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描写教育学论文

时间:2022-04-20 04:46:10

导语:在描写教育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描写教育学论文

第1篇

本研究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定量方法,结合样本定性分析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收集2008年至2010年3年间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应用语言学4个学科的社科论文30篇,组成字数约30.9万字的小型语料库(其中教育学8.09万字;心理学7.41万字;社会学7.21万字;应用语言学8.19万字)。论文收集主要根据学科内部专家推荐在本学科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刊载实证性研究较多的学术刊物。这些论文均为实验性报告论文,由简介、方法、结果和讨论4部分组成。然后,对论文进行必要的加工,删除有关作者的信息以及论文的附属部分,如摘要、致谢、作者简介、参考文献、注释等。另外,用EXPRESSION代替论文中的公式;图和表用CAP-TION代替。最后将每篇论文中的简介、方法、结果和讨论部分剪贴组成新的语料库(其中,简介部分7.31万字,方法部分5.29万字,结果部分7.09万字以及讨论部分11.21万字)。(2)运用软件AntConc3.2展开词频统计,生成出现频率大于(含等于)60的词汇(这意味着这些词汇在每篇论文中出现的次数大约为60/30=2次),最后所得词汇总数为401个。(3)对上述词汇逐条分析,剔除不包含评价意义的词汇(如一些介词、代词和冠词等),最后得出含有评价意义词汇128个。其中主要为形容词,兼顾其他词性如名词、副词和动词等,形成了语料库中出现频率大于(含等于)60的评价词汇表。(4)运用评价参数方法,对上述词汇进行分类,具体情况参见表1。我们重点考察总频率数最高的4种评价类型,即优劣性、相关性、新颖性和规模性评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出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考察所有的评价词汇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因为所涉及的语料库数据较大;其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不同学科和论文内部的评价特征,使用出现频率最高的4种特征也是可行的,因为前4种类型的评价占所有评价频率的54.46%,超过一半。前4种类型的评价词汇及其出现频率参见表2。表2中的词频是指该词在语料库中出现次数,而“频率”是指该词在语料库中充当评价意义的次数。

(5)对表2中的词汇进行同义和反义词转换或者词性转换,生成表3。这里,只需对表2中部分词汇进行转换,因为表2中有些词汇本身具有同根、同义或者反义特征,不需要进行此类转换。之所以要生成表3,是因为这样能够更为全面地收集语料中所包含的4种类型的评价词汇,而这些词汇可能没有出现在表2中。(6)运用语料库软件中的语境共现(concor-dance)和搭配(collocation)功能,结合定性分析,对表2和表3中词汇的上下文进行细读,删除评价词汇的非评价功能的实例,如词汇new如果出现在NewOrleans中,就不具有评价功能。主要包括:1)专有名词,如NewJersey,GreatBritain;2)惯用法或固定短语,如oldword,generalmanager,aswellas;3)同(多)义词,如keytothelock,thisno-vel.所得部分词汇充当评价功能的频率,见表中的频率栏。(7)排除非评价意义词汇现象之后,逐一统计各种评价类型在不同学科和学科论文内部不同部分(IMRD)中的分布,比较4个学科中评价类型分布上的差异;比较论文内部4个组成部分评价类型分布上的差异。所得结果参见表4和表5。

2结果与讨论

我们将表4和表5中4类评价词汇在学科论文和论文不同部分中所出现的频率与各个部分的词汇总数结合起来,得出4类评价词汇在各个学科和论文各个部分中的万字比率,参见表4和表5的万分比栏。然后,我们依据两个表中的万分比数据生成图1和图。可以看出,4种评价类型在4个学科中出现的频率各有不同。其中,使用评价最多的是教育学,其次分别是应用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可能与学科本身内在属性、研究对象和知识结构有关。一般说来,如果一个学科的理论比较成熟,研究范式或者分析方法比较一致、规范,那么该学科的学术论文中使用的评价手段或者说评价词汇的频率较低;否则,则相反。如自然科学论文中所使用的评价词汇和手段要低于社会学或者人文科学,就是因为后者研究对象更为复杂,而且学科内部理论知识尚不稳定,尚存争议,研究界限尚未完全厘清,仍然存在很多探索性和未知性,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得不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来达到说服读者或者同行作者的目的。Cole曾经指出,一个学科内部一致性越强,所使用的评价或者评价词汇越少(Cole1983)。图1说明,相对来说,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门学科比教育学和应用语言学更为稳定,也就是说,它们的知识界限更为明晰,研究范式更为成熟稳定,所使用的理论更为成熟。

另外,从这4种类型的评价分布来看,社会科学论文中的相关性评价和优劣性评价要远远多于规模和新颖性评价。这表明,社科论文作者更加愿意对于研究的质量和研究的重要性或相关性进行评价,而不是过多地评价研究的规模和研究的新颖性。这体现了学科论文所倡导的价值观,学者更为看重的是学术中的质量,而不是开展研究的规模。从词汇出现的频率看,社会科学中4类评价词汇的使用频率大约为每一万字50个左右,与Giannoni的研究比较,他得出的数据要略大些,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所考察的词汇数量较少。Grape&Kaplan认为,“作者在学术论文语篇中使用多种方式来表达礼貌,已经达到说服和评价的目的”。这些不仅可以与学术论文的权威建立稳定关系,而且可以预防来自同行研究者的批评和攻击。

从学术论文内部看,讨论和简介部分评价词汇的使用频率要高于方法和结果部分,这也正好体现出这些次语类本身的交际目的。对于学术论文中这4种次语类的特征,Hyland指出,对简介部分的研究表明,简介部分的3个目的分别是建立研究领地,指出研究空白,占领研究领地。这就意味着,学术论文作者将会充分利用各种修辞策略来避免对他人的研究提出挑战,或者尽力维护语篇社区同行的面子,评价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对讨论部分而言,Hyland也指出,这一部分将对结果部分的数据进行解释,也是学术论文中最具说服力的部分。讨论部分始于对结果的陈述,接下来将会对结果进行评价,其目的是从结果中小心谨慎地提炼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并试图从其他文献研究中寻找支持其观点的证据。至于结果和方法部分,方法部分只是直截了当地描述数据的收集过程、实验使用的材料以及程序,为的是其他研究者可以复制研究过程。结果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它主要通过所获得的数据来说服读者接受数据的有效性;当然,有时也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陈述和解释。因此,这两个部分在社会科学论文中使用的评价词汇相对较少,评价特征相对不明显。用Swales的话说,“对作者来说,简介和讨论部分是论文中最容易产生麻烦的部分,主要原因就是这两部分所具有的人际特征、所具有的阐释性特征”。

