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论文

时间:2023-06-13 16:08:34

导语: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能力培养

重视并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构建高素质和复合型的体育教育创新人才的关键。为此,研究解决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任务,不断深化体育教言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综合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004届安徽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部分本科生120名;2)2003年全国24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参赛选手120名;3)2005年全国13所体育院校本科生优秀论文评选对象156名。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件法规和论文论著等文献资料,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印发有关调研问卷共计300份,分别发放:1)安徽省6所高校体育院系有关领导、教师和学生;

2)全国24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学生和有关院系带队领导与教师;

3)部分用人单位的有关领导和教师。

共回收问卷241份,回收率80%,其中有效问卷23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7%。

1.2.3 访谈法 选择有关高校体育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用人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现状,并着重对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分别进行访谈了解。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院系和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能力评价 通过对安徽省6所高校体育院系和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内蒙、广西、湖北、湖南等全国部分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和有关领导、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1、表2)。

由表1可见,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各项能力满意的程度是不相同的,其中对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满意、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多数(约占70%以上);而对科研能力,满意的只有3.8%,较满意的占8.2%,基本满意的约占21.1%,而不满意的占39.8%。很不满意的占27.1%,两项达到2/3(约66.9%)。

2.2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能力与自我评价 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被调查者中,认为不能胜任工作的能力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对科研能力认为很好的只有3.5%,较好的有7.7%;一般的有35.6%,较差的有14%,很差的有23.4%。以上表中分别说明,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确实与实际需要尚有一定差距。

2.3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撰写论文现状 对参加2005年全国13所体育院校本科生优秀论文评选而报送的156篇论文进行评审的结果是(表3)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较为广泛,能够使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是:1)论文选题较大,理论研究较多,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较少;2)论文研究的深度不够,缺少创新性;3)研究方法多以文献资料为主,缺乏数据的支撑。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力为博士,通过对本校100名2003级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发现,论文存在问题是:“没有研究假设、论述过多、实证过少,统计方法过于简单、撰写格式不够规范等”。

此外,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陈卓儒教授,通过对本系2002届学生毕业论文分析认为,“论文教学时间太少、学生选题过于狭窄,研究缺乏创新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2.4主要原因与分析

2.4.1 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复合型的体育教育人才”和“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研的能力”。我国现行的《学位条例实施办法》和《高等教育法》中也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落实不够、要求不高,缺少阶段培养目标和具体工作计划;培养与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缺少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考核标准和检查考评办法等。

2.4.2 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科研能力的系统训练和具体指导、科研实践锻炼机会少 国家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然而在乎时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兴趣的培养,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引导,其中有不少院系对《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不够科学,仅作为一般选修课在大四阶段才于安排,课时相对较少。

2.4.3 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力培养指导不够、考评不严、要求不高 国家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要贴近实际,要严格管理,确保质量”。而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水平较低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缺少总体培养规划和具体计划与指导措施。如选题环节,“选择研究课题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选题过程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而大多数院系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是由指导教师提供,选题后对学生课题论证要求不严,对研究方法和撰写过程中具体分类指导不够,有的只是临时安排几名教师负责;有的教师一人承担10多名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加之受自身的精力、能力、责任心与要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论文质量和水差很大。

2.4.4 学生自身重视不够、兴趣不大、信心不足 从调查总体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本科生对科研能力的培养锻炼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主观上由于受自身文化知识的局限,往往重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术科轻学科、重感性直观轻理性思考;有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技术提高成绩,能具备一般教学能力就满意而内因兴趣不大;有的认为科学研究要求高难度大而信心不足,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浅尝辄止。

3 对策与建议

3.1 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考评 院系领导要深刻领会有关文件法规与要求,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j,定期组织安排有关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作科研报告,召开学生科研工作报告会和师生论文交流会,定期开展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成果展示与竞赛活动;定期组织学生

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把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日常教学训练、实践活动与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齐抓并重。定期组织开展评先奖优和表彰活动。做到“应在政策上加强对年轻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动员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对学生科研取得的进步与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3.2 明确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与要求 1)要明确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明确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努力达到“四个一”,即构建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科研兴趣小组和骨干队伍;安排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科研专题调研和实践锻炼机会;选拔一批学生参加全校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竞赛活动;培育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科研知识和方法,具有从事体育科研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2)明确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阶段的主要任务与要求。制定学年教学、训练和实践活动计划、结合各校实际,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任务按学年分阶段进行安排。

第2篇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题目参考

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3篇

关键词: 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 培养方案 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将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的形势,重构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是摆在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校于2013年开设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改革,回顾对重构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的体会与思考。

一、明确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

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方向培养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传统的医学三阶段论,即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按顺序、分阶段进行,其优点是以学科为中心,循序渐进地教学,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这种课程体系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医学检验教育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巨大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医疗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并且在未来的医学检验教育中还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学制短、任务重,要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完整的知识传授,又培养学生岗位基本能力,需要在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避免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必修课程学时过多,让学生能够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适应临床第一线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校的四年制课程设置如下:

