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08:27
导语:在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引入现代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管理制度,实现对传统生产手段、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改造,推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200亿斤提高到目前的700亿斤阶段性水平,平均每隔5-7年时间总产量就提高100亿斤左右。按照农民自留量120亿斤计算,现阶段粮食商品率稳定达到80%以上,为发展以粮食为饲料的畜牧业、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入新世纪以后,吉林省在大力发展粮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畜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粮食加工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但是,应该看到,目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入分析,准确把握。
一是主导产业地位突出,但经济优势不强。种植业是吉林省农村的优势产业。玉米生产在吉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其商品率还是商品量,都居全国前列。但是,以玉米生产为主导产业的产粮大县的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困境,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问题依然存在,全国产粮大县前10位中吉林省有6个,而全国经济百强县中吉林省产粮大县一个也没有。人参、鹿茸是吉林省两大特产,具有绝对的生产优势,人参产量占全国的80%,占世界的65%,鹿茸产量占全国的60%,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对吉林省东部山区农村经济的有力支撑。
二是总体生产规模大,但整体效益不高。吉林省农业虽然总体生产规模较大,但整体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吉林省农产品加工流通滞后,产业关联度低;传统生产方式仍占较大比重,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低;商品生产组织程度不高,农民进入市场能力低;改革不配套,城乡经济结合度低。
三是农业资源优势明显,但开发层次低。吉林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农副产品的生产居全国前列,但一直处于出售原料和初加工产品为主的状态,资源深度开发层次低。今年,全省玉米年商品量可达2200多万吨,其中加工转化增值不到60%;主要以淀粉、酒精和饲料等初加工产品为主,相当于变向出卖原料,像长春大成那样的精深加工企业还太少。畜产品主要以屠宰加工为主,生化制药、高端食品加工比重较低。全省人参产值13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靠出售初加工产品获得,深加工增值部分不多。
四是市场作用增强,但经营机制不完善。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功能的增强,出现了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势头。但由于经营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服务机制,造成产销脱节、供求矛盾突出、工农利益严重扭曲。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上,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的利益群体,难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难以提高整体产出功能。
以上问题,实质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所至。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粮食大省发展成为经济强省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条已被发达国家的实践证实了的成功之路。如美国和法国的农业一体化、欧共体的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德国的农工综合体。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深层次问题的现实选择,从吉林省农业实际看,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是吉林省农村经济已开始步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农产品商品量大、商品率高。粮食和畜产品商品率均超过80%,特产品95%以上都是商品;二是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日趋明显,东部的林木、特产,中西部的粮食、畜牧业,城郊的蔬菜等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三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正在加速积累,农业非农村经济在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投资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吉林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处在一个难得的机遇期,必须抢抓机遇,乘势快上,推动农业资源加工转化迈上新的历史台阶,进而农村经济强省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举措
(一)科学配置资源,培育主导产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坚持从区域资源优势出发,确立并逐步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步骤。近些年来,吉林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逐步开发培育了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以牛、猪、禽为主的畜产品和以人参、梅花鹿、林蛙、山野菜、食用菌、野生中药材以及蔬菜、果树为主的特产(园艺)品等三大主导产业,不断提高了其开发的科技含量、组织化程度和总体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中部地区继续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发挥玉米优势,大力推进畜牧业、多种经营的发展。如梨树、农安、榆树、公主岭、扶余等县(市),粮、牧、多、企得到了协调发展,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了人参、鹿茸的产品优势,同时利用丰富的资源,以创名牌,创名特优新产品为先导,加大了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的力度,如人参、林蛙、山野菜、食用菌、野生中药材等五大产业,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三是在西部地区主要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积极发展畜牧业,重视发展经济作物,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重点建设了农田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机设施,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
(二)抓住关键环节,大力发展“龙型经济”,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龙型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农业和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载体,也是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一个强大的龙头企业能够带动一个或几个产业的兴旺,富庶一方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的是建设好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内联外拓的功能,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统一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有效地解决生产与流通、生产与市场的矛盾。近些年来,吉林省重点扶持了一批以玉米深加工和畜产品、人参鹿茸制品为主的龙头企业。目前,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0多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7家,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龙头企业,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产品结构不断更新,市场份额日益扩大,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同行业的排头兵。其中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赖氨酸、化工醇等重大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去年加工玉米34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成为世界同行业中具有重要话语权的超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这些大型龙头企业的成功发展,为加快推进全省农业资源加工转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建设特色鲜明的规模化的农产品基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只有产业优势明显、生产具备一定规模,才能够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否则,难以与龙头企业形成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农产品基地建设,必须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实现基地与龙头企业配套建设,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从吉林省实际情况看,基本模式大体有三种:一是小群体、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主要是家庭经营搞生产,连片发展成规模,集中起来找市场,有的就地行成批发市场。比如,久盛不衰的榆树、公主岭等养牛大县;梨树、农安、九台等养猪大县;德惠、前郭等养禽大县,抚松、集安等人参生产大县,等等。二是专业户带动规模生产。吉林省积极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发展有一定规模的种养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逐步转向专业化生产,着力培养了一批规模生产经营大户。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2.5万户以上,带动农户近百万户。全省现代牧业规模养殖场达到8000多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三是走兼业化发展之路。吉林省抓住工业向农村扩散,城市向农村推进的有利时机,重点扩大了以农为主的兼业农户,逐步提高了以农为辅的兼业农户比例,在全省各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营模式,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
(四)引入产业化机制组建产业集团,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有效途径。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必须广泛运用产业化机制,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为中心,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连接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新的经营机制,走集团化的经营的路子,以凝聚产业群体优势,把小产业与大市场有效的连接起来,汇聚资金,集中科研、生产、经营、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实行多层次、多元化、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联合,实现生产要素的大跨度组合,增强抗风险能力,最终达到控制生产总量,调控市场价格,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总体产出功能。吉林省在继续发挥粮食优势,大力发展以玉米精深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扩大畜牧规模饲养,加快产业化进程外,还加大了企业整合力度,促进同一行业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发展壮大了具有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大型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大成、阜康等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形成了皓月、华正、广泽等大型畜禽加工企业;形成了以紫鑫、益盛等骨干企业为主体,科工贸、产加销相结合,跨地区、跨行业,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大型参业企业;形成了科研育种、种子生产、加工、推广和经营一体化的科技先导型种子企业,等等,增强了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完善政策、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的起步阶段,需要强有力的相关政策去引导、去保护,靠政策驱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此,吉林省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大专项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基地、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建立并完善了土地承包流转机制,积极探索依据政策使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发展规模经营的途径和措施。