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络沉迷的建议

时间:2023-06-11 08:58:49

导语:在网络沉迷的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沉迷的建议

第1篇

据最新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84亿。其中,12岁到16岁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与之相伴的是,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峻。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沉迷游戏、过度用网消耗了精力、耽误了学业,进而导致精神颓废、身体羸弱;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孩子辨别能力不够,难免造成价值观走偏、行为失范,甚至诱发盗窃、暴力等违法行为……凡此种种,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会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长远发展带来巨大危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全社会均应履职尽责,并形成治理合力。 

一、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危害

一是引起角色混乱,诱发犯罪行为。网络游戏给了学生扮演各种各样角色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的角色混乱埋下隐患。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赛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迷失了自我,以至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社会中的角色。

二是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学习压力大,拿玩网游当成放松的借口,谁知道,一旦上瘾,做在电脑旁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还有好几天的。另外,在上课中,总是想着虚拟的网络游戏,会产生走神,精神不集中的现象。

三是消耗大量金钱,没钱时会非法获取。玩网游消耗上百万的玩家比比皆是,但这类人群一般都是上班族,如果是学生玩网游,因为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只能靠平时节省下的生活费来满足网瘾,一旦捉襟见肘,便想着其他非法的渠道获取,甚至抢劫杀人。

四是损害身体健康,影响正常发育。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缺乏适当的锻炼,会引起他们视力下降、精神疲惫,严重的直接猝死。经常上网的学生会造成左脑发育不良,语言表达力下降,甚至思维混乱。

五是人格异化,淡化道德约束。沉缅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往往过度依赖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面对现实世界,而且长时间进行网络游戏,淡化他们在现实社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不和谐,家庭反目。

二、对策建议

一是有关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必须严格在所有网络游戏中开发设置防沉迷系统,并严格实名认证。有关部门要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考核,特别是对那些不落实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惩,倒逼他们自觉遵守有关规定。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成瘾 危害 戒除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精神科专家格登博格(Goldberg)在1994年提出,Goldberg坚持认为,所谓的网络成瘾,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是个人不能很好缓解生活压力与烦恼的消极表现。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网络成瘾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导致身心、学习、工作、交往、社会、家庭等方面功能损害的综合征。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于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状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

网络成瘾是一种影响非常大的上瘾征状,它虽然没有、犯罪等一样惨痛的后果,但也是一种慢性危害,会在长时间里对人造成损害,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身心都会受到巨大的伤害,给朋友和家人带来牵连。大学生网络成瘾会占用大量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时间,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学业困难甚至挂科,严重的还会引起抑郁症、妄想症等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二、大学生戒除网络成瘾的建议

1.回到现实中。

明确网络和游戏只是虚拟的世界,人不能靠着虚拟的成就而生存。回到现实生活中,不要将网络和游戏当成躲避现实的天堂。

2.养成良好的习惯,充实生活。

一般大学生刚开始沉迷网络和游戏只是因为无聊或者好奇。到大学后,极度的自由和放松让大学生迷茫了,不知道该做什么,“无聊”、“郁闷”、“空虚”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大学生可以制订“一日生活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按时起床、吃饭、上课、学习、工作和休息,习惯成自然,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井然有序,充实而有意义。

3.多想想父母。

多想想自己的父母,想想他们的期望、寄托和辛劳。每次上网前多思考父母和自己的发展,给自己施加压力,学会克制。

4.注意力转移。

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追求与成就感。大学生可以参加体育运动,玩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足球,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增进与人的交流;可以听听音乐,练练乐器,学学设计和绘画;可以参加各种社团和竞赛,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同时还能结交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在专业上加强学习,跟老师交流讨论,去实验室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上网和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甚至参与研究撰写论文;可以告诉宿舍同学你感兴趣的知识,惹得旁人羡慕;可以帮助别人,收获别人的赞美;甚至比比腕力,秀秀的肌肉。大学有很多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5.给自己立目标,给自己以奖励。

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多久不去上网玩游戏,或者每天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不能超过多久。首先可以时间多一点点,以后递减。每天晚上检查一下自己是否遵照目标在做,记录下每天上网、玩游戏的目标时间与实际时间,如果达到了给自己一点表扬和鼓励,如果一段时间都严格完成了所制定的目标可以给自己一点物质上的奖励。

