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合同管理重点

时间:2023-06-13 16:08:26

导语:在合同管理重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合同管理重点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索赔

1.工程施工合同

顾名思义,水利水电施工合同就是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水利水电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此项合同是发、承包双方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规范,双方的一切与经济有关的交易都以此合同为准则。

施工合同主要包括发承包双方的会议记录和修正资料、合同协议书、中投标书、图纸清单以及其他文件资料。另外对于合同管理有几个惯例:文件的正本比副本有效;合同条件中的特殊点比一般点有效;手写的文件比打印的文件有效;价格的文字表达比数字表达有效等等。

2.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管理是施工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主要所在,是一个工程的核心。施工合同管理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技术措施管理、工程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成本计划与控制管理等内容。有效的履行合同条约,可以减少发承包双方的经济纠纷,减少双方的损失;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承包企业的经济效益。

2.1 施工合同管理中承包方的主要任务

2.1.1 合理确定合同管理的人员组织分配形式和分工职责

合同管理的第一负责人是企业法人,合同管理的工作由企业的项目部设置合同管理不进行管理合同的具体事务,合理管理部门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细致的分工有基础题的工作职责。

2.1.2 及时的研究分析合同和有关资料,增加风险防范以及应对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承包方的风险有很多,如何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是承包方不得不面对并且重视的事情,它直接影响到承包方的经济效益。经过对合同的分析,找到合同存在风险的地方,并对其采用防范和应对方案。可是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的风险是不可能消灭和排除的,但是可以进行防范准备的,合理的管理才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2.1.3 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

当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在合同管理上,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建立合同管理体系,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合同管理的处理效率。还要定期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因为只有在检查中才能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以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2.2 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2.1 施工方案管理

工程的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的基本文件,是工程组织、设计的根本内容。工程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安全、质量以及施工效益。建立施工方案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加快工期、提高质量、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需要高度的重视工程施工方案的管理工作,从全盘考虑,这项工作直接由项目总工负责进行实行。确定工程施工方案之后,还要考虑到技术是否先进和经济是否合理,尽可能的多设计几个方案,以便可以选择,结合施工的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对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科学地规划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2.2.2 合同的有关资料文件管理

合同包括许多资料、文件,还会产生许多分析文件,而且在合同实施中每天又会产生许多资料,比如领料单、记工单、信件等,繁杂的合同资料就必须进行管理。首先必须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可以让相应的工作人员每天收集汇总后交给合同管理人员;然后就是这些资料要经过初步的信息加工整合才能成为有效的工程报表或者报告文件,所有合同管理中涉及到的资料不仅目前使用,而且必须保存到合同结束;其次为了查找和使用方便还可以建立资料的文档查阅系统。合同管理人员有责任向项目经理报告工程的实施情况,还要向各职能管理人员和各工程小组提供有关资料,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验收、为索赔和反索赔提供有效的资料和证据。

2.2.3 合同交底管理

合同交底就是见合同的内容贯彻下去,交到下层的相关人员手中按照合同执行实施。合同交底的目的在于使各级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能够熟悉合同内容、主要条款、管理制度,了解工程进度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它有利于各级有关人员领会意图,集思广益并发现合同中的问题,比如合同中可能存在各类风险、矛盾条款等。合同交底可以避免因在工作中才发现问题的措手不及,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全体有关人员完善合同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每个人的工作都与合同能否按计划执行完成密切相关,因此合同管理人员都要有较强的合同意识,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循合同管理的程序和制度,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和偏差。

2.2.4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

施工进度计划是水利水电工程计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进度计划指导施工活动,落实和完成计划是施工进度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确保施工进度计划更好的管理实施,保证各项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着重抓好几项工作:首先要签订承包合同,下达施工进度任务书。发、承包双方之间签订承包合同,按进度计划目标表明规定合同工期,相互的经济责任、权限以及利益;然后要做好进度计划交底工作,全面实施。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进度计划、实施方案,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工作一致,把计划变成工人的工作;其次还要在施工中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工程计划实施情况,调理各项关系,加强各项的薄弱环节,实现工程的动态平衡,保证完成计划和实现进度目标。

2.2.5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要求。而对重点工程,要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门讲解,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质检管理人员应该勤跑工地,要坚持现场监督,并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进行现场抽样检查,并认真总结分析,以抽检参数来指导施工。如混凝土的砂石比例、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等是否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同时,在工人在遇到问题时,能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减少施工事故。其次,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真诚合作,共同把好质量关,同时还要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工作,并积极配合,认真执行、改正监理单位对于有关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见及指示,认真检测,对相应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2.2.6 工程索赔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规模比较大,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因此经常发生索赔事件。工程发生干扰事件后,如何做到不损失利益,取得索赔成功,又不伤害双方的合作关系和承包商信誉,合作满意,不仅与索赔数额有关,而且与承包商的索赔策略、处理技巧有关。承包方应该及时的手机索赔证据、(痕迹管理)按照索赔程序报送索赔报告,以维护承包方正当的利益。这样,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在处理索赔事件时应该以合同为准,照章办事,灵活的运用合同条款,合理利用对承包方有利的条款来处理,是承包方得到应得的利益。

3.结束语

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是非常明智的。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我们做好以上的工作,还有许多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只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才能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更好的适应市场的竞争,帮助企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江.浅谈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与合同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7期

[2]汪建斌.清江水电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改善途径[D].重庆大学.2001年

第2篇

【关键词】企业合同 风险点 措施

企业经营管理涉及许多方面,但主要是围绕产、供、销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都是由合同来连接的。在这些环节中会签定大量的合同,也往往容易发生纠纷,所以企业必须对合同的法律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合同管理混乱,势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没有规范有序的合同行为,企业就没有效益可言。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目益完善,加强合同管理防范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的共识。结合工作实际,本文就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应注意的法律风险点,以及防范措施谈一些认识。

一 合同签订阶段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点

1.合同当事人资格不当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合同当事人双方主体是否合格,是判定合同能否有效成立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签订合同的双方都必须具有合法的签约资格。否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在签约时,法律人员必须要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要调查对方的资信情况,必须要求当事人相互提供有关法律文件,证明其资格。重要的谈判、签约人应是法定代表人。

2.合同内容不规范

合同文本必须能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坚决做到文字表达严谨,杜绝使用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语句。应尽可能选用我国颁发的通用、规范的合同文本,具体按照实际项目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双方谈判的真实结果来起草。否则会发生理解上的错误和歧义,导致合同难以顺利履行或引发争议。比如有些单位的合同简单地用“合作协议书”、“合作意向书”等命名,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有关条文规定,这些形式实际内容的意思是不同的,所表达的法律效力也有差别。

