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8:58:46
导语: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80-02
一 培养与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最早提出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是美国高校,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向“创新性人才”转变,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重视。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在开展某种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并已制度化和规范化。
自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提出“素质教育”,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工作得到空前重视。清华大学正式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类似的本科生科研计划。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的大学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本科生科研培养机制,本科学生科研训练被视为“培养并形成大学生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的最重要途径”。
2.有利于促进教育理念的变革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高校教育理念的变革,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与我们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向学生灌输已有知识存在很大差别。在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而非原来的、简单的机械式的接受,主要工作是引导启发而非传统灌输。这对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形成新的学生评价机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
在传统教学中,高校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承,把知识不断传承下去,而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除了传承知识,理应不断发展创造新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科研。科研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应是衡量高校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通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掌握相关方面的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才能做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往往会受到学生思维的启发,进而推动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看,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课程结构不合理,如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实践课比例相应过小,许多专业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践课,其结果就是造成当前我国相当数量大学生动手能力低;(2)相应学科知识比例失调,在有些高校尤其是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往往是因人而设,而非因专业而设,有些高校因师资原因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回避,这必然导致某方面课程过多,而有些课程过少甚至空白的境况,使得学生知识结构十分不合理;(3)课程与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造时形成的,几十年来几经调整、变化,仍未脱离旧套。其结果使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这使得很多学生都认为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根本就无用武之地,因而恶化成学生厌学。
2.围绕科研能力培养与提高,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问题,会衍生出其他很多问题,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到整个高校专业教学的成败问题,因此,必须对专业课程设置加以优化,其原则是:顺应国际潮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围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具体方式有:(1)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性,科学合理安排专业实践课,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就这一问题提供指导性标准,至于实践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各学校可以根据校情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但不得与指导性标准相悖,专业实践课不得流于形式,必须真正体现“实践”特性,结合专业理论课安排专业实践课,使专业实践课既有利于巩固提高专业理论课教学成果,又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主要通过教材来体现,那种几十年用同一版本教材的局面必须加以改变,教材内容必须体现本专业学科知识发展的最前沿动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也组织编写了相当数量的面向21世纪教材,高校在专业课程内容优化方面应力争做到内容的先进性、国际性与时代性,进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3)课程设置优化,必须体现课程的实用性,即不能仅追求学科或知识体系的完整,还需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尽可能两者兼顾,另一方面,还需通过课程设置来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这里主要是要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充分释放学生兴趣爱好,为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 优化高校专业课程教学
1.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优化并不等同于专业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内容优化主要是指某一门课程的合理与科学化,而教学内容的优化是从整个专业课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优化是个体,教学内容优化是整体。 教学内容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根据专业要求设置专门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模块,以强化专业化训练,在专业培训中,这方面课程要有适当的比例,其学分比例不能少于总学分比例的1/3;(2)突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学校要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提供必需的硬件设施,如师范专业教学,学校可建立满足师范生教学需要的微格教学教室,并与部分重点中小学建立课堂视频同步直播系统,使师范生在校园里就可以在在线观摩室见习、研习一些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和仿真训练;(3)各专业要专门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各专业把自主创新学习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围绕各专业教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学习,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
2.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
传统的教师一支粉笔从头说到尾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限制,强迫学生接受某种理念与观点,这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因此,要围绕培养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优化教学方式,这里主要是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去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而非原来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抑制,学校管理部门应鼓励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如案例教学法、探讨式的教学方式、漫谈式的教学方式等,同时,为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展尽可能提供条件。
另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优化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织机构、指标体系、评价模式与信息反馈机制都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毕业设计 科研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综合性最强、最能衡量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①因此,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问题,是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受到产学研脱节和高校扩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多,任务重和设备不足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②③这里,特别针对大学生科研能力低下的普遍现象,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组织安排和考核方式提出了改革方法和建议,依托教师的科研课题,试图找出有效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改革之路。
1 影响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1.1 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近年,高校普遍扩招突出了大量生源与有限教资力量的鲜明对比,出现了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十多项毕业设计的不正常现象。同时,由于开设班级较多,许多教师除了指导毕业设计之外,还承担了大量的课程教学工作。再者,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还要兼顾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这必然导致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致使其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精力投入不足,很难保证定期对学生的指导,也就很难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1.2 学生科研能力低下
本科生科研能力主要表现为:④(1)基础知识匮乏或掌握不到位。如电气专业本科生对特殊电机的应用范围等专业性知识更是所知甚少,只是通过指导教师的介绍,进行简单的了解,从未亲自对设备进行操作与分析。(2)科研文献检索阅读能力不足。毕业设计中需要大量地查阅资料和相关文献,了解有关发展动态,寻找研究的突破口,最后才能确定接下来的努力方向。仅就文献检索一点来讲,就存在学生过度依赖指导老师,放弃主动出击检索的权力。本着求实求证的态度认真阅读的学生更是少数。
1.3 学校实验设备不足
很多高校由于经费短缺无奈面对实验场所紧张,试验设备短缺等尴尬局面。相对于众多学生,能用于毕业实习的仪器设备较少,维修不及时的情况下,实验工作就不得不停下来。另外,有些设备过于简单,完成一般验证性教学实验尚可,但要提高科研水平,就需要有一定探索性的实验,很多院校根本不具有这样的试验设备。
1.4 毕业设计选题盲目
设计选题的优劣决定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是学生能否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依据。
指导教师提前拟定并指导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学生不能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只能望文生义,不能保证所选课题就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教师拟定题目中,也存在诸如:选题陈旧,缺乏新意,又或者:太过超前,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等问题,影响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
面对教师提出的预选研究题目,很少有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与教师在选题这个环节上缺乏充分的交流,这也是毕业设计后期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
以上几个原因影响了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降低了毕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2 培养本科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2.1 提前进入科研角色
毕业设计大多被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此时学生面临就业、补考准备离校等事项,时间匆忙而又仓促,想要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是很不现实的。
按照大学课程体系的一般设置,学生从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并接触专业方向教师。 可以在此时就开始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若学生找到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就可以与教师互相协商,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内容,提前着手文献检索,学习,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如此一直持续到毕业前期的时间安排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规划、设计和撰写论文。这样就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时间基础。
2.2 分组强化文献阅读
分组讨论学习是改进工作流程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学习形式除了容易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外,更能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软件技能或科研文献等资料的阅读学习。强化文献阅读的分组主要有两种:基础学习小组,主要解决课堂知识掌握不牢以及基础软件使用生疏等基础知识缺乏的问题;科研讨论小组,主要学习研究课题最新动态及其主要发展方向、研究方法等科研问题。
以教师参与分组讨论阅读文献的方式推动专业兴趣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学生能了解大量文献资料,既可弥补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不足,提高其科研学术水平,又训练其科研素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2.3 结合教师科研课题
建议一:科研课题中的基础和重复性工作由学生去做。教师可以把更多时间用于进行课题的深入研究;学生在其毕业设计中得到的新颖想法,也能给教师带来很多启发,帮助教师打开思路。这有益于教师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建议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设计扩展科研工作。在选定了设计题目之后,指导教师可以依照题目为学生设计科研论文的撰写。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也传授科研论文的方法,既可以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又可以将结果修改完善并发表为科研论文。
2.4 改进完善考核方式
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答辩考核阶段应全面考查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学习态度、科研水平及其答辩效果,合理划分每个环节的权重。建议采用2+4+4的考核方式:工作态度占20%,论文质量占40%,答辩效果占40%。这种考核方式可促进学生平时对毕业设计的投入,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Tan Xiangwen; Xu Jinhua;Wang Zongbao; Wu Duansheng
Liu Xin;Yao Feng
