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师心理健康管理

时间:2023-06-11 08:58:31

导语:在教师心理健康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心理健康管理

第1篇

每年的教育新闻,总有老师与学生或家长产生冲突的新闻。师生冲突、家校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冲突双方或一方的情绪失去控制,丧失理智,为逞一时之快,从而做出追悔莫及的事。

作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老师更要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掌控。同时,教师也要训练对情绪的敏感度,通过对学生性格、经历的了解,加上学生表露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

那老师究竟该如何做好情绪的管理呢?这些方法里或许会有答案。

老师,怎样察觉消极情绪的出现?

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就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环顾四周,我们身边是否有着这样一些情绪样态?

1.

“愤慨撒气式”轰炸,情绪容易失控

一个家庭的稳定,来自于妈妈的情绪稳定。一个教室的稳定,往往取决于性格稳定的老师。然而班级经营中,教师愤怒失控的情绪,却很常见。不懂得调控情绪,时常将血压频频逼到爆表的份儿。

教室里分不清是在教师教育学生,还是仅仅在发泄怨气。而那些令老师暴跳如雷的细节,盘点下来往往不过是教学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因为没抄生词,因为上课说话,因为动手打了同学,因为弄坏别人的东西……

班主任在教室里一番咆哮之后,带着满满的垃圾情绪回家。十年过后再回首,这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小事,人不犯错,谈何成长,早知事小,生个啥气?

2.

“苦口婆心式”长谈,情绪过于执着

洋洋洒洒几十分钟,执着于非要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解决问题,往往容易沦陷到苦心长谈的囧境,是对师生共同时间成本的巨大消耗。

苦口婆心似的长谈,多来自于内心的执着,甚至自己变成了偏执狂,而不能自查。

总试图把学生、家长说得败下阵来,便以为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殊不知学生早已练就了“委屈求全”的沟通方式,就是无论是否赞成老师的说法,全部依着你说的来。

不为说的尽兴,就看实用不实用。有时掐中要害的关键一言,可以点醒迷途羔羊!关注这种执着过头的情绪状态。话不一定一次说完。放下,既是放过别人,也是对自己的放过。

3.

“脑补情节”式推理,情绪沦陷猜疑

“老师,我的想法是……”

“你不要说了,你凭什么……”

“老师,我……”

“我什么我,我还不知道你!这肯定是……”

擅长“脑补式”案情分析的班主任,常常习惯的调研方式是问家长、问同学、问各种相关人士借以用拼图式组合还原事情事情本身的原貌。

了解不同渠道信息甚好,还原事情原貌甚好,却不要忽略了聆听当事人最真实的想法。这是常理中的必备环节,却容易成为最容易忽视的主要一幕。

每一个突发事情的产生,不是以平息事态为唯一目标,对直接当事人入脑入心的教育也是重要一环。纯粹靠调查访谈,寻找拼图式的事情原貌,不如回到当事人身边,去细细聆听,真诚对话。

4. “急于攻防式”回击,情绪过于敏感

教师自身岗位往往容易自带三分权威意识,却又格外敏感与自尊。这种敏感使得班主任常常容易把家长和学生的言差语错,与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联系起来,平生烦恼。

运动会上,家长们纷纷在微信群中翘首期盼孩子们比赛的一幕。一个家长干等半天,不见自家子女上场,忍不住微信上询问老师:“不是每个人都参赛吗?”

班主任奔忙之中,匆匆看到群中的问话,气不打一处来,误认为是来自家长的公开质疑,生硬的甩出来了一席话:“自己家孩子的水平,你自己清楚!”

过于急切地维护自己的岗位尊严,生怕点点疏漏影响自尊,反而有主动点燃战火的嫌疑。不过是普普通通一句问询,正常沟通即可,大可不必总与自己做联系。

5. “道德圣人式”审判,情绪过于冷漠

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学生进行品格审判,做学生教育的“道德圣人”,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义正词严,而收效甚微。

某校面对一位留守少年的早恋问题,在他的家庭没有给他足够多的关注时,一位在学业和生活上对他多有帮助的女生,俨然已经成为了该男生生活当中最重点的朋友。

学校不同老师分别参与审讯与批判,对学生轮番进行大同小异的苛责。却没有人去愿意主动理解,一个孩子在非常无助的时候对他仅有的朋友内心的重视。这也许仅仅是一种对别人关爱的感激。在接纳学生的基础上去对话,而非主动贴上道德审判的标签。

教师情绪管理的有效策略

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表达方式呢?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个缓和情绪和转化情绪的可操作的技巧。

1.

暗自调整呼吸

工作中,遇到令我们勃然大怒的事情时,细细地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你会发现有时在对话过程中,呼吸越来越急促,心跳加快,甚至血压也稍有变化。主动自我觉察,改变基础的对话节奏,让自己在聆听学生或者家长讲话的时候,暗自深呼吸,默默提醒自己,不生气,不动怒,逐步找寻内心的平静。

2.

限制提高音量

歇斯底里的怒吼式沟通,除了情绪宣泄,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凭借声音高来镇住场子的人,往往还在自我情绪管理的初级阶段。即使心中怒火燃烧得肝肠寸断,也要尝试学会降低音量来讲话。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能这一分钟批评学生,而下一秒,切换到平静的状态正常行课。

3.

暂停处理问题

改变处理问题的节奏非常必要。如果不是需马上解决的安全隐患类问题。当你无法抵制内心的怒火时,强行暂停也是一种自我管控。不妨独自思考策略,或者回到办公室去发起草根式研究,找找身边同年级的班主任们,就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再来解决。

4.

