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师德育的培养

时间:2023-06-11 08:58:48

导语:在教师德育的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师德育的培养

第1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发展

在教师培训中实施导师制,是青年教师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青年教师导师制单科培养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在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为青年教师配备课程指导教师,通过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养,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郑州科技学院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主动适应教师教学发展需要,通过实施导师制单科培养,促进了教师成长。

一、指导教师

为了保证指导质量和效果,每个指导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不超过两人。担任导师工作的既可以是资深教授,又可以是年轻教师。选配导师的条件是: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指导能力。导师的职责主要有: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全面指导青年教师课程教学,使青年教师熟练掌握教学规范;讲授示范课,随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考核,提出考核评价意见。

二、指导对象

鉴于本科教学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按照本科课程主讲教师资格要求,接受导师制单科培养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目的是通过接受导师具体指导,基本能够达到独立承担本科相关课程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但对于那些经过教学业绩考核,确需教学指导的其他青年教师也应选配指导教师进行专门培养,以扩大导师制单科培养的受益面。指导对象的职责是:尊重指导教师,主动接受指导教师在思想、业务方面的指导;全程旁听指导教师课堂教学,邀请指导教师随堂听课,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在导师指导下做好各教学环节的工作,达到担任本科主讲教师的基本要求;主动向导师请教问题,及时汇报教学工作情况,培训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提交指导教师审定。

三、指导过程

1.选定指导主体

在导师制单科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主体,青年教师是追求教学发展的主体。指导教师和指导对象的选定均由各教学单位负责,报经学校审核备案后颁发导师聘任证书,导师聘期一般为一个学期。

2.签订指导协议

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签订指导协议,协议书一式三份,指导教师、青年教师和教学单位各执一份。协议书详细规定指导教师与被指导青年教师各自的职责与任务。

3.制订指导计划

指导计划由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完成,具体制订时以导师为主导,结合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又要尽可能详细和可操作,既要考虑青年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又要立足青年教师近期培养方案的设计。

4.落实指导内容

指导教师悉心指导,青年教师虚心求教,指导计划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正是在这种导学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导师的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师德教育

言传身教,以自己良好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青年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关注和解决青年教师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确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教

学观。

(2)备课指导

与青年教师一起研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考核大纲,使他们明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书(目)和最新教学学术信息,帮助青年教师丰富备课内容;指导青年教师研读教材,书写教案,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填写教学日志。

(3)教学指导

为青年教师讲授示范课,听青年教师讲授公开课,通过书面记录、现场点评、跟踪督促、回头检查、阶段总结等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的途径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既督又导、督导结合、重点在导的原则,做到督严格、导得法、帮诚恳、评中肯,积极营造和谐的培养氛围。

(4)双师指导

带领青年教师到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青年教师一道利用自身理论及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产品研发,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5)教科研指导

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兴趣,指导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活动;组建教科研团队,主持教科研项目,吸引青年教师系统、科学、规范地参与到教科学研究活动中来,以教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推动教

科研。

(6)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指导

指导青年教师考试命题、试卷批阅、成绩分析等,使青年教师明确标准化考核的基本要求。

5.填写指导记录

为加强对导师工作的监督检查,导师在指导青年教师过程中要填写《青年教师导师制单科培养记录手册》,用于记录指导过程。手册填写的要求是:指导时间要及时,指导过程要完整,指导内容要详细,青年教师确认要签字。

6.考核青年教师

指导周期结束之后,要对青年教师接受指导情况进行考核,主要考查青年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指导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培养成效等。考核主要由导师来完成,教学单位也要出具鉴定意见。考核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对考核结果合格的青年教师,列入本科主讲教师队伍;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延长指导期限,继续接受指导。

四、指导效果

实施导师制,搭建了指导教师与指导对象交流的平台,导师通过现身说法实施个性化教育,把教学过程中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虚心接受导师指导,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师德方面,在导师的教导下,青年教师树立起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强化了职业道德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增强了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德育能力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跟上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步伐,表现优秀的青年教师纷纷加入党的组织,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业务方面,青年教师通过与导师互相探讨,倾听导师的指导和建议,明确了教师职责,规范了教学行为,在教案编写、教法运用、课件制作、教学组织、学法指导、实践创新等方面,提高了能力和水平。在教师学期业务考核评价中,参与导师制单科培养的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都在良好以上,其中,90%以上为优秀等级。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屡获大奖。由他们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在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也捷报频传。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师 岗位素质

学校体育是学校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以和德育、智育并莺,是因为它是德育和智育的物质基础,它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又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很好阵地,学校体育工作主要依靠体育教师去完成。因此一个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在体育教学及平时行为中,极少数体育教师平时不注重自己的自身道德修养,造成了社会上对体育教师形象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社会偏见,为了树立体育教师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广大体育教师就必须树立新风,加强自身修养,规范体育职业道德。

