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08:32
导语:在档案管理风险防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转贴于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事业单位;应用;风险控制
一、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应用的主要作用
(一)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传统工作形式也在发生改变。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催生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强化信息化建设也已经成为当前许多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档案管理领域同样如此。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方式较为落后,工作效率较低,并且随着档案数量的增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呈现出逐渐加大的态势,给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1]。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将很好的解决工作质量低下的现状,并且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效率,可以说,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很好的契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在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目标是储存资料,与此同时,档案中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通过查询和利用档案工作信息,可以更好的指导下一步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工作体系。通过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可以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传统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档案利用与开发上。通过对档案的总结和梳理,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并且为事业单位主营业务的发展与优化提供建议,实现工作效能总体提升。
(三)节省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大量资源
在传统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下,管理质量较低,档案管理工作受到了较大的空间限制。纸质版的传统档案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随着人数的增加,会产生大量的档案,如果不进行信息化收集与处理,会严重影响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此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档案资料查询与调取等方面,都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工作中应用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目标就是发挥档案作用,实现档案资源的利用与流通。要想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水平,就要构建一体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在传统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和收集模式中,各部门之间一般各自为政,档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流通,通过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需要信息和资源的时候,可以通过调阅档案的方式,有效整合工作资源[3]。
(二)合理利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资源,提升风险防控质量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中开展电子信息建设,既要优化工作流程,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性和便利性,还要实现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检索等方式,发现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找到共性和有指导性的问题,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得出有效数字,指导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4]。
(三)及时填补事业单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高安全性
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随时注意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漏洞,因为档案中涉及许多隐私性的个人资料[5]。所以,为了消除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的风险,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一方面应该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填补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的漏洞,防止档案中的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和盗取,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抵御档案风险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抵御能力。
(四)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机械,重复性很强,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高,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融合,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6]。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档案管理专业,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的时候,除了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外,还要注重引进档案管理人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升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原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具体的工作中,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档案管理工作与日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要经常性开展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应用意识,提升工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在利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同时,要对档案信息的安全和风险控制措施给予重点关注,不能一味的追求管理的效率,而忽视档案的安全,应积极制定档案管理的风险防控措施,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因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漏洞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付冰.电子信息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及风险控制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186.
[2]敏.现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技术化[J].中国信息化,2013(10):20-20.
[3]谷红艳.电子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分析研究[J].东方教育,2014(z2):90-90.
[4]李咏梅.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5(13):163.
>> 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技术成果法律风险与防控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农业科研单位资金管理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激励机制创新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分析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研究 农业科研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探讨 强化我国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之我见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建议 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与思考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后勤管理改革发展问题分析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控制论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初探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路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1-01).
[4]华能集团.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治理结构及其法律风险防范机制[EB/OL].(2012-10-31).
[5]周柏红.科技风险的法律防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P55-58
[6]朱茂元.工程建设中的法律风险防范[EB/OL].
[7]顾炜.国防科研院所法律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国防科技工业.2010(8):54-57.
[8]王贤建.供电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分析[J].农村电工.2011(12):14-15.
