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08:23
导语:在建筑工程保障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保障房住宅工程;防渗漏;监理控制措施
房屋建筑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这使住宅渗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保障房住宅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施工阶段防渗漏应作为保障房住宅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以下是笔者通过多年住宅监理工作的实践总结。
1、监理职责落实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成立创建无渗漏保障房住宅工程质量小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有无渗漏专职检查人员。
(2)由总监主持制定防渗漏质量控制措施,现场监理工程师编制具体防渗漏实施细则,并以书面形式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督促施工的单位实施。
(3)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必须编制防渗、防漏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方案经企业内部自审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审查后,施工单位必须按所确认的措施和方案实施。
(4)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渗漏现象的各工序(如砌墙、混凝土浇捣、外墙粉刷、屋面、楼地面、门窗工程、室内给水和排水工程)监理应制定相关的旁站监理细则,确保各分项工程无渗漏。
(5)协助建设单位制定防渗漏奖罚措施。对施工人员未按防渗漏的措施和方案要求实施的,限期整改和复查;对造成质量缺陷等后果的,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由于监理人员不认真监控或故意降低验收标准而产生的渗漏,应追究监理人员当事人的责任。
(7)监理单位对保障房住宅工程的监理除配备应到位的人员外,应适应增加对防渗漏方面的专监人员,土建和安装在施工中必须互相配合,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8)每月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监理人员对创建无渗漏的住宅工程进行检查、评比,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攻克难点。
(9)对一些容易产生渗漏部位的细部处理设计单位应提供节点详图,作为施工人员施工、监理人员监理和工程验收的依据(如檐沟的细部节点、出屋面的排气管节点、檐沟内测泛口节点、落水管堵塞后的应急排水孔节点)。
2、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渗漏监理技术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墙体砌筑、屋面、楼地面、外墙粉刷、变形缝、门窗、管线安装等工程施工中容易产生渗漏的部位制定具体监理细则。
2.1 墙体工程防渗漏监理技术措施
(1)现场监理人员对商品砂浆按规定进行随机抽样,由施工人员按规定制定砂浆试块,并进行标养和送检。
(2)砌墙用各种砖体应提前1~2d浇水湿润,严禁砌筑前临时浇水,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水泥混凝土砖块适量。
(3)砖墙砌筑前必须复合轴线,认真抄平放线,立好皮数杆,皮数杆应根据设计要求、块材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和变化部位;灰缝厚度应用双线标明。经校核无误后,方准砌筑。
(4)砌筑方式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内外墙在每个楼层1400mm砌筑高度以下部位应同时砌筑,砌体中砖的搭接长度不得少与1/4砖。
(5)外墙窗下墙采用多孔砖砌筑时,应在窗外浇筑厚度不小于60mm的现浇密实混凝土,纵向可设置2Φ6钢筋,两端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600mm。
(6)外墙井架通道封砌时,必须先将残留混凝土、砂浆等沉渣彻底清理干净,经隐蔽验收后方能进行。外墙支模的螺杆洞、脚手眼封堵,应在抹灰前派专人实施,在清洗干净后从墙体两侧用水泥砂浆封堵密实后,用硅胶封堵,确保不开裂,不渗漏,并应加强检查,做好记录。
(7)承重多孔砖墙体表面不得任意留置水平沟沟槽,水平槽的留置一定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在多孔砖的留槽位置按规定先砌筑混凝土实心砌块,留出沟槽位置,并把砖孔用水泥封满,确保墙体的竖向承载能力。
(8)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当现浇楼板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允许堆载荷度时,板面不得堆载,以避免板底裂缝的产生。
(9)砌筑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变形缝处砌体时应确保缝的净宽,并采取遮盖措施或填嵌聚苯乙烯等发泡材料,防止缝内夹有块材、碎渣、砂浆等杂物。
(10)剪力墙、柱与砌体连接处,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结钢筋,除墙垛小于1m以外,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预留伸出的拉结钢筋不得在施工中任意反复弯折,如有歪斜、弯曲,应校正到准确位置。
(11)利用砌体支撑模板时,为防止砌体运动,严禁采用“蚂蝗钉”直接敲入砌体的做法。利用砌体入模浇筑混凝土构造柱等,当砌体强度、刚度不能克服混凝土振捣产生的侧向力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砌体变形、开裂,杜绝渗漏隐患。
(12)各类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紧直,厚薄均匀,水平、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均不得低于80%,并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砌体竖向灰缝严禁采用“装头缝”的做法。
(13)为防止外墙面渗漏水,伸出墙面的雨蓬、敞开式阳台、空调机搁板、遮阳板、窗套、外楼梯根部及凹凸装饰线脚处,应做出泛水或采取切实有效的止水措施。
(14)屋面女儿墙防止渗漏不应采用多孔砖、空心砖等孔洞率大的材料砌筑。突出屋面的建筑物外墙,在泛水高度范围内也不得用上述材料砌筑。
(15)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协调,实现工种间密切配合,使砌筑施工与墙体内的水、电预埋管道敷设协同进行。避免以后墙体凿洞开槽。
2.2 屋面工程
2.2.1 坡屋面防渗漏监理技术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准确分析建筑工程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因素,是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分,主要有高处作业风险、地理因素、环境因素、机器因素、材料的使用、人员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因素等。
1.1主观因素
这里所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因素,即建筑施工项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处理危机的能力;工作实验、心理素质;对工作的负责程度,以及是否具备敬业精神等,这些主观因素都对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关键因素。是否具有责任心,是否能够自觉的遵守安全规则,对于知识技术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这些都时刻影响着工程的安全生产,只有施工人员具备了这些因素,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2客观因素
这里所指的客观因素,是指除了人的因素之外的其它因素,包括物的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这几个因素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的因素主要有机械设施、原材料、各种配件、防护性工具以及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其它一些如电力资源等。这些都对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利用不善,将会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技术因素主要是指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是否正确,如果技术使用正确,则会促进工程以更好的质量完成;如果使用的技术错误,则会给工程施工带来更大的麻烦,甚至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环境因素对施工建筑的影响非常大,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绝大多数都是露天作业,据相关统计表明,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层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的面积约占整个工程的70%。同时,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且较长时间是高处作业,工程任务多为手工操作,体力消耗较大。因此,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施工人员非常重要,这能够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但如果施工环境恶劣,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如果各项安全制度的培训和制度体系工作不到位,部分人员可能会由于不熟悉工作流程,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要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技术控制
