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时间:2023-06-14 16:36:21

导语:在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第1篇

评价是对人或事物的价值做出判断。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资料,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效益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所反映的是评价对象的若干属性及其对人的需要的意义。它不同于科学认识,没有科学的严谨,但以科学认识为基础和前提。评价的基本特征有:①评价对象是可能产生价值效果的人或事物;②评价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社会性;③评价对象的属性具有系统性;④评价是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的统一;⑤评价既要用实验、调查、观察的方法获取客观资料,又要用推理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做出判断。评价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1.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他们是一群极为特殊的群体。根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因为研究条件的限制和本文研究的应用,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仅代表普通中小学教师。

2.教育科学研究及其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从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问题,探求教育真理,以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大领域:一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具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重视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经历了思辨阶段、经验总结阶段和科学实验阶段。对教育科学研究来说,这三个阶段都是不可少的、互相补充的。然而,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则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当代世界各国重大教育改革,大多以实验研究为先导,如重庆推行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第二,教育科学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同其他学科发展一样,教育科学也走着一条即分化又综合的路子。教育科学在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渗透、交叉中,研究范围不断扩大,陆续产生了一些新的分支和门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第三,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长期以来,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运用定性分析,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广泛地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用教育统计和心理统计等工具,逐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第四,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状态,落后于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教育科学研究,主要解决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目前教育理论相对贫乏,与实际有某种程度的脱节。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中较薄弱的一环,还远远赶不上客观发展的需要,要努力、深入地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主要为了认识客观世界,生产新的理论知识;后者则主要面向改造世界,生产新的应用知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应以应用研究为主,根据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性质与特点,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总结教育实践经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科学研究提到了显著的位置,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加快和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维度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为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科学研究是揭示教育现象本质规律的实践活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方法还有:教育观察法、教育统计法、教育实验法以及调查法、历史法。科学实验和辩证思维是研究中的两大武器,使教育科学研究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在分析和论述教育问题时,根据“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规律,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并进一步指导教育实践。所以,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是以实践研究为依托,以应用研究为主。为更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我们将其评价维度划分为以下两大方面。

1.过程性评价。

过程评价是指以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从教育活动中发现新真理,解决新问题或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认识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随机发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预先确定目的、规划好活动步骤、内容和方法的认识过程。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一般由几个阶段构成:①准备阶段。这是教育科学研究正式展开前的一个阶段,但又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准备阶段的重要性随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增加。准备包括理论准备、物质准备和工作计划准备。首先,规定研究项目;其次,进行研究设计。②实施阶段。把研究计划变为实际活动,中心任务的保证质量。这一阶段包括收集、获取资料,形成科学事实;分析科学事实或已有理论,形成新的科学事实;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③总结、评定阶段。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未来。研究阶段的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在实际研究中,每一阶段之间未必有明确的分界线,有些阶段可能相互交叉,有些阶段也可能被省略或合并,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模式,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而定。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我们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评价指标拟定为:①提出问题,即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科学的假设。研究目标是我们将要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在众多待选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有目标研究就有了方向。科学假设是我们对如何解决问题的一种推理性设计,科学的假设能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问题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炼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重。②有详尽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我们研究实施的保证,是研究实施的规划设计蓝图,只有通过详尽的方案设计,我们才能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内容,明确研究重点和取样范围,才能保障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研究本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对研究常识的了解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③实践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实验来完成的。一个好的实验,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明确哪些因素是自变量,哪些因素是因变量,同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消除偶然因子的影响,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应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应用。④事实和数据真实可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作为结论的依据,经过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总结出来,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为此,搜集数据和事实一定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系统的而不是偶然的,因此要对事实和数据进行核实,慎重做结论。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的是研究者的数理统计知识的应用。⑤把科研成果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任何一个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最新结论不是终结,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定其普遍意义。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粗放性,更应通过实践来多次检验,否则不能推广。这项指标主要考察研究者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结果性评价。

第2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科学研究素养;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O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10303

引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当今高等教育公认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导向。提倡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科研问题,使其在本科阶段就感受到前沿科学研究的氛围。

作为大学生竞赛之一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经走过了它的第20个春秋,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20年来,数学建模竞赛坚持“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宗旨,按照“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育改革”的工作思路,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品牌竞赛项目[1]。本文笔者拟在十余年参与指导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就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谈几点感想。

一、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内涵

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老先生曾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的能力,最终目的达到能培养进行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

根据相关学者关于科学研究素养的评述[2],同时结合自身从事科研的经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即科学研究素养,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资料检索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另外,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具有坚持的毅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等不可缺少的精神气质。

二、数学建模培训形成科学研究素

养的初步基础

大学数学学习主要是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现代数学基础,缺少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途径。而数学建模正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它不同于传统的求解数学题,而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回答问题;对参与的学生在数学知识、计算机编程等方面要求甚高,一般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参与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包括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和实际案例应用分析,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各高校在数学建模培训方面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如下几个专题模型:优化模型、统计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层次分析法、图论等)、随机模型、其它模型(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3]。

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学生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案例分析,形成对于实际问题初步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储备,完成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的第一步。

三、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全面提升科

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举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数学建模竞赛以下几方面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一)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而且事先没有设定标准答案,留有充分余地供参赛者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2010年的“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输油管的布置”;2009年的“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2008年的“数码相机定位”、“地面搜索、――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既具有时代意义,又是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一次正面考察,更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机会。

