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20:27
导语:在安全管理类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现状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前期相比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受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1观念和认识的不足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学科,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认为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室,购买了计算机,就是开展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理工科实验室的建设较多的是购入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等硬件设施,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更多的是软件的投入。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看得见”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
1.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实验教师在实验课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影响着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实验队伍“专业人员少、学历层次低、组成结构单一、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不高”的状态。有的院校实验课程是由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完成,理论教师负责教学,实验教师负责指导,因此理论教师在整个课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部分理论教师受重理论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虽然有着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差,缺乏对开展实验教学的认识,即使实验教师有着再好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也无法发挥出来,只能约束于理论教师。另外,在高校中尚存在实验教师比一般教师“低一等”的错误观念,无论是在职称评定还是在确定工作量等方面,待遇都有所不同。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偏低。
1.3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研究相脱节
目前,不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规划缺乏与科研工作的结合,并且由于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创新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实验室的建设缺乏专业教师的参与。实验教学使用的软件难以购买,自行开发又力量不足,致使实验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落后,与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建设的内容脱节,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实验机房,大多数供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上网查阅资料用,根本无法开展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而在科研的过程中,不能科学地将科研课题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导致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脱节,未能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未能实现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可持续利用。
1.4实验室教学软件种类少
每个院校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来建设实验室。由于经济管理工作以信息处理为主,而信息处理工作现在大都计算机化,因此经济与管理类实验当然以计算机为工具,然而计算机由硬件与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与系统软件基本一样,关键在于应用软件,学院通过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应用软件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我们发现部分院校所使用的应用软件除计算机专业应用软件之外,缺少经济管理类专业软件;软件资源的多样性、标准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存在不足;实验室种类少、结构单一,仅有计算机机房,没有专业拓展相关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缺乏规模和体系。
2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发展趋势
针对以上问题,各个高校均在研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一方面苦练内功,在资源有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总体规划,制定实验室阶段性的建设计划,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有计划、分批次投入经费,完善实验室建设,组织教师开展重点实验课程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研发工作,推动实验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呈现集中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第一,集中化发展趋势。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在学校主管模式下,建立中心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业务归教务处集中管理,此模式有利于资源的跨专业全面有效利用,由文科实验中心按照教务处的安排,统一配置实验教学资源,从而实现经济、管理、法学、商学等众多专业资源的共享,减少独立专业实验室的投入,节省下来的资源可用于软环境建设。第二,一体化发展趋势。高校经管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上未来将实现统筹化管理,通过实验课程体系与理论教学大纲的一体化,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在内容上的一致化发展,从而完善实验教学的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效果。
3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3.1加大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投资力度
实验室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不断改善实验室的建设环境,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一方面用高新技术知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技能;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更新实验设备,增强实验室的自身活力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更好地贴近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使学校教学直接为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3.2建设学术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要明确这支队伍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实验中心要实行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成员引入竞争机制,严格实行聘任制,人员以富有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强的、涵盖教师系列和实验系列的专职技术人员为主、专兼结合。实验分室则实行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参与科研课题的带头人临时担任实验分室管理人员,科研课题结束后,自动移交给下一任科研课题带头人,提高实验分室利用和管理效率。同时,提高实验人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扭转高校在职称评定、岗位奖励制度、培训制度等过多考虑教学岗位的局面,稳定实验教师队伍。
3.3完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
在实验室日常管理活动中,主要做好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应符合学校资产管理的要求,做到定期盘点、及时上报、按时维护,保证设备有序化管理;实验人员管理应该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积极鼓励,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交流和考察等多种方式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实验教学管理要紧紧围绕教学计划,编写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按照教学日历完成各实验项目。
3.4建立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互动机制
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要有机互动。地方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强化实验教学功能的同时,需要注意教学和科研的互动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没有高水平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学科的支撑,实验教学水平难有大的提高。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吸引教师利用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心应注重学科建设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鼓励广大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形成实验教学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5创新实验教学中心运行模式
实验室是大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实验室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于高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整体需求,尚不适应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理论研究,深化实验室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此,要在科学规划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分类构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控制中心主系统,将各实验平台进行有机联合,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通过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和安全管理,从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两个方面共同提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福州大学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创新模式如图1所示。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人才;人培养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社会和学科所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是人才培养目标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途径。
2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现状和高校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
2.1建筑安全管理队伍专业构成不合理
缺少具有安全知识体系的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从相关专业(如管理类、土建类)转岗过来的人员任安全管理工作,他们虽然是业务精英,但缺乏对安全系统的整体管理、监测、分析和控制能力。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项。
首先,管理学的历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而安全工程在我国高校的历史只有五十多年,至今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熟悉。且管理学在复杂程度高的工程中有其明显的优势,可满足工程中质量、经济、时间、安全等要求。其次,安全管理人员都来自于土建类专业的人员有其合理性。土建类专业的人员有其合理性。土建类人员在长期工作中对工程的实施过程非常熟悉,且其本身有保证合格完工的专业技术知识,所以在满足管理要求的前提下,由其担任安全管理工作也更稳妥。此类人员直接服务于建筑生产,作为进行市场竞争和追求利益的企业,这种由相近专业人员担任安全管理工作的现象还将一直持续。
2.2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有 52.19%的人员的学历都在高中及其以下。同时,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的职称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合理的职称梯度,主要表现在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数量不足,无职称的人员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占到50.77%。
2.3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不系统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涉及的安全内容比较广泛,其对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要求不同。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不系统虽与先天所学专业关系最大,但与后天培训也有很大关系,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途径很多,但知识基本都是出自自编教材、自己出题考试、自组织阅卷,不管教育培训效果如何,只要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及格。并且教育培训上岗后的效果如何,没有进行回访。甚至会出现主办单位为赚钱,参加人员为观光,交钱就可拿证的现象。我国还没有针对管理人员制订合适的、完善并且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所以知识来源零星、片面、不系统,这对本身就缺乏安全知识体系的人来说是急需改进的地方。
2.4高校培养目标存在缺陷
发达国家的培养目标除了对安全专业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把学生培养成有口头与书面交流技能、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人。建筑业的从业主体本来就是多方参与的,作为建筑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必要的交流沟通技能必不可少,但我国高校安全类及建筑安全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却把这一要求忽略了。
建筑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而建筑质量安全问题较多,主要是因为相关规章制度与监管体系不健全,但也与建筑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但高校的培养目标中缺少这方面的指导,从而没有把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的教育纳入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这不利于学生安全价值观的形成,学生从事工作后也影响建筑业的安全文化氛围。
