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08:32
导语:在科研保障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屈艺(1982- ),男,江苏扬州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机制改革。(江苏 南京 21009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高校—企业知识联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ZZ12_016)
[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35-03
为响应国家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号召,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教育部于2009年下达以应届毕业生为招生对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已有两年多的经验积累,各大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考核标准、培养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如何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区别于学术型硕士和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的鲜明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然而,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一新生事物,目前仍然缺乏成熟的、全面的、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和质量保障体系。因而,关于如何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工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由于培养质量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否具备一套全面的、可靠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的前提以及衡量一所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工作是否完善的标准。因此,探索和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述了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最后落实到具体环节,包括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阐述了这些与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环节的质量保障措施。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未能自成体系并反映企业需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作为新生事物,其课程设置还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体系。由于学术型硕士学位长期占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已形成十分完善的课程体系,因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设施以及教师的知识体系都仍以学术型硕士培养为中心①,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仍以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为原型,体现出大同小异的景象。如此一来,虽然重视了理论基础却忽视了工程实践这一关键要求,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不能切实贴合“重视实际应用、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与工程实际类课程”的指导意见,最终将使研究生培养偏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也没有真正倾听企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研究企业的人才引进导向,更多的是单方面完成课程设置,导致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都需要积极应对、有效解决,以保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实践环节未能落到实处。根据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必须有至少一年的实践教学时间,这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这一环节目前还存在实践基地匮乏、双导师制责任不够明确以及审核不够严格等诸多问题②。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对象为应届毕业生,不像工程硕士那样来自于企业,因而不具备工程硕士与企业固有的内在关系,故不能将企业迅速转变为实践基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需要依托专门的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而一些企业却未看到建立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的优势,只看到此类校企合作带来的企业负担,因而实践基地还需要大力推广和发展。实践教学主要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然而这一制度很少出现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内,尤其是对于企业导师缺乏明确的权利义务的条文规定和合同,更未涉及到酬劳等利益问题。如此一来,降低了企业导师的义务约束和主动性、积极性,进而直接影响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环节的学习。
目前,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以实践报告的形式为主,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提升③。更多情况下实践报告也是流于形式,难以反映真实情况。因而,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考核方面还需要制定更全面可靠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
3.学位论文缺乏合适的写作规范和评审体系。大多数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论文开题以及答辩与学术型硕士同时进行,统一管理。写作模板也是统一设计,因而学生不由自主地以以往学术型硕士的写作模式为参考进行论文写作,难以突出工程实践这一特色。建立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写作标准是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④。另外,目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评审仍以校内导师和校外评审专家共同审阅的形式为主,缺乏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专门的评审体系。由于校内导师和校外评审专家基本都是学术型专家,其评审标准以论文的理论深度和逻辑性为着眼点,而忽视论文的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较难给予导向性意见和评价,指引论文研究内容的深入和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4.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且缺乏主动性。高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多以政府要求为导向,而政府对质量的评估主要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情况为考核对象,很少关注学生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以及是否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⑤。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接收人才的终端未能在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质量评估中发挥主动性⑥。企业是最能反映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实践要求和社会要求的机构,理应在质量保障和评估中做出人才输出效果的反馈,提出评估指标以帮助评估培养质量,并给出相应的、有效的保障措施和建议等。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保障培养质量是提高就业率的基石。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层次职员,进而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是以培养适应企业需求、具有特定领域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而就业是体现这一培养目的的直接形式。就业率除了和专业以及院校相关,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知识面宽广、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毕业生毫无疑问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见,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严把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论文评审关,是提高就业率的基石。
2.保障培养质量是提高社会认可度的跳板。由于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应届毕业生的成绩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较低,让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质量以及就业前景产生怀疑。加上若干年来工程硕士的半脱产教学以及只拿学位证而无学历证的传统认知让人们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工程硕士混为一谈⑦,并普遍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于学术型硕士存在入口宽松、培养流程不成熟、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学位证书的认可不够广泛等问题⑧,进而导致就业前景不乐观。一直以来,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肯定都要经过怀疑、观望、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亦是如此。而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破除疑惑、使其社会认可度产生质的飞跃的有力跳板。
因而,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立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质量保障体系并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是提高就业率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社会认可度的要求。
三、预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具体保障措施
