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08:25
导语:在企业分析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管理当中的核心要素。在这种情势下,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支持,无疑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因为它涉及了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员工士气以及领导方式等诸多领域。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构建企业文化,也成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3.企业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4)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辐射功能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八十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管理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1.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人才争夺日益国际化,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在世界许多优秀的企业中,企业会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设计自己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这样可以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以及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也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人性化的领导方式才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竞争对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都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扑面而来的全球化经济浪潮。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企业,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难以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迈克尔·波特指出,“如果企业文化与竞争战略相适合,企业文化可以强有力地巩固一种基本战略以寻求建立竞争优势。企业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随着营销组合内容的不断发展充实,人员(people)、公共关系(PR)都成为营销组合中的新内容。而公共关系的一个核心目标即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雇员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雇员感到自己这个角色在整个公司形象中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感,让雇员感到“自己拥有这个组织”,并通过与顾客的接触,让顾客知道他们的这种感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顾客加深对这个组织的良好印象,更加信任依赖这个组织。这样消费者的任何细小的要求都会很快反馈回组织,使组织依据原始的
信息反馈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成功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并体现在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企业文化,外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包装设计、环境空间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中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要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入手,规范企业文化各个层面的内容,使之为企业管理服务。
首先,规范企业物质文化层,如统一标志、企业名称,统一服装、环境空间、产品包装设计等等。其次规范企业制度文化层,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使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有关企业的价值观、经营战略等深入人心,被所有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实践中成为自己行为的唯一准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员工要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唯一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当然,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型的新形势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①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②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要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③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④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到底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到来使得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如何成为学习型组织将成为新的管理革命的重要内容。企业要通过学习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这样描述一个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不断地开拓他们的创造能力……新颖的、扩展型的思维模式被培育起来……而且人们不断地学习如何在一起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让员工更快地学习,使企业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郭纪金.企业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企业品牌经营策略
0引言
品牌策略,顾名思义,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行动计划。买方市场的发展引发了消费革命,企业和产品的趋同要求开发产品功能之外的能使消费者动心的异质特色,品牌的文化标识功能得以彰显,品牌战略初露峥嵘。企业进入战略经营后,企业管理仍紧紧围绕营销的四大要素——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品牌战略与企业组织战略、人才战略、投资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跨国经营战略等并列齐观,成为企业诸多战略选择的一种。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信息化进程,市场的主动权从企业进一步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企业沦为市场第二主体,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逾加依赖和取决于自身信息化程度高低,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品牌策略就成了企业面对激烈竞争获胜的关键。
1品牌的传播
对于新开发品牌传播的主要作用是宣传和提供信息: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品牌传播更多地是考虑如何确保品牌形象,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广告能有效地通过塑造有趣的形象、符合潮流的信息来激发大众共鸣。广告必须注重民族文化的作用,把一种个性、一种文化、一种口号、一种形象、一种流行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利用广告传播企业品牌必须从长计议,真正的品牌满足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注重其内在文化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因素,是塑造品牌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从产品自身发掘文化底蕴,从民族风情人手创建品牌文化,以民族精神作为品牌的文化内涵。
2培养忠诚顾客
忠诚顾客对品牌的忠诚,需要企业的争取和培养。一方面从潜在顾客中获得“边缘顾客”,将边缘顾客同化。另一方面针对可能出现的顾客对品牌的抱怨,及时进行“补救”强化他们对品牌的忠诚。
2.1获得顾客要争取潜在顾客关注并尝试购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与顾客接触机会;
2.2同化顾客;
2.3巩固顾客;
2.4顾客补救。
3品牌竞争策略
根据品牌在市场的占有率,可将其划分为领导型品牌、挑战品牌、追随型品牌和拾遗补缺型品牌。它们分别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应分别实施不同的品牌竞争策略。
3.1领导型品牌的竞争策略领导型品牌产品在该行业市场上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要想继续保持其领先位置,应采取以下策略:首先,靠高质量取胜。其次,扩大市场需求。再次,保护市场占有率。第四,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
3.2挑战型品牌的竞争策略在行业中处于第二集团的品牌可称为挑战型品牌。首先,要明确竞争对于确定要挑战的对象是领导型品牌,还是同类品牌或小规模品牌。其次,要选择进攻策略。
3.3追随型品牌的竞争策略追随型品牌是追随市场领导者的品牌,其竞争策略可以分为四类:①仿制者;②紧跟者;③模仿者;④改变者。
3.4拾遗补缺型品牌的竞争策略拾遗补缺就是专攻大型公司忽略的、不屑一顾的、遗漏的业务。拾遗补缺型,一般较专业、利润空间较大、市场较狭小、竞争对于少、销售量小。但拾遗补缺型企业如果善于经营理运作.也可能发展为大企业。
4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在一个成功的品牌下,不断推新产品,也称为统一品牌策略或家族品牌名称策略。一方面,品牌延伸借助品牌忠诚,减少新品“入市”成本;另一方面,品牌延伸可以降低产品的广告宣传促销费用,但品牌延伸也有风险。因此,企业实施品牌延伸策略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品牌核心价值与个性;②新老产品的关联度;③行业与产品特点;④注意品牌延伸的时机;⑤其他因素。5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指的是企业对同类产品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多品牌策略有其自身优势和劣势。
多品牌策略的优势:各品牌具有不同的个性和利益点,能吸引不同的消费者;多占货架面积;给低品牌忠诚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降低企业风险;鼓励内部合理竞争。
多品牌策略的劣势:新产品的上市无法得到成功品牌的帮助;品牌众多,往往难以吸引消费者足够的注意力,易被竞争对手各个击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一个新的品牌需要投人广告宣传,造成营销资源分散,费用开支较大;面对同一消费群体的品牌,为争夺市场往往会导致“互相残杀”、“内部开战”,削弱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多个品牌不同风格的出现,往往难以形成完整、统一、鲜明的企业形象。
多品牌策略的运用:采用多品牌策略要依据产品与行业特点而行。相对而言,生活用品、食品、服饰等行业比较适合采用多品牌策略。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等都是实行多品牌策略时应考虑的问题。