2.5高校课程设置及实施难以达到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的要求
我国安全类专业设置广泛的工程背景课,工程技术课,设置少量安全科学方法论课程,设置少量(或不设)医学、心理学课程。旨在使学生主要用工程技术,次要用管理手段解决安全问题。对于安全工程专业来说,只懂管理不懂技术,看不出问题,说不到点子上,大家不服,还容易被假象蒙蔽,安全工作难以深入;但只懂技术不懂管理,容易限于具体的技术等细枝末节问题上,缺乏全局和系统的观点,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差。只有既懂与建筑业相关的技术又懂安全管理的人才,才是企业欢迎的建筑安全管理人才。
安全科学的交叉性,需要几乎所有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如经济、管理、市场、质量、法律、环境、人文等,学生在本科四年要学的课程太多,一方面造成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基础知识不扎实。另一方面受总学时的限制,每一门课所拥有的学时有限,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我国开设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把关于建筑安全的课零散地分布其他专业课中,不独立开课,导致没办法考核,即使就仅仅学到的关于安全的知识是否掌握也无从而知。使学生在对建筑安全的认识上先天不足,在专业知识形成过程中,缺失安全意识的培养,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美国工程教育的课程内容更新很快,每年都有大量陈旧的课程被取消或被更改,紧跟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脚步。高校关于建筑安全的教材也不系统、不规范,有些知识都比较陈旧,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最主要的是师资力量不足,既懂安全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很少。
2.6高校缺乏实践训练
安全管理工作除了本专业的要求之外,社会经验也要求较高,我国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面向实际应用,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的联系不紧密,忽视了教育与产业的联系、与企业脱节,与校外的各相关部门单位缺乏紧密联系,造成学习的盲目性,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国虽重视实践课,实践环节分为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部分,但由于学生自身受考研、就业与评价标准等影响,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大打折扣,实践能力受到削弱,收效甚微。当然,也有缺乏工程实践型教师和经费等原因,使实践课程、实习环节难以有效的达到预期目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3结论
在对大量建筑伤亡事故原因的调查中,安全责任不落实、工人素质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是经常被提及的主要原因,但这仅仅是事故直接和表面的原因。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事故的深层原因在于整个建筑业的安全文化存在很大问题,企业各级领导安全观念淡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人的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落后。
大量事故致因理论表明,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预防和控制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就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来增加人的安全知识、改变安全态度、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改变安全习惯,从而减少行为失误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周德红.高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 赵惠珍,王秀兰,程飞,金玲.2011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
一、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研究现状
混合式教学作为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优势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新形态,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1]对此,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以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探索与研究,并在相关课程中进行了应用实践。如季杰以《管理沟通》课程为例,分析了混合式教学在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具体应用[2];李晨以高铁乘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为例,研究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问题[3];陶会平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在《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应用,并提出了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4]杨志超建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在线课堂”、“传统课堂”和“实践课堂”的有机互动。[5]此外,还有一些院校则从宏观层面对信息化教学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规划。如王珺萩对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运用信息化手段监控教学质量的成果进行了介绍。[6]
李占军等人对“互联网+”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7],上述研究都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向信息化教学新形態的转变。不难发现,混合式教学在相关课程中的一般性应用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对于该模式下的线上学习如何实施,线下学习如何组织等问题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的管理类课程的线下实践教学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并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员工招聘与测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实践。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面对社会对人才需求从专业性向综合性的转变,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经营头脑,又懂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因此诸如《管理学基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课程普遍进入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以期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经营管理能力,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8]然而管理类课程往往具有软科学的学科属性,在实操和实践方面可以说先天不足。从高职院校的定位以及学生情况来看,实操和实践又是其教学的核心。这就在学科特性和院校定位之间产生了冲突,使得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缺乏统筹优化
每个专业学生的培养,每门课程的教学,乃至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涉及多个教学要素的协同运作,应该视为一个系统性的项目问题,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还需要从微观层面的教学组织实施方面进行统筹优化。然而目前这个方面的工作并不到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宏观层面来看,有些非管理类专业的管理类课程是作为补充性课程开设的,只能见缝插针式地安排课程。部分院校的一些管理类专业往往也由教学秘书抄搬其他院校的培训方案而被堆砌成不成体系的课程群。这种不考虑学生前期学科基础,不考虑不同课程相互支撑关系,不考虑学生学科背景特征的课程群,将导致学生管理知识结构不清晰、知识体系不健全、课程关系混乱等现象。例如有些院校先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后开设《管理学基础》课程,导致学生由于缺少管理学基础知识支撑,无法较好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内容。
二是从微观层面来看,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组织需要结合当前普遍的、突出的、众所周知的问题,阐述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这与技术性较强、知识内容较稳定的课程有着很大区别。管理类课程要求教师每次授课前都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统筹规划,思考案例如何引入,如何与教学内容对接,教学过程包括多少环节,每个环节安排多长时间,如何组织语言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微观层面的教学方法选择问题。目前,鲜有老师能在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时深度思考并统筹优化。他们更多是为了方法而方法。那些比较炫酷的、吸引人的方法往往更容易受到教师青睐,而那些合适的、效果好的方法却被忽视掉。例如,有些教师在讲授物流设施设备时,放着现有的实训场地和真实的设施设备不用,反而通过VR进行模拟教学,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完全忽略理论学习,过度倚重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院校定位与学科属性之间的冲突,诸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强调参与和互动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已成为高职院校管理类课堂上最常见的形式,而理论讲授却被弃如敝屣。[9]按照教育界的共识,“认知—熟记—理解—内化—运用”是学生学习应遵循的基本过程,也符合“由外到内再到外”的逻辑过程。引人入胜的各类讨论式教学方法固然能让课堂活动丰富有趣,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参与讨论互动的过程就只能凭借常识和个人经验而就事论事,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流于肤浅。这样的讨论互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表面的,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理论学习由于有思考和反刍的特点,能够对学生产生长期和深层次的影响。基于理论基础而开展的互动讨论能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看待某个问题,使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远超流于表面的侃侃而谈,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价值效用。
(三)教师缺乏对整个场面的把控力
教师的工作主旨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主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承担课堂主持人的角色,根据课堂的实时情况采用最合适的处理方法。这需要教师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技能功底,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引导能力、语言能力和随机应变等综合才能。事实上,很多老师普遍缺乏这些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兴趣与课堂参与意愿并未充分调动起来。虽然不少教师课堂上采用了角色扮演、主题辩论、小组演讲等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投入度,但是新鲜感一旦过去,学生就会觉得厌烦,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会大幅度降低。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冷场的情况。此时,教师如何用幽默恰当的语言进行化解,引导学生继续保持兴趣度和参与度至关重要;二是课堂参与者总是局限于固有的几个活跃同学。如何调动内向、参与度较低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三是点评不到位,甚至没有点评。管理类课程非常重视课堂的师生互动。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上设置思考和提问环节。在学生阐述个人观点后,有些教师点评往往不到位,甚至不进行点评。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仅能从理论的角度展开点评。当前信息时代下,理论性的知识随处可查、可看、可用。学生所言内容已经让教师无言可评。
(四)教学效果不明显,考核体系不科学
不同于技术类和理工类课程,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外显性很低。很多学生在学完后总感觉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没有价值反馈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管理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主要考查對概念、原理的记忆和理解,忽视了对学生管理技能的考核。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衡量管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估方法和考核体系,仅靠纸笔的考试测验很难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管理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鉴于上述高职院校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改进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作为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将教师和学生紧密连接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对此,本文以《员工招聘与测评》课程中的“简历筛选”教学内容为例,研究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实施,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高屋建瓴,课程设计先行
任何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应为课程教学服务。教师不能为方法而方法、为模式而模式。教师应在每个课程、每节课开始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统筹设计。设计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从国家标准到学校标准再到课程标准,结合社会需求、教学理念以及学生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对于 “简历筛选”这一教学内容,首先需明确国家层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及学校层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调研社会在这方面的用人需求情况,开展对教学对象的学情分析。唯有完成这些基础工作,才能确定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这样一个逻辑流程,才能保障后续教学活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课前自学理论,课中课后强化实践
理论知识不可或缺,实践操作更是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好权衡?教师可以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将学习资源在网络上。学生课前在线上自行学习,实现理论知识学习的前置化。在课中,基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将教学重心放在深化理论和强化实践方面。
