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8:58:49
导语:在农业发展的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设施农业 发展历史 现状 思路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1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城市郊区出现。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2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认识程度不够
江苏省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有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不如专业大户,更谈不上提供优良有效的服务。自2002年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以来,农业大市兴化市全市至今没有新增一个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其他地方农业部门也反映,现在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离农倾向十分严重。
2.2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市县乡级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思想僵化、丧失学习能力、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队伍日益萎缩、老化,部分地区出现“劳力荒”、“老龄化农业”。
2.3相关政策不配套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亚待政策扶持。同时,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667时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1.2万元以上。政府补贴一般每667m2只有1000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人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2.4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江苏省从事设施农业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无力高投人发展设施农业,大户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2.5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巫待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方面,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很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江苏省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 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3.1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业。省委梁保华书记在苏南工作会议上指出,苏南地区农业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是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3.2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设施农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的素质。
【关键词】甘肃;循环型农业;模式
引言
循环型农业是一种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强调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协调统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不仅要求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形成基于全社会的大循环,更要把与农业关联的产业组织成“自然资源一农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至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将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1]
一、甘肃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现实基础
(一)地貌类型
甘肃省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都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甘南草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高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起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是甘肃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祁连山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地、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河西走廊以北的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荒漠连片。[2]
(二)土地资源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但可以利用的面积比较小。甘肃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7位。[3]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耕地面积为462.4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18%;园地面积为20.5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5%;林地面积为518.2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41%;牧草地的面积为1410.8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05%;其它农用地129.69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8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面积为87.8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3%;交通用地面积为6.51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14%;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2.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6%;其余的为未利用土地,面积为1849.99万公顷(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岩石砾地等)占土地总面积的40.71%;其它土地58.7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29%。[4]
(三)气候条件
甘肃地跨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3个气候带,既有季风气候区,又有干旱气候区和高寒气候区,水平地带和垂直分异性相互叠交,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种复杂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是全国少有的,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气温年差和日差大。河西走廊气温年差大约为30―34℃,陇中和陇东大约为25―30℃,其余地区在25℃以下。全省气温日差在10―16℃之间,河西为12―16℃,河东为12―15℃之间。(2)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省年太阳辐射量大约为4800―6400MJ/m2,年太阳辐射量一般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陇南大约为4800―5000MJ/m2,河西走廊大约为5800―6400MJ/m2,甘南高原大约为5800―6200MJ/m2,省内其余地区大约为5000―5800MJ/m2。(3)热量条件较好。全省除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地的部分地区因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条件不能满足种植业的发展要求外,其余地区均可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种植业。[5](4)风能资源丰富,河西的肃北、安西、金塔、民乐、永昌、古浪、景泰、天祝以及其他县的高山峡谷,河东地区的会宁、通渭华家岭和甘南州的部分山地等,年平均风速达3―5m/s。
(四)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系生态系统的控制要素,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6],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纵贯全省东部、中部以及甘南大部分区域,省内流域面积14.45万平方千米,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地处甘肃南部,包括陇南山地全部及甘南南部省内流域面积3.843平方千米,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流域面积27.11万平方千米,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0%,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7]
