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16:22
导语:在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全面排查,分类监控。____乡的地质灾害历年来都是党委政府的汛期工作重点,摸清情况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我乡再次全面排查全乡的地质灾害情况,全乡共地质灾害隐患点13个。
(二)及早动员,周密安排
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本乡实际,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____乡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____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于每周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专题会议,周密安排2016 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每月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会,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安排。要求各村委会、各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做到“十个要”:一是方案要细化。二是责任要明确。三是宣传要到位。四是情况要清楚。五是巡查要有力。六是监控要有效。七是信息要畅通。八是台帐要完善。九是应急要及时。十是处置要联动。
(三)完善措施,全力防范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组织13个隐患点村组负责人33 人、国土资源管理员1 人、具体监测人员 13人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地质环境的法律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及防灾抗灾能力。13 个隐患点共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1000余份,公告防治措施和避险方案、设置固定地质灾害危险标志牌13块。发放宣传材料2000 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0余条,对地质灾害知识进行宣传,切实让广大干部群众识别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躲避地质灾害,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伤。
(四)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包村负责制。
每两名乡干部负责联系一个地灾点,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督促5 个村委会和13个监测点人员认真履职,定时不定时的对各隐患点的监测人员进行抽查,对所在地灾点进行监测
(五)完善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在认真巡查排查和监测监控的基础上,13个隐患点由各地灾点监测人员每天向乡政府电话报告一次本村隐患监测情况,每月书面报告一次隐患监测情况。
(六)全力抓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我乡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落实汛期安全责任到第一线。分别与5个村委会签定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于13个监测员分别签署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七)做好应急准备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准备充分
接到市局下发《关于组织开展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的通知》(咸国土资电发1号)文件后,局领导非常重视,召开了专题部署会,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纪检组长、执法大队队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第4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方案。确定宣传重点,并将宣传任务层层分解到人,使宣传活动组织周密、准备充分。宣传活动前办公室、地灾办、矿产办收集了大量有关地质灾害现象以及深入到乡(镇)、村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培训等相关图片资料制作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展板。
二、突出重点,形式多样
我局紧扣“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宣传主题,开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矿区环境大治理”活动,突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组织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活动:
1. 电视宣传:4月20日-4月26日,在电视台以游动字幕形式滚动播出今年的宣传主题和宣传口号。
2、手机短信宣传:4月22日,我们利用短信平台,向县国土资源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各界发送了世界地球日主题短信。
3、网站宣传:在国土局门户网上了“4.22”地球日的相关宣传内容和宣传方案。
4、横幅、标语宣传:在局机关大楼前悬挂宣传横幅。张贴临时标语。
5、街头宣传:4月22日上午,局机关在县城西大街设置普法宣传咨询点,由执法监察大队、法规监察股和相关业务人员参加,接受群众咨询,据统计全县国土系统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
三、活动成效
一、2008年地质灾害情况
(一)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江城镇地质灾害史分析,江城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为暴雨,据县气象局资料,2008年降雨786.3毫米,较2007年少177.1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量少86.7毫米,属降水正常年景。春天雨水略少,出现一般性干旱。4月下旬—5月中旬雨量偏多,雨季开始偏早,降水偏多,主汛期6—8月,降水高峰期出现在6—7月,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多单点性大雨暴雨天气。9—10月,降水正常偏多,雨季在9月中旬前后结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大雨、暴雨和局部强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来分析,多发生在6—9月份,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多单点性大雨暴雨天气发生时间相吻合。
(二)地质灾害概况
2008年,江城镇境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多单点性大雨暴雨天气发生,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频度和危害程度都较2007年有所减缓。全年共发生小型地质灾害2起(崩塌)。没有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2008年7月11日23时,江城镇境内普降大雨,白家营村委会白家营小组村后山体出现崩塌,规模20立方米,导致白家营小组农户蒋树其、白树华两户住房受损,有潜在危险。在强降雨情况下,屋后切坡土体易发生崩塌,将直接砸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2、2008年7月29日11时,白家营村白玉寨村民小组村后山体出现崩塌,杨金明家的房屋顶端裂缝约10公分,基脚裂缝约1公分,房前裂缝约30公分,有潜在危险。
二、2008年地质灾害预测检验
江城镇2008年地质灾害情况与《2008年江城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预测结果基本相符。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来分析,多发生在7-9月份,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多单点性大雨暴雨天气发生时间相吻合,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与《2008年江城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划定的重点危险区相符。虽然2008年降雨量偏多,但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根据预案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建立了完善的群测群防网络,使2008年地质灾害没有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2009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2009年降雨量趋势预测