2.1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和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和管理措施是保障企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企业的施工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这方面管理。首先,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尤其对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更要加强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切实提高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排查力度,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员,更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要对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事宜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其牢固掌握,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建立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对工程生产而言至关重要。因此,任何一个施工项目都要建立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组织保障体系,要在施工的过程中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管理范围和安全保障措施,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由相关重要领导来担任小组组长,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各项消防设施,对于材料的使用要加强检查力度,保证施工使用材料符合标准,要定期进行机电、压力容器的维护,将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各个阶段都能安全生产。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管理
正文:
0.引言
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施工管理显得越发重要,监理工作的开展显得越发必要。但是,我国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施工队伍、管理队伍水平无法保障。对此,本文以我公司所参与的房屋建筑工程在监理工作中的现状为例,探讨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的现场质量管理途径。
1.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现状
1.1施工队伍、管理队伍水平无法保障
在以前,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普遍是由以往的工程施工企业来承担,在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装备以及管理能力方面均有一定的保障,在专业设备与人员等方面也较为完善,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都基本可以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与标准,参建企业相对而言会更加主动的沟通、协调,尤其是在施工质量方面相对较为容易控制。但是,近些年伴随着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各种大型、中型、小型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数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一些施工队伍相对于以往的企业而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是在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协调主动性、质量管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制约性,导致在实际监理工作中很难保障监理效果。
1.2业主对于监理工作的认识不足
建设工程当中的建设监理属于一种强制性的管理主体介入,不仅属于国家对工程建设质量给予的一种宏观管理措施,同时也是保障业主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但是,当前有许多的业主对于工程监理的重要性以及意义认识并不全面,许多认为是一种额外且不必要控制措施,同时还有人认为监理属于上级部门应付建设流程备案所事实上的一种管理措施,大多数都是将监理部门当做是质量检查部门对待,在实际的监理权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无法发挥相应的监理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业主普遍监理部门属于为自己工作的雇佣部门,需要考虑“我”的经济效益并进行服务,所以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都是应用自己的主观意识解决问题,导致工程建设效益比较低,甚至会出现施工安全事故,但是出现事故之后又监理部门又负责承担责任,最终导致恶性发展循环。
2.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的现场质量管理途径
2.1设计并实施完善的监理制度,实行责任管理制
管理制度是监理工作实施的规范和标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工具”,相应的健全的制度能让管理有序进行,项目建筑工程也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或者难以判断的事情,就可以依据项目管理制度条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可以说项目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监理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实不为过的。对此,企业应当在监理制度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促使管理行为能够逐渐趋向完善。在监理管理中还可以实施责任制度,出现问题就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出问题的环节,这样做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了人员的管理意识,对自己工作不懈怠,积极认真对待。
2.2加强培训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设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监理人员是最基本的参与因素,提高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的能力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所以监理企业要重视对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无论是思想方便还是技术方面,都要进行到位,让监理人员能科学合理的施工,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的难度,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人员水平的提高无异于就是项目水平和施工质量的提高。当然,监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施工技术以及相关要求。例如,在外墙施工时,如果降雨量在超过了10cm/h时,便会导致外墙面形成整批水幕,这个时候的外墙面净水压力会达到70kg/m2以上,此时便极有可能发生渗漏。对此,在实际施工中如果遇到这样的现象,监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管理和干预,从而保障现场施工质量。
2.3针对业主特点完善工程监理行为
伴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许多业主对于施工技术也存在疑惑的情况,导致对于施工进展、施工效果等存在着错误的理解,无法准确判断施工状况。对此,根据社会对于监理部门的定义,监理部门需要为建设部门提供专业的安全、质量管理以及技术服务支撑,需要从多个角度、整个过程满足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监理部门需要拥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能力,在技术与管理方面均有一定的保障。对此,监理部门需要从自身角度着手,在硬件方面具备和企业资质相关的监理能力,拥有一批经济丰富、专业技术能力强、职业道德优秀的监理队伍,同时在工程监理的同时,帮助建筑企业提供一定的决策性帮助。例如,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的任务不仅仅是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督与管理,同时还需要为业主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例如某一些施工方案不适用于本建筑时,需要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整改或应对措施,从而确保现场质量管理更加有效。
3.结语
综上所述,上述所指出的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问题相对较为片面,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方法、模式以及质量要求等方面的不断改变,监理工作必然会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对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监理部门强化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视度,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的方式对房屋建筑工程每一个阶段给予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能够按时、按量竣工。
参考文献:
[1]曾国顺,李先镇,沈扬.监理工作在向家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与成效[J].水利水电技术,2015,23(s1):30-34.
