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4 16:36:25
导语:在基本财务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特征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中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活动一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主要从事一线活动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的高校可以培养非应用型人才,但是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环节,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研究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在系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侧重应用性、针对性和模块化,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在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课程中的亲自操作,培养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做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二)以面向地方为主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要求在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培养出能够真正为地方服务的人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用人地区、单位、市场对人才各方面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素质,避免学与用脱节的现象发生,真正达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目标。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并没有理论型专业的高,但是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其应该成为能够从事一定的财务、金融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将来进入社会后要面向当地经济建设事业的第一线,在地方从事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为地方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对教师的胜任要求
(一)较强的创新理念
创新似乎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标志词,想要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创新是个必不可少的武器。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原本就在不断更新的知识更新速度更加迅速,为了赶上知识变化的步伐,必须及时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创造能力。
教师的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一位称职的教师,不单单是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负责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环境正在变化,教师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只有拥有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吸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举一反三。同样,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地产生创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为今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奠定基础。因此,高校可通过参观学习、领导讲座、问题分析探讨等方法解放教师思想,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从理论到实践大力提高创新理念,最大程度的适应21世纪教育的需要。
(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理论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较为综合性的专业,以会计学知识为基础,以金融学知识为依托,以财务管理知识为核心。一名合格的财管专业教师应对这些领域及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知识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应具有系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试想,一个专业知识不足的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有能力在教学中运用自如,为学生解答问题,才能准确的判断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已经掌握以及掌握到了何种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这样才能做到照顾全体学生并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
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类的一门专业,具有很强的实务性。财管专业的教师,如果缺乏财会工作经验,就会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在理解上产生偏差,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难以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差别,也无法辨别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得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学习中也吃力,学不到真正的本领。同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形象地将一笔现实中发生的经济业务表达出来,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乐趣,学习效果也就不甚理想了。若教师具有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则可以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将自身经历过的经济业务描述给自己的学生,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正确的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当中。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教师才能清楚的知道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具备哪些能力,具备到什么程度,才能够根据培养目标正确教学。
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一)引进聘用高素质的教师任教
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最普遍的招聘对象则是应届大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学校应该招聘那些有知识、有理想、有干劲、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的各院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作为本校教师,以保证教师的高素质。但是由于经验的欠缺,在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科研素质等方面应届毕业生会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学校应对新来教师安排教学经验学习,安排一些有威望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做他们的指导老师,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迅速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但是,若本专业的教师全是应届毕业生,则会使得任课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思维方式大都一样,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应寻找其他人才渠道,除了招聘应届硕士生和博士生外,可采用社会招聘的方法,引进具有较高学历且财会经验丰富的企事业单位的高级财务人员到学校任教,这样则可以大大改善现有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社会招聘教师的加入可大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也间接的为财务管理专业其他教师增加了实习的机会
此外,在招聘前人事部门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制定本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胜任能力标准,为招聘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招聘过程中,首先应采用笔试的方法来考查应聘者的知识水平,接下来更重要的是要组织有权威的专家进行面试、试讲等,公正的评价应聘者的素质和能力,严格按照先前制定的标准来选聘符合条件的教师。整个招聘过程要全程记录以保证公平性。
(二)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教师知识结构的宽窄、知识层次的深浅,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人才培养的好坏。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地更新知识,充实知识,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学习使用一些现代的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既可省时省力,又能让学生较快的吸收掌握所学知识。此外,一部分任课教师所学专业为文科类,而财务管理尤其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运用了较高深的数学知识,由于缺乏理性思维,就使得一部分教师在备课和深入研究方面具备一定难度,这也成了财务管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亟待解决的重点。
想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教师首先要具备教育主观能动性,即具有学习新知识,更新旧知识的自觉性;总结教学得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的主动性。另外,学校也应该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下足功夫,要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为教师继续学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学校可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如报销部分费用、提高工资等来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进修班、学术讨论会、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以及到国内知名大学和国外大学进修等。此外,学校可通过邀请本领域权威教授开展专题演讲会的方式传授给教师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可通过组织一些交流会的方式使得本专业任课教师针对一些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升华自己的理解认识,形成各自的风格和特点,进而提高整体教师质量;还可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进行科研过程中教师具有很大的自和自由发挥度,可以将自己的所学所想应用到课题研究过程中,同时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大大的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如此一来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早在几年前就提出将财务管理专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对本专业教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为财务管理专业成为名牌专业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这一点是值得各院校学习的。
(三)支持授课教师进行社会实践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最核心的环节则是实践性教学,对于实践教学这方面,指导教师尤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指导教师如果缺少实际工作经验,不熟悉岗位操作,是很难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给学生以具体的启发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打造一支能够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理论教学素质和实践教学素质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总体来说,大多数教师的理论教学素质还是不错的,缺乏的则是相当重要的实践教学素质。而要想培养实践教学素质,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进行社会实践,只有实践才会发现问题,,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在教学安排上留给教师足够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及时与企业联系,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学习锻炼,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学校可鼓励教师抽取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内部担任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制定财务发展战略、进行财务工作流程的优化、理财咨询与服务等,使教学和外部信息有效传递,在增加经验的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另外学校应结合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各自情况支持他们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兼职,使他们熟悉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流程,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技术内容,教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和最切近实际的能力。学校在考评教师业绩和能力时,应该改变偏重科研成果,忽视社会实践的问题,为教师进行实践活动提供根本保证。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可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并及时将社会的需求引入教学,努力让学生尽快胜任以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虎,张才志.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0(4):118-119.