1.注重人文教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论、邓论、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卫生法学等。

2.公共基础课为专业学习打基础,主要开设课程有: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用物理学等。

3.大类基础医学课,为专业学习打下医学基础,主要开设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外科学总论等。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开设基因诊断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

4.根据检验专业特点,开设专业教学课程,包括:血液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检验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学,寄生虫及检验,检验专业英语,输血与输血技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覆盖医学检验各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临床实习,增强实践技能

根据医院检验技师岗位的要求,现在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系列,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归于医学技术类就是适应这一实际需求。加强临床实习,有助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适应新的医学检验发展形势的人才。具体分阶段进行:

1.在第二学年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可以以各医院检验科及试剂、检验仪器生产企业为依托,时间2周左右。在第三学年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CBL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好常见的检验指标,使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接触临床,对临床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了解医学检验内涵及发展。

2.强化临床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安排在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前进行。针对专业实习要求、医学检验综合技能培训等项目进行。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3.临床实习强化检验的综合技能。在第4学年进入临床实习,时间52周。其中10周设置为临床内科实习,使学生对临床对检验的需求有初步的感性认识;32周检验专业的轮转实习,在此期间加大力度训练检验的操作技能,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验结果及掌握其临床应用的能力。10周设置为毕业论文撰写,在临床实习开始,针对每位学生安排一对一的实习指导老师,在进入专业实习时即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践课题设计,提交开题报告,由实习单位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估。让学生经历从选题方向、查阅文献、确定方案、着手实验、反复验证,再到论文的写作与修改一系列过程,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严格专业出科和毕业综合考核。各专业出科考试安排在某个专业轮转结束时,如该生轮转完生化检验,则在出科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入实习综合考评表。实习结束返校后进行毕业综合考核,毕业考核主要为论文答辩,成立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论文实际工作,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设性建议,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论文设计,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培养基本的科研思维并巩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

四、结语

检验医学是现代精密的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医学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之一,其外延已经扩展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和产品营销等[3]。

对于新形势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培养,尤其原来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必须进行高效的课程体系整合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借鉴较早开办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学院校的先进经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4],为全面推进医学检验四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候振江,李红岩,李吉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4-7.

[2]陈敏,胡建达,林孟戈,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7(2):66-67.

第4篇

摘 要 本论文结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对昆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专选课程进行调研,着重从排球专选课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与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对加强昆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专选课程建设的相关建议与对策,为昆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专选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昆明城区 高校 排球专项课 课程建设

排球专项课程是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体育教育专业特点的主要课程之一。排球专选课开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学科排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对象

选择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昆明学院六所院校的体育院系排球专选班的教师、学生以及排球教研室的领导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本文设计了学生和老师两种问卷,以现场发放或信函的方式向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林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六所院校的排球教研室领导、排球教师以及专选班学生发放300份,收回280份,有效率80%。

3.专家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培养目标

昆明各高校排球专选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在各专选课程教学大纲中,用“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概括和阐述的相关的课程培养的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在排球普修的基础上拓宽、加深排球运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教学、训练、裁判和科研能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门专项提高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排球课程的理论,能制定教学文件。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

通过调查得知,排球运动的一般知识、排球技术战术的基本理论、排球技术、排球战术、排球竞赛与裁判工作、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等是各高校主要选择的对象。排球专选课教学内容以竞技性为主,绝大部分体育院系排球专选课仍以6人制竞技排球教学为主,而对其他形式的排球运动如沙滩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等却鲜有介绍。

从调查可以得出,在长期的排球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排球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昆明各院校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以传统的常规教学方法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比赛法等占据主导位置,一些现代教学方法如微格教学法、虽已被提出用于排球专选课教学,但基本没有学校用于排球专项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电化、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情况很少。

(三)考核与评价体系

昆明各高校对排球技术的考核都是采用技评和达标相结合的方式,技评是对学生技术掌握标准化程度的评定,而达标则是对排球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的评定。由任课老师自评,考试内容多是单个技术动作的串联组合,主要包括分区域发球、扣球,定点、定目标传球或调整传球,两人打防,接发球和接扣球以及自垫球后进行四号位扣球,扣快球等。教学比赛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用的,但很少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指标。

调查结果标明昆明省各高校主要实行的排球专选课教学评价方式,突出了对静态教学成果的评价,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取得的进步,更多地关注了结果,对学生的评价很难做到准确、客观、公正。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目前昆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根据新《课程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排球专选课程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单纯传授运动技术向知识、技术学习与理论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向转变,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昆明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教学内容仍以竞技性为主,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上,传统的常规教学法仍占据主导地位,排球专选课成绩的评定大部分都采用“理论+技术+技能+平时成绩”的方式,各高校在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方面开展得还不够。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一般采用教师终结性、一次性评价。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各院校比较重视对学生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裁判能力和课余训练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创新能力、自学更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略显薄弱。

(二)建议

加强排球专选课程内容的开发。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加大排球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力度,讨论排球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方法,以完善排球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从而推进学科及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对现有课程教改思想、内容与方法进行充分挖掘,建立较为完善的考评体系,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加快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加强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再教育,加快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投入,从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方面考虑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芒.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运用“归纳探究式教法”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01)1:116-116.

