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研项目过程

时间:2023-06-14 16:36:23

导语:在科研项目过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研项目过程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管理

随着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均不断扩大,学校对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对科研方面也越来越重视,申报科研项目的数量和档次也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由原来的多所中专合并而来,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水平较低,但为了晋升职称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申报科研项目,造成许多科研项目虽然立项,但研究水平并不高,成果平平甚至难以结题等现象。以上种种,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高职院校某科研项目为例,探索基于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的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方法。

科研项目是一次性工作,从产生创意到立项、实施、结题整个完整的过程,以下将结合某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分岗位模块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阐述其全过程管理方式,并着重论述该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进度和成本三要素的管理与控制。

一、申请立项阶段的管理

申请立项阶段是项目管理的关键,主要是项目启动和项目计划两项工作内容,包含填写项目申报表、组织评审、签订项目合同等。

科研项目的申报表相当于工程项目的需求建议书,论证评审时主要的评价标准包括方案、经验、成本、进度计划几方面。《基于分岗位模块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在申报前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考核模式、调研方式、特别是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上有一定的创新性,应该说建设方案是不错的,项目负责人也有多次做省市级课题主持人的经验,但申报表上没有明确列示项目开展所需要的成本,进度计划也不够详细,仅有笼统、含糊的建设步骤。

作为学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处在审核项目申报表时应该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严格把关,指出以上两个方面的不足,责成负责人修改后再上报,而不是简单地整理汇总后上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立项通过率。

从项目负责人的角度来说,可以根据全成本管理理论、工作分解结构理论、制作甘特图等方法,完善项目申报表的内容,编制合理的项目计划。

根据申报表中对于该课题建设步骤的笼统表述,可将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厘清为:协商和讨论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步骤;进行前期调研;收集调研数据;撰写论文阶段并发表;撰写研究工作底稿并结题。但以上建设内容阶段性进度不明,不利于今后的管理,因此,应根据以上内容,编制出更为细化的项目计划:

(1)2012.11-2012.12:讨论协商阶段

召开课程项目建设会议,广泛调研,征求项目组成员、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和学生的建设意见。

(2)2013.1-2013.3:前期调研阶段

课题组将按方案确定的分工、时间,以问卷调查、访问座谈、资料分析等不同的方式,围绕“个人理财课程建设规划”课题研究的内容,深入学校和社会展开前期调研。

(3)2013.4-2013.6信息数据搜集阶段

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并结合课题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条件,积累下内容丰富、完整、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第一手资料。

(4)2013.3-2013.8实证研究阶段

在进行以上2、3项工作的同时,推荐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的实证性课题研究。

(5)2013.6-2013.10编写校本教材阶段

在积累素材和前期调研、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编写适合“分岗位模块教学”的校本教材。

(6)2013.11,撰写论文和征求意见阶段

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形成文字,在期刊上发表。撰写课程项目研究总报告初稿,对课程项目建设情况征求领导和专家的意见。

(7)2013.12结题验收阶段

根据专家意见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制作现场答辩的PPT,参加验收评审会。

根据项目计划的具体内容,可编制WBS工作分解结构图,以明确为达到项目目标所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囿于篇幅所限,以下以编教材为重点进行工作分解:

二、研发实施阶段的管理

研发实施阶段是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是指从通知立项开始到结题验收之前这一阶段,该阶段包括项目的执行与控制两项内容。

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确保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达到最优状态,并尽可能减少项目执行的风险。以下从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这三个目标考核和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及科研团队管理方面来分别论述。

(一)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科研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非程序化的,其质量目标很难用完全量化的方法来控制,因此对科研项目进行质量管理不能照搬项目管理的一般方法,而是要结合科研项目的特点,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

根据影响该科研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科研处和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绘制因果分析图(鱼骨图)来进行质量控制。

其中,图的上半部分为影响课程建设质量的内因,包括选题是否先进、科学,预期成果对学生是否适用、其成果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否显著。在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相对薄弱的现实情况下,这一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图的下半部分为外因,其中研究基础条件一项中,由于团队缺乏凝聚力和通力合作,科研经费管理松懈,“团队构成”和“研究经费”两项因素成为该科研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因素,是关键控制点。而“网络技术”方面,因为有校网络中心的鼎力支持,是课题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经济类科研课题的特殊性,开发过程中一般对实验设施等方面的物资保障要求不高,所以也不会对项目质量有很大影响。

(二)进度管理的改进措施

科研项目的进度管理是指在科研项目的进展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活动进度和日程安排所进行的管理过程。对《基于分岗位模块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进行进度管理,就需要首先制定出合理的经济的、进度计划,然后在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是否与计划进度相一致,如果出现偏差,就应该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调整原来的进度计划,从而确保该项目目标的顺利完成。不同的项目,其进度管理内容所适用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方法有甘特图法、关键路径法、PERT分析法、GERT分析法等。由于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通常较为宏观,一般都通过合同进行管理,又由于科研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许多客观原因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项目不能按时完成而导致延期、撤项的情况,对相关部门和项目团队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控制项目的进度。考虑到校级课题项目相对于大型工程项目来说,还是比较单纯和小型的,一般不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所以可以运用甘特图来进行进度控制。根据前面编制的总体项目进度计划,可制定如下甘特图:

由于甘特图的直观性,可以使项目负责人或科研管理部门能及时发现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之间产生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及时弥补,确保如期完成项目目标。因此,利用甘特图对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进度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值得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推广。

(三)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包括事前的成本计划(预算)、事中的成本控制、事后的结余经费管理等三项内容,其中前两项是重点。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缺乏对成本的正确预算,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经费管理混乱,此种局面亟待改善。

根据校级课题的特点,本文认为,重点应该在经费管理流程上做改进。在经费管理流程上,该校一直是由科研处和财务处直接管理,分院虽然实行二级管理办法,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仅限于院长签字一项常规手续,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因此在经费使用和报销方面存在漏洞。应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采用项目经费分级管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四)科研团队管理的改进措施

鉴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项目团队缺乏凝聚力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了校科研处和项目负责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所缺陷之外,主要原因还在于科研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科研管理组织结构。

