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8:58:42
导语:在老年护理基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属于内科急危重疾病,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死亡率高,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常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对心梗的研究发展也较为迅速。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较注重老年心梗的基础护理,对其早期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治疗的20例老年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约为68岁。所有患者无肝、肾等并发症,神志清楚,言语流畅。
1.2基础护理
1.2.1病情观察 由于心梗病情发展迅速,在48小时内积极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在此阶段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应时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巡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尽早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1.2.2吸氧 对于心梗初起的患者早期中高流量吸氧6―8L/min,再根据患者病情,逐渐改为低流量或间断鼻导管吸氧,以此不断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和减轻气短、胸闷、焦虑等症状。
1.2.3疼痛护理 剧烈的胸痛使心梗病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产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心肌收缩功能增强,从而使心肌耗氧增加,并易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尽量减轻病人的疼痛,可肌注吗啡5―10mg,必要时2小时重复一次,也可肌注杜冷丁50―100mg,可给予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含服,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此外还可含服硝酸甘油,在发病后4小时不仅可缓解疼痛还可减轻心脏负担。
1.2.4卧床休息 心梗病人发病24h内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和保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生命体征平稳后1周可协助床上洗漱、进食、四肢活动,第3周后可离床活动,二便自理,室内缓慢步行,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诱发因素。
1.2.5心理护理 心梗病人及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心梗的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惊慌和不安。护士熟练的护理技术、有条不紊的工作,可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充分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同时医护言语得体,举止大方,可使病人感到温暖、被同情和被尊敬。
1.2.6合理饮食 心梗早期患者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此后给予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低脂、低盐、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量多餐,多进水果蔬菜,适量饮水,以防心梗患者便秘。
1.2.7预防便秘 心梗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休息,胃肠蠕动缓慢,极易发生便秘。此外患者因疼痛及恐惧等各方面的因素均可以出现便秘。护士应协助患者排便,必要时可以给予少量的潘泻叶口服,必要时遵医嘱进行灌肠处理。
1.2.8出院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病人讲解心梗的相关知识,告知病人预防疾病的保健知识,从而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避免心梗的诱发因素,防止复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
2.结果
2.1效果评价 在患者出院前两天内,就本次住院服务进行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由病人自己填写调查表。
2.2结果 全组20例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3.5%,临床总有效率为93%,护理合格率为93%,全组实现了零投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讨论
我国是一个逐步迈向老龄化的社会,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保健的不断完善,人类寿命逐年延长。加之老年群体多为次亚健康群体,大多数处以依靠性环境生活,其疾病的预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而非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正是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病例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安全可靠,易被人们接受。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问题,需要被及时发现并给于相应的指导措施,以免影响治疗,甚至出现并发症。
1常见护理问题及原因
1.1疼痛
大部分患者因疾病造成的疼痛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心情焦虑,睡眠紊乱,心脑血管疾病复发。有些患者程强迫,不愿翻身,抬腿等活动,结果导致褥疮和肌肉萎缩,甚至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1.2忧虑
陌生的环境容易噪声患者的不安与紧张,有些患者出次发病就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对治愈缺乏信心,对愈后效果及是否复发心存忧虑。
1.3恐惧
需要手法复位及骶管注射治疗的部分患者,因害怕疼痛或担心术中发生意外或手术失败,导致下肢瘫痪甚至危机生命的后果而极度紧张,解释工作不当会使患者心情犹豫,拒绝治疗。