据江川县气象局2008年气候趋势预测资料,2009年降雨量预计为900毫升左右,比2008年少114毫米,比多年平均降雨量多27毫米左右,降水属正常偏丰年景。春季雨水偏少,干旱明显。5月雨量偏多,雨季开始,主汛期6—8月,降水高峰期出现在6、8月,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多单点性大雨暴雨天气,有洪涝灾害发生。9—10月,降水正常,三秋期间有5—7天左右连阴雨天气出现,雨季在10月上旬结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大雨、暴雨和局部强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二)地震与地质灾害关系
从江城镇历史地震资料和地质灾害史来分析对比,历史上江城镇无地震—地质灾害链的事件发生。但考虑到江城镇所处质构造位的特殊性,小江断裂带为地震多发带,将来发生地震—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根据省、市地震局资料,结合江城镇地质灾害史分析,2009年江城镇发生地震—地质灾害链的可能性不大。
(三)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测
江城镇域内地貌为湖盆地貌和湖盆周围中低山地貌。湖盆内地形平缓,中低山地貌区水系发育,地形破碎。水系为源头地区上游支流,径流长度短、水流急。大小水系均汇入抚仙湖和星云湖内,属珠江流域南盆江水系。镇域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但新构造运动强烈,微地貌再造活跃;公路建设、水利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这些均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暴雨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极大。
从江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现状、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发展趋势,结合气象资料分析预测,总的来看,2009年有加剧的可能,危险性较大。灾害高发期为6、8月,活动范围和强度可能较2008年有所扩大和加强,灾害高发区主要是蔡家庄——烂泥箐——芹菜塘一带,太子寺一带,海门——隔河一带。(见活动趋势预测图)
1、预测的主要依据
(1)江川县江城镇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2)江城镇2008年地质灾害活动情况;
(3)2009年江川县降雨量趋势预测;
(4)省、市、县地震局2009年地震趋势分析资料。
2、重点危险区预测(各危险区危险性较大的灾害点祥见附表)
(1)上茅草湾——蔡家庄——烂泥箐——芹菜塘危险区
本区位于茶尔山水库西侧山区,为坚硬岩组分布区,断裂构造发育,岩石破碎。水系发育,地形坡度大,斜坡上风化层厚度大。矿产资源丰富,采矿活动剥离废石土量很大,在暴雨激发下易产生土体滑坡、泥石流、斜坡开裂变形等地质灾害。危害对象为村庄和水利工程设施。危险性较大的灾害隐患点有江城镇白家营村委会白玉寨滑坡、蔡家庄滑坡、烂泥箐滑坡、白家营滑坡,陈家湾村委会上茅草湾滑坡,江川天湖公司清水沟磷矿排土场和祁家营村委会芹菜塘滑坡。
(2)太子寺危险区
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岩石破碎,山高坡陡,水系发育,地形坡度大,斜坡上风化程度高,在暴雨作用下,易产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危险性较大的有江城镇云岩村委会太子寺滑坡。
(3)海门——隔河危险区
本区地处抚仙湖与星云湖交汇地带,地质为炭酸钙,小江断裂带比较强烈,地质环境脆弱,公路建设工程活动强烈,在降雨激发下易产生崩塌,危害对象为村庄、公路。危险性较大的灾害隐患点有江城镇海门村委会的海门三组危岩体崩塌。
3、矿山地质灾害预测
江城镇磷矿资源丰富,开采强度大,点多面广,采石场也较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突出,采矿活动破坏了原始斜坡结构,大量的废石土堆体,在降雨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危险矿区有清水沟磷矿排土场滑坡,云岩磷矿排土场滑坡。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而且还严重威胁到矿山附近村庄的安全。
4、旅游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预测
江城镇旅游资料丰富,有较多的风景名胜点。据了解,2008年,各旅游景区、景点未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测2009年也不会发生较大地质灾害,但由于各景点游客流量较大,再加之景区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给各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汛期到来时,要加强对各景区、景点的巡查,发现险情,即时报告有关部门。
5、重大工程建设场地址灾害预测
江城镇开工建设的抚仙湖环湖路及林大福建设项目,将不同程度地改变山体斜坡的原始状态,形成较多的人工切坡,在降雨作用下可能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公路地质灾害预测
(1)澄川高速公路沿线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
(2)江抚公路西边泥石流;
(3)晋思公路桐关段泥石流、山体滑坡。
四、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2009年地质灾害防灾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贯彻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抓住重点危险区域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巡查、监测、预报和预警,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加大山区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全民防灾、避灾和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应切实做好如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防治地质灾害的法规、政策和工作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处理好发展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关系,及时周密布置全年防灾工作,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镇政府成立健全防灾减灾指挥机构,对地质灾害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及协调工作。
(二)继续深入做好法律法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工作,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汛期到来之前,对群测人员进行一次培训。
(三)完善和加强村组群测群防网络,从而更好的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监测预警作用,进行地质灾害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对危险性较大的灾害隐患点设专人进行监测,对危险性一般的灾害隐患点设专人进行巡查。认真落实“五项”工作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
(四)加强与气象、地震、水利部门的联系,互相协作,搞好防灾减灾工作。
(五)重点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巡查、监测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
(六)鉴于江城镇磷矿开采点多,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较多,国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督促矿山企业制定和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及措施,要落实专人做好地质灾害点的巡查、监测及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
(七)今年除做好已知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工作外,还要侧重调查位于陡坡下河沟口旁的居民聚居地的安全,对存在危险的居民点,尽快调查并及时纳入群测群防监测网络,提前预防。
五、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1、城建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对出现的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治理,保障项目和周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交通部门要组织开展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公路沿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