6.学会自制。

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加强自我约束。就如同烟瘾、酒瘾一样,玩游戏和上网也是有瘾的。首先要从认识上重视这个问题,上升到自觉克服网瘾的高度,而不是为了别人勉强为之;其次要加强监控,对自己不能过于宽松,要严厉些;最后要持之以恒,刚开始时可能还能约束自己,时间一长,很有可能就放松了,又开始我行我素,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打算,培养好的习惯,将沉迷网络从自己的生活和日程中剔除出去。

7.向同学和老师求助。

当你觉得靠自己的力量戒除网瘾很困难时,可以向同学和老师求助,请求他们监督你、鼓励你,帮你渡过难关。

参考文献:

[1]郑守华.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J].江西教育,2007(10).

[2]殷建中.互联网与大学生[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3]欧永美.建立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第3篇

关键词:家校联合;适应力

一、身体适应现状分析与建议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校医院对本科新生(包括2+2飞行技术专业)4721名进行了入校体检,无异常结果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4.52%。与往年数据相比较,有既往病史学生人数有所增加,而入校一月内因水土不服等原因就诊的新生人数较往年也有所增加,从本质上来看,是当代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是当今社会公民身体素质状况的一种反映。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学习压力

在高强度的学生压力下,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必要的运动时间。虽然国家推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依然是以考试为重,而家长和老师也是以追求高成绩为主要目的,所以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必要的体育运动来减压,很容易诱发各类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

(2)网络沉迷

结合我校学生管理的实际来看,有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有的自高中就有沉迷网络游戏的苗头。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惰性滋生,懒于起身运动。长期的维持坐姿会导致脊椎等多处骨骼变形,沉迷网络本身又会带来学生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3)各种辐射污染

各种辐射污染无疑也是当代社会必须面临的问题,而学生也在无意识中成为了受害者。电脑、手机、等等一系列的电子产品都对学生的听力、视力产生了一定的损害。而其中大量的辐射也成为各类疾病的诱因之一。

面对学生身体素质日益下降的现状,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帮助调整心态,放松心情。而家长则可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劳逸结合。

二、学习适应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报到本科新生4464名,学校随录取通知书寄出新生调查问卷4456份,回收有效问卷3357份,回收率为75%。问卷涉及到新生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大学认知状况、社会认知状况等方面问题,能够真实地反映新生的价值观,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发放新生家长调查问卷4456份,回收问卷3205份,其中有效问卷2435份,有效率76%。问卷涵盖了家庭环境、专业志愿、学习能力、网络使用、兴趣与性格、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更加充分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2014级新生中,有61%的独生子女,较2013年略低,超过76%的学生主要成长环境为城市和乡镇,因此学校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54%的学生高中阶段月消费不超过700元,其中,月消费300元以内的学生比例为15%,300-700元的为39%,700-1000元的为33%,高于1000元的仅为12%,贫困学生比例较高、家庭收入非常高的学生不多。但是进入大学后,由于自控力较弱、理财意识缺乏等原因,很容易造成消费失控的现象,因此学校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理财宣传,而家长则应关注学生的消费动向,引导学生理性消费。

43%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打算,54%的学生说不清是否有长远的打算,究其原因,长期的“填鸭式”教育让部分学生习惯于接受家长的安排,因此家长应多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做主”的机会,同时学校加强生涯规划方面的宣传和引导,使学生重视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家长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家庭环境良好(50%以上父母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经济条件较好(80%以上家庭未因孩子读书受到影响),对修读专业认同度较高(77.9%新生了解专业),对未来规划明确(78.4%的家长都希望本科阶段结束后继续深造),高中学习受班级气氛影响较大的占63%,受老师关注度和同学朋友影响的分别占20%和10%,68%的学生成绩稳定,从影响因素、学习能力类型、高中成绩稳定性三方面可发现,南航新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较高,但仍存在自主能力差带来的潜在学习危机;31.6%的学生暑期选择在家休息上网,相比较2012年的51.3%有明显的下降,而选择社会实践和打工的比重明显上升,上网时间较往年有所增加,每周上网实践在2小时内的比重由2012年的21.9%上升到51.5%,19.2%的学生上网以打网游为主,由此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在互联网带来诸多便利和优越的同时,必须正视网络潜在的有害作用,家长和学校应该坚持合理引导和科学规范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交流的虚拟性,明辨网络信息真假,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网络自律意识。而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好学生的陪伴者。