品牌是销售过程中,产品品质和来源的保证,有助于消费者购买自己偏好的品牌,以得到最大的满足。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有助于消费者的损失得到补偿。企业的管理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毋庸置疑,企业要适应以“客户”为中心时代的来临,要整体促进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关键环节在于价值链,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效率。有效缩短各个环节响应的时间,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新玲.品牌经营策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符圜群.商标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关键词】校办企业;危机;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高校为了解决教育经费,转化科技成果,走产学研道路,大力发展校办企业。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2003年底,全国609所普通高校共有4839个校办企业,2003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总额826.67亿元,比2002年度的收入总额720.08亿元增加了106.59亿元,增幅为14.80%,实现利润总额为42.98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占64.24%。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校办企业逐渐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的经济运行体制的一些问题,不仅自身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还把学校牵连到巨大的风险之中。因此,结合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环境,针对高校校办企业危机诱因分析,防范危机发生非常重要。
1战略层面的校办企业危机诱因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战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战略才能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高校校办企业也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有关企业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战略的失误与企业的失败紧密相连。目前,高校校办企业在战略层面的危机诱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定位模糊。高校校办企业很多都是由80年代的校办实习工厂发展而来的,由最初的学生实验、实习的基地发展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高科技技术水平的重要阵地。少数高校校办企业改制上市后迅速发展成为海内外的知名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和学校还是行政隶属关系,企业倒闭了职工仍然回到学校,缺乏战略规划,没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企业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受行政行为影响明显,短期行为过多,有时使企业在发展中蒙受重大损失,如果不能有效化解,甚至会使企业受到长期乃至永久的影响。
(2)战略执行不力。高校校办企业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企业做很好的进行分析和规划,很多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都是为了例行公事,在客观上造成战略执行的困难。另外,在目前的情势下,校方也没有过多的插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造成监管上的真空,企业的发展战略执行不力,一些决策贯彻不下去也不了了之。战略的执行不力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反映迟钝,不仅容易错失发展的良机,也使得企业的危机刚刚出现时候不能及时应对,放任危机由小到大,最终酿成不能逆转的结果。
(3)战略评价实效。战略的实施不是在短期里就可以完成的,也就不可能在短期里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应该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评价。现在校办企业的战略评价过分注重强调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报率、产值增长率等,忽视中长期发展的指标评价。战略评价不科学、不准确、不客观,反而弱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时会致使企业误入迷途。
(4)外部环境恶化。迄今为止,世界500强企业己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厂或者设立办事机构,这些企业一般都有专门的R&D机构,高校校办企业在科技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将逐渐改变。在国内市场里,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上更加灵活性。今年3月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两税合一”会降低民营企业的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因此未来一定时期里民营企业将更加活跃。而对于高校校办企业来说,原来享受的税收、汇率、土地等方面的优惠将不再延续,高校校办企业面临着国外和国内企业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高校校办企业来说,要运用战略管理分析的模型,了解企业所处的状态,充分挖掘竞争优势,克服不足,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2运营层面的校办企业危机诱因
高校校办企业在运营层面主要涉及财务、内部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形象、激励机制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对已经存在隐患的问题视而不见,不引起重视,很可能诱使危机的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
(1)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本来应在管理中起到规范企业行为的作用,财务指标也能够反映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于企业调整和改进,以实现既定目标。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很多高校企业存在财务监督、应收账款以及奖惩等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等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营。近年来,高校校办企业会计人员违法操作的事情时有发生,给企业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企业产权不清。高校校办企业的产权问题一直是各方非常关注的问题,
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实践证明,处理不好引起危机是很自然的事情。高校校办企业成立之初,学校投入企业的资产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资产划转、审批手续,高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权责利没有明确的规定,非经营性资产与企业的经营性资产混为一团,没有合理的界定,产权不清,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校办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发生经济纠纷时,高校要承担无限经济责任,出现校办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高校被告上法庭的事情。
(3)人力资源缺乏。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办企业的职工都是学校分离出来的,有很多甚至是为了安排下岗分流的人员。另外,高校并未意识到培养职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依靠事业单位的标准对管理人员进行任命、考核和评价,企业人员在学校还有行政职务,与企业利益相比,更关心自己的升迁。在这种人事体制下,管理者更关注任职期内眼前且现实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企业是否具有长远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资金链断裂。校办企业在成立时候,高校往往以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作为资本投入,缺少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即便有也是以贷,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另外,由于产权关系,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的短缺使企业难以形成规模。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宏观调控,银行开始收缩贷款规模,西安交通大学校开元集团的资金链突然断裂,而所有的资金都压在企业投资建成或在建的项目上,短期里难以收回,引起投资者恐慌,一时造成债主盈门,企业无法正常的经营运作。
(5)激励机制不全。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体制不顺,校办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从企业发展中享受到的待遇不成比例,高校仍然参照学校的标准定薪酬,发放奖金,这严重挫伤了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普通职工的积极性。内部激励机制缺乏,导致企业没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心理失衡,甚至违规操作,导致校有资产流失。
(6)公共关系危机。企业在其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都难以避免出现影响其自身发展甚至影响生存的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进行的管理对于现代企业非常重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事情在企业经营中屡见不鲜。高校校办企业要重视公共关系的应用,应侧重在高校校办企业如何借助传播媒介张扬自身优势,消除公众误解、修正自身形象等方面。公共关系的应用,并不解决组织本身经营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但是处理不当却是可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高校校办企业不仅涉及企业的问题,出现问题还有学校的形象问题,处理得当,可以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都会受到损伤。
(7)资本运作困难。资金投入不足是高校校办企业村在的普遍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大型的校办企业都先后选择上市融资,已经直接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达30多家,但是发展状态几家欢乐几家愁。缺乏监管、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是高校上市公司的通病,只不过公司出现亏空等重大问题时,有学校兜着,为了声誉,再大的窟窿也得填。这种边挖坑,边填坑的恶性循环现象成了高校上市公司致命的弱点。总之,资本运作困难是困扰校办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竞争压力加大,容易成为企业危机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周永生,蒋蓉华.战略层面的企业危机诱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1):102-105.