3.合同条款有漏洞

有些签订的合同顾及面子不把丑话说在前面,只讲好听话;不讲可能引发争议的,只讲正常存在的,在所签订的合同中根本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甚至连对出现纠纷时的仲裁机关所在地的约定等都没有明确的指定,这样一旦发生违约行为,将会导致难以预料的风险。实际案例中也有些合同虽然是按照法律顾问提供的范本来起草的,条款设计了“其他约定事项”等项目,按理说实际没有涉及其他约定,在此栏就应该注明“此项空白”或“无其他约定”等字样,但恰恰是忽略了这样的细节,造成了欺诈行为有机可趁。

4.合同属于无主合同

双方仅签订了从合同而并没有主合同。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如建设工程总体承包合同等。从合同是指有主合同存在才能够得以成立的合同,如建设工程分承包合同、质保合同、风险抵押合同等。如果没有主合同,从合同是不能够单独存在的,是无根据的合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不合乎常理。

5.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一些企业为了规避税费故意签订虚假合同,实际上也是用“合法”形式去刻意掩盖非法目的的,其实质就是无效合同。《合同法》第52条明确规定:凡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以及强制性规定的所签订的合同都属于无效合同,所有的无效合同都不受法律保护。

二 合同履约阶段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点

1.书函没有得到及时发出

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和障碍必须要及时地发出法律书函和对方进行沟通、协商,这是合同管理的需要,是督促顺利履约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企业自我保护避免风险的一种措施。

2.合同没有得到及时变更

合同变更主要有合同主体变更和合同内容变更等。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一些变更事宜是经常的,这都属于合法的,合同变更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原签订合同的修改、补充、完善,使合同更能够顺利履行和特定目的的实现。但往往有些负责督促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关注及时变更的意识和法律常识,结果错过了变更的有利时机,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3.证据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有效的证据,必须是原件的、与案件有关的、有公章和亲笔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没有超过法律时效期限的。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资料起不到应有的证明作用,有时候甚至会起到反面证明作用。

4.权利没有得到有效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但大多数企业没有有效行使。如工程合同发包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进度款,建筑公司可以行使抗辩权停工,但却没有行使,怕单方面停工要承担违约责任,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垫资施工,发包方的欠款数额愈来愈大,问题更难解决。

5.违约没有得到及时诉讼

法律规定如果超过了诉讼的时效,就是放弃债权主张,也等于权利人放弃了胜诉权。如物资管理单位拖欠贷款较多的情况下,有些拖欠没有诉诸法律,但当时才发现已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无法挽回损失。

存在上述合同法律风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法律观念淡薄的原因,还有人员素质不高和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在思想上存在重签订轻履行、重实体轻程序、重业务轻法律等认识倾向,没有认识到“法律是一种管理资源”,以至于使法律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 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对策和措施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一是从完善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科学,使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序的控制状态;二是从规范管理着眼,合同实行归口统一管理,合同管理部门积极参与企业重大合同的谈判、资信调查、起草、会签、登记、备案,管理合同文本档案,建立合同管理台帐,总结交流合同管理经验。

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的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学习培训,使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坚持持证上岗和年检考核制度,这不但增强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合同法律意识。同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对有贡献的企业领域和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不断激励和促进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

3.加强重大合同审查管理

企业重大合同主要有:涉外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企业重组并购合同、联营合同,独家协议、重大技术改进或技术引进合同、涉及担保的合同、房地产开发与交易合同等。把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活动大的合同,作为日常重点跟踪管理对象,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人资格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签订、执行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要制度性的安排法律管理人员参与,严格管理和控制,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4.强化动态监督和履约结算

签订合同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主体的双方约定及时有效履行,避免违约行为的发生,所以企业法律人员必须对同的履行进行全程的监督和动态跟踪。通过监督和动态跟踪可以知道企业所签订合同的履行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随时向合同所涉及的各部门反馈,有针对的排除苗头和隐患,杜绝违约行为的发生。同时,法律事务部门强化同合同内容所涉及的财务部门积极配合,把好履行合同的结算关,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的全程动态监督。

5.依法及时处理合同违约纠纷

签订合同后,合同主体双方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如果发生违约行为,按照合同约定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法律事务部门审查同时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违约条款和纠纷处理条款显得非常重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人员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采取沟通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全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合同的清理和清算管理工作,避免“后遗症”。

通过上述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就能将企业法律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任务,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合同法与工程合同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

1.1电量认定问题

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用电中,窃电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电力行业《供电营销规则》中规定如不能查明窃电时间则按照180天计算。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窃电时间以及电量的认定是极为困难的,通过供用电合同对窃电的认定进行明确的规范,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快速的实现窃电时间和电量的认定。

1.2窃电用户供电问题

在窃电用户的供电问题上我国电力相关法律还存在空白,用户不按照约定追缴电费和违约金,在这一问题上,利用供用电合同对窃电用户的供电和停电问题进行明确,通过合同的法律效力来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2电价定比问题变更

2.1比例失当

我国电价结构非常复杂,电价定比工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各类电价定比还存在一定问题。供电定价比例与实际比例不符,相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供应企业可在合同履行期内与用户进行协商解决,供用电合同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

2.2比例中间变更

用户的用电并非一成不变,极有可能在用电中途发生比例变更的情况,如用户在用电中过程中商业活动的增加导致的商业用电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就属于用户违约在先,根据《合同法》规定,用户需要按照供用电合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补救或赔偿。

3利用供用电合同促进电费回收

供用电关系是一种商业关系,在电费的回收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电力供用中实行预购电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底电费回收的风险,预购电的方式就是采用先交费后供电的电力营销方式,在供用电的实际操作中,恶意拖欠电费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有些常常以各种理由拖欠电费甚至是拒缴。针对这种情况供用电合同就可以发挥其法律效用,供电企业可凭借电力供用合同依法提讼,这样的方式更能够有效的减少恶意拒缴电费时间的发生。供电合同的合理利用能够帮助供电企业规避电力营销风险,减少各种意外情况导致的损失。

4缺点形势下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电网管理中,由于缺电而引起的供电企业非计划的拉闸限电的行为,往往引发供电矛盾,如果限电行为没有在供用电合同中被明确,那么供企业将面临违约甚至被的风险,不能严格按照供用电合同处理问题,将会使供电企业面临违约赔偿问题。在此类纠纷中如果供电企业不能说服用户,将会损失惨重,这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做法是极不明智的。在供用电合同的制定中,供电企业可把限电措施列为免责事项,在因缺电而采取限电措施时能够有效的避免因违约带来的风险。对于已经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供电企业需要采取协商的方法与用户达成一致,对合同内容进行补充。

5违约使用电费的规定

《供电营业规则》中规定对于窃电用户将收取三倍的费用作为违约使用费,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违约使用费的收取是相当困难的,在我国《合同法》中并没有准确的定义违约金的概念,这就导致供电企业违约金收取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用电合同来对违约金的问题进行规定,在供用电合同中明确论述用电规范,并明确违规用电的惩处措施,把违约金的发生条件、金额及缴纳时间和方式等都要进行明确的描述。在违约金的收取中可根据窃电者情节轻重进行区别对待,这都需要在供用电合同中的明确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供应企业的合法利益。