3结束语

第2篇

一、课堂幽默:相关概念的辨析

在笔者看来,很多研究者没有区别作为心理学概念的幽默与作为教育学概念的课堂幽默,于是出现了简单移植的状况,很多老师把课堂幽默理解为“搞笑”、“讲笑话”、“拿学生开涮”甚至是“冷嘲热讽”,个人认为这是存在误区的。

“幽默”,英文是“humor”,本义指人的“体液”,英国人文主义戏剧家琼生应用于戏剧作品之后,这个词开始流行,后林语堂先生将其译介到中国。“幽默”这个词指的主要是人的性情、气质方面,属于心理学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与笑话、风趣、讽刺、非逻辑、歪理、错位、机智等概念有关。课堂幽默是一个教育学的话题,如何区别作为心理学话题和作为教育学话题的幽默,或者说如何将心理学意义上的幽默有效地转化为课堂幽默,这是需要研究的。

课堂幽默不等于搞笑。现代意义的课堂教学提倡主体性,要求学生互动,这无可厚非,但有的课堂故意营造一种热烈的氛围,将课堂的一切元素“搞笑化”,有意地做出一些动作或者用夸张的语言引学生发笑,将讲台变成“舞台”,教师成了“演员”。这种做法尽管也能达到笑的目的,但这种笑是外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

课堂幽默不等于讲笑话。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激发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具有很大的作用,有的教师课前预备了很多笑话,甚至提倡备课时要“备笑”,将通俗的笑话生硬地添加、移植到课堂教学中。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有的笑话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完全“为笑话而笑话”,这是有偏颇的。

课堂幽默也不等于拿学生开涮甚至热讽学生。一个班级会有一些思维活跃的、善于逗人发笑的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沉闷的情况下就会调动这些“潜在资源”,故意拿这些学生开心。有的教师甚至对学生的偶然错误揪住不放,讽刺学生达到逗其他人发笑的目的。殊不知,这些做法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反而达不到课堂幽默的效果。

因此,只有先从教育层面上分析课堂幽默,从课堂幽默和搞笑、讲笑话等之间的区别而不是联系入手,才能使课堂幽默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课堂幽默:从价值研究和方法研究走向课堂教学内容研究

当今教育界,研究幽默教学的不在少数,但大都停留在价值研究和方法研究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从课程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的层面上加以阐发。

周国雄先生的《幽默教学方法论》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作者讲述了幽默的属性与特征,分析了幽默的审美情结,然后提出了教师要拥有丰富的致笑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寓真于假法、美丑易位法、反差对比法、随机应变法。[1]时腾飞先生的《教师教学幽默的培养》从教师主体的教学幽默的培养入手,具体论述了教学幽默培养的几种手段:加强对学生认知特点的掌握,树立真实、宽容、同情的人生观,要有对学生的爱。[2]于庆军先生的《课堂教学幽默艺术“七法”》在论述幽默的价值之后,重点论述了七种幽默艺术方法:婉曲释义法、巧用笑典法、借题发挥法、刻意精细法、故错解疑法、逻辑归谬法、自我调侃法。[3]总之,对于教学幽默的研究,学术界研究的重心在于归纳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总结课堂教学中幽默的手段。

其实,幽默是不能离开课堂教学内容而单独存在的。一节成功的课,应该是幽默和教学内容紧紧相结合的,而不是仅仅当做调节课堂氛围的手段,或是抽象论述课堂幽默的意义和作用。以往的研究其实是一种主体性的研究:论述幽默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针对学生,例如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等等,有的研究者还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论述幽默的手段,这主要针对教师,从教师的态度、情绪、反应力以及知识结构入手研究。这些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但都忽视了课程的存在,完全离开了课堂教学内容。课堂幽默本质上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笔者认为,在研究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的同时,课堂幽默的研究一定注重教学内容的研究。

三、课堂幽默:从教学幽默到语文教学幽默

幽默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其意义和手段都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但是研究语文课堂幽默的文章寥寥无几。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要意识到作为一种普遍手段的教学幽默和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幽默,两者是有区别的。语文学科有着它自己独特的特点,而且语文教学幽默要远远比一般的教学幽默复杂得多。

林健美的《让幽默教学走进语文课堂》一文研究的是语文课堂中的幽默,仔细阅读会发现,这篇文章的逻辑和研究普通的教学幽默并没有区别。作者研究了教学幽默艺术的功能: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心智。接着又分析了运用教学幽默艺术的基本原则:亦庄亦谐的原则,服务语文教学的原则,联系学生实际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原则。[4]从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是:作为普遍手段的教学幽默添加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例。这样的研究还是没有脱离价值研究和手段研究的藩篱。再比如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程朝霞的硕士论文《论语文教师的教学幽默》,这篇论文系统性地阐述了语文教学幽默的问题,作者认为:“语文教学幽默是语文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含蓄精练、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以启迪的语言、表情、动作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启迪他们的智慧所体现出来的幽默感。”[5]在作者看来,良好心态是语文教师教学幽默生成的前提,渊博学识是语文教师教学幽默生成的基础,机智用语是语文教师教学幽默生成的表象,体态语言是语文教师教学幽默生成的帮手,快捷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师教学幽默生成的保证。[6]第三章重点阐述语文教师教学幽默的机智运用。这篇硕士论文尽管很详尽很系统,但是依然没有跳出价值研究与手段要求的研究思路。

四、课堂幽默:作为一种言语现象

笔者认为,对于语文课堂幽默的研究,一定从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方法层面加以研究。王荣生教授认为:“关于采用哪一个维量来描写语文教学方法,我们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照教学方法,而反对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7]以前的研究者重点探讨语文课堂幽默的价值与手段,将课堂幽默当做一种教学策略。一定的教学策略只有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作用,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抛开课堂教学内容单纯地研究幽默的价值和手段,这是一种喧宾夺主的做法。一种教学策略是好是坏,不是看策略本身是否科学,而是看它是否被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且产生合适的效果。具体到语文教学上,笔者认为,只有从课堂教学内容层面研究,才能揭示课堂幽默的内容与价值。