1.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际上是一种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以已有资源建立管理程序,实施过程控制,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利用高校内外资源,以教学实施和管理制度为基础,以质量评估为手段,把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学质量管理行为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目标清晰、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⑨。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可关联至培养方案设计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设计又涉及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几个环节。质量保障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另外,质量评估作为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是衡量保障措施是否合适、有效的天平。因而建立和健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方案和标准是保证质量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教学质量评估以高校内部自评为主,建议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质量评估中引入企业因素,让企业参与到评估标准和评估手段的设计中,并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以此加入以企业为导向的质量保障措施,使得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更贴合企业的需求。
2.课程教学。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课程设置采用基础理论课、技术实践课、公共必修课以及公共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互相支撑又具有自身特性。基础理论课用于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为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注意拓宽知识面,引入交叉领域的基础知识,便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锻炼创造性。技术实践课以课程设计、实验室实验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的关键环节,应占据课程学分的大部分比例。公共课程用于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课程具体设置时,应结合高校以往的课程设置经验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应邀请特定领域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名目。另外,学院应积极鼓励具有科研项目的教师结合自身项目实例开展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过程。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可采用小组研讨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组织学生以某一科学问题或工程问题的机理、研究进展等内容为对象做随堂小讲座,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凡是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体验性质的方法都可以用于课程教学⑩。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的能力,然而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的方法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为此,可采用从公共实验课作为基础到参与导师科研团队再到走进企业实践基地的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导师在研的横向课题均以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为主,虽然分配给学生的任务只是工程问题的一部分,也很可能已被导师转化为数学模型或某一类典型问题,但通过参与横向课题,通过与团队内的其他拥有不同分工的同学进行交流,与导师进行沟通,完全能够体验到解决一个工程问题的过程,并能形成经验,日后亦可通过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来独立解决类似的工程问题。长期参与导师科研团队,耳濡目染,不仅能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导师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日后进入企业实践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企业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和推广方面,政府和高校一直在大力推进,实际上,将教师也加入到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中将是一种有效的尝试。高校的部分教师与企业有横向课题合作,这种合作可能是校内教师团队与企业科技团队的合作,那么就会与企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产生联系,自然而然地将企业特性与校园特性联系起来,随着这一校内团队与企业团队合作的深入和长期稳定发展,势必可将该企业转变成为一个潜在的实践基地,派遣校内团队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去参与生产实践。此举措既解决了实践基地问题,又加强了“双导师制”的落实,原因在于校内团队与企业团队中既包含了校内导师,又包含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人选,鉴于双方签订的合作合同,为了项目顺利发展、达到共赢的目的,企业导师必将尽心指导学生实践,而避免出现以往企业导师流于形式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实践教学的考核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直观手段,应提倡多样化、准确化的考核方式。考核除了提交实践报告这一单一形式外,还可增加企业考核报告环节、提交实践成果(以实物成果为主)以及动手能力检测环节,例如提出本领域常见工程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采用实验手段完成等。
另外,为了加强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可将实践环节与学位论文答辩挂钩,将答辩资格与是否参加企业实习、实践考核是否合格相关联,既体现高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学的重视,又有助于实践教学的落实,从而保障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最终成果,是检验培养成果的直接形式,也是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应从选题以及开题进行把关。首先,选题内容应严格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体现工程实践背景,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建议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分别进行开题答辩,区别对待,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选题和开题答辩过程中邀请本领域的企业内高级工程师和校内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参与,确保所选课题充分联系工程实际。论文写作方面可设计专门的模板,涵盖课题的工程背景简介、理论基础、仿真研究和实验或实践研究等几个方面,突出实践研究环节,着重展示实验研究成果,例如电路板、模拟系统平台以及实验结果等。论文表述方式要求图表丰富,研究结果直观明了。论文评审以及答辩应突破传统校内专家和校外评审专家共同参与的形式而采用校内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形式,如此既保证了论文的理论水平又保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进而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向更高水平发展。
5.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需求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硬件条件,也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应从人才引进入手。目前,高校引进人才以院士、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学者以及部分成果卓越的青年学者为主,而且在引进时主要看重人才的学历、学位以及科研水平,包括情况和学术奖励情况11。院士等高端人才毕竟是少数,人才引进势必以青年学者为主体,而在青年学者引入时应从仅重视其学术成果的方式转向学术与工程能力兼顾的方式,以此选拔的人才才能胜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学工作,进而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针对现有师资力量,为提升其实践教学水平可开展定期培训以及制度激励12。定期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例如境外交流学习,去企业带薪半脱产学习等。制度激励目的在于引导教师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进而间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水平。具体地,可以将工程经验或科研项目数量作为晋升的考核条件,在工作量核算方面稍作倾斜,为科研项目提供配套资金等。如此一来,在鼓励教师重视工程经验和科研项目的同时,也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发展潜在的实践基地奠定了基础。除了引进人才和提升现有师资素质外,还可以建立合适的兼职导师制度。通过多元化地聘用兼职导师,尤其是企业高层次人才,建立合适的奖励和待遇方案,能够充分地优化导师队伍,发挥兼职导师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另外,可将兼职导师与“双导师制”相融合,在发展企业兼职导师的同时,也拥有了企业导师这一人力资源,进而既落实了“双导师制”,也为学生培养提供了工程实践资源和场所。
四、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已有两年多,而对于如何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阐述了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并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位论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期望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教育提供参考。
[注释]
①陆媛,罗琼.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46.
②张林林,罗尧成,孙跃东.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74.
③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2):37.
④郭亚平,姚勇波,郭亚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29.
⑤⑨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7,7.
⑥⑩李秀坤,李琪,高明生,等.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50,150.
关键词: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建议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23