3、旅游部门要组织开展各旅游区(点)地质灾害调查,编制旅游区(点)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旅游区(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加强对辖区内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防灾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旅游者防灾知识的宣传。
4、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对出现的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治理;加强主要水利工程设施区的监测,及时预报,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气象部门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信息的,将气象预测预报及预警资料及时通报各有关部门。
六、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建立镇、村、组及监测点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系统。镇、村、组及各级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县地形差异较大,雨量分布不均,加上多年来自然植被稀疏,地质灾害较为严重。近年来,通过采取生物工程与物理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对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治理,地质灾害威胁范围明显缩小,部分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取得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效果。但多数地质灾害点还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危险性依然存在。据2003年地质灾害预警调查统计,辖区内共发现突发性地质灾害点41处,其中:泥石流29处、不稳定斜坡12处,涉及大河、战海、台路沟、大囫囵、三号、油篓沟、小二台、白庙滩8个乡镇的24个村庄。《张北县突发性地质灾害点一览表》(附件1)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重点区(段)
通过对各地质灾害体所处地质环境条件、稳定性及危害程度综合对比分析,2012年确定了5个区(段)1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并作为今后地质灾害管理、监控和防范治理重点。
(一)治儿山泥石流、蠕滑防治区(段)
该区(段)位于张北县台路沟乡南部,面积6.5km2。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区,相对高差150m左右,山体坡度一般为25°-30°,纵降坡度50‰。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汛期极易发生泥石流,目前,受泥石流威胁的人口6户19人。另外,由于水流的浸润作用,斜坡失稳产生蠕滑,导致斜坡上村民住房普遍变形,有20户村民的住宅出现不同程度的墙体裂缝,最宽处达3㎝左右,并有逐步加剧的趋势,危及75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小面草沟至小东梁蠕滑防治区(段)
该区(段)位于张北县大河乡南部,面积约1.5km2。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区,相对高差一般小于50m,山体坡度20°-25°,每年汛期由降水产生的地表迳流顺势而下,强烈冲蚀并切割沟谷,增大临空面,导致斜坡失稳,产生蠕滑。目前,有近13户村民住房出现墙体裂缝,一般宽2cm左右,最宽处可达5cm,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三)陈家营泥石流、崩塌防治区(段)
该区(段)位于张北县大囫囵镇东南部,面积约2km2。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区,相对高差150m,山体坡度平均在25°左右。局部地段基岩,岩性为燕山期斑岩,其风化裂隙与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植被覆盖率极低。每年汛期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泥石流。目前,受泥石流威胁的人口仍有30多人。另外,在该区段中西部有一岩质陡坡,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在强降雨、震动、风化等外力作用下,极易产生崩塌,严重威胁坡角20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塔院泥石流重点防治区(段)
该区(段)位于张北县战海乡东部,面积约1.5km2。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区。相对高差120m,山坡坡度约35°,纵降坡度80‰-180‰,地表岩性为含碎石亚砂土,植被发育很差,汛期诱发泥石流的机率较大。目前,受泥石流威胁的人口有4户12人。
(五)西圪瘩至和顺店蠕滑防治区(段)
战海乡西圪瘩至和顺店不稳定斜坡包括西圪瘩、礼拜寺、和顺店三个自然村,地貌类型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区,相对高差70-120m不等,山体坡度15°-20°之间,地表岩性为含碎石亚砂土。每年雨季,由降水产生的地表迳流顺势而下,强烈切割沟谷并冲刷坡角,形成了较大的临空面,改变了斜坡原有的应力构造,导致斜坡失稳,产生蠕滑,最终使斜坡上的建筑物变形,墙体裂缝最宽处可达5cm,直接威胁当地12户49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各乡(镇)政府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土资源、水务、民政、安监、旅游、教育、公安、住建、交通、财政、气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互通信息,紧密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公路沿线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由县交通运输局配合各乡(镇)政府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矿山采空区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配合各乡(镇)政府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利工程设施周边及沿线分布的地质灾害由县水务局配合各乡(镇)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旅游景区及旅游线路分布的地质灾害由县旅游局配合所在乡(镇)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于公路沿线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由所在乡(镇)政府树立警示牌,提醒行人车辆注意防范。对于分布在村庄、厂矿、城镇附近的各类地质灾害,各乡(镇)政府要结合具体情况详细制定人员财产的转移路线,一旦出现险情要按预先制定的方案有组织地撤离。
县国土资源局要在汛期加强对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协助各乡(镇)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县地质灾害的统一领导,县专门成立了地质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见附件8),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网络,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制,做到人员、任务、责任“三到位”。组织机构如有变动要及时进行调整,并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及发生地质灾害后及时组织群众撤离工作。同时,各乡(镇)地质灾害监测站(设在各基层国土资源所)要利用每年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补充调查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基层监测员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基层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认真排查灾害隐患。各乡(镇)要在每年汛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补充调查,密切监视各灾害体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登记备案,特别是新发现的灾害隐患点要严格按照《张北县汛期地质灾害调查表》(附件2)规定的内容进行详细调查,并于4月底前报县国土资源局备案。
