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08:34
导语:在项目风险的监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成本风险;COCOMOⅡ模型;实物期权;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费用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软件开发项目是一类充满风险的项目,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这主要是因为软件开发项目不像其他工程项目拥有实体性,软件开发项目是项智力活动。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往往给项目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一个项目是否有必要进行,最主要的判断标准是该项目在未来的时间内获得收益,即项目是以未来的收益为驱动力的,如果项目在进行到一定过程中时发现已无任何的价值可言,则项目注定失败。
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追求项目的未来利益最大化是项目的终极目标,控制或压缩成本便成了软件项目承包商常常采用的战术方针。这样也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如何控制成本、前期开发的浪费使得后期开发成本增加等,这时就需要成本风险控制。
一、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对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它探究如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完成符合软件公司进行项目的目标――追求项目的利益最大化。
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之前,本文先对软件项目开发方法进行界定:在所采用的开发方法为增量式开发方法。所谓增量式开发,是指每个阶段开发系统一部分相对独立的特性,每一阶段的产品称为一个“版本”。构造出每个阶段的验收测试,当验收测试通过时,就可以确认这部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
(一)软件开发项目成本估算
采用Bohem的COCOMOⅡ软件成本估算模型。COCOMOⅡ估算模型是在项目确定开发后,对软件产品提供了模块―子系统―系统的三级层次分解结构,把成本驱动变量放在相应的层次上考虑。通过源代码行数或功能点数来计算工作量和进度,使用五个规模因子和17个成本驱动因素进行调整。
其计算公式为:E=A×KLOCB×EAF,常数KLOC取值为2.55, 即千源代码行,此处是表示以千源代码行计数的级,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这四个成本驱动变量进行打分。
在上面的计算公式中 是以人月为单位的工作量,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项目的成本值,需要将人月转化为货币单位(如元)。在单位转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历史项目的统计计算出每人月费用c,如若累计投入工作量为160人月,每人月费用为10000元,则该项目的投入成本为1600万元。转化为以货币单位的计算公式:
C=A×KLOCB×EAF×c(公式1)
(二)软件开发项目的预期收益计算
采用实物期权的思想对软件开发项目的预期收益进行估算。实物期权是金融期权在实物领域的扩展,其标的物(基本资产)一般是某投资项目的价值,实物期权也往往是某项投资或管理的选择权。拥有了实物期权,其持有者就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根据基本资产的价值变动,灵活选择投资方案或管理活动。实物期权根据对行权期的不同限制分为欧式(只有在期权到期日才可行使权)和美式(可在到期前的任何时刻行权)。如果把软件开发投资看成是经济价值和期权价值的组合,每一个项目开发阶段是期权(项目成本)向项目收益的转换。以下采用欧式期权方式:
其中option(si,sr,T)为待计算期权值;si表示软件项目的成本;sr表示软件项目的回报;p代表延期行权的机会成本,以直接现金流或持有收益率形式体现;T是距离可以行权的时间; r是无风险收益率;N函数是标准正态分布函数;v2=vi2+vr2+2vivrpir,其中vi,vr分别表示si,sr变化率的标准偏差,pir表示si,sr的协相关系数。
二、成本收益法在成本风险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根据介绍,可以运用以上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估算成本C和期权值option(si,sr,T)。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增量式开发方法,有利于观察并记录实际成本值,当每一个“版本”测试完成后,记录下该版本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值C'。由此,可以得知:
1.当期权值option(si,sr,T)
2.当期权值option(si,sr,T)>0时,如果实际发生的成本
C'-C>option(si,sr,T),表示此软件版本的开发在预期范围内处于亏本的状态,需要加大对成本风险的控制,需要增加成本投入以期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如果C'-C
通过分析,可以将成本风险根据成本期权比较值,设置不同的成本风险警戒线。当option(si,sr,T)0时,设置风险上限指标,其值为C+option(si,sr,T)。其他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风险警戒线,其原则是设置的风险警戒线越多,对成本风险的预防与控制就越有效。
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能够符合企业或者项目的最终目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本文采用该方法持续对软件开发项目中的成本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置成本风险控制警戒线,采取不同的风险规避措施。还应注意到,估算成本与期权值的计算是根据项目开发人员的经验估计出来的,这样的估算存在主观性因素,这样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赵忠令,周荣华.成本――收益分析:探视道德行为的新视角[J]. 苏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32~36
[2]刘亚峰,韩金仓.软件项目成本收益评估探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3):107~109
[3]Tom DeMaro,Timothy Lister.与熊共舞――软件项目风险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27~141
[4] B.M.Bohem. Software Engineering Economics[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65~372
关键词:基建项目合作;风险;控制
作者单位:刘伟明(1972-),女,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资金结算部执行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梁淑怀(1970-),女,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支行会计师,研究方向:金融。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3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67-02
随着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大量涌入建筑市场,新生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设立,加之原国有控股的大型公司纷纷扩张,加剧了建筑市场的竞争。为了占领市场或维持生存,各类建筑企业大规模的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工程项目的承揽及施工管理,互享资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但从目前统计情况来看,除了大型企业集团之间以联合体形式合作项目在运做过程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外,对于其他形式的合作项目运做尚没有进行可靠的分析和研究,尤其对各类风险的预测和控制尚不完善,并且部分风险的发生将会对企业带来经营危机。
一、基建项目合作管理的风险
(一)经营风险