(①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②School of Pharmacy and Life Science,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摘要: 实验动物学对生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着力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Abstract: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ffect of support and promotion in life sciences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s have been performed and explored. The reforms deal with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asures, and examination manners. The basic approach was to excite students' research interest, focus on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y. A good effect of teaching reforms has been obtained.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 教学 本科生 科研能力
Key words: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teaching;undergraduate student;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202-02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精英的储备库,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如何将对国家的整体实力产生重要的影响[1]。《高等教育法》把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作为本科生培养的学业标准重要目标之一[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在校本科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使其专业知识得以活化的一个有效的途径[3]。科研能力是指属于各学科领域研究者共同具备的一种能力。其狭义是指从事具体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等。随着社会进步及科学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科研能力有了更广义的要求,即除了能从事具体的科学研究工作外,还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团结协调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要素[4]。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融生物学、医学、畜牧兽医学等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兴交叉学科,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直接影响着许多生物医学研究课题的确立、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结构与功能组学的研究等重要研究都离不开高质量实验动物的广泛应用。对于生物医学专业本科生而言,养成科学思维,掌握动物实验科学研究方法十分重要。作者长期从事实验动物学理论与实验课的教学工作,重视教学改革,就如何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理论教学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意识
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科研活动需要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每一门课的教师都应当将创新的思想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在自觉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促使其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实验动物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形成其独有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色,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这众多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培养科研意识,是每一位实验动物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1 编写合适的教材教材是科学知识的载体,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实验动物学尚无全国通用统编教材,2001年我们组织了省内10余位实验动物科技人员,在原来内部教材《医学实验动物学》基础上,编写了《实验动物学》(2001年,湖南科技出版社)作为教材。该教材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博国内同类教材之长的基础上,根据作者自己多年来从事实验动物学的教学、科研经验,尽可能反映实验动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将有关科研成果融入到教材中去,为上好实验动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供了良好基础。此后我们又编写了《实验动物学实验指导》(2004年,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现代实验动物学技术》(2007年,化学工业出版社)等著作供学生参考使用。2008年,《实验动物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1.2 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从2001年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使教学过程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便于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图片、精心设计制作的动画演示,图文并茂,既反映了课程特点和知识点的要求,又充分的反映了学科的特点和趋势,使枯燥复杂的实验动物环境、实验动物饲养过程、动物科研实验变得简单易懂而且非常生动,如克隆绵羊一多莉的诞生,在PPT中插入视频演示,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目前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每个老师都制作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课件,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了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良好风气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更新完善。多媒体教学使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1.3 讨论法教学,强化本科生科研意识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实验动物标准化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以期取得好的实验结果。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职能。我们积极开展了实验动物学科学研究,形成了以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研究及水生实验动物育种及应用研究为主要方向的科研特色,同时我们参与实验动物生产与供应、动物实验管理、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环境质量检测、实验动物许可证年检等事宜,对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有着深刻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本科生科研意识不充分、科研兴趣不浓、科研能力不强的特点,结合经典的科研实例或围绕作者的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有意识提出科研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强化互动性,在解答疑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2实验教学着力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研思维
实验教学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强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理论课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能够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可以为他们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或研究生阶段的深造奠定良好基础[5-6] 。实验动物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近几年来,我们在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使实验动物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和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1 改革实验内容,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些实验内容为验证性实验,操作过于简单,如常用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雌雄性别鉴别、编号标记方法以及外科手术方法等,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如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增设了设计性实验如红鲫遗传学标记方的法检测等,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验目的查找资料,选择相应的材料,确定实验方法,得到最终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判断,从而突出了技能训练,将技能培养贯穿于整个学习中,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调动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加了动手机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有些实验无法用实物或不便于用实物演示,或是场地、仪器的限制,我们增设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SPF动物饲养操作,因是屏障环境,受场地限制,我们制作了光盘,通过观看光盘中教师的实验演示,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直观的掌握更多的实验内容,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时的有效性,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动物实验涉及动物伦理的问题。在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善待动物,注重动物福利,在使用实验动物进行教学、科研、检定时必须符合“3R”原则,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学生树立爱护实验动物的意识。
2.2 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检验,通过考核,能科学检验学生掌握实验动物学知识的水平,恰当衡量学生动物实验的动手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环境保护与善待动物的精神[7]。实验动物学为考查科目,少数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实验课程不注重动手能力,最后考试的时候搞突击。为此,我们改一次闭卷考试定成绩为闭卷考试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定成绩。实验成绩采用将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各占50%。平时实验成绩可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实验操作考核方面,以实验带教老师为主考,学生每2人一组,考核内容以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为主,如常用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麻醉,器械的使用等是否准确、规范化。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开展动物实验研究的能力,也培养了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
2.3 加强实验室建设,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积极争取学校、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如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动物实验平台已获批准,将极大改善实验室条件,为大学生实施科研训练提供保证。为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我们还有计划送实验教学人员外出培训进修,以加强实验教学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此外,加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
3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确定,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如何培养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即大学生能够根据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构建适应于时代需求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课题。本科生导师制借鉴了研究生导师制的经验,是一项帮助本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督导学生学业,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纵向管理体制。每名导师可带大约3―4名本科生。导师可以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和科研方向,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可以指导所带学生的毕业论文。
3.1 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作为主持人申请科研项目,如大学生研究型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等。通过申请科研项目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全程参与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无论哪种模式,学生在选题、查阅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经费预算、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方面较大限度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2 实施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选题、开题、实验实施、数据分析、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等环节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提高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技能,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4结语
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由原来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型转移到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上来,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深化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面向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将科研意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促进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标准化,促进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使实验动物学教学真正适应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涂敏.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从本科生抓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1:168,170.
[2]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8:152-154.
[3]易晓明,赵琨.加强在校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之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1.
[4]周霞,王晓兰,蒋建军,王静梅,马勋.谈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8(2):9-10.
[5]王建枝,刘声远.在医学本科生教学中加强创新意识和科研技能培养的探索[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20(4):703-704.
