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绿色建筑市场分析

时间:2023-06-11 08:58:32

导语:在绿色建筑市场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绿色建筑市场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赣州;“古色”旅游资源;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0-0110-03

[基金项目]200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赣州‘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05YJ2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喻荣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孙淑芬,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旅游管理。(江西南昌330200)

“古色”旅游资源是相对于“绿色”旅游资源——山林、草原、“红色”旅游资源——革命历史遗存遗迹而言的,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古迹、遗址、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等资源。

一、赣州“古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评价

赣州“古色”旅游资源包括两大部分,即宋城文化旅游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

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由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的宋城和相关建筑景点如八境台、郁孤台等,及许多宋代建筑,如宋代古塔、古桥、古庙宇、衙署、学宫(书院、试院、儒学)等构成。

赣州作为目前保存宋代城墙建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堪称独一无二。其宋代城墙,位于赣州市区北部章、贡两江岸边,全长3664米,宽约5米,平均高7米,是江南保存最长的古城墙,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地面和地下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城墙,章贡合流、百舸竞发的美景尽收眼底。

赣州宋代古浮桥也为重要的宋城文化遗存。位于章水上的西津桥、南河浮桥(1985年西河人行桥建成后拆除)和位于贡水上的东津桥(即现在的建春门浮桥)三座浮桥,从宋代开始建造,除战乱时偶有废止外,一直沿用到现代,对于城乡之间的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仍保存了最长的一座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共用了100只木舟,每3只木舟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天都定时开启,以通行船只。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沿用了900多年,构成了赣州特有的人文景观。

此外,赣州市古宋城文物保存完好。不仅城墙、城门、城楼、敌楼、马同、弩台、大街、小巷、桥梁、地下排水系统、护城河遗址、古迹方方面面都比较完备,而且宋城的江城防洪功能至今仍然有效,是了解我国防洪史的活教材。赣州宋城还是古代城市从单纯军事防御和防洪结合型向经济贸易型转变的一个佐证。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赣州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古代交通遗址等资源。

客家民间艺术有宁都道情、赣州灯艺、赣州采茶歌、采茶戏、兴国山歌、花篮灯等艺术形式;饮食资源有三杯鸡、小炒鱼、四星望月、蜜饯、丁香李、赣州市擂茶、春节腊货、薯食风味等;民俗礼节资源有筷礼、送果子包、穿木屐、婚娶仪式歌谣等。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浓郁、类型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客家侨属回乡寻根,形成了极大的市场和旅游流,为客家文化的市场开发铺垫了道路。

二、基于“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从以上分析可知,赣州“古色”旅游资源以宋城及客家文化为特色。宋城系列旅游资源因其较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同时由于本地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并且毗邻于客家集聚中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鉴于此,本文进行“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1.宋城与宋文化观光游

这是最早被开发利用的旅游项目,自1994年举办“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以来,至今已举办多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其品位,可作如下安排:古城寻踪游、古城风貌游、古赣州(章贡区)古迹游、通天岩石窟艺术游、宋文化名人探踪游、一江(赣江)二水(章、贡)游、古赣州辐射区的宋文化传播寻踪游。

2.赣州客家文化游

赣州地区是客家民系的孕育之地,这里95%以上的人口属客家人,所以赣州地区对于客家不仅在语言、民俗习惯、建筑、饮食乃至民系心理的形成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吸引境外游客、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客家文化游是本地区最具潜在优势的旅游开发项目,且本地区资源丰富,特点突出,应充分重视。可开发的项目有:客家溯源寻根游、客家民居游、客家民俗游、客家生态文化游、客家文化绿色家园游、客家文化之源修学科研游等。

三、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分析

1.市场竞争分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宋城文化的外部竞争目的地有:河南开封、杭州宋城及主题公园以及香港宋城。其中河南开封为北宋首都,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但是目前城市格局及环境方面与赣州有一定的差异。杭州为南宋的首都,同样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以文化名人及西湖的影响,加之杭州的宋城主题公园的经营,扩大了其作为宋代文化代表的知名度。从知名度上,针对内地客源市场,两者对赣州宋城旅游的国内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冲击,是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重要竞争对象;但是两者在空间上相对赣州的主要目标市场距离较远;同时,相对两者而言,赣州的宋城城墙等现存宋代遗迹及与赣江的组合,是具有特色的竞争性旅游资源,通过宣传赣州宋城的特色而增强竞争力以及赣州对宋城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是可以在内地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香港宋城是一项较为成功的主题公园,但是其文化底蕴和真实性与赣州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对赣州吸引香港游客及境外游客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赣州如果与之协作,能够对游客进行有效的分流和导流,则很可能转竞争关系为互补关系。

赣州市地域内古赣州(章贡区)的周边辐射区现存的宋代遗迹和文化遗存,是具有互补性的旅游资源,需要加强协作开发。尤其是对于可以组串成旅游线路的相关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如赣州市区内乃至江西省其他地区的丰富多样的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协作,开辟宋代文化历史旅游专线,做到双赢,共同发展宋文化旅游,乃至将此项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2)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与赣州客家文化民俗资源具有竞争性关系的地区有福建及广东地区。其中福建的客家民居开发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和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如永定的土楼在日本市场非常火爆。其中原因:一是福建客家围屋保存完好,如福建永安的安贞堡、永定的土楼等;二是福建土楼规模效应较好,永定土楼成群分布,给游客有一定的冲击力;三是福建客家民居旅游开发成熟。

然而,福建、广东与赣州是相毗邻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区,对于本地客家民俗开发是有互补作用的,应该加强协作。

2.赣州“古色”旅游市场细分

(1)境外市场客源细分

一级市场:港澳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65%。

二级市场:台湾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30%。

其他市场:外国人占市场份额4.9%,华侨占市场份额0.1%。

(2)内地市场地理细分

一级市场:江西、广东,占市场份额86%。

二级市场:湖南、湖北、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占市场份额10%左右。

其他市场:其他地区,占市场份额不足4%。

(3)内地市场旅游目的细分

调查结果表明:

一级市场:旅游观光,占市场份额66%。

二级市场:度假和探亲访友,占市场份额17%。

其他市场:包括商务、会议、交流及专业访问、健康疗养、宗教朝圣及其他,占市场份额不足17%。其中,商务旅游及会议旅游应该成为未来逐步成长的市场。

四、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策略

1.境外市场

境外市场营销,通过客家文化和宋城文化以及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的推出,继续维持和拓展以港澳同胞及台胞为主体的观光游客市场,重点发掘外国人市场,通过客家文化的感情纽带,拓展海外华侨市场。密切与国际旅行社的协作。据有关专家推算,客家人在海外号称有1000万人,香港约有1/3的人口、台湾约有540万人口是客家人,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

2.内地市场

地理市场板块以观光及度假吸引本省游客;以客家文化、宋城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广东客源;以生态旅游资源辅助宋城文化及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湖南、湖北和华东市场客源。加强互补性旅游协作,加强旅游宣传。

五、赣州“古色”旅游的形象塑造

1.宋城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强调宋城城墙及体系完整的独有性特征,营造观赏宋城格局的旅游景点和环境。

(2)在旅游环境与旅游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达到环境优美、整洁、安静、舒适。以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标准,加强绿地、花坛、古树、名木、市花、市树保护培植,形成特色,扩大旅游者活动空间,并逐步向疗养、休憩、会议旅游方向发展,在峰山和陡水湖等地建疗养、休闲地。

(3)加快以宋文化为内涵的赣州章贡区城市游憩商务区的建设。

(4)城市识别标志以宋城为核心内容。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规范开放客家民居旅游目的地,以建筑民俗及村落形象为展示基质,以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婚育民俗等为展示活载体。

(2)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发掘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设计相关产品。

(3)对重点开放的客家围屋内部进行整修,并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4)围绕客家迁徙线路,进行旅游形象宣传促销,包括沿宋代的古驿道等沿线的古建筑恢复及相关客家文化的展示等,如大余梅关古驿道的建设,可以与客家文化传播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韩振飞.赣州现存的宋代文史古迹[J].南方文物,2001,(4).