李海林先生在《言语教学论》中指出:语文即言语。在他看来,语文就是语言应用,就是言语。李海林先生认为:“语文教学,从教学内容来定义,就是言语意图教学、言语环境教学和言语风格教学,用语文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语意教学、语境教学和语体教学。”[8]在我看来,课堂幽默应该从语境和语体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语境,不仅表现在言语活动本身,而且还跟具体的现实课堂有关。课堂幽默的语境其实也离不开言辞本身和现场的教学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语境意义上的课堂幽默就是幽默言辞和幽默语境。这两者之间显然是密不可分的,前者往往是后者的基础。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的课文《陈奂生上城》中描写陈奂生在出了五块钱之后的动作与心理,学生一定忍俊不禁,陈奂生的心理完全从作者的语言中体现出来了,这就是幽默的言辞。学生的积极参与分析陈奂生的心理状态就会营造一种幽默轻松的课堂语境,这种课堂语境又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陈奂生心理”的历史和现实渊源。幽默的语境会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幽默本身就是教学机智的体现,它要求教师具备丰厚的知识。

语体是在不同的交际情况下形成的语言风格特点。语体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课堂教学意义上的语体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语言风格。幽默其实就是一种语言风格的体现。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尽管都和语言应用有关,但是言语作品的风格却是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语体能够营造相应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利用语言手段使言语活动适合特定的语境。教师应该形成多样化的教学语体,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内容适合庄重典雅的语体,有的适合通俗幽默的语体,有的则适合科学逻辑语体。优美的唐诗宋词,适合用典雅语体,让学生在教师的优美文辞中体会诗词的美感;王朔的小说,适合用幽默语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戏谑谈笑中领略王朔独有的姿态。教师采用幽默语体,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语体感,即对言语风格倾向的直觉性判断”[9],学生形成幽默的语体感,其实也是运用语言能力的体现。

总之,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语文界在幽默研究方面的价值研究和手段研究的倾向,意识到幽默研究和语文幽默研究的差异所在,从而走向对幽默与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从语境和语体两个层面研究语文课堂幽默,这样才能从学理上进行语文课堂幽默的研究。

注释:

[1 ]周国雄《幽默教学方法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2] 时腾飞《教师教学幽默的培养》《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3] 于庆军《课堂教学幽默艺术“七法”》 《新课程(综合版)》2008年第8期。

[4 ]林健美《让幽默教学走进语文课堂》,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4年版。

[5][ 6]程朝霞《论语文教师的教学幽默》,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版。

[7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3篇

[关键词]创作札记;标签式创作法;实用化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他的政治地位和历史功绩不容否定。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完全能从他的音乐作品(特别是声乐作品)的创作中体现出来。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等救亡歌曲和他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也表达了人民的心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这是他在歌曲创作领域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歌曲创作的宝贵财富,值得后辈学习和借鉴。但是,从冼星海的《创作札记》反映出来的交响乐创作思想和创方法,以及20世纪50年代主流思想对交响乐创作导向的负面影响,值得认真反思。

一、冼星海标签式创作方法与标题的关系

冼星海著《我们学习音乐的经过》[1]中的《创作札记》,记载了他所有作品的写作目的、原因、背景和作品的反响等。对歌曲记录非常简单,只有演唱后的社会反应。器乐作品记载很具体:主题材料的来源、写作前的构思、作品表现的内容和创作目的与动机等。如:《中国狂想曲》“作品包含五部份,中国民间流行的歌曲,把它加以变化,遂成了狂想曲形成:1.开始小快板、中板然后古情歌,2.《五月鲜》小快板,3.广东的《下山虎》中板,4.陕西的《观灯》小快板,5.陕北的《秧歌》。”如:音画《中国生活》则用现成音调:《在河上》、《船民歌》、《拉犁歌》、《耕耘》、《青年苦力们进行曲》、《顶硬上》、《中国农村之夜》、《催眠曲》等等。

这些作品的创作材料都是用这种现成的标签式音调,拼凑组合的。他的《第二交响乐》更明确:“详细内容可分为:行板:音乐开始描写和平时代的(前)苏联……但德国法西斯(以下简称法西斯)已向欧洲各国侵袭,把主要四个主调作了介绍:

A.(前)苏联;B.英国;C.美国;D.法西斯。a是 (前)苏联动员。b是(前)苏联与英国鉴定互助条约。c是(前)苏联与美国鉴定互助条约。德国法西斯再力拼其全力,以三十步兵师、十三个坦克师、五个摩托化等进攻莫斯科,(前)苏联消灭了法西斯的二七一六辆坦克、五九八一架载重车、六六门大炮、四五八门迫击炮等。第二战线的实现。法西斯被最后歼灭……”如此等等。

冼星海试图用这些现成的音调(例如《国际歌》和美国、英国的国歌等音调)去引起听众的联想。这种插标签式的使用主导动机,想通过标题文字含义去囊括标签内容的创作法,他尝试用交响乐表现历史,用音符去“直译”新闻报道,这违背了音乐的特殊规律(音乐艺术的非视觉性和非语义性),脱离了音乐形象的创造,在今天看来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但是50年有大量音乐家推崇,这值得我们反省。

二、冼星海《创作札记》中的美学观

从《创作札记》上看,他对早期作品如:声乐曲《牧歌》、《雨的乡村》、《夜曲》等;器乐曲组曲《作品二号》、r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记录得很简单,只有名称,没有作品内容的注释,后期的每一件都有内容注释。

现在分析他的注释有两个目的:第一,为作品构思现实主义内容,如 “《第一交响曲》内容说明”“第一组曲《后方》内容有……”等等。他后期所有器乐作品都有“内容”或“内容可分为”的文字说明。第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作品。

具体分析其原因,冼星海回国后,在轰轰烈烈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用高昂的鲜明的爱国主义歌词为内容创作革命歌曲,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的革命热情,为那高涨的抗日救亡革命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伟大的功绩,他的歌曲成为战斗的武器,前进的号角,其政治意义远远超过了的艺术价值,音乐的审美功能已经升华为一种不屈精神,音乐的价值被升华为一种“精神武器”,音乐被“实用化”。

但根据音乐的非语义性、非视觉性和空间时间性判断,除了歌曲有歌词的文字内容外,交响乐、组曲、协奏曲等纯音乐,肯定没有描述写具体内容的功能。

三、20世纪50年代音乐家的导向

50年代的音乐家说冼星海:“他遗留给我们典范作品,将永远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必须沿着他们的道路继续前进,创作更多更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如:马思聪在说:“严格地说,星海的某些作品在技术上是存在着缺陷的,是不够成熟的……”