【关键词】 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
一、 引言
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的实施,必须明确智能系统需求,进而精准把握其工作程序中各分系统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手段与方式。精准的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管理,能通过智能系统功能定位,对各分系统进行统一化管理、调控,并通过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使智能系统发挥应有的功能,为智能建筑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家居住宅中使用智能化系统日趋流行,因此,智能建筑所配套的弱电项目也越来越多。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通常包含电子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家居智能化、消防预警等专业项目,这些项目分属不同运营商或工程商,各有各的安装建设标准,且工程安装的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安装过程复杂。智能化建筑功能的完善与系统功能正常运转,依赖于弱电安装工程的实施。因此,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管理已成为我国智能建筑业的热点问题。
二、 弱电工程进度管理重点
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是在全面分析弱电施工工程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时间和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在落实工程计划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确保弱电安装工程顺利实现与完成。然而,因弱电安装工程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总是在土建、机电、装修之后进行,所以项目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因此,如何安排资源,保证工程进度是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进度控制的重点。
三、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管理现状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智能化系统已经遍布日常生活角落。而弱电系统是智能化装备的基础系统,历经几十年发展,已经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然而,智能建筑中智能系统功能常不能发挥最佳功能,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安装工程不能满足智能化系统的要求。
结合笔者经验,总结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安装与实施有以下几项不利因素:首先,施工人员对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明晰其基础性作用,致使智能建筑的弱电施工工程质量和施工期、工程空间不能得到保证。其次,在智能建筑弱电施工安装与建设期间,会涉及土木工程建筑、室内室外装饰装修与安装、弱电系统集成等多方参与,多方共享施工空间与工程资源,从而造成施工各方抢占资源,而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往往受到影响。第三,智能化系统弱电工程施工同样是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强电安装的基础工程,在施工安装过程中,与其他工程施工关联性大,集成度高, 但是,目前仍然缺乏规范的施工流程与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而造成各系统彼此的接口混乱,界面混乱,导致配合失调,施工进度拖延。最后,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是集成度较高的安装工程,需要专业性强的高素质施工人员,但是,目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队伍素质不高,其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也会导致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缺陷。
四、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途径
结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探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途径,以期为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有效有序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弱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包括编制安装工程进度计划表,然后,采取最佳的工程进度控制与保障措施,保证工程按照计划表进度控制工程实施进度。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安装工程是现代化建筑领域应用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设计、施工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成品保护、系统调试、工程验收等多个阶段多角度工程施工与安装,整个弱电安装工程系统要求技术含量高,工程管理的对象复杂。因此,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与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与统筹整个系统的安排,在时间空间与工程资源上进行,科学调配、合理运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一) 编制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弱电安装工程进度受限于建筑工程工期,因此在计划表编制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整体工程完工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既主体工程完工验收、系统试运行、系统联调联试、分项系统调试、设备安装和建筑设计施工预留,每一阶段均需确定最佳施工时间和工期,根据各分项工程进度,调节弱电安装工程进度计划表,同时需要预留不确定性时间,并根据工期计划提出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方法。
(二)弱电安装工程进度控制原则:智能建筑弱电安装项目进度管理的进度控制原则,需要结合智能建筑主体施工,配合装饰装修施工进度,同时还要确保自身弱电安装施工进度能符合工程进度计划表安排。所以,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的进度控制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进度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进度计划保证体系能够使管理者掌握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
(三)弱电安装工程进度控制方法与步骤:第一,智能建筑系统工程的实施,囊括多种建筑工程、自动化、信息化问题,各类问题存在多种变数,所以不可避免在弱电安装工程中的进度调整问题。但是,其原则是这些调整都不应影响项目整体进度和工程质量,确保项目工期与工程质量。第二,工程管理人员应制备工程进度检查记录,并掌握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抽查工程质量。只弱电安装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记录各分项安装工程开始、竣工时间,每日工作进度记录备案,为弱电安装工程计划实施的检查、分析、调整、总结提供基础资料与数据。每日工作进度记录,需要如实、直观记录。工程进度计划的检查方法采用对比法,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从而纠正偏差,调整或修改计划,保证工期和质量。
五、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进度保障措施
在弱电安装工程过程中,各种施工人员和资源调配得当,工程计划编制合理,还应该制定工程进度的保障措施,确保工程按照工期并保证质量完成,并通过验收。
第一,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的工程部、资源供应部门、财务部门、工程调度等部门应配合弱电安装工程的进行,按主体工程进度要求安排各种资源供应,调配各分工程资源分配,确保施工计划按期完成。第二,根据土木建筑、装修装饰和智能化设备安装的施工进度,安排弱电安装工程进度,并根据智能建筑需求保证工程质量。第三,解决主体工程交叉配合与资源矛盾,及时剔除分项工程矛盾因素,积极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各分项工程工艺流程与工序配合,合理有效的安排工序与工艺流程,为整体工程按计划进行创造便利条件。
六、 结语
本文结合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的实践经验,针对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的重点,以及进度管理途径和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满足高质量标工程标准要求的同时,保证工期。并提出弱电工程进度管理的具体方法,编制工期进度计划,确保工程进度保证体系指导进度管理的实施,并提出了一些弱电工程进度保障措施,以期为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进度管理提供经验与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璐.论智能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的管理[J]. 四川建筑,2005,(5).
