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简述土方工程的特点

时间:2023-06-14 16:36:26

导语:在简述土方工程的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简述土方工程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模板 水池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出量急剧增加,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控制污染,保护人民的健康,丞需对城市污水排放加强管理,建设完整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近几年我公司施工了许多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工程特点是水池规模大,防抗渗漏要求高、技术工艺要求特殊。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要求和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现简述如下:

特点: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和系列钢框胶合板模板相组合,利用钢框胶合板幅面大,表面光滑,拼缝少的特点施工清水混凝土,对拉螺栓处配钢模板,减少模板损耗,提高模板周转次数,采用新型对拉螺栓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抗渗要求,利用磨细粉煤灰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保证混凝土的泵送要求的节约水泥,利用泵送混凝土提高施工进度,保证混凝土连续施工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大型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清水池,具有防水要求的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商场、车库、地下人行横道、地下车站等。

三、主要施工工艺:

1、土方工程及排水措施

根据水池所处位置及土质确定挖土方案,一般情况下挖土采用反铲挖土机挖土,人工清理槽底并挖排水沟、井。挖出土方除部分回填场区外,其余外运储存。挖土前设计好运土坡道。

排水方案根据地下水情况确定,需要降低地下水位时,宜采用井点降水方案,附加明沟排水,无地下水时,雨季设明沟排水。

2、钢筋混凝土底板施工

(1)垫层及砖外模

土方工程完工后,施工混凝土垫层。垫层完成后,沿底板外边线砌同底板厚度的砖外模,并做防水抹面。砖外模即作为混凝土底板的永久性外模,又可作为施工时的当土防水护壁,同时还利于池壁钢筋绑扎时搭设脚手架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减少内外温差的技术措施等。砖外壁用M5砂浆砌240mm厚,砌于混凝土垫层上,并宽出底板240mm。

(2)底板钢筋绑扎

钢筋保护层按设计图钢筋布置,用C30细石混凝土现场浇制垫块,垫块布置要利于雨后排水,钢筋上层保护层,用钢筋支架支撑,按梅花形布置,支架间距1500mm左右,伸入底板中的池壁钢筋,要按正确位置用Φ48钢管固定,保证混凝土浇筑中钢筋不位移。

(3)底板模板设计

为了防止底板与池壁结合处施工缝漏水,底板施工时同时浇筑300―900mm高的池壁,同底板浇筑的池壁高度由池壁的总高度确定。一般如池壁较高,为了减少池壁施工时的高度,可以高一些。与底板同时浇筑的池壁模板设计二道对拉螺栓,用横立管固定,模板与架管架立在与池壁竖筋焊接的Φ20横筋上,架立横筋的长度以池壁厚加200mm为宜,架立横筋要抄平,标高同底板混凝土上平。

(4)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沿水池长方向进行,为了防止由于混凝土下沉造成池壁与池底交接处混凝土不密实,池壁部分应待池底振平,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池壁。水池底板设计有后浇带时,可按后浇带分段浇筑,一般钢筋混凝土水池不留施工缝。

3、池壁施工

(1)池壁钢筋绑扎

池壁钢筋绑扎时,用坡度样板掌握斜度,并用Φ48钢管架立保证钢筋不变形。钢筋保护层可用带有22#铁丝的砂浆垫块,绑在池壁钢筋两侧控制。垫块的数量应视钢筋的绑扎情况而定,钢筋绑扎越平整需用垫块越少,一般按每10m2不少于3块掌握,钢筋验收合格后方准支设模板。

(2)池壁模板设计

模板采用以钢框胶合板为主配少量组合钢模板的混合方案,利用钢框胶合板模板幅面大,重量轻,便于操作和模板光滑平整的特点施工清水混凝土,钢模板则主要配置在对拉螺栓处,以减少由于模板钻孔对模板的损坏,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

模板的连接采用U形卡连接,模板的支撑采用新型对拉螺栓,改变了传统的池壁支模内顶外撑的方法,对池壁支撑系统作了较大的改进,这种新型对拉螺栓,由一个带阻水片的螺栓与两个带内丝的尼戎帽组成为控制池壁厚度的顶撑部分和两个与尼戎帽内丝配套的两端带丝的螺杆三部分组成,再由弓形扣件卡紧固模板的横立管,用螺帽上紧。

这种新型支撑系统,根据池壁的浇筑深度,计算出模板的最大侧压力P=2.4H,根据侧压力确定螺栓的直径和数量。这种新型对拉螺栓有三个作用,一是由于该螺栓两端有防止模板内移的尼戎帽能防止模板的内挤,二是螺栓的对拉作用防止模板外鼓,三是尼戎帽模板拆除后能旋出,抹防水砂浆后螺杆不穿透池壁,避免防止螺栓贯通而产生渗漏。

(3)池壁混凝土浇筑

池壁混凝土浇筑利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采用均匀分层施工,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40cm,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接槎并振捣密实。

4、泵送混凝土

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能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劳动力和减轻劳动强度,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施工中采用了如下措施:

(1)合理选用混凝土配合比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防水等级及输送泵的管径,由试验室试配后提供配合比。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可选择掺加适量减水剂。

(2)推广应用粉煤灰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粉煤灰在混凝土骨料间起滚珠作用,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在混凝土中起填充作用,可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混凝土中产生二次水化和火山灰效应,提高中后期强度。

我们利用粉煤灰的“颗粒效应”,通过在混凝土中掺磨细粉煤灰,在不增加水泥用量和水灰比的情况下使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2.5倍,并充分发挥其后期强度增长的优势,采用60天龄期的强度,每立方米混凝土节约水泥35―55公斤,不仅满足了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而且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节约水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质量标准

水池施工质量控制,应在施工过程中实行TQC管理,执行工种交接制度,严格工序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混凝土所用水泥、黄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止水片、穿墙管件,支模铁件等的设置和构造,均需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严禁有渗漏。

3、混凝土表面平整,池壁外侧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无漏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满足使用要求。

4、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实测实量,均应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的规定。

五、经济效益分析

1、采用清水模板,减少抹灰,降低施工成本。

2、采用新型对拉螺栓,两端部分周转使用,减少材料消耗。

第2篇

【关键词】 农村 公路建设 土方路基 施工技术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土方路基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的运用过程,尤其是要结合现代化的测绘、监测技术等,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处理与地形图的准确应用,并采用现代化信息处理,突出公路建设中土方路基的断层面、路基填压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更好的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整体优化。

1 简述信息化测绘的相关概念

1.1 整体概念分析

信息化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测量技术手段,是指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环境下,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综合服务的有效方式,并突出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特点,是一种现代化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快速获取空间信息,形成智能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并促成规模化生产与网络化分发服务的资源共享与融合,为整体经济发展提供多角度、多时相、多形式的综合技术服务。

1.2 整体特征分析

(1)数据获取实时化。通过动态与静态的转变,在获取数据等相关信息的同时,既有数据库建设的静态,也有动态变化检测的实时更新。信息化测绘主要通过数据获取的综合方式,形成快速观测技术与组织运行方式,并实现数据的实时化,并作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参数。

(2)信息交互网络化。网络化交互使用时信息化测绘的一个显著特征,实现从局域到广域的变换,将数据传输与信息化交互网络的支撑环境相结合,采用多种交互式使用的方式,将数据使用与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土方路基施工相结合,形成测绘基准体系以及基础信息数据的系统化使用,更好的实现信息化数据处理的公共社会服务平台,体现出更大的网络化交互价值。

(3)信息服务社会化。将信息资源社会服务化作为现代信息化测绘的主要实现手段,构建由封闭到开放的运行方式,将体系运行的主体由测绘内部系统扩展为更多的应用部门,形成多种机构共同运行的开放机制,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并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中,解决信息共享中的安全与产权问题,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处理原则,构建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的法制化模式。

(4)技术体系数字化。从技术层面上或者从生产环节来看,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并无本质区别,信息化测绘的技术基础仍然是数字化测绘,或者说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本质特征仍然是数字化,不过在新阶段将按实时有效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