[2]赵雅琴.浅谈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管理科学,2010(3):129-130.
[3]卢利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2012(7):65.
[4]刘鑫春,张才志.对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3):122-123.
摘 要 近年来,施工企业间竞争已由产品质量竞争过渡到价格竞争,致使招投标的价格越来越低,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压价让利,甚至为中标不惜以低于工程成本价作为投标报价,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增强财务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施工企业 财务成本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一、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总经理负责,各业务部门主管及管理人员都需有相应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分配等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和激励。对于工程项目,要加强技术把关,尽量减少因设计变更不规范或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成本核算人员。这就需要企业项目部与各部门间加强横向沟通。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而增加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不了解,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搬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因此成本核算人员只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二、优选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措施,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专家提出了管理流程再造的概念,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再设计,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得到改善。例如:在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制定每期的项目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措施。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不同,工期就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择优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业主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案。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管理。现代企业的运作依赖各种各样的流程,流程在每个工作步骤和工作环节上都给企业提供了再造和革新的机会和空间。
三、全面推广计算机系统信息化管理,加强企业集团管控
财务管理可以资金的形式触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是其他部门达不到的。实现计算机系统信息化管理不能只单纯实现成本管理信息化,同时还要确保公司的人力资源、材料采购、客户关系、工程建设、库存管理等模块也要实现计算机系统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做到从公司总体的层面来说,由点到面,逐步拓展,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对接,使各模块能够相互牵制。这样一来,使财务成本管理做到事前成本预测,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分析,确保工作效率提高,增加企业利润。如果不建立各部门有机联系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财务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人员就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产品成本的归集和财务会计核算,就不能真正承担起财务成本管理职责。成本控制手段的创新。因成本核算细化带来的工作量成倍地加大,会给基层成本核算业务人员造成了较重的工作负担。
四、试行“零利润”集体承包制,发挥各级人员控制成本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施工项目成本具有不确定性,往往受方案变更和工程量调整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为确保企业和职工两方面的利益不因客观原因的影响而受到侵害,可以通过严格制度规定的可调范围、调整方法及审批程序,按季度对经过批准的施工方案变更和工程数量的增减相应调整责任预算,不允许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成本大节大超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可以试行“零利润”集体承包制度,这里所指的“零利润”也可以说是“零亏损”,在责任预算动态调整的前提下,为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统一的责任预算标准下产生的责任利润全部作为职工的效益工资进行分配,出现责任亏损则用职工的责任工资弥补。该制度的建立,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分配中存在的平均主义,体现了按劳计酬和按效计酬的分配原则,既调动了广大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企业费用的足额上交。
五、加强项目风险控制,充分做好相应预防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企业经营除了要面对价格、需求、技术变化的市场风险,还要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法律、政治和社会风险。作为项目主管,只有高度重视项目风险控制,将风险成本纳入项目管理的范畴,才能识别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化解风险。
六、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交流,切实做好施工阶段的索赔工作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索赔已经成为工程项目合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敬业.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09(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践;资金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到微利时代,对于企业而言须更加关注成本控制问题。从现有的成本控制措施来看,可以概括为通过优化工艺而提升成材率来完成成本控制,以及建立一系列的企业章程来杜绝浪费。然而笔者认为,前者的工艺优化会在一段时期内受到技术极限的制约,而使得成材率的提升相对稳定;后者则因存在信息偏在现象,而使得成本控制监管时常处于无效状态。因此,还需借助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来弥补上述途径的弊端。
财务管理的对象在于对企业资金循环的监管,其宗旨在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对效益的评估可以测算“产出/投入”比值来得出,从而也就在实物层面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实现。由此,挖掘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机制不仅可能,而且也十分必要。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解读