(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在确定选题以后,就需要完成相关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结果检验、论文撰写等工作,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需要解决问题的难度符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

一般的数学建模题目,不同于大学基础数学中的计算或者证明一道数学题,只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加上一定的推理就能完成。很多问题都是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并且,从求解方法上来看,常规方法、经验模型往往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回答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缘于经验模型,但高于经验模型”,所以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四)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意志的锻炼正是科学研究所需要考验的

数学建模竞赛的3天时间比一般考试时间都长,而且工作任务重,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的完成问题的解答。因此,对于学生个人的意志,特别是毅力的考察极为重要,只有坚持到最后的同学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一点,跟从事科学研究也是所必须的。

四、吸收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相关科

研项目检验和完善科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只是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点。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在个人建模、编程及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能力提高。进一步引导参加过竞赛的学生通过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应用数学建摸的方法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实现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检验和完善[5]。

以我校为例,我校在地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参加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不少老师积极主动的吸引其中优秀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完成地学数据相关的数学建模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我校200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谢滨同学跟随指导老师进行地球物理反演相关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上发表了题为“利用加速差分进化算法反演非均匀介质电磁成像”(2010,V25(6))的论文。另外还有学生从事三维地质建模中的模型和算法研究、遥感图像的解译等科学研究,都受到了指导教师的好评。

吸收本科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运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培养起来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对本科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图1 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作用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应用的重要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具备了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模拟从事科学研究,参加数学建模相关科研项目检查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竞赛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为后续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庆典暨2011年颁奖仪式上的致辞[EB/OL].http:///,2011-12-22

[2]姚本先.论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85-86.

[3]王茂芝,徐文皙,郭科.数学建模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1):79-81.

第3篇

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是我们非常关注且重视的问题.我们认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遵循物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领会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关实验编写的宗旨,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让学生经历科学认知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下面就对教材中实验的处理结合实际教学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1.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演示实验,在新课中有较多的出现,以教师实验为主,学生辅助参与.教师的实验过程中也要引领学生经历科学实验过程.科学研究一般程序大致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研究课题就是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研究设计过程就是向线圈和电流计组成的闭合回路和不闭合回路中插入或抽出条形磁铁,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模仿法拉第的实验,让小线圈通过滑动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大线圈的两端连接到电流表上,把小线圈放到大线圈里,观察开关闭合和断开瞬间,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或迅速移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发生偏转;如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如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无感应电流产生.搜集资料即对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到所设计的表格中.整理分析就是对记录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地分析,找出不同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共同特性.得出结果就是对整理分析中的得出共性的东西进行猜想归纳演绎,总结出只要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2.学生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实验,是以教师辅导为辅,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为主的实验.这种实验学生不仅能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特别对如何探究的设计过程,学生动手实验取得实验数据过程,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以及探究结论的得出过程进行及时指导和监督,不能走过场,草率了事.要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师应在学生实验中对同一个研究课题,既要让学生熟悉教材中经典的探究设计,同时又要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物理知识,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做到殊路同归.即不能拘泥于书本提出的方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同一个问题.如探究碰撞前后的不变量问题时,人教版的教材中已经给出了三种参考案例,每个学生应对这三个案例的探究设计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而且要求每位同学对这三种案例都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搜集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来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对三种案例实验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体会和总结.再如测定电阻的阻值时,除了书本上介绍的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阻外,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如等效替代法,电桥平衡法,半偏法等方法,然后进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认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或设计原理的欠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能.

3.课后小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课后小实验的趣味性很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刺激学生动手做一做的欲望.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开放学校实验室,根据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去实验室搜集整理,如没有的器材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对实验中用到的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介绍和培训,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用计算机绘制v-t图象,借助WPS表格软件输入实验数据可以迅速、准确地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出v-t图象,甚至能够写出图象的函数表达式.在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时,把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可以把受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这种实验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探究设计的能力,同时在对实验数据处理上,提高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对实验数据处理有形象的描述,又大大提高了效率.

4.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师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个寒暑假提出一个课题研究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研究,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置身自然和社会大课堂,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深入实践中去.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由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课题.教师对学生研究的课题的全程要进行跟踪指导和督查,在学期初或学期末对学生研究的课题进行结题,向全体学生展示,让大家分享.对学生中出现的优秀研究课题,进行总结和表扬,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荣誉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能.

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适当开展科技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和猜想,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不断地论证、实验和制作,最终制造出解决问题的小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并帮助学生参与小发明小创造的等级评比,甚至对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作品申请专利.