2 探讨农村公路建设中土方路基施工技术

2.1 CASS6.1的运用模式

CASS6.1在成图效率、地物编辑、符号用户化、电子平板、DTM建模、地籍、工程应用、图幅管理以及GIS数据处理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土方计算方面,工程断面部分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突破了断面形状标准单一的模式,断面形状可以多元化,更接近实际,解决了线路工程中断面依据地形设计,而一些市政、道路软件无法计算土方的难题。断面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先生成断面里程文件,通过建立横断面设计文件,给出设计参数如中桩设计高程、路宽、边坡、边沟等信息生成横断面图,地面线和设计线就会按照设计参数自动生成,形成与实际地面情况相符的断面。

2.2 断层面的计算方法

首先在计算范围内布置断面线,断面一般垂直于等高线,或垂直于大多数主要构筑物的长轴线。断面的多少应根据设计地面和自然地面复杂程序及设计精度要求确定。在地形变化不大的地段,可少取断面。相反,在地形变化复杂,设计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段要多取断面。两断面的间距一般小于100m,通常采用20~50m。绘制每个断面的自然地面线和设计地面线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断面的填、挖方面积。计算两相邻断面之间的填、挖方量,并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平均断面法公式:;圆锥台体积法公式:;平均断面法加圆锥台体积法公式(设S1>S2):,其中,Qt:相邻两断面之间的填方量(或挖方量);S1、S2:相邻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L:相邻两断面的距离。

2.3 路基填压的技术手段

路基填压作为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从多方面加强综合技术的运用与处理,形成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路基填压方式。一是在路基填料的选择上。要选用质量相对较好的材料,对填料的要求主要是强度与粒径的选用上,在具体的填压过程中,可以选择最小强度与最大粒径的量化标准,并结合承载比试验的路基土的强度运用,将路床的使用技术与综合运用融入进来,思考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路基填料的限制条件,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给出相应的规定值。二是路基压实。在农村道路建设的路基压实处理中,要选择相应的技术模式。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35-50t轮胎式压路机压实。当场地狭窄时,压实宜采用小型的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场地宽广时宜采用自行式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至强振;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应从慢到快,碾压机械的最大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

2.4 路基排水的综合管理模式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形成土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整体形成,还要思考路基排水的综合处理方式,其中,主要围绕边沟、截水沟、排水沟三个大方向进行技术处理。在边沟的排水处理中,边沟梯形边沟的边坡一般为1:1至1:1.5,三角形边沟的边坡可用1:2至1:3.边沟的深度和底宽一般不应小于0.4米。为了保护路基免遭雨水冲刷,可根据路线坡度变化适当设置水簸箕,将路面雨水集中排入边沟。边沟的边坡应平整、坚实、稳定,沟底应平顺整齐,不得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要畅通。在截水沟的排水处理中,主要思考路堑排水的地面水处理,在截水沟断面曾为梯形的情况下,在较陡的地形中,可以适当的做成矩形,长度控制在500m,超过这个范围,要适当设立出水口。在排水沟的综合管理中,可以采用直线型的技术处理,底宽、深度都应该控制在0.5m以上,图纸排水沟的边坡控制为1:1至1:1.5,沟底纵坡通常不小于0.5%。

3 分析农村公路建设中土方路基施质量控制

3.1 灌砂法测压实度

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3.2 水毁防治

主要要解决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更多自然困难,注意在浆砌片石防护、石笼防护、抛石防护、应用土工织物及土工合成材料防护、水泥沙袋防护等多方面的技术处理。采用种植植被,或石砌、抛石、石笼、浸水挡土墙、土工模袋等直接维护措施。这种直接防护技术措施可以不干扰或很少干扰原来的水流性质,对防护地段的上下游及河对岸影响轻微。

4 结语

农村公路建设具有很大的技术操作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地理、地形条件,从影响路基稳定性能的各种因素出发,强化对地形、气候、水文、植物覆盖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并深入分析公路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运用模式,更好的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中土方路基施工的整体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管友海,王素珍.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支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地震,2007年第01期.

[2]杨建江,彭依芸,顾丽萍,符佳.基于纵断面的防眩设施高度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14期.

[3]顾春艳,王方向.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第10期.

第3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设计原则;施工

1.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绿化工程营造了美的景观,改善了生活居住的环境,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园林的设计与施工是其中重要的两部分。笔者简述了风景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总结了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并就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2.风景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1)风景园林绿化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不仅对城市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更对自然环境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2)园林植物综合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其他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如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景观创造的良好城市环境和为人们提供游憩空间的社会效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发展派生的经济效益等。

(3)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工建造的接近自然环境的园林绿地,可为植物、动物、鸟类、微生物等提供适生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

(4)风景园林绿化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本国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行为道德。

3.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城市绿化结构很是简单,没能强调植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特点。第一,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采用植被种类多样,但营造出来的景观单调乏味,缺少生机盎然的景象,更没有体现出园林更深层次的艺术气息。第二,就是选用植被种类较少,绿化结构简单,植被比例搭配不协调,基本上是一种树木占据一大片区域,色彩极其单调,没能体现多样性的特点,当然就谈不上美化的效果了。

园林生态环境能耗较高,没能体现环保的特点,这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遇到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一味地强调效益,忽视环境保护,严重破坏了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绿化的先天不足,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已经相当恶劣。现在的城市园林绿化想要扭转这种形式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其次,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一味强调美观,忽略园林的生态效益。最后,因为铺设草坪简单、成本低,很多园林设计中草坪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这样的园林缺乏观赏性和生态效益。相关数据显示,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与10m2乔灌草合理搭配的生态效益持平。以上因素,造成了城市绿化的结构简单,生态效益低下,能耗较高。

4.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

4.1 功能性园路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的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是使用便捷性,如步石间的距离若不合理,使用时则较整脚。如成年人的步幅为50 cm左右,游步道的设计施工以此为依据设置石板更为合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设计中应避免使用光面材料。

4.2 艺术性美学感受对于普通受众而言,往往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谁,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而设计,否则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显得尤为重要。

4.3 文脉性尊重地域文脉、延续地域文脉是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某地景观营造了现代社会中古代文化意境美的园林文化,运用现代的水泥、钢板、玻璃等材料来着力表现中国古代山水园的意境美,并运用竹、荷、水、桥、榭、窗等植物及小品的构成,达到了景中有景、意外有意的中国园林特色,延续了中国人心理文脉的继承感。

4.4 经济性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因此,风景园林规划中应尽量使用本土植物,以降低造价及养护费用,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加以推广。

4.5 可持续性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可持续性不仅意味着技术上的解决办法和对设计项目中问题的回应。可持续性本质上是关于在个体与物种之间资源的分配,因此是基于公平的论述。

风景园林师必须致力于这个根本性公正问题。而公众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2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平衡各种使用者的需求,有利于克服片面性。公众的参与能集思广益,使决策更为科学,增强设计项目的可操作性,避免设计师陷入形式的自我陶醉之中。

5.风景园林绿化的施工

5.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需做到:①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出一套完善、科学、适用性强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②大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推广和宣传,使其成为行业内基本认可的基本管理制度之一。③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组织模式的更新与完善,对于质量管理人员的聘用一定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要合理、充足,既要满足工作的需求,又要防止管理部门人员的闲置。④园林工程行业要加强对于质量管理与方法的探讨和研究,不断对现行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更新与完善,紧跟时展与行业创新的步伐,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5.2 严格审核工程设计图纸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与验收的主要依据,其设计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景观效果。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应从设计阶段抓起,管理人员要在对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各项自然、生态、经济、地形条件进行全面统计与测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整体功能需求与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以审核工程设计图纸。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的审核仅依靠工程管理部门是难以全面完成的,工程管理部门还要邀请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设计图纸审核工作,最终以科学、合理、客观的方法理解该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有待修改与完善之处,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最优化。