[2]邵胜华.智能化建筑弱电安装工程管理探究[J].理论研究,2010(7).
[3]吴天恒.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 广东科技,2006,(3).
[4] 李金福. 浅议弱电系统工程在智能建筑中的施工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
关键词:建筑 施工 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日益发展,其项目也日益复杂,因而,工程施工管理就变得更加的重要。怎样做到建筑工程质量高、工期短、效益高和提高安全性,是每个施工企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我们只有从思想意识上首先高度重视起来,然后加强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管理,合理创新管理理念,最终实现质量利益的双赢。
1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尚未形成统一的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的标准和依据。现阶段由于没有统一的施工管理制度,导致各个建筑工程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各行其是、标准不一,管理工作也是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单位忽视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工作不严谨,从而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从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缺乏统一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安全大于天,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整个建筑工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施工现场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安全施工的要求,而且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保障措施,这些是造成建筑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1.3 施工管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内容繁杂,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大部分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都并非专业人才。一方面,他们缺乏施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 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较差,不重视施工安全要求,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1.4建筑工程中人力和物资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从业人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建筑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大部分施工人员非建筑单位的员工,也未签订劳动合同,这为建筑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经常会出现用工荒或者施工人员过剩的现象。除此之外,建筑工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资,如大型的机器设备和大量的砂石等材料,这些都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对象。但是在建筑工程中这些物资难以全面控制,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1.5施工质量管理不严格
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质量是任何产品都必须具备要件之一,建筑涉及到工业和民用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证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项目,不仅能够促进工业发展、保障民生,还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项目的质量不够重视,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质量检测工作敷衍了事,工程项目质量不过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6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前面我们提到,建筑施工量较大,并且施工过程相对繁琐,施工现场存在着严重的“脏、乱、差”问题,这使安全问题屡屡发生。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大多存在上述问题,施工现场混乱不堪,无法进行正常施工。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很多安全警示标志的摆放也不到位,甚至根本不予摆放,这样一来无法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因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也充分体现了建筑相关管理人员严重缺少安全意识,并未认识到安全警示标识对于施工现场的真正意义。
1.7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混乱
土建施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给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尤其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一般来说,土建工程都属于比较大的工程项目,会涉及到大量的机械材料,如果没有可行的管理办法,将会严重制约施工的顺利进行,影响工程效益。当前,很多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都比较混乱,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同时为了节省资金,没有时间也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现场的机械材料,有时施工中急需某种施工材料却往往不能尽快找到,甚至由于管理疏忽导致部分机械材料意外丢失或遭到损坏。再加上进出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比较多,同样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进而耽误工期,造成经济损失。
2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统一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工程质量的前提,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制定和完善与建筑施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规范标准并结合本单位施工实况制定规范的施工管理制度,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标准和制度保障,将施工管理认真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者,严格按照施工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强化其施工管理意识,保证施工管理的有效进行。
2.2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是任何建设工作都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坚持安全施工的理念,强化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组织成立专业的安全施工检查小组,检查工程施工设备和机器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以保障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 制定施工安全守则,并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守,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如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
2.3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仅是建筑施工管理有序进行的保障,更是施工单位强有力的竞争力,要提高施工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施工管理人员的从业标准,在选拔施工管理人员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考核,择优录用; 其次对施工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一方面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技能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的施工管理队伍,加强施工管理工作。 2.4加强建筑工程中人力和物资的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劳动力密集,没有明确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是大多数建筑单位存在的问题。加强建筑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此外,加强施工现场物资的管理,增强施工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严格按照规定对施工材料进行入库、存储、出库及使用的登记入册管理; 采取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形式加强对物资的管理。