在挖掘财务管理的上述机制前,有必要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解读,从中来全面掌握该机制的发生作用。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G`可得,生产性企业的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先后经历了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商品职能等三个阶段。在这三个职能阶段,都分别包含着成本控制的发生机制。
具体而言,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1.物资采购方面
从财务管理实务出发,物资采购首先面临的便是资金预算。根据大多数企业现行模式,做出采购预算的往往是生产业务部门,然而按照财务程序向财务部门借出采购资金。当然,最后需要将采购发票和其它凭证交到财务部门进行冲账。从这一过程来看,财务部门实则扮演者资金供给的角色。
2.产品生产方面
从资本循环公式的内在逻辑来看,企业资金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生产阶段,此时的资金形成了积压状态。不考虑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在空间维度上因存在着信息偏在现象,时常出现追加预算的情况。该情况的出现或许是对之前预算的调整,或许是因生产工艺原因的增加。然而,最为需要规避的却是班组生产中的资金无效耗费行为。
3.产品销售方面
产品销售阶段处于企业产品的流通环节,也是实现企业收益回归的必经之路。实践表明,各类型企业都十分重视销售工作,且也在资金供给上给予了倾斜。但销售活动发生在企业外部环境中,从而财务部门难以对资金的使用途径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做出精准判断。这就意味着,往往会出现营销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
二、解读基础上的成本控制机制分析
在上述解读基础上,企业成本控制的机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物资采购方面的成本控制机制
从现阶段企业所反馈出的物资采购资金预算及资金供给状况中可知,财务部门在职能化组织结构中,并没有呈现出调配资金和监管资金的功能,而是以“后勤保障”的姿态存在着。因此,打破单方面由业务部门所实施的物资采购预算工作,便成为合理审批预算资金总量的前提。不难看出,这实则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2.产品生产方面的成本控制机制
上文在讨论产品生产方面的财务管理活动时也提出,合理的追加预算行为是必要的,这也是权变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然而,规避班组作业模式下的“偷懒”行为,则成为需要重视的问题。受到经济技术组织内部分工的影响,资金监管部门难以界定出成员个体的成本控制努力程度,并在技术流的不可分性作用下便加深了这一状况。因此,构建起班组成员利益诉求与成本控制之间的收敛性,便成为机制发生的根本出路。
3.产品销售方面的成本控制机制
产品销售方面的业务费用是企业支出的大头,由于业务费所针对的客户关系管理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从而难以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进行精确化。这就意味着,这里的成本控制需要着眼于实现业务费的合理、合规使用。那么财务管理部门则需要通过额定,或确认报销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两大途径来给予应对。
三、分析引导下的成本控制实践
不难看出,本文是以生产性企业作为考察对象的。然而,当前诸多类型的企业都面临着成本控制的要求。实则不然,本文所提供的成本控制机制,可以分阶段分别适用于生产性和流通性企业的需要。
在分析引导下,成本控制的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
1.物资采购方面的实践
这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转变工作职能,从过去的资金供给职能转变为参与物资采购预算制定的工作中来。为此,企业管理层应在财务制度规制和行政管理上给予支持。为了避免信息偏在对财务人员的影响,财务部门可以组建包含第三方技术人员在内的预算资金审核小组;另外,财务人员在日常的培训活动中,也需要强化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基础知识。在实施审核工作中,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前物资市场价格提供预算建议,从而保证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产品生产方面的实践
聚焦于规避小组生产中的“偷懒”行为,可以结合绩效考核制度来进行。具体的办法为,生产资金采取项目额定制度由生产小组的负责人支配,支配的流程仍需符合企业财务制度。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额定资金中的剩余部分按比例准予提留为奖金。这样一来,就建立起了小组成员利益与成本控制间的关联性,同时也符合企业按劳分配的原则。笔者还需强调,企业成本控制还在于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而不是平均使力。因此,针对生产领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场所,应在资金供给上给予有效保障。
3.产品销售方面的实践
对产品销售中业务费用的管控成为了企业成本控制的另一难题,受到中国社会重人际交往的现实影响,企业对外的业务费便无封顶的可能,且企业管理层对于销售部门的业务费也难以精确化。同时,碍于面子和对销售部门的重视,往往主观造成了企业资金的无效耗费。为此,应借助以往统计数据额定区域销售的资金额度,并采取建立利益关联性的方法给予控制;另外,需要认真核实报销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四、问题的拓展
最后,在结合本文主题在以下两个环节对问题进行拓展。
1.财务人员意识的提升
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1)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重点在于岗位意识,而对于意识的增进则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并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推动下,强化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活动的联动开展。(2)部门调研。建立部门调研的长效机制,在于获取各业务部门资金需求状况的一手信息,以及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在实施具体增强措施中,不仅应建立推动他们主动与各事业部财务人员联系的长效机制,还应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与此同时,笔者强调:应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以此来辅助该项活动的开展。
2.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是否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则需要建立针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体系中的指标最为关键。如,以财务部门作为整体考核对象,将年度资金预算准确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按照“物理元”原理建立指标体系。并在对上负责的机制下,进行人员绩分量化、考核。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别给予财务人员年终奖励或是惩戒。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五、小结
本文认为,对效益的评估可以测算“产出/投入”比值来得出,从而也就在实物层面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实现。通过分析出成本控制的机制来,实践路径可围绕着物资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
具体而言,为了避免信息偏在对财务人员的影响,财务部门可以组建包含第三方技术人员在内的预算资金审核小组;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额定资金中的剩余部分按比例准予提留为奖金;借助以往统计数据额定区域销售的资金额度,以及认真核实报销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最后需要注意,应从整体上来把握成本控制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N]. 财会信报,2011(6).