5.3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制定适宜的施工作业方案,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专项攻关。由于园林工程具有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交叉的特点,重点抓住关键的作业环节,如钢结构异形加工、土工膜焊接防漏等专业环节,则需借助外力完成。最大效率地发挥有限资源,力求使每个环节做精做细,做到质量保证、成本最低,以达到创优目标,避免为达创优目标而一味提高成本的做法。

5.4 确保施工质量应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各分项工程符合质量标准,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又通过各工序来完成。由于工程质量在工序中创造,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不符合质量要求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只有每道工序都符合质量要求,整个绿化工程才能符合质量要求。

土方工程主要控制为土壤质量和土方造型2个方面:①土壤质量,这是影响植物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绿地进土前必须先查看土源,可依据有关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对栽植土壤进行检测。②土方造型:要兼顾景观和排水要求,景观是功能性要求,排水是技术性要求,应以地形排水为主,做好地形整理工作,满足设计文件标准和植物配置要求。

苗木栽植前应修剪苗木根系和树冠,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木栽植时,应踏平种植穴底部,裸根的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填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浇水充足并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并注意观赏面的朝向。

5.5 后期保养与维护风景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后期保养与维护也是保证园林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于受人为、气候等各方面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在交付使用后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必然导致园林工程整体质量的下降,若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遭受破坏的部分进行保养与维护,园林的质量也将持续下降。园林管理人员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延伸,以实现更持久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目标。

6.结语

设计与施工是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中重要的两个部分。通过合理的设计,掌握科学的施工方法,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才能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和维持景观的长久美丽。

参考文献:

[1] 吴志明,徐杰元,步红风.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66-267.

第4篇

关键词:造价管理;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合同的履约能力以及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重要因素。施工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投标阶段;(二)施工阶段;(三)竣工结算阶段。

一、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投标阶段,合理投标报价是关键,报价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承包人(投标人)是否中标、中标后的价格是否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一、投标报价编制注意事项

1、认真研读投标文件,正确理解对造价影响的条款。

2、明确工程发包的合同形式,因其影响报价的策略。

3、考察施工现场,分析影响造价的因素。

4、做好市场材料价格动态分析。

5、正确估算工程成本及利润,尽快建立指导性的企业造价定额。

二、常用的投标报价策略

1、不同报价法

投标报价时,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策略。

遇到施工条件差的工程;工期要求急的工程;支付条件不理想的工程,报价可高一些。

遇到施工条件好的工程,工作简单、工程量大的工程;本公司目前急于打入某一市场、某一地区,或在该地区面临工程结束,机械设备等无工地转移时,报价可低一些。

2、不平衡单价法

不平衡单价是国际投标报价常见的一种手法。适用于综合单价法报价项目。

对能先拿到钱的项目如开办费、土方、基础等的单价可定高一些,有利于资金周转,对后期的项目如粉刷、油漆等单价可适当降低。

估计到以后会增加的项目,其单价可提高,工程量会减少的项目单价降低。

图纸不明确或有错误的,估计今后会修改的项目单价可提高,工程内容说明不清楚的单价可降低,这样做有利于以后的索赔。

没有工程量,只填单价的项目如土方工程中的挖淤泥、岩石等备用单价其单价宜高,这样做既不影响投标标价,以后发生时又可多获利。

暂定项目,如工程不分标,则其中肯定要做的单价可高些,不一定做工投影应低些;如工程可能分标,该暂定项目也可能由其他承包商施工时,则不宜报高价,以免抬高总报价。

除了以上两种常用的还有计日工单价的报价法、暂定工程量的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法、突然袭击法、分包商报价采用法及无利润算标法。在充分考虑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后,针对自身情况结合造价师的造价经验、招标评标要求以及竞争对手情况,合理报价,才能在投标竞争中取胜,并且有利于降低企业承包风险,取得更好的效益。

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应以施工合同为依据,严格现场管理,提高技术含量,以达到预期的效益。

1、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有效维护施工企业的法律利益。施工合同管理就是从合同签订到合同履约全过程的分析、控制、监督、追踪、纠正偏差、索赔等工作。要严格履行施工合同,以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为依据进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巩固投标成果,更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期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实行科学的施工管理办法。施工企业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各专项施工方案,科学指导项目的施工生产;从项目经理到各岗位的管理人员到施工班组人工都要加强经济观念、进行素质教育。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的同时,充分重视投资节约,杜绝返工和浪费现象,做好奖罚制度。

3、项目部配备高素质专职专业造价人员,以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在工程施工中,工程变更时有发生,造价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如基础超设计深度、设计变更、增加工作内容等变化情况,计算出变更增加(或减少)的工程造价,及时向监理及业主报告由于变更引起的工程造价增减情况,办理相关签证。手续完善后收集做为竣工结算资料的一部分。

4、加强成本管理,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项目部是成本管理中心,通过预算分析、市场分析,制定项目成本控制指标,严格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支出,做好各项开支的成本台账及核算,加强项目成本管理,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如在材料采购价格控制方面,应以投标预算价为控制依据,选择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减少中间渠道,降低采购成本。

5、提高索赔意识。树立正确的索赔意识,正确行使索赔权利,以

成功索赔补偿损失、争取合理的利益。认真解读施工合同中的各项索

赔条款,对合同条款中发包人、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以及违约责任等

条款要注意与实际比较,及时提出索赔条款并形成报告,争取合理赔

偿,维护自身利益。常见的承包人可索赔的情况有:发包人未按合同

约定完成自身的工作的索赔、暂停施工引起索赔、拖延支付工程款索

赔、发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长索赔等。

6、加强施工过程结算资料的完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应随着施工进度及时完善资料,如隐蔽工程记录、工程变更签证、工期延误索赔等,需要与施工进度同步完成,报请监理工程师及时确认,否则容易产生扯皮现象,难以补救;同时记录及签证内容尽量量化,每项记录务必清晰、详尽,以确保资料的有效和完整性。

三、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其造价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编制完整、正确的结算与审定。

1、收集整理结算资料,及时准确地为竣工结算提供有效依据。结算资料包括经济资料及技术资料,主要有: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竣工图、已完工程量进度报表、各项技术资料(如图纸会审记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隐蔽记录、设计变更通知)、签证单以及索赔依据等。

2、加强技术材料、签证资料的审核,确保材料信息的准确性。对审核资料出现的数据不准确、文字叙述意思不清晰或不符合计价规定的情况,要与业主、监理、设计等各方沟通,及时修正完善。

3、熟悉掌握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国家、地方政策文件。根据合同规定及时调整结算价格。如广西住建厅2011年5月了《关于调整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工资单价和管理费费率的通知》,施工企业在竣工结算时应根据文件规定的调整办法,对比合同签订时间、施工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调整。

4、根据结算资料,及时编制结算书。造价人员在编制竣工结算过程中,要认真阅读理解各项结算资料、竣工图纸及与造价有关文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施工规范及材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依据合同中规定的定额及规范认真仔细计算工程量,注意与实际相结合,做到不漏算、不少算,提高竣工结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应根据合同约定时间及时编制和递交结算书,有效保证工程施工经济效益。

第5篇

    4.1 一般要求

    4.1.1 施工图设计文件

    1 合同要求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设计图纸(含图纸目录、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见4.2—4.8节)以及图纸总封面。

    2 合同要求的工程预算书。

    注:对于方案设计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的项目,若合同未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算书。

    4.1.2 总封面应标明以下内容:

    1 项目名称;

    2 编制单位名称;

    3 项目的设计编号;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及其签字或授权盖章;

    6 编制年月(即出图年、月)。

                            4.2 总平面

    4.2.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总平面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4.2.2 图纸目录 应先列新绘制的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和重复利用图。

    4.2.3 设计说明 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如重复利用某工程的施工图图纸及其说明时,应详细注明其编制单位、工程名称、设计编号和编制日期;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3.3.2,此表也可列在总平面图上)。

    4.2.4 总平面图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 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的位置。

    4 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值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

    5 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元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7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 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表”。

    9 注明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注明与测量坐标网的相互关系)、补充图例等。

    4.2.5 竖向布置图

    1 场地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2 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3 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4 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

