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人事管理工作流程

时间:2023-06-12 16:20:44

导语:在人事管理工作流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人事管理工作流程

第1篇

1.职业院校教学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不仅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职业院校人事管理的最重要对象,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教师的配合与支持。从职业院校目前的管理情况来看,职业院校普遍缺乏竞争机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许多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仅在于提高授课水平,不仅对学校规章制度缺乏执行力,亦无心于学校的科研活动,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校竞争力的减弱,降低了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加之职业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大多着眼于在校教师的行为管理,忽视了教师团队的优化,导致学校的人才补给不及时,学校教师岗位缺乏新血液的注入,使得学校始终缺乏新的教学理念,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在教师岗位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在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引入先进教学人才,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

2.职业院校管理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岗位人事管理是职业院校人事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对象,而管理岗位分工模糊、组织架构不完善已经成为了直接影响人事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问题。职业院校人事管理部门依照“分工原则”对管理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进行划分,继而实现责任制管理。但是从目前职业院校发展实际来看,许多院校为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将具体工作不断细化,甚至出现了多部门从多角度同时接入一项工作的现象,反而降低了学校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由于学校各部门机械遵从自身管辖范围完成任务,即便人事管理部门极力细化学校工作内容,但仍难免出现“灰色地带”,形成管理空白,而这类工作的开展需要人事办公室进行临时安排与协调,增强了实际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了不必要的工作阻碍。

二、职业院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方法

1.职业院校教学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

职业院校教学岗位依据资历的不同,可分为助教职称、讲师职称、副教授职称以及教授职称四个等级。以上四类人才占有量以及高等人才所占比例是评价职业院校综合教学能力高低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人事管理部分应时刻注意学校四类人才的比例与数量,当教师人数无法满足学校扩展要求或人才比例失衡时,应及时应用外界招聘方式来壮大学校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师管理当中引进竞争机制,刺激教师再学习和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具体而言,职业院校教学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人事管理部门应辅助学校改善现有科研环境,同时根据教师的研究类型增加学校科研项目数量,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专业投身到学术研究当中去,达到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目的。其次,人事管理部门应当实时掌控学校教师资源情况,对其数量及质量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学校的实际及时通过招聘等手段补充人才,为教学发展提供全新的血液。最后,人事管理部门应完善学校内部晋升渠道和教师再学习机会,鼓励在校教师通过提升自身能力达到事业目标,全面提高在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配合完善的考核制度在教师中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刺激教师不断改进自身不足,继而不断优化学校师资资源。

2.职业院校管理岗位人事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

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院校管理岗位的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但其中的“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的两极分化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人事管理部门盲目细化工作,导致了管理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职业院校人事管理部门应逐渐整合学校资源和类似部门,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简化部门配置。除此之外,人事管理部门还应放宽各部门的职能范围,尽量减少“无人管理”的灰色地带,同时设置人事监管和调节部门,及时发现工作漏洞并对其进行处理,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管理岗位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三、总结

第2篇

关键词: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甘肃省特检院”)作为国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中的重要一员,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主力军,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历经调整、改革,始终不忘为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的初心,在为甘肃省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始终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特检发展人才优先的人才价值观。经过不断探索积淀,甘肃省特检院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人才考评机制。然而,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甘肃特检事业的迅猛发展,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对特检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及标准化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匹配,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标准化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工作原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1],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标准化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遵循PDCA管理模式,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坚持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想,使组织的管理工作在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

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化,简单来讲,就是“制度管人,流程办事”。具体来讲,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层次、工作要点,建立人力资源标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从而达到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管理规范、提升绩效、促进发展的目的。

3標准化建设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的实施,不断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员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同时,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和系列标准的持续实施,不断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提升标准化实施效果,通过意识影响行动,并使标准化成为一种习惯。

标准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能将“标准化+人力资源”有力结合,发挥标准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引领导向作用;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的工作理念,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政策、典型经验做法和工作流程思路转化成制度、标准,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系统、规范的工作基础,体现标准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性、规范性效力。

4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

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实行标准化建设,让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理解标准化、认同标准化、实施标准化、支持标准化,才能将标准化工作要求与具体管理行为相结合,将标准化理念渗透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每一个流程、细节中,体现在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中,形成全员广泛认同的标准化,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4.1以单位发展战略为引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进实现单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单位绩效,能为单位长期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人力资源支撑[2]。人力资源管理以单位发展战略为依据,围绕单位发展目标,根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3]和现行法律法规、人事政策、管理制度及单位实际,分析并建立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工作目标,明确采用的规范、标准,梳理工作流程,确定使用的表格、记录。结合目前国家、地方及甘肃省特检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将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结构梳理如图1。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共包含4个层次,分别为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记录。工作标准主要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工作记录以人力资源部各业务模块工作记录、表格为主,独立编号,形成体系。

4.2以人力资源业务体系为重点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涵盖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管理、人员薪酬和劳动关系管理等6大模块人事管理工作。从人力资源业务模块角度构建人力资源标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内容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标准化建设的优势和作用。从人力资源业务模块出发,以人力资源管理标准体系为例,见图2。同时,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各标准二级流程中建立三级流程,使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4.3以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为基础构建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图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政策性强,事务性、流程性偏多,每个业务模块中的具体工作,都由若干个工作流程组成。梳理工作思路制定流程图,是人力资源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理清人力资源的具体工作思路、要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人力资源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以员工考勤管理工作流程图为例,见表1。

第3篇

1高校人事管理的基本特点

(1)信息量较大。目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主要包括教职工基础信息、岗位信息、薪酬福利等方面,这些信息均和每个人有关,同时还需要根据相关人事制度及政策的变化而对信息进行相应调整,使得人事管理信息量和工作量大。