以下是矩阵式科研管理的组织结构图,本文认为也同样适用于《基于分岗位模块教学法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首先,校级课题建设项目的上级职能部门主要有科研处、计财处,这两个部门必须加强项目的信息交流、共享,注重日常信息的沟通。同时还要兼顾和听取上级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建议。其次,该项目团队作为矩阵式科研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其团队成员同时接受来自分院与项目组两个方面的领导。如团队成员有的来自工商管理分院,有的来自投资理财研究所,有的来自远程教育分院,有的来自企业,有的来自会计师事务所。他们一方面接受各院系及所在单位的领导,另一方面又要从事项目负责人分配的工作。这样的矩阵式科研组织结构最主要的优点是扁平式、分权式的组织管理,便于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同时让科研人员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资源的共享,并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

三、结题验收阶段的管理

项目结题验收即由主管部门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是科研项目管理的最后一环。作为项目负责人,应该认真对待,撰写好验收报告,根据校级课题的验收要求,还应该制作精美直观的PPT形式的汇报材料,在主管部门组织的科研项目验收评审会上做详细的汇报。

对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应事先编制项目结项程序,首先由科研管理部门初审,再由校级或上级评审专家组终审,主要检查评审的内容包括:项目是否完成、指标是否达到、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规、成果有无推广转化、成果转化效益高低以及汇报资料是否清晰明确等。

参考文献:

[1]王海,李建. 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探讨[J].价值工程,2010,(7):161-162.

第2篇

一、科技计划项目财务验收的组织实施程序

科技部条财司2010年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财务验收工作的通知》中,对财务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课题结束后,课题承担单位向科技部提出财务验收申请;专项经费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下,在提交财务验收申请的同时提交课题相应的审计报告,1000万元以上的课题在提交财务验收报告后,接受科技部指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结题财务审计;专家组或中介机构进驻被验收单位,提出财务验收意见,并反馈给课题承担单位;需要整改的课题,课题承担单位应于接到验收意见后15日内完成。如图1所示:

此处,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财务审计是指课题承担单位在清理账目、编制经费决算报表的基础上,接受科技部指定的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务验收是以批复的项目预算文件和项目合同书中确定的经费预算为依据,对预算执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可见,财务审计是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财务验收是财务审计最终指向。

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存在的问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财务验收涵盖面广、 内容众多,在验收操作环节,专家组一般参照六个方面的指标,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财务验收意见表》中有详细列示(见表1)。

根据考核指标,结合考核内容,财务验收最终形成三种结果,分别为:通过验收、存在问题需要整改和不通过验收。严格执行预算,经费使用合理的,通过验收;经费使用中存在不规范行为,但经整改后能够达到验收标准的,按存在问题需要整改处理;存在违反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不得通过财务验收行为的,按不通过验收处理。在具体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项目负责人规范使用专项资金的意识淡薄 不少课题负责人认为课题是自己争取的,使用权、自也应该在自己手上,这种错误观念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经费使用的不规范。在经费报销过程中出现了个人招待费、家庭电话费、私家车运行费等消费类和生活用品类的票据,这些支出将直接影响课题的检查验收。同时还存在一种思想,认为经费使用是否合理、规范不是自己负责,只要财务部门认可就万事大吉。对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明确规定,项目负责人不仅是科研经费的使用者,更是责任者,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单位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很明显,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经费的使用者、管理者和责任者,只有加强项目负责人对经费规范使用的意识,才能在源头上改善经费的管理,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财务验收申请报告资料不完整 在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财务验收申请报告中,最常见问题就是资料不完整,缺少附件。缺失的附件主要包括:外拨经费工作协议、外拨经费银行汇款单复印件、设备明细账(单价5万元以上)、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发放签收单复印件,自筹经费银行进账单复印件等原始凭证。相关附件是证明经济业务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完整性的重要凭据,财务验收专家无法在缺少附件的情况下对经济活动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专项经费未单独核算 专项经费的单独核算是《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文件的主要原则,同时也是对项目承担单位经费使用基本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未设置专门的项目或会计科目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因此无法在账务中区分项目的资金活动与单位的其他经济活动,未能实现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八项不得通过验收行为的第二项,即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四)经费开支范围、标准随意与支出未执行预算书 专项经费开支范围中的各项支出必须与课题研究任务相关,同时,各项支出应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开支标准,如出国人员费用、会议费、差旅费、专家咨询费等,超标准支出不予确认。但有些项目却出现了课题经费支出与研究项目不相关,开支标准过高等不合理问题。课题开支范围未履行预算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集中体现在:(1)劳务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中明确,劳务费的支付对象为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的费用。以劳务费名义发放课题组人员费用的情况比较普遍。(2)设备购置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中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仪器设备。财务验收过程中发现设备购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未按合同书约定增添设备,用专项经费购买生产性设备,或者列支实验室维护改造费;在国家严格控制设备购置的规定下,超预算增添设备,并且未履行报批手续等。

(五)预算调整未履行规定程序 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核批。项目验收过程中,支出科目在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未由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并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后报科技部批准的项目,势必直接影响到财务验收。

(六)自筹经费配套不到位 自筹配套经费是项目经费的重要资金来源,其到位及使用情况是关系项目能否全面完成的关键。在财务验收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项目承担单位没有以自有货币资金或者其他货币资金作为自筹经费,而是归纳、统计出单位财务账目中和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支出作为筹资的一种形式,这同样视为自筹经费配套不足。根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是财务验收不通过的行为之一。

(七)课题承担单位无法监管课题合作单位的经费使用 项目研究是一个整体,包含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的共同劳动,经费执行同样如此。项目合作方经费使用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经费的执行效果。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一些项目承担单位经费使用规范合理,但项目合作单位出现了一些不合规的情况,如未单独核算、未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开支费用、预算调整不履行规定的程序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财务验收工作的顺利通过。

(八)结余资金与应付未付资金概念混淆 结余经费在项目验收工作结束后,按原渠道上缴科技部。财务验收认定的应付未付资金和预计支出,不属于净结余经费,可以留在研究单位继续使用。常见属于应付未付和预计支出的内容包括:购买设备或材料但尚未支付的货款或质保金,测试化验加工结果已被采用但尚未支付的费用,项目验收的相关支出,已签订出版合同的专著、文章的出版费等。一些项目承担单位甚至承担财务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常常混淆结余资金和应付未付款,将课题结存的应付未付款误认为专项经费的结余资金,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本应留在课题继续按计划使用的费用,却要按规定原渠道上缴科技部。