    5 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路面中心和排水沟顶及沟底)、纵坡度、纵坡距、关键性坐标,道路表明双面坡或单面坡,必要时标明道路平曲线及竖曲线要素。

    6 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的主要设计标高及护坡坡度。

    7 用坡向箭头表明地面坡向,当对场地平整要求严格或地形起伏较大时,可用设计等高线表示。

    8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9 注明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等。

    4.2.6 土方图

    1 场地四界的施工坐标。

    2 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用细虚线表示)。

    3 20m×20m或40m×40m方格网及其定位,各方格点的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填区和挖区的分界线,各方格土方量、总土方量。

    4 土方工程平衡表(表4.2.6)。

    表4.2.6 土方工程平衡表 土 方 量 (m3) 序 号 项 目 填 方 挖 方 说 明 1 场地平整 2 市内地坪填土和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挖土、房屋及构筑物基础 3 道路、管线地沟、排水沟 包括路堤填土、路 堑和路槽挖土 4 土方损益 指土壤经过挖填后的损益数 5 合计 注:表列项目随工程内容增减。

    4.2.7 管道综合图

    1 总平面布置。

    2 场地四界的施工坐标(或注尺寸)、道路红线及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的位置。

    3 各管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和管线问距。

    4 场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

    5 管线密集的地段宜适当增加断面图,表明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绿化之间及管线之间的距离,并注明主要交叉点上下管线的标高或间距。

    6 指北针。

    4.2.8 绿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图。

    1 绘出总平面布置。

    2 绿地(含水面),人行步道及硬质铺地的定位。

    3 建筑小品的位置(坐标或定位尺寸)、设计标高、详图索引。

    4 指北针。

    5 注明尺寸单位、比例、图例、施工要求等。

    4.2.9 详图

    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 排水沟、 池壁,广场、运动场地、活动场地,停车场地面等详图。

    4.2.10 设计图纸的增减

    1 当工程设计内容简单时,竖向布置图可与总平面图合并。

    2 当路网复杂时,可增绘道路平面图。

    3 土方图和管线综合图可根据设计需要确定是否出图。

    4 当绿化或景观环境另行委托设计时,可根据需要绘制绿化及建筑小品的示意性和控制性布置图。

    4.2.11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 设计依据、简图、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及成果资料均作为技术文件归档。

    4.3 建 筑

    4.3.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4.3.2 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4.3.3 施工图设计说明

     1 本子项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依据性文件、批文和相关规范。

    2 项目概况 内容一般应包括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包括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阳台建筑面积。房间的使用面积可在平面图中标注)、旅馆的客房间数和床位数 、医院的门诊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数、车库的停车泊位数等。

    3 设计标高 本子项的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

    4 用料说明和室内外装修

    1)墙体、墙身防潮层、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墙面、勒脚、散水、台阶、坡道、 油漆、涂料等的材料和做法,可用文字说明或部分文字说明,部分直接在图上引注或加注索引号;

    2)室内装修部分除用文字说明以外亦可用表格形式表达(见表4.3.3—1),在 表上填写相应的做法或代号;较复杂或较高级的民用建筑应另行委托室内装修设计;凡属二次装修的部分,可不列装修做法表和进行室内施工图设计,但对原建筑设计、结构和设备设计有较大改动时,应征得原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同意。

    表4.3.3—1 室内装修做法表 部位 名称 楼、地面 踢脚板 墙裙 内墙面 顶棚 备注 门厅 走廊 注:表列项目可增减。

    5 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作法说明及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

    6 门窗表(见表4.3.3—2)及门窗性能(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等)、用料、颜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设计要求。

    7 幕墙工程(包括玻璃、金属、石材等)及特殊的屋面工程(包括金属、玻璃、膜结构等)的性能及制作要求,平面图、预埋件安装图等以及防火、安全、隔音构造。

    8 电梯(自动扶梯)选择及性能说明(功能、载重量、速度、停站数、提升高度等)。

    9 墙体及楼板预留孔洞需封堵时的封堵方式说明。

    10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4.3.4 设计图纸

    1 平面图

    1)承重墙、柱及其定位轴线和轴线编号,内外门窗位置、编号及定位尺寸,门 的开启方向,注明房间名称或编号;

    2)轴线总尺寸(或外包总尺寸)、轴线间尺寸(柱距,跨度)、门窗洞口尺寸、分段尺寸;

    3)墙身厚度(包括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柱与壁柱宽、深尺寸(必要时),及其与轴线关系尺寸;

    表4.3.3—2 门 窗 表 洞口尺寸(mm) 采用标准图集及编号 类别 设计编号 宽 高 樘数 图集代号 编号 备注 门 窗 注:采用非标准图集的门窗应绘制门窗立面图及开启方式

    4)变形缝位置、尺寸及做法索引;

    5)主要建筑设备和固定家具的位置及相关做法索引,如卫生器具,雨水管、水池、台、橱、柜,隔断等;

    6)电梯、自动扶梯及步道(注明规格)、楼梯(爬梯)位置和楼梯上下方向示意和编号索引;

    7)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尺寸和做法索引,如中庭、天窗、地沟、地坑、重要设备或设备机座的位置尺寸,各种平台,夹层、人孔、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

    8)楼地面预留孔洞和通气管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等位置、尺寸和做法索引,以及墙体(主要为填充墙,承重砌体墙)预留洞的位置、尺寸与标高或高度等;

    9)车库的停车位和通行路线;

    10)特殊工艺要求的土建配合尺寸;

    11) 室外地面标高、底层地面标高、各楼层标高、地下室各层标高;

    12)剖切线位置及编号(一般只注在底层平面或需要剖切的平面位置);

    13)有关平面节点详图或详图索引号;

    14)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

    15)每层建筑平面中防火分区面积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示意(宜单独成图,如为一个防火分区,可不注防火分区面积);

    16)屋面平面应有女儿墙、檐口、天沟、坡度、坡向、雨水口、屋脊(分水线)、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间、电梯间、天窗及挡风板、屋面上人孔,检修梯、室外消防楼梯及其他构筑物,必要的详图索引号、标高等;表述内容单一的屋面可缩小比例绘制;

    17)根据工程性质及复杂程度,必要时可选择绘制局部放大平面图;

    18)可自由分隔的大开间建筑平面宜绘制平面分隔示例系列,其分隔方案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定(分隔示例平面可缩小比例绘制);

    19)建筑平面较长较大时,可分区绘制,但须在各分区平面图适当位置上绘出分区组合示意图,并明显表示本分区部位编号;

    20)图纸名称、比例;

    21)图纸的省略:如系对称平面,对称部分的内部尺寸可省略,对称轴部位用对称符号表示,但轴线号不得省略;楼层平面除轴线间等主要尺寸及轴线编号外,与底层相同的尺寸可省略;楼层标准层可共用同一平面,但需注明层次范围及各层的标高。

    2 立面图 

    1)两端轴线编号,立面转折较复杂时可用展开立面表示,但应准确注明转角处的轴线编号;

    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如女儿墙顶、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垂直爬梯、室外空调机搁板、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烟囱、勒脚、门窗、幕墙、洞口、门头、雨水管,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和粉刷分格线等,以及关键控制标高的标注,如屋面或女儿墙标高等;外墙的留洞应注尺寸与标高或高度尺寸(宽×高×深及定位关系尺寸);

    3)平、剖面未能表示出来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等的标高或高度;

    4)在平面图上表达不清的窗编号;

    5)各部分装饰用料名称或代号,构造节点详图索引;

    6)图纸名称、比例;

    7) 各个方向的立面应绘齐全,但差异小、左右对称的立面或部分不难推定的立面可简略;内部院落或看不到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表示,若剖面图未能表示完全时,则需单独绘出。

    3 剖面图

    1)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建筑空间局部不同处以及平面、立面均表达不清的部位,可绘制局部剖面。

    2)墙、柱、轴线和轴线编号;