目前在全国建筑领域的合作项目大多是施工资质高的企业并具有集团授信额度,与低于其资质的企业合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高一级的企业只按合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但是合同却以高资质的企业签定,在管理过程该企业只在必要的时候派驻少量人员参与管理或根本不参与管理,整体的经营全掌握在合作方的手中。这样往往会因为项目管理不善发生安全或质量事故,这会对该企业的声誉产生重大影响,会带来如降低企业资质或限制市场准入的后果,这将对该企业的市场开发带来风险,甚至会出现生存危机。
(二)财务风险
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的名称、机构设置形式、对外的业务关系都是以中标单位的名义进行。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如果在控制不利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合作方以中标单位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这里涉及到对外举债、采购合同的签定、担保等,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根据《合同法》,无论合作方有无被授权,但是行为结果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方。同时,由于很多合作方缺乏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可能会造成工程进度滞后、工程质量低下、施工安全存在隐患等等,很容易被业主单位通报或对企业信誉造成影响,即便中标单位重新组织施工生产,也势必发生巨额的预算外费用,这也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三)项目合同管理风险
目前整个建筑市场,在中标单位所签定的施工合同条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都明确规定工程项目禁止分包或转包,也有些项目规定主体工程禁止转包,附属工程分包不得超过合同价款的30%。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是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无论是只收取管理费后整体交给合作方施工还是双方分段共同施工,都存在着工程分包或转包的事实。在国家或省、市重点项目中,对工程分包和转包治理非常严格,对违反规定的施工单位处理也非常严肃,往往采取清退出场或在建筑市场网上通告,一旦出现此类事件将给企业带来严重危机。
(四)项目专项审计和终结审计风险
为了规范建筑市场,控制项目资金流向,预防商业贿赂,防止项目资本投资无理由超概算,国家或地方审计部门会对重点项目不定期进行专项审计和项目终结审计。同时,部分业主单位也会通过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金融机构进行项目投资的审计。上述审计程序往往很严格、细致,对项目基础资料不完善的项目在工程量核减上的数额也是巨大的。而对于项目财务管理的不完善,经营费用处理不合规,投标费用的处理不谨慎等都是作为国家审计部门的重点审计内容。在合作项目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变更增加的工程量计算依据不充分、技术基础资料不完善、索赔依据牵强附会或手续不完善、成本费用开支的处理、资金的使用明显不合规甚至违法现象,这在外部审计过程中都会给企业带来高度的风险。
二、基建项目合作管理的风险控制
(一)做好工程项目的预算分割
1、企业对下签定各类合同时,要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关于工程项目不允许转包、分包、挂靠的要求,在合同汇编中不允许出现带有分包、转包、挂靠等性质的合同文件。鉴于部分项目已经签定了分包、转包、挂靠等性质的合同,需要进行合同改签工作,变更现有合作合同。即与合作方重新签订合同,依据现有的分包合同为蓝本,签订清包合同。合同中明文规定,分包方只负责工费,其他直接成本由签定合同方掌控。与合作方重新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只能签订一份,且只能存在本企业,供有关单位检查时用,合作方不能留存,也不能复印。项目必须加强对重新签订的清包合同的管理,防止遗失、复印,与其他队伍签订合同,宜采用清包或劳务分包形式。
2、各企业可依据原分包合同,由技术部门进行工程量分解,计算出各种材料、各种机械设备计划耗用总量。企业对合作方已完工程量进行验工,根据实际完工量计算出材料应耗量,由合作方依项目部计算的应耗材料量提供发票,企业的物资部门据此开具材料验收单,同时开具材料出库单据。
3、企业可根据实际完工量计算出机械设备应耗量,由合作方依据本单位计算的应耗机械费提供发票,进行列销。根据月总计价量,扣除已列入成本的材料费、机械费,及代扣税金、管理费后,给合作方编制清包劳务计价表。此劳务计价表再扣除应扣合作方保修款后,由合作方编制劳务工工资表,项目部依据劳务工工资表拨款给合作方。企业应当加强对合作方按月计量工作,按月提供材料及设备应耗量,并提供给合作方。
(二)加强企业的财务核算
1、企业财务部门应将所属各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整体核算,采用设置二级或三级科目,明细核算各单位的成本费用。对纳入工程项目统一核算的外部队伍的债权、债务,企业财务部门只负责登记,但不允许与相关单位签认任何对账单据,以防范风险。
2、企业财务部门必须根据所属单位提供的有效单据进行会计核算,材料采购、办公用品采购、油料消耗等涉及除人员工资等现金成本费用支出,需要提供正式发票,严禁使用白条列销费用开支。企业财务应加强对合作方发票真实性的审核工作,防止合作方提供假发票,以致最终无法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计。合作方实现的利润,需要对方单位提供工资报表,通过工资报表的形式,分批处理。合作方必须提供名单真实的劳务工资表,禁止乱编人名,查无此人。
3、严禁为外部单位使用财务专用章,严禁为外部单位提供担保、赊销等行为。严格执行收取履约保证金制度,可将履约保证金放入风险抵押金设明细科目核算。要足额扣取外部队伍的工程质量保证金,该部分保证金可以直接在对下计量拨款时扣减,财务部门通过明细核算,并与计划部门核对一致。
4、合作方指定一家或几家材料设备公司,企业财务部门每月根据合作方提供的且经审核无误的发票支付材料采购费、设备租赁费。合作方必须全力配合此项工作,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发票、设备租赁发票。
(三)严格基建项目的资金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流动
1、企业财务部门必须制定完善、可行的货币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的审批权限和责任追究制度。企业财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银行开户有关规定,需要开立银行账户必须报公司审批。严禁私开账户和多头开户,杜绝隐匿、分散资金及体外资金循环。
2、企业必须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按月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其中包括:本级现金费用性开支、内部人员工资、材料付款、对外部工队人员工资、以工资形式支付的外部工队利润等。项目部要严格履行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重大资金使用及计划外资金使用必须实行例会制度。严格执行经营费用开支上审规定,经营费用所需资金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降低风险。
(四)建立合作项目风险预警机制
1、建立合作项目风险控制小组。企业应根据合作项目的性质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工程管理、计划合约、财务、审计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其中组长必须有企业主管领导担任,便于及时沟通。
2、建立风险信息交流制度。风险控制小组应不定期地对合作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针对发现的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程度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测算,并将测算结果及时反馈到企业管理机构,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事件的可控性。
3、建立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流程。企业应制定风险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其中应当明确规定事件发生时总负责人、协调人、新闻发言人、善后处理人等职责范围。
4、加强对风险意识的宣传和培养。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风险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以同行业已经发生的各类事件为实例,进行模拟和分析,致力于提高全员预测和应对风险事件发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智慧[J].企业研究,2004,(5).