适度保持沉默

家校沟通的过程当中,并非所有场合都适合强行暂停。面对你暂时还不能理解的家长或学生行为,不妨适度保持沉默,多倾听对方的诉求,告知对方,“我已经了解了你的需求。”“我进一步了解一下情况。”等方式,用以延缓解决问题的步调,避免怒火中烧时造成双方情绪不必要的擦挂。

5. 坦诚告知不悦

如果遭遇对教师自身人身攻击,未必依靠隐忍或者视而不见。温和坚定而明确地表明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6. 学会宣泄调剂

解决复杂棘手问题,常常让老师会陷入比较漫长的黑暗状态。有时甚至从清晨直至深夜。长时间应对,很容易让情绪陷入轻度抑郁状态。不妨设置截止时间,一旦结束,主动切换场景,看场喜剧电影,约人一顿美食,听听喜欢的音乐,也是给教师的心灵自由放风的时间。

你也可以选择,向别人倾诉,但不要变成喋喋不休重复。有时,重复倾诉,相当于复习烦恼。定期通过一定途径宣泄释放消极情绪,才能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

7. 建设心情同盟

学校里不妨有几个知心闺蜜,既是心情同盟,也是智慧同盟。改变单兵作战应对具体问题的状态,能够在遇到各种困难事、琐碎事、不平事的时候,进行情绪的倾诉与相互调节,从而通过团队的力量,消解情绪压力,释放情绪能量,共同维护情绪健康。

班级情绪调控的原则与策略

如何在班级经营过程中,做好情绪的管理和疏导?

我们不妨尝试着改变传统的对话方式,尝试在集体教育情绪调试的过程,做出如下改变:

1.

改善“速听快判”沟通惯性,给出学生表达情绪的空间

充分的聆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专心致志地听孩子去表达,不去评判,或者延迟你的评判,给出学生表达情绪的空间,让你所听和看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回归真实。

一个眼神、一次叹息、一次不经意间的回避目光相遇,都能看得出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梳理经验,自然为发现情绪背后的真实思想,奠定扎实的基础。

2.

改善“一刀切”沟通惯性,换位思考形成情绪的共鸣

情绪的共鸣,需要充分的理解在先。理解,需要换位思考,需要刨根问底。要相信每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行动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儿童理由。

老师要尽可能的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善意的解释,替孩子,替家长的行为,寻找理由。放下成见,换位思考,才能形成情绪的共鸣。

3. 改善“唯我独尊”惯性心态,善于激发积极情绪的产生

要引领,不专断。这更需要老师有底气逐步树立民主沟通的状态。家校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改善“唯我独尊”的心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来激发家长群体积极情绪的产生。

比如,逐步发现不同家庭教育细节中可圈可点之处,圈出来,点清楚,通过一定渠道宣传出去,让不同的家庭感受到身边的榜样力量。

通过沟通去寻找亮点,搭建平台,把这些家庭亮点晒出来,激发家长群体相互学习的积极情绪,推动跨家庭的互相滋养。

4. 改善大包大揽沟通惯性,划清边界避免对立情绪的产生

当我们面对枝节颇多的复杂学生问题时,总是希望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当执着的信念过了头,就容易暴露出掌控感过重、处理事情过于急切、对话沟通过于犀利等问题,有时会点燃对立情绪,反而不利于事情的有效解决。

改变大包大揽的沟通惯性,班主任要有一定的边界意识,保持一种对服务对象的尊重的底线意识,以避免不必要的对立情绪的产生。

5. 改变“见招拆招”惯性,尝试常态教育指导

第2篇

阅读国内媒体报道,常能读到个别教师殴打或体罚学生之类的事件,其中不排除有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某些教师个性有缺陷,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控,或表达情绪的方式欠妥当,就容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甚至诉诸于武力。与"体罚"相比,另一种对学生的惩罚即"心罚"是更严重、影响更持久的伤害。一些教师采取违背心理健康要求的做法,从心理角度对学生处罚,讽刺挖苦、谩骂歧视,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做法。因此在全社会特别是学校普遍重视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今天,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是关注的话题。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承受着很多的责任和使命。但教师是人不是神,他们的心理也有困惑,也有情绪变化。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职业正成为职业压力来源多、压力强度大的职业,教师面临着工作量大、管理学生、考试、进修科研和评定职称的压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由于教师在工作压力重压下,教师在成长中或多或少出现自我贬损、人格异化、效能降低等现象。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师往往更容易隐藏自己的心理问题。然而,这种心理问题的存在,除了很容易转移到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身上外,更主要是影响教师成长,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因而能尽快地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有效、及时地处理好各类问题,其工作的效率必然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为了让健康的心理促发教师的健康成长,应尝试下面的做法:

1把握好"度"

无论是欲望、感情、个性,还是言谈举止,度的掌握很重要。即使本身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但一旦过度就会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反面。个性过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情绪过大,工作过多,这些在教师中很容易出现,并且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适可而止,否则物极必反。

2稳定情绪,平衡心理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情绪稳定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情绪的波动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控制情绪比较难,其源于比较。比如:把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比较;与昔日的同窗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一些教师的心理常常不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觉得憋气、恼火。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点,方能高瞻远瞩,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的平衡和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和境界。

3积极行动

心理的保健是一个积极实践的过程,比如:多读一点心理卫生的书,知识能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体会沟通的乐趣,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变化和外界,多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4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教师的工作8小时内外的界限常常不分明,晚上要批改作业、备课,甚至家访。因此,如何把工作与休息处理好,休闲与发展结合起来,有张有弛,养成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也是心理卫生的要求。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

5充实内心环境

教师的自信与自强是与教育认知水平成正比的。如果教育教学水平很低或自身生活质量很低,人的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就很难自信自强。面对这个高速发展的竞争社会,不进则退,不断地充实自己、悦纳自我,才能自强自信。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环境,让自己不断成长,才会平和、稳定、向上、健康。要心理健康、要心理平衡,就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有所长、有所短。一些教师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以为这是为了自己好,其实恰恰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做不到完美,反而造成紧张,让自己活得太累。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有成的机会。