丁善德的说:“他们都是以音乐为武器向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英雄……星海同志的作品是多样化的。从形式上分为:群众歌曲、歌剧、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等,富于战斗性,具有独特风格。伟大的先行者,遗留给我们典范作品,将永远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必须沿着他们的道路继续前进,创作更多更好的现实主义作品。”

马可说:“星海的《第三交响乐》包含许多现实的战斗内容,是根据《》和许多政治、经济学材料来写的。”

20世纪80时年代,音乐家瞿维先生:“绝大部份同志都肯定这部作品。构思十分雄伟,可以说是我国音乐史上第一部有气魄的史诗性的富有哲理性的交响乐。”

这些音乐家,都肯定冼星海在交响乐中追求的现实主义内容,赞成冼星海要用交响乐来写政治论文,马可也是以推崇赞扬的态度来谈冼星海的《第三交响乐》,歌颂冼星海的创作,把他的作品视为经典。

但这种导向给人们在认识、创作、欣赏交响乐时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这实际上全然不顾交响乐表现上的特点。我们要从音乐表现的非语义性视角,认识交响乐的表现特点,审视冼星海交响乐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遵循音乐艺术的特殊规律,不能将交响乐创作“实用化”, 放弃交响乐中的“标签式”作曲法,放弃“史实细节”描写,放弃“政治论文”推理和翻译,探索中国交响乐健康科学发展的道路,创作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冼星海.我们学习音乐的经过[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 马思聪.纪念聂耳、星海[J].人民音乐,1955,(10).

[3] 丁善德.沿着聂耳、星海的道路前进[J].人民音乐,1955,(10).

[4] 马可.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家[J].人民音乐,1955,(10).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语文作文,大作文,小作文

从2005年江西省首次尝试高考语文自主命题至今,高考语文作文经历了“风格各异”与“褒贬不一”的10年。从05、06年的话题作文,到07年的标题作文,再到08年的“书信作文”,到逐渐固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而当2011年新课标实施后首届高考,增加了以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技能的语言综合运用题,俗称的“小作文”,届此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正式进入“一大一小”的“两条腿”走路时代。

一、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总体布局原则

笔者认为,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自2011年始,坚持坚持“大小多少,上下来去”的总体布局原则,也就是说,一方面,“大作文”与“小作文”二者要兼顾,即“大小多少”:“大作文”字数要求为“不少于700字”,分值为“50分”,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和论证思辨能力。“小作文”字数要求为“不少于200字”,分值为“15分”,更加侧重对综合性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的考查。另一方面,“语言综合运用”题与大作文有明显的文体分工,又借助多项具体的表达要求为评卷的误差控制提供了有效操作依据,[1]这种开放中又有限制的“大小作文”的设置可以更加科学地区分和检测学生真实写作实力和综合表达素养,进一步增强试卷的效度、信度与区分度,提高作文的评测质量。这是首要和基础目的,即“下”限与“来”的目标。

二、高考语文“大”、“小”作文命题特点

1.“大作文”选题范围较广,“小作文”来源取材精。纵观11年到14年的“大作文”,有的是从教材中汲取素材(如11年的“君子三乐”),有的从生活感悟加工而成(如12年的议论文作文),有的是从日常学习中引申思考(如13年的“中学生三怕”、14年的“探究性学习”),但是都与语文教材、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试题原创性程度越来越大,反押题、防宿构功能越来越强。而对于“小作文”而言,在选题范围相对较小,主要体现为: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代表人物、抒发感受以及描写场景。但是该题也秉持“紧扣教材,读写结合”的命题原则,题目化自教材,把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课堂拓展延伸到考场。因此,对于“小作文”的复习准备要“依纲据本,回归教材,活用教材”。[2]

2.“大作文”要慎于释义,“小作文”应重于要求。“大作文”这些年都是固定的四大要求: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文体,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和不得抄袭、套作。因此,如何审题释义成为“大作文”得高分的关键。如13年的“三怕”,其实只要以自己或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耳闻目睹的社会现象中“三怕”、“三不怕”或“三喜欢”为对象,记叙或议论,就可以较好写出作文,然而有些考生过度解读考题,或者套作,导致跑题偏题,言不及义。而“小作文”的要求则更为细致,大多为需要运用何种人称、修辞、句式、论说逻辑等。如12年的“鲁迅先生画像”,要求第二人称的肖像描写、运用比喻排比修辞、结构完整语句得体,其实一个要求就是一个得分点,只要按照要求“循规循矩”来就是成功的。

3.“大作文”是以最优考核为指向,“小作文”是以底线考核为目标。根据2014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大作文”的考试要求分为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从审题立意、文体要求、内容、结构、文采等方面进行等级评价。即是说,“大作文”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在从文中考生有一定的撰文空间,可扬长避短地寻得最优结果。而“小作文”就是在语言表达与写作方式上“故意”设置障碍的题目,它并不要求考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完全娴熟运用,而是侧重于是对考生运用基本句式、常用修辞方法、正确的汉字与标点规范等单项目技能综合起来描述一个场景、事物或人物的底线要求,如14年“描写春节场景”就是典型题例。

三、高考语文作文的应对措施

江西省高考语文的“大”、“小”作文设置,一方面极大降低了“套题”、“抄袭”的可能性,能检测出考试的真实写作水平;另一方面确实也让长期习惯于“一文定江山”的教师与考生带来诸多挑战。有学者就提出:“高考作文太注重文笔,而不太考查思维”,学生应学会“理智表达”拒绝“文艺腔”。[3]因而,面对两类作文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对“三类”作文题类型进行理性分析,做好高考前规范性的课堂训练。根据2011-2014年的江西高考语文作文的考查,发现作文题类型与其他省份或全国卷都没有太大差别,都基本是以“社会时事型”、“文学作品型”、“理论观点型”[4]为主。当然,“小作文”多为“文学作品型”,如11年的“鲁迅先生画像”与13年的“先秦诸子介绍”等;“大作文”则无一例外都属于“理论观点型”。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参照该分类,对学生进行“时政热点”评析、“文学作品”鉴赏以及“独立观点”论述等训练,注重平时语言表达素材与能力的积累锻炼,多进行规范性训练,防止出现一些辞藻浮华却内容空洞的作文。

2.对高考作文题基本考查点的充分把握,加强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锻炼培养。高考语文作文目的是在有限时间内考查考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分析说理、遣词造句等,让考生以清晰务实的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也就是古人作文章时强调的“有物有序”。因而,面对高考语文一大一小两篇作文。应事先严格遵照新课标语文标准与每年度高考语文大纲进行准备,着重提升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标点、字词、句式、修辞、人称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注重单项技能的训练,从小从微入手才可作出好文章。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新课改视阈下的高考语文命题研究――以江西省高考语文自主命题试卷为例”阶段性成果(LO2013―039)

参考文献

[1] 于稳.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上)[J].读写月报,2011(10):2-3.