[2]饶任坤,卢斯菲.客家历史文化纵横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第2篇

[关键词]赣州;“古色”旅游资源;营销策略

“古色”旅游资源是相对于“绿色”旅游资源——山林、草原、“红色”旅游资源——革命历史遗存遗迹而言的,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古迹、遗址、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等资源。

一、赣州“古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评价

赣州“古色”旅游资源包括两大部分,即宋城文化旅游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

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由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的宋城和相关建筑景点如八境台、郁孤台等,及许多宋代建筑,如宋代古塔、古桥、古庙宇、衙署、学宫(书院、试院、儒学)等构成。

赣州作为目前保存宋代城墙建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堪称独一无二。其宋代城墙,位于赣州市区北部章、贡两江岸边,全长3664米,宽约5米,平均高7米,是江南保存最长的古城墙,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地面和地下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城墙,章贡合流、百舸竞发的美景尽收眼底。

赣州宋代古浮桥也为重要的宋城文化遗存。位于章水上的西津桥、南河浮桥(1985年西河人行桥建成后拆除)和位于贡水上的东津桥(即现在的建春门浮桥)三座浮桥,从宋代开始建造,除战乱时偶有废止外,一直沿用到现代,对于城乡之间的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仍保存了最长的一座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共用了100只木舟,每3只木舟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天都定时开启,以通行船只。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沿用了900多年,构成了赣州特有的人文景观。

此外,赣州市古宋城文物保存完好。不仅城墙、城门、城楼、敌楼、马同、弩台、大街、小巷、桥梁、地下排水系统、护城河遗址、古迹方方面面都比较完备,而且宋城的江城防洪功能至今仍然有效,是了解我国防洪史的活教材。赣州宋城还是古代城市从单纯军事防御和防洪结合型向经济贸易型转变的一个佐证。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赣州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古代交通遗址等资源。

客家民间艺术有宁都道情、赣州灯艺、赣州采茶歌、采茶戏、兴国山歌、花篮灯等艺术形式;饮食资源有三杯鸡、小炒鱼、四星望月、蜜饯、丁香李、赣州市擂茶、春节腊货、薯食风味等;民俗礼节资源有筷礼、送果子包、穿木屐、婚娶仪式歌谣等。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浓郁、类型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客家侨属回乡寻根,形成了极大的市场和旅游流,为客家文化的市场开发铺垫了道路。

二、基于“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从以上分析可知,赣州“古色”旅游资源以宋城及客家文化为特色。宋城系列旅游资源因其较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同时由于本地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并且毗邻于客家集聚中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鉴于此,本文进行“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1.宋城与宋文化观光游

这是最早被开发利用的旅游项目,自1994年举办“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以来,至今已举办多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其品位,可作如下安排:古城寻踪游、古城风貌游、古赣州(章贡区)古迹游、通天岩石窟艺术游、宋文化名人探踪游、一江(赣江)二水(章、贡)游、古赣州辐射区的宋文化传播寻踪游。

2.赣州客家文化游

赣州地区是客家民系的孕育之地,这里95%以上的人口属客家人,所以赣州地区对于客家不仅在语言、民俗习惯、建筑、饮食乃至民系心理的形成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吸引境外游客、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客家文化游是本地区最具潜在优势的旅游开发项目,且本地区资源丰富,特点突出,应充分重视。可开发的项目有:客家溯源寻根游、客家民居游、客家民俗游、客家生态文化游、客家文化绿色家园游、客家文化之源修学科研游等。

三、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分析

1.市场竞争分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宋城文化的外部竞争目的地有:河南开封、杭州宋城及主题公园以及香港宋城。其中河南开封为北宋首都,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但是目前城市格局及环境方面与赣州有一定的差异。杭州为南宋的首都,同样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以文化名人及西湖的影响,加之杭州的宋城主题公园的经营,扩大了其作为宋代文化代表的知名度。从知名度上,针对内地客源市场,两者对赣州宋城旅游的国内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冲击,是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重要竞争对象;但是两者在空间上相对赣州的主要目标市场距离较远;同时,相对两者而言,赣州的宋城城墙等现存宋代遗迹及与赣江的组合,是具有特色的竞争性旅游资源,通过宣传赣州宋城的特色而增强竞争力以及赣州对宋城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是可以在内地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香港宋城是一项较为成功的主题公园,但是其文化底蕴和真实性与赣州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对赣州吸引香港游客及境外游客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赣州如果与之协作,能够对游客进行有效的分流和导流,则很可能转竞争关系为互补关系。

赣州市地域内古赣州(章贡区)的周边辐射区现存的宋代遗迹和文化遗存,是具有互补性的旅游资源,需要加强协作开发。尤其是对于可以组串成旅游线路的相关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如赣州市区内乃至江西省其他地区的丰富多样的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协作,开辟宋代文化历史旅游专线,做到双赢,共同发展宋文化旅游,乃至将此项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2)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与赣州客家文化民俗资源具有竞争性关系的地区有福建及广东地区。其中福建的客家民居开发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和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如永定的土楼在日本市场非常火爆。其中原因:一是福建客家围屋保存完好,如福建永安的安贞堡、永定的土楼等;二是福建土楼规模效应较好,永定土楼成群分布,给游客有一定的冲击力;三是福建客家民居旅游开发成熟。

然而,福建、广东与赣州是相毗邻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区,对于本地客家民俗开发是有互补作用的,应该加强协作。

2.赣州“古色”旅游市场细分

(1)境外市场客源细分

一级市场:港澳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65%。

二级市场:台湾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30%。

其他市场:外国人占市场份额4.9%,华侨占市场份额0.1%。

(2)内地市场地理细分

一级市场:江西、广东,占市场份额86%。

二级市场:湖南、湖北、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占市场份额10%左右。

其他市场:其他地区,占市场份额不足4%。

(3)内地市场旅游目的细分

调查结果表明:

一级市场:旅游观光,占市场份额66%。

二级市场:度假和探亲访友,占市场份额17%。

其他市场:包括商务、会议、交流及专业访问、健康疗养、宗教朝圣及其他,占市场份额不足17%。其中,商务旅游及会议旅游应该成为未来逐步成长的市场。

四、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策略

1.境外市场

境外市场营销,通过客家文化和宋城文化以及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的推出,继续维持和拓展以港澳同胞及台胞为主体的观光游客市场,重点发掘外国人市场,通过客家文化的感情纽带,拓展海外华侨市场。密切与国际旅行社的协作。据有关专家推算,客家人在海外号称有1000万人,香港约有1/3的人口、台湾约有540万人口是客家人,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

2.内地市场

地理市场板块以观光及度假吸引本省游客;以客家文化、宋城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广东客源;以生态旅游资源辅助宋城文化及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湖南、湖北和华东市场客源。加强互补性旅游协作,加强旅游宣传。

五、赣州“古色”旅游的形象塑造

1.宋城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强调宋城城墙及体系完整的独有性特征,营造观赏宋城格局的旅游景点和环境。

(2)在旅游环境与旅游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达到环境优美、整洁、安静、舒适。以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标准,加强绿地、花坛、古树、名木、市花、市树保护培植,形成特色,扩大旅游者活动空间,并逐步向疗养、休憩、会议旅游方向发展,在峰山和陡水湖等地建疗养、休闲地。

(3)加快以宋文化为内涵的赣州章贡区城市游憩商务区的建设。

(4)城市识别标志以宋城为核心内容。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规范开放客家民居旅游目的地,以建筑民俗及村落形象为展示基质,以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婚育民俗等为展示活载体。

(2)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发掘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设计相关产品。

(3)对重点开放的客家围屋内部进行整修,并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4)围绕客家迁徙线路,进行旅游形象宣传促销,包括沿宋代的古驿道等沿线的古建筑恢复及相关客家文化的展示等,如大余梅关古驿道的建设,可以与客家文化传播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韩振飞.赣州现存的宋代文史古迹[J].南方文物,2001,(4).