关键词:风险管理;视角;电子档案;安全管理
从现如今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中可以看出,网络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高效地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之间从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形式转变为电子档案形式,有效地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材料的投入,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电子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风险性相对较高。
1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审视档案安全管理
在对档案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这两点的区别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来说,很多人都存在着严重地误解。事实上,风险和安全之间都有比较深刻的意义。虽然,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但是风险和危险并不相同。
风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威胁,第二是机会。风险中的这两点因素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本能量以及效率的大小。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电子档案的网络化程度。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电子档案的风险性可能会比纸质档案高,但是,现如今,电子档案形式却仍然被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电子档案在进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工作的实际难度,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工作效率也得到了高效地提升。也就是说,电子档案的管理形式既有风险的威胁,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机会。
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以风险评估方式为主,对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科学地判断手段。风险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性,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主要是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之后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安全管理体系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在进行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将安全风险、效率以及成本三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
2 档案安全管理的问题分析
2.1 缺少科学的安全管理技术
所谓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指信息安全管理,在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对信息的安全晨读,威胁力量以及安全风险等内容进行控制,同时还应该采取各种不同类型的保障措施。同时还应该对需要人力、物力等的投入量进行控制。但是,从实际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由于工作人员缺少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指导,往往在档案工作中出现安全性不高,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的现象。档案安全管理方式很难适应现如今的电子档案形式。虽然,档案管理部门也层做过各种尝试,但是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工作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很难在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中起到促进作用。
2.2 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着误解
一直以来,我国的档案管理事业都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会一直追求安全性,以至于忽视风险的防控工作。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上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只能对其进行控制却不能消除,安全风险的存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安全也是相对的。从现如今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上看,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就是所谓的风险管理工作,每一种工作类型都拥有其自身的保护级别。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一味地追求绝对的安全,必然会造成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电子档案的安全性也会受到严重地影响。可见,工作人员对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着严重地偏差。
2.3 管理环节不完善
首先,安全管理计划缺乏依据。现有的电子文件安全管理计划的制订,绝大多数是凭借个人经验或者参照其他管理部门计划来制定的,而不是依据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实际情况来制订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其次,缺乏关键的风险评估环节。风险评估是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没有风险评估,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决策行动的依据与方向,由此而引发的安全管理措施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3 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3.1 应对技术风险的措施分析
应对技术方面的风险,需要从IT基础设施规划、网络访问、信息传输、数据存储、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软硬件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部署防护措施,如采用防火墙加固网络访问控制,采用防水墙防止内网数据的非法拷贝和流失,采用入侵检测技术动态监控网络安全状态,采取电子签名技术防止电子文件被篡改和滥用,采用数据加密技术防止信息泄露,采取身份认证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访问,采取防病毒软件和查杀技术防止系统文件遭破坏,采取升级服务技术堵漏洞关后门,采用容灾备份技术规避设备故障风险等。
3.2 应对管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应对管理方面的风险,需要从现代档案管理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建立各种防范制度和治理措施。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可实施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推行规范化应用;从档案信息的密级与访问权限角度,规划和部署网络区域和各类档案信息的组织、保存和管理策略,对于档案实行物理隔离,非密档案采用授权管理模式提供利用;对于档案信息存储,按照使用要求和访问频度采取分级存储策略进行管理;针对数字介质寿命相对较短等特点,采取制作纸质拷贝的“双套制”方式以应对长期之风险;针对IT技术动态发展的特点,采取技术变迁管理方式,及时实施格式转换、数据迁移和版本跟踪管理;在内部IT资源管理方面,采取多人协同负责,定期轮换岗位和相互制约方法,降低单人集中管理之安全风险;在网络系统整体管理方面,避免“木桶短板”现象,采取同步升级,整体安全之管理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以往传统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模式上存在了很多的不足,从而导致各种安全风险的发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风险管理作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选择科学合理的安全控制方式,才能及时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电子档案受到损坏,从而促进我国档案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卉蕾.浅谈档案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科技,2011(4).