[2] 孙平,苏敏.从学生主体角度论北京市普通高校排球课的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02):49-51.

[3] 王庆华.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排球专项学习基础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4.26(2):64-67.

第5篇

[关键词]江苏师范大学;篮球专修课;体育教育专业

前言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美国篮球职业联赛(NBA)、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以及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A)等篮球赛事的蓬勃发展,篮球已成为中国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篮球课也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精神文明的需求,使得以篮球教育人才培养为任务的高校以及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必须以更完备、更全面、更专业的体育素质教育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篮球人才。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2010和2011级篮球专修学生8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收集大量有关于篮球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理论教学、篮球基础训练等文献资料。并查阅有关于篮球专业教学与训练的文章为本论文的选题、设计、以及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帮助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1)调查的对象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2010、2011级篮球专修学生。

(2)问卷发放与回收

采用篮球专业课堂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发放学生问卷80份,有效问卷份75份,有效率93.8%。

1.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调查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将整理处理的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教学大纲和教学情况分析

教学大纲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以及进行教学和管理的依据。通过问卷对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手段进行了调查。

表1 篮球课教学手段统计一览表

教学手段 影像教材 文字(图形)讲解 多媒体

07级 比例较少 有 有

08级 无 有 比例较少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有完整计划性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也比较合理而且也运用了音像教材等手段,虽然音像和文字或图解教材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结合度较高,但使用的比例还是比较少。通过以上分析说明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应加强篮球教学方式的创新,缺少能够实现网络教学的网络教程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硬件设施。

2.2教学内容情况分析

2.2.1篮球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篮球专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实践训练教学和理论教学。篮球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实现篮球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完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主要依据,篮球专修课程教学内容应是相辅相成,均应在日常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表2 学生对教学内容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满意程度 不满意 较满意 非常满意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学生 44 55% 24 30% 12 15%

从表2中可以看出,体育学院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占55%;满意的占30%;满意的占12%,说明现在的篮球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满意的学生占的比例还比较小,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大纲的完整性与计划性都比较满意,但在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音像教材等手段的选择以及考核评价等环节还不是很满意,对教学内容还不是很满意,专修学生认为在基本技术的教学上还应该细化,在专项教学的基础上应进行分层次教学,因人制宜,全面的为学生考虑。

2.2.2篮球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已经设置了篮球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各年级课时安排的时间不一致。因为每届学生有其特殊性,尤其在篮球基础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校重视篮球理论的教学,并已走上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有的教师对于篮球课程理论教学的设计表现出教学内容单薄、教学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加强篮球课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翔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使篮球运动成为锻炼的一种方式,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2.3教学时数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课程发展越来越趋向小型化,正如我校于2011年进行教学改革,增加了许多小型化的课程,与此同时,部分新兴课程的出现,如排舞、瑜伽等,大大缩减了原有必修课程的规模和课时。

表3 教师对教学时数认同程度统计表

认同程度 偏多 偏少 够用 太少

人数 15 22 33 10

百分比(%) 18.7% 27.5% 41.3% 12.5%

通过表3,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课时够用,体育学院现在采用一周6课时制,这个课时密度还是比较高的。在教学改革之前我校采用的是一周4课时制,改革之后,在某些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理论认知,同时也有较多的课堂时间来强化自己的篮球技能,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篮球教师提供了理论和技能保证。

2.4考核评价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理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些考验主要来自于社会的发展,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理论难以满足学生的胃口,所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在发生这变化,以前的培养模式多以“达标”、“技评”为手段的绝对评价的方法,已经不能与当今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表4 大学生对篮球教学考核评价的看法统计表

满意程度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学生 18 22.5% 26 32.5% 36 45%

从对大学生对篮球教学考核评价的看法的调查可以看出,满意的占22.5%,较满意的占32.5%,不满意的占45%,说明现在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有45%的人对体育学院目前的考核评价还不是很满意,很多同学认为体育学院目前的考核评价系统不能全面的展现一个学生的全部,存在许多弊端,评价的优点流于形式,不够全面、深刻。

鉴于以上对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07、08级篮球专修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我结合体育学院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我自己关于篮球专项课改革的看法与意见。

3.结论

3.1就我校教学课时和学生满意程度的现状而言,大部分专修学生对我校设置的教学时数还是比较满意的,认为在我校体育学院篮球专项教学的教育时数内可以在自己的球技、战术和基本功、课程的组织、篮球裁判能力以及对篮球的认识程度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达到一个新高度,学生感觉到自己能学到很多东西。

3.2篮球考试重视结果评价,受传统评价的限制,主要停留在“技评”、“达标”层面上。考核的内容、形式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出对学生的评价。