1.4自理缺陷
老年患者多因自身行动不便价值疾病疼痛或感知能力改变,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需要,易发生跌倒,坠床等危险。
1.5纳差
老年人自身代谢能力降低,脾胃虚弱,食物被不易消化。生病后活动量减少,而导致胃口欠佳,进食减少。
1.6腹胀和便秘
卧床时间的延长,使胃肠蠕动速度下降,而导致腹胀或排便时间延长,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多的吸收而造成便秘,加重患者痛苦,使患者不愿意进食,有意减少排便次数。而消化系统缺乏食物刺激,胃肠道蠕动速度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1.7中药熏洗自护知识缺乏
由于患者对中药熏洗治疗过程不熟悉或因自身疾病、感知能力改变引起的。
1.8牵引无效
对牵引治疗原理、意义及注意事项缺乏了解而造成治疗无效,延长治疗时间或是对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2护理措施
2.1疼痛的护理
做好疼痛评估,给以心理安慰,使其心理放松。对因害怕疼痛而拒绝翻身、抬腿锻炼的要向其说明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翻身方法,使其处于正确舒适的。受压部位要垫小垫枕或软毛巾,定时按摩。如有必要使用止痛药物时,向患者说明药物的功效、副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用药后效果观察。
2.2忧虑的护理
热情、友好的介绍医院及科室的基本情况,尊重患者的择医权利。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疑虑,给以细致、耐心的解答。让患者了解到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特点的区别。选择非手术治疗是因为老年人基本上处于自限状态,加之体能对疼痛的耐受力下降,且多数患者都患有其它系统的疾病,此方法治疗更切合老年人的自身情况。
2.3恐惧的护理
向患者讲解手法复位和骶管注射是能消除现有不适症状的有效治疗方案,疼痛的程度一般可以耐受。目前手法整复和骶管注射的方法安全、可靠、效果明显,而且主任及主管医师在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不必过多的顾虑。过于恐惧紧张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2.4自理缺陷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合理需要。指导功能锻炼,培养其自理能力,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对于有跌倒风险的患者,给予自我防护知识的指导。在床上活动时可以加床档保护;下床时必须有人陪同,不能穿拖鞋下床锻炼。
2.5纳差
指导患者下地或在床上行全身锻炼,加强食物消化。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增进食欲。注意食物的营养均衡与合理搭配,鼓励患者进食,并介绍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对于抵抗疾病、恢复健康和预防便秘的重要性。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少食多餐。
2.6腹胀及便秘的护理
给予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营养、清淡、易消化吸收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多饮温开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硬、易产气之物。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还可定时热敷腹部。预防腹胀及便秘的发生,如已发生腹胀可使用肛管排气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对于3天以上无大便者可每天3次每次20分钟对腹部顺时针环形按摩,促进胃肠蠕动,必要时可口服芦荟胶囊、麻仁润肠丸或是番泻叶等缓泻剂,以防便秘的发生,对已经发生便秘者要通过开塞露或肥皂水清洁灌肠解除患者痛苦。
2.7中药熏洗的护理
中药熏洗可以起到松弛局部紧张肌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但熏洗时前不宜空腹、饱餐或饮酒。熏洗时温度应适宜,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影响治疗;对于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应有专人携带备用药物陪同熏洗,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并加强巡视。熏洗后及时包裹好腰部并用毛巾擦干头发,注意加衣保暖,防受凉感冒。熏洗后应多饮温开水,防止大量出汗脱水引起虚脱晕倒。
2.8牵引的护理
牵引对于恢复腰椎正常生理曲度及腰背肌弹性有良好效果。不仅对近期内解除疼痛必要,对于远期手法整复也有重要的意义。牵引应在用餐结束半小时后进行,牵引带松紧适宜,手法轻柔,防止医源性损伤。牵引绳上不能压衣服被褥等物品;双足不能蹬床栏;牵引锤悬空;牵引时间、重量、角度要遵医嘱,不能随意改变。
3体会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就医群体,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发现问题,运用交流技巧和熟练的护理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求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专科知识,了解患者病情及时制定护理方案,还需要预防患者其它心理、生理问题的出现,有预见性的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时患者能够积极、乐观、安全、有效的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高热;降温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98-01
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病之一,是指由高血压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老年多发,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HIH 80%~90%有发热,由于高温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继发性损害,因此及时有效地降低体温、控制高热是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之一[1]。老年HIH高热患者多病情重,预后差,目前针对老年HIH高热患者研究尚不多见,现将我们于2008年6月 ―2010年6月对67例老年HIH高热患者采用电子冰帽、化学冰袋、温热酒精擦浴三种不同方法降温比较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按HIH诊断标准[2]确诊病人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60-76岁,平均69±1.67岁。CT或MRI示:脑实质出血,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20-40ml,平均31±2.45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ency Score NDS)为30~40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ctivity Daily living ADL)为60-70分,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免疫缺陷者,发病4~5天,体温38~40oC。
