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效益评价标准

时间:2023-06-08 15:16:20

导语:在经济效益评价标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效益评价标准

第1篇

关键词:评价标准;原则;设计

一、建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难点

(一)评价标准的非绝对性。在对审计事项进行判别时,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往往具有惟一性。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结论通常“非对即错”。而绩效审计是以合规性审计为基础,重点对审计事项实现的绩效程度做出评价。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被审计事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并提出改善管理、增强绩效的建议。由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涵盖范围和内容的复杂和广泛等特点,绩效审计不能简单用一个标准来全面评价一个绩效审计事项,往往需要将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评价。定性标准一般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等。定量标准的计算往往表现为各种指标,主要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绝对量指标以及反映工作效率、效果的相对量指标。

(二)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一个审计事项的标准常常是以违纪违规金额的多少来衡量。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除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还需要大量的非货币计量指标。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主要原因是政府绩效目标的多样性。除关注政府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外,还必须综合考虑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确立还应包含对政府社会责任的评价,包括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充分就业,医疗住房,退休金等的保障程度等等。因此,绩效状况仅靠财务数据无法全面涵盖,除评价公共资金经济效益外,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内容。

(三)评价标准时间的过程性。绩效审计项目往往涉及大额投资。这些项目不仅投资金额大,而且建设期很长,要分几个阶段才能完成。要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就涉及到如何看待长远绩效和当期绩效标准的问题。长远绩效是指在较长时间里可能持续实现的绩效,当期绩效是指在当前实现的绩效。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绩效管理的实务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常常会出现矛盾。如,某项目完成的周期较长,当期可能收益不好,但项目可能在今后取得很好的效益。同理,一些项目当期可能收益很好,但并不能说明今后效益一定很好。许多管理者常常为追求一时的绩效而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因此,在评价时,既要重视反映短期绩效,又要重视反映长期绩效;既要注重经济发展,还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将长远的发展战略与短期绩效指标有机结合成为绩效评价标准确立的难点。

二、建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原则

(一)相关性。指审计评价标准应与被审计对象的核心效用紧密相关。审计评价标准要能对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且保证绩效审计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随着审计的深入,审计目标会层层细化。审计人员应针对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必须为每一项审计项目量体裁衣,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审计目标,形成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二)可操作性。指审计评价标准必须简明、具体、易懂,便于审计人员进行分析,易于判断被审计对象绩效的好坏,也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审计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客观条件的影响,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映现实的方法、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发展潜力,对可控制因素进行评价。

(三)科学性。指审计评价标准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主观意志左右,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评价人可使用该审计评价标准得出相同的结论。审计评价标准应当涵盖特定条件下绩效的所有重要事项和方面。即注意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预算和实际业绩相结合,能全面、辩证地考虑分析问题。此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还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对绩效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

从审计评价的角度,政府绩效的评价标准应该划分为政府总体绩效、政府公共部门绩效和项目绩效评价标准三个层次。

(一)总体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一是公共资源耗费审计评价指标。公共资源耗费类指标主要考察政府行为成本,包括政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占用。具体指标有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和社会综合发展支出等指标。二是政府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包括政府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政策制定水平与实施效果、政府管理效益、政府管理社会效果等。三是政府行政潜能审计指标。它包括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战略规划能力、政府应付突发事件能力、领导者基本素质、政府服务环境与条件、机关工作作风等。定量指标主要包括:行政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机关服务单位信息化程度、公务员处理事务速度、政府行政透明度、年行政复议次数、公众支持率以及服务满意度、廉政建设程度等。

(二)政府公共部门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一是总体评价类指标。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被审计单位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社会评议结果、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职能的政策符合度、部门职能服务成本收益比较等。二是人力资源类指标。包括机构设置、个人岗位分析、职责说明、人力资源结构、人均完成工作量、个人绩效考核制度、工作人员学历、年龄结构状况等。通过对这类指标的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定岗定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人员配备是否科学、合理,最终实现评价人力资源的绩效。三是资源投入类指标。包括部门财政支出、人均财政负担、部门财政支出与同级财政支出比、工资费用占总支出比例、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比等指标。四是资源管理类指标。主要考核评价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府机关效能。即制度是否完善、是否依法行政、是否政务公开、是否办事高效、是否优质服务等。它们属于定性指标的范畴。定性指标的资料一般只能通过问卷调查取得,将问卷调查的资料经过量化处理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五是机关管理指标。包括决策水平、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实施过程中能否根据已变化了的主客观情况适时修订决策;机关是否以人为本,注意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否有健康的行政文化,是否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机关内部各部门内部协调状况,控制能力的强弱等。六是产出类指标。由于政府部门的产出多为无形产品,其效果难以量化评价;部门承担职能的不同使建立通用的效果评价指标显得十分困难。因此,可在结合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尽量形成可量化的指标,同时辅之以定性指标和社会满意度、责任目标实现情况等加以评价。

(三)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

1、一般类指标。利用这一类指标可完成对不同项目的对比评价。主要包括:项目所能提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否为社会所需要,或能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有没有更优先层次的项目考虑;主要评价项目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从立项到最终完成是否做到有效运用资源,项目的成本效益比如何,项目的最终效益质量如何,包括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项目评价个体指标。对项目的前期建设主要评价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立项程序的合法性、建设项目的机会成本的评价。项目的效果性评价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评价。经济效益的特点是一般均可直接运用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或劳动量指标反映其效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其表现是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净现金流量等指标;社会效益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对生态环境、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公共政策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增长率、社会满意度、群众上访率等指标。同时,项目的效果性评价还应当包括项目自身建设的效果性评价。

第2篇

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纳入统计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13.8万个,2014年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总额达54.7亿元,共扶持合作社3.5万个,平均每个合作社获得扶持资金15.5万元。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民合作社,其绩效如何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其开展绩效评价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是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财政支农资金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已有学者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以评价其绩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少有文献涉及如何确定其评价标准。而绩效评价标准是判断评价对象业绩优劣的标杆,是准确衡量绩效的尺度,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中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如何确定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绩效评价标准做了一些探讨。