3.3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对篮球专项同学的教育,包括课时的设置,课程的安排等方便还是比较成熟的,但在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中新颖放的运用还不够,望此文章可以为其提供可行性参考。

第6篇

(一)小学生认知的具体性

小学教育活动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的认知思维和学习方式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有本质的区别。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刚好处于“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OperationsStage,6、7-11、12岁)时期,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主要是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该时期的心理操作属于逻辑性运算,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还没有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小学生的这个认知特点要求小学教师要具备从成人思维方式到儿童思维方式的转换,这个转换过程本身就需要师范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训练才能熟练。因此,小学教育要立足于丰富的、具体的实践教学,教育实践课程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敏感期,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喜欢问教师很多问题。因此,小学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因为小学生提的有些问题跟小学专任教师所教科目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但教师在小学生心中是知识文化的象征,而且小学生有强烈的“向师性”,以教师为模范,小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成长过程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职前小学教师既要懂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会社会科学知识,更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

(三)小学教育活动的实践性

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都只是纸上谈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高度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西方教育界也非常强调“实践性智慧”,强调只有把理论知识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与能力。美国教育家杜威直接提出“做中学”的理念,并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社会”等经验主义理论。因此,高校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只有通过教育实践课程的良好实施,才能真正促进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减少以后职初阶段的磨合期,使师范生迅速成为优秀的小学教师。

(四)小学教学实践的技能性

某种程度上讲,教育对象年龄越小,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就越高。因为年龄越小的教育对象,其学习的思维方式与成人的差距越大,教育者越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思考。特别教学实践的对象是小学生,对教学实践的技能性的要求更高,因为相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小学生与教师的思维方式相差更大。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减少运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教学,增加直观情境教学方式的运用。小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教的内容,更要知道怎么教,从“WHAT”到“HOW”是对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提出的重要要求。教育实践课程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必由之路,在课程设置上要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要强调在实践中反复训练,以适应以后小学教学实践的技能性要求。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践课的问题

(一)教育实践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

首先,时间结构安排不合理。有些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见习时间和次数都较少,没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有的高校还将最后一次见习和教育实习合并。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经验,见习最好是每学期都实施,每次1-2周,这样有助于师范生把刚刚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教育实习时间往往集中在大四的一个学期,这种一次性实习方式客观上有助于管理和减少高校的负担,但实习质量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其次,内容结构安排不合理。教育实践内容主要限于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对于整个学校教育运作、教育科研、教育调查等方面没有很好的重视,特别是毕业论文没有很好的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再次,层次结构安排不合理。通常来讲,优质小学接受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压力更大,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见习和实习经常固定在几个实践基地学校。而且,很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在教育实践期间被一直安排在小学某一年级的某一班级,没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年级以及不同类型的小学。

(二)高校与小学合作不紧密

长期以来,不少小学仅仅出于义务而接收实习生,有个别小学还以各种理由拒绝实习生,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与小学没有真正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因为缺少长效的合作机制,大学与小学间在学术研究、教学探讨等方面很难共享,而且大学与小学之间的合作协议缺少约束力。当然,我国有些高校学习西方经验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等形式的双方共赢的教育实践基地。实习支教固然是建设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一种模式,但需要支教的小学往往是农村薄弱小学,在师范生本身就需要专业成长指导的时候却长期呆在农村薄弱小学,这无疑会对师范生的发展有影响。部分专业水平尚不成熟的师范生执教小学也存在不少问题,地方教育当局也忧心忡忡,有些地方甚至提出“先实习,再支教”的呼声。

(三)对教育实践课程指导不力

一方面,不少高校教师没有针对师范生教育实践时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有效的分析指导。有些高校教师没有深入研究过小学教育实际,却承担着教育实践课程教学;高校很少有专职带队的教育实践教师,在教育见习和实习时经常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轮流带队,有的时候实习分配的小学有好几所,这些教师只能是走马观花走一遍,无法因材施教的照顾到每位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而且,高校指导教师很少会长期驻点进行教育实践管理,原因是本身还要承担高校教学和科研任务,所以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只能是抽空进行。有些高校干脆实行分散实习制度,让师范生自己联系小学实习,这种情况更谈不上专业指导。另一方面,不少小学教师也存在指导不力的现象。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实习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如果实习生的经验不足将影响教学效果,而最终教学质量会和小学教师自身教学评价挂钩。所以,有不少小学教师并不愿意真正放手,一般只把改作业、主持班会等事情交给实习生处理。

(四)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有资料显示,以前师范生的学科教育内容占教师教育课程的90%-92%,而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仅占8%-10%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真正的专业成长,应该通过实践途径把教学经验建构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师范生不通过实践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学习再多也容易遗忘。但是,现行的高校教学评价方式陈旧导致很多师范生平时对待理论课程就是考前背一背,考后遗忘,并没有真正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小学教育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种危险的误区,就是认为小学要教的知识简单,所以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突出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觉得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用不上,而小学则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范生实践能力不足。

