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

时间:2023-06-11 08:58:36

导语:在公司税务风险管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司税务风险管控

第1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税务;管理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

(一)专业管理的理念

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是公司防范经营风险,维护经营稳定的需要,也是适应当前复杂的税收环境以及税务机关全新管理模式的需要。通过对税务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以及国网龙口供电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估计公司风险损失的等级及影响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帮助公司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国网龙口供电公司目前在纳税管理方面有专门的纳税管理办法,对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款申报、职责权限、纳税管理检查与考核、纳税资料管理都有详细的规定。但现行的税务管理制度更加重视税务日常工作的范性及准确性,对于税务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极少涉及,公司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因此,龙口供电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围绕自身的经营目标,在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下,重点关注高涉税风险环节,深入剖析公司税务风险的成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公司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估计公司风险损失的等级及影响程度,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旨在防范税务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问题时,首先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根据问题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将问题层层分解,形成排列有序的树状结构。递阶层次结构大体可分为三层:(1)目标层:这一层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2)准则层:也称为中间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所有中间环节,准则层由若干个层次组成。(3)方案层:该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在递阶层次结构中,上一层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但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并不一定是完全的,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为避免支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超过9个,若多于9个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三、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一)重视对税务风险的识别

公司应重视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将税务风险管理环节前移。公司税务管理人员在详细了解公司各个经营环节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模型、指标等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详细甄别各种税务风险。

在工程建设环节,可重点关注以下税务风险:(1)工程建设所耗用的各种材料是否都经过招投标,有正规的出入库手续;(2)工程建设发生的各种施工费是否合理,是否取得正规的票据;(3)是否存在将购进的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材料抵扣进项税的情况。(5)是否存在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作为财务费用税前列支,未作纳税调整的情况。(5)工程是否及时竣工决算,按规定转增资产或结转成本。

在费用开支环节,可重点关注以下税务风险:(1)日常费用支出取得的票据是否真实有效;(2)是否存在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费用作为公司管理费用列支的情况。(3)是否存在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抵扣进项税的情况。(4)是否存在多列成本、隐瞒收入的情况。

(二)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评估

公司在对税务风险有效的识别后,应对所收集的大量损失资料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数据模型及数理统计的方法估计风险损失的等级及影响程度。公司可根据自身经营特点适当选择税务风险评估方法。因此,公司可聘请专业的税务中介机构定期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并出具详细、专业的风险评估报告。

(三)加强对税务风险的监督和改进

对税务风险的监督与改进是税务风险管理的总结和优化环节。公司应不断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总结优势改进不足。对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要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及事后预防方案。公司税务管理部门可配合公司审计部针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内部审计,将审计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及时上报,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尤其是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过程需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模型等专业的方法。因此,公司也可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定期对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出具专业的评估报告。

(四)完善公司岗位职责和职权分配

第2篇

关键词:建安企业 税务风险 防范与管控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面对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建安大型企业如何进行税务风险管理,以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就成为摆在企业各级领导及财务人员面前的一件大事。建安大型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大型建安企业组织结构庞大,经营业务多样,经营活动复杂,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资源缺乏,管理环节滞后。目前许多大型建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一些企业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制度,但都偏重财务报表目标,而不太重视涉税合规目标。《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重点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目标和财务报告方面的目标,税务合规方面的内容比较缺乏或单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而建安大型企业点多面广,税务风险防范与管控的任务异常复杂而艰巨。

一、当前大型建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分析

1.建安企业产品施工的特殊性给建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带来难度

建安企业具有经营分布点多、面广,在其提供劳务和建造产品上具有跨区域、工程项目周期长和成本核算程序复杂,各施工地纳税环境差异大,税务风险管理难度高。多数大型建安企业跨省、跨国经营,企业需要面对世界各地层级不同的税务机关及国外税制的管束。而不同管辖区域的税务机关对税法关于建安企业政策规定的理解和执行差异很大,这就额外增加了建安企业担负税务风险的系数,给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带来难度。

2.税收行政执法不规范以及税企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可避免地增加建安企业的涉税风险

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国家对建安企业外地施工实行施工地和注册地税务机关双重管理的税收政策,各地方税务局都采取“以票管税”、强化税源管理等征管措施,导致企业执行难度大,税企争端多。南京、广州等地方税务局按建安企业营业收入的1%加征个人所得税;四川等地方税务局按2%预征企业所得税,以解决机构所在地和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对外出经营建筑企业争抢所得税或都不管所得税的问题。这就要求建安企业每到一地施工都应事前到机构所在地和施工地的地方税务机关详细了解相关的税收管理政策,以减少税务风险。

3.大型建安企业的税务风险通常与做假账或者简单的账面差错关系不大,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层的纳税意识和观念不够正确,相关内部风险防范制度缺失或不够健全,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异常压力等诸多方面

在施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从投标决策开始到竣工结算很容易忽视税务因素,加上施工企业层层转包分包,对项目管理的税务风险意识又比较淡薄,这样就可能增加涉税风险。建安企业是完全市场竞争下的微利企业,我公司一年完成了近30亿的施工产值,完成的营业利润也只有近2500万元, 仅占施工产值的8.3%。如果因税务风险意识淡薄导致税务稽查处罚,企业的税务风险很容易转化为直接利益损失,这样不仅会吞噬企业利润,阻碍商业目标的实现,还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4.建安企业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资源缺乏,管理环节滞后,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大型建安企业点多面广,有的只是在总部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有的甚至连总部都没有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只是象征性地配置了税务管理岗位。各个施工地点更谈不上配置专门的税务管理人员,相关的税务管理工作一般都由各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财务人员兼任,他们面对我国税法及其相关法规的不断变化,缺少涉税辅导及税法后续教育,对税法的理解、认同和把握有一定的偏差,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在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大型建安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管控应对措施

1.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企业应倡导合法纳税、诚信纳税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准确计算税金,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款,规范纳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在企业内部营造税务风险管理环境,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把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其他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把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以形成既拥有风险管理防御能力,又有战略管理规划,使税务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有效地融合。税务风险管理由企业管理层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2.管理环节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督,提前发现和预防税务风险,做好日常风险处置预案

税务风险管理是公司税务管理的基本和首要任务。加强对建安企业各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税务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应对,重在事前防范,做好“曲突徙薪”式的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控制风险,也为公司经营提供了通过税务筹划创造价值的可能性和空间。建安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以及各施工地点的相关信息,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对于监控和分析到的风险,应仔细分析原因并加以解决。这是一项长期的日常性工作,要实行动态管理。可根据需要在各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设立税务管理岗位。