二、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比较研究法;科学研究纲领;硬核;保护带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008-02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真知灼见。

比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重要最普遍的手段。比较研究方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区域内特定学科的发展史,往往也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促进学科纲领地科学发展。其中,横向比较是比较特定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学科发展情况;纵向比较是比较不同区域内特定时期的学科发展状况。

在比较对象确定的基础上,选取科学的方法论分析理论的进化和退化至关重要。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继承了逻辑实证主义,把实验观察事务作为检验科学知识的基础理性主义观点。根据拉卡托斯的理论,在进行学科理论比较环节中,应围绕科学纲领的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规则和正面启示规则为比较层面,系统性比较分析不同纲领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学科判定纲领的进化和退化。通过编写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学科的发展史,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启示,促进学科未来的发展。

1 比较研究法概述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雅典政制》最早出现关于比较研究的运用记录。上世纪60年代之后,比较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偏重质性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而是同时采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手段,用定性与定量手段相结合深入分析研究资料,构建研究对象结构,确定比较研究对象各组成因素的整体性作用。比较研究方法可应用于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研究领域,定性分析进行研究对象“质”方面的分析;定量分析是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

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比较研究法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在大量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根据比较研究对象的不同,一些学者已经总结出一些原则,将比较分为区域性比较和问题性比较两类。区域性比较是指,比较某一特定区域内,如某一国家、地区或有明显区划划分的区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多领域问题的研究;而问题性比较与区域性比较不同,比较是围绕相关问题展开的,选取的是两个国家或地区,或是多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固定问题。研究数据或资料是开展比较研究的前提和保障,使用区域性比较研究在研究数据或资料的收集上应遵循基本的前提或原则。由于区域性比较研究是以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众多领域进行整体性比较,所以,研究开展的前提条件是研究者要对所研究区域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研究者往往需要实际进入该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参观、访问与调查,以便在适当的时间和环境下获得第一手资料。这种实地调查的方法,有时也被称为现场研究法。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研究者能获得机会去其他地区尤其是国外单纯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即使有也可能是短期的访问调研,一手资料收集非常有限。限于客观条件制约,大部分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会采用另一种研究途径,即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外文文献,来间接地获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2 科学地运用比较研究法

为了科学地运用比较研究法,应当明确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步骤及注意的事宜。

实施比较研究法的环节

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内对于比较研究法的使用具有多样性,在实施环节方面,各国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例如,美国学者乔治·贝雷迪和德国学者希克尔共同将比较研究划分为实录、诠释、连接、比较四个实施阶段。虽然比较研究法在应用领域具有多样性,不同专业在应用时有不同的侧重点,还未形成一种固定的研究模式。但一般来说,任何比较都必须确定比较问题、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方法、选取比较标准、聚焦研究内容等,这就是比较研究法的一般性步骤。

第一,明确比较的根本性问题,建立比较的逻辑起点。本文已将比较的对象确定为不同区域内特定学科的发展史,是对于不同区域的特定学科的科学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第二,制定比较标准,是进行比较研究的依据。学科发展史的比较研究,往往需要着眼于该学科不同时期的典型性学派、理论、理念、事件的研究,并以科学哲学为指导,运用编史学的方式系统地整理比较。进步的科学哲学思想,便是比较研究的标准和依据。文章就是试图探索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分析手段,构建起比较学科发展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三,收集、整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析、提取、重构,完成资料数据的收集与整合。

第四,实施比较,即比较的具体实施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指导,构建研究框架体系,是比较研究的核心环节。在该环节中,需要明确学科发展理论的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规则和正面启示规则,提出理论系列的进步和退化的划界问题。

第五,形成比较研究报告,按照比较研究的预期目标,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借鉴或启示。通过编写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学科的发展史,力图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启示,促进我国特定学科未来的发展。

3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波普尔和库恩的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是在这两种思想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其哲学思想中既有波普尔批评理性主义哲学的痕迹,也从某些层面表现了库恩哲学思想的精髓。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吸取了库恩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即朴素否证论,从而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科学哲学。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前提假设,是“硬核”理论的提出,其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最基本的原理。“硬核”决定着科学研究纲领的性质,不同科学研究纲领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相互之间的“硬核”的不同。由于“硬核”在整个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拉卡托斯在思想体系建立之初,就限定了一个根本性假设,即“硬核”是不可反驳的,也是不可修改的。这一根本性假设可以保证研究纲领,即某一理论,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和不可置疑性。但应该明确,“硬核”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稳定,长期来看,“硬核”本身也具备一个发展过程。一个研究纲领的“硬核”,实际上是通过预备性的试误方式发展的,发展进程是长期的、缓慢的过程,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结构。判定一个科学纲领的进化与退化有判断标准,如果理论“硬核”不能再指明事物的发展方向,引导事实的发展,出现理论落后于事实,呈现理论衰退的迹象,就必须放弃该“硬核”。

在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内部结构中,支撑“硬核”的是围绕“硬核”的“保护带”,由一系列辅助假设构成,是支持“硬核”成立的理论预设。“保护带”的建立就是通过逻辑严密的辅助假设,保护“硬核”不受反驳,体现了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和适应性。“保护带”的工作机制是,当实验结果与理论发生矛盾,出现反例和反常时,触发“保护带”要利用内部的辅助假设来解释异常情况,将指向“硬核”的反驳经验的矛头主动指向自身,以规避对于“硬核”的反驳,保证“硬核”的不可置疑性。为了实现“保护带”的功能,就必须对其中的辅助假设不断地修正、完善,增加其复杂性和严密性。完善“保护带”有两种途径:一是对原有的辅助假设重新定义与解释,扩大假设的内涵与外延;二是提出新的辅助假设,借鉴与吸纳反例中出现的经验反驳,避免理论被淘汰。当然,对于“保护带”的调整并不是不加以限定的,否则,无休止地强化“保护带”中的辅助假设就很难与诡辩区分开来。判断辅助假设的修正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演变是进化还是退化,拉卡托斯在理论建立时提出了相应的判定标准,以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其认为判断“保护带”调整的进化标准与判断客观经验进步的标准是辩证统一的,有助于理论进步的辅助假设不应是特设性假说,以特设性假说驳斥反例无科学性。另外,“保护带”的科学调整的经验进步是断续显示的,并不能在立即观察到调整后的新事实的出现,因此,在调整后的理论面对反驳经验时,应留有合理的缓冲时间。