(五)教师技能训练不足

近几年,很多小学反映现在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功较差,基本功不扎实,在“三字一画”、乐器、绘画等方面体现特别明显。甚至有“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师生”的说法,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技能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过程中的教师技能训练的淡化。有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的“三笔一画”疏于练习,这与以前中师生三年如一日反复练习“三笔一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缺少书法教师而且教学方法单一,在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方面的师资力量也相对不足,而普通话训练主要靠师范生自我训练。由于本科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靠和教学,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和上课,没有多余的精力指导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技能。

三、改进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实践课程的措施

(一)构建科学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首先,高校可以学习美国经验,以儿童发展的阶段为主要线索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其次,高校应设置4年不间断、每学期各有侧重的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增加见习次数和力度,形成四年分层次的见习体系,实习时间可以分开,没必要一次性把一学期实习时间用在一个小学之中。再次,做到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相结合,促进教育调查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最后,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技能训练课、教育科研、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几个方面相互结合,使之与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贯穿、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形成一体化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二)建设双赢的小学教育实践基地

首先,高校应该效仿美国PDS模式,在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锻炼的同时也采取措施促进小学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予以理论上的指导。其次,高校应加强政策上扶持力度,加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与小学共同合作,共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再次,高校应该主动和不同类型的小学建立合作关系,让师范生在四年大学学习期间可以到不同类型的小学进行教育实践。高校要建立足够规模的教育实践基地,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真正做好,这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改革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都有好处。

(三)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念

一方面,高校相关领导部门要多听从师范生、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多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多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高校实际的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的路子。另一方面,要让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真正了解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倡导高校相关教师深入小学实际,高校教师课堂上的案例不再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于自己观察甚至体验,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的指导也能够以实践问题为逻辑线索,更有实效性。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明确自己在教学和科研的定位,真正起到为小学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指导、服务和引领作用,改变过所教内容与小学现状相互脱节的情况。

(四)加强管理环节

一方面,高校要改革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合理安排理论课程的学习,使之与实践课程相互补充,相互结合。高校还要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教师技能类师资,提高教育实践课程教师待遇,改进评价方式,减少科研和教学的压力,让相关教师安心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小学也应把培养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当成自身职责一部分,与高校一起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小学教师。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院校合作,美国有PDS学校类型,英国也有“伙伴关系学校”,近几年,英国对小学在培养师资方面的期待不断提高,提出要加强小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强调要增加职前教师在优质学校的实践机会,并在培训期间提供薪酬。

(五)强化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

第7篇

1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必要性与理论依据

1.1课程优化的必要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从精英型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运城学院属于新建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生源质量、教学质量方面与老牌高校相比,处于相对劣势。加上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模式化,培养的学生既缺乏适用技能,又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毕业生没有竞争优势,从而造成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因此,重新审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优化研究,显然十分必要和紧迫。目前,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比较宽泛,不太符合地方院校的办学目标;课程设置形式单一、结构不太合理;实践教学和质量评价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体系,因此,必须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优化,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2课程优化的理论依据

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批毕业生涌向了社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压力加大,另外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余暇时间增多,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等,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对新时期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运城学院作为一所地方类本科院校,其办学宗旨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立校之本,走科研强校之路;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崇尚真理,涵养大气;立足运城,面向山西,放眼全国,突出应用,服务基层,努力造就爱岗敬业、开拓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这样的办学层次和定位就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必须立足于培养基层专业体育工作者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体育工作服务。

2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措施

2.1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形成特色并能与时俱进

培养目标是各种类型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没有明确的、科学化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工作就会失去发展方向。《课程方案》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简言之,即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课程方案》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明确的,即不仅要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而且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体育人才。运城学院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就是引用《课程方案》所调整的培养目标。虽然该培养目标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用于运城学院这类地方本科院校。因此,有必要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定位及实际情况,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以上考虑,现阶段运城学院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体育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体育教育基础研究及体育与健康咨询等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体育人才。按照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能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为扎实的技术技能和学科综合的知识结构,还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具备新型体育人才的基本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专业操作和运用能力、创新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既能胜任未来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使狭隘的“专业对口”逐步转向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使体育教育专业形成个性化的专业特色。

2.2课程设置要求精不求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基础知识重在紧凑与协调,拓展知识重在理论与方法。突出应用的实效性,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由各院系自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和设置方案。它反映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反映了专业教学的客观规律,是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因此,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2.2.1课程设置要遵循《课程方案》的要求

新的课程方案基本思路是:将课程划分为六个领域;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学校可以依据这些基本精神拓展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具体表现为: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初步形成适合本院办学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2.2课程设置要考虑社会需求并与基础教育改革接轨

《课程方案》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更重要的是与基础教育接轨,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目前,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和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较多地考虑了社会需求,但离基础教育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基础教育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体育实用技能、身体锻炼的方法,还要掌握相关的运动安全知识、野外生存遇险自救技能等。不仅要有一定的竞技类体育技术、技能,而且还能不断拓展一些新的适应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项目,如街舞、形体训练、拓展训练等;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示范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一些课堂教学设计、教材教法、教学实践类课程,从多方面强化知识学习,培养能力。