【关键词】异地高考;项目风险管理;教育公平;制度改革
高考是我国选拔高水平人才的根本性制度,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通过高考已为国家输送了数千万人才。高考制度既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国家的未来。数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考制度历经多次改革,然而时至今日,现行高考制度依然有很多争议。当前关于高考最受瞩目的议题无疑是“异地高考”政策,所谓“异地高考”,是指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2012年8月,四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应在2012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至此,异地高考实现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事实上,除了山东等少数省份,各省异地高考政策实际效果都不大,这其中备受关注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更是没有触及实际问题。
异地高考不仅关系教育制度改革,更关系到户籍制度、财政体制等深层次的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异地高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不免遇到各种可以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如何有效的识别并应对这些风险是政策成功实行的关键。本文试图利用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管理,以求推动政策实行,促进教育公平。
1.从项目管理角度思考异地高考政策
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等。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及风险跟踪四个过程。
异地高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改革,根据四部委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时间、资源、成本、质量等多重因素,因地制宜的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笔者研究了异地高考的相关内容,认为异地高考具备项目的一般特征,可将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看作一个项目,运用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对异地高考进程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对异地高考政策提供可能的参考。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项目管理体系如何应用于异地高考的风险管理中。
2.异地高考政策实施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是项目管理的基础与重要内容,一般来说,项目风险涉及原因多,潜在性强,需要借助一些技术与工具进行识别,这样不但识别效率高且操作规范,不容易产生疏漏。常用的项目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访问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SWOT分析法以及流程图法等等。本文将使用头脑风暴法对风险进行识别。
头脑风暴法指通过营造一个无批评的自由会议环境,使与会者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互相启迪,产生大量创造性意见的过程。这种方法以共同目标为中心,参会人员在他人的看法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它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风险识别的正确性和效率。通过头脑风暴法,笔者总结了异地高考进程中的几大风险。
(1)资格风险。异地高考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格的问题,即谁有资格参加异地高考。受制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异地高考必须要设置一定的门槛,那么问题便在于这个门槛有多高,如果门槛设置过低,则必然会涌入大量的异地考生挤占当地教育资源,侵害当地考生的利益,而如果门槛设置过高,则可能让异地高考成为一纸空文,不能切实落实。
(2)指标风险。异地高考是指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实际上,在当地上学并参加高考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其后的高考录取问题,这涉及到录取指标由谁来给的问题。如果录取指标由迁入地提供,那么毫无疑问会挤占当地考生的录取资格,引起他们的不满;而如果录取指标还由考生原籍所在地提供,那么又会因为试题不同无法排名而产生新的不公平。
(3)资源风险。资源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我国整体上教育资源有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高校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与英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有限的资源表明,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异地高考,迁入地很可能会苦不堪言。第二点是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许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也很发达而考生数量相对较少,而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贫乏但考生人数却特别多。这样的情况将可能导致高考群体持续往一个方向迁移而导致社会、经济等其他一系列问题。
(4)制度风险。我国目前高考录取与户籍和学籍同时挂钩,通常要同时具有户籍和学籍才能在当地参与录取,异地高考表面上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但实际上不可避免的要与户籍制度的改革相联动,而户籍制度改革又会与经济制度改革相联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是人口大国,国情复杂,各种制度也很复杂,任何一项制度改革都可能会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一旦这些风险发生很可能会影响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
(5)经济风险。经济发展关系到教育的投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育也相对发达。经济发展状况对异地高考政策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如果地区经济发展持续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差距持续拉大,那么异地高考实现的风险就会更大;其次如果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那么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会相对减少,相应的异地高考的难度就会更大。
(6)高考移民风险。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录取率高,录取分数低,而如河南、安徽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却录取率低,录取分数高,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北京、上海等地区的考生素质较低,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异地高考放开后,中西部地区的考生可能会为了高录取率成为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考移民,而他们带来的竞争压力又可能会造成教育发达地区放弃素质教育而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样多年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将会受到破坏,同时大量高考移民也会带来社会、经济等新的问题。
3.异地高考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定性分析是对已识别出的风险的过程和影响进行描述,而定量分析是具体量化每一个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产生影响的严重性,以此作为制定风险对策的依据。风险评估的量化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将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先进行定性的评价再用主观评分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3.1 定性评估
上文识别出的六种风险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识别。资格风险与指标风险实际上都属于异地高考政策实行过程中的操作风险,而资源风险、制度风险和经济风险属于宏观层面的风险,高考移民则属于异地高考政策实行结果所导致的风险。
目前从各省已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来看,多数省份将具备完整的高中三年学籍作为认定考生具备异地高考资格的标准,而少数省份则只需要一年学籍甚至不用学籍,通过学籍认定考生资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非唯一标准,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标准。录取指标由谁提供的问题涉及考生迁入地和原籍两个地方,目前出台政策通常由迁入地提供指标,但是我国高考录取指标的分配并不合理,所以不宜实行统一的异地高考指标供给政策。异地考生资格认定与指标供给是异地高考政策实行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如果资格认定不清,指标供给不明,异地高考将很难进行下去。
教育投资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国教育投资约占GDP的4%,并且逐年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倾斜,丰富且平等的教育资源是异地高考顺利实行的保证,如果教育投入跟不上,异地高考会面临很大风险。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总体上经济状况很平稳,稳定且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长,进而也会带来教育投资的增大。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各项制度上的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户籍制度上,城镇化使得农转非速度加快,而收入分配制度也在努力改变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状况。户籍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但如果其他制度改革进展不够,单独的高考制度改革也难以彻底实行。