引导企业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和利益返还制度,在生产、加工、经营各个环节提取风险金,用于产业化组织平抑市场风险,把加工、经营环节的部分利润给农民,扶持生产。体制不顺,是推进产业化的最大障碍因素。为缓解它的反作用,吉林省突出抓了约束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责任。要求各部门转变职能,明确分工,协调运作,打好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战。各产业主管部门不仅抓生产,还抓加工,抓销售,搞好产业衔接。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推进农业产业化,涉及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牵动环节多,政策性强。实现农业产业化并非一时之功。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加大推进力度与保护资源的关系。资源优势是形成产业优势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对经济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需要把现实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是处理好市场导向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经济,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规则不完善,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矫正市场运行不规则行为和偏差,干预调节市场配置资源中出现的不合理倾向,做单靠市场机制做不到的事情。农业产业化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初期形成是缓慢的,必须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推动。当然,这种引导不是简单的行政手段,更多的是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和经济杠杆。所以,在实施产业化过程中,应把宏观调控与市场引导统一起来,在充分发挥市场牵动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确保产业化有效推进。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作用建议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离不开建设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产业经营的一体化。因此,如何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激活农村经济活动中分布最广、形式最活、基础最弱的各种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生产,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皋兰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围绕全县农业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建起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2个(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协会组织26个,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7个,没有注册开展工作的29个),其中,从事种植业29个,占46.7%;从事畜牧业5个,占8%;从事用水互助协会16个,占25.8%;其他行业12个,占总数的19.5%;会员达2.53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5.9%,带动农户2.19万户,占总户数的60.1%。全县农民经纪人队伍累计达到146个,从业人员达到4200人以上;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等专业合作组织年销售蔬菜达6万吨以上,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年销售洋芋达5万吨以上,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为我县农产品实现外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1、组织形式多样。在组织形式上,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伙企业,也有股份合作性质的合作组织,其中以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在组织类型上,多数以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为依托而组织起来的;在组建形式上,有农民自己合伙创办的,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办的,有农技人员领办的,有农村基层组织组建的,也有种养大户及农民经纪人牵头创办的;在组织方式上,充分体现农民自愿的原则,进退协会自由,协会负责人由民主选举产生;在合作环节上,有的是产前、产中、产后单项合作,有的是一体化合作;在利益分配上,多数协会是通过对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优惠生产资料,提供种禽种苗等形式,与会员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主要是为农民提供方便服务。
2、工作运行规范。目前,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软、硬件设施已基本具备,做到有健全的组织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运作机制。协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在农资供应、生产指导、技术培训、产品销售服务和维护社员利益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中心乡九合村养鸡协会,为社员实行“统一供雏,统一供料、供药,统一免检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等五统一服务,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产品质量。在扩大养殖量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与客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保护了社员发展肉鸡生产的积极性,成为带动当地肉鸡产业发展的龙头。五墩村小杂粮协会对小杂粮经营实行统一签订合同、统一销售价格、统一质量标准,通过树品牌、促销售、占市场、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维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社员群众深有感触的说,有了农民协会引领我们进市场、建基地、帮助我们科学种植,我们种的放心、卖的放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产的劲头更足了。
3、带动作用明显。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方式逐步由产前、产中服务转向产后服务,由以初级产品流通转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分散经营、规模较小、难于进入市场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不但对基层政府、而且对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如什川镇下泥湾村西甜瓜协会会长魏怀正根据市场需求,为农民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引进西甜瓜品种7个,引导农民实行科学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使西甜瓜产量每亩增产20%,农民经济收入增长35%以上,同时,积极联系客户,今年推销西甜瓜420吨,为农民增加收入126万元;皋兰县西岔镇双龙蔬菜产销协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坚持走“协会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目前在西岔镇拥有蔬菜基地8000亩,基地内带动农户6000户,形成集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全年销售无公害蔬菜1.5万吨,出口0.5万吨,社员户均增收在600元以上。目前双龙蔬菜产销协会已成为全县发展蔬菜标准化生产、订单生产、出口创汇生产的示范典型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示范基地。据调查统计,凡是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收入都高于非成员农户的收入,已注册的33个专业组织2006年成员人均纯收入达2401元,比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38元。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素质。积极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对农民经纪人、专业村社负责人、农村能人、农业科技示范户代表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县供销社积极开展了系统培训工作,申报成立了“皋兰县农产品经纪人科技推广示范点”,在省供销社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举办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548名,通过考试274名农民经纪人获得劳动部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初级资格证书。目前,全县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达700多人(次);西岔镇阳洼窑村蔬菜协会聘请兰州市推广研究员李庭群为会员讲授高原夏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县、乡技术人员年举办培训班4期以上,年累计培训会员600多人次,通过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熟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知识、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骨干队伍,广大会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交往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实践的锻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3、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西岔镇五墩村小杂粮生产协会,去年共引进小杂粮等新品种13个,试种成功9个,为当地农民开辟致富门路,协会成员不断壮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4、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组织,生产资料由合作组织统一购买,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产品统一销售,减少了交易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受到了农民的真诚欢迎。石洞镇明星村红砂洋芋协会,共有会员86户,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组织本村农民经纪人实行统一销售、统一最低保护价格(最低不少于0.7元/公斤)、统一产品包装(以纸箱代替原来网袋,既卫生又实惠),2007年红砂洋芋销售量达到46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60多万元,精品红砂洋芋销售最高单价达到1.6元/公斤,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收30多万元。
5、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实行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规模经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变为大生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乡九合村以兰州康达、玉莲家禽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饲料加工、种苗供应、肉鸡养殖和产品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6年会员发展到30户,发展肉鸡1.2万只,年养殖规模达到36万只,年产肉鸡14.4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18.08万元,社员户均获利2万多元。
6、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过去政府直接管生产管销售,管得多,但又解决不了农民最直接的问题,农民很不满意。农民有了自己的合作组织,政府借助合作组织的作用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使政府从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工作职能转移到抓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为合作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如下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1、各级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力度不大,财政扶持的力度不够,使得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2、农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不够,一部分农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了解,受时“合作社”的影响,等待观望,不积极参与。