科研仪器设备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对科研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精密科研仪器设备的需求逐步增多,科研仪器设备的保有量也开始逐年增加。近年来,对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仪器设备方面的财政投入显著增加,国家先后启动了高校,农科院、水产院、热作院等“三院”修缮购置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改善科研基础条件,购置仪器设备。随着大型科研设备的增多,管理和利用方面的问题注入配置不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等也开始凸显。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投入资金的效益,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国家、各省市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科研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其中“开放共享利用”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几乎已经被看作是解决仪器利用率问题的唯一途径[1]。“仪器设备共享”是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某个区域的科研院所、企业或个人购买了某种仪器设备后,该区域的其他单位不需要重复购买,而是借助政府的相关政策借用该仪器设备。从理论上来看,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利用能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利用率,为一定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节约了购置资金。实际上,“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模式推广应用并不完全尽如人意。
1 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现状
1.1 仪器使用者和管理者对“共享”的认识不足
仪器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把科研仪器设备当作“私有财产”,不愿意进行共享利用。且很多单位的科研人员身兼数职,既是仪器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也是管理者,还需要从事繁重的科学研究,没有多余的时间操作科研仪器对外共享服务,因此对“共享利用”缺乏热情,认为“可有可无”。科研仪器共享共用是项“大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完成。单位领导层面不重视,仪器设备共享共用无法实际操作应用。再加上共享共用激励和补贴机制等保障措施不到位,仪器共享共用耗材、维修维护等费用过高,因此导致仪器拥有单位不愿意共享。
1.2 缺乏专门管理人员和可操作性平台
许多单位和部门的仪器设备都由科研人员进行操作利用,没有专门配对仪器操作人员。这导致仪器设备的“专业性”增强,即仅能开展某一项专门的研究,利用面较窄,很多仪器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无法共享利用。且由于科研人员缺乏专业的操作经验,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失误极易导致仪器出现问题,引起仪器设备的损坏,减少了仪器设备的寿命。有的精密仪器甚至出现“使用一次维修一次”的情况,根本无法开展共享利用。
目前建设的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很多出现利用率低,访问量少,可操作性小等问题。录入的仪器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很多仪器设备功能参数等提供不完全,无法进行预约使用。可操作性的共享平台是多方共同维护、共同建设的结果,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作为平台的建设者、管理者,也是主要的受益者,而仪器负责人和使用者则是技术方面的提供者和受益者,共同维护平台的运行,其中环环相扣,可以说是“一环缺失,满盘皆输”。
1.3 共享共用缺乏必要的约束和准备
科研仪器设备对外共享服务确实是有效地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的一种途径,但同时由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科研人员疲于应付,管理混乱,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引发争论等现象,另外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不是简单的模仿就可以成功的提高利用率,改善浪费和重复购置等现象。缺乏前期准备工作、必要的约束机制和追溯机制或者评估机制,如何能保证科研仪器的共享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切实的提高利用率而不是在做“无用功”,如何能正确评价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绩效和产出进而开展奖励或者激励。因此,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共用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和过程,绝不能是“头脑一热、率性而为”的仓促产物,也不能简单粗暴的模仿。共享共用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中期的保障执行,后期的评估追溯缺一不可。只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仪器设备共享共用顺利进行,从而真正的把仪器利用起来,杜绝闲置浪费等现象。
2 关于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的几点建议
2.1 科研仪器的日常维护至关重要
科研仪器的日常维护是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开展仪器共享共用的重要一环,仪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共享共用的执行质量。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能及时的发现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确保仪器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保证仪器设备共享共用良性循环。目前,许多单位和部门,甚至仪器设备的主要操作人员的关注热点是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而忽视了对仪器设备进行正常日常维护和保养,致使许多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维护不及时,管理不到位;有的甚至从来不进行仪器的维护和检修,仪器超负荷使用,从而减少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降低了使用率,进而严重影响了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
2.2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仪器管理人员是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者,也是开展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的主导因素,在科研仪器共享共用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仪器共享共用能否良性循环关键在于仪器设备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良好的仪器管理人才队伍能够保证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开发仪器设备的功能,进而提高仪器使用率,保障共享共用的连续、高效开展。因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将直接影响仪器共享共用。只有不断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创新人才引进,构建合理的仪器管理人才队伍;建立用人机制,完善人才保障等;通过多种措施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仪器设备管理人才队伍才能更好的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保障科研仪器共享共用。
2.3 建立健全共享共用保障
科研仪器共享共用关键因素是人,主要对象是仪器设备。因此科研仪器共享共用的开展必须保障这2方面能顺利进行,主要包括人才队伍引进管理,奖励、激励甚至评聘等;仪器设备购置、安装、维护保养及使用,后续绩效评价等以及政府层面的各类政策和制度。“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保障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增强业内参与人员信心,减少仪器拥有单位或部门对于科研仪器共享的顾虑,降低“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保证共享的正常开展。
开展农业科研仪器共享,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参与配合。人才、保障、仪器缺一不可,又相互促进,只有不断加强各个方面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带动共享共用工作的开展,最终解决仪器设备空余闲置等诸多问题,实现科研仪器利用水平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一)实施途径
1、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主要是结合《基础会计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而进行的一种实践训练方式。实验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熟悉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下的总账、明细账的登记方法,期末结账的方法,错账更正的方法,会计报表数据的来源及报表中有关指标的相互关系等。这些内容可以是联系的,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
2、模拟实习
模拟实习是结合《财务会计学》和各门专业会计有关章节的教学内容而进行的一项会计实践教学。这项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同时,也检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是否扎实,能否融会贯通。会计单项模拟实习通常以教学班为单位,由教研室指派各专业课教师下班指导,在课余进行。
(二)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保障措施,这些保障措施主要包括:
1、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一是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如实习基地建设制度、实践工作组织制度、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实习报告管理制度、实习成果评价制度等;二是校内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准备工作制度、实验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对于规范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专兼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当前应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专任实验课教师主要负责有一定特色的实验项目的教学和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兼任实验课教师主要负责专业性较强的实验项目的教学。