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重视程度不足、认识程度不够、制度有待健全、考核体系不完善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足
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我国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会计成本控制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制定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但是如果企业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则很难发挥出这一工作本身的作用。除此之外,重视程度不足带来的问题还体现在其使得企业的经营利润难以稳定的攀升。另外,如果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不够则会导致其无法及时地发现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更不用提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如果企业不对财务管理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则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出现许多本来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二)认识程度不够
认识程度不够主要是指部分企业管理层对会计成本和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或者是不够准确。通常来说会计成本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成本,这一成本的内容通常包括了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产生原料、员工工资、广告、租金等支出。而如果企业的管理层对其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则会使得企业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与整合,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管理工作整体效果不佳。
(三)制度有待健全
制度有待健全主要是指我国部分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合理的建立健全会计成本控制体系。除此之外,制度有待健全主要还体现在目前我国诸多企业仍旧存在着对于会计成本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制度有待健全还体现在我国部分企业内部缺乏一套完善的相关制度,这进一步说明了其各项措施也亟待改善,特别是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因此,导致对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严格监督也就无从谈起,最终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低下。
(四)考核体系不完善
考核体系不完善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的考核体系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成本控制绩效,而我国现今仍旧存在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这一问题的存在会使得其自身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也就失去了开展的动力和抑制力。除此之外,考核体系不完善还体现在我国部分企业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也不够。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应用就很有必要性了。
二、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包括诸多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革新管理方式、优化成本分析、完善预算管理、重视人才培养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一)革新管理方式
革新管理方式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良的基础和前提。在革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最为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在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创新来对其管理方式进行合理的发展。除此之外,在革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层自身也应当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从而能够在结合企业的组织架构以及业务、生产等各企业部门的前提下,更加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规划工作。另外,在革新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应当注重实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化责任制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将业务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岗位中,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二)优化成本分析
优化成本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优化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切实做好会计成本的分析工作。除此之外,在优化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注重确保企业的成本核算资料的齐全性,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划分出构成企业成本支出的主要内容。另外,在优化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和因素分析以及连锁替代等多种分析方法来确保企业成本支出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成本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秉持全面综合、重点兼顾、动态分析、全程涵盖等原则,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财务成本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提升。
(三)完善预算管理
完善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良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完善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深刻地认识到预算是做好会计成本控制工作的极为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在完善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在成本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各种成本支出项目来合理地编制企业的预算计划。另外,在完善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切实理解支出计划才是控制会计成本支出的源头,并且这一工作对保证财务收支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通过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来进一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平衡性。
(四)重视人才培养
重视人才培养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良的重中之重。在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优先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除此之外,在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基础上,通过结合信息化时代的需求,进一步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优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在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也应当注重加强长期学习,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日益进步。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企业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基于会计成本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对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给予会计成本控制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工作来促进我国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1.从具体实施环境方面看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其中有很多领导对于成本的意识不是很重视,其原因主要还是其观念停留在旧有的传统经验之上,对于企业管理只是进行粗放式的进账与出账的对比等;对于市场关注度不够,只是一味地去开发,而不注重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理念不清晰,甚至有些都不了解。也不愿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拓展其各种其他业务等。或者说以上诸因素实质上已经导致了财务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了多方面问题,比如对于成本控制行为不愿意去支持,而且在某些时候会因个人意愿或其他因素违反成本控制制度。从另一方面来看,其职工对于这种成本节约制不甚理解,也不去认真了解,只是出于情绪性的去进行抵抗。