科学研究纲领内部又由一些方法论规则构成:一些规则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反面启发法),另一些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道路(正面启发法)。反面启发法是一种指导“保护带”工作的禁止性规定,禁止任何指向“硬核”的经验反驳,转而通过不断科学化调整和修改的“保护带”中的辅助假设来保护“硬核”。反面启发法从方法论的层面规定了“保护带”的性质和工作机制,实现了理论对于反例的驳斥与同化,增强了纲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延长了纲领的生命周期。正面启发法是一种积极的鼓励规定,指示应该寻求哪些道路,规定了理论发展的长期方针,表明了理论科学的自主性,从理论的自我调节和完善的功能来发展整个科学研究纲领。

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自然科学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深入研究分析近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拉卡托斯汲取了波普尔和库恩哲学思想精华,创立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了一个新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型。他认为,科学研究纲领表现为进化和退化两种形式。与判定“保护带”中辅助假设修正的科学性标准一致,衡量一个纲领是进化还是退化的标准,在于其客观经验的进步性。如果一个科学研究纲领调整了辅助假设后,增加了经验内容,并且能够合理地解释出现的反常和反例,预见新颖的事实,则表明这是个进步或进化的研究纲领,反之,则是一个退化的纲领。科学史表明:一个研究纲领就是在进化时期也常常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研究纲领与它竞争。

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型表明,任何一种研究纲领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是不可能永远进步的。理论进化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转向退化,随着抛弃“硬核”,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新“硬核”下的辅助假设,再次恢复到进步阶段。因而,历史上的任何成功的科学研究纲领都只能是暂时的成功,它们都有一个从进化到退化的发展或演变过程。否定或证伪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的决不是观察和实验中的反常,而是一个比它更进步的研究纲领。整个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研究纲领证伪并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以及其它阶段。

参考文献

[1]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1.

第5篇

关键词:会计学;研究;方法论

会计学方法论是一门以会计研究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所谓方法论,就是科学家、学者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关于研究方法的完整体系。在会计学的领域中,每次研究方法的突破都能极大的推动会计学者对会计规律性的认识。由此可见,会计学体系是在不断的自我进化和自我调整中得以形成的。自会计学产生至今,实用性科学一直都是会计学的标签。由于研究方法论对于会计学自身的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对这种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变得意义重大起来。

一、历史上关于会计学研究方法论的几种发展阶段

(一)自我观察法

这种研究方法是一种主观主义研究方法。早期的研究者们认为,会计学的研究方法是探究如何去观察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但是因为这种观察只能使用主观主义的方法去完成,所以观察结论难以得到统一。并且在研究工作中,这些观察都因观察人员的主观因素不同不可避免的拥有很多偏见,所以这种研究方法最终受到许多批评,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代替。

(二)实用主义方法论思想

在自我观察法兴起的同时,西欧和美国的一些研究者们就认为,会计学应当注重实践与应用,他们还采用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例如:描述法、伦理学法、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等等,进而形成了实用主义方法论思想。虽然实用主义会计学并没有完全摆脱自我观察法,但其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实用主义会计学通过多样性和实用性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极大的推动了会计学在其它领域的广泛发展,而且还改善了自我观察法的不足之处。

(三)行为主义会计学。

最早提出在会计学研究中引进实证法的,是美国会计学家詹森。行为主义会计学坚持把会计学研究对象定为能够进行客观记录和定量分析的行为。实际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把在物理学中布里奇曼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应用在了指导会计学的方法论研究上。会计学研究中采用实证方法不仅能使会计学更符合实际实践,还有助于现有的会计理论进行检验。虽然这种方法论有很多优点,但也难以避免其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完整、合理的解释会计行为中产生的人的内部过程,例如心理和意识。

(四)整体论人本主义会计学。

在行为主义会计学步入极端机械论的后期时,人本主义会计学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研究方法。他们旨在研究会计人员及会计工作的人格和价值发展,反对意识经验的流派对会计经验进行了还原,把其还原成了原始驱动力的观点。在哲学思想中,人本主义会计学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一切会计行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会计活动。这种研究方法论更加注重去研究会计的个体活动,从而使所有的会计个体活动都能到充分的发展。

二、当前会计学研究的方法论现状与问题

会计学的发展历程,也是其研究方法论变革和演化和演化的过程。在当前社会,会计学中关于学派的争论已经大体上告一段落。但需要强调的是,实证分析的方法虽然被大家重视,却不能够取代整体分析法。在会计学的研究中,整体分析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因为实证分析法中所研究的一般规律虽然帮助我们去理解单个的会计问题,但却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想要有效的将这些具体的问题解决,还是需要应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基于上述论证我们可以知道,就目前而言,会计学的研究方法论仍然处于不同方法论同时并存的情况中。这是会计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十分繁杂的社会现象,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因此,我们无法用简单化、单一化的方法去进行处理、研究。在当今会计学界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找到目前为止能够被研究者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具体的指导思想,并且把这种指导思想合理的应用到会计学的研究工作中。中国的会计学研究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是在国内,能够进行会计学研究的人才总体上来讲还是十分匮乏的,而且这些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时所运用的会计学研究方法论也比较单。总的来说,在国内的会计学研究中,滞后型的工作多,超前型的工作少;重复性的工作多,创新性的工作少;政策性研究的多,学术性研究的少等,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新的方法论在会计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构建