3、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关键词】“合规性”贸易壁垒;影响;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出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并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我国产品的大量出口对一些国家的企业及其相关产业产生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使得越来越多国家对我国采取各种“合规性”贸易壁垒,以限制中国产品的准入,保护本国产品免受冲击。然而,由于频繁大量的遭遇 “合规性”贸易壁垒,已经使我国的出口贸易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与冲击,一些依赖出口的制造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危机,甚至停产倒闭。
一、“合规性”贸易壁垒概述
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对国外国间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导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一般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类。就广义而言,凡使正常贸易受到阻碍,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受到干扰的各种人为措施,均属贸易壁垒的范畴。如进口税或起同等作用的其他捐税;商品流通的各种数量限制;在生产者之间、购买者之间或使用者之间实行的各种歧视措施或做法;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或强加的各种特殊负担;以及为划分市场范围或谋取额外利润而实行的各种限制性做法等等。
所谓“合规性”贸易壁垒,是指那些在名义上符合或不违背WTO的有关规则,以维护公平贸易、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健康为依据,但实质上保护了本国产业和市场的贸易壁垒,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合规性”贸易壁垒在名义上是合规的,也就是在WTO框架下所允许的;(2)“合规性”贸易壁垒必须要满足一定的实施条件:根据WTO的相关规定,在满足一定的实施条件的前提下,才可以实施;(3)“合规性”贸易壁垒本质上起到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合规性”贸易壁垒本质是WTO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产品冲击、报护国家安全和环境的合法手段。但大量甚至过分使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合规性”贸易壁垒,则违背了贸易自由化的原则,这不仅会给贸易国带来沉重的经济打击,而且将会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遭受“合规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中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中国目前也深受“合规性”贸易壁垒的攻击,并已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大受害国。
(一)我国持续多年成为遭受“两反一保”数量最多的国家
“两反一保”是WTO规则项下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即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它是世贸组织允许的由成员方为保护国内同类产品产业免遭进口产品造成损害而采取的限制进口的政府行为。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共遭受国外66起“两反一保”调查,涉案总金额为71.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43起、反补贴案件6起、保障措施案件16起、特保案件1起。尽管中国出口总量还不到全球的10%,但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82%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国,连续5年成为反补贴调查最多的WTO成员国。
(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合规性”贸易壁垒激增
美国和欧盟作为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多年来始终存在较多贸易摩擦。然而近几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两反一保”等合规性贸易壁垒陆续登场,并在数量上大大超出了发达国家。以2009年为例,2009年在我国所遭受的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有78%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在纺织品贸易的19起救济调查案件中,15起来自发展中国家;在20起涉华保障措施和7起特保措施中,除了一起特保措施是由美国发起外,其余全部是由印度(9起一般性保障措施,5起特保措施)、阿根廷(5起保障措施)、俄罗斯(1起)、菲律宾(1起)、土耳其(1起)等发展中国家发起。
(三)遭受“合规性”贸易壁垒的产品范围较为集中
从涉案产品来看,我国遭受“合规性”贸易壁垒的新产品范围越来越多的集中在部分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冶金产品,例如SDH光传输设备、货物扫描系统、各种板材、管材等3而不再仅仅是鞋类、织物等传统产品。以2009年为例,2009年国外对华共启动的116起贸易救济案件,主要涉及纺织、轻工、冶金、机械、化工等11个行业。其中,涉及钢铁产品的案件数居首位,为22起,占比19.0%,与石化产品并列首位;居第三位的是纺织,为19起,占比16.4%;涉及上述3个行业的案件总数比例达到54.3%。
(四)遭受的技术性壁垒与绿色壁垒越来越多
随着国外有关健康、环保、节能等贸易壁垒的加强,中国企业遭受的遭受的技术性壁垒与绿色壁垒也越来越多。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0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结果来看,2010年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82.41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69%;企业新增成本243.91亿美元。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技术标准要求、认证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环保要求5个方面。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加工厂、仓库注册要求以及食品添加剂要求5个方面。
三、我国应对“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额的突飞猛进,日后我国将面临更大的贸易保护压力。为此,如何应对上述“合规性”贸易壁垒一直以来都倍受我国政府和学者所关注,制定完备的应对贸易保护策略已是刻不容缓。
(一)加强对对“合规性”贸易壁垒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方针。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贸易壁垒对我国造成的严重影响,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对“合规性”贸易壁垒辨识、防范和应对能力较弱的现状,要加大“合规性”贸易壁垒知识普及的力度,提高我国企业甄别和防范贸易壁垒的能力。企业要广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手段,及时了解我国政府机构的贸易壁垒预警信息,加强对进口国经贸政策的调研,将应对贸易壁垒工作纳入企业风险管理战略中,政府要鼓励企业向政府部门反映贸易壁垒信息,将对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合规性”贸易壁垒进行搜集与分析研究,以制定相关应对政策。
(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出口产品结构以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附加值较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则占次要地位。这导致近年来我国遭受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中技术壁垒高居首位,被认为是继汇率之后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为此,我国应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要充分发挥战略导向和服务作用,在国家战略与政策层面方面支持与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最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三)加强自由贸易区区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规避“合规性”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自由贸易区有比WTO多边贸易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程度,贸易区的成员国之间必须相互取消90%以上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消除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实现投资自由化。目前,我国已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3个自由贸易区,涵盖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今后我国仍需大力加强区域合作,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与已建成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伙伴的经贸合作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的更深入合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自由贸易区合作范围,并积极谋求与更多的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合作伙伴关系,避免出口过分集中于几个国家,以规避贸易壁垒。
(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较大,但在产业链上却处于低端位置,中国出口的商品大都为高能耗、依赖原材料、简单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这种出口产品结构是我国频繁遭受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应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加速转变我国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提高我国产品质量,以规避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中国应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政策环境,增加资金投入,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积极自主创新,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开发绿色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冲破国际技术与绿色壁垒,为我国产品争取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合规性”贸易壁垒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并呈现出持续加剧趋势。为此,我国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对内加快技术进步,对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最大可能的规避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钟棣.“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和应用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1.
[2]新型贸易保护措施的趋势及应对策略[Z/OL].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cacs.省略/news.