(三)切实加强重点区域管理。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根据《防治方案》公布的地质灾害点,组织人员在其周界设立明显的危险区标志(如牌、桩),按照《地质灾害危险区警示标志内容纲要》(附件3)规定的固定格式注明灾害类型、危险等级、稳定性和简易防灾预案等。对公路沿线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交通部门要会同乡(镇)根据各灾害体的地质特征,聘请专业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灾点防灾预案、防治方案和年度治理工作计划,国土资源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配合乡(镇)做好防治工作。各乡(镇)地灾监测领导小组要对本乡镇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特别是降雨期间或降雨后,要随时进行巡视检查,重点检查灾害点监测责任人是否到位、是否落实了防灾避险措施、值班制度等内容,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因监测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国土资源部门、各乡(镇)要与气象部门积极联系,密切协作,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并加强与县广电部门配合,通过电视台及时播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一、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矿业权管理工作情况
1、探矿权管理
对我县1宗探矿权申请(省地质调查院申请的俞村乡凹子山钨钼多金属预查)进行了认真审查,并将审查情况书面上报市国土局和省国土资源厅。
2、采矿权管理
上半年以来,我股室共受理采矿权申请10件,其中申请采矿登记1件,延续采矿登记3件,变更采矿登记6件。收取采矿权价款44.954万元,采矿权使用费3800元。组织矿山企业填报2005年度采矿权人年度报告及检查表,做好2005年度采矿许可证年检准备工作。
(二)整顿和规范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1、根据省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紧急通知》(皖国土资[2005]171号)文件要求,制定了《关于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旌国土资[2005]99号)下发至各乡镇土管所,成立了组织机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地矿股、执法监察股为成员单位,认真开展了“三查”工作。并于去年底将“三查”工作情况上报市局。
2、制定了《旌德县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后下发实施,同时制定了我县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对有关矿山进行了资源整合:去年12月对版书乡龙川石英矿进行了资源整合,组建了龙川矿业有限公司;今年3月将炮台桥普通石料矿区三家采石场整合为一家;凤形山萤石矿区内的清正西岭萤石矿,5月份由安徽中萤矿业有限公司协商后予以兼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经县政府研究,成立了我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组(政办秘[2005]56号),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环保局、安监局、发改委、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商业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各单位确定了整规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各项工作。
4、4月份与执法监察股一同到白地镇庄坞石煤矿就庄坞村民组集体一事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将答复意见送交村民组长。
5、6月份对蔡家桥镇三合村无证开采花岗岩石料进行了调查处理;对黄山旌德天然矿泉水厂私下非法转让违法行为,下发通知限期办理采矿权转让手续;对清正萤石矿新义一矿越界开采违法行为,已通知公安、安监部门停止供应火工品,并进行查处。迎接了市整规办对我局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检查。
6、为做好我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认真做好2006年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06]106号)文件精神,于6月7日—6月13日和公安局、安监局、环保局、劳动局、工商局、有关乡镇共同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并将联合执法检查情况上报市国土局。
(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1、结合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与执法监察股共同开展了“3·19”矿产资源法宣传活动,3月中旬至3月下旬对全县26家矿山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发放省、市有关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文件等宣传材料二百余份,通过宣传,增强了各乡镇和矿山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2、根据县安委会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6月11日在县城梓山广场设立咨询台,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材料200余份;制作了kt式写真宣传展板;在本单位路旁道路醒目位置上悬挂安全生产宣传彩旗,有效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
(四)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1、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根据县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开展冬季及“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抓好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旌安办[2005]79号)文件要求,结合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县安委办。
2、3月份参加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4月中旬与安监局、环保局、公安局一同到白地镇洪川清水龙采石场就采石场高架头处理一事现场办公。
3、“五一”长假之前,根据县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五·一”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旌安办[2006]40号)文件要求,做好今年“五一”长假期间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县安委办。
(五)临时性工作:4月份南京凡宁石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准备到我县投资开采花岗岩石料,我股室先后两次到孙村乡、旌阳镇、蔡家桥镇实地勘查并提出合理建议;上半年股室工作人员两次与安监局、公安局、水务局、有关乡镇政府一同对三处申请临时开采石料进行现场勘查,并提出了本单位意见。
(六)两个规划编制进展情况
1、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年10月16日,我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目前承编单位已将规划初稿修改完善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待批准后实施。
2、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队与我局的共同努力,我县2005—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于去年年底顺利通过省厅评审,并于今年5月经县政府同意后批准实施。
(七)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情况
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①编制了《2006年旌德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后下发至各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继续实行县领导及局领导包片负责制。
②地质灾害危险点搬迁工作情况:成立了白杨岭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项目协调领导组,对安置点进行了现场勘查,按户照相、摄像、登记造册,于3月底将有关资料报市局及省厅;5月与省地质调查院一同对我县2006年度地质灾害危险点搬迁避让项目——白杨岭村民组整体搬迁新址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为完成今年的搬迁避让任务奠定了基础;县政府5月17日召开了白杨岭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工作领导组会议,会议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李光明主持,县建委、农委、水务局、环保局、广电局、民政局、版书乡政府等领导组成员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国土局、版书乡政府关于搬迁避让前期准备工作的介绍,研究了村庄规划、资金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落实了各项具体工作的责任单位。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拿出具体工作方案,切实履行职责,圆满完成整体搬迁任务。