2.从范围来看
煤炭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而且因积累也造成了不少遗留下的难以进行处理的积习。比如说其成本控制制度建立在生产与销售以及其他行为上,未能将行政和后勤以及其他的非业务科室的财务成本控制计算在内,因而其只局限于某些地方,其他方面涉及不够,容易造成一系列的漏洞与损失,其实,这类问题对于其企业而言,一旦遇到某个重大的决策时就会使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出现无法进行操作的局面。所以说,在这方面,财务成本控制一定要针对性的拓展其涉及范围,将整个企业包括在内,从整体着眼,细处着手。其次来看,有些煤炭企业集团因其自身规模与近年来的海外市场拓展为其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但也使其从地域方面真正的对于其财务成本控制缺乏一定的力量与有效性。
3.从方法看
由于煤炭行业的性质牵涉较广,其大多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或其他相关政策的倾斜,因而这从财务成本控制的手段方面来细致分析的话,就可以清晰的看出一些煤炭企业集团对于国家依赖性较强,由其是在财务方面。而不愿意去认真做事,从自身着手,真正的去管理企业,将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等的能动性调动起来,从内部真正的来解决问题,因为外因对于一个事物的发展只起到一些刺激或辅助的作用,没有内在因素的活跃与释放性的创造,根本无法改变其本身的状况,也无力去获得超越。另一方面,对于现代成本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及预算管理系统的改革依然步履维艰,缺少执行力度,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注重针对性,对于财务成本控制的理解依然浮于表面,不愿意花费更多的努力去认真实践,加深其理论学习,从而得出有效地解决办法与推进手段。
二、应对措施
1.完善机构,培养人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企业真正面临的问题在于其机构力量的分散无法集中,从而让财务成本控制能力无法获得提升。如上面所提到的个人因素,集体因素,职工因素,传统因素等。因此应该加大力度,整合机构力量,将各个集中起来,实施统一管理,具体来说,煤炭行业要将其审计部、财务部充分进行整合,如果是国有煤炭企业必然还要加入纪检监察部门的力量,加强对于其内部经济活动进展的各方面的监管,要从上到下,从母到子公司全盘进行一系列的推动与实际上的落实,绝不能走马观花式的以形式主义过场而结束其运作。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人才方面的吸纳与培养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尤其是由于煤炭行业本身所积习下来的遗留问题较多,因而在这方面所牵涉到的从传统向现代化各种管理模式的转型,所以应该对其加强重视,而且成立必要的人才培养基金去完善各种人才的能力,从而为其财务成本控制提供专业性较强,职业素养较高的人才,这方面不仅要求其企业要立足自身,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而且要与外部市场的经济形势相结合,按时段的对于审计人员,财务人员等进行相关的业务拓展与训练,使其真正的能够理解,并在实际上提高其成本控制能力,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加强体系化,健全制度
使财务成本获得节约就要从整体着眼,不但要设计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财务成本控制的量化目标,同时也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让每一个部门,包括其下属的子公司也要跟进,依据其总体目标而设置出各自的成本控制目标。另一方面,应该从管理角度来切入考虑,转变其传统的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具有新型的更符合市场要求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系统化方面进行组织,并且将分析出来的问题进一步细致划分,针对性的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具体的问题采取一一对应的具体解决措施,从而真正的促使其财务成本控制得到科学的管理应用。
3.增强创新意识,探索新方法
创新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针对煤炭企业集团所面临的问题,要营造新的良好环境,从上到下提高其对财务成本控制意识,让其在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中认识到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集中起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不但要从内部加强宣传力度,而且还要立足于外部的经济环境形势。在采用新的全面而有益的预算管理及现代成本控制时,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所处阶段,分步骤的去实施,真正的推动财务成本控制,完成企业转型,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摆脱目前困境。
三、结束语
关键词:财务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优化措施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流程
医院成本核算,就是针对医院各项医疗环节、管理活动产生的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整理分析,并计算出运营成本,有利于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将成本核算工作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总成本,二是病种成本,三是科室成本,四是医疗服务成本。整个核算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求各个科室明确自身成本,然后将技术、行政、辅助科室的成本进行分摊,最后将成本转移到临床科室中。分摊流程如下:第一步,一级分摊。行政科室将管理费用分摊至技术、辅助、临床科室中,能够计入科室中的费用,直接纳入到核算体系;不能计入科室的费用,则依据服务、工作、人员的数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分摊。第二步,二级分摊。辅助科室将内部成本分摊至技术、临床科室中,主要是依据对照参数,对各种价格进行分摊。如果辅助科室该阶段没有工作任务,可以依据技术、临床科室中的人数进行分摊。第三步,三级分摊。技术科室将内部成本分摊至临床科室,期间要注意:检查科室要严格遵循收支具体配比原则,药剂科室要遵循收支配比平衡原则。
二、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和问题
(一)核算认识不正确
部分医院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中,认为是为了绩效分配而存在的,这种错误的认识难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功能作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浪费现象,最终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核算体系不健全
调查研究表明,多数医院在成本核算工作中,依据的是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其中对核算内容、核算级次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是具体的核算方法、操作流程却没有指出,因此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不强。另外,部分医院将成本核算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没有专门的成本核算小组,因此难以保证工作规范性。
(三)核算和绩效考核相独立
绩效考核是医院和医务人员之间的连接纽带,主要作用在于竞争、激励、增值、资源配置等方面。部分医院的绩效考核中,一方面缺乏成本控制内容指标,或者指标设置和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考核评价没有和成本控制效果相挂钩。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医务人员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责任心缺失、积极性不强,影响了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核算领导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其中组长、副组长应该由医院领导、财务部领导担任,组内成员则是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第二,成本核算工作小组,负责核算工作的具体执行,其中的组长由财务部门领导担任,组员则是会计人员。第三,成本核算技术小组,负责技术方面的支持,由医院信息部门人员组成,确保核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二)做好核算准备工作