6谐波的治理

电能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谐波,谐波在大型用电设备中较为常见,谐波智力问题也是当前我们多面临的重要问题,谐波治理措施的缺乏会导致产生谐波较大的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超标,因而影响其他用户的用电质量,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力供应企业对于用户谐波的治理问题力不从心,谐波的治理,缺少国家相关法律的支持,电力供应企业也缺少相应的监督权力,针对这一些列问题,供用电合同能够帮助供电企业有效的治理谐波问题,在签订供用电合同时,将谐波问题纳入其内容,明确针对谐波超标等问题的整治及处罚措施,通过合同的法律效用来实现供电企业对于用户谐波问题的治理。

7电价的类别错误

在定比例的电价类别中本身存在错误。在我国《合同法》中只规定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违反国家政策不在其内,如果供电人与用电人已经签有协议,双方只能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

8供用电合同与用电工作检查

在用电工作的检查中,供用电合同是重要的书面依据,供用电合同使得电力供用关系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用电检查也不仅仅是针对用户用电的单一方面,围绕供用电合同的相关事项都将成为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内容。供用电合同的签订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供电企业规避营销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也是为用户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电力公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了供电企业必须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双方之间的多发矛盾。(本文来自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简介详见。)

9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物资合同;签约;履行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53

1 前言

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使其物资管理和其他企业的物资管理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具有库存时间短、时间要求快、专业性强以及一次性使用等。近年来,用电量显著增加,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电力物资逐年增加,产生的合同数量也在显著增加,电力物资合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物资合同签约和履约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文章针对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签约和履约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电力企业管理中物资合同管理的要点分析

电力企业管理中物资合同管理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中法律要点至关重要,尤其是招标采购的电力物资,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招投标文件的相关规定签订合同,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则不能耽误或者延长合同签订时间;其二,在签订物资合同之前,应该以相关资料为重要依据,相关资料包括货物清单、澄清文件、招标文件、招标规范文件、合同文件、中标通知书等,如果物资部需要通过招标采购方式,则应该先确定物资采购结果,然后再根据和结果的信息、资料以及相关规定签订采购合同;对于需要通过招标采购的电力物资,必须保证中标者的相关条框和合同中的相关条框相同,同时还应该保证合同条内容和招标文件的一致性,不能出现签订不具备实质性条款的物资合同。

3 强化电力物资合同签约以及履约管理措施分析

3.1 强化电力物资合同签约管理的有效措施

(1)应用电子商务平台与集约化系统,强化物资合同签约管理。随着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尤其是电力商务平台以及ERP的推广和应用,能够固化文本格式与签约流程,自动回传招标结果,自动生成合同文本,招标采购的物资合同签约采用文本方式,专用合同条款、通用合同条款和招标文件规定并经过投标文件澄清和确认的技术条款、合同商务条款等为准,并且在签订合同时,应该签订何同协议书以及附件。

(2)加强纸质合同签订管理。物资供应商应该携带中标通知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到供应商服务大厅签订商务合同。供应商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应该对物资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仔细、全面检查,当检查不存在缺陷并且材料齐全之后,供应商授权代表应该逐页对合同正本盖合同骑缝章或者小签。

3.2 强化电力物资合同履约管理的有效措施

(1)明确标注物资合同的履约内容以及相关责任。在签订物资合同之前,应该明确标注物资合同的内容以及相关责任或者要求,同时明确在履约过程中,出现违约现象时由谁负责,即要求合同签订之后,合同双方必须根据合同内容履约。一旦出现违约的现象,应该按照合同的违约责任以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由于在签订合同时明确了合同双方的责任,这样能够防止在出现违约是责任划分标准不统一、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

(2)设置专业的合同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加强对合同履约情况的监控、分析和管理。电力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物资合同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对物资合同的供应链进行实时跟踪和统计,以此分析和判断合同是否会出现违约的现象,一旦出现违约的行为,则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此外,合同履约管理人员通过对供应商的履约状况进行统计,并制成供应商信誉档案,为企业以后的物资采购、招标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例如,创建基于ERP模块的合同履约跟踪表,合同管理人员通过合同履约跟踪表,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物资合同签订、物资流转的实时状况,当物资到货之后,对物资合同进行一一核对,避免出现物资交货不及时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进程,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物资供应的保障能力,全方位、多方面的加强电力物资合同履约管理,实现物资合同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

(3)加强资金结算管理。资金支付是合同履约管理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合同履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电力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是资金及时支付以及高效流转,为了保证资金能够及时、准确的支付,电力企业在受到物资采购合同之后,应该立刻和物资供应商进行沟通,然后开具物资发票。每月18日,根据物资合同台账信息,对于满足资金支付条件的合同申请ERP资金支付;每月30日,根据省物资公司的资金支付明细,对资金支付状况进行记录和核对,并且根据相关规定,在当日必须反馈《物资采购资金支付款项回复单》,保证电力物资资金“月月对、月月结、月月清”,即保证资金支付100%准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和其他企业物资合同管理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涉及的方面非常多,为了做好电力物资合同签约和履约管理,应该全面了解电力物资合同管理的要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合同签约和履约管理,以此保证电力物资供应的质量、供应周期以及成本,以此保证电网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安全的进行,进而推动整个电力系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和平,王正蓉,赵蓉.解析电网企业物资合同管理 [J].科技与创新,2015(15):56-57.

[2]陈玉兰.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的不足及建议[J].广东科技,2012,9(17):160-161.

第5篇

关键词:全交换设备;冗余光纤巡检;线路规划

Abstrac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al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time-consum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of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of optical fiber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 route planning method, the method based on installed a full exchange of equipment in sub station, by the center station to standing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commands, automatic complete the optical fiber use regular inquiry, connected to the redundant optical inspection operation between the station,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d by this paper can also achieve the line planning of operations, which greatly saves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line planning for human and material force.