鉴于上述复杂而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甘肃省农业只能走循环型发展道路,既要用好自身的地理条件、气候与资源优势,又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走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二、甘肃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模式
根据甘肃省各区域农业生态现实与基础,结合各地区地理条件与气候特点,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就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物种的特点,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内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生物生长的“时间差”与“空间差”,合理的利用光、热、水和土地等资源而建立的多物种共生,多层次配置的立体种植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如:林木、农作物、鱼和药材等)在该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互惠互利。该模式是探索节约农业资源,防止生态破坏和保护生态平衡的一种循环型农业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林牧结合型模式
以牧业为中心,通过开发草场资源,适度发展各种林木(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实现林牧并举,以牧促林,以林保牧,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好结合。这种模式适合在甘南、临夏、河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推广。
2.农林牧结合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以林业为基础,以农牧业为中心,适合于一些山区和荒山荒坡较多的地区。荒山、荒坡植树造林,林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促进粮食生产及其他农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尤其适合于我省中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以及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市。
(二)“生态家园”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农村庭院有限的空间,建立高效农户生态系统,以构建家庭内部“种植―养殖―家庭生活”循环链为主,目的是以减量化和资源化来解决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污水。循环体系中以沼气为纽带,把种植业―农民生活―养殖―沼气―堆沤肥5个不同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机体的物质能量的循环体系,有助于减少种植和养殖产业的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家庭环境卫生状况。甘肃省农村基本都是家―户―院,而且每家的庭院都不小,发展庭院型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耦合型发展模式
该模式就是强调规模化生产,利用农业产业模式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能量与物质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循环模式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接,资源循环呈现多层次的特点。通过对种、养初级产品的加工,多层次利用,使产品多次升值,提升农产品生态经济效益。该模式是循环型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
1.种―养―加生态型(一)
以养殖业为主体,种、养、加相配套的生态农业园模式。该模式实施主体单一,类似工业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形式。生态农业园内的废物已经在内部形成封闭循环。既保持了循环内各环节的动态平衡,又获得了较高的产出效益。这种模式适合在甘肃陇南、天水和张掖的部分地区推广。
2.种―养―加生态型(二)
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实施主体为农户+公司;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这种模式与前一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环节。不但促成了农副产品的增值,而且有利于消化吸收大量的农村富足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面发展。这种模式在甘肃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四)生态恢复型模式
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和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土壤改造、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沙漠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土地复垦。
甘肃省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干旱多灾,自然环境恶劣,荒漠化、沙化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传统农业中长期的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使农产品也由于药物残留受到污染。通过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深耕、测土施肥等措施,减少化肥挥发,提高耕地质量;通过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技术精密喷洒农药,提高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有效沉淀率,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通过秸秆还田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养分,达到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这种模式适合与甘肃省中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以及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区。
参考文献:
[1]方杰.四川循环型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庆广.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甘肃:兰州大学,2007,46.
[3]刘润萍,陈炳东,岳云.关于甘肃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
[4]2009年《甘肃省统计年鉴》.
[5]吴新年.甘肃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1(9):16.
[6]刘昌明.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 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不小成就,突出表现为:传统和高效农业协同发展。各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推进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局面;科技惠农成效显著。现代科技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各地十分注重促进科技惠农工作,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不断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断增强,特别是智能农业和“互联网+农业(农产品)”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投入是关键,各地积极引导多方资金助推农业发展,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r业补贴大幅增加,社会资金不断涌入现代农业领域;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耕种土地的多是留守的老人和无法外出的妇女,但随着现代规模高效农业发展,农民土地流转有租金,种植大户打工又有劳动性收入,比单纯守着承包地自己耕种收益高,许多农民已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中尝到甜头,为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这既要遵循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正视存在的客观问题解决好钱、人、地、技等问题。
2.1 农业基础薄弱
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不少改善,但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平稳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不要说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最直接的表现是耕地面积仍然不断受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侵蚀,大量高产农田被违法占用,中低产田改造进展缓慢,高产农田占耕地的比重较低,相当部分耕地的田间排灌设施陈旧老化、沟渠道路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仍然是“望天收”。