    3) 剖切到或可见的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室外地面、底层地(楼)面、地坑、地沟、各层楼板、夹层、平台,吊顶、屋架 、屋顶、出屋顶烟囱、天窗、挡风板、檐口、女儿墙、爬梯、门,窗、楼梯、台阶、坡道、散水、平台、阳台、雨篷、洞口及其他装修等可见的内容;

    4)高度尺寸 外部尺寸:门、窗,洞口高度、层问高度、室内外高差、女儿墙高度、总高度; 内部尺寸:地坑(沟)深度、隔断、内窗、洞口、平台、吊顶等;

    5) 标高 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标高,如地面、楼面(含地下室)、平台、吊顶、屋面板、屋面檐口,女儿墙顶、高出屋面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屋面特殊构件等的标高,室外地面标高;

    6)节点构造详图索引号;

    7)图纸名称、比例。

    4 详图

     1)内外墙节点、楼梯,电梯、厨房、卫生间等局部平面放大和构造详图;

    2)室内外装饰方面的构造,线脚、图案等;

    3)特殊的或非标准门、窗、幕墙等应有构造详图。如属另行委托设计加工者,要绘制立面分格图,对开启面积大小和开启方式,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预埋件、用料材质、颜色等作出规定;

    4)其他凡在平、立、剖面或文字说明中无法交待或交待不清的建筑构配件和建筑构造。

    5 对紧邻的原有建筑,应绘出其局部的平、立、剖面,并索引新建筑与原有建筑结合处的详图号。

    4.3.5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 根据工程性质特点进行热工、视线、防护、防火,安全疏散等方面的计算。计算书作为技术文件归档。  

    4.4 结 构

    4.4.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含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内部归档)。

    4.4.2 图纸目录 应按图纸序号排列,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重复利用图和标准图。

    4.4.3 结构设计总说明 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于项工程宜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 设计总说明。如为简单的小型单项工程,则设计总说明中的内容可分别写在基础平面图和各层结构平面图上。 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同初步设计3.5.2条);

    2 设计0.000 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

    3 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

    4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和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5 建筑场地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6 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级;

    7 扼要说明有关地基概况,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冻深度,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8 采用的设计菏载,包含风荷载、雪荷载、楼屋面允许使用荷载、特殊部位的最大使用荷载标准值;

    9 所选用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说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长方法,预应力构件的锚具种类、预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锚具防腐措施等,并对某些构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

    10 对水池、地下室等有抗渗要求的建(构)筑物的混凝土,说明抗渗等级,需作试漏的提出具体要求,在施工期间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

    11 所采用的通用做法和标准构件图集;如有特殊构件需作结构性能检验时,应指出检验的方法与要求;

    12 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4.4.4 基础平面图

    1 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 底标高 、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 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 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 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 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6 桩基应绘出桩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说明桩的类型和桩顶标高、入土深度、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桩的施工要求、试桩要求和桩基的检测要求(若先做试桩时,应单独先绘制试桩定位平面图),注明单桩的允许极限承载力值。

    7 当采用人工复合地基时,应绘出复合地基的处理范围和深度,置换桩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构造祥图;注明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有关参数和检测要求。

    当复合地基另由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时,主体设计方应明确提出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值的控制要求。

    4.4.5 基础详图 

    1 无筋扩展基础应绘出剖面、基础圈梁、防潮层位置,并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

    2 扩展基础应绘出平、剖面及配筋、基础垫层,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等。

    3 桩基应绘出承台梁剖面或承台板平面、 剖面、垫层、配筋,标注总尺寸、分尺寸、标高及定位尺寸,桩构造详图(可另图绘制)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详图。

    4 筏基、箱基可参照现浇楼面梁、板详图的方法表示,但应绘出承重墙、柱的位置。当要求设后浇带时应表示其平面位置并绘制构造详图。对箱基和地下室基础,应绘出钢筋混凝土墙的平面、剖面及其配筋,当预留孔洞、预埋件较多或复杂时,可另绘墙的模板图。

    5 基础梁可参照现浇楼面梁详图方法表示。

    6 附加说明基础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抗渗等级、垫层材料、杯口填充材料。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其他对施工的要求。 注:对形状简单、规则的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基础粱和承台板,也可用列表方法表示。

    4.4.6 结构平面图

    1 一般建筑的结构平面图,均应有各层结构平面图及屋面结构平面图。具体内容为:

    1)绘出定位轴线及梁、柱、承重墙,抗震构造柱等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编号和楼层标高;

    2)注明预制板的跨度方向、板号、数量及板底标高,标出预留洞大小及位置;预制梁、洞口过梁的位置和型号、梁底标高;

    3)现浇板应注明板厚、板面标高、配筋(亦可另绘放大比例的配筋图,必要时应将现浇楼面模板图和配筋图分别绘制),标高或板厚变化处绘局部剖面,有预留孔、埋件、已定设备基础时应示出规格与位置,洞边加强措施,当预留孔、埋件、设备基础复杂时亦可放大另绘;

    4)有圈梁时应注明位置、编号、标高,可用小比例绘制单线平面示意图。

    5)楼梯间可绘斜线注明编号与所在详图号;

    6)电梯间应绘制机房结构平面布置(楼面与顶面)图,注明梁板编号、板的厚度与配筋、预留洞大小与位置、板面标高及吊钩平面位置与详图;

    7)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内容与楼层平面类同,当结构找坡时应标注屋面板的坡度、坡向、坡向起终点处的板面标高,当屋面上有留洞或其他设施时应绘出其位置、尺寸与详图,女儿墙或女儿墙构造柱的位置、编号及详图;

    8)当选用标准图中节点或另绘节点构造详图时,应在平面图中注明详图索引号。

    2 单层空旷房屋应绘制构件布置图及屋面结构布置图,应有以下内容:

    1)构件布置应表示定位轴线,墙、柱、大桥、过梁、门樘、雨篷、柱间支、连系梁等的布置、编号、构件标高及详图索引号,并加注有关说明等;

    2)屋面结构布置图应表示定位轴线(可不绘墙,柱)、屋面结构构件的位置及编号、支撑系统布置及编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节点详图索引号,有关的说明等。

    4.4.7 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1 现浇构件(现浇梁、板、柱及墙等详图)应绘出:

    1)纵剖面、长度、定位尺寸、标高及配筋,梁和板的支座;现浇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绘出预应力筋定位图并提出锚固要求;

    2)横剖面、定位尺寸、断面尺寸、配筋;

    3)需要时可增绘墙体立面;

    4)若钢筋较复杂不易表示清楚时,宜将钢筋分离绘出;

    5)对构件受力有影响的预留洞、预埋件,应注明其位置、尺寸、标高、洞边配筋及预埋件编号等;

    6)曲梁或平面折线梁宜增绘平面图,必要时可绘展开详图;

    7)一般的现浇结构的梁、柱、墙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法”绘制,标注文字较密时,纵、横向梁宜分二幅平面绘制;

    8)除总说明已叙述外需特别说明的附加内容。

    2 预制构件应绘出:

    1)构件模板图,应表示模板尺寸、轴线关系、预留洞及预埋件位置、尺寸,预埋件编号、必要的标高等;后张预应力构件尚需表示预留孔道的定位尺寸、张拉端、锚固端等;2)构件配筋图:纵剖面表示钢筋形式、箍筋直径与间距,配筋复杂时宜将非预应力筋分离绘出;横剖面注明断面尺寸、钢筋规格、位置、数量等;

    3)需作补充说明的内容。

    注:对形状简单,规则的现浇或预制构件,在满足上述规定前提下,可用列表法绘制。

    4.4.8 节点构造详图

    1 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绘制节点构造详图(可采用标准设计通用详图集)。

    2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节点,梁、柱与墙体锚拉等详图应绘出平、剖面,注明相互定位关系,构件代号、连接材料、附加钢筋(或埋件)的规格、型号、性能、数量,并注明连接方法以及对施工安装、后浇混凝土的有关要求等。

    3 需作补充说明的内容。

    4.4.9 其他图纸

    1 楼梯图:应绘出每层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及剖面图,注明尺寸、构件代号、标高;梯梁、梯板详图(可用列表法绘制)。

