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36:14
导语:在安全生产风险普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方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按照“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运行机制,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监管网格,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逐级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稳步建立简明、高效、实用的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有效整合基础信息统计、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督查督办等各种监管功能,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精细化、业务的信息化和管理的规范化,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
市社是分管社有企业实施网格化监管的责任主体。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行业管理和指导职责,推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全面开展。
社有企业是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对象和落脚点。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部署、进度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基本信息登记、重大危险源普查、隐患自查自纠、整改指令落实、信息更新维护和统计上报等各项工作。要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层层落实到科室、班组、岗位,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二)完善网格化监管运行工作机制。
1.领导定点。在每个网格确定1名挂点领导的基础上,上一级网格的领导到下一级网格挂点,强化对责任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检查和指导。
2.全员定责。各级各类人员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和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个环节、岗位和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明晰责任主体,分解责任指标。
3.监管定位。对每个企业、每个场所、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设施设备,逐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实施有效监管。
4.排查定级。根据隐患和风险的辨识标准,确认等级,确定治理方案。
5.应急定制。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体制、机制,落实队伍、装备、物资器材,强化演练,及时处置事故。
6.配置定量。明确各级网格,落实资金、装备、物资器材。
7.培训定岗。对网格负责人和网格内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8.信息定时。将巡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汇总上报,发生事故时按规定时限逐级如实报告。
9.奖惩定格。通过督查、检查、考核等形式,奖优罚劣,对发生安全事故和完不成控制指标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
(三)稳步推进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平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有效整合基础信息统计、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督查督办等各种监管功能,加强统一指挥和调度,实现网格监管的体系化、常态化和规范化。强化对各项重点任务、重点环节的动态监督,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重要批办件及群众举报落实情况、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责任追究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纳入监察、督查范围,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四、实施步骤
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动的原则,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
(一)网格化定责阶段(2012年5月―7月)。按照《市落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暂行规定》明确的原则,以及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运行机制、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总体要求,合理划分网格,确定各级网格、各个责任范围、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措施。
(二)网格化立制阶段(2012年8月―9月)。制定上下级网格、同级网格、网格内部的运行规则、程序、制度及措施,确保网格有序运行。部署试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普查、重大危险源普查。制定落实方案和措施。
(三)网格化试点阶段。(2012年10月―12月)。加快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数据交换机制,平台运行机制基本落实到位,网格化监管取得初步成效。
(四)网格化推进阶段(2013年―2015年)。逐年制定推进计划,逐步将社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息录入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围绕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网格化运行、保障等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的精细化、业务的信息化和管理的规范化,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网格化监管取得明显成效。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市社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机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织社有企业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实施工作。社有各企业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落实人、财、物投入,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推进提供支撑。市社安统科负责社有企业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平台建设、督查督导和考核考评等工作。
近年来,油田安全管理强调“全员排查、分工负责、分级治理、风险受控、确保安全”的原则,“抓源头、重预防”。 桩西采油厂作业大队以“我能安全”活动为主题,从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明确各级、各岗位职责,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查找不安全行为,消除设备、环境隐患,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发挥值班长作用,实现了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1、细化HSE管理制度,落实干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对执行制度方面始终坚持在改进中执行,在执行中改进,不断修订、补充、完善,使制度逐步趋于合理化、人性化。讨论制度人员广泛,意见统一,同时执行制度严肃认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的头脑中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弦,为单位的安全平稳、均衡高效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安全生产实际中不断发现新矛盾、新问题,为解决新矛盾和问题,就要补充完善制度。对《基层班组各项管理制度》、《HSE岗位责任制》、《井控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修订,对一些新的管理制度、新的操作规程,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学习,为安全施工、标准施工提供了制度保障。