三、心理适应现状分析及建议

开学一月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全部2014级新生做了一次心理调查,资料完整者共4369人,采用SCL-90量表和一般情况表,如果以SCL-90任一因子分≥3作为划分有无心理问题的标准,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总数的4.81%,与往年相比相差不大,而主要的心理问题分为强迫症状2.68%、人际关系2.31%和敌对情绪0.96%。

强迫症状和敌对情绪往往发生在环境转变后自身适应不良的情况下,由于环境的转变,在新的环境下,人的神经会处于一种防卫状态,对周围环境不放心,不信任。如果能在新环境中得到正确的引导,顺利渡过适应期,尽早融入大学生活,强迫症倾向就会逐渐好转;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再加上性格敏感、脆弱,就有可能发展为强迫性神经症。而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未完全渡过青春叛逆期,因此在大一学生中,敌对情绪的发生率会偏高。

第4篇

2009年,中国网游收入突破250亿,而全国电影院线的票房收入不过62亿,短短十年的发展,超过了电影产业几十年发展的成绩,网游产业真正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然而,虽然网游产业的利润有目共睹,但在主流文化中,其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甚至是在争议中走到了今天。

不仅仅是呐喊

事实上,关于规范网游的声音和行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早在2004年就有相关的行业协会和部门,发动各方力量推动制定我国网络游戏分级制度。2006年11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制定的《绿色游戏推荐标准》正式对外公布。该标准将评级分为适合全年龄段、初中生年龄段、高中生年龄段、18岁以上年龄段和危险级5个等级。但是这些标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007年7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八部委出台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正式启用。这是网络游戏进入我国以来在管理上的最大一次动作。但这个“中国首创的技术保护措施”也同样没能起到其应有的效果,未成年玩家可以通过换账号、输入虚假身份证号等方式轻松绕过防沉迷系统。

在日前举办的2009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宣布,将于年内陆续启动实施“中国绿色网络游戏出版工程”以促进中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推向一个以绿色网络游戏为主导的全新发展阶段。

同时,文化部也表示,正在完善政策法规,将加快制定《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对网络游戏的经营主体、内容管理、运营服务、经营活动等环节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为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北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提案建议将中国网游划分成三个等级:全年龄段、12~18岁、18岁以上。而将来对每一款游戏都会分别打上“鼓励”、“禁止”和“限制”的建议标签。如果网游分级的提案能够通过,对于网游规范化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旗帜鲜明

不过,目前,关于网游分级等制度,还存在众多争议,业界人士和玩家们都在从政策层面、消费者层面以及产业层面对这些制度进行优劣分析。然而,与其探讨这些政策的可行性,还不如看到这些制度将会带来的一系列规范化的思考和行动更加具有长远的意义。

大承网络CEO兼空中网总裁杨震对本刊记者表示,网游分级是一件好事,对于产业的规范和以后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畅游CEO陈德文也表示期待着网游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不久前,30余家网游企业在北京召开了“网页游戏行业规范自律联盟”成立大会,建立起行业自我监督机制、规范自律机制,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第5篇

世界近年来流行网络聊天,无论在班上还是表妹表哥,大家都迷上了。听他们常把什么“QQ宠物”“QQ幻想”,自己也对网络聊天产生了好奇。于是,我回到家,马上按照同学说的步骤下载了一个腾讯聊天软件。申请了QQ号,就找人聊了。这么一来,我开始有些沉迷。