[2] 高爱珍.新课标视阈下语文高考小作文命题特点及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189-192.

第5篇

2.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在"陈成龙创造性语文教学实践研究会"上的书面发言钱理群

3.构建开放的课堂体系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从一堂美国阅读课说起林永强

4.抛锚式教学——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方颖

5.试论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石美莹

6.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探析林庆春

7.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留白策略的运用邓麒麟

8.思想政治课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袁进文

9.营造和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构建中学思想政治和谐课堂的理性思考庄金业

10.凸显新理念展现新课堂黄家兴

11.科学性合理性艺术性——谈高中英语学科课外作业的布置林系

12.新课改中英语发展性评价的实施和探究林舟

13.在新课程背景下"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叶静涛

14.加强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罗小林

15.试论中学教师的人文性管理高碧云

16.论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价值体现王良江

17.聚焦校本智慧课堂陈光斌,张莉

18.构建校本教研制度推进学校课改持续发展钟荣南

19.浅论成败归因与政治后进生的成就动机陈红英,林宇

20.青少年性意识困扰的原因与对策蔡力

21.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应贯彻"承创并举"原则陈丽香

22.浅谈创造性思维与历史教学蔡振龙

23.丰富课堂启发智力——教学材料的选择运用与启发式教学王颖群

24.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鄢庆涛

25.浅谈高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21世纪报》英文报刊阅读的体会赵惠钦

26.理解废名赖琳娟

27.冰心散文的温柔美汤耀曦

28.人性的悲歌——宋元话本小说女性形象评析柯志芳

29.创设生活情境拓宽作文课堂侯协添

30.强化文本主体意识提高文本解读能力苏泽芳

31.浅谈应用文教学的点滴体会王夏

32.厚积薄发做好作文积累林芳

33.信息技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黄挺

34.于细微处见精神——浅谈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高英辉

35.谈课堂作文教学如何创设情境曹友华

36.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反思李慧

37.关注80后教师发展需求构建和谐校园新动力陈金荣

38.解读文本从教师开始温志英

39.中职语文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施黎明

40.以人为本放飞心灵——浅谈新课标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汤志强

41.关于图书馆精神的几点思考方利群

42.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林小静

43.历史学科中考复习不应忽视的两个重点罗陈蓉

44.提高初三政治复习功效之策略谢传瑟

45.要想争高分阅读是关键——浅谈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郑爱娥

46.高考作文应试之管窥——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应做些什么李淑辉

47.比武课:让学生『从那边游过来陈飞

48.对几节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课例的反思潘淑云

49.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与研究性学习整合初探陈锦送

50.透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浅谈选修课之教学聂立影

51.在语文阅读实践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柯锦标

52.构建语文自主性学习策略的探索潘舒昭

53.提高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的几点体会杨丽花

54.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实施有效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陈碧霞HttP://

55.浅谈"自学导读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梁冬珠

56.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焕发生命的活力李娈

57.课堂教学生活化理论视阀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林锋

58.树立新课程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王炯荣

59.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探索官荔颖

60.让"互动"走进高考政治复习课彭承志

61.文言文教学:将朗读进行到底!侯完肖

第6篇

2.清代重庆的商业诉讼及其审理张渝,ZhangYu

3.虔敬与苏格拉底审判的二重性刘莘,LiuXin

4.存在之思:人在世界之中存在——论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胡春光,HuChunguang

5.论朱子《尚书》学章句义理之得失陈良中,ChenLiangzhong

6.汉代夫妻合葬习俗的思想史解读谭燕,TanYan

7.《春秋穀梁传》的作者为穀梁子杨德春,YangDechun

8.红色经典文学中的"英雄之死"徐晓利,贺立华,XuXiaoli,HeLihua

9.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中国现代知识者的窘困——巴金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解读张万仪,庞国栋,ZhangWangyi,PangGuodong

10.现代性、地方经验与人民立场——论文艺思想的历史语境与意识结构李祖德,LiZude

11.论左翼电影的艺术形式创新欧孟宏,刘阳,OuMenghong,LiuYang

12.李成山水画树石形式的美学意蕴王赠怡,WangZengyi

13.也说《中山狼传》与《中山狼》杂剧的作者与寓意张正学,ZhangZhengxue

14.《介之推火封妒妇》性别叙事的两重语调彭体春,范明英,PengTichun,FanMingying

15.茨威格文学传记与精神分析学说杨荣,YangRong

16.《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文本中的历史张力吴国杰,WuGuojie

17.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探讨邓正琦,DengZhengqi

18.试论服务贸易中的紧急保障措施制度文强,WenQiang

19.试论国际油价暴涨的原因和对策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冀伯祥,宋涛,JiBoxiang,SongTao

20.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郝明君,HaoMingjun

21.重庆市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朱锦秀,邹涛,ZhuJinxiu,ZouTao

22.高职院校教育与图书馆建设发展——从高职院校及其图书馆的定位和特色谈起颜哲先,YanZhexian

1.历史发展的"正-反-合"逻辑——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文武关系及其近代变化杨天宏,YangTianhong

2.巴蜀"竹枝"的酒香王子今,WangZijin

3.论抗战时期文化普及读物的出版与新启蒙运动的兴起张育仁,张夷弛,ZhangYuren,ZhangYichi

4.建国初期的《西南区禁绝鸦片烟毒治罪暂行条例》评析方勇,FangYong

5.朱熹关于封建伦理纲常"形而上学"化思想研究李禹阶,王吉平,LiYujie,WangJiping

6.智德·智能·才性四本——汉魏之际从重智德到尚智能的演变及影响孔毅,KongYi

7."致良知"视野下的教育思想廖小波,LiaoXiaobo

8.柯勒律治眼中的知识阶层刘耀辉,LiuYaohui

9.把欢乐还给儿童——论高洪波儿童诗彭斯远,PengSiyuan

10.生命哲学的诗意阐释——沈从文《边城》解读胡灿,HuChan

11.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郭云,GuoYun

12.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石现超,ShiXianchao

13.论师范大学学生的素质及其培养徐仲伟,XuZhongwei

14.人的本质及其教育立场——基于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伍雪辉,WuXuehui