1、体育教师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学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体育教学工作,以崇高的敬业精神为指导思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自身素质,培养终生体育观念与体育习惯为宗旨,这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体育的基本技能,只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完成这一使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提高人口质量。体育教师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国民体质的强弱,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体育教育者的行为、语言、直接渗透到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无形的感召力量。

2、教学时尊敬学生,师生互敬、互爱互相帮助

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将心,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对学生充满热情,全身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把真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被教育对象,和他交朋友,打成一片,并了解学生的学习、健康、爱好及要求,将对学生的感情东灌注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统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你,尊敬你,才愿意接受你的批评和教育。高校的学生心理与生理已经成熟,他们自尊心较强,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并且情感体验也较为丰富,他们希望得到体育老师的平等对待。因此只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能用教师的主观想法强加,师生发生“顶牛”,对抗往往是强加引起的。要尊重所有的学生,无论是体育优秀生或差生,都应平等对待,鼓动优等生帮助差生,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特别是对待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一方面要主动关心他们,多鼓励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不能降低他们的标准,而应该共同找出原因,从各方面关心学生。提高他们锻炼的积极性,从思想上关心、学习上帮助、生活上注意健康指导等来提高他们的体育课成绩及身体素质。

3、身教胜于言教,严于律己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以自己活生生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包括学识、爱好等方面,也就是说“思想品质高尚,为人正派,温柔雷利,威而不猛”,知识渊博,判断果断,观察精细,甚至能歌善舞,艺术细胞丰富,更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体育教师在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接触学生机会多,因而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端正态度、提高综合素质非常必要。教师的品德、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其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下,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教学态度严谨,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教育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好。

4、通晓业务,良好的教态,端正教风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常常是用知识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服,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备好课,上好课,制定好教学计划,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不但能训练各种运动队,还能组织编排各种运动竞赛计划,并坚持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科学的发展,在工作中要认真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知识上要精要深。包括教育学、美学、心理学及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吸取增加文化知识和文化底蕴,敢于创出自己的教学模式,广泛积累,收集并由量变到质变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杯水和一桶水的问题。你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你就得到有一桶水或若干桶水的知识才行。教巨精湛,要掌握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对运动项目运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青少年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这是决定学生对运动掌握程度,对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大事。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不允许损伤。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和钻研,提高教学能力,做到有敏锐的观察力,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艺术,使体育课上的生动、活泼、有鼓动性、感染性、趣味性使学生愿意上体育课。在日常生活中切忌衣着不整,语言污秽,行为粗野,工作敷衍。要通晓教务,端正教风,运用新的体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加强文化修养,改进教学方法并注意有良好的教态,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口令清晰、准确的专业术语。文明的谈吐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随时随地为学生树立榜样。

5、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美育常识

我们可以这样说,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融社会类与艺术类于一炉,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阵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艺术体操、健美操等,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无不包含创造美的和美的欣赏方面的美育因素,在体育课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既有绝好的材料,启发学生创造美和鉴赏美,又是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和提高体育教学素质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

6、健康的人格

体育教师作为人师是学生的楷模、行为的典范。体育教师稳重、认真、求实、朴素、大方的风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相反,作风拖沓、不拘小节的体育教师不仅难以树立极强的威信,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自我教育,不断锤炼自己的人格修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未来体育教师的健康人格特征表现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情开朗,坚定果敢,勇于开拓,多才多艺,沉着自制,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团结合作等。体育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会使学生产生敬爱感、信赖感,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健康的人格还有助于缓解、消除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给学生造成的紧张、焦虑和压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乐观的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总之,体育教师只要认认真真的,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热爱学生,团结同事,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具备职业素养,就会在教学及其它各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功。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校教育;人才培养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对“人”的培养。学校,作为教育活动进行的重要场域,同时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不仅影响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言:“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但是反思当前的学校教育,很多学校培养人的目标不再是成“人”,而是成“材”或成“器”,这将会导致教育的工具化倾向,造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有必要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通过探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然与应然之差异及其成因,尝试探索如何缩小这种差异,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

一、 成“材”与成“人”: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然与应然之差异的表现

人是一个生命的整体,是自然的产物,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人也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因此人具有社会性。此二者对于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缺一不可。但是,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自身,而更关注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不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1]。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可避免地要符合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但反思当前的教育,很多学校仅仅把适应社会需要、适应经济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所言:“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2]。”这便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实然状态。如果学校继续一味地把追求物质利益、掌握生产技术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便会忽视人本身个性的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是冰冷的、没有灵魂的机器。比如,很多高中生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不会考虑自己喜欢什么,而是按照父母或其他所谓有经验的过来人的建议,选择未来容易就业的、工资高的专业。如果学生仅仅以这样的理由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他们往往更容易在大学失去学习的兴趣,应付上课,应付考试,工作后没有激情和动力,便会继续应付工作,一生都将享受不到工作所带来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这恐怕并不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初衷。