白天在学校上课,满脑子想着怎样和那位QQ好友把那场“口舌之战”斗完;如何把自己的宠物升级……反正,即使是我最喜欢的美术课,也不能把我那飞出九霄云外的心拉回来。

星期天又到了,我急匆匆地打开电脑,上Q。“哈哈!看你怎样回复!”我神气地抱着手,看着电脑屏幕前的对方发来的那个无何奈何的表情。“我认输了。”她说。YEAH!这场辩论我赢咯~我高兴地像朵开得正灿烂的花。直到晚上9点多,我还没有停息。幸好,我的责任心催促着我,我只好忍着疲倦把当天的作业做完。到了第二天,我睡眠不足地回到了学校。“哇!翘!你昨天做贼吗?眼圈都黑了!”好友一半惊讶一半开玩笑地说。“没事~~只是晚了点睡~”我打了个哈欠说。“铃铃铃……”上课了,我撑着眼皮望着黑板。由于每个星期天我都要聊个没完没了,导致每个星期一回到学校都睡眠不足,影响了我的身心,学习也不例外:测验卷发下来了。85分!!气死我也!本来是90多的,为什么只有85?我有些气愤,要知道,我的语文是不赖的。回到家里,父母看到了测验卷,脸上立刻晴转阴,愤怒地盯着这史无前例的语文分数。我在一旁畏畏缩缩,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暴风雨”过后,我悻悻地回到房间“面壁思过”,在那以后,QQ上就很少出现我的身影了。

想起这件事,在此我还想告戒大家:如果你是在当学生,想拿东西减压或者想寻找刺激和那种神秘的感觉,那就最好另寻方法好了。网络的世界始终是虚幻的,和同学聊也不要紧,想多交朋友也不要紧,但是不要过分沉迷,要实际些,向现实的世界前进。

我说或许有的人听不进,但这个建议或许会对开始沉迷或已经沉迷的人有帮助。

第6篇

关键词:网瘾;教育引导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网瘾”问题日趋严重,据研究统 计,我 国 大 学 生 群 体 占 所 有“网 瘾”者 的 比 例 为10.9%,如此高的比例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案例简介

曹某入校以来时常旷课,不喜欢与人交流,也从不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经调查得知该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完全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多科不及格,属于学业预警学生。于是我马上通知该生家长来校,面谈商量对策。在与其家长的谈话中,得知该生在入校前就爱玩网络游戏,经常溜去网吧玩。父母经常劝说,但是曹某仍旧我行我素,沉迷在网游中无法自拔,个性也变得易怒、急躁,越来越不喜欢与人说话了,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经常感冒生病。

二、案例分析处理

1.多方调查了解,找出问题症结

曹某出生在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老家,其自幼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因为老人比较溺爱曹某,所以对曹某的要求百依百顺。在其读初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曹某走进了网吧,接触到了网络游戏,刺激的游戏立马令曹某上瘾了,之后曹某便经常旷课去网吧玩,成绩明显下降。曹某中学毕业,作为中招六年制免费师范生考入了我校,父母为了能联系上他,给他买了一台智能手机。曹某继而又迷恋上了手机游戏,经常在就寝熄灯之后偷偷地拿出来玩,次日上课总提不起精神,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据室友反映,曹某在寝室除了睡觉就是玩网游,很少按时吃饭,很少跟同学打交道,个人卫生习惯差,身体素质也很差,经常生病。

2.多方调查了解,找出问题症结

在我和他的单独谈话中,我了解到他沉迷网游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对人生感到迷茫困惑,整天得过且过。加之入校时成绩比较靠后,觉得很自卑,干脆不跟同学和外界接触,用网游的方式麻痹自我。于是,我向其讲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如乔布斯、马云的故事,也讲述了许多活生生的有关青少网瘾危害社会和家庭的案例,为其分析了再不好好学习将会降级、甚至退学的严重后果。该生当即做了口头承诺,保证今后不玩游戏,按时上课。

3.细心教育感化,校正人生奋斗目标

我尝试着将该生的这一兴趣与计算机专业发展相结合,为其找了一位数计专业的毕业生,利用业余时间辅导曹某学习一些关于网页制作、视频剪辑、动漫制作的技法技巧。没想到曹某对此特别感兴趣,终于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曹某期望自己将来能成为著名动漫大师。加之其电脑领悟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不错,学习起来特别轻松,动漫的制作越来越好。于是我趁热打铁,对其提出学业上的要求,要求其按时上课,按时作息,并邀请他为班级设计一款动漫吉祥物,曹某欣然答应。久而久之,曹某改变了很多,再也没去网吧,学习也比以前认真多了,人也变得开朗自信了,身体才强壮一些了,因为各方面都进步显著,被同学们推选为宣传委员,曹某终于迷途知返,校正了人生奋斗目标。