深化理论方面,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强化实践方面,可以设置案例情境,开展模拟实践。也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将企业实际任务项目设为实践任务。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协助企业完成实际的业务项目。此外,针对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还可以邀请企业负责人给予点评。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做出高价值评价的弊端。
(三)突出知识技能联动,推动“课岗融合”
任何专业知识内容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实践环节应该将不同知识技能衔接和联动起来。例如学生大一时学习过《工作分析》课程,掌握了岗位说明书的撰写技能,便可将该技能运用到大二《人员招聘与测评》课程中,进行招聘信息的,实施简历筛选、面试等业务流程。《商务礼仪》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了电话沟通技巧,可将该技巧运用到简历筛选流程评疑环节,对应聘者简历中的可疑信息进行电话沟通核实。同时,大二《人员招聘与测评》中简历筛选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大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完成求职简历撰写。当然,大三所撰写的求职简历亦可运用到大二学生简历筛选课程实操中。
实践技能的联动推动了“课岗融合”的实施。所谓“课岗融合”是指依托于某个具体岗位,学生利用课程所学知识为企业或学校提供服务支持。例如学校就业部门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设置了学生助管岗位。当企业来校开展招聘时,就业部门完成与校招企业工作对接后,可将校园招聘服务工作分配给助管,由助管岗位学生为校招企业提供校园招聘服务。教师则在学生助管岗位实践中,对校园招聘服务进行全程追踪指导。一方面,分析评价学生校园招聘服务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另一方面收集校园招聘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丰富教学资源库,用于后续教学。
关键词:建筑业;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80
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增速下滑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筑业也存在着产能过剩。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我国建筑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不足,面临着现有职工不能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生产要求的困惑。培育学习型企业是使企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要素。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课程居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课程开发的质量对继续教育活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现状分析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从产生到现在,在国家人设部、各部委以及各省市部门重视之下,经过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查遗补缺、更新知识或者拓宽知识面,使得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不断提高。经过长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形式,一是参照普通高校的倾向比较突出,二是按模块讲授的方式,即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开设课程,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功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称之为“模块式教学”,采用后者的比较普遍。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1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有些课程理论性太强,讲解起来枯燥,而且难度、深度过大,不易理解。因为参与学习的人员基本来自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拥有十分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课程开设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队伍的扩大,鉴于培训硬件和师资的不足,有些培训机构只设定一套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继续教育对象的单位性质、专业差异以及职称的层次,比如土建类和安装类,初、中级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时未做区分。
1.2专业面不广
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这些极大限制了技术人员的专业面,加之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崛起使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行业的发展和变化难以适应,目前课程设置比较缺乏这类反映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前沿性的专题课程。
1.3重技术,轻管理
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应用型人才居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因此目前建筑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工程技术为主,但是存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所以管理类课程需求在不断加大。
1.4系统性不强
建筑行业目前拥有的人才中,既熟悉技术又懂得管理、经济、法律的人才严重短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员短缺,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而主流的“模块式教学”存在学习单元较零碎,知识不系统等缺陷,缺乏系统性。
2课程设置原则
针对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缺陷,课程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原则:
2.1前沿性
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课程设置应当反映出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还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推广应用,新的规范标准的宣贯等。
2.2实用性
课程设置应有实用性,与高校的学历教育有所区别。专业课程内容应当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内容和实践结合,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矛盾和问题。
2.3针对性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来说,需求分析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根据继续教育的对象,灵活的设置课程,使教育对象不断的拾遗补缺,完善知识。因为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为课程设置要针对成年人身心特点,使之较容易接受所学课程,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
2.4系统性
考虑到继续教育对象的整体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当处理好原有知识和补缺知识、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等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整体,使继续教育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化。
3陕西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
笔者依照课程设置原则,并结合建筑业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对陕西省二十一家从事建筑施工、装饰、监理、造价咨询等企业的做了问卷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项目经理及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通过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可分为行业发展趋势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3.1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前沿类的课程
继续教育制度目的就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因此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应当反映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和发展方向。反映建筑业发展趋势、建筑业前沿的课程有:
(1)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政策收紧、管理欠账”三座大山下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数据和感受已经说明,行业衰退已成事实,行业处于一个旧业态转向新业态的中间态时期。如何以比较高的层面和新的角度看待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如何变革,如何在这场改革浪潮中找到发展机会,都是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首要关注的问题。
(2)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及建筑工业化、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这些方面是国家目前力推鼓励扶持行业,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更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这种课程很受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青睐。
(3)BIM技术发展与应用。BIM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发展潮流已势不可挡,在国内,随着建筑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多及大力推动和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开发商宣传下,相关机构和各个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BIM技术。但是目前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各研究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各企业单位也只是将BIM技术应用到某一个或某几个建设项目的部分建设过程中,还不能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连续应用BIM技术。目前BIM技术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培训上,针对目前情况,在继续教育中加入相应课程,通过总结科研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推广使用BIM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BIM技术在我国继续推进和更深入的应用提供重要的途径。另外课程可将BIM和智能建筑相结合,BIM和建筑工业化的衔接也势在必行,二者融合在一起,这样BIM技术应用会更加丰富。
3.2工程管理类课程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对管理类课程需求较大,已有超越技术类课程的趋势,原因是,一方面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的开始逐步进入管理岗位。另一方面管理类课程在学历教育阶段偏重理论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已具备了一定管理能力,因此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亟需进一步加强。通过调研问卷的整理,这方面课程需求主要有: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精细化管理、职业风险防范等。这类课程也符合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项目管理实务为主,辅助一定的理论知识。
3.3工程技术类课程
技术类课程设置也应结合行业的发展和培训对象的需求。对于初级职称和部分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操作技能提升方面的技术性课程,如测量新技术、安全技术规程、BIM软件应用等基础操作性课程。针对部分中级职称及高级职称人员,一般对基础性的知识培训缺陷不大,通过调研问卷整理分析,课程的需求主要有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绿色施工技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大跨空间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新材料等。同时,由于目前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区域性竞争的大趋势,全国范围,甚至是大中城市都在建设地标性建筑,未来数年内将成为超高层的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掌握钢结构与混凝土结合施工的知识,可设置钢结构与混凝土施工相结合的课程。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摘 要:文章以农林院校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为背景,立足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从工程能力培养与工程施工类课程的关联入手,阐述了工程施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并提出“融合不同专业施工课程交汇点内容、整合施工课程规范、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小组制和校内外结合”等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程能力;农林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08-04
农林院校一般以农学、林学专业为主,兼顾其他专业。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农林院校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学科门类越来越完全,工学专业与工学学科越来越成为农林院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由于学科之间的交叉日趋明显,工学专业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在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但限于学科发展时间短、学科人才紧缺、中微观发展环境的限制等因素制约,农林院校工学专业人才培养如何更清晰地体现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工学学科如何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一步提升等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农林院校中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为背景,立足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讨论如何通过此类课程(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上述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素质。
一、工程能力培养与工程施工类课程的关联