3、机构不健全,制度有待完善。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即使是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的机构,但也是流于形式,且内部制度不够健全,日常运作主要由会长一人说了算,民主管理意识淡薄,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缺乏,社务不够公开。
4、合作水平低,带动能力弱。部分规模小的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的联系不够紧密,真正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合作水平低,市场占有率低,没有真正起到组织农户进市场、避风险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5、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实力不强,自我积累和服务于民的能力还较差,辐射面较窄。
五、建议及措施
1、充分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要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受到达到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化和产业经营的一体化,逐步实现现代农业,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2、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扶持。一是县、乡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二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帮助解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中存在的资金不足。三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
3、加强培训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的认识。继续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和全社会参与农民合作社的积极性。采用宣传车、黑板报、标语、广播、有线电视等宣传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会议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农村的集市贸易场所、人员集中的地方,大张旗鼓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的性质、作用和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打消农民的顾虑,增强农民兴办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经济理念、现代科技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村科技人才队伍,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我国是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农业大国,21世纪农民将面临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三大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这一问题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表现尤为严重,亟待解决。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并结合其他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简要论述一下发展职业教育在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强化途径。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实现有序转移的重大障碍
劳动力的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越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小,转移的稳定度越高,相反,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越窄,转移难度越大,稳定度也越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依然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据互助县劳动就业局的监测统计,2003年劳务输出人数达95018人,占其劳动力总人数的51.27%。劳务输出人数比重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同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一样,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剩余劳动力文化科学技能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却很缺乏,因而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互助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素质结构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中文化甚少,初中、小学文化居多,文盲、半文盲比重大。这些剩余劳动力中的很多人由于文化素质低,既难以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又难以接受国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现今农村大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建国以来传统的耕作模式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
从我们课题组的调研统计资料来看,互助县外出打工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绝大多数(87.33%),这就决定外出人员只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如从事建筑业的外出打工者占43.38%)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只求能干活,难求合理的报酬(月收入300元以下占54.77%)。
2 .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转移出去后又回流到农村。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从业人员素质低将会影响到劳务输出的总量和务工收入。据我们调查结果表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年收入为9226元,比无技术的外出打工的高出2787元。可见,专业化、技能型外出人员不仅就业稳定性好,而且收入相对较高。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曾出现过高速度,但是现阶段由于各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景气,机构改制和人员的裁减,使得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又回流到农村。从深层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适应转移的要求所致。
3. 出外打工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加之劳务输出无序分散,自发性强,上当被骗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法律的保障造成与用人单位的不平等性,工资讨要受到一定困难,给待外出者造成了恐惧心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获得劳动报酬上,有的工种实行计时工资,有的为计件工资。在建筑工地做杂工的工资一般在每月1000元左右,有一定技术的每月1500元。而大部分工地每月只预付农民500元到700元,有的每月只预付100元,有的按工作量支付工资的50%到70%。工头们多向工人承诺,剩余的工资到年底一并发给,好让农民工有“一大笔过年费”。可是到了年底,工头们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拖欠工资,致使许多农民工到了要回家过年的时候,手里握着欠条无处拿钱,空等一场。更有甚者,有的人白干几年,一分钱拿不回来。还有的在劳动中致病、伤残、死亡,由于没有法律合同保障,老板不闻不问。
二、加强职业教育对西部农村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剩余劳动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能够发挥其重要功能。因为“具有技艺的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比为有技艺的人要大,而技艺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 20世纪8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或进人本地乡镇企业)务工,主要以“体力型”输出为主,但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输出为主迅速向“技能型”为主转变。越来越多地方出于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需要,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对劳动力进行全面的培训。这种现实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有着强烈的要求和愿望,他们特别希望在转移之前就能接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一是希望可以降低转移成本,因为转移到城镇后,日常开支会相应提高,而且流动的盲目性也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希望加强转移的方向性和就业的针对性。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后,可能的话,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资格证书,不仅可以提高求职的能力,而且还将树立就业的自信。
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除了切实贯彻实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基本国策,消除新文盲外,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建构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内容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建设要多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岗位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以职业标准为导向。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国务院前总理李岚清同志指出:“职业学校则属于‘订单教育’,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大量的是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主要是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
2. 职业(就业)指导培训。即职业道德、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业选择等,提高求学者的心理素质和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为他们在新环境下生存、创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这种培训主要由各级政府,尤其是剩余劳动力输出地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要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三、加强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 加大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覆盖范围,把更多的农民和农民子女纳入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去。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现实国情决定了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连农村自身的基础教育问题都难以解决,乡政府和村组织哪里还有钱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呢?尽管我国现阶段己经决定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主要由县级政府负责,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格局基本没有变,乡级财政承担不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局面很难保证不会在县级政府重演,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也很难落实到位。因此,必须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加强政府统筹,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同步推进“普九”与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普及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普九”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的重心仍在初中和小学,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和能力接受高中阶段以上教育。他们在完成小学或初中学业后,只带着一般的语文和数、理、化知识回到农村,直接进入生产或工作岗位。所以,西部农村提高劳动者素质,绝不可忽视对他们的职业教育。要结合西部各地方的经济发展特点,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职、普结合,在大力“普九”中普及初等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调整办学结构,适度降低教育重心,主动面向不准备升学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办学;进一步灵活办学形式,校内、校外结合,岗前、岗位结合,既可举办初二分流后的职高预科班,也可举办初、高中一贯制职业教育班,还可举办不同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教会一、两项或几项实用技术,使学生初步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