③汛前调查:3月份与省厅、省环境监测中心一起对我县3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5月份与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队一同到孙村水金洼、云乐张村、版书白杨岭进行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并提出了今年的具体防治意见。
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情况:2006年1月5日,云乐乡刘村糯米圲村民组路旁发生滑坡。股室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于2006年1月6日赶赴现场,经过现场勘查,滑坡总计约300余方。村民已组织清理,至1月6日下午4时已经清理约125方,未清理的石块还有约100余方。滑坡造成道路堵塞,村里小学生2天无法外出上学,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场勘查后,我局工作人员及时通知乡政府及监测人加强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记录;6月10日上午8时许,我县境内突遇狂风暴雨天气,个别乡镇甚至下起了冰雹,持续时间约1小时,股室全体工作人员于8:30到达办公室,与当日值班领导一同进行了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并将应急处理工作情况快报市国土局。
⑤参加了全县防汛抗旱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倪明芳局长在会议上回顾了我县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负责人签定了《2006年防汛抗旱及地灾防治目标责任书》,同时我局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明白卡》、山区地质灾害防治要诀、致山区学生及家长们的一封信发放到与会者手中。建立了我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网络,逢暴雨大风天气电话通知各乡镇及重要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并做好记录工作。
⑥为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群测群防水平,5月26日举办了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培训会,全县8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参加了培训,组织监测人员观看了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教育片,市国土局地矿科领导到会指导,为监测人员讲解了地质灾害的概念和类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简易监测方法等。谢俊峰书记要求监测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要宣传到位、监测到位、记录到位、及时报告到位,认真负责地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
2、矿山地质环境工作:6月份与执法监察股一同对安太萤石有限公司、中萤矿业有限公司、版书乡枣树岭范围内乱采滥挖行为给予制止;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整顿和规范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一是查处无证勘查、开采等违法行为;二是关闭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小矿山;三是切实维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强化矿业权转让管理;五是进一步规范管理,严格按规划要求设置矿业权,按法定权限程序登记发证。
根据国土资源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2006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县开展“三查”、资源整合、6月份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情况,组织矿山企业及有关部门填报《矿山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矿山企业排查结果登记表》。
(二)推进我县矿业权市场建设
保证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同时在规划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矿业权投放市场,逐步规范矿业权招拍挂行为,统一矿业权有偿出让范围,提高竞价出让率,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矿业权出让操作程序。同时搞好矿区整合、矿业全形成、收储和信息工作,坚决落实省厅《实施部分非金属矿采矿权、探矿权出让价款评估基准价的意见》,逐步解决矿业权的净矿出让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编制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继续开展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抓好地质灾害动态资料的收集补充和整理,努力掌握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生发展情况,为有效防灾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灾害监测、预报和巡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治理,建立相关制度。
(四)努力引进资金,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加强地质资料收集,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搞好探矿权设置和信息,同时切实做好勘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管理。
(五)征收2006年度矿产资源补偿费,对矿山经营状况进行帐目核查,保证征收面达100%,实现足额征收。
(六)认真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抓紧建立储量动态监测制度和勘查开发督察制度,搞好日常监督检查,对重点矿区、矿山,重要矿种和突出问题进行随时监督检查,保证矿山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同时加强年度检查工作。
(七)抓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改革,充分发挥储量管理在矿政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把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关,不断提高登记储量的级别和准确性,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与资源开发统计合并工作,将储量管理与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有机结合,利用储量动态监测提高监督管理质量,借助监督管理推动储量动态管理。同时加强各类基础性资料的收集管理,进一步做好矿山企业登记、矿业开发、矿业权设置、储量管理、地质灾害调查、矿山地质环境、地质信息等方面资料的管理与整理归档,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矿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八)对我县矿山总数实行动态管理,控制矿山总数和数量,同时有计划地减少小矿数量,逐步解决矿山布局问题。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规划、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的原则,着力打造新村建设亮点、新村规划点和集居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创新、落实责任、完善机制、节约资源、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巡查,促进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工作目标
加强宣传、落实责任,确保耕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结合新村建设,做好管、用、建的疏堵结合,减少乱搭乱建违章建设和违法用地,引导群众科学规划、节约集约、规范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我镇土地资源利用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四、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和国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