3.强化企业信息管理建设,制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流程,明确风险控制点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及时汇编本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建立内、外部及各施工地点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信息系统能确保企业内、外部及各施工地点信息通畅,能确保企业税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发现税务风险先兆和实际问题均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妥善的处理。企业内部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合理与科学,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程度。如果企业缺乏完整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就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防范税务风险,也就无法有效地提高防范税务风险的效益。大型建安企业应结合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内部控制,即“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对具有重复性、规律性的涉税事项进行自动控制”;三是制度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建安公司业务和税收规定都是不断变化的,制度流程也要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4.配备专业的税务人员

由于税务管理的专业性、政策性和复杂性,税务管理工作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配备合理的岗位和人员,是公司有效管理税务风险的必要条件,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应定期对负责涉税业务的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一般来说,税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深刻理解税收法规,这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其次要熟悉建安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因为纳税处理基本以会计处理为基础;最后,还要熟悉建安企业业务以及整体经营战略,不熟悉业务就无法深刻理解某些相关的税收规定, 不把握经营战略则难以发挥税务的事前筹划、规划作用。另外,这些人员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税收政策不断变动,要求税务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能力,确切说税务管理部门要成为“学习型部门”。

5.利用纳税评估降低税务风险

纳税评估是由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报送纳税申报资料及提供的相关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评定、核实,从而做出定性、定量判断,进一步对纳税人实施管理和服务的行为。目前很多企业及其财务人员缺乏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因不熟悉税法规定或无意之失而造成的税收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从而导致企业被税务违法处罚风险增大。因此企业应借鉴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财务部门各月、季、年申报和上缴的税款情况,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主附表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内部自检。从故意税务违法风险、非故意行为导致结果违法的税务风险、税收政策调整或主管税务机关责任带来的税务风险、客观上少缴税款的无责任税务风险等方面,采取手工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开展宏观税负分析活动。充分利用纳税评估活动,详细剖析容易形成税务违法风险的不同风险点,分别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企业纳税风险。

6.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税收具有财

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控职能。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就业机会, 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人多面广,国家的宏观税收政策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对政策法规的不同理解及地域差异造成了各地的税收征管模式各不相同,各地税务执法机关也就拥有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 企业要注重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 加强联系和沟通, 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 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减少涉税风险。

7.加强税收法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政策

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准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精神的同时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掌握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的情况,审时度势,用足用准国家税收政策,降低不必要的纳税成本和其他成本。综上所述,大型建安企业产品施工的特殊性决定了税务风险控制的艰巨性,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建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对税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使企业随着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同时降低企业整体风险,从根本上解决税务风险问题,从而降低纳税遵从成本,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参考文献:

[1]刘芳,高雅杰,新形势下建安施工企业税务风险,价值工程,2010,(1)

[2]梁露松,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企业税务,2010,(6)

第3篇

企业税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分析,计划,起草,监督处理,协调和沟通,及前景预测报告他们的税务相关业务和税务管理过程。

(一)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和税务风险

税收成本是一个高度灵活和高风险企业的外部成本,其占企业利润的比重比例高。税务风险包括风险的税负,税收违法风险,信誉风险,损失和其他内容和政策,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所得税,通过规划,分析,评价,处理各类涉税税问题涉及的单元操作,可有效降低税务风险。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税收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企业税务管理,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一个明确的业务流程单元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做财会工作,提高业务处理能力,有效规避税务机关发现税项逃税问题,提高税收征管和财务管理能力。

(三)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施工企业在及时、准确掌握国家颁布的各项税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税务管理,有效保障单位筹资、投资和技术改造工作的合理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有利于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生产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盈利的。公司开发各种项目,围绕如何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纳税企业税收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有利于财务目标。

二、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管理观念淡薄,认识不全面

我国学术界主要侧重于从税收征管角度来研究,从比较少从企业税收管理视角来看,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缺乏科学的工作理论以及全面的理论指导。大部分企业的税务管理观念模糊,认为税务工作由财务会计人员兼办即可,没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税务机关,税务上只注重被动税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存在税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知识灌输,教育和培训,税务信息滞后,没有税收管理的全过程中,税收征管是纳税人发生后的事后管理,而忽略了前置和后税收征管;相当于税收征管的税务规划,只要做非常合理的税务规划是做税收征管工作,哪知只是税收征管的税务规划技术和方法层面。

(二)缺乏健全的税务风险管控机制和有效的税务管理手段

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开展相关的税务管理工作,但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控机制,过多的关注企业在纳税筹划环节上能否在税法允许范围内进行技巧性的减少企业缴纳的税款,如果纳税筹划方法被监管部门认定为属于偷税漏税行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多数企业缺乏有效的税务管理手段,主要采用税务筹划进行税务管理,手段单一,不能完全预测的税收管理和协调作用。

(三)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到位

日常税务管理工作是整个施工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资料与基础信息的前提保证。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日常的税务管理还不到位。仅仅按照应付税务执法部门关于税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发票管理等业务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建立健全制度涉税分析,税务信息管理系统,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税收征管机制,有没有充分利用外部专家,企业相应的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务及其他税务管理实践,从而阻碍了企业所得税有效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的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和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出发,构建科学、全面的税务管理体系,从而增强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降低税务风险和税收成本,促进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一)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随着施工企业涉税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税收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税收的相关法律知识、精通税收业务和网络信息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较高的纳税筹划能力和交流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税收征管,管理层及员工,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税务管理职位及相关人员。以建立健全税收管理理念。

(二)健全税务管理制度

键全施工企业税务管理制度是提供真实,准确的纳税资料的先决条件,同时也防止税收风险,保护企业资产,财务安全完整,正确,有效地执行业务相关立法的重要保证。

(三)企业做好日常税务管理

为了保护施工企业安全纳税,健康纳税,实现税收风险最小化,税务相关业务的企业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可以是内部检查,也可以聘请税务机关的税务审计,目的都是为了消除隐藏的经济活动在过去的税务风险。

四、结束语

第4篇

1 部分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模式

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完善有效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良好的税收筹划环境,实现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管理手段。

1.1 风控模式一

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审计曝光后,建立健全有效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把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培养员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及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基础,通过加强或完善内部稽核、培养教育、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各项制度,全面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2 风控模式二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保利集团控股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物业管理、销售以及商业会展、酒店经营等相关行业。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由于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建立企业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较好地把控房地产企业各类风险与关键控制点,2013年荣获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第二名,风险控制第一名。

2 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和征管制度的改革对企业税收遵从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专业科学的企业房地产税务风险控制模式非常重要。

根据《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4〕31号),房地产业再次成为指令性检查项目,房地产业已连续13年被国家税务总局列为年度专项检查的行业。

房地产税务风险管理的不良表现:

2.1 内部控制缺失或风险管理不健全

房地产经营业务多样,经营活动复杂,一个项目的开发包括设计、建筑施工安装、加工业、建材商贸、房屋销售业、广告、物业管理等诸多部门,不仅使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日常处理的工作量大、成本核算也容易混乱,管理难度大。