(2)涉及范围广。从机构设立、岗位设置、人员招聘等到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可看出高校人事管理所涉及范围之广,甚至还包括学校通过互联网、网站等相关的工作计划、公告等。

(3)信息更新快。高校人事管理的信息类目较多,且更新较快。从教职工的进入、日常管理及调离等,教师的学历变化、晋升职称、岗位调动等方面,及既定时间内的记录等信息均会出现变化。

2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人事管理效率。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是相对复杂的、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且大多数属于经验性、重复性劳动,但又是必要的基本事务,需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精力。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则可将人从日常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具有发展和战略意义的工作或课题中。同时,信息化管理相比人工操作而言,工作信息更为准确、全面,能有效减少或避免信息收集和处理上的人为差错。另外,信息化人事管理可实现横、纵等维度数据的整理、分析及处理,进而为管理层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决策依据,大大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有助于规范人事管理流程。在实现信息化管理后,管理人员将会从繁杂事务中得以解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用到人资管理流程的规范中。绩效管理、人员招聘、员工培训及职业规划、离职等方面的流程改进和完善均要纳入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可全面覆盖并明确划分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和职能,同时还可体现出经优化的管理流程。

(3)有助于人事信息的交互。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可优化事务流程,同时教职工可通过自身的账号自行登入系统随时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实现自主化服务。此外,还可对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核查核对,进而完善人事信息,有效降低管理者的工作强度,也有助于人事管理的透明化。管理系统中具有应用或实际价值的信息。

(4)有助于提高高校信息化水平。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教育改革得以深化,也有效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人事管理作为现代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然要求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此实现人资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逐步建立现代人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促进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3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1)人事管理模块。应严格按照现代高校人事管理的工作需要及流程确定信息化管理模块。包括:①人员基础模块,主要有教职工的性别、年龄、学历、岗位等一般性信息,该类信息集中于人事部门。②人事管理模块,主要是人才引进、岗位的变动、绩效考核等方面。该方面工作向二级学院负责管理,由校人事部门领导。③师资管理模块,主要是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教职工进修、职称评比等管理工作,是由人事部门进行管理,教务和科研部门可进行相关信息的共享。④薪资福利模块,包括教职工的薪资、福利津贴、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面向全校教职工。

(2)信息管理建设思路。一是加强基础信息建设。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基于人事基础信息开展的。所以,在实际建设中,应尽快建立全校人员基础信息库,也就是在人事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及组织基础上,对全校教职工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做好开展计算机管理相关准备工作。二是创建人事日常管理系统。高校的行政、组织、薪资等管理会占据管理人员较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人资信息化建设需要创建一个能充分满足日常管理事务所需要的人事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是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相关工作。三是优化人事管理工作流程。充分应用好报表、预警、决策及信息等系统来实现人事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四是创建独立网站,并与互联网相连。应把学校相关的人事信息、相关规章制度、人才需求、考试培训、机构和岗位设置等信息动态地向社会,并有效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宣传高校人事管理相关事务,使社会公众更全面的了解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4保障措施

(1)提升人事信息的完整度及准确度。通常,高校人事信息变化较快,数据繁杂,相关制度和政策也处于调整中,使得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更新,以提供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管理层的决策效率。所以,在信息化建设中,人事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有效、全面的进行相关数据的更新,做到及时更新、准确记录、妥善保存、有效备份。此外,还需要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系统程序的设计,各模块要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必须确保人事信息完整全面才可开展后续工作。

(2)制定人事管理工作的统一标准。当前,在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管理事务的需求是有所差异的,通常会出现相互独立的信息管理标准,以致于信息的分析和存储分散,无法集中有序管理,同时这些信息间是缺乏兼容性的,不利于后期信息的应用。为实现高校人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多样化功能,需要明确并制定统一标准,全校各部门间、院系间的各种人事信息可共享。

(3)创建便捷适用的管理程序。高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长期性工作,应根据高校人事管理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充分开发管理系统各个模块间的数据交互、转换及提取等功能,以提升人事管理工作的协同效应。另外,应对人事管理工作的流程、权限创建一个安全、可靠、便捷的管理程序,并要明确信息获取、系统维护及日常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4)强化人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人事管理仍采取传统模式,虽然也有涉及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但并未深入,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对于相对复杂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太善于应用。原因在于人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未及时提升,无法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积极开展并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设立人事信息化管理相关的课程,使他们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为实现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人才基础。另外,对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专人对管理系统进行维护,要聘请系统应用和信息分析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确保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还应不断强化管理人员思想建设,必须严遵人事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条例。

5结语

新时期,高校实现人事信息化管理后,可达到这样的作用:首先,在进行各种数据的统计时,可基于实际需要,准确、全面地予以提取,达到一键化操作;其次,相关的人事管理事务,可直接通过管理系统进行申请、审批,及时落实好各项工作,达到无纸化办公;最后,在对教职工管理及绩效考核中,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制定统一的绩效信息库,再应用合理适用的考核方法,达到绩效考核的自动化,与此同时,还能实现公开、透明的人事管理。总之,人事管理信息建设是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是提高高校管理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朱东洋.基于高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9):214-215

[2]房晓莉.谈推行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J].统计与管理,2012,11(7):201-202

[3]周琳.现代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大学教育,2015(192):69-91

[4]韩彦铎.高校人事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1(04):30-33

[5]张卫娟,杜银霞.浅议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才智,2015,6(02):39-40

第4篇

企业是构成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而“人”又是构成企业的基本要素,因此,企业的人事劳资工作,既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促进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便成为了企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油田企业人事劳资管理部门必须更新观念,在做好传统的工资薪酬、社保福利、职称等切实关系到每位员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上,还要与时俱进,提高劳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设计与实现企业的人事劳资战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全部工作之中,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一、油田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现状