3. 加强职业教育,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劳动力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的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和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应该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人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每年有许多名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能进人高中阶段或大学继续学习,他们以自然劳动力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劳动。他们中的大多数己经或准备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按照劳动预备制度中“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他们在从业前应得到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此,要狠抓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工作,为他们向第二、三产业的有效转移做好充分准备。要大力开展初三年级学生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早期分流。
4.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订单、定向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业培训的水平和层次。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涉及第二、三产业的专业建设是否有生机和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水平和层次。各职业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因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与现实的而不是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条件密切地挂上钩。“......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以发展年轻人应用于工作上的技能为目的,如果没法应用,这些技能和培训就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派遣)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的良性互动,促进学员就业转移。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实行培训就业资源共享利用,逐步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领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1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从理论指导与解决方案两个方面总结了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更多人可以关注并支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1.1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农村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农村经济管理的强化可以使各区域因地制宜进行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构建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制度的基础上避免农村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1.2提供理论指导与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被推上了历史节点,社会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高效管理方法和手段,对农村经济管理者提出了新的管理水平与要求。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指导,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2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村主要是进行农业生产的阵地,发展农村经济要从农业生产入手。随着科技发展,一些先进农业生产机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其能够快速接受先进机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在学会使用机器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生产,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2制定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可以对农村经济发展指导和约束。管理制度在构建时要以农民认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为基础,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转型,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科学管理制度可以利用先进农业生产机器进行农产品的加工,以拓展农产品市场,在丰富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加强管理工作中的细节
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包括合作社建设、账务管理、集体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工作,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越发复杂,管理人员及管理部门的责任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国家不断强调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行工作创新,要强化细节管理。经济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与农民进行接触,了解农民的具体需求,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报告的撰写,以减轻农民负担。
本科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农村经济管理下农业发展思考
[摘要]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基本的社会生活资料,还能大力推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可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对国家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农业发展;管理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农业的发展主要是指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由于我国在农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惠农资金和技术的缺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使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文章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1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农村经济、政策、计划、土地、统计、审计、生产体制、农业承包、发展、扶贫、分配、产业化、销售、农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二轮土地承包、土地纠纷合同仲裁、农民负担、农业保险等诸多方面的管理。
2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职责
2.1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2.2农林项目管理
2.3研究指导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指导农业产业化
2.4各类农经统计报表的编报工作
2.5相关项目申报工作
2.6撰写农经材料和信息
2.7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对农村经济收支、农民收入以及农民负担情况进行监测,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2.8管理土地承包、耕地、荒山使用权流转和承包合同管理等工作2.9有关农村、农业、农民各类来信来访调处工作。
3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
3.1只有大力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从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保证农业的整体发展不受影响。
3.2农村经济管理是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即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因而决定着经济管理的双重重要性。
4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农业的发展缺乏主动性
由于中国一直以来坚持的计划经济体制观念,导致农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农村经济管理局面很难打开,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但在很多地方却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
4.2农业的相关知识缺乏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农业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农业的相关法律意识淡薄,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进行。
4.3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思想保守,缺乏专业知识,管理观念落后,不能充分认识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向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大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
4.4农村资金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的实施主要是由村干部负责完成,但是由于多年来农村承包土地没有合理的合同规范,而且目前农村的财务还不能做到所有的财务活动都公开透明,导致承包租金无法及时回收,集体财产得不到保障,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5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具体措施
5.1宣传农村经济管理的理念
现阶段我国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的加快实施这一任务,高质量的发展农村经济,相关部门就应该对负责各项工作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只有充分的学习才能更深入的了解。
5.2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实施农村规模经济和产业价值链条的延伸,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及大型企业,建设优势产业生物链,并将其拓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业建设的步伐。
5.3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
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他们对农村经济业务知识、理论以及科学技术等综合业务水平的了解,完善业务范围,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针对金融财务管理以及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必须做到全面了解,才能更加有效的针对性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管理。
5.4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突发事件作为农村比较常发生的事件之一,作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及时拥有及时解决危机的能力,积极听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不偏不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农村经济民主化、科学化发展的进程。