一、绩效评价标准的认识

(一)绩效评价标准的定位

绩效评价作为一种被认可的评价工具在组织、个人绩效管理等方面广为运用,其应用领域涵盖了工业生产、政府雇员、公共项目支出等方面。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人们往往要对观察到的现象关键部分进行测量,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因而,进行必要的测量是评价工作开展的基础。如何测量以及怎么测量则是受绩效评价标准决定,所以,只有在先确定绩效评价标准才可能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标准是指用于衡量价值客体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尺度。如果评价主体不能对评价标准以及指标构建等基础问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处理,其直接后果就是:在直接增强了评价中的主观臆断、怀疑与测量的偏差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绩效评价工作的被认可程度和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因为,随性的处理常常是评价主体出于主观目的并根据研究目的处理,这样会导致评价标准缺乏一致性、稳定性。

(二)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

1.绩效评价标准确定原则。绩效评价标准是判断评价对象业绩优劣的标杆,是准确衡量绩效的尺度。就绩效评价标准而言,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相关性、可靠性、可区分性、实用性、时效性。相关性是指评价标准与个人、组织工作内容相关而且与工作目标相关,一般表现为制定标准时对组织、个人的公开透明性;另外还可表现为对评估客体的任务目标导向评价。可靠性又指稳定性,是指评价标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基本一致,即标准具有连续性、一贯性。实用性表现为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即绩效评价标准须接受评价实践的检验,以证明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可区分性一般可以表达为评价对象的表现可以识别的明确性,其表现为可较为清晰界定具体性和评价主体可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有效测量的明确性。时效性是指对评价对象开展评价应当及时有效,即应包含时间因素。

2.绩效评价标准的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应建立在明确对评价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立足评价客体的内容和目标,通过借助调查和分析活动抽取出具有典型性的本质特征而制定出来的评判依据。即绩效评价标准的建立应在其属性基础上展开,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明确要评价的对象即需评价的项目、计划或任务;二是将任务评价对象按项目的组成或行为等归类,形成和提取关键因素;三是建立绩效标准。

二、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及相关者需求分析

(一)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社会、教育领域扮演者重要角色,并且在推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进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政府的必然选择。此外,政府往往会对农业生产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提高农民收入,即通过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补贴。在梳理现有文献及调研后我们发现,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可以表达为:通过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整合资源。家庭联产承包是当前的农业基本生产经营制度,该制度虽能调动农民个体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加大了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风险和压力,其表现为:低效、抗风险能力弱以及生产计划的零散化等。诸如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源的零碎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加剧了农业生?a的风险。首先,家庭制生产的经济基础差,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一旦生产风险或意外事件发生容易出现整个家庭的生产能力、效率会大大降低。其次,人均土地量的不足使得农户的农业生产缺乏效率,也阻碍了效率的提高。在具体的经济活动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的支持,强化入社与非入社农民间生产成本和收益比较。这样既能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又能起到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2.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培育或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有益于创建适宜农业发展的环境。第一,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能通过同业者的联合扩大生产规模也能通过供应链联合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既能保证在产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又能通过合作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第二,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者的务农风险。一方面,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整合资源并有针对性地对生产进行计划、安排能有效解决小农户、大市场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牵头、国家财政支持的方式建设和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抗风险能力。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化解农村社会中的矛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任务包括:组织社员生产经营;为社员生产经营提供支持。组织社员生产经营,一方面是以合作社为中介,帮助农民在生产经营中能较为平等地与政府、企业间实现有效沟通,既能理性的表达民意,又能为农民的收益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组织者身份能够帮助政府协调与农民、基层农村组织等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加强农村社会的稳定。为社员生产经营提供支持则是以合作社为媒介在降低农民个体的交易成本的同时,推广农业科技技术、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从而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

3.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农民在农业生产时,往往会将生产成本外部化,即通过污染、破坏环境来获取个人收益,比如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畜禽粪便随意排放等。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出于整体和长远利益考虑,会教育成员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和提高产品质量。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客观上也要求合作社降低污染,采取科学、有效的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这有利于农民的生产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二)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

1.政府需求。?纳鲜龇治觯?我们得知,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虽然源自促进农业发展需要,但更多的是创建一个适合现代化农业的环境并促进农业更高效的发展。同时,政府资金的公共资源天性决定了政府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是一个受托者身份,合规、高效的使用资金成为政府进行资金资源支配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政府的需求应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引导效果;二是效益问题;三是合规性要求。关于引导效果,是要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而且还有引导农村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革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类支持资金应该是政府投入为主,受益面较广,经济效益欠佳。效益问题是政府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情况下,政府投入主要关注经济效益而轻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为过多的关注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可能使得财政资金会扶持一些农民受益少且带动力不强的项目,而导致财政资金投入效率不高。合规性不仅要求财政资金的申请、划拨合规,而且还要求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以及支持对象的受助资金使用、管理合规。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政府的需求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即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政府会基于不同考虑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

2.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在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除须承担政府所希望的诸如农民互助、农民教育等服务功能外,还须解决自己生产发展问题。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可以概括为对经济利益追求和对义务责任的担当。此外,盈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要面对如何规范管理和均衡利益分配。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财政资金支持的诉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和提高生产技术、效率,以便在短期内做大做强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并最终提高自生能力。这一需求除了要求政府短期内对基础设施给予支持外,还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连接政府、市场与农民的关键组织,须履行诸如提高农民个体能力、素质、地位和降低政府与农民之间沟通成本等义务。面对这些义务引发的经济成本,根据成本收益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会要求政府分担。