第一,围绕油田企业发展战略的人事劳资工作指导方针不够完善。

我国油田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思路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较为显著。由于长期的传统观念影响,上至企业的决策者,下至人事劳资部门的办事人员,对于企业人事劳资工作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办理职工工资事项、社保事项等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致力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战略,也更加谈不上人事劳资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关键人才,没有吸引力的环境,导致了企业缺乏核心人力资源,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工作流程不够规范,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油田企业人事劳资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特点,决定了做好企业的人事劳资工作实质上需要多个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协作才能完成。例如,员工基本工资以及由此确定的社会保险,要基于企业生产部门对员工的岗位设定;员工的工资的发放、社保缴纳,又要与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奖金、差旅、特殊津贴等,又要与年度考核、项目部门(如设计项目、技术开发项目等)的业绩认定等密切相关。劳资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限性要求,如果职称、人事考核等部门审批时间相对滞后,往往使劳资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工资、奖金得不到及时的审批和兑现。同时,由于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工作的准确性也是人事劳资管理部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加强油田企业劳资管理工作的对策

第一,确定人事劳资工作的指导方针,创建和谐人力资源环境。

确定“以人为本”的人事劳资的工作方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劳资工作方针。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该就人力资源提出要求,从而为企业的人事劳资工作指明方向。如对于关键人才的引进计划、员工薪酬体系的设计、特殊工种的津贴福利等等。围绕着怎样开发并且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发人才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力,做到“政策留人、机制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

做好人事劳资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它可以使员工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是企业人事劳资工作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培养员工的归宿感。通过薪酬、福利、集体活动等模式,通过绩效考核双向沟通等模式,让员工知道企业的经营理念、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使员工具有成就感。这主要是通过员工通过工资薪酬体系共享企业经营的成果,并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模式来体现。此外,还要增强劳资工作的透明度,使够企业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劳资政策信息。

第二,规范工作流程,加强部门间的配合与协调。

首先,在劳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企业内部的劳资管理应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和系统流程。其次,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职责,加强信息化建设中的协调配合,对有关的数据汇总、数据提交和信息更新等工作环节,要有严格的时限规定,以保证各环节信息汇集的有效性、及时性和一致性。劳资管理部门也应在一定的时限内将有关的工资政策及时下发或通报给相关职能部门。如工资汇算后,应及时提交财务部门予以现金发放,防止工资拖欠。

第三,开发专门的人事劳资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使用计算机系统对人事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油田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四、结论

第5篇

(一)竞争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标准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的编制、结构与竞争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对教师教学与工作的价值导向,对教师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择优选聘的竞争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目标与价值偏离,将对教师的业务考核结果作为对教师工作成效奖惩的唯一依据,忽视教师个人的发展与精神需要,其功利性价值导向十分明显。一是评价标准含糊,针对性不强。常常用一个评价标准衡量所有的人,导致处于不同岗位、不同职级、不同工作重点的教师得到的考核评价偏离真实的工作情景,教师的职业价值以及为学校创造的独特价值得不到关注。

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付出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回报,致使工作热情逐渐丧失。二是评价方法和程序追求简单的量化和标准化。简单的量化与标准化虽然操作便利,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性、全面性,难以兼顾每个教职工的个性特征,也就很难客观、真实地反映教职工的工作状况,从而造成背离评价目标,失去激励价值的结果。三是教师绩效评价中存在着暗箱操作、任人唯亲。比如仅凭与教师的平时交往印象等进行简单的投票评价,从而挫伤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打击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教职工的工作成就感。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绩效的现象,很难使教职工人性中的优点在教育、教学和工作中得以充分有效地体现,最终使教师的行为脱离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人事管理环境透明度低,工作效率难以保证

环境作为机制运行的基础,是实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目标、提高人事管理效益的保障。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对其影响较大的是政策环境、学术环境与人际环境。部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政策缺乏公开性、连续性,使得管理长期处于无章可循或随心所欲的尴尬状态。同时,部分管理者的官僚作风,造成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矛盾重重。在这样的环境中,群体向心力逐渐减退,协作意识与协作积极性严重受挫,教师的精力很难集中到教育、教学的目标上,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四)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当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落后,服务意识淡漠,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与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与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有关。一些管理者既不关注高等教育发展,又不注重政策理论学习,更谈不上对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的探讨和研究,所以工作的开拓性与创造性无从谈起。同时,个别人事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既不能为教职工提供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有效地尊重和保护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又很难运用严格的规范管理和约束教职工的行为。长此以往,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信心就会慢慢沉寂和冷漠,甚至走向逆反和抵触。

二、高职院校以人为本人事管理理念的创新措施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与阻碍着教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尽快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关注未来,创新人事管理理念

创新是高职院校永续发展的根本,是高职院校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事管理,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敬业热情和进取精神,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才能够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才能够保证高职院校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迎接挑战,顺应时展。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首先要树立新形势下的人本观念,建立起新的思维方式。只有以新的视角、新的高度来理解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改革的意义,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才能够使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新时期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要科学地制订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并对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因素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其次,要关注未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思想,以发展人的内在动力为重点,将教职工个人发展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进而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

(二)把握规律,创新人事管理方法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包括事务性管理和变革性管理两大类,事务性管理重点是做好人事管理的常规性工作,变革性管理则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人才资源的规划工作。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职工人数大幅度增加,原有工作流程与方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为教职工服务的意识是进行人事管理模式与方法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在创新工作模式与拓宽工作领域方面下功夫,广泛利用高职院校在办学自方面不断扩大的有利时机,努力克服管理粗放单一、教师认可度不高等不足,把握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尽快扭转人事管理工作的被动执行现状,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