[2]饶任坤,卢斯菲.客家历史文化纵横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第3篇

关键词:林业;育苗;市场

一,林业育苗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自己生存的环境已经被改变。比如每年地球的温度都会升高、粉尘等污染物变多、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物霾、酸雨现象增多。人们已经为了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付出失去生存空间的代价,人们呼吁要通过发展林业改善生化环境。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注重自身的健康,人们也发现化工产品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人们想要在享受物质生活之余要贴近自然。比如人们需要各种木制品、藤质品等替代塑料或复合材料质品等,木制品能给人们舒适的生活。

在这个四处都是钢筋水泥的建筑中,人们感觉到生活节奏加快、噪音多、污染多,这种环境令人们感觉心情烦燥,人们想要更多绿色的值物装饰自己的生活。

绿色的植物能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与绿色植物相关的产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们需要扩大林业生产满足于自身的各种需要。要扩大林业生产,首先就要做好林业育苗工作。使林业育苗的品种满足市场的需要,是林业育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是由于林业育苗是林业生产的最初始的环节,如果林业育苗的品种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则林业生产很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成本却无法得到足够的经济收益,林业生产可能就难以持续发展,要使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就要林业育苗能真正走向市场。

二,林业育苗市场分析

1,林业市场未来的趋势

1)多元化的趋势

从以上人们的需求可以看到,人们对林业育苗的需求已经呈多元化的方向。人们既需要经济类的树种、也需要景观类的树种;人们需要能快速生长的树种,也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殊树种;人们需要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树种,也需要能抵抗病虫害类的树种,只有发展多元化的育苗技术,才能使林业育苗满足市场的需求。

2)增长化的趋势

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们环保的意识逐步提高,人们需要扩大绿化的面积,所以对林业育苗产业也有更多的需求;人们在经济上也需要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目前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人们需要在城市用绿色植物改变现有的生活,所以景观类的树种也是人们的需求。由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林业发展对改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林业的生产,可以预见到未来林业育苗产业市场将进一步拓展。

3)科技化的趋势

人们对林业的需求不仅有数量的要求,还有质量的要求,人们要求林产业能培育出高质量、易养护的树种。传统的树种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林业产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林业育苗未来会向科技化方面发展,未来科学技术将会培育出更多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需求的优良树种。

2,林业育苗市场存在的问题

1)结构单一化问题

曾经有一段时间,林业发展为了追求经济化的效果,林业发展中在经济类树种中过多的投入,非经济类的树种则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这造成目前林业育苗有结构单一化的趋势。单一化的趋势使林业产业的结构受到影响,它导致部分树种的育苗数量过剩,而人们需求的树种却未能得到培植。

2)市场供求的问题

要让生产的林业育苗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需要人们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分析市场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依然存在盲目生产的现象,常常出现市场需要某些种类的树木,人们盲目地大量培植该类苗木,然而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种植才能得到收益,当人们发现自己种植的树木供过于求时,却已经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这将给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创,要改变林业产业结构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就需要做好科学的分析,如果不能做好准确的林业育苗市场分析,则有可能错过市场商机。

3)科技种植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苗木的研究的方向随意性比较大,有些部门对苗木的研究方向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而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研究的结果也不能满足市场实际所需。针对需求做专门的研究和分析,让林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品种真正能满足未来人们的需求,在这类研究上,我国树木品种研究的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人们对林产业发展的需要,林业育苗的科技含量不够,则林业发展的效率将不能有效提高。

三,林业育苗走向市场途径

1,多元化的林业育苗

要让林业的育苗满足市场的需求,就需要改变以前单一结构的育苗方式,而要以多元化的育苗方式发展林业生产。比如,经济化的树种虽然能提高经济效益,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要保持水土的流失,我国还需要根系较发达的树木品种;为了满足城市景观的需要,我国还需要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各类景观树种等,不同的地区还将会需要各类特色的树木,目前,市场化需要能满足各种需求的林业育苗品种。

2,信息化的林业育苗

信息技术目前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如果在林业育苗市场分析中应用到信息技术,则林业育苗则能针对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育苗。比如人们可以从信息技术中了解市场对育苗的需求,各地育苗的需求,人们可以分析到目前发展的育苗品种,是可能供不应求还是未来会生产过剩。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科学的分析,就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的脉搏,引进信息技术会给林业育苗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3,科学化的林业育苗

要让林业育苗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就需要提高林业育苗的科学含金量。目前,人们对林业的需求多种多样,人们就需要能通过科学的方法优化树种,让树种更能满足这种环境的需求。

比如人们要求能培育出木质好、生产速度快、有经济价值的经济树种;人们需要各类美观的、能培育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能改善恶劣环境的景观绿化树种;人们需要培育出能抗病虫侵害、不需要耗费太多持续养护成本的树种等,为育苗技术注入更多科学含金量,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总结:

发展林业生产是人们的需求,从林业育苗的市场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林业育苗的方式还带有太多的盲目性、随意性,我国林业育苗事业还没有走上系统化、信息化、科技化的道路,现有的林业育苗生产方式是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使林业育苗能真正走向市场。

参考文献:

[1].李菁.杨小民.加快林业苗圃建设的探讨[J].林业科技管理.2003(12).

第4篇

【关键词】SWOT分析;低碳经济;低碳房地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31-02

一、前言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安全[1]。因此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现阶段世界各国的主旋律[2; 3],目前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世界引导型经济发展的模式[4],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同样也是行业耗能大户,尤其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后,“低碳房地产”被日益高度关注。因此,积极推动低碳房地产开发,是推行低碳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低碳化,不但提供了新技术、新理念施展的机会,而且也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房地产业的低碳化之路绝对不会是一马平川的,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解决。本文将基于SWOT模型分析研究现阶段我国低碳房地产业的发展情况、趋势、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二、 SWOT分析法及其应用

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K. Andren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5],由于具有清晰、简明、具体的特性,该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其中文意思为:S强项(优势);W弱项(弱势);O机会(机遇);T威胁(对手)[6]。因此,SWOT分析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中房地产业的基础分析模型,对中国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及策略制定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

三、我国低碳房地产业的SWOT模型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之也浮现了大量的问题:如一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中长期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模式传统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大,城市生态体系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房地产业也不例外。低碳房地产是一个涉及面广、构成要素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住宅产品的设计、建设、而且贯穿于消费和管理服务的整个过程。然而,低碳房地产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它不仅意味着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要重视环境因素,而且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尽可能减少污染,做到低碳减排,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或象征[7]。

(一)低碳房地产业发展的优势

(1)有利于调整房地产行业内部的结构。当前的形势下,房价居高不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门坎过低,行业内部的结构不合理,市场热炒的性质让消费者只怕买不到合适位置、合适价钱的房子而对房子的舒适性和内在质量并不看好,所以发展低碳房地产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而且随着政策的调节和技术的成熟,这类房子的成本就回到正常的水平,从长期来看,这是一定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内部调整的[8]。

(2)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游产业链,它的低碳发展关系到许多传统高排放、高耗能的行业,在房地产业走低碳发展路线,将有助于拉动房地产业上游产业绿色生产,并带动房地产业下游绿色消费。低碳房地产使资本与绿色低碳地产相结合,是房地产长远发展的“平衡基金”和控制资产泡沫、平抑房价的“对冲基金”。

(3)有利于实现房地产业的节能减排和建筑的智慧化。建筑智慧化和节能减排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被资本所左右,所以,开发商都在追求短期内收益最大的投资方式,忽视了建筑智慧化和节能减排,在低碳经济的情况,有利于加快将市场的庞大资本和先进的低碳技术相结合,实现未来建筑的智慧化和低能耗。

(二)低碳房地产业发展的劣势

(1)国家的相关规范与量化标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低碳房地产”在当今市场上早已不是新鲜的概念,然而,当前市场上大多数号称低碳的项目,仅仅把低碳作为促销的噱头或抬高身价的镀金。目前国内还尚未制定操作性强、科学、统一的低碳标准,针对低碳房地产发展制定的法律、政策体系也不完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目前低碳房地产业主要的法律依据,但美中不足的是,以上两个法规均未明确对建筑物的碳排放指标进行界定。同时,由于缺乏有效而完善的政府监督机制,市场上充斥着形形打着“绿色、低碳”旗号的地产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可见,在房地产企业制定整个低碳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来自于体系和制度,而不是仅仅是技术研发。

(2)消费者对低碳成本的认可度不够。从市场分析,当前我国消费者住房刚性需求强烈,低价房成为首选,其次是地段、环境、功能,而低碳、节能、环保往往排在最末位,甚至被忽略。而低碳房建筑成本高于普通建筑,故其成本的增加必定会通过提高房屋初始价格转嫁给消费者,结果将远远超过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继而使得低碳建筑未成为当今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低碳建筑的推广进度

(3)现有节能设计及技术水准相对落后。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房地产企业(万科集团等)虽然在发展低碳地产上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整个产业掌握的核心技术较少,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掌握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但发达国家却不会完全把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同时,我国自身在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也面临着如研究经费不足、技术落后、市场前景不明确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客观上阻碍了技术创新。