2、实行“1110”安全管理法,推动HSE工作开展。
开展“1110”安全管理法(灌输一个理念:即安全就是对员工的最大福利,失去安全就失去一切;完善一个体系:即继续完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即抓安全意识和素质提升、抓好“我能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抓源头和新苗头、抓好特殊作业环节、抓传承,创新和研究、抓交通安全管理、抓典型作用发挥、抓安康文化建设、抓环保基础管理、抓好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实现了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1110”安全管理法,是HSE工作的安排与部署,也是借鉴“110”的威严与警示,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3、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全员HSE意识。
针对不同层面的员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看惯了、干惯了到习惯了”的不良习惯,深刻认识养成习惯性违章的危害,认识到标准化操作也要靠习惯养成。针对新员工群体,让从上岗便养成“我要安全”的意识,提高“我能安全”的能力,警示大家“增强自我防范、学会安全生活”以及“用心营造和谐家庭”。在安全教育内容上,注重提高针对性、时效性和环境性。首先,切忌泛泛而谈,让员工知道每项施工的风险点,掌握规避风险的能力。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稳定、安全就是发展”的思想,使其行而有所顾虑,动而不忘条律,减少随意性,增强理智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各类隐患的发生。针对员工标准化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组织标准化操作培训活动,每期一周时间,将他们集中到培训基地,开展标准化操作演练,通过学习、演练到考核,牢记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程序,提升操作技能,对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了熟悉和掌握。举行技术比武集中展示员工标准化操作培训的成果,激发广大员工进行标准操作的热情,推进标准化操作的持续开展和落实。大力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4、加大检查和学习HSE管理制度力度,提高HSE管理水平
“督导检查”是干好安全环保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环节,坚持日常巡查、每周必查、专项检查、月度普查等方式,狠抓安全环保薄弱环节,并建立监督检查网络平台,让各基层单位根据查出内容,举一反三进行整改,有效地进行隐患整治。坚持“群防、群查、群治”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组织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严格控制重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环保风险。(1)认真落实带班管理实施细则,督促各级干部深入生产作业现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中的关键作用。(2)严格交叉作业施工,对于外来协作施工的,在同一作业区内我们自己的施工要暂停,不能盲目的交叉作业,争抢进度。(3)进一步严格承包商的安全监督管理。按照安全管理考核规定要求,严把审批、审核关口,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考核不合格的承包商,杜绝施工。对承包商施工队伍的现场施工条件、设备设施状况、人员持证情况、安全措施情况进行开工前检查、施工过程监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4)强化对吊装作业的监控,对吊装作业用的钢丝绳套统一进货,不定期抽查,核定使用期限后强制报废,消除吊装作业隐患。(5)加强长停井报废井的管理,落实好井控措施,确保井控安全。
5、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 抓实环保的预控
以“我能安全”、“两树两争”活动为抓手,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为提高活动效果,积极组织近百名员工参加“六.五”宣传和安全月宣传活动,通过快板、条幅、展板等和形式反映安全工作的特色和主要做法,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积极选树典型,挖掘身边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让人人学典型、做典型。狠抓反面典型,让生产违章、安全隐患、管理弱化等不良现象无处藏身,确保安全生产。开展全面细致地大调查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环保隐患,并针对环保问题的薄弱环节重点展开工作。更换腐蚀严重管线,更换腐蚀严重抽油井光杆,安装单流阀,减少管线环境污染频次。加大员工应急演练力度,提高员工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突发事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应急工作的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长:
副组长:
应急指挥预案指导思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范结合。
应急指挥办公室的职责是:贯彻执行人口普查条例和人口普查方案,负责全市人口普查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统筹安排和组织全市人口普查的应急工作。
二、运行机制
1、突发事件的主要种类
第一类是指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波及较大范围的雨雪、洪涝、地质灾害等;
第二类是指技术和物资类突发事件:如发生大面积设备故障,通讯和网络突然中断,普查表等物资大量受损等;
第三类是指安全生产类事件:如因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人身意外伤害和其他突发性伤害事故使普查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等;
第四类是指影响社会安定类事件:如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间矛盾激化,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造成一定的范围社会公众强烈反应或突发等。
2、预测与预警
市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应急领导小组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科学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突发事件报告程序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基层人口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如实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为本单位履行报告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本级政府主管领导汇报情况,根据突发性事件类型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时开展工作。同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上报至市人口普查办公室急领导小组。
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测事态发展,及时上报上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急领导小组。