“工程能力素质分一般性工程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一般性工程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包括工程推理能力,综合运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和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对职业道德、伦理和责任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团队组织、协调和融合能力,有效的人际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等[1]。专业的工程能力需要依赖于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内容。工程能力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工程师的素质和知识储备。工程能力培养包括与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设计、生产、运行、施工、开发、管理等素质的培养。
农学、林学、园林学、风景园林学作为农林院校的优势学科,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农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文学学士等,学生培养的能力素质主要表现为作物育种、栽培与耕作,森林培育、监测,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工学学士培养在农林院校中所占比例较小,导致工程能力培养通常不被列为农林院校学生培养的重点目标。例如园林专业培养“具备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等部门和相关企业从事城镇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区、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工作应用型技术人才”,授予农学学士学位。风景园林专业培养“能胜任风景名胜区、公园绿地、居住区、广场、传统园林等各类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中都未重点提及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然而,无论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还是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却有相当大程度是去做工程。工程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决定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空间。
学生的工程能力素质中设计能力反映了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工程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工程人才必备的两种基本能力之一[2]。与设计能力培养相对应的设计类课程是当前农林院校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土木工程、建筑学、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无不在课程体系中占有绝大多数学分的课程地位,课程门数也多。然而受学位类别的影响,园林、风景园林和园林艺术设计专业在设计类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定位与课程内容安排中又往往脱离了工程背景,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受到了限制。从中国当前的工程建设实践上看,也鲜有工程设计大师出现。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建筑学、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未来都极有可能走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这条路,注册执业资格对于学生的职业前途非常重要。与以上注册执业资格相对应的课程更多的是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工程建设实践的重要环节——生产环节中则缺少大量技术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为施工企业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效率服务。这反映了学校学生培养与生产实践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学生培养的重点与学生就业的重点极不相称。
要提高学生的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工具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必须有效依托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施工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不同专业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施工管理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不同专业现场施工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的各项要求和法律规定。这两类课程对提高学生在工程生产环节从业的技术能力非常关键,也对学生未来考取注册执业资格证书有莫大益处。从基本建设的流程看,工程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这五阶段流程中施工流程是产品形成的关键阶段,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流转复杂,需要的专业知识综合而广泛。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恰好为满足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专业技术人员良好的知识储备、规范意识和工程生产建设的认同感。此外,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也为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和竣工验收阶段针对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咨询单位提供了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所需的管理能力与法律法规意识。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教学在适应工程项目基本建设各阶段不同单位主体的人才需求中影响重大。在本科阶段,如何通过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水平,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加强学生施工技术、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紧密关联。
二、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的地位
当前农林院校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科目少、学分小、课程重要性不明显等特点。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除专业核心课“园林工程A”及“园林工程A生产实习”共7学分外,专业限选课“园林管理”是2学分,专业任选课“工程概预算”是2学分。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限选课“园林管理与园林法规”是3学分,“工程概预算”作为任选课程(见图1和图2)。考虑到任选课存在学生经常不选或选课学生人数不足以开课的现象,作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限选课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在两个专业中皆不超过10个学分,这在160学分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微乎其微。园林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中专业核心课“园林工程B”与“园林工程B生产实习”共5学分,专业限选课“园林管理”2学分。建筑学专业将“建筑施工”“建筑经济管理与法规”放到了专业任选课中(见图3和图4)。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从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其人才培养体系中“土木工程施工”属于专业核心课,“施工组织计划”“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经济原理”属于工程管理方向的专业限选课,“建设法规”属于大类限选课。由于开设了工程管理方向,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占了开设课程的绝大多数,学分也占了大头(见图5)。
以下是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的课程设置情况。
专业核心课:园林工程A(学分:6)、
施工技术及施工 园林工程A实习(学分:1)
管理类课程设置1专业限选课:园林管理(学分:2)
专业任选课:工程概预算(学分:2)
三、工程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工程能力教育和工程科学教育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诸多知识的交叉和综合,而后者强调某门学科的深入分析;前者强调实践性,后者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前者着眼于解决工程问题,后者强调说清原理”[3]。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类别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差异,但学生就业的方向上却有一致性,虽然分属于工程建设不同的专业类别,却大多在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业。如何在当前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较之设计类课程低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素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研究课题。整合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优化课程结构,理顺规范及法规,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升并改善单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跨学科融合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体系构架
针对不同的专业,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名称不同、教学大纲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差异。然而,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同一个工程往往同时涉及建筑、结构、水电、园林等不同的专业。如何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将不同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理论有侧重点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不同专业的施工课程突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专业的技术要求,做到课程内容全面、翔实,生动、具体。再将工程材料、力学、结构、管理等相关知识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中,做到课程知识体系前后有序、融会贯通。强调学科知识间的交叉和综合性。帮助提升学生专业知识领悟力和应用能力,并激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兴趣和志向。
“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承纲领性的课程目标,下启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实践,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学科理论体系与课程价值相融合的明确表达,所以是落实工程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图6反映了土木工程、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学专业及相应学科在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教学设计时可以产生的教学内容交汇点。不同专业对交汇点内容的设计并讲授,让本专业学生对相近专业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知识了解并掌握,可以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使其具备足够的发展潜力。
(二)基于规范整合的教学设计
规范、规程是工程技术应用的基础和依据。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需要的规范、规程、工法多种多样,种类繁杂:包括各类工程设计规范、规程,各类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规程,各类勘察规范、规程,各种先进施工工艺的工法等等。一般课程通常只需要参看一至两本规范即可,施工类课程需要参看的规范、规程多至十本或十本以上。如何把多本规范、规程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融入教学环节,做到课程内容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是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工程施工类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表1是土木类、园林类、建筑学类专业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需要用到的规范集锦。通过对规范的总结与提炼,提升课程教学的水平和层次。相应地,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也能有效提高。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课堂是师生交流、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舞台,师生应该共同参与。改进课堂教学包括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多媒体课件的优化,增加工程施工环节的图片、录像、动画等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工程施工工艺的感性,让课程更生动、更活泼。尤其是图片、录像、动画等更符合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均能通过具体形象的动画、视频和音频等手段得到强化,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大了内容容量,又使相对枯燥的施工课程教学变得直观、生动。”[4]
另一方面,“课程设计是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可以加深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5]。“课程设计题目应该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题目应该具有综合性”[6]。通过井点降水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设计等课程设计的布置和安排,使课堂教学手段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使课堂教学空间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的直观判断力和工程经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建立牢固的工程概念和工程意识,实现从科学意识向工程意识的思想转变。相应地,课程在考核评价时提高课程设计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并拟定详细的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包括文本方案、图纸表现和总体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等。而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则适当降低。
(四)实施分组教学,将校内外教学结合
在课程设计阶段把学生分为小组,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学生小组的讨论与工作分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同时,课程增加了学生的工地参观环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相互沟通并改善团队精神的能力,提升授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及综合业务能力。图7反映了跨学科融合、规范整合、改进课堂教学与考核以及小组制、校内外结合等教学改革措施的逻辑关系。