方法论不仅决定了我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手段,而且还对会计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会计学的研究方法论演化史就提示过我们:会计学的研究方法论在理论上应该是一个趋于完善的,至少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的体系:会计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以及具体方法和技术。会计学研究不仅需要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一般科学方法论。在经历了会计学研究的分析性研究之后,已经出现了向综合研究的趋势。会计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不仅受信息论影响、系统论影响、控制论影响,还受协同理论和突变理论的指导。虽然这些理论并不是出自会计学,但却对会计学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尽管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优点多多,但它也并不能够代替一般方法论。会计学有着其自身的特性,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其特性构建出一套符合会计学自身特点的发展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在会计学研究中,应当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力争做到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的统一,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完美结合,把社会、自然两种科学方法包容并蓄。接受一切可用的方法,不断进行创新,绝不能照搬国外的研究方法,力争进行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作者单位:1.兰州商学院;2.兰州市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 陈 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 王棣华、常叶青.会计学研究的方法比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7

[3] 潘 飞.九十年代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及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1998,9

[4] 李 明.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与实证会计研究――兼评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J].会计研究,1998,36~39.

第6篇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40-03

高校科研评价的目的是基于一定科研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高校科研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优化资源配置,调动科研积极性,提高科技能力和水平,并为决策提供依据。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评价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高校科研评价已经成为高校科研管理乃至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同行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随着高校科研评价工作的深入,在实际工作中其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报道[1-3]。

教学型高校以承担大学教育为主要任务,其科研目标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教学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类高校大多是由专科学校发展起来的,本科办学时间较短,科学研究起步较晚,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科研评价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存在一些这类学校特有的问题。本文以教学型高校为背景,探讨了这类高校科研评价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问题

教学型高校软硬件基础比较差,相当数量的教师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向,稳定的科研团队很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这类高校在科研评价中往往照搬研究型高校和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指标,科研评价办法和实际科研工作存在较大偏离,存在如下问题。

(一)割裂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型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中,教学始终是第一位的,教学是中心,科研对教学具有辅助作用,促进教学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科学研究一般通过如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首先,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其次,通过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最后,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把握某一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其创造和创新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实际工作中,科研项目、著作、论文、获奖和专利等被量化为一定科研分值,并和科研资源的分配、职称聘任和职务升迁等相关联。教学内容由于不易量化,一般以完成一定教学工作量为依据,不进行深入考核。在利益的驱动下,相当数量的教师追求科研分值的最大化,科研成为一种不计代价的行为,很多教师牺牲教学时间从事一些“短时间内容易出成果”的科学研究,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这些科研内容一般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对教学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指标,科研成果也很少被用于教学实践,科研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科研评价指标化与行政化倾向严重

目前,教学型高校采取的是同行评议和指标量化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以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评价为例,首先将参评者的项目、著作、论文、获奖和专利量化打分,以此分值做参考,组织专家对参评材料进行评议。评委一般由参评者所在二级学院的院长或教授代表担任,有时也从校外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一方面,科研评价的对象主要是项目级别、著作出版社的等级、刊物的级别、获奖等级和专利类别等一些指标化的、表面的东西,很少涉及对参评者科学研究内容和水平的实质评价;另一方面,由于一个专业的专家不了解另一个专业的科研成果,实际上评委会变成了扩大化的科研管理部门,最后评审的依据实际上还是量化打分的分值以及一些个人主观因素,这并不能真正评出参评者的实际科研水平。

(三)科研评价指标不科学

指标量化的评价方法在一定时期对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出原创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大家把科研评价的门槛抬高,将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规定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科研项目、著作、论文、获奖或专利才能纳入评价体系。现在最为流行的是“代表作考核制度”,规定衡量教师科学研究贡献的大小只看三篇代表作。这无疑对鼓励广大教师进行创新型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教学型院校教师的科研实力是千差万别的,尤其是一部分教师在学校专科阶段多年不从事科学研究,科研能力非常低,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科研评价的最低门槛,无奈之下完全放弃了科学研究,这样就失去了通过科研评价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同时,现行科研评价指标中缺乏对科研成果长期贡献的考核。著作、后根据出版社或刊物的级别评定论文的层次,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根据验收意见和课题级别评定其层次,科研获奖根据授予奖项的部门的级别评定级别,专利授权后根据其专利种类确定其层次。科研评价成为一次性的行为,不能真正衡量出科研成果的实际贡献。

最后,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对参评者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的考核。例如有的教师在考核的几个周期里面总体上科研成果的水平较高,科研的贡献较大,但其成果和贡献呈迅速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可能是其研究内容的发展前景和生存能力等因素造成的,如果科研评价指标中没有对其发展趋势的考核,就会引起误导,造成学校决策的失误。

(四)缺乏对科研过程的评价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艰苦求索的过程,与科研评价的短期性和时效性是相矛盾的。但创新性强、难度大的科研项目往往风险性也很大,一般都是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能取得成功,有的经过无数次尝试之后证明想法是错误的,只能重新确立科研思路。这种勤勤恳恳、孜孜求索、屡败屡战的精神是潜心科学所具有的难能可贵的优秀素质,无数次失败的经历本身也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成功往往以无数次失败为基础,在目前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由于缺少对科研过程的评价,一项科学研究无论做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没有取得论文、著作、专利等指标性的成果,便很难得到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原始性创新的积极性。