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完善措施

(一)严格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十一五”期间,为不断改进和加强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和监督,财政部和科技部相继出台和完善了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政策和制度。其中有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等,各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法要求,加强与科技计划项目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科研管理的水平和经费使用的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的预算执行 (1)掌握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的支出要严格按预算书和项目进度执行预算,专项经费的支出应执行国家经费管理办法的开支范围和标准。(2)严格履行预算规定的调整程序。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核批:课题间预算调整,应当报科技部审核,财政部批准;课题合作单位之间预算调整,应当由课题负责人提出调整意见,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后报科技部批准;支出预算科目中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一般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或超过10%但调整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由课题承担单位根据研究需要调整执行,在超过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由课题负责人提出调整意见,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后报科技部批准。

(三)完善科研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 (1)建立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根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结合项目承担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科学和切合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经费审批权限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合同会签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提高专项经费使用的合法性。(2)加强专项经费的会计核算。课题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应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单独项目统一管理,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采取项目负责人和经手人双签、财务人员审核的模式,课题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按项目批复的预算执行,相关会计资料保存完善。

(四)强化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 建立包括审计、财政、科技等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在内的项目经费监督体系,重视对项目的财务审计和财务验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监督和控制体系,做到对项目经费的全过程管理。强化项目中期检查实效,中期检查中不仅要重视项目完成的科研成果,也要重视项目经费的执行情况和支出科目预决算完成情况。加强对合作单位课题经费使用的监督,考虑通过按执行进度分期拨款、强化项目事中检查、严格项目课题负责人重大经济事项一支笔制度等。建立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的目标,对其执行过程与结果进行绩效评价。

(五)加强结余资金的管理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按合同约定核拨课题合作单位经费,不能截留、挪用专项经费。同时必须提供经费工作协议、外拨经费银行汇款单复印件作为财务验收报告的附件。课题结余经费的管理按《经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课题承担单位应当根据课题实施的实际需要申请预算,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结存结余,提高课题预算的行效率。课题结余经费应当按原渠道收回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不得转移结余经费,由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科技部》,财教[2006]160号。

[2]财政部:《科技部》,财教[2006]219号。

第3篇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运用,发现该教学法存在一些不足,如教材不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如开发校本教材,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企业,加强实训设施建设等,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国际结算课程;研究;校本教材;师资

国际结算是高等院校国际贸易和金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在对外贸易中因货物、服务、技术等产品的买卖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行为。其主要内容包括票据、单据、结算工具、贸易融资等。该门课程不仅需理论知识强,而且还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从学生反应来看,许多学生对该门课程似懂非懂,不知道学完后究竟能够做什么,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很难进入角色。因此,探索有效的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该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的技能。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简称PBL,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项目教学法还没有统一的定义。[1]德国的鲁道夫•普法伊菲尔和傅小芳将项目教学法定义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特定的学习集体(项目小组)中,根据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或活动的愿望(项目创意),对活动的可行性作出决策(是否立项),并围绕既定的目标(项目成果)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自行计划、实施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2]徐国庆将项目教学定义为“通过完成完整的工作项目,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3]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项目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主动学习,将纯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项目教学法转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状态,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方,而是主动参与教学、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参与方。学生成立项目小组,根据工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成果的展示以及评价均有学生完成。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将项目教学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并不全程参与其中。

2.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根据工作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分成若干个项目,项目组成员根据任务的要求去完成每个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重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3.突出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由单纯的知识的被动者转变为实际工作的操作者。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步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能够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项目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高职高专教学,主要因为该教学方法体现了主体性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推广项目运用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适合在高职院校开展项目教学法

高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不倾向通过抽象思维获取知识,而更倾向从工作情景的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项目教学法改变了知识的传授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在操作过程中逐渐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学生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完成项目,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与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层次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基本知识够用,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原则,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而项目教学法的目的也是突出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提高。从这个方面来看,项目教学法与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项目的选定、制定、实施、交流以及评价的过程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职业岗位的真正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目标。

三、项目教学法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对国际结算课程进行设计,主要分为项目教学内容的选择、项目的布置和实施以及成果的评定等环节。

(一)项目教学内容的选择

项目教学法目标选择一般是源于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能够根据教学需要,从整体上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然后进行操作。根据国际结算课程教学要求,将其分为国际结算中的票据、结算工具、结算方式、单据、国际贸易融资等5个部分。项目教学内容应做到适应学生、适应教学环境、适应实际业务操作。此次选择“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制作”,主要原因有:第一,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结算手段,而且难度相对较大。第二,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软件进行操作,提供模拟的实训效果。第三,信用证涉及的知识较广,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程度较高,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暴露出一些问题。所以,此次选择“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制作”作为实训项目。

(二)项目任务的布置及实施

项目任务目标确定之后,就是要形成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首先需要简明扼要地告知学生的任务。项目任务选择在校内完成,运用实训室的软件资源,模拟该项目的各个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人担任组长,带领团队进行实践、交流、讨论,最后完成项目。“信用证项下单据制作”主要任务包括信用证的翻译、理解、单据的制作以及单据的形式和逻辑审核几个方面的任务。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形成实践报告。教师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在学生需要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的将新知识传递给学生;在学生模拟操作时,要适时的引导、观察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组的时候,教师要充当角色协调员,协调分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进度控制以及处理好外部事务。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应变,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控制能力。

(三)项目成果的评定

虽然项目教学法注重过程的学习,但成绩评定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此次项目教学法直接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信用证大翻译,能够根据信用证的单据条款制作相关单据,最后根据总结报告进行评分。评分采用三方评价的方式,即将教师评分、学生个人评分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分作为评价依据,其分值各占三分之一。通过这种评分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在项目操作过程中的所得和不足,逐渐掌握项目操作过程中的技巧,明晰完成项目的最佳方法。

四、项目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不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

目前使用的教材是针对于教师“教”的教材,而不是学生“学”的教材。教材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较少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国际结算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不仅理论性较强,同时对实践技能的要求相对较高。而目前的国际结算教材普遍存在知识点比较松散,对操作技能方面介绍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实践知识的把握。

(二)教学设施相对落后

在国际结算项目教学中,要求具备相应的实验室并有先进的教学软件,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后,模拟仿真实训系统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由团队集体讨论面临的新情况,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选择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但由于目前国际结算软件资源的更新比较频繁,作为学校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更换新的软件,这就造成了软件资源与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到企业工作后上手较慢。