5.5扩展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关键要素之一,只有农业发展的条件得到充分改善,才能加快更新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的步伐,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5.6提供服务指导以及资金扶持
成立专门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设立、规范运作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研究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奖励办法,积极推荐评审市、区、国家级示范社;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品质量认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并给予相应奖励;对合作社及其社员贷款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贷款贴息等。只有加快农村发展,才能有效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不仅需要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整体团队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还应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相配合,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从而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该站农村经济管理的步伐,快速有效的推荐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韩忠;探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年21期
[2]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2期
[3]孙辉;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13期
本科经济学论文范文二: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摘要:经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经济活动就有经济管理,目前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管理是对社会主义农村生产总过程的经济活动的管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生产越发展,技术越先进,管理越重要。经营管理工作搞好了,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新任务,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经济体制的变化
目前农村的经济体制由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合作化经济体制,替代了大锅饭式的集体化经济体制,农民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经营方针、能够处理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直接挂钩,为了发展生产,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农村经济中生产关系的这一重大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2产业结构的变化
目前农村产业结构已由单一的种植业格局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蓬勃兴起,已将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这样,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就成为面向多产业的服务了。
1.3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目前农村生产中引入了市场调节机制,由过去的统购派购为导向转向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来引导生产发展的方向。生产经营方式的这一深刻变化,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成为从生产到流通的再生产的全过程。
1.4农村和农民的本身条件的变化
作为农村经济管理主体的农民,目前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时期中,本身还存在着许多和商品生产不适应,需要我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一是农民比较缺少商品生产知识,虽有了经营权,但缺少决策能力;二是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劳动专业化技能较差,虽有积极性,但缺少科学性;三是农村信息手段落后、传递慢,因而经济信息量少,虽有自主权,但应变能力差;四是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差,严重影响商品流通,进而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所以农村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但要变成全面的经济优势也并非容易,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这些新形势、新特点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
2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任务和方法
我们要根据客观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科学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前,我们就是要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努力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切实加强乡镇企业的经济管理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不能搞一刀切,允许各地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自行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式,存在多元型的经济结构;二是必须搞好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放手让企业真正独立自主地经营管理;三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要推行层层承包制和岗位经济责任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对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通过行政的、法律规定的、经济的等手段及时解决和正确引导,保证乡镇企业沿着社会主义的经济方向健康发展。
2.2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促进产销的良性循环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率日益提高。如何使农村的各经济成份之间、各产业之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之间保持平衡、协调发展,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同时,同步地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也就是说,要在经济规律的指导下,积极支持各类从事供销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有组织的市场的调节作用,并逐步在农村中形成一个以中心集镇专业市场与众多农村集市相连接的市场网络。农民可通过市场反馈的各种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市场经营,产品生产和产品价格策略以及自己产品的营销方式。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生产方向,改变生产结构,使生产和需求自发地调节。互相适应。
2.3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咨询,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面前,生产者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努力改进生产,取得盈利。这既给农村经济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也使每个生产者得冒一定的市场风险,因此,我们一定要搞好经营管理咨询工作,帮助每个独立经营者制定正确的经营方针、决策和计划;寻求最佳方案,搞好合同管理。同时,还要把国家计划指导的要求,对经济的客观要求的信息也传递给他们,这样就把局部的利益和全面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以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和流通获得统一,求得最佳的全面经济效益。
2.4加强经济联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不断改革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以横向经济联系为主,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经济组织体系,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另一重要任务。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时期,面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的激烈的竞争,每个商品生产者要求得发展并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求联合。因为只有联合才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使资源、资金、劳力、人才、技术等条件都各得其所,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联合可互相取长补短、拾遗补缺,把各方的优势集中起来形成更大的优势,以便产生系统效应,起到放大生产力的作用;联合容易抓住经济发展中的生长点和适应社会需求而组织生产,能获得高的经济效益;联合可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的局面,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观念,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经验
一、财税政策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税收也随着市场经济和市场环境的改变发生着变化,所以我国的财税政策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合理的财税政策,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财税政策也能够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因为它存在的实际意义很重,不仅促进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也保证了国家财政的收入。无论是表现良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是较为衰退的经济发展时期,都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财税政策的调整和相关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发展的,不同的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身的优势也是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这也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很多农村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外封闭现象严重,加上不接受新鲜的事物,这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偏弱,财力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都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2.农村财政问题严重。现在很多农村的财政问题都已经显现出来,农村财政负债现象严重,导致财政风险增加,同时有的农村并不是没有钱,而是钱的来源和去向不明确,账目不清晰,最终导致很多钱和财务账本对不上,一旦上面来检查账本就胡乱编造,应付检查;还有的农村挪用公款现象严重;财政用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资金非常有限。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土地产生的,很多农民把土地出让出去,自己出去盲目打工赚钱,这就导致土地大量流失严重,最终土地的质量也被倍其害,工厂的恶意竞争,也造成农村的财政困难现象。3.劳动力素质低。农民属于劳动者,他们依靠土地的经济来源于长年累月的积累,因此他们在种植土地的时候也是依靠的是经验种地,这种传统的观念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很多农村的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都是年龄大和劳动能力差的农民,因此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也会受到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的影响,劳动力素质低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税政策手段单一、投入不足。