在核算工作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能够为核算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具体如下:第一,对部门职工进行编码,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分类,按照特点划分为不同的单元。第二,组织核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考虑到财务会计人员不能从事会计职能管理工作,因此要依据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进。第三,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成本核算理念和方法也处于不断创新中,这就要求对医务人员、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促进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确定核算要素和原则
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对于成本核算的要素和原则如下:第一,成本项目包括人员费用、材料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风险基金等;费用要素包括工资津贴、社保费、绩效工资、办公费、折旧费、业务费、日常检修费、易消耗品费等。核算人员应该全面把握,避免遗漏内容。第二,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期间,除了分期核算原则以外,还应该遵循合法性、一致性、可靠性原则,提高核算效率,保证核算质量。
(四)将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相结合
首先从医院领导做起,提高对于成本核算工作的认识,促进核算工作有序开展。对于财务人员,应该进行专业指导,以便更好的理解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其次,将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相挂钩,定期进行综合评比。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对于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可知,当前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核算认识不正确、核算体系不健全、核算和绩效考核相独立三个方面。对此,优化措施如下:一是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二是做好核算准备工作,三是确定核算要素和原则,四是将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韦健,王晓飞,蔡晓锋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04):48-49
[2]章文芳,杜晓玲,张秀娟等.基于资源消耗会计的医院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08):85-87
[3]汤建凤,王燕,周新燕等.医院成本核算中员工角色管理与人力资源成本分摊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09):87-89
[4]郑园.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分析与应用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3):310-311
要想探究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之下的财务合理化模式,就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企业成本控制,以及其与财务合理化有什么关系。
(一)基本概念
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企业会计成本控制是指一个企业,事先通过成本会计等不同的方法,预算出企业可供利用的生产成本金额,之后再与实际的企业生产成本进行对比,根据对比之后所得的结果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所收获的成果进行客观、可靠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理解企业成本控制需要弄清楚成本、控制,及其之间的关系。成本指的是生产成本,是一个企业为了实现某个生产目标而投入的费用。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是一个企业进行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总体费用投入,狭义的成本是企业在进行某一特定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费用。控制是针对成本而言的,指的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的控制对象进行各种类型的转换,使其向企业既定的生产目标发展。成本控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企业中,成本控制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企业产生的总的成本费用的控制,以达到利用最低的生产成本,创造最大的企业经济效益的结果。狭义的成本控制指对企业某一生产经营环节进行费用管控,以保证企业的实际成本不会超出预期花费。
(二)三大导向
强化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在这一指引下,会计成本控制的强化应该树立以三个效益为导向的企业意识。
1.树立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企业意识
众所周知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是“利润=收入—成本”,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应该以最小的成本消耗实现收入的最大化。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局势判断,整体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理想,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呈下降趋势,于是就对企业降低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成本控制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企业意识,一方面要求企业解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市场信息的有效获取问题,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从业人员加强忧患意识,树立竞争意识,提高个人的整体工作效率。
2.树立以个人效益为导向的企业意识
企业能从多方面创造效益,而任何一个企业效益的创造与员工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面对新的经济形势赋予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更多地是要重视人力资源,树立以个人效益为导向的企业意识,将个人效益与企业的整体效益结合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现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树立以新形势下的生态为导向的企业意识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因此,不管是国企、私企,还是外企,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以生态为导向,自觉树立以新形势下的生态为导向的企业意识。生态观表面上看与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关系不大,然而一些事实表明并非如此,比如:地面塌陷、雾霾严重、水污染等等。企业只有将生态成本考虑进去,才能更加科学合理而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三)与财务的关系
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属于财务合理化的构建范畴,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基础而存在。建立财务合理化模式需要依据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只有在会计成本控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才是合理的。
二、财务合理化模式的探究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资金花费和资金流动一般要经历采购、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通过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能够及时地了解资金去向和耗费金额,从而也就能在客观上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为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提供可能。具体而合理的财务模式构建能够有效地实现成本管控,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意义所在