关键词:科研能力;本科生;环境工程;创新
创新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科研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重要。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其中普遍认为大学生尽早参与科研训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科研实践机会,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研究型人才的有效途径[1]。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能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等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本质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2]。
环境工程专业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不同学校的该专业,由于其依托的学科不同,以及服务的领域和对象不同,常常带有其各自专业特色。以南京工程学院来说,以电力行业为依托,环境工程专业带有电力行业特色,培养目标是能在政府部门、电厂、环保部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从事设计、管理、研究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现以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1.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技能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目前实验教学大部分都是验证性实验,主要验证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理论知识,使得教学与实验充分融合。通过实验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但是,如何通过实验技能的锻炼,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目前很多高校对此还欠缺考虑。将科研性实验引入学生课程实验教学中,更新实验方法,突出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例如,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出了不同于课本上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如何找出发生现象的原因,并如何避免,这就是一个科研探索过程。
2.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
在开设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可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并完善综合与设计性实验体系,以突出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实施过程是,由教师提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后,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经教师指导后,独立进行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例如,我们在开设环境监测课程时,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天印湖水环境调查”,该实验是来源于教师的一个科研项目。具体工作从查阅文献、湖泊的采样点设置、水质指标的选择、水质指标监测与分析、数据处理至最后水环境调查报告,都是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通过学生自己查阅文献,确定调研方案、实施方案到撰写调研报告整个完整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科学研究的思路。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仅仅起着引导和辅助的作用。通过与实际项目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了解到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跟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从而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可融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根据不同课程,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做调查分析、文献综述、小型学术报告会等,初步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
二、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创新
1.毕业论文与科研项目相结合
毕业论文是综合训练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使教师可根据自己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把握好方向,从而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论文进行指导[3]。但是科研课题一般都有较高的难度,即便经过分解后对本科生而言也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防止题目过难。故将一个科研项目合理拆分为内容相对独立的部分,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对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做适当的调整之后,才能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题目。选题不仅要跟科研项目结合,注意选题内容和难度要适中,更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特别是那些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的题目。从而使得所选毕业论文的题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且能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学有所用。目前,环境工程系大部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均是指导教师的纵向或横向课题的内容,学生的论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不仅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而且充分体现了我们南京工程学院“学以致用”的办学宗旨。实践证明,毕业论文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切实可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的途径。
2.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过去的学习模式,都是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书本知识,学生养成了一种惰性,很少自己主动地去思考,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经过基本的实验技能培训后,选择一些对科研有浓厚兴趣、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通过主动参与科研活动,学生从在课堂上的被动接受知识到以探索、研究、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使得他们能够有机会涉足该学科在国内乃至国际最前沿的研究和成果,切身从事科学研究,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4]。目前环境工程系教师的课题基本都有3~5个学生参与进去,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中表现出来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他们常常主动要求分配新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懂的就自己上网查资料或请教教师,主动学习,进步很快,在参与课题过程中涉及他们还未学习的课程知识,他们也是主动自学,力求自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科研过程,学生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课题,接触了真正的求知过程,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善于进行探索、调查、发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研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
科研活动对大学生而言,是个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学校每年都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自选老师指导。这种实际的科研项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培养了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对日后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撰写项目申报书,然后学校组织专家答辩。课题立项后,学生开始文献的查阅、实验方案的确定至最终方案的实施。学校对大学生创新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成果鉴定,以培养学生的韧性和责任心。在这整个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思维和能力也就随之得到很好的提高。例如,2012年带的大二学生做的创新项目“农田土壤营养盐的渗漏估量及测定”中,首先让学生查阅文献,了解什么是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业施肥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等;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来定量估算农业施肥量对于地下水水质的相应关系;接着设计实验模型、监测水质、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撰写项目结题报告、答辩,完成了整个科研项目流程。
三、目前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没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和制度,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培养方式还没有普及,科研在人才培养环节中所占比重还不够。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限制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一,从学校角度来说,当前学校对学生科研经费普遍投入不足,学生难以开展科研活动;另外,学校对学生科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影响学生科研的积极性。第二,部分教师对学生科研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其指导工作不到位,没有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第三,从学生自身来说,缺乏一定的坚韧、钻研等科研精神,不能完成科研任务等。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教学上的改进
提倡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基于宽广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上,要优化课程体系,以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国内外发展的前沿,把握学科发展动向。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实用技能化。
2.学校要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摘 要】以华南理工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在2013-2014年间为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采取的具体做法及其效果为例,探讨在研究型大学中培养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策略, 指出策略实施的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资交流和借鉴。
关键词 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25-03
作者简介:周建新,男,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英诗歌对比与翻译研究;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英语本科专业为例”(编号:x2wy/N913079a)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型大学以其卓越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其立校之本,一向注重培养和推动师生研究能力的发展,因而,在研究型大学中,从本科生阶段起即提倡研究型教学,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最近几年,华南理工大学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连续有本科生在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和《自然》上,引起业界关注,称为“华工现象”。在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自2013年起,也开始采取新举措,执行新计划,努力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在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方面,实施了一些策略,尤其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同时,也着眼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自然也包含了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因此,两者所采取的措施并非截然分离,而是互有共通之处。为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首先形成了培养思路,并依据培养思路和现实具备的条件,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培养一个人科研能力的行动,总有开始、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其中,开始和过程的实施效率直接决定了结果的质量,因此,开始和过程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就华南理工大学英语专业而言,自2013年起,外国语学院在开始阶段实施了源头精选策略,在过程阶段则分别制定了过程实施策略和后勤保障策略,以保证实施的结果,截至目前,已经实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2年了,取得了一定效果。鉴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难、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实践工作,本着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精神,现将本单位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些做法和启示总结如下,以资借鉴与批评。自2014年9月起,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因此,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策略既针对原英语专业本科生,也覆盖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而其中的生源精选策略则主要针对2014级和2015级学生。