最后是有关于异地高考移民的风险,在异地高考政策之前,就已经有少数考生铤而走险,走上高考移民的道路。可以预见,异地高考政策实行以后,高考移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很多考生家长可能会钻政策漏洞,带着孩子一起高考移民,高考移民的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异地高考也恐怕难以实行。
3.2 定量评估
根据对异地高考风险的识别及定性评估,系统权衡各项因素,对每个风险进行量化,从而整体评估异地高考的风险。我们采用主观评分法,成立专家打分小组,根据打分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形成风险列表(见表1)。
在表1中,可能性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得分越高,表示风险越可能发生;严重性表示风险一旦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得分越高,表明后果越严重;不可控性表示风险发生后的不可控程度,得分越高,表明风险越不可控。风险级别是可能性、严重性与不可控性得分的乘积,得分越高,表示风险级别越高,越要重视。我们将得分在100分以上的风险列为II级风险,而得分在100分以下的列为I级风险。从评估的结果看,制度风险、资源风险和高考移民风险是异地高考最主要的风险,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监督和应对,当然对其他风险也不能忽视。
4.异地高考风险应对
项目风险应对可以有多种策略,常用的几种策略是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
风险回避是指通过主动放弃项目目标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避免风险的策略。风险回避是一项消极的决策,因为它同时也放弃了风险可能带来的收益。通常在风险级别较高且没有其他策略可用的时候考虑使用风险规避策略。风险减轻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的严重程度。风险减轻是一个积极的应对策略。风险转移指在无法通过上述策略应对风险的时候,通过合约或协议将风险转嫁给第三方的策略,风险转移并非嫁祸于人,因为有些风险给你能造成损失,但是对于他人未必会造成严重后果。最后是风险接受策略,这种策略是指在觉得可以承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时,主动接受风险。
根据风险发生的程度、时期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加以应对,下面我们具体阐述下减轻各项风险的建议。
资格风险和指标风险是在异地高考政策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面对资格风险,我们首先要做到资格审查过程的规范化、流程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具备异地高考资格的要求;其次,采取多样的方式确定资格,比如不仅可以将资格与学籍挂钩,也可以将资格与工作年限、居住证、社保年限、是否有住房等因素相连接。对于指标风险,首先可以采取灵活分配的方式确定指标,比如对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由迁入地提供录取指标,而对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则还由原籍提供录取指标;其次可以采取新的高考方案,比如探索“统一考试+高校自主测试”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分配录取指标,统一录取等。
资源风险、制度风险和经济风险是宏观方面的风险。资源风险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应对,首先是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确保教育资源的规模与质量,其次要逐渐向教育欠发达地区加大投资,以缓解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的现象。对于制度风险,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制度改革,切勿盲目冒进,在制度改革之前,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调研,征求各方意见,以此减轻制度改革的风险。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上发展迅速、健康,经济风险对异地高考政策的影响较小,但是我们依然要注意观察经济动向,防范因经济过热导致的通货膨胀等现象的影响。
最后有关高考移民的风险,高考移民由来已久,可以预见,异地高考政策实行以后,高考移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对于高考移民,首先应该完善相关政策,防止有人钻政策的漏洞当高考移民,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为进行处理,最后还是要进行疏通,通过重新资源配置避免更多的人走向高考移民的道路。
5.总结
异地高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如何顺利实行政策、防范风险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大事。我们采用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异地高考实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风险模型、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更规范化、流程化的对异地高考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斌.异地高考的利益博弈、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与考试,2012(3):10-14.
[2]吉多,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翟月玲.“异地高考”的根源、理念探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7):25-29.
[4]詹静.新车型导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商学院,2007.
[5]肖军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异地高考SWOT分析及政策设想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2):17-20.
作者简介: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 风险因素 控制办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工程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进行,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对这些干扰因素有着正确的认识,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控制,就可能会导致工程项目的建设出现种种问题,情况严重时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工程项目与其它的经济活动相比,要承担着较大的风险,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必须要了解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了解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发生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管理。
1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与来源
1.1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建筑工程的风险存在于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①风险的客观性、现实性和普遍性。建筑工程的风险有着不确定性的特征,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整个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之中,风险是无时不在的,当工程项目的建设结束后,风险也就不复存在了。②风险的可变性。风险不仅仅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也有着可变性的特点,即随着建筑项目的进行,内部风险的量和质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有些风险会发生、有些风险在发生以前就可以得到控制,同时,在项目进行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新的风险。③风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风险的发生具有较大的随机性,虽然个别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的特征,但是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和统计说明,建筑工程中风险的发生还是呈现出一种规律,因此,可以使用统计学的分析方式以及其它的方式进行分析,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1.2 工程项目风险的来源
①外部风险。工程项目的外部风险即项目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包括相关规章制度的变化以及组织关系的变化等等,如火灾、地震、洪水、公司并购等等,这类因素的变化会给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情况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项目难以顺利实施。②进度风险。工程项目设计的再完美,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给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也容易出现工程项目延误的情况。③技术和质量上的风险。工程项目中技术是导致项目出现风险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性要求很高,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下,工程设备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充分的掌握设备的操作方式,就会对项目的质量产生影响。④法律风险。建筑企业法律风险包括三种,一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给工程建设带来的风险,二是法律执行不严格给工程建设带来的风险,三是劳动用工中存在的风险。
2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办法
2.1 对风险进行正确的定位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资源能够合理利用、任务能够如期完成等问题中,为了正确的应对风险,必须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风险进行集合,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好完善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为此,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需要对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以前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规避。
