及的公共事务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公共事业组织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

2、前期组织安排

由于关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安排为第二章,因此,在学期初,也就是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对象的选定、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访谈法及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考虑到被调查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多样性及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自由组合为4至5人为一组的小组,并且自主联系调研对象,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参与调研工作,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及督促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对象。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的公共事业组织为调查对象,或以兴趣因素选择教育、卫生、慈善、环保等领域开展工作的公共事业组织,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本次调查的对象有:“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金巴慈善基金会” “雪域慈善救助会” “青海义工联” “青海省康乐医院” “大通县小星星幼儿园” “西宁市小花朵幼儿园”等七个公共事业组织。在调查过程中,以调查组织存在的困境和问题为研究的主题及分析的重点。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及亲身体验性,从而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访谈技巧及沟通能力也有提升。

转贴于

(四)调查资料整理分析与撰写报告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由于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及最终的定性结论也不同。由于本次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及学生本身的客观原因,多数小组以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导致获取的数据资料较少,未能实现本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但通过组员多次访谈及有些组员的亲身体会,收集的资料较多,对其分析,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学习。由于学生写作水平的差异又影响着各组最终的调研报告的水平,因此多次指导,反复修改后最终定稿。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比如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延长、访谈目的未达到、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积极等等。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慈善组织所涉及的公益问题时,很多学生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沟通能力的提高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各小组完成社会调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上交调查报告,同时还要附带调查问卷、小组成员的分工说明等材料。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由调查报告成绩、ppt的制作成绩、交流汇报成绩和学生评分四部分组成。调查报告成绩、ppt制作成绩、交流汇报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成绩分别按照50%、10%、20%和20%的比例加权得出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每个学生的成绩以小组成绩的85%为基数,15%按照每个学生在小组社会调查中的分工和表现等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有助于借助评价考核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情况,有助于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各个方面。

第8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偏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下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毕业论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工商管理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论文写作等个性化教学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理应受到重视并被高质量地完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等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一度引起工商管理本科生是否有必要撰写毕业论文的争议。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对于提升论文质量乃至学生专业素质将有所裨益。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及毕业论文定位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

工商管理教育源远流长,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承担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营销、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以说其性质是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的应用型专业[1]。当然,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不同特点:(1)不同专业面对的管理对象或环节有所差异,但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存在共性;(2)不同类型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各有自身特点,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如侧重信息管理、交通管理或工程管理;(3)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所差异,分精英型、大众型和技能型。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科学定位和特色办学,主动适应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必需条件。工商管理作为文科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环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模拟、企业生产实践、会计全真模拟、创新创业实践、假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参与的学生范围和时间、投入的精力、分析的系统性等方面相对有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使学生对工商领域内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并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强化对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鉴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除传统学位论文外,毕业论文还可采用案例研究报告、企业(项目)策划方案和社会调查报告等应用型研究报告形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某高校2011—2015年工商管理专业的750篇本科毕业论文,并通过访谈调查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突出问题。

(一)应用性研究报告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分为传统型学位论文和应用型研究报告两种类型。2011—2015年该校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分别为73.7%、67.5%、69.2%、62.8%和63.2%,应用型研究报告分别为26.3%、32.5%、30.8%、37.2%和36.8%。虽传统型学位论文的占比略有下降,应用型研究报告占比略有上升,但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远高于应用型研究报告,这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的性质相悖,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类型的应用性问题未引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实证研究较少

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主要有规范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在被调查的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达406篇(占54.1%),其次是调查研究方法(占27.5%)(见表1)。学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值得鼓励的,但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调研工作较为肤浅,缺乏科学性。比如,大多学生只是粗略调查案例公司的总体概况,对公司内部具体的运营模式、管理结构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剖析。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倾向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倡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然而在学生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却很少有人(约占1.5%)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内容缺少创新

访谈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否认自己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复制他人文献的行为。其中,近半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论文大部分是抄袭的,其余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整合。抄袭必然缺乏创新,缺乏自己的分析思考,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运用,而这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是相悖的。就所调查的论文来看,学生大多从管理学中比较宏观的方面,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角度写作,很少就其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创新之处。