三、应急保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度,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及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讯等保障工作,保证第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报告上报的形式和要求
1、报告应采用文字形式(纸介质或电子版均可),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之后再采用文字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时间、地点、原因、事件详情、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措施”等要素。对一时查不清楚的事件,要尽快说明情况,不能拖延隐瞒。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电〔*〕16号)要求,为进一步指导和督促各中央企业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好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在中央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同时,也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指导意见(即《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的指导意见》〈安委办明电〔*〕9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交通运输、渔业、农机等企业和水库、学校、人员密集场所等单位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的指导意见》〈安委办明电〔*〕10号〉)一并发给你们,请按照有关要求,配合和会同下属企业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各中央企业总部要及时掌握下属企业和单位自查自改的情况,并将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况于8月10日之前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国务院国资委。
各中央企业总部除按有关行业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各基层企业和单位进行自查自改外,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从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事故处理等环节入手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重点检查七个方面内容:
一、检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
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各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落实及业绩考核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实施和监管情况;安全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情况及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安全管理机构的建立和人员配备情况及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情况等。上述责任制是否真正落实到工厂(矿)、车间(队)和岗位。
二、检查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情况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情况,对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重点环节、部位、设施、设备、装置的检查、排查情况,重大隐患的管理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的监管监控情况,对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建档、申报登记、辨识分级、检测评估情况和防范应急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
三、检查安全生产培训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安全培训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对新员工(包括新工人、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实习生等)的岗前培训和班组(工段)、车间、厂级三级安全教育情况。
四、检查安全投入情况和安全"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在企业成本中专项列支安全费用情况,高危行业企业按照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在成本中列支的情况,企业安全风险抵押金的存储和实行专户管理的情况;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情况;新、改、扩建建设项目的安全"三同时"情况,对兼并、收购、改制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整治的情况。
五、检查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和对承包队伍安全监督管理情况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规范的市场运作机制,建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明确建设方、承包方和监理方安全职责的情况;建立严格的现场组织管理、作业管理和相关安全规程的情况;企业总部建立和执行对工程项目安全检查制度的情况。
六、检查应急管理情况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并落实到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和企地联合实战演练情况;建立专兼职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情况;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情况;发生事故时或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的实施情况等。
一、工作目标
以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统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除患排查行动,继续督促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含公共安全)。突出“预防为主”重点,加大隐患治理力度,隐患整改做到责任、时限、措施、资金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严厉打击“三非”、“三违”和“三超”行为,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排查范围和内容
(一)排查范围。
各村、社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及公共领域。主要包括:
1.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备设施。(责任单位:应急办、经济发展办、派出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2.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站点、场所、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排查道路状况、桥梁涵洞、陡坡、急弯、临水、临崖、塌方滑坡地段、场镇过境路占道经营情况。(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派出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3.农机、水利、渔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场所及设施。(责任单位:农业服务中心、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4.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旅游景点。(责任单位:应急办、派出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5.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网吧、人员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责任单位:应急办、派出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责任单位:市场监管所、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7.易受暴风雨、洪水、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8.油气输送管线、涉燃爆粉尘场所。(责任单位:应急办、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9.公共领域居民区、高层建筑、老旧小区消防、电气火灾。(责任单位:应急办、所属村社区、行业分管领导)