2.2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建筑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为了减少风险的发生,提高项目建设的成功率,必须要建立好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对项目建设各个阶段进行风险规划管控,同时,要制定好完善的管理计划,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负责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风险反馈机制,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此外,还要对工程建设中已经存在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扬长避短,保证工程可以如期完成。
2.3 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工作
为了预防风险的发生,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生产、管理、设计人员的风险管理教育工作,让员工能够意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也要保证员工可以了解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掌握好风险的预防方式,此外,也要让员工意识到,个人的错误行为和疏忽都会给工程项目的承建带来损失。当员工具有风险管理意识之后,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工作也更加容易开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风险的发生。
3 结语
在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进行风险控制已经成为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现章制定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对企业中员工的风险安全培训,让员工掌握好风险的预防方式,以便达到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坤,卢玲玲.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04(05).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引擎,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抓经济工作必须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大载体已成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看到招商引资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必须正视当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腐败风险,高度重视其危害性,及早尽快地建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腐败风险防控体系。
一、教育引导,筑牢“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对招商外出人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行为规范、注意事项、财经纪律等,使参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干部心灵受到洗涤和震撼。要突出教育重点,增强针对性。在派出干部参与招商引资时,就要打好“预防针”,变事后监督为超前教育;在项目的洽谈、工程的招投标等关键环节,要及时对干部进行重点教育,敲敲警钟;同时,对有权做出决定的干部要作为重点教育的对象,在项目调度会、工作例会或者工作汇报时,反复叮嘱打招呼,使重点人员始终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在思想上筑牢党纪、国法和道德防线。
二、规范管理,健全“不许腐败”的制度体系。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制度规定,区分政策界限,明确纪律要求,严格规范招商人员的从政行为。一是严格审批程序。实行党政干部外出招商引资报告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凡外出招商引资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后报纪委批准,并就外出招商的人数、时间、路线以及招商引资的具体项目做出说明。领导干部外出招商引资回单位后半个月之内,要填写领导干部外出招商引资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存入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二是严格外出纪律。党政干部外出招商引资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准安排无明确目的和对象的招商引资考察活动;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路线活动,严禁擅自改变外出线路和延长外出时间,严禁借外出之机公款组织参观旅游或变相旅游,杜绝奢侈浪费行为。三是完善外出费用报销办法。外出人员车船费、机票、住宿费的报销,必须经批准同意外出的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所有外出招商人员外出前必须定好项目和出行路线,以书面形式报纪委备案,外出费用经审核与预定项目及出行路线符合,方可报销;否则视为违反财经纪律。四是严禁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各地各部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得以局部利益牺牲全局利益,以当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不得以招商引资为名,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五是严把项目建设关口。要切实把好项目决策关、审批关和招投标关。除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安全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外,重点抓好建立廉政谈话制度、廉政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管理制度、同步审计监督制度、不良行为记录和诚信档案制度、竣工验收与后评价制度、行业自律制度、重要事项备案制度等。
三、强化监督,完善“不敢腐败”的制约机制。首先要让群众参与监督。任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都应让群众知情,让群众随时随地监督;凡党政干部外出招商引资回单位后一星期之内,必须将外出的时间、路线、地点和报支的各项经费在单位内部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其次要强化制度监督。要建立科学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绩效考核机制,从招商引资项目带来的税收、解决的社会就业、招商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正确估价。要加强对每个运作项目的财务审计,审核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行政成本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进行公示。再次要充分利用新闻舆论进行监督,努力营造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有效调动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整合监督资源,形成合力。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借外出招商引资名义,公款消费、外出旅游,严重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四、整体联动,形成“不能腐败”的惩戒合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和支持”的原则,建立以纪检、监察、发改、审计等部门联合一体的大预防构架,通过检查审计、法制教育、纪律处理等一系列手段,进一步规范预防工作的开展,建立遏制和预防犯罪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和建立健全各有关单位、部门参加的预防腐败网络,加强与纪检监察、行政执法机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席会议等制度,及时交流信息,加强沟通和协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中心意识,在作出每项重大发展决策,每部署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都要及时跟进,快速反应,实施跟踪监督,及时掌握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提出党政纪律要求,着力解决工作不顺、落实不到位、中间梗阻等问题,保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要发挥惩处职能,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违法违纪行为。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反馈信息;科学决策;全过程管理
0 引言
在风险监控过程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风险控制措施,都很难将风险完全消除。而且,原有的风险消除后,还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因此,项目进行过程中,定期对风险进行监控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其目的是考察各种风险控制行动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风险减少的程度、监视残留风险的变化情况,进而考虑是否需要调险管理计划以及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等。
1 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监控
1.1 风险监控的主要工具和技术
1.1.1 核对表
在风险识别和评估中使用的核对表也可用于监控风险。
1.1.2 定期项目评估
风验等级和优先级可能会随项目生命周期而发生变化,而风险的变化可能需要新的评估或量化,因此,项目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实际上,项目风险应作为每次项目团队会议的议程。
1.1.3 挣值分析
挣值分析是按基准计划费用来监控整体项目的分析工具。此方法将计划的工作与实际已完成的工作比较,确定是否符合计划的费用和进度要求。如束偏差较大,则需要进一步进行项目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量化。
1.1.4 附加风险应对计划
如果该风险事先未曾预料到,或其后果比预期的严重,则事先计划到的应对措施可能不足以应对之,因此有必要重新研究应对措施。
1.1.5 独立风险分析
项目办公室之外的风险管理团队比来自项目组织的风险管理团队对项目风险的评估更独立、公正。
1.2 项目风险监控的内容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实施后,人们的风险控制行动必然会对风险的发展产生相应的效果,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项目风险的特性及不断修订风险管理计划和行为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监控,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2.1 评估风险控制行动产生的效果
1.2.2 及时发现和度量新的风险因素