1.2降温方法
三组病人在性别、年龄、NDS、ADL、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子冰帽组24例,将病人头部置于电子冰帽头盔内密闭,头盔内温度控制在0oC±2oC,体温较高者(≥39.5oC),头盔内温度可控制在-2oC~-3oC,但不能低于-5oC,以防冻伤,当病人体温≤37.5oC以下且无反复高热为终止治疗时间。化学冰袋组21例,将化学冰袋置于病人全身大血管处,如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每次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定时更换部位,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冻伤。冰袋内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效果。冰袋终止放置时间同电子冰帽组。酒精擦浴组22例,对>38.5oC并持续高热者采用温热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时酒精的浓度为30%~50%,温度为32℃~35℃。物理降温无效并持续高热者(>39.5oC)采用药物降温。三组药物降温方法相同。
1.3观察指标及分析
以三组HIH病人30min内体温恢复率(≤37.5oC)、3天内体温恢复率、体温反复率、NDS、ADL、病死率为观察指标。统计分析为配对比较t检验及x2检验。
2结果
2.1降温效果和预后
三组比较,30min内体温恢复率以酒精擦浴为佳(P
2.2病死率
本组死亡31例,病死率为46.27%,其中电子冰帽组死亡7例,病死率为29.17%,冰袋组死亡10例,病死率为47.62%,酒精组死亡14例,病死率为54.55%,三组以电子冰帽组病死率最低(x2=8.23,P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是高血压最严重并发症之一,HIH的最常见部位壳核和丘脑出血,此类患者的发热属中枢性高热,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持续高热和过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会引起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3]。另外高血压性脑出血时血肿、水肿压迫周围脑神经,使周围脑神经缺血、缺氧,而高热由于中枢氧代谢率增加,原本缺血、缺氧的周围脑神经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长时间缺血、缺氧可使脑细胞溶解、坏死,6小时以上不可逆转[4]。老年HIH患者基础病多,高热增加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了组织的能量及氧的消耗,加重了脏器的功能负荷,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护理工作量。因此选择恰当的降温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护理和治疗是很重要的。
表1显示,酒精擦浴30min内降温效果肯定,但体温反复率高、3天以内恢复率低。电子冰帽组反复率和3天以内恢复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HIH病人头部处在0oC±2oC的恒温状态下,脑细胞处于“半冬眠”或“冬眠”状态,脑细胞代谢降低,耗氧量降低,减少脑细胞自溶坏死,达到保护脑细胞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或减轻其严重程度。同时在降温过程中病人不易发生冻疮和肢体受凉,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注意使用前用薄毛巾垫于冰帽内层,以防颈部、耳廓等部位皮肤冻伤,两耳用脱脂棉花塞住防止水流入耳内[4]。冰袋由于周围空气对流,温度不可能控制在0oC左右,且也不能使整个头部降温,且冰袋低温维持时间短,降温效果差,需频繁更换,所以对保护脑细胞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酒精擦浴只能起即时降温作用,不可能使因为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坏死的神经恢复功能。故生存者治疗前后NDS、ADL分数减少,电子冰帽组显著高于冰袋组和酒精组。
本组数据显示总病死率为46.27%,其中酒精擦浴组病死率最高。分析由于酒精擦浴时,病人体温极易反复,高热持续时间长增加HIH病人应激反应,使病人血压进一步升高,脑血管紧张度增加,脆性增加,容易引起再出血;且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等,引起病人病情反复〔5〕,从而导致病死率较高。一般认为体温下降1℃脑细胞代谢率可降低6.5%,颅内压可降低5.5%。电子冰帽降低了脑部温度和体温,使破裂的血管内血液的凝固加速,以达到快速止血或减少出血的目的,减少了病人因高热出现的病情反复,所以病死率较低。但由于电子冰帽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综上所述,老年HIH高热的病人应尽可能采用以电子冰帽降温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和护理,且推荐高热6小时内即开始应用头部低温治疗[6],不仅降温效果好,而且还可以降低脑组织细胞代谢,减少脑耗氧量,改善脑细胞的通透性,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避免病人躁动,同时对原发病密切观察,早期予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实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程度,使病人平稳度过危险期,使其达到早日康复之目的。
参考文献
[1]Geffroy A, bronchard R, Merekx P, et al. Severe traumatic head injury in adults: which patients are at risk of early hyperthermia[J]. Intensive Care Med,2004,30(5):785-790