一、切莫贪大求全,但求专、精、经济实用
作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专业,智能化系统工程同样受到技术、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专业特点与使用需求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和经营要求、工程投资能力等因素,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保证主要功能,选择适用的各个专业子系统、系统集成程度、标准等级和经济规模。
例如,智能型办公大厦就要突显其办公自动化、通信网络化等方面功能定位;大型公共建筑(例如会展中心、图书馆)就要突出专业服务功能和业务管理设施等,技术环境和水平的提升。又如:视频点播(VOD)系统在旅馆、酒店行业较为常见和实用,而在其他服务行业却并不尽然。在星级酒店旅馆中,电子门锁已得到普遍应用,而其他场合只会设在某些特别重要机房和安全等级高的关键部位。工程设计上要因地而宜。
前几年,某些工程从商业利益出发,追求广告效应,片面地强调所谓“nA”功能,含大求全,什么功能都想要,而实际上缺乏统一规划,设计考虑不周、出现偏差,必备的相关设施和配套环境不能及时跟进和提供,结果智能化系统成了摆设品,头脑发达、四肢不灵,发挥不出应有功能和作用,投资也得不到回报,这类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应从此类案例上吸取深刻教训,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工程设计一开始时,就全面地做好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工作。
二、跟踪主流技术,走成熟、可靠、稳健发展的技术路线
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程设计上应注意当前IT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紧跟智能建筑技术发展主流,同时要注意智能建筑工程与科研和开发工作极不相同。它通常只能一次性成功,工程现场不具备反复变动、多次试验的条件和可能,而且受工程周期和进度的限制、工程投资的约束则更为明显。因此,在实际工作上,要慎重选用某些新技术,除非有稳妥、可靠的保障措施。通常,要以采用可靠、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为原则,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实践证明可靠和成功的产品及设备。一般情况下,已批量生产和投入使用的系列化品牌产品是设计上首选对象。同时,要考察产品兼容性、升级换代的可能性、技术上开放性、市场上技术支持度,以及厂商在当地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能力。
十兆——百兆——千兆以太网组网技术的发展过程,给了智能化工程一个有益启示:稳健地追求技术先进性,对工程成功、系统具备生命力至关重要。
三、遵循因地而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
每一系统和设备都有其适用范围,功能和性能上的局限性,设备不是“万能”的,贪图所谓“最好”“最新”“最全”的观念,是不切实际的看法。
例如,某会展中心大型展厅配置公共业务广播系统,是按照普通语言扩音标准设计的,曾有某承包商为了提高造价,竟宣称其能在大型展厅做到音乐厅、影剧院的音响效果,多次要求变更原设计,增加设备、更换档次。这在建筑声学等条件满足不了,设备上也做不到,实际上也没必要的要求,其结果当然是被驳回。否则,不但产生不合理投资,还可能因原因、责任不明引起纠纷。
又如,某一工程为了满足局部现场教学转播的业务需求,设计上不恰当地与安保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合在一起,整个系统复杂化了、技术等级和标准随之提高了,图象质量还达不到规定要求,使用上既不灵活、也不方便。经纠正,改为二者分开,另设一套专业电视录播小型系统专用于电视教学转播,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简化系统、不增加造价,使投资更为合理。
四、重视系统可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寿命可能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通常投入使用后要24小时不停机运行,肩负着保障建筑物内各类活动、人身安全的任务。除要注意设备和系统选型外,对要求较高的场合,应有其他的技术保障措施,例如:双机热备份、软件备份、热插拔硬盘或使用RAID、增加系统冗余量,增设UPS电源,采用强制散热、快速恢复措施等。要求7×24小时运行的特殊系统,更应强化可用性、应急管理、安全保护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27-02
1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的现有情况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构组成形式与本科不同,它由高职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单位共同参与协作的互动形式。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还处于初探阶段,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实际应用中。高职院校产学研用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合作的方式都不同,合作的企业数量不多。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学研合作不像本科院校那么受重视,合作的企业也缺乏积极性。产学研合作的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方式。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习弥补学校实践条件的不足,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便于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可以有效地提供学生工作岗位,企业可以通过学生表现选择合适的学生。
1.2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希望高职院校有能力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然而高职院校的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解决,使得无法很好地服务于企业。多数高职院校高层对于产学研合作不是特别关注和重视,主要活动只能在系部小范围开展,没有更大的合作平台发展。
1.3 政府的激励政策
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合作还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指导措施,没有对合作的各个机构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使得高职产学研合作运行中出现一些责任纠纷,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的利好政策来支持和监督运行,由政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合作共享平台,可使合作机构双方都受益。
2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中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在稳步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方式,如订单模式、项目模式等。虽然有固定的模式,但在合作运行过程中仍然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2.1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意识不强
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但只限于纸上谈兵,并没有付诸实践。学校以为通过合作教学、顶岗实习、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搭建合作的平台就可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更强调企业数量不看重质量,使得产生企业类别单调、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由于我国的大多企业不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使得科技人员数量少不集中,没有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团队,导致整体的创新实力不强,这样会与高职院校在科研技术方面的合作不好开展和持续,进而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会产生不可抑制的鸿沟和障碍。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产品的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进行推广和实践应用不太重视,而这恰恰是企业特别重视的成果,企业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和回报率,不从长计议,是一种没有广度和深度的合作。
2.2 高职院校参与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规划或制定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校内激励政策,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工的奖励分配标准不明确、不固定。合作的企业、科研机构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积极性不是很高,企业及其他合作机构也一样。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在协同合作中,高职院校和科研机构只负责项目的技术领域研究,不考虑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这会导致理论脱离实际。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是否能转化为技术成果是不被重视的,这种观念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目的南辕北辙。其二,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是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高低作为衡量标准的,只要有论文和专利就可以评职称,重心落在了追求论文和专利的发表上,不注重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所以缺少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动力。
2.3 政府关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要是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低层次的合作。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所制定的相关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较少,使得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评价指标和资源配置达不到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用的投入资金不足、涉及范围小也是导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缓慢的原因。
3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3.1 构建优惠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
我国在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过程中,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条文来保障合作的顺利运行。我国政府结合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制定了适当的激励政策,如科学进步法、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相关政策等。这些政策出台虽然可以有效的促进产学研合作运行,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实施问题。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有效的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概况、科研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需求,提学研合作顺利运行的相关利好适宜的政策和法规。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和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建立共享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工作中来,明确校-企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主体各方对利益分配的满意度等。
3.2 完善管理技术与标准
产学研合作机构一般是由校、政、企三个主体组成,为了充分体现主体间的公平地位需要有完善的管理系统和技术。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运行中,主体之间都是紧密关联的,同时也各负其职,分工明确。企业主要负责提供生产环境和场所,承担设备、场地供给和技术实际应用,政府作为监管机构和政策实施,学校作为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主体。因此,每个主体承担的责任不同,缺一不可,只有保证合作内部每个主体的平等地位,产学研协作才能稳定运行和发展,每个主体才能发挥各自所长,资源才能共享,互帮互助,共同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适应性标准,充分考虑主体各自的特点,选择既能发挥自身特点、适合自身发展,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参与主体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是受社会很多因素影响的,所以要处于综合考量,以适合自身发展为基础恰当的选择适宜的运行机制和标准。建立效益性标准。效益性标准是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为参与主体带来最大化的效益,满足各自的目的和需要。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如果这几种效益之间有冲突,参与主体应该以社会效益或长期效益为标准。如果参与主体只看重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而无视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可能会使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动荡、产生分歧或损害,不利于主体间的统一和产学研协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同时要加强环保意识,节能减排力度,实现企业效益的绿色增长。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发展的根本和目的是人才的培养,科研人员要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工作。对政府和社会组织来说,首要考虑的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所以选择符合长远发展需求的效益标准。
3.3 搭建社会广泛参与平台
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和激烈的竞争态势,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涌现和更新来满足产学研创新的需求,便于共同发展,需要搭建一个知识创新的共享资源平台,保障协同创新的主体对科研技术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要求,这就需要社会专业人员的广泛参与。为了知识和技术的创新,需提供开放的环境和多样化的参与机构。企业高端人才和社会权威人士都能积极参与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来,可以促进整个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提升,也保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顺利运行。政府方面要积极宣传和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发展良好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予以推广、支持和鼓励。需要构建科技创新的信息网络平台,将产业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及时的呈现给社会各界,让社会更加了解。以政府为主导,媒体为依托,网络为平台的多元化服务机制能够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大蓉. 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战略内涵研究[J]. 商业经济, 2014(23).