农林院校园林、风景园林、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紧密关联,该类课程与学生就业方向的契合度高。在当前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类课程较之设计类课程重要性程度低、课程学分少、课程门数少的背景下,通过不同学科施工课程交汇点内容的融合、不同专业施工课程相应规范的整合、改进课堂教学与考核以及小组制、校内外结合等教学改革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林院校与工程相关的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志趣和工程使命感。提升工程专业的层次和水平,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戴波,纪文刚,刘建东等.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2]李红梅,江志斌,郑益慧.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3]刘昌明,张济生,唐一科.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增加工程能力——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4).
一、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工商管理实践与实验教学已得到广泛关注。很多高校建立了工商管理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以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模块得到高度重视,实验课程与课时的比重也有较大提高。但是,与理工类学科相比,其实验教学体系仍然显得很不完善,并且存在很多问题。
(一)实验开出数量比较少。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缺乏实验性教育与训练,课程体系中实验课程比例严重偏低。从国内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工作看,工商管理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实验课时均较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虽然很多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各种类型工商管理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但是由于实验课程少,很多实验室的实验开出率极低。教育教学资源浪费与闲置现象严重。这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工商管理属于所谓的“文科”,只要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不需要开设实验课程;另一方面是受工商管理课程特点的影响,其课程多数涉及多个学科,且研究对象复杂多变,开设具体实验项目具有较高难度。
(二)实验课程缺乏系统性。很多工商管理实验室硬件建设比较先进,也开设了一些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但是比较科学完善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体系没有建立。这首先表现在如上所述的纯实验课程数量以及带有实验的课程数都比较少。其次表现在已开设的各实验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人为割裂各专业课程之间规律性联系,实验重复或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梯次关系不明,前后衔接不当;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脱节,实验课程没有相应的理论课程作为支撑或者理论课程没有相应实验课程加以巩固。再次表现在所开设实验项目中,一般性、验证性、认知性的简单实验多,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实验少。事实上,工商管理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性、环境依赖性、处理对象的复杂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实验课课程应以设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综合性实验为主体。
(三)实验体系平台不健全。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应包括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辅助平台等三个支撑平台。硬件平台主要包括与实验相关的设备、仪器、器材和实验场所等。软件平台主要包括实验课程体系、实验项目、实验指导手册、实验教学大纲等。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认识到,以理论教学为主,基本上不涉及实验教学的传统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体系。但是,很多学校只是耗费大量资源,建立了先进的实验硬件,对实验软件平台的关注与研究特别少,尤其忽视对辅助平台的建设。实验制度体系严重缺乏,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十分落后。
(四)实验师资建设极落后。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也是制约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效果的瓶颈。人们习惯把实验相关人员划归为教辅人员,对其没有比较规范统一的要求。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工商管理实验师资教育培训与管理机制。现有的实验师资要么是是纯粹专业教师,要么是纯粹计算机教师。事实上,工商管理的多学科交叉性及实验的综合性对实验师资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设计,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可供操作模拟的实验,这是一个要求极高的创新过程。
二、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实验教学体系的三个平台共同支撑着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偏废任何一个部分的实验教学体系都是有缺陷的。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必须相应地分别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一)实验硬件平台构建。除了实验场所外,传统的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硬件平台主要由实体实验设备、装置和器材等组成。如一般的模拟生产线、模拟餐厅、模拟客房、会计模拟工具、物流工程所需设备和装置等。模拟实体和实物比较接近,学生可以依靠其进行实验。但其成本比较高,灵活性比较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依靠实体才能进行的各种实验,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因此,除了传统实验模拟实体外,现代工商管理实验硬件还包括计算机及其通信网络系统。目前,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硬件平台多数是基于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应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对企业业务流程与环境的仿真。因此,虽然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还不能完全替代模拟实体在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但是已经成为工商管理实验硬件平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很多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了工商管理实验硬件添置与更新。但是,实验硬件平台的构建,不仅仅是添置与更新,还应包括对硬件的布局、管理与维护。为了提高工商管理各类实验对硬件的共享性和设备的利用率,高校应建立实验中心,加强对实验硬件资源的整合管理。
(二)实验软件平台构建。工商管理实验软件平台主要包括各种计算机软件、数据及案例库、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相关资料等。工商管理实验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为系统基本软件、专业应用软件和各种工具软件等。系统软件主要包括WINDOWS、office等基本软件;专业应用软件包括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竞争模拟、会计及财务管理、系统仿真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如PROMODEL、Vensim、ERP模拟软件等;工具软件包括各种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Eviews、LISREL、MATLAB等。为营造一个接近现实的模拟环境,工商管理实验教学必须以强大的数据及案例库为基础。一方面,实验室可组织教师和学生通过调查、试验、收集、整理等方式,建立数据及案例库。教师和学生对这类数据及案例的背景比较熟悉。其实际应用性比较强,成本比较低,对提高教师和学生收集、分析数据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较大作用。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外有很多专门从事数据与案件收集、分类、整理、传递及相关服务的提供商,实验室可购买专业的数据及案例库。这类数据及案例库,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但教师和学生对其背景不一定熟悉,其实用性不一定好,成本相对较高。理工类实验可分为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等几大类。由于处理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工商管理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较低。因此,在其实验课程体系中,验证性实验较少,多数实验都属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从学科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笔者认为可以把工商管理实验分为体验性认知型实验、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和开放性创新型实验等三大类。体验性认知型实验与相应的理论课程相联系,根据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的需要,设计实验内容。目的在于通过实验的模拟体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统计学中频次分布表的制作及应用、前厅客房中的实操等实验课程。这类实验在其实验中所占比重较小。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以多门相关课程或多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多门课程相关理论之间的联系,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一般性常规问题。工商管理的多学科融合特性决定其实验的综合性。因此,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在工商管理实验中所占比重较大。然而,综合性设计型的实验的开设要求教师事先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非常熟悉,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握理论知识点、线、面的联系,对实验进行系统规划。开放性创新型实验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咨询与指导服务,干预很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性学习进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综合应用相关理论知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内容和过程,通过实验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对原有理论进行改进或提出全新理论。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应逐步加大研究性创新型实验在实验中的比重,最终形成体验性认知型实验、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和开放性创新型实验比重逐步增加的倒金字塔型实验课程体系结构。由于实验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性和不成熟性及实验项目的综合性特点,工商管理实验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程度极低。实验教学大纲或相关的指导资料十分少见。一个完整的实验软件平台应包括完整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方法、要求、学时做出比较明确定的规定。
(三)实验辅助平台构建。实验输助平台是实验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输助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实验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和实验队伍建设等部分。实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国家层面的实验政策法规和学校与学院层面的实验管理规章制度。国家层面的实验政策法规属于不可控制的外部政策因素。学校与学院层面的实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实验人员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设备环境与安全管理、实验研究项目及成果管理、实验档案管理等,是打造特色,构建实验教学核心竞争力,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领域。对于工商管理实验教学而言,一般性的实验规章制度与其他学科实验室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其在实验考核评价制度上,和其它理工学类专业相比具有较大差异。第一,其实验结果具有多样性,同样的实验过程,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第二,其大多数实验具有不可重复性,对不同实验结果难以进行验证;第三,相同的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多种理论解释。第四,很多实验需要团队完成,而对团队成员的考核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其考核评价具有一定模糊性和复杂性。除评价实验结果外,更要评价实验过程。除了基本素质要求外,实验师资在专业领域内要具有相当广泛的知识,并对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非常熟悉。同时,在多数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的时代,他们还应具有较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工商管理实验师资具有比理论教学师资更高的要求。本科阶段学习理工类专业,研究生阶段学习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是实验师资最合适的人选。在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在硬件与软件平台上的竞争已经发挥到了极致,辅助平台是未来高校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校应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待遇和地位,强化其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高校 信息化 内部审计
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处理流程、信息存储介质和存取方式、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变化,使得高校内部审计线索更具隐蔽性、审计环境更为复杂,加大了审计风险。而高校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也使得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等难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以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为重点,应该成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策略。
一、高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本身带来的问题。会计信息化的显著特点是使用财务会计软件进行全套有关科目的账、证、表处理,实现项目管理和领导管理意图的具体化。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数据处理的效率大大增加,减少了人为错误,从而加强了会计核算流程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但信息化在带来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存在技术风险、控制操纵数据风险、篡改调用程序风险、纠错风险和安全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加大了审计人员的监督难度。