三、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标准的构建

(一)对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认识

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政府的一项支农政策,也是一项支农项目支出。政府和社会都关注财政资金支持的效益问题,实务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纷纷探讨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问题。已有研究大多从支农项目支出进行讨论,也有部分学者将其纳入支农政策评价中。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或何种视角分析、评价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为,笔者在分析后认为,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执行国家农业政策的一个行为,其绩效评价应一个综合评价。而评价本质是一项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比评价方法更为重要。所以,评价的综合性应体现为价值取向的多元统一。即尊重各评价主体需要,不能脱离评价主体讨论评价标准;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必须在尊重工具价值的同时重视工具价值,不能过分的看重量化数据如经济收益、效率而忽视质性的目标、导向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尽管出于社会公平、发展角度对农业经济给予一定的支持,但事实上过多的去干涉市场活动不利于受助对象和行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财政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社的行为不应长期化。

(二)建立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标准的原则

1.相关性。绩效评价标准应与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效用紧密相关。绩效评价要能对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且要保证绩效评价的结果有助于财政部门及相关人员做出决策。

2.可操作性。绩效评价标准必须清晰明了、简单易懂、易于操作,以便财政部门、相关领导进行分析考核,从而判断被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好坏。同时,应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从被评价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可控制因素进行评价。

3.客观性。绩效评价标准应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主管因素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评价主体使用该评价标准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绩效评价标准应当涵盖特定条件下绩效评价所有的重要事项和方面,即预算与实际业绩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结合。

4.4E性结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通常采用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有效性(Effectiveness )和公平性(Equity)来衡量,但是它们之间本身存在冲突,很难同时兼顾。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追求的目标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倾向,在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不能将它们割裂,而应统一起来,合理界定四者的重要性程度,进而按照不同的评价对象将一些指标量化,并予以综合分析和考察,得出客观、全面、公正而准确的评价结论。

(三)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评价标准构建

考虑到评价主体偏好和实际效果,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是多元的,其评价标准的内涵也应该是多元的。

1.评价主体的多样性。由于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所以,简单的资金、项目评价往往过于偏重于政府的价值偏好而忽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偏好,这不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在进行财政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中,融合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三方,不仅丰富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而且这种共同评价方式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去评价,有利于公平和效率的提高。

2.评价方法的“质量结合”。所谓质量结合是指评价方法既要有量化分析也有质性研究。环境、区域等差异加之评价对象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不利于一种方法的应用。所以,通过质的分析和量的处理可以帮助评价主体做出更为合理、可靠的评价,并最终为如何提高财政资金支持效率提供坚实的依据。

第3篇

【关键词】绩效审计;难点;对策。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审计通常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通过查错防弊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受托责任理论和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西方一些企业开始注重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工作的重心从传统的查账转到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由此相继产生各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形式,如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效益审计、综合审计等,这些审计各有侧重,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绩效审计,可定义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审计署2007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未来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财务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逐年加大绩效审计份量,争取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并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绩效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现实中的审计工作重点也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向效益性转变移,但就目前来讲,企业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还处在零散的、单个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完全独立的审计类型,大多在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中反映出一些绩效审计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开展绩效审计时存在难点。

(一)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数据(包括财务资料数据和非财务资料数据),以此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任何经济效益评价都离不开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支持,否则一切评价都将失去意义。基础数据和资料只有真实、合法,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否则会使绩效审计评价失去意义。当前,由于我国各行各业经济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必然会影响到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指标评价标准。我国的《审计法》及其它相关的审计制度仅仅指出审计要达到效益性的目的,而对如何具体开展绩效审计并没有定论,即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虽然2007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关于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第25、26、2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在此三项具体准则中对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作出了一般规定,但具体准则同时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效率性审计评价标准,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因此审计机构和人员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评价标准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由于评价的对象不同,审计职业界不能为绩效审计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不统一,给审计人员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也使审计的风险加大,给审计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绩效审计收集证据比较困难。当分析同类企业效益差距时,企业本身的资产质量、技术水平和销售量容易取得,但如果需要取得其他同类企业的对比数据,则比较困难。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导致结论的有失公正,同时造成严重后果。

(五)传统审计人员的知识面较窄。绩效审计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评价企业效益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审计人员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这里的胜任能力除了传统财务审计所要求的胜任能力的含义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人员的才能和掌握更多门类专业知识,能够深刻理解绩效审计工作,在评议企业业绩时形成中肯而深刻的判断。开展绩效审计的审计部门因此需要储备许多专业的人才,包括经济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人才等。

(六)现阶段开展绩效审计应采取的对策1.避免两种倾向,正确树立绩效审计观念。当前在推行绩效审计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盲目跟风,过分偏向绩效审计,而忽视真实合法性审计。对各类审计部门来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真实合法审计仍是主要任务。

效益升级也必须建立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二是脱离实际,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要通过实践,逐步探索绩效审计工作规范。

2.要选择恰当的审计评价标准,慎重地评价被审计事项。

对一个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时,先要确定审计目标,然后收集证据,对照审计标准,作出审计结论,最后证实审计目标。

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审计评价标准,才能据以提出审计意见。

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各种计划、定额标准、业务规范和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等,但尚未形成一种规范,仅散见于各种相关的资料当中,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标准、慎重地评价被审计事项显得尤为重要。

3.要正确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1)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关系。微观经济效益存在于宏观经济效益之中,应服从于宏观经济效益,在绩效审计中,应克服小集体主义,从国家利益出发。(2)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的持续经营要依靠长远经济效益的实现,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利益,丧失了发展的后劲,绩效审计要注意审计企业是否存在短期行为。(3)技术和经济的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引进技术时,不但要注重其先进性而且应考虑其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如果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盲目地引进高新技术,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而会导致企业因成本太高而出现亏损。(4)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是不断地波动,当价格波动未超过一定限度时,商品价值量的增长可以代表使用价值的增长,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这种关系则会遭到破坏。因此进行绩效审计时,在审查价值增长量的同时,更要注意审计使用价值的增长量。