一、源头精选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也包含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院自2013年起确立了提升生源质量的指导思想, 决定自2014年起,在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新生中提高外语学校保送生的比例,亦即从源头开始,就要精选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换言之,实施源头精选策略。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决策,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稳定、高效的实施。
1.成立以学院领导为核心、包括各系部负责人在内的招生小组。学院成立了以学院主要领导为核心,包括所有院领导和全院各系、部负责人的招生宣传小组,并多次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使大家认清了方向,形成了思想共识。此后,在学院主要领导的指引和带领下,开始进行各项相应的具体工作。
2.制定招生宣传策略、生源遴选方案和标准。首先是制定了招生宣传的内容、宣传的方式方法;还讨论和制定了生源遴选的方案和具体标准。这样,招生宣传工作就有了理论方向和实践准备,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宣传和招生工作了。
3.积极主动与各外国语学校进行交流。统一了思想,制定了宣传内容和策略,明确了生源遴选方案和标准后,招生小组从2013年起就分批次、分组次,分别和各个具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联系,积极主动和各校进行交流互动,让各校的师生了解我校、我专业。
4.投入经费保障招生工作。为保证招生宣传和生源遴选工作顺利进行,学院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也投入了足够经费,在财力上全面支撑招生宣传和生源遴选工作的具体实施。
5.践行公正、公平的生源遴选办法。在对报名学生进行选拨时,实施了公正、公平的遴选办法。从笔试试卷出卷、监考、阅卷评分,到面试考官遴选、面试程序和计分、统分等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做到了2014级和2015级学生遴选工作的合理、合规,公正、公平。
二、过程实施策略
从2013年起,即开始实施了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策略,2014级新生到校后,也及时开始了科研能力培养的相关措施。学生入学后,科研能力培养工作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过程实施和管理阶段,在这第二阶段,制定和实施了清晰的过程实施策略和随时保障过程实施策略顺利运行的后勤保障策略。在过程实施策略上,主要实行了以下几个措施: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即为每位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有义务为学生今后四年的大学求学生涯提供生活指引、学业规划建议、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咨询等。为有效地贯彻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学院还制定了相关的实施计划。
2.开设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是研究型大学普遍开设的一种课程类型,旨在专业、学业学习和研究方面对新生进行宏观指引,特别是在学生未来的专业研究上起到方向性的引导和入门介绍作用,对于提高学生对学科和专业的整体认识,明确自身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为科研工作打下心理基础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院已经为本科生开设了《语言与文化》和《外语学习与文学》两门新生研讨课,为学生明确自己未来四年的研究方向预先做了方向性的指引。
3.实施100本书读书计划。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必须在学生自身具有扎实、广博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为此,必须努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多学多思,这样才有了提升其科研能力的前提条件。为此,学院实施了100本书读书计划,要求每位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必须读完要求必读以及推荐阅读的总共100本图书。为落实100本书读书计划,学院制定了相关措施,并稳妥、有序地执行,定期举行“悦读分享会”便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措施。
4.实施“导师工作坊”制度。自2014年起,开始在学院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工作坊”制度,不定期地邀请校内外学有所专或做有所为的教师、校友、社会贤达、企业高管等人士为本科生做专题讲座,以开阔学生的学业和社会视野,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5.推动师生申报学生研究项目。积极推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师,特别是指导教师的组织下申报学校的学生研究项目(SRP),借助学生研究项目,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进行相关项目的实际研究。近两年来,每年都有学生研究项目申报成功,有一批学生在1-2年级阶段就开始进行了科研工作,并初见成效。
三、后勤保障策略
在过程阶段,除了在过程中具体施行的旨在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具体过程实施策略外,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后勤保证策略,以确保这些具体的过程实施策略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否则,缺乏足够的后勤支撑,过程实施策略就会落空,无法真正实行。学院制定和执行的后勤保障策略包括:
1.成立领导小组,确立行政保障。为确保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学院成立了以院领导领衔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和责任,并不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分析情况,制定应对办法,确实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实行专人专门管理,明确责任和任务。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100本书读书计划、导师工作坊、本科生学习和研究实践等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践和研究等几方面的工作,学院都指派了负责人,实行专人、专门、专项管理和落实,并明确了责任和任务。
3.施行动态监控,确保过程高效。对学院制定的旨在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和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学院实施动态管理模式,即学院不定期的对专人专门负责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要求汇报、实行会诊、联合决策等,确保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监控,以保障各项措施的正常、正确运行。
4.投入经费支持,保障运行资金。为保障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和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各项举措的长期稳定实施,学院拨出了适当的经费,对各项措施进行评估,分别给予经费支持,使各项措施均在经费上获得足够的支持力度,得以顺利实施。
四、效果与问题
学院在2014年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并在2014年9月开始招生,为了提升原英语专业本科生和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为与学校研究型大学的地位相适应,尤其要提升外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在确立了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特别是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工作目标后,学院在2013年出台了各项措施,既保障在源头上首先提升生源质量,也确保在过程中各项措施运行良好,以达到最终的良好结果。从目前情况看,近两年(2014年和2015年)的新生中保送生比例均大幅提高,达到了提升生源质量的目标,同时,在培养过程中,目前各项措施实施顺利、有效,实施两年来,已经有几位本科生发表了科研论文,可以说,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此外,在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教师工作量难于量化计算。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工作涉及多方面,包括前期基础和准备工作,如开头阶段生源的遴选、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扩充和深化、研究方向的指引等等工作,还包括后期学生进入实际研究阶段时的指导和评估等,这诸多工作中有些是可以量化计算的,而更多的则是无法细化、量化计算,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参与的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计算和评价,这是一个难题。目前还主要依靠工作布置和教师个人自觉来实施各项工作,虽然效果还不错,但是教师工作量难以量化的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
2.师生互动积极性有待提高。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其动力源于教师和学生当事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双方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和推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不然,措施再多,如果师生都没有积极主动性,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各项措施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中和学生中同样都有积极主动性参差不齐的情况存在。有些教师比较积极,有些则相反,反观学生,也是如此。在导师和学生之间,有些是导师积极,学生则不积极;有些是学生积极找导师,而导师则不积极,只是消极被动应付学生的求教。因此,总体而言,就出现了师生互动积极性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些导师与自己指导的学生关系紧密,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有合作和指导,有些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则较为疏远。师生互动和交流是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积极性,目前还亟需研究解决。
3.激励机制难以制定。为了促进师生更加积极参与到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实践中,也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长期、稳定的推进和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参与教师的工作量难以细化、量化,激励机制也就难以制定。
总之,为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特别是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学院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并探索性地实施了两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成绩和问题都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启示我们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实践之路上且行且谨慎。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学生科研能力 探索与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负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所以,新建本科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已成为热门话题。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内容,本科生科研活动正在日益得到我国高校的广泛重视。然而就新建本科高校来说,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培养方式还没有普遍开展,没有形成制度;本科生参与科研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比重还不够;从学校自身教育理念来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仍没有贯穿到日常教学环节,教师教学以书本知识为主;学校为规范升本后的教学秩序,往往也是注重考察教师是否严格遵循以教材为依据编写的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过程中缺乏根据学生科研需要调整或补充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往往只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的学习也仅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缺乏科研实践的意识和氛围。这些问题如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解决,新建本科高校的综合实力也无从提升。所以,认清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思路,是新建院校的当务之急。具体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科研工作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科研平台建设不力
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新建校舍、更新设备、引进人才,不少学校为此还负经营。升格后,又立即面临本科教学及课程评估等考核,学校和教师应对教学和评估的金利尚有不足,科研平台的建设,尤其是学生科研平台的建设也只能屈居其次。而在科研经费的解决上,新建本科院校又难以寻求政府和社会资源。目前国家主要关心研究型大学和部分老牌教学型大学的发展,通过重点政策给与资金等方面的倾斜,使科研能力强、培养人才层次高的学校获得越来越多资源,而新建院校的科研资金投入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2、科研管理上重教师、轻学生,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之后,意识到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对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于是纷纷出台加强教师科研工作的奖惩政策,如年终的科研考核要求较之专科时期更高,奖惩措施也执行得更为严格。但对于学生而言,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还没有建立较完备的学生科研管理制度。学生科研大多由学生工作部门管理,管理者也往往只是对申请和最后的验收答辩把关,中间环节缺乏指导和管理,导致有些项目实施质量不高,也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降低了组织者和学生的积极性。其次,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缺乏对参与教师和学生权利、义务的明确划分和有效监督,导致有些交互式和学生不清楚在项目中应该指导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而言,项目做的好与坏利害关系不大。此外,参与学生科研管理的人员也不足。本科生科研工作设计面较广,程序较为复杂,但目前许多新建本科高校知识学工处或校团委这类组织管理学生科研工作,到了院系则由学生辅导员等教辅人员来兼管,其中有些负责人对其所管项目并不了解,管理起来就很难具有专业性和指导作用。