1.会计信息错误与舞弊更加隐蔽,审计风险加大。首先,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手工做账已完全被计算机操作取代,审计线索更加隐蔽,风险将高度集中在信息系统上,只要系统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整体的巨大损失。其次,会计软件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人员利用业务便利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软件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等行为。最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各种业务记录采用了数据的集中存储方式,存储主机由于业务需要与其他主体相互联通,未经授权人员接触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加大。
2.内部审计环境更为复杂。首先,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不仅要审会计信息,还要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领域从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领域延伸到信息技术领域。其次,会计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操作、管理维护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资料丢失、软件运行故障等,无形中使审计环境更加复杂化。第三,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可能没有考虑审计的需要,这无疑加大了审计工作获取会计信息、监督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复杂度和风险度。
(二)内部审计自身建设的问题。审计和会计的关系,使会计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将直接导致审计的重大变革。会计信息化的变革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迫使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手段、审计方式等方面必须发生转变。而内部审计自身建设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不足也更加彰显。
1.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素质有待提高。《国际审计准则》第十五条明确指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人员应当对计算机软硬件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评估电子处理流程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应当将检查风险更多地分配给信息系统审计本身。这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素质有待提高。根据肖薇(2013)对四川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调查统计显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中审计、财务专业占比63.6%,金融、财经经济类专业占比9.3%,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类专业占比14%,计算机专业占比仅为5.6%。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内部审计队伍,计算机日常应用水平普遍较高,但掌握深层次的程序开发、数据挖掘分析等专业技术的人员不到被调查人员的10%。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匮乏,使得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不能与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一致。
2.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进程缓慢。审计署于1998年提出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高校内部审计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在思想认识和硬件配备方面,已基本达到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但是由于对软件的投入较少,相对会计处理的信息化,计算机辅助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即便有些高校配备了审计软件,但是对软件的应用程度尚处于初级阶段,加之目前国内审计软件开发的成熟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审计工作需要,在面对海量的财务数据时,大多数高校依然采用近手工的Excel简单模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发展策略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应该实行信息化审计。信息化审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审计;二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下账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计。如下图所示,实体经济业务的相关信息经过①的输入、处理、输出,最终以会计语言反映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信息系统无疑是问题的核心。它的安全和有效是流程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反映实体经济业务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会计信息系统是安全有效的,才有对流程②进行审计的必要。实务中,大多数审计业务的开展都是假设会计信息系统是安全有效的,直接进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审计,故本文对流程②的审计不做论述。对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审计,我们首先思考的是“用什么审”和“如何审”的问题。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对会计信息系统实行内部控制审计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对如何破解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所面临困境的回答。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1.加强内部审计队伍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内审部门是不能实现的,需要高校从上到下的重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公开内审工作成果,宣传内审工作意义,增强学校高层对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认识,明确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校增加价值、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服务。学校高层对内审工作的肯定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助推器,是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撑。其次,选聘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才。信息化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是完全意义上的电脑审计人员。因此在高校内审人员的选聘中,应建立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人才配置,不仅要选拔具有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更要注意选拔具备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信息化人才,充实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力量,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第三,注重内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与学习。高校大都设有信息化专业,拥有优秀的信息化专业人员,应善加利用自身优势对内审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可以聘请审计软件专家针对学校采用的会计软件、审计软件进行专门培训,也可以通过兄弟院校的交流方式向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完善的单位学习,从而培养具备审计知识和业务能力,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思维方式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加大投入,建设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高校内部审计主要是对高校科研经费、基建工程、日常行政教学、学生经费等开支进行审计,具有明显的行业以及学校个性特征,市场上现有的审计软件基本不能满足这种审计需求。因此,高校内部审计软件系统不能靠单纯的成品式购买,可以通过定制式开发方式,如业务外包来获取。信息系统业务外包是一种常见的开发模式,此种方式质量相对较高、技术具有优势、短期见效快,但成本较高。高校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自行开发,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开发周期过长。软件系统的配备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条件。当然,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安装一套审计软件,更在于将各种历史审计信息、财务信息、学校其他审计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在大量的审计数据中发现审计业务、数据间的关系,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在具备了各种软硬件条件的前提下,信息的整合才是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这需要学校自上到下的重视,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在“人”和“物”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建成及深化,为审计工作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审计监督和管理的关口前移,加快了离线审计向在线审计、事后审计向实时审计的转变。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审计。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着眼点已经由单一的以账项为基础转向了以账项和内部控制两个着眼点为基础。内部控制审计越来越成为高校内部审计的关键步骤和核心基础,是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内部控制将有利于信息系统的安全与完整,并保证系统所提供信息的真实与可靠。
1.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审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仍然是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并遵守相关法规等,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是目标实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对手工业务过程的控制转向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各个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库安全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审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工作:首先,参与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前期设计。为了更好地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内控审计,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方法程序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从审计的角度提出设计建议,优化制度,明确风险点,实现内控审计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的转变。其次,开展内部控制的日常性检查工作。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查看系统建设方案、查阅信息系统操作指南、信息系统验收申请材料、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系统操作人员分工、信息系统自动记录的“操作日志”等信息系统文件,询问会计工作人员以及要求财务部门提供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1)了解财务部门有没有制定适当的口令管理程序、修改程序、网络系统权限等授权控制体系,以防止未经授权接触记录,岗位人员是否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操作;(2)审查是否将系统内不相容职责分离,在数据输出时,对不同密级的数据授予不同的权限;(3)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是否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操作规程: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程序、用机时间记录以及操作人员访问系统规程等;(4)审查是否建立了数据安全制度:数据是否定期备份、数据备份人员与系统管理人员是否由不同人承担、备份数据恢复时,是否由具体操作员和主管共同批准;(5)审查是否对信息系统创建人、管理人建立监督制度,避免其凌驾于计算机之上;(6)审查是否建立监控管理报告系统、监控反馈、跟踪处理程序以及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机制;(7)审查信息系统服务器是否有安全的机房配备、电源是否稳定、是否有防火防盗处理,系统运行设备是否装有杀毒软件、是否有防火墙配置等;(8)根据检查情况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系统容错、安全管理体制和保密技术等内部控制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价时应该考虑到内部控制缺陷单独或累加之后,是否是重要缺陷或实质性漏洞。
2.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审计。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系统运行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率,是否保证了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可靠。审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工作:(1)规范相应的审计程序,在充分了解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后,选择其内部控制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重点审计,并根据审计风险考虑实施进一步的细节测试,进行抽样调查。(2)可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设立审计控制点,定时与不定时地、成批或实时地收集有关审计数据,以进行审计验证。(3)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来获取原始数据,形成利用审计软件进行样本抽取、异常项目调查、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体系。(4)可以选择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穿行测试,观察业务数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录入、处理、输出情况,并考虑之前对相关控制的了解,确定信息系统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判断是否在流程中容易发生错报的关键点都被识别出来,评估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确认控制是否被实施。(5)可以实施逆向检查,即通过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普遍性问题,返回来再寻找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6)可以聘请信息系统审计专家对信息化程度高、问题复杂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加强对信息系统审计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密性,审计工作成果符合审计目标的要求。S