2.2 税控风险管理手段相对薄弱,管理资源缺乏,管理环节滞后,实际纳税遵从度时有差异

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如隐瞒收入偷税、虚增供料偷税、虚列成本偷税、多列支出偷税、虚列成本偷税、多种手段偷税、虚假申报偷税、隐瞒二手房交易价格偷税等。

3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模式的建立

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要及时、全面地了解有关税收法规,或对相关税收法规的精神准确把握,在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愿望,纳税时按照有关税收规定去做,避免事实上的偷税、逃税,从而被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模式:制定税务风险控制方向、设置税务风险管理边界、组织税务风险控制活动、分配税务风险控制职责。使税务风险控制在有效的规范的房地产商业模式下。

3.1 外部风控模式的建立

国家税务总局对分管纳税人开展稽查管理,认为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

3.1.1 房地产行业的收入虚假主要表现在销售价格收入偏低的问题

①未取得售房许可证收取定金,未按预收账款处理,隐瞒销售收入。

②关联交易销售款不结转或少结转收入。开具收款收据,隐匿收入。

③代建转开发,少申报收入,少缴税款。拆迁补偿收入不按规定确认收入。

④坐支售房款少计销售收入。税前超标准列支成本费用,减少应税所得额。

⑤银行按揭贷款资金不及时结转收入。委托销售房产不按规定确认收入。

⑥假承包经营少缴税。假联营将房地产对外投资入股分得利润逃税。

⑦工程尚未决算,长期挂在“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等往来科目,不结转或延期结转应税销售额。

3.1.2 房地产行业的成本虚假主要表现为建筑成本偏高

①建安成本重复入账,甲供材重复进入开发成本。

②收入费用配比方面不合理,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等。

③以假发票虚列成本。

④多结转成本等。

3.1.3 房地产行业的费用虚假主要表现各项成本的分摊费用的问题

①工资、福利费、业务宣传费超标准列支费用。

②税法不允许列支的项目。

例如,某企业开发项目当年实现预售收入1000万元,预计计税毛利率20%,期间费用及可扣除税金150万元,当年缴纳企业所得税16.5万元;次年实现预售收入2000万元,预计计税毛利率15%,期间费用及可扣除税金200万元,当年缴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第三年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期间费用及可扣除税金为250万元,项目计税成本4200万元。

企业财务人员作账:项目竣工清算应补缴企业所得税258.5万元。

税务稽查:应纳所得税262.5万元。

3.2 内部风控模式的建立

3.2.1 一般房地产开发建设与经营的主要环节

3.2.2 涉及主要税种

分为土地取得、建筑安装和成品销售三个环节,牵涉到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印花税等项税种。

3.2.3 房地产项目投入大工期长

有些项目由于工程款项拖欠、资金困难或者工程未结算等原因虽然已经完工,甚至已投入使用多年,但长期不进行工程结算,也不进行税款申报。

3.2.4 税务风险控制模式的建立

通过建立“基础管理信息+风险统计分析+纳税评估管理+应税稽查准备”税务风险控制模式,从信息管理到技术分析,精细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科学规范有效的风险管控。第一道防控由业务运营和生产建设部门搭建,第二道防控由风险管理、合规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搭建,第三道防控由稽核审计、统计部门搭建,第四道防线则由董事会和监事会搭建。

企业报表的基本信息来源以及账面数字的变动趋势,基础信息、涉税信息、财务信息 、运营信息,其相互关联性可以测定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合理分布,有助于降低经营生产的风险。也是企业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责任书”。强化企业管理意识,特别要抓住关键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指标,有针对性地研究企业公司税控管理和运营方略。

4 结束语

第5篇

财务主管需要熟悉会计准则,能熟练使用金蝶财务软件和其他办公软件。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财务主管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财务主管工作职责1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报销制度等,确保财务工作的顺畅运行;

2、负责公司收入、成本、费用的审核和核算,组织编制公司财务报表,准确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状况,为改善经营提出可行性建议;

3、合理组织资金运作,对公司资金进行统一调配、管理;监控各账号的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在规定范围内运作;监控、检查各账号应收、应付款项的执行及管理情况,确保资金安全;

4、负责各电商平台的账务处理,出具相关报表;做好流水汇集,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帐;

5、电商各平台成本管理;平台退款、转款、推广费用支出等,核对并整理入账,每月对账;

6、根据各个平台后台数据报表,负责电商销售平台的利润成本核算;

7、负责公司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的审核及预算,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公司资金状况,确保公司合理、安全的财务和资本结构,规避支付风险;

8、负责部门的日常管理和绩效考评及对部门员工的有效管理与合理激励。

财务主管工作职责21、在集团财务管控下,全面负责分公司的财务事务;

2、在集团的基础上,完善分公司财务体系等制度;

3、配合集团财务提供相应报表等。

财务主管工作职责31、统筹工厂财务工作,对工厂财务、费用、成本等工作总负责。

2、审核生产领料、审查整理仓库进出存数据,处理生产系统异常单据;

3、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公司会计核算制度,负责费用待摊、预提、对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归集分配,准确核算产品成本,及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4、负责对库存进行定期盘点、核对和数据调整,协助进行存货管理;

5、按规定出具月度、季度、分析报表;

财务主管工作职责41.协助财务经理准备或审核委托经营酒店开业前的预算及筹备工作;

2.年度预算进行汇总并协助财务经理及财务总监审核;

3.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并及时上报;

4.对费用进行汇总并对帐,确保开办费使用的正确性;

5.对相应单据进行复核和财务相应资料的录入,集团报表对接的设置工作;

6.编制事业部办公室人员的工资及个税计算工作;

7.根据集团要求,汇总事业部相关报表并确保报表的准确性;

8.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财务主管工作职责51、监督及核算门店营业款,并完成审核报销单及其相关的账务处理;

2、负责编制及审核管理报表,以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3、编制各类经营分析报表,对数据进行分析,协助公司领导对经营情况的及时跟踪与总结;

4、根据会计核算制度,统计公司税款缴纳,编制税务的相关报表及其他相关税务事宜。

财务主管工作职责61、配合做好公司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核成本费用支出,实施预算控制;

2、每月进行财务核算、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编制及上报;

3、设置企业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做好记账、结账和对账工作;

4、负责公司税务申报及管理工作,配合政府税务部门的税务稽查、检查工作;

5、执行、落实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落实公司资产管理制度;牵头或者参与职能部门组织的资产定期盘点,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能良好;

6、上级领导安排的其他财务工作。

财务主管工作职责71.负责公司全盘账务工作,保障公司总账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负责编制公司的各项财务报表,向公司管理层提供各项财务报告和分析;

3.组织公司的成本管理,进行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

第6篇

2020年是集团实施“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年,也是公司实现业务转型与发展,兑现业绩承诺的关键年,根据公司年初提出的年度十大任务,财资部全体人员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攻坚克难,群策群力,努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为公司领导应对复杂经营局面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现将本部门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 2020年工作总结