2.2 农业成本仍偏高
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有所上升,但农业生产成本的刚性增长幅度较大,远远高于农副产品价格的增长,农业纯收入依然偏低。特别是2015年,农业主要产品玉米、稻谷等价格普遍下滑,推动农副产品整体价格的下跌,许多农民家庭种粮收入倒挂,扣除农资和人工成本,有的人种田收入就为负数,一些高效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也面临用工难,劳动力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致使整个生产成本偏高。
2.3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农业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基本事业费和固定研究经费比例偏低,虽然以政府财政为主的农业科技投入近年来不断增长,但目前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缺口较大,普遍紧缺。我国每年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占当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不到百分之零点四,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1%、发达国家2%以上相比差距太大,不仅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2.4 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发展成长阶段,农村大量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农业劳动力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都会受到局限。每年农业相关部门都组织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但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程度低,接受领悟能力差,培训效果不理想,新科技、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
2.5 内生动力不足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农业同样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现代高效农业效率高、利润大。但各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抓农业见效慢,难有大收益,不如发展工业,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对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放任自流,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和引导。广大农户多数觉得农业就是传统的种粮食等作物,按照老方法“伺候”土地,发不了家,不如打工赚钱。在这样落后保守的思想理念影响下,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不重视农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农业发展潜力有所下降,经营模式陈旧落后,土地流转比较困难,规模效应难以显现。
3 发展现代农业的策略措施
3.1 强化耕地保护,筑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土地是农业命脉,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基石,必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化解新型城镇化与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矛盾。绝不能认为我国幅员广大,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低,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不必精打细算、斤斤计较。要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完善耕地占补平衡验收机制,适当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土地基础。
3.2 完善惠农政策,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积极性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不同于工业服务业,有其自身特色,需要党和政府的政策推动,就是发达国家对农业也有特殊的优惠。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也不同,投资大、技术要求高、产品市场波动周期短,产业风险高,以为主的一家一户发展现代农业难度大,几乎不可能。要完善各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健全直接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避免补贴的形式化。我们要真正把好的政策做好,做到位,发挥其应有作用。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的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资本。
3.3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中国的农村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进入攻坚阶段,要深化改革,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推动土地的适度流转,促进土地向现代农业规模企业集中,要先期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明确土地的权属,为土地流转奠定基础。
二是要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展交易品种,规范交易流程和管理,推动农业资源的合理有序规范流动,避免集体资产流失。
三是要创新农业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实行统一规划,扎口管理,严格监督,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流失,最大限度发挥应有效益。
3.4 促进科技进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加强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以最基础的粮食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单产从每亩168.5千克提高到2012年的353.2千克,粮食总产量由3000多亿千克增至5896亿千克,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现代生物技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即市场和品质。要积极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市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释放其长远效应,为现代农业发展拓展广阔空间。
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满足市场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向。
要积极整合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巩固农技推广服务阵地,努力完善科技服务网络,较好地促进了科技服务实现全覆盖。
要注重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组织农技人员“挂镇、进村、带户、联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强化现代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充分发挥涉农职业学校、社区教育学校和农广校优势,加快培育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职业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进一步带动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2016年中央首次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共享经济是传统商业模式向新型企业金融模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行为,将闲散资金集中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共享经济与融资存在一定区别,融资的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资金收益为目的将资金出借,并存在与收益相当的风险,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而共享经济给予资金出借方的不是资本收益,而是消费需求,以共享单车为例,出行需求方将资金以押金的形式“出借”给企业,低于市场价的出行成本则作为出借资金的回报。
共享经济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这里的消费者需求是指深入消费者衣食住行的主导性需求,消费者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由于交易高度透明,商家无需过多营销。正因为消费者在共享商品时具有高度选择权,共享商品市场才更加简单,确定、稳定。