6优化职业心理品质 ,发展客观公正性和真诚性品质

第3篇

教师心理健康教学效果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前行,教师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心理健康不只是影响到正处于个性养成和发展阶段的学生,同时对教学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了解教师碰到的困难,分析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这同教育教学的质量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教师心理健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时候,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点是一股不能小看的力量,它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兴趣、情绪、动机、性格、意志等,并进一步影响课堂教学成绩。教师满怀激情地工作,对教学抱有极大的兴趣,不但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和学生接近、沟通,钻研教学的规律,还可以凭借各种方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

2.教师的启发技巧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常见。教师要找到教学环节中在哪里设疑最合适。在学生思维受到限制,难以突破的时候;在学生充满问题,身心疲惫的时候;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无法判断对错的时候,在学生无法突破自我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应当在难点、重点的地方设疑。教师设疑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质疑就会集中注意力,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思维受到启发,使思维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

3.心理健康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谁所表现出生理或心理的状态,都影响到他身体和心理的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彼此相长,相互转换的。心理健康会使教师的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更好地防病抗病。教师要凭借加强心理健康,使得生理更加健康,体质有所增强。假如心理是健康的,就算身体生病了,也容易更快治愈。

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导致教师心理处于深浅不一的亚健康状态,让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得以保持成为重中之重,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身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尤其要重视自己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状态,让自己以最佳状态投身到日常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努力培养出身心俱佳的现代化的接班人。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角色责任的扩展性

因为教学成果的展现具有延时性和无形性的特点,所以教师不太好判断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容易预测自己什么时候顺利完成了任务。这种成就动机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导致教师育人身份的责任范筹大无边际,这是和满足教师的成就感相互矛盾的。

2.角色期望的冲突性

致使角色冲突的基本原因是角色的性质。对于教师这一角色期待,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主义的,人们认为的合格教师、好教师、优秀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实脱离了,同教师从根本上是普通人的观点产生矛盾。所以,教师是基本的自然人与社会人统一体,而被理想化了的教师形象却与其有所冲突,产生压力。

3.角色身份的多重性

多重角色不仅容易导致角色混乱,而且对教师的角色扮演和转换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于是,导致教师角色负荷超重,角色要求太多,这是教师能力所不能及的,还有在角色中,教师自身价值体系所默认的角色和社会要求扮演的角色没办法一模一样,有的还会相互矛盾,就导致了角色内冲突。因此,让教师认知失调,也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再者,社会公众认可的教师形象对教师本身的产生了无法取代的影响。他们的价值系统中也以此为目标,因此完美教师角色不易实现的特点和教师人性决定的实现程度形成了矛盾。

4.角色身份的易混性

社会各界现在还没有对教师的标准达成一致的看法,针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和理想模式,人们看法各异,导致教师的角色扮演无法定位,对自己的确定角色期望不知道怎样获取,就像教育理论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可是教育现实看重的是升学率。

另外,这么多的教师角色中,不少角色是不统一的,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一起提出相对立的或无法融合的角色行为要求,像是朋友角色和权威课堂掌控者角色。

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养的建议

1.教师应注重自身发展

尽管大部分教师学历和知识水平都不低,可是缺乏自我调节诀窍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师不在少数,使得心理问题出现甚至严重。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本身对周遭事物认知的不同,是导致心理压力最关键的因素。故而教师要重视自我修养,对心理调适技巧有所了解,如自我暗示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调息放松法等。

2.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教育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尽可能地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保证休息时间和场地更加充裕,营造平等民主、团结友爱的学校心理氛围;增加教师收入、提高福利待遇,教师的后勤服务要保障到位,为教师创造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要定期进行针对教师的心理测验和调查,有目标有计划地举办心理咨询和辅导,增强教师心理免疫力和素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关键除了继续强化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组建,更紧迫的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教师心理健康与保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但注重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要提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生活水平,让更多人认同教师职业。

3.健全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

教师职业和医生、律师、警察等职业相对比来说,它的权利面和社会延伸面不是很宽,获利的能力和机会没有那么多。要把为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服务的社会支持系统,搭建起制度化的模式。同时,让教师职业发展为一个开放的职业系统,与社会各个系统共同发展,杜绝教师趋向功利的现象。

四、结语

近年来,教师的各方面待遇有所提高,可是依然不能满足目前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教师这一职业的薪资收入还是比较低。所以,大力进行教育投资还是国家政府部门必须重视的目标,只有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物质条件真正得以提高,教师拥有了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精神氛围,才能让人们都仰慕教师职业,并且愿意投身其中,奉献自己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鲁挥.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吉林医学,2007.

第4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管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4-0004-04

心理学家荣格早在20世纪中叶就告诫世人要警惕心理疾病这一人类最大的敌人,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教育可以视为是对此警告的一种回应。从1999年教育部13号文件颁布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内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课程化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发展趋势,并引发了一系列热议、争论和辨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进程

回顾心理学科的历史发展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推进,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既是一个显性的发展趋势,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论的过程,还将是一个长时段的发展经历。课程化进程要想趋于平稳,管理与评价是必须要涉及的两个重要层面,而这也恰恰是当前的课程化进程中并未受到重视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建设成为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成为区域研究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研究,逐步界定相关概念,并移用课程的基本要素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结构框架等重要组成部分,即试图基于理论去描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应然状态;二是区域和学校通过实验,探索课程化的实施阶段和相应措施,即试图通过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实然状态;三是有的区域通过文件提出了课程建设要求,即进行课程化的制度保障建构。

为使描述系统易懂,笔者将上述三种状况分别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理论研究、实践推进和制度构建。