(四)格式不够规范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虽然各高校对此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旨在规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框架、格式等,遵循这一规范与否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高校对本科论文管理的严格程度。然而在被调查的论文中,论文的格式规范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本科毕业论文要有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很大一部分论文中,存在有背景无综述,有综述无方法,甚至不分二级标题,把这几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写的情况。此外,被调查的论文在字体、排版格式等方面不统一,使得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格式上缺乏规范性。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不少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调查发现,学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动员时,到会的人数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2/3。按照相关安排去做的学生的比例较低,许多学生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程序和进度,采取应付或敷衍的态度。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研究工商管理问题的文章随处可见,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找工作也挤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2],有些学生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毕业论文。

(二)教师指导不足

大多数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都采取导师制,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年扩招,很多学校一个导师需要指导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如果对每位学生都很细致地指导,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发现,在指导时间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时间不足,约有10%的学生认为指导时间严重不足,个别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教师对论文指导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充足且有耐心的。虽然毕业论文的写作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这并不能够否认教师指导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投入有待加强。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有必要学会利用数据库资源高效地进行文献检索,并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以便较为系统地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有效地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课程。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有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助于企业(项目)策划方案等应用型报告的设计。然而,部分学校要么没有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和创新创业课程等相关课程,要么课程的开设由于缺乏应有设施和师资条件而流于形式,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查阅文献以及阅读外文文献时遇到障碍,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论文质量监控不到位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建立论文质量监控制度,包括课题申请、开题、中期考核、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论文全过程控制程序,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相互牵制制度,学生教育系统评教制度甚至教学督导制度,但制度形成后面临的是实施问题,没有执行机制的制度是不完整的,而制度执行效率也取决于制度执行的成本效益构成,过于复杂的制度因其执行成本过高而导致执行效率受损,对论文内容、答辩程序等方面的监控不严[3]。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科论文涉及的表格过多,指导教师忙于应付,实际指导论文的时间被压缩,为减少麻烦而放任学生答辩全部一次通过;过半数学生认为答辩等程序只是流于形式,最后都会通过,甚至在答辩前都已经知道答辩的问题,论文质量的监控不到位。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本科论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处理能力以及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重点在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和质量监控的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突破原有知识传授体系的隔阂,遵循课程间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构建“能力主导型”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新体系。毕业论文教育相关课程应包括专业导论、文献检索、社会统计、专业英语、商务沟通、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和专项训练等有关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导论课中,针对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情况,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力图对学生论文写作产生正确的导向;二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报素质,包括搜索、获取、整理、吸收、引用、应用有关的科研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加常规统计软件和数据库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系统学习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从根本上纠正印象型、感觉型、单维性思维模式,提高专业英语素质,有能力阅读外文文献;五是开设商务沟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实用性课程,并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六是开设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注重提高该类课程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七是加强专项训练,面向学生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能力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变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引领者。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因循守旧的传统式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传统的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包括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5]。为此,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基于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的,优势资源要素协调互补[6],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工作底稿加强论文指导

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重视论文指导,在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过程中,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为了便于记录教师指导和加强考核,可设计并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汇集一定期间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取得一定数据而进行调整、试算和分析的一种表式。它用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咨询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也是有关论文创作和指导的一种考核工具。

(四)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督控制

答辩环节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答辩中,每个组按答辩成绩排名次,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被淘汰,需要参加第二次答辩;在二次答辩中,成绩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的论文,需经集体讨论是否能最终通过答辩,如若集体讨论确实认为不合格的则不予通过,学生需要重新撰写论文并在1年后参加答辩。这将加大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一些学校现采用论文评阅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打分,公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方便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抽评,使得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促使教师加强指导和学生认真撰写。

参考文献:

[1]刘林.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关问题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孙玉华,彭文钊.俄语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指导:问题与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2014,(2).

[4]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20).