[2]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塞的诊断及评分标 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3]朱大军。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3-211。
[4]潘玉芹,孙昕,尤莉.化学冰袋用于发热肿瘤患者的观察[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8): 7。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特别是老年脑出血在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死亡率高,所以应加强老年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为医疗提供可靠依据,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信息。现将观察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年龄70~80岁,平均74.5岁,其中桥脑出血2例(1.5%),丘脑出血41例(30.1%),小脑出血8例(59%),内囊出血57例(41.9%),其他出血28例(205%);死亡42例(30.8%)。
2早期观察与护理
2.1正确观察瞳孔和眼球活动变化瞳孔是受交感神经和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当脑出血或脑疝时动眼神经受压可使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发生改变[1~3]。例如:(1)桥脑出血时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及眼球固定。(2)丘脑出血时两眼球向下方或内下方注视,亦可出现病灶对侧或同侧凝视麻痹,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3)内囊出血时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症”和“三偏症”,即偏瘫、偏感觉障碍和偏盲。(4)小脑出血时眼球震颤或瞳孔往往缩小,两眼球向病变对侧同向凝视。(5)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病灶侧一过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如病情加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6)枕大孔疝瞳孔缩小后散大。如果有脑疝发生瞳孔变化最早、最快。因此必须认真观察,大约5~10min观察1次瞳孔及眼球活动的变化,为抢救争得时间,但须注意老年患者有青光眼、白内障者可影响观察须注意鉴别。
2.2早期观察意识变化意识变化是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如小脑幕裂孔疝可表现为清醒躁动嗜睡朦胧昏迷,而枕大孔疝很快进入昏迷。在脑出血急性期意识的变化是很重要的,特别是70岁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且有一定的缓冲空间相对延长一定的抢救时间,但是老年患者神经系统代偿能力低下,应激状态的耐受性降低,对老年患者更应密切观察意识变化。
2.3准确记录血压变化脑出血急性期多伴有高血压,血压越高越会加重脑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性,必须及时观察血压,也不可忽视低血压。一般监测血压1次/2h,并做好记录。
2.4注意呼吸改变脑出血急性期,由于脑组织缺氧、脑水肿使呼吸发生改变,病情危重时常常出现潮式呼吸、库氏呼吸、双吸气、叹气样下颌呼吸。尤其应注意脑干出血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
2.5观察体温丘脑下部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丘脑大量出血时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如果老年患者出现中枢性高热预后更差,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高热的护理。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不明显,物理降温效果较好。但应注意老年患者肢体活动不灵活、末梢循环不良,用冰袋、冰帽时须防止发生冻伤。
3急性期的护理要点
3.1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和量
3.1.1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输入20%甘露醇和其他脱水药是预防脑疝发生的关键。
3.1.2静脉补液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都有意识障碍,均应禁食水,给予静脉输液,但是高龄患者多具有多种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梗、肾功不全等),如果液体输入过多过快,会因增加循环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快心率使患者躁动而加重出血,因此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
3.2保持呼吸道通畅
3.2.1取出义齿70岁以上患者多装有义齿,当意识有改变时,易松动、脱落而使呼吸道阻塞,因此首先要把义齿取出。
3.2.2吸氧吸氧能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但应注意掌握吸氧的浓度,防止高浓度氧引起氧中毒。
3.2.3吸痰老年患者痰较多不易咳出,为防止痰阻塞呼吸道应及时吸痰,这对防止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吸痰时动作要轻,吸痰管一定要插到位,做到有效吸痰,注意时间不宜过长。
3.3镇静和抗惊厥脑出血急性期可伴有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对预后是不利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安定和苯巴比妥,但静脉给安定时速度一定要慢,因安定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高龄患者反应迟钝,用药更应慎重。
3.4卧位在急性期一定要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人本身机体的抵抗力弱、耐受力差,加之卧床后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很易发生褥疮。所以在急性期也要做好皮肤护理。
综上所述,老年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如得到及时治疗、做好早期护理及观察、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对预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周孝达,汪无级.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4-648.