(三)教师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整体把握能力较弱

项目教学法是否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高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在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思考不足,或者是缺乏基于工作过程的指导意见,导致项目教学法效果不理想。

(四)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发现多数学生能够按照预定的方案去执行,参与度较高,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也能够较好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但也发现部分学生仅仅是跟在多数学生后面,很少进行思考,也不分析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差。在教学之后,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询问,了解原因。首先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较低,不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能是什么。其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比较迷茫。

五、项目教学法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开发校本教材

积极与外贸企业业务员、银行国际结算部门人员联系,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编写教材适应项目教学法的需要,弥补当下教材的不足。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反映国际结算领域的新规则、新趋势,教材设计突出完成工作典型工作任务,以真实案例以及真实任务为基础,强化教材中学习情境设计的可操作性,对学生进行项目活动提供指导。

(二)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企业,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近年来,由于外部市场需求量减弱,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较大的影响,对外贸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减少,很多外贸企业纷纷倒闭或者选择转型发展,但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外贸仍将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正是由于外贸行业的不景气,寻找能够合作的企业十分困难。因此要整合本地资源,积极与专业的外贸公司或自营出口企业联系,特别要重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模拟工作场景,加强软、硬件的投入力度,让学生能够即使不出校园也能够了解实际工作情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起到主导作用,但教师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根据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的要求,设定相应的工作任务。故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一是委派教师到外贸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部门挂职锻炼,让其了解国际结算领域的操作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其业务操作技能,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二是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参与教育主管部门“双师型”评定。三是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做到“教学相长”。[4]

(四)加强专业教育,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进行专业剖析,分析本专业应具备的核心技能,让学生知道职业岗位对其技能的要求。其次,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认知自己,根据自身条件正确地评估自己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让学生增强专业学习的规划性与计划性,端正学生专业学习的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岚,路海.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0(5):125-126.

[2]鲁道夫•普法伊菲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

[3]徐世举.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1(5):107-108.

第4篇

关键词:项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52-04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依据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校企深度合作,完成了将工作过程作为主线,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项目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知识的传授需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完成项目的时间过于紧凑,往往需要将项目带到课堂外完成,而项目课程的精髓在于在真实项目的实践中完成学生专业技能的内化和专业素养的升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而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弥补了这一缺憾。

一、 翻转课堂内涵与可行性

1.翻转课堂的内涵

FCM是“Flipped Class Model”的简称,通常被翻译为“翻转课堂”、“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或者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赵兴龙博士总结了翻转课堂的三个基本环节[2]:

问题引导环节: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热身”性质的问题,并将已经录制好的相应的课堂教学视频发放给学生。

观看视频环节: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馈,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将不懂的知识甄别出来。

问题解决环节:教师收集学生不懂的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互动,解决这些问题,并鼓励小组之间通过竞争等方式积极参与解决。在开始学习新的单元之前,一般会有一个小的测试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

同时,他进一步将这三个基本环节归纳为“课前环节”和“课中环节”。并进一步分析指出,如果把“教师的教”理解为知识传授,“学生的学”理解为知识内化,那么这种流程变革所带来的是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要义所在。

2.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从当前该门课程的实践来看,在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为该课程开设翻转课堂是完全可行的。

首先,从师资角度分析,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能胜任常规学习资源的制作、,而近两年微课的推广让教师更具备了设计与制作教学微视频的技能。软件技术专业部分教师长期从事软件开发任务并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对软件技术行业中该门课程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及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均十分了解,再加上该课程已完成项目化设计环节,也为该项目化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学生角度分析,该课程的实施是在高职第二学期,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能登录各种网络平台,自主操作多媒体资源,完成各类在线测试,并能具备简单的信息搜索能力。更重要的是,该阶段正是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最浓厚的阶段,新的授课方式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

此外,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已全面建设与开放网络精品共享资源库,这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网络环境。

二、对项目化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组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对赵兴龙博士的翻转课堂环节进行了细化和拓展,将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程实施阶段以及课程总结与改进阶段。

1.课程前期准备阶段

课程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课程项目化的完善,以及相应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上传,该阶段是为第二阶段――课程实施阶段做充分的资源准备。前期准备阶段的建设内容与思路如图1所示。

该阶段首先由软件企业专家、学校软件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小组,对软件技术专业岗位技能进行分析调研,以形成《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的技能要求,并进行典型项目的选取。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与巩固知识,我们将项目分为单元小项目及实训大项目,单元小项目完成知识点的构建,实训大项目中进一步推进技能的巩固和内化。在项目选取完成后,课题组完成资源库的构建与上传,包括: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的设计、项目单元的设计;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点,需为学生准备好电子教材以及每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微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个项目需要掌握的技能与知识,需为每个项目准备单元预习单;为了让学生自测以及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需为学生准备单元预习效果测试单;在课程中,为了让学生知道项目任务,需为学生准备课堂项目任务书,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准备单元拓展任务书,以拓展学生技能和知识面;在课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了解知识掌握程度,需为学生准备单元复习测试单。所有教学材料与资源均可以上传至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精品共享资源库,以供学生随时下载,同时资源库提供网上提问与教师解答平台,以方便学生对不懂的问题留言提问。

为了评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课题组制定了项目完成考核指标、教师评价小组指标体系以及学生自评与他评指标体系。项目完成考核指标是在每个小单元后进行的测试,让教师了解“翻转课堂”的实施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是否能完成相应的项目并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师评价小组指标体系以及学生自评与他评指标体系是在实训大项目后进行的测试,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测试整个课程实施后,每位学生最终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形成情况,也是课程最终得分的重要判定依据。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开展,前期也需做课堂的布置,如让课堂有网络环境,在课堂上依然可以访问精品共享资源库的资源;创建QQ群或微信讨论组,让学生可以围绕项目或知识自主交流;提供项目提交环境,让学生和教师都可以看到每组所做的项目。

2.课程实施阶段

课堂实施阶段是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根据课程项目的安排,我们又将实践分为两部分:课程教学阶段与实训教学阶段。