企业间借贷是指没有金融业务经营权的企业之间互相拆解资金的民事行为。其判定主要依据:
1该借贷事项发生在两个企业法人之间,且两个企业法人均无金融经营权;
2拆借物是资金而非其他;
3借贷是企业法人的真实意思。
根据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第61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最高院《关于企业互相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的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规定:对企业之间互相借贷的出借方或者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出借方尚未取得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依法向借款方收缴;另《非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法》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等都明确了企业间借贷合同违反我国金融法规,属于无效合同,对其产生的后果,由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显然,上述引例中的A,B公司之间的借贷活动是违法的。
但我们又从相关的法律中发现:税法并未对企业间借贷予以全面否定。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中规定:纳税人向非金融结构贷款的利息支出,纳税人经批准的集资利息支出,按不超过金融结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水平范围内的部分在当期税前扣除。
由上可以看出:税法是在承认既定的企业间借贷的基础上,允许其借款利息支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在税前扣除,并没有彻底否定企业间借贷。还有合同法也没有明确禁止。
法律风险与后果: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当前法律的有关规定,尤其是最高院的批复:保护出借人的本金,向借款人收缴相当于银行贷款的利息。这样,对出借方其实根本没有处罚,对借款方也只是正常的利息成本支出,也不算是罚款。但若涉及借款方无力偿还本息的时候,出借方的风险将会加大,情况也会变得复杂。
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间借贷,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将会损失国家利益,对社会经济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据相关报道,高法院曾就企业间借贷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建议放开企业间借贷。相信随着立法进程的加快,新的规定会出台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二、财务分析
企业借入资金(账面反映:借:银行存款贷:借款),同时期末预提利息,进而减少了企业所得额(税法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企业可以扣除相应的利息)。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间借贷,无疑是企业筹资的一个渠道。特别是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大背景下,甚至有时它将是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因此,若将企业借贷合法化,更能体现国家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扶持。
从企业资本结构的角度:因为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假设总的借贷利息支出为A,可扣除的利息支出为B,则企业的净现金流计算如下:
B×33%-(A-B)×33%=(2B-A)×33%
所以,若B>0.5A,就会产生正的现金流入。故从税收和资本成本来看,企业间借贷可以导致资本弱化。企业权益资本向债务资本倾斜。如果两个企业签订的投资合同向债务合同转化,同时附加赋予投资方相应的管理权限和承担必要的风险,对债权人而言,享有经营权和债权利益;而债务人则可以享受税收和资金的利益。这样的合同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资本的作用。但由此产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毕竟,财务杠杆的运用和相关的法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关联方借贷:
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经常发生融资关系,而其中不乏关联企业之间以债权性投资之名,行权益性投资之实,利用借款利息收支来规避企业所得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36条规定:“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实际上,如果分别从关联方企业各自的税收负担看,的确存在贷款让一方税负降低,同时另一方面税负增加的情况,但从综合影响来看,只有当借款方企业执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贷款方企业时,才会使税收总额减少,而当借款方企业执行企业所得税税率等于或低于贷款方企业时,双方转移支付借款利息反而会导致税收总额的增加。
例如:借款方企业执行27%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贷款方企业执行标准税率33%,则借款人每向贷款人支付1000元的借款利息时,借款方企业所得税减少额为:1000×27%=270元。贷款方企业应计缴的营业税及附加为:1000×5%×(1+7%+3%)=55元。企业所得税为(1000-55)×33%=311.85则综合影响税收净增加额为:(55+311.85)-270=96.85。所以,对于关联方借款,《扣除办法》应合理分析,分情况处理,通过选择合适的借贷安排,来达到企业集团整体的效益最大化。
此外,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它们多数由实力雄厚、成熟稳定的企业集团或个人投资创办,与投资人关联性较强。所以,该《扣除办法》无疑成为一道它们的融资门槛。我国应适当放松对中小企业间借贷的限制,鼓励他们采用更多的途径进行融资,而对于大的集团公司,则要防范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破产前,为自身利益需要,故意通过借贷将子公司资产掏空的行为,减少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由此看出,企业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聚集资金以获得进一步发展,否则就成为公司财务舞弊的工具。
三、建议
以上从法律和财务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间借贷会产生的影响。正如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所言:“一直以来企业间的借贷现象就没有停止过”。它是否违法,该不该取缔,困扰着企业和有关的中介机构(CPA)。其实,我们可以本着“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理念,采用合理的程序与相应的措施使企业间借贷合法化。
在我们取消对企业间借贷法律限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有关委托贷款的业务,同时引入担保,抵押等手段加以规范。例如:引例中的A通过银行指定B为其借款人,A,B签订法定的借款合同,视情况采用担保措施。此过程中银行起到了监督和公证的作用,并以收取手续费的方式经营此业务。另外,CPA审计应该充分估计和披露由借贷产生的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企业需合理运用法律和财务等方面的政策来安排借贷,而立法也应根据现实,适时进行改革,从而不断完善规范我国的金融市场。放开企业间借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相信在放开法律约束,企业间借贷,可以不再让大家都感到尴尬,也可以让它踏上规范的发展道路。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2.国际营销
国际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国内营销和国际营销定义的唯一区别在于国际营销活动是在一个以上国家中进行的。
3.营销全球化
所谓营销全球化,是指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营销战略,强调需求的相似性,忽略需求的差异性,认为生活在不同国家的居民具有大致相同的消费者倾向与偏好,更乐于接受相同的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实施标准化的营销管理。其特征可以简要归纳为:市场需求无差异、目标市场与资源配置全球化、营销决策集中化、产品生产标准化、营销策略组合统一化、营销绩效考核全球化。
4.营销本土化
所谓营销本土化是指企业在跨越本国国境在多个国家乃至全球开展营销活动时,按照地理位置、国籍、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等标准来细分国际市场,重视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努力适应各国的市场环境。它奉行“多国设计、多国生产、多国销售”的新营销思路,其特点是:采取目标市场多国化差异性战略、营销决策的分散化、产品生产的差异化、资源配置的当地化、营销策略组合的差异化、营销绩效考核的当地化。
2、中国企业实行营销全球化的必要性
1.经济主体合作和竞争共存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此时的竞争日益纵深发展,竞争主体将日益国际化、集团化,中国企业不仅要面临本国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外国跨国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大型的跨国公司。但同时,加入WTO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将在更深层次上于潜移默化中给中国企业灌输市场运作的观念,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中国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此外,加入WTO还有利于强化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中国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由于中国企业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大大增加,这将强化竞争机制,激发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国内企业注重研究开发和加大品牌的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会加速企业改制、重组、兼并、联合进程。总之,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此外,中国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和跨国公司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是中国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全球的销售网络的一个捷径,不同跨国公司合作,中国企业就很难在全球的经济主流、主要的销售渠道、主要的生产环境当中占据自己的地位,这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大环境。因此中国企业应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竞争新路子,而竞争和合作应多层次,既有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也有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既有横向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与竞争,也有纵向的同一行业内上下环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信息化使世界成为地球村,WTO使各国相继撤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经济进一步自由化。同时,企业借助兼并、合并等方式,使资本进一步集中,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更为广泛。集中后的企业更注重自身综合利益,不以击败对手为目的,更何况,击败对手并非易事,往往可能两败俱伤。因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将体现互惠互利,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当然,是在竞争基础上合作。