[2] 于新颖.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J]. 时代金融, 2015(5).
[3] 王章豹, 韩依洲, 洪天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及其优劣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
[4] 杨文志. 湖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J]. 职业教育, 2015(2).
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内容是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特色化实施。
按课程设置的主体,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级。学校是实施课程的主体,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实施课程计划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所学校有没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实施上。
当前,许多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确实开展了较多有特色的教育活动,但由于没有将活动开发成课程,活动随意性强,说开展就开展,说停止就停止,今天以这个为目标,明天以那个为目标,这些碎片化的教育活动很难形成学校的特色。一些学校的活动虽有连续性,但由于没有按课程管理,很容易自生自灭,难以形成特色。
特色学校建设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特色学校建设是使学校通过创新特色,步入特色发展的快车道,提高教育质量,为推进素质教育注入不竭的动力。特色学校建设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新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特色学校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围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开展。特色学校建设要以依法办学、规范办学为基础。
特色学校建设要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没有特色化的校本课程,不可能建成特色突出的学校。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应制定好课程方案,明确教育目标、学习活动内容、学习过程管理、评价标准及考核结果的使用等。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将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课程规范为校本课程,二是从教育科研课题中选择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项目开发校本课程,三是从学科整合拓展中开发校本课程。
特色学校建设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特色化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于学校来说都是上位课程,应认真实施。国家和地方对学校更好地实施课程赋予了一定的权利,有创新性的要求,如课时安排、教科书使用及教学组织方式等,特别强调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现在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改变教育生态,这给特色学校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
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关键在于对先进教育价值观的认同和有效的保障措施。特色学校建设需要广泛认同的教育价值观。特色学校建设是办好适应学生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才的有效措施,是创新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特色学校建设不是简单的学校个体行为,它需要上下广泛的教育价值认同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英国的特色学校建设是国家力推的教育工程,美国的特色学校建设多是州政府直接实施的。我国现行的校本课程虽是国家层面的安排,但是缺乏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教育价值的认同,更缺乏上下贯通的推动与执行,这致使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是最薄弱的,甚至在部分学校是可有可无的。
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物质保障。开发与实施特色课程需要相应的物资支持。在校内开设的特色课程,要充分挖掘已有的教育资源;在校外开设的特色课程,应由社会资源拥有者来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为实施特色课程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高等教育;全员育人;导学关系;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0-0049-02
1995年国家教育部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与其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的全员育人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全员育人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1]。
自2002起,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开始启动全员育人工程项目。项目的核心和支撑是积极科学地建立起一种导师和学生之间明确、固定、连续的学业发展指导与人生成长关怀有机结合的新型师生“导学”关系,为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管理工作模式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一、育人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和首要任务。育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各个构成环节是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全员育人强调整体育人理念,需要整体协同、统筹兼顾,不能各自为政、彼此冲突。全员育人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行政、后勤等各个部门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积极投身于育人工作。全体学生既要把自己作为育人的工作对象又要把自己作为育人的工作主体,使自身既成为全员育人的受益对象,又成为全员育人工程的推行者和实践者。
自2002年至今,学院推行全员育人工程项目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探索、提升和成熟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2002年―2006年)
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探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全员育人实施模式,重视典型学生的培养,尝试引导部分学习优秀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学习相关类活动,积累经验,完善制度。这一阶段学生参加人数和获取成果的数目较少,但为建立新型导学关系,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阶段(2007年―2010年)
在该阶段,学院积极调研和分析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召开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研讨会,出台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把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工作列为辅导员工作重点,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参与积极性调动。这一阶段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人数和获得成果数量相应增多。虽然所获得成果的层级与质量还明显偏低,但是新型导学关系已经初步形成,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和建立健全保障措施。
(三)提升阶段(2011年―2012年)
在该阶段,学院进一步深入调研、分析和总结,启动优秀生导师制,对学生实行分层次分类别的培养模式,完善细化有关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在提升阶段,对于低年级学生,自入校之日起,由学院统一安排指导教师,主要任务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与学习习惯,稳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热情。对于高年级学生,实行学习优秀生导师制,指导老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主要任务是进行个性化指导,完善知识结构。指导老师通过邀请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生产建设项目,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专利发明,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专业技能类相关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分层次、分类别的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成果倍出,成果质量明显提升,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明确、固定、连续的新型导学关系。
(四)成熟阶段(2013年―至今)
为进一步稳定分层次、分类别的学生培养模式,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院出台并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积极营造出一种导师用心、学生尽心的创新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学习和创新热情高涨,形成了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创新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开始出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二、基于育人工程项目的新型导学关系措施