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然状态相对的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然状态。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是成“人”,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能全面发展的“人”。正如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3]学校首先应该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么教育就是成功的。其次学校应该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科基础扎实的人才。而这一目标应该建立在培养身心健全学生的前提之下,使学生不仅能发展自己的个性,还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最后,学校应该培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这是人才培养的最理想的目标状态。这样才能使人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也能够过一种自主的生活,不会盲目地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社会,推动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二、道德的缺失: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然与应然之差异的成因

“在强大的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下,教育也逃离不了对人文性的遮蔽,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和失衡。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4]”造成一味只考虑社会需要、把人当成工具来培养的教育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教育的缺失,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为何而生”的思考。

首先从教师来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会使教师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使他们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些教师明显地对学习成绩优秀或家庭背景优越的学生格外亲近,忽视其他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调皮捣蛋”的学生,甚至干脆放弃;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成绩、个人职位和经济回报;这样的教师也会使学生变得功利,使学生忽视自身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

其次从学校的教育内容来看。很多学校过分强调学生的智育,对不同学科的重视程度也表现出功利化。比如,只重中高考的“主科”,大大减少了品德课的学习时间。学校虽然相继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但很多教师在课上照本宣科,只为完成教学进度,不管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和理解,使这门课形同虚设。学校更多采用强制性的管理来规范学生行为,而忽视了学生内在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我道德教育的发展。

最后是学校的教育评价。很多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也充斥着“功利主义”,表现为教师评价学生多是看考试成绩,而忽略学生的道德发展。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也以其所教学科的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依据,而忽略对教师德育工作的评价。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学校工作的质量,主要看学校的升学率、就业率,极少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这样的教育评价将导致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变为单调冷酷的分数教育。学生在学校被当成考试工具,进入社会后被当成了追求物质利益、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具,工具化的教育必然会导致人性的虚无,抹杀人的存在价值。如果教师不再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教育,学生不再为了兴趣和理想而读书,师生全都为了分数而努力,则完全扭曲了教育的初衷,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三、“立德树人”:缩小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然与应然之差异的对策

“立德树人”,是缩小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然与应然之差异的对策,也是真正的教育之道。“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重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

一是立德。教师要具备并坚守职业道德,坚持“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要把课程当作一门学科来讲解知识,而是可以通过讲一些生动的道德故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也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小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自由讨论道德问题,同时倡导平等对话与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想法。学校应重视德育工作,除了开设相应的德育课程,各种评价工作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要更多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教师的德育工作;要将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做表面文章、堆砌资料;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德育工作成为每位教育者的责任,而并非只是思想品德教师的学科任务。学校还应不断建设积极向上、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和友爱互助的同伴关系中感受人性的温暖,获得乐观进取的动力。

二是树人。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回归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使受教育者觉察并遵照自己的内心,不被外在的物质利益蒙蔽内心真正的精神追求。只有让内心强大和富足,才会让人获得安全感,这是外在物质所不能替代的。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一味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生产中的“机器”,而是为了身心完整地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统一体。学校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再简单地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而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意愿的前提下激发他们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智慧,最终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将“树人”落在实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放以往的成“材”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到人是身心共同发展的完整个体,树立成“人”的培养目标;把道德的培养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通过教育使每一名学生得到道德的熏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训练,使他们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受教育者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具有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的科学品质。

综上所述,学校应努力把“立德树人”的教育变成一门隐性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熏陶,使学生体验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意识,养成道德行为,关注内心的真正需求,并掌握服务于社会的技能,发展成为兼具独特个性的既能够适应社会也能够改造社会的人格健全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2]王庆坤.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09(2).

第4篇

一、道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1.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有待改善

高等教育一直要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大学教育中,学校教育基本关注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品德的养成,二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但是在具体培养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重心还是要落在学生才能的培养上,因为这是由供需和考察条件决定的。社会在接纳毕业生时,为适应单位的发展,必然要优先看学生的能力,而对学生品德的考察还是不完整、片面的,以至于很多学生毕业后才被发现有性格孤僻、偏激等心理障碍,遇事没有坚定的信仰作为支撑,容易冲动。因此,高等教育有必要改善这种现状,加强德育工作。

2.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国防思维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黄岩岛事件、风波这些事件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在这些事件中,学生是最容易受到感染和影响的。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当抓住时机进行必要的、正确的思想引导,把无序的爱国热情引领到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利用好机会推进学习、工作,避免出现“亲者痛、仇者快”的不良后果。

笔者认为,相比如何临时应对事件而言,更重要的是思考危机过后应怎样进一步推进工作。加强国防教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自身努力提升水平,管理者努力办学。

二、国防教育是高教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从军训看逐渐流于形式的国防教育

长期以来,军训作为高校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是高校迎接学生的第一面旗。军训让经历过的学生体会到纪律、集体的概念。但是,笔者认为,仅靠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很难让学生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有真正的国防意识、爱国意识。并且,相对于几年的高等教育过程,如此短暂的十天半月的军训,实际的影响也确实有限。