2.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适应并引导着市场需求,决定着企业的业务流程体系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所在。而企业技术优势的发挥离不开企业管理上的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根据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过程。下面侧重从营销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两方面探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互联网上的交易额1996年为30亿元,1997年为134亿元,1998年为313亿元,预计1999年将达到710亿美元,2000年将突破2230亿美元。到2010年网络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值将达到42%。网络营销极具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在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但它已逐渐改变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传统的营销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厂商理论,即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反向营销控制,这样一个单向的链,没有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决策过程中,它实质是将厂商利润凌驾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之上。而网络营销却与之相反,网络的即时互动性使顾客能够参与到营销管理的全过程,在确保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使得卖者与买者的界线逐渐模糊,把消费者真正整合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去,并使得营销策略中的4P组合将会有很大的改变: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淡化、宣传和销售渠道统一到网络、减少了中间环节进而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因此为了适应Internet这一迅猛的发展形式以及带来相应的变革,网络营销开始建立在4Cs之上: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swantsandneeds),满足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所需的成本(costtosatisfywantsandneeds),顾客购买方便性(conveniencetobuy),顾客与企业的沟通(communication)。因此网络营销的兴起,使得传统的营销组合发生改变,它越来越受到营销者和顾客的青睐,标志着市场营销的重大突破。
此外,加入WTO以后,随着外国企业大量抢滩和登陆中国市场,外国企业对本土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它们必将会引进许多高素质的人才,这样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将会十分激烈。外国企业为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优厚的工作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唯才是举的提拔制度,随着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原来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许多优势如住房分配职工福利及医疗保险等不复存在,这种双重压力将会使我国企业在这场人才竞争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3.经济安全和法律法规的制约
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一方面国际惯例将成为约束与规范行为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来说,遵守国际惯例不仅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与国外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基础,而且也是规范企业自身行为,充分获得国际市场利益的保证;另一方面遵守有关协定和条约,例如,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中国企业必须确定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以任何形式出现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将受到课以罚款,责令退出国际市场等严重惩罚;再有一方面,中国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经营观念,企业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不仅要遵守本国法律,而且要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此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所有国家(地区)共同处在机遇、竞争、风险的环境中,由于全球的经济、政治、民族、宗教、,人口、军事等等复杂因素的变动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包括我国在内的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直到现在,金融危机在中国人心目中仍然有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因而从现在到以后比较长的时间内,中国市场的金融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劳务安全等等方面必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
3、现行中国企业全球营销存在的问题
2000年3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就明确地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十五”规划提出,扩大内需仍然是今年五年内的重要任务,并且把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这就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市场营销,必将有力地促进市场发育,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当我们以跨世纪的眼光去注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时,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仍是薄弱环节。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从观念、管理体制到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有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地存在着,不能适应跨世纪市场营销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日益激烈的竞争。
1.市场营销观念落后
不少企业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这些企业主要致力于扩大生产,寻找资本和资源,提高效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即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他们把企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销售范围上,却忽视这样一个道理:以生产为导向,在一个时期可能会成功,但从竞争角度来讲,脑子里装着市场观念的企业,才能长期占领市场。此外,一些企业的合法经营者由于未实施企业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自没有落实到位,其行为常常受到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和制约,致使部分企业思路不宽、活力不足,没有强烈的市场营销意识,生产经营存在困难,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薄弱环节,还有一些企业经营者甚至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在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素质上下功夫,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先进、科学的市场营销观念,不能充分、灵活地使用经营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显得极为被动.
2.缺乏市场营销战略意识
国内不少企业没有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此类企业容易过度多元化、在行业内大打价格战,这是一个埋葬自己的短视行为。企业的经营者忙于事务性工作,疏于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战略。这样的企业往往缺乏生命力,没有发展前途。发展市场营销,必须从战略上关注营销环境、观念、行为的变化发展,就是要有大市场营销谋略。但是不少企业及经营者不注重了解市场信息,看不到市场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小生产意识浓厚,只满足干本地狭小市场,缺乏主动开拓的精神,还有一些企业和经营者无视国家宏观调控,无视法律法规,无视市场发展变化,一味贪求“做大做强”,短期内迅速膨胀,但因缺乏科学的整体营销战略与决策,最终萎顿而亡,招致损失,还有很多企业不是利用市场营销战略去统领企业的产品开发、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整体形象塑造,而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的压面上。
3.盲目实行营销战略
有些企业虽然也考虑发展战略,但其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内外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之上,而是喜欢效仿别人。尤其是在企业进入新产业的问题上,缺乏独立判断,市场调研没有被充分重视,市场预测缺乏量化分析和动态分析,营销计划和决策缺乏科学性,总在亦步亦趋,致使许多同行业的企业发展战略极度雷同。一些企业对货源供应、销售渠道、国家行业政策和消费需求的过去、现在和趋势都不甚了解,只凭经验、感觉或领导的好恶来投资、投产、购销,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一些企业在经营指导思想上,对市场形势没有科学评估,容易固步自封,不注重科技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经受不住市场波动,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其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够合理和科学,不适合国情。最典型的是许多企业不顾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脱离实际,追求目前条件尚不具备、不适用的高技术,其实高科技同时蕴含着高风险。企业战略是基于特定企业的战略,要因时因地、因企业而变化,不能盲从。
4.营销道德观念淡薄
法制意识不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竞争缺乏规则和秩序,是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问题。一些企业无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无视法律法规,在政策空隙中展开种种“寻租”活动,侵占国家利益;一些企业和个人唯利是图,毫无营销道德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一些企业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经营非法产业和项目;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如虚假广告等从事经营活动,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声誉;一些行业的企业利用特权进行垄断经营或强制性销售,以欺行霸市手段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所有这些,严重损害了正当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4、中国企业实行全球营销的对策