我国的财税政策针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手段单一,同时也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部分财税手段都是减免、鼓励等,而在其他方面却没有明显的规定,这就导致农村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能利用财税政策的调控手段来支持自己产业的发展。在对农村的财政支出问题上,也仅仅使用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资金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在财政政策的允许下重新规划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针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般的税收的优惠政策都是减免税收,因此在税收方面也是方法单一,这虽然从直观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节约资金,但是却不利于长期的使用税收政策来发展农村的经济。2.国家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不够。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脚步已经开展多年,但看其结果不是很明显,这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强大的财政在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方面,供给不足,因此农村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候迫于资金的压力,只能缓慢进行或者停滞不前,国家的财政支持不仅包括资金的支持,还有一些技术、技能和人才的供给,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国民经济的重点放在了发展工业上面而忽视了对农业的投入,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的发展处于落后的局面,这就是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进程,非常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发展投入也不足。国家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不重视,因此导致了农业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对待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也很低,这就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而对农业设施的技术投入也是欠缺,农业设施简单,技术很难得到创新,设备陈旧,影响农业的发展。3.国家税收设置有缺陷。税收设置狭窄主要体现在资源税和增值税方面,国家征收资源税主要是为了减少对资源的浪费现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个出发点很好,因为农村的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资源税的征收有利于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但是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狭窄,仅限于矿产品和盐,对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水资源也没有在范围之内,这在无形中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资源税的税负偏低,计税的依据不合理,造成了资源市场的混乱,没有对资源起到保护作用,也没有对农村经济起到促进的作用。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只体现在电力、建设、建材等行业,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增加了阻碍,同时增值税具有程序复杂、不易理解的特点,很多农村纳税人在交税的过程中都已经感到很不便。4.农村财政经济局面混乱。农村财政的管理一人掌权局面是常态,同时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没有做到公开透明,而财政报表也是马马虎虎,这就导致农村的财务工作混乱,财政不清晰,再加上农村没有对财政的监督部门,或者就算有监督机构,作用依然是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对于农村的财政和纳税情况没有监督,就会出现虚假不真实的情况,因此农村经济要想和谐发展,需要注意对农村的财政和税收工作做好监督,发挥监督的部门的职责,充分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四、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财税政策的措施
1.利用财税政策来把握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方向。政府合理的财税政策,能够减少农村政府的现象的发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来调节农产品的供应,避免出现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农产品或者农业资源的浪费或者哄抬物价的局面的发生。2.合理的财税政策可以优化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农村经济中农业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和谐化发展以此农村经济也应该加强对二三产业的重视,国家的财税政策也应该加大对其的支持。原有的农业政策不变,新型的农村资源产业应该加大财政支持,优化产业结构,对待那些有优势的产业需强化。同时对于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也需要财政的政策引导,创新发展,找准农村经济发展的着眼点,和增值项目,进行技术创新,升级传统行业的产业结构,改造技术,同时也要采取科学化的财税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道路的前进。3.改革财税体制,增加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农村财政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改革财税政策体制。给予农村财政部门更大的财政权力,以使得财政部门可以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做好财政工作,同时要缩减财政的开支和对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分工,明确责任,这是保证财政支出的有效措施,也要进一步改革税制,国家可以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设置独立性的税务,这也是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要通过财税体制的调整,缩短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以便促进和谐农村的经济。4.加强对财税政策的监督作用。要想加强对财税政策的监督,执行监督的部门要做到三公原则,以免在工作中出现“走私情”的情况发生,还可以提高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对于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他们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强化监督队伍建设,最终把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监督和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形成监督和管理并重的财税监督的新局面,也可以保证了财税政策的落实到位,最终也要提高所有农民的纳税意识,全民参与,做良好的纳税人,从而促进农村经济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这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同时也清晰了解到财税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不难看出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能够积极构建农村经济发展体系,能充分发挥出财政税收的作用,并且使农村经济得到健康、长久、稳定的发展。
作者:高虹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大布苏工业园区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经济管理;应用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格局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经济管理也是一个多元、高效、科学的信息化系统,众多信息节点和信息模块成为这一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要素。故而,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才能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平稳运行。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在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仅能够促进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还能够促进新的信息技术得以有效的应用,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将就信息化技术在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几点分析。
一、信息化技术在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信息化技术设备成本过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然而,面对着较高使用成本的信息化设备,诸如:计算机、网络等,相当大部分的农民有着较大的难度,难以支付这些使用成本。并且在农民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对一些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对一些技术不能完全掌握,就会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2.农村经济信息传播渠道的缺乏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村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导致了农民对于信息的需求有着不同的要求。然而,面对着如此庞大的信息需求,信息传播渠道的不畅通却影响了信息的传输效果。目前来看,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有以下几种渠道:一般都通过电视新闻报道或者一些科技杂志的转载等途径获取到的,尤其是对于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和重点政策,诸如:怎样进行农村市场的开发,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等等缺乏足够的信息和认知。
3.信息化网络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
在目前的农村,很多地区的信息化网络设施建立还非常的欠缺,总的网络体系覆盖面不广,其信息服务的项目也过于单一,这些都导致了农民不能及时获取新的信息资源,而且相关农业的网站非常少,利用率也很低,阻碍了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实现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的时间非常短,导致缺少此方面的专业人才,没有既了解农业又懂得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不能指导农民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农业活动中,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
二、信息化技术在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在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层级的政府部门,并且是一项跨部门、行业、地区的工程,由很多复杂的业务技术组成的。所以,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好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积极的领导农民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设应有的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加大农业网站和经济管理系统的建立,并对农业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助,帮助其完成信息化进程,引导农民能够合理运用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
2 要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服务
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增强信息技术的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农业推广站和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结合起来,使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扩大农村基础建设的规模,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将现有的农村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鼓励农民在在经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增加农民收入,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弄寻信息化的发展和英勇,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制定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政府还应该努力从多角度发展农村信息,努力扩展农民的知识面,使农业活动成为被信息技术指导的活动。