二是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在关注教职工的人性需求、职业素质和未来成就等问题的基础上,重视教职工在职业素质上均衡、实际、持续不断地提升,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个人优势及价值,使广大教职工能够珍惜学校为其提供的环境和机会,将自己的力量有效发挥在学校发展的目标上。三是要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简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法,对不同人员分类管理,用精神的、情感的、政策的手段,解决人事管理中的个体差异,力求人事常务性工作都能够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完成。

(三)完善制度,创新绩效管理机制

绩效考评肩负着实现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战略的重任,合理的绩效考评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科学地组织考评程序,并根据考评指标对全校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价,广大教职工的职业价值才能够得到认同,并能够在公开化、透明化的考评程序中得到公正、公平的待遇和精神上的回报。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突出创新精神,强化团队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把高职院校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

二是要改善评价方法、程序,注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在完善量化评价手段与质量指标体系的同时,尽可能使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绩效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民主性、公正性和透明度,有效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以此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归属感,不断提高绩效管理与评价价值。

三是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职工的个性差异,既注重管理终极目标的渗透,使每一位教职工清晰了解组织意愿和管理目的,又能促进广大教职工适应组织环境,提高教职工在组织和学校团体中的温暖感。四是梳理现行的管理制度,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两个工作重点,坚决废除僵化的束缚人才发挥作用的制度。要重视广大教职工的个性差异,营造教职工施展才华、创造工作成就的环境与平台,使每一位教职工感到自己是组织的一员,有与自己职位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使制度在同一方向上形成合力,共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正确的评价和体现。

(四)加强培训,提高人事管理者素质

管理者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事管理的质量与管理创新水平。提高管理者的职业素养,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其精神品质,使得这三方面均衡提升。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面对新的工作机遇和挑战,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强化其服务理念,保持积极的职业心态和坚毅的职业精神,培养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竞争意识、配合与协调精神,等等。其次,要加强现代人事管理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人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正确认识自己与广大教职工之间的工作关系。同时要加强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在工作中做到准确、公平和公正,用法律来约束自己以及教师的不当行为,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结语

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依靠的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同理,在现代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重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科学管理取代“凭经验办事”和“想当然”的管理作风,有效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既要满足广大教职工的利益需求,又要赋予其权力和责任,增强广大教职工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根据“权变理论”,管理行为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于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于管理者能够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管理方式的艺术水平,因而必须提高管理者的应变能力。

第6篇

1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是指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人事档案资料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经过了几个阶段: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人们对档案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纸质文档上,并且全程是由手工去完成。这种信息化程度很低的档案管理方式致使档案管理的安全度缺乏保障,在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储存和调用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被准备运用于档案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双模式的方式进行档案储存,为人事档案管理带来诸多便利,同时极大提升了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促进单位用工管理水平的发展

对每个单位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员工办理各种必要的手续提供更多的便利,举例来说,可以根据个人人事档案来办理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等,在工资调整和计算工龄的时候也可以有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同时对员工的人动也可以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而对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多的优势条件。

1.2 为选拔人才提供更加充分和有效的依据

人事档案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宽,所以它也成为了反映个人信息的一个有效的依据,人事管理活动中,人事档案管理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档案信息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同时显示内容的时间跨度也非常大,所以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纸质档案就会造成很多的不便,这样也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而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就可以将纸质文档变成电子文档,这就为记录和检索提供了更多的优势条件。这样一来也可以将员工的档案信息更加便利的及时的应用到单位正常运行中,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单位的需要和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才选拔和人员调动。

1.3 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

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人事管理一直都处在封闭的状态中,人事档案材料也大多以纸质的形式来保存,这种工作方式会使得人事档案的管理流程很复杂,同时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也非常的多,不容易查找到需要的档案信息。还容易造成优秀人才被埋没的状况,在工作中实施了档案信化之后可以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采集确认和生成以及归档,之后再进行利用,这样就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需要完成大量的人工工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随时的抽调需要的人事档案,同时也在这些档案中发现有潜质的优秀人才。

2 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是各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单位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管理为各单位提供重要的人动数据,为单位做出各项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合理、高效优化人员配置,完善各职能部门人事数据,真实、快速、准确地记录人事数据,并建立起宝贵的人事数据资料库,从而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当前,我国许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上面临各种问题,受各种瓶颈的制约,人事档案管理水平长期止步不前,不利于对专业人才数据的掌握,缺乏优秀的人才作为支撑,最终导致发展状况出现困境。

3 当前我国人事档案工作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缺失

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硬件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决,但是在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缺失,在我国的很多单位中都处在新老交替的阶段,老员工在工作中不能娴熟的应用信息技术,但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还没有退休,这就导致很多新的管理人员一直无法上岗,这样的状态就使得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无法很好的得以发展和实现。

3.2 信息化管理制度缺乏

虽然我国的一些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已经使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但是在相关制度的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样也就使得档案信息化管理无法得到一个强大的制度支撑,人事档案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出非常大的随意性,所以也容易导致各种问题。

4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把信息化

管理作为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单位和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思想观念从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转变过来,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4.2 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使档案信息化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一些单位由于缺乏完善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致使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如人事档案信息胡乱编入、档案信息的存储和保管没有统一的方式,这样容易致使人事档案信息丢失,在检索、调用时出现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单位一定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方案,使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开展工作,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在收集、存储、调用各个环节顺畅,让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更具实效和活力。

第7篇

本文受“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The Im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Caliber Talents Project of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ions)”资助,项目编号YETP1586。

摘要:本文选取教职工群体的绩效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为对象,从教职工绩效管理的概念入手,采用协同论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绩效管理工作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并对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采集和指标制定进行了设计,以期对高校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 :教职工 绩效管理 信息化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将“绩效管理”的概念引入中国以来,高等教育管理领域逐渐对“绩效管理”展开理念和实操层面的探索,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先进的绩效管理转变。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方式的精细化,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数据离散向信息协同转变。信息手段的突破与实践,也反过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高校人事人才绩效管理领域,同样存在这种双向影响效应。