1.树立企业全球营销观念
全球化的观念就是保持全球视角,企业营销管理者应突破人性上的“闭”,在企业战略导向上从“母国中心导向”转变为“世界中心导向”,企业应该将全球市场看作一个市场来对待,以相同的市场营销原则来分析和对待这一市场。经济全球化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日益淡化,它将国际市场“搬”到了国内,企业虽没出国,却同样面临国际产品的压力,国际对手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充分考虑成本、自然资源、法律、竞争、销售等多种影响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营销决策,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具有全球视野。我国企业若树立全球市场营销观念,将视野由全国扩大到全球范围内,将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因此,我国具备实力的企业应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并重,当今世界的生产能力,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对过剩的,我国这些企业必须着力占领国内市场,同时主动“走出去”,了解国际技术的变化,国际产品的变化,国际消费者的变化,国际竞争手段的变化,以拓展国际市场。为此,我国企业要树立全球市场营销观念,从市场延伸观念转变到全球营销观念,正确对待本国优势和外国优势,跨国公司的核心市场不再是本国市场,也不是某一个国家市场,不应将外国市场看作本国市场的延伸,进入外国市场不再只是为了解决剩余的生产能力,公司选择进入任何一个市场都是为了战略上配合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设计一个高度开放、面向全球的营销组织,并且能够完成三项任务:一是完成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任务,能够利用各地资源为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营销效益服务;二是完成占领多个目标市场的任务,能够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在多个目标市场上稳步快速发展;二是完成多种方式进入目标市场的任务,适应出口贸易许可合同,国外直接投资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全球目标市场定位和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同样是公司开展市场营销的开端和核心,公司国际营销计划的标准化或者本土化程度最终决定于选择怎样的目标市场。营销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的重要性,采用适合公司经营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细分方法,根据公司的内部资源、竞争策略、战略目标和各细分市场的特点、该细分市场中的竞争状况等条件选择适合公司的全球目标市场。公司的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确定依赖于公司得到的市场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全面正确的了解市场和理解市场才能有效地利用市场和开发市场,所以有力的全球市场调查研究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基础。正确和全面的市场调查和研究不止有助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而且在之后的营销活动中有助于营销计划的当地适应性调整,从而避免了营销计划的错误。选择全球目标市场则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应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全球目标市场是在全球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全球市场细分战略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全球性市场细分战略。这是通过人口统计指标,消费者购买习惯与变动,寻觅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以此基础划分为需求相同的细分市场,这种需求的相同是建立在各国文化的趋同化基础上;二是国别性的市场细分战略,主要依据各国地理位置、国籍、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将国际市场细分成不同需求的国别市场;三是全球混合型的市场细分战略,既根据各国需求的共性,又依据各国需求的差异性市场细分,针对全球性市场细分战略。可选择的全球目标市场战略亦存在三种:一是全球目标市场战略。诸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公司便是依据各国消费者需求的共性,以全球为目标推出相同的产品及实施相同的营销战略与策略;二是国别目标市场战略。
3.创新企业营销模式
企业应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有选择地创新营销模式。现在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运用成熟的营销模式主要有: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品牌营销、文化营销等。网络营销是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网络整合营销不仅强调“多种工具,一种声音”,而且强调顾客的整合,以“顾客为中心”实行目标管理;另外它还强调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即顾客主动参与营销过程,企业积极与顾客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将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商务交易,在经济活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自己的网站,提供在线服务。企业还可将网络营销和品牌营销结合起来,如企业可以通过网页的设计,突出品牌宣传,树立整体的企业品牌形象,建立顾客忠诚度,实现市场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网络营销和品牌营销结合的同时,也要渗透进文化营销的理念,把企业的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从产品的文化营销到品牌的文化营销,最后到企业的文化营销,企业不是卖产品而是卖企业的文化。此外,如今环保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美、日、新加坡等国环保法规日益完善和严厉,绿色壁垒应运而生。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应当引进绿色营销的理念,将绿色营销贯穿从开发、定价到促销的每个环节。绿色营销就是企业根据绿色市场需求和其它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制定并优化营销组合方案,它不仅要企业对人、才、物、信誉形象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三者有效结合产生绿色效益。
4.加大我国企业品牌建设
当前中国企业的部分产品产量在全球产量的份额不断增大,质量也有所提高,因此我国产品主要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品牌问题。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要加速国际化进程、拓宽发展道路就必须创建自己的国际品牌。我国企业培育国际品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化品牌创造意识是根本。我国企业品牌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牌意识淡薄,因此品牌建设首先要解决意识问题,要在企业全体员工中树立创品牌保品牌的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以此观念指导并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同时树立品牌第一利润其次的信念,不为短期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做到坚持不懈创品牌维护品牌扩展品牌。品牌定位突出特色与个性。目前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日益增多,而且品牌林立,企业必须赋予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以某种特殊性,使之与其他品牌与产品明显区别开来,从而被消费者认知并接受。实现品牌本土化。目标市场风云变幻非常复杂,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市场特征就不同,有时甚至差别很大,所以,实现本土化首先要对目标市场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前提下,采用适当变量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使产品从外观设计到商标设计,从内在质量到外在功能都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此外,还需要培育国际品牌。事实上,跨国公司也正是凭借其全球知名度品牌牢牢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而对全球竞争,中国企业需要建立和维护一个强有力的品牌,更需要可以到国际市场上一比高低的世界级品牌。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实施是国内企业击败竞争对手,走向全球的关键。
5、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首先必须是观念创新,因为观念意味着思想,意味着行动指南,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只有这一环节处理好了,市场营销其它方面工作才能做得更出色更有实效性。当然,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同类型的企业不要盲目片面地追求营销模式的创新,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创新营销模式。但是,经济全球化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多变,所以文中提出的对策不可能解决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中所有的问题。随着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定会有更多的营销理念和模式出现,我国企业应始终以创新的精神来解决市场营销中所出现的问题,这样企业才能得以永久生存。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日趋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之中,企业也将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目前,全球500强中的大企业已有半数以上进入中国市场,使我国企业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分析探讨了我国企业如何重构营销体系,以响应全球化浪潮的挑战,把握机遇,在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营销,企业
参考文献:
[1J张香兰.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J].经济师.2002(3)
[2]袁红林.营销悖论:全球化?本土化?[J]当代财经.2001(10)
[3]杨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和对策[J].经济视角.2005,(05)
[4]田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营销观念体系的重构[J].商业研究.2004,(21)
[5]郑宏.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营销战略的探索和思考[J].数控机床市场.2005,(09)
[6].邹再华,华莎巨变时代的企业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7].闫玉娟.浅谈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企业营销创新[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8].郑志宇.浅谈中国经济与经济全球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2)