先来看理论研究部分。有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由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成的,课程化能够使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实际出发,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使之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挥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张微,郑梦涵,2009)。也有研究者呼吁,要通过行政手段,大力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李黎,2010)。还有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详尽分析,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目标应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预防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使其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对学习和人际关系作出适应性调整,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邓如陵,2006)。

再来分析实践推进部分。有的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余永范,开元学校,2010)。有的部门,如辽宁大连市西岗区教育局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已成为必然要求,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并明确提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将“微笑每一个、智慧每一个、个性每一个”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架构起以合理有效开发心理潜能为发展方向,以情感教育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提高学习效能为诉求,以多元智能活动为途径,以培养快乐、自信、健康的学生为主旨的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的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开发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表,规定课时(江苏昆山市高科园小学,2008)。

明确提出课程化制度构建的地区较少,其中有北京市等。如北京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2005~201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创设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选修课。”

理论研究、实践推进和制度构建的三头并进,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二)课程化建设过程中彰显的种种问题

尽管课程化成为发展趋势,并在研究、实践和制度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建设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依然模糊。尽管文件已经明确,不能以德育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品生、品社等学科进行替换,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价值领域到底是什么?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存在空间和呈现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明确。如有的研究者就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是价值中立的,只关涉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而不关涉价值观的导入。有的研究者则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传递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要传递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重视积极正确的传统价值观的传递。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学校依然处于边缘化位置。因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有方案不执行,有目标不落实,敷衍了事,即便安排了固定课时,也经常被占用,师资变动快,敲边鼓不深入,随意性强,尤其在初、高中,更是被淹没在考试导向的学校教育氛围中。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总体目标严重削弱。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里明确提出了四个关键词“提高”“开发”“培养”“促进”。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区域和学校仅仅关注已经产生了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体现的关键词是“查找”“矫正”“干预”和“排解”。这就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第四,部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依然突出。有的地区以国家课程的学科建设模式来引领当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构建学科取向的课程体系,强调系统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大一统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势必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求,学科化倾向伴随的是知识化教学,这种方式明显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性质,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个体发展取向为主,以活动为中介,通过让学生参与、体验与感悟,认识自己,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第五,实施中的注入式依然突出。有些学校授课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式,教学中的注入式依然突出,即便设计了活动,但由于教师的过分主导,学生只能围绕预设的目标转,配合活动的进行,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力量,即通过不断的察看和反思,来预防、克服和排解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

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有着一般性课程建设的共性,从课程出发细致分析上述问题的话,笔者发现,有些问题是因为当前对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的忽视而导致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虽然一个良好的课程管理体系是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等层面能够有效衔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也是课程从文本化的标准或者《纲要》到一线实践减少课程衰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经常被形式化或者忽视,因此,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进行界定和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主要指向制度、目标、规程、行为、环境,其作用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一)制度体系的健全化

制度体系的健全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制度文本的制定与下发,设置明晰的管理框架;二是构建市、区、校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市教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统筹规划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培训方案及考核办法,并定期到各区县及学校进行指导;各区县教委必须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有专人负责。各区县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配备专职人员,并有专项经费;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参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预设目标是课程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但这并不能直接挪用为课程目标,各区域还应该对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解读和细化,建立起符合本区域教育现状的课程目标体系,从而使得课程管理有参考和依据。

(三)工作规程的明晰化

有了制度框架和目标体系,下一步就要有一个明晰化的管理工作规程。一个明晰的管理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管理对象的概念界定、价值领域确定、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实施方式等,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运行的保障性制度和规范。

(四)教学行为的科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专题教育不同,有一门积淀深厚、框架齐全的心理学学科作为依托,这使得它有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价值和意义。比如美国设置有关社会学、心理学课的公立学校高达77.1%,一些学校在社会学科的选修课中开设了心理学课,如《心理学入门》《文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这些选修课一般在11、12年级开设。英国中小学也为学生开设了《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中小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允许心理健康教育有学科关注,但绝不能学科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是心理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体验,重情感目标。教学行为的科学化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符合情感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方式方法。

(五)设施环境的改良化

实施环境也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点,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进程中实施方式和手段非常丰富,既有隐性课程,也有显性课程,既有课堂教学、讲座,也有辅导报告、个体治疗,还有学科渗透,这就需要一定的设施环境来支持和促进。特别是隐性课程,因为它需要借助环境来实现育人的目标,对设施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展板、标语、学生相关作品的摆放等要有艺术性和美感,让学生在心理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有所收获。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也常常是课程发展的掣肘因素,因为它常常被忽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管理有寥寥数语的描述,但并未涉及评价。《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对评价有些描述和规定,后面将详述。从课程角度出发,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学生评价,前者包括对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层面的评价;后者包括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

(一)基于制度文本和教育环境,尝试构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

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规划、开发和实施,那么需要有自己的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这里提到的所谓制度文本是指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所谓教育环境是指当地的教育实际。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按照“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划分三类区域: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暂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分类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客观决定了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课程的评价标准也有所差异。

有的学者提出基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需要,要设立评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指导纲要为评价蓝本,并从目标取向、学生对待、运作形式、师生地位等八个层面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刘华山,2006)。也有研究者提出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各学科课程渗透的情况;心理辅导室或咨询室的基本建设情况;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的开展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等。同时,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工作、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的心理氛围也应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的范畴(廖全明,2008)。《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制定并逐步完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标准与评估方法。考核评估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并设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指标。

笔者认为,从制度文本和教育环境出发,评价标准的设立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纲要》为依据,即评价标准必须由《纲要》所明确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延伸而来;二是要因地制宜,即根据当地所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构建与教育实际相符合的标准体系。