国防教育不应仅仅是军训,军训也只是漫长高校生活中加强集体荣誉感、培养爱国情操的一种短期方式。国防教育并非鼓励学生奔向疆场,国防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危机感、荣誉感、责任感。只要让这种危机感、荣誉感、责任感渗入高等教育,对于渐渐改变浮躁的社会心态就会多一份力量。

2.师资是推进国防德育的关键

德育不仅对于学生,对于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也同样如此。面对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冲击,坚定信心信仰、坚持职业操守,以一颗爱国的心进行工作学习,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管理者、教师来说,一样也需要定期进行国防教育。平时在学校内营造积极向上、爱国爱家的气氛,是高等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有高尚的道德、坚定的信仰,学生们才能满怀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心境,不断攀登,提升自身能力。

三、比较中日德育的差别

日本人充满纪律性与服从性举世皆知,其创造性则从铺天盖地的高科技产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国内通过关系解决问题的现实,山寨、抄袭、知识产权保护等现状,不禁让我们对国内德育的效果产生忧虑。

近日来的各种冲突,让笔者不禁要比较双方德育教育的差别。有学者提出,很多日本人认为日本没有德育教育。这自然是不确切的说法,日本也有道德教育的课程,但是采取的是隐性的思想渗透方式。与日本看不见的道德教育相比,中国是看得见的道德教育。

在日本,中小学就要求文学性的教材要挖掘道德教育价值;数理学科则要通过归纳推理等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态度,提高道德判断的能力。这些具体内容在日本是否落实暂且不论,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中,这些要求确实不太多见。

在我国,国内的道德教育如同上文提到的军训一样,大多具有短期性性,期望一次留下深刻印象。在课堂上灌输并要求学生记住内容,而在生活学习高度自主化的高校中,学生对于思想道德课程的重视可想而知。

四、改善高教德育工作的几条建议

1.在思想政治课程之外开拓德育课程的范围

高校学生在脱离了应试教育的压力后,在高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在中学时期加强了。因此,除了规范的、明确的、有计划安排的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显性教育外,学校还应采取非正式化的、潜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比如,借助其他学科渗透道德教育。

2.高校教师的培训是改善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日本中小学所推行的隐性教育,即在日常课程中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由教师潜移默化地传播道德规范。笔者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人认为,高校学生多数已经成年,对说教式的道德灌输接受力很弱,甚至有抵触。笔者认为,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传输,将获得完全不同的效果。

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显著提高了,对教师的培训也相应复杂。笔者认为,在国防视角下看此问题,应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长处。对于高校来说,首先,可以通过组织高校骨干教师赴先进国家学习,并以点带面,将教育精神代代相传。其次,将学习取得的成果落实为党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先以单个学院为试点,成熟后推广全校。再次,将学生对教师的德育考评加入教师绩效评价制度,最终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3.家庭与学校结合推进德育工作

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很多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问题,除了向父母要钱,很少跟家里通话。这固然有地域的隔离、进入新环境产生的迷惑感等因素,但是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不畅,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现在高校的辅导员制度,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一个辅导员需要解决几百个学生的沟通问题,任务未免过于繁重。因此,笔者建议以学校、院系团委为抓手,通过各系、班的团委来加强学生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分担辅导员的工作量,最终能更加精细化地工作,完成基层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任恒,杜宴会,边宝团.论大学生德育教育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纵横,2008,(9).

[2]李振铎.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1).

[3]余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J].法制与社会,2009,(3).

[4]王丽荣.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J].比较教育研究,2003,(5).

第5篇

在接受克里斯蒂培训之后,我们尝试着运用友善用脑培训方式培训我们的教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语文教师培训活动,采用“穿越活动”户外体验式培训方式,把运动与培训结合起来,强调的是体验和先行后知,通过参与一些特别设计的项目,个人和团队需经历一番思考和挑战之后,把个人的感悟和团队一起讨论分享,把这些从体验中得来的认识与工作、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将培训中的情景与工作相联系,让大家在轻松快乐、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完成培训任务,引领教师把握现代教育动态,理解教育改革理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验积极探索态度,磨练克服困难意志,增强争先创优意识,激发教师自身潜能,展示教师表达才华。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感悟真景,表达真意,抒发真情”。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做好准备开好头,蓄势待发。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分好穿越活动小组

2.召开各小组长会议,明确要求,领取资料袋:活动手册、活动问题和任务(信封密封)、活动体验卡等。

(3)举行简短的活动仪式,宣布穿越活动活动开始。

二、第二阶段――寻找第一目的地,完成任务。

1.打开信封,按提示信息寻找目标(目的地),完成任务。信封内有所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门前合影(要求所有学员合影,一是检查活动人数,二是彰显团队魅力);二是实地调研(对该目的地进行调研,提取有关信息,了解区域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三是实地展示(或作诗一首,或撰文感言)。

2.第二阶段任务完成后,组长以短信方式,向“总指挥”汇报到达地点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并索要第三阶段任务。“总指挥”以短信方式下达第三阶段任务。