[2]马淑琴.浅析电力部门档案安全管理规范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23).
[3]王菁.水文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6).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事档案;公共卫生
1 公共卫生行业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人事聘用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问题也更加突出的展现出来。人事档案管理如何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成为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近十年来,国家对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视不断加强,特别是2003年的“非典”以后,国家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同时,公共卫生人才的人事管理工作仍沿用传统干部管理办法,其档案内容未能突显出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性和技术水平,影响了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准确判断和全面评价。不利于单位对人才的使用。如何加强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人事管理,已成为现阶段值得关注的问题。
2 公共卫生行业人事管理存在问题
(一)公共卫生单位同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基本材料主要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政审、奖励与处分、职务工资等,人事档案集中展现了个人的德育状况和工作表现,并没有突出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特点。
(二)公共卫生事业本身是一个特殊行业,就单一的疾控部门来说,它的专业人员包括预防医师、实验室检测人员、消毒杀虫人员及科研人员等。他们各自从事不同的专业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工作人员常与病源打交道,因而也成为高风险人群。在疾病预防控制过程中,他们也应成为重点的防控对象,对他们的健康情况应有详细的记录,但目前的人事档案中并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三)公共卫生专业性强,日常工作外还负担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学生培养及科研工作,专业技术考核材料几乎伴随他们的终生。但目前这方面的管理较为随意,未明确列入人事档案管理范围。
3 建立结合专业、综合的人事管理制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才能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自身的挑战。为此,卫生部门应调整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内容结构,逐步建立以专业技术生涯、工作能力和信用记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模式,同时应该根据行业的特殊性,增加健康档案部分内容。
(一)完善学历与继续教育档案。公共卫生是个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不断在进行如在职研究生等的学习,每年也有各种不同专业继续教育,这些学习经历是个人工作能力的补充,也应成为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
(二)建立健康档案。公共卫生是较为特殊的行业,工作中经常接触传染病的传染源,有很高的职业风险。因此,专业人员除每年的常规体检外,应增加更多的有关传染病的检查项目,根据卫生法规的相关规定,保留各种有风险传染疾病的检查记录,随时跟踪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职业暴露。保证从业者的健康的同时也控制相关疾病的传播。
(三)技术档案内容。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档案依旧是参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分类都渗透着党管干部的痕迹,无法真实反映出一个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因此,应完善调整档案的内容,如科研情况、教学任务、论文水平,学界影响等。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学术水平及业绩成果,是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一大亮点
(四)增加个人社会信用档案。信用档案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专业人员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积累个人信用财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可为自身的职务升迁、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单位也可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培养稳定、忠诚的人才队伍。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同时,也可以防范职务犯罪和因个人不当行为造成的各种损失。
公共卫生的建设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工作主体,其人事档案也必然成为卫生部门人事管理的核心部分,档案内容直接影响到卫生事业人才资源的应用,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完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优化人才资源,建设人才队伍,为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琴.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展望[J].档案学研究;2011年05期.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风险;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029-03
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储金。职工住房公积金包括职工个人缴存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两部分,全部属职工个人所有,两部分缴存比例现均为职工个人工资的8%。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是职工工资的组成部分,单位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是单位的义务,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是职工的合法权利。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住房公积金的安全问题。从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初期,就把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作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在运作过程中,其风险存在是必然的,并且贯穿于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
一、住房公积金的风险分析
按照住房公积金的运作和管理过程,住房公积金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缴存风险、贷款风险、档案管理风险、沉淀风险和投资风险。