(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1、指导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师资力量是原专科时期保留下来的,师资结构不够优化,不仅使师资自身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同时也使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基础、学术氛围、学术资源和社会认知度等不如老牌大学。于是就申报各类国家、省部级课题的情况看,申报成功率也相对较低,获准立项课题级别不高,教师缺乏高水平科研项目的锻炼,在指导学生科研上,也无法体现高的科研能力和娴熟的科研技能,也就局限了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2、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精力不足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师资力量显得相对不足,教师承担的课时往往较多。加之学校升格后,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考核力度加大,要求更高,部分教师无多余精力指导学生科研也就成为必然。加上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地理位置分散的专科院校合并而来,且新校区往往建在离原校区较远的郊区地段,就存在一个教师不得不忙于在几个校区间奔波的问题,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充分。最后,甚至有些教师只是在项目之处给学生讲解一下项目的要求,然后分工,让学生自己去做,由于很多学生是初次参加科研,对查找文献、分析数据等一些基本的科研方法不甚了解,影响了学生当初参加科研的积极性。
(三)学生在参加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原专科层次升格的,即使是升格后录取的,也由于扩招后录取门槛的降低,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上不如老牌本科院校。因而部分学生对科研的认识不足,参与科研的态度不够端正。有的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只是为了在学工处的综合测评中获得奖励加分,以增加获得奖学金及顺利就业的筹码,或申报项目只是跟风、得学分等。这些学生对于科研成果的质量全然不顾,马虎了事,甚至中途退出;部分学生在参与科研之初缺乏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加之没有计划性和恒心,一旦遇到困难,离开老师的帮助就无从着手,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没有积极寻求教师和同学帮助的主动性和谦虚的作风,最后使得科研项目中途夭折。
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使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科研工作举步维艰,成效欠佳。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又是新建本科院校升格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当前的矛盾,成为了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共同关心的话题。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一)加大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学生科研
本科生研究计划发展至今,已基本覆盖高校各个院系,参与学生数逐年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科研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很多未参加过本科生科研的学生对此并不太了解,部分参与者在参与动机、目的和选择项目过程中还有些盲目。因此,一方面,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宣讲会等形式,做好本科生科研计划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各种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讲座、研讨会,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如何撰写项目申请书,拟定预算等,做好本科生科研的指导工作。
(二)明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目标,首先是要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使其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独立探索的精神;其次是使其了解科研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通过参加力所能及、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开阔其理论视野和学识。最后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科研活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且不同年级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层次也不同,所以要将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一个系统的培养方案,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次有步骤地培养科研能力,并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如表1所规划的培养目标和任务。
(三)建立以教研室为主,其他职能部门为辅的学生科研全过程管理与监督机制
教研室作为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纽带,不仅能够认真贯彻教学计划中的科研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大学生培养目标,还可以直接委派教师为学生科研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或者吸收大学生参加教研室或教师承担的课题,为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开辟一块新领域。其他职能部门的辅助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学工处、校团委要加大宣传和提供奖励政策,如评定奖学金和推选优秀学生上要适当考虑科研因素,并组织更多的学生研究型社团活动和学术活动,并创办一些学生学术刊物,为学生科研成果的提供平台等,以此活跃学校的学生科研氛围;教务处要在指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中列入科研环节,在学生的学分和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课时上作明确的规定;科研处在重视教师科研课题时,也应和学工处和教学院系等部门合作开展学生科研立项的科研训练,通过建立针对学生的校级科研项目,以规范的科研项目运作来吸引和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研项目;图书馆和实验室也应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所需的资料查阅、实验器材和场所等,做好学生科研的后勤保障。通过建立以教研室为主,其他职能部门为辅的大学生科研管理机构,可以推动大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为其提供软件和硬件支持,使大学生能立足于本专业进行科研实践的尝试,不断提高专业科研和技术水平。
(四)结合地方院校的特色,开展有针对性、重实际,能服务于地方的科研项目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性院校,其最大特点是地方性,所以必须首先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指导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和开展活动中,应将研究方向更多地投放在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问题上,这样既便于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实际,对研究项目有了直接和感观认识,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项目成果的针对性与应用型,最终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此外,师生的科研方向相对于集中在地方新问题上,也更加凝练了地方院校的特色,为今后的长期教学和科研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和环境,也形成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学生科研提供资金保障
我国本科生科研计划项目的经费一般都有可靠的经费来源,有的是从学校教育经费划拨的,有的是海内外知名人士设立的本科生科研基金等,但来源较为单一,经费相对不足。对于一些较大类型的科技创新实验,需要投人大量的仪器设备和资金,因此,除了学校要从办学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推动学生科研训练外,还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向外拓展,与校外公司和科研院所合作研究项目,利用他们的实验室和资金优势,达到双赢。
(六)建立科研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的激励大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可以制定各种奖励政策:根据大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津贴奖励或设立科研学分,把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作为其完成学业的一部分,给予学分奖励;建立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制度,对其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划分等级,作为考评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实行特殊的奖励政策,如大连理工大学的“保研制度”,学校不仅仅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科研能力也成为重要的考察指标,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学生可“破格”保荐为免试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许传华.研讨式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运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2、刘英.科学研究工作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地位和作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
3、王廷明,等.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上的科研训练模式之探索与实践[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
4、李杰,等.浅谈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3)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高等教育;可迁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文获得201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资助。
我国高校在经历连续十几年的扩招后,本科生培养从先前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大学生培养数量急剧增加,但培养质量却堪忧,培养方式整体上急需从"粗放经营"走向"精耕细作","质量提升"与"内涵建设"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势话语,这为本科生导师制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那么,本科生导师究竟应该基于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理念对本科生加以指导?若要本科生导师制具有良好的指导效果,其具体做法又是什么?为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和良好效果,配套性制度应有哪些?文章借鉴英美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及具体做法、本科生导师制的配套制度等逐一进行分析和梳理。
一、高等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学业需求:可迁移能力的重要性
2008年,牛津大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牛津大学各学院的院长教授们作了针对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培养从事任何职业所需要的可迁移能力,二是培养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门技能。第一种能力,即可迁移能力,是指对世界、对知识、对自身的推理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意味着个体交往能力及敏锐的逻辑思维体系(综合、分析和表达)的构建和发展。第二种能力,即本科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毕业时较为容易地进入特定行业,例如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等。
目前,我国各大学各专业的传统讲授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第二种能力,但对第一种能力的培养,即对心智的提升、思考能力(逻辑性、反思性、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深度推进,仍然较为欠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在工作中进一步的成功来说,本科所学的针对某一专业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技能(即第二种能力)的重要性将日渐下降,而类似逻辑思维能力的建立、思想情感的交流、人际关系的处理、创造性意识及宏观思维能力(即第一种能力)将会显得更加重要。因此,从教育本质及长期来看,培养学生的第一种能力更为重要。第一种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关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频繁引导、启发和指点。然而,在当下我国普遍生师比过高、大批量生产的高校教育中,要求授课教师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关注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生主动向教师请教或探讨问题,也难以长期跟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智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为第一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标及具体做法:以专业学习为载体培养可迁移能力