一、教职工绩效管理对象的界定和分析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这也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即通过不断的制定计划,衡量效果,调整方法,弥补短板,再衡量效果的循环,来增进整体绩效,激励每一位平凡的教职工超越自身,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对高校来说,人才绩效管理是高校的管理者用来确保教职工的教学、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及过程。由定义可以看出,绩效管理既注重衡量结果,也关注过程,是对结果和过程的双重管理,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对于已逐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绩效管理的细分更加精细,管理对象主要包括机构和个人。其中机构又包括分别以教学科研和以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的两类机构;而个人可分为领导干部和教职工两类群体。本文选取教职工绩效管理的信息化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上级对岗位设置等的要求,教职工按岗位可以分为教师、其他专技(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根据不同种类人员的特点,绩效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教师作为承担学校主要使命的群体,对其评价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其他种类教职工主要采用“德能勤绩廉”标准考察敬业精神、能力水平、工作业绩等。

二、教职工绩效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分析:协同论

协同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这是一门跨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理解和处理多关系、多构成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思路。

1.协同效应的应用

协同效应是指复杂开放性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教职工绩效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复杂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推进过程中,协同效应在绩效管理理念制度与信息系统的协调、绩效管理过程中多部门工作的配合和人事信息系统中多工作模块的协调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2.支配性原理的应用

支配性原理是指,在系统向有序演变过程中,序参量通过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支配整个进程。根据支配性原理的观点,起到支配作用的通常是有限的关键序参量。在这些关键序参量中,具有恒定意义的慢变量决定短期效应的快变量。从绩效目标的设定、分解、实施,到绩效评价和结果的应用,是一个环节间相互关联、作用和影响的协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绩效管理理念、方法、工作流等人才绩效管理系统中关键因素和绩效考核中关键指标都会对系统对绩效管理的完成效果产生影响,而确定衡量教职工工作效果的关键指标,就可以把握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效度。

3.自组织原理

自组织原理是指,在没有外部调节干预的情况下,系统能够接受外部信息流的输入,内部子系统间能够按照某周规则自动形成新的功能或有序结构。人才绩效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向有序发展的过程。外界因素是辅助和导向,学校自身对绩效管理和信息化的需求才是深层次动因。这一动因也迫使人才绩效管理系统逐渐推进自组织进程。学校战略规划、竞争压力形成外部信息流,学校的整体向上的氛围使人才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各子系统都自发完善、有意合作,形成自组织氛围。同时,这一发展过程是开放性的,可以通过调整关键指标不断得到优化。

三、教职工绩效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1.当前教职工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数据流流转模块不完整,服务绩效管理整体环节的功能缺失。绩效管理是一种过程式管理,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过程中,每一步骤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循环系统。而当前的人事系统,普遍只记录教职工的各类信息,或是人事工作各业务模块的简单衔接,并未跳出业务处理的概念框架,绩效目标设定、考核、应用等重要功能缺失。

第二,数据流采集指标不完备,服务绩效目标实施评价的功能缺失。绩效管理中,绩效指标体系,也就是教职工分类素质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指标体系将贯穿绩效管理的整个循环圈,既是导向也是目的,是绩效管理的基础。而当前的人事系统中的指标设定并未从绩效管理的角度出发,只是按照业务需求简单罗列,缺乏总体设计和布局,也缺乏延展性。

第三,数据流处理结果利用不充分,服务绩效管理导向激励的功能缺失。绩效管理是一种目标式管理,从初期目标设定,到中期目标考核,再到后期结果应用,激励倾向十分明显,而且最后一环中评价结果的应用策略对绩效管理效果的影响最为深远。而当前的人事系统对后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或为空白,或者缺乏针对性,不能为决策服务,也无从体现激励导向。

2.信息化的SAFE效应

如前文所述,绩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关系。教职工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不使用信息化手段,将无法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精髓,使其不能在效率和效果之间达到双赢。高校教职工绩效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建设所能提供的优势相互契合,这使得信息化手段的SAFE(Standard, Accurate, Flexible, Efficient)效应能够充分发挥,从而大大提升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这是体现在:

第一,绩效管理是一种过程式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标准化(Standard)特性。相对绩效管理的过程式需求,信息化手段的这一特征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标准化,是指信息化建设能够遵从绩效管理的要求,在系统中设定标准体系,满足绩效管理对统一标准和公平性的需求;其二是流程化,是指信息化建设的模块设计和流程衔接能够保证绩效管理流程的实现;其三是平稳化,是指基于标准流程化的信息系统,能够顺畅平稳地完成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实现管理各环节的无缝对接。

第二,绩效管理是一种目标式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精确化(Accurate)特性。前文提到,绩效目标指导下建立的绩效指标体系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在数据采集和处理中,信息化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准确性和客观性的特点,按照各项指标的要求精确地收集和加工数据,同时确保客观和公平。

第三,绩效管理是一种分类式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灵活性(Flexible)特点。作为一个体系健全、功能多样的高等学府,绩效管理的对象构成非常复杂。从整体上看,如前文所述,就可分为教学科研为主型、管理服务为主型两类机构组织,以及领导干部、教职工两类个人群体。尚不包括各种目标导向下形成的数量庞大的各类科研、教学、管理团队。从教职工群体来看,由于岗位设置和绩效目标不同,还可分为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信息化手段的灵活性恰可以满足绩效分类管理的要求,模块设定和流程设计灵活可变,可随需求调整开发,使目标细分和分类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第四,绩效管理是一种导向式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性(Efficient)特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影响绩效管理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实现效果也影响着被管理群体的积极性和整体状态,所以对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具有较高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快速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职工,并根据既定策略实现结果应用,使管理对象能够迅速调整方向和状态,从而改善学校的整体产出。同时,信息化手段的高效性特点也有益于绩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四、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建设初探