一是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宣传《土地管理法》、《四川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和《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对规划、国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各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利用户长会、代表会、院坝会等形式多样的规划、国土法律法规宣传。
(二)进一步落实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责任制
一是镇与各村、社区签订城乡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责任书,奖惩兑现;二是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三是农房审批建设试行3000元责任金制度(包括房屋建设风貌责任金、规范建设和垃圾清运责任责任金、安全责任金),引导农户节约集约用地、合法建设;四是机关干部实行规划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一岗双责”制度,增大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管理力度。
(三)进一步做好规划定点与土地开发利用工作
1.做好新村规划。按区政府新村建设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实施点灯省级新村聚居点建设项目和完成点灯、菜胜、水库、劳动、工农、峰洞6村集聚点规划。
2.健全农房审批会商制度。农房审批,由农户在每月1—10日提交村组签字的书面申请到便民中心,11—15日规建、国土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21—30日规建、国土到现场定点集中会审,会审后通知建房户。
3.切实加强土地开发。结合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及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落实申报光荣、扇子、工农、光华、峰洞等5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争取幸福、峰洞土地增减挂钩立项工作;做好省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点灯、水库、劳动、菜胜4个村,建设规模11100亩,预计新增耕地1330亩)。
4.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根据规划和详规,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标志牌及界桩安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正确引导合理合法利用土地。
5.积极推进合法用地。协助成贵高铁、宜屏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报征任务;依法推进德隆酒业、国荣商贸、幸福砖厂等征地征收供地工作;协助成贵高铁的土地权属调查。
6.深化农户产权保护。继续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宅基证)确权颁证。
(四)进一步强化土地巡查和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规划与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坚持动态巡查片区包干责任制,以集中巡查和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规范巡查台帐,将违法用地,违章建设制止在萌芽状态。加强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监督和查处力度;完成2012年度卫片监测图斑的不规范用地行为的查处、整改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预防和建筑安全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是关于基础管理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1、大力加强窗口建设。针对办事程序烦杂,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成立了办事服务中心,印发了《关于加强窗口建设提高办事水平的通知》,分设了用地审批、地籍、地产、地矿、财务、交易等业务受理窗口,全面推行“一站受理、全程代办”的办事模式,办事效率大幅提高。2、改革内务管理模式。针对往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今年我局对内务管理进行了彻底改革,改集权制为分权制,对办公费、接待费、差旅费、交通费等费用按分管领导所管的工作为单位,实行彻底包干管理。这一措施,有效控制了行政开支,降低了行政成本。3、健全机构设置。机构设置按照与上对应、便于工作的要求,上半年新设地产股、地环股、室、信息中心,职责划分更加明确。
二是关于耕地保护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层层签订责任状。县与乡、乡与村均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明确了各级耕地保护责任;2、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完成了部投枫树、陬市土地整理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并通过了财政部对国家投资项目的专项检查;完成了省投盘塘镇红岩山土地开发项目、市投钟家铺城关土地复垦项目、枫树乡砌口土地复垦项目的施工设计及招投标工作,目前已基本竣工;完成省农土资金项目太平桥乡两汊港村土地开发项目,已通过市局初验;完成市投剪市湖堤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完成县级占补平衡项目4个。
三是关于规划修编工作。上半年,我局对前期外业调查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确认,特别是对各乡镇工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用地来了一次回头看,以确保此次规划修编的科学性。目前,已完成专题研究工作,并启动了专项规划及大纲编制工作。
四是关于市场建设工作。截止目前,我县办理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手续5宗,面积131620平方米,成交价款3909万元;挂牌出让采矿权2宗,成交价9.4万元。土地储备业务范围较去年有所扩大,对全县范围所有商业用地及各乡镇规划区的住宅用地,以储备方式进行统征统供。
五是关于执法监察工作。上半年,我局充实了执法监察队伍,新调工作人员4人;与公安局签订联合执法协议,长年派驻公安干警协助我局执法,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力量得到了有效加强。上半年重点相处了全华特种铸造厂非法占地案、郑家驿乡洞天竹木擅占耕地案、马宗岭镇马宗岭村前进组买卖土地案等;特别是针对全县占用耕地建养鸡场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县政府牵头组织公安、监察、人大内司委、国土资源等部门成立了联合执法组,重点乡镇也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工作组,近期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漫延。矿山方面,与水利、工商、港监等部门联合对沅水流域桃源段的采砂船进行专项整治,责成办理了采矿权证;突出抓好牯牛山乡金矿、西安镇钨矿整治,有效防止了治后反弹。截止目前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19宗,其中矿山违法案件2宗,结案17宗,结案率90%。收缴罚款8.2万元,追缴规费1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
六是关于地灾防治工作。按时编制县防灾方案及各重点地灾点的防灾预案,及时调整了县地灾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实行双重责任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县局与各乡镇所均签订了责任状。认真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行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学习班10次,现场宣传活动5次,出动宣传车15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直接参训群众3万多人。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坚持汛期值班,落实值班责任,确保了联络畅通。完成新设采矿权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备案和储量备案,对9家矿山进行了储量检测,督促矿山企业缴存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2.6万元。
七是关于矿产管理工作。完成新设采矿权2宗,延续、变更登记采矿权9宗,征收采矿权登记费0.12万元,采矿权使用费0.55万元,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5.4万元。同时,大力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完成矿业整合资料的报批,积极督促指导全县矿业整合,确保9月份完成全县矿山整合任务。