参考文献:
1.肖薇,王义.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四川省普通高校内部审计调查问卷分析[J].财会通讯,2014,(3).
2.屈国华.会计信息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其变革探讨[J].企业导报,2011,(15).
3.黄培,张丹媚.会计信息化审计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
4.谢诗芬.论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结构――从会计信息化审计谈起[J].审计研究,2000,(1).
今年春节前,我市宝安、龙岗两区分别发生重特大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在政府监管层面,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隐患未能及时消除,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教训惨痛。根据李鸿忠书记、市长的指示精神,市安委办专题下发了《关于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作出了整体部署,提出了严格要求。为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切实加强我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区政府决定全面加强和规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扩大安全隐患排查责任单位范围,在区安委会成员单位中全面实施“问题管理”工作模式
为贯彻落实市安委会提出“各区、各部门要将安全隐患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将隐患排查工作作为本辖区、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常抓不懈”的要求,依据《安全生产法》、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决定》、区政府关于试行“问题管理”模式工作方案和《盐田区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责任单位在区安委会原来确定的21家责任单位的基础上扩大为: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和区安委会成员中的市属驻盐单位。同时,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含市属驻盐单位)要在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全面实施“问题管理”工作模式,使排查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每个责任人、每个排查周期和每个查出的隐患,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落实到位。此项制度主要落实排查责任主体,即“谁排查”的问题。
二、建立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隐患排查工作格局,实现安全隐患排查职责的无缝链接
为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职责,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及《盐田区政府工作部门及有关单位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规定》,决定实行排查职责的无缝链接制度:
(一)职能范围项目化。
各部门、各单位依职能所承担的安全隐患排查范围如下:
1.各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对辖区内除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排查范围以外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无证照生产经营活动、违法违章建筑、无特种设备登记证的设备和出租屋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2.区安监局——负责全区各辖区、部门和单位对各类安全隐患排查的组织协调、统计汇总、通报批评和跟踪落实工作;同时承担对区级重大危险源单位、重点防护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的排查任务。
3.区建设局——负责对建筑施工、燃气经营和住宅物业管理单位,以及危险边坡和危险房屋安全隐患的排查。
4.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局、环境保护局)——负责全区市政公共设施、户外广告、环境卫生、临时摆卖、文化娱乐场所及未经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活动、无证照经营活动、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有毒有害物品废弃处理和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5.区农林水务局——负责全区水利工程设施、防洪工程设施、水土保持设施,水库、水源工程施工,地下水使用,水厂、供水管网内消防水源,农药、兽药,森林火灾,渔业船舶和农用机械,海产养殖活动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6.区经贸局——负责本区各类商业会展活动安全隐患的排查。
7.区人力局——负责对用工单位超强度劳动(超时加班)、非法使用童工、劳动合同中未注明安全事项等安全违法行为的排查。
8.区旅游局——负责对旅游行业企业(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星级饭店、旅游度假村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9.区文化局——负责对文化娱乐经营场所、文化公共服务场所、经批准的营业性演出活动、所属单位及所管物业和场所安全隐患的排查。
10.区教育局——负责对区教育局所管辖学校、幼儿园和社会办学机构(培训中心)安全隐患的排查;协助区安监部门对区内市管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11.区卫生局——负责对全区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的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职业病防治安全隐患的排查。
12.区体育局——负责对全区公共体育场所、危险体育设施及大型体育活动安全隐患的排查。
13.区维稳及综治办——负责出租屋安全隐患排查的监督、协调。
14.区工务局——负责对本局实施的区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在建项目安全隐患的排查。
15.区城改办(重建局)——负责对区政府旧城旧村改造和重建项目安全隐患的排查。
16.区机关事务局——负责对所管物业、场所安全隐患的排查。
17.区物管中心——负责对所经营管理的区政府及区直机关单位的物业及其场所安全隐患的排查。
18.盐田公安分局——负责对全区大型社会活动(300人以上)的安全秩序,民爆器材的专业储存、使用和爆破工程安全隐患,及剧毒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含烟花爆竹)公共安全隐患的排查。
19.盐田消防大队——负责依法对有关建筑工程进行消防安全审核、验收;对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酒楼、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网吧等公众聚集场所和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监督相关责任单位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依法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20.盐田交警大队——负责对本区范围内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事故多发点(段)安全隐患的排查。
21.盐田工商分局——负责对农贸市场、肉菜市场、小商品市场、各类专业市场、超范围经营活动安全隐患的排查。
22.市交通局沙头角办事处——负责对交通(港口)工程施工项目,驻盐运输企业,特别是拥有危化品运输车辆和人员的企业,以及盐田后方陆域仓储装卸、汽车维修和汽车零配件店等安全隐患的检查。
23.盐田质监分局——负责对全区有特种设备登记证的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排查。
24.深圳盐田供电局——负责对区内电力设施、用户受(送)电装置中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电气设备及违法用电行为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25.沙头角、盐田港保税区服务中心——负责对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物业和场所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26.东部华侨城、盐田国际码头有限公司——负责对所管辖封闭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物业和场所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27.市属驻区及区直属企业——负责本企业系统生产经营单位、物业和场所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28.其他区直部门——负责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组织大型活动安全隐患的排查。
29.将经营项目、设备、场地(含物业)出租或发包的单位——负责对承租或承包单位安全隐患的排查。
(二)排查对象清单化。
各部门、各单位须对所负责排查安全隐患单位名册逐一列出清单,并报区安委办。清单共分三类:一是依职能承担的行业管理或重点监管单位名单。排查对象在50家以下的要逐一罗列;超过50家不便于逐一罗列的,各责任单位须规定本单位排查的内容及范围;二是负有人、财、物管理权的下属单位名单;三是承租或承包本单位项目、设备、场地(含物业)单位的名单。对所涉及种类的清单,各部门、各单位须于5月31日前报送区安委办。所须填报清单表格见附件1、2。
(三)辖区排查网格化。
按照条块结合的办法,区各职能部门列出各自所监管排查对象后,各街道办及社区工作站按管辖范围层层划分责任,实行辖区网格化监管,确保辖区隐患排查责任到组、到人。同时,各街道办除组织社区工作站实施网格化管理,承担属地监管责任外,还需参照区职能部门的做法,列出自身日常排查隐患单位名单,承担直接监管责任。
各部门、街道上报的排查单位清单,由区安委会发文确定后施行,今后根据实施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调整。此项制度将把我区绘制成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排查责任立体网格图,实现责任的无缝链接,明确排查责任和对象,即“谁查谁”的问题。
三、编制安全隐患分类排查表格,实现隐患排查内容规范化
为克服目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有数字、无内容”的不足,根据市里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实行分类排查的办法,对各类隐患排查的内容以表格形式表现,简单明了,方便使用。各责任部门须承担各自隐患排查规范表格的编制任务,非专业职能部门可主动会同区安监、消防、建设等专业部门共同编制。各编制责任单位如下:
消防火灾(含“六小”场所和出租屋)——盐田消防大队
道路交通——盐田交警大队
工业企业安全——区安监局
危化品安全——区安监局
特种设备——盐田质监分局
建筑施工安全——区建设局
城镇燃气安全——区建设局
电力设施——盐田供电局
商贸企业安全——区安监局
旅游安全——区旅游局
运输(汽修)企业安全——市交通局沙头角办事处
学校安全——区教育局
职业健康安全——区安监局
违法建筑安全——区综合执法局
无证照经营单位——区综合执法局
事故多发企业——区安监局
各主管部门可参照《盐田区XXX(类别)安全隐患排查内容规范表(参考样式)》(见附件3),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内容规范表的编制工作,要求在6月15日前完成并上报区安委办,区安委办将在7月5日前完成汇审认定工作,统一编印实施。在规范排查内容正式出台实施前,各部门、各单位的排查工作按原来办法进行。
安监、消防等部门应加强隐患排查规范业务的培训,使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负责隐患排查工作的同志都能熟练掌握相应类别隐患规范表格的使用。此项制度主要落实排查内容,即“查什么”和“怎么查”的问题。
四、明确“查”与“处”的权限,实现安全隐患处置的程序化
各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隐患整改的责任主体。安监、建设、综合执法、卫生、人力、公安、消防、交警、工商、交通、质监、供电等部门是各有关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定监管部门,负有相应的行政执法权。各街道办事处负有行使安监和综合执法的行政执法权。其他各部门虽无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但仍负有本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各部门、各单位在隐患排查过程中,要严格建立安全隐患档案制度。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填写《盐田区安全隐患排查登记表》(见附件4)逐一建档,详细填写安全隐患的单位、排查时间、排查人、隐患地点和部位、隐患性质和种类、责令整改时限等内容,并经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同时填写《盐田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参考样式)》(见附件5)责令整改;要落实专人进行跟踪督办,并填写《盐田区安全隐患复查意见书(参考样式)》(见附件6)记载整改完成情况;到期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填写《盐田区安全隐患排查报告移送书(参考样式)》(见附件7),移送具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处理,同时填写《盐田区安全隐患排查上报表》(见附件8)上报区安委办;被移送的部门或街道不得拒绝接收,有异议的须在接收后的5日内向分管安全工作的区领导提出,区领导在5日内未作出变更意见的,被移送的部门或街道须在接收后的15日内作出处理意见,并回复移送单位,同时抄送区安委办;否则,区安委办将在15日结束后的3日内发出督办函,督办函同时抄送分管安全生产和分管该部门的区领导。
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属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未经消防审批及违法建筑等,一律先送负责行政许可的部门或街道综合执法部门进行查封或取缔处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此项制度主要落实对查出隐患的处理,即“查了怎么办”的问题。
五、实行“隐患内容”和“排查清单”双报告制度,落实责任追究
凡没有涉及上述安全管理职能、无下属单位和无承租承包单位的区直部门(即协助管理类单位),不实行定期排查报告制度,其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随时发现随时报告的办法处理。其他涉及安全管理职能、或有下属单位、或有承包承租单位的部门,将继续坚持原区安委会确立的定期排查和“隐患零报告”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调整为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定期报告“隐患内容”和“排查清单”的双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内容表格包括:《盐田区安全隐患排查登记表》、《盐田区安全隐患排查上报表》和《盐田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统计表》(附件4、8、9),即上报内容不仅要有“有无隐患”和“什么隐患”,还要有“排查了什么单位和内容”。所有须定期报告的部门和单位均可上报“零隐患”,但不能上报“零排查”,隐患可以没有,工作不能为零。
区安委办将以此次隐患排查规范制度为框架,参照区政府“问题管理”系统,开发出我区安全隐患排查应用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反映出排查工作全过程,还能有效分析出隐患本身的状况,同时实现网上报告、转办、督办、预警、通报、考核、监察功能,方便互通信息,减少推诿扯皮,利于落实责任追究。在区安全隐患排查应用系统开发启用前,实行表格书面报告(适用表格见附表)。未按规定报告或督办未按期回复的,区安委办将在安全隐患排查月报进行通报或再次督办时抄送区监察局备案;两次未按规定报告和督办未按期回复的,区安委办将提请区监察局追究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此项制度主要落实排查责任,解决“不查不报怎么办”的问题。
一、XBRL的应用导致内部控制环境改变