(五)忽视个人对科研团队与学科建设贡献的评价

现代科学已处于“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必须形成科研团队集体攻关,才能有所突破和有所建树[4]。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研究活动中针对认识对象而将自己的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高等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学术组织,是大学各种功能的具体承担者。缺乏稳定的科研团队和没有凝练出合理的学科梯队是教学型院校科研和学科发展水平较低的根本原因。现行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偏重对个人科研水平和贡献的考核,鲜有个人对科研团队和学科发展贡献的考核,造就了很多科研个体户。这些个体户各自为战,处于无政府状态,不能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原始性创新研究。

(六)未将服务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纳入评价体系

教学型高校由于科研软硬件基础都比较差,科学研究的能力偏低,只有在为地方和行业发展中寻找切入点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凝练出自己的特色,其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社会与行业发展服务。但实际工作中有些教学型高校盲目学习研究型大学去赶超世界领先科学水平,科研评价中强调“高水平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论文”和“高水平成果获奖”,追求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本来可以做出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方面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却很少涉及,结果贻误了发展的大好机遇。

二、改进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的对策

(一)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与跟踪,将其对教学、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长期贡献纳入评价体系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个人科学研究对科研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贡献加入科研评价体系,只有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教学内容,才能真正算作科学研究服务于教学工作。将个人对团队建设的贡献纳入科研评价的内容,以利于形成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促进科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提高学科发展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基础研究成果还要长期紧密追踪其以被引用率为代表的学术影响力。对于应用型研究成果,要考察其实际转化率,把对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长期贡献作为科研评价的内容。

(二)强化对科研内容的评价

现行的教学型院校科研评价就其实质是行政评价和指标量化相结合,具有评价内容指标化和评价工作行政化的弊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应该采取同行评议为主,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职称评审为例,可以首先由学校组织小方向一致的国内知名专家对各参评学院教师的成果进行同行评议,为了确保公正性专家人数要足够多,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地域跨度。同时,除了项目、著作、论文、获奖、专利外,科研评价的内容还要包括参评者科学研究的实际内容,这部分工作参评者可以采取科技报告的形式进行提交。基于各学院教师同行评议的科研分值加总确定各个学院的申报配额。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再根据自己的相关标准以及各个申报者对学院教学、科研等的总贡献确定人选。这样,学校层面上组织专家评审主要从对学校科学研究的贡献上对各个学院进行区分,学院内部的评审主要是将不同的人对学院发展的贡献进行区分。项目、获奖等其他方面的科研评价,均可参照这种学校和二级学院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式。

(三)构建与教学型高校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

针对教学型院校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比较差,个体差异比较大,发展变化比较快”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动态评价标准。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学科带头人,科研评价应该鼓励其多做出一些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考核其一个评价周期内不超过3件代表性成果,科研评价的周期应该适当延长,由时下的1年延长为3―5年。对于一些有一定基础但还没有形成自己团队的科研人员,应该鼓励其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形成自己的科研团队,科研评价指标中既要强调质量的提高,又要强调科研团队的形成,考核的周期以3年为宜。对于刚刚从事科研工作还没有成为稳定的研究方向的教师,科研评价应该以鼓励其科研工作的连续性,找到稳定的科研方向为主,成果质量整体不下降的前提下鼓励数量的适当增长,这类教师的科研评价周期可以维持1年不变。

对于论文和著作等基础研究成果要以考核其在同行内的学术影响为主,这方面主要考察其被引用率。对于专利等应用型研究成果,不仅要考察其类别和数量,还要考察其转化率和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且后者应该作为主要的考察内容。

同时,鉴于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科研评价指标中还应该包括对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发展趋势的考核。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将其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考核周期的科研贡献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科研工作所表现出的连续性和上升、稳定和下降趋势,供学校在科研决策时做参考。

(四)突出对科研过程的评价

科学研究是一个对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原创性越强的项目失败的风险就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宽容失败,能够科学、合理地对科研过程进行评价。科研过程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一些原创性和风险性比较强的项目,根据其学科范围聘请小方向一致的权威专家,采取现场答辩和审查科技报告等方式对其科研内容进行评价,给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以利于下一步做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评价的目的不是审核,而是对其下一步工作给出指导和建议。

(五)增强科研评价过程的严肃性与透明度

不管科研评价的程序多么合理,指标多么完美,如果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一切都是空谈。在实际科研评价过程中要加强科研评价过程的纪律性和严肃性,严格评审专家的选择和评审工作的程序,评审专家的选择要坚持“小方向一致”的原则,遵守回避制度,要有足够的地域跨度和数量。建立评审专家信誉档案,对于弄虚作假、和搞人情关系的评审专家将其行为记入信誉档案并向其工作单位通报。同时,建立透明的考评程序[5],整个过程包括评审专家的选择及其原则、评审过程的工作程序以及评审结果都要对外公示,公示期要足够长,使有疑问者能够有时间申诉,让赢者赢得心安理得,让输者输得心服口服。