保证汽车生产所需零部件按时按量到达指定工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的高度集中生产带来成品的远距离运输以及大量的售后配件物流,这些都使汽车物流的技术复杂性高居各行业物流之首。
服务专业性
汽车生产的技术复杂性决定了为其提供保障的物流服务必须具有高度专业性:供应物流需要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工位器具,生产物流需要专业的零部件分类方法,销售物流和售后物流也需要服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汽车保管、维修专业知识。
高度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性
汽车物流需要大量专用的运输和装卸设备,需要实现“准时生产”和“零库存”,需要实现整车的“零公里销售”,这些特殊性需求决定了汽车物流是一种高度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国内汽车物流行业需求分析
2003年至2004年,汽车业竞争日益加剧,价格多次进行下调。仅2004年上半年,国内轿车即降价30余次,平均降幅10%-15%。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汽车制造商日益迫切的要求,汽车物流行业在国内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将会日趋重要。从目前情况来看,汽车物流行业未来几年的增长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整车物流:国内汽车整车、尤其是越来越流行的轿车“零公里”物流服务必将随着我国整车产量(尤其是轿车)的一路攀升水涨船高,其增长速度在一段时期内与国内汽车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
零配件物流:包括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入厂物流、中游的厂内物流和下游的售后服务配件物流。由于汽车零配件物流相当复杂,是整个物流业的高端问题,因而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物流。
CKD配套物流:由于我国特有的汽车产业政策,CKD(进口散件组装)生产方式在目前的轿车市场大行其道,对汽车物流供应商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另外,国外汽车制造企业已在中国设立生产线制造部件,然后配送到国外的厂房,汽车配件出口市场对汽车物流商无疑又是一块大蛋糕。
汽车物流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CSF(CriticalSuccessFactor)是指企业为获得较高绩效,必须给予特殊和持续关注的管理问题和组织领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关键成功因素也是企业有限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应该投入的重点领域,是企业应该着重培育的能力。
本文将汽车物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分为中短期关键成功因素和长期关键成功因素。中短期关键成功因素在企业进入汽车物流业的早期起决定作用,影响企业的进入战略,决定企业能否生存下来的问题;而长期关键成功因素则在汽车物流企业的发展阶段起关键作用,它解决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或者说企业在汽车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短期关键成功因素
战略客户资源汽车行业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而全、小而全”及“肥水不外流”的观念,使我国汽车物流企业从出生的第一天就有对汽车制造企业的非常强的依赖关系。另外,国内早期汽车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主要集中在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领域,无法实现第三方物流的巨大优势,名为第三方物流,实为第一方、第二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的过渡形式。以上这些因素使战略性客户资源(合作伙伴)——主要汽车制造商成为国内汽车物流业进入初期及随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关键成功因素。
资产规模汽车物流是一种高度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汽车物流企业的资产规模、专用设备数量、仓储面积、信息处理系统等参数直接与企业能提供的物流吞吐量相关。汽车物流行业在进入初期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投资用于建立控制系统和呼叫中心等软件设施。
运输网络汽车产业是一种典型的全球化产业,拥有很长的供应链,同时其市场又分布非常广,再加上竞争的白热化,因此汽车制造商迫切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快速渗透到目标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这对第三方汽车物流商的分拨能力提出很大挑战,需要汽车物流供应商有一个周密、完善的运输、仓储网络。汽车物流商的运输网络分布情况是企业能否拿下订单的关键。
长期关键成功因素
专业技术资源对国内汽车物流企业来说,如果只向汽车制造商提供传统的运输、仓储服务,而不考虑角色向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必将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企业难以融入世界汽车供应链体系。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商绝大多数有外资背景,国外的汽车制造商在其本国享有优质的物流服务,他们必然希望在中国能够享受同样的服务。因此,中国物流企业与世界优秀物流企业形成战略联盟,获取并吸收优秀的物流运作经验成为影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目前,荷兰TNT加盟安吉天地物流,美国总统物流间接加盟重庆长安民生物流、以及全球最大的汽车船物流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NYK)加盟中远日邮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事件都必将对我国汽车物流业长远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这种战略合作关系直接为国内企业带来了优秀的运营经验、专业的物流规划技术,整套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对建立我国汽车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具重要意义。IT设施汽车物流的本质在于“流动”,准时地、不间断地将物品运送到所需要的地方,而这取决于对每一客户需求、每一供应商供应能力的准确把握,取决于对运输能力的调配与实时控制能力,这些实际上都是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因此,IT设施对汽车物流企业的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内部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TNT的CAPS/Baan供应链优化软件的应用不仅直接降低客户总物流成本33%,而且大大缩短了订单执行周期;安吉天地的奥迪坚呼叫系统身兼客户关系管理(CRM)之职,同时通过与其他应用系统(财务系统、库存系统)的集成,实现前、后台的数据共享,实现了公司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
品牌声誉信誉、声望和品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其服务需要深入到其他企业的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没有一个企业愿意将自己的商业秘密提供给一个没有良好声誉的物流公司。国内汽车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可以说才刚刚开始。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在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服务效率、服务信誉、服务品牌和信息传输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不能满足客户对汽车物流全球化的发展需求,如果对此不予重视,必将影响企业长期的发展。
国内汽车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汽车物流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成立了很多专业的汽车物流公司,逐渐打破了汽车制造企业自营物流业务的落后模式。目前,活跃在我国汽车物流市场上的知名企业主要有:安吉天地、长安民生、吉林长久、福田物流、武汉中原、中远日邮、中铁伊通等。
这些汽车物流公司,是当前中国汽车物流行业的一个真实写照。这几家公司均有强大战略合作伙伴,例如,安吉天地是上汽集团的子公司;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长安民生的股东;吉林长久的股东为深圳长航实业,是一汽大众的子公司;福田物流的主要股东是福田公司;武汉中原,其主要合作伙伴为神龙公司。在资产规模方面,这些汽车物流公司的资产全部在千万级别以上,有几家达到了亿级的资产量。各个公司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配送网络,有自己的配送中心,运营自己的仓库和运输车辆,在全国的各个枢纽城市布有中转库。可见,这些公司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物流市场立足并逐步壮大,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缺一不可。
对于整个中国汽车物流行业来说,由于其发展时间短,与国际汽车物流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意识的采取以下措施,来整体提高中国汽车物流业的竞争能力。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
当前的汽车物流公司名义上是第三方物流,但实际上所从事的还是最基础的储运物流,作为第三方物流价值增值环节的供应链的优化环节却缺乏发展和完善。真正的第三方专业汽车物流企业有其自身的专业化物流运作经验与技术,有专业的物流网络及设施、专业化的物流运作管理人才和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利于促进汽车产品总体物流效率的提高和物流合理化。
供应链的纵向整合
供应链管理通过汽车物流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联合起来,改变了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通过联合、规划和运作,优化企业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体系,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供应链的横向整合
要想优化整个汽车物流的供应链,必须打破目前汽车物流市场的区域保护和条块分割,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运输的空驶率和仓库的空置率,提高效率。横向整合,淘汰那些落后的汽车物流企业,使得资源和能力进一步集中调配。对于单个的汽车物流企业,仅仅拥有中、短期的关键成功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中远期的关键成功因素——与世界优秀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IT设施和品牌声誉这些关键因素,不断的完善自我,抓住关键,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将来横向整合的阶段中生存和发展。
我们利用中国汽车物流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模型,可以尽早的发现公司的不足,从而利用现有资源,有意识的构筑这些成功因素,使得汽车物流企业能够在未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同时,这些关键成功因素还可以为国内其它汽车物流供应商(或潜在进入者)在制定进入战略和发展战略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1、关联企业
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三条指出,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