Key words: complete exchange equipment; redundant optical inspection; rout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N915.8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如何把电力系统中的资源快速、优质地提供给用户,是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中需要不断解决的重要课题。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的对象涵盖很广,传输、交换、数据等资源都有相应的专业网管作为底层支持,但是线缆以及相关的配线系统等哑设备的管理至今人为手工进行,其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很低。

传统的光纤资源管理方式是由人工对子站之间的光缆使用情况以及冗余光缆的情况进行采集,这种方案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现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比较高。为了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心理素质,还需要网络监控维护部门定期组织相关维护人员进行仪表、调度等方面的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从而造成更大程度的资源消耗。

另外,由人工去现场采集的光缆的使用情况还需要由人工输入到上位机中,这种信息的输入方式很容易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者由于人为偷懒导致采集到的数据根本就没被输入到上位机中,甚至有时由于人为疏忽导致输入到上位机中的数据出现错误,导致系统对光纤资源信息的判断产生错误。

2 正文

2.1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

图1示出了本文提供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网络架构图,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中,中心站与每个子站连接,中心站可以从子站自动获取子站中以及子站之间的光缆的使用情况。

图1 系统架构图

2.2子站中的光纤全交换设备

为了使得中心站能够远程操控各个子站中的相应资源,并且能够及时获取光纤资源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对光纤资源进行调度,在子站中需要如图2中的光纤全交换设备。

图2 光纤全交换设备立体图

图2中交换板上1上具有的8x4排列的交换孔,交换孔的一侧用于插入绳路光纤链接器,另一侧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可以设置为将每根外部线路光纤对应一行交换孔,每根绳路光纤对应一列交换孔,固定每根外部线路光纤一端的线路光纤链接器只能限制在该外部线路光纤对应的行上移动,并只能插入该行中的交换孔中,而固定一根绳路光纤两端的一对绳路光纤链接器只能限制在该绳路光纤对应的列上移动,并只能插入该列的交换孔中。由于图2中的交换板具有8行交换孔,因此只能最大接入8根外部线路光纤,外部线路光纤总共为8根,记为A01~A08,每根外部线路光纤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一个链接器上,图2中仅示出了其中的两个链接器,即固定外部线路光纤A02的链接器(图2中记为32)和固定外部线路光纤A05的链接器(图2中记为35)。每行交换孔对应一根外部线路光纤。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其中,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线路光纤链接器移动到目标交换孔处,并从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插入其中,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绳路光纤链接器移动到目标交换孔处,并从用于插入绳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插入其中。在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可以驱动线路光纤链接器从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插入到交换孔11中或者从交换孔11中拔出的第一移动装置51、以及控制该第一移动装置51沿着平行于交换板1的平面方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电机52、第二驱动电机53、第一丝杆54和第二丝杆55。第一驱动电机52和第一丝杆54相互配合可以使第二驱动电机53和第二丝杆55以及第一移动装置51沿着图5中的X方向前后移动(即在行所在的方向上移动),第二驱动电机53和第二丝杆55的配合,使第一移动装置51可以沿着Y方向前后移动(即在列所在的方向上移动)。第二驱动装置具体包括:可以驱动绳路光纤链接器从用于插入绳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插入到交换孔11中或者从交换孔11中拔出的第二移动装置61、以及控制该第二移动装置61沿着平行于交换板1的平面方向上移动的第三驱动电机62、第四驱动电机63、第三丝杆64和第四丝杆65。具体地,第三驱动电机62和第三丝杆64相互配合可以使第四驱动电机63和第四丝杆65以及第二移动装置61沿着图5中的X方向前后移动(即在行所在的方向上移动),第四驱动电机63和第四丝杆65相互配合,使第二移动装置61可以沿着Y方向前后移动(即在列所在的方向上移动)。另外,光纤全交换设备还包括查找装置(图2中未示出),该查找装置在需要进行交换的外部线路光纤各自对应的一行交换孔中,查找在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是空闲并且位于同一列的两个交换孔,并且该查找的两个交换孔所在的同一列对应的一对绳路光纤链接器未被占用,将查找到的两个交换孔作为一对目标交换孔。由于图2中的两根外部线路光纤通过一根绳路光纤实现光学通路,从而达到交换的目的,并且本实施例中又进一步限制固定每根绳路光纤的一对绳路光纤链接器只能插入到该绳路光纤对应的一列中的交换孔中,所以本实施例中在为需要进行交换的两根外部线路光纤查找一对目标交换孔时,必须首先保证这对目标交换孔分别位于该两根外部线路光纤对应的行上,而且还要保证位于同一列上,另外由于一列上最多只有一根绳路光纤可以使用,因此还要保证该对目标交换孔所在列对应的绳路光纤未被占用,或者可以表示为所对应的一对绳路光纤链接器未被占用。查找装置在查找到满足要求的目标交换孔后,驱动装置驱动固定需要进行交换的两根外部线路光纤的两个线路光纤链接器分别移动到各自对应行中的目标交换处,并从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插入其中,驱动该对目标交换孔所在列对应的固定一根绳路光纤两端的一对链接器分别移动到所述一对目标交换孔处,并从用于插入绳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插入其中,这样固定在插入到目标交换孔中的两个线路光纤链接器中的两根外部线路光纤的一端分别与从另一侧插入到目标交换孔中的绳路光纤链接器中的绳路光纤的两端对接。

以下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图2中的交换板的工作过程。如果需要实现外部线路光纤A02和A05之间的交换,则需要查找装置在外部线路光纤A02和A05对应的第2行和第5行交换孔中查找一对目标交换孔,假设查找到的一对目标交换孔仍然是第2行第4列的交换孔11g和第5行第4列的交换孔11h,则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2、第二驱动电机53、第一丝杆54和第二丝杆55的驱动,第一移动装置51将固定外部线路光纤A02的线路光纤链接器32和固定外部线路光纤A05的线路光纤链接器35分别移动到交换孔11g和11h处,并且第一移动装置51将线路光纤链接器32和35从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分别插入到交换孔11g和11h中。通过第三驱动电机62、第四驱动电机63、第三丝杆64和第四丝杆65的驱动,第二移动装置61将固定绳路光纤2d两端的绳路光纤链接器4g和4h分别移到交换孔11g和11h处,并且第二移动装置61将绳路光纤链接器4g和4h从用于插入绳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分别插入到交换孔11g和11h中,使得线路光纤链接器32中的外部线路光纤A02的一端与绳路光纤链接器4g中的绳路光纤2d的一端对接,线路光纤链接器35中的外部线路光纤A05的一端与绳路光纤链接器4h中的绳路光纤2c的另一端对接,这样,外部线路光纤A02和A05之间通过一根绳路光纤2d形成光学通路,可以互相交换光信号。插入了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交换孔11g和11h在用于插入线路光纤链接器的一侧不再空闲。而将绳路光纤链接器4g和4h插入到目标交换孔后,绳路光纤链接器4g和4h的状态转变为被占用。

由于不管接入到全交换设备上的外部线路光纤总数有多少,对于任何两根外部线路光纤的全交换,光在全交换设备中都只在两个交换孔处产生衰减,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光信号的衰减随着可以接入的外部线路光纤的数目增大而急剧增大相比,本文中的光纤全交换设备的光信号衰减很小。

上述全交换设备的外部线路光纤可以与另一个子站中的全交换设备的外部线路光纤通过传输光缆连接,也可以与本子站中的光源或者光功率计相连,以便实现两个子站之间的光纤链路测试。

由此可见,当子站中通过图2中的全交换设备连接子站之间的光纤以后,可以由上位机向子站中的全交换设备发送相关指令,使得该子站中的全交换设备将要实现光信号交换的两根外部线路光纤通过一根绳路光纤连接起来,不需要人工去现场完成光纤跳纤操作。