4.在审计证据收集和分析上投入更多精力。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必须在努力选择切题的方法和技术的同时,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财务审计的证据可以通过遵循公认的准则,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和评价,绩效审计则不同,由于方法的灵活性和对象的复杂性,同时又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使得绩效审计证据的收集渠道多种多样,因此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一般都采取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增大调查的样本量的方法,以增加对总体推断的准确性。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对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给与特别的关注,在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方面注入更多的精力。

5.强化审计培训,使审计人员尽快地掌握绩效审计的本领。当前,最佳的方法是结合某些具体绩效审计进行培训,着重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发现与财务审计不同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以发展的观念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进行绩效审计方法和经验的培训,重点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能力和经验。此外,和其他专业管理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霞。经济效益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2]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第4篇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审计活动。然而,目前我国审计理论和实践工作中没有可用的统一的经济效益审计指标评价体系,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评价缺乏成熟、明确的专业指南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很难统一,甚至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差别。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时,评价标准单一、多重视定量评价等情况,造成了经济效益审计结果不全面、准确性差。

(二)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与客观性评价标准是关于经济效益审计能否深入有效进行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完整意义上的经济效益审计必不可少的技术要件,其功能在于为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的一致性和可观性提供指导。没有科学可行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就不能科学地衡量经济效益的高低,审计人员就无法作出经济效益高低、优劣的结论,无法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也无法监督评价活动中存在的损失浪费现象和只顾本单位微观效益,而忽视国家宏观效益的情况的发生。

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要使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审计结果较为客观、全面和准确,就须建立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构建中遵循一系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要客观而全面地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必须确定其具有综合的衡量指标和评价标准,即指标的设计既能反映企业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又能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既反映当期微观经济效益,又考虑评价长期宏观经济效益的需要,并且尽可能满足各部门、多方位、各阶段的需要。因此,审计评价既要有财务指标,又要有非财务指标;既要有静态指标,又要有动态指标。这样才可避免审计评价工作出现遗漏,才能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综合地考核和评价。

(二)先进合理性原则评价经济效益的审计标准应先进与合理,即在技术上先进,在经济上合理。技术指标要先进但不应高不可攀,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经济指标要合理,但这种合理并不排斥先进性,关键是要切合实际,这样才可起到发挥动员群众,激励积极性,挖掘潜力的作用。

(三)促进性原则确定的评价经济效益的审计标准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具有促进作用,即选用比被审计单位已经达到的水平更高的指标,只要选用比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稍高的指标就会产生促进作用,这样也有利于鞭策落后的审计标准予以改进提高。

(四)可比性原则在制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中,要考虑一定范围内的统一。有的还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尤其是同类企业能够相互评比,起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促使其共同提高,这样有利于横向比较;同时,选择、确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时,要便于本单位的有关标准在不同时期互相比较,从而也有利于纵向比较。

(五)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无论是指标所包含的内容,还是指标的计算,均应力求简单,易于使用。

三、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指标。

(一)反映管理水平与能力的指标评价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可从管理人员的技术构成水平(如职称比例、学历比例等),管理机构是否健全、有效,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进行判断,也可以将其分为各种要素,并采用评分法加以量化,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来评价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高低。

(二)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根据负债期限的长短,分别设置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结合企业现金流动情况进行运作,具体设置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及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是反映经营水平效果的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现金比率是指现金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是用来衡量可以直接偿债的资产的偿债能力,该比率反映企业实际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实际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就越强。

(三)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直接体现。该类指标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及资本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是用来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取收益所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在实际中通常应当将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两指标结合使用,它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果的指标。两指标数值越高,说明经营效果越好。总资产报酬率是用于衡量企业资产运用效果的指标。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说明总资产的运用水平越好。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该指标在上市公司中又表现为每股收益率,可以用于评价投资决策方案。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时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但当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变化时,应消除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期初和期末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后再进行比较,否则该指标的确定没有实际意义。

(四)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主要评价指标有: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经营杠杆率。保本作业率指保本销售额(或量)与实际销售额(或量)的比率,保本作业率表明企业保本的业务量在正常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还表明保本状态下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该比率越高,说明经营风险越大;相反,说明经营较为安全。正常销售量是指正常市场和正常开工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数量,也可以用销售金额来表示。安全边际率指安全边际额(或量)与实际销售额(或量)的比率。其中,安全边际指正常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额的差额。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越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越安全。经营杠杆率指企业利润变动率与销售变动率的比率。该比率越大,利润的变动越剧烈,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生产经营越不安全;反之,则经营越安全。

第5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工程建设和运营方面投资效益低下,损失严重,不符合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节约型”政策。当前,加强对工程领域的审计监督和项目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和建筑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拟对国内工程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工程经济效益审计的控制点、评价标准和方法,以期提升国内工程经济效益审计水平。

二、国内工程经济效益审计分析

(一)国内工程经济效益审计体制落后。目前,国内工程经济效益审计体制主要以财务审计为主,集中在项目完成后审查,缺少过程的有效监督,对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不足。2009年国家审计署考查了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体制对各省市的千余个财政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其中15%项目未成立工程经济效益审计,53.8%项目效率较低;已建成项目中,11%未投入运营,5%长期处于试运营状态,另有8%运营项目未达到当年设计生产能力,设备闲置,部分项目损失严重。可以看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浪费严重,项目投资效益明显偏低,国内工程经济效益审计体制落后,多数流于形式,很难发挥监督作用。

(二)开展工程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由于工程项目具有成果的不可挽回性,损失不可弥补性,开展工程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在决策前、建设期间、竣工环节发挥作用。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减少浪费,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经济效益审计功能定位。工程经济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转型的必然方向,是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审计,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的全过程监督审计;涵盖投资审计、工程预结算审计;是融管理、绩效、经营、效益多方面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审计;运用经济活动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实现对审计评价、审计结论的支持,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效益提高,实现工程经济效益审计的终极目标。