三、第三阶段――寻找第二目的地,到达终点。

1.短信获取任务之后,按提示信息寻找目标(目的地),迅速到达第二目的地。团队在第二目的地门口合影,集体完善《体验卡》。

2.任务完成后,迅速将《体验卡》交给负责教师并确认完成任务的时间及效果。

四、第四阶段――借助目的地培训资源,集体活动。

1.观看专题片。2.全体学员集中举行宣誓活动,活动结束,返回大本营。

五、第五阶段――回到培训大本营,交流分享。

1.集中交流分享――畅谈活动体验,表彰优秀团队。2.学员利用活动之余时间撰写活动体验文章,升华感想。

本次活动达到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呈现出许多彩之处:

一、培训活动化。此次培训以活动的形式开展,不仅组建团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而且以亲身体验的形式开展培训,将体验感悟在“体验卡”上呈现出来。

二、活动语文化。此次培训对象是语文老师,因此,培训设计充满语文的味道。如,去目的地的问题设计与语文学习紧密相连。

第一目的地是当地一些中小学,为此题目设计如下:

1.先请大家补写诗句,然后在从所填的每句诗中提取一字组成所去目的地。

(1) ,多少楼台烟雨中。

(2)烽火连三月, 。

(3)卷地风来忽吹散, 。

(4) ,风光不与四时同。

(5) ,白首方悔读书迟。

2.在下列成语中各提取一字,寻找所去目的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登泰山而小天下。

非学无以广才。

3.在下列成语中各提取一字,寻找所去目的地。

东施效颦、高山仰止、牛刀小试、负笈游学

4.在下列括号里各填写一个字,寻找要去的目的地。

( )舸争流 ( )弦户诵

( )光山色 ( )鸟依人

( )富五车

5.填写古诗句,寻找所去目的地。

(1)爆 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远上寒 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3)人生快意莫如童,腾跃翻翔 鸟同。

(4)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 身轻。

第二目的地是晓庄学院方山校区,问题的设计同样充满语文味:

1.你们所去的目的地与下列信息有关――

(1)仰观天印接云霞,初拜南朝释子家。一水秦淮呈白练,四方碧叶待春华。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教师的摇篮。

(4)通往该目的地的主干道弘景大道以江宁名人命名,与该目的地创始人同姓。

2.填写下列成语,寻找终点目的地――

不( )世务项( )舞剑饱( )之士后( )起火贻笑大( )扛鼎拔( )同年而( )首善之( )

三、语文综合化。在培训中,我们不仅让语文老师呈现语文知识,更多的是让其知识语文综合能力。

其一,在考查第一目的地时,要求观察实地,撰文感言,使其展示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请看学员们在考察学校所做的小诗――

科小颂:科小四季景色青,建筑设计人文情。教师教学争创新,桃李满园天下行。

吟竹小:穿越活动去竹小,一路欢声一路笑。竹小景致呱呱叫,吾辈点赞竞折腰。

天中赋:天高气清景风明,石成灵璧寓师情。依山傍水秀德美,英才荟萃铸江宁。

寻竹中:教师培训出新招,穿越活动寻学校,几番周折见其貌,竹山南麓国旗飘。

其二,在体验第二目的地时,要求在陶行知先生塑像前进行宣誓和即兴演讲,使其展示口头表达能力。有学员这样说到,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今天,陶行知教育思想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他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他认为学校要以“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为培养目标;他说教师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应“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他是中国教育的一杆旗子,他是中国百姓的一个骄子,他是中国教师的一面镜子!今天,我们站在先生塑像面前宣誓,就是要高举先生大旗,弘扬先生精神,践行先生思想,实现先生宏愿!

其三,在集中分享交流时,要求交流体验感受,并对他人进行评价,使其展示口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评价能力,同时组织评委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团队。

交流分享时,各组纷纷上阵,畅谈穿越中的真情实感――

――在这次穿越活动中,我们学员之间都非常团结,每个人都在为完成活动既定目标而努力。拍照、写诗、调查、摄像,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特长主动选取任务,认真完成。尽管中间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我们都一起努力克服了困难。看着每一张挂满汗水却绽放灿烂笑容的教师们的脸,我不禁想到集体共同的目标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它促催、鼓舞着我们每一位成员加油、前进,不断奔跑。

――以前从未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之前存在新奇、担忧的心情,可是,当真正投入到活动中之后,一切的担心都烟消云散了,全体队员都全身心地专注于思考我们的目的地在哪里。那一刻,所有的炎热和疲惫都无影无踪了。这次的活动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种财富,是一份珍宝。

分享之机,我也深受感染,即兴写了一首《山坡羊》――

教师培训,形式变样,穿越活动追梦想。做交流,谈分享,陶像面前心飞扬,誓把行知大旗扛!行,快成长,知,快成长!