2.3光纤使用情况的查询

当上位机每次向子站中的全交换设备发送相应的连接指令时,上位机对发送的指令都进行保存,尤其是对指令执行所要达到的结果进行保存,以此更新子站之间的光纤的使用情况。

例如,为了实现子站A到子站C之间的链路连接,由于网络拓扑为环状结构,子站A与子站C之间的连接需要经过子站B,当系统发现在网络规划时,子站A中的第1号外部线路光线已经通过传输光缆与子站B中的第2号外部线路光纤连接,子站B中的第3号外部线路光纤已经通过传输光缆与子站C中的第4号外部线路光纤连接,因此上位机可以向子站B下发指令,命令子站B中全交换设备将接入其中的第2号外部线路光纤和第3号外部线路光纤实现交换,从而最终建立起子站A与子站C之间的连接。在中心站向子站B下发指令之后,中心站更新其自身存储的子站A、B和C之间的光纤的使用情况,由于子站之间的每根光纤与子站中与该光纤连接的外部线路光纤一一对应,因此中心站只需要记录每个子站中的全交换设备的外部线路光纤连接情况即可。

2.4冗余光纤的定期巡检

上位机除了通过在下发指令时更新光纤的使用状况,还可以定期巡检各个子站之间的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详情。定期巡检允许用户在中心站的控制软件界面中对连接两个子站的全交换设备的外部线路光纤的传输光缆进行定期测试,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上位机对子站之间的光纤使用情况的定期巡检仅限于对还没有建立业务的光纤进行巡检,即对冗余光纤进行巡检。上述设置定期巡检的过程可以通过下图中的设备管理界面完成。

图3 设备管理界面

以测试冗余光纤的光传输损耗为例,在每个子站中的全交换设备中都预留有两个端口(即两根外部线路光纤)用来分别连接本子站中的测试用的光源和光功率计,例如通常将全交换设备中的第26号外部线路光纤作为收信号用,即第26号外部线路光纤与光功率计相连,将第25号外部线路光纤作为发信号用,即第25号外部线路光纤与光源相连。在中心站巡检子站A和子站B之间的第N根冗余光纤的状态时,中心站已知该第N根冗余光纤一端与子站A中的第5根外部线路光纤连接,另一端与子站B中的第6根外部线路光纤连接,则要想实现子站A发射而子站B接收的测试,则中心站向子站A下发指令,使子站A中的全交换设备实现接入其中的第5根外部线路光纤与第25号外部线路光纤之间的交换,使得子站A中的第5根外部线路光纤与该子站中的光源连接,中心站向子站B下发指令,使得子站B中的全交换设备实现接入其中的第6根外部线路光纤与第26号外部线路光纤之间的交换,使得子站B中的第6根外部线路光纤与该子站中的光功率计相连;然后,中心站向子站A和子站B分别下发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指令,并采集子站A发送的光信号强度和子站B接收的光信号强度,由此计算通过被测试的光纤从子站A向子站B传输信号的光传输损耗。当然,也可以测试通过此光纤从子站B向子站A传输信号的光传输损耗,此时需要控制子站A中的第5根外部线路光纤与该子站中的功率计相连,控制子站B中的第6根外部线路光纤与该子站中的光源相连。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系统自动地对子站之间的冗余光纤进行定期的自动巡检,不需要人工到现场去检测,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2.5线路规划实现方法

通过本文中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电力通信系统的线路规划。

在管理系统的界面中,针对各个子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提供了如下图所示的形象表示方式。

图4 拓扑图

在网络规划过程中,当建立新的子站(例如新的变电站或发电厂,或者将未曾联网的变电站或发电厂并网中)时,需要对新加入的子站与其他子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在物理层面上,需要人工架设传输光缆将两个子站之间连接起来,具体地,将传输光缆中的各个光纤芯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子站中的外部线路光纤相连。两个子站之间通过物理方式建立连接后,需要向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中更新子站之间的连接信息。

最直观地可以在图4中的界面中通过绘图辅助工具,连接代表两个子站的圆点。而后通过其他的详细信息设置界面,将通过传输光缆连接的两个子站中的每对外部线路光纤编号输入到管理系统中。以此完成对新加入子站的连接信息更新。

线路规划除了包括上文中描述的新加入子站的情况,还包括对已经通过光缆连接的子站之间建立新的业务。由于上文中已经提到,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到连接子站之间的冗余光纤以及相应的状态,所以系统内部查询机制的设计,实现了如下功能:

a.当用户选中单个子站时,可以查看与该子站的外部线路光纤连接的冗余光纤信息(或者可以直接显示与这些冗余光纤连接的该子站中的外部线路光纤编号);

b.当用户选中多个相邻的子站时,可以查看连接这些子站之间的冗余光纤信息(或者可以直接显示与这些冗余光纤两端连接的对应的子站中的外部线路光纤编号)。

用户可以通过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对上述显示的冗余光纤进行测试,测试过程的原理与上一节中描述的对冗余光纤进行定期巡检的原理相同。

用户可以根据测试的结果选择最适合所建立业务的光纤连接方式,例如将所建立的业务所要求的最高光传输损耗与测试的各个空闲链路的光传输损耗比较,根据选择策略,将最适合的链路作为建立该业务的链路,以此人工在下图中示出的光纤操作界面中,将所选择链路对应的传输光缆连接的外部线路光纤在当前子站中的光全交换设备中实现对接。

图5 光纤操作界面

另外,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根据用户所要建立连接的两个子站,从冗余光纤自动选择一条链路,当然,该链路的选择过程应该至少考虑了要建立业务的要求。用户可以接收由系统自动选择的连接方案,也可以自行更改。

3 结论

由上文描述的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光纤资源的自动管理和维护,可以实现对光纤使用情况的自动采集;并且在网络规划更改或者建立新的业务时,还可以灵活方便地实现线路规划,减少人工参与的过程,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4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电子签章;物资合同

1企业业务现状

目前,不少国有大型企业已经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对企业来说真正体现了平等竞争、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优势,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商机、占据主动并脱颖而出。特别是电力、电信等服务型企业都已通过应用电子商务和“供应商服务中心”模式,由省、市级的物资分公司通过“供应商服务中心”代表公司与供应商集中签订各类物资采购合同。此外,随着大型企业的物力集约化不断推进,合同签订的数量急剧增加,业务不断增多,工作量不断加大,但是合同签订人员有限,不能满足业务增长需求。这就造成供应商中标后,在签订纸质合同时,需要经常前往供应商服务中心现场办理业务,导致旅行成本高,合同签订周期延长且工作效率低下,供应商满意度不断降低。因此,合同签订双方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高效、快捷、安全的合同签订新模式。2005年4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见图1),该法是为了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而专门制定的法律。其中第十四条明确指出“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就为企业指明了方向,即使用电子签章签订合同。图1电子签名法电子签章作为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将世界上先进的数字认证技术应用于印章管理中,强化对电子签章的制作和应用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电子签章持有者身份真实、可靠、安全。使用电子签章后可使得相隔很远的供应商与采购单位在网络上完成合同签订工作,供应商不必再与采购方当面签订纸质合同,免去奔波之苦,同时大幅节约签约成本,压缩合同签订周期,提高物资供应速度。