三、工程经济效益审计对策

(一)工程经济效益审计的控制点

1、前期调研论证。投资决策损失是最大的浪费,因此调研程序必须科学,内容必须全面,依据必须可靠,专家意见必须独立、客观,反对意见必须得到重视,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必须得到充分论证。否则,勘测不准,决策失误可能为后续实施带来巨大隐患,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前期调研论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拟建项目的各要素必须经过全面的调查,详细的测算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后提出;具体论述项目必须具备经济上的现实性、合理性、必要性;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财务上的合法性、盈利性;环境及建设上的可行性等。

2、项目设计。在效益审计中发现,由于无因勘查、设计的精度不够、资金不足,常变更设计、现场签证增减工作量及补充预算、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要远大于建筑材料涨价、施工费用增加和施工管理不善。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工程设计原因所造成的工程造价的提高,占造价提高总数的70%~90%。效益审计重点关注工程量计算是否科学、套用定额及取费标准是否合理,杜绝巧立名目组织施工项目,向工程项目摊派各种费用、支出,挤占工程建设资金,造成工程成本虚增等问题。审查设备、材料采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因列支不当或违规开支而超概算等问题。因此,在项目设计时,杜绝定位不准,防止贪大求全,边建边改,建好即改,造成工程投资浪费。

3、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一般耗时长,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困难,情况复杂。近年来,施工队伍增多;资金到位少,带资垫资多;取费定额低,压价让利多。因此,开展工程经济效益审计,有利于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建设项目资金需到位、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不能被挤占、挪用、转移。首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施工,不突破投标报价,对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设计变更,应从申报制度上严格控制;其次,对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对三大建筑主材水泥、黄沙和钢筋的价格和使用管理严格审计,杜绝材料准备时“宁多毋缺”,竣工后随意丢弃造成浪费,对一些新材料,严禁高估冒算;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全局出发,抓重点、抓难点、抓紧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节奏性、均衡性。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应该查找施工管理的缺失部分、薄弱环节、衔接部位,做到事前预防,及时纠正,消除效益流失的隐患,对人工、物料及其他费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失浪费问题,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

4、工程运营。一般说来,竣工后施工方撤离,项目进入运营阶段,此时审计人员必须考查工程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比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与实际数据,验证项目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建立行业数据库,将一整套工程备案提交给数据库,依此影响承建企业在以后招标过程中的声誉和在其他项目投标上的成败。当然,项目运营过程中保修、责任追踪必须以合同形式定下来。

(二)工程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构建

1、工程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工程前期主要是定性评价,评价调研程序的合规性;论证的科学性、严密性,费用的节约性以及有无决策失误等。工程建设、运营期阶段侧重于定量评价。工程建设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有:资金到位率、项目计划工期率、生产能力建成率、工程合格品率、返工损失率、基建结余资金占用率、达到设计能力前损失金额、工程成本降低(超支)率、责任成本完成率、资金闲置损失率等。运营期评价指标有:成本费用利润率、现金销货率、投资利润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2、工程经济效益审计效益评价标准。(1)效果性。工程完成后,首先要保证使用功能,其次要坚固耐用、安全可靠,再次追求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工程投入运营后,整体效能发挥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取得预期效果;(2)效率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依据合同工期和施工总(综合)进度计划,提前或者按时竣工,在同类同等规模工程中工期越短,效率越高;(3)经济性。一般指工程完工实际投入的资金与预算资金所进行的比较,如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实际投入资金比预算投资少,则说明该项目投资节约。同样,与同类项目比较,投资最少,工期最短,单位工程费用含量最低。

(三)完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1、审查复核法。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和审计人员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运用审计人员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核实其提供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断、验证、计算,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分析与复核做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

2、对比分析法。即根据已有的资料,如国家和行业的标准、政府政策、审计机关提供的标准、政府其他机构的专业信息、其他国家的标准和经验、以前的审计建议和结果、审计人员的判断标准等,与相同或相似工程的数据指标进行对照。这种方法较常用于整体的工程造价分析,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重点审计的方向。采用这种方法,工程指标的分类越细,对照分析的可靠性就越好。

3、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的因素分别列出,按照因素影响高低规范一系列隶属度,参照国内相似工程该因素指标的高低,划分为差、较差、中、较好、好五个级别,对本项目实施模糊综合评价,计算出综合评价值,进而得出该项目经济效益在当前国内项目经济效益中的位置。

4、影子工程法。即在某个环境被破坏以后,虚拟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代替原来的环境功能。考查一些公路、水利等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可以采用影子工程法。

四、结论

工程经济效益审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通过对其问题分析,掌握控制点,依照适当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必将提升国内工程经济效益审计水平,提高工程效益。

(作者单位:1.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安徽审计职业学院;3.安徽民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巍,徐志国.工程项目全方位审计基本内容[J].当代审计,2001.2.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审计分析;经济效益;提高策略

众所周知,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施工各个阶段都会发生成本费用,如果采取的管理手段不当,或者管理措施不到位,将会严重威胁资金安全,降低工程的经济效益。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应该对工程项目实施审计分析,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全体施工资源及管理费用进行科学的审计,确保施工资源及管理费用得到合理利用,为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

1浅析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我国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方面投入的成本非常高,这些成本往往在短期内无法收回,需要工程项目长期运行后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类风险,导致投资成本与获得效益不成正比,工程项目的全体参与方因而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工程审计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局面,现已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的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实现了工程的公开化、透明化管理,显著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而且极大地遏止了违规操作的发生,减少了材料成本和人工费用支出,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工程审计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工程审计需要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包括招标审计、合同审计、概预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等等,然而当前部分工程项目中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工程审计分析模式,不但审计体系和审计标准尚未完善,而且审计分析的方法较为落后,引起了施工材料的损失和浪费,施工项目的无故添加、人工成本的盲目升高,这些都对工程的造价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要想保证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打破工程审计的固有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分析体系和标准,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审计分析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为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工程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健全的审计体系