1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中男87例,女23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岁。首次出血53例,2次出血46例,3次或3次以上出血11例。发病24小时内检查者3例,24~48小时内检查者21例,48~72小时内检查者26例,72小时~6天检查者3例,6天以上检查者27例。其临床表现较复杂,以呕血,黑便为主。合并症有冠心病33例,慢性阻塞性肺炎21例,肝硬化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8例,前列腺增生症7例,耳聋,耳闭7例,青光眼,白内障6例,中风后遗症3例,糖尿病3例。胃镜检查前作心电图检查96例,血常规86例,大便潜血51例,钡餐透视38例,肝胆B超36例,肝功肾功34例,血气分析16例。
2结果
2.1一次插镜成功者88例,二次或二次以上插镜成功者22例。总插镜成功率100%。
2.2胃镜检查结合病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者48例,胃癌者29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8例,食管癌者6例,急性应激胃粘膜病变者5例,误食异物致食管损伤者2例,胃息肉者2例,食管溃疡者2例,胰胆道出血者2例,胃恶性淋巴瘤者1例,胃结核者1例,胃嗜酸性粒细胞增生症者1例,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者1例,十二指肠憩室并溃疡者1例,胃术后空肠出血者1例。
2.3 术后并发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者1例,心律失常房颤者1例,早博者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者1例。
3讨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本组达15种之多,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为首要原因,占43.6%,其次为胃癌占26.3%。
故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者应积极创造条件做胃镜确诊,以防延误胃癌的诊断及治疗。在正确操作及精心护理下,胃镜检查是安全的,确诊率较高。
4护理
4.1心理护理:大多数病人对胃镜检查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尤其是老年人担心自己难以承受。因此,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耐心解释,解除病人及其家属顾虑,必要时由专业护士或临床陪伴病人到胃镜室检查,以增强病人检查信心,防止意外发生。 转贴于
4.2术前准备:a.老年人并发冠心病,肺心病等合并症较多,心脏紧邻食道,胃镜检查易诱发心律失常等.因而检查前应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透等,以了解心肺功能情况,做到有准备,有预防。b.术前充分治疗。老年人多患有心脑动脉硬化,出血量不大亦易出现神志不清或意识模糊,心绞痛等心脑缺血表现,尤其是出血量大者,应及时输血,积极补充血容量。待病情稳定后,再做胃镜检查,不强调48小时胃镜确诊。此与中青年病人应有所不同。c.检查日晨禁食水,排除麻醉药过敏史及654-2的禁忌症(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以免发生意外。用丁卡因麻醉者首次小剂量喷雾,2分钟后再行第2次,3次喷雾。对个别紧张病人,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注射液镇静。对心率大于100次/分的病人术前免肌注或静注654-2。
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分娩时造成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及筋膜及肌肉损伤,产后未获有效修复,随着年龄的增加,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盆底组织缺乏弹性,萎缩退化致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也有单纯阴道前后壁或后壁膨出(前壁为膀胱、尿道膨出,后壁为直肠膨出)[1]。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收治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50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年龄65~80岁,平均71.4岁。子宫Ⅱ~Ⅲ°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膨出40例,阴道前壁膨出6例,阴道后壁膨出4例。合并1~2种疾病43例,其中患高血压病2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冠心病6例。
1.2 手术方法
50例患者均行持续硬膜外麻醉,8例行曼氏手术(宫颈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42例行经阴道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1.3 结果
50例老年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和尿道上行感染,阴道后壁血肿1例,及时处理愈合好,50例患者全部按预期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给老年妇女行动带来极大不便,多数患者又患有其他疾病,同时,相当患者羞于启齿又怕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使患者焦虑不安,有些老人害怕手术,影响睡眠,使血压升高,护士应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安心住院,配合手术。(2)一般护理:协助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根据监测结果予以治疗,维持血压、血糖正常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3d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d流质,术前8h禁食,4h禁饮。训练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3)阴道准备:术前3d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1次/d,对Ⅲ°子宫脱垂的患者用碘伏擦洗2次/d。老年妇女雌激素水平低,宫颈较脆,弹性差,长时间脱出,多数有炎症及溃疡。碘伏擦洗后已烯雌酚2ml与红霉素软膏20g混匀涂于宫颈及阴道壁上,2次/d,涂均匀后将脱垂的子宫回纳阴道,平卧。炎症消除,溃疡面愈合,宫颈体变软,粘膜有弹性后,再行手术,一般需3~4d。(4)肠道准备:术前3d予蕃泻叶和肠道消炎药口服。术前日晚和术晨予清洁灌肠,灌肠时压力要低,速度要慢,采用少量、多次灌洗,灌洗时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和自觉症状,防止意外发生。应在处置室备好便器。