(二)排点内容
1.重要设施、装备、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2.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3.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制度执行情况。
4.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
5.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
6.学校、教室、校舍、厕所、厨房、锅炉、防雷设施、围墙、堡坎等设备设施情况。
7.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落实情况。
8.房屋建筑和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风险。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排查阶段(3月11日前)各村(社区)、镇直相关部门在3月1日前全面动员,制订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和本单位的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清责任,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台账,于3月11日前报送镇应急办。
(二)整改督查阶段(5-11月)各村(社区)、镇直相关部门要结合重点时段的工作要求和此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三)验收阶段(12月)镇应急办、经济发展办等相关部门对各村(社区)、镇直相关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验收。主要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否到位,是否出现反弹,是否闭环管理、监管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等。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社区)、镇直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本行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总责,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组织检查,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完善检查记录,督促隐患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200x年,我局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电力公司、xx电业局和xxx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管理创新,又好又快发展,为创‘国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而努力奋斗”为主题,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呈现出稳定有序、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实现最高供电负荷25220千瓦,同比增长5.17%。
县城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4%,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603%。综合供电可靠率达到99.664%。
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98.774%。
产品销售收入5776.87万元,同比增长14.37%。
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好成绩。
(二)、工作的突破和创新
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书》,坚持每月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分析解决存在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3)、认真开展“反违章斗争深化年”和“反违章、除隐患,百日安全”活动。成立了反违章监察大队,实行反违章目标管理,规范反违章稽查通报制度。还组织2次职工代表进行安全巡视活动。全年现场安全监察106次,有效地扼制了习惯性违章行为。
(4)、深入开展电力“安康杯”竞赛,组织员工举行了“四不伤害”献爱心承诺百人签名活动。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班前会现场观摩、线路操作、装表接电技能比武、消防实战演练和驾驶员安全行车技能竞赛等活动。
(5)、开展了安全生产“五十问五十查”活动,组织一线职工进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相关安全规定的培训考试,参考率100%,合格率100%。
(6)、认真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圆满完成了xx电业局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的演练。
2、推进电网建设,满足xxx经济和社会发展用电需求
(1)、通过市政府、xx局、县政府等多方的努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向良好方向发展,已基本确定110千伏输电线路的通道位置,变电所所址经几次变更已经初步确定,目前工程已被列入第10批正式项目上报省公司。(3)、新农村电网建设全面完成,截止12月底,完成新农村电网建设资金585万元,完成率100%。
(4)、投入资金267万元,完成35千伏大门变增容扩建工程,主变由单台6300千伏安增加为两台6300+8000千伏安,实现了大门变双线双变的终期规模。通过扩建,35千伏大门变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功能,具备了无人变电站的条件。
(5)、投入资金210万元,完成了35千伏元觉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主变容量由原来的3150千伏安增容改造为10000千伏安。该工程的改建投运,将为满足xx状元岙深水港区建设用电需求,缓解元觉、霓屿两个乡镇用电负荷增长压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2)、狠抓电费回收激励机制和电费风险防范两个重点,分解电费回收目标,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电费担保业务,通过实行银行实时连网,加强电费回收的监控力度。
(3)、以“线损管理年”的县级供电企业电能损耗验收为契机,完善各种相关制度,对照线损管理内容进一步完善各类台帐,针对线损波动及时做好指标升降分析工作。
(4)、举办“银行代扣缴电费,月月轻松拿大奖”活动,积极引导客户选择科学、高效的方法轻松缴纳电费,取得良好的效果。截至200*年1月10日,当年电费回收率100%,陈欠电费清欠率100%。
(5)、以“计量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开展计量装置专项普查,健全计量基础资料台账。全局共普查表计37703只,互感器1218只。
(6)、改革用人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实施“四定”管理工作,定期对干部职工进行业绩考核。
(7)、注重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努力增收节支,进一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
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水环境支撑能力