2.2.3课程设置要重新审视学科与术科的关系

在课程设置中,究竟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还是以术科课程为主,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问题。学科设置学时过多,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达不到要求。这是因为,其一,随着高考体育测试方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所招收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越来越高,而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却越来越差;其二,任何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才能较好地获得,没有足够时间的保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想在各个项目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是不可能的。而术科课时设置过多,虽然学生习得了一定的过硬的运动技能,但在基础理论方面又有欠缺,达不到适应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要求。所以,在优化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安排术科教学,又要保障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整合学科内容体系,求精不求全,精选授课内容,压缩部分学科教学时数,保证最基本和必要的知识理论的教学,使相关的内容与知识点更加紧凑和协调。如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知识点重复现象特别多,像关节结构是解剖学的重点,但只强调对结构的理解,而在保健学中才学到关节运动损伤的应用,但关节结构必须重复讲述,这样就造成了知识的重复与松散。完全有必要打破原有教材体系,对相关篇幅进行压缩,拓展更新与充实相关内容。如讲授人体科学知识内容时,应突出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再如《体育科研方法》和《体育统计学》两门工具类课程,完全可以进行整合作为一门课程讲授。此外,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的提高,除了课内学习训练以外,要保证学生每天下午至少有两个小时的自主练习,使所学技能得到巩固。

2.2.4课程设置要注意加强新型课程的开发

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下,新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只有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即解决好专修课与普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和增设新课程。其中顶点课程(即为毕业班开设综合四年所学知识的课程)应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索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和体系,即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特点开发新型课程,不仅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而且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应用性知识(如体育教学设计、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应用、社区体育指导、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知识(如域外学校体育、体育学术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在社会上学会生存的适应能力。

2.3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军训、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科研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术活动)等环节,从总体上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学院这方面工作还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课程实验环节方面较薄弱,不仅相关设备欠缺,而且仅有生理、生化等极少数课程开设了实验,且实验学时较少;二是教育实习的形式单一,时间较短,学生在校期间仅在第八学期安排了一次集中实习,实习时间只有六周;三是课内教学实践安排不多,对学生组织教学能力培养不够;四是裁判能力、组织竞赛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完成;五是学生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如学校只安排第八学期作为毕业论文环节,缺乏低年级的学年论文训练和平时科研活动训练等。

针对以上不足,特提出以下措施:

(1)制定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课内实践、集中实践和课外实践各个环节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2)加强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学生毕业实习、裁判实习、专项技能训练、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毕业论文等主要实践环节,每学年分阶段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研讨和交流,使教师尽快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适应新的形势。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大学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4)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落实和总结。实践教学过程较难操作和评价,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总之,要逐步建立起一套以课堂教学能力为主、以课外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为辅的多方位专业教学实践体系。

2.4质量评价采用多元模块化评分模式

质量评价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可行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可行,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否得到提高,毕业生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都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认为现阶段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优化步骤如下:首先,基于衡量评价体系是否科学的最直接的依据是学生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根据运城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学生质量的评价标准,比如各个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达到的程度,运动技术能力达到的水平以及学生组织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等;其次,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考虑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又要把握学生最终能力的质量要求;再次,强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共存,改变教师统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一评价方式,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最后,评价手段注重科学化。体育教育的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它具有实践性、随机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将体育教学中各种因素(如技术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态度评价等)全部量化是困难的。将评价手段向科学化方向发展,就是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分析的同时,将语言描述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上,这才是体育教育追求的科学评价方法。

第8篇

关键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人才;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66-02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专门的政法类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二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三是以专门院校里的法学院系,如吉林大学法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等。通常政法类院校是以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特色,而专门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体现自身的特色,即要培养出专门、专业法律人才。本文仅就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谈本人之粗浅看法。

一、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提高教育质量。高等学校要有特色、高水平,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自身的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法律人才为数众多,但高层次、高素质、专门法律人才短缺却尤为严重,培养法学专才已成为大势所趋。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纲要》还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培养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是当务之需。

(二)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合理配置法学教育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中已有650余所设置了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或离职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本科失业量的44.0%。失业或离职者最多的5大专业依次是: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9%,远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88%)。专门院校法学专业如果不根据现实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只能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负担。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是市场经济的需求。笔者由于职业的关系每年都能接触到来自专门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感触颇深:建筑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医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不懂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竟搞不清中国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区别……可想而知专门院校法学教育的失败。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现象也比较突出:税收案件中法官、律师不懂增值税发票;建筑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建筑主体结构、承重结构;医疗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医疗常识……社会急需专门、专业化的法律人才。而专门院校对专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要扬长避短,走专门化特色化的法律专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只有这样专门院校的法律专业才有生存的空间与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对法学专业大学生的需求。