2.5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工程建设之本,是建筑单位立足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既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也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首先建筑企业应当制定规范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标准,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 其次必须从最初的建筑设计到施工阶段都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行业标准进行,施工过程中严禁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另外,施工单位还需及时更新机器设备、创新建设施工技术; 最后,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测力度,加大质量检测的范围; 由具有质量检测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和检测程序,确实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2.6 积极打造优质的项目品牌
优质的项目品牌是企业获得市场的有效措施,优质品牌的建立需要施工企业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第二,需要完成工程外部视觉的质量优化;第三,加强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建设。积极做好建筑质量检测工作,高度重视工程项目中的诸多小问题,诸如瓷砖松动、墙皮剥落等等。在工作中拥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消除一切质量问题。
2.7 组织管理结构需要不断地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可以说是一系列的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到很多的部门、人力、财力以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对于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企业的负责热、项目经理以及各个环节的组长组成现场管理队伍。人员分配到位,每个人有着明确的责任。对于各个管理层次上的责任进行分工标注,使得没有环节都有人掌握,大事到小事都有着协调管理。
2.8现场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能力
要加大现场协调工作不单单是在技术上实施,同时还是需要管理纪念性配合。这样才能对于施工各个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第一是要全面性的掌握各个专业的工序以及设计所需,确保每一个环节按要求完成。在建筑项目开始施工之前,监理人员需要在现场进行施工放线以及对于高程控制检查。对于建筑实体质量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严格的掌握控制。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体实际尺寸、高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要是出现不符合规定的环境,需要及时的通知给施工单位,让其马上进行处理。监理将所需要的完成的建筑项目通过书面的形式传递给施工单位,将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支出,明确其责任划分。监理工程师在对于材料或是每一个工程项目进行判定的时候,需要根据现场的数据为准。每一个工程环节中所使用的物理性材料、化学性材料、工程中抗拉中强度以及材料配合比都是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数据进行盘不断。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变更过程需要随时关注,对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尽可能的降低,在发现有问题存在的时候,需要的及时的上报给领导。
关键词:工程;进度;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得到合理地控制,不仅使合同工期得到了保障,而且促进了施工成本的最小化和资源消耗的均衡化,同时为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有益于项目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如何做好建设工程的进度控制,及时、动态地对进度计划及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和确定,圆满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任务,这有待于我们结合工程的实践深入细致地去思考。以下,就这一问题,我们进行认真地探 讨和分析: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计划目标: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如何做好建设工程的进度控制,及时、动态地对进度计划及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和确定,圆满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任务?这有待于我们每一个工程建设者认真探讨。
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是根据业主要求的工期以及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设计特点和施工主要环节等,结合施工企业承建此工程的现实情况,按工期要求进行安排。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着重从合理处理工序搭接和抓紧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着手。计划编制时必须抓好框剪施工中各种工序搭接及主楼与地库搭接的技术处理时间,做到合理紧凑又留有余地。在完成主体结构的同时,安装工程、砌体工程要紧紧跟上,密切配合,及时穿插,确保各控制点的实现。
二、对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应实施动态的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长,施工环节多,技术复杂,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也有很多,因此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执行状况肯定与进度计划不完全相符,有的甚至差异较大,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对进度计划进行不断的灵活调整,方能用于指导下一步的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是对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计划,并付诸于实际实施。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工程的进度是否按计划的要求在进行,将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原计划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发生偏离。如果发现出现了偏差,就要组织相关的管理及专业人员及时进行原因的查找和讨论分析,然后采取快速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纠正,或调整、修改原进度计划,直到工程的竣工和交付使用。这样不断的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分析、调整的循环过程就是工程进度的动态控制。
三、针对如何控制好项目施工的进度,缩短建筑施工的施工工期,下面提出对工程进度控制的几方面的保障措施,以供分析:
1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保障
①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按照方案编制计划,实现在管理层和操作层对工艺、质量标准的熟悉和掌握,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按期保质地完成。施工方案覆盖面要全面,内容要详细,配以图表,图文并茂,安排操作层人员对施工方案认真学习。
②采用成熟的建筑业新技术,通过建筑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来缩短各工序的施工周期,从而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例如:在工程的施工中,可以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来解决混凝土的水平和垂直运输,而且能够加快混凝土的浇注速度,提高现场作业的劳动生产率。
2工序管理措施保障
组织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来缩短施工周期,采取科学的施工工序,利用时差,缩短某些工序的作业时间。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关键线路的潜力,各工序的穿插要紧凑,工序施工时间尽量压缩。结构施工阶段安装预埋随时插入,不占用主导工序时间,装修阶段各工种之间建立联合验收制度,以确保施工时间充分利用、同时保证各专业良好配合,避免互相干扰和破坏,影响施工正常进行,造成工序时间的延长。
多项工程施工的实例证明,安排流水施工能够达到工期短、质量高、投入少的综合效益。所以工程施工过程推荐采用均衡流水施工作业。这一种施工组织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压缩或调整各施工工序在一个流水段上的持续时间,实现均衡流水施工。做好调度工作,使施工衔接紧密,当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偏离时,积极主动地寻找出现偏差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3资源调配措施保障
按照计划进行施工作业条件的准备,下达调度令,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根据实际施工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调度,使工程进展的各环节能够紧凑衔接,有序开展。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设备。根据工程的工期、工作量、平面尺寸和施工的各项需要,根据设备的生产能力投入齐备的机械设备及配件、工具等。材料、构配件的供应要及时,并严格按照程序,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做好进场前的严格检验,不能因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延误施工进度。施工用的建材、机械设备,如果不能按期抵达现场或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合要求,这势必造成拖延,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
4组织保障措施