[5]蒋贵凰,张欣瑞.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4,(7).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困扰“思政课”教师的难题。近几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实际出发,采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方式,形成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取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希望和专家同行共同探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与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整体把控社会实践教学的能力比较薄弱

社会实践的投入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生,而个体之间的素质、基础和能力差异较大。比如有的学生深知社会实践教学的意义,对其有浓厚的兴趣,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乐此不疲,制作调查问卷,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制作演示PPT,累计投入的时间超过一个月,得到的调研数据和相关论文都具有参考价值和创新性。但有的学生则对此敷衍了事,投入的时间至多一个星期,实践报告的认真程度和原创性明显不足。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多的角色是是辅助督导,参与程度相对比较低。

2.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中个人项目雷同的现象比较严重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由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组成,各占总成绩的50%。集体项目主要是调研类的项目,根据各个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统一确定题目;个人项目则包括影视观赏、名著选读和公益活动等形式,在影视观赏中选择《建党大业》和《建国大业》等影片的学生较多,撞车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可以集思广益,在学生选报题目的时候提供更广泛的参考范围,尽可能让学生尝试多种题材、多种形式,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开拓视野,努力创新。

3.社会实践教学容易成为一个和课堂教学脱节的孤立过程

“概论”课和社会实际联系最为紧密,比如,社会保障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科教兴国问题均和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自身利益联系紧密,通过精心设计,把社会实践教学与社会、国家、学生自身实际结合起来,使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辅相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通过社会实践,获得相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对学生是一种锻炼,对教师科研工作也是一种辅助和积累,事半功倍。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甚至有的教师提出社会实践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随机性,应该取消。但笔者的教学体验表明:社会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多方面的能力,有益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1.社会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专业和技能培养的黄金时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能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因此,创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以致用,这是学生转化其知识和能力最有效便捷的方法和途径之一。笔者在带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反映在校期间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非常珍惜,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收获,对自己将来求学和就业能有所帮助。

2.社会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

在社会实践教学中,从选择题目、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到成绩评定,都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自己组成的4-5人的实践小组中,各自担任自己适合的角色,实干者、协调者、创新者和推动者各尽所能、各司其职。为学生提供一个分工合作的体验机会,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定位,其意义远胜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本身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3.社会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相互教育

社会实践的整体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导,社会实践最终环节是由学生统一展示成果,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控社会实践教学质量。在这个环境和氛围中,在共享成果的过程中,相互教育,潜移默化,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是社会实践环节的尾声,同时笔者认为也是社会实践教学的,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尽心落实,解决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发挥和组织引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使社会实践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1.增强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工作的主导性

教师是决定社会实践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任课教师在布置任务时,需要对社会实践教学提出具体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自由分组到完成时间,从主题确定到提纲的拟定,从问卷设计到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到演示PPT的生成,从成绩评定到优秀作品的选拔,每个环节都有详尽的要求,可以说,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认知水平和组织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实践教学的成与败。指导教师要通过更多参与、及时指导、适时纠偏,使社会实践教学作用最大化。

2.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学生从自行分组、自行选题、自行调研到成绩的自我评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当中,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最终成果展示的环节中,学生组成的评分小组占成绩的一半,教师占一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尽管学生评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笔者仍然认为学生全程、主动、深入参与是社会实践教学中最大的亮点,应该相信学生,鼓励其付出和投入。

3.增加社会实践教学的延展性

社会实践的前期选题设计可以更加科学和合理。题目选定和课堂内容的对接,和学生兴趣点的结合,和教师科研的需要紧密联系。学生无论学什么专业,归根到底还是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社会实践中,将社会实践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四、结 语

实践证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能使政治理论从平面变成立体、从静止变成运动、从抽象变成具体、从停滞变成鲜活,使教学环境从封闭到开放,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使教师从督导到主导,使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冷舜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教学模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2] 王学俭,李永杰.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

教学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4).

[3] 河北大学课题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

节研究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Concerning on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E Na-li, GUO Chun-yan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