(4)低碳房地产产品稀缺。市场和运行环境应该是低碳房地产发展的基础,但目前由于市场和运行环境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房地产企业在低碳房地产的发展中还是承受着较大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成本风险、技术风险等)和责任,因此许多房地产企业即使支持“低碳”发展,但仍没有付诸于实践行动。此外,我国大部分房地产公司的注意力仍然主要集中在产品的质量、外观形象及相关配套等方面,业内建筑节能意识薄弱,进入低碳地产领域的企业仍然为数不多。目前我国在低碳减排的技术方面有很多研究成果尚无法转变成现实产品,造成了投资者缺乏投资低碳住宅的积极性,难以普及低碳房地产。

(三)低碳房地产业发展的机遇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并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促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以生态文明理念走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低碳房地产业发展的挑战

低碳房地产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因素影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2014年以来国内一些主要城市连续多次被列入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表面上看是空气质量问题,深层次却反映出城市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优、能源使用方式落后、绿地空间不够、公共交通不足等问题,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较差。

四、低碳房地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世界领先,每年约有20亿O的新建建筑数量,通过建筑产品实现低碳,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上态度积极,某些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需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随着低碳经济理念逐步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传统的房地产业思维模式已难以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房地产业的绿色低碳化必然会带动低碳相关的产业发展,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企业,作为房地产项目的主体,必将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开发低碳技术产品,依靠技术进步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带动整个产业升级。同时,政府应整合低碳房地产价值体系,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充分调动房地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营造形成发展低碳房地产的政策、制度、社会和舆论环境。因此,在未来房地产业发展中,低碳将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房地产的低碳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走低碳经济的进程,同时加快了我国经济转型速度,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IUCC . Climate Change. UNEP andWMO.(1995)

[2]李克让 .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地理学报.(1996) 5(1): -12.

[3]廉丽姝. “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3(27): 84-87.

[4]Government UK and Paper Energy White .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2003).21-28.

[5]李建波 ,钟美. “SWOT分析法及其在某企业的应用.”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2).27(6): 143-146.

[6]张智光. “江苏林业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优势与机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4: 62-65.

第5篇

摘要:借鉴国内外森林公园规划指导思想,以株洲市石峰公园规划为例,在保护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运用差异性营销战略方法,对石峰公园进行景观差异性分析、客源市场分析、客源需求分析;以公园生态安全和市民需求为基础,结合公园景观资源特色,提出了规划理念、公园定位、功能布局和形象策划等,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石峰森林公园各个功能区的具体规划、建设构思。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旅游及教科文化活动区域。它是大自然的浓缩,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公园的规划是公园建设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园的发展。纵观国内外森林公园规划思想的发展,美国国家公园规划思想经历了总体规划、综合行动规划、行动决策构架三个阶段的演变,规划工作的重点也由以经济和美学价值为导向的旅游设施建设和视觉景观规划转向以“如何更好地保护资源”为导向的资源管理规划。其他发达国家的森林公园规划价值取向也由最初的游憩利用转向生态保护,森林公园功能重心由景观欣赏利用向生态资源保护转移。国内的森林公园规划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规划建设大多还处于以经济和美学价值为导向的旅游设施建设和视觉景观规划阶段,如何协调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森林公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以株洲市石峰公园为例,以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运用差异性营销战略方法,通过市场调查明确市场定位,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公园风景资源特色,详细设计公园文化取向,深人挖掘森林景观文化内涵,力求在保护公园风景资源的前提下,满足当地市民游憩和观赏需求。

一、概况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中东部、湘江中下游,距省会长沙市45km,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为江南最大铁路枢纽。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隅。

株洲市石峰公园位于株洲市石峰区,建于1964年,北面以建设北路为界,南临湘江,以沿江路为界,由荒山绿化而成,公园四周被厂矿企业、行政机关、民宅包围,总面积达到153.46hm2,为湖南省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被评为省级最佳公园。

二、风景资源优势及问题

1、风景资源优势。

石峰公园多为低矮丘陵地,地形变化不大,主峰海拔167.38m,最低海拔42m,但局部区域地形变化丰富。山形有一定特色,为土石结合的山体,园内有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山石,如福字摩崖石刻、猴子石、猫公石、响石。公园内碑林景观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公园内植被较丰富,建筑形式古朴,建筑功能布局合理,建筑形式多样性。公园主景有“云峰阁”,阁高26m,矗立于石峰山之巅,可俯瞰全市风光;山腰建有“蔷薇小观”,小观内种植各种花木共97种,其中蔷薇科植物有21种;公园内还建有“批把路”、“月季圃”、“玫瑰坡”、“红叶岛”、“樱桃沟”、“海棠林”等小景,建有“清心斋”、“听月亭”、“松涛廊”、“浮翠阁”等园林小品。特色娱乐项目有:1987年创建了我国首家集智力、体育、科技、娱乐为一体的国际性体育项目—定向乐园;省内首家跑马场、射箭场,市内首家滑冰场、茶馆、滑道等;公园常年举办规模较大的春花、月季、国庆和秋展及书、画、鸟展;公园内还建有玉兰山庄,可提供住宿、餐饮、会议、娱乐等服务,是全市各单位举办集体活动和庆典活动的中心地。石峰公园地处株洲市市中心,长沙、湘潭、酸陵等大、中城市均距其一小时车程之内,交通便捷。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丘陵型公园,充满自然野趣。长株潭三市公交一体化后,市民来往更方便,票价也将相对降低,扩大了石峰公园的市场;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将进一步带动石峰公园的开发,使其成为湘江景观带上的一颗明珠。

2、问题。

石峰公园建成较晚,与公园有关的文化内涵较难挖掘;院内天然景点较少,植物种类较单一,植物造景较少;公园内平地较少,给游憩设施的建设拓展带来困难,局部山体不稳定,出现滑坡现象;水面小而少,对造景和防火均不利;公园内未经规划的绿地面积较大,地也不少。建筑特异性不明显,车行道宽度不够,局部道路太陡或者转弯半径太小,有的地方没有考虑行车安全视距;周边环境较差,使公园本身营造的清新环境大打折扣;公园被其它单位蚕食,规模变小;公园在自然条件方面与长沙南郊公园类似,给差异性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三、公园规划理念、原则与目标

1、规划理念。

借鉴国际上“以保护和维持森林公园生态完整性”为指导的规划理念,在保护公园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市民对公园经济、观赏的需求,采用营销战略的方法,通过市场调查和公园风景资源调查,确定公园的主题为:市民休闲为主的长株潭区域知名的郊野型森林公园。公园规划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古今融合、历史延伸的理念,原创性、独特性理念。

2、规划原则。

(1)景观差异性原则。株洲市目前只有4座市级公园,文化园和流芳园面积较小,分别为15.48hm2和2.1hm2,地势平坦,游憩项目较少。神农公园为中型公园,面积32.3hm2,以神农文化和水面为特色。石峰公园面积最大,功能较为全面、综合,丘陵山地的地形富于变化,充满自然野趣。规划以“绿野仙踪”为设计的基本点,充分发挥风景资源优势,突出“四围黛色篱边出,一阵花香竹里来”的生态特色,利用自然,美化自然,再创造自然。绿野仙踪的“绿”指公园以绿色环境为主基调,尽可能的减少硬地设施的面积,增加绿化品种及特色;“野”指游憩活动充分体现野趣,创造有别于城市环境的趣味活动;“仙”指项目设置以科学的方式体现人造仙境的独特感觉,并充分挖掘株洲的历史传说故事融人其中;“踪”指突显株洲文化的积淀,体现株洲文化的精髓、创造绿野文化溯源的独特游憩项目,延续传统文脉。

(2)客源市场细分原则。将不同年龄阶段的游客分类为:儿童类、青年类、中年类、老年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需求,结合公园原有资源、地形、地势进行总体布局以及各功能区的设计,以长株潭一体化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吸引力,逐步形成以株洲为中心,以]h车程为半径的三级市场。三级市场分别为:一级客源市场指株洲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指长沙、湘潭、醛陵市居民,三级客源市场(机会客源市场)指周边其它地区居民或外地居民顺便来访。