(1)课程教学阶段

课程教学阶段是“翻转课堂”的主体,也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重点部分。课程教学阶段的实施内容与思路如图2所示。该阶段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学生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单元预习单进行预习,单元中的知识重点与难点教师均已录制好微课,供学生学习,学生同时可以参考电子教材,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进行网上提问,或者在QQ群或微信讨论组中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在完成预习后,学生需提交预习效果测试单。

课中,教师首先对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统一进行讲解。随后,学生下载课堂项目任务书,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组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内分工协作,教师在教室巡回,解答每组出现的问题。项目完成后,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成果展示及讲解,每个小项目均评选一组最优设计奖,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成绩进行总体加分。每次授课结束前,教师均对重难点进行复习巩固,对共性或易错点进行强调,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课后,学生自行下载完成单元复习测试单,以测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能力的同学下载单元拓展任务单,完成相应任务。教师针对每位学生课前和课中的表现,完成“项目完成考核指标”,并进行教学反思,再根据授课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

(2)实训教学阶段

实训阶段是在课程教学阶段结束后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及专业素养的进一步培养。实训教学阶段的实施内容与思路如图3所示。

该阶段,学生首先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实训项目任务书,教师课堂上再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重新分组,小组内协作完成实训项目,对于学生掌握不牢靠的知识点可以进一步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微课重新复习、巩固,在项目整个完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内巡回,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和讲解,并在网上完成项目提交。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自评和互评,教师也需要在网上对每位学生提交评价单。

3.课程总结与改进阶段

在课程实施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课程资源的补充,并可以在课后实施选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及技能比拼,对比学生职业技能、职业态度与职业素养的区别,以确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的实践与对比

为了了解“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课题组选取2013级的软件1班开展试点研究,该班教学过程与流程严格按照上述教学设计进行,并在学期末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2013级软件2班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1)在期末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2)组织数据库技能大比拼;(3)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1.期末测试结果对比

期末测试中,两班均采用上机完成从数据库、表格创建到数据完整性的建立,再到数据库中各类对象的建立等实战性任务的考核方式,两班考核内容与考核时间均一致,并同时开始考试,考试结果采用SPSS进行分析,选取平均值、标准差进行对比,并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3]: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实施翻转课堂的班级平均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级;标准差显示证明翻转课堂班级离散程度较小,即班级个体差异程度较小;假设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双尾概率p值小于0.05,因此认为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该数据显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比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强,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相符。[4]

2.数据库技能比拼结果对比

数据库技能比拼采取择优报名的形式,每个班级选取2组竞争实力最强的同学进行技能比拼,每组可以由3-4名同学组成。比拼通过真实项目实战的形式,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完成需求分析,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以及说明文档的建立等一系列材料,由评委组给出最终的结果,评委组由软件企业项目经理以及3位专业教师组成,评分采用盲评方式,即评委不知晓学生的班级和姓名,技能比拼最终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采取择优的形式进行技能比拼,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职业技能较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好。该数据进一步说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较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好。

3.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为了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测量,我们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LASSI 量表并结合我院高职学生特点,同时融入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为了便于统计分析,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每道题下设五个选项: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有些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得分分别为1-5分,调查结果对比如表3所示:

其中态度测量学生对追求学习成功,完成与此相关任务的总的态度和动机;动机测量学生完成具体学业任务所负责任的程度;专心测量学生把注意力指向并集中在特定学习任务上的能力;时间管理测量学生建立和使用时间的水平;学习辅助测量学生创造和使用辅技术及材料来帮助学习和保持信息的能力;[6] 创新性测量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测量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在时间管理、学习辅助与协作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有显著差异,说明学生在采用翻转课堂以后能自主掌握更好的学习策略,并能更好地分配学习时间,将课堂时间大部分用来进行项目实训,亦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项目课程的实施,并能将项目课程的优势得以最大化发挥。但在“翻转课堂”推进的过程中,依然有种种的困难,对教师来讲,需要课程资源的大量准备,配合“以学生为中心”观念的转变,课后仍需花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辅导以及对学生的项目做出评价;对学生来讲,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课前预习和测试,这需要学生有更好的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故虽理论与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但普遍推广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2]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3]薛薇.SPSS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8-92.

[4]段致平,王升,贾树生.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18-21.

第5篇

一、项目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2001年,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新词出现在了n程结构的设置之中,“研究性学习”也被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项内容之中。“纲要”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项目”是指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引自“百度百科”)本文所述及的项目是指以学校研究性学习中的主题作为研究内容。因此,项目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完成具体任务,促进学生在执行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二、成果展示课的教学现状

成果展示课是项目研究性学习长线活动的后期总结性课型,是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研究主题展示活动成果、开展活动评价的课型。成果展示不仅有助于检验学生项目研究活动开展的真实性,更能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目前许多教师对成果展示课的把握仍存在一些误区。笔者仍时常见到这样的成果展示课:上课伊始,小主持人粉墨登场。紧接着,各小组轮流上台汇报活动成果,而所谓的“成果”只是一些网络资料、一段舞蹈、一个小品、一首歌、几份小报、一份倡议书。学生根本无需亲历调查、采访、实践,便可完成项目汇报。此类活动形式花哨,类似班队活动课,看上去热闹,但课上既无对学生活动的有效评价,又无对研究方法的指导、建议,学生受益不大。如此展示,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体现,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只给人做作造假之感。

三、成果展示课的指导策略

教师究竟该如何正确把握课程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呢?

1.把握展示内容。

项目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积极体验、亲身实践,从而获得能力的提高与个人的成长。研究成果展示课也应做到真实,拒绝华而不实的完美展示,力求原汁原味地体现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得失,表达真情实感。

在学生深入开展项目研究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大量的各项过程性资料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不仅是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多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因此成果展示的内容也应包括研究成果、研究过程、研究体验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校园节水我先行》成果展示课中,笔者不仅指导学生展示了对学校用水浪费情况的统计结果和反思情况,还引导学生对调查、采访、统计、实验、分析的过程,以及在采访调查中遇到的困难等进行展示。这些内容体现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真实鲜活的心境体验,充分展现了项目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2.选择呈现形式。

面对丰富的资料,应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呈现,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呢?教师应指导学生依据研究主题与研究方式,采用针对性和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展示。最基本的成果展示形式有:调查报告、结题报告、实验展示、观察日记、活动影像资料等。设计类课题可通过作品、模型、设计图等来展示。社区服务类课题可采用倡议书、活动录像、宣传小报等形式汇报。根据课题特点,还可采用辩论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来展现。