1、全面实施清河行动计划。完成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黄山港5.1公里整治,启动洛塘河(大道-绵长港)整治前期工作。实施新一轮镇村河道整治,计划完成整治镇村河道230公里力争271公里,完成标准化河道整治20公里力争26公里,同时推进农村池塘整治工作。结合“三清两绿”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河道“绿道”建设,计划实施镇村河道绿化40公里力争48.5公里。完成调活水体技术方案和各镇重要区域水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时结合城市规划区水域详规的编制工作,着手“小河变大河、死河变活河”的治理探索。
2、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鹃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引水河道建设,全面实施库区土方开挖,力争湖线基本成型。加大扩大南排工程对上沟通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尽力促成项目可研早获批,工程早推进。做好尖山围垦三期项目纳入钱塘江尖山河口段综合治理课题的跟踪工作。
3、扎实开展灌排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田水利设施灌排配套渠系建设,畅通水利设施“神经末梢”,计划改造泵房27座,更新机泵35台,衬砌渠道131公里,改建渡槽8座、水闸12座、排涝站点12座,新增机泵19台。继续推进圩区整治工程,重点实施周王庙镇星火、博儒、长春圩区,盐官镇郭店圩区,斜桥镇斜西圩区和许村曹家河等6个圩区,计划完成市下达圩区整治任务2.66万亩力争3.22万亩。
4、基本完成水利普查工作。紧跟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步伐,重点完成普查表填写和录入,做好上级普查机构对我市普查成果的审核意见的修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水利普查工作任务,确保普查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1、未雨绸缪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全市防汛大检查,突出抓好各类防汛安全隐患整改。深化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机制建设,加强防汛体系动态管理,巩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成果。认真修订完善市级“三防”预案,指导和督促各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修编完善各类“三防”和应急度汛方案,组织开展防汛防台专项应急演练。实施防汛会商系统升级改造,启动防汛信息平台建设,配合市水利局做好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
2、不折不扣抓好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防”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健全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实施Ⅲ等水准高程复核、水雨情监测站基准校核,完善全市Ⅲ等高程网点数据。加强地方海塘养护管理,完成盐仓海塘后坡排水工程,启动丁坝加固工程建设。实施水文巡测站点建设,增加盐官潮位遥测站测井设施;认真做好水文资料整编、汛期水文预报测报、硖石站异地新建前期准备和全市19个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断面的取样测流和送样等工作。实施上塘河流域翻水管理站业务用房工程,认真做好上塘河流域防洪排涝调度工作,确保上塘河流域的防洪安全;积极做好上塘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工作,实行经常性翻水换水,保障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水上交通的需要。
3、全力以赴开展灾害防御工作。抓好各类防汛设施的维护、保养、维修工作,确保处于良好的待运行状态。汛期加强防汛值班,及时雨情、水情和台汛动态,当好“三防”工作参谋。结合“防灾减灾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加大洪涝台旱灾害防治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以“不死人、少损失”为原则,全力应对洪涝台旱灾害的侵袭,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三、加强水行政执法管理,持续提高水资源承载功能
1、加大水行政执法管理力度。结合3.22水法宣传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贯彻水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水法制意识。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切实抓好取水许可管理;加强地表地下水资源保护,抓好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和保留深井长效管理,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取水实时监测系统平台,加大对取水大户监控力度,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加强与取水户、银行等多方沟通和合作,扩大“银行电子扣费”覆盖面,提高水政“两费”征收率。开展水保专项执法行动,启动《市水土保持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水事违法案件,依法维护全市正常水事秩序和水利工程完好。
2、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常态化检查和百分制评分的考核机制,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配合做好招标诚信体系创建、项目评标专家库管理、水利招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工作。时刻紧绷安全生产之弦,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强化安全防范工作检查,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安全责任,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考核制度,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财产安全、人员安全。
3、积极探索推行河道管理新机制。结合“四位一体”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和水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河道管理新型责任模式,做好“河长制”管理方案编制相关基础工作,全面落实河道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责任制。结合数字城管运行机制,加强市级河道工程设施巡查管理,及时做好市区城防河道工程设施维护和白漾翻水站运行管理工作。
四、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努力推进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开展以“潮乡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水利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创先争优活动与水利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进一步深化“两优三服务”活动,继续牵头做好结对村长安镇德丰村帮扶活动,为结对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扶持;继续牵头做好与南关厢社区的共建活动,落实社区共建经费,不断把共建工作引向深入。深入开展“访民情、解民忧、连民心”“三民”走村进企入户活动,建立常态化为民服务机制,努力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竞职演说(公司中层)
我们这年轻的一代,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我们没有贾谊时代的忧愁和遗憾——我们有的只是青春、理想、奋斗、拼搏!我们在进行创造、思考、改革、开拓只有竟争,才能锻炼自我,才能发挥全体员工的人力资源,促进公司经济的发展,加快公司进步,因此我怀着满腔热情参加我们公司中层管理岗位的竞聘。下面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工作设想。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公司规章制度,服从公司安排,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公司经济的发展,力争达到创先进供用电营业所的目标。