共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使用而不占有的循环经济,即传统的理性人经济转变为分享、担当、透明的良性循环经济。消费者用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商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商品的使用权没有排他性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成因之一。在循环过程中商品的供给者集合了闲置资金获取额外收益,该收益也是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的主要原因。
共享经济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发展。2015年共享经济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9560亿元,参与服务者直接员工500万人,间接服务人员达到4600万人。目前较为成功的共享经济案例主要包括百度知道、知乎等知识共享;网易公开课、极客学院等技能共享;P2P网贷、京东众筹等金融共享;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出行工具共享。
二、共享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当前农业产业正积极响应着国家提倡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共享、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有力手段。电商的兴起为农业产业经营的上下游共享提供庞大平台基础,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交易透明度。
共享经济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农业生产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产前资金技术问题、产中土地流转问题、产后侧供给问题等,对进一步形成土地规模化流转、农产品产销渠道多元化、农业金融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高效透明的经济环境。但共享经济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农业本身弱质性和农民个体差别,高度透明的共享使得原本存在的地域差别完全暴露,加深竞争程度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优劣极端化,从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三、共享经济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1.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共享,由于农业机械设备不同于其他产业设施,使用频率具有集中性的特点,一年中有许多时间农机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又由于农机设备对于农户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我国许多小型农户仍处于手工作业的生产阶段,这无疑阻碍了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了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土地规模化流转,我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初步达成了农机共享的生产模式,但该共享是限于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局部共享。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与打车软件原理类似的为农机需求供给双方匹配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但由于供给方分布不均匀,三方平台服务范围也受到了限制。由于农业产业的弱智性,农业设施可以效仿城市单车的经济共享方案,村政府可以先投资建设农机服务供应站,再以收取合理租金的形式免费为农户提供农业设施的使用权,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设施基础。
2.劳动力共享
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取得收入远远高于务农取收益,许多信用社纷纷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可为农民工制定一个劳务平台,基于信用社发出的劳动力需求,鼓励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反乡务农,所反之乡不一定是农民工自己的家乡,但必然是所在城镇附近有劳动力需求的乡村。
3.物流共享
农业物流共享是基于订单农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无论是种子肥料等生产原料还是农业畜牧业产成品,可在多个村设立一个共享物流的中转站,根据物流中转站辐射的多个村的多个订单进行混合集中配送,通过发挥中转站的地理优势,来减少单一且长距离的运输成本。
4.技术共享
技术共享包括农业技术共享和农业知识共享,由于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农民需要专业的种植指导与农技服务,因此可利用这样的水平差和人数差,形成多数需要指导的农民筹集资金“聘请”少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给予知识共享的模式,该资金分摊到每个农户的资金远远低于获取技术支持的市场价格。搭建农技知识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改善个体农户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别,还可以缓解城乡之间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对称的情况。
关键词:新时期;都市;现代农业
一、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软肋
(一)产业规模不大。目前,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大河村都市农业产业化品种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相当低,总体规模偏小,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业标准化程度较低,缺少优质拳头产品和品牌效益。该村农业产业发展上仅有4个花卉种植大户,共约200亩;村集体合作社种植紫薯、紫马铃薯产业,约300亩。同时,由于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产、购、销体系,产业化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抗风险能力有限。
(二)基础设施落后。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大河村目前仅有一条长4.5公里的"扬灰路"成功硬化,大部分社的道路还是土路,不便农民出行,更不便运送花卉等易损的农作物。该村虽然修建了村级活动中心,但是没有安装网线,在农产品销售上不能实现网络信息交流,导致农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
(三)劳动力缺乏。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大河村目前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或走向农外兼业,有知识的青年人多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劳动力逐步老化,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农村撂荒地逐年增加。使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面临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没有劳力的"三无"困境。
二、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一)以服务主城为中心,选择好发展方向。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就是要服务城市,充分考虑市民对周边农业产品的需要。与重庆地形相似的日本都市农业模式看,日本有许多高集约化的尖端农业,尽管其国内食品需求量的60%以上来自国外,但蔬菜自给率却高达90%以上,同时城市四周有许多土地用于植林,发挥生态功能。可见,城市的蔬菜、花卉等保鲜期短的作物和果园、植被观光农业成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首选。所以,要以重庆主城消费需求着眼,坚持有特色和科学可行的思路,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提前谋划好发展方向,如打造好"果蔬园"、"苗木园"、"休闲园"等,尽量做到"一村一品"。比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大河村就应该重点发展"苗木园",把花卉做大做强。
(二)以农民致富为目的,建立好推进机制。只有机制好了,管理才活。而机制建立,要以农民致富为目的,使各方"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才能长效运行。我区都市农业园区应完善以下机制:一是探索"公司(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机制,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如大河村发展的紫薯、紫马铃薯产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承包,将紫薯、马铃薯种苗免费发放给农民栽种,然后以不低于2元/斤收购(市场价5元以上),这样既减轻了农民买苗的压力,也确保农民每亩地3000元以上的收入,让农民既放心又得到了实惠。同时村集体合作社也能够盈利,充实了集体经济。二是建立融资支农机制,要利用土地资产向商业银行贷款,提高园区融资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建立技术引进和人才培训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和项目开发,加速农业科研、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开展以职业技术、适用技术为重点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劳动技能。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园区农民的养老、就业保障机制。