八是关于地籍地产工作。今年我局单设地产股后,将全县特别是城区地产工作清理做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目前,我局正组织人力,对历史地产档案进行清理,建立健全跟踪管理办法,有效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和力度。上半年,共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1100本,集体土地使用证2300本,它项权证47本。积极配合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进一步核实用业用地现状。5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对桃源县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核查,结果现场与图斑完全一致,受到了检查组的一致肯定。
九是关于资源保障工作。上半年,我县共盘活存量土地64宗,面积15.3892公顷;办理新征土地出让手续3宗,面积22.5786公顷;办理划拨用地审批手续1宗,面积0.1145公顷;拟报批城南道路,三尖饲料扩建等建设用地5宗。继续完成创元大道、创元成品堆场、铁路连接线、创元弃渣场的征地拆迁工作,共拆迁房屋13栋,青苗补偿60多户;基本完成慈岗线、岗德线路铁塔征地补偿工作,共征地7.7亩。半年共收取各类资金4199898.85元,其中土地出让金等财政代收资金3106349元,各种专项资金558754.85元,事业收入534795元。
十是关于工作。实施局长接待日制度,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查处、回复、反馈、接待等制度。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来信来访68件,122人次,其中立案办理18件,已办结17件,基本做到了件件有回音,确保了全县国土资源大局稳定。
十一是关于干部作风教育整训工作。为贯彻落实市局“改进作风,提高素质”教育整训大会精神,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方案》,3月中旬召开全局系统教育整训动员大会,并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培训班,切实改进了队伍作风,提高了整体素质。
另外,上半年我局实现了新办公楼整体搬迁入住,极大改善了办公条件,提升了整体形象。
城管科今年以市容环境考核为中心,抓好城中村“五化”整治、市容环境“深度洁净、精细管理”等对民生影响较大的环境整治重点工作,着力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家居环境。
(一)紧抓市容环境综合考核中心工作
城管科紧紧抓住市容环境综合考核这一中心工作,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查找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从容应对新的考核内容和规则。为使考核备检工作常态化,城管科将市容环境考核工作日常化,结合外包服务监管全面开展辖区市政道路、小区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爱国卫生监督及考核工作,形成区域化、网格化管理格局,建立起管理、监督、考核等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落实监管职责,时刻为市容环境考核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今年至今街道共迎接行业考核8次、专项检查4次,处理城管类数字化案件2200余宗,前三个季度的考核成绩排名稳定保持在全市前五,并两次获得全区第一名,一次全区第二名,第四季度考核成绩据推测也名列前茅。
(二)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治管”结合
城中村、老旧住宅区市容环境一直为人诟病,“先天不足”为城中村、老旧住宅区市容环境管理带来严重挑战。为重点突破城中村、老旧住宅区等环卫薄弱环节,城管科根据市、区整治要求,分别开展了城中村“治疤行动”及净化、美化等市容环境“五化”整治,城中村、老旧住宅区“深度洁净,精细管理”专项整治等工作,集中有限资源全力开展环境治理,使城中村、老旧住宅区市容环境质量有了质提升。
1、城中村市容环境“五化”整治
自年初开展“治疤行动”以来,城管科坚持把城中村“五化”整治作为重点工作和硬性任务来抓,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专项提升方案,由__村、向西村、渔民村等三个专项整治小组对各村进行了针对性的“净化、文化、绿化、美化、硬化”,并完成了__村及向西村的“城中村市容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村容提升效果。特别是__新村在区城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对村内人行道、绿化、路灯等硬件设施进行全面翻新改造,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更优美,出行更便利。
2、深度洁净,精细管理
城管科深刻认识到“整治行动”是抓手,“精细管理”是关键,为强化“治管”相结合,在强力开展专项整治及巩固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后续管理制度,努力改变以往“重整治,轻管理”的弊病,在整治工作中采用“一村(社区)一策”,根据各辖区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整治策略,并逐步实现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五化”整治等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对辖区城中村、内街小巷、集贸市场、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区域存在的市容环境“乱象”进行了清理整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开展“治疤行动”、“深度洁净,精细管理”等专项整治重点对辖区的城中村、老旧住宅区等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治理,全面清洗了村内主要沿街楼宇墙面约6200平方米;更新补充了垃圾收集容器150个、“四害”防控设施200余个;清理雨棚等各类垃圾30吨;更换病害行道树25棵;修复破损路面约5000平方米;整治堵塞排水管道约150米;更换残旧照明路灯约160盏等,清理了大量环境卫生黑点、盲点,大力改善了辖区市容环境。
(三)创新工作方法,推出工作亮点
1、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体系规范化
城管科积极顺应国家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诚信建设之大势,积极研究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探索城市管理体系的创新, 通过城市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建设,以网格管理为基础,将每一项城市管理内容落入网格、落到“人头”;通过引入第三方考核设计“全方位、立体考核机制”;建立“商户文明诚信、社区居民文明诚信档案机制”,借助南湖街道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城市管理互联网+模式,通过激励与约束的方法促进商户和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各种管理机制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整合到一起,逐步构建形成南湖街道稳定、有序、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体系,促进城市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的整体水平。
2、充分运用新型媒体加强宣传
城管科除了运用传统媒介宣传外,充分运用了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特点,在微信、微博、家园网、朋友圈等新媒体广为宣传,一是鼓励干部职工、社区群众在微信、微博、家园网编写、转发整治信息和经验做法,以“人人为记者”为理念,扩大了宣传面,提高了积极性;二是组建多个由城管、执法、社区工作站、城中村、住宅区物业管理、外包服务单位组成的微信(qq)群,加强信息交流互通,好的经验做法能第一时间得到推广,改变以往仅靠发文、开动员大会等较为单一方式,提高了传播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
3、利用社交平台提高处置效率
在运用微信(qq)群加强宣传的同时,在日常的城市管理巡查、数字化城管所发现的问题能及时通知责任人处置和处置信息反馈,减少了中间协调环节,提高了处置效率。同时群里的其它单位也能引以为鉴,尽力避免同类事件发生,起到以一警百、事半功倍的作用。
4、建立和完善双向考核机制
为进一步做好“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成效,城管科将其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不断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双向考核机制是健全后续管理的手段之一,一改以往单向考核,对上监查不足的弊端。
(1)对上监督,社区工作站