2电子签章技术

电子签章是将传统的物理合同章的印记通过技术进行加密,以数字认证存储介质方式,加盖于电子文本的新型的电子版印章。(见图2)电子签章系统基于PKI(PublicKeyInfrastructure的缩写,即“公钥基础设施”)技术框架。PKI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通过运用数字签名技术,电子签章内嵌了对所签文档的数字签名信息,因而保证了合同的真实性、唯一性、来源确认性和印章本身的不可复制性,完全区别于仅在文档中插入一个印章图片的老旧应用模式。签章系统采用多层次全方位的签章验证机制,确保文件安全及印章来源可靠,采用电子钥匙存储印章数据,确保签章的安全和权威,并通过把要传输的数字信息进行加密,保证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目前,应用于大型企业的电子签章系统通常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COM组件及ActiveX技术开发的应用软件,只有合法拥有印章钥匙盘并且有密码权限的用户才能在文件上加盖电子签章。电子签章将用户的合同章存储在一个类似U盘的介质里(USB-KEY),基于PKI公钥基础设施,对签章者进行身份识别,利用非对称的公钥算法对电子文档进行加密电子签名,并根据传统习惯用印章或签名的图形方式加以表现。通过秘钥盘实现在MicrosoftWord文件上加盖电子印章,并将该签章和文件通过数字签名技术绑定在一起,且一旦被绑定的文件内容发生改变,如非法篡改或传输错误,签章将立即失效。

3电子签章技术的特点

(1)采用PKI体系的数字签名技术保证了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不可抵赖性,并且以有形的印章图片来实现签章业务的数字化。(2)采用USB-KEY作为签章权限,只有当USB-KEY和与之对应的PIN码相符合,且被授权人密码正确时才可以加盖电子签章。(3)印章验证更加高效,一旦发生文档被篡改或文本变动,电子签章上都回会出现特殊标记,并且可以查看文档篡改的时间和历史痕迹。(4)严格的身份鉴别,确保了签章人身份的真实、可靠,且可以通过电子签名获得签章人的身份信息以及签章时间。(5)支持多人审批和多个印章,并且可以对签约文档进行锁定、防止篡改、限定打印份数等管理。(6)为了保证打印出来的文档签章的真实有效性,电子签章图片采用了防伪水印技术,防止他人私自仿造和篡改。(7)数字证书由权威公正的CA中心签发,可以实现安全的身份认证。此外,电子签章使用由1024位乱码组成的密钥,运算复杂且破解难度极高,这些都保障了通过网络传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8)电子签章可以克服空间障碍,签约时间和方法也更加灵活高效。电子签章时,采购方与供应商登录系统选择拟要签订的合同模版,分别通过电子秘钥登陆即可在合同指定区域完成电子签章。

4电子签章的业务规范

目前,电子签章广泛采用USB-KEY硬件作为电子签章载体,通过在电脑上安装CFCA证书控件、在线签章工具及MicrosoftOffice签章工具、电子钥匙驱动等软件,在验证Pin码通过后,即可在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子签章操作。

5未来前景

电子签章具有技术先进、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在国有大型企业的物资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于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工作,并将逐渐扩展到超市化采购、服务类采购、战略性采购等采购模式中,以取代现有依靠大量人力的合同签订方式,进而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电子商务和电子签章的应用水平,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作者:李巍 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营销;负荷管理系统;反窃电

引言

目前有一些管理以及技术手段仍然滞后于窃电作案手段以及技术水平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够及时发现窃电用户并且能够正确地找到这种窃电行为的直接证据,对于无线电力系统中负荷管理非常必要。

1 电力系统中反窃电行为的分析途径

1.1 功率超差的分析与比较

对于保护电力回路设置一块并无显示部分的多功能电能表装置,直接采集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等模拟量的数据,经过终端的设备上传给相应主站系统中,那么该主站系统就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下列情况时,就需要及时向上级报警:①系统中的电压变化值超出了既定范围;②有效保护系统回路中有电流,但是计量回路并无脉冲现象,这时的功率为0;③依据保护回路中采集到的电流与电压数值直接计算出功率,并且根据计算出的功率因数,进一步计算出有功功率,再和计量回路中的有功功率进行分析与比较,若是发现差异比较大,那么就需要给出异常情况的报警信号。

1.2 电量超差的比较方法

电量比较方法就是目前反窃电工作中最科学的手段之一,由于窃电行为最终反映出的就是电量有效减少。因此比较系统的保护回路与计量回路中的整点电量,在曲线变化情况不一致的时候,就能够判断出计量的异常状况。

1.3 表状态监测方法

直接利用全电子表装置中的状态监测功能,就可以定时查询出相关用户中的缺相、失压以及过流运行的时间等各个参数,最终就可给出异常的计量数据与信息。

1.4 计量箱门的开关变位方法

采用终端的遥信量中采集功能,记录好计量柜的开关变位的具体状态以及时间,并且上报给事件箱,从而就可以反馈用电用户的窃电嫌疑。

1.5 历史数据的比较方法

对于具有窃电嫌疑的特定用户,可以取出随意两天或者近期一周之内平均用电的历史变化曲线,在进行特定分析以及环比分析,从中就可寻找出嫌疑用户的窃电行为。

1.6 负荷超容量告警功能

对于实际中的用电负荷变化曲线以及报装容量进行研究与比较,在某一些用户的负荷超容量运行之时,就需要给出其负荷超容量的告警以及分析结果。

2 电力营销中的负荷管理系统

2.1 负荷管理系统中的主要配置

电力系统中的负荷管理装置,又被称为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是现阶段电力系统中集中了现代化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控制、信息管理等各个学科领域为一体的监测系统。这种监测系统是由主站与负控终端共同构成,其常见的运行平台是由用电客户/服务器和浏览器/相关服务器共同结合于一体;管理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手段为gprs2301d1-iz。主站以及营销系统主要是通过局域网来实现信息与数据的互联。

2.2 负荷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负荷管理系统的优势非常显著,通常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中:第一,该监测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外延联网能力,它除具备了局域网的基本功能以外,还能够很好实现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用电管理各个子系统间的远程通信监管,最终可以实现数据与资源的共享;第二,该系统使通信手段更加灵活、可靠,因为其功能的多样化,因此使用手段比较灵活、可靠;第三,该系统中设备的升级操作非常简易,因此可以采用比较简便的方式以实现升级换代。