三、案例思考和建议

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年龄小,尚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难免会迷茫困惑,作为零零后的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人沟通的渠道,又喜欢新鲜事物,往往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多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打乱了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规律,严重影响学业,也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急需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多加以关注和重视。

同时,这起案例之所以成功是发现了该生关于网络有益的兴趣点,促使他将原有的网瘾爱好进行转移,帮助他建立起符合自己未来发展需要的兴趣点,鼓励和帮助他围绕新的兴趣点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处理此类案例时,发现要尽早,干预要尽快,措施要得当、正确,就一定能将网瘾学生从悬崖边上挽救过来。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83.

第7篇

一、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原因

技校生是因为没有升入更高学府,而选择到要求低的技校就读,为的是学习一门技术。因此,技校生在校没有紧张的升学压力,他们大部分都是为了混张文凭,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太高,一旦接触网络就很容易迷恋上。同时,技校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他们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对社会问题较敏感偏激,但阅历尚浅,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因此,容易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抒发自己的感情。另外,青少年遇到问题不愿意与家长、老师交流,网络更是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社会的平台,所以,青少年才会更加迷恋网络而难以自拔。

二、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危害

青少年迷恋网络,给其自身、家长和社会都带来严重影响。对青少年自身来说,整日沉迷于网络,不仅会危害自己的身体,而且会让自己的精神受到蛊惑。有的青少年为了打网络游戏而顾不得吃饭、睡觉,甚至几天几夜不离电脑屏幕,不惜毁坏自己的眼睛和神经。这样的情况,毁掉了很多幸福美满的家庭。同时,长期沉迷于网络的人,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中,整天想入非非,认不清社会现实。尤其是当学生对现实生活感觉不满足时,就容易对社会产生憎恨,自身脾气暴躁,沉默少言,不关心自身以外的任何事情。有时他们还容易受到网络上别有用心人的教唆,而做出违法犯罪的的事情。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误入歧途、自毁前程,对社会安定而言,更是隐患。总而言之,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世界,不仅伤害自身,阻碍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辜负了父母老师多年的教育心血,同时让社会损失了栋梁之才,还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措施

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不仅是家长、学校的职责,更是社会的重任,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技校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技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

首先,技校教师可以对技校生进行思想的指导,让他们明白网瘾的危害,懂得正确处理网络问题。其次,学校可开设网络课堂,让技校生明白电脑知识的用途,不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能正确地对待电脑的用途。

2.技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技校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控制技校生的上网行为。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监督,达到减少技校生上网次数的目的。同时,技校可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监督技校生的网瘾问题,促进技校生的健康成长。

3.对沉溺于网瘾的技校生,进行心理指导

沉迷于网络的技校生,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可能是为了逃避社会现实,也可能是因为和父母有一定的代沟,还有的是不愿学习等。技校可以请相关的心理教师对技校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明白沉溺于网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只会让自己更加堕落。针对他们的问题,指导教师可以对他们提出自己建议,帮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模式。

4.开展多种活动,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形成广泛爱好

有的技校生沉溺于网络,就是觉得生活单调没意思。因此,技校可以组织各种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技校生明白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对技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5.组织技校生进行社会实践,让技校生多了解社会现实

技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沉溺于网络的人。因此,技校可组织技校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工作的艰辛、现实的残酷,明白虚拟世界的可笑与不可靠。这样,才会让他们真正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可贵、现实的真正需求。没有知识就无法生存于社会,虚拟的网络只会让人更加空虚,更加无助,更加不安。因此,技校要多为技校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努力打造自己的辉煌人生。

第8篇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安全时时记心间》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它。生命充满欢乐,而安全则是欢乐的保障,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将安全牢记于心。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在全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中,学校安全事故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些安全事故涉及到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交友安全、防火安全、预防溺水等方面。针对以上安全问题,给同学们提以下建议:

1.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过期食品;变质食品; 三无食品-即无厂名、厂址和生产许可证的食品不能吃,小摊小贩请远离。