1.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高校的教职工绩效管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职工绩效管理分为绩效目标制定和分解、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评价与考核、评价结果应用四个环节。

绩效目标制定和分解。这是学校整体目标确立的环节,也是各组织参照学校战略规划总体目标进行目标分解的过程,各组织将按照自身的目标对教职工个体制定分解目标任务和岗位职责。绩效目标的实施。主要包含教职工日常管理和素质模型的建立两方面。教职工的日常管理包括引进、培育、晋升等人事管理的业务内容;建立素质模型是针对不同教职工群体的特性构建评价业绩的指标体系。绩效评价与考核。绩效考核一般包含阶段评价和期满考核。制定评价策略,根据素质模型对不同教职工群体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考核。在这一阶段应控制好考核的节奏,评价周期不能过长或过短。评价结果的应用。这一环节最能体现绩效考核的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其分为两部分,一是与教职工个体的反馈与沟通,扬弃并重,促进教职工的个体发展;二是将考核结果与教职工的薪酬、晋升、岗位等切身利益挂钩,赏罚并用,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导向。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绩效管理系统的整体流程。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对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的整体需求分析可分为工作模块需求、技术需求和绩效管理需求三部分。其中工作模块需求是指系统要具备人事管理工作的基本模块、制定岗位任务书功能、数据库基本功能和数据统计、分析、成表输出功能;技术需求是指要具备可调整的多层次灵活架构,支持标准化的工作模块、可读取的数据库支持开放性标准、支持php或asp语言,以及不同类别数据库的集成、支持分布式应用,面向对象的Web体系架构,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绩效管理需求是指系统要具备关键指标设定功能、客观、主观计分和得分结果排序等分析功能,以及具有基础信息调用接口,以及教务、科技、财务等数据接口。

2.教职工绩效管理的关键指标分析

教职工绩效管理的关键指标从整体上来说决定着绩效管理的整体效果,就系统本身来说,关系着字段设定,贯穿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始终。高校的岗位设置按对象一般分为专任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其中后三类岗位可按照德能勤绩廉设定岗位任务书和考核标准,专任教师岗位承担着高校的大部分职能,对其设定和考察更为复杂和细致。如果按照高校职能设定,专任教师岗位的关键指标可分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类,每一大类中再细分为描述核心能力的具体指标,并由不同部门或人群采取适当方式参与计分,最后再根据不同类型岗位设定的权重计算总得分(见表1)。

3.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规划

按照绩效管理的理念,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也可按照目标制定、过程控制和结果应用来设计。同时,根据协同论的观点,在系统设计中要注意绩效管理多部门的统筹,并配合人事管理中多工作模块的协同作用,以及关键指标的确定和采集,最终形成有序的系统结构(见图1)。

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规划分为目标设定、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和考核结果应用四个模块。目标设定是指将每一岗位的岗位任务书输入信息系统。对于高校来说,岗位设置主要包括专任教师和其他专技、管理、工勤等岗位类型。在这一模块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关键指标的设定,主要由高层管理者决策。教职工绩效管理的核心作用在于找出影响其绩效提高的关键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指标关系到教职工绩效管理的走向和效果,所以这个环节中的关键指标也与绩效考核相对应。绩效管理工作流实质上是指传统人事管理系统中的招聘、培训、职务评聘等工作流模块,主要参与用户为基层的人事工作管理人员。与传统信息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绩效管理的信息项需要与岗位任务书衔接,并为绩效考核模块提供信息流。绩效考核是对教职工整体工作效果的考核,所以该模块不仅涉及到教务、研究生、科技等多部门的信息流集成,计分方式也根据计分人而有所不同。最后一个模块实际上是绩效管理的结果应用和分析阶段。绩效薪酬方案由高层管理者决策,通过系统方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自动列示。同时,通过绩效考核指标分析绩效管理的整体效能。

4.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的整体模型设计

以工作流程框架为基础,按照不同模块分布进行系统的整体模型设计。从整体运行角度分析,系统可分为系统初始化模块、岗位设置模块、人事管理工作模块、绩效考核方案执行模块、绩效考核结果统计模块、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若干子模块构成。各模块和子模块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五、结语

随着绩效管理精细度和效益双向要求的提升,信息化手段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本文以协同论为理论基础,应用协同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指导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在保留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流程基础上,将绩效管理作为改进信息系统的总方向,加入岗位设置和描述、关键指标设定、绩效考核和结果应用等新环节,体现绩效管理的先进理念,逐步建立有明确导向的人才发展激励机制。本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前期理论研究,以期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程国方,石贵舟.绩效管理视域下的高效管理创新研究[J].江苏高教,2012(2)

第8篇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1 建设人事管理系统的背景

随着高校办学逐渐的规模化、扩大化,人事资源管理的信息采集与运用变得越来越复杂,手工操作的方式越来越难以管理。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人事管理系统,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各个部门都拥有独立的人事基础信息库,从而造成人事信息的重复建设。各部门的统计口径、信息来源、使用目的不尽相同,导致采集的信息不够精确,存在一定偏差甚至错误。市场上销售的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很多,但通常是针对某个具体单位设计开发的,功能简单的无法满足学校的需求,功能复杂的系统庞大且费用昂贵。同时,人事管理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单位可能有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所以,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研发,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校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

2 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目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并不理想。有些学校,还没有运用计算机网络平台来对人事信息进行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有些学校起步较早,人事管理系统已经使用很多年,但随着规模扩大、需求增加,已不能适应现在工作的要求;有些学校有较大的人事管理系统,但缺少适合高校特征的功能和模块,无法满足高校多元化的数据处理需求。