1.2.3 跟踪、评估残余风险的变化和程度
1.2.4 监控潜在风险的发展、监测项目风险发生的征兆
1.2.5 提供启动风险应变计划的时机和依据
1.3 项目风险的跟踪检查
跟踪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是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风险跟踪表格来记录跟踪的结果,然后定期地将跟踪的结果制成风险跟踪报告,使决策者及时掌握风险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地做出反应。
1.4 项目风险的重新评估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在项目风险监控的过程中发现有新的风险因素,就要对其进行重新估算。除此之外,在风险管理的进程中,即使没有出现新的风险,也需要在项目的里程碑等关键时段对风险进行重新估计。
项目风险跟踪的结果需要及时地进行报告,报告通常供较高层次的决策者使用。因此,风险报告应该及时、准确并简明扼要,向决策者传达有用的风险信息,报告内容的详细程度应按照决策者的需要而定。编制和提交风险跟踪报告是风险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报告的格式和频率视需要和成本而定,有时也可将项目管理报告合在一起。没有固定的必要,但应该作为风险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在事先进行统一的考虑。
2 输变电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2.1 项目风险预防
2.1.1 有形手段
工程法是一种有形的手段,此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消除物质性风险威胁。例如,为了防止高空坠落物伤人,在建筑时周围设置的防护网;开挖深基础坑时为防止塌方伤人,在周围设置护坡挡土墙等等。工程法预防风险有多种措施。
1)防止风险因素出现;
2)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
3)将风险因素同人、财、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隔离。
工程法的特点是,每一种措施都与具体的工程技术设施相联系,但是不能过分地依赖工程法。首先,采取工程措施需要很大的投入,因此决策时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其次,任何工程设施都需要有人参加,而人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最后,任何工程设施都不会百分之百的可靠,因此工程法要同其他措施结合起来使用。
2.1.2 无形手段
1)教育措施;
2)程序措施。
2.2 减轻项目风险
通常情况下把项目风险控制的行为称为“风险减轻”,包括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控制风险的损失。在某些条件下,采用减轻风险的措施可能会收到比风险回避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如果你能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环境情况,就能更容易地选择风险减轻措施。虽然风险的影响有时很难估计,但有效的风险识别仍然是非常有用的,对于不是十分明确的风险,要将其减轻,困难是很大的。在制定减轻风险措施前,必须将风险降低的程度具体化,即要确定风险降低后的可接受水平。风险降低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主要决定于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管理的要求和对风险的认识态度。
2.3 回避项目风险
在完成了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后,如果发现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可能的损失也很大,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该种风险,这时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行动计划或改变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风险回避。从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风险回避也就是拒绝承担风险,这是一种最彻底的消除风险的方法。虽然工程项目的风险是不可能全部消除的,但借助于风险回避的一些方法,对某一些特定的风险,在它发生之前就消除其发生的机会或可能造成的损失还是有可能的。
2.4 转移项目风险
项目风险转移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当有些风险无法回递、必须直接面对,而以自身的承受能力又无法有效地承担时,项目风险转移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选择。必须注意的是,所谓风险的转移,是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些风险的后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他人。转移的本身并不能消除风险,只是将风险管理的责任和可能从该风险管理中所能获得的利益移交给了他人,工程管理者不再直接地面对被转移的风险。特别要注意的是,某些在业主看来较大的风险,其他方可能认为风险较小或者根本不是风险,甚至可能从风险管理中受益,风险转移并不是纯粹地向他人转嫁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众多,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不可能样样自己面对。因此,适当、合理的风险转移是合法的、正当的,这是高水平管理的体现。
2.5 接受项目风险
接受项目风险也是应对风险的策略之一,它是指有意识地选择承担风险后果。觉得自己可以承担损失时,就可用这种策略。如承包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时,通道环境风险是随时存在的,为了达到项目目标要求,往往支出超过通道费用,但这种风险就是承建商可能接受的。
2.6 应急项目风险
对于输变电工程项目,由于项目的复杂性,项目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为了保证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制定项目应急措施即储备风险。所谓储备风险,是指根据项目风险规律事先制定应急措施和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项目风险计划,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动用后备应急措施。项目风险应急措施主要有费用、进度和技术三类。
3 结束语
总之,输变电网建设工程项目作为电力行业先行企业的基建单位更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组织管理素质,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增加顾客满意程度,实施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降低和控制广大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实现与国际先进安全管理体系接轨,向运行单位移交可靠、安全、优质、环保的电力基建项目。
【参考文献】
1.1电网建设风险管理缺乏认识在我国,由于大部分电力企业对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缺乏认识,以至于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都十分淡薄。一般来说,作为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主体,电力企业只注重电网的建设和生产,严重忽视了电网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这种情况难以提升电力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由此增强了电网建设潜在风险的隐患。
1.2电网建设缺乏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我国电网建设项目存在的又一问题,由于做好电网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做保障。但是,当前的电网建设项目没有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严重忽视了风险管理的制度化,以至于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约束力。
1.3电网建设风险管理监管不力现阶段,我国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监管工作不到位。通常情况下,作为电网建设项目,在其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监督机制,全方位地监督电网的风险管理工作,只要有人管理的地方,就需要监督,这样可以防止人为因素引起的失误,但是当前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监督不力。
1.4电网建设风险管理方式落后在管理方式上,我国电网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比较落后,难以适合现代管理的实际要求,比如:许多管理人员只重视风险的结果,对于风险的前期控制却漠不关心,由此导致了风险管理工作的滞后性。除此以外,在电网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往往不关心事前的责任,一味地对所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责。
2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活动,其投资过程具有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等特点,这就要求对其风险进行认真评价,及时找出风险根源,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一般来说,建立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考虑的因素较多,且具有不确定性,表1主要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1)评价功能。由于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构成的,对各评价指标由专家组集体评判给予权重,能够计算要素的综合分数值据,从而综合评价电网建设项目的风险做出。同时,通过分析各个要素指标的分数值,还能够评价各要素对于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的影响情况。(2)监控功能。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持续分析和整理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并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的静态状况和变化趋势,以及所产生所需要的结果报告,从而实现其监控功能。(3)预测功能。通过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预测条件,运算与判断其评价指标,从而得出预测信息,实现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预测功能,然后对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进行动态管理。