同时,要积极探索以中介组织为基础的独立的社会化评价方法,中介组织以为相关单位从事科研评价收取一定报酬维持其运转,要想取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就必须确保其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且,社会中介组织是独立的科研评价机构,和政府不具隶属关系,避免了政府和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科研评价所引起的权力干预弊端。但目前这种评价方法推行的时间还不长,其评审结果也有待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大程度的认可,政府也应该对其发展进行引导,提高其专业化水平,规范其行为,克服单纯追逐盈利造成的弊端。

教学型高校科研评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如今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指标量化评价对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质量优先的“代表作考核”制度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促进科研转型。但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不利于科研评价工作的开展。只有时刻牢记教学型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服务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定位,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坚持学校和二级学院两阶段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坚持科研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积极探索以社会中介为基础的社会化评价方法,才能实现教学型院校科研评价的目的,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燕.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首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2]段洪波.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改革探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3]罗晓燕,欧阳克氙.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

价机制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3,(5).

[4]杨忠泰.完善高校科研评价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3,(3).

第7篇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5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是我们研究生阶段深化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必须掌握的方法。为了使研究更客观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就需要对我们日常的管理研究中所常用的思辨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多加以定量的分析及实证研究手法,使我们的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及规范性。同时还应注重,理论分析框架——“视角”“参照系”“分析工具”在研究中的运用,使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管理学问题,解释和理解管理学的行为和现象。

第8篇

[关键词]创新科研训练 PBL模式 本科生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59-02

一、引言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启动与实施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公布为标志,旨在探索以本科学生为对象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并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经过系统而全面的创新训练和培养,达到培育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养的目的,着力培养新时期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通常以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小组形式独立完成某项科研项目的启动、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报告撰写等内容,使学生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然而,也应看到由于大学学科及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学生素质和接受能力的高低以及大学办学条件的差异,使得针对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训练模式或方法上存在着不同做法和理念。[1] [2]因此,积极探索操作性强、实用的本科生创新科研及能力的培养、训练模式,对达到培养新时期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多届创新科研训练小组的指导实践体会,认为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以下简称PBL模式)同样适用于大学本科生的创新科研训练教学,但为保证和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并使之成为可普适的创新教育方法,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主题确定

众所周知,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3],其源自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1969年所创立的针对医学院学生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的铺展方式是以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评教为导向而将两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不断应用与演化,PBL教学模式已成为多数世界一流大学各学科都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如前所述,目前国家所倡导并推行实施的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这其中既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更要求理论分析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研训练。由于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主要的受众群体侧重于大学本科第二、第三年级学生(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这一阶段的本科生刚刚接受了大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专业知识的灌输,且以书本知识的获取为主,习惯了传承性、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思维性、探究式的科研创新训练基本上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而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期限范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完成某科研项目的前期调研、方案制订与实施、研究成果(报告)总结撰写等训练内容,使学生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特指人类对自然现象或规律进行的摹写,或者使其抽象化并根据存在于其中的规律性合理地认识其中的规律性[4],这种认识过程显然要依据一定的模式或方式来实现。PBL模式的可取之处也正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因为,科学研究中问题的发现或识别是开启研究的第一步。鉴于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已从传授知识的本身逐步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转换,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般科学研究活动所要具备的基本功。由于PBL实施模式基本上是依托指导教师从事的相关科研活动进行,对于教师而言,所指导的创新小组要实现的目标相对比较明确。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让参与科研活动的创新小组的每一位成员清楚了解他或她受此训练后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个个“打酱油”的结果。因此,对于参与者而言,问题一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所做科研活动应该解决的问题;第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掌握从事一般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只有学生明确了创新科研训练要达到的这一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科研训练的开展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过程细化

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过程细化,实际上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原因在于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实施的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虽然这些学生已经具备或掌握了基础的专业知识,但就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而言,依然处于空白阶段,这就需要指导教师采用“手把手”的方法让学生详细了解并“按部就班”地执行,以便让学生在达到所应该达到的目标之后,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在笔者经历的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实践活动中,就将过程细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研究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提出)>基础资料收集>分析、归纳方式>理论依据>重点关注>结论(报告)

在上述每个步骤中,笔者都为每个学生以“量身定做”的方式列出了详细的“操作”细节,并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质疑过程的细节。因为质疑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有问才有探究,有探究才能解决问题。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两方面取得平衡。

四、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成果的表达

不同于PBL模式下采用的笔试或口试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某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方法。其检验方式应与其他方式有所区别。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注重“学习”科研,所以,不宜以学术文章的形式来作硬性要求。相反,撰写科研报告不失为检验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完成状况的较为理想形式,也是PBL模式的最后环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注重的是“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过程和目的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科研报告的编制或撰写对于参与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们而言,也是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这也需要指导教师给出一个一般性的编写原则,从而让学生把通过创新科研训练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化、系统化。下列编写大纲可满足要求,即题目>研究现状与意义>基本研究方法>论证>结论>参考文献。

五、结论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下国家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多期创新小组的实践结果表明,PBL模式的采用对创新小组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有益的借鉴作用。以笔者指导的两个创新小组为例,第一小组(5人)中除一人因家庭原因参加工作外,其余4人均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迈出了职业科研生涯的第一步。第二小组(5人)成员均对从事科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备战考研。每个成员所写的创新科研报告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探析[J].高教探索,2014(10):36-37.

[2] 潘承怡.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TRIZ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1):1-2.