①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的组织体系。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是施工计划能否正确实施的前提保证。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土建、安装各公司及专业工种之间的施工、协调、调度工作。并组建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对每层结构层的流水段确定进度目标,建立目标体系,并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并及时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预测、反馈,以便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建立一套贯彻、检查、调整的程序。监督并跟踪工程的实际进展,对工程量、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随时进行统计与分析,编制统计报表,制定严格的进度控制的管理制度,落实控制进度的措施应具体到执行人、目标、任务、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
②做好施工配合及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拟定施工准备计划,并有专人逐项进行落实,并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为施工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提供保障。
③定期召开生产例会和质量分析会,及时预控或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进度、质量等问题,为下步生产工作提前作好准备。使各专业队伍有条不紊地按总施工调度施工总体计划进行。采取三级计划进行工程进度的安排和控制,每日召开计划检查和计划安排协调会解决当日施工问题并安排次日计划,以保证周计划的完成,召开每周与工程相关各方的工作例会,通过周计划的完成保证月计划的完成,通过月计划的控制保证整体进度计划的实现。
④在管理制度中,应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重点抓住关键工序的施工控制。可以利用非关键工序的施工调整去协调、配合施工劳动力生产中的平衡。
⑤信誉良好、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按期完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引进竞争机制,选用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并采取经济奖罚的手段,使生产与经济挂钩,同时,应该加大合同管理的力度,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经营目标的实现。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进度应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并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要素进行全面考虑,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实施对施工进度的科学、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特点;施工技术;安全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现代高层建筑向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齐全、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建筑功能日益复杂化,使得建筑结构常常需要采用结构转换层来完成上、下层建筑物结构的转换。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间,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在转换层部分,由于梁、柱或板的尺寸较大,施工位置较高,所以对转换层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极为严格的限制。
1 转换层的结构设计特点
在转换层的结构设计中,由于结构下部楼层受力较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转换层大致有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板式等。和一般结构层相比,转换层结构具有结构重量大、结构层刚度大、几何尺寸超大、受力复杂等特点,这就意味着转换结构组成了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它们的设计是否合理、安全、经济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结构造价、施工费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转换层的结构设计一般都是按照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弱化转换层上部的原则进行的,使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的侧向刚度尽量接近,平滑过渡。根据抗震要求转换层一般均设置在 3 层及3层以上。
2 转换层的施工特点与措施
2.1 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
转换层结构的体量大、自重大,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进行详细的计算。以梁式结构转换层为例,梁本身的线荷载通常在60~100 kN/m,加上施工荷载就更大。在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转换结构的施工方案,建立符合实际的力学分析模式,达到设计和施工的统一。
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应对转换梁(板)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当作为多层支撑荷载传递时,上下立柱的位置应对齐,防止上下楼面因受力不匀而造成的局部损伤。在梁式结构转化层施工中,由于梁的侧向高度较大、厚度较薄,所以应验算模板系统侧向稳定性和侧向强度,防止整体跑位和胀模。
2.2 支撑系统的拆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允许拆除模板及支撑系统。如采用搭设施工平台支模,可在转换层装饰装修完成后再拆除支撑系统。拆除前,须由施工人员提出拆除申请,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证,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准予拆除模板。
2.3 钢筋工程
转换梁(板)的含钢量高,主筋长,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合理安排好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在两梁相交的柱节点区上下共有几十层上百根主筋在此相聚,加上腰筋、柱筋等,主筋还须弯起锚固,众筋抢位现象十分突出。任何一根主筋的就位错误,均会造成大量的返工。因此,准确地翻样和下料是钢筋顺利施工的前提。转换层大梁的主筋是转换层中最重要的受力单元,应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冷挤压连接法。大梁上下几排钢筋在绑扎就位时要保证其上下对齐形成垂直的钢筋间隙,以便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转换梁底筋非常密集,施工时可与设计院、监理、甲方协商,合理安装转换梁中钢筋位置,有利于混凝土浇筑。由于钢筋复杂,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检查及保护钢筋,避免钢筋变形移位。
当转换层的梁或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时,应在施工缝上增设抗剪钢筋,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2.4 混凝土施工
转换层的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很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较高,特别是梁式结构转换层和板式结构转换层,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仅给模板支撑系统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混凝土内部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在进行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施工时,应事先设计好混凝土浇筑的路线、浇筑方式,并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实际工程中经常采取的施工措施有:
2.4.1 转换层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500mm左右。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以保证新老混凝土接槎部位粘结良好。
2.4.2 转换梁和梁柱相交的地方钢筋都非常密集,以致于许多地方都无法插入振动棒,为了保证混凝土进入梁底部,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及时进行实地勘察,确定振动棒的插入地点,振捣范围能否满足振捣要求等。除采用在钢筋下料时留出下料和振动棒位置外,还采用在转换梁和柱相交的地方和转换梁底部用钢管卡出插振动棒位置,浇筑混凝土前抽出钢管,就形成了下料口兼插入口。
2.4.3 转换梁的混凝土浇筑时应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一般单层为5m/h,前后两层浇筑的间隙时间适当延长,且浇筑时必须有木工在下部进行模板的检查,浇筑时用锤子锤击四周侧模板,促进和检查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度。
2.4.4 转换层构件混凝土体积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商品混凝土水灰比大,收缩应变大,易产生构件表面微小裂缝,影响观感,为了防止产生裂缝,在混凝土内掺MPC 聚合物纤维膨胀剂,要求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15%。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预计的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温度应力过大,控制混凝土裂缝。
2.4.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由于浇筑体量大,所以浇筑后应特别注意养护,以减小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值。待混凝土浇筑后,应用草包、麻袋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使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冬季施工时还应按规定做好保温测温工作。