(一)住房公积金缴存风险及其成因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风险是指在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代扣代缴过程中的缴存风险,委托收款过程中的缴存风险,收取现金过程中的缴存风险以及个人账户管理中的缴存风险。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五点:一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而不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法》,法律约束力不强。二是地方政府、单位和职工对住房公积金的认识不足,经办人员责任心不强,单位疏于管理。三是各部门、人员利益不一致。四是我国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是作为一个独立承担风险、收取公积金的专业化金融机构,人员缺乏,人员能力不足,没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五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各单位的信息化程度不足,缺乏通过网上来进行归集的方式。
(二)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是公积金最主要的风险,可以总结为物产权风险、信用风险、欺诈风险、贷款条件风险、流动风险、运作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法律风险等八种。其中,物产权风险主要表现为抵押物的产权可能并不全是个人所有,以及抵押物被拆迁,但补偿价可能不足以偿还贷款。信用风险表现为借款人或保证人主观上不承担应尽义务以及客观上难以承担应尽义务。欺诈风险表现为借款人的重复抵押、虚拟抵押、故意遗漏共有人的抵押、租赁房屋抵押及旧契抵押等五种形式。贷款条件风险表现为:按揭比率过高或首付比例过低造成的违约风险,利率波动造成的利息收入损失或违约风险,还款期限过长造成的自然风险,静态的按月均还方式造成的违约风险。流动风险表现为中心发放的个人住宅抵押贷款债权流动性差而产生的风险。运作风险表现为实际运作过程中,权力干预造成的风险以及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不可抗力风险表现为还贷期间,抵押物由于不可抗力而毁灭或借款人意外丧失劳动力造成的违约风险。法律风险表现为借款人违约后,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心难以行使债权的情况。
公积金贷款风险的成因主要由以下五方面形成:
第一,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组织建设不完善。住房公积金管委会与管理中心之间缺少办公室常设机构的联系与沟通,使得二者在职能划分上存在着一定的政策不明风险。
第二,贷款机制脱节。住房公积金贷款按规定采用委托银行贷款方式,贷款资格的审查、贷款的审批等均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贷款抵押、贷款发放等由受托银行办理并收取手续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由此先天地形成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与回收的严重脱节。受托银行对每笔贷款抵押是否到位,是否逐月收回,重视不够。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因不直接面对还款者,也无法针对还款人的还款进度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与指导。
第三,贷款特有的政策性。首先,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决定了它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广大中低收入者。其经济收入状况在社会中属中、低水平,对这样的购房者,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供贷款义不容辞,但是潜在的贷款逾期风险也不言而喻。其次,劳动力日益市场化,家庭收入不稳定性增强,不能按时还贷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使贷款资金安全性受到威胁,借款人因失去工作,意外伤残和家财被毁等原因,经济状况突然恶化甚至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导致上述抵押和打包手段无法施行或不足补偿风险损失。
第四,个人诚信制度缺失。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其他住房贷款一样,是建立在个人诚信的基础上,以合同契约为纽带的经济行为。我国个人信用才刚刚开始介入经济生活,现行的个人住房消费信贷是在个人信用残缺不全的情况下推行的。信贷部门对个人资信情况了解较少,个人守信意识不强,尤其是面对恶意骗贷就较难规避个人信贷风险。在这种情形下,发放贷款势必承担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违约风险。
第五,还贷法律欠健全。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配套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还没有完全建立,尽管《合同法》等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诸如受托银行在公积金贷款回收方面应付责任,各种情况下对抵押物的处置方式等相关操作细则还不完善,使得还款的法律约束被软化,抵押贷款逾期风险实质上不能得到最终化解,还需要整套行之有效的具体配套方法与它衔接。
(三)住房公积金投资风险
住房公积金的投资风险,是指在住房公积金的运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如投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
住房公积金投资风险产生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未来的难以预知。投资是基于未来的预期收益而发生的行为。但由于人不可能掌握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完全信息,也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所以实际收益往往与预期收益存在不一致。二是委托问题。是对于资金的投资委托专业的机构而言,但机构与中心利益可能存在不一致。三是投资周期长。投资周期长,容易受各种不可知因素的干预,资金难以在短期回收。四是资本市场不发达。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缺乏足够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
(四)住房公积金沉淀风险
住房公积金沉淀风险主要是指公积金存款利息大于贷款利息而带来的风险,如果公积金存款利息大于贷款利息,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就会沉淀,带来很大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倒利差”风险。究其原因,在于住房公积金缴纳的强制性和贷款的政策性。住房公积金缴纳的强制性,导致中心必须归集大量的存款,而且存款利率较高。另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政策性导致它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广大中低收入者,而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经济收入状况在社会中属中、低水平,难以承担较高的贷款利率。而且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用途也被限定在了住房的购买上,导致其放贷的途径受限。
(五)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风险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由于管理中心对贷款档案的管理还不规范,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规范,贷款档案管理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信息失真、信息遗失导致坏账损失和风险隐患。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的扩大,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也越来越大。
二、住房公积金风险的防范措施
根据前文的分析,结合住房公积金实践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住房公积金风险: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公积金监管模式
住房公积金现有的监管模式是以多头监管、局部监管、合规性监管、结果监管以及现场监管为主,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构建科学规范的监管模式是防范风险的核心内容。
(二)实行对公积金运用的实时监督
采用智能化技术,通过设计住房公积金风险防控指标,构建住房公积金辅助决策预警系统。
(三)加强住房公积金缴存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住房公积金缴存风险形态多样,其危害性也不容置疑,它将会影响住房公积金安全性,损害职工个人合法权益。为此,我们必须加强住房公积金缴存风险控制和管理,防患于未然。