第9篇

【关键词】科学研究;方法论;管理

1、引 言

在近现代科学发展进程中,各个学科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管理研究也不例外。但是事实却是科学研究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因课题不同,在很多问题上,主观思辨研究方法论有其一定的优势。应该根据不同的课题,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由国内的众多研究论文可以看出,“问题导向”与“方法导向”两者运用混乱。导致很多研究方法不适合研究课题,这不利于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广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的研究方法论对解决管理问题极其重要。

2、管理研究简介

为解决众多管理问题,管理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以前没有提出的管理新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可用于时间的。与其他的研究一样,管理研究肯定也遵循研究特有的方法步骤。管理研究是在以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展开自己的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成果,解决现在产生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真理性,其过程计划有序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研究的具体过程如下:

2.1管理过程中出现新的管理问题。整个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某一个组织要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大环境,自身就要不断处于变化之中,这就有可能使得整个组织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是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在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适应过程中出现问题。这是进行相应的管理研究就成为必要。或者当支撑组织的其他学科发展时,同样需要发展管理研究来与其相适应。

2.2为管理研究预设目标或目的。为了给我们所研究的管理问题限定一个合适的范围,从而为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工作打好铺垫,做好引导,预设目标是很有必要的。管理研究目标依赖于管理过程产生的问题,因此,也就会受到其他支撑学科知识的干扰。

2.3初步了解问题,形成自己预期的成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我们就应该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初步的形成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预期的答案进行主观构思,思路清楚明白。

2.4为管理研究制作计划和进行设计。经过上述步骤的主观问题分析,我们初步得出了自己的主观回答。虽然结果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能否用其来指导我们的实际管理过程,还是一个未知,所以要从实际出发,进行设计,探索研究结果的可行性,这一步直接影响管理研究的最终结果。研究设计的效力决定着我们的结果是否是可靠的,是否能解决最初的管理问题。

2.5形成管理研究结果。执行上一步设计计划,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管理研究的总结,形成可靠的证据,证明我们曾提出的论点。此步需要进行调查调研,获得准确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后期加工处理分析,来论证之前的预设答案。注意细节,认真分析,反复分析,因为这一步的错误有可能使之前做的工作变为零,前功尽弃。

2.6阐明结果,引出结论。根据之前的结果,可得出合理结论,此结论服务于特定目标,解决特定问题,也即第一步当中所提出的管理问题。以上管理研究中各步骤执行到位,所得结论应能解决所提管理问题,应能实现我们的研究目的或目标。再与现有理论成果进行比较,看如何进一步地服务于科学或某一团体的管理[1]。从而引起下一个讨论或管理问题。

第六步连接第一步,使得管理过程不断进行,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回答问题,又提出下一个问题,促进管理问题的解决,扩充管理科学知识。

3、科学研究方法论指导下管理研究方法

在上述管理研究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论,指导研究途径,完善管理研究过程。其具体步骤如下:

3.1管理问题的辨识。在一个比较广的管理领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会是那么容易。可以在管理过程中,改变思维方法,换位思考,换一个思维角度去理解问题,通过认真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我们的思维方式分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分别对科学研究方法论和主观思辨研究方法论起作用。我们需要形象思维形成的创新想象力来发现新问题。因此,主观思辨方法在发现问题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3.2确立管理研究目标。在我们辨识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下一步就要确定对应的目标。弄清楚要获得什么,找到其中创新点,预期可能的管理新知识,新信息。课题与特定的问题目标相对应。因此,确定管理研究目标有助于缩小研究范围,指明研究具体方向。也可为以后研究设立参考物。从科学方法论出发,限定目标也靠,也靠形象思维,主观思辨,及研究者的学术水平与能力。

3.3大胆作出假设。这一步应该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对提出的管理问题,确定的目标做出合适的大胆假设。对问题进行辩解分析,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根据自己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给出自己的主观假设。以第二步参考物为依据,形成初期成果。二三步体现研究者的创新思维。决定研究成败。从科学研究方法论出发,做出假设需要科学研究与思辨研究,需要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结合。

3.4科学规划管理研究设计。虽然以上提出了合理假设,但是为了论证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论证假设提出的概念关系。将假设概念用现实可行的方法,简单易懂,便于观察分析的数据,论证出来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案。此步骤需要对数据的设计,抽样,采集提出具体直观的方法,关系到管理研究的成败。因此,要从科学方法论出发,大量运用逻辑思维。

3.5资料收集、分析与评价。遵从第四步管理研究设计,搜集资料,采集数据,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分析归纳数据,科学研究,逻辑思维在此步中占据主导地位。

3.6分析数据成果,得出合理结论。科学管理研究进行收官阶段。此阶段应得出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成果,以便来很好的解决开始阶段提出的管理问题,同时又为管理学注入新的知识。这需要研究者自身的分析归纳能力,因此主要是思辨研究,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来为课题下结论[2]。

4、结语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管理研究的根本。具体来说,管理研究也就是包括上述的六个步骤。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提出主要是指在以上的六个步骤中运用合理的思维方式,客观科学研究与主观思辨研究科学搭配,互相补充。前者是解决管理问题的客观一般方法途径,后者是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具体问题。二者缺一不可。在不同的问题上合理分析,不同步骤运用不同方法,或者由不同的研究者完成。也即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论,多运用“问题导向”进行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