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英美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在经历高峰低谷后一直保持着两个优良传统--致力于学生心智的培养、教会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这也是导师制的目标精髓所在,即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导师指导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评价证据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供一种质疑、探究、摸索和细究的方法,它不是通过权威独断,而是通过分析、比较、理论和批判的方式来开展。
具体做法上,英美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是采用导师辅导课的形式来运行的。导师对学生在辅导课之前的准备和在辅导课上的表现都有着清晰的要求。首先,在每次辅导课(每周或每月一次)开始之前,每个学生被要求提出并解答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对这个问题有若干个论点,同时要对这些论点加以辩护(而不是进行循环论证),并将论证的过程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口头陈述出来。在这个阶段,学生进行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把讲授课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并使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的过程,学生必须全力以赴进行准备,仔细审查各种支持性论据,亲自对论据进行权衡取舍并善于利用论据,并真正弄清自己在思考些什么,这种具有迁移价值的能力是很宝贵的。然后,在辅导课上,导师可以提问或质疑,去挑战现有的某些解释并考验学生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帮助学生对自我的创见进行批判性审查和重构,教会学生如何对自己的各种论题进行研究和论证,而且还应使其掌握怎样将它们展现出来并对各种问题作出十分全面且深思熟虑的回应,引导学生的整个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及所接触的东西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进行明察和审视。在这个过程中,某个论题的细微之处、其成立的事实依据以及其深层含意等,都可能得到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样的辅导课,是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材料,并将自己的分析、反思、判断进行汇总的过程,这种形式的学习是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真正得到深度推进的过程。
总而言之,较为理想的导师辅导课可以利用专业学习稳步推进学生的若干可迁移能力:(1)风度和品性的培养。在辅导课上,学生对自身性格特点和他人特点会增加了解,在讨论的碰撞和摩擦中学会妥协和有策略的自我辩护,对磨砺性格和培养品性有着非常大的好处;(2)研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为辅导课准备过程中,可以学会自我询问:"我正在阅读的材料真的有用吗?我所查阅的资料是否充足到能使自己为论文中的问题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呢?"(3)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会提出"关键问题有哪些?答案何在?"(4)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学会忽略权威,学会质疑"这些作者都认为自己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但事实果真如此吗?"(5)写作能力的培养;(6)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口头讨论时学会为自己的思考站得住脚而进行辩护的技巧;(7)总体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将习惯于较有深度的思考,并能在其他学习过程中更加专心,例如在讲授课中保持警醒等等;(8)创新思维的培养。导师辅导课上的讨论具有开放性,过程是开放的,结论也是开放的,学生有机会选择讨论的方向或焦点,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制度移植的配套性研究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出现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清华大学曾针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效果连续调查了四届学生,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中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导师制的效果一般,而低年级学生则有近一半人认为"和没有差不多"1,导师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国内其他高校的实施情况也大致如此。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高校偏离了牛津大学导师制的精神核心,形式主义的特征使它对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素养没有多少助益2。为什么在欧美著名大学能有效实施的制度却在中国达不到同样有效的结果?我国高校应如何做才能使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精神落到实处?下面从生师比、学生课业负担、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对实施该制度的支撑条件逐一分析。
1.控制"本科生导师制"的生师比
在我国,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平均生师比为16:1,更常见的是一个导师同时面对几十个本科学生。当生师比过大时,不可能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少数学生的苏格拉底式教学,导师辅导教学只能流于形式,这与导师本人的素养、态度并无关联。
针对我国高校学生多教师少的状况,硬性强制改变总体生师比显然是不可行的,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此问题:一,以学院为单位,在全学院按照一定标准(例如学业成绩、兴趣)选拔一定比例有志于科研或高强度学习训练的本科生,为他们每人配备一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学业导师,进行重点培养;二,以类似实验班的班级为单位,按照不高于5:1的生师比为实验班学生配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学业导师。这种采用选拔方式择优为本科生提供导师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本科生导师制的生师比,同时为导师辅导课提供了较高质量的生源,为那些有培养潜力又能适应较重学习压力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更深入的思维能力训练。
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国内高校本科生的学习课程总量普遍过多,四年中课程往往达到50门以上,而且,为了给临近毕业的学生提供考研、求职和撰写毕业论文的方便,国内高校四年繁重的几十门本科课程学分通常在三年左右修完,这样,本科学生前三年往往疲于上课,不仅白天有课,甚至晚上也有课,大二大三的学生经常达到一天8节满课。西方高校本科生的课程较少,大学四年一共只修30门左右的课程,每学期只修4门左右的课。此外,国内学生从小并不习惯自己主动学习去寻找问题、解答问题,加上大学期间要上大量的课,没有时间为导师辅导课的讨论做充分准备,学生形式主义地参与、应付本科导师辅导课就成为一种很自然的情况。因此,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在要求需要大力减轻学生的讲授课负担,大幅增加主动学习的自由时间,我国高校虽然也在逐渐降低本科生四年总学分,但讲授课的课业仍然较为繁重。
3.建立激励机制
在国内,过大的生师比、过多过散的本科课程设置、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以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导致教师的生存、工作环境压力加大,教师们往往负荷过重。尤其是科研压力的增大,迫使教师们在授课之余,还要努力在高级别期刊上、设法申请课题获取研究经费、出版著作等。本科生导师的辅导工作,本身既不属于学校要考核的科研教学任务,也没有丰厚的劳动报酬,教师作为导师对本科生的辅导形成事实上的敷衍也就很好理解了,这种敷衍与导师本身的素养往往并不相关。
一个可能的激励方案是,学校把对本科生的指导时间定量化,并把辅导本科生的任务作为导师正式的教学工作量,在年终考核或职称评定的工作量认定中承认 "本科生导师辅导课时"类似工作量,同时在资金上加大投入,让导师们的付出获得相对丰厚的回报,引导教师们重视本科生辅导课。如果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有科研成果的产出(如质量高的论文等),则对导师进行额外奖励。事实上,在牛津大学,由于导师花费大量时间在本科辅导课上需要很多额外的费用,其教学体制在投入资金和师生时间上代价非常高昂。
4.施加约束机制
客观而言,靠高校行政部门对本科导师的考核从理论上讲是具有难度的,目前高校行政部门考查的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情况,但难以考查学生思维达到的复杂程度以及他们观点的深度及发展进度,因此很难对本科生导师的辅导工作进行考核。要保证导师辅导课的质量,除了依靠导师本人的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外,应赋予学生一定权利,如果学生感到导师未能负责任地进行指导,比如未能中肯地评价自己的表现或者对自己的学习进展不了解不关心,应有权利向管理部门进行反馈或申请更换导师。
参考文献
[1] 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 高等教育研究,2012(1)
[2] 大卫・帕尔菲曼主编.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卢现祥主编. 新制度经济学(第二版)[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4] 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 江苏高教,2006(3)
[5]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王雅婷(197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研究性学习 能力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每年招收了大量本科生,承担了大众化的人才培养任务。在解决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层次不高问题的同时加大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量,满足了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1]-[3]。新建本科院校立足当地,面向全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以本科教育为主,辅以专科教育,在当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上有相当优势。新建本科院校社会认知度不够,使得生源质量偏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其培养目标期望较高,形成一对矛盾体。因此,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产学研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问题出发,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寻求答案,是由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发现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4]。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并应用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真正体会到知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积极的科学研究态度。研究表明,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均有较好效果。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一、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通过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以期帮助大学生树立初步的、积极的科研态度,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研究性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研究,教师作为辅助,需要为学生提供较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式发生了转变[5]-[6]。对于学习目的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淡化了学科界限,通过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是一种综合学习活动,其目的不仅是通过系统学科知识的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应用知识,在实际条件下,或是接近实践条件时能够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最终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对学习内容的转变体现在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学习,让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学习综合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途径和得到的结论均可以是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向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多样化的模式转变。