余新在《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一书中说,如何把自己的学识才艺有效的传播、传递给学员们?如何把培训内容转化为学习的成果、把学习成果应用到中小学工作实践中,以及如何催化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对教师培训来说,学科学识、才艺固然重要,但有效选择和灵活应用培训方法更为重要。友善用脑培训对我们中小学教育培训有着的这样启示:其一,重视采用体验式培训方式。“穿越活动”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它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相比,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了一些运动中的体验和感悟。其二,使受训者能够对培训内容进行较好的提炼。“穿越活动”体验式培训用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打破传统说教模式,使受训者通过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整合处理信息,展示语听说读写能力,实现专业增值。其三,对受训者的教育思想和未来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穿越活动”体验式培训的方法和过程,必将改变着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而影响着我们老师今后的教育教学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方中雄、王薇.“友善用脑”对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育培训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2,(11)

第6篇

关键词: 全程训练 系统培养 强化实践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及系统论都充分指出:培养人才是复杂的育人工程,而培养教师的工作则更复杂和艰巨,是系统工程。培养教师必须以科学的思想、内容、方法、手段、多途径全面系统地进行,更要做到经常化,持之以恒。通过研究构建高效的高等师范教师教育高质量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切实解决目前高师教师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制在“重学科课程,轻师范训练”的办学思想、办学体制的影响下,造成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师范生的学科思想和职业思想水平偏低,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2.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师范类课程不完善,不系统。3.课程中缺乏师范性实践环节,不系统、效率低、效果差。4.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落实不力,没有有效的评价和激励体制。5.没有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技能素质培训模式等方面形成系统科学的办学模式。

虽然很多院校为解决“提纲挈领地理论讲授,蜻蜓点水地实践训练”造成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双薄弱环节,做了一些实践性探索,但仍处于“集中孤立培养”的状态,效果不够理想。高师的教师教育存在怎样处理好下列关系问题或矛盾的现状:课堂教学与学生自我训练;教师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师范性教学;教学论课程的内容要求及形式与非常有限的课时;教学类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计划与教学实施控制;教育思想、学科思想、职业思想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为解决上述问题和关系矛盾,开创改革与实践的新局面,必须从师范教育的目标及21世纪教育对教师的能力与素质结构的需要出发,建立灵活开放多层次高质量的教学论系列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灵活多样多层次的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和评价激励体系。全程训练、系统培养、强化实践,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素质。

一、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内容:以培养师范生的学科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改革和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激励体系在内的整个教学系统。

构建全程训练、系统培养、强化实践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师范生自进入师范学校起就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选学有关教学论课程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师范技能训练;采取灵活、开放、多途径、多层次、高质量的组织管理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上进行优化选择、严格控制。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教育教学师范课(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核心)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职业思想、职业基本素养为主要目标,专业主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科教学论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三者“统整、交连渗透”,使其相互关联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学科的教学优势,克服各自相对封闭的教学弊端。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评价体系各方面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高效灵活多层次分级构建。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重学科课程,轻师范训练”,“教育类课程提纲挈领地理论讲授,蜻蜓点水式实践训练”,“师范生教学能力偏低”,“教学理念落后、方法陈旧”。

二、基本策略和实施方案

基本策略:整体设计,分级实施;显性课与潜性课共同开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专业课主干课与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协同开设;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组织管理形式;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制度,倡导学生进行教学研究。

实施方案:首先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性、可行性研究,确定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解决全程系统训练的课程设置,强化学科教学论系列课程的设置。

公共教育类课程重点解决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职业道德理想等方面的问题;学科课程重点解决学科思想、学科能力方面的问题;学科教学论系列课程重点解决学科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法、技能等方面的问题。

突出激励学生的教师培训,全面构建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评价、管理等,使其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模块、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

从课程内容、方式、组织管理形式、教学评价等环节上进行大胆尝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结合并适应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要求。

增设学科思想教育的相关课程,提升学生对学科的全面认识水平和学科教育教学的认识水平。

实施方法:本课题将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及信息反馈和调控、教学评价与监督、论证检验与调整完善等组织管理方法。

具体见下表:

增设学科思想教育课程:学科学、学科发展史、学科哲学和方法论、学科与社会学、学科美学等。把上述课程按必修和选修分类、分层次、分阶段开设,课堂教学与讲座、讨论、调查、展览、研究报告等形式结合开展。

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研究方案、实践成效、研究进度、管理方法等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论证、检验、评价、修改、完善、总结。积累研究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同时收集有关材料。撰写课题研究实践报告,发表文章,准备结题鉴定材料。

效率效果较好的教师教育培养方案,包括课程方案和实施方式。通过系列课程和系列实践活动,师生共同树立现代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观、教材观、知识观等。使师范生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拥有较高水平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教育教学思想;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适应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研究能力和教师职业自我发展能力。以切实解决目前高师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在化学教学论教研室的主持下,我们完成了化学(教师教育)专业2012版的培养方案的制订。从新的培养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出,其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全程训练、系统培养、强化实践”的化学学科思想及化学教学思想的加强培养。增设化学发展史、化学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实验室科学、化学文献检索、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思想与化学哲学等新的选学课程。