(1)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2)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
(3)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4)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2、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称之为“关联方交易”,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对关联者的揭示》称之为“关联者之间的交易”。
二、企业关联交易对银行信贷带来的风险
目前,在我国,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来源,但由于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制度以及对关联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出现了许多不公平关联交易的现象,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指出:一些企业集团利用商业银行之间信息分割,多头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在风险大的项目上,给银行贷款造成很大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容易导致银行对关联企业资信审查失控
贷前审查是贷款安全发放的首要环节,但是,关联企业的集团光环往往掩盖了其成员企业的真实资信状况,部分企业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信贷资料,导致银行对关联企业资信审查失控,其手段主要表现为:
(1)企业通过关联交易粉饰借款人财务报表,借款人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信贷人员如不能及时发现企业关联交易行为,往往会导致交易风险失控,最终形成信贷风险。
(2)银行难以掌握贷款的实际用途。关联企业成员通常是分头融资,统一调度,关联企业间资金抽调行为十分普遍,这一情况使得银行难以控制其贷款资金的最终用途,从而难以控制贷款风险。
(3)企业有意逃避监管,贷后检查失效,风险预警系统钝化。
2、引发信用膨胀,弱化信贷资源配置功能
一方面,从表象看,关联企业内各个成员的贷款量虽不是很大,但在从属企业受控制企业绝对支配的组织架构下,从属企业对以自己名义获取的贷款并没有支配权,往往会被控制企业所挪用,从集团整体角度看,控制企业的贷款量远远超过了其原有的授信额度,从而形成该企业的信用膨胀。
另一方面,由于非规范关联交易的存在,给一些经营业绩不佳、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公司一些可乘之机,可以方便地粉饰自己的经营业绩,易给外界产生一种繁荣假象,诱导银行信贷资金向这些企业集中,从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担保虚化
集团成员企业通常采用相互担保形式获得贷款,包括集团公司为子公司、孙公司担保,子公司、孙公司为集团公司担保,子公司、孙公司之间相互担保。这些相互担保虽然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它们之间关联和控制关系事实存在,被控制的一方对担保的履行与否完全取决于控制方,实质上,银行信贷风险通过贷款担保链条在集团企业内部不断地传递,集团企业系统风险未能有效向外分散,债权银行的贷款在风险链中实质处于担保不足或无担保的状态。在债务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冲击将沿直线甚至网状传播,导致一个区域、一批企业出现偿付危机。
4、逃废债务
(1)转移优良资产。关联企业转移资产的方式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控制企业通过非正常交易、无偿赠与等方式将贷款企业的有效资产转移至其他关联企业;另一方面,控制企业往往通过贷款企业进行改制、资产重组等方式,剥离企业优良资产,组建新的企业,并以此来达到转移资产的目的。
(2)非正常破产。在将贷款企业的有效资产进行转移以后,贷款企业往往会主动宣告破产,进行清算。而在清算过程中,控制企业往往又通过将抵押物低价拍卖、增加关联企业的债权等不正当方法来逃避银行债权,使得金融机构面临这样一种困境:碍于法人人格独立原则,无法向转移资产的幕后关联企业直接追索还款责任。
三、银行防范关联企业交易信贷风险的对策
集团客户已日益成为各商业银行重要的信贷客户,其授信总量占比逐步上升,如果管理不到位,其风险较一般非集团企业更大,因此必须提高对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避免重蹈“德隆系”等覆辙。
1、做好对关联企业的统一授信工作
首先,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银监局颁布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文件做好关联企业统一授信,严把贷款审批关,将贷款防范风险“关口”前移,使贷款风险由被动化解变为主动防范。其次,应在统一授信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对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侧重点,银行应理清企业间关联关系,确定对经济效益、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成员进行授信。
2、建立针对集团关联企业相互担保贷款的风险控制机制
证监会的《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对关联企业担保做出了规定,银行业可以借鉴上述规定的相关做法,制定集团关联企业担保管理办法。
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集团客户贷款应首选抵押、质押或集团外部企业担保等方式,尽量避免由关联企业提供连环保证或担保,如果接受集团关联企业保证或担保,也要设置保证、担保的限额,以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
3、切实加强贷后管理
(1)严密监控信贷资金流向、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企业投资人和主要管理人员的诚信状况、关联企业间的关联交易行为,防止资产、利润的非正常转移。
(2)加强对关联企业间财务往来的监控,严禁使用银行信贷资金对其关联企业进行投资,严格控制关联企业间开立银行汇票,对于申请人和承兑申请人是关联企业的情况要给予重点关注。
(3)加强企业间关联交易行为的监督,防止集团成员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恶意悬空银行债权。
(4)建立预警报告制度,要依托商业银行自身的信贷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系统的、连续的、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便于及时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并积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防范风险于未然。
4、依法约束关联交易
为了对非市场原则下发生的关联交易和利益转移现象进行有效制约,商业银行可在贷款合同中设置相应的保护性或约束性条款,如:关联信息的告知义务及违约责任;重大关联交易发生前须征得贷款银行的同意;股东分红不得超出税后净利的一定比例;年度股权投资不得超出某一警戒线或净资产的一定比例;未经银行允许,不得出售特定资产,不得进行兼并收购,不得为第三方提供担保等活动,否则应视为违约,贷款人即可依《贷款通则》第22条规定,加速贷款到期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从而取得控制贷款风险的主动权。
5、建立关联企业信息共享机制
首先,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高效、快速的覆盖全行所有信贷业务机构和网点的决策支持、客户关系管理、信用评级、贷款评估、监测分析、风险管理等系统,并将这些系统通过网络技术整合到统一的信贷综合系统中,为防范和控制关联企业风险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
其次,银行监管部门也应充分发挥协调与监管作用,逐步完善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增加集团客户相关信息模块,建立各家商业银行的信息共享平台。
6、完善关联交易披露的会计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规定,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应当遵循重要性的原则。但由于重要性原则的运用更多的要依靠职业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只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有些企业对于一些较敏感的关联交易该披露而不披露,给相关监管单位造成监管信息的盲点。
今后在制定披露标准时,应考虑以关联交易金额作为依据,而不是仅仅以关联交易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在此可以借鉴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标准第十四号备忘录》备忘录中“重大关联交易”(是指发行人与其关联方达成的关联交易总额高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或高于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百分之五的关联交易)标准,制定相应披露标准,使信息披露有章可循。
【论文关键词】关联企业关联交易信贷风险防范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中关联交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联交易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如果监管不到位,不当的关联交易则会产生风险,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当局中的风险监管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从关联企业及关联交易的界定出发,分析了不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最后主要从银行角度出发,提出了防范关联企业关联交易风险的建议。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竞争能力;知识管理;路径研究
一、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
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有“相对”和“绝对”两种含义。“相对”的提升,是指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提高与进步;“绝对”的提升则是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动态升级。一般来说,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通常是指竞争能力的“绝对”提升。
就竞争能力的“绝对”提升而言,有以下几种形态。第一,个人能力提升为组织能力。某些国内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主要依赖于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这一方面制约了企业持续发展,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有的学者为此大声疾呼:企业家个人的成功不等于企业的成功。因此,将企业家个人能力转变为团队能力十分重要。第二,局部能力提升为整体能力。许多国内企业各种竞争能力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企业营销能力强一些,有的企业制造能力强一些。因此,应按照价值链竞争原则,使多种竞争能力均衡化;同时,要通过竞争能力中的资源与能力整合模式,将价值链各环节竞争力整合成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第三,“次级”能力提升为“高级”能力。这一观点和上述第二点内容有所交叉,但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市场竞争中,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能量”特点。有的企业的市场优势主要来自于产品本身;有的企业则主要来自于渠道推力;有的企业主要依靠大规模、低成本制造取胜;有的企业则主要凭借高附加值新产品占优。这些差异,虽然与企业的战略定位有关,但是客观上反映出企业竞争力“能量”的不同。一般而言,技术(研发)竞争力能量要大于营销竞争力能量,这两者又大于制造竞争力能量。判断能量大小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经营附加值的高低、竞争对手模仿以及追随的难易程度。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是营销竞争力和制造竞争力,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积累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资源与能力的结合、创建核心能力、知识管理等方式形成,下面对这些内容进行阐述。