1.加强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要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精神,对原有的缴存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对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必须有统一的计算口径。对确属经济困难的单位,建立缓缴和降低缴存制度,规范单位缴存行为。
2.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内控机制,相互制约,保证安全。建立住房公积金内控机制,就是要保证缴存、上机、复核三项业务和相关科室之间相互制约。单位上中心缴存的,工作人员在收取公积金后,在规定时限内录入个人账户,并将缴存凭证传递给复核人员。一月一对账,年底对总账,保证中心与银行、中心与单位、单位与个人账账、账证、账实全部相符。中心在内部管理的制度设计、管理理念上必须环环相扣,相互制约,保证资金安全。
3.建立住房公积金协理员制度,规范单位缴存行为。为促进各单位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防范风险,可在月缴存额达1万元以上或缴存职工超过500人单位,聘1~2名住房公积金协理员,督促本单位按月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负责本单位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变更、基数调整、支取业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可根据协理员工作业绩予以考核,并给予适当奖励,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
4.加强住房公积金检查和监督,保证资金安全。加强检查,联合国资委、经贸、工商联、工会和审计等社团组织和部门,定期对各类单位开展住房公积金专项检查,以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行为,引起单位和职工对住房公积金重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另外,对于受托银行代收住房公积金的,每年与受托银行签订考核责任制,定期与人民银行对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进行检查和监督,以规范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行为、防范住房公积金代收风险。
5.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制定队伍培训规划,定期开展业务操作和计算机培训,组织职工学习业务政策和相关法规,提高职工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对于新录用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持证上岗。
(四)加强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风险管理
1.将防范工作前置。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强化贷款工作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有关审贷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既要注重申请借款人资格、偿债能力的审查和抵押物等的落实,也要注重贷款使用项目的审查,努力使风险隐患降至最低限度。
2.加强贷款档案管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十多年来,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发放个人住房委托贷款6 364.33亿元,支持了695.24万户职工购买住房。这也就意味着将产生695.24万卷贷款档案,但是目前各地管理中心对贷款档案的管理还不规范,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规范,贷款档案管理暴露出不少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信贷资金虽然成千上亿,但它只是一种“符号资产”,它的存在和归属必须靠各种合同、文字资料、数据表格、账户等为载体予以证明。因此,应从建立贷款档案工作组织体系入手,建立完善贷款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同时,坚持档案工作与贷款工作同步进行,并将档案资料集中统一保管和使用。全面加强贷款档案管理,而只有建立健全贷款档案,才能掌握贷款发放收回的主要依据、借款人信用情况及债权存在的证明。
3.采取多种手段加强逾期贷款的催收管理。要始终把逾期贷款的催收作为风险防范的重头戏,要求各贷款承办银行必须通过打电话、发信函、登门催、找单位等方式组织催收,并通过提请法院下达支付令、诉诸法律等手段,降低逾期率。
4.取消公积金房贷险代以“担保制”。当前我国多家银行取消了房贷险,但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市民,仍必须缴纳几百至数千元不等的保险费。笔者建议,借鉴并推广北京等城市的做法,取消公积金房贷险,由专门机构为房贷风险提供担保。此举将降低公积金贷款风险,同时大大缩短办理时间。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中国的住房融资:政策建议[J],1996.
一、“互联网+”时代实现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1、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互联网+”时代下,随着生活节奏与社会压力的加大,用户对信息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开放的网络环境在承载和传播大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意味着档案信息准确性和权威性的下降,在众多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面前,用户很难及时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这种效率低下的服务方式是难以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高效化需求的。另一方面,随着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跨度整合与交互渗透,不同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专业性趋势,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能够为用户迅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需求所在。
2、提高档案管理机构的规范化服务水平
互联网+时代下,依托大数据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现代化和个性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必将围绕这一趋势展开。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档案管理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对用户的档案信息进行精准化、细致化分类并将类似的档案信息整合、串联起来,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检索服务。因此,将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推手是档案管理机构当下需要考量的问题。
3、深入挖掘个人档案信息的内在价值
“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信息服务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对不同用户的知识结构、专业范畴、年龄层次、学历水平、工作经验等个性化的信息加以智能管理与分类。这对专业整合和学科渗透日益显著的科技发展而言,个性化档案信息能够帮助企业迅速了解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传统档案信息服务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互联网+”时代下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面临的问题
1、缺乏严密的信息数据泄露防范机制