全员育人工程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建立学生与导师之间明确、固定、连续的学业发展指导和人生成长关怀有机结合的新型师生学习关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导师制
学院本科教育坚持以水利学科专业为主干,多学科专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原则,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知识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导师制是全员育人工程项目的核心。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目的是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导学”关系[2],明确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员育人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的学习;二是关心学生的生活、心理和就业,成为他们成长和发展路上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明确的导师工作职责不仅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还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形成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规范导师配备原则
全员育人导师的选配按照导师选报与学生选择相结合的双向选择原则和组织指派的方法,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指导教师,但不保证每名教师都有学生。同时,学院明确规定每名指导教师在同一年级指导学生不得超过15名,且连续指导4年。学院现有教职工140多人,每年仅有85―90名教师被聘任为全员育人指导教师。
(三)严格项目考核制度与运行机制
任何一项措施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为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学院建立了指标清晰、目标明确、奖惩结合的中期考核跟踪和期末考核奖惩制度。严格的考核制度从指导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控制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并根据考核效果,同步运行预警机制、退出机制和奖励机制。学院每学年对导师指导学生情况和学生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委托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术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对未达到预期目标的,进行中期预警或劝退。对连续两年的学生考核均不合格的指导教师,取消其全员育人导师资格。学院每年度召开一次本科生学科竞赛暨科技创新表彰大会,颁发奖金和证书。年度综合评分排名在前10%的学生,学院授予特优生荣誉。特优生在评优评先、奖勤助补、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和就业招聘时,学院在推荐申请表上加注学习特优字样,优先推荐。对于认真履行职责的导师,学院年终予以一定的补助和奖励。对指导效果突出的导师,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优秀教师奖推荐等方面优先推荐。
(四)完善配套制度与措施
为了保证项目的有效运行,调动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学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如《本科导师制暂行办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工作量补贴办法》等,从管理制度上保证导师用心、学生尽心,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和良性循环。学院领导每年至少一次深入各系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每年召开1―2次导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学院每年拿出一定数量资金用于导师补贴和学生科技创新奖励。这些措施从制度、资金、管理上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实施效果
全员育人工程项目的工作对象是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自2009年项目全面启动以来,直接受益学生从2009级至2014级本科生共3000余名,附带受益学生从2006级至2008级本科生共1100余名。据统计,2009年以来,学生发表学术论文904篇,其中EI收录4篇,核心期刊24篇;专利授权233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获奖1043人次,其中国家二等奖以上173人次,国际奖3人次;创新实验立项80项,其中国家立项15项;学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5%以上。2013年1名学习优秀生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学生奖特等奖,2014年该生被郑州大学授予“十佳学习标兵”。
项目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导师的培养作用也不容忽视。2009年以来,全员育人指导教师中已有3人获得了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由此可见,通过全员育人工程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和谐的新型师生“导学”关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双赢”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营造出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实施全员育人工程项目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导学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导学关系中,指导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从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能力等方面教育指导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生也能够从符合自身成长成才的需求和发展要求出发,切实有效地提高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各项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该项目已经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荣誉称号,值得推广学习。
参考文献:
[1]廖扬平,吴国友.高校“全员育人”研究综述[J].广西教
育学院学报,2014,(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术评价制度 学术成果 学术道德规范
[作者简介]刘兰泉(1970-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农业微生物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童洪志(1978- ),男,江西九江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程远清(1971- ),女,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旅游管理。(重庆 40415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35-02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在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重构背景下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一项制度重建的创新性工作。在现代高职院校学校制度建设中,完善学术评价制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目前,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和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设计和实践探索也处于试验阶段。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社会认识还有待提高,其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其中制度建设是推动高职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制度建设中的学术评价制度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而且学术评价制度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内容之一,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科研、育人三大功能的重要支撑平台。由此可见,一个能适应本校科学稳定发展的学术评价制度,对学校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产学研发展之路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术评价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建校较晚,办学经验尚存不足,纵观现代高职院校现有的各种制度,其中学术评价制度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术评价制度设计的思路、结构框架、内容等仿效成分较多,基本上是套用同类学院或借用本科院校相关制度;二是已有的科研管理办法、制度等与学院其他有关制度不协调,难以落到实处,有的院校仅仅为应付上级部门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三是有些高职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实施的力度不强,领导层将工作重点放在学校硬件基础设施或其他方面;四是对学术评价制度建设内涵、内容和方向的选择比较盲目,其直接原因在于决策层的自身管理岗位绩效考核与学术成果的关系不大,其自身的学术水平受到了局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高职形成多样化及自身特点。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多处于转轨时期,建校周期短,组建形式多元化。高职院校的组建形式主要有:一是由高校转型形成,如职大、成人高校、高专等院校;二是社会需要晋升所致,如国家级重点中专内开办高职班后晋升为高职学院;三是扩建办学规模所致,如普通高校在重点进行教学改革和制度建设推动下以各种形式举办二级学院(职业学院或民办高职)。同时,高职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范畴的高等性特点,又具有职业教育范畴的职业性特征,其行政管理归属为高等教育所属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主管部门。因此,这样的双重派生性特点,使其在制度建设中借鉴或套用他校制度的颇多。