(二)基于课程类型的考量,利用现有课程评价与审批制度,严把内容关

目前,除了学校内部安排的各种媒体宣传和讲座以及各类咨询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载体得以实施。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既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教材,也有各学校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讲义(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方面,北京市有一整套的申报、受理、审查、批准、反馈地方课程教材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有明确而严格的审查标准;校本课程方面,北京市有较为成熟的学校规划、申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审核、备案制度。这两套制度体系不但涉及到了行政审核,也涉及到了内容评价。目前,北京市已启动课程改革固化成果(包括教材类)的评优工作,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可能会进入评优体系,这样一来,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这一关就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三套体系相互作用的现状,有力地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三)基于学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最基本场所,一套清晰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规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把手。

基于学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几个主要环节:一是要基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型,审读区域评价标准,并解读细化成本校的评价标准。二是初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即将评价标准中的要素分类编入指标体系。三是进一步确定指标体系各级目标、子目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的重点对相关目标赋权重。四是试用与修订。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以后,可以在某个年级或者班级进行小范围试用,以判断子目标是否合理,所赋权重是否科学,根据反馈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订。五是确定、解读和培训。确定好评价指标体系后,需要有一个解读性文本供教师参考,而且相关的培训活动需要跟上,培训应主要涉及指标体系框架的形成、评价实施的基本方式及具体方法等。

(四)以过程性评价为重心

从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来看,课程评价可以分为起始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三个部分。起始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活动前的学习准备情况,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学情;过程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目的在于收集有关学生与教学活动的信息,经过分析来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目标;结果评价则是指在一门课程结束或一个教学方案结束时所进行的评价,也被称作终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的指向和服务对象不同:起始评价指向未进入课程的学生,服务对象是教师;过程性评价指向课程学习进程中的学生,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结果评价指向已完成课程的学生,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的是无数个瞬间中的学生,关注的是心理发展和变化脉络,因此,在评价中应该以过程性评价为重心。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或者实施效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明显表现出来的,过分关注结果,常常会失去最佳的评价时机。再者,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随机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良好结果呈现,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评价的跟进。

(五)要突出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

之所以单独提出要突出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原则的引领;二是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根本价值的解读。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见仁见智,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成长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在活动中独立思考、体验、感悟,使学生自助、自立、自强。发展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处理好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到以发展为本,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学校应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差异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及时了解和发现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下学生的个别问题,将群体教育与个别化教育、疏导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有效的辅导措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主体性也好,发展性和差异性也好,都切实说明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际需要和发展的不一致性,覆盖全体学生的评价无法揭示个体的实际状况。在当前中小学班额较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价,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说到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每一个学生能够成为心理健康、思维活跃的主动学习者和自我管理者。当一个学生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主动学习、自我调控和管理都需要技巧和方法,而自我评价恰恰能提供这些。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作为一种尝试有了很有价值的探索,但是管理和评价因素的或缺却使得这些探索不够完善。我们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和推进,弥补或缺的因素必将会使整个进程更加顺畅。

注:此文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课程教学专题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黎.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0,(3):269~271.

[2]张微,郑梦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原则[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9).

[3]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

[4]詹浩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管理[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

[5]王新梅.国外、港台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4).

[6]邓如陵.论学校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2006,(11).

第5篇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为:生理疾病增多,身体健康受损;情绪低落,心理不健全,出现职业倦怠;消极行为增多;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力减弱。因此,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也日益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新成长点。

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1.关于压力的分析

(1)外部因素主要包括:1)社会的压力。一方面,社会各界延续继往的对教师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强调高校教师应无所不能,把高校教师神化。而另一方面,有学者(毛春梅、陈家麟)指出,社会转型实际上是导致了新时期高校教师身份的下降,高校教师在学校严格的管理原则下被还原为打工者,被市场原则还原为知识交易的卖方,高校教师正在丧失原有尊贵职业的身份,从而对其心理健康形成恶劣的影响。2)学校的压力。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包括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评估制度的建立等,它们加大了教师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评定的压力、岗位竞争的压力、科研的压力、职称评定的压力。有压力本来是好事,可以对人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但压力过多过大,加上改革措施本身的不配套、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不同程度地给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形成了不良的影响。3)学生的压力。从社会大环境来看,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教师已经不在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师的课堂权威地位日益受到挑战,各种新教学理念、教学技术的层出不穷,都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付出数倍于以往的精力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跟上形势的发展。这种对职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必然使部分教师难以适应。4)职业的压力,即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特殊性所形成的压力。各个学者都强调高校教师承担的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方面都要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需要有极大的创造性、极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和随时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这不是一般人能轻易做到的,因此心理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如果没有有效的方式宣泄和疏导,对其心理健康会产生极大的伤害。5)人际关系的压力。由于改革的不完善,竞争的白热化,致使高校中教师与行政人员、与领导之间,教师彼此之间本应该有的合作关系变的富有了更多的敌对色彩,这种不良的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必然给教师的心理健康形成不良的影响。同时,由于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也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扩招所带来的生源素质的下降使教师在学生身上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而收费制度的改革更让学生觉得自己是教育资源和教学产品的购买者,按照市场法则,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应是平等的,而且做为教育服务的购买方在心理和权益上应优于教育服务的提供方,传统的师生关系被彻底的颠覆,师生之间的摩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冷漠化、利害关系化,这些都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对于教师的心理压力源,还有学者提出家庭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陈志心,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由于我国住房分配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加大了教师的经济压力,而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因此为了解决自己的住房、医疗和养老等一系列问题,许多教师被迫在外兼职,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对心理健康形成不良影响。

(2)内部因素主要包括:1)过高的自我期望和成就动机。高校教师在社会的影响和自身成就动机的作用下,往往不能较客观的认识自己,会形成过高的自我期望,在学生和社会面前过分追求完美,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等。有适度的自我期望和成就动机对人的发展进步是有益的,但如果过度,就会造成人的心理压力过大,对心理健康不利(王蕾,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2)自身能力的不足,即由于改革的推进和要求的提高,许多教师原有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能符合新的要求,从而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2.教师的自我强度分析