“互联网+”时代下个人档案信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泄露风险,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势必会造成用户个人权益的损失。如果缺乏严密的数据风险防控机制,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助推下,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技术漏洞窃取用户信息,并根据个性化数据迅速定位到用户个人。一方面,针对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面临的数据泄露风险,我国现有的法律监管制度以及信息监控机制后知后觉,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当前的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存在诸多漏洞,这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2、用户档案信息的收集与分类智能化不足
虽然当前对用户档案信息的收集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获取的信息经过大数据运算后进行过专业分类。但相同用户名在注册或登录系统时出现的数据冲突等问题却依然难以有效解决,当前档案信息收集的智能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势必会阻碍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计算机系统在个人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时通常会出现分类不准或缺乏分类标准的问题。由于不同的分?依据会出现不同的个性化信息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人工辨别和分类。
3、缺乏专业的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人才队伍
“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对人才档案信息精准性的需求以及行业整合发展的动态变化速度较快。在档案管理服务领域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档案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这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人才与计算机信息人才对接不畅。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既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基础,也要具备互联网服务意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当前兼具两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而高校中一个新的人才培养方向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这就使得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人才储备不足。
三、“互联网+”时代下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实践路径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用户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首先,加强对档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技术维护和检测。一方面,国家要从法律层面完善档案信息的保护政策和监管制度,另一方面,档案管理机构也需配置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平台的日常运转加强监管,从而保障平台的安全性。其次,档案管理机构应提升职业操守,加强内部监管,避免受个人利益诱导而外泄用户信息数据。并主动帮助用户学习、适应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和项目。进而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坚持智能化原则,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科学水平
首先,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对档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平台和项目加以开发,提高平台智能化服务水平。其次,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智能终端,对不同用户的个人信息加以智能化分类管理,通过用户在使用微信、论坛、微博等社交软件时产生的个人数据来预测用户的群体属性。再次,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要加大技术开发与设备维护的资金投入力度,配置专门的岗位和人才不断更新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理念以及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从而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档案信息服务。
3、坚持人才核心原则,提高档案信息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
首先,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应及时通过内培外引建设一支兼具互联网服务意识和档案信息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方面,在机构内部开展继续教育,鼓励工作人员广泛涉猎并学习与互联网+服务相关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面向社会积极招聘一批优秀的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人才,为档案管理机构注入新鲜血液。其次,档案管理机构还应主动与地方高校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校企联合等方式,探索档案管理互联网+服务新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为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储备人才。
摘要:以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科研能力为研究对象,从队伍结构和思想意识两个方面,分析了管理人员科研倦怠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并
>>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分析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 浅析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与绩效管理研究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与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应对分析 高校专职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对策 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与策略研究 浅谈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与绩效管理 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与改进措施 保障与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与解决途径 浅谈科研管理人员在医院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浅谈如何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外事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需加强学习 职业院校基层学生管理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浅析 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 高校基层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因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百度文库.
[9]钟衍寰.高职学院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中国高校科技,2006(S1).
[10]张音宇,郭胜.职业院校基层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5
疾控机构档案是在卫生防病、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及形式的历史记录。卫生防病档案作为地方卫生防病工作的“日记”,是广大疾控工作者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疾控事业生存和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和依据,在防病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和支持保障作用。这种资源的形成和档案工作质量与疾控业务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密不可分,后者是前者一种必备的先决条件和保证。