2.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要清晰,从局部到整体,从简单到复杂,要求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进行设计。(2)可行性原则。在设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主要指标,不但要考虑相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要考虑其可行性。(3)可比性原则。设置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时,要求评价指标能够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4)完备性原则。选择指标时,尽可能地覆盖评价的内容,且要从整体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将电网建设的风险水映出来,主要内容包括:空间完备性和时间完备性。(5)定性定量结合原则。由于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十分复杂,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判断这些因素时,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结合。(6)发展原则。设计风险指标时,需要从风险源的形成、发展过程、动态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反映,同时要结合时间、空间、环境条件等的变化,不断探索电网建设项目风险源发展规律。(7)借鉴和创新原则。构建风险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其他项目风险管理指标构建的实践经验,然后再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进一步实现创新和突破。
3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的防范措施
3.1健全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机制①通过分析我国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存在的症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对策。②需要征询相关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专家和学者意见,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机制。③深入电网建设项目的基层,向相关风险管理人员了解问题,针对管理存在的难题,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3.2改变电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式①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人员安排制度,合理安排风险的管理人员,使其各尽其职,提前监控风险的管理,一旦出现风险,第一时间要落实责任人,并快速处理风险。②建立风险应急和风险管理机制,当风险出现时,可以对风险进行最大化控制,从而确保电网的正常建设。③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培训,并普及风险知识,不断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推进电网建设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目前,我国正在构建智能化电网,推进电网建设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①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电网建设施工的精度,避免风险的产生。②引入网络化的电网建设项目监控机制,全过程监控电网建设项目,不但能够更好地避免风险,而且能够在风险出现时进行报警,以便及时地处理风险。
4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很多企业都开始加大了对ERP系统的建设力度,而ERP项目实施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风险控制的好坏。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项目风险管理应用在ERP系统实施上,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风险”一词在字典中的释义是“危险或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PMBOK将风险定义为“一种不确定性的事件或条件,其一旦发生,则必将对项目目标之一或更多——时间,成本,范围或质量——造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1]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制定的PMBOK则把风险管理划分为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设计和风险监视控制六个部分[2]。对于ERP项目实施的风险管理而言,我们也将这几方面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二、ERP项目的风险管理
对ERP项目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依托项目本身目标,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对项目实施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实现下列风险管理目标:1.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其中包括设计、采购、实施、测试、上线、试运行的顺利进行;2.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工程进度不延误;3.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4.在项目启动等里程碑阶段,召开项目风险管理会议,识别项目风险、评价项目风险管理效果,并实时监控风险控制和风险发展情况;5.定期提交项目风险状态报告;6.为项目组提供里程碑等决策依据。
任何ERP项目实施初期,都面临项目团队组建问题,如果我们要进行风险管理,则还应拟定项目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并明确组织内各角色职责。一般来说这个团队不会独立于项目团队之外组建,均是在项目团队中增加一些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专家)或为人员明确相关风险管理职责、角色(项目经理风险管理职责)。团队组建后,我就来谈谈项目实施中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一)ERP项目的风险识别
作为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在具体执行项目风险识别工作中,主要应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头脑风暴法;2.德尔菲法;3.检查表法;4.流程图法;5.SWOT;6.6Ws框架等等。
在ERP项目中,我们多采用了头脑风暴法和检查表法。选用这两种方法的原因,是他们作为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头脑风暴法是开放式的识别方法,而检查表法是根据历史风险管理经验的逐条检查的封闭式方法。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充分的进行风险识别。由于头脑风暴法是开放式讨论形成结论的方法,因此,一定要重点考虑参会人员专业能力、业务知识、及专业背景经验构成来保证讨论效果。根据我们以往项目举个例子:业主方项目经理2人、承包商项目经理1人、业主方ERP系统专家2人、承包商ERP管理技术专家2人、业主方业务及流程专家2人。
在头脑风暴法识别项目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和应用部分对应的检查表工具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形成我们的风险识别列表,同时作为下一步风险评估的对象。
(二)ERP项目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预测和识别项目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的大量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分析,运用现代计算和分析评估技术,估测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基于风险识别列表中的风险条目,对项目风险的这种定性、定量分析和描述,是对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的深化,为管理项目风险奠定了基础。
一般来说,我们先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初步风险评估:1.设计风险;2.实施风险;3.进度风险;4.管理风险;5.人力资源风险;6.费用风险。根据这6方面对风险项目进行评估后,可以将这些方面的影响程度结合发生概率形成风险优先列表。
风险评价一般会将风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进行评价。定性评价在相应领域有很多方法,比如: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而定量评价虽然也会存在一定主观性,但一定要有相应的标准或规范作为依据,并将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影响程度进行量化。ERP实施项目定量分析过程是:选取客观、标准的规范文档作为依据-〉量化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通过专家定量打分得出定量评价结果。
(三)ERP项目的风险应对及监控
风险应对是根据项目风险识别、评估的结果,综合考虑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较为普遍应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有以下六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实施风险应对时应综合考虑采取一种或几种策略:1.减轻风险;2.预防风险;3.回避风险;4.转移风险;5.自留风险;6.后备措施。对ERP项目风险管理而言,我们一般将这几种策略结合在“风险评估”章节提到的6大风险类型,形成风险策略矩阵,来规划各类风险的应对方式和大体方向。进而在之前阶段评估出的细化风险项目的基础上,逐条制定应对方案,形成风险应对措施列表,进行具体的风险应对控制工作。
风险监控的普遍方法是:1.审核检查;2.项目风险报告;3.风险预警;在ERP项目中,我们也需要拟定相应机制进行落实。一般常用到有风险监控决策机制,问题处置机制,变更请求控制,风险再评估与风险应对计划修订,风险处置应急机制等。
三、结尾
项目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从出现到成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且在各个风险管理环节也已经存在着标准、全面的方法论和工具。因此做好ERP项目实施风险管理,除了需要管理层掌握好风险管理的知识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战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形成风险管理思路,合理运用方法、工具,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风险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Olga Perminova,Magnus Gustafsson,Kim Wikstr?m. Defining uncertainty in projects-a new perspective[J].Int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8,26:73-79.
[2]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8-20.