教师的自我强度也就是教师面对压力时的承受能力,已有研究表明,由于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应有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大多数教师的自我强度都不足。具体表现在:

(1)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摆脱困扰的心理防御机制。从心理调适的角度,当人的目标无法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需要通过更换新目标来淡化压力,或通过其他目标的实现或其他需要的满足来做心理补偿,以恢复心理平衡,这就是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压力。但高校教师往往比较固执,因此不太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压力。(何晓威,浅议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及调适策略)

(2)个人的人格缺陷。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都会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面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在高校教师中屡屡出现的英年早逝现象,社会各界都在思考解决对策,我们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扬州大学的毛春梅、陈家麟(2007)认为:应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三方面努力。社会应该真正创造尊师重教的条件,包括营造支持教师职业威望的氛围,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学校应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机构,开展针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服务;个人应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意识,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提高自身的压力应对技术。

华南师大的刘清华、杨玲(2003)认为:学校层面的努力还包括扩大教师对学校相关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多提供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

福建农林大学的陈丽荣(2006)认为:学校层面的努力还包括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思想政治工作中,打造学校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立教师心理援助机制。

临沂师范学院的张震(2006)认为:外界的压力源教师自身往往无法改变,教师应更多地从提高自我强度上去努力,包括要改变认知,正视压力;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善于调节情绪,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寻求社会的支持;磨练意志,增强抗压力。

南昌大学的陈志兴认为,教师增强自我强度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来达成。

刘清华、杨玲(2003)认为:自我强度的增强可以通过对放松技巧的掌握、对时间的合理管理和妥善安排来实现。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石亚平(2006)认为:教师自己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负担,防止过分疲劳。

江西财大的戴晴晴(2004)认为:教师还应学会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扩大人际交往面,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河北理工大学的曹荣芳等认为:高校教师应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身体素质的提高来促进心理状况的改善。

综上可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存在,并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等的分析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但针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措施,各个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有侧重的分析到了一些,不过这些措施大多带有事后补救的性质,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要真正解决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前的干预以及内在机制的完善才是关键,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体系,从内在机制的角度来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而这也就为本课题组在高校中引入EAP――员工援助计划,一个完善的心理援助计划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第6篇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人们逐步认识到了优化心理环境的重要性。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因而教师在优化教育心理环境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教师有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否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健康的心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师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性格影响性格,以情感陶冶情感”。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当前正值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之新时期。这种影响尤为突出。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行为、语言、情绪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间,同学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会用饱满的情绪,热情的话语来鼓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积极地探究问题。

我们常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曾经有人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中的一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言教不如身教”。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只有人格才能塑造人格,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学生具有“向师性”,什么都会向教师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自然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教师如果具有双重人格,不仅本身会成为道德上的伪君子,而且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会对道德规范产生怀疑,对教师的品行产生怀疑,使教师的教育不但无效甚至产生负效应。有时教师的“一个镜头”就会胜过一周的教育,因此,教师的人格会影响学生的人格。

我们会看到,当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亲切地说服教育、耐心地辅导讲解、仔细地批改作业、以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十分高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他们能够从教师的一招一式中、从作业批改到辅导学生时的一丝不苟中,体会到老师所付出的心血,以及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他们的学习潜力将随着教师的引导而发挥出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反之,当教师情绪不稳定,教学修养不高,或其它原因反映出随便、不仔细、不规范时,就会造成学生松松散散,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而且这种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纠正的,这种不良的心理态势,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教师每天每时都在接触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危害不会低于身患传染病的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危害”。这就是说,教师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有调查表明:学生的不良情绪有80%来自身边的长者,这其中也包括教师的。有些教师有时不知不觉地把不良情绪带进了课堂,把学生当成“出气筒”,无缘无故地对学生发火,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贬低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由此产生了自卑感,失去自信,造成厌学、弃学的后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严是人类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有些教师的偏心,也极大地伤害了学生,致使后进生自暴自弃或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于”,大多数中学生很少得到教师的赞许和肯定,这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疏远。而受到教师偏爱的好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对教师的不公平做法表示不满。

二、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素质的调整和完善

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思想,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全面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使自己的心理素质与新课标的要求一致。

1.改变思维定势

传统的教育模式多年来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学生的文化成绩好,考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的人数多,教育教学工作就做得好,否则就不行。

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需要,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的思维定势。这除了要改变各级行政部门的评价体系以及升学模式以外,作为教师首先应从心理上适应新的要求,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围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而开展。只有彻底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教师才能自觉地教育学生合理的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工作。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压力:减负了学生只贪玩不好管理、学生减负教师加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受得了吗等等。其实,我们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大量的“高分低能”现象,就能悟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培养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重要性,就能使自己的心理逐渐放松。有了心理准备,减轻了心理压力,即使是教师的负担加重了,当教师的也能乐意去接受,工作起来也就会有轻松感。

2.完善心理品质

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活动是有个别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品质上。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情感、意识、兴趣、情绪、能力、性格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因为教师对“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解与接受取决于思维是否具有敏捷性和深刻性,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又要求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广阔性。另外在学生减负与素质教育中,也存在心理适应与思维品质培养等心理素质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品质。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对自己的心理品质有所认识,及时地丰富自己的思维品质,使自己的思维既具有广阔性,又具有深刻性;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灵活性;既具有逻辑性,又具有敏捷性,适应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及时、敏捷、灵活地确定新的工作方案,变换工作方法,并当机立断地实施到新的工作中去。

顽强的意志是教师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每个教师应把自己磨练成一个不畏艰苦,意志坚强的人,以此来感化自己的学生。