在以往的工程审计中,通常是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致力于保证资金的使用高效、安全,而忽视了对工程项目本身的监督,导致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严重不足,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经常会出现工程量的变更、材料的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难以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建立健全的工程审计分析体系,审计分析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无法落到实处,致使工程项目在竣工后不能快速地投入使用,成本回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无形中酿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有些工程项目虽然投入了运营,但是其创造的效益与投入的成本存在巨大的落差,这类情况在当前也十分普遍。

2.2缺乏完整的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分析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保证审计分析合理合法的顺利开展,极大的提升了审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实现了对工程建设成本的严格管控。但是我国在工程审计分析的评价指标制定上不够科学、严谨,大多是工程建设单位自己制定的,而且工程建设单位在确定评价指标时普遍缺乏对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相关规范的考量,很多评价标准都缺乏完整性,存在明显的漏洞,对于工程审计分析的参考价值比较有限,错项、漏项的情况时有发生,无法体现工程审计分析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因而无法确定工程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也不能对工程项目的投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3缺乏健全的审计分析方法

工程项目的审计分析应遵循一定的方法,审计分析方法的运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分析的结果,所以要加强对审计分析方法的研究和了解,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常用的审计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审查复核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这些审计分析方法通常只能在特定的工程项目中才能发挥效用,如果盲目使用,不但无法发现工程项目中的潜在问题,也会影响到工程审计分析的实效性。现阶段部分审计人员在从事工程审计分析工作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经常会胡乱使用审计分析方法,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准确;还有些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对于审计分析方法的认识不够全面,只掌握了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进行工程审计分析时只能反复使用这些方法,造成了审计分析结果出现了较大的误差。

3工程项目审计分析对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1完善审计分析体系

建立完善的工程审计分析体系,既能够为审计人员的工作提供参照,又能够对工程项目起到监督作用,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避免工程量的无故变更。工程项目的审计分析并不仅是审计项目的财务结果,还是审计分析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在前期审计分析工作的基础之上,可在后期确保审计分析工作可以迅速完成,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投入与运行时间不会造成影响。目前,相关部门渐渐意识到由于单位缺乏健全的审计分析体系,且审计体系当中的部门审计内容与现代的工程项目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工程项目审计单位应加大审计分析的力度,不断完善审计分析体系,进而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3.2建立标准的审计评价

为了保证我国工程审计分析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制定统一、规范的审计分析评价标准,为工程审计分析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相关部门在制定审计分析评价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为不同的工程项目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工程审计分析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保证工程审计分析的高效开展。此外,还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严格的约束,采取多种培训方法来提高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如发现审计人员的不当行为立即进行严肃处理,尽可能的防止主观因素引起的审计分析误差,全面提高工程审计分析的精准度。

3.3健全审计分析方法

现阶段,工程审计分析方法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这对于审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证工程审计分析工作的实效性,审计人员必须要对常用的审计分析方法了然于心,并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选择可靠的审计分析方法。具体而言,常用的审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审查复核法。主要针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与审计工作人员所收集的资料,审计人员应用专业知识及审计经验来分析这些资料,有效地核实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完整及合法,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推断、分析、验证、计算及复合,最终得出具有一定证明力的审计结论。第二,对比分析法。主要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如国家与行业的有关标准、审计部门标准、审计人员评判标准等,和相同或是相近的工程项目数据的标准对比。该种方法较经常用来分析整体项目的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的指标分类越明细,其对照分析的可靠性越好。第三,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是把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的因素一一列出,按照影响程度高低来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参照相似工程项目的影响指标高低来进行划分,将其分为不同等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并计算综合评价结果,以便得出此工程经济效益。第四,影子工程法。主要在某一个施工环节遭到破坏之后,虚拟建设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来取代之前环节的功能,要考察并评价一些水利工程、公路等项目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就可使用此种审计分析方法。

4结语

工程审计与工程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工程的经济效益更直接关系着全体参与方的切身利益,为了提升工程的综合价值,必须要加强工程审计,对工程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减少工程的投入成本,确保工程的各个参与方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审计分析体系,同时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采取行之有效的审计分析方法,保证工程审计分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从而促进我国工程审计事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慧芝,陈静宏.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J].四川建材,2013,02(39).

[2]袁东宁,赵青峰.工程项目审计常见经济管理案例分析[J].管理观察,2014,23(550).

第7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对被审计单位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必须有一套客观可行的基本参照标准。这套标准不仅可为企业自我评估和改进其内部控制以及注册会计师发表评价意见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各方人士的沟通与理解提供统一的基础。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美国COSO委员会于1992年提出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公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该报告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作用如同早期的公认会计原则,其未来在营理界的地位如今日的公认会计原则一样。正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预想的,COSO报告很快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很多国家及各专业团体仿效COSO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研究,并采纳其最新理念,了自己的文告,形成了自己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既可以从企业管理与控制目标方面人手,也可以从内部控制要素入手,但无论怎样,都可以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部分。一般标准以具体标准为基础,同时也是具体标准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般标准包括三方面: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具体标准由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和作业层级评价标准两部分组成。要素评价标准可分为五个方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作业层级评价标准因其浩繁复杂,不能穷尽,故笔者以生产性企业为例进行框架构建,亦分为五个业务循环:销售业务循环、购货业务循环、生产业务循环、薪金业务循环、理财业务循环。在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中,要素评价标准以作业层级评价标准为基础,确切的说,作业层级评价标准主要是控制活动要素评价标准的细化。对企业控制活动要素的评价要以作业层级的评价为基础和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不体现在企业的业务活动中,恰恰相反,在进行作业层级评价时都会涉及到其他内部控制要素。如控制环境与风险评估要素是渗透在业务活动中的,控制活动的好坏同时也体现着信息与沟通及监督的良莠。