(3)公园文化差异性原则。通过提炼城市文化,提取公园主题形象,并围绕形象进行一系列的建设,将公园改造成一个主题突出、形象鲜明的综合性公园。在充分尊重公园原有道路网、建筑、植被等的基础上,理清规划主题与公园发展方向,确立了四色的形象主题线,四线分别是:褐色的诗话碑刻线,指公园北侧及中部以“碑廊诗刻”为引子,形成褐色文化线,是湖南名人文化和诗书文化的集中体现。红色的浪漫缘石线,指公园西侧以爱情石刻点缀,形成喜庆温馨的红色爱情主题线。本线同时贯穿福字摩崖石刻、猴公石、猫公石、响石等石文化主题游线,是株洲市文化的集中表现。绿色的精品园林线,指公园东侧汇集了一系列特色精品园林,构建一条融中国传统园林意境、体现植被特色与造景效果的绿色生态线。橙色的运动娱乐线,指公园南侧集青少年野外运动与现代游乐于一体,展现生命与运动之美,构成一条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生命之线。

上述4线串起了公园内“度假娱乐、儿童游乐、生态保育、市民健身”四大功能节点。

3、规划目标。

创造一个有别于株洲城市其它地域,具有鲜明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森林公园,以新颖、有文化气息、有趣、活泼为主要规划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新时代气息。整体造园风格以浑然一体的大地景观尤其是广裹动态的山林为公园大背景,是公园给人第一眼的主要印象。

(2)新景观形象。在森林公园人口广场等硬质景观的处理上采用直线型的轴线铺装和色彩斑斓的大地景观。

(3)新功能特色。公园功能分区紧跟时代脚步,游憩项目体现综合性公园的特点;具体项目设置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游憩心理以及兴趣互动的需要。

(4)优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特色的发展和城市景观的改善,注重地域文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

(5)通过自然景观的科学配置及人工景观的有机配合,将公园建设成为具有高水平的郊野休闲公园,成为整个株洲市的核心景观之一。

四、功能布局

根据公园规划基地位置和地形以及项目设置内容,从最大限度利用和展现公园游憩机会的角度进行功能划分、景观构想与景点设置。从游憩机会序列和景观特色上将公园分为儿童乐园区、休闲度假区、市民健身娱乐区、浪漫婚庆区、现代游乐区、青少年野营基地区、湘江风情人口区、生态保护区等动静结合的八个功能区。

(1)儿童乐园区。是一处面向12岁以下儿童的综合性游乐场所,定位为“快乐童年,游戏创造知识”。

(2)休闲度假区。提供旅游者及市民休闲度假、会议、分时度假、疗养之用,定位为“诗文雅舍,在园林中惬意栖居”。

(3)市民健身娱乐区。将建成以自然山地登高、森林运动健身为主的市民健身娱乐场所,定位为“登高临林、于心旷神怡中健身养性”。

(4)浪漫婚庆区。建设成具有浪漫气质的、供新人或夫妇游玩、摄影的婚纱摄影、婚庆纪念外景地,定位为“浪漫定情地、处处显温馨”。

(5)现代游乐区。规划为以现代娱乐项目为主、面向不同层次游客的室内外现代游乐场馆区,定位为“游玩于山涧、体验于心田”。

(6)青少年野营基地区。集体能与智力训练、动物认知为主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成为青少年校外学习的课堂和锻炼意志品质的中心,定位为“不畏艰险的探索地、动物认知的活学堂”。

(7)湘江风情人口区。环境较差,建成体现湘江风情的小型景观休闲商业街区,定位为“游湘江风情、读千年株洲”,使其成为游客了解株洲、解读株洲的一个窗口。

(8)生态保护区。以环境与生态防护为重点,尤其注意与工厂临近区域的生态保护。通过大量绿化的种植强调公园边界,避免公园受到周边工业用地的蚕食。生态保护区是公园的生态背景,原则上禁止游客进人。区内保留好供消防用的通。

五、景观规划

(1)景观体系规划。公园的景观体系考虑点线结合,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主要景点、景观标志、主要景观轴线、次要景观轴线、景观视线。

主要景点即策划的“石峰八景”,通过八景引领公园的景观建设。景观标志为各功能区内除主要景点外的其他的标志性景点与特色景观,起到烘托与充实主要景点的作用。主要景观轴线为沿儿童乐园区—市民健身娱乐区—青少年野营基地的山脊轴线,此轴线南达湘江、北连城市,在平面上纵贯南北,成为公园山体格局构成的骨架,为公园内最主要的一条开放式的景观轴线。必须对其自然生态体系进行保护,维持山体的基本格局。在竖向上为整个公园的至高区域。次要景观轴线为东西方向,贯穿浪漫婚庆区—现代游乐区。此轴线将公园内的三大景点“同心映月、湖光影羽、碧湖双秀”进行串联,是公园中自然景观尤其突出的景观带。

(2)景点规划。在整理和分析资源现状特点的基础上。

该公园重点策划了景点,形成“石峰八景”。以八景为龙头,形成景区,景区内的其他景点起到烘托和补充拳头景点的作用,共同形成公园的景点体系。公园内的景点为:蛟龙戏水、翠林茶香、高阁临风、蔷薇满园、同心映月、湖光影羽、碧湖双秀、浮翠春晓(见表1)。

六、讨论

本规划在保护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运用营销战略的方法,通过客源与周边公园资源的差异性比较分析,确定以“绿野仙踪”为设计的基本点,充分发挥风景资源优势,突出公园“四围黛色篱边出,一阵花香竹里来”的生态特色。将公园定位为以市民休闲为主的长株潭区域知名的郊野型城市森林公园。

根据客源市场分析、客源需求分析确定了公园的整体功能布局,将公园分为以下8个功能区:儿童乐园区、休闲度假区、市民健身娱乐区、浪漫婚庆区、现代游乐区、青少年野营基地区、湘江风情人口区、生态保护区。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明确。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居民建筑美感;社会归属感;经济影响

我国虽为发展中国家,但在经济实力方面一直处于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与其内部建筑建设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纵观我国建筑行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评价建筑的好坏,归根结底就是对该建筑整体上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享受进行评判,好的建筑能提升居民的欣赏水准。近年来,城市中的居民建筑越来越注重美感的提升,更是近乎于所有的建筑物都兼顾到了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共同提升,可以说城市居民建筑美感度的提升已经成为了目前阶段建筑行业的首要目标。本文也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对城市居民建筑美感度的提升对整体经济影响做出了简要分析。

1城市居民建筑美感现状分析

自从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纷纷进入了事业发展的高峰期,这其中以建筑行业的进步尤为显著。过去我国建筑的整体风格以黑白灰三大色调为主,可以说不论何种建筑外观上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建筑的目的出发点都是实用性。在当时,人们所居住的房屋大都为“筒子楼”,一层一间公用的卫生间,多户家庭共同使用走廊内的集体厨房,每家每户的私人空间相对较少。而现在我们所居住的楼房,在外观上拥有了更丰富的色彩变化,红色、绿色等鲜活跳跃的色彩被大胆应用于各大建筑的外观之上,可以说放眼望去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说房屋的内部结构,每家每户都拥有了独立的厨房与卫生间,私人空间得到了满足。现在这些建筑作为旅游景观每日向游客开放,通过门票费用的收受为国家带来经济收益,也可以说是运用了城市居民建筑的美感度为整体经济提高了收益水平。

2提高城市居民建筑美感的对策

2.1融合西方美学概念

如果站在传统观念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崇尚的美学本身应该是含蓄、内敛的,比如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单薄精致的脸庞,才是我国传统观念上的美。与西方国家热情洋溢的美不同,我们更喜欢安静沉稳的美。但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如今的社会更能接受强烈的美感形式。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应该及时更新自身的美学意识,吸收西方国家美学理念中对我们有益的部分,将其融入进我国的美学意识之中,在丰富内涵的同时,加强外部表现形式,并将这种富含中国特色的美感运用于城市居民建筑当中,相信日后我们一定会创造出美感度更强的城市居民建筑。

2.2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对美的形式进行改革

不能否认的是任何一幢建筑在建设之初的最基本目的,都是为了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居住享受。建筑本身形态不管进行了怎样的改变,都不能破坏其本身的实用性价值。比如曾经在浙江省出现的“斜塔式”住宅,虽然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眼球,但由于其本身不能满足居住者的基本生存需求,所以在大规模推广之前,就被建筑大环境所淘汰了。这种建筑形式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需要的建筑类型应该是在能够满足群众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之上,对外观进行适度美观的,归根到底最注重的还是基本实用性。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大部分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完成的极为出色,他们所开发的楼盘,外观色彩极具吸引力,且内部设施又满足了居民的生存需要。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建设美感度更强、实用性更高的城市居民建筑,来增强我国的整体经济影响力。