二、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专门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到社会对专门、专业法学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少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开设没有专业特点,基本上是人家开什么可我们就开什么课程。没有对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的开设进行可行性分析,致使已开设的课程比较混乱,没有做到与法学专业的融合与衔接。以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为例,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照搬、照操政法类、综合类大学的法学课程体系,其结果,专门院校培养的学生法学不仅基本功底不及其他政法类及综合大学,专门、专业法学知识也没有凸显出来。一方面,造成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对专业法学人才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所占学分或课时的比重明显偏轻。要做到专门院校法学专门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以财经院校为例,要打造特色财经法学人才,财经类基础课程应该纳入学科基础课程当中。比如,财经院校应当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等学科纳入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范围之内。设想在没有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税收学等学科基础课程或在所开课程学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给学生开设金融法、会计法、税法等课程,只能使学生掌握的法律规范与经济学理论相脱节。

(三)专门院校专业法学课程严重缺失。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本专业的法学课程作为开课的重点,开全专业法学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凸显专业特长,又可使法学专业符合本专门院校的特点,满足于本专业的法律需求。但在实际上,各专门院校对本行业的法律课程重视不够。以财经院校为例,目前财经院校中,体现财经法学特色的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比较混乱,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财经类法学课程类别划分。各院校虽都开设财经类法学课程,但课程类别各不相同,有的为必修课、有的为选修或任意选修课,还有的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同时财经类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随意性较大,财经类核心法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大部分学校在第三学期才开始安排此类课程。财经类课程没有结合相应的法学课程开设。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对策

(一)准确定位本专门院校的专业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的培养需专门院校应该在办学过程中准确定位,一是学校类型定位。学校要根据区域、行业的需求,选准自己的定位。二是办学层次定位。如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热门,许多高校都争办这个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特色和优势,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三是在办学规模上要考虑把资源集中到学生培养、提高质量上。学科建设始终是学校的龙头,学校如何保持优势的特色学科,是学校特色非常重要的内容。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注意在经济、管理的学科交叉中寻找特色,凸显优势。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法学专业特点

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类院校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适合本校的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比例,使课程结构既科学、合理、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应细化大专业下的小专业,体现财经特色的课程设置,重新整合专业方向课,以突出财经类法学的优势。将限制性选修课作为专业方向课的学校,应增加其总的学分和学时,在总量上提升财经类法学专业方向课的比重。

(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开课时间

为了培养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应当有别于专门法律院校。笔者认为,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法学基础课程、法学专业课程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中又按照重要程度分成选修课、必修课等,开课的次序、时间应当本着先一般通识课、后法学基础课、最后到专业法学课程这样的程序进行。具体对策如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是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不分院校、专业,所有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体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外语、计算机等。对法学专业而言,为了给后续的法学教学打下基础,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也应当列入通识课程范畴。专业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这些通识课程划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都可作为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而法学基础理论、外语等则应作为通识必修课。同时对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除外语、计算机课可在以后学期根据需要继续开设外,其他全部通识课程均应当在大学一年级修完。

2.法学学科基础课

专业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除了要开设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4科核心课程外,还应开设司法文书、外国法制史、律师法、法官与检察官法等课程。这些法学学科基础课也可以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可将法学专业的14科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他课程作为选修课,同时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全部法学基础课程应当在大二全学年修完。

3.专业法学课程

如果说专业院校中通识课程和法学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没有差异的,那专业法学课程将是打造法学专才的核心与关键。各专门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对本行业、部门法学人才的需要,设置法学专业专门化的课程体系。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开设并强化财经特色,以经济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作为课程开设的重点。可将经济法律规范划分为经济组织法、宏观调控法、市场秩序法、经济管理法、社会保障法等。作为经济组织法内容包括公司法、各种企业法等。作为宏观调控法,包括财政预算法、税法、价格法、金融法等。作为市场秩序法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作为经济管理法包括会计法、合同法等。作为社会保障法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每一部分又可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再做细分。比如,金融法,内容可含银行法、票据与结算法、担保法、保险法等。这些课程也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授课时间应当安排在大三及大四第一学期。其他院校可以结合本专业法学的实际需要选课、开课。

当然,专门院校要培养出专业法学人才,对策及措施还有很多,比如,论文写作和实习环节。论文写作应要求写本专门院校相关行业法律论文,医学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就可以围绕医疗法,而建筑大学的法学专业则可以建筑法为方面来确定选题撰写论文。毕业实习也应当有针对性的到医疗、建筑公司等单位实习……这样就能比较好的将所学专业与实践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不仅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更需要既通晓本行业、专业知识又懂法律的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重在课程设置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蒋悟真,张西道.财经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第9篇

【关键字】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40―03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一门由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现代技术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下形成的交叉学科[1],它以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发展中的各种支撑技术为依托,受两者发展影响,其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一直在进行之中。自从1983年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专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核心主干课程的设置自然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2 年和2004 年两次修订了教育技术学的核心主干课程。2004年,确定的教育技术学的八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教育技术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与教的理论》、《远程教育基础》、《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教育技术项目实践》。