2.“照本宣科”形式依然突出。一方面,从2004年起,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多次对各高职院校进行办学水平的评估验收,由于评估工作安排的时间过于集中,而高职院校建设周期短且缺乏丰富的办学经验,使其在推进全面化制度建设中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导致“拿来主义”的制度建设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应对评估工作的首选方式;另一方面,部分地属教育主管部门也未给予高度重视,把工作重点放在办学水平评估、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而对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基本上都套用同类或本科院校的标准或稍加调整。
3.重物质文化建设轻制度文化建设。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但面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和业绩考核,有的院校领导急于在学院发展和办学特色上做出成绩,使得高职院校疲于“硬件”建设,在办公楼房、宿舍、图书馆、教学楼、学生活动场所、实训实习基地等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教改、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专项“软件”建设的策应,而对建立健全院校制度、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等建设环节显得不足,因为这些精神层面的成果未能成为主管部门考核的业绩衡量标准,有的仅作为参考。
4.高校中行政职务的负面影响。高校两大系列职称评定中,一是行政管理岗位职员系列,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在高校中专业技术人员系列尚属主流职称系列,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诸多院级领导的就职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直接任用,或者本校推荐,而这些管理人员在进入高校之前大多走行政职员系列,由于自身对学术认识的局限性,且没有过多关注和重视科研,从而在学术制度建设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实践证明,很多评上教授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中层干部后,因日常行政事务烦琐,导致其难以专心从事科研,从而出现了上述种种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术评价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及价值意义
1.必要性。一是维护高校学术秩序的需要。高校承担着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社会服务的重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而高校又是开展科技活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学术评价制度对于提升学术质量、加速成果转化、推动技术产业化、合理分配资源、促进学术交流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与指导作用。二是处理现实学术问题的需要。目前,高校中呈现出的学术浮躁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如硕博论文低水平重复、科研成果剽窃、学术论文造假、官学一体化、一稿多投、论文改头换面等,对此,高校更需要探究其根源,健全和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加强其实施力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价值意义。在理论上,学术评价制度是高校开展学术活动应遵守的基本制度和准则,对维系学术活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为开展学术评价与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科研团队协作、提高高校学术评价问题的认识、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内容亦可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持;在实践中,学术评价制度为科研实践活动、科研绩效考核、成果评价和奖励等提供依据,对健全大学制度建设、申报科技成果、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同时,还对于优化高校学术环境、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整体水平等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
三、高职院校学术评价的制度设计
在认清学术评价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和真正意义的同时,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学术评价制度进行重构,做出新的设计,以期能在推动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起到积极的应用效果。所谓学术评价制度是指有关学术评价目的、功能、任务、对象、内容和活动准则等学术评价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安排,一般通过政策、组织机构、规定、公约或活动惯例等形式体现。学术评价制度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制度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学术评价自身的公正性、合理性、权威性,对整个学术事业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套完整的学术评价制度还应以人本性、阶段性、发展性、科学性、开放性等为原则,同时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征进行全面考查,其设计内容如下:
1.学术道德规范。在学术道德规范方面,制度设计内容主要有学术规范制度、学术问责制度和学术批评制度。学术规范制度是在学术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为学术人员共同遵守的学术价值理念或行为规则,是科研内在规律以及价值的内在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符号使用、成果署名、引文注释、理论方法运用等;学术问责制度应包括问责内容、处理程序和实施办法;学术批评制度是学术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学术活动应接受各方尤其是同行的公开监督和质询。完善学术道德规范,一方面要建立学术诚信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体现学术评价公正、公开、公平等原则;另一方面要逐步健全完善学术诚信体系,督促评价者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实施学风学习、宣传专题网络环境等措施,不断完善学术道德体系。在推进学术道德规范制度建设方面,可出台“学风道德建设实施办法”来有力促进研究者潜心学术,提高学术质量。
2.学术成果评审。在学术成果评审方面,制度设计内容主要有学术回避制度、匿名审查制度、成果鉴定制度和同行评议制度。学术回避制度是一项操作性制度,为体现学术评价的公正公平性,对与自己有利害人关系的科研课题、学术成果、奖励、晋升等重大事项实行学术回避;匿名审查即关于科研成果申报、项目申报、成果鉴定、论文评审等对其实施匿名审查,包括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成果鉴定主要有组织鉴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邀请或委托校外同行鉴定以及组织校内专家鉴定等三种方式;同行评议主要有国内同行或校内外专家评议为主,现已基本实行了双向匿名评议。做好学术成果评审工作,应在项目申报和获得立项时,加强项目过程监督,建立同行评审专家库,搭建开放网络评价平台,推出科研精品,加快科研成果在行业企业和高校中的优先转化。例如,高职院校可出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来积极鼓励学院教师及科研人员推广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
3.科研成果奖惩。在科研成果奖惩方面,主要是建立学术奖励与惩戒制度。学术奖励主要为提高学术成果质量,提升教师和科研人员科研热情和积极性,涉及学术奖励方面,应包括奖励内容、奖励范围、奖励要求、奖励时间段、奖励程序、奖励层次等,而学术惩戒制度主要起到惩戒警示作用,并严肃处理学术违规人员,告知违规后果和风险。其制定内容应包括确定惩戒执行主体和学术违规的查处制度、学术违规的处理程序、处理过程的公开公正性以及处理结果能在各大媒体或学术网络平台和各级科研机构中贯彻执行。为使科研成果奖惩分明,高校应建立严厉的惩戒机制,引入科研失败机制,在项目研究和结题过程中加强科研经费审计和监督力度,强化科研激励措施,使科研奖惩工作落到实处。例如,推出“科研奖惩实施办法”可有力地推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约束了学术人员的科研违规行为。
4.学术保障措施。在学术保障措施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术评价组织制度中。学术评价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学术评价组织建构、评价人员组成、任务和职责、评审流程与规则等,其评价活动一般通过常设的专业评价机构组织实施。对高校学术评价而言,一般由专业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实施评价。对学术人员遴选、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等一般由专门设立的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实施。为使上述学术评价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和运作,应深入高校科研工作中,建立健全学术评价组织体系。例如,各院校可开展“关于建立学术委员会”专题研讨会,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来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和功能,保障各种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制度的实施,增强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乐先莲.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现实困境和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8(4).
[2]苏力.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