(三)以项目引进为重点,主抓好招商引资。要利用重庆主城的名气和优越的地理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招商引资,加快我区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依靠社会力量,鼓励企业,注入都市农业开发。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特色和优势,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都市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影响力。同时,在坚持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和土地流转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使耕地向种养殖大户、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等流转,保证大型项目的用地需求。
(四)以园区建设为契机,夯实好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都市农业的基础,特别是观光休闲农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如金凤镇寨山坪的梨花节,引来很多观光市民,但是村级大道没有硬化,不便通行,让很多市民望而却步。所以,要以建设都市农业园区为契机,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的倾斜,着力完善好基础设施。一是完善好公路设施,确保村和社主要道路硬化;二是实施灌溉引水工程,确保每个企业、每块土地良田用水;三是加强土地整治,抓好园区基地建设,未经政府批准不许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四是完善农村网络体系,建立起以农业产出信息、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农业信息系统;五是建立农产品产前病虫防治体系、产后质量安全检测平台,实行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五)以资源整合为手段,推广好以城带乡。要通过媒体宣传、举行农产品品评会和农业节、举办农业科普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了解、交流与合作,提高市民对都市农业的认识,在社会上形成热爱农业、关心农业、理解农业、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农业在社会上的地位,改变人们对农业的观念。同时,要继续实施"三进三同"、"接穷亲"活动,着力探索部门帮村、企业帮社制度。
参考文献:
[1]刘恒;北京市郊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一、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按照“区域调特、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总体要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突出花木特色产业优势,不断放大特色,彰显效益。20__年以来,__县花木种植面积平均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2.4万亩,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草皮草毯、鲜花切花4大系列2400多个品种,拥有各级、各类花卉企业610多家,花卉从业人员18万多人,花卉经纪人8000多人,年产各类花卉18亿株(盆),花卉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产品行销27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花农年均收入达7000多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全省林业生态县”,成为“中国花木第一县”。花木产业作为__县生态农业最突出、最典型的代表,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特别是20__年8月筹建的占地65000亩的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坚持走花木、生态、旅游联动发展之路,通过科学规划、土地流转、企业运作、配套设施、开展农民培训、引进项目等工作,努力打造独具__县特色的花木园、生态园、休闲园,建成标准化生产区、集约化示范区、名优花木展示区、生态旅游观光区、新农村建设实验区。目前,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已有来自省内外的59家企业入驻,共落实花木面积36600亩,栽植花木6200万株,总投资达3.48亿元。同时,以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规模、联片发展”的原则,抓住关键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投入,畜牧业迅猛发展,规模养殖成为主流。建成各类养殖小区48个、规模养殖场20__个,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畜牧强县”、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县”。瓜菜面积发展到18万亩,特别是三樱椒面积发展到13.8万亩。相继建成20__亩的莲鱼共养基地,1000亩的大枣基地,20__亩的樱桃采摘基地。
(二)加快基地建设,实施龙头带动。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发挥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50万亩花木生产基地、55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搞好示范带动。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开发,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培育龙头企业6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带动农户10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三)完善市场体系,扩大销售网络。一是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对季节性农贸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完善基础设施,改进交易方式,促使产业、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流通优势。目前,全县已建起农产品交易市场50个,年成交额达7.5亿元。重点培育和建设了沿311国道两侧及花卉主产区内的盆景盆花交易市场、马栏棉短绒交易市场、只乐生猪交易市场、陶城旱鸭交易市场、柏梁活鸡交易市场。同时,通过举办花博会等重大花事活动,扩大了花木等农产品的销售。二是积极鼓励、引导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的农民从事农产品购销服务。目前,全县各类购销服务组织已达1500多个,农民经纪人达7000多人。三是以县乡农技推广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__县农业信息中心和花木信息交易中心,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中长期的农产品市场预测,构筑农业信息平台,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发展花卉、粮食、蔬菜、棉短绒加工等经济组织,创办属于农民自已的行业协会,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信息、供销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狠抓科技投入,实现上档增效。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北京林大、河南农大等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协作关系。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具有本科以上文凭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来鄢工作,很多已成长为我县农业发展的科技骨干。采取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花卉新品种引进培育、传统名花的商品化研究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目前,北方花卉集团已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两个863计划项目,采用组培技术规模化生产名、特、优、新苗木品种30多个,其中四倍体刺槐、冬枣、樱花快繁及脱毒技术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组织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30多项,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落实惠民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种粮直补、农业税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医疗等基础投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针对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的用工需求,进一步加强了劳务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市场、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建设,实现劳务输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__县特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高效农业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加快发展的社会共识还不够强。个别地方发展特色农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