3 建设人事管理系统的思路

3.1 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对用户进行调研,了解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工作流程,根据学校自身人事管理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人事管理流程的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2)进行人事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比如系统由机构编制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录用管理、人事调配管理、考勤考核管理、工资福利管理、进修培训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岗位聘任管理等部分构成。每个模块的功能都要满足人事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需求。(3)研究如何依据调研的业务流程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好的系统功能模块,为整个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保证系统开发的质量。(4)研究如何进行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在保证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避免数据冗余和更新异常,保证数据的唯一性、正确性和稳定性,提供一个高效、稳定、方便操作的系统。(5)采用Java语言,基于J2EE体系构建,使用Oracle数据库,进行编程开发基于B/S操作模式的人事管理系统。(6)程序编写过程中进行程序的调试,系统开发完成后,使用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方法进行系统测试。

3.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功能模块的设计:在开发过程中功能模块设计关乎整个系统建设成败,如何根据日常业务流程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功能模块,将文字语言描述的流程转化成程序语言描述的流程。(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建设的核心,如何进行数据库设计,既满足工作需求,又避免数据冗余导致数据库庞杂,更新异常,力求数据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3)系统的测试设计:系统包含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的测试都包含若干流程,如何进行测试设计,以高效地完成测试,检查系统性能是否满足预期要求。

3.3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通过对组织结构、功能体系结构、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和用户等的调查与分析,基于UML统一建模语言建立开发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对系统进行开发。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1)分析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建立开发模型,分析如何在J2EE体系下进行架构。(2)用户界面和脚本开发工具软件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JAVA或JSP等语言进行开发。(3)开发环境主机系统采用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硬件配置为:CPU为Intel Core2 Duo processor E7500(2.93GHz, 1066 Mhz FSB, 3MB L2 Cache),内存为2G DDR3,硬盘为320G SATA。

3.4 预期目标

通过建设人事管理系统提高人事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与教学、科研等部门信息共享,避免人事信息的重复建设。

4 建设人事管理系统的意义

人事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办事程序,且能够实现人事信息共享,逐步实现人事信息科学的系统化管理。当前,高校人事管理的重点正从基础性工作向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等方面转移。该系统有助于充分利用学校人事基础信息,提高人才管理与服务水平,主动服务领导决策。人事管理系统是信息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校园建设有助于高校管理的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促进高校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发展概述.中国科技信息.2010,(6):163-164.

[2]鲍蓉.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发展.2010,(2):100-101.

[3]夏希,高冀颖.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建设探讨.文教资料.2010,(33):167-169.

第9篇

现代化文明监狱是以现代化的监管改造设施和健全的狱政制度为基础,依法对罪犯实施科学、文明管理和改造的社会主义监狱。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必须以良好的狱内监管秩序和改造环境及有效的狱政管理活动来保障。

一、监狱管理标准化的具体内涵

标准化是近代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和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美国人泰勒在1911

年提出了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方法(亦称“泰勒制”),其主要内容是:工人利用标准条件,根据操作标准进行标准作业,完成按标准时间计算出来的生产定额,超额者奖励,完不成定额者受罚。“泰勒制”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劳动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当前国际经济领域流行一种说法:“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当前,标准化建设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标准化建设从工业领域向农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行政管理系统等领域拓展。

把标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监狱管理领域是一次重大尝试。推行监狱管理标准化,就是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将监狱各项管理工作制订量化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监狱管理工作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化体系,把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融于实际工作流程中,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从而实现监狱管理的转型升级。监狱管理标准化必须体现以下特征:

1、科学性。实现监狱管理标准化,既是监狱法治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又是衡量监狱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参数。因此,在监狱管理标准化体系中的各项标准,要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把能促进监狱管理、提高改造质量和强化监狱职能的最佳方案纳入标准中去,并随着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高,使监狱管理标准化活动始终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

2、导向性。确立标准是监狱管理标准化的起点。标准一旦确立,就对监狱管理活动所指向的预期效果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监狱管理标准化活动,既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完善,又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的目标和要求,它通过总结过去的实践,设计未来的目标,科学地确定总体标准,分层次、分等级地确定各科室、各专业、各职位的分项标准,并以纵横交错的网络方式连结和协调总标准与分标准之间的功能,构成一个彼此协调、相互支持的标准系统和标准网络矩阵,引导监狱每个职位角色将注意力集中于实现标准上,使监狱的工作秩序、改造质量、管理效能和社会效益始于标准、终于标准。

3、实践性。在监狱管理标准化的全过程中,贯彻标准、实践标准是关键。监狱管理标准化的实践性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制定、颁布的标准必须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标准化的效果只有标准实施以后才能获得,没有付诸实践的标准只能是一纸空文。三是标准的准确性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不断完善标准和迅速建构标准化体系。如果实践标准的环节中断了,标准的循环发展过程也就中止了。

4、协同性。监狱各执法岗位彼此间纵横交错,构成监狱的动态工作系统。其协同性主要体现为:

一是制定和实施标准既要考虑和兼顾到各部门、各岗位的特点,又要从整体出发,建立起相互依赖和支持、整体联动和制约的群体标准化体系;

二是监狱各部门和岗位的分项标准,都是监狱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组织部分,必须服务于总标准;三是要做好监狱各部门和职业角色之间的协调工作,合理地分解和量化分项标准,使所有人的活动都在期望的规范之中,实现管理标准化活动的同步化、和谐化与整体化。

5、权变性。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随着主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监狱工作者要不断追踪标准,及时修正标准,使标准在反馈调控中日渐规范和科学。监狱各项标准只有通过不断的制定、颁布、实施、反复修订、再实施的循环往复过程,才能最终形成真正科学严谨的监狱管理标准化体系。