二、务实基础,抓好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各级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争创无违章供电所,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具体做法是:
⒈整章建制,强化管理;
⒉注重职工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⒊建立风险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⒋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查处违章、违规行为;
⒌加强安全学习,全面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⒍积极开展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加强对配电设备的保护;
⒎定期对线路及低压线路,设备的正常巡视和维护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三、搞好本职工作,抓好本所范围内的管理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熟悉掌握全所的用电和安全情况及每一台配变的地理位置、供电范围、运行状况、存在问题,要重点掌握电费回收的难点问题,及时恰当的做出处理,要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做好年度工作计划,并进行专项检查
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落实安全生产和经济目标责任制,在线损率的管理上进行专项检查,实行目标管理、分级管理,将线损指标层层分解到人,严格奖惩兑现,合理分配负荷,做到安全、经济运行,把网损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加大用电稽查力度,扩大电费回收,常年进行营业普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等违法行为,具体做法是:
⒈严格执行线损管理制度和电费回收制度;
⒉按时组织员工进行线损分析,每月抄完表后,组织员工进行线损分析,总结当月的线损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问题,并对以后的线损进行预测,制定具体的降损措施;
⒊做好线损和电费回收的考核工作,每月定期对职工的学习、工作予以评比,把线损和电费回收功效挂钩,逐月考核兑现,实行奖惩分明,确实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⒋加强营业管理,减少管理线损,不断加强职工的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加强用电检查及审核工作,杜绝错抄、漏抄或错算、漏算以及个别不法分子给窃电行为造成的电量损失。定期组织用电普查和经常性非定期突击检查,加强反窃电力度,尽量减少管理线损。
⒌加强临时机建用电的管理工作,及时清理线下的违章树木,做好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
五、配合当地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搞好全所的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好各班的三德教育,搞好和他们的关系,动用他们的影响,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六、优化窗口,创新管理,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⒈要不断的强化职工的纪律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形象意识,牢固树立职工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意识和观念,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政治、技术、业务素质。
⒉坚持把客户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客户的需要当作第一目标,经常深入农户了解用电情况,征询农民群众对农电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⒊不断深化承诺服务制,制定用电连心卡,贴近电力客户,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咨询和紧急服务的目的。
七、热爱本职,廉洁自律,发挥主人翁精神,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⒈热爱本职工作,发扬主人翁精神,按守则自律,上级规定不准做的我绝对不做,上级要求达到的我争取达到,不违章、不违纪、不违法,做个称职的所长。
【关键词】化工园区;应急监管模式;研究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成立于2003年6月,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是苏北地区唯一的省级化工产业园区。园区东临黄海,南靠灌河,北依新沂河,环境容量大,发展空间广,人口密度低,被环保、化工专家誉为“江苏省发展化工产业的首选之地”。园区建设因地制宜,着力创新,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统一供水、供热、集中净化排污的要求。目前进区企业近百家,产品主要为医药、农药、染料、生物化工制品四大类。化工园区的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化工产业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安全问题。事实上,化工园区已经构成一个完整、复杂的宏观系统,其事故风险具有连锁性和扩张性[1-3]。开展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化工园区管理者当前高度重视与关注的热点。
1 园区潜在事故及危险性分析
化工园区中医药、化工企业比例较高,生产、使用、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生产工艺复杂,极易造成灾难性事故,并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化工园区整体的危险性,不仅源自单个入园企业的危险性,而且更取决于入园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4-6],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化工企业由于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体甚至产品本身绝大多数都是危险化学品,大多又在高(低)温、高(低)压等环境下进行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操作条件严格,稍有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
2)生产、储存装置日益大型化,使得化工园区内重大危险源数量众多且比较集中,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化学品泄漏,易引起周边其他重大危险源相继发生事故,从而引发灾难性的“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
3)化工园区临近灌河、新沂河等地表河流的入海口处,发生危险化学品重大泄漏事故时,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水源污染和生态破坏。
2 园区应急监管模式研究
2.1 现代应急管理模式
传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注重事件发生后的即时响应、指挥和控制,具有较大的被动性和局限性。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更加全面、更具综合性的现代应急管理理论逐步形成,并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现代应急管理主张对突发事件实施综合性应急管理[7-8],强调对潜在的重大事故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全过程管理,即由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组成,使应急管理工作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理念[9-10]。
图1 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模式示意图