一、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

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标准,是指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各个方面的标准,即内部控制制度整体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正如我国注册会计师执行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一样,在执行内部控制评价业务时,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法律法规,笔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评价业务的目标应该是对被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发表意见,即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标准是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应该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完整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中首要的一条,也是其他一般标准的基础。若内部控制的完整性都达不到,则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完整性标准还要求对内部控制以不同方法进行评价时,都能呈现出一种系统性,如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应建立人力资源控制系统、物力资源控制系统、财力资源控制系统、信息资源控制系统。从经营环节看。应有供应环节控制系统、生产环节控制系统和销售环节控制系统。

理解内部控制的完整性,还要认识到内部控制本身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活动,也不是所有管理制度或管理活动的综合体,当然也不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方法或所有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其实质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作出判断时,还应当考虑到企业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的影响。一般而言,企业经营规模越大,业务复杂程度越高,则内部控制完整性的要求就越高。另外,在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作出评价时,还应该充分注意到企业控制环境的影响,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等都是内含于内部控制整体性的。

(二)内部控制的合理性

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同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适用性;二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时的经济性。在满足了完整性这条首要标准之后,合理性是对内部控制更深一层次的要求。如果内部控制不具有完整性,则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同样。若只追求全而又全的各种内部控制措施、方法等,而忽略设计和执行中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其结果只能是完全背离实施内部控制的初衷,甚至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负面影响。有效性也同样成了无稽之谈。

在评价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时。适用性是首要的。它是指企业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适应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各行业及各企业由于其组织规模、交易性质、经济技术条件、人员素质等存在的差异,就相应地需要制定出不同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照搬其他企业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对某一特定企业来说,评价其内部控制的适用性要注意以下内容:控制点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没有安排过多或不必要的控制点;在每一个需要控制的地方是否都建立了控制环节;控制职能是否划分清楚;人员间的分工和牵制是否恰当,即既不能分工过细。又能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

然而,内部控制的适用性要以经济性为限制条件。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低效和投资浪费,因而制定内部控制要以成本效益原则为指导。一方面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应有重点,对企业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部门和环节应实施强有力的控制;另一方面要在实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即因实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否则就得不偿失。

(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二是指设计完整、合理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实现其为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遵循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的目标。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精髓,如果一种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实现“有效控制”,则实质上就不存在什么内部控制制度了。在内部控制评价的三个一般标准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为基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则以其有效性为目的。若不具有完整性与合理性,则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从谈起;同理,若没有了有效性,则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也就丧失了基本的意义。

有效性要求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防止错误与弊端的发

生,产生效率和效益。这不仅仅需要内部控制总体上是有效的,而且需要各项具体制度也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因此,内部控制系统要相互协调,决不能顾此失彼、自相矛盾。既要有制约作用,又要有协调机制,以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控制要适度,过严会使管理活动失去生机,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发挥;过宽又会引起运行的机制失调,达不到控制目的。任何制度都要有利于管理者和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执行,因此要简明扼要、方便易行、讲究实效。

以上三个标准属于评价内部控制的一般标准,把这些标准结合,实质上就是要对被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发表评价意见。或者说是对企业管理当局出具的内部控制声明书中的认定是否允当发表意见,因为管理当局在其出具的内部控制声明书中应当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认定。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

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指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方面的标准,是具体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一般标准的基础,一般标准是具体标准的升华。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只有先从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标准入手,对具体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有了认识之后,才能通过总结、升华,从整体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

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第二层次是内部控制作业层级评价标准。借鉴美国COSO报告的研究成果,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每一个要素又可以分为更多的项目,例如控制环境要素涵盖的项目就有操守及价值观、执行能力、董事会、管理哲学及经营型态、组织结构、权责分派体系、人力资源政策及实行等。至于作业层级评价标准主要是控制活动要素的细化,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企业保证其已针对“使企业目标不能实现的风险”采取了必要的行动。控制活动是针对控制点而制定的,企业一般根据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来设计控制活动,所以,作业层级评价标准比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更繁杂。

一个企业的具体内部控制浩繁庞杂,因此,无论是设计内部控制制度要素评价标准,还是作业层级评价标准,都需要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模式。笔者认为,评价标准模式可以按以下层级设计:

(一)控制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总是根据控制目标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因此,设计评价标准模式,首先应根据经济活动的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提炼内部控制目标。

(二)控制点

各项控制目标分别需要通过若干相应的控制因素予以实现,而这些控制因素作用的发挥,则是根据某些容易发生错弊的业务环节特点进行针对性控制。这些可能发生错弊的业务环节,称为控制点。

第8篇

关键词:创新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绩效审计;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创新企业管理理论下绩效审计的方式和方法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8日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绩效被广泛运用到国有企业管理之中,以全面反映和评价企业状况。国有企业审计已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通过财务收支及行政监督权的方式来满足日益变迁的企业审计环境。结合创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以期提高企业的反应与应变能力、自我更新和创新能力、承担责任和抗击风险能力以及多元利益的整合能力成为现代企业审计的新目标。

一、创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与企业绩效审计的基本内容

(一)创新企业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本文认为创新企业管理理论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管理的创新应借鉴国内外私营企业管理经验。将各阶层企业在实践中获得的最有效的技术融入国有企业管理中,以使市场的原则及其本身具有的效率深入到国有企业。

2、以市场为调节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的管理理论认为,要从市场的标准来配置公共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凡是市场能发挥优势的地方,就充分让市场发挥作用,并且用市场标准评估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

3、以目的为导向,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与绩效评估体系。创新企业管理模式非常重视企业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并实行严明的实效目标控制。通过指标数量衡量组织绩效,把最终输出结果作为考核标准,将国有企业变成以“绩效为本”的组织。

(二)企业绩效审计的内容

1、经济性审计。这是指对国有资源的占用和耗费是否节约和经济进行评价,考虑在哪些环节出现了浪费资源或不经济的现象。重点检查国企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做到了量入为出、发挥资金可支配效率、少花钱多办事等。

2、效率性审计。这是指对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审查,其审查内容主要是判断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经济有效,查明低效率的原因。最终要评价企业管理部门结构的合理性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寻求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办法和措施。