制定并落实财务合理化模式对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的现代化来说至关重要。就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发展而言,构建财务合理化模式不仅能促进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还能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的长远而健康的发展打下经济根基。
(二)构建概述
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下的财务合理化模式的构建内容涉及多方面,然而在大体上,可以围绕以下几点来进行:
1.财务合理化定位
在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之下的财务合理化定位需要依据成本控制来进行。上述内容分析到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需要树立三个导向的企业意识,因此,财务合理化模式的定位也需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的个人效益,以及新形势下的生态效益。针对企业经济效益,财务合理化模式的定位主要是解决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企业的市场了解能力。在个人效益方面,财务合理化模式的定位主要是在工资预算和激励机制上。以效率第一兼顾公平为原则,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缩小内部收入的差距,通过集约化资金来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实现合理化定位考虑到生态效益,就需要企业提高技术、改善管理,财务管理的资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同时兼顾成本控制。
2.合理机制的确立
财务合理化模式需要多个部门联合机制来共同推进。我国企业在工业产值、实现利税方面在全国占据着较大比重,发展至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碰到了新的困难。财务管理在监督并控制企业经济活动大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财务合理化模式相关机制的确立能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财务合理化模式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参与其中,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多方努力,共同推进,是财务合理化模式的一大保障,也是一大特色。
3.作用边界的构建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有很多,覆盖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必要的企业日常资金管控,还涉及到企业资金的筹集。实现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之下的财务合理化模式,需要确立财务管理的作用边界,以防影响整体的财务管理大局。由此,考虑到成本控制的内容和需要,财务合理化模式的边界作用主要体现为对企业资金的预算管控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资金的安排和监督。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考虑企业财务合理化模式的构建较为可靠和实际。
4.重点和难点分析
结合当今全球的经济形势和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来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产能结构和生产工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在会计成本控制下实现财务合理化模式,应该本着创新的思想,重点对购进新设备、新工艺的成本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资金预算、核算和项目审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和销售,提高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由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有效获取出现问题,容易出现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引起企业的成本估算失误,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因此,在会计成本控制下实现财务合理化模式的难点就在于解决成本控制中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资金使用监管的误差。
(三)办法探究
从在会计成本控制下构建财务合理化模式提出至今,已经被应用到各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果实。由财务合理化模式实现企业成本的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究其办法,以下三点很重要:
1.对于资金使用绩效,严格评定
资金的使用绩效可以根据企业投入和产出的比值得到,但这种计算方法太笼统,不利于掌握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情况。因此,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该制定规定时间内可供企业量化的具体指标。严格评定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绩效,及时掌握企业的经济动脉,对发展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2.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推陈出新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企业经济发展模式上的。但是现如今,传统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推陈出新,实现财务合理化模式刻不容缓。变“集权式”为“分权式”,实现网络化、虚拟化,增强电子货币的使用等等,都能有利于企业财务合理化模式的构建。通过推陈出新,能够帮助企业紧紧抓住市场和经济的脉络,及时发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3.实行资金使用的分段管控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前后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先后实现了货币职能———购买,生产职能———商品生产,以及商品职能———物物对换。因此,针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资金使用情况,建立分段管控的职能,能够细化成本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企业各个部门有目的、有方向地完成对于资金的利用,完成成本控制工作,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结语
【关键词】苯系污染物;室内空气;检测;研究
Method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sampling and testing of indoor pollutants BTEX
Bai Rui-fang
(Handan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Handan Hebei 056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nzene contamination, the main source (indoor air) and damage,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detection of benzene in indoor air pollutants, including sampling methods and detection methods into two parts, and finally given the specific prevention approach.
【Key words】Benzene contamination;Indoor air;Detection;Research
1. 苯系污染物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苯系污染物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若想做好苯系污染物的防治,首先要了解它的特性、危害以及来源。
1.1 苯系污染物的特性。 苯系污染物,即苯、甲苯、乙苯以及二甲苯等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中苯是一种液体,沸点为80℃,无色而且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甲苯和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能和醇、醚、丙酮以及四氯化碳等物质实现良好互溶,但微溶于水[1]。
1.2 苯系污染物的危害。 苯系污染物易挥发、易致癌,在加上无色和散发芳香气味的特点,容易让人们对其失去戒心,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危害,因此专家将苯系污染物称之为“芳香杀手”。[2]
苯系污染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刺激接触器官。苯系污染物对眼、呼吸道以及皮肤等器官具有较为强烈的刺激作用;(2)长期生活于苯系污染物超标的环境中,容易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3)对于育龄妇女而言,苯系污染物能够引起一系列妊娠并发症,使自然流产率增高,还有可能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1.3 室内空气中苯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室内空气中,苯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油漆、橡胶、粘合剂、溶剂、添加剂以及涂料等。当前,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增多,含有多种苯系污染物的汽车尾气被大量排放到空气中,然后通过扩散及对流等方式进入到室内。这种情况也逐渐成为室内空气中苯系污染物的又一主要来源。除此之外,吸烟、烹饪或者使用某些生活用品时,也会造成室内空气中苯系污染物的增多。