加强了学科教学论系列课程的内涵和实施方式的改革,使其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的需要,课堂内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学段前后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方法技能结合、专题教学与系统培养结合。改革学科教学论系列课程的内涵和教学方式。思想、理念先行,通过实践把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内化,并不断发展深化。例如:化学教学论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把《化学教学论》、《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学化学实验研究》三门课程的学业成绩评定方式进行改革,使其“全面、客观、真实”,突出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化学教学论课程体系中,突出化学教育教学思想性和技能型培养。

在课程内容、方式、组织管理形式、教学评价等环节上进行大胆尝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结合并适应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要求。例如:通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师范生技能大赛等多个环节,让师范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中学化学教学实际。

初步构建了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多方位、多途径、多内容全面科学客观地考核评价师范生的教师综合素养水平,激励学生自我发展,使其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

三、主要改革成果和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课程和系列实践活动,师范生树立了“现代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观、教材观和知识观;基本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学科思想和学科教育教学思想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保障;具备适应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研究能力和教师职业自我发展能力。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效果明显增强,综合素养明显提高,教学技能大赛等成绩突出,无不体现了师范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

化学(教师教育)专业新的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落实,突出体现了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全面落实了化学教师培养的核心目标。

改革了化学教学论、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学化学实验研究三门课的课程体系。突出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突出化学学科思想的教学;突出最重要最核心最基础的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更为全面、科学。学生学业评定要素增加、构成比例更为科学、结果更为真实、效度和信度明显提高。基本构建了师范生四年一贯制的“全程训练、系统培养、强化实践”的活动模式(见前项表格)。增多了师范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有关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的题目。每年化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中,有关基础教育的教育调查、实验改革与设计等题目都在10%左右。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应用型;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本文为邢台学院2012教学改革立项:“地方本科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以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会计是一个对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实用性专业,用人单位往往需要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基本功扎实,同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确定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紧密结合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的素质与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多数毕业生理论脱离实践,常常不能很快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这种情况也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

一、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学现状——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1、教学过程重理论传授、轻实践。在影响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诸多外在因素中,来自专业教学方面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决定了与其他层次的教育相比,应用型本科教育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重理论传授、轻应用能力培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实现有机结合的情况。

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基本与学术性院校不同,但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教学计划仍偏向学科式培养模式,体现不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模式的特色。以我校为例,在会计本科教学计划中虽然设置了《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课程,但总计64课时的教学时间相比该专业教学总课时来说份量很低;而各其他专业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时候只进行理论教学,而没有进行实践教学的时间。根据目前学生毕业后反映的情况来看,即使增加《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的课时,限于这两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践面窄、实践环境脱离现实、综合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等问题,仅仅靠《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对学生专业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应用型本科会计学生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教育观念、方法和手段落后。主要采取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的完成主要在教室的黑板上,甚至很少利用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接受老师和教材传授的理论,对专业课程对应的实践工作一无所知,这种迷茫的、无具体目标的理论学习反过来也影响了理论的接受程度。

2、实践型教师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和教学过程,造成教学过程重理论传授,轻实践这一现状的原因往往也受到教学硬件实践场所和教学软件双师型教师缺乏的影响。因此,应用型本科会计教师除了拥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外,还要有相应的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注:本文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是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应专业的实践能力的教师,而非双证教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教师素质提出挑战,双师型教师需求增加。

由于高校教师招聘制度、过去的精英式高等教育模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级高校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现实——新老教师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当教师,基本没有实质的会计岗位工作经历,在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一般理论知识积累丰富,但没有会计实践经验。此外,受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影响,企业优秀人才很难补充进高校,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做保障。长此以往,学校教师的素质结构就会出现偏理论化,而实践能力不足,对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实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以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每一个会计学教师的希望,但是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使得教师最后放弃了这种追求,其中一个现实的因素就是教师本身实践能力的提高缺乏相应的保障。

1、教学实践场所不足。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相应的从事会计实践的经历,限制了教师本身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导致出现这一后果的原因是会计行业的特殊性,由于财务数据的不公开性,使得企业会计之外的其他人员很难真正接触到会计工作。如果能够提供相应的教学实践场所,则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教师口语 教学 语感

中图分类号:G6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07-02

作者简介:蒋蓉(1980―),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江苏常州幼儿师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文教学与研究。

我国著名学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说明语感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应该重视对语感能力的培养。开设《教师口语》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乃至全民的口语素质都有重要意义。在《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中,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音训练,二是听力训练,三是朗读训练,四是说话训练。本文就重点对这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抓好发音训练,为语感打下坚实基础

发音准确是一个人正确表达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首要前提。因此在进行语感培养中,我们首先要开展大量的语音强化训练,使学生的发音器官更加敏感和灵活。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在发音器官的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的标准发音和音调变化的基本规律。在实际的“教师口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教授每个音标发音的方法以及发音的部位,不断加强理论上的指导。发音训练是在“教师口语”课程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基础训练,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引起相当的注意。