2.3 负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负荷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详细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在硬件功能方面,它就能够实现现场负控终端的管理业务与营销管理系统的接口。与此同时能够确保两个系统中信息的准确性,可以很好的实现规范化监控和管理。然而在软件功能方面,它能够确保实现电力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信息报警、数据显示以及数据搜集、系统设备的管理与监控等。因此软件系统就可以支持目前的无线通信方式以及有线通信方式,同时也可以支持现阶段的多信道通信方式,最终能够实现信息数据的真正共享与分析。

3 负荷管理系统

电力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3.1 远程抄表应用

目前国内的用电管理部门均须要了解用电用户的各项用电信息与数据,其中大多数均是用电管理工作者需要到用户现场进行抄表与数据采集。因此采用人工方式来抄录用电用户中电表的各个信息与数据,所以工作量非常大,同时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不适合目前用电管理的现代化标准。然而负荷管理系统就可以对具有一定条件的客户进行远程抄表,其抄表所得的数据十分精准,因此有效地节省了人力与物力。还能够确保实现预售电与防窃电,对相关客户的用电状况可以进行实时地监测与管理。

3.2 计量与监控

因为现阶段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正是集现代化的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与自动化管理控制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监测系统,因此能够很好的实现如下几项监控的功能:参数设置、信息查询、远程监控客户端的开关、客户使用功率、电量监控及其对于客户终端的遥控与遥测等。除此几项功能以外,还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监控的计量数据生成有关的数据库,继而能够编制配电调度的管理规划。

3.3 客户的用电检查

客户的用电检查正是用电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功能,它能够提升客户用电的管理能力。在研究与分析所测的信息与数据之后,以其分析的数据结果作为依据,并且重点检查出现问题与异常的位置以及客户端,以正确判断出是否存在窃电与异常行为的发生。同时该系统中还具有很多的监控与分析的装置,可以实现实时抄表,任意时间段的用电量分析、用电量对比、用电量查询以及用电异常事件的报警等。这样就能够很好实现异常用电地区的有针对性筛选与实时监控、现场管理。

3.4 需求研究和节能服务

采用负荷管理系统来控制良好的数据搜集的最终效果与网络的独特性能,能够进行不同区域的客户用电情况分析、预测以及管理。客户电费的回收工作是电力营销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而在负荷管理系统中就可以对相应客户的用电情况与特点进行准确地判断,从而又可以对客户用电情况做出需求分析,最终还能够判断出该客户的用电情况是否正常。

4 结束语

因为现阶段我国窃电行为的社会性以及复杂性,在电力工作中还有可能将会碰到更多、更新以及更复杂的用电异常状况,因此只要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该系统采集的信息和数据,就一定能够通过“看盘”来发现其中的问题与根源,继而就能够加以解决。防窃电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这项工程需要电力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及其广大社会群众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实现。若能够切实地抓好防窃电行为的管理工作,凭借着目前的设备与技术手段,并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就已经可以大大地减少因为窃电行为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负荷管理系统技术的逐渐更新与完善正为防窃电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技术支持,并且最终对防窃电管理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需求侧;管理;作用

1 概述

当前,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电力企业要在需求侧管理中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进行应用,以对电力客户的负荷变化及用电规律等具备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负荷预测更加科学、准确,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对电力系统功能进行不断扩展和完善,实现电力负荷控制,使用电秩序更加有序,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

2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通信方式主要有有线、无线和载波等,它的应用原理是通过用户端的信号采集装置,在电力企业综合分析系统内部实现用电数据汇总,继而对其进行处理和总结,在具体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中对其进行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功能比较多,主要有测量、遥感、控制等,它不仅能够对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及数据等进行远距离监测,而且采用智能化的方式实现电表查抄、信号收集、负荷控制及数据分析等。如果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异常,该控制系统可自动报警,使远程控制人员对故障情况进行查看和记录,以明确用户的电力变更情况,并及时处理故障问题[1]。

3 需求侧管理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需求侧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有能效问题、负荷管理、余能回收及新能源发电。其中,负荷管理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削峰:电网高峰负荷期间,对用户的电力需求进行控制。采用削峰方式,对电网负荷进行有效控制;(2)填谷:当电网处于低谷期时,对系统空闲发电容量进行应用,使用户的电力电量需求得到提升;(3)移峰填谷:将电网高峰负荷用电需求转移至低谷负荷时段,使削峰和填谷得到同步实现。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实施方法主要包括:(1)技术方法:采用先进的节电技术和高效设备使用电效率不断提高。具体而言,借助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使需求侧管理达到负荷整形,实现客户终端用电效益。(2)经济方法:采用电价政策、激励方法或需求侧竞价等,实现电力负荷调节,并对用户的日常用电情况加以引导。(3)引导方法:对用户进行电力消费引导。(4)行政手段。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法律、政策等,对电力消费市场进行规范,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浪费,实现节能及环境保护目标,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电力供应。

4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的优点

4.1 提高电力能源利用率

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进行需求侧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用户端与电力系统供应端的均衡,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浪费,实现能源节约。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具体操作中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它使数据采集更加精确,并充分采用自身的智能化特点,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实现数据处理和整合,使数据在电力电网系统中以数据图形式存在,以凸显整体负荷变化,使电力人员对电力电网系统负荷情况具备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负荷控制工作质量及效率,并采取合理的负荷分配方式,使电力能源得到有效利用[2]。

4.2 检测范围广,成本低

目前,常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和无线电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都能够控制电力电网系统负荷。常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应用原理是通过预先留存的电缆对负荷进行精确检测,继而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无线电负荷控制系统的应用原理是借助无线电波使负荷检测过程更加精确,然后对它进行分析和处理。二者对比可知,应用无线电控制方法,能够扩大检测范围。而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对电力负荷进行有效监控。电力企业要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对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应用。采用常规或无线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都能够实现成本控制,并使电力负荷数据监测更加精确,提高电力负荷控制管理工作质量。

4.3 规避事故发生,降低维修成本

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增加了日常维护难度,涉及到的维护人员也比较多,导致电力负荷控制工作中各种事故频发。当前,我国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无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对各种事故进行有效规避。与此同时,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也降低了事故排查难度,不仅能够及时解决电力供应故障,也有助于降低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维修成本。

4.4 进行环境保护

相较于传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电力负荷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假定选择无线电方式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不需要采用过多的电缆数量,线路架设也相对比较简单,对环境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采用该种控制方法对电力负荷系统实施控制,不仅能够提高电力能源利用率,也能够对电力系统建设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对外部环境产生过多干扰[3]。

5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具有极为显著的作用。需求侧管理中需保证设备、软件和系统的完备性,并以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为基础。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与需求侧管理的终极目标一致,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使电力能源的配置及供应更加科学合理。

5.1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能够实现高效运作

管理效率是需求侧管理中需重点考量的问题,其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管理的终极目标。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与需求侧管理目标一致,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能够明确分析电力用户的相关用电数据,并在整个电力电网系统中实现全面覆盖,而且自动化水平高,维修成本也比较低。相关调查表明,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应用到电力电网中,能够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工作效率非常高,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中极具推广价值。