3 安全保障措施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施工都属于高空危险作业,所以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是施工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电气工具使用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事故,施工坍塌和中毒事故等类别,这几类伤亡事故是建设施工中的最主要伤害。
3.1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领导机构,突出专职安全工程师的责权,建立以各队安全员为骨干的安全管理网络。
3.2 实行安全事故易发点控制法,通报事故易发点,由专人负责跟踪监控。
3.3 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并加强施工前的班前培训,熟悉施工工艺,提高安全意识。
3.4 建筑工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工作在危险的环境中,必须配备安全帽等必需防护用品或用具,并随时高度关注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
3.5 注意架体在搭设及后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对架体立杆及结构楼板的应力、挠度位移变化,必须进行全程监测。
3.6 平台周边的临空面,应先期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随着架体的搭设,及时用安全网进行全封闭的安全围护。
3.7 模板支撑系统的钢管脚手架与结构的相邻处,应每步每架设置刚性连墙杆,其余部位应与内架联结成整体,以提高排架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3.8 在浇筑混凝土时,操作工人需时刻观测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情况。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特点;施工技术;安全保障措施
现代高层建筑向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齐全、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建筑功能日益复杂化,使得建筑结构常常需要采用结构转换层来完成上、下层建筑物结构的转换。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间,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在转换层部分,由于梁、柱或板的尺寸较大,施工位置较高,所以对转换层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极为严格的限制。
一 转换层的结构设计特点
在转换层的结构设计中,由于结构下部楼层受力较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转换层大致有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板式等。和一般结构层相比,转换层结构具有结构重量大、结构层刚度大、几何尺寸超大、受力复杂等特点,这就意味着转换结构组成了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它们的设计是否合理、安全、经济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结构造价、施工费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转换层的结构设计一般都是按照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弱化转换层上部的原则进行的,使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的侧向刚度尽量接近,平滑过渡。根据抗震要求转换层一般均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
二 转换层的施工特点与措施
2.1 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
转换层结构的体量大、自重大,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胜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进行详细的计算。以梁式结构转换层为例,梁本身的线荷载通常在60~100 kN/m,加上施工荷载就更大。在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转换结构的施工方案,建立符合实际的力学分析模式,达到设计和施工的统一。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应对转换梁(板)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当作为多层支撑荷载传递时,上下立柱的位置应对齐,防止上下楼面因受力不匀而造成的局部损伤。在梁式结构转化层施工中,由于梁的侧向高度较大、厚度较薄,所以应验算模板系统侧向稳定性和侧向强度,防止整体跑位和胀模。
2.2 支撑系统的拆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允许拆除模板及支撑系统。如采用搭设施工平台支模,可在转换层装饰装修完成后再拆除支撑系统。拆除前,须由施工人员提出拆除申请,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证,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准予拆除模板。
2.3 钢筋工程
转换梁(板)的含钢量高,主筋长,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合理安排好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在两梁相交的柱节点区上下共有几十层上百根主筋在此相聚,加上腰筋、柱筋等,主筋还须弯起锚固,众筋抢位现象十分突出。任何一根主筋的就位错误,均会造成大量的返工。因此,准确地翻样和下料是钢筋顺利施工的前提。转换层大梁的主筋是转换层中最重要的受力单元,应采用最可靠且对钢筋无损害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冷挤压连接法。大梁上下几排钢筋在绑扎就位时要保证其上下对齐形成垂直的钢筋间隙,以便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转换梁底筋非常密集,施工时可与设计院、监理、甲方协商,合理安装转换梁中钢筋位置,有利于混凝土浇筑。由于钢筋复杂,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检查及保护钢筋,避免钢筋变形移位。当转换层的梁或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时,应在施工缝上增设抗剪钢筋,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2.4 混凝土施工
转换层的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很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较高,特别是梁式结构转换层和板式结构转换层,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仅给模板支撑系统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混凝土内部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在进行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施工时,应事先设计好混凝土浇筑的路线、浇筑方式,并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实际工程中经常采取的施工措施有:
(1)转换层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500 mm左右。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 h,以保证新老混凝土接槎部位粘结良好。
(2)转换梁和梁柱相交的地方钢筋都非常密集,以致于许多地方都无法插入振动棒,为了保证混凝土进入梁底部,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及时进行实地勘察,确定振动棒的插入地点,振捣范围能否满足振捣要求等。除采用在钢筋下料时留出下料和振动棒位置外,还采用在转换梁和柱相交的地方和转换梁底部用钢管卡出插振动棒的位置,浇筑混凝土前抽出钢管,就形成了下料口兼插入口。
(3)转换梁的混凝土浇筑时应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一般单层为5 m/h,前后两层浇筑的间隙时间适当延长,且浇筑时必须有木工在下部进行模板的检查,浇筑时用锤子锤击四周侧模板,促进和检查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度。
(4)转换层构件混凝土体积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商品混凝土水灰比大,收缩应变大,易产生构件表面微小裂缝,影响观感,为了防止产生裂缝,在混凝土内掺MPC聚合物纤维膨胀剂,要求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15%。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预计的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温度应力过大,控制混凝土裂缝。
(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由于浇筑体量大,所以浇筑后应特别注意养护,以减小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值。待混凝土浇筑后,应用草包、麻袋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使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冬季施工时还应按规定做好保温测温工作。
三 安全保障措施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施工都属于高空危险作业,所以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是施工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电气工具使用等作业中。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事故,施工坍塌等类别,这几类伤亡事故是建设施工中的最主要伤害。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领导机构,突出专职安全工程师的责权,建立以各队安全员为骨干的安全管理网络。
(2)实行安全事故易发点控制法,通报事故易发点,由专人负责跟踪监控。
(3)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并加强施工前的班前培训,熟悉施工工艺,提高安全意识。