3、效果性审计。这是指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的审查,即审计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是否获得了理想效益,评价企业经济活动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利用资源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创新企业管理理论对企业绩效审计的借鉴

(一)在企业审计中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去补充企业效益。市场化改革强调运用市场来克服原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弊端,以市场竞争的力量来实现有效的企业管理。首先,把所有可能由企业完成的活动和决策交给企业完成;其次,在企业内部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重建竞争结构和激励结构,在打破国有企业某些服务供给垄断局面的同时,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的积极性。

(二)重新界定企业绩效审计的范围。企业绩效审计要以揭示查处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损失浪费,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推动主管部门和企业深化改革和提高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

三、基于创新企业管理理论的绩效审计模式构建

(一)确定合理有效的审计目标。首先,确定审计的整体目标;其次,将审计项目的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对子目标再逐个进行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目标,审计人员可以直接针对具体分解的目标问题,收集信息和证据得出有效结论。通过对目标问题的有效审计,完成具体子目标的任务,最终整合为完整的总目标。通过总目标和子目标的确定,最终合理定位企业效益标准。

(二)职能侧重于审计成果的运用和监督。传统的企业审计从企业资金使用政策的执行、财务处理的合规合法等方面事无巨细地履行着审计监督的职能,致使审计运行缓慢、管理成本提高、审计成果不明显。各种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意味着政府企业审计监督的社会化,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取代了大量传统政府审计承担的职能,政府企业审计可以从庞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将重点放到绩效审计提出的审计成果转化、利用以及企业执行效果的监督上来。

(三)建立科学评价标准。绩效审计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情况下,实现评价的科学性,依赖于诸多因素和条件。建立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重点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按照“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简便”的基本思路制定。以资本运营效益为核心,以资产运营效益为基础,以管理控制效益为保障,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2、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合法、科学、客观。制定评价标准的主要来源:一是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选择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二是结合被审计单位的计划目标和上级批复的文件定额设计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三是根据行业技术标准、行业其他标准、指标和数据设计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四是依据经济规律、经济理论设计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五是依据社会和百姓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允或专家咨询设计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六是依据可比性原则纵横比较以及历史现实比较设计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3、要用客观性、历史性、辩证性原则看待和评价绩效问题。效益的高低除了受管理者的思想、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外,宏观环境、国家政策、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不可预测的外力的影响,都会对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用客观性、历史性、辩证性原则观点,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和评价效益问题。

(四)明确审计人员个人的责任。引入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使审计人员的工作以完成企业绩效审计服务目标任务为基础,受到所要完成的目标的控制和指挥,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部门和个人的考核依据。

要提升政府企业审计效能和服务品质的创新机制,达成企业绩效审计职能转变,它有赖于政府审计管理方法和理念的实质性变革。有效的绩效审计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有领导机制、总体框架、沟通渠道、结果评鉴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变革,审计成果质量,审计机关的各项工作,包括审计业务管理、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法制建设、审计技术建设和审计机关作风建设等都要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基于创新企业管理理论下的企业绩效审计研究,对政府企业绩效审计理念和方法的变革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思路与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英.企业发展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第9篇

关键词: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81-02

1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1.1 公共投资项目的定义与特征

公共投资项目是指国家出资、融资以及使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用事业项目。公共投资项目是维护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支撑城乡健康运行的命脉,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1.2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定义与要素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是指采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照统一制定的评价标准,基于预期目标,对公共投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性、效益性、有效性、公平性和效果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要素分为三个部分: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指标。评价主体是实施评价的组织或个人,而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客体指的是评价对象即公共投资项目本身。评价指标是评价主体对公共投资项目作出评价的标准和依据,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决定着评价结论的科学合理性。

1.3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1.3.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是绩效评价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前提,而绩效评价的本质目标就是要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绩效评价对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二是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在公共投资项目中,纳税公众就是财产委托人,而政府则是财产受托人,政府在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时,必须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以公众的满意度为导向,对拟建公共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合理的规划设计和严谨的可行性研究。

1.3.2 “5E”原则

著名学者T.芬维克于1995年提出的“3E”评价准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益性(Effectiveness)、效率性(Efficiency)成为了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理论平台。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E”评价准则的重经济效率、轻效果与公平无法适应我国国情,因此本文提出在“3E”基础上增加效果性(Effect)和社会公平(Equity),构成“5E”概念,将更加体现公共投资项目的目的和效果,也更加符合公共投资项目的特征和属性。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可以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理解。从高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共同繁荣;从中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从低层次上讲,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利用保护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可持续发展理念丰富了公共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的内容。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在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重视项目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对公共投资项目绩效的评价应是动态发展的,既要关注项目在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协调,又要关注项目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协调。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通过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来进行项目的多系统、多效果、多功能的评价。

2 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的形成机理

公共投资项目最本质的属性是公共性,因此公共福利是确立适当的公共投资项目评价标准的判断依据,而公共投资项目产生的公共福利在城市社会中表现在:(1)是否有助于降低城市生活成本;(2)是否增加城市就业率;(3)是否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

公共投资项目的其他属性如效益外部性、工程系统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工程效益的多元化与工程的辐射效应。效益的多元化是指公共投资项目不仅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其辐射效应对于城市居民、组织、城市、区域甚至国家都将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影响,还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等各个领域。因此,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公共投资项目评价标准的另一判断依据。

综上所述,公共投资项目的特征要求不仅应该对公共投资项目微观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还应该对城市经济资源配置、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等宏观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不仅应该对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还应该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

2.2 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2.3 评价指标的分类

针对不同的项目、部门或机构职能,所建立的具体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但就总体来看,针对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经济评价指标、社会评价指标和环境评价指标三大类。

2.3.1 经济评价指标

公共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是指针对公共投资项目的有形收益及成本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重点在公共投资项目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

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的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采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而宏观经济效益评价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考察的是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

2.3.2 社会评价指标

公共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反映对社会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指标,如就业增加率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