5.2 成本投入低,回报率高

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电力能源的开发力度也逐渐加大,它虽增加了我国电力能源供应量,但是能源发展空间却在逐步萎缩。我国电力供应总量极为有限,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应用到电力能源发展中,不仅能够实现电力能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提高其利用率,在电力企业运营及发展中极具价值。与此同时,它也能够对电力能源供需矛盾进行有效缓解,不仅使我国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也实现了电力能源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避免对环境产生干扰,以有效解决电力供需矛盾[4]。

5.3 实现环境保护终极目标

电力企业运营及发展中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还是需求侧管理中,都很注重环境保护,力求将外部电力系统对环境的破坏及干扰降到最低。随着该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涉及到的人力、物力消耗也相对较少,不会对自然资源产生过大需求,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损毁,实现环境保护。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依据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背景及人们的日常用电情况,充分发挥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功能,对人们的日常用电情况进行负荷管理,提高人们的日常用电质量及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电力资源浪费。与此同时,使其真正的服务于需求侧管理工作,有效维护当前电力市场秩序,实现电力企业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人们供应优质的电力能源,推进我国电力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洪雷.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5(18):30-31.

[2]卢华刚.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及其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1(18):127-128.

第9篇

【关键词】 负荷管理 数据采集 有序用电

1 前言

近几年,常州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也保持迅猛增长,但是,周期性、季节性缺电矛盾将长期存在。实施有序用电管理是解决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负荷管理能对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对负荷进行快速控制和释放,为“限电不拉路”提供技术手段,最大程度保障重要客户和居民生活用电。

2 负荷管理系统应对有序用电的整体系统架构

江苏有序用电以“保民生、调结构、促发展”为目标,坚持遵循安全稳定、有保有限、注重预防的工作原则,并期望实现有序用电的精细化管理。

常州负荷管理系统自96年成立以来,整整18个年头。系统已具有数据采集、远程抄表、预购电、有序用电、反窃电等功能。随着有序用电工作的不断创新,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得以完善拓展。

(1)全省统一规划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全部集中统一。负荷管理系统采用全省集中的方式建设,在省公司建立全省统一的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平台,在省公司实现全省数据的集中管理. 系统总体架构包括:负荷管理终端、通信信道、主站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前置服务器集群。

(2)数据采集任务调度设计。任务调度是整个系统的内部指挥中心,任务调度模块是系统任务执行的调度及任务相关处理中心。它本身能生成自动任务,同时也是所有任务的集散中心,并且完成任务执行所需的辅助工作。

(3)前置机集群技术。前置采集子系统是主站系统的前端,是连接电能采集终端与主站服务器的纽带,主要负责整个系统所需数据的采集工作,它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前置机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前置机系统采用集群的工作方式。群组内的每台前置机都可以处理后台的任务请求,而且前置机群组对后台任务有负载均衡功能,可以把任务均分给群组内的前置机,通道从前置机中分离出来,由独立的进程进行管理,切换模式不再是整个机器的主备切换,而是细化到信道端口的切换。由此,大大提高了前置机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4)错峰效果评估方法。限电效果统计口径分为两个,一是从电网总体负荷进行统计,二是逐户统计,效果累加。但总体的统计方法都是限电后时点的实际负荷与不进行限电所能达到的预测负荷(即基准负荷)之间的差值,即:错峰负荷=基准负荷-控后负荷。

控后负荷通过负荷管理系统巡测得到,基准负荷以典型工作日负荷特性曲线中在测算时间点的负荷

3 负荷管理系统在有序用电中的实际应用

今年夏天,面对历史罕见的高温高负荷考验,我们在我公司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不断优化有序用电方案,科学安排限电策略,实现了用电负荷的精准调控,在完成省公司各项用电限额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了居民生活用电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电力供应。

(1)因地制宜,优化有序用电方案。2013年3月,常州市经信委会汇同我公司着手编制2013年有序用电方案。与往年不同的是,对于被列入方案的企业,双方逐户走访,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迎峰度夏期间的用电需求。既要保民生,也要保增长。 既希望在夏季高温时段企业让电于民,也尽量让企业自主安排错峰时段,希望有序用电方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5月2日,常州市政府正式批准了《常州市2013年有序用电方案》。这一方案仅涉及常武地区100多家企业,为我公司实现精准调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2)统筹兼顾,科学做足准备工作。负荷管理系统中主要执行有序用电的方式有两种:1.通过专变用户自觉响应执行有序用电命令;2.对用户投入功率定值控制,当用户超过规定负荷时,负控中心直接远程控制终端进行强制跳电,降低用户的生产负荷,从而达到有序用电的效果。

今年在迎峰度夏前,我们对一个主站、七个中继站的负荷控制设备进行了巡视维护,并完成了对负控高速终端的改造。数据传输更加快速可靠,为夏季执行有序用电方案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我们加大对客户实施有序用电的指导力度,现场指导客户使用装置,向客户电气负责人和值班人员进行现场交底和培训,确保他们能迅速、有效地执行有序用电应急方案。

正是有了这些技术保障,我们确保了在30分钟内,可以快速响应负荷控制和释放指令,真正实现负荷的“快上快下”。据统计,在2013年迎峰度夏有序用电的一个月时间里,基本实现了企业根据错峰指令在30分钟内快速控制、释放负荷的目标。

(3)精准调控 ,完美实现用电限额指标。据统计分析,一般企业21时开始使用平电,居民21时开始使用谷电,双重压力造成了今年常州地区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的时间点都穿线在21时之后。为此,我们根据负荷情况预测当天负荷最大值及出现时间,协调安排部分高耗能企业进行避峰,将晚班上班时间由21时推迟至22时,推迟一个小时,让电于居民生活。”

“先避峰、后错峰、再限电”,是实施有序用电遵循的原则。我们根据天气情况及近期负荷走势特点,准确预测早、中、晚高峰分时段用电需求,并结合省公司下达的用电限额,精准预测地区分时段电力缺口。与此同时,有效结合前期对各行业客户用电情况的调研,一旦启动有序用电方案,便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多次通知客户,确保限电指令传递到位,引导客户主动错峰,避免了拉闸限电的出现。

今年夏天,常州地区实际负荷与用电限额相比误差都不超过1%,精准控制率达到了100%。这一成绩在省公司排名中名列前茅。

4 结语

在近年的迎峰度夏有序用电过程中,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撑作用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负荷管理实现了从建立有序用电方案到执行方案全过程的有效监控,保证了有序用电工作的管理和执行力度。同时,我们也加强对用户的有序用电培训工作,引导客户主动避让用电高峰,充分发挥政府、供电企业、用电企业三方在有序用电工作中的作用,使常州有序用电工作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为政府开展有序用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构建安全、高效、和谐的用电市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