(4)建筑工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工作在危险的环境中,高空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必需防护用品或用具,并随时高度关注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
(5)注意架体在搭设及后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对架体立杆及结构楼板的应力、挠度位移变化,必须进行全程监测。
(6)平台周边的临空面,应先期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随着架体的搭设,及时用安全网进行全封闭的安全围护。
(7)模板支撑系统的钢管脚手架与结构的相邻处,应每步每架设置刚性连墙杆,其余部位应与内架联结成整体,以提高排架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8)在浇筑混凝土时,操作工人需时刻观测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项目经理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类型分析
将砂、石、水泥和水等原材料进行搅合后,水泥遇水发生水化反应形成水泥浆将砂和石包裹起来,水泥浆将砂石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形成混凝土。水泥浆将石和砂等原材料相互胶结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另外,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输送过程、配合比以及浇筑施工对于混凝土质量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我国,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小直径钢管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采用小直径钢管混凝土浇筑技术,采用 C50 的自密实机库,根据房屋建筑施工要求,合理设置混凝土混合比,分阶段、分层进行浇筑,并且配合相应的振捣措施和泵管注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1]。
(2)水下双管加固混凝土浇筑技术
采用水下双管加固混凝土浇筑技术最重要的是必须确保混凝土不能和水进接触,水下双管加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要点和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水下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方桩沉桩、基础开挖等,并且针对混凝土的通病,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水下双管加固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3)预应力输管大直径薄壁混凝土浇筑技术
预应力输管大直径薄壁混凝土浇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利用预应力输管,简化了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基础构建中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可以从条形、大体积、阶梯状三种类型的基础施工中进行。在条形基础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浇筑混凝土之前,首先在木板两侧标出正确的标记,采用分层、分段的浇筑方法,对每一个基础层段进行衔接浇筑施工,严格控制每一层段的混凝土浇筑距离,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2]。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施工项目,必须要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浇筑混凝土时,按照不同层、不同段的施工要求,将层和层之间浇筑紧密,确保没有缝隙出现,如果一次性无法完全完成混凝土浇筑,可以先设置基础,然后再进行浇筑施工,在定量后浇带施工尺寸时,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在凝结时可能会出现的水化热、膨胀和收缩的情况。在阶梯状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台阶设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严禁出现任何缝隙。
(2)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框架构建中的应用
当前,很多房屋建筑工程多为多重框架结构,在选择混凝土浇筑技术时,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多重框架结构的垂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来划分浇筑层次。按照从房屋建筑工程的柱结构到梁结构进行层和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并且在框架浇筑施工中,做好在房屋建筑工程钢筋绑扎之前,安装好模板之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3)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剪力墙构建中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施工对剪力墙进行混凝土浇筑,可以采用流水线、长条形的浇筑方式,完成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后,再进行下一层浇筑施工,逐渐提升高度。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先均匀地在剪力墙地面上浇筑,然后再浇筑墙体,这个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在这样的浇筑施工中,后期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消除混凝土浇筑缝隙,但是在门洞或者窗洞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整个浇筑施工必须要保持连续,
加强接口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强度,使混凝土和接口能够完全密合,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另外,墙体孔洞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洞口周围和孔洞位置的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要一致,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墙体的墙柱、外墙和内墙接口必须要在剪力墙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起完成。在振捣时,振捣棒要距离洞口 20cm 以上,合理控制振捣力度,避免振捣力度过大,损坏洞口浇筑的混凝土,并且要同时振捣洞口的两侧位置。在房屋建筑剪力墙浇筑中,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的稳定性,要最大程度地降低混凝土浇筑对剪力墙结构的影响,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能随便移动钢筋结构,并且要根据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4)混凝土浇筑技术在位置构建中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要正确放置钢筋位置,一旦发现钢筋位置发生偏移,必须立即进行矫正,确保房屋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房屋建筑的主梁结构位置放置的钢筋最为密集,这些摆放无序、体积大并且数量多的钢筋,给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更大困难。在进行房屋建筑位置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可以采用水泥混合细石,配合人工振捣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
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1)混凝土原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对于房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砂石原料,施工人员要注意严格控制砂石的配合比,确保砂石材料的质量,不能因为砂石的配合比不合适,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要积极地加入一些混凝土掺合料,防止混凝土骨料发生裂变反应。另外,在房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选取合适的混凝土原料,一些水泥具有较大的干缩性,这时可以选取吸收率较大、渗水能力较强的骨料,并且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减水剂和吸收性较好的粉煤灰,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可泵性,防止混凝土出现渗水、沉淀等问题,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2)增强养护,减少裂缝出现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涉及的施工工序和施工环节非常多,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砼具有骨料下沉和泌水性的特点,很容易发生收缩的塑性裂缝,因此在混凝土凝固之前,要通过抹光和压实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处理,在整个房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人为的失误,从而影响房屋施工质量。
4.结语
本文从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出发,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了现有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类型,深入探究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不同构筑物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出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要点,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