【关键词】海外工程 项目风险 风险预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开始打入国际市场,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日益扩大,我国对外承包业通过不断开拓和奋斗,逐步发展起来,到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我国已进入了世界前六强行列,目前,我国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已扩展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以亚洲、非洲为主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市场多元化格局,对外承包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的增长点。而由于国情的不同和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性,使得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面临众多的风险,由于对风险认识不足和预警预控手段缺乏,导致了许多损失,比如我国一家港口建设公司在泰国的一个港口项目中因急于中标而投了低价标,再加上对当地的城市环境不熟悉,对业主方的要求理解不透彻,导致项目严重的亏损;还有一些公司在一些政局不太稳定的国家,由于对安全管理不太重视,导致员工被绑架、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是一个能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全程监测、识别、诊断、警报、预控的管理系统。一旦危害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利因素通过某些风险指标显现出来时,风险预警系统就会发出明确的信号,以便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部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可能的损失,在风险发生后通过应急外置,使项目风险事故的不良影响效果最小,为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本文通过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建立的研究,将有效帮助这些海外工程建筑企业规避风险以及有效应对风险,从而降低生命、财产的损失和不良政治与社会影响。
一、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
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立项后,会在项目所在国成立一个专门的临时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不仅具有国内工程项目部应该有的基本职能,还由于与国内公司距离遥远、通讯不便,因而项目部组织的管理体系更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项目部经理也被赋予更多日常决策和管理权,在现有组织管理体系内成立专业的预警部门,帮助项目部经理把好风险关,做好风险预防和应对工作。
1、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原则
防范和化解海外工程建设风险,重点在于事前预防。因为控制和弥补措施是在风险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了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采取的,其效果自然比不上事前预防。要做到有效的事前预防,就要建立完善的海外工程建设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实时跟踪海外工程建设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测评风险所处状态,及时发出警报,为决策者掌握和控制风险争取更多的时间。
2、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可行性原则
在现有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框架下引入预警管理后的预警对象主要有两方面:面临的不良外部环境和潜在的重大外部风险;面临的和潜在的内部管理失误风险。而预警预控管理开展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两个:被监控对象的活动是否必要;这项活动是否有破坏后果。通过对确定的监控对象进行早期监测、诊断、警报、早期干预,使它们的发生频度、强度、幅度及其相互关系处于控制之下,使海外港口建设项目的外部环境、内部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系统功能秩序处于可靠的安全状态中,从而达到预防或回避风险发生的最终目标。而在已确认风险事件发生后,预警管理系统将启动正确的应急预案,并迅速发挥应急管理小组的领导作用,开展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抢险和联动救援工作。
3、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可靠性原则
预警管理系统的进入会导致项目部在经济上、组织上的投入和管理系统的调整,这就带来一定的风险及损失的可能性。然而,预警系统的进入,在经济上不会形成大的成本投入,在组织上亦不会引起剧烈变更,它基本上是利用原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只是在组织职能分配上做局部的调整,因此,预警管理系统的进入所带来的风险是很小的,小于其已有的风险水平。
4、预警管理系统建立的效益性原则
预警管理系统对项目运营所具有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利益,预警管理系统的进入,使海外项目的建设活动具有“安全”运行的保障机能和有效防止并摆脱风险的机制。所以,预警系统带来的利益前景是广阔的。
二、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建立的目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的风险源以及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的识别还不够全面,对风险的管理没有信息化,主要凭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管。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由于项目所在国宏微观环境的种种差异性,给项目本身带来的风险无以复加,因此建立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主要是要切实加强企业防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效率,具体来说,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实现下述三个目标。
1、能有效监测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外部环境变动
对海外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外部环境变动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明确在海外进行港口项目投标和项目建设时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着的不利环境变动。监测范畴主要是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安全度、自然环境的安全度、施工环境的安全度、施工技术标准的差异度和其他人为环境的变化等。
2、能有效监测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内部各行为
对海外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内部管理行为与管理周期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此明确并预控这些管理行为的过程与结果。监测建设管理中的失误、失利与失败同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转化关系,并提供管理行为优化模式。
3、应建立起海外工程项目建设风险活动评价体系
建立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上述两个目标任务的实施,必须依靠预设的预警评价指标才能进行,否则,预警系统的工作将是经验性的、随机的、不系统的过程。为此,要建立诸如海外工程建设外部环境的安全评价指标、海外工程建设管理动行状态的评价指标等指标体系。
三、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功能设计
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体系是一个实时系统,它通过各项风险指标对外部环境和项目内部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的监控、预测和警告,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基础、思维方式、运作要求、环境因素、监控手段等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不仅要发挥和改善以往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常规功能,而且要创造新的管理功能,包括预警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以形成防错纠错新机制。
1、警报功能
警报功能是对海外工程建设种种风险的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与警报的一种功能。它通过设立各类风险征兆或现象所可能产生的界限区域,继而进行识别与警告,以此规范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秩序。警报功能的核心是它的识别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2、矫正功能
矫正功能指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预控和纠错的一种功能。它依照预警管理信息,对风险早期征兆和诱因进行预防控制并纠正其错误,保证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处于安全状态。矫正功能的核心是预控行为的敏感度,即预控行为在某种状态下,对风险早期征兆和诱因矫正作用的有效程度。
3、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是指对同类、同性质的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或诱因进行预测或迅速识别并给出有效对策的一种功能。当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风险征兆或相同的风险环境时,能准确地预测并迅速运用规范手段予以有效制止和回避。免疫功能的核心是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管理和组织能否科学总结教训并将其转化为风险管理的知识、能力的水平。
四、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的内容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应包括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两个子系统。预警分析是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现象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并做出警示的管理活动,即对各种重要管理环节和管理行为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预控对策是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中的重大风险事件的早期征兆进行矫正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与应急管理三个活动阶段。其中,预警分析的活动内容主要是识错,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则纠错、治错。预警分析是基础,预控对策是目标。
1、预警分析子系统的内容
预警分析包括四个阶段: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监测阶段是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内外部征兆进行监测与信息管理。要对被监测对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收集大量的监测信息并进行分类、存储、传播,建立共享的信息档案,进行纵向比较。这个过程要应用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实现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识别阶段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海外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中各种风险的征兆和诱因。识别的关键在于应用适当的警级标准,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警戒或紧急状态,并适时报警。诊断阶段是对评价指标进行诊断,指明危险性和危害性最大的风险因素。这包括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自身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管理状况等方面的风险度诊断,也包括对项目外部环境变化的诊断分析。评价阶段主要是对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征兆的不良后果进行损失评价,包括分析对项目及企业本身的影响,也包括分析对外部造成的社会影响。
2、预控对策子系统的内容
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控对策活动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应急管理三个环节。组织准备环节主要是为预控对策活动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境。内容包括确定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组织构成、职能分配及运行方式,也包括为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管理提供组织训练和策略设计。日常监控环节一是要做好将海外工程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风险征兆由不良趋势使之逐渐向良性趋势发展的预警预控策略,二是在日常对策活动中针对那些难以控制的风险事件,通过模拟训练,提出应对紧急风险状态的预案。应急管理环节主要是做好当日常监控已无法扭转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征兆向劣性趋势发展而陷入风险紧急状态时,采取的一种特殊管理方式。它以风险应急计划、应急特别组织和应急预案启动方式介入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预控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研、陶短房:中国工程企业北非闯出新路[N].环球时报,2009-10-23.
[2] 余廉等:企业预警管理[M].河北科技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