疾控机构档案是在卫生防病、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及形式的历史记录。卫生防病档案作为地方卫生防病工作的“日记”,是广大疾控工作者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疾控事业生存和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和依据,在防病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和支持保障作用。这种资源的形成和档案工作质量与疾控业务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密不可分,后者是前者一种必备的先决条件和保证。
众所周知,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个人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预着每个人生活、工作,甚至决定着生活、工作的成败。同样档案意识是疾控工作者在履行职责,开展防病业务活动过程中,客观上应具有的档案形成、积累、归档、利用和发挥档案作用的意识与言行,它是确保档案资源完整、准确、系统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产作用的重要保证,决定着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工作的质量。①疾控业务人员的形成归档意识决定着档案的齐全和完整。这是开展好档案整理与利用等基础业务工作的前提条件。档案的完整性要求无论对卫生防病、科研、基建、设备仪器档案,还是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都是最基本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因档案不全或缺少造成利用上的困难和遗憾,才能有效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保证各项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工作的正常开展。②疾控业务人员的档案利用意识决定着档案利用率,直接影响着防病档案作用发挥。利用意识强,思路开阔、方法正确,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针对性强、效果好,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广大职工对档案工作性质和地位的认同,不断促进疾控机构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反之事半功倍,不利于卫生防病档案工作的发展。③疾控档案专兼职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事关档案利用效果,事关档案工作者的形象,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是为疾控机构改善档案工作环境,提高档案人员待遇创造条件,奠定广泛认同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假如疾控业务人员档案利用意识淡薄,档案利用人员较少,甚至卫生防病业务档案冷落到无人问津,那么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档案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④档案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档案的安全意识,它是档案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保证档案实体及内容安全两个方面。它们是紧密相联的统一体,都是维护档案安全和有效性,使档案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如果有那一方面没有做好、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整个档案工作的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众所周知,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个人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预着每个人生活、工作,甚至决定着生活、工作的成败。同样档案意识是疾控工作者在履行职责,开展防病业务活动过程中,客观上应具有的档案形成、积累、归档、利用和发挥档案作用的意识与言行,它是确保档案资源完整、准确、系统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产作用的重要保证,决定着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工作的质量。①疾控业务人员的形成归档意识决定着档案的齐全和完整。这是开展好档案整理与利用等基础业务工作的前提条件。档案的完整性要求无论对卫生防病、科研、基建、设备仪器档案,还是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都是最基本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因档案不全或缺少造成利用上的困难和遗憾,才能有效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保证各项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工作的正常开展。②疾控业务人员的档案利用意识决定着档案利用率,直接影响着防病档案作用发挥。利用意识强,思路开阔、方法正确,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针对性强、效果好,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广大职工对档案工作性质和地位的认同,不断促进疾控机构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反之事半功倍,不利于卫生防病档案工作的发展。③疾控档案专兼职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事关档案利用效果,事关档案工作者的形象,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是为疾控机构改善档案工作环境,提高档案人员待遇创造条件,奠定广泛认同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假如疾控业务人员档案利用意识淡薄,档案利用人员较少,甚至卫生防病业务档案冷落到无人问津,那么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档案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④档案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档案的安全意识,它是档案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保证档案实体及内容安全两个方面。它们是紧密相联的统一体,都是维护档案安全和有效性,使档案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如果有那一方面没有做好、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整个档案工作的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那么如何引导和培养疾控业务工作者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认为档案意识应从档案的形成归档意识、利用意识、档案管控意识和服务意识4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那么如何引导和培养疾控业务工作者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认为档案意识应从档案的形成归档意识、利用意识、档案管控意识和服务意识4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⑴形成归档意识:就是要在履行职责开展卫生防病业务工作的同时,从源头、细节做起,档案资料从产生、使用、保存等环节上按归档的规范要求执行。单位购买的相关办公用品也要考虑日后长久保管使用的因素,如纸笔、防病资料的记录、报表、签字等。内容上要严格执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注意形成反映活动成果性材料,重要的或标志性的阶段性材料,概况性材料,以揭示和反映地区卫生防病活动的基本情况、真实状况,重要程度,给疾控工作留下可借鉴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对那些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材料,注意收集、积累,适时归档,避免只做工作不留凭据而导致缺少或材料不全的遗憾。