、城中村、物业管理所发现的非主体责任市容环境问题上报至街道责任科室后,责任科室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处置并将处置信息反馈至领导小组和上报单位,处置不力或处置超时等行为都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同时开展职能部门服务质量民意调查,由辖区的村股份公司、物管、居民小组代表对市容环境管理部门的管理、服务等进行打分,打分结果予以公示并上报街道党工委。通过以上举措,极大促进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也鞭策了职能部门,从而“治庸治懒”。(2)对下考核,继续完善管理及考核机制,实行街道—社区工作站—物业管理(城中村)三级管理制度,由城管科执行全方位常态化管理,指导、监督社区工作站、物业管理单位(城中村)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通过权力下放,授予社区工作站在环卫、爱卫、绿化外包服务监管方面扣分权力,树立了权威,强化了责任感;同时城管科工作人员结合日常巡查工作对各自挂点的社区城管专干在问题发现、问题上报、结果反馈等环节进行每月考核。通过以上方式,提升作业单位处理问题效率、提高社区专干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办好民生事实,推进民生服务
1、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
积极配合区城管局抓好辖区14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设置工作,并协调做好办事处服务大厅自助办卡机的设置工作,目前各租赁点已基本设置完毕,公共自行车及自助办卡点也已逐步到位,为居民环保出行提供便利,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
2、环卫工人休息室设置
积极配合区城管局抓好新安路、东门南路等处的2个环卫工人休息室的设置工作,用实际行动关爱环卫工人。目前新安路的休息室已设置完毕,东门南路的休息室也即将完工,休息室内的基础设施也将一一配备,待投入使用后将为辖区广大环卫工人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3、爱卫消杀服务进小区
今年8至9月份的登革热疫情高发期间在辖区老旧住宅区、在建工地周边及重点公共场所等40余处区域开展了“爱卫消杀服务进小区”活动,聘请专业消杀单位对小区进行了“四害”消杀等工作共计400余场,更新“四害”防控设施投入资金约10多万元,有效降低了四害密度,防止蚊虫类病媒生物传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辖区居民创造整洁卫生、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4、协调修复破损微循环路
今年7至8月份期间协调东部交通运输局等主管部门,对东海大厦西侧及粤海酒店后的长期未能移交市政的微循环路进行修复,对该两处原本破损坑洼的路面进行开挖及重新铺设,恢复了平整顺畅,切实改善了居民的交通出行及生活环境,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5、绿化提升改造
积极配合区城管局做好火车站东、西广场绿化提升并落实好后续的维护管养工作,同时组织专业单位对辖区新南社区公园、船步街桥底、三个城中村等10余处区域进行了增绿、补绿和见缝插绿等绿化提升,涵盖了辖区多处重要路段和重点区域,绿化提升面积约达3500平方米,全面提升了辖区绿化景观,为居民提供更为优美的社区环境。
(一)落实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及爱国卫生监管
城管科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加强日常监督和坚持常态化检查不松懈来长期保持辖区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及爱国卫生等稳定和高水平的管理质量。
1、落实管理网格化、责任化。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建立了区域化管理模式,根据功能划分了口岸片区、人民南片区及向西片区等三个区域,并根据区域功能进行了差异化、网格化管理,明确管理责任人,管理成绩与年终绩效考评挂钩,强化了管理责任,做到管理“责任化”。
2、量化巡查频次制度。环卫管理靠巡查,巡查的密度和强度直接影响管理效果,“勤”才能出效果,为此对不同区域不同职能分别量化了巡查频次和质量要求,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按职责分工进行处理,并借鉴巡警的经验实行“签到”治“懒”,杜绝马虎走过场,确保巡查质量和效果。
3、严格执行外包服务考核扣分制度。街道对外包服务单位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对各类存在问题不处理、超时处理等现象坚决扣分扣款。据统计,今年截至11月份为止街道对外包服务单位履行合同监督累计扣分扣款分别为:清扫保洁单位196分19600元;绿化管养单位1702元;爱卫病媒防控单位9分4500元,共计205分、25802元,居全区之最,对外包服务单位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从而保障外包服务质量持续上升。
(二)认真做好三防抢险等应急处置工作
1、做好预案及培训工作。今年城管科根据区三防办及应急指挥中心的要求制定了“三防”及“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同时在汛期来临之前通过组织辖区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培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及学会做好初步应急处置工作。
2、加强预警期间应急值守、巡查和处置工作。一是继续加强辖区道路情况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在建工地及地铁工地等高危地段周边;二是继续加强社区及物业管理,定期开展地面状况的自查自纠工作,发现存在坍塌隐患的区域及时做好预警、防范等措施,同时立即上报相关职能部门;三是定期组织各社区工作站、物业管理单位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防范灾害能力从而力争在灾害发生时将各类损失减至最低。
3、严密关注气象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汛期继续做好防灾减灾灭灾工作。一是在汛期前切实做好辖区三防备汛、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防治工作;二是在今年辖区经历的两次台风威胁及六次暴雨侵袭中做好了预警期间的应急值守、巡查和处置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了辖区树木倒伏数量控制在1棵以内及无大面积水淹情况出现;三是今年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3宗地面坍塌事故,由于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未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三)大力推动垃圾减量分类工作
根据区分类办要求,2015年我街道在辖区各工作站分别选定一个住宅小区,作为社区资源回收日活动示范收集点,从今年10月份开始每周六定时开展“绿色星期六-资源回收日”活动,至12月底为止共开展活动102场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以及科学处理旧衣服的意识,引导居民学会日常的垃圾分类,各示范收集点的小区居民也逐步形成正确的分类意识,减轻了其他垃圾的收运压力。
(四)继续推动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宜居城市的建设,城管科采取“分步落实,先易后难,逐年推进”的方法开展街道宜居社区创建工作。今年新南社区已通过市人居委专家组考核,目前我街道9个社区中已有7个社区通过省宜居社区验收。
(五)继续推进“文明养犬”工作
1、今年我办继续推进文明养犬进社区服务活动,通过与
宠物医院联合,定期进驻各小区开展养犬登记宣传活动,为居民提供现场免费办理犬只登记、免费注射疫苗和科学养犬咨询等服务。2、通过对街道各小区养犬户数量、办证率及小区文明养犬硬件设施等进行比对,我办选取了金色都汇及城市天地广场开展“文明养犬社区自治示范点”创建工作,两个小区于9月份通过了区城管局验收,获得“文明养犬社区自治示范点”的称号。
3、随着养犬登记工作的深入推进,辖区居民也逐渐形成文明养犬、积极办证的好习惯,今年我办成功办理养犬登记证数为119宗,为全区最多。
(六)扎实做好市政维护管理
1、配合落实道路命名
自2014年市规土委开展“__市现状道路桥梁名称梳理规划”以来,城管科积极做好征求辖区居民意见及建议反馈等工作,并于今年7月份在辖区组织完成了命名方案的公示。辖区共40条存在未设置路名、重名、名称不规范等无批准名称问题的道路均得到“正名”,不仅为居民出行带来便利,同时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为后续的市政管理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2、加强市政设施维护
结合日常环卫巡查做好辖区市政道路、人行道,街道家具或其它硬件设施的日常维护监督,发现破损、残旧或丢失等问题均能及时协调责任部门或物业单位进行处理,如协调东部交通运输局等主管部门对__社区微循环路以及向西村、__村周边破损市政道路等进行修复,共计维护路面?平方米;协调解决春风路高架桥排水管漏水严重的问题等,保障辖区城市功能完好。
3、完善绿化设施,提升绿化景观
为进一步维护市容环境,更好的保护树木和绿化基础设施,城管科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对辖区内多个路段约700个树池进行修复提升,并对覆盖情况加大管理,发现树池及时覆盖。同时为消除汛期间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以及提升辖区的绿化景观,城管科聘请专业单位对和平路、南湖路、新安路等10余条道路的1284余棵行道树进行了全面修剪,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并保持行道树树形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