2.强化交通安全意识。横过马路,请走人行道;不要在马路上嬉戏玩耍,未经培训不骑电动车。节假日回家请别乘坐无牌无证的车船。

3.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正确使用网络,切勿沉迷网络。对网络交友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信网络信息给陌生人汇款。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宅现象 成因分析 对策

一、大学生宅现象的特点

通过对江西某学院的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宅宿舍”现象比较普遍,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经常待在宿舍,特别是课余时间,一般都是在宿舍上网度过,成为所谓“宅男宅女”,这些学生饮食不规律,常吃零食;也有人宅在网吧,沉迷游戏。特别是大四生和研究生,经常没课,自我要求低一些的很容易宅,大部分学生经常坐在电脑前不动弹。部分大学生寒暑假也是宅在家里,无非就是睡觉、上网,甚至很少与父母交流。大学里宅现象已经成风,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宅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一,生存压力的影响。大学生面临很多压力,例如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这些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排解。而宿舍自由、随性的特点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解忧空间,这就是很多大学生觉得待在宿舍特别舒服的原因。这是他们应对压力的一种表现,也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待在宿舍里沉迷网络时间过长,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对未来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第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活方式比较单调,社团组织不能开展一些有意思的活动,不能及时发现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消除学生遇到的各种压力。有些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够科学,如大四的课程很少,加上组织的社团活动少,容易使得学生宅在宿舍里度过很多时间。还有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明显脱节,加上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很多大学生逃课窝在宿舍而不去上课。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中很少受到挫折,家庭的过分保护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化不彻底,养成比较懒散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他们成为“宅男宅女”。

第三,网络的快速发展的影响。现在电脑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很普遍,学校为大学生提供方便的网络设施,这为大学生成为宅男宅女提供物质基础。网络为大学生与外界沟通建立桥梁,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购物、订餐、查找信息资料、与网友交流、写博客、发微信,生活得到丰富。网络也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巨大的网络游戏,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而不可自拔,他们在网络游戏中找到刺激、竞争、交流,获得愉悦的体验肯成就感。大部分学生泡在网上找自己喜欢的书籍、音乐、电影等,网络购物占用大部分课余时间。事实上,现在网上已经有许多商家推出针对“宅男宅女”的产品与服务,它们就像看不见的手将年轻人拉到电脑前,使其产生依赖感。

第四,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随着现在网络、电视的普及,庸俗的流行文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使他们逐渐染上好吃懒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坏习惯,忽略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性,没有认真开展生涯规划,没有确定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就没有学习的动力。花费大量的时间追星追剧,精神生活受物资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文化影响,潜移默化地功利、物化、慵懒,这些都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写照。

第五,从众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受到环境、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的由于课余时间多,又无所事事,加上受到周围“宅一族”同学的影响,为了不被排斥或者孤立,这些大学生就可能与其他宅男宅女看齐,盲目地成为宅居一族。

三、对策建议

第一,从学校来说,可多开展更多有意思的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社团活动,减少学生待在宿舍的时间,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一步落实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不要流于形式,积极开办相关有指导性的讲座,让大学生了解到生涯规划与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帮扶那些人际交往有障碍、宅居严重的学生,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学校要科学设置专业体系和课程安,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值。学校老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第二,从家庭来说,大学生虽然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生活,但家庭的影响一直是很大的,家长们应与学校多沟通,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学校,而要经常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平时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与孩子交流,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运动,让宅居的大学生走出“宅门”,增进亲子感情。家长不应该过分地溺爱孩子,不要万事亲力亲为,要让大学生独自处理问题,克服困难。

第三,从大学生个人来说,大学生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里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以乐观开朗的精神解决,不能逃避困难。要加强学习,发展兴趣,尽量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多与朋友交流,确立精神良好的精神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努力,不能以消极,得过且过,不能让别人影响自己,培养自律能力,以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才能找到真正快乐。

因此,对于存在宅现象的大学生,他们不仅需要“他救”,更重要的是“自救”。大学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判断“宅”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认真把握好“宅”的度,不要让自己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1]马川.“我很宅!”――浅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诉求[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2]群邑智库.聚焦“宅世代”――中国宅男宅女研究报告[J].中国广告,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