入不够,客观上存在着“上热下冷”现象。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还未能形成,发展特色农业的合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二是特色种植业规模集中度还不够高。就产业的培育程度而言,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仍然停留在小规模“多点开花”的层面,设施栽培投入不足,规模集中连片不够,始终未能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是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现有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带动力不强;有的龙头企业产销两头在外,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不大,带动作用不明显。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四是人才和技术与特色农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劳动技能单一。同时,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服务手段陈旧、设备落后,跟不上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新目标。立足全县自然条件和特色资源,突出特色,把工作重点放在耕地的高效利用上,进一步做深、做细特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2、进一步突出园区建设,构筑发展新平台。重点建设花卉苗木、有机农业、蔬菜立体种养和特精设施栽培等一批高效农业园区。畜禽业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推动土地流转,每年新增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努力达到20家以上,入股土地面积万亩以上。
3、进一步放大有机特色,增强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确保有机食品基地每年新增1万亩以上。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筹建有机食品交易市场、有机食品检测中心。同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拓展现代农业功能空间上寻求突破。
关键词:《寂静的春天》;农业;反思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2011)014(C)-0334-02
一、《寂静的春天》是真理还是骗局
《寂静的春天》不仅是一本唤醒大众的读物,也是极为深入浅出的科学报告。书中的前半段,由土壤、植物、动物、水源等一路环环相扣的生态网络,举出实证说明化学药剂对大自然的连锁毒害。后半部再针对人类生活所接触的化学毒害问题,提出强烈警告。人类不断想控制自然的结果,却使生态破坏殆尽,也在不知不觉间累积毒物于自身甚至遗祸子孙。《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他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她的思想遭到很多工业专家的指责,尤其是生产农药的化学工业集团和使用农药的农业部门的攻击。很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她的许多警告是正确的。这使民众和政府认识到农药潜在危害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重新反思卡逊的思想警告的重要性。美国政府也通过颁布法律限制杀虫剂的使用。使用新型的低毒高效农药。虽然这样,我们的环境在整体上仍继续恶化。后来也有学者评论说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个骗局,很多数据存在非真实性,而且很多陈述是错误的,也有夸张的嫌疑。卡逊夸大了滴滴涕带来的危害,同时避而不谈滴滴涕在减少害虫及瘟疫等方面对人类的贡献。她指出知更鸟由于滴滴涕而死亡,但是鸟因汞而亡,并非滴滴涕的缘故。而且其他地方的知更鸟没有死亡,卡逊却回避了。其实滴滴涕杀死害虫、抑制疾病传播对人类的贡献远大于对人类的伤害。试验证明,含滴滴涕反而提高了幼鸟的成活率,不会对生育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很多环保主义者考虑到环境恶化问题,还是支持她的一些思想论断。卡逊在书中的大量例证及生动的描述,加上滴滴涕残留的发现,使很多国家认识到滴滴涕的危害,并宣布禁用。事实证明:如果不使用滴滴涕,很多人尤其是儿童会因为疟疾而致死,使用滴滴涕过量则会影响生育,使减少,怀孕几率下降,自然流产、早产、出生体重较低、较大机会有性别有关的生育缺陷,及分泌乳汁期缩短,因此,滴滴涕既有利,也有弊,它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
二、《寂静的春天》对现实的反思――科技的霸权
卡逊提到的关于杀虫剂使用的问题,在当今中国农村中非常普遍。笔者在2007年进行的关于物价上涨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中显示,选择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影响非常大的占到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由于农作物的规模化分布,导致病虫害的几率上升,农作物种植户大都使用农药。农药不仅有杀虫剂,还有催熟剂、抑制剂、除草剂、种衣剂等。每户隔段时间就要为农作物施药,在农作物刚开始生长的时候,要通过喷洒除草剂,去除农作物周围的杂草。如果农作物根部有病变也要施用相应的农药。在农作物的生长期,害虫会大量繁殖,这时几乎每天都需要喷洒农药。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病虫害大为减少,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又大又好看),从而赢得市场。这更激发了农民使用化肥的热情。虽然,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带来了化肥、农药价格的急剧飙升,但是考虑到销售,农民还是选择使用。虽然农药残留问题频频见诸报端,一些地方也出现了鉴定农药残留的标准,并开始使用无残留的药物,但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一)农药的毒害――杀不死的草和虫
农药在杀虫、除草的同时,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在刚刚喷洒过农药的农田里,会有一股强烈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会使人产生不适。但是长期喷洒农药的人却对这种气味不是很敏感,也许是长时间处于这样的气体中产生了同化现象。但也有可能是有害气体已经侵入了人体,使人体某些方面发生了微弱的变化。如果时间长了,有可能会病变而引起疾病。很多农民患有胃病、胆囊炎、肠炎、呼吸道疾病、腰酸腿痛等疾病,除了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关,与常年的近距离接触化肥、农药不无关系。
(二)化肥:带给土壤的是什么
最初农业生产并不适用化肥,而是使用经济、环保的农家肥。1963年开始从日本和欧洲进口化肥,那时主要是氮肥。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国。化肥的使用,可以为土壤补充营养,提高肥力。使农作物更加茁壮的成长,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化肥的大规模、长时间使用却带来了土壤的板结。土壤板结会使土壤的肥力下降,致密度增高,自然更新能力降低,使农作物呼吸困难,不能正常的吸收营养成分,窒息、干枯而死。而且人们在使用化肥时,也会有强烈刺鼻的气味充斥在面部,对人体健康也是极大的威胁。
三、春天何以不寂静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人均耕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更与农药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病、虫、草害种类繁多而且成灾条件复杂。农药的使用可以使常见的一些病虫草害得到有效的防治,挽回大规模的农作物损失,保证我国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因此,农药在短期内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我们也不可以面对环境的破坏视而不见。
(一)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药残留引起人们的注意,农业也在努力改变。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且在全国各地建成了很多生态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业区,并有很多农产品贴有无公害的标签,这样的产品普遍获得人们的青睐。因此,这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发展方向。发展绿色农业并不代表不施用农药,只是农药减少使用,或者通过研发使用那些毒害强度小,残留少的农药,达到国家设定的可允许的残留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危险。未来的农药发展方向是影响、控制和调节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使有害物质得到控制,又不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不破坏生态环境。
(二)发展循环农业
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的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各种动植物互补互动、共生共和的食物链条进行绿色生产,干净消费。使物品在一个环节完成消费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可被下一环节利用的再生资源,周而复始,有序循环,最大限度的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有效防控有害物质或不利因素进入循环链,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南方的“粮―果―渔”循环模式就是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