2. 室内空气中苯系污染物的检测
2.1 采样方法。
2.1.1 容器捕集法。 容器捕集法又被称之为罐取样法,在国外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中,summa罐取样技术十分具有代表性,是美国国家环保局对苯系污染物进行采样的标准方法。Summa罐原理是首先将自身抽成真空,然后采集空气样品,接着采用冷凝浓缩法进行富集,最后做GC分析。容器捕集法的优点在于能避免吸附采样法中穿透、解吸时的损失,缺点在于经济成本较大,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不利于推广普及。[3]
2.1.2 固体吸附采样法。 固体吸附采样法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采样方法,不仅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而且样品能够保存较长时间。常见的吸附剂种类有活性炭、Tenax、Carbotrap以及混合吸附剂等。采样之后,利用溶剂解吸法或者热解吸法,把苯系污染物由固体吸附剂转移到气相色谱上,从而完成测定。
2.1.3 固相微萃取法。 固相微萃取法不仅操作简便,不使用有机溶剂,而且集采样、萃取、浓缩及进样于一体。相关装置主要包括萃取头与手柄两大部分。采样过程中,通过手柄把萃取头推出,将其直接置于室内空气之中,从而完成采样。完成采样后,将萃取头旋进。分析操作时,把此装置插入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然后推出萃取头,进行热解吸,使苯系污染物最终随着载气进入到毛细管柱中,完成测定。
2.2 检测方法。
2.2.1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苯系污染物沸点比较低,而且呈气态,因而常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析。使用气相色谱法时,要特别注意色谱柱和检测器的合理选择。早期的色谱柱一般选用填充柱,现在常使用毛细管柱,因为它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在检测器方面,先后经历了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光离子化检测器。
关键词:煤炭企业集团 财务成本 控制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经营环境不佳,2013年前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1507.4亿元,同比下降38.7%,表明煤炭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在这种盈利不佳的现实环境下,有效的强化煤炭企业集团财务成本控制则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加强煤炭企业集团财务成本控制的现实意义
加强财务成本控制,不仅对于煤炭企业集团化发展、提升企业集团管理水平意义重大,而且对于煤炭企业适应外部市场变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煤炭企业集团化发展需要强化成本控制
当前,我国大力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如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国家能源局《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这些制度对煤炭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而集团化不仅使得煤炭企业规模扩大,而且异地经营,分(子)公司等经营模式大量存在,这就会导致财务成本增加,强化财务成本控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煤炭企业集团强化自身管理必须加强财务成本控制
加强财务成本控制,不仅要求煤炭企业集团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各项财务行为,而且对煤炭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对于筹资活动中的各种支出进行规范甚至对支出总量进行限制等,这就会间接的推动企业集团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煤炭企业集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强化成本控制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京津唐地区开始限制煤炭消费,这势必对煤炭消费市场带来冲击,从供给来看,进口煤炭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煤炭达到2.39亿吨,同比增长17.6%。这就使得国内煤炭行业竞争加剧,煤炭企业集团必须强化成本控制,并由此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二、煤炭企业集团财务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成本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财务成本控制软环境有待改善,部分煤炭企业领导成本意识不浓,甚至依旧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上,缺乏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导致煤炭企业在推行财务成本控制过程中对成本控制行为支持不够,个别时候甚至出现违反成本控制制度的行为。此外,从职工层面来看,部分中层干部、基层职工在参与、执行财务成本控制行为时也存在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变相的抵抗成本节约的行为。
(二)财务成本控制的面有待拓展
首先,财务成本控制制度的面还有待拓展,目前,煤炭企业针对生产、销售等行为制定了成本控制制度,但对于行政后勤部门等非业务科室的财务成本控制则存在漏洞,此外,在投融资等重大决策中成本控制也面临无可操作制度可依的问题。其次,从财务成本控制实践来看,由于煤炭企业集团业务分散化,部分煤炭生产、销售基地甚至布局在海外,这种地域范围的广泛性使得集团公司本部和部分地区财务成本控制有效,但个别地区控制不力甚至无法有效控制。
(三)财务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有待创新
首先,从财务成本控制方法来看,部分煤炭企业集团过渡的依靠财务部门,没有调动业务部门、行政后勤部门的积极性,从而在控制中面临“表面上一切制度得到遵守,实际上依旧我行我素”的问题。其次,从财务成本控制手段来看,虽然预算管理等现代成本控制方法得到应用,但依然存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三、强化煤炭企业集团财务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随着煤炭行业改革的深化,进一步强化企业集团财务成本控制成为一种必然,实践中,可以从完善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制度并推动制度落实、创新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着手提高财务成本控制能力。
(一)完善机构加强人才培养推动财务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首先,要整合机构力量不断提高财务成本控制能力,对于煤炭企业集团而言,要充分整合财务部、审计部、纪检监察部门(国有煤炭企业集团)等部门的力量,对集团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并通过强化分公司(子公司)财务审计等行为推动成本控制的落实。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财务成本控制人员能力,煤炭企业集团要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结合外部经济形势,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财务人员、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其提高成本控制能力。
(二)完善制度推动财务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首先,要推动财务成本控制制度的量化,即要设计好财务成本控制量化目标,并将这种总目标进行有效的分解,明确每一个部门、分公司(子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目标,通过量化目标倒逼财务成本节约。其次,要推动财务成本控制制度的细化,煤炭企业集团要对现有的成本控制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通过制定更为细化的、符合当前实际的制度予以替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框架体系,使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能够用于指导财务成本控制。
(三)创新手段和方式推动财务成本控制
首先,要创新性的营造环境为财务成本控制提供支持,煤炭企业集团领导者要积极参与到成本控制中,并通过示范带动效应推动成本控制,如遵守各种财务制度等。同时,煤炭企业集团内部还要加强宣传,要求职工安置财务成本控制制度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真正使财务成本控制落到实处。其次,要创新性的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等现代成本控制方法,这一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严格预算落实和考核,以此推动成本控制落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