2.研究性学习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究性学习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让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营造学习环境。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主体性和独立性,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课堂上少讲、精讲,多留问题,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探讨等方式寻求答案。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由传统填鸭式和教导式教育转向学生自主、师生对话、问题探究等方式的教学,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活动,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存在。研究性学习将学生需求、兴趣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主动承担实现学习目标的义务,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研究性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既能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又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综合情况并不能客观地反映;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贯穿于学习全过程,把学生个人在课题小组中发挥的作用、与组员合作的情况等内容均作为考评要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以正面评价为主,积极发掘学生的优点及时予以表扬;评价机制采取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老师给出最终评价结果。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而是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对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由此及彼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其健康成长。总之,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契机,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老师的有效指导是其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同时,教师目前面临一种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组织大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创新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研究性学习需求。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是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由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转变为让学生学会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大学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多做引导性和辅工作,引导学生对原有结论进行质疑,对新理论进行探究和创新,打破教师和书本结论不被怀疑的权威性。在大学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而变成了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的学习主体。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将越来越少地给学生传递知识,更多的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学生一起寻求答案,互相交流,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参与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因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有利于促进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
2.教师要学会合作的工作方式。
学习的过程是思想碰撞与交流的过程,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相互交流,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与同行的交流,离不开与学生的交流。好的教学能够产生新的智慧,促使学生和老师创造性地思维,产生新的思想。同样,课堂上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出现的问题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日常教学是个人独立进行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不能对所有学科知识都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对某一学科的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教师来说,涉及的研究课题并不一定是某一特定学科的知识,往往是多学科知识的融汇,即使是同一学科也并不一定是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工作方式,学会合作,由对某一领域的精通发展到对各门学科的全面了解,进行跨学科的合作,集众家所长分析问题,充分综合科学、社会、人文知识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获得各式各样的知识;有的老师由于在多年教学中凭靠经验,没有相应地提高自身能力,缺少课题研究经验,反而可能与学生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对于非自己熟悉的领域,有的大学老师几乎毫无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甚至还不如学生了解得多,因此,教师需要在同行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探讨,转变工作方式,由个体的独立研究向同行、师生之间的合作研究转变。
3.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杰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和学科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提出探究性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彻底了解教学活动。好的教师需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坚持不懈地钻研业务,掌握最新发展动态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随时丰富课堂讲授内容,其中不仅包含书本上的概念和原理,还需向学生介绍一些当今处于前沿地位的方法论和尚存争议,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等。课堂上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诱导学生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内容可以是一些探索性的内容,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研究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
科研作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研究性教学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大学教师通过不断拓宽、拓深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得到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学素材,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学科前沿。教师在进行科研的同时可以带动学生参与到科研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探究能力,树立初步的、积极的科学研究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可见,科研教学是一种研究性教学方式,体现了存异创新的精神,有助于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研究型教师更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导师。
三、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1.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决定了高校研究性学习的方向,直接影响了高校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知识面更广,更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探索性、尝试性和创造性。从研究课题的选择到实验方案的确定及研究成果的展示均是学生的一次次探索过程;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老师对其指导较少,因此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有许多尝试,会犯许多错误,正是这一次次错误让学生吸取经验教训,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突破各种限制,大胆假设,往往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尊重科学,大胆突破,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产学研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2.确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提升,充分体现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主体作用[7]-[8]。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教学,这样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和接受知识,学生无法做到再吸收和灵活运用知识[9]-[10]。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通过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学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展现主体性和独立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做真正的学习主体。在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习主动性,逐渐提高独立学习能力,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一些复杂的科学知识;通过网络、电视、期刊、数据库等途径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深入探索相关问题。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老师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
3.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与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很大关系。部分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秉承传统教学模式,单纯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充当知识的“先知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接受的都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脱离实际的理论知识;在实验和实践教学中,以模拟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安排较少。因此,要顺利开展和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开展探索性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老牌本科院校的教师有一定的差距,急需提高教师的素质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传授现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是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教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科研和创造能力,具有针对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全新教学理念及良好的科研习惯和道德品质。总之,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是不断进步、不断自我完善的优秀教育者,是复合型人才。
4.建立和完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教师和学生,有助于教师积极开展工作、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针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和职称评定体系。首先,教学效果评价要凸显学生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需要就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指标对教师进行考评。其次,完善职称评定体系,可以在学校实行职务聘任制,向教学工作方向倾斜。每个岗位的聘任均需秉承公开公平、择优竞争的原则公开招聘,招聘教师时首要的考核指标是能否上好课。对于那些聘期内达不到教学要求或是教学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予以否决,聘期时间到了后不再续聘。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完善学生评价体系。首先,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在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中进行,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解决的过程、得到的结果等,每一步骤都应得到相应的评价。其次,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可以习题、讨论、随堂测验和创新性训练(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方式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查,可以论文答辩、实验报告、演讲等方式进行最终考核。最后,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体验报告、习题作业、实验方案等一些文档性的资料,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课题组中发挥的作用等无形的东西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在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能力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完善评价体系,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53-60.
[2]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7):1-4.
[3]付永昌.教学评估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13-116.
[4]张利荣.论大学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意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6-9.
[5]周斌,陈朝霞,刘德安.论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2):24-26.
[6]李爱民.我国本科研究性教学十年研究述评[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83-87.
[7]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8]刘洋.关于高校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6):54-55.