    2 预埋件:应绘出其平面、侧面,注明尺寸、钢材和锚筋的规格、型号、性能、焊接要求。

    3 特种结构和构筑物:如水池、水箱、烟囱、烟道、管架、地沟、挡土墙、筒仓、大型或特殊要求的设备基础、工作平台等,均宜单独绘图;应绘出平面、特征部位剖面及配筋,注明定位关系、尺寸、标高、材料品种和规格、型号、性能。

    4.4.10 建筑幕墙的结构设计文件

    1 按有关规范规定,幕墙构件在竖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设计计算书。

    2 施工图纸,包括: 1) 封面,目录(单另成册时);

    2) 幕墙构件立面布置图,图中标注墙面材料、竖向和水平龙骨(或钢索)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

    3)墙材与龙骨、各向龙骨间的连接,安装详图;

    4) 主龙骨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构造详图及连接件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 注:当建筑幕墙的结构设计由有设计资质的幕墙公司按建筑设计要求承担设计时,主体结构设计人员应审查幕墙与相连的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4.4.11 钢结构

    1 钢结构设计制图分为钢结构设计图和钢结构施工详图两阶段。

    2 钢结构设计图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图的内容和深度应满足编制钢结构施工详图的要求;钢结构施工详图(即加工制作图)一般应由具有钢结构专项设计资质的加工制作单位完成,也可由具有该项资质的其他单位完成。

    注:若设计合同未指明要求设计钢结构施工详图,则钢结构设计内容仅为钢结构设计图。

    3 钢结构设计图

    1)设计说明:设计依据、荷载资料、项门类别、工程概况、所用钢材牌号和质量等级(必要时提出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成份要求)及连接件的型号、规格、焊缝质量等级、防腐及防火措施;

    2)基础平囱及详图应表达钢柱与下部混凝土构件的连结构造详图;

    3)结构平面(包括各层楼面、屋面)布置图应注明定位关系,标高,构件(可用单线绘制)的位置及编号、节点详图索引号等;必要时应绘制檩条,墙梁布置图和关键剖面图;空间网架应绘制上、下弦杆和关键剖面图:

    4)构件与节点详图 a) 简单的钢梁、柱可用统一详图和列表法表示,注明构件钢材牌号、尺寸、规格、加劲肋做法,连接节点详图,施工、安装要求;出格构式梁、柱、支撑应绘出平、剖面(必要时加立面)、与定位尺寸、总尺寸、分尺寸、注明单构件型号、规格,组装节点和其他构件连接详图。

    4 钢结构施工详图 根据钢结构设计图编制组成结构构件的每个零件的放大图,标准细部尺寸、材质要求、加工精度、工艺流程要求、焊缝质量等级等,宜对零件进行编号;并考虑运输和安装能力确定构件的分段和拼装节点。

    4.4.12 结构计算书(内部归档)

    1 采用手算的结构计算书,应给出构件平面布置简图和计算简图;结构计算书内容宜完整、清楚,计算步骤要条理分明,引用数据有可靠依据,采用计算图表及不常用的计算公式,应注明其来源出处,构件编号、计算结果应与图纸一致。

    2 当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时,应在计算书中注明所采用的计算程序名称、代号、版本及编制单位,计算程序必须经过有效审定(或鉴定),电算结果应经分析认可,总体输入信息、计算模型、几何简图、荷载简图和结果输出应整理成册。

    3 采用结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时,宜根据图集的说明,结合工程进行必要的核算工作,且应作为结构计算书的内容。

    4 所有计算书应校审,并由设计、校对、审核人在计算书封面上签字,作为技术文件归档。

    4.5 建筑电气

    4.5.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4.5.2 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重复使用图。

    4.5.3 施工设计说明

    1 工程设计概况:应将经审批定案后的初步(或方案)设计说明书中的主要指标录入。

    2 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布线、设备安装等)。

    3 设备定货要求(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4 防雷及接地保护等其它系统有关内容(亦可附在相应图纸上)。

    5 本工程选用标准图图集编号、页号。

    4.5.4 设计图纸

    1 施工设计说明、补充图例符号、主要设备表可组成首页,当内容较多时,可分设专页。

    2 电气总平面图(仅有单体设计时,可无此项内容)

    1) 标注建(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层数或标高、道路、地形等高线和用户的安装容量;

    2)标注变、配电站位置、编号;变压器台数,容量;发电机台数、容量;室外配电箱的编号、型号;室外照明灯具的规格、型号、容量;

    3)架空线路应标注:线路规格及走向,回路编号,杆位编号,挡数、档距、杆高,拉线、重复接地、避雷器等(附标准图集选择表);

    4)电缆线路应标注:线路走向、回路编号、电缆型号及规格、敷设方式(附标准图集选择表)、人(手)孔位置;

    5) 比例、指北针;

    6)图中未表达清楚的内容可附图作统一说明。

    3 变,配电站

    1)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一次线路图)图中应标明母线的型号、规格;变压器、发电机的型号、规格;标明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继电器,电工仪表(包括计量仪表)等的型号、规格、整定值。 图下方表格标注:开关柜编号、开关柜型号、回路编号,设备容量,计算电流、导体型号及规格、敷设方法、用户名称、二次原理图方案号,(当选用分格式开关柜时,可增加小室高度或模数等相应栏目)。

    2) 平、剖面图 按比例绘制变压器、发电机、开关柜、控制柜、直流及信号柜、补偿柜、支架、地沟、接地装置等平、剖面布置、安装尺寸等,当选用标准图时,应标注标准图编号、页次;标注进出线回路编号、敷设安装方法,图纸应有比例。

    3)继电保护及信号原理图 继电保护及信号二次原理方案,应选用标准图或通用图,当需要对所选用标准图或通用图进行修改时,只需绘制修改部分并说明修改要求。控制柜、直流电源及信号柜、操作电源均应选用企业标准产品,图中标示相关产品型号、规格和要求。

    4)竖向配电系统图 以建(构)筑物为单位,自电源点开始至终端配电箱止,按设备所处相应楼层绘制,应包括变、配电站变压器台数、容量、发电机台数、容量、各处终端配电箱编号,自电源点引出回路编号(与系统图一致),接地干线规格。

    5)相应图纸说明 图中表达不清楚的内容,可随图作相应说明。

    4 配电、照明

    1) 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应标注配电箱编号、型号,进线回路编号;标注各开关(或熔断器)型号、规格、整定值;配出回路编号、导线型号规格,(对于单相负荷应标明相别),对有控制要求的回路应提供控制原理图;对重要负荷供电回路宜标明用户名称。上述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内容在平面图上标注完整的,可不单独出配电箱(或控制箱)系统图。

    2) 配电平面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工艺设备编号及容量;布置配电箱、控制箱,并注明编号、型号及规格;绘制线路始、终位置(包括控制线路),标注回路规格、编号、敷设方式,图纸应有比例。

    3) 照明平面图,应包括建筑门窗、墙体、轴线、主要尺寸、标注房间名称、绘制配电箱、灯具、开关、插座、线路等平面布置,标明配电箱编号,干线、分支线回路编号、相别、型号、规格、敷设方式等;凡需二次装修部位,其照明平面图随二次装修设计,但配电或照明平面图上应相应标注预留的照明配电箱,并标注预留容量;图纸应有比例。

    4)图中表达不清楚的,可随图作相应说明。

    5 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普通工程宜选定型产品,仅列出工艺要求。

    2) 需专项设计的自控系统需绘制: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原理系统图、自动调节方框图、仪表盘及台面布置图、端子排接线图、仪表盘配电系统图、仪表管路系统图、锅炉房仪表平面图、主要设备材料表、设计说明。

    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

    1)监控系统方框图、绘至doc站止;

    2)随图说明相关建筑设备监控(测)要求、点数、位置;

    3)配合承包方了解建筑设备情况及要求,审查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

    7 防雷、接地及安全

    1) 绘制建筑物顶层平面,应有主要轴线号、尺寸、标高、标注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位置。注明材料型号规格、所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图纸应标注比例。