2.2 术后护理
(1)护理:术后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取平卧位以降低外阴及阴道张力,促进伤口愈合。麻醉药效消失后鼓励患者活动双下肢,卧床期间经常更换。(2)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予心电监护,每30min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连测6h,稳定后1次/h,监测6h,以后监测1次/4h,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本组50例患者中22例患者血压165~221/100~120mmHg。经降压等对症治疗,患者血压均能够维持在130~150/80~90mmHg左右,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监测血氧饱和度,予常规双鼻导管2L/min吸氧,改善脑组织及其他组织器官可能存在的缺氧现象,减轻呼吸困难。本组有15例患者睡眠状态下,打鼾明显,血氧饱和度85%~90%,报告医生后,遵医嘱双鼻导管2L/min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3)饮食护理:术后禁食8h,8h后改流质饮食,排气后改半流质饮食,本组50例患者术后1~2d均排气。4~5d排便后改软食,饮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4)疼痛护理:经阴道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阴道内留置纱布卷,膀胱或直肠区有坠胀痛和排便感,应检查留置导尿管是否通畅,如导尿管通畅,应行检查,排除阴道后壁血肿后,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转移注意力,本组12例患者经指导深呼吸放松,转移注意力后,坠胀痛和排便感缓解,28例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片50mg口服后坠胀痛和排便感消失,10例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针100mg肌肉注射后坠胀痛和排便感消失。(5)会阴护理:臀下垫无菌垫,有污染及时更换。阴道内填纱布卷24~48h取出,观察有无出血及分泌物情况。本组15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较多,予及时更换。(6)输液观察:老年人心脏应激能力下降,心脏储备功能降低,有潜在性心功能不全[2],输液要做到等量输入,速度控制在40~60滴/min,并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气急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7)预防腹压增高:术后3d予常规口服止泻药(10%复方阿片酊10ml)2次/d,术后第4天口服液体石蜡30ml,1次/d,以软化大便有利于排便,预防腹压增加致伤口愈合不佳,术后仍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咳嗽导致腹压增高。本组无1例因腹压增加致伤口愈合不佳。(8)预见性护理:老年人血液粘稠,循环慢,长期卧床有血栓形成倾向,潜在许多因素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及下肢深静脉栓塞,应提高警惕,卧床期间应勤翻身,进行四肢活动,并配合按摩,一般术后1周方可下床活动。50例患者根据Autar设计的DVT量表[3],有35例患者评分分值在11分以上,麻醉药效消失后双下肢使用弹力绷带,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患者遵医嘱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改善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本组无1例心肌梗死及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9)并发症的观察:护士应注意观察阴道出血,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1例患者术后6h阴道少量活动性出血,经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处理后,出血停止。术后膀胱或直肠区有坠胀痛和排便感,应重视患者主诉,检查留置导尿管是否通畅,如留置导尿管通畅,再行检查,若肠管空虚,但可触及包块,此为血肿所致,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1例术后3h有排便感,经检查发现阴道后壁血肿,予再次手术治疗。手术降低了患者全身和阴道局部的抵抗力,遵医嘱应用抗炎药物及雌激素药物治疗,保持外阴清洁。本组无1例患者发生局部伤口感染。预防呼吸道感染: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手术创伤、麻醉影响,加之卧床,常造成呼吸功能下降,应定时给患者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本组无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预防压疮:71%的压疮出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4]。因此,术后加强对患者皮肤评估,鼓励患者早期起床活动,对机体消瘦患者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无皱褶,本组无1例患者发生压疮。预防泌尿道感染:因阴道内手术留置导尿管时间较长,一般5~7d,用碘伏会阴消毒,2次/d,保持导尿管通畅,保持摄水1500~2000ml/d,拔管前定时夹管,待膀胱充盈时再拔管。
2.3 出院指导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全休1个月,避免负重及长久蹲、坐、立,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感冒、咳嗽及重体力劳动。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如有阴道出血及异常分泌物及时来院就诊。
3 讨论
阴式子宫全切术术野小,易出血,患者年龄大,手术耐受性差,术后发生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各种并发症的机会较大,作者经过术前术后认真细致系统护理,患者均顺利康复,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王玉琼.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