15.论文科研究生教学方式的"道"与"器"郝明君,HaoMing-jun

16.我国高等教育学历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与设计王剑华,WangJianhua

17.小学-初中聋校听力残疾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申仁洪,王志强,ShenRenhong,WangZhiqiang

18.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李祚山,张文默,叶梅,LiZuoshan,ZhangWenmo,Yemei

19.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区域差距分析官永彬,GuanYongbin

20.论行政诉讼调解——调解制度植入的合理性史发忠,张松郁,ShiFasong,ZhangSongyu

21.法庭话语的会话活动类型之语用分析江玲,JiangLing

22.论我国民间组织设立制度之完善吕林,LǚLin

23.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9级绘画黔东南风景写生部分作品

1."汉语新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新视野周晓风,ZhouXiaofeng

2.汉语新文学史的意义王本朝,WangBenzhao

3.散落在纪实与虚构之间——解读黄济人长篇小说《》中的重庆民俗文化凌孟华,LingMenghua

4.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变迁的文化机制杨星映,YangXinyin

5.论汉赋艺术的自觉王洪泉,WangHongquan

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十六国北朝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孔毅,KongYi

7.试论唐前期外戚的短期社会行为及其形成原因李禹阶,LiYujie

8.杜威对古代哲学的发生学解读钱厚诚,QianHoucheng

9.康德与荀子德福统一论伦理思想比较何永强,HeYongqiang

10.试论邓以蛰的书法美学思想王有亮,WangYouliang

11.意与境浑:王国维意境、境界说探析宋先梅,SongXianmei

12.宋代翰林学士与礼乐文化唐春生,TangChunsheng

13.留美学生与华盛顿会议熊斌,XiongBingHttP://

14.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报酬李洪,LiHong

15.目的地旅游市场搜索论及营销战略选择——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为例张述林,姜辽,赵瑞,Zhangsulin,JiangLiao,zhaoRui

16.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旅游者道德弱化行为的推拉因素与形成机制胡传东,HuChuandong

17.西方近现代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比较——以规范为视角邾立军,ZhuLijun

18.无罪推定的司法属性与确立途径刘再辉,LiuZaihui

19.从对立走向融合——从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胡春光,HuChunguang

第7篇

一、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发展的潜质不同,为什么写出的作文有很多素材雷同的地方?为什么学生不能从自身的写作优势出发展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从生活中获得感知与启迪,从而达到描写生活、再现生活的目的?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思考。

另一方面,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只忙于功课,社会阅历少,很少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因而写出的作文缺少个性,材料单一,观点陈旧,认识肤浅,人云亦云。

二、培养写作创新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现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脚踏实地的研究,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一)力求立意新

“意”是指记叙文的主题或中心,也是指议论文的中心观点。“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所在。立意新是要求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从而得出深刻、新颖的中心或观点。要做到使学生作文立意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多视角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生活是学生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要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只有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分析、认识生活。倡导学生写日记,既能引导学生如何多视角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又能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2.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挖掘本质的东西。社会是学生最好的教材。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学生感到困惑、茫然也感到兴奋。因此,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什么才是美,什么才是具有个性的人。另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看他们的着装、言谈举止,从而分析得出着装、言谈举止与人物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的结论。

3.引导学生独辟蹊径捕捉生活中闪耀的浪花。生活中的细节往往被人忽视,然而正是由于细节的差异,才造就了多彩的世界。如玫瑰和月季两种花,从表面看不容易区分,但仔细比较能发现:玫瑰花小叶5-9枚,多刺,而月季大叶3-5枚,刺少;玫瑰叶无亮光,月季叶泛亮光;玫瑰花较小,一般为粉红色,月季花较大,颜色多样。引导学生细细观察,深入事物本质特征。

4.引导学生对已有事物或认知进行再认识。如成语“东施效颦”,过去人们赋予它贬义。今天让学生思考东施为什么要模仿西施皱眉?启迪学生深入思考东施效颦的动机,分析得出东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美,因此可以说东西效颦是有可取之处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二)力求材料新

生活是材料之源,要想材料新,首先必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

1.引导学生选取典型的材料。典型的材料,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决定事物命运的材料。鲁迅笔下的人物为什么各具特色,原因就是用典型的材料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物生存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塑造典型人物需要典型的环境。

2.引导学生选取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在于一个“新”字,这就需要学生除了多观察外,还要多听一听新闻广播,多读一些报纸,关心热点人物的事迹。新的材料时代感强,如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分主题进行整理,到写作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厚积而薄发。

3.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材料。自己生活的环境,绝对是有别于他人的,认真观察自己的家庭成员,注意他们的言行,了解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认真观察同学的言行举止,注意同学的爱好,了解他们的性格,写作从身边做起。

(三)力求语言新

语言要富于个性,有风格。为了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文言文。喜欢文言文的同学,可能受文言文影响较深,语言比较简洁、含蓄,体现浓厚的文化层次,给读者语言老练的感觉。但是这种语言风格,不是练习来的,而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文言教材,逐渐形成的。

2.诗歌。由于诗歌语言凝炼、优美,给读者以文化涵养颇深的感觉,喜欢诗歌的同学,可以在作品中注意诗歌的引用。

3.议论文。喜欢议论文的同学,大都是思维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看问题比较深入,分析问题也比较深刻,而且语言表达严谨,层次分明,给人以语言犀利、思维敏捷的感觉。

第8篇

【关键词】美育/中国美育形态/转换

人类早期的美育大多借助于原始的综合艺术。在相当长的传统社会里,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从总体上呈现出美育逐步独立、越发纯粹的趋势,更展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的历程。

(一)美育是乐教。

从美育的实践形态来看,中国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是传统美育最基本的存在形态。由于诗歌、音乐在上古教育中的地位较为重要,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诗教、乐教。孔子说,人生的成长进步之教育大多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们把中国古代的美育称为乐教,主要是由于乐是早期中国艺术的母体,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注: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见《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6页。)。可见,古代美育的乐教形式具有鲜明的情感和趣味性。