    2) 绘制接地平面图(可与防雷顶层平面重合),绘制接地线、接地极、测试点、断接卡等的平面位置、标明材料型号、规格、相对尺寸等及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当利用自然接地装置时,可不出此图),图纸应标注比例;

    3)当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标注连接点,接地电阻测试点,预埋件位置及敷设方式,注明所涉及的标准图编号、页次。

    4)随图说明可包括:防雷类别和采取的防雷措施(包括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引入);接地装置型式,接地极材料要求、敷设要求、接地电阻值要求;当利用桩基、基础内钢筋作接地极时,应采取的措施。

    5)除防雷接地外的其它电气系统的工作或安全接地的要求(如:电源接地型式,直流接地,局部等电位、总等电位接地等),如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应在接地平面图中叙述清楚,交待不清楚的应绘制相应图纸(如:局部等电位平面图等)。

    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施工设计说明、报警及联动控制要求;

    2)各层平面图,应包括设备及器件布点、连线,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9 其它系统

    1) 各系统的系统框图;

    2)说明各设备定位安装、线路型号规格及敷设要求;

    3)配合系统承包方了解相应系统的情况及要求,审查系统承包方提供的深化设计图纸。

    4.5.5 主要设备表 注明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4.5.6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归裆)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计算书,只补充初步设计阶段时应进行计算而未进行计算的部分,修改因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变更后,需重新进行计算的部分。

    4.6 给水排水

    4.6.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4.6.2 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4.6.3 设计总说明

    1 设计总说明:

    1) 设计依据简述;

    2)给排水系统概况,主要的技术指标(如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排水量,最大时热水用水量,耗热量,循环冷却水量,各消防系统的设计参数及消防总用水量等),控制方法;有大型的净化处理厂(站)或复杂的工艺流程时,还应有运转和操作说明;

    3)凡不能用图示表达的施工要求,均应以设计说明表述;

    4)有特殊需要说明的可分别列在有关图纸上。

    2 图例。

    4.6.4 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 绘出各建筑物的外形、名称、位置,标高、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2 绘出全部给排水管网及构筑物的位置(或坐标)、距离、检查井、化粪池型号及详图索引号;

    3 对较复杂工程,应将给水、排水(雨水、污废水)总平面图分开绘制,以便于施工(简单工程可以绘在一张图上)。

    4 给水管注明管径、埋设深度或敷设的标高,宜标注管道长度,并绘制节点图,注明节点结构、闸门井尺寸、编号及引用详图(一般工程给水管线可不绘节点图);

    5 排水管标注检查井编号和水流坡向,标注管道接口处市政管网的位置、标高、管径、水流坡向。

    4.6.5 排水管道高程表和纵断面图

     1 排水管道绘制高程表,将排水管道的检查井编号、井距,管径、坡度,地面设计标高、管内底标高等写在表内。简单的工程,可将上述内容直接标注在平面图上,不列表。

     2 对地形复杂的排水管道以及管道交叉较多的给排水管道,应绘制管道纵断面图,图中应表示出设计地面标高。管道标高(给水管道注管中心,排水管道注管内底)、管径、坡度、井距、井号、井深,并标出交叉管的管径、位置、标高;纵断面图比例宜为竖向1 :100(或1:50,1:200),横向1:500(或与总平面图的比例一致)。

    4.6.6 取水工程总平面图 绘出取水工程区域内(包括河流及岸边)的地形等高线、取水头部、吸水管线(自流管)、集水井、取水泵房、栈桥、转换闸门及相应的辅助建筑物、道路的平面位置、尺寸,坐标、管道的管径、长度、方位等,井列出建(构)筑物一览表。

    4.6.7 取水工程流程示意图(或剖面图) 一般工程可与总平面图合并绘在一张图上,较大且复杂的工程应单独绘制。图中标明各构筑物问的标高关系和水源地最高、最低、常年水位线和标高等。 4.6.8 取水头部(取水口)平、剖面及详图 1 绘出取水头部所在位置及相关河流、岸边的地形平面布置,图中标明河流、岸边与总体建筑物的坐标、标高、方位等。

    2 详图应详细标注各部分尺寸、构造、管径和引用详图等。

    4.6.9 取水泵房平、剖面及详图绘出各种设备基础尺寸(包括地脚螺栓孔位置、尺寸),相应的管道、阀门、配件、仪表、配电、起吊设备的相关位置、尺寸、标高等,列出设备材料表,并标注出各设备型号和规格及管道、阀门的管径,配件的规格。

    4.6.10 其他建筑物平、剖面及详图 内容应包括集水井、计量设备、转换闸门井等。

    4.6.11 输水管线图 在带状地形图(或其他地形图)上绘制出管线及附属设备、闸门等的平面位置、尺寸,图中注明管径、管长、标高及坐标、方位。是否需要另绘管道纵断面图,视工程地形的复杂程度而定。 

    4.6.12 给水净化处理厂(站)总平面布置图及高程系统图

    1 绘出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道路,标高、坐标,连接各建(构)物之间的各种管线、管径、闸门井、检查井、堆放药物、滤料等堆放场的平面位置、尺寸。

    2 高程系统图应表示各构筑物之间的标高、流程关系。

    4.6.13 各净化建(构)筑物平、剖面及详图 分别绘制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剖面及详图,图中详细标出各细部尺寸、标高、构造、管径及管道穿池壁预埋管管径或加套管的尺寸、位置、结构形式和引用的详图。

    4.6.14 水泵房平、剖面图 注:一般指利用城市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不足时设计的加压泵房,净水处理后的二次升压泵房或地下水取水泵房。

    1 平面图 应绘出水泵基础外框、管道位置,列出主要设备材料表,标出设备型号和规格、管径、阀件,起吊设备、计量设备等位置、尺寸。如需设真空泵或其他引水设备时,要绘出有关的管道系统和平面位置及排水设备。

    2 剖面图 绘出水泵基础剖面尺寸、标高,水泵轴线管道、阀门安装标高,防水套管位置及标高。简单的泵房,用系统轴测图能交待清楚时,可不绘剖面图。

    4.6.15 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 分别绘出水塔(箱)、水他的迸水、出水、泄水、溢水、透气等各种管道平面、剖面图或系统轴测图及详图,标注管径、标高、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消防储备水位等及 贮水容积。

    4.6.16 循环水构筑物的平面、剖面及系统图 有循环水系统时,应绘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构筑物(包括用水设备、冷却塔等),循环水泵房及各种循环管道的平面、剖面及系统图(当绘制系统轴测图时,可不绘制剖面图)。

    4.6.17 污水处理 如有集中的污水处理或局部污水处理时,绘出污水处理站(间)平面、高程流程图,并绘出各构筑构平、剖面及详图,其深度可参照给水部分(第4.6.12条、4.6.13条)的相应图纸内容。

    4.6.18 建筑给水排水图纸

    1 平面图

    1)绘出与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有关各层的平面,内容包括主要轴线编号、房间名称、用水点位置,注明各种管道系统编号(或图例);

    2)绘出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道平面布置,立管位置及编号;

    3)当采用展开系统原理图时,应标注管道管径、标高(给水管安装高度变化处,应在变化处用符号表示清楚,并分别标出标高(排水横管应标注管道终点标高),管道密集处应在该平面图中画横断面图将管道布置定位表示清楚; 4)底层平面应注明引入管,排出管、水泵接合器等与建筑物的定位尺寸、穿建筑外墙管道的标高、防水套管形式等,还应绘出指北针;

    5)标出各楼层建筑平面标高(如卫生设备间平面标高有不同时,应另加注),灭火器放置地点;

    6)若管道种类较多,在一张图纸上表示不清楚时,可分别绘制给排水平面图和消防给水平面图;

    7)对于给排水设备及管道较多处,如泵房、水池,水箱间、热交换器站,饮水间、卫生间、水处理间、报警阀门、气体消防贮瓶间等,当上述平面不能交待清楚时,应绘出局部放大平面图。