那么,近年来在全国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这八门主干课程的开设情况怎样?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其发展态势如何?为此,我们专门做了数据收集和调查分析,希望能对教育技术学这一蓬勃发展的学科的本科课程设置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一 样本数据收集情况

我们通过中国教育在线网站(gkcx.省略)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发现共有202所高等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根据全国7个地区学校分布密度的不同,我们选取其中的32所作为数据样本采集,力求做到各种类型院校兼顾。其中师范院校18所(56.3%),综合类大学11所(34.5%),工科院校有2所(6%),体育专业类院校1所(3%),如表1所示:

截至到2008年4月,我们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如登录院校网站,打电话调查等,采集到这32所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的培养方案(均是04年以后修订的),本文以此为依据进行现状分析研究。

二 目前主干课程开设情况

在数据计算时,只要课程名称或内容与教委会的主干课程相一致,我们就认为该校开设了此课程。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院校中将专业主干课程都开设的只有3所,不到所有学校的一成。其余90%的学校都将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缩减。其中,缩减一门课程的学校比率最大,占到了所有学校的1/4;缩减2-4门课程的学校比率一样,均是21.88%,比缩减一门的比率略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主干课程在全国各个院校的开设情况比较混乱,很多院校并没有开设其中的大部分课程(缺设课程门数>=3门的院校占到了44%),这说明这主干课程在现实中采用的学校并不是很多。

我们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学》这几门课程在各个院校中基本上都开设了,但是其余的几门课程却没有得到一致认同,出现了大范围的缺设情况。

缺设的课程集中于4门课程上,其中缺设比重最大的是《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占了31%;其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学与教的理论》,分别是24%和22.5%;另外有20%的课程缺设的是《媒体理论与实践》,如图2所示。

三 缺设原因分析

1 学科交叉性强,课程设置难以得到认同。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大面积的缺失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院校对于该专业的基础和核心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认同,即使这种专业主干课程的认定是由比较权威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的。教育技术学属于二级学科,并且可以授予教育学或者理学学位,这就决定了该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特殊性,不像一级学科或者基础学科,他们的专业逻辑体系基本上得到共识并确立下来,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在核心课程设置上没有太大的争议和变动。而教育技术学却是作为一门起步晚、发展快且正在发展中的二级交叉学科,其很多理论体系和内容都在处于实践的不断检验之中,因此某些课程并没有得到强烈的认同,所以有的院校没有将这些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

2 专业课程更新速度快,院校来不及一次消化修订。与02年制定的专业主干课程相比(《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学》、《教育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与教育》、《网络教育应用》和《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这次新的专业主干课程无论在名称还是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值得肯定的是,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随着时代需求的发展在不断谋求更新变化,但是院校和教师们需要时间来消化内容,他们还处于专业主干课程的修改衔接过程之中。因此某些学校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某些主干课程,如首都师范大学依然将《教育信息处理》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列入到教学计划之中。

3 课程内容新,开设时间晚,专业教材、教师缺乏。如缺设最多的《教育技术项目实践》这门课程,它是运用基于项目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技能,涉及到电视节目制作、局域网组建、网站制作、调查报告研究等内容。教材、教学大纲等等都在摸索探寻中,而且需要的实验设备和管理人员也繁多复杂,有些地方学校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开设这门课程,所以将其舍弃。

4 课程理论内容多,不适应当前就业需求。目前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学生大部分进入到中小学担任信息技术课教师或者电教管理人员,因此很迫切需要能直接指导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讲授或教辅人员工作的课程。但如《学与教的理论》这类课程的理论性内容居多,实践内容偏少。因此很多学校就纷纷开设了关于信息技术课方面的课程,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直接渗透到这些课程中讲授,直接理论联系实践。如江苏科技学院就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这门课程,而将某些纯理论或偏理论的课程删除了。

5 课程内容与其余课程相重复,已经在院校开设的其它专业课程中涉及[2]。以《媒体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为例,它一般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介绍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这方面的内容在《教育技术学》中已经涉及;而其余的章节内容(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计算机媒体等等)则往往单独设置了一门课程,如玉林师范学院就开设了《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这些课程。因此,处于教学计划的整体考虑,这些重复性的课程就舍弃了。

四 几点建议

1 作为一门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应让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它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是处于顶端和根基的位置,因此它不应该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将没有争议的课程(如《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确定为核心,其余的有争议的或者是只是适合本国国情的课程(如《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应该纳入到核心课程之中。

2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由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现代技术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下形成的应用型教育学科。它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应该在各个层次上都有涉及,但是目前的主干课程还是理论性课程居多,我们认为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应该增强。

3 主干课程应该具有唯一性。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它应该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不可替代的课程,是别的其余学科没有涉及的课程;二是应该和教育技术学科内的其余课程没有重叠重复[3]。所以经常与其余学科或课程内容重复的课程(如《学与教的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是否纳入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值得商榷。

4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其课程设置引进国内之后,在结合国情进行积极规范修改的同时却忽视了推广施行,造成了有了标准但执行力度不够的尴尬局面,也导致了专业主干课程开设情况的差异。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真正把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