在《环保“袋”言人》这一课题的项目研究成果展示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到社区、超市发放了自制的环保袋,并动员路过的市民在“环保宣言”横幅上签名。课堂上采用了录像的形式,把社会活动的过程进行了展示,并通过“环保袋时装秀”的形式展示了学生自制的各式环保袋,形式新颖,凸显了研究的过程与成果。

3.分析解决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获得不是靠简单的传授,而是通过学生在实践、体验、交流、反思中逐步生成的。由于学生的阅历与课题研究经验有限,研究过程中必定会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质疑、答辩、反思和总结,分析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寻找改进的方式。

在笔者执教的《校园节水我先行》成果展示课中,“学校洗手池用水情况”子课题组的学生阐述了自己所在小组的研究成果后,又提出了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困惑:下课时见到用自来水互泼打闹的同学,便会上前劝阻,但结果往往是无功而返,并且反被讥笑。笔者引导学生对此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对策。学生提出可以将“节水宣传”组的《节水宣传手册》作为礼物赠送给浪费水的同学,这样的劝阻方式比较婉转,对方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并能对其起到教育的作用。此方法在之后的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6篇

【关键词】科研;市场营销;管理

现代的项目管理主要起源于美国军工,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其核心内容有机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思想的优秀成果,形成一套先进系统的管理理念、思想、工具和方法。在我国,钱学森教授的系统论和在型号项目率先推行的系统工程,都与现代项目管理一脉相承。我国国防工业是推行项目管理较早的领域,有较好的基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进入较快发展时期,其项目管理的深度应用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防项目不再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管理,军方要想成为“精明的买主”,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作是现在国防项目产生的主要形式。因此,按照项目管理模式提高国防科研单位的市场营销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

一、国防项目管理与市场营销管理

1.国防项目管理

国防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对国防项目工作过程中进行管理的活动,是在有限的项目资源的管控条件下,加强项目系统的整体调整,对涉及所有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保证将管理的方法以及管理理念进行下去。具体来说就是针对项目投资的整体决策来保证醒目的全过程的管控,从而真正的达到项目管理目标。

2.国防项目管理的主要作用

(1)缩短研制周期;(2)节约研制经费;(3)保证和提高质量报告;(4)降低风险和减少失误;(5)市场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从整体上来说就是为了将企业的整体规定的目标具体化,把握市场关系命脉,将整体的市场联系扩充到一定的设计上来,保证将整体项目管理方案的分析以及计划相调整,最终保证得到市场营销的最本质需求。再加上整体的利用顾客为主要的销售主体,这在市场营销这一块也体现着企业的利润、消费者的需要以及社会利益共同发展共处的观念。因此,结合单位的实际状况的发展,将整体的营销销售策略与市场进行结合,最终实现单位的整体的营销目标。

3.项目化的营销管理对市场营销中的优势

项目管理的方式真正的运用到市场的营销活动中,这样不仅有利于转变传统的销售经验,还对于整体的销售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变。项目的整体的控制主要是依据在各个部门的调控进行的,不仅保障各个部门的整体的使用部分的调控,还是加强项目的管理工作,来培养企业的全员的营销意识。保证将整体的项目进行的最好。保证项目运行的多样化以及模式化。

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过程,在企业内,不管是对部门员工的控制还是对整体操作调整的控制,只有加强对整体的企业的调控式管理,保障企业的新型项目管理的营销模式的开展,最终保障项目营销管理的整体调控,最终保障企业的运营管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项目化营销管理,加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

多数国家采用的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的方式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的项目模式不仅可以提供项目管理的整体的控制与调控,还再次得到了进一步的进步与升华,形成了一种高效的“矩阵型结构”。主要表现在参与项目管理的所有的职能部门,不仅还受控于原有的部门的领导,还对整体的部门调控有了一定的加强作用。因此,这样,在现今的工作中,大家是对于市场销售过程的营销战略进行控制的,不仅能保障项目的及时结束,还会项目和部门和自建的处理有了一定额控制性调控,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资源,还对整体的项目进行调整,这样不仅对各个部门的配合工作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对整体的人员能力的提升,通过工作实践,转换为复合型的工作人才,最终达到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目的。

二、国防项目市场营销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1.了解市场信息,明确需求

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军方需求,策划项目是国防科研单位从事市场营销的第一步,谁先抢占市场信息,谁将赢得市场先机,是国防项目市场营销的开始。一般情况而言,国防项目的市场信息来源可分以下几种:

(1)自上而下的市场信息。国防项目尽管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模式管理,但部分项目还带有计划色彩,军方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出与相关的项目,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军方将项目给专业对口的相关单位。

(2)自下而上的市场信息。国防科研单位根据自身技术实力,在了解军方需求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提出项目建议。

(3)横向流动的市场信息。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来源是获得国防项目市场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横向流动的市场信息也是获取项目的来源之一。横向流动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会议、人员交流等方式获取。

(4)分析市场信息,拟订市场战略方案。根据以上方式获取的市场信息,仔细分析国外发展现状,研究用户的需求情况,收集各种资料,研究竞争对手,分析自身优势,制订市场策略,确立市场目标。

(5)开展项目论证,上报论证方案。国防项目的论证是市场营销的重点,是展现本单位实力的具体表现。国防项目的论证是对提出的战术指标要求和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拟实施的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赢利性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为项目的决策者提供客观依据。通常情况下,论证报告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承担项目的关键因素。

2.加强风险管理,调整市场策略

由于市场的变化是多样的,因此在市场中的营销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应着重对市场潜在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保障市场分析的相应调控,并在国防建设的整体跟踪中,以合理的时间控制进行安排,保证将整体的项目实施进行监控,对所出来的业绩进行相应的调整,制定一系列的风险管理计划,并进行市场策略的调整,从整体上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

三、营销项目工作调控

营销项目的整体管控是项目管理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的顺利执行不仅是对整体的项目是否圆满结束的一个调控,还是加强项目收尾工作的相应调整。若在项目管控中,最终以文档的形式将整体的项目文案收录起来,保证对项目的整体的调查与控制。合同收尾指经过项目的多次可行性论证,用户的需求已由“模糊”的目标变成一个可以执行的具体方案。通过专家评判等方法,确定最优方案及最佳研制单位,签订项目合同,开展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整个国防项目市场跟踪过程结束。

四、结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防科研单位要不断提高市场化经营水平,对于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项目的现代化李的企业不仅是对整体的市场营销过程的调控,还是针对项目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的概念与技术的调控,将在市场销售的项目管理理念与管理过程进行有效地结合,保证企业管理的过程更加具体化和科学化,使市场用小工作更加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1]曹君.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管理,2007(11).