    2 系统图

    1)系统轴测图 对于给水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一般宜按比例分别绘出各种管道系统轴测图。图中标明管道走向、管径、仪表及阀门、控制点标高和管道坡度(设计说明中己交代者,图中可不标注管道坡度),各系统编号,各楼层卫生设备和工艺用水设备的连接点位置。如各层(或某几层)卫生设备及用水点接管(分支管段)情况完全相同时,在系统轴测图上可只绘一个有代表性楼层的接管图,其他各层注明同该层即可。复杂的连接点应局部放大绘制。在系统轴测图上,应注明建筑楼层标高、层数、室内外建筑平面标高差。卫生间管道应绘制轴测图。

    2)展开系统原理图 对于用展开系统原理图将设计内容表达清楚的,可绘制展开系统原理图。图中标明立管和横管的管径、立管编号、楼层标高、层数、仪表及阀门、各系统编号、各楼层卫生设备和工艺用水设备的连接,排水管标立管检查口、通风帽等距地(板)高度等。如各层(或某几层)卫生设备及用水点接管(分支管段)情况完全相同时,在展开系统原理图上可只绘一个有代表性楼层的接管图,其他各层注明同该层即可。

    3)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平面图中已将管道管径、标高、喷头间距和位置标注清楚时,可简化表示从水流指示器至未端试水装置(试水阀)等阀件之间的管道和喷头。

    4)简单管段在平面上注明管径、坡度、走向、进出水管位置及标高,可不绘制系统图。

    3 局部设施 当建筑物内有提升、调节或小型局部给排水处理设施时,可绘出其平面图、剖面图(或轴测图),或注明引用的详图、标准图号。 4 详图 特殊管件无型产品又无标准图可利用时,应绘制详图。

    4.6.19 主要设备材料表 主要设备、器具、仪表及管道附,配件可在首页或相关图上列表表示。

    4.6.20 计算书(内部使用) 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进行施工图阶段设计计算。

    4.6.21 当为合作设计时,应依据主设计方审批的初步设计文件,按所分工内容进行施工图设计。

    4.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7.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与施工说明、设备表、设计图纸、计算书。

    4.7.2 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4.7.3 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

    1 设计说明 应介绍设计概况和暖通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采暖热负荷、耗热量指标及系统总阻力;空调冷热负荷、冷热量指标,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必要时,需说明系统的使用操作要点,例如空调系统季节转换,防排烟系统的风路转换等。

    2 施工说明 应说明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和附件,系统工作压力和试压要求;施工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采暖系统还应说明散热器型号。

    3 图例。

    4 当本专业的设计内容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承担设计时,应明确交接配合的设计分工范围。

    4.7.4 设备表(参见表3.8.3),施工图阶段,型号、规格栏应注明详细的技术数据。

    4.7.5 平面图

    1 绘出建筑轮廓、主要轴线号、轴线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房间名称。底层平面图上绘出指北针。

    2 采暖平面绘出散热器位置,注明片数或长度,采暖于管及立管位置、编号;管道的阀门、放气、泄水、固定支架、伸缩器、人口装置、减压装置、疏水器、管沟及检查人孔位置。注明干管管径及标高。

    3 二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其建筑平面相同的,采暖平面二层至顶层可合用一张图纸,散热器数量应分层标注。

    4 通风、空调平面用双线绘出风管,单线绘出空调冷热水、凝结水等管道。标注风管尺寸,标高及风口尺寸(圆形风管注管径、矩形风管注宽调高),标注水管管径及标高;各种设备及风口安装的定位尺寸和编号;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种部件位置及风管,风口的气流方向。

    5 当建筑装修未确定时,风管和水管可先出单线走向示意图,注明房间送、回风量或风机盘管数量、规格,建筑装修确定后,应按规定要求绘制平面图。

    4.7.6 通风、空调剖面图

    1 风管或管道与设备连接交叉复杂的部位,应绘剖面图或局部剖面。

    2 绘出风管,水管、风口、设备等与建筑梁、板、柱及地面的尺寸关系。

    3 注明风管,风口,水管等的尺寸和标高,气流方向及详图索引编号。

    4.7.7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1 机房图应根据需要增大比例,绘出通风、空调、制冷设备(如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器、冷热水泵、冷却水泵、通风机、消声器、水箱等)的轮廓位置及编号,注明设备和基础距离墙或轴线的尺寸。

    2 绘出连接设备的风管,水管位置及走向;注明尺寸、管径、标高。

    3 标注机房内所有设备、管道附件(各种仪表、阀门、柔性短管、过滤器等)的位置。

    4.7.8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1 当其它图纸不能表达复杂管道相对关系及竖向位置时,应绘制剖面图。

    2 剖面图应绘出对应于机房平面图的设备、设备基础、管道和附件的竖向位置、竖向尺寸和标高。标注连接设备的管道位置尺寸;注明设备和附件编号以及详图索引编号。

    4.7.9 系统图、立管图

    1 分户热计量的户内采暖系统或小型采暖系统,当平面图不能表示清楚时应绘制透视图,比例宜与平面图一致,按45°或30°轴侧投影绘制;多层、高层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绘制采暖立管图,并编号。上述图纸应注明管径、坡向、标高、散热器型号和数量

    2 热力、制冷、空调冷热水系统及复杂的风系统应绘制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应绘出设备、阀门、控制仪表、配件,标注介质流向、管径及设备编号。流程图可不按比例绘制,但管路分支应与平面图相符。

    3 空调的供冷、供热分支水路采用竖向输送时,应绘制立管图,并编号,注明管径、坡向、标高及空调器的型号。

    4 空调、制冷系统有监测与控制时,应有控制原理图,图中以图例绘出设备,传感器及控制元件位置;说明控制要求和必要的控制参数。

    4.7.10 详图

    1 采暖、通风、空调、制冷系统的各种设备及零部件施工安装,应注明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的图名图号。凡尤现成图纸可选,且需要交待设计意图的,均需绘制详图。

    2 简单的详图,可就图引出,绘局部详图;制作详图或安装复杂的详图应单独绘制。

    4.7.11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

    1 计算书内容视工程繁简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及本单位技术措施进行计算。

    2 采用计算机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软件名称,附上相应的简图及输入数据。

    3 采暖工程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2)散热器和采暖设备的选择计算;

    3)采暖系统的管径及水力计算;

    4)采暖系统构件或装置选择计算,如系统补水与定压装置、伸缩器、疏水器等。

    4 通风与防烟、排烟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通风量、局部排风量计算及排风装置的选择计算;

    2) 空气量平衡及热量平衡计算;

    3)通风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

    4)风系统阻力计算;

    5)排烟量计算;

    6)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正压送风量计算;

    7)防排烟风机、风口的选择计算。

    5 空调、制冷工程计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空调房间围护结构夏季、冬季的冷热负荷计算(冷负荷按逐时计算);

    2)空调房间人体、照明、设备的散热、散湿量及新风负荷计算;

    3)空调、制冷系统的冷水机组、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水箱、水池、空调机组,消声器等设备的选型计算;

    4)必要的气流组织设计与计算;

    5)风系统阻力计算;

    6)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4.8 预 算

    4.8.1 编制依据

    1 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 施工图设计项目一览表,各专业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和文字说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3 主管部门颁布的现行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材料与构配件预算价格、工程费用定额和有关费用规定等文件。

    4 现行的有关设备原价及运杂费率。

    5 现行的其他费用定额、指标和价格。

    6 建设场地中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

    4.8.2 编制方法和文件内容 1 单位工程预算书 建筑、安装工程费根据施工图设计,预算定额规定的项目划分及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按编制时期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和取费标准进行计算。设备购置费按各专业设备表所列出的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按图核对)和编制时期的设备预算价格进行计算。单位工程预算文件的内容及其费用构成与初步设计3.9.4条所述相同。

    2 综合预算书 单项工程综合预算书由有关专业的单位工程预算书汇编而成。综合预算文件的内容与初步设计3.9.5条所述相同。