一、今年主要财务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2020年末公司预计实现总资产69.5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33.09亿元;资产负债率45.25%(其中母公司7.85%);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5.77亿元(其中母公司40.98亿元,风电公司4.79亿元),完成预算年度目标60亿元的76.28%;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0亿元(其中母公司实现3.14亿元),预计将圆满完成3.5亿元业绩承诺目标;预计净资产收益率8.15%。

二、完成财务核算信息化建设工作

公司原财务信息系统无法与集团预算管理系统和合并报表系统对接、匹配。为更好地满足集团财务管控的要求和适应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财资部从今年4月3日开始与软件提供方金蝶公司沟通确认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经历了近四个月的账套拆分和初始化录入建设周期,至8月6日正式结束初始化工作,然后经过了近三个月的试运行和调整阶段,目前财务信息化系统金蝶EAS(版本号V8.1)已正常运行,已初步完成了年初设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主要交付成果如下:

1.建立完成的财务核算系统是基于集团财务核算平台的独立账套、独立权限体系、独立数据库服务器、独立应用的财务管控平台。

2.已建立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总账管理、出纳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几大模块。

3.实现数据对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将能投风电公司原有账套数据从能投系统完整拆分至我公司财务系统中。实现了我公司账套与集团合并报表的集成使用,并能满足向集团数据对接和送数的要求。

三、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各项日常工作

1、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公司财务核算体系、使财务数据更能清晰反映公司业务特点,并充分发挥财务核算与监督职能。

2、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建设:(1)通过建立和完善费用报销OA审批流程,使公司的费用报销工作更加信息化和规范化;(2)加强单据审核:单据的审核从签字齐全、印章完整、发票真伪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认真稽核原始票据,认真抓好凭证录入与审核等基础工作,从源头上切实提升会计报表信息质量。

3、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审批权限,严把资金支付控制关,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4、配合集团财务管控相关工作:(1)根据集团对下属子公司财务管控的要求,按月填报集团合并报表系统和预算系统月度统计报表,并按月提交统计报表分析报告;(2)完成国资委年报决算系统填报相关工作,稽核通过后上报集团。

5、往来账核对和催款工作:月末及时与公司业务人员及相关供应商、客户核对往来数据,清理往来账,并于每个季度末发书面催款函和对账函,确保款项的及时收回和往来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四、及时准确的完成定期报告对外披露工作

1、完成年报披露工作:我公司被证监局列为2019年重点审计单位,监管部门主要关注的重点是公司业绩的真实性、公司的商业模式交易实质、关联交易等。财资部就监管部门关注的问题与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反复沟通,确保了2019年报公告各项财务数据和报表编制的准确性、及时性。

2、季报和半年报:及时准确地完成一季报、半年报及三季报的信息披露工作,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存在重大信息漏报、错报。

五、加强银企合作、重塑公司信用支撑体系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经营计划和资金需求,财资部积极与各大银行沟通洽谈,重塑公司信用支撑体系,争取授信支持,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支持方案。目前在中信银行取得10个亿的综合授信;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签订了120亿的意向性授信合同。

2、根据公司资金的安排,积极制定理财方案,利用闲置资金从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购买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努力实现公司资金收益的最大化,今年全年预计实现理财收益7500万元。

六、梳理和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内控工作要求,积极梳理和完善包括委托理财、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全面预算、收入成本管理、利润分配、税收管理等二十五项财务管理制度,编制财务管理制度汇编,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切实防范公司内控风险。

七、构建财务分析模型,努力实现财务角色转变

1.建立财务分析常态化机制,按月组织财务分析工作,坚持以准确、客观、及时和全面为原则,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潜在风险,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2.建立和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充分利用财务报告反映的综合信息,定期分析、总结和评价公司经营管理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好坏,全面反映公司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八、补充公司财务队伍,完善人才引进

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今年上半年积极通过市场化招聘,新引进财务人员四名,较好地满足了财资部的人才需求。通过部门内部岗位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要求,促使整个部门工作的开展更加协调有效。

九、应对税务稽查,防范公司税务风险

1、应对四川省地税稽查局要求的2017-2020年度税收自查工作:公司作为重点税源企业被被四川省地税稽查局抽中为2019年度抽查对象,要求我公司在2020年3月底前完成2017-2020年度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全部税种的自查、自纠及税款入库事宜,不得延期。财资部人员加班加点于3月14日完成税款的清查,并于29日完成税款的申报缴纳。

2、公司在2020年5月作为重点税源企业被四川省国税抽查为2020年度抽查对象,要求我公司在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2016年-2019年企业生产经营涉及的全部国税和地税税种的自查、自纠及税款入库事宜。

十、配合公司产业布局,作好重大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相关工作

(1)积极与中介机构及各方沟通公司的2020年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于2020年11月完成对氢能资产20%的股权收购。

(2)积极与集团资本运营部就兴能动力基金转让事宜与相关资产评估和审计中介机构进行反复沟通协调,努力在2021年前实现公司的资产转让。

第二部分 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集团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公司实现业务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年,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财资部认真梳理了本部门2021年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一套适应集团化财务管控的信息化体系

今年建设完成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是财务核算系统,是相对初级的阶段,而未来我公司将会是一个集团化运作的公司,客观上要求我们建立一套适合集团化财务管控要求的信息化体系,目前仅有核算系统无法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客观上要求我们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强化数据共享,推动建立和完善包含资金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投资管理、费用管理等模块的智能化财务信息体系,实现数据的共享、共通和共联。

2、完善财务分析应用系统,建立财务分析体系是公司强化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的需要,公司需要建立一套以EVA为核心的财务分析应用系统,完善对公司盈利质量、资金资产使用效率、业务风险以及并购项目等各项专题财务分析工作。

3、推进业务与财务核算一体化,加强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工作,切实增加数据应用的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业务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使一体化的信息核算系统实现对审计监督、成本控制等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4、基于上市公司面临的定期报告、回复问询等各种监管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公告数据的抓取和填报,以及数据勾稽关系检查等功能,确保公告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切实提高公司对外公告的信息质量。

二、作好人才建设管理,推动会计职能的转型和发展

1、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业务转型,也对财资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仅仅作好财务核算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财务人员需从核算会计角色逐步转变为管理会计角色,从分析财务数据和参与经营管理入手,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以及更多建设性方案和规划,帮助公司改善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更多战略性建议。

2、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学习成长机制,加强部门人员培训工作,提升财资部整体实力。

三、加强和完善内控建设相关工作

继续加强财务制度的梳理和完善,根据内控工作要求,完善梳理相关内控流程,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核算工作、查漏补缺,从制度上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