教师还要心胸博大、兴趣广泛,认真探究学生心理的兴趣,用自己广泛的兴趣去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保持舒畅乐观的心情,使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健康、智力、思想品德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发挥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功能。

3.合理调控情绪

教师情绪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育信息接受和反应的水平,并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因此,教师应掌握心理科学知识,加强思想修养,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挫折而垂头丧气,也不因胜利而沾沾自喜。

当然,教师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不是神仙,其情绪自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我们必须合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使其不至于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不利和影响。曾报导有一位有经验的女教师,在其母亲去世的第二天来到教室,但自己的心情十分悲痛,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她首先说“对不起,我母亲昨天去世了,心情不好,请同学们原谅。”于是她得到了同学们的谅解,意外的是这一天课堂纪律特别好,教学效果也特别好。事实说明,这位女教师的处理是恰当的。

教师只有做好心理调整和完善工作,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才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变革中站稳脚跟,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总之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不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林会.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探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5(2).

[2]白桂香.教师实用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

[3]李.教师心理健康不容忽视[J].世界教育信息,2004(7).

[4]王丽君.变革社会中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7).

第7篇

关键词:传授知识;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全民受教

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教育之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这是一切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快速成长的特殊年龄段。他们面对着生理、心理双重的发育和发展,又伴随着社会阅历扩展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尤其当竞争与升学的压力同时存在时,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升学、就业众多方面,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都接踵而来。比如,当老师普遍反映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的心思越来越难捉摸时,当学生面对困惑举棋不定、内心挣扎时,我们应该怎样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践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就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各种关系,正确面对挫折和矛盾,为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提供有效手段。

下面就对教学实践中如何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采用多元化方式,把心理健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中学生真应该学习些心理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比如,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规律,掌握技巧可以更牢固、更快捷地记住公式、记住要点;学习性格的知识,通过提高对自身完善的了解,矫正每个人性格中的弊端,锻炼和完善人格。高中生是具备一定阅历、理解、分析能力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谈话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感悟;可以运用开展心理活动课、班团活动、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等途径提供心理知识的宣传。通过心理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调查认知,学会自我保健。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运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特性,带动、熏陶、感化学生

青春期的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最容易被感染和带动的。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和利用高中生在这一时期的特质,通过在校园、年级、班级,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情境布置,巧妙地宣传伟人、名人、偶像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利用寓情、寓景、寓教、寓理的方式,借助伟人、名人、偶像等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激发起学生的敬仰之情、效仿之心,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示范和鼓励,为整个校园增添人文色彩,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创造最有利、最积极的氛围和环境!

三、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让学生真正读懂健康,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带回家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评定,是从身体、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来说的。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1)正确的人生态度;(2)满意的心境;(3)和谐的人际关系;(4)良好的个性;(5)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有了这个标准,学生就有了规范,在面对困境和波折的时候,就会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思维,不至于离谱得太远。

四、教育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努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和机制,全民受教,生命不止,受教不息

第8篇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快速提高。在这快节奏、高竞争和高压力的环境下,教育的环境也硝烟四起。曾几何时,人们看到了“教师有偿补课”、“教师体罚学生”、“是谁把我们的孩子逼成了‘陈胜、吴广’”、“救救教师,就是救救孩子,就是救救中国”等等诸多文章,全社会都在关注教育,关注教师的一举一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加。首先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面临着升学率、学生考分排队、家长期望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职称评定、实行淘汰的聘任制、学校奖金条例等多重压力。其次,教师所担负的角色也不断变化,如在社会文化中教师要扮演促进文化革新的角色,在学校中要扮演以学生利益为前提献身教育事业、信守教育理想的角色,对于学生要扮演学习的发动者、促进者、人格的塑造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辅导者、父母形象、朋友与知己、学习共同体等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教师,能够担当起这么多的重任吗?2010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了检测。检测表明,69%的教师有严重的自卑心态,其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等问题更是凸显。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指教师由于职业活动和多种其他因素所造成的有损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1.教师的重要地位。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作为传授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巨匠,承担着维护人类生存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任,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是连接过去、未来的纽带和桥梁。

2.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是一个关乎良知与良心的职业,教师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社会的良知所在。卢梭就曾经说过:天下只有教师和军人这两种职业是不能为金钱工作的。因为这两种职业都高度依赖于道德素质,他们的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关系到个人命运的浮沉。我们国家对教师的重视也体现在法律法规上,《教师法》及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详细说明了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育德、育心。教育的本质不仅在教书,更在育人,给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教师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穿着打扮、兴趣爱好都在不知不觉地熏陶着学生。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己则不能教人。要培养合格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成为有合格素质的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应当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健康的心理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率较大。教师工作重复性大,工作繁琐、琐碎;工作接触的空间有限,教室――办公室;每天要面对着四、五十名学生,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而且不止是在学校期间,下班的个人时间有时也被占用。 教师就像根始终紧绷的弦,在超负荷地工作,不被社会媒体、家长等理解,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1.教师的压力。教师不仅工作繁重、琐碎而且压力过大。这种压力,来自于职业本身的要求、学生家长的希望、社会的偏见、教师的评价机制。自古就有“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春蚕”、“教师是蜡炬”……这一系列的赞誉和美称,在充分肯定教师的光荣、伟大和无私的同时,也给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世人的眼里,教师必须与众不同、言行严谨、为人师表,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家长眼里,家长不懂教育,所以送孩子上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是学校的责任,就是教师没教好。学校评价教师的机制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上出现的对教师的一些误解和不理解,使不少教师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教育理想产生了怀疑。教师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要求教师事事完美,从而导致了教师的焦虑水平偏高,脾气暴躁,易被激怒。