3城市居民建筑美感度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3.1提升城市居民建筑美感增强整体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基本竞争软实力,而提升城市居民建筑美感又对增强经济实力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其经济实力不光在中国,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具有极强影响力的,而这些城市中居民建筑的整体美感也是比其他城市具有更高的水平。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城市的旅游业都是相当发达的,每年大批量的游客为他们带去了丰厚的旅游收益,在宣扬城市文化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收益,使得经济发展得到了更好的促进。所以其他城市也应向一线城市进行学习,加强城市居民建设的美感度,提高经济影响力,保障城市的稳定发展。

3.2保证城市居民建筑美感度稳定经济发展状态

居民生活状态的稳定需要社会经济体系的稳定来为其进行保证。而稳定的社会经济体系又与城市整体建筑美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来说整个城市的建筑如果从外观上来看就十分的新颖、美观,那么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来此游览,以增加更多的经济收益,也会吸引一部分优秀外地人员长期留在该城市,为城市的整体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3.3城市居民建筑美感度的提升有助于稳定城市的经济状态

通常情况下,建筑行业是对整个城市经济收益影响力最大的行业。在过去城市中的建设往往没有在美观度上投入太多的精力,一般都是普通样式即好。虽然整体上来看,整个城市的格局显得十分和谐,但这些建筑并没有突出各自的优势,看起来有些太过统一,这样可能不会给城市经济的增长带来明显的进步。我们主张建设美感度高的居民建筑,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城市个性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的促进城市经济影响力的增强。

4结束语

总结各大城市成功的居民建筑案例,分析其内在的美观性,并将所相关的技术,运用于其他城市的建筑当中,为建设美感度高的城市而贡献力量,进而增加整个城市的经济状况,是未来我们的整体研究方向。相信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大幅度的提升城市居民建筑美感度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英子,张丽.北京市住宅消费者满意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7,(6):176-178.

第7篇

[关键词] 童装市场分析 前景发展 营销策略

目前我国1岁~16岁的儿童有3.8亿,年童装消费需求在8亿件左右,据权威机构预测每年仍将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而今后几年,我国又将进入生于高峰期,市场潜力惊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童装消费正日益成为当前国内家庭生活消费的重要支出之一。

一、童装市场现状

1.对消费者的分析

儿童可以分为五个群体:婴童(0岁~1岁),幼童(1岁~3岁),小童(4岁~6岁),中童(7岁~12岁),大童(13岁~16岁)。儿童作为一个消费群体其消费方式比较特殊,不但没有经济收入,而且所有消费都依赖父母,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者”。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大多思维活跃, 追求自然和时尚,容易接受新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并不拥有消费决定权,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多数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购买。

2.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1)现状分析

a、庞大的消费群体与有限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专业厂商太少;

b、 国内童装品牌缺乏竞争,国外品牌已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c、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大童服装严重断档;

d、设计落后,与市场缺少沟通,色彩暗淡,款式单调、陈旧,面料选择不够合理;

e、 童装成人化, 我国童装业起步晚,观念落后,由于长期以来对童装缺乏科学地认识,童装的季节性不强时代感弱;

f、营销方式落后。

(2)发展前景

在童装市场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受到家长及本人消费习惯和需求心理趋向品牌消费的影响,对品牌的偏爱将延伸到孩子身上,尤其是成熟的品牌为首选。这无疑决定童装市场更趋向品牌化、个性化和时尚化。

二、开发童装市场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

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欲望和需要的各种事物,包括三个方面;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现阶段童装主要集中在形式产品的竞争上,即产品的特点、产品款式、产品包装等。强调具有个性的产品设计,突出“绿色、健康”的理念,面料应多选棉、麻柔和的原料。根据不同的穿着需求(生理、心理特征),体现新时代儿童内在精神和美学,追求自然、自信、时尚的个性。

2.品牌策略

一个品牌是否能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在开展品牌经营活动中的创新能力。把品牌注入一种文化,品牌就有了内涵和外延的空间,产品也就有了个性与风格。风格要适合时代潮流。新一代的儿童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是知识丰富并富有协作精神的群体,这一点需注意。

3.价格策略

近几年中国童装需求呈逐年增长趋势,从消费档次看,由以低档为主转向以中档(100岁~200元)为主,中高档也增长迅速。这说明中等收入群体是童装消费的主体。今天的消费者对童装的需求逐渐从单纯美观、耐穿等,基本属性向安全、舒适、健康、绿色功能等感受转变,消费行为更加理智。而品牌的形象、文化、附加值是否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所需才是问题的关键。

4.服务策略

树立“以顾客为中心,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是品牌经营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消费需求心理的预测来开发顾客的潜在需求。产品仅是服务的一个载体,服务才是产品的通行证。重视服务,是市场存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5.陈列策略

商业竞争导致商品陈列竞争。陈列的目的事引起人们的共鸣,最终从]心理上打动消费者,促进消费。橱窗是陈列的重点,使销售信息的前哨,是吸引人激发购买欲的开场戏。增加配套物品的陈列,如:鞋、帽、饰品等。这样既可以方便消费者,又可以增强购买欲,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一般陈列可有综合式,系列式,专题式,特写式,季节式等方式参考。

6.促销策略

包括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对于这一特殊点,儿童广告定位及创意至关重要。一则好的广告必须有针对性,必须准确瞄准目标消费者,这就是广告界通称的“KENMAN”即“对最后决策者所影响的人”。在儿童服装广告中有两种类型的“KENMAN”:一是儿童本人;二是有决定权的父母。

儿童市场并非单一,因此策划时要根据不同的儿童心理、生理采用不同的广告诉求。按其心理及生理特征可分四个目标群体:

(1)0岁~5岁,学龄前儿童,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决策,应把父母作为主要诉求对象,告诉他们你的产品能使宝宝更快更健康的成长。

(2)6岁~9岁,喜欢流行的群体也是重量级的电视观众,广告诉求基本构架建筑在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需求上,如卡通漫画等元素的使用。

(3)10岁~13岁的,喜欢模仿青少年的一族,喜欢运动。

(4)追星一族,追求时尚、偶像。

童装与成人装不同,儿童是消费者,家长却是消费的决策者,这就加大了市场行销的复杂性,童装市场品牌竞争表现在品牌文化、风格、行销策略上。

总之,童装市场营销策略应以满足儿童需要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浙大学生出版社,2003年

[2]艾宏玲:《我国品牌童装定位与营销策划》[J].四川纺织科技,2004,(01)

第8篇

关键词:新能源;太阳能;应用;城市利用;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的能源需求也快速递增,宝贵的煤、石油、天然气将面临枯竭,世界各国正在从解决能源可持续供应和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而在我国目前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势下,开发、利用新能源不仅是长期战略,同时也是解决当前能源的当务之急。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其开发应用尤为重要和迫切。早在六、七十年代,太阳灶已在我国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等全国各地推广。进入八十年代,从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开始,其节能、环保、可再生等独特优势就日益凸现出来,但当时太阳能热水器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到九十年代后期,太阳能热水器成为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产业。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成熟和发展起来,我国各地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已具初步规模,部分已建成发电并应用。太阳能道路照明系统已在部分城市实施应用。城市太阳能设施的安装及普及每年以较快速度增长,年节约一定的标准煤和电能,但与缓解能源紧缺的迫切要求相比,此工作才刚刚开始,太阳能在城市的利用步伐也在逐步加快。

一、太阳能建筑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条约,中央政府对于节能省地住宅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的提前出台,等等信息表明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相关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局问题。太阳能建筑将在调整住宅能耗结构、保障建筑能源安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解决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用能、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推进和实施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太阳能热利用在节能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工业一直是三大耗能用户,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已占总能耗的25 -40%。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制冷,空调和热水占75%。太阳能低温热转换技术能实现以合理成本来满足部分建筑用能的需求。因而它作为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将有宽广的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筑用能以采暖为主,采暖占总能耗的12%。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商品住宅开发已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据1996 年统计: 已建成的建筑有310 亿m 2 ,在1995 ~2000 年间新建住宅 55 亿m 2 ,到2010 年新建住宅已增至150 亿m 2 ,建筑用能亦将急剧增加,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为此,建设部制定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1996~2010》,其目标是在1996~2010 年,在新建住宅的采暖能耗要在1980 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的基础上节约50%;从2005年起新建住宅的采暖能耗因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节约30%。文件指出:在太阳能较丰富的地区要积极推广太阳能利用。[1]它将太阳能热利用纳入国家建筑节能的范畴,为太阳能利用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目前在城市中30%的家庭拥有热水设备。生活热水能耗将是建筑能耗中不可忽略的份额。而太阳热水技术是目前太阳热利用中最为成熟的技术,用太阳能解决住宅的部分生活热水将是太阳能在建筑中应用的首选。