当然,古代的美育——乐教绝不只是形式上的情感性,它的形式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浓郁的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的有意味的形式,社会关怀是古代美育形式的最高指向。孔子教其弟子常常“鼓瑟击罄”,但是它的趣味教育的核心则在于“仁”字,所以他又说“里仁为美”。孟子说“充实之为美”,所关怀的也是人的道德境界的完善。所以,古代的乐教,又称为礼乐教育,礼为本,乐为体,乐只是礼的手段与途径而已。《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由此可见,作为古代美育的乐教,是一种以社会的道德关怀为内核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另外,古代美育——乐教在形式上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交叉性,还具有杂糅性。所谓交叉性与杂糅性是指古代乐教既与其他教育交合而成,而且乐教之中也常含有非美育的成分。格外令人关注的是,六艺教育不是艺术教育,也就不可能是美育了。六艺教育中,乐与书是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礼是伦理教育,属于德育。数是数学教育,属于智育。射与御则属于技术教育。由此可见,古代的“艺”至少有两层意思,即“艺术”与“技艺”。古代的六艺教育,既重视艺术教育,也注重技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礼”,当然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置于六艺之首。显然,古代美育——乐教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学上的指称,而是以一个简单的概念蕴含着一种运动的复杂的内在意义的逻辑形式。

(二)美育是美术教育。

当美术教育取代传统美育的乐教的时候,美育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管称美育为乐教的时间之长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艺术教育”的概念则到近代中国社会才出现,而且与“美育”等概念几乎是同一个时期诞生的。然而,称美育为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则从根本上显示出由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的变迁。这一时期,在保存中国传统的乐教形态的情况下,西方的素描、写生、钢琴、歌剧等艺术形式,也进入了中国教育领域,它标志着中国美育现代形态的全面形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今社会转换的时期,尤其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的中国学术界,美学与美术、审美和艺术是不分的,所以美育与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也基本通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点是由于西方人的Aesthetic既有美学也有审美的意思,而且西方人在阐述“Aesthetic education”所指涉的通常就是“Art education”(注: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德国法兰克福1985年版,第45-50页。)。另一点是中西融合与古今转换,使中国人在许多新的概念形式面前还处于适应时期,一时还不可能得到明晰的理解与运用。所以,人们曾经把美育首先看成是美术教育。

(三)美育是心灵教育。

1889年,约瑟·海文的《心灵哲学》称美学研究的感性为“感受性”;1898年前后,人们已较为广泛地接受了西方的新思想和新知识,不仅主张政艺分离,事艺分离,(注:康有为:《奏开学校析》,《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而且还认识到美育的主要价值在于“辅翼道德,涵养性情”(注:康有为:《大同书》,《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但是在概念形式上仍称美育为歌乐和乐教。

1901年,的《哲学通论》称美学为审美学,称美育为情感教育,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美育形式的内在意义。现代中国学人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略早于艺术教育。1907年,梁启超说:“美术的功用,是把那渐渐坏掉的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这种道理,便知美术这个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注: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他还说:“美术所以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生发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从求真入手。”(注:梁启超:《美术与科学》,《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初版,第8页。)

王国维则认为,“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作美术何是以当之乎?”(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他又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家教也。”(注:王国维:《去毒篇》,《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1912年,鲁迅先生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认为美育即美术教育,这里的美术教育显然是包含动态、静态等所有艺术形态在内的美术教育。(注: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1921年,还称艺术美育为美术教育,其中的美术也指动、静两类艺术和兼两者之特征的舞蹈艺术。(注::《美术的进化》,《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直到1936年甚至更晚一些时间,还有人把美育理解为“美术教育”,还是与“美感教育”并立的以教技术为目的的一种美育样式。(注:陈之佛:《谈美育》,《学识》,第1卷1期,1936年5月。)把美育看成由美术教育和美感教育组成,对现代美育的分类研究来说显然是一种贡献,但是,从美术教育概念的取用来说,又体现出现代美育传统具有一种强大的后滞力。就美育概念的使用来说,早就有人提出过不同看法。1921年,《美育》月刊主编吴梦非就学术界对美育概念的运用问题提出了批评。他说,在学术界“除了曾经专门研究美的学问,像蔡孑民几位先生以外,对于美育上往往起一种误解,有人说美育就是美术,亦就是艺术,亦就是美学。这种误解虽然不值作者一笑,但是我们提倡美育的人,亦应该解释解释清楚,使一般人才可以知道研究的路径,亦可以知道各人的责任。”(注:吴梦非:《美育是什么?》,《美育》,第1期第3页,中华美育会1920年编。)由于吴梦非等人的批评,学术界对于美育、美术教育等概念问题很快便作出更为恰当的清理和界定。

(四)美育是情感教育。

在人们普遍地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的时期,艺术教育的功能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早在1922年,梁启超便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时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注: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页。)此时,已将美术与音乐、文学并列。由于当时文学的地位比较显赫,所以现代人也有将文学与美术合称的现象。他们说:“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学美术,亦不外势力之欲之发表。希尔列尔(席勒)既谓儿童之游戏存于用剩余之势力矣,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故其渊源存于剩余之势力,无可疑矣。”(注: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文中希尔列尔即席勒,王国维赞成席勒的观点,认为艺术美育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艺术门类的混称与独立,是艺术教育及其功能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影响较大的是1933年,承钧著《Motive(画因)——技巧》一文,首先对美术与音乐艺术进行分类研究。这种现象表明,美术被人们作为艺术总称的概念时代行将结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概念形式将可能在学术界得以普遍的流播。承钧说:“所谓美育教育,所谓自由画教育,总之都是从描写上去观察,又从观察获得认识,是眼的教育。犹如音乐,非有耳的训练不行。但观察以后,能认识什么?——认识美,明白美的组织,及种种的‘相’和价值。在这里有两个和美相同的系统,就是really(真实)和Alto(最低音部)的美。”(注:承钧:《Motive(画图)——技巧》,《艺术》月刊,上海摩社1933年编。)这种现象表明,音乐作为声音的动态的美术已经从静态的造型的美术中分离出来,音乐与美术是各自独立的艺术。也就是艺术不再是美术,而是各种门类艺术的总称。美育也不再指称为美术教育,而是随着时间流逝与知识空间的推移而被艺术教育取代。所以,大约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美育的概念形式就是艺术教育,而且在学术界显示出极其强大而久远的生命力。