四、继续配合作好对外信息披露相关工作

根据公司定期报告披露要求,组织好2020年报以及2021年半年报、季报的披露工作,及时准确披露相关财务信息,确保公司各项财务数据和报表编制的真实准确,确保不存在重大信息漏报、错报。

五、加强资金管理,拓宽筹融资渠道

1、切实作好资金规划工作:提高编制资金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闲置资金使用效率,努力实现公司资金收益的最大化。

2、继续加强与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建立公司信用支撑体系,争取更多授信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为公司的业务转型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六、配合公司新的产业布局作好税收筹划工作

根据公司产业布局新局面,财资部要围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积极与税务局保持沟通,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财税政策,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开展纳税筹划,为公司合理节税、避税,争创效益。在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运营决策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税务意见,将税收筹划纳入公司经营战略的总体进行综合衡量,以期有效地为公司降低税收负担,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动预算的执行和考核

根据2020年预算的编制情况,切实加强预算的执行和考核工作,通过预算管理实现合理控制成本(费用),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监督职能的目标,并根据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预算管理指标跟踪财务的执行情况,监控财务预算费用的执行和超财务预算费用的初步审核,为公司领导分忧,出谋划策,当好参谋,精打细算,统筹规划。

八、共同面对新局面

第7篇

【关键词】 维管费; 管理 ; 规范化

一、加强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一)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上级维管费各项管理办法,结合涉县供电公司实际,完善维管费管理的各项制度,形成了以本、册、图、表、单为主线的标准化制度体系,使每项工作都有据可查。例如,《供电所定额包干费用管理办法及监督制度》、《维管费预算管理办法 》、《维管费资产管理办法 》等制度,都分别建立起配套的流程图、控制表及控制单,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共建立规章制度11项,内部控制单、控制表16张,并且每种控制单下面都标注了使用流程及使用说明,这样既方便了使用者又起到了控制作用。

(二)以方便工作为原则,合理配备人员

维管费按照上级要求设专人、专账、专户由公司财务统一管理。维管费配备一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出纳由公司主业出纳兼任,银行账核对由公司资产岗人员负责,每月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税收管理由公司税收管理人员统一审核管理并交纳税金;收入核算由营销部专责按照省公司冀电农[2007]15号文件要求对低维费收取用户进行确认,电费管理中心专责运用SG186营销MIS系统进行统一核算、出票、汇总,供电所负责收取,财务专责审核后入账。这种管理方式既便于专业管理,又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从2006年开始会计核算和维管费资产管理全部使用远光财务软件,按照省公司要求统一科目设置、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按月编制报表,做到各类会计要素支出项目显示清晰,并与供电所远光财务软件联网,设置查询权限,实现信息共享,查询简单、准确,为供电所预算控制、资产信息查询、了解定额包干费使用情况提供了方便。

二、加强预算“五关”控制,实现收支平衡

(一)严把编制关

按照公司预算统一管理制度,每年11月份编制下年维管费预算,按照“以收定支”原则进行科学测算,收入由营销部根据电量,严格按照省公司冀电农[2007]15号文件要求进行测算,支出由经营管理部、财务资产部、人资部按照所分管指标进行测算,确保收支平衡。最后由预委办审批后报市公司。

(二)严把分解关

将省公司批准的各项指标以正式文件分解到各归口管理部门,归口部门再将所分管指标对供电所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作为预算完成考核的依据。

(三)严把日常控制关

日常控制与公司一致,采取“归口审批制”,在原始凭证粘贴单上设置了预算控制专栏,每月25日编制下月预算;报销时由归口部门先进行审核,并在原始凭证粘贴单上加盖“预算职能部室审批章”,方可到财务报销,确保每笔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四)严把分析关

每季结束后15日内以幻灯片形式召开预算分析会,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与预算要求进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以保证年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严把考核关

考核实行相互考核制,每月结束8日内由预算归口部门对所分管指标进行考核打分报预委办。预委办汇总后由监审部审核报人资部,随当月工资进行考核,并在公司内网进行公布。

三、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一)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建立资产三级管理体系

按照公司资产统一管理模式,维管费资产结合预算管理体系,建立了价值管理、实物归口管理部门及使用管理部门三级管理体系,财务资产部负责资产价值管理,下设经营管理部、调度所、营销部、办公室等5个实物归口部门,负责资产从预算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使用保管部门负责实物的日常管理。

(二)实行“名片”化管理,明确资产身份

维管费资产分两部分,即维管费资金形成资产和接收的农村集体电力资产。为防止资产管理混乱,设置统一格式的“名片”(如图1所示)粘贴在实物上,名片上标明了资产属性、安装地点、统一代码,在实物现场便可了解资产身份,为维管费资产全寿命管理提供了方便。

(三)利用远光财务软件,正确进行资产核算

在远光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分别建立维管费资金形成资产和农村集体资产卡片,每月由核算软件按照设置好的国网公司规定统一折旧率计提折旧。

(四)以过程控制为中心,保证资产的闭环管理

每个部室设一名资产专责,负责资产的日常管理,资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配套的流程图和统计表、控制单。每个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只要涉及资产管理问题都能按照资产分工职责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使用什么控制单、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如:一项资产损坏更换时,要同时办理原资产报废手续和新增资产手续。报废资产按要求填写报废审批单(如表1所示),新增的资产要填写新增资产信息卡(如表2所示),有效避免了资产重复记账的现象。

(五)建立定期盘点制度,防止资产流失

维管费资产与公司资产管理一样,按照公司资产职责分工,分条分块每年进行一次盘点,保证了账卡物一致的真实性。

四、加强维管费控制,有效利用维管费资金

(一)科学测算,合理核定工资水平

维管费工资支出为农电工工资及相关费用,严禁正式人员工资在主业发放。对农电工工资进行合理测算,根据管理户数、营业范围、电费回收、线损完成情况等项目,结合劳动法规定,实行绩效工资,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农电工工作的积极性且降低了工资费用。

(二)合理确定管理费定额,有效控制维管费支出

对供电所办公费、会议费、租车费、电话费四项费用实行包干使用,每年年初结合预算,按照当年工作量多少、人员数量、路途远近等方面进行测算,确定定额,各供电所在规定限额内据实报销,按照“超支不补,累计扣分,节约加分”的原则进行控制。

(三)利用资产“名片”管理,对维修费、大修费进行控制

每发生一项维修费或大修费在编制预算时要求标明资产卡片号,资产属性及原值,财务在记账时按不超过50%的原则,准确区分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界限,同时防止虚报冒领维修材料现象发生。

(四)严格控制支出范围,依法经营维管费资金

严格按照《河北省农村电网维护管理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列支范围进行列支,即列支范围为10kV跌落保险及以下、电能表及以上的电力设施。

五、加强税收筹划,力争依法理财

(一)收集整理税收政策,抵御各种检查风险

财务税收专责对涉及电力方面的税收政策进行归类整理,并装订成册,外部检查时能及时提供,做到依法纳税。维管费涉及的税种有印花税、车船使用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