2、太阳热利用系统与建筑结构的一体化

目前在中国,用于建筑的太阳热利用系统是太阳热水器和被动太阳采暖。被动太阳房本身就是通过建筑结构设计和新材料的应用来实现太阳能采暖的技术。而在近十多年来, 在大量的现有建筑上,特别是住宅建筑上,就地零乱地安装太阳热水器,普遍出现了热水器与建筑美学不协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景观,而且又增加了工程安装的 造价。澈底解决的办法是预先将太阳能装置(包括集热器,热水箱,管道和附件等)的布置考虑到建筑设计中去,实现太阳能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这个战略措施必将起到扩大和规范太阳热水器的市场,推动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的积极作用。

3、太阳能热利用与节能建筑应用

太阳能社区在国外许多城市已纷纷建设,在我国,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为打造太阳能社区提供了典范,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太阳能社区必定如雨后春笋。

3.1太阳能建筑在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1.1是调整住宅建筑能耗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需求

200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尽管我国民用建筑的整体舒适度低于世界各发达国家,但我国的建筑能耗已经占到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的27.8%,接近发达国家(1/3左右)的水平,采暖和空调为主的建筑能耗已占10%以上。[1]201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大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5%,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不低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10%。

显然,太阳能建筑将在调整建筑能耗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需求和心理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1.2将大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

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C02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l/3,其中,住宅约占2/3。

事实上,我国目前约90%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来自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大气污染物造成的酸雨、呼吸道疾病等已经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对我国未来C02减排的潜力估计是, 2010年以后,太阳能利用对减排已有较明显作用,2020年以后开始有较显著作用。

3.1.3将对我国能源政策和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和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尽管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如节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不同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等,除成本、技术、市场等制约因素外,管理体制过于分散、激励政策体系不健全、全民教育与理念传播不够等都是制约太阳能建筑发展的相关因素。当前,太阳能建筑的理念推广比具体某项技术或产品的推广更加迫切。太阳能建筑在生态和节能的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理念的传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占领未来能源领域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我国光伏产业在快速增长。太阳能建筑已经成为开拓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但在建筑教育课程、建筑施工环节、建筑验收规程以及住宅产业化政策中并没有体现出其作为一个“专业或领域”应有的地位。

可喜的是在《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七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太阳能利用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为太阳能利用提供必备条件。对已建成的建筑物,住户可以在不影响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安装符合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的太阳能利用系统。”

可以相信,随着住宅产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太阳能产品将像电视、电话那样成为设计师、开发商、业主的自然选择,国家责任和全民义务相结合将成为必然趋势。

4、发展太阳能建筑、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节能省地的核心依然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充分体现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现实是,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适宜居住的只有23%。其中耕地只占1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1亩。因此,我国不仅粮食要依赖进口,更需要大量进口能源。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房屋建筑面积242亿平方米。随着经济的发展,估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100亿平方米(目前,我国城市平均每年新增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占60―70%)。“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向屋顶要能源”,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在太阳能建筑的研究推广中,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充分考虑区域气候特征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西部经济欠发达而太阳能资源又丰富的地区,应以被动利用太阳能建筑为主,加强集热、蓄热、导热等材料和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而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阴冷,又具有冬季采暖、夏季空调的生活需求和经济能力,应积极扩大综合利用太阳能建筑新技术的投资环境、理念基础和政策优势,并作为实施太阳能采暖制冷、防潮隔热技术示范推广的首选地区。

(2)关注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可支付能力:目前稳定的热水供应已逐步成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人们也因此建立了基本的生态与节能意识。这是太阳能热水设备(系统)与建筑结合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3)针对不同的建筑功能,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尤其对于量大面广的居住建筑则实行税收及贷款优惠政策、能源投资机制及业主有偿使用相结合的政策。当然这些政策应同样适用于既有住宅建筑的改造。

(4)建立和完善太阳能建筑技术和体系:编制设计规范、标准及其相关图集,建立产品(系统)检测中心和认证机构,完善施工验收及维护技术规程等,是太阳能利用(如热水供应)列入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并作为一个“专业”纳入建筑体系的前提。

(5)强化理念推广和意识培养:引导人们了解建筑能耗、建筑环境、生态保护等一般知识,扩大和延伸已经成熟的太阳能热水和太阳能采暖应用理念。倡导“理念先行、示范突破、政策跟进”的原则,推行“标准设计、检测认证、建筑准入”的机制,逐步推进太阳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最终达到太阳能建筑的普及和推广。

开源节流是我国推进节能建筑的发展之路,太阳能建筑将成为节能省地住宅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太阳能LED灯具在城市照明中的应用

城市照明是一门科学、一种文化、一项艺术。城市照明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科学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太阳能LED灯具以其优越的节能效果、人文的光源照明控制,倍受客户青睐,其性价比与工频交流电灯具基本持平,且具有不破坏环境、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易于客户接受,所以只要光源充足的地方就有太阳能LED灯具开发应用的市场。

1、太阳能LED灯具的市场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扩大,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是世界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决策。同时在国际光电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光电制造业都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国家也不例外。

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光电发电相比,我国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甚至明显落后于印度。我国光电产业正以每年30%速度增长,2008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以及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还有未来5年能源下降20%的硬指标,这三条给太阳能产业提供了空前的商机,市场容量十分庞大,再加上国家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已经施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这么好的产业基础,整个社会和国家只要投入一小部分就可以有大的产出。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一种必然。

1.1太阳能LED灯具具有以下的特性:

(1)低成本:高亮度、低功耗,所需太阳能电池及蓄电池组配置较低、成本下降。

(2)寿命长: 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组件的质量保证期为20年,20年后电池组件可继续使用,但发电量略有下降。超高亮白光LED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智能控制器静态功耗低、使用寿命长。

(3)可靠稳定: 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组件具有抗台风、抗潮湿、抗紫外线辐射等特点。

(4)无人值守: 运行中无需管理人员,完美的智能控制系统给用户足够的放心。

(5)10小时以上供电: 系统设计时考虑到当地阴雨天气,将平均多余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内,确保用户连续阴雨天有足够的电能使用。

再加上使用太阳能LED灯具一不用架设或埋设电力线路;二不用电网的电能;三不用保养维护,真可谓一次投资,终身受益。

所以太阳能LED灯具可以方便安装在广场、校园、公园、街道、草坪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太阳能灯具在户外照明领域市场占有量不到20%,预计在2015年以后,太阳能灯具在户外照明领域市场占有量可达20%以上。太阳能灯具是目前最环保、最节能、最易推广的新灯具,市场前景不言而喻。

2、太阳能LED灯具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白天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组件上,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一定幅度的直流电压,把光能转换为电能,再传送给智能控制器,经过智能控制器的过充保护,将太阳能组件传来的电能输送给蓄电池进行储存;到了夜晚太阳能组件因接收不到光能,其输出的直流电压降到接近为零时,智能控制器自动开启控制装置,向LED提供电能,促使LED发光源发出足够的亮度用于照明;到天亮时,太阳能组件又接收到光能产生电压时,智能控制器又自动转换到充电模式工作。[2]

3、太阳能LED 灯具在城市照明中的应用实例

现太阳能LED灯具的应用已成熟,开发出的太阳能照明产品有:公路灯系列,草坪灯系列,庭院灯系列,广告灯箱灯系列,霓虹灯系列、造型景观灯系列,信号灯系列,水下灯、地埋灯系列及家居照明灯系列等,它高亮度、低成本的特点得到了社会及消费者的认可。通过开展“节能工程”,会继续增加人们对太阳能LED灯具的认知度,太阳能产品将会推向社会的每个角落。

随着人们对太阳能LED灯具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太阳能LED灯具及太阳能产品的普及率也会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广阔。同时也随着太阳能LED灯具成本的降低,太阳能产品会进入更广阔的领域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太阳能的绿色照明工程”,成为城市照明的一道闪亮风景。太阳能LED灯具是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的低成本高节能的灯具,在太阳能的引用与推广上定会走在前头。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简称“光伏发电”,是直接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形式。