2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7.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患者;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的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1]。它能有效的解决护理人员经验技术的参差不齐, 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矛盾, 夯实了护理工作的基础, 保障了医疗安全, 改善了护理质量。在老年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有利于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可以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 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提出60岁以上作为我国现行的老年人的划分标准 [2], 1999年10月, 国家统计局公布, 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数的10%, 标志着我国进入老年型国家[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年加剧, 老年人患病住院人数的增加, 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 本科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在老年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广大老年患者的认可, 减轻了他们患病的痛苦, 提高了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促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增进了护患关系,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入院指导
有专门责任护士和医生负责老年患者, 第一时间来到患者身边, 为他们介绍科室布局, 病房环境, 从生活和治疗两方面, 为老年患者提供详细的入院指导, 使他们能够面对面与责任护士沟通, 减少因病住院的恐惧心理, 为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医技检查指导
针对老年人行走不便, 患者活动无耐力等特点, 给患者提供专用轮椅, 并有专人为老年患者进行各项检查预约, 合理安排检查时间, 并有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给患者和家属检查流程, 反复告知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减少老年人遗忘和耽误检查, 使各项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反馈给医生, 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3 健康教育具体化
在基础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本科设计制作了配以文字、图形的饮食指导卡片, 以及各种警示牌, 如防跌倒、防坠床、防脱管、慢病宣教室等, 生动形象的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时刻提醒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既加深了老年人记忆, 也有利于护患沟通, 增进了护患关系, 同时也满足了老年患者对自我保健及健康知识的需求, 使老年人在医院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深受老年患者的喜爱。
4 口服药卡片提醒
本科将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服药情况以卡片的形式悬挂在床头, 方便护士了解所管辖患者的服药情况, 及时给予准确的用药指导, 同时还可提醒老年患者服药的剂量、方法、时间, 减少老年人因记忆力减退, 而导致乱服或漏服药物而延误疾病的治疗, 对疾病早日康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 基础护理家庭化
生活部分自理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占住院患者的80% 以上, 因此我们建立翻身卡、定期巡视、及时翻身, 并做好记录, 为患者制作软枕、足圈、靠背垫等等, 晨晚间送水送饭及睡前护理等, 既方便患者和家属的照顾, 也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
6 出院定期电话随访
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差, 行动迟缓, 本科定期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电话随访, 可以及时了解老年患者出院后的病情、心理、药物等方面需求, 为他们提供家庭保健指导, 提醒他们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 使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更加清晰, 可延长老年人再次入院的时间间隔。
总之, 在老年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顺应和完善了以个人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保证了老年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处在良好的状态, 有助于配合治疗, 减轻了他们患病的痛苦, 提高了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 促进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增进了护患关系, 是拓宽、发展老年人护理事业的重要举措, 将能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使社会对老年人更加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梅.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体会.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33(2):157-158.