第7篇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结构 工作过程 项目化教学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形成为目标,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也必须树立基于职业岗位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观念,采用适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而项目化教学就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紧密联系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设计成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1.1 课程性质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水利工程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以工程力学基础、工程制图、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为前导课程,其后续课程为水闸设计与施工、重力坝设计与施工、顶岗实习等。

1.2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进行常用水工混凝土结构构件(梁、板、柱等)的结构设计,识读与绘制结构施工图。主要依据力学基本原理和大量的试验基础建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一定的构造规定加以规范和完善,该课程实践性较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概预算、水工建筑物的维护与管理、水利行业相关职业证书的获取等专业活动中,具备必备的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配筋计算原理、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很好地按图施工。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2.1 设计理念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打破原有的传统授课章节概念,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和“必须、够用”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知识、技能、态度目标。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首先,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企业和行业专家,对相关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人员的有关工作和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再确定课程内容和工作项目;其次,对所确定的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以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确定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最后,再与专家们一起讨论所设置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是否满足了实际工程需要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同时对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进行评判和鉴定,检验学生掌握的各项能力是否达到工程实际要求。

2.2 项目化工作过程设计

按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对课程进行归纳和整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并实施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设计。本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调研,选取工程实际中的结构构件梁、板、柱等为载体,将课程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行整合,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渐进的成长规律分成若干个基本工作过程的任务。见表1。

将该学习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对应地提出具体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以项目1为例,该项目分为4个学习任务,要求达到6个知识目标、4个能力目标和5个素质目标,具体如表2。

3 课程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组织教学上,按照教学方案的设计,采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工作过程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分项目完成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各项目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现场实际工程录像、图片等资源,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基本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组织与实施,下面以学习项目1中的任务1中预备知识(表3)为例。

4 考核评价

项目化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考核评价,其特点是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融入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本课程的考核标准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二级建造师),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应职能力,推进“双证书”制,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既能激励学生、促进教学的改革发展,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课程考核成绩组成见表4,表5;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结果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评价以项目为单元来进行。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考核依据是提交的成果、作业、平时表现等。

5 结语

第8篇

研修模式:前沿理论构建、实务问题研讨、经典个案解析。

研修对象:业主、承包商、银行、财产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大中型工程项目风险和保险运营及管理专业人士。

授课专家:

魏钢:工程保险专家,澳洲保险与金融学会资深会员资格(ANZIIF(Fellow))、澳洲保险学会认证保险师资格(CIP)、新加坡保险学会资深会员资格(FSⅡ)。历任美资大陆保险集团驻华首席代表(北京)、英资一米耐特保险经纪公司亚洲地区经理(悉尼)、美资一通用再保险公司承保师(悉尼)、美德合资一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亚洲地区超赔合同业务经理兼首席承保师(新加坡)、澳资一维信保险公司董事、瑞士丰泰保险集团高级顾问、中瑞合资一华澳风险管理公司常务董事。曾在新加坡、菲律宾、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授保险类高端课程,特别在大型工业/基础设施保险等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

刘俊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专家,天津大学工程管理系讲师,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ofReading)工程管理博士,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会员(MCIOB)。拥有大量风险管理论著,曾为多家ENR225国际承包商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高级培训,并有丰富的咨询经验。

报名须知:请填写报名表格1份,E-mail至连邦管理咨询公司公开培训部,即视为信用注册学习;并于开课一周前将培训费汇至指定帐户或经协商报到交费。凡注册报名的学员,在开课前将收到详细的报到路线图及时间安排通知。

研修费用:1880元/每位(含培训费、材料费、两日正餐和一晚住宿费用)。

主办机构:连邦教育集团、天津市连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116085986 022―23202228

户名:天津市连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老师

开户行:天津市中信银行华津支行

第9篇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当前我国环保工程项目正在遭遇资金瓶颈,然而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是国际趋势。优化投融资结构、创新投融资机制因此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PPP融资模式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在环保工程项目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风险。本文以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PPP模式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进而分析了未来PPP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对策。

关键词 ]环保工程;PPP模式;层次分析法;风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68

1引言

2014年11月12日的APEC中美新闻会上,主席和奥巴马总统首次达成了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碳排放协议:中国承诺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美国承诺到2025年减排26%。中国最新涌现的一批生态项目工程,成为此次履行碳减排承诺的排头兵,此次协议的达成同时为这些生态工程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融资模式。

国务院于2014年11月26日《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要求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意见指出,要积极推广PPP模式,规范选择项目合作伙伴,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意见还要求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基础设施工程、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

中国最早的低碳城市规划机构——零碳中心,曾推出生态城规划——融资一体化解决方案,即通过基建PPP,碳交易收益和P2P资金综合化化解传统生态工程投资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如今,该融资方案已经在宜兴国家环科园等多个项目上试点。

2当前我国环保工程项目现状

2.1投资总量严重不足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中国环保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量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但占GDP的比重仍然很小。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需求在9000亿元左右,占同期GDP的1.1%~1.3%。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重视不够,当前环保工程项目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支出科目出现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因此政府的环保投资很难得到保证。二是民间环保投资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环保工程因其特殊的正外部效应特点,使得私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介入该领域。

2.2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环保工程投资的重点较为集中在工业污染防治领域,而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管理部门建设、跨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中小企业污染防治方面等投资甚少。

2.3投资渠道单一

当前我国环保工程项目投融资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虽然存在银行贷款、外资、国债等辅助融资渠道,但由于受到各种制约,大多已名存实亡。

2.4结论

因此,要解决环保工程投资的诸多问题,应当顺应当今世界环保投资市场化的潮流,创新投资机制,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