二、能力与资源的结合
资源与能力互相依赖和转化。尽管能力与资源是不同的概念,然而两者关系十分密切,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第一,企业竞争是通过商品和服务进行的。生产和提供商品与服务,资源和能力缺一不可。离开人的能力,资源难以发挥作用。离开必要的资源,人的能力再高,也难有所作为。企业的竞争能力就是能力与资源结合的结果。第二,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优秀人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就是资源和能力的共生体。一方面,经营者、技术人员和工人作为劳动力,具有资源的性质;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经营能力的基本载体,经营者、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能力的主要内容。第三,资源和能力可以相互转化。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人力投资可以提高人的能力,通过培训将知识作为资源内化可以变成人的能力;人们也可以事先将能力变成资源,而资源可以在某些方面直接替代人的能力以及利用能力还可以直接形成、开发和放大资源等。第四,要提高整个组织的能力,除了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能力,还要努力将个人的知识资源化,以便内化为其他组织成员的能力。人的能力只有通过资源化并与资源相结合,才能变成现实的社会财富。
三、创建核心能力形成企业竞争能力
(一)技术创新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但是考虑到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是技能技术的综合体,明显带有技术的特征,因此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创新。从创建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可以分为组合创新与同步创新。第一,组合创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存在着三种可供选择的创新途径:工艺创新能力先导型、产品创新能力先导型、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结合。不能只强调产品创新或只强调工艺创新。第二,同步创新。任何技术创新都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要取得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必须存在相应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两种或几种作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的结果。只有这些同步技术的相互结合,才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技术创新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有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资金、支持机制和更有创意的队伍。
(二)核心能力的整合
技术创新是取得核心能力的基础,但一般情况下技术创新的风险较高,周期较长,投入也较大。而通过对已有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的方式来培育新的核心能力则与之不同,它是一项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的活动。对已有核心能力进行整合所需的不是大规模的技术创新,而是如何识别和寻找整合的机会,并从组织上加以保证。
1.核心能力整合的基础方式。对核心能力的整合有三种基本方式:(1)技术复合。技术复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结合在一个系统里,但不影响其原有的个别技术的特性。技术复合的基本点是没有创造一种新技术。(2)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指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新技术而开创出另一项崭新的技术,其基本点是技术融合后,原先的技术失去了其特性。(3)功能性组合。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完全限于技术领域,在其他功能领域仍然存在核心能力,比如有的企业有较强的财务能力,有的企业有较强的分销能力。因此在核心能力整合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功能性组合,将技术功能方面的核心能力与其他方面的核心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发挥整体核心能力的优势。
2.核心能力整合的要求。通过整合已有核心能力是获取新的核心能力的重要环节。有效地进行核心能力的整合,要求做到两点。(1)认识已有的核心能力。认识已有的核心能力是进行核心能力整合的先决条件,如果企业连现在拥有哪些核心能力都不知道,那么如何进行整合,也就无从谈起。企业应该对其特定的核心能力作出明确的界定,尽量把核心能力与包含核心能力的产品或服务划清界线,把核心能力与非核心能力区分清楚,对技术与技能作出有意义的汇集与整合,然后确定核心能力的所在。(2)突破战略经营单位(SBU)的限制。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往往分布于其下属的SBU中,由SBU的主管控制着。SBU的主管要么看不到自己所控制的核心能力与其他SBU中所保持的核心能力存在整合的可能性,要么出于部门本位主义的考虑,本能地抗拒出让自己所控制的核心能力。而同一个SBU内部核心能力整合所产生的价值又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突破SBU的限制,从整体角度统一配置企业各SBU的核心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的创造者和携带者。
四、知识管理
(一)变难以模仿的隐性知识为核心能力
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都完全是相同的,但由于企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它们所能发现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核心概念应是知识。知识从广义上可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知识是有形的、可以识别的,可以用语言、文字、数字等表达、传递。因而,尤其是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它可以相对容易地融入组织战略。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这种判断和感知具有极强的个体性,难以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难以识别、常以个人知识的形式保留在个人的头脑中,是个人技能的基础。两类知识互为补充。隐性知识有四类:难以约束的技能知识或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心智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惯例。在企业中,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是企业重要的财富,是隐性知识的具体形式,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能力,而且由于这种知识往往是隐含性的、未编码,因此也是不易被模仿的,是企业最为持久的竞争能力所在。研究表明,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根源,因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所以,获取、传递隐性知识的能力成为开发持续竞争能力的关键。
(二)组织学习是获取竞争能力的动力
关键词:企业负债
关于企业负债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调查的样本企业中,负债率在“20%及以下”的企业占34%,负债率在“21~40%”之间的企业占27.9%,负债率在“41~60%”之间的企业占24.1%,负债率在“61~80%”之间的企业占11.3%,负债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2.8%。调查表明,目前多数企业的负债水平较低,超过六成(61.9%)的企业负债率在40%以下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而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仅占七分之一左右(见表14)。
(2)企业规模越小,负债水平越低
从不同规模看,企业负债率的差异很大。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越小,负债率在20%以下的企业越多,而负债率在60%以上的企业越少(见表14)。调查表明,规模是企业资本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型企业的负债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因此可以有更激进的资本结构安排,负债水平相对较高,从而获取更多负债的税盾利益及财务杠杆效果,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加企业价值;而小型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弱,负债能力也就相对较差,其资本结构安排就会更多地以自有资金为主,负债水平相对较低。
(3)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明显高于民营企业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23.3%的国有独资企业的负债率在20%以下,要低于非国有独资企业(34.7%),34.1%的国有独资企业的负债率在60%以上,要高于非国有独资企业(12.5%);22.3%的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的负债率在20%以下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35.7%),34.4%的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的负债率在60%以上,要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11%)(见表14)。调查表明,国有企业的负债水平要明显高于民营企业。
表14企业负债情况分析(%)
企业当前的资产负债率
20%及以下
21~40%
41~60%
61~80%
80%以上
总体
34.0
27.9
24.1
11.3
2.8
东部地区企业
36.2
27.2
22.6
11.3
2.6
中部地区企业
30.2
29.6
26.3
11.3
2.5
西部地区企业
30.8
25.9
27.9
12.3
3.2
东北地区企业
33.6
33.2
21.1
7.8
4.3
大型企业
16.0
24.0
27.5
27.8
4.7
中型企业
28.9
27.9
27.5
12.5
3.2
小型企业
41.1
28.5
20.8
7.4
2.1
国有独资企业
23.3
19.5
23.0
20.9
13.2
vs 非国有独资企业
34.7
28.6
24.2
10.5
2.0
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
22.3
19.4
23.9
24.1
10.3
vs 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
35.7
29.7
23.7
9.4
1.6
农林牧渔业
37.9
21.8
29.9
10.3
采矿业
32.7
32.7
20.0
10.9
3.6
制造业
31.4
30.2
25.5
10.5
2.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0.3
23.4
26.6
23.4
6.3
建筑业
41.0
20.5
15.1
19.3
4.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8.6
20.5
25.3
13.3
2.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52.1
25.4
16.9
2.8
2.8
批发和零售业
30.9
18.2
26.0
18.6
6.3
住宿和餐饮业
41.9
32.3
19.4
6.5
房地产业
41.1
29.5
14.0
13.2
2.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0.0
26.0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