(三)采用新技术
一种控制昆虫的方法是是利用昆虫本身的生活特征创造出来的消灭昆虫的引诱剂。例如,利用昆虫喜欢的声波,气味等吸引他们,并集中歼灭。例如:现在很多地方流行使用的粘蚊贴、粘鼠贴,就是利用蚊子和老鼠喜欢的气味,将他们吸引到涂有强性粘液的纸板上,并牢牢的把他们粘在上面。
另一种控制昆虫的独特方法,“雄性绝育”技术,如果有可能是很大数量的昆虫不育,并把他们释放出去,使这些不育的雄性昆虫在特定情况下去与正常的野生雄性昆虫竞争取胜,那么,通过反复的释放不育雄虫,就可能产生无法孵出的卵,于是这个种群就灭绝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借助昆虫的天敌,一种昆虫可以借助于刺激其敌人的发展而得到控制。这种控制方法比化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比较便宜,是永久性的,并且不会留下残毒,通过向田里放养蛇来消灭田鼠就是运用此种方法。
(四)回归的不可能性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方法,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完全无公害的时代,因为科技发明了农药,去消灭害虫,同时带来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就像“飞去来器”一样,即使采用其他看似不会带来危害的方法,其结果也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改变了自然的再生方式。因此,问题的出现及解决会继续下去,这是科技的霸权所决定的。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枣庄市是农业大市,正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笔者调查了枣庄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1枣庄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延伸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登记,已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14.11万hm2。延伸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建成市、区(市)、乡镇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所)68个。延伸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土地合作社发展到1623家;土地流转面积5.63万hm2。创新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试点16家,入股金额1148.3万元。
2)加强粮食高产创建。全面启动吨粮市建设,申请省级高产创建验收示范方10个、面积1.23万hm2。全市秸秆利用和禁烧工作成效明显,小麦机收还田率达到98.9%。
3)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重点培植马铃薯、石榴、长红枣、食用菌等四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10个优势特色农产品和20个果菜标准园,全市新增特色优质高效农业0.58万hm2。
4)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全市有36家规模以下农业龙头企业转为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24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77家、3633家。
5)农业重点政策项目顺利推进。全市共落实种粮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资金4.11亿元;启动日光温室、能繁母猪、公益林等新增农业保险险种。积极开展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推进52个省、市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项目建设。
2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不够。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功能还不健全,规模经营主体规范发展程度不够,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能力差,产品以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数量仅占全省的3.5%,销售收入仅占全省的2%。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忧。在生产、销售和监管方面都存在许多隐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问题任务很重。四是农业稳定增产的压力较大。干旱、暴雨、冻害、风雹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依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和有效供给困难增多。五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较重。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务工增收、改革增收等难度加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
3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和举措
今后应以深化农村产权改革为动力,加快建设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为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消费者的“三个服务”;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物质技术装备、新型管理和支持保护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四新”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任务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0%以上,农业年增加值增长3%以上,粮食总产量每年稳定在170万t以上。
1)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将枣庄市整建制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设计一批重点农业工程与项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紧紧围绕粮食、蔬菜、畜牧、果品、苗木、花卉、水产等特色产业,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示范乡镇,重点建设一批示范园、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示范市场和示范农技服务组织等,着力提升当地主导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2)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强力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登记,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流转管理、蔬菜和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发展新型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及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等。
3)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发展设施高效农业,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精心组织好蔬菜、果品标准园创建活动,重点发展石榴、长红枣、食用菌、马铃薯等14个优势特色农产品。以现代种业、配方施肥、农机农艺融合、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物联网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4)继续推动农业产业化,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市着力打造一批处于行业领先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集群。支持龙头企业在基地发展、品牌创建、质量检测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链结联合。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规范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
5)加快农业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抓好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生态农业示范县、农村扶贫开发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好一批市级农作物秸秆利用、果菜产业振兴、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农业项目。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和农业保险等“三补一保”政策。增加保险种类,扩大投保面积,做好新增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加强重点贫困村扶持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 任永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经济,2012(,12):42-44.