2.提升对农民信息化技术水平
由于我国农民处于文化程度比较低的阶段,缺乏一定的先进理念,所以必须要加快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帮助其建立起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意识,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并且努力培养其对现代化设施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一些农村生产者,也应培养其应有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准确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只有农民对信息化技术有着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科技进行农业经济活动,提高农民的产量,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
4.要建设农村经济管理信息数据库系统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将信息化技术充分的运用到农业活动中去,必须要有完善的农村信息数据库,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指导,但是我国的具体国情比较复杂,农业的发展状况和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建设农村信息数据库的时候,应该不断进行整合和完善,只有这样,才会使这些信息能更好的指导农业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结束语
农业生产的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这也就决定了每个部门之间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提升我们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管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科学技术,只有保证了信息的科学性,才能加快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科学的农业结构,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利津县陈庄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代管理;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提升,农村经济建设正在被加以更加紧密的关注,尤其是“三农问题"成为了新时代经济建设的焦点和热点。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就要找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加强管理的核心,根据核心问题和内容,结合现代农村经济的实际问题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走上小康之路的目标。
一、解读农村经济管理
(1)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在党和国家的经济指导方针以及政策的引领下,密切关注农村市场环境的发展情况,通过有规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管理来实现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始终不能放弃农业生产,农业产业的大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因此,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是通过对农业产品的调配,达到管理农村经济的目标。简单说来,农村经济管理,是在相关政策领导下,制定和实施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然后通过有效的措施和严密的组织架构,调控和管理农村经济发展[1]。(2)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设计到农村的经济社会条件、农村的市场环境、农业经济方针政策等诸多因素,国家经济总体战略方针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指导方针,农业经济管理的组织行驶,就是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再生产的分配、消费的过程,采取的手段从决策到计划,再到组织协调,原则是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及现状
(1)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呈现非常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国家已经将“三农问题”摆在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围绕“新农村”建设,党和国家给予了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扶持,使得农村经济管理已经从初始阶段进入了改革攻坚的深水区。目前,发展农村经济是从国家到政府,再到农村各个村镇党委都非常重视并不断推进的工作。(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展已经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农村的经济管理始终是国家下大力气实施的内容。这是因为,农业发展的好政策好方法要落实到位,是留不开经济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的推进的。农村的经济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工作,必须是围绕农村的经济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谋求新办法新措施的,其目标是要提高农村的物质生产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是重中之重。从目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来看,还有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存在,要解决农村的经济发展平静,就要直面这些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3)从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问题方面加以总结。目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从事农村经济管理的管理者在管理素质和专业素养上还不具备较高的水平,大多农村的管理者来自于农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作为管理者,对农村的优势资源,农业实际情况必须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挥优势,规避缺陷,才能具有宏观的管理思路,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采用当地人治理当地事的模式的羁绊,因此很多管理者只注重眼前事,处理问题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处理结果带有偏见,无法达到公正、公平。这种“土管理”的管理方法,必须加以改变。让更多拥有管理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农村经济管理中,将农村的资源环境充分利用起来,并且通过良好的农村环境和待遇,吸引人才留下来,干下去[2]。第二,农村经济建设是需要不断政策加以扶持的。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政策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建设发展方面的政策,始终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针对农业人口庞大、农村分布分散、农业发展水平差异性强、农村发展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理和解决。但是事实是大部分的国家政策仍然停留在财政补贴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离开财政支持就显得苍白无力,自身发展缺少相应的政策刺激,仅仅依赖财政的支撑才能走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经济发展缺少自我创新的表现,离开了政策扶持管理就无法实施到位。(4)由于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农村的经济管理意识不到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生活有脱节的情况发生。这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长期处在滞后的状态,农民的竞争意识不强,沉溺在传统的分散经营的模式中,缺少大规模的企业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因此农业产业普遍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和资质,这种态势造成了农村经营的范围受到局限,农业材料和产品无法得到市场的青睐,农村经济收入水平难以体高。这些都是农村经济管理的短板,造成了农民在市场竞争的态势下缺乏主动出击的能力的情况。
三、农村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内容
(1)针对上述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拿出有效的经济管理的方法来加以改善。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针对问题展开工作。(2)首先,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我国的农村问题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始终是依法治国,保证农民的利益的。从建国以来,我国对于农业的法律的制定拥有了大量详实和具有成效的成果。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劳务管理条例》等等。从法律规定的角度,农村经济管理始终是围绕着促进农村经济顺利开展,保证农民合法权益而展开的。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也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来加以规范。给予农村经济管理者们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管理组织架构需要将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反馈,尤其是乡镇的领导干部层应紧紧围绕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转变管理思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农业资源的模式上努力。在农业资源利用上,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链条,新工作方法,推进农民收入增长,保证农业发展稳步前进。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进行转型升级的安全保障,增强农村综合竞争实力。(3)加强基层政府的协调组织架构的建设,建设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将矛盾、权益、诉求等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制度加以治理,坚决将各方利益进行统筹,将矛盾加以处理,避免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在经济管理职能的设立上,乡镇政府的管理者们应代表农民的利益,集中农民的思想,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经济建设,调动农民的民主热情,发挥农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开展村务公开、岗位责任制等,针对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展开深入的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听取农民的呼声,为农民解决困难。真正通过服务型、发展性的管理机制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4)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因此加强培训是体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强化正直素质,使管理队伍具备工作责任心、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通过所学、所知给予农村经济管理以指导、帮助和扶持;同时实行定编定岗定员的方法,给予管理人才良好的条件,让优秀的管理者积极参与到农村经济管理中,运用科学文化知识,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把控和运营的作用,保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确保农村基层的管理工作岗位有专业的管理者履行职责。
四、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和涵义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农村经济管理和运营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对时事的关注,离不开时展的要求。因此,从事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始终要坚持的是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良好的敬业精神,真正将自我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去,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升级转型作为己任,从而为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设,为农民的小康之路做好基础性工作,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谭占茹.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18):222-222.