2.教育的对象。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过度呵护,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任性、自由散漫等不良恶习;有的家长由于忙于事业,对孩子疏于管理、照顾,用金钱来补偿,很多孩子在成长中缺乏责任心、好逸恶劳;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方式简单粗暴,造成孩子不是自卑、孤僻,就是执拗、冷酷。家庭教育有危机,造成家长过度干涉学校工作,孩子在学校稍有问题,家长就过分责难教师。例如:某学校班里有一名学生,因为多次与老师们发生顶撞,老师多次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无效。一天该学生又顶撞辱骂老师,老师请家长来学校,并多次打电话,到了晚上家长终于来到学校。家长到校后,气势汹汹地把老师训斥了一顿,认为是老师为了小事找家长麻烦,耽误了他的时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学校里学生侮辱教师的事件经常发生,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一些偶发事件,家长们经常不分青红皂白,兴师问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也要归罪于教师。社会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成了教师每天都必须面对却无法解决的难题,教师成了弱势群体当中更弱势的“个体”。教师的心理承受着不断的打击,势必造成焦虑症状,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

3.生活的状况。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多方位的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超负荷的工作与多重责任又使教师无暇顾及家人及家务,常常由此产生内疚感。教师工作本身比较辛苦,收入却不尽人意。现实生活中,教师们拮据的消费,单一的语言交流模式,以及拘谨的衣着,都成为不少社会人士嘲弄、鄙视教师的依据,这使得教师难以抬起头,受辱不断,且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情结。另外,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过分倚重规章制度,对教师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过分关注教学实绩,不理性看待教学;不考虑教师处境,不理会教师想法,不倾听教师呼声,使教师抑郁满腹。长此以往,教师看不到自己艰辛工作所创造的成果和价值,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

三、教师的心理状况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最长,从事的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要求,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如何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1.心理情绪具有传递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犹如一股暗流,生生不息,不绝如缕,情绪的交流常会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却无时不在左右你的思想和行为。心理学家指出:“尽管你不是刻意模仿对方的情绪,仅是看到别人表达情感,你便会有相同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感染、传递与协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而正是这种情绪的协调程度,决定了人际关系的互动顺利与否。”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教师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情绪会传递给学生。如果学生也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总是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而且体现在对学生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上。

2.师源性心理伤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学习、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小学生,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基本还属于模仿阶段,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教师的过度批评和惩罚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致使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厌学、逃学等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教师的辱骂或体罚行为会给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出现智力障碍;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个性、社会性发展,使他们在班级中表现出退缩行为和严重的自卑感。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造成学生害怕、说谎、恐惧、逆反、违抗、厌学、消极、悲观等情绪和行为的原因是心理失调。由于教师的不良影响,造成有的学生痛恨某个教师、痛恨某门课程,甚至痛恨所有的教师、痛恨学校和学习,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个性,变得内向、寡言、退缩,产生了学校恐惧症、教师恐惧症。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

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研究表明:造成人的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认识上存在着问题。

1.科学认识教育过程,端正心态。认识不清容易造成行为上的混乱,如何正确地面对学生、家长、社会以及自己,是新时代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培养学生不能急。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不能快速发展。教育必须是科学发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发育的特点。这个规律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的错误,可依然在做“拔苗助长”的事。现在幼儿园大班学习的内容,作为教师和家长的你,在这个年龄段学过吗?现在小学课程的难度水平,适应大多数学生吗?教师是“园丁”,庭院里有玫瑰花还有含羞草,浇水施肥的时间不同,量也不同,不能只要玫瑰拔掉草吧?教育需要理清思路、找准目标和方向,需要安宁、清净的教育环境,才能愉快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2.培养积极的心态。教师职业被教师称为含泪奔跑的职业。这眼泪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感动。积极的心态是心灵健康的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的快乐和自身的健康。拥有积极心态的教师,就能看到学生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生活才充满美好、希望和快乐。只有构建和谐、宽松、愉快的校园工作环境,教师才能以健康的心理、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教书育人。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创造和谐的生命状态。

第9篇

一、理性分析教师的压力源,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绝对化

教师的职业使命固然神圣,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人有七情六欲。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情绪失调,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会发生的。不能绝对化地认为教师有心理困惑就是不正常。

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如果人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至无法承受,就会产生应激障碍,焦虑、抑郁等就会由此而产生。所以,研究人的心理健康,了解人的压力源是十分必要的。在众多的压力源中,与人更密切相关的是应激性生活事件或称为生活压力源。公认的生活压力源包括:生活中的重大改变,例如亲人亡故、患重病、失业、子女离家出走,或者恐怖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等。生活琐事,包括家用支出、工作职业、身心健康、时间分配、生活环境和生活保障等方面。

教师的压力源与教师工作的特点密切有关。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在许多教师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怠惰。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

其二,家庭压力:教师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对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师面临这些家庭生活期望无法达到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挫折感。

其三,社会比较压力:由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容易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态失衡。

二、客观认识教师心理问题的特点,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扩大化

目前对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存在一种扩大化的倾向。本文开始引出的某报报道就是一个例证。事实上,调查结果是有48%的教师在某些指标上呈现偏常。而对于一般正常人来说,由于外部压力源,完全可能在一个阶段某些指标偏高。比如,教师碰到自己的孩子要参加中考或高考,难免会出现焦虑情绪。因此某些指标偏常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能说是心理异常,这项报道实属偷换概念,误导社会公众。有关资料表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居前四位的是:强迫症状(23.53%)、人际敏感(15.15%)、躯体化(13.73%)和抑郁(13.73%)。

针对这几方面问题,我们应该仔细分析,并思考相应的对策。这些问题不仅是心理失调的症兆,而且也是亚健康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抑郁更应该重视。目前世界上公认,抑郁症是心理卫生方面危及人的生命的一号杀手。

三、整体思考教师的个人成长,防止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孤立化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