【关键词】现代农业;思考;对策
1.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和能量的“开放式循环”,从农业系统以外投入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农业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实现了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工具机械化和生产组织社会化,从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它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2.枣庄市市中区概况
2.1资源概况
市中区是枣庄市的近郊区,全区面积375km2,耕地面积1.54 万hm2,区内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年光照时数平均2400h,日照百分率为54%。季风性气候明显,年平均降水860mm,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
2.2农业生产现状
市中区农村人口21.82万人,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13.4亿元,农业农村经济规模小; 全区耕地面积总量达1.012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2.25万hm2,耕地数量少,资源条件差;全区乡村规划、村容村貌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3.市中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3.1工业基础相对较好
2011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全区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153家,年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2家,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均居全市前列。
3.2农村城镇化发展较快
市中区涉农乡镇街道总计6个,涉农乡镇街道财政收入5.42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6个,总产值3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 919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非农收入7135元,占80%。
(以上信息均来自枣庄市市中区统计局信息网)
4.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
4.1指导思想
市中区人多地少,农业经济总量少,资源条件差,农业发展存在先天不足。地处城市郊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中区农业工作应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用工业化、城镇化来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市中区特色的城郊型、生态型精品农业的路子。
4.2基本思路
围绕两大目标(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三大产业(畜禽养殖加工、果蔬种植冷藏、生态观光旅游),完善四个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农技推广、网络信息服务、防洪抗旱减灾),突出五项重点(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综合开发、生态村创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具有市中区特色的城郊型现代农业。
5.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5.1发展特色产业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用招商引资的手段和土地整体流转的办法解决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资金瓶颈制约和农民分散经营等问题,实施集约规模化经营。完成龙盛畜禽、华凤畜禽肉鸭宰杀线项目建设,壮大畜禽产业;完成西王庄蔬菜标准园、税郭蔬菜标准园、齐村香莓种植基地、冠宇杏孢菇项目建设,壮大果蔬产业;完成孟庄有机茶园建设,完善九龙湾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永安花卉苗木市场,壮大生态观光旅游产业。
5.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要保证对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农技推广工作条件。要深入开展以“有服务队伍、有工作场所、有服务设备、有服务实体、有试验示范基地”为内容的“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增强农技推广的实力和活力。要支持农技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使之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加快知识更新,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水平。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农技服务目标要逐步由促进农产品数量增长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服务形式要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服务内容要由以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和产后服务延伸。要深化改革,转换农技推广机制、服务机制和经营机制,鼓励农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办站办农场、开展统一服务等形式,直接面向农民搞好各项服务。
5.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力度,加强耕地土、肥、水条件改造。改造税郭镇、西王庄乡中低产田800.00hm2;改造永安南部山区中低产田533.33hm2;实施周村水库灌区配套项目,彻底解决孟庄镇、税郭镇、西王庄乡4533.33hm2农田灌溉问题。
5.4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抓住生态文明乡村创建的有利时机,统筹城乡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内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区乡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实现小麦秸秆全部粉碎还田。
5.5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的集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重利用土地整体流转和合作经营的手段,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5.6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峄城区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政策支持,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同时,通过争取项目投入、招商引资和群众集资等形式筹措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必要条件,从而减少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成本支出,提高农业效益和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张柏林.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14):8752-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