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小农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农村,西部地区无论是在领域还是在人口数量上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农业部2003年《农业统计提要》显示,西部地区仍有高达两亿多的乡村人口,一亿两千多万的乡村劳动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目标意义重大。根据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实物资本短缺引发的贫困恶性循环,即“农村资源生产率较低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和农村地区的储蓄能力低资本短缺农村资源生产率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作为促进农业、农村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自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育不足,致使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进而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中央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对西部农村金融成长不足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化解。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失衡,造成相对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资金大量流失,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状况。表1显示的是2002年全国与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比情况。从中可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472元、3259元和2598元,东部优势明显;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也最低,说明东部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而西部农村金融的制约则导致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表显示的是1996-2002年东、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1996年的10458.63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1904.69亿元: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尤其是西部地区2002年乡镇企业增加值仅为1951.96亿元, 比2001年的2847.57亿元下降了近900亿元。这也是造成东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比重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农业和农村中依然占有相当比例,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较低。这样,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低水平实际上就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较小的货币流通量。实际上,由于低水平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制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进入农村资金循环的货币总量就会偏小,进行价值增值的资本也就偏少,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也就偏小,农村金融业务空间就会受到制约,进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就会陷入低水平均衡的陷阱。
总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失衡的后果是严重的,为农村经济、金融改革埋下许多隐忧。这种状态不仅加剧了金融资源的分配不公,使得越是贫困的农村地区越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不利于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危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不解决农村地区间的金融、经济差距问题,势必影响到中国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与模式构建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决不是简单的注入资金、政策扶持所能解决的,现存的许多研究往往容易陷入这个“陷阱”,过多地纠缠在如何依靠农村金融增加对农村地区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政策运行的结果往往一边是资金的投入,同时更多的渠道出现大量资金的流失。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不足的基本原因是国家实行“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当然,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成长必须要既符合自身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特征,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目前西部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来看,应当建立一种政府诱导型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与发展模式,为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提供连续的正向激励,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发展。具体的政策措施应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 法制建设落后是制约西部农村金融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是解除西部农村金融抑制、实现西部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基础。首先,必须以法律保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主体的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法律规范要明文规定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要利用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同时,依靠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履行和金融市场有序运行。例如,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于缓解当前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能够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政府应放松对非正规金融的管制,给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创造条件让其自发地向规范化、正规化发展。同时,为了克服非正规金融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政府应对本地的非正规金融加以扶持和引导,对非正规金融活动中形成的契约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为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业务咨询和引导服务,促进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流,以此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形成较为完善的非正规金融服务体系。其次,要依靠法制的力量,维护良好的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西部农村金融环境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不但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改变观念,还要加快建立西部征信系统和征信制度建设,更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处理违犯金融法律法规、破坏金融环境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法律环境。第三,要依法规范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行政活动。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这种积极作用。要把一个地区金融环境的好坏作为衡量基层政府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奖优罚劣,对那些任意干预金融活动、造成严重损失的政府机关和官员,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促进西部农村形成差别化、多样化的金融发展模式 通过政府政策诱导实施差别化的农村金融区域发展战略是促进在西部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西
部经济发达地区应选择“市场竞争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责任主要是是加强市场监管,扩大市场开放,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秩序,构建农村金融安全网,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重点解决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错位问题,从淡化所有制金融,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开始,发挥农村金融政策的引导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诱导机制,引入民间资本,大力发展专门化的、地区性的、赢利性的农村股份制、合作制商业银行,鼓励各类商业性金融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同时要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建立与多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西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应选择“政府诱导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区域性的农村金融中心,形成农村金融增长极。重点是围绕农村,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经营等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村金融结构与之相适应,当前重点是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同时要扩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领域,重点是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等提供金融支持。对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应选择“政府扶植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重点是培植并维持农村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不断增强其功能,重点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小额信贷,鼓励发展民间互金融,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给予资金支持,使之摆脱引缺少资金而导致的贫困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