二、监狱管理标准化与管理正规化的关系

监狱管理正规化转型就是要通过强化监狱一切工作的法律、法规、工作制度或公认标准管理,在管理效果上实现监狱设施完善、装备先进、法制健全、执法公正、管理文明、改造手段科学、队伍素质过硬、物质保障有力。其基本要求是:监狱的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制定建立相应的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管理。从哲学层面分析和考量监狱管理标准化与监狱管理正规化转型,二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1、管理标准化与管理正规化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管理正规化是通过监狱各项工作的标准化运作体现和反映出来。离开了管理标准化建设,监狱管理正规化将成为空中楼阁;管理标准化是监狱管理正规化转型的显现,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的。管理标准化是监狱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在每个具体执法环节和执法管理流程的具体显现。

2、管理标准化与管理正规化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管理标准化是从微观的角度,以监狱管理各个环节为着眼点,以推进监狱狱政管理、生产劳动、教育改造、生活卫生等各项工作标准化为着力点,通过制定岗位标准和工作标准,促进监狱各项具体管理环节的标准化进程。管理正规化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监狱管理的整个领域,强调全盘考虑,从宏观的角度探索监狱管理的转型升级。

3、管理标准化与管理正规化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管理标准化是监狱管理工作转型的量变,而管理正规化是监狱管理工作转型的质变。管理标准化是管理正规化的前提基础和必要准备,是实现监狱正规化的有效途径。监狱管理正规化是旗帜,是方向,是管理标准化的必然结果。管理标准化达到一定程度实现质的飞跃就是实现管理工作正规化。监狱管理正规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管理标准化的量变过程来逐步实现。

三、推进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1、科学设置岗位是前提和基础。要实现监狱管理标准化,工作岗位设置标准化是前提和基础。换言之,要把警力资源配置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才资源开发管理转化,做到人尽其才。要对监狱内部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激励、使用与增减进行统一管理,从执法管理岗位设置、岗位人员资格、工作内容、职责与权限、检查与考核等方面制定严格标准,特别是要量化工作内容,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考核和奖罚,以实现人力资源最大化。同时,要对专业技术岗位的层级、比例、结构、程序等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设置,逐步建立与职务岗位相对应的岗位薪酬制度,完善警察津贴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警察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关键。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是监狱管理标准建设的关键因素。加强警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监狱警察招录中,要结合警察队伍的现状,分析队伍结构的现实优势、潜在优势和存在不足,根据实际发展要求和未来发展需要,确定招录警察的学历、专业和技能。二是加大分类培训力度,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模式。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结合岗位需要和警察个体状况,建立警察个别培训教育档案,建立一套系统性、针对性、吸引力和强制性兼容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制度,将“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的培训工作体制贯彻到位;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广泛开展业务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着重培养警察的履职能力,实现警察队伍整体专业素质的跨越。三是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成长机制。建立健全警察岗位考核制度,将岗位考核成绩与年度评优、津贴发放、职务晋升挂钩;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的正常晋升机制,建立专业人才库,逐步形成鼓励成才、促进成才的长效工作机制。

3、建立健全监狱制度体系是重点。所谓现代监狱制度,是指具有中国特色,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与中国现代社会建设相适应、相协调、相一致的科学文明公正法治的制度体系。监狱制度是一项政治制度,但同时它又是一项技术制度,体现的是矫正技术。健全完善监狱制度体系,能规范监狱日常执法行为,提供业务指引,使监狱警察日常执法行为在制度的允许框架内进行,树立法律的权威。一是建立监狱各执法环节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明确监狱每个执法岗位的工作标准,岗位职责、责任划分,使警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二是加强执法流程衔接制度建设。建立部门间和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对接制度,建立单个执法环节的标准化结算制度和零违规操作目标责任制,确保执法链条的每一环都不存在违规操作、随意变更和变通的问题。三是加强执法流程监督制度建设。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机制,监狱执法管理流程标准化将会是一纸空文。因此,加强业务监督、层级监督、纪律监督和警务监督等各种形式监督的制度建设,建立全方位、动态的监督体系,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确保执法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从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监狱工作流程标准化是手段。监狱每个执法环节标准化是整个执法管理流程标准化的组成元素。要实现监狱工作流程标准化,就是要通过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和工作流程网络信息化,实现工作条理的规范性及增加现有相关工作流程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体制。一是流程的汇总与补遗。采用较适合宏观层面的完备性检查法和较适合微观细节层面的逻辑性分析法,对每个流程进行检查、分析,发现流程不全、尚需要补充细化的,要及时与业务部门联系,回溯补遗。二是流程的对接与整合。梳理工作应从内而外进行,先在每个部门内部进行流程的对接,之后再处理各部门间流程对接的相关工作。从业务流程间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串行流程和并行流程两类。串行流程的特点是一个工作节点连接的对象是唯一的。以减刑假释程序为例,从分监区集体评议、监区长办公会审核、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监狱长办公会决定、人民法院裁定的过程,就是一个串行流程。而并行流程的特点是所面对的节点对象是多个,例如,生产现场执法管理环节的参与人员不是一个人,任务分配面向的流程就是一个并行流程。当然,执法管理工作流程可能不是完全串行或完全并行,有时会产生某个阶段是串行而另一个阶段是并行的混合情况。因此,在流程对接工作中,较多地会涉及两类流程节点间的处理,即串行节点的对接整合和并行节点的对接整合,实现执法管理环节与另一执法管理环节“无缝对接”。三是流程的监控和查询。每个工作流程结束后将自动归档,经过授权的相关人员及操作人员可以检索和察看已经发生的工作流程。所有工作流程的发起者将在整个流程的流转过程中随时看到流程进程的位置,并且还可以看到所有已经完成操作的角色和他们的动作,也就是说流程发起者可以对整个流程的处理过程作以监控,实现工作流程的透明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