⑴形成归档意识:就是要在履行职责开展卫生防病业务工作的同时,从源头、细节做起,档案资料从产生、使用、保存等环节上按归档的规范要求执行。单位购买的相关办公用品也要考虑日后长久保管使用的因素,如纸笔、防病资料的记录、报表、签字等。内容上要严格执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注意形成反映活动成果性材料,重要的或标志性的阶段性材料,概况性材料,以揭示和反映地区卫生防病活动的基本情况、真实状况,重要程度,给疾控工作留下可借鉴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对那些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材料,注意收集、积累,适时归档,避免只做工作不留凭据而导致缺少或材料不全的遗憾。
⑵档案的利用意识:就是疾控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利用档案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实现工作需求的意识。现实工作中档案的利用人们往往局限于基建改造、设备维护、职称评审等一些活动,对此无容置疑,若仅限于此就会在档案利用的普遍性和广泛程度上打折扣,客观上形成和限制了档案资源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使活化档案资源,彰显档案作用的深度和广泛程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殊不知工作中利用档案的需求极为普遍,很多人只是缺乏利用意识罢了。一些卫生防病业务工作人员为有效做好工作深感困惑、郁闷。例如有人为拟定疾病预防控制的制度、方案、规划、预案、标准规范犯难,有的工作人员为编制年度防病工作目标责任书、起草防病工作纠纷合同、协议不知从何入手,有的工作人员为突发疫情和食物中毒难题心神不安、颇为头痛,可就是不知道利用档案借鉴前人的经验,而获取好的思路、好的方法,激活自己的灵感,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所以在卫生防病工作上一定要有利用档案的意识,这样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发挥了档案的作用,体现了档案及档案工作的价值。
⑵档案的利用意识:就是疾控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利用档案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实现工作需求的意识。现实工作中档案的利用人们往往局限于基建改造、设备维护、职称评审等一些活动,对此无容置疑,若仅限于此就会在档案利用的普遍性和广泛程度上打折扣,客观上形成和限制了档案资源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使活化档案资源,彰显档案作用的深度和广泛程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殊不知工作中利用档案的需求极为普遍,很多人只是缺乏利用意识罢了。一些卫生防病业务工作人员为有效做好工作深感困惑、郁闷。例如有人为拟定疾病预防控制的制度、方案、规划、预案、标准规范犯难,有的工作人员为编制年度防病工作目标责任书、起草防病工作纠纷合同、协议不知从何入手,有的工作人员为突发疫情和食物中毒难题心神不安、颇为头痛,可就是不知道利用档案借鉴前人的经验,而获取好的思路、好的方法,激活自己的灵感,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所以在卫生防病工作上一定要有利用档案的意识,这样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发挥了档案的作用,体现了档案及档案工作的价值。
⑶疾控档案专业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是由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档案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变“故纸堆”管理为知识、信息、资源的管理,实现管理对象的转变,变被动提供利用为知识、信息、资源分析者、传送者、诠释者、利用者。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实际,做好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开展档案编研活动,实现工作角色的转变,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搞活服务方式与方法,充实服务内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好的本地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工作规范,积极引导和培育业务工作人员形成牢固的档案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和成绩为形成职工良好的档案意识树立榜样。
⑶疾控档案专业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是由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档案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变“故纸堆”管理为知识、信息、资源的管理,实现管理对象的转变,变被动提供利用为知识、信息、资源分析者、传送者、诠释者、利用者。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实际,做好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开展档案编研活动,实现工作角色的转变,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搞活服务方式与方法,充实服务内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好的本地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工作规范,积极引导和培育业务工作人员形成牢固的档案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和成绩为形成职工良好的档案意识树立榜样。
⑷档案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档案的风险防范意识,主要有防散失、防失效、防泄密和保证档案安全几个方面。防散失就是要按各类别档案的归档要求,将形成的档案应归尽归,防止归档前档案的散失,确保单位形成的档案的齐全与完整;如疫情、食物中毒的个案调查表,要集中统一存放,不能散存于个人或科室。防失效就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格审查,确保图物相符、数据准确、审签手续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与标准要求,防止失效或卫生防病等档案资料不一致产生的档案风险及后果。这方面尤为重要,特别是免疫规划、慢病管理等要注意时间的统一性。防泄密就是要遵守保密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处理好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确保档案利用过程中相关的内容不外泄,自觉维护疾控机构利益,像艾滋病等病种疫情资料,易引发社会恐慌的突发疫情资料等。保安全就是要求业务档案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档案的实体安全工作,即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光、防蛀、防腐及档案建筑物安全,确保档案和档案室整体安全,防止档案受损、失效。
⑷档案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档案的风险防范意识,主要有防散失、防失效、防泄密和保证档案安全几个方面。防散失就是要按各类别档案的归档要求,将形成的档案应归尽归,防止归档前档案的散失,确保单位形成的档案的齐全与完整;如疫情、食物中毒的个案调查表,要集中统一存放,不能散存于个人或科室。防失效就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格审查,确保图物相符、数据准确、审签手续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与标准要求,防止失效或卫生防病等档案资料不一致产生的档案风险及后果。这方面尤为重要,特别是免疫规划、慢病管理等要注意时间的统一性。防泄密就是要遵守保密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处理好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确保档案利用过程中相关的内容不外泄,自觉维护疾控机构利益,像艾滋病等病种疫情资料,易引发社会恐慌的突发疫情资料等。保安全就是要求业务档案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档案的实体安全工作,即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光、防蛀、防腐及档案建筑物安全,确保档案和档案室整体安全,防止档案受损、失效。
总之,培育和形成广大疾控业务工作者牢固的档案意识,对做好疾控机构档案工作,确保卫生防病档案安全,发挥好卫生防病档案作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