(二)不断提升人员素质水平,及时掌握税收政策

积极参加税收方面的培训,公司税收专责积极参加税务筹划师培训考试,并获得高级税务筹划师资格;通过税务局征订税务报和税务周刊及时学习相关政策;在税务网站下载新税收政策。

六、加强备品备件管控,防止物资管理混乱

(一)确定备品备件定额

经营管理部根据每个供电所管辖的配变台区数量、线路长度、人员多少等方面,确定备品备件定额,备品备件主要包括维修紧急用料、安全工器具等,一次性提前备足,维管费没有设立材料库,所有物资随主业物资统一管理。

(二)补充备品备件控制

供电所需要补充备品备件时,必须提供已使用的具体数量、具体项目,如是安全工器具要交旧领新,财务按照实际使用数量列作维管费支出。经营管理部按提供的实际使用数量再补足定额,否则不得擅自领取备品备件。

(三)建立三级账务管理体系

财务资产部以价值建立备品备件总账,物资部门以数量金额建立二级明细账,供电所以数量建立三级明细账,每月进行核对,并设置统一备品备件出入库单。

七、以“审计监督”为主线,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一)成立组织

成立以监察审计部为牵头单位,财务资产部、经营管理部、营销部等主要部室为成员的检查小组,对维管费的各项定额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对合法、合规情况进行监督。

(二)定期审计

除外部正常维管费审计外,规定对维管费收支半年进行审计一次,形成内部审计报告,对存在问题归类汇总,分为重复性问题和新问题两类。

(三)限期整改

要求在形成内审报告20天内进行整改,存在问题部门整改报告由部门负责人、主管经理签字后上报监察审计部。

(四)严格考核

监察审计部对照考核细则,对重复性问题和整改不到位的部门视严重程度进行扣分,对执行较好的部门给予加分,并与年度评优、风险金挂钩。审计、税务等有关部门对费用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发现违规、违纪情况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电力公司代管农电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S] .

第8篇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现金流管理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预算管理

财产保险公司建立经营活动现金流预算管理机制是实现稳定现金净流入的保证。经营活动现金流预算管理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控、预算调整和预算评价等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预算编制要与承保利润预算对接,按照产品线维度和月、季、年的时间维度进行编制,并充分考虑与产品线保费收入和成本费用相关的应收应付事项的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预算执行与承保活动密切衔接,保证业务销售计划按预算安排推进,成本费用不突破预算进度,应收应付事项严格管控。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同时开展预算监控分析,及时发现主要预算收支项目在执行额度和进度上偏离预算目标的不利情况,提出预算纠偏的措施并加以落实,尽可能将预算执行偏差降到最低。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遭遇不可抗力(政策变化、市场环境、自然灾害等)影响,导致现金流预算目标难以达成时,要实事求是对预算进行调整,保证调整后的预算仍然符合现金净流入的原则要求。年度结束后,要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预算编制、执行等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不断强化预算对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支持作用。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管理要点

(一)加快产品迭代升级,以稳增长驱动现金流入。增长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是现金流入的源泉,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保费收入增长的有效支撑。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目前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供给质量低,与市场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财产保险公司要想在发展中取得先机、掌握主动权,必须推进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围绕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围绕服务环境保护、围绕服务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加快传统产品升级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打造优质廉价的保险产品,不断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求。有了好产品,也要有合理的定价,才能够获得市场认可,才能获得合理的收益和正现金流。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保险产品定价也要从基于传统的精算数据向基于大数据转变,更加精准地识别风险,细分客户群体,对细分市场实行差异化定价,并根据市场费率水平动态调整。创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一揽子”组合保险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重保障,增加销售卖点,实现保费收入可持续增长。(二)优化销售渠道选择,提升投入产出比。目前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在销售渠道选择中仍然过多地依赖中介渠道,以河北产险市场为例,2018年专业和兼业渠道业务占比超过60%。中介渠道业务获取模式属于费用驱动型,呈现出难掌控、易流失和投入高的特点。因此,财产保险公司要通过优化销售渠道选择,来提升投入产出比,改善现金流。一是加强直营销团队等自有渠道建设,提高自有业务掌控力和新增业务获取能力。二是加快互联网渠道建设,推动线下业务线上化,建立客户大数据,通过客户画像,有针对性地推送产品和服务,提高销售效率、降低获取成本。三是制定配套的销售绩效考核政策,落实资源差异化配置,构建低成本业务获取模式。(三)加强应收保费管理,提高保费实收率。随着业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信用政策可能因为保险行业竞争加剧而放宽,财险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对现金流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收保费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应收保费管理机制,加快资金回流,提高保费实收率。1.建立应收保费授信管理机制,加强事前授权管控按照经营活动现金流预算方案,实施应收保费预算额度管理,对应收保费总量进行控制。建立客户资信评级制度,根据客户资信评级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和缴费期次,并根据授信后的投保情况、保费缴纳情况等资料及时调整客户授信。建立权责匹配的应收保费授权管理制度,将应收保费审批流程植入业务核保系统,实现应收保费在承保出单前的强制管控。2.建立应收保费催收责任制,加强事中催收管理一是根据“谁签单、谁负责”的原则逐笔明确应收保费催收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建立终身责任制,通过责任人绩效兑现预留保证金的方式确保责任制的落实。二是建立应收保费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反映应收保费的产生、清收及账龄情况,对即将逾期的应收保费进行预警提示,督促责任人及时催收,并监控催收进度。三是建立逾期应收保费分类催收及考核机制,根据应收保费逾期账龄采取不同的催收措施,并保留有效的催收证据材料,在诉讼时效内及时提起诉讼,并根据催收情况实施考核奖惩。3.建立应收保费责任追究机制,加强事后问责管理建立应收保费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对应收保费坏账损失逐笔核实形成原因,根据金额大小和性质对责任人进行相应问责处理,形成内部威慑机制。同时,加强坏账损失成因分析,通过完善流程制度、调整授信等方式,有效降低坏账损失的发生。