3PPP融资模式简介

PPP融资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即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作为基础的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通常表现为建立社会竞争机制,在公用事业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将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交给社会投资者,政府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从而提高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联合国培训研究院和美国PPP国家委员会对PPP的定义中指出:PPP涵盖了不同社会系统倡导者之间的合作方式,它介于外包和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的特点。它能够充分利用私人资源进行设计、建设、投资、经营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公共需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当地或区域的一些复杂问题,与其他融资模式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4PPP融资模式在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上的应用

4.1项目简介

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是由被誉为“中国园林第一股”的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在宜兴西郊建设的环科新城生态项目,环科新城规划和建设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与其相连的西氿南岸的10平方公里湿地,也将建成宜兴重要的生态景观。项目内容包括上述区域内道路、景观、园林、绿地、给水、雨水、污水管网、河道截污、水利疏浚、湿地的投资、规划、勘察、设计、建造、设备采购安装和移交等工作,项目总投资额约为20亿~50亿元,建设工期约5年。

4.2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PPP融资基本运作模式

该项目采用PPP模式之中的BLT模式(Build-Lease-Transfer,即建设—租赁—移交),即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引入的第三方公司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下属国有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由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相对控股。项目资金构成如表1所示。

上述合资公司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承揽方,具体承担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建造和设备采购安装、移交等工作。合资公司按单项工程分批建设、分批租赁给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使用,租赁期内资产由合资公司持有,由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负责进行管理、运营并支付租赁费。租赁期满后,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将项目移交给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

4.3优势评价

4.3.1拥有国家政策支持

依前所述,作为生态项目工程,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不仅顺应当前国际趋势,该项目采用PPP模式,更是对国务院“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号召的积极响应。无疑将得到国家的支持与关注,也将因此受益。

4.3.2经济效益好

该项目在建设资金来源方面,采用金融合作的方式,通过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为合资公司融资;并将所得全部款项定向用于支付本项目的实施,“专款专用”的方式进一步保障了公司在资金回收上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现金流状况。

4.3.3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PPP近年来已成为公共产品市场的新方向,该模式在完全推广后能够有效地缓解地方债务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约束,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从事政府项目的企业的项目需求,提高投资收益率和工程回款的效率,从而使得从事政府工程项目的企业得以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4.4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建议

事实已经证明PPP模式在环保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值得推广。然而,任何一种投融资模式都存在一些风险与问题。为了保障PPP模式在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上得以顺利进行,应当注意合理预测并应对潜在风险。

环保工程在建设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投资总额大、回报周期长。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签署的 《宜兴环科园环科新城生态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中明确指出,项目建设工期为预估数,受征地拆迁进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开竣工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合作双方对潜在风险应尽可能地约定并预先制定好应对机制及措施,并使其贯彻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如建立科学的建设管理模式等。

此外,由于环保工程所具有的公共性、地域性和对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性质,政府部门必然会对项目加以监管,因此采取的监管措施有可能对项目的运行产生一定影响。项目有关人员在此方面也应积极应对。

5层次分析研究方法与融资方式的选择

5.1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教授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5.2相关指标与评价模型的建立

首先建立环保工程项目融资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表(见表2)。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专家打分,并计算权重,在此基础上计算综合得分,最终得出最佳融资模式。

对准则层及其指标层进行专家打分(见表3~表6),标度按重要程度从1~9递增,得到权重之后,对三种融资模式,即完全财政投资、完全市场投资、政府主导市场投资进行打分(评价指标为1~6分)。指标打分结果与对应权重值之积为该项指标的得分值,得出单项评价得分(见表7~表9)。进而计算出各种融资方式的综合评价得分(见表10)。

其中λmax=3.0055,CI=0.0028,RI=0.52,CR=0.0054< 0.1。通过一致性检验。经济效益、社会及环境效益、运营能力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2974、0.5393、0.1633。同理,可分别确定各评价准则内部指标权重值,计算结果如下。

其中λmax=3.0247,CI=0.0124,RI=0.52,CR=0.0238< 0.1。通过一致性检验。融资能力、投资效益、融资成本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6806、0.2014、0.1179。

其中λmax=3.0154,CI=0.0077,RI=0.52,CR=0.0148<0.1。通过一致性检验。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1223、0.3203、0.5573。

其中λmax=3.0471,CI=0.0236,RI=0.52,CR=0.0452<0.1。通过一致性检验。人力资源运营能力、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服务水平指标权重值分别为0.2515、0.5898、0.1589。

三种融资模式各项指标的打分情况与评分结果如下。

汇总各项指标的打分情况及评分值得到表10。

表10三种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5.3结论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政府主导市场投资(4.0604)的综合融资效率最高,市场化投资(3.5904)次之,完全财政投资(1.7742)最弱。该评价结果反映了PPP融资模式在环保工程项目中的优越性。

6风险与应对措施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机制变革,影响深远,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将面临许多风险与难题,必须得到重视。

6.1过分依赖PPP模式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表示,财政部推出PPP模式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很高,但一个误区也随之出现,即认为PPP模式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解决融资难题的万灵药,大有一哄而上的趋势。由此伴随而来的是一批条件不达标,却依然使用PPP模式的项目。此外,还存在着项目因采用PPP模式而使得服务质量下降的现象。应对此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是提高公众参与度,同时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增加PPP项目的透明度,把好项目质量关。

6.2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难平衡

学者贾康指出,在PPP模式中,应当统筹考虑双方风险,实现整体风险最小化的目标,但融资者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利益最大化,矛盾难以避免。PPP模式是以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导向,合作双方过分追求局部利益是不应被允许的,因为这一模式涉及更多的公众利益。这就需要政府的灵活调控,在面对经济回报能力相对较弱的项目时,政府可以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如保证最低经营收入、给予适当补贴等;但在遇到收益过高的情况时,政府也应当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6.3政府定位难

PPP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这必然对政府自身的定位有着较高的要求,政府既要平衡好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同时要健全PPP模式的法规体系,保障项目顺利运行。这就要求从国家层面设立管理机构,创新各部门管理机制,对PPP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项目总体风险控制。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PPP模式管理体系,这方面的问题在未来还有赖于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解决。

7结论

综上所述,PPP模式以其显著的自身优势,成为当前中国环保工程融资方式革新的重要力量。然而,这一模式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持其生命力,还需要政府的监管,体系的完善,机制的创新,以及相关人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参考文献:

[1]杨文杰.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2]张磊磊,江帆.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投融资初探——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