(一)专业培养目标
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我国医疗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基本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能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性质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本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三)课程定位
“老年护理学”属于护理学专业中临床阶段中的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快速发现与判断问题,并能够以娴熟的技能迅速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考查课程。
(四)教学内容
“老年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现存、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老年护理的进展,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的变化,老年人的保健与健康促进,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等几个方面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方法。
(五)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与前期课程知识点的衔接,使学生不仅掌握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和各类老年人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教学难点
如何将抽象、复杂的老年人各种护理技巧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理论及技能并与临床有机结合。
(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老化的概念,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老年人安全用药原则。(2)熟悉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特征,日常生活护理要点,心理变化特征。(3)了解国内外老年护理的发展现状。
2.能力目标:能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和护理,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老年期常见疾病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具有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的博爱之心,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护理系高职护理四年级学生,已具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一定程度的医学临床知识和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思路灵活,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耐性、求知欲、自制力较普通大专学生差。
三、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科学性、职业性、实践性。
2.设计思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学用一致,“教、学、做”合一。
(二)内容的选取
1.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教学内容必须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强调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
2.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1)总论。任务一:绪论;任务二:老年人的健康评估。(2)各系统、组织老化性改变及相关问题护理。任务一: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任务二:老年人营养与排泄的护理;任务三:老年人清洁与舒适的护理;任务四: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3)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任务一: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任务二: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较为通用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学讨论法以外,笔者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改革:
1.以抢答竞赛为基础的教学法。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选代表进行抢答,最后优胜组给与加平时成绩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方案设计竞赛为基础的教学法。提出设计目标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阐述设计方案并解答学生疑问,以非参与小组长和教师评分方式选出优胜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
(一)教学考核
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含课堂提问10%、学习态度15%、出勤率5%、单元自测10%。
(二)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督导组、教学组、自我反省等多种途径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论文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显示,2002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已经占到了总人口数的7%,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量老年人的出现,不仅仅需要保障其生活来源,也对老年人的护理提出了要求,文章针对老年护理保障体系建设进行简要阐述。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以下几点不利因素。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积累少,底子薄,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承受能力比较差。其次,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299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0.46%,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810万,约占总人口的6.96% 02005年,我国总人口数达到了130756万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的7.7%。预计,到20巧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再次,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的养老保障水平不一样。在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老年人口的晚年生活质量较高,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多,政府能够拿出更多资源对老年人加以照顾。反之,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政府把更多的资源用在建设上面,而对老年人的照顾不够。另外,城乡二元经济的特点,使得城乡的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上面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
2、我国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建立老年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原来的养老保险长期只覆盖国有企事业单位,而其他人员覆盖率较小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降低了保障门槛,将更多的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但是,这仅仅是指的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得到了保障,而没有包括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老年人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自身体质的下降,患病并需得到护理的机会不断增多,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依赖性日益显现。
3、国外老年护理保险经验介绍
90年代,随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同时日本的保障费又不断增多,加上高龄者的服务体系一直是在金额不足的公费支出下运行,所以,发扬社会互助精神,建立起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以满足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对护理的需求成为了日本建设老年护理保险的主要政策。日本将医疗领域的老年护理和福利领域的老年福利合并,颁布了《护理保险法》并于2000年4月开始实施。这部法律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年轻人对老年人以及老年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等多种途径来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并减少医疗费用浪费等问题。这部法律旨在针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和老年护理需要不断增长的问题,重新调整政府、老年人、年轻人和相关的老年服务部在老年护理中的权责。
4、建设我国社会老年护理保险体系的具体建议
①以社区为基础护理平台,搭建老年护理服务网络。目前,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构建就是以社区为基础单位来开展的。而未来社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是以社区为基础服务单位构建。投保人的工作单位只负有缴费义务。所以,开展老年护理保险也应该以社区为基础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节约国家资源。
②以现有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为依托,实行养老保险与护理保险双险联保。我国养老保险范围已经基本覆盖了我城镇企业职工,部分覆盖了城市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少部分农村人口。并且保险范围尚在继续扩大中。直接利用现有养老保险体系来开展老年护理保险工作,免去了重新宣传、建立老年护理保险体系的工作,节约了现有资源,并且直接使保险覆盖率达到了现有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