三、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管理要点

(一)创新理赔服务模式,降低赔付成本支出。赔付支出是财产保险公司占比最大的成本(超过50%),赔付成本的降低不仅有助于改善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减少现金流出,同时也有助于整个社会效益的提升。降低赔付成本的途径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深度参与灾害事故预防工作,降低保险事故发生率。二是忠实履行合同义务,准确核定事故损失,防止损失补偿以外的利益漏损。1.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保险事后赔偿向灾害事故事先预防转型。一是建立与当地气象、地震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提前获取可能导致重大灾害的预警资料,发动客户有针对性地开展灾害预防工作。二是建设重点投保企业事故风险识别系统,借助科技工具,对火险等事故隐患进行不间断排查预警,防范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三是实施“警保联动”,参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和交通事故处理,探索建立交通违章行为与商业车险保费联动机制,促进交通事故率的持续下降。2.准确核定保险事故损失,严格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做到不错赔、不乱赔、不惜赔。一是加强理赔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事故责任的核查认定能力,准确界定保险责任。二是严格按照保险条款约定核定事故损失并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不属于事故直接原因造成的间接损失,以及因施救不当扩大的损失不予赔付。三是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合作,在事故责任认定、损失核定等方面寻求专业支持,实现精准定责定损。3.通过大数据分析、举报线索、行业信息共享等手段,依法开展理赔反欺诈工作,有力打击骗赔行为,净化理赔环境。同时要依法开展追偿工作,及时取得追偿收入。(二)分类管理营业费用,提升费用使用效率。财产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按照发生环节不同可以分为固定费用、理赔费用和销售费用。其中,固定费用为管理机构发生的、与业务量不直接关联、相对固定的费用支出;理赔费用为理赔部门发生的、与案件量直接相关的费用支出;销售费用为基层经营机构发生的、与业务获取直接相关的费用支出。根据费用性质以及与业务量的相关性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1.固定费用管理固定费用管理采用总量控制,并通过零基预算的方法以项目编制预算,按项目评估预算编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避免不合理支出纳入预算,预算确定后严格按预算刚性管控执行。2.理赔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理赔费用和销售费用均采用弹性预算的方法进行预算编制,与运营相关的相对固定不变的费用(物业运行费用、人工固定成本等)采用历史成本编制,与业务量(理赔为案件量)相关的费用采用单位成本与业务量的乘积编制。目前,财产保险公司正在探索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实施承保理赔线上化(自助投保、自助理赔)的方式降低单位成本,并提升客户服务感受。(三)重视纳税筹划,降低刚性现金流出。依法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纳税对于现金流而言是一项刚性流出。“营改增”实施以后,财产保险公司的纳税筹划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产保险公司纳税筹划的目标在于合法降低销项税和取得可抵扣进项税。纳税筹划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接国家惠民政策,开发更多免税保险产品,在落实惠民政策的同时,降低公司税负。二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抵扣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1号)有关“提供保险服务的纳税人以实物赔付方式承担机动车辆保险责任的,自行向车辆修理服务提供方购进的车辆修理劳务,其进项税可以按规定从保险公司销项税中抵扣”的规定,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在满足客户意愿的基础上,优先选择以实物赔付的方式承担保险责任,以此获取主要成本的可抵扣进项税。三是对大宗资产、大额费用等开支项目实施集中采购,选择一般纳税人为供应商,在比价的基础上获得相对高额的进项税。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快速推进,财产保险公司业务规模将步入低增长期。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通过采购第三方服务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方式正在兴起,财产保险公司应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活动,不断扩大非主营业务收入,以保持良好的现金流表现。

第9篇

随着国家“营改增”税改试点范围的不断拓展,电信行业已经被纳入重点待扩围的行业之一。“营改增”首先将影响电信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对公司业务发展模式、运营模式、上下游产业链等诸多方面带来冲击和挑战,电信企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一、主要财务指标将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一)可确认收入大幅下降

按照国家关于“营改增”的政策文件精神,增值税的税率设置方面,除17%和13%两档税率外,新增了11%和6%两档低税率,电信行业极有可能适用于11%的税率,相较目前使用3%的营业税而言,业务收入适应税率提升8%,上升幅度较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增值税作为价外税的特点,将直接导致“营改增”企业业务收入出现大幅度下降。假设100元的企业收入,在3%营业税下,企业可确认业务收入100元;而在增值税下,收入确认额为100/(1+11%)=90元,可确认业务收入减少10元。

(二)企业成本中存在大量无法抵扣的成本项目

首先,电信企业成本结构存在行业特殊性,大量成本费用无法实现有效的进项税抵扣,其中固定资产的年度折旧费用与人工成本的额度较大。由于通信运营前期需要进行大量固定资产投资,截至2012年末,三大电信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规模均已经突破5000亿元,每年存量资产的折旧费用将高达数百亿元左右;同时,电信行业又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行业,通信设备维护,客户服务均带来了高额的人工成本。预计上述2项成本将占通信企业总成本的40%以上,由于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票,故进项税抵扣不可实现。

其次,由于增值税征管范围尚未涵盖所有行业,电信企业成本中存在部分成本项目暂时无法实现进项税的抵扣,包括通信机房租金、物业服务、建筑安装成本、渠道商佣金成本等项目。

(三)资本性支出抵扣有限

近年以来,电信企业资本性支出金额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按照工信部了2012年全年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3600亿元。高额的资本性支出能够为电信企业带来2个有利方面:一是可以在投资当年度为电信企业带来大量的、可抵扣的进项税专票;二是可以有效降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相关资产使用年限内的折旧成本将相应下降,对企业利润指标带来正向作用。但同时,电信企业资本性支出方面也存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原因为资本性支出中建筑安装类投资金额仍占较高比例,建安类企业的“营改增”步伐将直接影响电信企业的可抵扣额度;另外,由于电信企业现有资产规模已经很庞大,新增资产的折旧成本下降的正向作用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全量业务收入的适用税率大幅提升,相对应的是企业成本中可抵扣项目有限,势必出现电信企业利润下降,税负上升,开展有针对性的税务筹划与运营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对照增值税以进抵销、以票控税基本规则,电信企业应该提前实施必要的准备工作。

二、销项税管理―合理降低税基,规避高税率

(一)预收款处理 - 预防提前纳税

主要针对电信企业大量收取用户预收款的情况。

营业税政策: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及二十五条规定,邮电通信企业提供应税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包括用户预存款、预收有价卡款和其他预收款),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即按照实际出账话费缴纳营业税。

增值税政策: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明确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l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因此,电信企业营改增后,必须坚持现有计费系统月度开账数作为计税依据的税管模式,同时在业务规则上应该规定预售预存收款时不得开具增值税正式发票,包年预存时间以不超过一年为宜。

(二)促销方案的选择

电信公司最为常用的促销方案有2种,即存费送费、存费送实物(含实物)。其中存费送费,税改前后政策上没有变化,均应作为收入折扣低减收入额;但存费送实物却存在较大差异:

营业税政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内地子公司业务销售附带赠送行为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27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子公司业务销售附带赠送行为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414号),通信企业开展的以业务销售附带赠送实物业务(包括赠送用户小灵通(手机)、电话机、SIM卡、网络实物或有价物品等实物),属于电信单位提供电信业劳务的同时赠送实物的行为,按照现行流转税政策规定,不征收增值税,其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其附带赠送实物的行为是电信单位无偿赠与他人实物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征收营业税。

增值税政策:现行8种“视同销售”中包含将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

现分别按照存5000元现金送4000元话费,或者送4000元实物进行测算:

通过测算可以看出,进入“营改增”后,将2种促销方案进行比较,存费送实物的促销方式在可确认收入额度存在优势,存费送费的促销方式在企业利润、应交税金方面存在优势。电信企业需要从可确认收入、企业利润、税金负担三个方面综合评估相关营销方案的可实施性。

(三)有效区隔分税率业务 - 防止从高征税

当前,电信企业提供用户的通信服务已经进入融合业务的领域,用户可以在同一家电信企业内获取移动/固定通信、增值业务等多项通信服务。

营业税政策:根据财税[2003]16号文件:电信单位(指电信企业和经电信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从事电信业务的单位)提供的电信业务(包括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均实行3%税率。

增值税政策:由于国家关于电信业务销项税率尚未最终确定,且存在增值业务、固网业务可能采用不同于移网业务的税率。按照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第3条规定,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由于目前预估电信业务中通信服务收入预计会适用11%的高税点,电信企业必将努力争取降低税率或部分业务适用较低税率,如果分税率得到实现,必须立即对计费规则及相关系统进行调整、改造,明确区分固网业务、移动业务、增值业务等相关信息,账单、发票需分别列示各项通信服务的金额、税率等信息,防止融合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税收损失。

按照100元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的融合业务举例,准确的分类核算能够为电信企业多带来1.7元的业务收入,同步减少应交税金额度。

(四)内部欠费计收规则调整-减少无效税金流出

目前,电信企业对于欠费用户一般给予一定时间的信用期,信用期内该用户的通信服务收入继续纳入计费系统中实施月度计收,对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才确认为坏账损失,同时停止计收。

营业税下,上述信用期内欠费收入将按3%税率缴纳营业税。

增税税下:试点后,上述信用期内欠费收入将按11%税率计征增值税。

“营改增”后,电信企业面对税收负担的变化,在争取优质客户、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欠力度的同时,应该重新评估用户欠费信用期长短的合理性,提高收入质量,尽量减少坏账的发生,降低增值税税负。

(五)分成业务模式调整 - 量入为出,确保利润

电信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部分与其他外部单位合作开展,共同提供用户电信服务的情况,最为典型的是SP业务。

营业税政策:财税[2003]16号,邮政电信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邮政电信业务及其他服务并由邮政电信单位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增值税政策:按照增值税以票控税、以进抵销的基本原理,合作单位必须向电信企业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减电信企业的销项税额。

以SP业务为例,由于大部分SP合同方主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即使全部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电信企业也需要额外负担5个税点(11%-6%)的损失。

假定如下业务场景,用户缴费100万,电信企业须向合作方分成70万:

因此,电信企业在开展类型业务过程中,需要重新测算成本、利润数据,针对增值税资质不同的外部供应商分别确定分成比例,降低公司税务。

三、进项税管理―提升成本可抵扣率

(一)强化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是进项税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电信企业成本结构存在重资产折旧、重人工成本的特点,因此有效的可抵扣成本项目必须严格管控,充分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供应商入围选择环节,电信企业必须尽快实施差异化选择策略,即在年度供应商入围环节实施门槛限制,要求所有外部供应商必须为一般纳税人,或在商务谈判中迫使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质的企业采用降低成本弥补税收损失的方法,确保企业利润不被侵蚀;同时严格控制个人供应商、小规模纳税人的进入,通过上述办法提升在用供应商的增值税资质。

在商务谈判环节,电线企业应尽可能的采用业务招投标的方式,针对相关供应商提供增值税专票税点不同,及时调整为统一的税后成本价,鼓励供应商提供高税点增值税发票,并有效防止单个供应商因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提升价格。同时,企业还需要尽快为各类涉税合同添加增税税的保底条款,为后期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提供合理依据。

在货款支付环节,电信企业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电子审批流程,通过与合同系统的有效关联,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增值税发票税点与前期合同约定一致。同时,财务系统内设置资金支付池,确定所有外部支付申请必须在增值税专用发票验证通过之后才能实施,有效防止税收损失。

(二)优化成本支出模式

增值税全面替代营业税还将存在一个过渡期间,在此过程中,部分行业仍将不能提供可供下游企业进行增值税抵扣的专用发票,例如使用于固定资产土建工程的成本支出尚不可抵扣,另外,按照财税[2009]113号相关规定,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销项税额,例如办公楼电梯、中央空调的采购成本涉及的进项税。

因此,电信企业应加大对可抵扣进项税政策的研究力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改变成本支出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例如可以考虑改变现有通信铁塔的土建形成模式,转而寻找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质的供应商进行铁塔采购,也可以考虑在楼房构建过程中,尽可能少采用中央空调,而更多的使用挂式或立式空调等等。

在资本性支出的投资计划的安排上,电信企业需要充分关注投资安排不均衡、建设项目周期较长,合同签订不及时、发票取得不及时等情况,上述情况均会造成企业年度内税负不均衡,税金现金流提前流出,资金成本上升,影响企业整体效益。因此,电信企业在制定年度投资计划时,应尽量平衡各项目的安排时间,实现投资均衡;采购部门应及时签订合同,并完善项目监控体系,督促合作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及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发票管理―税务风险与客户服务有效平衡

(一)收票环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非常严格,公司从外部供应商获得的专用发票,其各项内容(发票代码、号码、日期、单位名称、纳税号、金额、税额等)必须全部无误才能实现税务认证与抵扣,因此,严格获取外部发票规范尤为重要。

营改增后,电信企业将在建设、运维、营销、综合、采购等方面获取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了及时获取有效、合规的专用发票,企业必须面向业务人员开展有效的专票知识培训,确保广大业务人员能够在收取专票环节进行发票有效性的判别;同时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成本申报审核规范,要求停留在业务人员侧的专用发票尽快传递至专票认证环节,防止出现因超过180日按认证期限导致的税务损失。

(二)开票环节

营改增后,电信企业在确保专用发票管理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的挑战来源于需要面对大量企业客户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抵减自身的销项税。由于存在专票需求量大、客户地域分布广、专票开具要求严格等因素,应对难度较大。

首先,为了满足数量庞大的企业客户开票要求,传统的专票开具方式显然是无法适应于电信企业。因此,电信企业必须尽快协调税务机关,争取沿用原有通信账单的高速打印模式,获得金税工程的高速打印系统接口。

其次,电信企业需要建立安全、稳妥的专票传送模式,可以考虑的模式为换票模式或邮寄模式。

换票模式:电信企业在计费系统月度开账后,先向用户提供一份通话清单,用户依据通话清单记录金额进行话费缴款,凭缴款凭证至电信企业营业厅进行换票,电信企业营业厅预先或现场打印专票。此模式优点,增值税专票传递过程安全、丢票可能比较小;缺点,大量企业客户集中时间段内至营业厅换票,电信企业营业厅专票打印能力、营业厅接待能力均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