应用现代应急管理理论,综合考虑化工园区兼具城市、企业应急管理特点,但又介于两者之间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预防与准备;而对于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而言,预防重在风险防控,准备在于应急队伍、应急平台、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响应和恢复则主要体现在运行机制上。基于此认识,笔者研究提出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事故应急管理模式,如图l所示。
风险防控、应急队伍、应急平台、应急组织、应急预案、运行机制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构成了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的一个有机整体,建立起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新模式。
2.2 新模式在园区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2.2.1 建立和健全应急体制及运行机制
化工园区危险源集中,风险高;应急管理涵盖部门多,涉及领域广,需要有机构有专人负责。化工园区应建立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明确其属性、编制、人员、职责等。化工园区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与指挥组织架构应是模块化的[12],该组织架构内各种职位可随应急范围内行政管理的具体情况而设置,即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和应急需求来启动相应部门、机构。
此外,应建立完善园区内部之间、园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日常安全监管和应急协调机制,提升化工园区的协调和整合能力;建立由公安、消防、安监、环保、海事、交通、卫生、城管各部门参加的应急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园区整体安全状况,及时解决园区应急管理重大事项;同时建立分级响应机制,明确企业、化工园区及上级政府各自范围内的分级原则、响应规定及其相应的等级标准。
2.2.2 构建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构建化工园区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从企业和园区两个层面着手。
企业层面:入园企业开展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普查、申报或登记,全面掌握园区内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数量和分布;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分级,确定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的重点,实行园区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可能使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向隐患和事故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给出预警,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园区层面:化工园区应组织开展园区整体定量风险评价,分析确定化工园区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化工园区内各种潜在事故的后果影响进行评价,确定事故的影响范围、项目间的相互影响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整体定量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化工园区风险容量,科学规划化工园区现有空地发展规划。
2.2.3 增强应急救援队伍处置能力
化工园区主要危险是化学品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对此,重点加强驻园或临近园区的公安消防特勤队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本着“专而精”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配备现场检测、爆炸抑制、泄漏封堵、化学洗消、风险评估等装备。鉴于园区内一些化工企业建有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应从园区整体层面整合入园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根据各企业特点配备相关抢险救援装备,使之成为熟悉特定化工领域、专业技术强的特种工程抢险队伍。此外,医疗救护是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过程的重要环节。化工园区可适当酌情建立化学品专业医疗救护队伍,或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医疗救护队能及时赶到事故现场,配合抢险救援行动。
2.2.4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针对当前化工园区应急预案普遍存在的操作性差、不成体系等问题,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入园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制度,通过预案评审,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保证应急预案切实可行、科学有效;加强和确保化工园区各层级预案之间相互衔接,实现园区应急救援整体联动。即,园区总体预案和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预案要相互衔接,园区预案与企业预案要相互衔接,园区各类专项预案之间要相互衔接。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结合化工园区实际情况,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应急资源与设施等变动情况,以及演练效果,检查预案,发现预案的不符合性,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保证预案的实效性。此外,还应将应急预案编制与应急平台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应急预案的数字化管理。
3 结论
化工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化工园区应急管理也已成为当前安全监管领域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在研究了化工园区的特点、危险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以重大危险源普查与监控、区域风险评价和安全规划为重点,构建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增强化工园区应急救援队伍的处置能力,完善化工园区应急预案体系,以实现园区应急管理体制、组织及运行机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高建明,曾明荣.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3):52-55.
[2]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等.化工园区安全规划主要内容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5):16-19.
[3]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等.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方法与程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9):45-51.
[4]曾明荣,魏利军,高建明,等.化学工业园区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5):58-61.
[5]张海峰.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4(12):5-7.
[6]余雁.国外化学危险品应急响应系统简述[J].安全,2002,23(2):42-44.
[7]计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肖鹏军.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10]刘铁民.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