(一)XBRL的应用改变内部控制环境 作为基于XML语言的新型财务报告语言,XBRL文档内容的语法格式是 文档内容 。XBRL “带标签”的特性既能大幅度增加财务报告披露的透明度,又能极大地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功能。XBRL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系统的电子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提高管理绩效,XBRL将改变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信息,通过互联网在组织和机构之间的交流和传递方式,对会计信息供应链与互联网结合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基于XBRL的上述优点,企业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将很大程度依赖于 XBRL会计信息系统的帮助,来进行信息披露和管理决策,这给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XBRL环境会产生内部与外部的风险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总会面临着来自内部或外部的风险。XBRL技术的应用,导致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变化,虽然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增强内部控制效果带来了新的机会,但同时在系统安全性等方面产生了潜在的风险。推进 XBRL应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XBRL的实施会导致企业业务流程发生重大变化,改变内部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第一要素的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必会影响企业
的内部控制其他因素,产生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的风险。
二、XBRL环境下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一)XBRL应用环境的内部风险 具体包括:(1)组织结构风险。在 XBRL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内部控制环境进一步复杂。首先,通过网络平台,管理人员随时可以很方便地从办公室的计算机来采集所需信息,现代企业日趋扁平化的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对人事关系产生影响、人员岗位轮换、报告程序变动,这些都会削弱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即使违规操作也不易被发现,很容易使管理失去控制。其次,权利与义务划分不清,出了事故无法追究管理责任,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且组织内各成员的价值观、专业背景差距较大,容易造成内部矛盾与冲突。第三,XBRL是个网络开放平台,企业利益相关者可以随时上网,很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介入公司的信息活动。(2)控制活动过程风险。一是改变授权方式风险。企业即使是在 XBRL的网络环境下,也是由人来完成监督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严格,增加了操作权限、口令设置等规定,对财务系统程序员、操作员、分析员及系统维护员都要设置权限、口令或密码,但是其素质参差不齐,如违规操作改变他人的口令或密码,势必导致网络系统管理混乱,产生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风险。同时,网络会计授权方式不再是单纯的签字和盖章,很多授权控制通过“嵌入”系统完成,交易授权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这就使得授权过程不明显,以至控制的失败往往在发生损失后才被察觉。二是访问控制风险。虽然登录信息系统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作相应权限的操作,但用户完成操作后往往忽略了退出控制,如果系统未设置“限时无操作锁屏或自动退出”程序,则会导致已登录的用户在离开以后,身份及权限被他人盗用,私自篡改会计数据或者非法修改企业的系统程序,。此外,很多企业忽视数据划分密级,由于没有进行数据权限划分,黑客即使仅盗取一个普通账号,就可以对企业的数据进行非法、恶意的盗取、 修改、删除等操作,破坏所有数据。三是内部控制薄弱风险。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比手工会计系统严格多了,增加了操作权限、口令设置等规定,基于 XBRL的内部控制,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会计信息系统中运行程序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因为一些内部控制被计算机程序化,并嵌入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所以,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应用程序,如果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基于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麻痹大意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失效控制就会长期不被发现,从而导致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增大。 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呈报属于 Web服务,而Web平台是开放、交互的,始终存在安全隐患。XBRL网络财务报告在呈报过程面临被来自外部的竞争对手或网络黑客非法修改的危险。(3)监督风险。在单机环境下,计算机能在一个相对独立、良好的环境中运行,可有效防止无关人员的接触和非法授权操作。XBRL的实施会导致企业业务流程发生重大改变,加上会计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网络化,成千上万个终端机连接着一台服务器,很难有效地控制各个终端,未经授权的用户就有可能利用终端访问系统。另外,网络中的传输线路、接口设备等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在网络系统中可以通过各个终端输入数据,这就增大了输入出错的概率。如果网络系统输入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时性控制,就会使得这些错误很快蔓延,从而使错误的查找和更正变得更加困难,增加了内部控制监督的难度。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活动将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4)风险评估风险。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适时加以处理。XBRL信息技术的应用,伴随业务流程的改变,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极大地改变了封闭集中状态下的运行环境,从而改变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内容与方法,使得风险评估难度加大。例如,强大又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增加了企业潜在的风险。因为人们的主观判断被忽略,数据处理过于集中,存储的数据可以被改写和删除并且不留痕迹。数据的存放形式也增加了数据再现的难度,以及数据处理过程无法观测等新的风险点构成了内部控制的新内容。授权与控制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这些都会增加与信息资产和信息系统相关的风险。(5)信息沟通风险。与业务相分离的 XBRL会计信息系统容易形成 “信息孤岛”风险。会计信息系统如果只管采集、存储和加工发生经济业务的子集信息,财务人员没有与业务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就会造成会计信息系统收集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信息沟通不畅,从而导致财务人员与业务管理人员之间的不和谐。以致各个部门和子系统易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直接影响内部控制作用的正常发挥。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企业内或企业间的信息系统分离,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集成对信息质量的影响,未予以高度的重视。在XBRL系统实际应用中,与业务相分离的 XBRL系统无法涵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各项内容,因为每个企业拥有独特的业务流程,如果完全照搬行业的规范来实现数据统一,将无法适应企业的个性特点,产生信息沟通的风险。
(二)XBRL应用环境的外部风险具体包括:(1)XBRL分类标准不完善风险。一个国家的一种报告规范对应一个或一组分类标准,这些分类标准之间相互关联,否则就会造成虽然遵循相同的会计准则,但出现不同的会计信息分类标准的情况。由于XBRL中国地区组织刚成立不久,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XBRL分类标准尚未真正建立。虽然《积极推进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应用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用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是没有制定符合自身会计准则特点的XBRL分类标准,XBRL的应用优势就无法体现,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上证所和深交所分别开发了自己的XBRL分类标准,但是都使用各自自行开发的XBRL分类标准。基于此,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在企业中推广应用XBRL,也无法进行应用软件的深度开发,因为这会加大操作成本 ,造成无效益的重复劳动,增加内部控制风险。(2)XBRL应用软件不成熟风险。因为XBRL分类标准的不完善 ,所以XBRL的应用软件的推广受限,国内并不是所有的财务软件都支持XBRL标准,也没有一套适用所有企业的通用型应用软件,无法满足众多非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的需要。同时基于成本等因素,企业不会自行开发或选择使用不成熟的应用软件,否则必定要承担较大风险。(3)财务信息安全风险。XBRL的信息披露功能在给企业内外的信息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企业信息情报泄露的风险。由于XBRL网络呈报的平台是开放性的,所以在运行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威胁,如修改信息内容、信息泄露、信息替代、IP哄骗、计算机病毒等都严重威胁到网络财务信息安全。因为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不得随意泄漏、破坏和遗失,加上XBRL是一个实时的财务报告系统,一旦某一信息发生错误,就可能在瞬间影响大量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如果没有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XBRL财务报告就存在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恶意修改的风险,应用XBRL财务报告具有极大的风险性。(4)缺乏应用XBRL的制度风险。 XBRL本身只是一项技术,新技术的使用必定会增加使用成本。企业如果应用XBRL就要购置软硬件、培训人员、还要系统使用维护及升级等,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作一定投入,企业会有所顾虑。另外,XBRL的应用虽然有技术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改变财会人员做假账的意图等,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或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关制度和配套措施,未对企业是否应用XBRL、规范化地应用XBRL进行约束,缺乏应用XBRL的制度,容易形成企业抵触XBRL技术应用的风险。(5)XBRL人才短缺风险。XBRL是一个新生事物,国际上的研究也刚开始起步,XBRL中国地区组织刚成立不久,缺乏XBRL标准的权威和专家,对XBRL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全面的应用。由于XBRL是网络环境下的新兴技术,涉及财务、会计、管理、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具有很高的学科综合性,这就增加了人们对XBRL学习的难度。而我国高校财会专业还未专门开设关于XBRL的课程,也缺乏XBRL的社会培训,造成国内对XBRL认识不足,多数只停留于对XBRL特点、优势等的了解,而对XBRL的技术层面知之甚少,大多数会计人员、审计人员、企业财务人员几乎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真正理解和懂得XBRL标准的人很少,所以,对XBRL的推广应用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风险。
三、XBRL环境下应对风险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XBRL环境下的内部控制风险 XBRL的实施会导致企业业务流程发生重大变化,带来内部控制环境发生改变。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系统,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风险依然存在,有的可能会被弱化,但同时会产生许多新的特殊风险。XBRL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时除了要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风险之外,还应注意XBRL环境下的特殊风险。人们应充分重视风险,认识风险,防止风险,及时地发现风险,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并设法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识别重要风险并建立风险评估和回应机制。
(二)强化人机共同控制传统的内部控制是以单一制度控制为手段的,以人的控制为重点;而XBRL的应用会导致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新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是以计算机程序为载体来实现控制,计算机程序和制度共同控制,所以XBRL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应当以人和机的共同控制作为重点,加强人和机的共同控制。
(三)制定一套针对XBRL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指南为健全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性组织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规范或模型。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信息系统安全指导方针将信息安全提升到了文化高度,涵盖了意识、责任、响应、道德、民主、风险评估、安全设计和实施、安全管理以及再评估等内容。美国内部审计协会构建了一个更为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控制框架――电子系统保证与控制框架(ESAC),整个框架包括控制环境、人工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将控制融入系统的控制程序等三部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仅仅是一项具体规范,主要内容是对电子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针对XBRL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指南。我国政府与相关组织有必要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及早制定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准则,来指导企业的XBRL风险管理实务。
(四)促进 XBRL应用软件的开发XBRL的应用及推广需要有成熟的应用软件,企业编制 XBRL财务报表时需要有 XBRL报表生成软件;交易所要将上市公司 XBRL实例文档的内容导入数据库,需要有相关的 XBRL转换软件;投资者要对上市公司 XBRL实例文档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则需要XBRL数据展示和分析软件。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XBRL应用软件少,参与开发 XBRL应用软件开发的软件公司也不多,只是上证所信息公司、深圳证券信息公司、上海新利多公司等,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造成我国XBRL应用软件开发滞后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分类标准的不开放和实例文档下载不方便。促进XBRL的推广及发展,创造更流畅的财务信息的传递与共享通道,就要促进 XBRL应用软件的开发,企业有成熟的XBRL应用软件可供选择。
(五)加快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针对当前XBRL复合型会计人才短缺现状,首先各级财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机构及高校资源,以XBRL为平台,积极开展对公司企业、金融保险、会计中介和软件开发商等相关机构财务人员的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应用研讨,尽快普及XBRL技术知识。其次,应加大对XBRL的社会宣传力度,通过会议交流、科普宣传、网站宣传等形式,促进广大投资者和普通信息使用者认识和了解XBRL。最后我国的高校应尽快开设XBRL的相关课程,将其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介绍XBRL的知识,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真实公司案例,结合XBRL技术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经济问题。
[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