第9篇

关键词:《细雪》、日本传统美;自然美;艺术美;女性美

中国分类号:I106

“耽美”的含义是思考美是最有价值的,寻求美。唯美主义就是摒弃道德功利性的美的享受。日本耽美派作家反对风靡文坛平板无味的自然主义,极力逃离现实人生的泥淖,赞美风韵女人肉体生命的律动,将颓废享乐作为精神逃亡的宿营地。借助官能打开精神桎梏,宣称恋爱和官能欢乐是人生目的。以绚丽的幻想美官能美反驳文坛、灰暗、无技巧、平板的自然主义文学。作为其代表作家之一的谷崎润一郎在前期就是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者和描写现代社会风俗的高手,然而在发表了《痴人的爱》之后他便告别了“恶魔主义”。昭和时期,关东发生大地震,他在关西避难时被当地的风土人情吸引。他敏锐的发现了关西特有的日本古典美,激起了他内心的“美意识的回归”。于是他开始着力将日本古典的艺能和纯日本的东西融入到他的美学概念里去,寻找他“心中的故乡的文学”。因此,后期的谷崎文风转向日本传统美,从而便有了后期代表作《细雪》这部小说。小说将人物的刻画与日本传统的风物人情细腻的描绘巧妙结合,被认为是现代版的《 源氏物语》。下面将从《细雪》这部小说出发,从三个方面来对谷崎润一郎中后期回归日本传统美唯美主义文学思想进行探讨。

一、 回归日本传统自然美

在《细雪》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赏樱花,其中最为明显的场景便是开场的京都赏樱。在小说上卷第十九节中樱花时节人山人海的京都,人们盛装打扮赏花留影,将樱花这一极具日本传统美代表性的物象做了强调。莳冈家姐妹来到平安神宫,心中感到不安和兴奋,给予人极大地想象空间来呈现樱花之美。当抱着这样的心情踏进门槛时,看到西方天空一片红云,发出赞叹。看到盛开的红垂樱时,喜上眉梢。谷崎从人物对它的等待和期望的心情,以及见到后的赞叹来展示日本国花―樱花之美。

在小说上卷第二十三节中,雪子随鹤子一家搬去东京之后,幸子一家赏月想念雪子。一家人磨着磨,摊开信纸,写和歌,写俳句,做水墨画、将信寄给雪子表达思念。雪子独自一人伫立窗前观看天上的圆月,静静的夜里看着天上的月亮,又是另一种安静的古典韵味。无论是赏月传达的思绪还是赏月写下的俳句、和歌,都是谷崎想要赞美的古典美。雅致含蓄的传达方式是富于风雅情趣生活的体现,更是日本传统美的展现。

在《细雪》中还描绘了美丽的大自然和富有诗意的、独具日本式的情趣美,比如捕萤场景。在周围残留的最后一点光辉不断地溶人墨一般浓的暗夜的微妙的时刻,只见从小河两岸的草丛中,渐渐地,三三两两的茧火虫描着同样的低低的光弧向河中舞去,纵眼望去,沿着这条河的两岸到处都是萤火虫,无边无际,在两岸间飞来飞去。在这样的环境中捕萤,充满着童话世界的气氛,富于儿童趣味。通过对日本传统娱乐游玩的描述,让人陷入一种不可言喻的浪漫心境中去。

二、 回归日本传统艺术美

《细雪》四姐妹中鹤子的和服以灰绿朱墨的居多,看起来严谨古旧;幸子的和服以深蓝暗红居多,看起来风韵犹存;雪子的和服以浅白淡金的居多,看起来清如碧水;妙子的和服以橙黄血红居多,看起来朝气活泼。这些和服上都有丝线修成的花鸟图案,甚至在和服外褂的内里同样绣着精致的花纹。而这正体现出日本传统服装所特有的设计美感。

《细雪》中不论是在幸子“春花胜过秋色”的庭院中,还是大姐鹤子的上本町的老宅子中,都体现着日本古代传统建筑的幽静。而在幸子夫妇旅游中更是能体现了日本建筑的特色,他们住在河口湖畔的富士观光旅馆, “这家旅馆是用白木改造的宫殿式建筑,在这一点上它和奈良旅馆无异,只是其他方面就完全不一样了,奈良旅馆用的建筑材料虽然也是白木,可是年代久远,脏里脏气的给人一种阴暗的感觉。观光旅馆就完全不一样了,墙壁和柱子到处都是崭新的,看了叫人心旷神怡。”这样美好的建筑和动人的风景呈现出一幅日本趣味极为浓厚的画卷。

日本三弦琴和日本古风山村舞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细雪》中妙子不止一次把山村舞演绎得美轮美奂。“精湛的舞技,优雅的舞姿让古典韵味四处弥漫,打开的雨伞摞在身后,双膝支撑着弯倒的身体,上身侧向左边,两手拢袖,微微歪着点着头,出神地倾听钟声消失在遥远的雪空。”如此优雅的舞姿,让幸子觉得平时洋气十足缺乏楚楚动人风韵的妙子,在此时此刻全身都散发着日本女子传统的优雅气质,感动得不由自主的掉眼泪。一个现代派作风的姑娘跳山村舞的瞬间,回归了日本传统艺术,意指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找到日本古典美,这俨然是一种美的调和,一种西洋文明和东方文化的恰当融合。这也是谷崎在西洋现代文明影响下回归日本传统的一个隐性的象征。

三、 回归日本传统女性美

《细雪》中的大姐鹤子是个平凡的,典型的日本家庭妇女,个性温和,以夫为纲。以家为天是日本传统女子的传统观念,女子一生的任务就是做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和温柔慈善的母亲。由于母亲早逝,大姐鹤子自幼就担任起照顾妹妹的责任。通过像母亲一样照顾妹妹们,来肯定鹤子的善良和凸显母性美。

二姐幸子是四姐妹中最标致的,性格开朗,一直保持着温婉儒雅的生活态度和贵族的生活标准。她平时爱穿日本传统的和服,对穿着很是讲究。此外,幸子爱吃鲷鱼,爱赏樱花,在她眼中鲷鱼和樱花都是日本极具代表性的事物,甚至认为“不爱吃鲷鱼就不配当日本人”。她极喜欢儒雅的生活,她的庭院布局体现着儒雅的生活态度和明朗的个性,她爱春花怒放的景色胜过秋色的凄楚。每当幸子看着落英缤纷的樱花,惋惜两个妹妹逝去的年华,就如古人在诗句中盼花开,惜花落的心境。这种愁思有着日本古典“物哀”的情绪,能看到幸子身上有着比鹤子更加浓郁的日本古典传统美的韵味。

结语:

本论文以谷崎润一郎中后期的代表作《细雪》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他回归日本古典传统美的文学表现。谷崎文学后期创作富有审美情趣,艺术格调清新雅致,既有感性的描写又有理性的分析,在情与理之间保持了平衡。扎根于日本传统,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日本式谷崎式的唯美主义文学作品,这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路娴.浅析《细雪》中女性形象[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