[关键词]职业型本科可就业能力重要性认知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缪悦(1972-),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物业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湖南长沙41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可就业能力的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项目编号:XJK011CGD013)、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物业服务补救及其与业主后续行为意向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C0431)、长沙学院2009年校级重点教改课题“实践教学视角下的物业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9Z006)和长沙学院2009年校级教改课题“职业化物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与绩效衡量”(项目编号:09Y0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88-03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从1999年开始,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张,每年涌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随之增加,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企业雇佣员工的机会日渐减少,员工职业发展演化为一种跨行 业、跨企业的动态自我发展,使得人们逐渐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竞争力和连续性。如何培养学生专业技 能,提高学生的可就业及终生就业能力,为地方及企业输送急需的实用人才成为职业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课题。
一、可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1.可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可就业能力的含义随着历史时期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20世纪初,人们把可就业能力简单地等同于是否具备就业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可就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包含获得工作的可能性、工作可能持续的时间及工作可能获得的薪金,这将就业的质量与就业的机会同时涵盖于可就业能力之中。目前,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可就业能力是指某一段特定的时期,在劳动力市场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一组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特征,包括工作机会识别能力、职业获得能力、职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及自我调整等。可就业能力体现在动态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贯穿于职业的定位、发展及转换中。
2.可就业能力的具体内涵及构成。可就业能力是一系列与工作能力相关的能力集,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对从业者的可就业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目前,可就业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模式:英澳模式和美国模式。英澳模式涉及相对狭窄的能力集合,包括基本技能和工作技能。美国模式则将个人特质和价值观也囊括其中。这两种模式以澳大利亚的MKC(Mayer Key Compentencies)及美国的SCANS(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为代表。MKC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沟通、计划和组织、团队合作、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技术应用七种关键能力。SCANS基本技能包括基础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强调诚实正直、适应性,工作技能包括资源、人际交往、信息、系统和技术,强调个人特质及个人价值观在可就业能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3.可就业能力培养研究。SCANS倡导将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整合到大学教育的所有核心课程体系中。Smith和Comyn建议学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应传授学生相应的面试技能、创造跟工作环境类似的实景场合,关注学生交际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并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以提高他们对企业的感性认知,敦促其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及早规划。Fallows和Steven认为大学教育应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中,并注重对教师的评估。Zinser强调对教师的培训,认为教师是否接受职业与技术教育与其学生的可就业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教师参与相关培训能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附加更多的职业与可就业能力的内容。
二、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的实证研究
1.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由学生拥有的多种相互联系的可就业能力成分构成,且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本研究在上述文献整理及分析后,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交往能力、个人特质、发展能力五个层面出发,经过前期的问卷预测,筛选出17种可就业能力的子能力。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解决问题能力;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沟通与协调、团队合作;个人特质:勤奋、诚信、自制力、抗挫折力;发展能力:责任心、执行力、职业规划、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是可就业能力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基本学习技能,有助于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和提升技能水平。作为职业型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必不可少,丰富实用的专业知识、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方法及娴熟的计算机操控技能,构成了职业型人才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发现,“智慧”“专业技能”及“经验”只占成功的25%,其余75%来自于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可见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个人特质对于个人职业发展也非常重要,通过企业问卷的发放与分析整理发现,企业对于个人在勤奋、诚信、自制力及抗挫折能力上的重视超过了对于求职者专业技能的关注。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想保持可就业能力,发展能力的获得及提升值得强调。
2.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重要度排序。在确定了17项子能力内容后,我们形成了半结构化问卷,进行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重要性研究以及受访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等认知差异比较。对于可就业能力结构重要性研究,根据前期问卷的发放,我们了解到不同受访群体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分类调查及分析,对湖南省长沙市企业高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以长沙学院、湖南商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等职业型本科院校为对象,向高校教师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向高校学生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254份。本次问卷所有问题均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备选答案采用Likert7分量表,1表示不重要,7表示很重要,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检验。为检验受访者回答的信度,在选项中有意设置反项问题,由此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得出结论之一见表1(仅罗列前三项子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与高校师生对于职业型本科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中的各项子能力的重要程度排序不尽相同。企业强调责任心及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高校教师普遍强调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一观点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对其可就业能力的认知。高校学生关注与知识有关的内容,对于企业普遍看重的交往技能及发展能力的重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17项子能力得分均在5分以上,反映了前期预测筛选的结果。17项选择综合得分差距不大,说明5大技能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而言不可或缺。
3.受访学生个体特质与可就业能力认知的差异分析。为进一步了解不同个体特质学生对于其可就业能力认知的差异,我们针对高校学生群体发放并有效回收的254份问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得出结果如表2。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同学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及交往能力上的认知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个人特质及发展能力的认知有所不同。其中,女生认为个人特质在可就业能力结构中的作用较大,而男生更加关注发展能力的提升;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对于就业能力提升的比重,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学生更具职业前瞻性,乐意在管理岗位挖掘自己的才能;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对于可就业能力结构中的5大技能重要性评价基本一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大四的学生对于发展能力非常重视,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历了3~6个月实习的原因,考虑问题的角度与选择更贴近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可就业能力结构的倚重有所不同,我们将受访学生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及经管四大类,理工科的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偏重明显,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普遍满意,而文科及经管类的学生有些迷茫,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似乎没有太多的含金量,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并认为提高交际技能对于提高可就业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有实习或实践经验的学生同样看重基本技能及专业技能的作用,经过社会的历练,能够更加全面、务实地考虑交往能力、个人特质及发展能力的提升。
三、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职业型本科人才可就业能力的培养
1.构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对于职业型人才,不仅要求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学科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既要重视专业理论课程,也要强化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并不断优化。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设置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能力和针对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方向课程适用于不同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专业方向模块课程采用必修和自修(非选修)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也是对课程知识有益的补充和延伸。
2.倡导以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应遵循“加强基础、注重实践、突出创新、面向应用”的思路,引入实践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适时调整教学课程与内容,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第二,注重可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每一门课程、每一次课堂的教学中,在课堂上不仅注重理论基础的夯实,更有意识地将课堂演化为可就业能力培养的舞台,具体体现为在课堂上应着重培养:基本技能,教师采取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提高知识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小组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需求,通过学习分工、协调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及团队合作意愿;高层次技能,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以工作任务形式出现的实际的或虚拟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意识。
3.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应转变观念,主动走出校门,在人才提供、技术支持、科研转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增强企业的合作积极性。高校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为学生作相关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使学生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同时,与相关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探索“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教学及企业实际,合理安排行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的时间段并相应延长毕业实习时间,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另外,要争取从教学源头上实现专业定位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4.创设有效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建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可考虑制订两类质量标准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一类是建立校级标准考核体系,学校根据每个专业的技能要求制订技能模块等级考核方案,学生通过考试后由学校颁发相关技能模块考核合格证书;另一类是行业标准的考核体系,以专业模块为导向,引导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考相关专业证书。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通过引入第三方评级或社会评价系统,加强过程管理,采取任务策划、角色模拟、行业实践、调研报告等考评方式,植入教师考评、实习基地考评、行业证书置换考评、职业技能竞赛考评等多种考评主体。
[参考文献]
[1]汤美娟.澳大利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3).
[2]刘小平,杨淑薇.可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软科学,2006(3).
[3]郭文臣,迟文倩,肖洪钧,等.可就业能力研究:价值与趋势[J].管理学报,2010(5).
[4]Fallows,Steven C.Building Employability Skills into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A University-wide Initiative[J].Education&Training,20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