就以江南方言作为母语的学生而言,由于长时间受母语语言特点影响,普遍对“n”/“l”以及“zh”/“ch”/“sh”之间的正确发音方式比较模糊,无法利用正确的发音部位发出正确的音色。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关注这一问题,对学生可能存在发音混淆问题的关键音色予以详细讲解。例如,教师在“n”/“l”发音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讲授:“n”属于舌尖中浊鼻音,发音过程中我们的舌尖应当抵住上齿龈位置,此时下降软腭并保持鼻腔发音通道呈现出开启状态,受此影响,声带的振动所产生的气流会自鼻腔通过,进而发出正确的“n”音色;其次,“l”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舌尖中浊边音,发音时同样应当以舌尖抵住上齿龈位置,保持我们鼻腔发音通道呈现闭合状态,气流能够自舌头两侧位置通过,从而使声带的振动能够引导发出正确的“l”音色。教师在发音过程当中必须针对各个音之间的发音原理及区别加以详细说明,以此为学生语感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视听力训练,营造良好的语感氛围

重视《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教师首先要做好发音和说话的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表率,良好的教师仪表形象能够加深师生情谊,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给予他们正面的积极指导。《教师口语》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口耳相传的课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强,学生很容易受到老师情绪的影响。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有出众的个人技能以及较强的示范能力、独特的个人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结合与教材内容配套使用的音像资料来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开始被广泛运用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走进了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为学生配备现代化的视听设备,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视听环境,提高听力训练的效果。

三、抓好朗读训练,促进良好语感的养成

朗读,就是用普通话响亮、清晰、充满感情地将文章读出来。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在《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发音的准确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朗读训练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朗读的技巧包括重音、停连、语调、语速等在朗读中的运用。我们不能忽视朗读训练在《教师口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基本方法。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朗读训练,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一种有效又便捷的方式。学生应当在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基本概括的基础之上轮流进行课堂朗读,教师和其他学生作为评价者,对学生的朗读技巧进行评价,指出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方式;教师可以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朗读方式,以系列活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活动机会,在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与兴趣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与语感。

四、重视说话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开设《教师口语》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来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和教学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说”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说话训练”,能够更加全面地加强学生的语感,以便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能做到教学语言准确、简明、生动,能够将普通话运用自如,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说话训练”中,我们必须克服方言的影响,全面培养学生对普通话的语感,把握相关的口语表达技巧。在“说话训练”中除了需要克服方言的语调、语音方面的错误和缺陷,对方言中的固定语法错误也要克服。例如,在南方方言中,有一个搭配习惯是:当“先”和其他的词或是句子搭配时,“先”要放在末尾。例如在他们的方言中经常这样说:“我说先” “你走先” “等我喝水先” “我要吃饭先”,然而在规范的普通话中,我们要这样说:“我先说” “你先走” “等我先喝水” “我要先吃饭”。在普通话中,我们若也是运用方言习惯的语法规范,虽然每个音的发音都正确,但就缺少了普通话的语感,听起来也特别别扭和晦涩。

总之,语感是一种直接迅速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言水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

参考文献:

[1] 潘盼.谈“教师口语”课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17).

[2] 张明仙,李敏,万薇薇.语言全息论视阈中的教师口语教学[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

第9篇

一、英语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追寻学习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一直对学习外语有浓厚的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另外,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口语竞赛等活动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英语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各种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直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直观性包括形和声两个方面, 除了应用有效的电化教具外, 在我们日常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简笔画、形体动作、拟声等随手拈来的教具, 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帮助学生直接理解教学内容, 强化记忆。从而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及学习效率。

二、注重各种能力综合训练,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情景教学使用的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内容更直观,更易被学生吸收。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从而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通过语境激活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听、说、读、写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核心。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际活动,形成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加强口语训练, 培养口头交际能力, 可以从根本上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是全面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重视组织交流讨论,形成合作学习氛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参与和合作的教学理念。英语的“情景教学”“活动课教学”以及现在提倡的“任务型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合作。通过合作性学习,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再者,教与学是双向的,老师和学生也要建立融洽、民主的互动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因此,我们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交际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流畅程度。新的教科书里就有很多例子,而且是循序渐进的。比如教学游戏。课堂里的交际活动常常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运用于教学的游戏应符合三个基本标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能增加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诱导学生去说这种新的语言。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师生之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热情、具有同情心,多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建立信赖、理解型的情感关系。课堂气氛应融洽,不宜过于拘谨、死板或严肃。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多使用积极反馈。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认真钻研新教材,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决不会是空话。英语情感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把文化渗透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世界意识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要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培养其获得知识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教材(人教版)不仅内容生动有趣,而且教材装帧美丽,图文并茂,教材中的一个个人物生动活泼,他们都是那么有礼貌、热情、大方、乐于助人,可亲可爱,这无形中就给了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言行规范的教育,行为美的熏陶,把教材中各种角色美的言行潜移默化为他们自身的言行。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