4.1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包括1、太阳能控制器(光伏控制器和风光互补控制器)对所发的电能进行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把调整后的能量送往直流负载或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余的能量送往蓄电池组储存,当所发的电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太阳能控制器又把蓄电池的电能送往负载。蓄电池充满电后,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充。当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放完时,太阳能控制器要控制蓄电池不被过放电,保护蓄电池。控制器的性能不好时,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并最终影响系统的可靠性。2、太阳能蓄电池组的任务是贮能,以便在夜间或阴雨天保证负载用电。3、太阳能逆变器负责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交流负荷使用。太阳能逆变器是光伏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由于使用地区相对落后、偏僻,维护困难,为了提高光伏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性能,保证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对逆变器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新能源发电成本较高,太阳能逆变器的高效运行也显得非常重要。

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主要产品分类 A、光伏组件 B、风机 C、控制器 D、蓄电池组 E、逆变器 F、风力/光伏发电控制与逆变器一体化电源。[4]

4.2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系统是将光伏阵列、风力机以及燃料电池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不经过蓄电池储能,通过并网逆变器直接反向馈入电网的发电系统。

因为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免除配置蓄电池,省掉了蓄电池储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减小能量损耗,降低系统成本。并网发电系统能够并行使用市电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本地交流负载的电源,降低整个系统的负载缺电率。同时,可再生能源并网系统可以对公用电网起到调峰作用。并网发电系统是太阳能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代表了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主要产品分类 A、光伏并网逆变器 B、小型风力机并网逆变器 C、大型风机变流器 (双馈变流器,全功率变流器)。[4]

4.3我国光伏设备发展机遇

依靠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数十年来的技术积累,通过和一流光伏电池企业的深度合作,经过连续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光伏设备企业已具备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的整线装备能力。在目前国产设备及进口设备混搭的主流建线方案中,国产设备在数量上已占多数。

目前,我国光伏设备企业从硅材料生产、硅片加工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生产以及相应的纯水制备、环保处理、净化工程的建设,已经具备成套供应能力,部分产品如扩散炉、等离子刻蚀机、单晶炉、多晶铸锭炉等开始大量出口,可提供10种太阳能电池大生产线设备中的8种,其中有6种(扩散炉、等离子刻蚀机、清洗/制绒机、石英管清洗机、低温烘干炉)已在国内生产线上占据主导地位,2种(管式PECVD、快速烧结炉)与进口设备并存但份额正逐步增大。[3]此外,全自动丝网印刷机、自动分拣机、平板式PECVD则完全依赖进口。组件生产用的层压机、太阳能模拟器等在行业获得广泛应用。硅材料加工设备中单晶炉以优良的性价比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并批量出口亚洲,多线切割机已取得突破,多晶硅铸锭炉已经开始大量在国内企业中使用。

根据业内前十名的发展规划,至2010年,中国将再增加3000MW以上的生产能力。即使采用目前成熟的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混合搭配的国内主流配置方案,也至少为设备厂家提供了36亿元的市场。若以全进口设备计算,则需设备投资84亿元。这一切为光伏设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2009年,在国内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科研实力的公司(如河北某光伏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就拥有:“太阳能跟踪系统”,“聚焦发电”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光伏发电技术)的有力推动下,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快革新和发展;再加上二九年七月十六日国家三部委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的光伏发电整体竞争力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光伏发电电力供应量在国内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能够达到更高水平,从而更加有力的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

第9篇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电器化时代的到来,能源危机逐渐显现,尤其是电力的日趋紧缺,将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上海绿源电器有限公司致力于照明节能灯的开发与研究,其生产的“上海绿源”品牌系列灯具为新型照明器材,具有光普好、调旋光性优、使用寿命长、形式多样化、能效高的特点,其能效比普通照明灯具节能40-50%.

1、项目名称:上海绿源电器有限公司

2、投资总额:8000万人民币

3、建设单位:上海绿源电器有限公司

4、项目法人:陈锋

5、项目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自然条件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电力能源相对贫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明用电在电力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照明用电的年增长率将在15%以上。同时,我国人均拥有光源的数量也比较低下,与日本相比,灯头数量是日本的4.7倍,使用电力是日本的5.9倍,而灯头平均效率只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因此,推广“绿色节能灯照明工程”在我国非常必要。

1、劳动资源优势版权所有

上海绿源电器在大兴实施规模扩张,在招工用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条件。大兴镇是宿豫区人口大镇,全镇人口规模近6万,农村富余劳力多达3万人左右,全镇每年“两后”毕业生(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近1000人。同时,周边的仰化、丁咀、关庙、新庄、顺河等乡镇均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能充分保障企业3000人的用工需求。

2、社会需求空间大

上海绿源电器公司在大兴镇投资生产的节能灯,是城乡家庭首选的生活必需品,其巨大的消费市场无法估量。目前,我国拥有4.5亿户家庭,按每户每年使用1只节能灯计算,其需求量就达4.5亿只,况且全国众多的机关、学校、宾馆、酒楼、娱乐业、工厂以及大中小城市的亮化工程,对节能灯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家庭使用的数量,所以,新型绿色节能灯的社会需求空间相当大。

3、交通便利

大兴镇地处宿豫区东南中心地带,境内宿泗公路贯穿东西,东临京沪高速公路,西靠京杭运河,北傍宿沐一级公路,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距新长铁路20公里,距宿豫城区16公里,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产品外销方便、快捷。

4、电力条件

大兴镇拥有110kv变电所,其进线有110kv和35kv线路各一条;主变为31500kva;出线有35kv线路2条、10kv线路7条。全年用电高锋在农灌时节仅为18000kva/mαx,所以大兴镇的供电设施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可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

5、人文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

近年来,大兴镇从整治软环境、提高全民文明程度入手,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一条街、文明行业和十星级文明户的评创工作,贯彻落实软环境建设的“八项”规定,树立“诚信大兴”形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便商”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打造“平安大兴”,创建最安全地区,辖区民风淳朴、治安稳定,全镇已连续5年来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三、项目规模、资金来源、项目内容及市场分析

(一)项目规模

项目预算总投资人民币8000万元

(二)资金来源

自筹

(三)项目内容

祥见表3-1

建设项目内容

单位

数量

预算资金(万元)

备注

主厂房

平方米

34000

1700

办公用房

平方米

1000

80

配套用房

平方米

1500

100

厂区铺路

平方米

8000

200

生产设备

组(台、套、条)

20组(台、套、条)

5700

自来水安装

1500

25版权所有

地下疏水工程

1200

36

其它

81

合计

8000

(四)市场分析

1、供需情况

节能灯以其环保、省电、光效高等特点倍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4.5亿户家庭中,使用节能灯的比例较低,其主要原因就是求大于供。目前,全国年生产节能灯的仅在2亿只左右,排除机关、学校、宾馆、酒楼以及城市亮化工程的节能灯需求外,仅全国家庭,按每户年需求一只计算,国内家庭节能灯需求缺口就达2.5亿支。因此,生产节能灯系列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不存在市场风险。

2、价格情况

上海绿源电器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电子节能灯,价格非常低廉,且质量非常优良,配套工业非常成熟,并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其出厂价格约为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据统计资料分析,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节能灯有80%以上在中国制造。

3、节能情况

以全国每个家庭都将一只40w的白炽灯光换成同亮度的8w节能灯,中国4.5亿户家庭每年省出来的电源,就相当于几座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

4、生产规模

上海绿源电器通过在大兴镇的投入建设,建立起一个年产各种节能灯1亿只的大型节能灯及节能光源的生产基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节能灯配套产业链。

四、预期目标与实施计划

(一)预期目标

1、经济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为8000万元。企业投产后,年可生产节能灯1亿只,年销售收入3亿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00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2.1亿元,年利润总额9000万元。

经综合经济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年(含建设期)。

2、社会效益

节能灯厂建成投产后,能有效解决当地富余劳力的就业难问题,按照企业设计生产规模,可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3000人,按进厂工人年收入5000元计算,每年就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1500多万元。同时,还可带动大兴镇的运输业以及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普及使用节能灯,将为国家节省出大量的电力能源,为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

(二)实施计划

该项目计划用地96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计划分二期建设,建设周期为2年。2004年8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2005年2月一期工程投产达效;2005年3月份开始二期工程建设,2006年上半年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